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10 18:2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科研院所实力雄厚沈阳现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04个,高等学校43所,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个。东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等汇聚了精良的仪器装备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高端研究成果频现。此外,东北地区超级计算中心的投入运营,有效促进了沈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在推动信息交互和产业协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目前,沈鼓集团、机床集团、北方重工等7户企业被评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相继承担了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全断面掘进机、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60余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和产品。沈阳有27户企业列入了省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计划,248户企业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渐成规模沈阳现有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71个,涵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产品测试、技术咨询等活动3000多项;67个各级孵化器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此外,沈阳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已累计完成技术产权交易6万余件,交易额近500亿元。
二、沈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研发机构总量少,创新成果不多相比于先进城市和地区,沈阳依托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偏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在规模以上的3859家企业中,设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占比仅为6.4%,低于全国7.8%的水平。全市仅有13家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全国排名前三位的青岛、杭州、广州相比相差近10家。企业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也较少,2014年,沈阳7208件有效发明专利中的70%以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
(二)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支出少2014年沈阳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平均比例分别为7.6%和3.8%,企业科技投入总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市财政科技资金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市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有限。
(三)科技资源整合不力,成果转化率低沈阳各类企业间互动合作不多,彼此的技术配套主要来自政府的引导组织。由于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较少,导致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成果转化困难。统计显示,沈阳企业大多选择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方式,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仅占12%,平均每年只有7%—8%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且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超过30%。
(四)科技政策不够完善,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目前,沈阳一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门槛过高、标准过严,使很多具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加之政策间统一与衔接不够,后期扶持、孵化和服务不到位,严重挫伤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不够,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相对缺乏,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三、加快构建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一)整合科技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沈阳应积极整合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加强合作创新,依靠核心能力互补和伙伴合作带来知识集成与扩散效应。首先要加强核心企业自身技术中心的建设,推进骨干企业掌握关键流程工艺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着重提高数控机床、输变电、重矿机械等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自给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究机构、高校在技术研发、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对接,开展全方位合作。特别要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以此来提升产业的技术等级和创新环境,进而在信息交互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二)加大创新投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首先应增加财政资金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保证财政性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2%以上并持续增长。其次,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股权投资、业务补助或奖励等支持方式,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性分配办法,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此外,还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活动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政策引导,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产业化和商品化,一方面应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依托骨干企业谋划一批影响面宽、带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关键特种材料的国产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此外,还要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支持和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并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科技人员评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要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大力引进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技能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各层次人才积极性,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要逐渐形成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并促进传统孵化器与之开展深层合作,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地质勘查;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构
Abstract: in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industry it features significant to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hina's geology explo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also can't fill out era the need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erefore, establishing a new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new system is in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地质勘查在各种行业中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色,这一行业的形成以及发展不仅仅是依照地质勘测的特定规律,还在于经过历史沉淀之后,形成的一些固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面的机制。专业人员需要深入的认识到此行业的创新情况,并且能够提出一些适合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新的体系,这对于地质勘测能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尽其职责的职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行业勘测的创新特点
1.地质成矿具体原理及缺陷
地质成矿原理就是地质勘测找出矿产的基础前提和指导原理。其实,地质找矿能有所突破都要归功于成矿的理论指导。但是,这方面具有极其的不平衡性。一在于成矿理论有很多解释,并且非常完善毫无缺陷的理论是不存在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才行。二就在于成矿理论还是有极大地局限性。一个地区的地质不同,理论的运用自然也不一样,因此理论运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行业装备
在地质勘测这一行业,技术是极其重要的,装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非常先进的地质勘测装备能够推动地质勘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当然,装备也是有其局限性的:(1)“硬件”受控于“软件”,就是机器受制于操控人员素质;(2)设备的推广收到管理和经营方面的限制。所以,地质勘测装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科技水平对于构建地质勘测的创新科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3.地勘专业人才的意义
科技的创新的根本还是在于科学技术人才的创新,因此人才的培养对于此行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地质勘测这一行业的实践性很强,一线操作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这行业重要组成成分。但是,这种经验和知识不能够仅靠文字的记录,还需要各类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科技人员先进的实践经验,这个对于地质勘测的体系的创新具有特殊意义。
4.合成生成要素的要求
先前已经提过,地质勘查于其他各行各业具有很显著地特色。无论说主体的创新以及成果有多么成功,但此行业面对的客体始终是国家的土地资源。其他行业生产的产品可以多次元开发,但土地勘测却是国家垄断。所以,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的合成是地质勘测的根本的特色。政府不但是这行业创新的领头者,更是要组织创新,实施规划的主要部门。总之,地质勘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能像别的产业那样效果显著,短期也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应。政府的作用和社会更大企业事业单位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质勘测行业的现况
经过多年的计划经济,我国地质勘测行业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科技创新体系。自市场经济初步实行以来,原本的体系就受到撞击。首当其冲就是国有的地质勘测队伍,脱离了管理部门,自行发展,一方面又不能立即归纳进本地创新体系,结果使得地质勘测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科研以及教学脱节国家地质勘查对于拥有全国70%的专业操作人员,其中47%分散全国各地,其余属于中央直属。科研是地质勘测的主体环节,教学也是在国家高校进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产生交流脱节,就更别提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链接了。这样,工作都是围绕自己展开,不相互沟通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设备更新换代不够麻利。经过调查,我国30几个地质勘查局的装备设置不够先进,人均设备不够,设备的投入资产也低,这些都是因为地质勘查的各个管理系统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和转换。大部分的地质勘查队伍都将资金投入到短期工程上。3.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力度。人才培养目前李戡脱离了地质好矿这么一项实践。目前的教学基本都停留在理论教学,很多经费都是有限的因此,户外实践的可能性不高,造成人才的理论脱离实践,实践水平较低。再者,地质教育部发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教育脱离了实践生产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中的地质勘查体系构成
思想构成
地质勘测行业基本思想体系就是: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坚持新体制新管理,坚持以事业和企业单位为主体,生产教学和科研紧密联合,坚持着重看待以地质找矿为突破口,坚持统筹计划,集资,执行并且做好推广工作,势必打破区域与部门之间的限制,争取开创地质勘测行业的新纪元。直至2000年,地质勘查开始有了新的创新活力,开始逐渐与市场经济先适应,更是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勘测的主体
有关责任主体:第一是一些科技研发部门,地质勘查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的基金组织。第二是有关创新的主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多重的市场经济成分的主体。有关支撑主体,主要是包括一些行业的协会或者是学会等集团,专门的此类的教育机构,还有各种形式的中介单位。
五.地勘行业的最新的科技创新的举措
建立起全国统一管理机构
经过多年的研究,很多地质专家都建议要在国家政府机构的各个层面,包括一些管理部门,勘察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科研部门,结合这些部门,共同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对已地质勘查行业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行业规划,在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使得勘察队伍的效率得以提高。还有就是需要建立一些公益性的基金组织。在筹集资金方面,基金组织无疑是筹集资金的最佳办法,而且有了基金组织的帮助后,管理工作就会更加有效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的分配工作就会成效显著,不至于造成资金浪费现象。
建立全新的完善体制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要坚持以地质找矿为最佳突破口的指导,以生产以及科学研究集合为最终目标,坚持生产与科研相结合,两者“双效合璧”必然能创新除更适合地质勘查的新模式。科研与地质勘查一起进行时,勘察的资金和科研所需要的资金就要一同投入,生产的人员以及科研人才密切合作,使得勘察的报告与科研报告能够紧密相连,不脱节。最终能够确立一张科研服务的生产新观念。
新机制控制下,将区域的地质勘察划分到统一的新科技创新的体系之中。
其一是要将国家级别的地质勘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和大背景之下,链接本地区的一些丰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再联系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一些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并能够满足地区需求的地质勘测的新科技创新体系。二是着重以事业和企业单位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在研发方面要着重以应用技术的研发为主,制定本地区重要科研和生产的项目,当然在资金方面也是要给予适当补贴的。三则是对本地区的一些事业和企业单位的部分设备给予及时更新,还要在培养地质勘查的专业人才方面给予相应的重视。
加强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能力。
国家在地质勘测的教学中建立野外教学的平台,在院校的教学制度中要多加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院校的教育与地质勘查的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协调。在国有的一些地质勘查的单位要争取到一定的职位,在此职位上可以由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自由发挥起水平,努力创新,在这个高等教育的实习基地之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给地质勘探的未来带来了无量前途。
六.结语
目前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进程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要的问题,但是随着次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基本已经达到一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此行业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在不久的未来,更加完善的地质勘查的科技创新体系会大规模的将投入应用之中,这种体系的构建对于地质勘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文献:
[1] 陈伟清;;我国地质勘查煤炭技术的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2]钱大都;加强质量管理是提高地质勘查效益的关键[J];中国地质;1991年12期
篇3
关键词: 服务型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院校是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源头。构建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进一步促进高校发挥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快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高校为核心组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研究领域体现出国际级的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固然有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但是缺少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与运作平台,也是客观存在的制约环境。在政府层面上,国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政策在实际执行时走了样,出现了偏差,成效当然不尽如人意。2006年,国家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如何理解“以企业为主体”的真正内涵,可能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最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少人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简单地理解为任何资源向企业的简单集聚,将途径手段与目的混淆。如在产学研工作中,一些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一味地将所有科研经费直接拨付至企业,增强企业的研发力量,这样的做法初衷是好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少私企老板买地建厂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可是在研发投入上却不舍得,他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当获得政府的资助后,不把钱用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上的不在少数。高校科技人员往往怀着满腔热情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也做了不少前期预研工作,而在获得经费资助后,被企业随便打发了事,挫伤了很多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高校的创新能力不仅不会增强反而会弱化。
高校层面,现有的建设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适应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专业、学科结构基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科研人员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尚未建全,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开展服务型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还未建立,等等。
二、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更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波士顿地区的8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分别是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兰德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塔夫斯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是推动波士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00年,这8所大学15亿美元的科研经费,95%都是花在了波士顿地区;2001年,一共签订了280项新科技发明的转让许可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建立41家新公司,等等[2]。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凡是水平比较高且发挥作用比较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都是非常强调服务职能。因此,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它与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更加强调服务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是没有服务意识,也并不是没有服务功能。之所以强调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我们更加强调增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服务职能。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更多是为了服务而服务,是“自我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并不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重任,主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者,没有成为社会的发展中心。而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积极介入到知识经济发展中,主动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学从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3],主动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服务,成为区域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体现了从“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价值转变。
高校职能的拓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高校应当走出深闺,走向市场,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功能延伸的必然[4]。
2.更加注重服务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对实际的产业发展需求关心不够。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个“瓶颈”制约,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反映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能力不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够。
高校专利转化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高校的知识生产是在知识生产模式1的方式下进行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以理论独尊,是纯科学研究,研究问题由学院团体的喜好决定,问题解决很重要的是依赖科学的学科资源。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侧重于基础研究,较少关注研究的产业化应用。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应用语境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它是应用推动机制,解决问题与成果的某些特定应用有关[6]。
3.更加注重服务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由于注重理论创新,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围绕如何激励理论创新而进行的。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项专利、出版多少本书、承担或主持多少科研项目成了影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这种制度导致教师往往重视论文、专著、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制度问题往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自己的作用[7]。
三、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举措
1.提升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
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各方面的资源也在不断地向企业集聚;另一个重要的创新主体即高校存在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现象。忽视高校的创新作用,过于强调政府资源往企业集聚,将使高校科研人员失去服务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支核心的创新力量,若其作用得不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实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一大损失。由此,要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创新体系,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等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以服务型科技创新精神为引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2.明确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对象和定位
高校应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企业,只有将创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才体现其真正价值,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服务型科技创新研究应为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应用型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共性技术问题。根据在具体工作中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申报政府项目,获取经费资助,而非在技术上占领行业制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对长期发展考虑得较少,往往提不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当前遇到的问题多数自身可以解决。因此要引导高校开展有较好市场前景,五年内能够实现产业化,对当前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3.创建和培育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新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高校为依托,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采取灵活创新的运作机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校企共同利益最大化,科技和经济一体化。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成立了不少产学研创新联盟,名称很好听,愿景也很好,但是不少联盟成立后,成员还是各行其是,作为技术支持的高校科研院所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参与合作,结果牌子挂了不少,成效不显著。简单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病:一是运作机制不完善,成员间交流和沟通较少;二是建设经费不足,联盟牵头单位掌握的资源太少,没有“盟主”的威望;三联盟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因行业竞争,其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的构建要吸取现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优点和经验,扬长避短,轻形式、重实效。任何合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缺少交流沟通,就建立不了信任机制,合作将举步维艰。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绩效与合作关系的紧密成正相关。首先,创新基地要设有具体的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使基地成员具有归属感,在固定的场所内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培训、技术难题对接讨论等活动,增进相互间的感情,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关系。其次,科技创新基地的牵头单位应为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共同组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大力投入建设。通过项目攻关、知识产权共享,使参与企业逐步看到技术研发带来的效益,逐步引导企业出资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为企业的成长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养分;研发中心通过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参与科研及产业化,并逐步衍生发展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科性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反哺于科技创新基地,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4.加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性学位教育、轻专业学位教育的现象,造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紧密依托高校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开展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持。
当然,上述举措中,制度建设是贯彻始终的,任何好的举措都需要制度保障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12A).
[2]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The Economic Impact of Boston’s Eight Research Universitieson the Metropolitan Boston Area.
[3]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比较教育研究,2002(1).
[4]周济.现代大学要延伸功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5]统计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换率约为10%.http://.cn/c/edu/2007-02-14/160012318715.shtml,2013-3-25.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企业;产学研;科技人才
【分类号】G327.12
1.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概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与经济从分立逐步走向有机结合,科技创新运行机制逐步从计划走入市场,改革科研机构的拨款制度,着力规范调整科技整体运行机制,这对于增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主动性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在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上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且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推广上作用逐渐发挥出来,我国当前已初步建立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家将科技创新重点转向知科技创新系统的建设,涵盖技术、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系统等方面。在国家科技计划的主导下,逐步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不断开创我国创新体系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培育技术市场,加速科研成果向商品转化。逐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调建设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遵循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重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还存在诸多限制,如科技创新意识淡薄、产学研环节脱节、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率不高、计划经济仍在科技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存在密切联系,这些限制必须逐渐被克服,否则将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程。
2.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效能偏低的原因分析
2.1科技实力与整体创新能力不对称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重视,我国科技实力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无论是在队伍建设、基础研究,还是在发明专利、高新产业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总而言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我国科技发展方兴未艾的势态下也必须看到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科技创新区域不平衡明显,东部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大大高于依中部和西部地区间,中西部地区专利申请总和在全国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同时,在专利结构上发明专利总量占比偏低,专利申请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这与美日等专利申请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将限制我国产业发展和打入国际市场。
2.2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引入新技术、新观念非常重视,这有利于我国产品和工艺更新,提高依靠科技进行企业管理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据研究报道,我国十一五期间95%项目有企业参与。企业在科学技术输出方面逐渐成熟,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交易能力变强。但我国技术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技术贸易逆差严重,不利于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且我国的发明专利出口多以低档产品出口为主。 我国企业创新组织体系和研发机构建设运行都有待健全,企业要想在科技创新中获得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这不仅能节省购买技术的费用,同时能够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但是我国仅三成左右的大中型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且多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技术开发压力大,开发能力薄弱。
2.3科技人才短缺
经过国家和各界的努力,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断上升,培养和教育工作成绩较为突出。但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限制,我国科技人才仍然存在严重短缺,缺口较大。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科技人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真正为企业所用的却不多,企业家缺乏创新意识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因素,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进入生产一线才有实现的可能。
2.4产学研体系未建立健全
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推动我国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为依托的产学研体系获得了一定的进步,组织体系不断走向完善。但是我国科研成果很多难以满足经济实际的需要,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大量的科研院所依然与企业分离,企业处于产学研体系中的附属物,地位被轻视。科研单位与国家的科研项目联系紧密,但是与企业联系较少,即便存在联系,由于各自所处阶段不同,环节连贯性较差,使得产学研链条断断续续,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不利于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
3.重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3.1确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创新牵涉面广的复杂过程,要构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必须对企业自身属性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创新文化范围对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和提升企业凝聚力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要想成为创新主体必须摆脱计划经济影响,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自。我国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企业要作为创新主体,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企业发展和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企业利益回报来源于市场需求的满足。企业要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吸引人才。
3.2构建合理政府机制
政府对科技创新行为的干预不当将阻碍科技创新的发展。政府职能定位是否合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否取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非关系国计民生领域,政府必须给予企业足够的自,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通过干预手段要有效调节和克服市场的缺陷,实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间接管理,为企业参与市场竞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服务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
3.3促进资本市场的重构
资本市场对于配置资本具有基础作用,应得到充分和合理的运用,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渠道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增加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储备。充分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规范资金管理与运作,完善资金退出机制,并且完善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建设,以政策优惠吸引资本,制定制度规范风险投资行为。
3.4完善高效的产学研机制
我国科技力量分布不合理,科技资源和力量绝大多数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占据,而这些科研人员重视职称评定和理论研究,对于研究的实用性不予关注,而企业作为盈利机构,多数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程度大大降低。这些都要求建立高校的产学研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健全权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根本上改变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现象,树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政府要正确把握自身职能定位,推进科技发展,产学研有效结合,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构,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7).
篇5
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以各类比赛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欠缺
近期对安徽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参与创新的想法。然而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时临时组织,部分学生只是具有一时的热情,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获得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渠道较少,通畅性较差。(2)大部分同学对创新的兴趣高、持久性较差。(3)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概念模糊。(4)学生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等一系类问题。
1.2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力度不够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过程中往往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受到中学阶段的灌输式教育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不高。(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3)对学生的指导持续性较差,往往都是突击指导,科技成果较差。
1.3 高校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建国至1985年期间国内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经历了“行政体制”期,“停滞和倒退”期,“逐渐转轨”期,1985年至今高校进入“全面改革与发展”期,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科配套、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1],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仍需要不断改进。
2 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
发挥专业指导学术优势,科学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发现我国高校科技体系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健全,逐步形成了学科配套、专业齐全、资源丰富、组织结构较合理、管理机制较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高校在我国科技、经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1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改进工作理念的基础上,要积极的创新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奖励机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2]。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目前高校的技创新工作的制度尚未形成理想的管理政策环境,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建立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管理体制,激发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关配套政策,及时跟踪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培养过程中的政策落实情况,从科研立项、科研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保障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
2.2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
篇6
关键字: 现代服务业 科技创新体系 发展条件
1.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合理而有力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持。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属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范畴,所谓区域创新体系是指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新知识、技术、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
所谓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是一种用科技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内容就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技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具体来讲,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现代服务业科技推广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科技,改善现代服务业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2 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优势
2.1 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9%。2008年全省生产业增加值1250.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6.3%;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点,已形成以关中为核心、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圈的布局。另外,第一、二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关联度较高,第一、二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工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带来了现代服务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
2.2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目前,陕西省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国家级别的重要研究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部门专业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实验室72个,普通高等院校85所,两院院士49人,为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2010全省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0.69万人,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达到8.83万人,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11.13万人。2008年,陕西省确定了第一批包含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金正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东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共365个高新技术企业。总体而言,陕西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
2.3 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
2011年,陕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57.31%,比上年提高了2.07个百分点,在全国位居第5位。全省共有17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居全国前6位。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专利授权量达到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139件,居全国第10位。2010年,陕西省已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8家,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17家,新批准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2011年,我省共有13546篇论文被三大权威国际论文检索系统收录,居全国第5位;专利授权量达到116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139件,居全国第10位。
3 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劣势
3.1 科技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全省的科技活动经费逐年增加,但是从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这一比重偏低且出现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2.24%下降至2010年的2.15%。2011陕西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6.31%,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52%),在全国排第8位。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在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2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弱
陕西省的科技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与此对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却较弱。2010年,全省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9471项,成交总金额102.59亿元,连续四年增幅超过40%。但是与广东、上海等省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科技产业链中,陕西省上游产业的市场化能力与上游产业的研发能力不能相匹配,从而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在当地进行转化。
4 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机遇
4.1 国际国内环境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
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进入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的新阶段。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使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为主要特征的支撑技术成为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我国制定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支撑体系。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必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4.2 西安被列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的机遇
2011年10月,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之一,试点期限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 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紧密结合西安的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重点在文化、科技、旅游和现代物流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三大体系,在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物流、卫星应用等领域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业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个背景下,更加有利于研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进程。
5 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沿海经济特区相较于我省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陕西省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起省份,在国内的竞争中相对竞争力差。其次,同样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陕西省在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人才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尽管陕西省高校林立,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服务业人才,但是对于如何在陕西省建立更优化的服务业发展环境,以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有志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人才,对陕西省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琪.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4).
[2] 宋丽莉.大庆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
篇7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三个转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创新与发展的思想基础。高校要真正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就必须扫除一切思想、观念、体制和文化上的障碍。建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文化生长的制度环境,努力探索和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各种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结合。
依据新目标、新要求,适应创新主体由以我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的转变
国家确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和战略定位上的重大转变,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校一定要更新观念,适应创新主体由以我为主向以企业为主的转变,观念上应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行动上主动融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举措,推进和加强与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合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并在与企业的创新合作中获得自身发展。
依据新形势、新挑战,适应创新资源由行政配置向市场竞争的转变
以行业类别设立高等学校是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的传统和基本特征。这些行业背景高校在创新资源以计划方式配置条件下,取得了许多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某些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成为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普遍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背景的优势学科,为促进科技进步及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划归地方管理后,行业背景高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过去的行业支持不断弱化,争取资源和获得支持更多地需要依靠市场机制;高校自身学科发展也不均衡,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尚未完善,科技力量过于分散,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及重大技术成果集成创新能力还偏低。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挑战,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必须充分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找准位置,发挥优势,适应创新资源由行政配置向市场竞争的转变,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才能更加有效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依据新阶段、新特征,适应合作模式由政府联姻向利益共享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已成为微观经济行为的决策主体。为此高校必须适应科技创新的合作模式由政府联姻向利益共享的转变。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效能。
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实现校企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更是如此。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几万项,但转化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融入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使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成为激发创新潜能的内驱力。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是实现校企合作、利益共享的必然要求。高校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改变以往教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由选题的思维惯性,合理部署科技力量,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指挥棒,改变成果转化难的现状,使高校真正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动机。
依托行业,面向地方,发挥特色优势
行业背景高校划转地方后,必须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地方,充分发挥优势,把立足服务作为战略选择,在服务中使自身不断获得快速发展。
依托行业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在长期的行业背景发展中,行业背景高校普遍在学科和创新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这是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行业背景日益弱化的形势下,行业背景高校必须采取重点发展战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优先建设和发展行业特色学科,力求保持并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依托行业、主动服务行业,为行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面向地方需求,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行业背景高校划归地方管理后,必须根据区域经济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联度,真正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地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而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企业的高度信任,在合作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机制,利益共享,实现主动融入
高校融入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标志是充分释放其科技创新潜能,其基本途径是通过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实现技术资本化,使科技成果与市场更紧密地对接,把专家的创造性与企业家的积极性更好地结合。为此应创新机制,激活各种创新要素,使其释放更大的能量。
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创新能够激活科技人员创新潜能的制度设计,把创新业绩作为激励要素,不断深化岗位聘任、团队配备、职责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二是理清管理体制,明晰各种创新要素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按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关系,有效激活各创新要素的潜能;三是科学制定激励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从而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关联度的提升和转化成效。
创新校企人才交流和共享新机制
从整体上看,高校教师不完全熟悉市场与社会需求,其知识积累与工程化、市场化尚有一定距离;高校从企业选择高水平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及向企业派出教师参与企业的创新工作还缺乏有效制度。因此,创新校企人才交流与共享的新机制十分必要。建立校企互派科技人员到对方短期工作的模式,使高校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企业科技人员的长处,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人才的交流和融合。为高校教师的创新选题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进而提升其创新成果转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高校可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师岗位轮训制度,并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逐步形成制度化。
创新利益共享的长效校企合作新机制
长期以来,项目合作最普遍、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但其即时性特征不利于企业技术的再发展与创新,应创新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一种模式是企业可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高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不断为企业完成相应的课题,研发最新的技术成果,企业不断对研究院予以经费支持,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模式是校企联合在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除经常性的技术支撑外,针对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由高校派出相应的科技人员,企业向高校支付合作费用并确保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弥补企业研发力量的不足,也充分释放了高校的创新潜能。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与利益分配机制
篇8
关键词:科技信息机构;自主创新体系;科技中介
我国的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体系伴随改革开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而出现,既有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属性,也有明显的国情特征。它在促进企业创新、产业进步、区域发展,优化高新区发展模式,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这些都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需要以目标需求为导向。科技服务体系是从科技研发向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整个延伸服务的一个服务体系,是科技研发向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深化延伸服务。其基本构成内容是研究设计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情报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服务、中介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
1、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体系作用
现今,企业的信息需求已向着社会化、综合化、集成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等各个层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信息需求。大多企业迫切需要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用性信息,尤其是围绕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对产品开发、技术经济、行业法规、标准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尤为迫切。一些大型企业则对决策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型企业的技术、资金和生产力都较为雄厚,因此对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项目的投入较高,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决策的失误必将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因此,大企业急需市场内外宏观经济走向、市场营销、价格趋势、相关行业市场预测等高层次决策信息。同时,信息需求还体现出信息内容广泛性、信息源多样性、获取渠道多样化的特点。科技信息机构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学科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其与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学术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信息交流网络已延伸到各个系统,这些都为信息咨询服务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对于信息的利用方式,可以利用网络条件方便快捷地复制、传递文献信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研究机构就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使文献、电子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有一定规模的信息机构不但具备了强大的技术设备资源优势,而且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系统。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机构是第三方,不参与市场竞争,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去收集、整理、加工、分析信息,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准确性、可靠性较高,也相对较为客观,这对于任何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都是公平的。
2、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现状
多年来,国家在培育各类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主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现在的问题是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不够。目前,我国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之间还没有形成科技成果商用和产业化的通道以及体制机制,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创新体系有分工明确的创新主体,矛盾的焦点在于各主体之间缺乏通道和平台,科技与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结合。缺乏通道和平台就是因为科技服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有在全面开放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上,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才能互动并迸发激情和智慧,取得重大创新;科技企业才能真正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成为市场和创新的主体;大批科技人员才能焕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全面开放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上,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研发服务业、制造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各类创新主体要紧密联系、合作、交易、互动,就必须要有一大批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评估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机构生长发育起来。所以说,科技服务体系实际上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是创新主体之间的链接器,是产学研之间的粘贴剂,是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是金融和企业之间的撮合平台。这就是说,科技服务体系是开放、兼容、整合资源、自主创新的大平台,是促进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3、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对策分析
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有科技服务产业支撑。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服务业、科技金融服务业、技术市场交易服务业。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都十分重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和竞争前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如美国的国家制造科学研究中心(NCMS)、国家制造研究设计中心(ECR)、制造技术中心(MTC)等官方机构,以及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共同体,如美国半导体产业联盟,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在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中起了重要作用。概括地说,就是政府组织、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建立国家和地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市场,转变机制,建立国家和区域、地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中试实体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政府直接投入改为基金引导,通过资本市场的“发现和选拔机制”、交易市场的“定价和交易机制”来支持好企业、好产业项目。总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互动起来,从整体上思考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一定要抓住重点;应该把科技文化产业作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内容,自上而下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在国家的支持很多是以项目的形式体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很难完全按照项目支持的方式,国家应出台一个科技服务体系专业基金,探索新的支持方式和手段;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是人,应该在人才的系统培育等方面设计一些政策。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12-02
1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驱动。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更是推动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有效利用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创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旨在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健全的持续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创新管理文化以及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和技术市场发展的战略导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市场条件,取得技术优势并持续优化创新成果的现代企业。
目前国家已为两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共202家进行了命名,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信息产业,资源、能源及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约占试点企业总量的93%。
1.2 创新科技人才的内涵
创新科技人才是具有强烈探知欲与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坚持企业家精神,根据前沿动态与现实需要,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创新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较之2000年,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7460个,R&D机构数增加1466个,科技人员增加26.7万人,发明专利数增加30837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290.2%,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同时,创新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创新型企业能动的生产要素,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如表2,平均每个R&D人员为当年总产值贡献1681.37万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 企业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特征
2.1 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
创新科技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变化和不确定的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工作态度上较为主动、有主见、不愿被他人和传统做法所左右;在工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企业的支持但又不愿受到较多的控制和约束;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乐于将实现挑战性的目标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此外,创新科技人才作为优秀的高绩效群体,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职工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流动意愿。
2.2 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在某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是被剥夺时的一种内心感受。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以及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需要。物质需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主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于创新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期望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物质回馈或奖励被视为衡量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尺度。
二是社会声誉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当生理、安全、情感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个人会倾向于更高的尊重需要,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声誉需求主要涉及员工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三是工作成就需要。相对于工作的外部性奖酬,内在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才是创新科技人才获取工作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满足的源泉。与兴趣相符并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挑战性带来的成长机会,往往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其中。对于目标和挑战,他们更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挑战的成就感。
四是成长需求。创新科技人才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服务更新,他们对知识更新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较为重视所在企业的成长潜力,以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是组织环境需要。创新科技人才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和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的环境支撑。
3 推动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创新行为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活动的系统工程。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投资与激励,还要重视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组织激励、文化激励和制度激励。科学的系统激励为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
3.2 激励性薪酬体系
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要把握好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性、激励性的平衡。从创新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需求特点入手,采取领先型薪酬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高弹性的薪酬结构以及个性化的福利方案。实施知识产权入股等利润共享措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和个性化需求,体现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构建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
3.3 创新环境建设
在有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个人中,分享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个使个人相互影响的环境,从内在激发员工的兴趣、挑战欲望和成功需求,促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转化。
从外部来讲,企业创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用户、供应商的互动平台以及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交流平台,确保企业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把握。就内部而言,企业除了正式研讨,更要重视企业诸如咖啡屋交流、电话交流、E-mail交流、小集团聚会等非正式研讨的频度,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4 建立企业大学,实现多样化、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科技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企业就需要针对自身的战略及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企业大学将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创新科技人才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一起纳入学员体系当中。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提高了不同领域隐性知识交流和集成的频率,增强了与同行及供应链节点单位的交流学习,能够对创新科技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创新灵感,实现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作用。
3.5 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科技人才往往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将国家战略规划、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路径,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整体的凝聚力,也对创新科技人才形成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激励。
3.6 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为达成组织发展愿景,完成企业使命而做出了一系列精神承诺,对工作氛围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以创新科技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中,不仅要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蓄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深入人心。
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具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的偏好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经营和管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同领域甚至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各要素新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对专业技术进行精深钻研、与相关领域人员的思想碰撞,更需要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把握机会,并有能力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
4 结语
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激励关系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力保障。创新型企业需结合国家、行业、市场的战略与需求转变,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引导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集成效率,在满足他们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精神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不断升级,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椿. 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娴初,王大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1,(7).
[3]李永周,官媛媛,张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20).
[4]陈劲. 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资金支持
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较少,不利于科技兴农政策的开展。现如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经费站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较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在1%以上,但是我国却仅仅为0.17%~0.27%。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充足的科学技术支撑,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成果推广难以形成大规模、(2)国家级项目争取不到、(3)品种改良更新不到位等等。
1.2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根本,如果缺乏科技人才,那么农业的创新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开展。从农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科研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因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实施,使得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够理想,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我国,科研成果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这就使得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了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显现周期较长,而且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成本更大,这就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由于农民自身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限,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解决对策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首先,要走多条投资渠道之路。
2.2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进行技术成果转化,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以便将人才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最大化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进而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农业的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民都认识到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是农业科技展示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不断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提升农民的认知度,来实现对这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继而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以其转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工程。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需要广大农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农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科技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绿色建筑毕业设计
- 下一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