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12 15:4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素养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高中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很多,既有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政治等教学过程的积累,也有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又与社会文化有较大的区别,其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变化发展,使高中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又要结合高中实际来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承载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调节作用、多样形式来积极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服务,不断摸索人文素养发展的经验,才能使高中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人文精神,从而为自身学习发展服务。
1利用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来拓展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校园文化作为高中学校的重要精神食粮,其属于较高层次的育人手段与育人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校园文化不是单一的人文素养培养,也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教育,其是综合的人文素养培养系统。其二,校园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性,对时代潮流与正能量的把握比较准确,能更好引导高中生的成长发展。其三,校园文化通过文化激励与人文精神塑造,把高中学校的精神传承、发展理念等学校精神内核理念渗透其中,从而使高中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文化熏陶,自觉提高人文素养。从这三方面来看,校园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提供更广阔的天空,如果说人文学科教育是纵深的人文素养培养,那么校园文化就是横向的人文素养培养系统。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高中每年的迎新晚会活动来看,表现上看是文艺晚会的表演。但从更深层来观察,迎新晚会活动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很多。就迎新而言不仅仅包括对新一年到来的辞旧迎新祝福,传承中国文化新年文化的内涵,更是对高一新生的欢迎与展示。从节目形式到节目内容,从师生参与程度到外界反响等,都是学校精神面貌、发展理念、育人观念的人文素养传播。尽管每一个学校都会有歌舞表演、相声、器乐等艺术形式,但其内容编排、内涵表现及师生观感却千差万别,这种差别所体现出的恰恰是校园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多样化与拓展。
2发挥校园文化的调节作用来丰富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内涵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且面临高考检测的压力,因此传统上一般高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体现在人文学科教育上。但事实上,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能丰富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内涵。随着新时期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通过校园文化来展示学生个性也成为了重要手段。而人文素养的内涵也在这种影响上进一步丰富,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就更成为了新时代高中生的人文标签。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校园文化来放飞高中生思想,形成独立人格就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是调节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方式。以高中生校园辩论赛为例,高中生从辩题选择、辩论观点、辩论技巧到论述逻辑等辩论环节都有了重大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如在辩题上,高中生不仅直面同性恋的社会问题,更对高考指控棒提出了全新的认识,这就产生了“允许同性恋结婚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高考一考定终生是人生的喜还是悲”等尖锐的辩题。这些辩题的产生就说明,高中生通过校园文化来为自己正名,把个性化发展与追求纳入到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当然,作为辩论赛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调动高中生语言、思维、知识储备、能力运用等综合性人文活动,整个参与过程就是一个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通过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这类校园文化的结合,使其赋予了人文素养内涵时代性的特征,当然也就从根本上丰富了高中的人文素养内涵。
3运用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来加强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人文素养既是人文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又是人文精神与内在品质有机统一。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项高中学校人文性建设活动,其旨在通过常态性文化活动来渗透人素养,从而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与人文学科教育相比,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培养的人文素养更综合、更全面,能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换言之,要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的开展。如前所述,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综合教育功能既能对学生人文学科所培养的人文素养进行整合,又能丰富人文素养的内涵。因而运用丰富多样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校园文化的各类活动对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各有优势,但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整合为一个系统性、体系性工程,对加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无以比拟的作用。德、智、体、美、劳在校园文化活动都有表现,使其均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就要依靠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校运会上所展示的精神追求、互助精神及集体荣誉感等人文素养;合唱比赛所展示的审美内涵、音律配合等;辩论赛所体现了知识运用、思维灵活等……这些活动中不仅仅会促进了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还会深化高中生对人文素养的思考,从而达到在思想观念上形成对高中生的冲击,无形中强化了高中生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认识。综上所述,高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方式受学业影响并不十分丰富,就要更好地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一平台,通过对人文素养培养途径、人文素养内涵及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等三方面考察,来调动校园文化的机制作用发挥,使校园文化从内容上、形式上、途径上、作用上等全方位配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曾芬钰.论“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6(03)
[2]张振华.感受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课外语文.2016(11)
篇2
关键词:文化素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培养并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为目标,从设定培养目标到课程学习,从撰写科研论文到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个管理运行过程。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视角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和开展实践活动,因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调整机制、课程学习协同机制、研究阶段引导机制和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的有效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主体是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的用人单位,传统单一学术性标准所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目标的需求。用人单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型研究生,更需要大量复合型研究生。同时,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向传统的单一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市场的需求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需求决定了单一培养创新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除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史哲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是指以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之间,以及本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其它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上实现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共享的有效协作机制。
首先,要加大文史哲类知识选修课比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局限于各高校和学科之内,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之间独立性和封闭性较强,文史哲类选修课开设较少。要打破二级单位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固有传统,让更多的学院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授课水平[1]。此外,高校还可以探寻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优秀选修课程的有效渠道。只有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其授课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选修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真正起到启迪和陶冶研究生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非正式课程教育的数量。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中,非正式课程比例较低,尤其是高质量的非正式课程严重缺乏。有些高校认为非正式课程不能算做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没有意识到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对非正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些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内部和其他单位合作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在自身的亲身探究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1]。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是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抓好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开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充分,研究方法运用是否科学,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研究生为后续研究工作制订方向和框架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影响着研究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高校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高校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考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角度,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应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在研究期间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为保证研究生实践活动得到有序的组织与开展,确保实践活动成效而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要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要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这样有助于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巩固。
高校研究生实践包括培养并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也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展诸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生实践阶段应结合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要成立由高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负责,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牵头,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与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协调各部分工作,为研究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高校要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将研究生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研究生科研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时间、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并没有对社会实践要求不够。因此,需要明确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环节,并规定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强化对实践活动的管理。要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尤其是基本的运行制度和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和表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稳定的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实践与教学、科研形成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系列主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而采取的激励和引导的机制。
要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除系统构建其运行机制外,还必须构建并完善其动力机制。要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文化素养动力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激励,即发挥政府的激励作用,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文化素养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校园熏陶,即通过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是导师感染,即通过导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四是社会引导,即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出台,引导、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管理机制。
作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应通过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控制权限,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包括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多个组成要素,政府需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有选取性地开展有关工作,尤其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面,政府可以拓展奖励的时间接点和奖励范围。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激励主要在于研究生毕业后所开展的国家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评选。建议除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优外,还可以将奖励的时间进一步拓展,涵盖到研究生在学期间,这对于研究生学习更具激励作用。比如,可以分年级分学科设立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奖等。此外,在研究生道德方面,两级政府可以设立研究生道德奖,奖励在道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研究生代表。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因此,高校要在做好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每一所大学均有其较长的办学历史,在校园建设上赋予了其特有的办学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当下各大学在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开展了新校园建设,在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大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教室布置,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各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寓意,实现新校园建设与原有大学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形成新校园与老校区的和谐建设与协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有文化环境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影响研究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著名教育学家、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论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影响大学教育的信仰,就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大学,会因时因校而有其各自的理解与显性特征。比如,先生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与思想,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认为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所在;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最终成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学精神。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聘任各学科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任教,其中最有影响力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组建。在梅先生的热情邀请和积极努力下,清华国学研究院汇聚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这四位大家学者到清华大学短短四年中,共培养了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段历史。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教师感染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是指研究生导师从自身人文精神、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方面去影响和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的导师影响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精神和学科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予以构建。
一是以导师的人文精神影响并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理想、尊严的追求,对价值取向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强调人的身心全面的价值追求,是行为方式升华和凝练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准则和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研究生导师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才会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自觉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研究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导师。与研究生相比,导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积累都比学生要多,因而除了在学术上对研究生加以引导,还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导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德智并举以及严谨、勤奋、求变、不畏困难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会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导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引导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学科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导师对本专业领域内独特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其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科学、全面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导师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通过这样的训练,在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今的时代同步,这样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3]。
三是以导师的教育素养引导研究生培养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教育素养是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显现,它显现为导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素养高的导师会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体会研究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强化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总之,导师的人文精神、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构成了导师整体的文化素养,导师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这些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永远站在科学知识和时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言传身教过程中,用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来指导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是指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重要的社会外部大环境,从正面去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就具体有关内容而言,主要是要加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评估方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在理论研究界,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什么组成,怎样客观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都存在着争议。目前就有关社会中介开展的评估活动来看,很少涉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因此,需要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社会中介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既要评价研究生外显的创新能力,也要评价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既要关注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要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总之,要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估,科学构建起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引导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引导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文化素养激励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作用。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要有序、高效运行,除系统构建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外,还需要构建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如果说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构架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秩序,动力机制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动力源的话,那么,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则是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边界制约。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相关主体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而形成有效边界制约的管理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评估与监督手段而形成的政府部门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基本要求的管理机制。
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约束,主要手段是强化两级政府的评估职能,通过开展科学、日常化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基本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开展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来看,主要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0万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所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有限,按年每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平均抽查5篇博士论文计,每年抽查博士论文数约1 500篇左右,仅占博士生毕业人数的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估更是没有开展。因此,必须要发挥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作用,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所在地区高校博士学位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评估,加大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面及抽查的比例,以增强两级政府,尤其是省级地方政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监督。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通过政策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精神,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为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在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高校除了对研究生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外,还应将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素养培育纳入其中,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高校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条件。比如,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将研究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研究生代表作为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长远规划、重大政策的决策,明确研究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强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与建设。高校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统揽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局性问题上的咨询和建议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以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研究生文化素养教育。
再次,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精神是高校之魂,高校特色是高校之根,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之叶,各类社团是高校之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之果[4]。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及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引路人。因此,从这一微观层面上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倾注其心血去关爱并指导学生,通过其表率作用,影响研究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远志向,要有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仁、同胞物与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形成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导师引导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与导师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就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而形成的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研究生,引导研究生成人成才,只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从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制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制度和规范,但普遍缺乏对研究生导师评聘后的后续考核,使得有少数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研究生导师继续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保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导师业绩评定方面高校应该推行导师问责制度,将其培养的研究生文化素养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把监控研究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责任落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相联系,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养。据了解,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自身还很难区分和取舍,只有适当地减少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才能及时地观察和跟踪学生,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而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的前提,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以便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熟和巩固时期,需要一位良师及时地引导才能让他们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因此,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度是有效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是指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社会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就自身发挥其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检查、审核、监察等作用的机制。
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察、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5]。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主要源于社会新闻媒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为强化相关管理,已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客观上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众多案例来看,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介(主要是网络和报纸)的监督,才使得一些学术造假及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曝光,新闻媒介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监督作用,减少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预,让新闻媒介能够客观、公正地批露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强化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 健.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及其优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36-39.
[2] 高 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3] 刘荣军.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学校文化运行机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99-202.
篇3
学习传统文化是培养提高学生文化内涵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最为普及的启蒙读物《弟子规》、《千字文》等文章,虽然属于启蒙读物,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因为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方面欠帐太多,从基础学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对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也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弟子规》开头就讲了“孝”的意义和具体行为规范。孝敬父母并不是新鲜观念,但在生活中真正做得好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我们许多人不仅是学生,也包括老师、家长,在这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我们在每天自习课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每天学习几句。先由教师讲析,然后让学生熟读背诵。在比较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后,再由学生谈学习心得,或实践体会和收获。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最为有效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网络极度盛行,全民皆网民的今天,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然而,网络的纷繁复杂、鱼龙混杂,使得学生常常难辨好坏、美丑。因此,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真正的美的事物。比如在音乐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一些音乐鉴赏方面的知识,多播放一些世界名曲,教师陪同学生一起欣赏,给学生讲解这些乐曲背后美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再比如在学习绘画时,告诉学生首先要学会欣赏,然后才能掌握绘画的真谛。在学习中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不仅教学生如何学,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样,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自然会得到提高,人文素养也会深厚起来。
三、喜闻乐见受益多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出发,采取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采取每日一歌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定专人负责,在早自习上,学唱一些旋律优美动人,歌词朗朗上口、内容积极健康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美的情趣,感受心灵的陶冶。在课余时间,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比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他们的才华,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动力。而这些活动又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坚持不懈见成效
篇4
一、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兴趣,就是对体育事物感觉喜爱或对体育关切的情绪。根据学生对体育不同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讲解包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养生保健知识的兴趣和终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等。俗语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一部分是属于先天因素以外,其它大部分学生都是对体育缺乏较高的热情,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受到经济、文化、体育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更是兴趣不高。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质水平、兴趣所向及农村特有的“土”文化体育,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对体育的喜爱和度,达到体育兴趣定型,这就为以后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及学生今后从事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培养
体育技能指在人们意识的支配下,借助于身体运动表现于外的动作方式或系统,对学生要进行基本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技能、身体娱乐技能、身体审美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体育技能培养一直受到农村体育教师的重视,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往往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受场地、器材、经费、师资的影响所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以田径教学为主,使学生形成单一的田径体育技能定型,缺乏多变性、灵活性、协调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审美价值感,造成学生思想上对体育教学的反感与抵触,这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极为不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在困难的条件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结合农村特有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土”体育形式,应用于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把田径、体操、球类、游戏及韵律操舞蹈贯穿其中,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进行体育教学,全方位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原则的。
三、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培养
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评价知识和各单项运动技术知识的培养。体育知识的培养有两务途径:一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课外活动中,随时随地,视其情况不同,用聊天或谈话的形式进行讲解与说明,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天长日久,学生将会无形之中积累一定的体育知识。二是在开学初,学期未或雨雪天气而无法进行室外教学时,就要提前精心备课,在室内进行上述体育知识的教学。由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教学不尽人意,再加上农村小学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农村体育教师往往不进行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或将室内课的教学课程移作它用,失去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培养的一块主阵地,造成学生体育知识的匮乏,学生就不能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活动。
四、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
小学体育意识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极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对学习的体育理解和认识,竞争与合作意识,体育的参与意识、奉献与放弃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进行培养。综合来谈,体育意识薄弱性是当今小学生的一个弱点,农村小学生表现的特别突出,教师要在教学与活动中进行渗透与引导。实践证明,一个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学生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激发其身体锻炼的动力。
五、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培养
体育品德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品质在个体行为中的反映。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体育道德知识、体育道德情感、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将农村小学生具有的朴实、善良、友爱等品质,加以引导与应用,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进行加强与定型,形成特有的体育品德,这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性格完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培养
篇5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语言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习惯表达,还要了解如何用语言来反映社会的历史、习俗,并了解社会文化。
然而,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方面的教学,对于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语言运用不得体,不准确的现象。
在多年从事Go for it!教学的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以及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纯语言知识的学习普遍感到乏味,不太感兴趣。而他们对跨文化知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项关于“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有68.5%的学生喜欢“文化背景介绍”,是所有被调查的11项课堂活动中比例最高的(束定芳,2004)。由此可见,跨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以下结合Go for it!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实践,就如何渗透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略陈管见。
二、Go for it!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识内容
纵观Go for it! 5册的教材,有34个单元涉及到跨文化教学内容,如,旅游、语言、友谊、名人、体育、音乐、文化、戏剧、动物保护、节目、主题公园、求医问药、购物、态势语、假日、饮食文化等,其中包含民俗文化的内容最多。例如,“从不同方面谈论中西饮食文化内容”所涉及的单元有:七年级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七年级下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八年级上Unit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hake?九年级Unit6 Reading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九年级Unit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从制作西餐到吃面条,从饮食结构、饮食规则到餐桌礼仪,使学生更加了解西方社会的基本饮食文化。又如,“介绍一些交往礼仪” 所涉及的单元有: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 is Gina. 七年级下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八年级下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八年级下Unit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 ?九年级Unit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等。内容包含如何交友、如何和笔友通信、送礼、和陌生人闲聊、握手、亲吻、鞠躬等体态语,深入到跨文化交往的内涵,使学生能礼貌自信地在面对外国朋友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此外,在Go for it!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Teaching Suggestions (Chinese)部分,每单元都配有Culture note,为教师自身对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提供了很好的备课素材。这些文化内容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实践
1.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强化跨文化意识
教材是文化意识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的主要载体。Go for it!教材的许多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礼仪、地理和风俗等,并且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如 Go for it!教材九年级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一单元在话题讨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初次见面,餐桌礼仪的基础上,教材中的3a部分对于跨文化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教师在教学设计和上课时应以教材及其相关资源为平台,通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大学生接触各国风俗文化的范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的同时,更加理解和热爱本国文化。
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如,在教授12个月份的英文单词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每个月份的由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预习作业,教师自己也在备课中做好幻灯片,在课堂上加以展示,以3月和4月为例:
如此的设计,便于突破单词读音和拼写的难关,每个单词都有一个传说(由来),教师适当地解说,不但挖掘了词汇学习中的内涵,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将语言延伸至文化,还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精神。Go for it!教材中还列举了不少被收入英语词汇的中文词汇,如tofu(豆腐)、Kungu(功夫)、Erhu(二胡)等。在教授这些词汇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整理中文词汇中的外来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对外国文化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更可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选择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内容与形式,也是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3的阅读语篇“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描写的是美国黑人英雄马丁·路德·金的被害事件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马丁·路德·金这个伟人一无所知,如果教师没有在读前环节对马丁·路德·金的背景进行介绍,学生是无法体会到为什么他被暗杀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应,甚至于三十年后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笔者曾在一次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中听到师生这样的对话:
T:(呈现Martin Luther King在演讲的图片)What was he doing ?Do you know who is Martin Luther King? Do you know him?
S: He is the king of America.
T: He is the king of America,right? (呈现PPT)
Ss: (笑)
T:(呈现3张有关Martin的图片)Ok. Here’s some introduct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 Ok,he was the famous leader of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His most influential and well-known speech is “I Have A Dream”.
这个案例说明了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授课教师备课时有考虑到Martin Luther King的背景知识渗透问题,但介绍过于简单。学生回答“He is the king of America.”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大小写开头的King和king之间的含义区别不清楚,另一方面学生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运动不了解,那么对Martin Luther King的伟大以及人们闻其死讯时的悲伤更是无法体会了。因此,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必要及时提供给学生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增加文化积累。
2.借助语言知识教学,突出文化内涵
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使用语言时应遵循的社会文化准则,并使他们得到有意识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在Go for it! 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单元话题,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尽量设计英语活动课,为学生创造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例如:在教八年级下册Unit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时,我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英国人见面时总喜欢谈论天气。在这一单元Section A教学结束时,我布置学生分小组编写对话,根据所给的各种不同场合写出闲聊会话,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对话表演出来。通过活动课,学生们进一步体验了与陌生人闲聊时应该考虑到听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喜,怒,哀,乐等。
又如,在教八年级下册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正值Mother’s Day(母亲节)即将来临,我鼓励学生替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告诉学生,写贺卡,发短信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和感谢是英语语言国家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布置学生自制贺卡,让他们在卡纸上表达对母亲的爱和祝福。学生们的贺卡造型各异,上面写着:“Thanks for your love. I love you. Happy Mother’s Day!”“Dear mom, I want to tell you that I’m lucky to be your child.Today is Mother’s Day. I know you are tired every day Because you work hard for our family. These years you are tired.Now I want to say thank-you to you. In the end, I hope you will b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I love you.” 等。一张张写着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感谢和爱的卡片给学生带来了一次表达爱的体验,有的学生说他从小到大还没有向母亲这样表达过,母亲们也因此收获了一次感动和幸福。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仅学会了写英文感谢短信,还学会了感恩,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3.利用现代多媒体,拓展文化资源
现代媒体教学是当今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语言学习渠道的日益增长,实物与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源、报纸、杂志信息十分丰富,电影与网络资源在体现故事情节与动态的表演方面占据了优势,其表达的深刻内容,有助于理解文化知识内涵,它们是跨文化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笔者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英文版经典电视剧或电影,学习和欣赏英语歌曲等。例如,八年级下Unit2 What should I do?的单元教学目标是谈论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麻烦和问题,以及为他人或自己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教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观看被全美儿童评选为最喜爱的电视剧《新成长的烦恼》。该剧以少女利齐·迈奎尔和她的同学米兰达、戈多的校园经历为主线,以利齐的弟弟马特和父母的故事为副线,用轻喜剧的方式生动、幽默地展示了美国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历程。 尽管中美青少年的校园和家庭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剧中十几岁孩子的那些不安分的小动作、口中说的时髦语言、个性鲜明的行为举止,以及青少年朋友之间的小矛盾等,使学生在享受幽默带来的乐趣中产生了共鸣,在情境体验中,轻松获得美国中学生的校园和家庭文化知识
4.利用测试手段,突出跨文化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传统的笔头测试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如运用单(多)项选择与判断、情景交际练习等。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度,我们在选择测试形式和内容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带有明显文化差异的题目。如:
① ——Tina,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this weekend?
______________.
A.Thank you B.See you soon
C.That’s a good idea D.Yes,I think so
②When you are invited to have dinner at an American friend’s house,what should you do?
A.Bring a small gift and offer to help in the kitchen.
B.Bring an expensive gift you think the host or hostess may need or like,and get ready to talk about your native culture.
C.Bring nothing as a gift, but offer to help in the kitchen.
D.Bring nothing as a gift,but get ready to talk about your native culture.
篇6
关键词:精神生活;价值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14-02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这不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还要注重和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谈谈我的几点观点供参考。
1.感受数学语言,显现文化韵味
数学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由精确术语与关系语句所构成的语言,以其高度的抽象简洁地描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精确的工具。但有些学生对数学语言往往表现为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为此,教师需要对数学语言进行合理加工,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领略文字语言的严谨美、符号语言的简洁美以及图形语言的结构美,让其显现出特有的文化韵味。比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可采用师生互对"回文诗"的方式加深对倒数的认识。以"对诗"的形式引出"倒诗",学生在感知古诗韵律美的同时,加深了对"互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文化与人文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是把人当作"人"
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以实现个性的解放;人文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可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人"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先决条件。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但事实上由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把孩子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来对待,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导致了学生缺乏思想和主见。
3.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方面,要用动态的、机智的、艺术的眼光巧妙灵活地提炼和组合教材,启迪学生思维。有位教师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圣人"孔子的"圣"引出"诗圣"杜甫,激发学生思考,诗人"圣"在何处,"圣"在哪里?然后,亮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痛苦和他的深沉的忧思;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这种导入方式,有联想,有比较,有思考,显得自然。在课文学习之时,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在自己命运和民众生活里,能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最后一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大美丽的形象,这种深远感人的意境,令人回味不已。"结尾的认识,充满了激情,将情、景、理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以美的陶冶,美的熏陶,注重了人文性的教育。在语文课堂里,我们就是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师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另一方面,要让 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形成开卷有益、手不释卷的习惯,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把课外学到的东西,再带回课内消化吸收。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云和文学期刊,对那些富于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点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习莫泊桑的《项链》等作品时,我要求学生不做机械读书的"看客",而是引导他们先深入作品,再从作品中跳出来,广泛地联系生活,看看我们生活中的 "玛蒂尔德现象",从而展开讨论,形成自己对作品独到的理解,并试图挖除我们自身的痼疾。有同学在谈到玛蒂尔德的形象时这样说:"玛"的性格的形成固然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然而更主要的还在于她自身,爱国诗人屈原就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她能抵制物质享受的诱惑,就不会那么伤心,更不会出现"片刻虚荣,十年艰辛"的悲剧;在她身上有闪光的一面,也有丑恶虚荣的一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这两重性,就看我们如何把握住自己,使自己朝善的方面发展。
4.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人文之粹
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是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勤奋专心,一丝不苟,但都不读课外书;他们能把老师课堂讲授、课本内容上有的知识学好,但一旦涉及课外知识就束手无策;他们写作能做到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但作文思路不开阔,材料贫乏没有新意,因此他们能考好其他各科却无法考好语文。究其原因,发现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他们有可能知道四大名著,但真正读过的寥寥无几,没有人读过茅盾、巴金、郁达夫、刘心武、蒋子龙等现当代作家作品,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充其量读过几本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究其原因,有的是想读但苦于手上无书,大多数农村学生没有这样的读书条件和读书氛围;有的是苦于没有时间,随着中学学科门类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学习语文的一个很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多写,如果仅靠有限的几节课,无疑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有的是感于读书花费时间长,但受益不明显,往往有始无终,不了了之,而老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上让学生放任自流,没有加以系统性地组织,长期以来,这里仍是荒芜地带。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需要。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初中语文教育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人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1] [2] [3]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鞋类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传统文化在鞋类设计中的表现
由五千年历史积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仅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还包括了青瓷纹饰、民间美术、书法、中国结等传统艺术。换句话说,鞋类设计可以借鉴的传统元素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传统纹样。传统艺术纹样包括陶瓷、刺绣、窗花、剪纸、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图案。这些图案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所传承下来的,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重的特征。将这些传统纹样应用于鞋类设计当中,会让消费者感到亲切。(2)宗教图案。这一类图案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具体表现为壁画、庙宇、雕刻等宗教艺术。将宗教图案应用于鞋类设计,可让相关产品表现出一种神秘感,并体现出虔诚的信仰,使得产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层次感。(3)宫廷图案。这一类图案象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精髓,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精细美观、色彩华丽,如龙凤图、福、万寿图等都属于此范畴,将其点缀于现代鞋类设计当中,可彰显出一股吉祥富贵之气。(4)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是独有的中国绘画艺术。水墨画按墨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淡墨、浓墨、湿墨、干墨、焦墨等,其中蕴含了一种墨韵。将水墨画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可体现出一种淡雅、脱俗之意,让鞋类产品更具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对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分析
传统文化对于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无疑是重要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至鞋类设计人才培养当中,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使其领悟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古典文化元素。将这些要素与鞋类设计关联起来,可让设计产品更具深度、更具内涵、更具独特性[2]。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工业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时,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会在实际生活中变得愈来愈明显,并且在充斥现代化元素的城市当中,传统元素反而会显得弥足珍贵。尽管工业文明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工业文明也从一定程度上排斥了传统文化,造成了现代社会群体精神缺失。而传统文化则恰恰相反,可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失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返璞归真”的想法,而传统文化元素与这种潜意识的追求是相契合的。换句话说,将传统文化融入至设计语言当中,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韵味,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三、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融入分析
1.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
在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以激发设计人才的传统文化理念及思维,使其能够带着传统的审美观去审视、思考鞋类产品。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求设计人才分别从思维层次、实践层次分别进行自我探究,逐渐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种内涵置入设计当中。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鞋类设计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升,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让设计师的精神层次达到新的境界,使其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色彩构成。鞋类设计色彩构成过程中,可有意识地以现代色彩构成为理论,合适地表现出传统元素,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将传统色彩的特征彰显出来,获得差异性效果。(2)立体构成。具体设计时,可将传统元素符号作为一种素材资源。通过这种素材资源让设计人才逐渐加深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整体认识,使其能够精确把握到其中精髓。在实际设计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而且取其精华进行点缀,反而能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将传统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对于设计领域,特别是鞋类设计而言,同质化问题如今正变得愈来愈严重,特别是与国外优秀鞋类设计产品相比,国内鞋类设计无论是在创意还是设计内涵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可见,国内鞋类产品设计急需找到一条独具一格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而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产品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将这些东方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设计当中,必然能使其摆脱同质化,逐渐形成独有的设计特征[4]。当然,在鞋类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迷信于传统文化元素,也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适当结合,在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当中寻求一个平衡节点,让产品更加协调化,使其成为“含有传统文化精粹的现代艺术品”。以篮球运动鞋为例,事实上在NBA赛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篮球鞋设计,如Air Jordan29 “Year Of The Goat”五行之水这款作品,是以五行的水为灵感,鞋面印上水在流动的图案,将流水的力量爆发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观感。当然,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深度必然不如国内设计师,但上述作品却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鞋类设计当中的潜力,它与现代设计理念也是可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这种大胆的融合设计是国内设计师值得借鉴的。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并为其设计思维带来了灵感。未来,在国内鞋类设计领域当中,必然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传统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当中,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促使鞋类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凯,邱开金.基于“一体二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3):81-82.
[2]叶星.“艺工结合型”鞋类设计专业人才定位和能力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跨文化意识外语教学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在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更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费南姆与伯克纳对在英语留学的外国学生关于社会交往方面所遭遇的困难做了一项实验,实验数据说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国差异大,他们在社交往来方面遭受的困难也大,留学生在英国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交友方面。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外国留学生由于和英国人接触少,不易获得在英国从事社交活动的技巧,文化方面的适应能力很难提高,因此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他们建议组织针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文化训练。本文主要探讨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真实有效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 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每种语言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但据张伊娜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这种将中西文化的学习完全割裂的做法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对英语学习越感兴趣的学生越容易忽略母语文化的学习;二是能力很强的学生不能就母语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顺畅的英语表达。
笔者认为学习外语的重点是为了提高语言交际效能,而提高语言交际效能的前提是掌握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者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母语以及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区别,不仅增强了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而且也认识了语言和文化的本质,了解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交际困难。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对人类不同文化间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尊重差异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跨文化教育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它是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课标五级标准中有关文化意识培养的12条细则大致涉及以下四个板块:道德与价值观,文化与内涵,社交礼仪与非语言交际。
(一) 道德与价值观
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善于表达自己,从不掩饰成功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不主张炫耀,尤其避免锋芒太露,招人嫉妒。在西方很多国家,在出席常规会议和讲座时都有提前到达会场的习惯,只是,西方人提前到_的目的是为了占据前排比较显眼的位置,并在纸牌上书写自己的姓名,折叠后作为桌签方便被提问。而在中国,很多时候,提前到的目的是为了抢个不显眼的位置,避开他人视线,方便开小差而已。
在西方国家,强调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不习惯过分关心他人,尤其是不能过问和干涉他人的私事。而在中国,判断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常常通过他的奉献精神来衡量的。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热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国家,一般人都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即使是善意的关心也会让人感到不自然。所以,在西方,你时不时地看到在公交车上有些老太太宁可站在座位旁,也不愿意接受你的让座,因为他们不愿意因为接受这种“照顾”而让自己显得老态龙钟,一无是处。
在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要少很多,而且一些汉学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带有“女”字旁的汉字含有贬低女性的含义,如“妖,妓,奸,奴,妒,嫉,姘,,”等。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而事实上,在中国,无论上学还是就业,男女很难真正平等,近日广州4位女学生在文塔下一起剃光头以抗议“性别分数线”。而在西方国家,女性却能享受很多尊重和保护妇女的传统习俗,如男女同行时,男士有义务保护同行的女士,马路上,男士通常走在外侧,而让女士走在相对安全的内侧;进出公共场所,男士会主动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餐桌前,主动为女士移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位置后,在将椅子送回女士身后,请女士就座。
(二) 文化与内涵
中国受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节日都是按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如春节(正月初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等等。再比如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西方,由于受宗教和商业经济的影响,衍生出很多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如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的万圣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在节日的庆祝方式上中国人喜欢用大团圆的方式营造和表达欢乐之情,比如除夕的团圆饭,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感怀,无不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对于节日庆祝的同乐氛围。比如我们常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普天同庆”“四海欢腾”等等,都强调在中国注重分享快乐、传递幸福这样一种庆祝理念。而在西方,人们则常常用一种个性张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的西红柿节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人们约用100多吨西红柿捏烂后作武器展开激战,使整个市中心变成了“西红柿的海洋”。一个小时以后,斗士们个个“弹尽粮绝”,“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接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把所有能够利用的自来水龙头全部打开,一个小时后,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文化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外语时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使交际顺利开展下去。
(三) 社交礼仪
在中西方宴请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别,在中国,人们常常会准备一桌子的菜肴,然后很谦虚地说:“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千万不要客气。”用餐前,经常要主人三番五次邀请之后客人才能动筷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常常会主动将一些特色菜强塞给客人,经常是客人看着一碗堆积如山的菜肴,不知所措。英美国家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主人通常用“Help yourself!”(请自便)邀请客人开始宴席。在英美国家,客人在用餐时一定会不停地夸赞主人的厨艺好,烹饪水平高,如Everything is so delicious等赞美的话,而主人也会欣然接受赞美。但在中国人们似乎还没有这个习惯,经常女主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男主人在席间陪的不亦乐乎,只有等客人差不多吃完的时候,女主人才有片刻闲暇。在宴会结束时,西方人经常用“Bye-bye!”“See you later!”等简单与客人告别,而中国人则要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将客人送出大门。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职务甚至收入等私人信息,而西方人则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经常用“吃了吗?”来开始与他人的谈话,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让西方人吃不消,他们常常会很疑惑对方是不是在邀请他们就餐,两种不同的文化会导致理解的误区。再比如中国人收到礼物后,由于担心他人说他贪心,所以都是将礼物放在一边,而西方人则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礼物打开并当面表扬一番。
(四) 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包括哪些内容似乎仍未最后划定,但胡文仲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姿势、体态、服饰、眼神、表情、体矩等。
肢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补充,如果能正确理解他人的体态语对于我们顺利开展交际是很有帮助的。布罗斯纳安在研究了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异同后注意到:“英语国家的男子借火抽烟时坐着不动,也许只是用手遮挡一下,以防火被风吹灭,中国人要站起来,就是难以站起来也绝不偷懒,还要用另一只手帮助对方帮自己点烟。”再如请求搭便车,在美国与英国是举起一只拇指,在某些南美国家是手背向车,伸出食指手势。而在中国,此类手势只表示“棒”的意思。伸出右手,竖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把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圈,表示“行吗?”“行。”一般用于征求对方意见,相当于“OK?”“OK!”
牛津英语9A Unit 2 Colours中详细介绍有关颜色和心情的相关知识,如中国人婚礼上穿着红色服装象征喜庆,而西方人则选择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黄”与“紫”两种普通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黄色代表皇亲国戚,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如清代皇帝赐与有军功的臣子一件黄马褂,以示皇恩浩荡。而在西方,紫色则象征尊贵和王权,如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等。
三、 结论
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巧妙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跨文化意识,逐步提升社会文化交际能力。课标对我国教学改革起着导航作用,是所有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笔者就如何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培养我国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关注这个问题,使我国初中生的英语Z言水平出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6(28).
篇10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联系生活;信息交流
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化学科学素养包括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初中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课本上提及的实验、探究、讨论的条理分析,还积极为学生设计更为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以便将理性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如在学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及有关知识点时,我用三个等大的钟罩做了如下对比实验:在前两个罩内充入等量的二氧化碳,第一个罩内放有一盆绿叶的小草,第二个罩内只有二氧化碳,第三个罩内只是空气。三个罩内都放有温度计,并将三个罩放在水泥地面上,观察罩内温度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多次实验,得出了第二个罩比第三个罩温度变化的幅度大,而第一个罩内温度出现了由低到高、又有所降低的波动这一结论。为了说明木炭吸附有色有味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我们增设了将已吸入红棕色二氧化氮的木炭连同广口瓶放入热水中,缓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观察到木炭“冒出红棕色的烟”。使得这一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掌握了新知、提升了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将模糊的知识梳理为清晰的知识框架,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的教学目的;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寓化学知识于现象中、寓化学技能于操作中、寓化学思维于探讨交流中,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二、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
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一节内容时,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在课上,学生的唇枪舌战,令我受益匪浅。如:水的存在学生居然还想到了“存在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行人复杂的心境”;“都江堰的水利枢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还存在于艺术界――我国魅力无穷的冰雕……等等。同时也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了不少节约水的方法;最令师生触目惊心的是一幅幅因水的污染带来危害的照片,让大家感悟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在课后的学习心得中,大多数同学提升了环保意识,树立了保护家园、保护自然的信念,达到了将化学意识与实际生活和谐统一的教学目的。
联系生活、感受情景,激发兴趣、事半功倍。神秘的金刚石在玻璃刀上看似渺小却轻轻一划将玻璃一分为二,而在项链上静静的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平时貌似温柔的写写画画的铅笔芯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了它作为变阻器的神秘的一面。生动的事例将物质性质、结构与用途的联系一目了然。如在讲授酸雨带来的危害时,展示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腐蚀的伤痕累累,一排排黑烟滚滚的烟囱使树木枯死、满天乌烟瘴气;讲授水危机时罗布泊的消失使得楼兰古国最终在版图上消失的照片震撼了每一位学生的心。这种让事实说话的教学场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原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精心教好课本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会向高层次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等资料。收集资料不在于多,在于用心去做;不在于是否符合要求,在于敢用自己的资料与大家悉心交流。课前的搜集、课上的交流汇总,必然会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搜集材料、学会筛选内容、学会归纳总结。其次,要注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剖析,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对方的看法、意见建议,敢于质疑并通过实验等验证其真实性。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为拓宽学生化学领域视野创造了条件。大家的细心交流、共同学习,大有“众人拾柴”之势,使得学生有更为广阔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无形中将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系统形成科学素养提供了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