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笔者深感中小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匮乏,如何发动和培养广大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和急迫任务之一。对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探究和实践。
一、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教师来关心其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几个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师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上千名学生的需求。而班主任的参加,便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师资匮乏的困境。
另一方面,则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不少班主任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迷茫。而我在中学从事6年班主任和年级长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别的教师多得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更能准确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情况下,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一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
首先,班主任几乎天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因此,班主任只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交往、劳动等活动的观察,一般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学生也相对更信任班主任,愿意把心里话向他们倾诉,也非常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帮助和指导,这也为班主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班主任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时空保证。班主任进行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他们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只要班主任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技巧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就能使每一项学生辅导工作成为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最后,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和家长之间经常联系,也为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不仅对学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科任老师中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在创建良好人际环境及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协调方面,相对于其他科任老师来说,班主任能起更大作用。
三、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要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保持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并增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能减少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合理地作选择、作决策、制订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的潜力与资源,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其能过健康、有意义、自我满足的生活。
四、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班主任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那么如何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其基本原则有三:
1.态度积极原则
态度积极原则要求班主任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与问题,不因班里那些“调皮学生”一时的不良行为而不理睬他们,将他们弃之不顾,而是尽量从他们身上寻找那些值得肯定与鼓励的方面,并以此为突破点来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建立自信心。所以,态度积极也是信任与接纳的基础,可使人感到安全、温暖与自强自信。
2.尊重、耐心原则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耐心原则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转变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不因一时一刻的挫折与反复而丧失对该生的信心。同时,耐心原则还体现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
3.真诚理解原则
它要求班主任放下其主观的态度,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以深刻了解其行为动机。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讲,这种真诚理解是同感、尊重与真诚的直接体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班主任要敢于承认,这种勇敢者的真诚是班主任充分自信的体现,也不会因此而降低自己的威信。如果班主任是真实、诚恳、可靠、守信的,学生就乐于跟他说心里话,就会更加尊敬他。因此,班主任要能深入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不但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理性的分析,而且还要感同身受地理解学生内心的痛苦与困惑。教师理解学生,不是纵容他们的问题和错误,而是有了同感的基础后,我们的教育才能将心比心,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对学生共情的理解,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窗户,与教师坦诚交流。
五、班主任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笔者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开展班级主题班会,解决学生普遍性和发展性的问题;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用个别辅导法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共同商量、制定并执行行为矫正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笔者所带班级被桂林市教育局评为“桂林市先进班集体”,2008年6月的桂林市中考,笔者所带的班级,44人全部参加中考,两名学生取得了“6A”(当年全市仅44人)的好成绩,近10名学生考取了“一等”成绩。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笔者再次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于年级的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学生乐观开朗,积极上进。
此外,2008年7月,2009年7月,2010年7月,2011年7月,桂林市教育局连续四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目前他们都是桂林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由此可见,班主任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切实有效的,值得广大班主任借鉴和学习。
篇2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式辅导;团体辅导
然而,我们在总结一些学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会发现目前的培训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讲座式。讲座式的心理培训有一些特点,如:参与培训的人数多,多采用大班化教学(全市或者全县的班主任召集在一起,在教室或者报告厅中进行);培训教师大多坐在讲台上,班主任面向讲台而坐,听教师讲课;培训耗时短、信息量大;培训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采用理论讲授、举例说明等方式向班主任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等。
这样的培训模式背后实际上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的确,班主任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但这种培训模式缺乏体验的过程,缺乏内心体验的支撑,与自身的内心感受相脱节,这样教师所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活化的,难以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样的培训方式可能效果会比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班主任对培训的认同度低,进而挫伤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导致培训低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而就培训活动自身而言, 讲座这种单向信息传递式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班主任的多元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就是讲座式的培训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让班主任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其身上发挥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重体验,不重讲授。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而讲授的培训方式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团体辅导似乎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方式。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者根据个体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做好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团体辅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团体辅导的环境有关怀性
团体辅导最好采用小班化教学,以活动室作为培训场地,而且活动室的布置要有别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环境样式,培训教师可与班主任一起或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或席地而坐。培训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暖身活动,让大家在轻松的游戏中营造亲切、友好的人际关系。培训教师可以在课间给班主任准备点心,班主任也可以主动带点心与大家分享,让彼此之间充满温暖与关怀。为缓解学习疲劳,培训教师或班主任可以在培训中间穿插组织各种放松活动或游戏。通过这些措施,培训者与班主任可以一起营造富于人性关怀的培训环境,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安全的心灵成长团体。
二、团体辅导的目标有针对性
在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班主任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还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培训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的方式,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学困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班主任团体辅导,可以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团体辅导的理念以人为中心
在团体辅导中,人成为关注的中心,每一个班主任都不会被忽略,培训过程成为班主任思考、体验、行动的过程,成为班主任心灵成长的过程。
团体辅导以引导班主任自我觉察为主,引导班主任学习专注、聆听、同理、尊重、澄清和具体化等心理辅导技巧的同时,注意激发班主任思考,巧妙碰触班主任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反思自己,看清自己的盲点,避免自以为是的“帮助”。通过建议班主任每天做反思作业,引导班主任主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借助心理投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当自己对别人的心理加以揣测、判断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真正反映对方的真实想法,或许自己认为对方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心理的投射。
在团体辅导时,培训者应引导班主任投身其中,敞开心扉,充分地分享交流。每一主题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个人感受的交流分享这些重要环节,而交流的形式又有小组间的交流与全班交流等不同形式。这些环节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每个人的分享交流,可以展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心态,以便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心灵感受心灵,真正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真正去理解他人。
四、团体辅导的学习注重体验
篇3
针对这个个案,我运用的方法有认知疗法,即让李虹认识到一张一弛的道理,并给她留了心理作业,通过行为训练,逐渐改善她的心理状态;发现并肯定她的优点和长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类似的心理障碍个案,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内向型学生的心声
内向型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学习,根本就没有闲情顾及朋友之间的情感沟通。长时期处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倾诉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为此,他们十分需要一位忠实的听众耐心地倾听,可以更快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等,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容易使他们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案例中,梁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使因内向而自我封闭的孩子也能打开心扉。
2.引导内向型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我们要帮助内向型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必须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人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异常。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3.引导内向型学生提高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主要在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所谓自我接受,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一种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所谓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引导学生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认识和挑战现实的目标,并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引导他们设定自己的生活,要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形象,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的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学校,说要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实验。
篇4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54-0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顺应高中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展开。教育实践表明,仅靠专职教师的授课,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班主任作为兼职教师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高中教育现状来看,班主任正逐渐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就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
一 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1)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内心变化和不良心理倾向。(2)班主任能够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3)班主任能够连贯、系统地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成长予以关注,必要时进行辅导,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4)高中配备的专职心理教师数量普遍较少,与专职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责任心更强,与学生更亲近,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更加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高中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了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训练方法后,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自我教育,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第二,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的工作,是提高班级德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有利于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接纳、尊重和理解,使班级日常管理更加轻松,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顺畅、更省心,班级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 高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充分发挥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高中班主任扮演着监护人、管理者、心理辅导者、学习指导者、家庭教育引导者等众多角色。其中,班级管理者和心理辅导者难免会发生角色冲突,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进行德育教育时,塑造的是学生的社会属性,需要严肃的态度,来维护班级的纪律、规范等,旨在使学生建立完美的品德,而心理辅导者塑造的是学生的自然属性,需要耐心的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合理化解决双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要通过提升个人魅力、用心去尊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多理解和宽容学生、多鼓励学生等方面,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拓宽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第一,高中班主任用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高中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第二,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班级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包括悬挂名人格言、图书角增设心理方面书籍、黑板报开设心理健康专栏等硬件环境和建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班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软件环境。第三,定期组织召开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班会主题要鲜明、有创意、有教育意义,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发生碰撞与共鸣时,常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引导家长做好辅助心理辅导,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教师要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观念,给家长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来辅助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探索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一,谈话法。该方法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班主任获取学生信息的主要方式,在谈话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运用灵活的谈话技巧。第二,故事启迪法。故事形象、生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主题讨论法,就是让全班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第四,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心理剧中角色的扮演,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视野,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刻的察觉和体验,努力调整后,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显著优势,要充分发挥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扮演好班主任的多重角色,拓宽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
篇5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班集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基地,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这块基地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这块基石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保持心理平衡;这块基石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下面我就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略做法。
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学识渊博、性情开朗、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处事通情达理,生活中乐观、向上,工作中爱岗、敬业,那么学生一定会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健康成长,一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作为班主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一)以博爱之心对待学生
“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是李镇西教师在《爱心教育》一书中所提到的。这句话一直震撼并指引着我。爱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朋友,给予他们真诚的爱;爱每一位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记得我班有一个女孩,她全然不听教师的话,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同学不讲礼貌,而且学习也很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放弃她,而是处处关心她,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给予她帮助,鼓励她、开导她,告诉她要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爱。也许是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交流的内容多了,一学期后,她不再我行我素了,同学们也不再疏远她,她找回了自信,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玩耍了,这让我倍感欣慰。可见要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人格,爱心是关键,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多赞扬、少训斥、多鼓励、少讥笑,才会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以宽容之心爱护孩子
小学生往往会出现说谎行为、功击行为、破坏行为等,而这些行为的出现多半是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没有正确引导而出现的行为上的偏差。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我总会提醒自己要冷静、宽容,耐心给他们一个讲真话的机会,这种宽容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明白,犯了错改正了就是好孩子。这样他们也会牢记教师的宽容之心,学会控制自己,不再做错事,不再撒谎。并且在学生认错以后要及时给予表扬,用我们一颗宽容心真正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二、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教师要注重引入心理学的各项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今年新接的这个班级,上课提问时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大部份学生从不举手发言,总是缺乏自信。于是我采用一套自信训练方法,要求全班学生上课时针对教师的提问按座位逐个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且我还设计了“夸夸自己”的小练笔,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做出自信的反应,这样就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了自卑感的产生,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逐步培养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在丰富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班主任要学会见缝插针,抓住一切组织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心能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活动的摇篮中受到陶冶。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短期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如通过语言领域《我是社区小公民》的教学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性格。在生活活动中,通过做值日、干家务、整理学习用品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自律、耐挫等专项教育活动中,举办故事会,为学生讲述英雄人物事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主题班会活动中,班会的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可结合所学课文以游戏的形式开设主题班会,精心设计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合群、合作、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镇静,与同伴合作,共同获取成功。教师也可通过竞赛式、趣味答题等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自信、上进等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集体性,即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人,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以心育心,以爱感人,善于动用心理战术,努力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杨淑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亚太教育,2015(27).
[2]徐多清.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28).
[3]高小影.基础教育新课程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
[4]高莲红.简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J].教育艺术,2015.
[5]陈颖.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4(11).
篇6
关键词: 高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03-02
0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精神疾病、自杀、危害家庭及他人与社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这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光靠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是难以完成的。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应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
1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1.1 学生对班主任有依赖、信任感在家里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感,在学校里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较大的权威。班主任在生活中乐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关怀,善解人意,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接纳和认同。
1.2 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班主任针对学生和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大一新生入学时可以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共建美好班集体”的团体活动;在大二时开展自我认识的系列活动;在大三时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活动;同时通过密切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深度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1.3 班主任在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沟通、调解作用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的责任。
1.4 班主任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笔者所在石油化工学院每学期初班主任都会给家长写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该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学期的成长变化以及对所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做好家长和学校的桥梁,家校联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防御与疏导工作。
2班主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抓好新生入学时机,增强班级凝聚力大一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从熟悉的环境步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充满着希望与好奇,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并不像理想中的那么美好,也充满着挫折与矛盾,伴随着艰辛与失落,来不及找到心灵的支点就陷入了困惑。班主任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正确引导学生顺利渡过这些不适应阶段,使学生顺利地主动学习、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地生活。新生入校的第一天,班主任应迎接本班学生做好接待工作。让学生从一入校就感觉到班主任在关心他们,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有了亲近感和认同感。比如笔者作为一个班主任,新生入学时在班级学生的宿舍门口都做了精美的门牌,上面写好小屋主人的名字。让他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宿舍床位以及了解到舍友的名字,学生感觉到班级很温馨,也很快的与班主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有了归宿感。同时进行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活动使学生彼此认识,并相互熟悉,通过一些心理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建立班级凝聚力。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班主任应提倡学生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入学之后可以组织迎新晚会展示同学们的才艺。中秋节、元旦等节日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不回家,可以组织一些茶话会,和班级的同学们在一起,让他们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5.25心理健康节,开展系列心理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
2.3 开展班级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活动的场所,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条件是有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或是彼此理解和了解的人。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笔者为了提高班级凝聚力以及选出班干部,进行了以班级建设为主题的团体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心理游戏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并形成团体凝聚力。
2.4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开启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中,通常比较容易引起班主任关注的是少数表现优异及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这就要求班主任关心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若班主任能在一学期内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进行过正式的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目前的状态等,班主任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辅导,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当然,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时,也可推荐到心理咨询中心,让学生接受专业的个别心理辅导。
2.5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见证学生四年的成长为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包括心理测评记录、与老师的谈心感言、学习成绩、大学四年每个阶段经历的重大事件等。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记录着每一次的心路历程。当学生毕业回顾往事,点点的记载可以唤起心灵的感悟与收获。
3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3.1 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的理论素养,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培养一支自我心理素质良好、又乐于和善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可以每年选派一些骨干班主任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并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对教师举行专题讲座及团体辅导,帮助广大教师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并将之应用到学生队伍建设中。
3.2 发动班主任鼓励学生参加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学校应该十分注意对个别心理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他们重点关心,积累个案,跟踪教育。为了让班主任更好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卑、孤独、学习焦虑等倾向,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为班主任提供危机干预的一些培训。班主任应与心理咨询中心密切合作,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推荐学生来心理中心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3.3 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配合班主任应该善于与学校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合作,共同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个好的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充分运用家庭、学校、社会一切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利资源;对一切有碍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会设法将它对学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班主任要与学校心理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心理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捍萍.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与素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6;10:67-68.
[2]曹慧群,魏波,张黔玲,倪倬.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2:90-91.
篇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
一、渗透式教育简析
渗透式教育是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等内容融入都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日常的管理工作来传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也使学生理解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种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它并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而是将相关的知识进行分解和重构,使其与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渗透式教育的应用,能够使小学班主任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工作,使得各项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也有力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创新,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班主任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班级管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得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更为丰富。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以渗透式德育工作的开展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形式。以学生作为基本出发点,将新课标要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对其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目标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基础不断完善并且提高了其工作的效率。
其次,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小学班主任转变其教育理念以及工作方法。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教师转变其工作的理念并且有利于推动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变。通过渗透式教学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改变传统说教的工作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利和参与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再次,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推动班主任工作重点的转变。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能够使班主任在关注学生行为的规范性以及约束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小学班主任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学生,还应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从而更好的完成班级管理和教学的相关要求。这种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得以拓展,并且在塑造学生品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理素质等得到综合的提升,为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对于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不仅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专业要求,还要具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班级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巧妙运用的技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心理素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第一,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于班主任有着一定的崇拜和绝对的信任,因此,班主任的行为使其日常生活中模仿的重点,也是其榜样。这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要时刻注重自身的修养对学生的影响,从观察力的提升以及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充分认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从而更好的完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格塑造的任务。
第二,要注重班级环境的营造。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班级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的班级环境能够营造一种较为平静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渗透式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接受班级管理的相关规定,从而对其心理也产生必要的影响。这种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种友好而轻松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从而使其获得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其完善人格的培养。
第三,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渗透式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而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是由某门学科的教师来兼任。为了实现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所教授的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充分应用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且配合有效的心理辅导,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有机调动,保证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
第四,以心理辅导活动课来推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小学中,心理辅导课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为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实现更多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的体验,在体验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内容,提升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更好的感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从生活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实现其人格的修养与品质的锻炼,实现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结语: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及班级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渗透,以实现其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仲莹.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3)
[2]屠丹微.拥有爱,请深爱――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1)
[3]刘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篇8
关键字:学困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促使学困生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改善其内心消极情绪,有利于学困生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历,浅谈班主任如何ρ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有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导致学生变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学生本人,而是教学不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导致学生变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并非学生的智力不够,而是受到如下三种原因的影响。
一是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均较为缺乏,学习热情衰退,进而导致其逐渐成为学困生。该类学生主要是受到家庭因素或是社会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错误,从而使得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时,感受到巨大的学习阻力,从而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自然对后期知识的学习感到更加困难。三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其觉得学习十分辛苦,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该类学生主要是由于承受的学习压力过大,作业过多,导致其产生厌学情绪。相较于优秀学生,学困生所具有的心理优势主要为:具有更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向师性及耐挫力。
二、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为学困生找事做。不论学习成绩好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希望能够为班集体做事,因此教师在对学困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了解后,将班级中某些适合其完成的工作,主动交给学困生,同时在其完成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指导,从而使得学困生自身的才能得到展现,将学困生的成就动机激发,使其自身的归属需求得以满足,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同时能够促进学困生同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有效帮助学困生对学习进行挑战。
(2)在班级中采取班干部轮换制,从而使学困生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当学困生当上班干部后,其自身的责任心将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促使其更为主动地想起到带头作用,更为严格地要求自己,最终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所带班集体有个别学困生,以往对于需要完成的作业,都是千方百计地逃避,若实在无法逃避时,就选择逃学来进行应对。因此,身为班主任的我告知她: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一名以后即将成为助产师的学生,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积极应对,认真去学,认真去做才是最好的办法。
(3)为学困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比如,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舞蹈、书法、音乐等比赛,从而展示学困生所具有的某方面特长,并带动全班学生对其进行鼓励和赞赏,从而使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得以消除,增强其自信心。
(4)使用鼓励性的作业批改用语。在对作业进行批改时,为学生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虽然和优秀生相比较,学困生的作业可能不算好,但在学困生的眼中,他们希望能够和优秀生一样,得到老师的批语鼓励,这会极大地提升其学习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学困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期待能够得到同优秀生相同的鼓励批语,甚至超过优秀生,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其积极心态,使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够积极努力去做。
综上所述,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具有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所具有的快乐,增加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并最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
1. 耐挫能力差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和惯养,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以致常排斥他人的良好建议,拒绝老师的教导和同学、朋友的帮助,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想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体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和过分包办,使许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差,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意志力薄弱,不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如何分享,缺乏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的能力,遇到挫折易惊慌失措,甚至出现极端想法、精神崩溃等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后果。
2. 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日益松懈,没有很好地把现代化信息利用起来,而是一味地沉迷网络游戏,上课玩手机、听音乐,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在现实生活中不会与人交流,网络的虚拟性和假想的美好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网络,一步步脱离现实,由此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能理智、客观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差
部分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普遍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晚上熬夜玩手机、出去娱乐,经常因为补觉而翘课、迟到,导致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不交或书写不规范,质量较低,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是来混取大学文凭。
二、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做的工作
1.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日常的情绪表现和行为变化窥探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定期开展与学生谈心活动、集体活动和知识讲座,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烦恼,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那些功成名就者,都是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适时打开自己的心理闸门,进行适当的倾吐。常见的方法有倾诉法、写日记、与好友交谈等,以保持心情愉悦,缓解压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具有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乐观健康人格的重大作用,可以使紧绷的大脑神经得到适当放松,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还应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开辟心理专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解决学生的日常心理困扰,共同打造良好校园氛围。
三、总结
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学习,对待学生要有M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式,要耐心细致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严守保密原则,引导学生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篇10
一、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和班级同学进行班事务的协商与安排的重要时机,同时也是班主任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时段。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笔者经常利用班会课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针对起始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很多班主任往往是进行说教,告诉学生“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习惯就等于拥有了美好的人生与未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等等。殊不知,空洞的理论在学生面前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想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育目的和良苦用心,班主任必须通过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到老师所设定的教育情境中去。那么该如何让班会课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平台呢?首先,班主任老师要提前布置好相应的任务。该学生准备的相关资料,一定要让学生提前搜罗和准好。该学生提前演练的小品或者短剧一定要亲力亲为和学生一起进行排练,确保达到效果。其次,班主任要明确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没有目标,教育效果就显现不出来。对学生的厌学情绪,班主任要认识到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调节。对学生的学习激励,班主任要意识到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后进学生有进步,让中等学生有危机意识,让优秀学生会分享。对学生的信任激发,班主任要注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等社会群体的接触中感知到信任的魅力。对学生叛逆心理的抚慰,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借助班级内学生同伴的力量。再次,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有灵活性。随着年岁的增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但是学校工作当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比如有一段时间学生沉迷于阅读网络玄幻小说,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计划进行调整,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总之,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只要班主任准备妥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绝对是有效果的。
二、班主任要利用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当中和学生交流机会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班主任就要充分利用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学生没有感觉到你在向他施加教育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是最好的。班主任利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有文章可做。比如针对学生吸烟的问题,班主任为了教育吸烟同学,可以邀请三五同学和教育对象一起进行交流,在不经意之间谈起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偶像认同心理。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孩子们意识到,青少年时代是个体从权威人物的影子挣脱出来的过程,青少年时常会尝试做一些父母平时不允许做的事情,以满足个人的好奇探险心理。偶像认同心理对学生来讲更是他们熟悉的话题,一个人有了精神偶像就会将偶像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直接模仿的对象,当然也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育对象会将班主任和同学“闲谈”之间的只言片语听进去,进而就会映射到自身。班主任随后再跟进教育,教育对象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更为容易一些。班主任利用和学生的交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适宜于进行单独交流,更适合的一个小团体式的闲谈。如果是单独交流,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对象,相应的抵触心理就比较强,教育效果不会太好。因此,班主任要把握住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机,有的放矢的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班主任要重视家校协作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