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主要目标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防医学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特点;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主要是一种应用预防医学的理论与技术,是将一、二、三级的预防相互结合起来,对那些具有危险因素,或亚健康状态,或早期病人,或轻型病人等提供健康并促进诊疗的管理服务,从而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避免转变成相关疾病,进而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减轻,病情得到控制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的一类诊疗服务。该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其服务的对象较广,从造成疾病前的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到亚健康状态,都是服务的对象,该服务不仅落实到了社区卫生的服务中,也弥补了个体和群体之间诊疗服务的裂痕,该服务化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对预防和控制疾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特点
预防控制疾病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主要目的,其主要从群体的防治出发,从个体的服务入手,在总结个体防治的基础上,制定出群体的防治方案,从而对群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目的:将一、二、三级的预防措施相互结合起来,有效的指导高危因索的干预作用,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真正落实好;③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象:包括具有危险性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或是为了消除危险性因素,诊治早期或者潜在性的病人;④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综台防治的措施,将健康教育、咨询以及健康促进都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进而促使患者能自觉、主动而又积极地去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
2.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开展对疾病防治和控制机构带来极大的帮助,它不仅有利于把流行病学引入到相关临床医学界,而且还有利于大众群体观点的传播,进而促使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联合行动,一起寻找更有效的普查、诊断以及治疗的技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医学界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是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疾病基本防治的需要。因此,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防与治、群体与个体以及自身实践与指导基层,都不应该被机械地分割开,而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共同的作用。
2.2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从过去的相关疾病、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和治疗经验来看,其病院的控制和消灭,主要都是以控制传染源以及预防性等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因此,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也需要有坚实的生物医学以及临床保健来做基础,而建立合理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懂得相关的基本操作过程,具备防治结合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实践技巧,而这些都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中所涉及到的。再者,对痰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也是要防治结合的。可见,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面较广。
3 如何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
3.1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国家相关部门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一文中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的是预防、保健、相关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常见病或多发病等的治疗和康复。对于身肩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全科医生来说,任务是繁重的,再加之这两区域也是最薄弱、最重要、最需要大力研究合开发的领域,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其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措施的实施,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也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到社区进行“防治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真正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3.2 因地制宜,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充分利用预防医学的相关理论、技术以及设备优势,探索并推广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尽量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诊疗服务真正落实到社区的卫生服务中。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从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还应该做好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社区示范点工作,作为自身实践的基地,并进行不断的研究、总结经验,从而发展和完善防治结合的技术与方法。
3.3 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要有所区别,不能等同于一般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服务,要尽量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因此,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要和社区处理好以下方面:不争利、不负面竞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团结,配台默契,通力合作,尽量扩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而做大做好社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综合防治。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控制医药费用的高额增长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预防医学诊疗的开展,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防控,其次,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将基础防控和特色防控相结合,最后,应该积极的开展相关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最终实现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病救人,提高患者相关疾病防治的知识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1《预防医学》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教学方法的尝试是当今的热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师资力量、教学辅助资源及学生的学习惯性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1]。这样的教学模式以传授预防医学知识为首要的和主要的目标,教学不是以能力发展为主要目标和着眼点,而主要在于掌握考试所需要的预防医学内容,课堂上一味灌输式教学,压缩知识形成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其结果只是学生机械记忆基础知识,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也就无法转变为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对预防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
传统教学法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将案例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再根据教学目的,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去查找案例,对案例进行研究、思考、分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辩论,对问题做出判断,而教师则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因此,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绝非单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支撑以及考核形式等多方面的改变[2、3]。
2.1课程设计
首先,在不同板块的教学上,组织教研室教师们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引用与医学相关的典型案例或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件进行讲授分析,以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公开发表的医学文献中查找典型的在设计、实施及分析步骤有错误的案例,案例一般来源于医药卫生领域的临床、科研实践,大多数是近期公开发表的医药卫生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涉及的内容比较综合、复杂,答案一般不固定、不确切,学习的重点是辨别和分析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的使用是否妥当,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收集、筛选和分析案例的广阔空间。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法,如专题讨论法、选题讨论法等。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实践问题为焦点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可使学生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驾驭能力[4、5]。
2.2教学支撑资源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内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必须要具备的。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完善的《预防医学》课程学习资源网站,将教学资源及国内外著名的预防医学网站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教学大纲,了解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来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计划,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BBS,E-mail等方式与课程责任老师交流。建立预防医学实践基地,使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以便尽快适应社会。
2.3考核形式
考核体系包括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两个方面,考核内容应该更多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当加大案例讨论内容的比例、扩大案例讨论考察的范围,增加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内容等,真正做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全面考核;考核形式必须结合案例讨论式教学的特点和课程特点,采用理论考试、课堂评价和教学环节的过程考核等形式,针对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案例讨论与交流、课堂现场表现等关键环节给予合理的分数比例。由于案例式与传统教学结合会占用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因此必须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比例。常规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而在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考核中,平时成绩至少占40%的比例,这样不仅能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相匹配,也能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更加重视[6、7]。
篇3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体系。他是基于全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全科医生的大量需求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相比英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全科医学的发展状况,急需发展全科医学的紧迫性,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特点,并对当前的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现状、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全科医学的定义
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治疗范围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各个系统器官的各种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急剧增长,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社区的广大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卫生服务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的使命不再仅仅是治疗患者躯体疾病,而是以身心健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主要目标,从心理、社会角度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2我国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紧迫性
医学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疾病谱的改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的转变等原因,使得三甲大医院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一线城市的知名医院重点科室更是达到"一号难求"的地步。许多患者仅仅患有发热、伤风感冒等小病,就前往知名三甲医院找著名专家求治。这更是加重了三甲医院患者人满为患的程度,导致大医院医生满负荷工作,缺乏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应付疑难病例的诊治和医学科研任务。而社区医院却门庭冷落,病患稀少,广大社区医院艰难维持。社区医院和三甲大医院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而据调查统计,所有就诊患者中,大约只有50%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师诊治,而社区居民中约80%~90%以上基本健康问题,可以由全科医师队伍来解决。这一分析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根源所在,提示目前医疗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现象,更凸显了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大量全科医学人才,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高质量的全科医师应该由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共同培养而实现。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主要为大学阶段的院校教育、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以及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四个部分。其中,大学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是必须重点关注和需要大力发展的。
3.1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作为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对象有优势,高校学生年轻富有活力,整体素质较高,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概念和新事物。对他们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可以促进全科医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学校,教学实验室,实验设备,教学场所,培训,信息资源。这些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
据统计,在美国,规定把全科医学作为必修课的医学院校,在1983~1984年度已达48%,到1987年则增加到56.3%,现在美国90%以上的医学院校设有家庭医学系,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所有的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而在我国,截至2009年,128所院校中有仅有59所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所占比例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3.2规范化培训 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象是: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本科毕业生。他们需要经过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即可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学科骨干。规范化培训具体包括3个月的理论学习,26个月的临床各科轮转,7个月的社区全科医疗诊所实习,通过考核后获得合格证书。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提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和考核考试的主要场所,包括临床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临床培养基地应设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随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开展,上海市最早于2004年开始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河北省、北京市等地亦相继启动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另外,还有大批专家学者进行着规范化培训的研究。
3.3继续医学教育 我国全科医师的教育背景和其他专科医师不太一样,差异较大,他们的学历参差不齐,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部分本科生,少数研究生。因此,对于我国的全科医师来说,主要不是由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而是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由于我们原来的基层医生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差,知识、技术更新速度慢,所以他们的知识结构更需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更新。
在大多数国家,继续教育贯穿于全科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如美国的全科医生每年必须完成50h的继续医学教育,以保证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先进性。美国全科医生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6年,期间,他们可通过国内的课堂教育、电话和网络教学服务等来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每6年参加资格再认证考试,来保留全科医师执业资格。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全科医生也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并每3年为一间隔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能继续执业注册。在英国,也有90%以上的全科医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4全科医学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首先,为保证普及全科医学知识,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必须加强全科医学的课程建设。全科医学是一门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新的学科,它需要多学科的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和人文学科等拼凑在一起。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全科课程,确定课程类型、教学时数、教学安排等,为全科专业学位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会的基础医疗学科,其学科的本质,不是复杂和严重疾病的生物治疗,而是接近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能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的、全面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全科医生。为了实现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更新观念,纠正偏见,更重要的是要顺应中国的国情,找到对中国的全科医生培训最好的模式,实现全科医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赢得社会认同,才是全科医学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命家,潘敏.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现状及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8):79-80.
[2]易鑫,曾文俊.浅论全科医学及其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1994,14(6):55-57.
[3]陆志刚,康玉唐,王菲菲.全科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1-3.
篇4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篇5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六安 231300
[摘要] 肿瘤疾病是一类复杂难治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肿瘤的临床治疗体现在“量”和“质”两方面。传统的肿瘤疗效主要依靠技术检测肿瘤变小、指标变好等来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目标并不理想。而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结合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正确的评价和评估,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治疗,使得治疗过程更加有效。
[
关键词 ] 生活质量评价;肿瘤;中医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a)-0186-02
生活质量的英文名称为Quality of Life,简称QOL,也可以称为生存质量或者生命质量[1]。生活质量可以全面评价生活的优劣。生活质量跟生活水平不同,生活水平是指为了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精神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是指生活的好与坏。生活水平是生活质量的基础,但是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注重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满足程度和评价[2]。
生活质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3]。1960年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社会指标》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4]。从此以后,生活质量渐渐的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美国学者做了大量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70年代后,加拿大西欧、东欧、亚洲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逐渐开始了生活质量的研究。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开始研究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等。
生活质量引入医学领域,主要指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也可以称为健康质量[5]。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评价一个医学治疗效果的重要的指标。
1传统肿瘤疗效评价的缺点
传统的肿瘤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是以肿瘤体积变小,各项指标变好为标准的。肿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肿瘤完全消失,清除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目前为止,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医学手段为临床医学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这些方法能够使肿瘤最大限度的消失,但是不能保证肿瘤细胞不再复发或者转移到其他位置,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大多数肿瘤没有达到治愈的标准。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和化疗等不仅消灭肿瘤细胞,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和后遗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时候甚至可能会缩短生命。肿瘤细胞彻底的消除是理想的状态,通过手术能够去除肉眼可见的肿瘤,放疗也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式,不能消灭潜在的癌细胞从而阻止癌细胞转移。全身化疗的疗效也非常有限,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短期的痛苦,但是从长远来看,效果仍然不理想。所以,以治愈为目的评价肿瘤的疗效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过分的治疗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2 生活质量评价的提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都已开始重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肿瘤的治疗也不例外。在1994年,Schipper教授指出:“对肿瘤的有效治疗并不是需要肿瘤完全的消退,患者机体的反应性更重要”。此时,我国的肿瘤治疗也开始关注生存质量的评价。我国的肿瘤专家认为:患者已经不满足于因治疗肿瘤而导致的自身功能失调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985年,美国FDA把生活质量评价作为了临床疗效评定的重要指标。目前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肿瘤的方法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生活质量评价也越来越多的作为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
3生活质量评价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1中医肿瘤治疗的患者群体特征
中医肿瘤临床治疗面对的患者群体有着自身的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患者已经接受过手术、化疗或者放疗等治疗;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且不能再次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治疗;患者在确诊肿瘤的时候已经丧失了手术、化疗、放疗的机会。这些患者群体大多数为中晚期的肿瘤病人,他们的病情较为复杂,体质已经很差,并且有并发症,或者病灶已经转移,此时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消除病灶已经非常困难,治疗的主要目的转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尽可能的缓解痛苦,延长生命,已不是消除肿瘤细胞了。患者的群体特征决定了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的方向。
3.2中药肿瘤临床治疗的疗效
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中医治疗肿瘤的方式与西医不同,西医主要以杀伤肿瘤细胞为目的,追求杀灭全部的肿瘤细胞,但是中医的治疗是整体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也要看整体的情况,不能以局部的肿瘤变化作为依据,其疗效也是整体的,不能单纯以局部瘤体的变化程度作为判定依据。中医肿瘤治疗临床可以观察到,病患的症状减轻,整体体质改善,瘤体趋向稳定,患者可以带着肿瘤细胞长期生存。虽然患者的肿瘤不一定缩小明显,但是患者自身感觉症状好转,或可以带瘤长期生存。西医临床治疗,患者的肿瘤可以在短期内缩小,但是体质和生活质量却直线下降,短期内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且不一定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医治疗肿瘤可以改善症状,增强患者体质,稳定肿瘤病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②中医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③中医治疗可以增加效果,减少毒素,放疗或者化疗的患者结合中医治疗可以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④中医可以治疗肿瘤的并发症,如减轻疼痛,缓解发热,改善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
⑤中医肿瘤治疗也可以适当的延长部分病人的生存期。
⑥中医治疗可以调节患者机体的功能,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心情。
4.3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虽然中医肿瘤临床治疗有很多疗效,但是疗效的标准不能使用瘤体的变化来衡量。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如何评价患者主观的症状改善,一直是中医肿瘤界努力解决的问题。生活质量评价注重患者的自我感觉,评定的内容反应了患者的症状、体能、心态、社会因素、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日常生活的情况等方面。中医的疗效主要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的状态和症状等主观感觉。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主观状态的变化比单纯的瘤体指标等客观变化更有价值。由于生活质量评定的内容和中医肿瘤治疗的疗效特点一致,因此,生活质量评价可以从客观上评价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特点。
目前,生活质量评价日益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是生活质量评价的指标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标准,比较难具有说服性。但是如果采用专用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生活质量的评定因为地域、人文、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不同,国外制定的量表不一定适合中医,并且,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截然不同,临床治疗的重点也有差异,因此中医肿瘤临床治疗应该制定特定的评价量表,并且需要在广泛的临床应用来验证。
中医治疗特定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用于评价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疗效,则评定的结果就具有较强的说服性,既可以客观的反应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也容易被学术界接受。
4结语
通过多年的实验和临床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已经有了定论,一直没有评价标准的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问题也因生活质量评价的引进而具有了较好的标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在中医中普及生活质量评价的思想,提高医生对生活质量的认识,重视生活质量评定和生活质量量表的使用。相关卫生部门也可以促进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肿瘤治疗疗效,这样,生活质量评价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领域的应用会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万崇华.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共性量表的研制:理论构架与条目筛选[J].中国全科医学,2012,5(3):255-259.
[2] 万崇华. 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共性量表的研制:测量学特性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2,6(2):25-29.
[3] 杨丽华. 2011年湖南省肿瘤标志物项目检测室间质量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2,2(5):352-355.
[4] 窦倩.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6(10):17-19.
[5] 王静慧. 健康教育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肿瘤化疗者的影响观察及远期生存质量评价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9(6):48-50.
篇6
关键词:围绝经期;农村妇女;性激素补充;调查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妇女一生中最后1次月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大转变时期[1]。此时,卵巢一垂体一下丘脑性腺轴的功能逐渐衰退,卵巢功能由活跃状态变为减退状态,排卵停止、月经紊乱,引起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变化,导致身体相应器官出现一系列综合征,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就是针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分泌减少而对机体进行外源性性激素补充的一种疗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并预防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2005年6月~2007年6月对本地区360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问题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选择在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妇科门诊就诊或参加妇女保健检查的围绝经期妇女360例。其中城镇户口妇女180例,定为调查A组,农村户口妇女180例,定为调查B组。所有研究对象年龄42~54岁,平均48岁,均没有重大的躯体疾患,两组对象在年龄、孕产史、躯体疾患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对象的学历构成比见表1。
表1 360名围绝经期妇女学历构成比较学历
1.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的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及HRT认知问题调查问卷。调查方法由专人解释,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现场收回,共发放360份,加收360份,回收率100%。经审核有效率100%。
1.3 评价方法:根据各项内容回答正确与否,统计回答正确率,数据采用x2检验,a=0.05。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概念的了解程度:98.3%的城镇妇女表示知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89.7%的农村妇女也表示知道该概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对象对围绝经期结合征的症状及并发症的了解程度:调查中65.8%的城镇妇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可引起的各种躯体和心理症状及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并发症的知识表示了解,但只有37.1%的农村妇女表示了解;城镇妇女组中有1.8%的研究对象表示完全不了解以上知识,而农村妇女组中此部分人数占该组总调查人数的2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对象对HRT作用的了解和认识程度:45.8%的城镇妇女表示对HRT了解及认识其作用,而只有27.3%的农村妇女表示对HRT作用了解知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围绝经期症状始于卵巢功能衰返开始时,持续至绝经后,可干扰妇女正常生活,并影响身体健康,根据症状出现的先后,可分为近期相关疾病,中、远期相关疾病。绝经后妇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绝经后,由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许多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导致死亡率升高,还有伴随绝经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和疾病,也将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及并发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并成为老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是近50年来预防医学的重要进展,已被相关医学证明利远大弊。激素补充疗法(HRT)是为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影响健康问题而采用的临床医疗措施,这一治疗方法已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及利弊研讨中逐渐进步、发展,它在缓解围绝经期症后群、预防骨质疏松和泌尿生殖道问题及预防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多数学者推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采用激素补充治疗,理由是合理用药方案及定期监护可带给妇女最大的利益和最小的风险性,HRT对保障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的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延长,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5岁,而女性40岁以后就进入了围绝经期,50岁后大多进入绝经期。可见,女性一生中有1/2的人生是在围绝经期中这一阶段渡过。据统计,2000年我国50岁以上的妇女达1.2亿,2030年将达2.8亿,怎样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预防老年期疾病,提高老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护人员和妇幼保健工作者所不能忽视的大事,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我国,占总人口约11%的40~59岁的妇女中,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经相关症状或疾病,而积极就医者为数不多,其实她们需要应用HRT。在对围绝经期妇女身心状况的研究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出现不仅与生物学因素有关,还和个体的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有关。城市和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多项生物学指标如各种性激素水平,骨矿物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差异并无显著性区别,但相关调查表明,文化程度较高,从事脑力劳力的妇女出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较重,但此群体要求改善的意愿亦比文化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高。在我国,生殖健康的水平与当地妇女地位及经济能力成正比关系。因而,在城镇地区,妇女们不但意识到自身衰老的原因及对身心的影响,也意识到可以采用合理的手段措施去防治因衰老而影响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农村地区,妇女对衰老的意识及防治手段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因素和传统医学模式的密切影响,信息渠道和知识来源有限,导致与城镇妇女在该问题的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调查亦显示出相同的结论。
2006年5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对使用HRT的相关问题再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结合我国的特点,制定了我国《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期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修订搞草案》,以供广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目前,如何加大传授媒介宣传力度,更新广大农村妇女对传统生殖健康的观念,是提高围绝经妇女健康水平的核心。提高农村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应成为妇幼保健和临床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宣传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指导其认可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的重要性,使其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个体化的合理的HRT治疗方案,并详细告知在应用过程中的药效反应和指导做好风险监控,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围绝经期疾病发生率,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群体健康水平和达到提高中老年农村妇女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