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为人的社会群体所共享,包括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创造的文化。所以,文化与民族密不可分,其表现具有民族性。什么是文化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从定义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承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文化传承”,即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主体间的符号传递与认同纵向交接的过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是指民族文化在纵向交接与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群体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差异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强制性的特点的文化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是确保人
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的关键。本文研究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方法、形式因素间的互动结构及其影响。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苗族花鼓、芦笙、刺绣;布依族的竹竿舞;仡佬族的蹦蹦鼓;水族的水书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冲击下,这些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渐渐被侵蚀和边缘化,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消弭。
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纷纷倡导与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不少学者呼吁并身体力行的加入到抢救、保护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以求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丢失和工业文化急速进入所造成的文化断裂局面,积极寻找与传统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长点。
(一)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来看
黔南、黔东南州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大州,这里有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遗产项目15项19个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在该地区显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包含民族歌舞、民族文字语言如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文、水书等,还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手工艺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游戏活动。如苗族的花鼓、侗族的打陀螺、骑高脚马、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既有一定的娱乐观赏价值,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使得一些传统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活动得以保护与弘扬。
然而,在多样民族文化面前,学校教育传承内容比较浅显,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文件为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尚且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体系。
(二)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来看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传承人才的保护入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越来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护传承人才,充分发挥传承人才的作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了传承吹芦笙技艺,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给入事业人员编制,教学校有兴趣的教师吹奏芦笙,学校学生可以选修芦笙课。这些做法都让我们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美好前景。
但就传承的主体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民间艺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二是,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师大都不能胜任这项教学工作,勉强可以的教师因为教师职称与精力问题大都不愿意花太多心血在此项工作中;三是,但对学生本身来说,其大部分学习精力还是花在基础课程上,因此真正了解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学生并不多,这影响到在学生群体间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觉的树立,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发展。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来看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这三种。从学校内部看,这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的。
凯里市第三小学自主开发了以“家乡――我成长的摇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该教材图文并茂,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争做小小接班人”的活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操。三都鹏程希望学校自编了水语教材,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使水语走进课堂。平塘县把牙周陶艺编制成乡土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后继接班人。瑶山民族中学举行每年一次的陀螺竞赛,并代表学校、次参加省、州、县的比赛获得好的名次。
这些地区自编教材内容上单一、流传不广、编写内容欠规范并且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这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牙周中学的牙周陶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瑶山民族中学的陀螺竞技也是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上进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课外的形式开展,时间有一定限制,因而学生参与活动连续性与目的性不强,没有形成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没有纳入考核内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波动比较大。
(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来看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地区各校都积极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民族文化氛围。在校园设计和规划上有意识地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如建造民族墙、文化长廊展示民间传统习俗和民族体育艺术等。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服的设计,校门、楼道、教室、办公室、 宣传橱窗等的布置和装饰都体现了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风格,展现着苗族风情,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感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都对学生们培养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学校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仅靠学校这一传承途径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民族地区家庭父母大都在外地,家庭民族教育非常缺乏,且家长多关注于孩子学业成绩,对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认知不到。
二、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问题归因分析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避免在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需要推行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对考试课程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民族文化特色课目的考核。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基础课程的应试教育化,导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在传承内容上就显得简单与随意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生活相疏离,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环境适应性。
(二)“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持系统包括经费支持、智力支持、师资支持、课程资源支持等子系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乏来自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区自行其事,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统一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缺乏一以贯之的激励政策,也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在一线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老师未经过相关培训,许多学校都是其他任课教师(主要是音体美教师)兼任民族文化传承课,各学校各自为战,没有连贯性,没有共同的理念和协作措施,校领导重视就开展一阵,更换了领导或者形势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课程就停开了,老师也习惯于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费心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三)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乏
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族群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对族群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族群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因此,文化主体对本族群文化的自信还是自卑的文化心态,关系到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调查情况表明,当地很多年轻人虽然在自己的族群社区穿本族群服装、说本族群语言,一旦出了社区却不愿意穿自己的族群服装、说自己的族群语言,有的甚至不愿意对外人说自己是少数民族。这是由于对本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信心缺,造成盲目的不自信。
(四)学校内部要素配合不够,校际间沟通待加强
学校内部要素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关于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相关理论研究作指导,但在现实中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而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摸索前进。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的内部要素“各自为政”。学校民族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各自是在某个活动或几个学校有“特色”的体现出来,零碎分散,没有形成体系。
三、民族文化传承校内外互动机制构建
(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丰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
建立符合少数民族教育内容与标准的考核体系。把民族文化课程相关内容纳入考核中。改革学校的教学制度及方法,探索发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教师与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积极互动学习作用。在学校教师评估方面,采取绩效评价与民族文化教育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教师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改革,适当降低民族地区民族特长生入学门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的支撑体系
关注多元文化形态中个体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等特点,将培养不同民族创新精神和内源性发展动力视为己任的多元文化教师,与多民族社会基本要素的密切配合与交流互动,为个体发展而且为族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汲取活的教育资源的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等民族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做好分工与合作,从总体规划到日常管理给予保障,还可以邀请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参与民族教育师资的培训,共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元素,突出乡土性、民族性、实践性,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文化主题为基础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即培养文化主体的创新精神,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的教育中,蜡染艺术教学不可能取代教育,也不可能改变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让民族文化作为现代知识的必要补充,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培养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这样接受民族文化会更有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媒介为学生展示与蜡染艺术相关的资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建立校内外因素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在突出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采取多种学校教育形式,例如:建立民族文化特色学科、开设民族文化学习班、丰富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等。在突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和社区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辅助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结合,可以使民族文化具体化,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文化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就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以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弥补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不足。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校内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网络,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就业竞聘中适当纳入对民族文化的考量,特殊岗位对民族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从而促进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 滕星.“中华少数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篇3
一、草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多样化与本土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十年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文化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感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再次出现。关于“国学”“草原文化学”“蒙古学”研究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各民族有识之士对寻找文化根源和传承文明的焦灼心理。内蒙古各族学者把丰富和发展草原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深入探讨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发展差距、文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走向等诸多问题。
(二)发达与欠发达之间的矛盾。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人们对文化交流、发展模式的理解体悟上的差异,特别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地位落差,可能加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对立情绪。我们不能漠视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及由此引起的种种极端行为,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这一冲突和碰撞。实践证明,各类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只能在文化自身发展和交往中不断克服和缩小。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一方面需要在总结草原文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实合理的文化理论,以期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认真思考草原文化现代化之路所面临的困境及不足等具体问题。如此,才能真实地回答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传统文化中哪些包含有现代性的因素和向现代化转化的可能。
作为主流文化重要成分的草原文化既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又要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建设潮流中,就必须对世界先进文化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加以思考,参与到未来人类的世界性共同价值建构活动中。同时,也需要在世界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全球视野来审视草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现代性。我们应该立足于草原文化发展的实际来汲取现代文明的营养,丰富和发展草原特色的新文化。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来看,都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基础上积极提炼和梳理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当今,人类文化的趋同性、单调性、重复性色彩日益加重,强势文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保持和发展本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三)草原文化面临的挑战。虽然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果说草原民族过去主要面对的是大自然的挑战,到近现代之后则主要面临当代强势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对草原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的优化和选择过程。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几乎每天都要对各类文化要素做出选择,进而不断适应或融入主流社会的发展进程。经过100多年的社会变迁,再加上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游牧社会由游牧――半农半牧――农耕――城镇四种经济文化类型依次更替,游牧的蒙古人随之也完成了两次经济社会的转型,即从游牧人到定居者,从定居者再到城镇居民的变迁。在这一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大部分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同时,也有一些农牧民永远地失去了赖于生存的耕地和牧场。他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稳定边疆地区、服从国家利益、实现三化(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草原社会的被动变迁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直接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文化变迁。近代以来,汉族移民及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出现,使内蒙古地区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圈不断扩大的同时游牧文化圈也明显缩小。仅以使用语言为例,草原民族在传承民族文化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场所、行政管理、经济交往、通讯联系等方面对于媒介语言的选择就充满了矛盾。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为自己和子女未来进行设计时,都会更多地考虑发展前途和切身利益。这些情况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在文化认同与选择上出现的感情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面对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草原传统文化只有两种选择:或接受挑战,勇于创新,走出困境;或被主流文化融化,失去文化个性和主体自我。实践证明,草原人民只有抓住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才能迅速缩小和弥补发展落差,借现代文明之力改造和提升传统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迅速缩小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从而以超常规发展和追赶发展等形式,大踏步走进前列。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后发优势和潜力,进而对草原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型,这是草原文化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草原民族一方面要在困境中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不断克服欠发达文化的种种不足;另一方面,应继续保持草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创造力。为了尽快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化目标,我们必须站在现代文明的基点上,大胆创新,兼收并蓄,超越文化自我的精神境界,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塑造,从而树立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草原形象”。
二、草原文化的现代价值
注重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挖掘与传承,是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体现草原文化的首要价值之处。从草原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既要充实和丰富主流文化,又要保持和弘扬草原特色的文化个性。为此,必须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前提下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纵观草原民族的历史发展不难发现,草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文化的多样化价值、开发价值、思想价值、产业化价值等比较突出。
(一)草原文化的多样性价值: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006年内蒙古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北方少数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合理成分,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吸纳与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内涵。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成分的复杂性,语言文字与的多元性,思想意识的开放性,呈多元互补之态势,从而形成了以草原文化为主干的区域文化。没有哪一种文化像草原文化这样具有鲜明的多元整合的复合性特征。因为,草原地区不仅先后经历了狩猎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等不同经济类型文化,而且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多样、多极为一体的复合性文化。
草原文化是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源泉,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最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和遗产之一。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保护草原地区自然形成的文化、生物、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及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古籍文献、名胜古迹等。保护并开发内蒙古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我区文化品牌的“草原形象”,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中华文化多元格局的需要。
(二)草原文化的思想价值: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草原文化有三种比较突出的思想价值。一是草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全球范围内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而历代草原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被公认为是对此难题的解决有所贡献的思想智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论的最深刻含义就是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它启示人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状况直接与自然状况有关。因此,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地善待自然,不能破坏侵害自然,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协调关系。二是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自古以来,草原地区出现了大量反映人类顽强不屈、开拓进取精神的典型文化现象。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地被传承下来,就在于这些文化精神中寓有鼓舞人、激励人或感化人、升华人的思想价值。草原文化的思想价值是草原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成分,是文化价值的提炼和浓缩,对草原地区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内蒙古学者在认真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和概括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精神面貌:即热爱故乡、崇尚英雄、豁达包容、开拓开放、求真务实、坚韧顽强;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与社会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与自我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内涵、思维模式等。这些人文精神无疑是草原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继承的宝贵遗产。三是草原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草原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诸多至今看来仍然十分卓越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万物,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中。以崇尚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精神的草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思想,而且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其显著特征在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中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虽然草原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还囿于朴素的思想伦理范畴,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但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足以给后人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三)草原文化的开发价值:近年来,内蒙古以草原文化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大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其思想的启迪性、教育性和巨大的凝聚力,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日益彰显,草原文化已成为内蒙古软实力的突出标志。一系列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内蒙古的文化生产力;先后实施完成了以文化艺术精品生产、“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项目”和文化硬件建设为标志的“十大文化工程”等,实现了内蒙古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草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助推内蒙古科学发展的引擎。
草原文化以其历史的原创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博大的开放性、强烈的进取性以及纯朴的自然性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外游客纷纷到内蒙古来观光旅游,为的就是亲身感受一下千年草原文化的独特氛围,寻找精神的家园。内蒙古所拥有的这些珍贵人文资源是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文化资本”后盾。与此同时,草原题材的文学、歌舞、音乐、纪录片、美术、动画、传媒(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响亮问世,不断感染和影响世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为此,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草原形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在今后文化策略的调整中,我们必须不断完善、丰富和创新草原文化产业,并迅速提升民族文化的“草原形象”。
篇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下,现代经济发展推动着各地区经济模式转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必将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模式的变迁。文化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而作的文化调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潜移,这种文化在潜移过程中会与固有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新的冲突。如何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化经济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找到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在发展经济、保持传统文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达到既发展民族经济又保持传统文化的双赢目的,这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著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p#分页标题#e#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1-01
一、民族音乐与旅游产业的互相作用
(一)以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带动旅游文化
我国的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许多极具有民族地域风情的山歌、小调以及在山间劳作的劳动号子等民间音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及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纷纷前来采风,寻找灵感。它是生活和情感的双重复合音乐类型,不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更重要的是当地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
众人皆知的歌曲《彩云之南》就是以中国本土音乐为最根源的元素,体现了浓厚的云南本土民族文化,委婉动人的曲调以及完美的声音演绎唱遍了大江南北,歌曲所描绘的人文景观使听众心向往之。《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曲更是家喻户晓,民歌中的小调亦是如此,生活在乡间的一些年轻人用他们本土的器乐拨动出动听的声音,唱情歌,表达爱意,音乐中承载着民俗文化,旅游业将这些小调再现于舞台,变换表演形式,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变相成为了动态的音乐传承。诸如此类的音乐数不胜数,在民族音乐的视角下,旅游的景观也被赋予了一种内涵文化与气质,提升了旅游城市的品位形象。
(二)旅游文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促进作用
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存在于同一个文化圈,而且是在较小的范围、地域以内进行反复的传播,慢慢沉淀流传下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传播的途径多样化,民族民间音乐也应冲出自己的文化母语区,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创造出了良好的条件与空间。是那些即将灭绝的或失传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作为旅游产业,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因素,民族音乐不仅是历史的文化遗产,也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中与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认识到地大物博的中国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特别是很多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经济的冲击和严重威胁,甚至有濒临灭绝的迹象。“文化旅游”也同时成为旅游业的新热点,因此,重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平衡旅游开发与民族音乐传承保护是我们应面对的至关现实的问题。
三、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一)提高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意识
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同时,我们必须得承认,民族音乐是生存在一个共同体当中的,它的文化是无形的,只有通过有形的人的行为方式才能得到体现,离开了人,民族音乐与文化也就毫无意义。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只有对其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与深刻的体会,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色,洋溢本民族的自豪感,才会乐于去挖掘和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笔者认为引发人们对文化的思考,启发当地群众百姓对本民族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觉,增强自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注重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重统一
民族音乐文化由各地不同的传统文化组成,一些经济严重落后的少数民族,只有着重经济价值的民族音乐旅游开发才能有条件保护民族音乐,有了物质的保障,才能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实现社会价值。因此,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统一,是民族音乐顺利得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
(三)顺应时代的新形势,传承与创新并存
世界的瞬息万变、高速发展并不会让传统文化全部消亡,而是给予了文化一个新的环境与定位,音乐与生活在内容、形式形成新的共生关系。同样,民族音乐的传承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步伐,成为现代知识的载体,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展。毕竟没有任何单一的文化传承能够永久性的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对于民族音乐资源的旅游开发同样既要保留民族音乐的原样性,又要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不断发掘本土音乐。
四、结语
民族音乐为旅游宣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但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逐渐丧失了它本应有的基础,民族音乐也需要保护与传承,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互动,既保留了民族音乐在原生态的文化中的原型,使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又使旅游产业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提升了文化品位与内涵。当然,也看到了问题的存在,但笔者相信在文化消费成为必然的趋势下,旅游产业更加会担负起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重任,两者结合的前景将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吴飙.论旅游开发与民族音乐传承保护.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篇6
[摘要]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从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9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安全 少数民族 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 (2-tailed) 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三网融合时代草原文化的现实境遇及传播基础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在继承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通过三个网络业务的整合,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网络电话)、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城市有42个城市入选,呼和浩特市是其中之一。如何应对三网融合时代变化了的时空环境,使草原文化精髓得以弘扬和推广,成了草原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草原文化以其原创性、多样性、融合性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性不断推动草原文明的车轮向前运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草原文化的主体将不再是某一个单一的民族,而应该是包含了生活在草原这一地理范围之内的所有民族、文化主体的多元共存,既有纵向传承,也有横向融合。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草原文化具备了更大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草原牧区、农村、城市共同承载、共同发展繁荣着草原文化。草原民族要想使传统经济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就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传承传统游牧经济的精髓,学习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生产方式,提高本民族的素质技能,积极主动地对本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文化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首先,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流的思想观念,是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主要前提。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组成要素,必须准确地把握三网融合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积极推动草原文化加入到三网融合全媒体时代文化交流和互动中去,通过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向世人展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在融入现代网络体系过程中,获得文化增长必不可少的内需动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一般意义上应对WTO挑战的被动举措,而是自觉提高自身文化原创能力和生存空间的主动选择。同时,草原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是草原文化走向全国及走向世界的精神内驱力。草原民族早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为其广泛接触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了条件,培养了草原民族豪放、大度的宽广胸怀,也使草原文化具有了兼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其次,草原文化精华与全球化市场经济观念接轨。草原民族在历史上为开辟亚欧洲际联系通道,发展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交换作出过重要贡献,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拓进取、竞争创新、遵规守法、诚实守信等文化特质,都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接轨的重要条件。草原文化开拓进取、竞争创新的特质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的英雄崇拜意识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观相适应;草原文化遵规守法的优良传统与市场经济的法制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的诚实守信的精神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相适应。草原文化精华与全球市场经济观念的接轨使草原文化早已融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草原文化优秀的精神品质在很多成功的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其三,草原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内涵使其具有很大的传承推广空间。草原文化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就其精神意识层面而言,草原文化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自由开放、开拓进取、英雄乐观、敬畏自然的精神,不断调动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共荣和睦的价值取向。就其物质形态方面来说,以物质范畴存在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历史名人、古迹名胜、特色物品几个方面。没有这些,草原文化便不会有如此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草原民族的饮食居住、婚丧习俗、体育竞技、民族歌舞等方面,都是文化产业的开发资源,更是草原文化经济价值的最大体现。就其发展观念层面看,草原文化确立了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和社会结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植被,更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的一面重要大旗。草原文化的游牧生产方式,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使草原文化保持在绿色文化、生态文化状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
三网融合时代草原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草原文化的传承重在理解草原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人为本唤起文化自觉,注重文化结构的调整,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一)对草原文化的重新审视。草原文化正处在文化碰撞时代,变迁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文化视角,做好心理调试。草原民族过去主要面对大自然的挑战,现今在三网融合时代则面临当代主流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冲击。因而,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既是对传统社会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更新及对传统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过程。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积极提炼和梳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既要保护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我们应在总结草原文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文化理论,理性思考草原文化现代化之路所面临的困境及不足等具体问题,审视草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同时,对其合理内核以时展的要求予以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扬弃和发展自己,树立新世纪民族文化的现代形象,融入世界先进文化建设潮流中。
(二)塑造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形象,借三网融合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方能扩大草原文化的影响。除积极参加和努力争取申办国际文化活动、努力拓展草原文化的传播领域和空间外,还要借三网融合之力在更深、更远的层面上架构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在全媒体语境下的传承传播新桥梁。
品牌形象民族化是品牌形象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草原文化绿色资源,打造民族化特色的强势品牌。将草原文化的元素融入品牌形象中,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既使草原文化通过经济运作和开发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又通过这种特色文化将自己的绿色品牌形象变成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视觉形象应该着力塑造其差异性和特色方面的品牌文化,以草原文化动人,以草原文化取胜。同时,导入人性情感、民族情怀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依靠本土地域文化与民族情韵为绿色品牌的特色和与之相适应的视觉形象,辅以正确的营销方式,草原文化绿色品牌定会走向全球。
必须推动草原文化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将一个发展的、开放的、文明的草原全新形象展示给世界。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方面的优惠政策,尽快形成与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政策体制,举全社会之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官方、民间、商界并举新格局。同时,必须健全草原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协调机制,树立国际市场观念,把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把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文化贸易的一种交流手段,通过实施草原文化精品战略,努力提高草原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草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优化组合,建立公平、健康的草原文化市场,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
(三)借力三网融合建立网络文化传播通道。网络传媒是保证民族文化遗产顺利传承的重要机制,给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全球化的平台,使各民族文化既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融合、吸纳全球文化的精华,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网络技术所推动的全球化浪潮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冲击着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草原文化要走向世界,也要迅速搭建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通道,系统全面地介绍草原文化悠久历史和当代最新发展动态,以丰富的信息与高质量的服务,推动草原文化更加快捷地走向世界。
草原文化在未来与异质文化的交融中,具有变文化传播“弱势”为 “强势”的潜在优势。但是,历史不等于现实,灿烂的文化不等于先进的传播意识。当前,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对草原文化传播只有量的积累,缺乏质的提升。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播观念尚未有根本性的改观,传播内容陈旧,传播方式单调,传播效果不理想,在传媒中基本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变草原文化在传播中的“弱势”为 “强势”,任重而道远。
首先,要加大网络传播中的草原文化信息量,针对草原民族语言受众少的现实,让汉语成为网络语言表达主体,辅以民族语言传播,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介绍草原民族语言的方式让更多受众了解民族语言。同时,提供和完善中英文互译系统,实现话语的转换,便于其他国家对草原文化的了解,从而扩大草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其次,发挥网络媒体视觉与听觉结合的传播优势,突破语言的传播局限, 开发草原文化资源。利用网络传媒建立草原文化视觉、听觉资源库,通过网络图像、线条、色彩、声频、视频以及电脑动画等要素的综合运用,充分展示草原文化历史遗产、经济、科学、艺术、民俗、民情、自然景观等,满足受众的需要。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重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35-02
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的境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民族国家在国家构建过程中,都无法回避“认同”的问题,民族文化认同更是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存在和长远发展,全球化给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变化,正视民族文化认同受到的冲击,重塑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有重大意义。
“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般来讲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辨识和取舍,从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将自己和他人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通常地域,语言,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职业,国家制度等通常是认同的媒介,而文化“认同”是人的重要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同一方面与地域族群相关,另一方面与民族认同有关联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同时又与全球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世界主义’有关。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媒介形式,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媒介形式。“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许多方面重叠,在全球化背景的不断深化激化了文化认同。追求文化认同是为了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一个民族只有与其他的民族和国家有所交往后,才会感觉得自己的族群特征及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几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国家或地区,被定义为“文明古国”。比如,在中国盛唐时期,国人一致认为自己的种族是最优秀的种族,其他地方都是“荒蛮之地”,其他地方的人都是“野蛮人”。随着历史的变迁,从19世纪中叶从后的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八国联军对中国烧杀抢掠,中华民族处于水身火热中,战争,动乱动摇了中华民族一贯认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近代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博弈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挑战,民族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当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裸战争的侵略和反侵,而是经济文化领域不断渗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军事和经济的优势,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他国控制他国,随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入侵,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不断显现出来,中国开始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有效的应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冲击的等很多问题。经历了内忧外患的阵痛,这一切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不再效忠单一的王朝,而是认同的自己民族和国家。中国人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自身命运的发展,随着一批有识之士留学海外,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不同国家民族之间进行不断的交流,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交流碰撞,从而产生了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
追求文化认同的是寻求理念认知的稳定性,从而推进政治国家的稳定统一,但文化认同的过程都与人类在社会的变迁有紧密的联系,认同问题突显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淡化有关,与人与故土之间的联系不断削弱有关,人与家庭的关系随着背井离乡和社会流动性而分离,因此相对于原来静态的生存方式相比,社会的流动性,突出了人们的认同意识。人们开始不断地思考“自己是谁”、“存在的意义”、“信仰是什么”……对先前文化的认同不自觉开始反思,所以说现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为文化认同问题产生创造了条件。
追求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理念认知的持续性,与此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系统的稳定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现代化进程,使原来稳定的社会系统转变为流动性社会,原来的规则和民族文化传承性减弱。在同质化的社会中,人们会被动接受固有的传统文化,而现代化社会的变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思考方式被新的理念所取代。我们每天都面临选择,在吃穿用度方面,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做着品牌的选择、类型的选择,现代人都在寻求新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不断创造适合自己并钟爱的文化形式。
总之,现代化进程促进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展开,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思考,究竟什么样文化适合自身的需求;从整个社会来看,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凸显,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表现,人们不再被动的接受某种文化,而是不断地更新选择新的文化内容。所以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稳定富兴,我们必须把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放在一起并全盘考量,这样才能进一步全面增加公民的向心力,从而构筑国家稳定强大的基石。
随着历史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不断演绎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不断充实着和丰富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当今社会,在学术界和社会发展的变革中,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学者们竞相讨论的热点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认为,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文明冲突将是21世纪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因此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初期重建公民文化认同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而文化认同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工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国进入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越来越突出,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广泛,小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每天都会面临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选择。文化认同建设可以从3个方面展开:一是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让公民直接有效的了解传统文化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认同,不自觉的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三是提高公民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辨识度,增强国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信心,真正了解重建民族文化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最终明白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应该时常保持清醒和自信确立核心文化价值观积极加入全球化、增加国民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非常严峻和紧迫的问题。
其次,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种文化观念共生共存、相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身份都向多元化转变。在多元化社会下,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解放思想,许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任何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在不违法的前提都是合理的。在当今中国社会,多样化特征已然十分明显,单一的经济成分已经转变为“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促使人们多种价值观的形成。民族文化认同也出现了多重性:外国人可以说着外语了唱着京剧打起了太极,练着毛笔字。中国人吃着洋快餐喝着百事可乐,在快餐文化正冲击我们的餐桌时,前一段时间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又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甜美回忆,同时让国人对我国传统饮食蕴含的深刻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而且更直观的认识。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认同?如何调动不同价值观人们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的中国不再是在闭关锁国的环境中展开,而是在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中进行着,这种既强化着中国民族认同的产生和发展,也使中国的民族文化认同面临着重大挑战,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是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的重要条件。
“民族文化”是支撑一个民族团结凝聚的核心基础,文化认同是危机势必会导致国家的统治受到威胁,所以现代的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由外来文化进入的文化认同问题。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领导集体提出的关系国家民生的重大课题,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交融,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认知,认真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拣选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统一的东西传递给社会公民,尤其是让当代年轻人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让传统文化脱下高贵的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每个社会公民走近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的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心灵共鸣。最后,通过对传统文化道德的学习和认识规约现代人急功近利的价值观。
全球化、现代化的到来,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使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渐行渐远。许多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文化遗产,都在面临着存在危机,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公民对国家认同提升,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培,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效的融合起来,把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去研究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都是以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升华,社会成员都有基本认同的社会。因此对于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文化认同的重建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价值取向,而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国家政权稳定和对民族国家信念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篇9
关键词:民族文化 商品包装 工艺元素 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
“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里素质人的共同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民族传统风格的设计中,可运用的传统素材非常多,有闻名于世的彩陶、帛图、铜器、雕塑、剪纸、蜡染等民间艺术。并且依据朝代不同、区域不同而又各具特色。
第一,书法艺术。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部分之一。书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已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包装不仅能起到介绍、宣传商品的作用,又能表现其独特的艺术情趣,当它与图形、色彩相配合出现在画面上时,所起的作用则更多的是体现文字信息;而当它仅作为背景图案图形或装饰图形出现时,它所起的作用则更多的是体现书法艺术的审美形式。
第二,印章图案。印章在古代多以纂字刻成,故而又称纂刻。利用印章艺术来表达商品牌名、品名或者其他附加文字,不但可以辅助装饰画面来说明特定的内容,还可以增加形式美,成为装饰画面上一个组成部分。印章上的文字,经过精心的安排、巧妙的布局,可构成极好的合适纹样。[1]
第三,绘画。中国的绘画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国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为历代文人所创作,因此又称文人画。按技法可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按题材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等。其二为民间绘画,如:壁画中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中国画追求物像本身结构,对线条做概括的表现,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能够协调地应用于现代包装上。
第四,传统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其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且为人们所熟悉。如:刺绣、印染、蜡染、扎染、剪纸等不同品类,其表现风格也同。
二、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现代包装设计的基础
民族传统艺术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的重大影响,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中元素的加工、提炼,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包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民间艺术的使用价值在现代包装中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商品包装的时代感和民族感,对商品的流通、销售具有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现代包装设计创新的基础,它不断需要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更要进一步的跟上时代步伐。它们互相依存,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融合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活动和设计作品中。例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都是如此。在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越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人性化的产品包装越具有竞争力。比如汾酒包装:白瓷瓶、青花装饰显得婉约雅致,牧童图案则呼应千古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充满诗情画意。
三、包装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融合的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时代性。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如此。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包装,反映了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就成的文化观念也不尽相同,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例如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陈幼坚、陈汉民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可能设计出优美、典雅、感人的作品。一个没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师,就没有文化的根基,终究不能成为顶级的现代包装创新设计人才,世界著名的现代包装设计大师都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才有辉煌的包装设计成果。
现代包装设计中也经常巧妙地借鉴和创新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元素,结合现代包装的要求,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民间艺术使用价值得到一个新的升华,使商品包装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民族感,尽显商品的个性特征,对商品的流通、销售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合理地运用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创意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现代包装设计本身就是要求设计者将图形、文字、色彩、编排综合地运用在立体包装画面上,使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展示功能,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得以延伸、融合和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民族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包装形式来表达,将民族传统艺术的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共同发展。著名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的设计作品,就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图案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工艺元素相结合,用清晰明快的创新技巧再行铺排,效果简洁而充满令人惊喜的创意。
四、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中的优势
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有其独有的优势,对于现代包装设计而言,又分为以下两点:首先,它满足了运输、储存、陈列、方便消费者使用等一系列的要求;其次,它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马林洛长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从这句话可以得知,消费者对文化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有所提升,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从而在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正好满足了这一条件。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许许多多精美的包装造型,在现代包装中,这些精美的造型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参考素材。以情表意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大优势,中国有很多故事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把这些民间美术作品用于系列产品包装中既能满足包装对文化的需要,又能增强产品的系列感。
五、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民族文化为我们的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如果运用不好,反而会给产品包装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我们在运用民族传统文化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目前在市场上利用中国传统图案设计的包装众多,但不少给人以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所以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产品功能区分。有些设计人员,在产品包装设计时不注意产品包装的功能,滥用民族传统图,导致包装功能不全,诉求不清。对于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包装最好不要使用传统图案,而对于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可以用传统图案,但要和产品内容相统一,这样产品和包装才会相得益彰。
第二,材料的新要求。新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传统图案与材料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切不可随意结合,更不可用低劣的材料与传统图案结合,这样不但不能提高产品的形象,反而对民族文化是一种破坏。
第三,注意民族特色。要注意民族色彩情感的运用,中国人喜欢红色、黄色等颜色,在很多民间美术作品中都广泛使用,另外多种颜色的对比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形式美的一种运用。当然在设计中我们也不能拘泥这些成规,而应多加借鉴,灵活运用。
第四,地域文化的不同。商品包装设计一定要注意销售地区和国家的不同,既要考虑反映民族的风格,也要尊重销售地区消费群体的习俗和好恶。例如:在图案方面:“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喜好的形象,而英国人却不喜欢“龙”;在颜色方面:中国喜欢红、黄,巴基斯坦人却不喜欢黄色;数字方面:新加坡人忌讳数字“七”,而欧洲人却认为“七”带有喜庆色彩。
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包装设计走向现代、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现代包装的价值在于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用一种文化来增加其感染力,增进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的了解,所以让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合理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受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商品生产地域、国家的文化传统,这样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宣传和弘扬,进一步使受众认识商品生产地域、国家的文化传统。世界文化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组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是区分一个民族的标志,因此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空间。在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现代包装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运用,要善于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传统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停留在视觉形态上,而对民族文化要更深地加以理解。
参考文献
[1]谭有进.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和实现途径初探.教学与参考.2006(4).
篇10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0 引言
室内设计即房间内部设计,人们对于房间的概念,最开始只是用来满足安全或者温暖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不仅仅满足于安全和温暖,在空间设计的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望。恰恰根据这个特点,现代的室内空间里会有很多造型、装饰等处处都体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望。由此,室内设计通常具备浓郁的文化特质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室内设计与现代文化兼容并蓄,共同演绎出和谐唯美的生活艺术奏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不是完全独立,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我们用该综合考虑两种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使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简约融合起来,共同注入室内设计思想里面。
1 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 传统文化影响室内设计
尽管有一些个别的具有前卫意识的现代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文化传统,标榜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设计从来就不是一种恣意妄为的纯个人行为,而且实际情况也大相径庭。
1.2 室内设计反映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就会有精神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的内涵。室内设计是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的。不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都反映出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当地的生活环境、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因此,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设计形式来源于社会精神文化,并且反映了现实的文化品位。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进程,先后出现了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文化,然后随着佛教的传入,演绎改造形成了中国佛教。同时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代的中国室内设计作品中,都深深地受到了这三种文化的深远影响,其文化特质也已深入设计师的理念之中。
2.1 儒家之天人合一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其实“天人之和”的观点,同样影响着现在的中国设计师。成了他们严格遵守的设计标准和准则。儒家的这种中庸的思想,也在装饰文化中得以体现。比如没有任何装点的室内摆放会让整个房间降低档次,给人太简陋的印象。太多的装饰和造型都加在一个空间里面,又会使房间让人感觉庸俗。不繁不简的造型和装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推崇的最高精神境界。
2.2 佛教之禅宗沉寂
禅宗是由佛教文化向东方蔓延,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符合中国人文思想境界的佛教宗派。中国赋予佛教的本土化使得禅宗这一宗派在哲学内涵上更加地贴近中国。佛教文化倡导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个人的现实直觉体验,它是人们日常的感受。一种是冥想的体验,是个体的一种感性认识。
3 现代简约主义设计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在简约主义的设计中,单纯的简化并不是追求的目标,而居住者具体的文学素养,教育程度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才是这种家居观念的深层次内涵。现代简约主义风格体现了多种复杂学科的理念和精髓。突出以人文本的人文关怀,全力满足人性的需求。简约主义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还应该考虑到人的适应性和心理需求。使“室内设计文化”的含义真正地被放大,使文化得到传承。使人们在最大限度获得舒适的活动空间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简洁便利的居住环境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唯美的审美享受。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简约主义设计同中国传统设计观念有许许多多相类似的地方。世界各国的简约主义都在广速蔓延。它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一种重要的设计风格,同时也受到众多设计师的青睐并一直在深刻影响着室内空间的设计。
4 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室内设计的现代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思想,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发展和演绎,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并且延伸发扬基础上的现代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延伸和拓展,与现代简约设计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以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和装饰,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现代艺术风格在当今社会合适地体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可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象征上运用到现代简约主义的方法以及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进行再次设计。然后对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元素进行简练化和符号化,进而更加恰当和自然地应用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中。
5 结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不是相反的两方面。他们是一个共同进步和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立足于现代文化,合理的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部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融会贯通。最后的目标是使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越来越跟国际高水平接轨。同时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实践出一条既简约明朗,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又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现民族神韵的室内设计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安・麦克阿德(美).简约主义[M].杨玮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文正军,董文英.浅论民族文化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M].
[3] 慎铁刚.现代居室的空间与色彩[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