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1 09:2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理论基础

篇1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篇2

一、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多元网络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IT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加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以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多元性的审计理论基础网络组织。而构成审计理论基础的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则是这张网上的各个结点。审计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张、膨胀,意味着审计理论获得了更充足的理论养分,得到了更充分、更完善的发展。 

(二)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完善,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充分汲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掘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IT环境下的陈乏的、过时的理论。并且,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同时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三)质量性 

IT环境下,质量非常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质量是IT的生命。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尤为重要。其质量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品质性。尽管是审计理论基础在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另外,作为根基、支撑点,其安全性、品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安全的、缺乏品质性的根基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四)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而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并非简单的叠加构成审计理论基础,它们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则进行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IT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服务于审计理论。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并不象有型的建筑物建造时挖地基所形成的有型的根基,它是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在IT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明显,虚拟的审计理论基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三个特性。 

二、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 

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IT环境下,高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审计领域,加速了审计理论基础的更新换代,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了较大的扩张,笔者认为,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标准为: 

(一)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即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服务,审计理论基础决定着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趋势,审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审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当审计理论的发展适合于审计理论基础的客观要求时,则加强和巩固审计理论基础,反之则削弱审计理论基础。因此,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是否与审计理论呈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必须与审计环境互动性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IT环境下,IT应用于审计理论中即审计电算化或网络审计。IT一方面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将先进的IT理论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IT技术应用于审计测试工作中,加速了审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刺激审计环境进一步完善,使得审计理论基础更好的为审计理论服务。二者的关系呈互动性。 

(三)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它必须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桥梁 

审计理论基础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在此领域内,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审计理论服务。因而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是审计理论,它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区。 

三、IT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一)信息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理论是IT理论的核心,其在审计理论中具体应用,也是审计电算化充分发展的标志之一。当代信息技术理论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这些理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测试效率、审计监督质量,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不断地扩张。 

(二)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是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它将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观点引入审计理论中,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审计理论的发展,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途径,革新审计测试手段的策略,如: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信息博弈论等等,都大大地加深了审计理论知识,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营养,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求审计理论的内涵、外延,深化了审计理论知识,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交易费用、进行理性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审计证据的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运用大量的司法刑侦手段、方法去检查、判断、排除伪证,以取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面对审计诉讼爆炸的时代,审计人员如何进行合法审计、避免审计诉讼,也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将司法诉讼学注入审计理论基础,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守法、学法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审计,同时掌握各国间法律的差异,审计豁免的范围、程度,为开展跨国审计作好准备。 

(四)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用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提高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它作为审计理论基础,对于开发审计人员思维、激发审计人员开展有效审计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心理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既满足了管理审计的客观要求,也为审计人员进行有效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五)会计、统计理论 

会计理论是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是审计人员查错防弊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它与审计学理论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审计人员接受被审单位委托后,必须大量的分析和评价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检查被审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而所有这一些必须是在一定的财务理论和会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计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可以将有关经济计量模型应用于具体审计实践中,对审计结果、审计证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测试各变量间的拟合度,大大地提高了审计测试手段的先进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一些审计问题定量化,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作出准确的决策判断,并相应的化解日益复杂的审计风险。 

篇3

【关键词】深度处理 废水 新技术

水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加剧了对水资源的污染,使得水资源匮乏的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和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国专家积极致力于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开发。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及节能减排的要求,一、二级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取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它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便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杂质,从而满足用户对水质的使用要求。深度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残存的悬浮物、难降解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盐、溶解性无机盐以及细菌、病毒等。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过滤、膜分离、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以及组合等技术。

1混凝、沉淀(澄清)、气浮

混凝沉淀是指,向水中投加药剂,通过快速混合,使药剂均匀分散在污水中,然后慢速混合形成大的可沉絮体,通过重力作用将其从水中分离出去。对于难以沉淀的絮体,还可以采取气浮进行分离。混凝、沉淀、澄清、气浮以及过滤是传统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在各种废水深度处理中广泛应用。

2 过滤

在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中,过滤技术是最普遍的一种技术。过滤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料层截留废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变澄清的一种技术。滤池按滤料分为单层滤料滤池、双层滤料滤池、混合滤料滤池。单层滤料滤池多采用石英砂,双层滤料滤池多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多层滤料滤池的材料除了石英砂和无烟煤外,经常用磁铁或石榴石。滤料层是滤池的重要部分,是过滤技术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新型的滤料的有了更强大的功能,不仅具有更高截污能力,滤料表面还可以辅助降解污染物。例如高效纤维过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软填料――纤维束或纤维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胶体。

3 膜分离

膜分离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常见的膜技术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ED)等,各自有不同的分离的对象。

膜分离方法的工程应用:(1)微滤,主要分离对象:固体悬浮物、浊度、细菌、病毒等。工程应用:食品工业废水、电子工业废水、制药。(2)超滤,主要分离对象: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大多数细菌、病毒。工程应用:饮用水、纯水、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乳化油废水、电泳涂漆废水、冶金废水。(3)纳滤,主要分离对象:大分子物质。工程应用:纺织废水、染料废水、中药提取液回收。(4)反渗透,主要分离对象:小分子物质、色度、无机离子。

工程应用:海水淡化、电镀废水等。

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优良,但膜的使用寿命是其应用中的一个关注点。如果解决了膜污染、膜劣化、浓差极化及膜组件价格昂贵等难题,膜技术将会在废水深度处理中广泛应用。

4 高级氧化

高级氧化法是利用强化化学氧化过程,将一些难降解的机污染物进行分解,消除其毒性。包括臭氧/UV、臭氧/H2O2、Fenton法、二氧化氯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等。高级氧化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反应中生成的有机自由基可以继续参加-OH的链式反应,或者通过生成有机过氧化物自由基后,进一步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直至降解为最终产物CO2和H2O,从而达到了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目的。

同普通的化学氧化法相比,高级氧化法具有氧化能力强、氧化过程无选择性、反应彻底等优点,对含微量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高级氧化法既可作为单独处理,又可与其他处理过程相匹配。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以及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如碳酸盐等)对其影响等问题还需要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5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活性炭纤维比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再生速度快,比例高,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改性后的活性炭比传统的活性炭适用范围有所改变,可能会引起活性炭应用工艺的变革。

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活性炭的回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用过的活性炭无法回收,除了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将会增加外,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活性炭的再生是活性炭应用需研究的一个方面。

6 组合技术

单一的处理技术无法处理废水中的全部污染物时,可以多种处理技术组合后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出水水质能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水质要求。组合技术就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处理技术有机地组合起来,采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处理手段的长处,以期达到最佳的去除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它的实质是一种生物膜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除去AOX的作用。在降解氨氮方面,R・Pujol等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氨氮负荷2.5 kg/(m3・d)条件下,BAF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目前,我国曝气生物滤池在乙烯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等都有研究。

此外,新的组合技术不断出现如:微絮凝深床过滤―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臭氧―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生化组合工艺对高浓度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紫外线(UV)与(03、H2O2)等氧化剂的联用等组合处理工艺。活性炭工艺与其它手段的结合:臭氧―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法、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电催化技术、微波―H2O2―活性炭协同催化氧化技术等,活性炭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势头难以估量。

7 结论

近年来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较为活跃,一方面是因为水资源匮乏、节能减排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不一,需要低能耗、经济、高效、绿色的废水深度处理方式。所以,深度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处理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开发。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篇4

关键词:跆拳道;精神;理论;技巧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67-02

随着跆拳道爱好者的不断增多,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迄今为止,世界跆联已有144 个会员国,6500 多万爱好者参加练习。1973 年,“世界跆拳道协会”成立。1988 年,跆拳道在韩国汉城奥运会首次亮相后,为了适应国际重大比赛,跆拳道的技术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世界跆拳道联盟的总部中有一特别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改进现今的跆拳道技术。

一、跆拳道所倡导的精神

人们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并从事有意义且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他的工作效率才有可能最高,意欲也才最强烈。相反, 对于一个体格孱弱的人来讲,就很难达到工作的高效率,其意欲也无从产生。所谓意欲,就是发生在一个人理智和行为之前, 能左右个人情绪好坏的精神因素。同时,它又与一个人的道德是非观有关联,因为意欲的精神作用不仅仅是决定你该投入多大精力去完成某件工作,而且首先应判断出某件事情该不该去做。进行跆拳道锻炼,既能通过对全身的运动,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又能增强人的精力,刺激大脑,促使其的强力开发和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只有这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才不单单是一个四肢发达,体格健壮的人而已,同时还是一个充满朝气, 富有创造精神的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早已不以活着为满足,而是不断追求更多更强更广泛的需求,而这其中更多的则是精神方面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便要把感知和理性当做某项活动的综合体。跆拳道的锻炼正符合这种要求,因此也是提高精力、培养心理素质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同时,跆拳道还讲究在训练中致力于一种独特的古朴的心态,这种纯素正是依赖于精神上的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个性上坚强的自信心。另外,跆拳道也是人格形成的导引。另一方面, 人体又具有计算机都难以取代的高级神经系统,使得人在精神上的层面,有了思维、感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唯有此,精神开发才有可能。人类的肉体和精神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跆拳道是磨练精神、体魄、技术的一项运动,因为跆拳道包含有格斗、健身和人格修养的价值,既注重个人修养,又重视实战博击。通过对身体、技术、智能、战术严格艰辛的训练,可使练习者养成强健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使之外表温柔而内心刚强,逐渐养成清逸大勇的气概。比较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更能培养练习者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精神,培养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临危不惧、临危不乱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二、跆拳道的理论基础

跆拳道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的运动法则,即力的大小是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运动方程式是F=MA。如果把这个方程式应用于人,那么,质量是人的体重,加速度则是人的动作速度,人的力量就被这两个要素所决定。

(一)质量。根据牛顿的运动方程式,在加速度是定量时,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即身体的重量成正比。为了增大质量就必须增加体重。但是,人体的力量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体重就能提高的。重要的是,在打击的瞬间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打击点上。就算人的体重很小,如果把体重集中在一点上就能产生巨大的质量。怎样才能把身体的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呢?一个办法是旋转腰部。通过旋转腰腹部的肌肉把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就能产生更大的力量。腰部的旋转方向要和攻击或防御的方向相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腰部的旋转方向不同于目标方向,身体重量产生的力量将会抵消动作的力量。另一个办法是,通过身体的上下运动把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也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即正弦曲线运动。将身体的重心沿着正弦曲线的轨迹运动, 利用膝关节的屈伸来降低或提高身体的重心。当膝关节伸直时, 身体的重心达到曲线的最高位置, 在打击的瞬间将身体的重量下沉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值得注意的事,膝关节的屈伸不能过度,要做放松而自然的曲线运动。

(二)加速度。最大的力量由最大的质量和最大的加速度产生。尽管质量小,即体重轻, 如果加大加速度就能发挥巨大力量。下面是自由落体运动的例子。如果将一个钢球从空中对准地面的一块玻璃落下,那么,从十米高度落下的钢球砸在这块玻璃上的破坏力与从一米高度落下的钢球砸在这块玻璃上的破坏力是截然不同的。怎样掌握有速度的动作呢?有一个办法是移动身体的重心。身体的重心越高动作的速度就越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提高身体的重心,尽管有利于发挥动作的速度却不利于身体的稳定。另一个办法是扩大攻击的距离也可以加大动作的速度,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动作距离越大,动作的速度就越快。扩大攻击距离的方法是通过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来实现的。

(三)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方向是作用力的相反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如果用一个十公斤的物体打击墙壁, 那么这个物体也会得到相同的力。因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跆拳道利用两种反作用力,即利用对手的力量和人体自身的反作用力。利用对手的力量是,通过阻击对手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当对手向着自己袭击时,对手的速度越快力量就越大。如果对准对手的身体进行反击的话,对手将受到重大的力量。因为反击的力量和对手的袭击力量之和是对手所受到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反击的力量很小,对手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三、跆拳道训练技巧

(一)进攻,假动作与时间差。在实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想进攻对手,但脚是出了一半,而又收了回来,进攻的信心不够,怕踢不到对手,怕与对手碰脚会受伤。然而老师们让我深深地明白到,在每次进攻之前,我就必须相信自己,我一定能够准确踢到对手。如果说我接下来要连续两脚进攻,那么就必须抱有十足的信心,一脚,两脚,击中对手,而不要心存疑虑。但是,有信心并不代表盲目。在实战中,进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分。因为对手并不会呆呆站在原地让你攻击,他要么会闪躲,要么反击,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进攻时不能简单的向前冲,而是合理的利用假动作。因为在实战中,双方的精神都处于高度的集中,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对手的反应。因此,逼真的假动作在实战中是非常关键的。

(二)反击与判断。 面对对手猛烈的进攻,我们运用步伐闪躲其攻击,但是采取有效的反击往往能够打击对手的信心。而且,一般来说,在实战中,反击的一方比进攻的一方更为有利,但这需要我们合理利用步伐,假动作以及正确的判断。根据对手的进攻特色,大胆正确的判断对手下一步的动作,并采取相应的准备。当机会出现时,那么对对手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常用的比较有效的反击踢法有反击横踢, 跳后踢, 反击下劈等。

参考文献:

[1] 陈国荣.实用跆拳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篇5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知识型员工;特征

1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最早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当时用的概念是知识工作者,即那种“掌握并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那时,知识工作者主要是指经理或执行经理,但今天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己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或职业工作者。

国际著名的安盛咨询公司将知识型员工归纳为:专业人士、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中高级经理等人员,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包括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事务和金融、管理咨询等。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可以把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大致归为以下几点:

①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②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③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④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⑤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⑥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⑦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⑧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

2资源基础理论

自从戴维纳(Devanna)等人1981年首次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下面简称SHRM)概念以来,这个领域一直是众多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自企业战略萌发的产物。资源基础论(能力基础论)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虽然有关基础资源理论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由于其强调竞争优势来源为内部因素,使该理论成为SHRM使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常用于理论模型的开发和实证研究的推理。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

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②竞争优势的持续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③3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

在竞争优势持续性中,由Barney在1991年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成为竞争优势来源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稀缺性、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这些特点与我们今日的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非常吻合。

3.1稀缺性

我们发现知识型员工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我们以本科学历为标准来看。截止到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这一年所毕业的本科生1726674人,就按180万来计算,根据正常情况反推,按每个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岁推算,1984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349万人,就按1350万人进行估算,在扩招后的本科生也仅占到总人口的13.3%。单从学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见知识型员工的确是稀缺资源。

3.2价值性

知识型员工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价值性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知识型员工通常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更高学历者,他们在学校里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是能以很高的工作效率创造价值的人。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相反,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特别是在向IT、工程管理、咨询、设计、勘测等行业,知识型员工更是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这里,用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来说明知识型员工创造的价值一点都不为过。

3.3不可模仿性

我们知道今年流行的“山寨文化”是说明太多的东西具有可模仿性,但是知识型员工是靠“脑子”工作的人,他们的成果或者创造出的价值可能就是个理念或者一个想法,或者是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有的产品的相结合,而创造出的新的价值。而目前的科学还不清楚人的思维应该怎么来测量,那就更不用说模仿了。所以说知识型员工具有不可模仿性。

3.4难以替代性

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以软件工程师为例,当软件由他编写到一半时,若是他退出了,很难有人可以继续按照他的思路,把这个软件编写完成。虽然程序的编写可以有许多种方法,但是若是要按照本人原有的思路编写下去,应该具有相当的难度。以此类推,可以看出,知识型员工具有难以替代性。

因此,从Barney提出了企业内部资源成为竞争优势来源来看,我们也可以得到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参考文献

篇6

1.1观察指标①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该量表包括24个条目,大部分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条目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很重。小部分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对条目进行评分,其评分标准如下。0分:无;1分:轻度~中度;2分:重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症状从无到极严重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患者依从性分级内容如下:①完全依从;②1周内拒绝服药,但次数<5次为部分依从;③1周内拒绝服药次数>5次为不依从。

1.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D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SCL-90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SCL-90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依从率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张丽的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其发病诱因一般为心理上受到超过其忍受程度的创伤。张培芳的研究显示,在精神病患者诊治过程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心理护理为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有效沟通,发现患者精神上的异常,然后有效应用医学心理学等方法帮助患者排除负性情绪,使患者心理上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精神病患者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其原因一般为:①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②负性情绪为患病的一部分诱因;③随着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对前途感到绝望等。

篇7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放弃了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与社会总产值指标相联系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相联系的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简称SNA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含重复计算的部分,而社会总产值指标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作了重复计算;(2)它不仅计人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人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从MPS核算体系向SNA核算体系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核算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但是,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否要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地位,重建价值理论体系?SNA核算体系能否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得到释解?这些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批评指正。

二、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述评

本文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单述评: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没有必要为SNA提供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基于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作者说:“在我们看来,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采用SNA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吴易风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提供劳动价值论基础。’钱(伯海)先生说吴易风同志把话‘讲绝了,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看来,钱先生也好,(钱先生的)20位博士生也好,都是在为找到‘一点儿回旋余地’而努力。但是,因为SNA的理论基础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要想为SNA建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像马克思说的,是‘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还必需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其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不是想怎样‘解释’就可以怎样‘解释’,想怎样‘改造’就可以怎样‘改造’的。”

上述观点是作者在批评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时提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把看成了封闭的理论体系,阻塞了理论发展的通道,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发展了的社会现实面前的说服力,正好为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者提供了口实。晏智杰教授就说:“如果SNA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真如上述作者所言,那么SNA这种制度本身也必定不会是正确的了;既然不正确,当然就应予以否定或取消,并恢复原先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MPS制度,或者,除了‘进行国际比较’以外,不能容许将SNA用于其它方面,等等。但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种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那么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国际比较’还能是可靠可信的吗?结论当然也应当是否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SNA核算体系是不相容的,说明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失去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力,应该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重塑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晏智杰教授认为,从MPS到SNA核算体系的转变,表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劳动价值论转向同它对立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这“无疑于一场思想革命”。SNA制度就是多元要素价值论的体现和运用,“要求现代SNA制度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哪怕是扩大的或发展的劳动价值论的要求,不能说决不可能,至少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SNA核算体系与MPS核算体系相比,只是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也纳人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由此导出多元要素价值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晏智杰教授为了肯定他的多元要素价值论,硬要把SNA核算体系与要素价值论结合在一起,把MPS核算体系与劳动价值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即使扩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也无益于弥补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以至得出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晏智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并没有拿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说明SNA制度与要素价值论一定就是相容的,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解释和说明,不过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要进行深化和扩展。因为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的收人来源是对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源泉之外。我国已故著名统计学家钱伯海教授认为:“如果MPS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那包括服务在内的SNA,同样是劳动投人、成果产出,仅仅是产出成果形态的不同而已。SNA生产范围拓宽了,其理论基础应该讲是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的科学,要与时俱进,那我国的新国民核算体系,可以讲它仍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如果认为这样不妥,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观点不容改变,那就要讲它建立在拓展了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或者讲它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那就直截了当地讲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钱教授把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次产业劳动价值论或社会劳动价值论之上,他研究问题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他后来提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企图调和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矛盾,则值得商榷,另当别论。

三、SNA核算体系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释解

笔者认为,要说明劳动价值论作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需要说明如下两个问题:

(一)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是否创造价值

SNA体系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它不但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而且还包括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服务行业、第三产业是不是生产部门,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把实践中的SNA制度与劳动价值论对立起来。钱伯海教授曾指出,几十年来,在推行MPS核算制度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内,一方面批判服务生产,另一方面又模模糊糊地把大量服务部门的活动成果,作为产值计算到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果中,以致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将各种工业生产的服务支出列人生产成本,使各种服务部门(广告、旅游、医疗、教育、养路等)服务活动成果计算到工业总产值中;另一方面在扣除物耗以计算工业净产值时,却按统计制度规定只扣除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折旧,对于各种服务支出,规定不能减去,都保留在工业净产值中。农业和建筑部门也不例外。针对这种矛盾和混乱情况,钱教授说:“把各色各样的服务产值算作工农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变成张冠李戴,这好吗?当然不好!远不如实事求是,把服务作为生产,直接计算各类服务产值会更好。”他又说:“坚持物质生产MPS体系,虽然理论上确认物质生产是生产,否定各种服务是生产,但实际上又对各种服务活动计算产值,相互矛盾,名不符实。这进一步表明,仅仅承认物质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包括服务,才能消除矛盾。

统计领域实行SNA制度,需要拓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服务行业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之列。经过多年的讨论争鸣,理论界在此问题上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生产劳动应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物质生产领域以物质产品、服务或精神产品形式为社会创造的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社会有效劳动。_工人、教师、医生、营业员、演员、作家、军警、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范围及劳动产品的种类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我们不能把是否创造出物质产品作为划分生产性劳动的依据。粮食、衣物、住房总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彩电、冰箱、空调、轿车、文体娱乐甚至出国旅游、心理咨询都进人到了人们正常生活消费品的范围。很难设想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仅仅通过一些物质产品甚至简单的衣食住行就能健康地再生产出其劳动力。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娱乐等等许多非物质属性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来讲,越来越具有像粮食、衣物、住房一样的消费必需品属性。社会需求及消费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因此生产劳动的范围也就必然相应扩大。所有提供这些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

生产劳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范围、划分标准今天不同于昨天,明天不会等同于现在。第三产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的产业部门,不但创造使用价值量,而且创造社会价值量的观点越来越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二)SNA体系中的总量经济指标一国民生产总值是物量指标还是价值量指标

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而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却在大大缩小,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在减小。

按照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使用价值量就越多,而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在社会活劳动投人量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只会增加社会使用价值总量,而不能增加社会价值总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一定比例增长,是使用价值量的增长还是价值量的增长?如果是价值量的增长,增加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有些学者把它比喻为马克思经济学的“不解之谜”。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也非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生活实践的巨大反差和矛盾,“价值总量之谜”是能够在劳动价值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和说明的。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创造的价值在社会价值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谷书堂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指出:“在生产过程之外开发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工作者,虽然置身于生产过程之外,但他们的工作实际上也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要通过出卖专利后把他们在财富和价值的创造作用才能都发挥出来,而这一部分劳动应该折合成若干倍的简单劳动。这样一来,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便会一致起来。

就企业而言,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且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这一新增加的价值量并不是由于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工人付出的劳动量的增加,而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的不断采用。所以,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转化为现实生产率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那种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会增加使用价值,不会增加社会价值总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把超额剩余价值看成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用货币形式表现的,并且要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怎么能说是“虚假”的呢?

还有人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其它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过来的。如果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只仅仅是分配的结果,那么一旦当所有的资本家都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时,这种相对剩余价值该是通过怎样的分配而产生的呢?实际上,超额剩余价值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都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所不同的是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资本家都能获得的一种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同理,超额剩余价值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也成正比,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不仅使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而且增加了价值量,从而使社会价值总量增加,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格总量也会增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会反映这一增加了的新价值量。

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价值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关系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说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以相同的幅度增加,而凝结在每一商品中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会以相同幅度减少,商品的价值量会以相同的比例下降。而社会价值总量不会因此而减少,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同一劳动量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增加了,或者说用更少的活劳动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物化劳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物质生产部门中的活劳动量会不断减少,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物化劳动所占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多,而活劳动的份额和比重相对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活劳动的节约。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会有更多的劳动力退出物质生产部门而进入非物质生产领域。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特点正好说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70%左右来自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日益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物质产品的价值及价格下降的同时,社会享受到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产品的量却越来越多,劳务产品的价值量在社会产品价值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便会不断增加。

篇8

专业知识: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

一般知识:符合基本的人情物理、科学、社会常识、价值观、社会发展原则的知识。

例如:

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3、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篇9

1.1评价指标入组时对患者家属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由患者家属自填,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要求陪护家属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独立评定,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总计发放70份,回收有效率100%。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入院后3天内对其家属进行第1次评定,第2次评定是在实施护理干预2周后进行。问卷内容:①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包括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陪护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对患者病情了解的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属的各种心理状态等项目。②应用SAS、SDS量表各由20个项目,将20个项目的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用于评定受试者有无焦虑或抑郁以及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评分标准为4级,≤40分为无焦虑、41分~59分为轻度、60分~79分为中度、≥80分为重度。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并标明产生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统计各项例数及百分比。

1.2统计学方法将干预前后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家属SAS及SDS评分比较(表1)。

2.2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排序(表2)

3讨论

上述评定结果显示:综合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患者的病态表现;陌生的住院环境等共6项,针对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表现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因此,护士应重视家庭、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4],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使社会能给予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鼓励患者家属在面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时,积极争取,勇敢接纳,以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家属普及了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了对精神病患者相应的应对方式,增强了家属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的心理紧张,减少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4小结

篇10

关键词:外墙渗漏;防渗措施。

0前言

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外墙面渗漏水的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一种质量通病,轻者室内墙面潮湿印痕迹、渗漏水,重者造成室内墙面抹灰层剥蚀脱落、填充构件或与承重构件的耐久性而影响到使用功能和寿命期。外墙渗漏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它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其它因素与使用等多个环节。现结合工作实践与质量回访实体的见证,并借鉴同行的一些先进经验,对外墙渗漏的成因与防治措施作些体会上的分析同探讨。

1、外墙渗漏的危害

外墙渗漏严重将会降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因为混凝土中存在空隙或细微裂缝,砌体的块材和砂浆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缝,外墙渗漏后,水进入其中,如遇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则水结成冰,其体积会膨胀约90%,将直接挤压材料,致使材料表层剥蚀;同时内部剩余水被挤压,使材料内部也产生压应力,从而引发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这种现象称之为冻蚀。材料的孔隙率越大、空隙裂缝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湿度越低,冻蚀则越严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冻蚀也越来越严重。冻蚀的结果导致材料的截面不断减小及裂缝不断增多增宽增长,材料的承载能力也不断下降。

混凝土保护层被破坏,还会导致钢筋锈蚀,则钢筋的截面会不断减小;另外钢筋锈蚀会使其体积膨胀约1~4倍,则会挤压混凝土,从而引发裂缝或原有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至剥蚀而崩脱混凝土保护层。所有这些都将会导致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2 建筑工程外墙渗漏主要原因分析及防渗技术措施

设计方面

渗漏原因:

(1)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墙腰线或凹凸装饰条、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铝合金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

(2)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小型)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渗漏水。设计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

(3)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对防水设计不重视,外墙立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设定。

(4)外墙填充材料品种、砂浆类别、强度等级、抹灰厚度及配合比选用不合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各地区的气候、温度、湿度等对墙体抗压强度、干密度的影响。

防渗措施:

(1)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参与的工程人员,应认真负责地审查设计施工图纸中是否有防渗、防水功能要求;外墙砌筑材料、砂浆标号、抹灰配合比是否恰当;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塞缝、穿墙管、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凹凸墙面装饰条或腰线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及说明或有无满足防渗要求;设计中没有做到的应通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向设计单位人员提出修改要求。

(2)设计人员应学习熟悉掌握新型的砌筑材料和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工艺;以便其在设计中能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加强各专业工艺之间的交流,协调好交接部位的设计;如对给排水管、电气设备管道、排气管口等的穿墙孔口要做好防漏水处理设计。

(3)所有外墙必须进行防水设计,且注明防水等级,根据房屋结构或构件的功能要求,所用材料、防水材料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适用条件。从而选择合理砌筑材料、砂浆品种与类别、强度等级及抹灰厚度、防水要求,有条件的设计为防水砂浆或在砂浆中增设纤维丝。高层建筑的外墙设计时也必须明确满挂金属网。

2.2施工方面

渗漏原因:

(1)砌体施工时,没有对填充部位清理干净与浇水湿润;填充砌体用砖未在砌筑前1~2d充分的淋水湿润,而是直接用干砖砌筑,导致砂浆的水分大量砖砌体材料吸收,从而影响了砂浆的正常硬化过程,致使砂浆离散,降低了砂浆的标号,造成砂浆与砖墙体或界面粘结力降低,而使灰缝与砖墙体间产生水平收缩裂缝而导致渗漏水。

(2)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没有拉结筋或其间距数量与长度设置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造成膨胀伸缩开裂而渗漏水。

(3)砌筑方法不正确。砌墙时砌筑灰缝太厚或厚薄不均且不饱满;砌体顶部的斜砖砌填与梁或板底挤迫不牢,或砂浆堵塞不密实,使砂浆收缩过大,加上温差应力的作用,使该部位出现裂缝而导致渗漏水。

(4)抹灰前的砌体表面未清理干净,砌体表面存在有污迹等、使砌体与抹灰层之间形成隔膜,粘结不牢固;砌体表面不平,抹灰层厚度不一,使砂浆干缩的快慢不同,而导致出现龟裂或空鼓而导致渗漏水。

(5)抹灰前未对墙体面进行充分淋水湿润,也没有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扫毛甩浆处理,从而使抹灰砂浆与墙体构件之间粘结不牢;水泥砂浆抹灰层初凝后又未在湿润条件下养护,致使抹灰层产生龟裂或空鼓而导致渗漏水。

(6)混凝土外剪力墙、柱、梁在施工时所采用的穿墙螺栓塑料胶套管在模板拆除后,在外墙装饰前未进入清理与填补塞密实处理,从而形成渗漏水的隐患。

(7)铝合金门窗框安装与洞口砌体之间的缝隙密封材料不符合要求;门窗框外侧与洞口抹灰无留出密封槽,或墙边防水密封槽的宽度和深度不符合要求,密封胶挤填不密实等,都会引起砌体渗漏水。

(8)外墙腰线或凹凸装饰条、阳台、雨缝、挑檐等与墙面交接的阴阳面或阴阳角在其坡度、鹰嘴、滴水槽等与雨水有关的细部施工粗糙,都会形成渗漏水的隐患。

防渗措施:

(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把好质量控制关。外墙砌筑与抹灰施工开始前,项目负责人要做好墙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把容易出现渗漏水的原因与各个细部交底清楚,让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员工掌握好防水技术与工艺要求及明确关健部位。

(2)做好施工过程跟综检查、验收,把好质量验收关。

1) 对砌筑填塞前的基面及洞口的界面进行清理,凿除其浮松的碎石、碎砖、灰砂渣或其它颗粒、木模梢屑,并清理表面的污垢积物、粉尘冲洗干净,并在砌筑前浇水湿润,以增强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力与附着力。

2)改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的和易性、粘聚性、流动性。在拌搅砂浆时,必须按正确的步骤程序进行投料;投料的顺序为:砂水泥掺入料水,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min,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拌合后在3-4h内用完;投料时要做好计量或配合比工作,误差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抹灰砂浆可用纤维丝加减水剂的水泥砂浆来做打底找平层,使其既能做找平层也可做防水层,这样就可以保证砂浆的强度和粘聚性,从而减少砌筑裂缝纹及空鼓现象。

3)墙体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筑法”。严禁用干砖砌墙,砌体用砖应在砌筑前1~2d充分的淋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应控制在10~15%幅度;确保灰浆缝厚度的均匀度和饱满度。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间隔7-15d后,再将其补砌并用水泥砂浆斜向砌砖嵌填密实,补砌前一天淋水湿润四周界面。在框架结构外墙柱、构造柱、无柱的墙端或转角处、施工洞口与砌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筋,确保预埋拉结筋的间距和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上料口、施工洞口的填塞砌筑时,必须严格控制退搓灰缝平直度及咬搓深度,确保后砌砖的上部灰缝容易填塞封严。封堵洞口时要认真清理留搓处的浮松砂浆及杂物,并淋水湿润透四周界面以保证退搓灰缝饱满,平直粘结牢固。采取措施确保所有砖灰缝及界面灰浆饱满、密实封严,保证砂浆灰缝与砖砼界面的粘结强度;从而避免裂缝的出现,也就有效地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4)门窗框周边的间缝隙要用1:2防水砂浆可加适应适量的微澎胀剂或微澎胀水泥拌合砂浆填塞密实,并在砂浆初凝期做好一、二次压实磨光,填塞前应浇水湿润其间缝周边,填塞初凝后应浇水湿润养护间缝;外墙的外窗台做8~10%的向外坡度,顶部做成鹰嘴状,窗框与墙体之预留宽5mm、深8mm的凹槽,用胶嵌填密实;对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塞缝、穿墙管、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处、凹凸墙面装饰条或腰线、伸缩缝与沉降缝等易渗漏水部位必须做好细部处理,防止雨水渗入。

5)对上述的各个分项或工序在施工期间,监理人员及质检人员必须加强巡查、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针对各个环节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执行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与规定,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做好操作与管理者都要对各个工序及各细部部位,进行各施其责与层层把关落实好,就可以有效地防治及消除建筑物外墙渗漏水的隐患。

2.3材料方面

渗漏原因:

选材不严,材料质量差。砖质量差、翘曲、变形,水泥过期或存储于潮湿地方而结晶成颗粒或块片状,砂子粗细级配差或粉砂状与含坭量大而又未筛砂,防水材料与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损与质地疏松、吸水率大,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都直接影响工程的内在质量。

防渗措施:

选好材料,把好材料进场关。施工前首先要选好材料,对砖或其它砌块、水泥、砂、外加剂、铝合金型材和密封材料等应严格挑选,要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厂家,严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尺寸和性能必须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查看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对所进场的材料应由检查人员与监理员共同进行抽检和检验。材料检验应采用随机抽样检查的方法,分采购前检查,采购中抽查、采购后检验检测。保证用在外墙上所有的工程材料都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工程项目参建人员要做到过程跟踪,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