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12 15:4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篇1

一、巧设问题,引导想象

“思维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从问题开始,在寻求问题的答案中深入,在检验答案中发展。”这是心理学说阐明的又一观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设计一些具有分析性、综合性、总结性的问题,就会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他们积极、主动、创造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如教学《跳水》一课,当讲到:“一个孩子放开绳子,两只手摇摇摆摆地直立上那最高的横木,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摔个粉碎”时,教师启发设问:那个孩子爬到最高的横木上,遇到生命危险。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假如你是水手,你能想什么办法拯救孩子呢?学生积极思考,争相发言。有的说:“我抱一摞棉毯铺到甲板上,让孩子跳到棉毯中”;有的说:“我马上爬到构杆,把他抱下来……”学和一依据问题。尽管各人看法不一致,但大家都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设问方法,依法自学其余课文。这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阅读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二、鼓励质疑,启迪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学和一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殷切愿望。因此,教师必须多鼓励学生质疑,启迪他们的想象,做到纵向思考,横向联系,字斟句西酌,反复思考,真正让他们的阅读课文中求理解,求深化,逐步掌握质疑解疑的读书方法。

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就产生了不少疑问,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内我留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课堂气氛就相当活跃。开始时,有的学问:“本文的课题是《穷人》,为什么文中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紧接着,又有学生问:“桑娜自己有两个孩子,生活那么贫苦,为什么她还要把别人的孩子抱来抚养?她能养活那么多孩子吗?”还有的学生问:“桑娜自愿把西蒙的孩子抱来了,可她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由于教师的启发,学生善于联系课题、内容寻找疑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十几个问题,这实在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领会,培养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独立自主地阅读理解相应的文章、书籍。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篇2

一、循序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引导主要体现在看图学文的教学过程中。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好图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文中卢沟桥侧景的总体图,包括其中的许多柱子,以及每根柱子上面所雕的狮子;其次是另外两幅小图上所特写的两根柱子上的狮子。这样的欣赏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远及近,从总体到部分的欣赏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卢沟桥上狮子的特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而正是这“数不清”、“很难数清”、“早就数清了”、“源愿缘只”的狮子,展示出我国劳动人民以及文物工作者的勤劳与智慧。

二、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

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采取多方位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并获得不小的成果。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名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出民族小学的学生在大青树下做游戏的画面,并借用绘画展现自己所想,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民族小学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又如,在《风筝》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本人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展开想象以及绘图等形式复述文中孩子戏耍的画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再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大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兴安岭所具有的美丽风光,比如在春天里跑步的黑熊、在森林中咆哮的东北虎、懒洋洋地爬动的蛇、呱呱叫的青蛙等。这些不仅有效地渲染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着较强的创新性。如同高尔基所说的,“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以及事物以人的品质和感觉以及意图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创设情景,才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想象的活力。例如,在《走进秋天》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秋天特有的田野、天空、树以及果园等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给予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和自主创新思维。

四、故事引导,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篇3

一、动手操作 直观演示丰富表象

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所以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而表象的获得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培养小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必须从感知开始,通过感受知积累来丰富表象。如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树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其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丰富表象。例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时而穿插教师的直观演示,因为小学生的无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实物或电教手段,把抽象知识形象化,通过直观演示让小学生充分观察、比较所学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在运用表象进行想象中发展形象思维

数学想象是数学表象与数学直觉在脑中的有机结合,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想象的基本手段是直觉,运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 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形象进行概括加工,引导学生以表象为基础进行想象以发展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梯形的一条底逐渐缩小,直到0时梯形会变成什么形状?当梯形的底边逐渐 延长,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会变成什么形状。

三、在培养直观感知、 判断 能力中发展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不是停留在感受知活动阶段,而是超出了感知范围的运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比较、判断做出新的一种思维,由于它是根据表象进行思维的、,因此形象思维就表现为一种直觉的认识和判断,这种直觉识别和判断水平是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标志。因此我们必重视小学生直觉识别、判断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中强图形的判断 ,包括变式图形的判断是提高学生直觉识别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在学生通过一般图形(如图)建立角是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叫角。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少先队员植树,栽的杨树和松树各3行,杨树每行24棵,松树每行20棵,栽的杨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用两步解答时,为了使学生理解题及解题方法,出示这样的线段图:

篇4

关键词:渗透 数学思想 培养 思维能力

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等。探讨数学思想方法有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转化思想——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体系之一。转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最终目的就是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把新问题向旧问题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转化、抽象问题向具体问题转化的目标。

在实数的运算、解方程(组)、多边形的内角和、几何证明等数学教学中都有让学生对转化思想的认识,学生有意无意就接受了转化思想。如“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就是通过分解多边形为若干个三角形来解决,再如解方程(组)通过“消元”、“降次”最后求出方程(组)的解,这些都是转化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体现。

除此之外,很多知识之间都存在相互渗透和转化,如多元转化为一元、高次转化为低次、分式转化为整式、一般三角形转化为特殊三角形、几何问题代数解法等等。

二、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分类讨论是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为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的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关于数的两次扩展中教材给予“有理数”和“实数”的定义分别是“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这类定义本身就揭示了“有理数”和“实数”的内涵与外延,体现了分类思想。类似这样的概念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

三、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应变思维

一般地,人们把代数称为“数”而把几何称为“形”,数与形表面上看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数量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形问题,图形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数量问题。

初一教材引入数轴,就为数形结合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的几何意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等,充分显示出数与形结合起来产生的威力,这种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相结合,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拓展。

在初二引入直角坐标系以后,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得更加完善。如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性质、利用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等。又如勾股定理结论的论证、用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都是数形结合的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具有抽象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解答数学题时,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丰富想象,引发联想,启迪思维,拓宽思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形转化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

四、比较和类比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所谓比较,就是指在思维中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研究对象的异同进行辨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类比,是一种试图建立未知的问题与已知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利用已知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篇5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功能 ,左半球是语言中枢,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材料的综合活动。两者相互配 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 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 ,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感知,丰富表象,为培养形象思维积累材料

    儿童能够敏锐感知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善于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触发思维。表象是形象 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打好基础,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 。

    1.动手操作,丰富表象

    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例如:教学余数概念,先让 学生动手分小棒:(1)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2)13根小棒,平均分给5 个人,每 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说说是怎样分小棒的,从而形成表 象,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下面题目应该怎样分?①有7块饼干,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 块?②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还剩几支等。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 ,理解了被除数是总数,除数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的道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清晰的表象,正确的思维才有牢固的基础。

    2.直观演示,丰富表象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用图片、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材料,有了定量的感性材料, 才能在脑中留下鲜明的映象。

    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教师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 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通过感 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边观察模型,边 看书本,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及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十二条棱及互相平行的棱长相等的 特点;通过观察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和相交于这个顶点的三条棱长,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模型的平放 、侧放、直立三种形态,来说明长、宽、高相对说来是固定不变的,把知识讲“活”,这样学生在动口、动脑 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清晰深刻的表象,为思维的理性化提供了条件。

    电教手段引入课堂,可变静为动,化近为远,并以它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反映思 维过程的演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时 ,通过幻灯片的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总数与部分的关系,即总数-部分=另一部分。

    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在脑中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想象力 积累素材。

    二、引导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不但可以储存,而且可以对储存的表象痕迹(信息)进行加工改组,形成新的 表象,即想象表象,它也是进行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如图示 情景、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如:教完梯形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梯形的一个底逐渐缩短,直到为0,梯形会变成什么形?当梯 形短底延长, 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变成什么形?”借助表象,能有机地把看上去似乎无联系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结合起来。还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记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

    S[,梯形]=─(a+b)h

    2

    1

    当a=0时,变成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ah

    2

    当a=b时,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S=ah

    三、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从总的来说,数学是数与形结合的学科。不同类型的 数学图形,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 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

    例如:课本中配合应用题的具体情节而设计的插图,开阔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天地,增强了刻苦学习的意志 。又如课本中出示的例题和复习题,表示数量关系时,运用了绚丽色彩和各种小动物、植物、大河、山川,现 代的飞机、汽车、轮船、卫星、建筑,古代的文物、书籍……这些不仅对理解数量关系有利,而且对学生形象 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说应用题教学,由于应用题是事理、文理、算理三者的结合,所以应用题的原型比较复杂抽象,学生摄 入大脑后难以形成清晰的表象。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便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隐蔽 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例如:“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是小华 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这题学生往往难以确立单位“1”的量。教学时, 可引导学生画出如下线段图 来分析数量关系:附图{图}

    根据线段图,同学可以很快列出算式:18×5/6×2/3-10(元)

篇6

1. 抓住本质,逆否转化

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有时从正面思考会陷入困境,甚至无法解决,不防反其道而行之,从它的反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往往能巧妙简捷地解决问题.

例1:已知三条抛物线y1=x2+2ax+a2-a+3,y2=2x2-(4a-2)x+2a2-a,y3=x2-(2a+1)x+a2+2中至少有一条与x轴相交,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至少有一条与x轴相交”包括七种情况之多,若从正面着手,分类讨论则不胜其繁,如果注意到“至少有一条与x轴相交”的反面“三条都与x轴不相交”是等价的,而“三条都与x轴不相交”简单明了,因此仅需求“三条都与x轴不相交”的实数a的范围的反面即可,可避免繁琐的分类讨论.

解:假设三条抛物线都与x轴不相交

当a≤■或a≥■时三条抛物线中至少有一条与x轴相交.

通过寻找问题的对立面,并将它求解出来,然后从全集中排除对立面的部分――就是所求,解答过程别开生面、降低难度、简化运算.

2. 变换视角,反客为主

解决数学问题,从思维方法看大致有两种:由已知推出结论;由结论追溯到成立的条件,即分析与综合.多数习惯综合法,但在解决含有多变量的问题时,因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常被题目中给定的“常量”与“变量”所迷惑,常陷入“思路通、运算难”的困境而不能自拔.不妨退一步考虑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常量与变量的相对性.反客为主,往往能走出思维的迷宫,出奇制胜,简化解题过程.

例2:对于满足0≤p≤4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试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习惯把x看作未知数,不等式x2+px>4x+p-3是含参数p的关于x的二次不等式,直接解比较难,难就难在含参数p的x的二次不等式.若把p看作“变量”,把x看作“常数”,则不等式x2+px>4x+p-3岂不就是关于p的一次不等式吗?再由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的关系,把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求解.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得:(x-1)p+(x2-4x+3)>0,设函数f(p)=(x-1)p+(x2-4x+3),显然x≠1,则f(p)是关于p的一次函数,若不等式(x-1)p+(x2-4x+3)>0在0≤p≤4恒成立,当且仅当f(0)>0且f(4)>0,于是有f(0)=x2-4x+3>0f(4)=x2-1>0,

解得x3.

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剖析,若顺向解关于x的二次不等式,其繁难程度可想而知,若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视角转换,巧妙变换主元和等价转换,则可拨云见日.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渗透于解题教学过程中.

3. 执果索因,逆向分析

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习惯于从条件到结论的单一思维形式.事实上,有些问题,若从条件出发顺向推求思路不太畅顺、或在求解过程比较难,相反,由结论到条件的逆向分析、推导,可使问题峰回路转.教学中,教师创设应用逆向分析的教学平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善于转换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篇7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是学生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建构对数学知识、思想、观念的理解和表达,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数学交流将合作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使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从数学交流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了互助与竞赛。例如,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1,-3,9,-27,81……”试分析这列数按什么规律排列。在分组合作交流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后面的数是前面数的-3倍,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从第二个数起,各数可看作-3为底,指数分别为2-1、3-1,4-1……不妨第一个数也可看作-3为底、1-1为指数的数,其规律为(-3)1-1,(-3)2-1,(-3)3-1,(-3)4-1,…,(-3)n-1。合作交流比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直觉思维创造条件。例如在初一几何的教学中,老师一般会讲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两条直线如果有两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重合为一条直线是根据什么?”同学们很快地会答出根据的是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那如果把这个题目给它稍为改变一下:“两条直线如果有两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有无数个点重合,对吗?”通过这样的改动,学生的直觉思维更能得到锻炼,所以在设置数学例题时一定要把握好。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许多公式、法则都可以用等式表示,等式具有双向性,既可以用左边的式子替换右边的式子,也可以用右边的式子替换左边的式子。在代数中公式的逆向应用比比皆是,但大多学生只会从左到右顺用公式,对于逆用尤其是利用变形的公式不习惯。因此,当讲授完一个公式及其应用后,紧接着举一些公式的逆应用的例子,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丰满的印象,开阔思维空间。事实上,如果能够灵活地逆用这些公式,解题时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例如平方差公式(a+b)(a-b)=a2-b2,从左到右属于整式的乘法,从右到左属于因式分解。计算:20102-20092。

解:20102-20092=(2010+2009)(2010-2009)=4019。

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不仅提高了运算的速度,而且准确率高,使问题简单化。因此,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可改变其思维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而自然地从正向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正是数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训练其思维的敏捷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英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你想要儿童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凡是学生有可能想出、说出和做出的,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去回答、去动手操作。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不要强行让学生跟自己走。古人尚且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当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不一致时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即教学设计要服从于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去探究,“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样一来,师生间的情感状况就会逐步由“接近”、“亲近”向“相赖”、“共容”升华。

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执因索果,讲解地理概念。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课堂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可以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我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滴适量的水,待水向下流的过程中,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然后观察水流的偏转方向。他立即作了该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紧接着我又问,研究“地球自转使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有何实际意义?知识面广的同学踊跃发言“河流在北半球以冲刷右岸为主,南半球冲刷左岸为主”,“远洋航海利航空都必须纠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否则无法到达目的地”,“发射洲际导弹不订正方向就无法命中目标”等。我进而引导说“这些都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因此,地理课中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2.反向逆推,探讨命题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课时,适时问学生,高原有水土流失,平原可以发生水土流失吗?象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获得正确答案。通过老师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探究地理规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例如:在学习“核能源”时,有的学生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适宜大力发展核电”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核电站核泄露事件会造成严重污染,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不宜大力发展”。我解释说,如果处理得当就不会造成污染。可学生的意见是:即便是处理得当,目前没有造成污染,可核废料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随时有因为突发的不可知事件而造成核污染的可能性,对未来构成威胁,因此应慎重开发。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结论。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类似于数学上证明假命题不存在,所以真命题就是正确的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在讲解太阳光照图判读技巧时,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不好理解,我就先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特殊情况,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反向选择,活跃逆向思维。学生在做选择题时,如果由题干直接做选项不好做时,可以看选项,如果里面三个选项是一个意思,那就可以选那个不一样的了。例如此题,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湿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墨累达令盆地收割小麦 D.我国东北地区高温多雨

一看选项,A、B、C都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直接选D。

3.正逆互用,促进双向思维。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利,《高中地理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07年9月出版.

篇9

一、合理运用比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拟,借助简单易懂的想象揭示物理规律,使得十分难理解的物理内涵变为一幅清晰、明了的图像,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他们的想象、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对物理的学习。为此物理教学过程中可经常利用比拟的手法。如“恒定电流”这一章,课本提到,在通电金属导体中电子定向移动速度和电流传导速度时,许多学生就把它们等同起来,因为在这些学生看来,正因为电子定向移动才引起电路中电流的产生,自然它们的速度也就是一回事了。其实,这两种速度非但不是一回事,而且在数值上也相差惊人(约1013倍),像这样的运动,不单学生在接受时,打了个疑结,就是教师在授课时也难自圆其说。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有人打了一个比方:从你家门口,人们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直到北京,在这遥远路途上,一声令下,大家都同时前进一步,则每人跨出这一步的速度就相当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而从你家门口迈出的这一步与在北京前进的这一步,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相当于电流的传导速度,即在瞬间人流已由家门口传到北京了。如此,这两种差之万里的速度概念,就被这真实可信的模拟所折服。像这样的比喻,妙不可言,把一些不易接受的知识,比拟为人或物,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如,讲分流原理时,把电流比作同学走到十字路口,有两条路可以到达目的地。一条是宽阔的大路。一条是崎岖泥泞的小路。在讲“气、固、液”三态分子结构时,把同学比拟为分子,十几名同学关在一间房间里。从而说明气体为什么没有固定的体积,上课后受纪律的约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相当于固体分子的结构。在讲机械波只是振动形式的传播,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时,把学生比拟为质点,在排练大型体操时,通过有规律的蹲起,可观察到各种变化的波形。在实验得出楞次定律后,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楞次定律所反应的感应电流的规律,一位教师把感应线圈比喻成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的人物。当磁极来时,表现十分“冷酷”,一旦磁极走时,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挽留磁极的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最后归纳成“来则抗之,走则拉之”八个字。这些比拟的应用,强烈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正确运用类比,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

篇10

[关键词]美术;教学;形象思维

美术教学是在美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形象思维是美术活动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

一、将思维具体化

低年级学生画面中的形象往往是孤立互不关联的,高年级学生素描写生时,将圆球画成半月一般黑白分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技术不熟练外,主要是不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具体化等形象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具体指导,促使学生运用上述思维方法。如一年级有一堂课,笔者让学生画风。学生们立刻皱起了眉头,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有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叫我们画风,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呀?”这时笔者也不急着告诉他们,只跟他们说:“现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找找风,好不好?”听到带他们去找风,教室里鼓起了掌。笔者知道此时学生们的兴趣来了,趁机提出:“到操场上我们先感受一下风,然后看看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好不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这样笔者提出比较的要求,讲清比较的顺序,让学生明确比较的重要性和比较的方法,形成观察时的比较习惯……这样学生懂得怎样形象思维,从而使其掌握形象思维的方法。

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

手工制作的学习内容由于使用材料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认识到材料的光滑与粗糙、色彩的冷暖等不同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认识到材料的轻重、质感等不同的触觉效果,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和观察其他学生的作业,可以体验到不同材质以及它们的组合产生的如此不同的美感。这种体验和动手实践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如在讲《布贴画》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布贴画就是用布裁剪成需要的图案进行粘贴后形成的图画,需要的各种色彩的布料、剪刀、胶水等材料。告诉他们要先在纸上设计好自己想画的图案,然后根据需要用剪刀在布上剪出自己需要的图案贴在布上,修剪好纸上的图案,一张精美的布贴画就制作好了。学生们听明白了,不要在乎做得像不像,只要把他们心中所想的设计出来就可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形象的再造(不是再现)。如果这一点做得好,学生就不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

三、从整体效果出发

美术作品最终是看其整体效果,虽然在作画或工艺制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思考重点,但每一步骤的思维都是为了最终的整体效果。如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画边看,这个看不是简单地看线直不直,像不像,而是人站远处看看自己的画,有什么问题,有时细节的刻画可能很精美,可放到整体中不一定好。比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制作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巴尔扎克雕像,一个学生看了雕像之后,对罗丹说:“老师,这手像极了,我从未见过雕塑如此完美的手。”听了这话,罗丹皱起了眉头,深思片刻,举起斧头砍去了雕像的双手。此举使学生们震惊、伤心和惋惜。罗丹神色严峻地说:“这双手太突出了!既然这双手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属于这个雕塑的整体了。你们一定要记住:一件真实完美的艺术品,是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的。”罗丹的言行告诉我们: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整体出发的提炼、取舍和动人的具体细部的刻画,这一切都是围绕整体效果而进行的形象思维,是对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