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的含义和职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教师的思想品德、精神风貌、知识水平、教育技能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

教师是学校专门的教育力量,是素质教育的施行者,承担着素质教育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任务。为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提高从事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育智慧,使自己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施行者,为提高素质教育做贡献。

二、教师的工作特性——特殊的劳动

教师的职业是培养人,教育工作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工作是用语言来播种,用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的崇高劳动,劳动产品是人而不是物,是任何一种工作都无与伦比的。

1.预见性的工作

今天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明天国家、民族的面貌。教师的工作必须有预见性和超前意识,要把工作的起点放在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前列,要及时地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市场意识,民主与科学意识,高瞻远瞩,带领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

2.学术性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必须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学术教育,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人的成长发育规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复合型的工作

教师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智能,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又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既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无知变有知,把幼苗培养成栋梁,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既要脑力劳动,又要体力劳动,也要创造性地劳动。教师的复合型劳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艰苦的,既劳力又劳心,是其他任何工作无与伦比的。

三、教师的工作实质

在科技和生产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教师不仅是人类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更是素质教育的开拓者。

1.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健全人格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国家与民族生存的希望,开发青少年的智慧潜能,培养青少年的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活泼健康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1)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他们脑力和体力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他们能追求事业的成功。(2)打好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够终身学习。(3)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使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了解社会、他人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2.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劳动的产品,打破传统的师德尊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作为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就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教师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教会学生公平公正。

3.教会学生学习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首先要树立教育观和学生观,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规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亲自去操作和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会学、乐学的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要随时帮助学生,开展心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篇2

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内涵,能否培养出具有这种内涵的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准。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和想象力。大学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个性特色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教育创新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机制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对照发达国家,国民素质不高成为了中国快速发展的隐忧,而排除这一隐忧的出路就在于素质人才的培养。根据中国教育现状,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应着重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研究生的教育阶段应着重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处理某件事或发现某一事物的思维过程。主动的求异、灵敏的观察、创造性的想象、独有的知识结构加上活跃的灵感,是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及时解决产生的新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因而,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是创新思维能否被正确引导的关键。

2.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是单一的,而应是横向的、有深度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充分挖掘,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有独到见解、个性完善的人。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

3.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新需要智力因素,同时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素质全面,尤其是有着科学批判精神以及拥有探究和发现能力的人才,就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所以,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务实的作风、坚定的信念和浓厚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二实施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传统教育思想必须改变,重视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使传统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使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创造性的教育,大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知识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建构,才能最终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把衡量的尺子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会发现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最终成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还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然后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这样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为他们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教育的守旧成分很强,往往一本教材,年复一年地教,沉重的教学、科研等对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素质教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他们也需要驰骋的空间,仅靠重复旧讲稿,是走不到素质教育的彼岸的。

三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教育 发展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235-02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定是所有人最为向往的教育形式,那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我们已经得到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①

在特定的时代下,素质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即思想性与知识性与一体,构建完整的人性思维。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找到自身的真善美,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大作家说:“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改造自己。”②强调了人性的教育,人生而平等,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就强调了人的存在价值、即自我的一种肯定;人的意义,即心灵、精神的契合。而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对于人性的教育,让人在个体的成长中提升人格境界和对于自我理想品质的塑造,从而进行更好的精神需求。

在教育和人发展紧密相连的今天,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对于各大院校的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对其人性的发展,让其得到更好的发挥和释放,完成自我的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思想水平等。

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核心内容主要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是灵魂之所在,具有高度的思想内涵,“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思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精神。③

二、素质教育的背景

素质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这是一种相对于我国教育片面化的现象而提出来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多为追求高分存在的“应试教育”,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素质教育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源远流长的。

三、素质教育的现状

各大院校是广大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任鸟飞,凭鱼跃,任海阔天空皆可学有所成。可如今,随着其快速发展,一些细枝末节却也彰显出来。细节决定成败,各大院校的学生们所表现的素质也渐渐露其弊端,这大多表现在学生本人的素质较差、教师素质教育方向的偏差、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质量难以过关等等方面。所以,为保证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精神价值,应该建立学生自主修养模式、加强老师科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强化学校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应设施的建设等。

素质教育已成为时尚话题,成为各大高校纷纷探讨的重点,如何提高各大高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呢?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着此类问题。同样,各大高校是我国多方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摇篮,为祖国的发展培养了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可也由于各大院校在文化底蕴、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生自身修养等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的学生们就更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做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争做新时代下的标杆,树立良好新风尚。

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文化常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更应该独具鳌头,特别是各大高校毕业生,更应该拥有良好的自身文化修养。可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学生们学习的书本知识很难和社会实践融合一起,得到更好的社会发展,在一些思维逻辑方面更显得劣势百出,这也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个人对于知识的获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关联。

加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基础,一个优秀的人才,既要有着过硬的知识技能,同样还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我们所学习的书本知识,都是对于前人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沿着前人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避免我们走弯路、重复路,能使我们更好地推陈出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得更宽、更广,所以现今教育的重点,更多的还是要落实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上。

良好的素质教育可以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去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将圣人先贤的智慧转化为己用,更好地去适应社会需要,更大范畴地趋利避害,处理好社会发展关系。

可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一些基础理论性知识,学生们掌握并不好,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的学生居然并不知晓;畅谈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更是让学生们望而却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更是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学生们更是置若罔闻……更何况是名家巨作、先贤经典也一度成了一个又一个难点中的难点。本来应该信手拈来的基础性知识,现在却无人问津。学习,是一生的必修课。素质教育更成了当今社会不得不说的重中之重,真是迫在眉睫啊!

四、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一)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地审视自己,并给自己量体裁衣,打造新时代下的新自我。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精读自己专业课程的理论性知识,掌握知识原理,读透理论知识,让知识武装自己。同学们就要积极热情地投身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更好地解决问题,全面地理解知识体系的形成,这是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能力形成了,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这就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拓宽视野,多进行各方面书籍的阅读。闲暇之余,学海泛舟,是为情趣。徜徉知识的海洋,去领略古人先贤名篇巨作。约三五好友,去访长沙、登三山五岳,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更是对书中知识的解答。将书中所看、所得、所想与实际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互融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的学生会在自己毕业后感觉得心不应手,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这就是平时的课程理论知识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很好的掌握牢固,使得今后的工作难上加难。所以,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位好的教师,能引导学生通向知识的殿堂。那么,在各大院校的教师配置上,各专业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应该多注重知识理论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业的知识理论培养,也是当代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自己着手去理解技术的概念,这样,学生会进行更好地判断,究竟怎样做方为适当,告诉学生们要如何做,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不这样做会如何等等问题。这样,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能更有兴趣投身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中。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够回答学生各种各样刁钻而又花样百出的问题;其次还要有着优秀的技术指导,正确引领学生,把最精炼的技术知识成功地灌输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学有所成。最后,也要求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掌握好方法,尊重每个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理论知识教导,得到同等限度的关爱,并在老师因材施教下,启发智能,更好地发展个性。让学生能够在阳光雨露的浇灌下,更自由、更有方向的发展就是最大的收获。

同样,教师的教学引导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天边最亮的那颗五角星,那么,各位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模板,教师在原有的教学体系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也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更应该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给出更精确的分析。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从自我感知良好中去获得学习的乐趣,将会创造出更深的、更长远的价值,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心、有职业感的良好的新一代。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其他院校更加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对新的教育思想得以全面认识和分析,不要盲目去使用,更不要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各大院校的教育就是本着学生一学就会,会了就能应用的理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还原于生活,这也是教育的最大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教书育人,去创造社会。

(三)从学校这个大家庭开始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摇篮,一草一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素质教育方面的设施更应该贴近生活、接近学生。

1.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会风气的日益恶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学生是学习的先锋,他们总是走在时代的浪潮上,总是本能地紧跟时代脉搏,以至于不良风气会日渐腐蚀孩子们的心灵。那学校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举办文化艺术节,吟咏经典诗文、感受古典文化;弹唱经典名曲、培养审美情趣;英语竞赛、辩论赛等各种知识性竞赛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锻炼学生动脑能力,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也可以举办体育竞技,良好的体魄会让人有着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工作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对于学校文化景观的设置,诗词歌赋,与校园文化能很好地融合一起,打造校园的同时,可以更大限度地去使学生感知校园的深厚文化底蕴,并发自内心的去适应这样的教学体系,有自主的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引导。

2.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把素质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那这样,就需要把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不能轻素质教育,造成当下这种只有技术缺失人文知识的人才;也不能轻技术培训,只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回归传统的课本知识。所以,要兼顾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发展,既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的教育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杨叔子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可见,我们的教育更是应该抓紧人文教育的思想理念,培养全素质型人才。

(四)家庭教育是先导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学生的言传身教都源于父母。如果,家庭成员能够很好地配合学校,让学生得到更多更好地关注,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发现根源,给予及时解决,那学生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先导作用,是学校和家庭的强强联合。

总之,我们要从当今教育的现状出发,了解学生的个体,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1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的实施,首要的一点是需要教育教学评价的全面改革。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唯分数是举、唯升学率是从的积弊甚深,评价学生的好坏唯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看成绩,评价学校的高低看升学率,造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现象。尽管近十几年来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希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模式,把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但通过多年实践证明效果不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革,也可以说现今中国的国情没有为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充分条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因此,在中国现行教育机制下,高考依然是公平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必要条件,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德、智、体的全面评价,而其中的一些因素(特别是德育)无法做到合理量化,操作中容易产生不公平,因此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成为既无奈而又是最合理的选择。

1.2教育公平无法真正落实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教育长远规划的前提条件。但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教育公平却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掣肘因素。现今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生择校不平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存在地区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院校歧视等。其中,以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为突出表现。各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主管的学校进行强行分区划片,把学校分成实验校、示范校、重点校、普通校等各种名目,教育资金严重向重点校倾斜,大多数优秀教师资源几乎被重点校所占据,而普通学校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教学效果每况愈下,学生外流日益严重,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1.3社会保障未能充分落实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目的是培养复合型、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但是,任何教育模式都会产生一种相同的结果:成就一批人,淘汰一批人,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丛林法则”,教育从操作过程来讲,其实就是一种优胜劣汰。在这种优胜劣汰过程中,一些严峻但又十分现实的问题便无法避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那些被教育淘汰的学生我们如何安置?我们如何引导他们就业?如果他们无法就业,我们如何保障他们的生活?

2素质教育对策简析

2.1加快教学评价政策的调整

教学评价政策的调整,需要社会各级教育部门的群策群力才能实现。教学评价调整是否及时到位,关系到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只有全面改革教学评价,才能把教师和学生真正地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为未来实现素质教育铺路。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局部的教学评价改革,如考试成绩隐私化、取消年级排名、注重学生道德素质评价等。这些都是教学评价改革的前兆,希望这些改革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并且需要不断进行深化。

2.2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机制及就业渠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目标,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加强公平合理的制度建设,其中教育公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育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人口的严重积压,形成了“啃老族”“房奴”“车奴”“蚁族”“蜗居人群”等各色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保障的沉重负担。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做到地域、性别、阶层等各个方面的政策调整,避免在入学、考试、就业的歧视政策,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相对公平。

2.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使低收入人群、失业人群、残障人群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得到保障,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此外,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是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首先应该做到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加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力度,把劳动者在学历、能力、业绩、家庭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列入考虑范围之内,对不同情况的劳动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低保家庭、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要予以特殊照顾。落实到教育领域,要切实落实好“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的收入差距,减少并逐步消除不劳而获的官僚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使教师在收入上能够得到心理平衡,从根本上杜绝长久以来屡禁不止的课外补习现象。

篇5

关键词:教师 教育思想 转变 素质教育’

教育先行,教师为主。教师的活动受本身的思想支配,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它对教育工作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适应变化了的教育教学实际,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好与坏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就我多年来的教育反思,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现状及弊端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工作中都有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教师往往只关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长,这与我们所说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有虚伪。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却忽视对学生的德育、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培养。在智育中也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着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教师片面地认可学习好的学生,而否定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学习不好,经常旷课的学生有歧视、偏见,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关心差生的疾苦。再说,教师的教育习惯于做知识“传播者”和道德的”传教士”,学生成了书本知识和考试分数的奴隶。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其乐融融.,共享民主、活泼愉快的氛围极少。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时期,家长、教师、同学对其评价和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育思想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将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学习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反思教育过程,不断用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去引导教育,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极端化带给学生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试教育使老师专注于教授书本知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华,而且往往使学生学习活动枯燥乏味,使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其次,应试教育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一些学生不仅升学无望,而且就业无望;再次,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评价机制,使有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误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来,高唱新课程改革乐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的培养,从而推动现代教育事业向前蓬勃发展。

二、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转变教育思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业绩,让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我想是这样:

1.加强学习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教师,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要更新传统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就得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断获取新的教育信息。

2.正确处理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教学业绩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对我们来说,还在实验和探索过程中,比如有的教师也有新的教育观念,但在转型时期还有许多配套制度不完善,使得现行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社会舆论有时与课程改革的宗旨相违背。一方面对每个鲜活的学生来说要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各届,包括家长、学校还在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重视分数的高低。那么教师夹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岂不是两头为难了?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我个人认为,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层与教师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作为管理层应尽快树立课改新理念,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如果配套制度跟不上,必然延迟课改工作的进展,作为普通教师来说身处教学实践第一线,应有寻找贯彻新课程理念与创造新业绩的思想,有勇于实践的实干精神,要有把教学当做重要事情的奉献精神。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教师来说,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才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欣赏每个学生,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特长及其发展潜质,帮助其成才,是一个教师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04-02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从本质来讲,知识经济赋予知识以经济学含义、生产力含义、经济效益含义。这一方面要求对传统的经济学进行革命,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知识观进行革命,使知识的生产、积累、使用都能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能进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而成为直接的财富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教育既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转向知识领域的根本途径,更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为教育经济,即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挑战,从根本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教育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要的是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逻辑和根本要求。

一、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和要求

知识经济对教育产生影响,源于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以及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遍要求。这两个方面,既决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必然会产生影响,也限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范围。

(一)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客观上冲击了教育的基础

知识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导致了人们对知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来源等问题认识的改变,其实质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各种事实及其概括的体系;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又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真理性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客观标准。

相关文献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包括事实和原理两方面内容的外显编码化知识;包括技艺和人才两方面内容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人们在实际的使用中,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可操作性的知识及其原理。知识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效用性是知识价值的根本标准。知识的作用或价值也正是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来实现的。其中,知识的生产与分配是基础,知识的使用是关键。

这样,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就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转变为知识是人们为了出售而生产出来的工艺集成的技术性知识及其原理;从知识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力量转变为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获取高额经济利益的源泉;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从真理性转变为效用性。教育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这种变革,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基础。因而,知识经济必然要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提高了人们对智力水平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目的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都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谓知识的生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出从来未有的新知识,这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方面;二是重组已有的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效用性。这二者都可以称为知识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离开了人们的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生产就不能实现,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依托。

知识的分配和使用也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分配包括知识的生产者对知识的销售,但更主要地表现为知识的消费者对知识的购买。知识的使用则是消费者运用所购买的知识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以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购买的过程中,要求消费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够在各种知识产品中找出最有效用性和最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来。在知识的使用中,则要求消费者具有学习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快更有效地学会、掌握新知识产品,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中,更快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也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通高要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目的中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因而,知识经济也必然要对教育产生影响。

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应试教育曾经因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存在并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不是对应试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改良,而是依据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扬弃中继承,在发展中重建素质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曾经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工业经济社会性的发展通常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经济化;二是经济数量化;三是经济技术化。这种特点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则是:一是要求培养通用型、标准化人才;二是强调功利和速成,要求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并能尽快地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这些要求决定了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简单划一性。即从上到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一张试卷考全国、一场考试定终身。二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传授什么,导致专业越分越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窄。三是在注重教育的应性功利性,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忽略人才的创造性和个性。这就使应试教育不仅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并使应试教育成了许多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的共同现象。

教育的转轨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修补,而是一个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建的积极创造的过程。重建成的基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否则,就会脱离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住经济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将承担新的使命,同时也就对教育的转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初,我国要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大跨越,这对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化对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求人才的多样化。经济的变革必然体现为对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

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包括人口革命的“人类生态革命”,强调将教育、培训和信息活动同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可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全民的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或经济行为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教育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因此,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只能是素质教育。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素质和教育的支撑

市场经济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国民素质不高,文化环境不够理想。表现为商业道德、商业伦理低下,信用低下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问题严重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价值道德伦理水准,要求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商业信誉、商业伦理,并依靠这种上文化的发展来支撑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把教育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式,通过教育的行为、教育的功能,使儿童从一开始就能接受良好的人格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性人文道德教育,而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所以,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调整,也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一种迫切呼唤。

(四)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基础

知识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底提出来的。世界经合组织在公布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国民财富的增长中,新增加的国民财富已经有50%以上直接来自于知识的进步。据此,他们敏锐地发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整个经济的基础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第二,经济开始柔性化,产业开始软性化;第三,经济要依靠文化来支撑;第四,经济的创意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强调教育综合和全面素质。即从强调专业到强调综合,从强调技术到强调知识,从学会应用到学会思维,从着重智商到着重情商。教育要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就必须致力于提高人的情商,提高人的创造性,不断丰富人的知识和发展人的个性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无法承担的任务。这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教育思维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和挑战,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已将质量教育(qualit-oriendeducation)、全面质量教育(Whol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21 世纪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一种竞争、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再等待观望,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应当坚定不移,立即行动,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教育研究,1999,(4).

篇7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新型的创造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 中国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已日渐凸显,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盛更多的是依靠智力资源,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标准的素质教育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示出其在社会各方面的重要性。

1.人们接受的不仅是大学教育而是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社会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已成为人们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接受大学教育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我国的应试教育培养了众多的竞赛获奖,如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等,但没有高校的专家教授能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只注重分数和考试,没有进行素质教育,严重地使教育脱离实际。因此,在大学里,必须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新的教育技术和新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教育的普及,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得以拓宽。教师将成为教育的引导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成为大学学习的主体。

二 高等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内涵,能否培养出具有这种内涵的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准。

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和想象力。大学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个性特色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

教育创新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机制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对照发达国家,国民素质不高成为了中国快速发展的隐忧,而排除这一隐忧的出路就在于素质人才的培养。根据中国教育现状,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应着重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研究生的教育阶段应着重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处理某件事或发现某一事物的思维过程。主动的求异、灵敏的观察、创造性的想象、独有的知识结构加上活跃的灵感,是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及时解决产生的新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因而,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是创新思维能否被正确引导的关键。

2.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是单一的,而应是横向的、有深度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充分挖掘,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有独到见解、个性完善的人。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

3.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新需要智力因素,同时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素质全面,尤其是有着科学批判精神以及拥有探究和发现能力的人才,就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所以,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务实的作风、坚定的信念和浓厚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三 实施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传统教育思想必须改变,重视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使传统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使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创造性的教育,大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知识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建构,才能最终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把衡量的尺子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会发现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最终成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培养创造性人才,还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非智

力因素的培养。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然后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这样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为他们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

教育的守旧成分很强,往往一本教材,年复一年地教,沉重的教学、科研等对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素质教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他们也需要驰骋的空间,仅靠重复旧讲稿,是走不到素质教育的彼岸的。

四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更快地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性人才作出努力。

篇8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德育课程 关系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所制订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强化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素质教育回复教育本身的功能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的功能来看,素质教育突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和客观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德育,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德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呢?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我们在过去的德育建设中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过分突出德育的偏向,使德育凌驾于高等教育之上,使高等教育成为政治的工具,过多地用政治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德育。二是淡化德育的偏向,即过多强调德育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忽视德育的育人功能,用管理和服务的手段进行德育。虽然这两种偏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直接结果都是使德育游离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外,使德育活动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附加的”和“额外的”工作,从根本上阻碍了德育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的特点

1.德育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德育目的、目标的要求较高,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及其实现比较复杂。

2.学校德育的价值和主观色彩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一般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方面,一定的强制或压力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面,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应该说,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追求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其教育目的这也是德育课程最根本的特色之一。

3.学校虽然也可以有一套类似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形成直接德育的教材,但是德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所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等在德育课程体系及其研究与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如何采取恰当的形式去实现德育课程的目标。

三、素质教育与德育课程的关系

1.素质教育对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1)素质教育的推进为德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已开始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为全面扫除制约德育工作的种种障碍,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提高人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2)素质教育为学校德育到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直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和我们今天所谈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应试教育下,德育只是软指标,智育才是“硬指标”。只有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到位。

(3)素质教育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德育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也开始进一步深化。

2.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情况、新闯题、新挑战,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德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用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推动新时期的德育。

(1)德育应着眼于人们的个性

传统德育往往强调其政治性功能,过分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忽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甚至对有特殊才能的人进行限制,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2)德育应着眼于创新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教育模式只强调人的理性因素的作用,而置非智力因素于不顾,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神严重缺乏。这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教育最大的失误。

学校德育要发挥其功能,必须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教育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重点培养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即对创新对象的追求和创新动机的培养;对创新的自信心、恒心和顽强毅力的培养;对冒险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篇9

一、理论与实践上出现误区的主要表现

1.割裂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的关系。目前我们都在提倡教育的“两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其实,两全的目标模糊,在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在大班额、师资素质不高等情况下,“两全”的教育思想是没法真正落实的。我们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就会发现,教育方针所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解决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统帅了教育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和变化。可以说,贯彻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就是素质教育需要的目标和方向。任何割裂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的认识都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

2.异化考试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许多人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列举了素质教育的各种优点,分析了应试教育的种种错误。一种感觉,对素质教育的爱有多深,对应试教育的恨就有多深。各种考试被当成了应试教育的代言人。这实在是一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偏见。考试是一种方法,一种检测手段,其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考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一种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考试对于“选才”的公正性、公平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可相比的。无限夸大考试的作用,给考试强加上附加值,逼迫考试异化,才流落为应试教育。错误不再考试本身。应考能力也是一种素质,考试也是检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考试,我们应认真、谨慎地探索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把考试用好、用巧、用妙,而不是给考试扣帽子。

3.混淆了素质教育点与面的关系。有的人认为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而有的人则认为学生考级或得了比赛奖项就是素质教育的成果等等。其实各种课外活动只是学校教学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点。如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来谈就值得研究了,让其代替整个素质教育,作为“面”来理解,就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特征,它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中,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只是“素质教育”这个整体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以点带面的认识和做法是偏颇的、不全面的,是有碍于素质教育健康推进的。

4.忽视家庭与社会的素质教育效能。成功有效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的教育对象相同,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因“学校”、“家庭”、“社会”在不同时空承担着各自特定的教育任务,如何把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促进教育对象朝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前进,就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和实践的问题。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现实中“家庭”和“社会”没有有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还极不和谐,没有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存在推诿现象,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5.急于求成的功利做法。素质是人最本质的东西,是积淀在人身上轻易不会改变的、深层的、稳定的、持久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培养一个学生的素质,一定要通过日常积累,要假以时日,不能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素质教育相应的应该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不加快对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不提高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就会出现一些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现象,就容易造成素质教育的盲目、无序和低层次发展,最后预速不达,事倍功半。

二、提高认识,走出误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使大家弄懂素质教育“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一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找准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造经验,抓好典型,及时推广,理智地推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活动平台搭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加深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感性认识,优化素质教育发展环境。

2.强化研究,破解难题。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定时期教育的一种追求,一种探索,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为素质教育的科学开展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的支撑。教育经不起颠簸,素质教育不能长期盲目的、无序的、自以为是的开展。如素质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科学的课程体系研究;科学的评估体系研究;和谐协调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一体的教育环境研究;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的政策因素研究,素质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等,都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应当认真探讨、研究、解决的科研课题。问题明白了,措施办法找到了,沿着素质教育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我们就会尝到素质教育甜美的果实。

篇10

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怎样创设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自始至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教与学和谐发展呢?

1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哪些不成功的教学案例也不是我们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而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不自觉地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小的情节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

1.1 教师过于低估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包办过多。学生回答问题刚出现困难就代学生说出“标准”答案,也不管学生真想表达的事什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在焦急过程中,教师过多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过多,纠错过多。你要学生与你交流,就该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学生和你是平等的对话者。

1.3 教师对一些“差生”比较漠视,从不或很少提问,关注这部分学生,打击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还引起整修课堂气氛的恶性循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交往的四种形式:①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 ②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③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 ④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我认为进行理解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传授时可用B形式。简单句型操练、会话练习时可用C形式;而在一定情景下灵活应用知识点和句型是用D形式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组织应用,特别是C和D两种形式应是课堂上主要交往形式。

2 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

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另一种语言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的训练学生“说话”。在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亦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引导、启发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和代替学生学习。苏格拉底形容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激励,如同产妇生产时接生婆的作用,由此看来,“启发式”教学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行“启发式”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式”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善于分析、把握影响主动性的因素。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着眼于此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学生的上述动因,汇集成学习持久的动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只要有了动力,学生才如同注入燃料的汽车,才能前进,才能奔驰,才能主动学习,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是学生能否学习,能否学好的根基所在,是教学中的关键。

2.2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课上要注意提问、激疑、开动学生的思维,注意问题要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能刺激学生大脑活跃。第二,教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使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能蜻蜓点水、启而不发。第三,要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并重在让学生理解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其方法。

2.3要让学生动手。学生学习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能创造,举一反三,在会做的基础上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则让学生寻求问题的多解法,二则布置更难的问题,要学生独立完成,克服困难,找到答案,这样做同时对学生的成就感也是一种慰藉,如果长此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4要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而严谨的课堂氛围,要让第个学生各抒已见,要允许错误,要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样一种和谐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1 课堂上尽量尽量使用英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得源动力。带着兴趣去学习和带着压力,负担去接受所取得的结果是完全不同德。课堂上我尽量全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进入语言氛围,让他们了解英语的美丽。

3.2 多用鼓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是学生产生自信的动因。在教学过程中,赞扬的功效远远大于批评和不作评价。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大胆的回答,我都会给予充分的,恰当的鼓励。

3.3 以丰富的练习手段巩固,发展兴趣

在教授完新知识和多层次训练后,我们应以丰富的练习手段来巩固,发展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