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2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生物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生物的方法

篇1

学好高中生物需要循循渐进,有步骤有方法才好。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实验法。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应认真掌握实验的理论和技巧,对大纲和课本中规定的实验、实习应逐一过关;每次实验后认真绘图,写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知识。课本上的实验示意图,是实验过程的形象表示,集中体现了实验的要求、步骤和目的,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考生可以实验示意图为中心线索,把实验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习,知识不仅记忆牢固,而且便于应用,不会混淆。

观察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学习生物要从观察开始,因为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许多奇特的生命现象。例如,绿色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昌绿色的?为什么有的树木叶子一到深秋主不变成黄色或红色?等等,如果你能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作出科学的解释,那样知识就学活了。

比较法。有些生物概念和生物现象很相近,容易混淆,可列成表格,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知识精确地分化。例如,对五门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可以各门的代表动物的生活环境、构造和生理(包括运动、消化、呼吸、排泄、循环、神经和生殖)以及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画成棋盘式表格逐一进行比较。

归纳法。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学完了花、果、种子形成的知识后,可归纳成图表式的知识系统。

高一如何打好高中生物的基础一、落实考试说明要求正确处理好说明与课本之间的关系

考试说明(下称“说明”)是高考生物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每年的“说明”都清楚地阐明了当年考试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因此,考生必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以高考说明中要求的能力层次为依据,以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条目为线索,对照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点和内容逐条复习,以明确考试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根据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生物命题的思路是:“遵纲不循本”,即知识点的考查一般遵循说明不超越课本,但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课本涉及的,可能会超越课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课本,但对能力的要求应高于课本。

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应用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日常生活、环保知识的实际),⑤结合点(各章节的结合),要正确处理好“说明”与“课本”的关系。

二、重视课本,夯实双基、突出主干知识,抓好学科内综合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是生物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应该重视课本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如课本中生物术语、概念、定律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抓住课本的知识点,把握好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拓宽、纵向加深。

纵向着重在“理解”,应有层次、有序,横向着重的是“渗透”,应有意识、有机。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炼、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领、规律、原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使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或未掌握的知识进行补缺强化。

立足课本,可以用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抓好学科内综合,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特别是那些反映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内容、反映学科思想的内容和能够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要理清知识的发生和本原,在教师帮助及自己的努力下通过分类、整理、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了牢固的基础,就可以从容应对高考,以不变应万变。

三、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①复习时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内容

主干知识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重点,同时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生态系统、免疫、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战术,无疑都是有害的。

②重视实验能力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方式、能力、技能和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实验知识的产生过程,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掌握好与生物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③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现阶段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关键性复习阶段,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很有必要。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推理等基本思维方法,一定要掌握好,并且牢牢抓住。

④强化训练、多思善问

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的“主旋律”,现阶段能力提高可以通过强化训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及时检查复习的效率。现阶段强化能力的训练,老师认为应该以做中等难度题为主,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力求提高解题速度。应当检查自己是否具备适应高考的题型和题量,还有适应高考的审题、题意分析等各种能力。

考生应当接触新情景的习题,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理解试题,作出正确结论,以提高解题质量。善于归纳总结,想一想该题运用了哪些概念、原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属于哪一类,彼此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经过比较,以少胜多,抓住了代表性,就可以以一当十。这就要求考生找出题目原型,摸索解题规律,以后再做类似习题就可以运用规律性方法解题。

另外,现阶段的训练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有时要用到整本书,甚至跨课本。解这类试题,必须站在知识的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对一些一时想不通的问题,一定要问,问老师、问同学,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四、分析失误、查漏补缺

现阶段还应该把复习重点放在分析失误、查漏补缺上。查漏补缺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特别要重视在“双基”知识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识的覆盖面。

还应该把自己做过的各类试卷中错误的部分装订成差错本,复习时仔细看看,边看边思考,找出易错知识和易错原因;检查是否能够活用知识,有无临场应变的能力。检查自己对前期所犯的错误有没有真正弄懂,错误有没有重犯。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高一生物学习方法1、首先要培养起对生物的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反复的看书。

其他的理科或许看书还起不到特大的作用,惟有生物,是一定要看课本的,包括大字,小字,注释等等,反复看,画上不同的重点,比如主干知识,第一遍看了没记住的,第二遍看了没记住的,做题时提到的等等。并且生物是理科中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

2、作对比。

比如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3和C4植物,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

3、注意总结。

学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总结,比如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各种育种方法等等。

4、流程图和背诵结合。

上课认真听讲,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生物过程老师讲的很细致,结合课本,在脑中反复想动态的画面和流程,比如有丝和减数分裂,有氧呼吸三个过程,三大生物工程。

5、有效做题。

篇2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是太深奥,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效果不佳。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在此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供参考。

1.首先在谈论学习方法之前,我想同学们要在学习态度上做到以下三点:

1.1培养学习生物要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是如何培养的呢?首先要多观察多联系,因为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我们身边的其他各种生物或生物材料也很多。另外,每节教材也有问题探讨、资料分析、与生活联系、知识链接等材料。都是学习兴趣的好素材。

1.2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1.3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2.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2.1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2.2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3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1)预习: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并且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

(2)听讲: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争取在4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任务。听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听思路。老师讲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

2.4完善理论体系。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

(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生态平衡理论的,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4)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篇3

然而,我们的学生对生物学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父母和自己对生物学的认知态度并不乐观,原因是不够重视;再加上学校及上级部门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学生生物成绩不是很理想。

近十年来生物学已经被列入高考的范围内,而且分值越来越高,由以前的72分增加到了90分,恢复了生物学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有必要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如何学好高中生物。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科学的特点,学好高中生物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它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即所谓“先记忆”。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有简化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要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Who―谁或什么结构;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这就是“后理解”。这就像画画时,先要画出形,然后才能画出神。

二、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现在高考总会有一个大题是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所以现在的生物学课程很注重科学家发现某个问题并探究的过程。

三、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关注,能让学生实际操作。

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联系三个实际:联系自然实际;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际。

五、学会思考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如DNA和RNA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及联系等,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六、学会记笔记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图文转换,学会知识迁移等。

篇4

一、明确目标,天道酬勤

对刚刚跨入高三的同学们而言,充分认识高三的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此外,同学们还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包括品质和学业),接纳自己,赏识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对高三的学习充满信心。青少年时期,人的可塑性非常大,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理想不懈地奋斗,发掘潜能,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很大程度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特别是基层薄弱学校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不要盲目追求高、新、难知识的复习和训练。在复习中,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时,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复习方法得当,效率才高。归纳起来一般可采用下列两种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

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他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

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基因的知识主要分布在必修2第1、2、3、4、5、6章具体介绍了基因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等。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四、关注热点、联系实际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

五、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新教材中实验,实习内容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

六、讲练并重、粗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应注重三个环节:

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课间练习、单元考试、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更应靠近高考的要求,考试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

评: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是重复、重演一遍,不能以题论题。在讲评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七、调整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特别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1、善于调整心态。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不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身心倦怠,刚进入高三时信心十足、精神饱满的状态逐渐消散,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同学们注意调节身心,安排时间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张弛有度。

篇5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习 有效看书 有效记忆 有效做题 有效反思

新课改要求生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学生在课堂之外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生物学习。

一、有效理解和掌握概念,学会有效看书

书本书本,以书为本,它是编者和专家心血的结晶,书本上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原理。老师在上课时尽管切入点和方式方法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解释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例如: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在实验中的地位,孟德尔通过实验和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子二代中出现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然后用四点假说解释原因。但是这些假说是否正确,不能直接检测,所以在假说成立的基础上提出演绎推理:F1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再用测交检验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正确,假说即为真理,这才有了在假说基础上加工梳理而来的分离定律。再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都需要学生定下心来认真阅读理解书本内容,把握定义中的本质区别。

二、配合灵活的记忆方法

基础知识的记忆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灵活有效的记忆方法的掌握是有效学习的第一要素。

1.有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比如在人类遗传病一节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总结了许多口诀,如“有中生无为隐病,有中生无为显病”。我在教学中也用过,对“有中生无”,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父母有一方患病,孩子不得病就是“有中生无”。后来,我在复习中针对一个自然种群中的六种杂交组合类型分析了以后,提到无论“有中生无”还是“有中生无”,都符合双亲表现型相同,而子女表现型与双亲均不同,一定符合AaxAa,子代aa,如果aa表现型为有病,就是隐性患病;如果aa表现型为正常,则显性为有病。讲完后再和口诀对应起来,学生感慨:“哦,是这样啊我以为……”在伴性遗传中也有许多口诀,如伴x显性遗传病中“父病女必病”伴x隐性遗传病中“母病子必病”,有时口诀记住了但并不理解,所以经常会出错。只要学生理解了子代中男孩和女孩中性染色体的来源,自然口诀就不会记乱和记错。

2.有的知识点是可应用纯粹的口诀记忆

如叶绿体中色素带的位置和颜色可用口诀如下: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叶绿素ab手拉手;叶黄素儿最苗条;叶绿素a最宽厚。(可以表达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带,从上到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的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叶绿素ab挨得很近;叶黄素含量最小,色素带最窄;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

3.利用肢体语言进行形象记忆

我们的手和拳头有很多用途:如肾单位,我们可用两只手表示,左胳膊表示入球小动脉,左拳头代表肾小球,右手掌代表肾小囊,右胳膊代表肾小管。又如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及内脏器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我们的左胳膊表示微动脉,左手手指则为毛细血管,另一只拳头表示内脏器官,右手变手掌,汇集到胳膊则为从内脏器官出来汇集的静脉。再如,在记忆人体左右半脑及控制躯干各部分运动在大脑皮层对应的区域时可以在自己的脑袋上比划。

4.比较记忆也是学生应该经常采用的记忆方法

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对比,对转录和翻译中所需模板、原料、产物、场所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的比较,从而更能理解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

5.利用图形、模型加以记忆

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在整体上的掌握,可用关系图或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例如、卵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比较。通过ATP结构简式的掌握就可以理解ATP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关系等,在记忆细胞结构时可以画出细胞结构模式图。

三、学会有效做题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有很多错误的方法,如做一题看一题答案,遇到填空题跳过不做或者直接看答案等,知道答案后不再用自己的理解重新作答,等等。实际上,做题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有效做题可以及时弥补知识的缺漏,纠正错误的知识理解方向,有效进行知识的记忆和引申。做题不需要多而需要精做、细做,认真做好、做会。

四、学会有效反思

篇6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学习 方法培养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复习、思考、作业等环节的指导。二是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五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作笔记的方法等。

2.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培养解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程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其次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好的重要保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要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2.培养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活动起着驾驭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物理课堂选用生动、新奇、趣味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重视小实验、小制作,满足学生的好玩、好动、新奇的心理;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开展物理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起源于问题”,首先要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一个个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的“小脑袋”越学问题越多,新颖的想法也越多,使学生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湛蓝的天空。其次,要让学生直面于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冲动之后,就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还要学会查找工具书、与同伴研讨、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办法。学生不断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产生成功之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无穷动力。

4.训练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经常用榜样来鼓励学生,指导他们战胜困难。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运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

2.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增长知识和丰富经验,它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或学术)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可以在现场活动中充分地感受、深刻地体验、大胆地想象、踊跃地表现、积极地交流,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广泛的刺激,增强学习意欲,摆脱狭小空间的束缚,在亲身经历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和人本性,使学生得以广泛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自身,个性得以尽情展现,情感体验极大丰富,从而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及创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对“演示实验”的处理,传统上的“演示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完成的。但教学中发现,每每遇有实验,学生们总是很兴奋,大部分学生都站起来看。有时效果不太理想时,一些学生甚至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上去做。因而笔者因势利导,对“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一是让学生来做“演示实验”;二是对“演示”的仪器等进行一番“改进”或要求学生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三是增加一些与书本上原理、操作或装置不一样的实验进行对比演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同名实验(可以课后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力求避免使“演示实验”成为教师的“一家之演”和“瞬时之作”,而成为学生们开动脑筋、锻炼能力、相互学习的活动,拓展了“演示实验”的教育时空和功能。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这样的物理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不断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学会学法指导的方法,提高学法指导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9(1).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4]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李建新.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实践[J].宁德师专学报,2001(3).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4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指相对于外在力量,兴趣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知知识与事物的热情,促使主体产生积极行为,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一行为。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高中生物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生物知识,乐于与生物教师沟通,积极探索相关生物知识,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水平和生物成绩,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课堂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是决定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笔者留意到,个别生物教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完全按照教材,较少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较少有自己的发挥,照本宣科,导致课堂内容相对薄弱,理论性较强而生活性、实践性不足。不少学生认为,自行阅读课本即可,生物教师可有可无,可想而知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就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建议,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以教材和教参为主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实情,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生物知识本身的特点,适当向外拓展,以增加知识本身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DNA时,教师可加入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探知DNA的过程,其中在科研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错误,帮助学生了解DNA结构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是怎样一步步接近正确认识,体会生物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增强生物教学知识性的同时,融情感性教育于日常教学中。这样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一个个抽象的理论,而是这些理论背后所包含的一代代科研者的努力,从而增加学生对生物课程的感性认识,增加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和科学素养。

二、采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

良好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引用,在对于提高知识的直观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自然也应当紧随这一趋势,妥善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多媒体具有强大的视听播放功能,融展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为一体、某些生物结构、生物活动较为复杂,教师仅仅运用口头讲授和板书很难解释明白,而采用多媒体便可克服这一障碍。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利用flash展示叶绿体是如何工作,通过三维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再配合适当的文字讲解,便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认识。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记住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记忆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长时间的板书教学和口头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当然,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仍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多媒体牵引,有效掌握课堂教学。

三、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其目的不仅是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是要努力恢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翁精神。生物既然与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也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品格,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就是这种品格的最好体现,然而,限于课时和实际的教学条件,不少生物教学的实验探究活动有名无实,多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的目标、方法、步骤、现象为主,学生很少有亲自参与实验探究的机会。为了强化生物学科作为实验学科的特性,也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建议,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自主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去,在实验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例如,在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猜想,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结果。再如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类似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大多数都能满足,教师可以此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就不是一条条抽象的理论,而是自己通过动手实践所获得的成果,不仅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教师个人魅力,重视生物教学的软文化因素

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 问题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问题学习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学习模式。在生物课堂学习中,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我已经在生物课堂实施一年,在这一年里,有成功的感动,也伴随失策的醒悟。

一、实施问题学习方法的准备

学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和研究,我认真参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我选择了实施生物课堂实施问题学习方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问题学习方法。为做到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特别印发了问题学习方法的基本过程和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组织班级内学习生物兴趣浓厚、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成立问题收集小组。小组的功能是每节生物课前收集同学中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困惑即学习问题。

二、实施问题学习方法的策略

初中生学习越来越被动,不主动提问的现象已经很普遍,我的目的是让学生重拾好问、好学的学习能力,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为了实验顺利开展,我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课前有效筹备是实验进行的基础。实验初期,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实的思维材料,指导问题收集小组的同学,疏通思路,为这些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分析、判断和推理,及时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学生问题收集小组,交给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置疑的冲动。

2.教会学生质疑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何才能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例如,“鲫鱼在水中怎样生活?”“有哪些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这类提问,使学生不知道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提问:“鲫鱼的身体呈什么颜色?分为几部分?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等。当然有些问题仍然比较肤浅,调动学生思维的空间有限。但是,学生已经不习惯提问,教他们提问的方法比解决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以上问题还可以进行深层次思考,如鲫鱼的体型为什么呈梭形?鲫鱼的体色为什么是上深绿下白色?等等,要求学生针对现象提出“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

实验发现,无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教师为了达成生物新课标设置的问题,要密切关注问题的难度、跨度、密度和梯度。首先课堂的问题应具有一定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寻求知识真谛。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在紧张的之后要继以小的停顿,让学生对输入的信息有时间梳理,以利于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如果一堂课都充满问题,就会使学生消化不良,教师问得越多,学生学得越糊涂。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提出以下问题: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三、实施问题学习方法过程中的反思与感悟

篇9

关键词: 高中生物理学习动机动机类型途径和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主要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决定的。物理学科在高中阶段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有系统的理论、精确的计算,又有生动的实验,而且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也联系紧密,应用性强,这些特点决定了物理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应该以兴趣动机、认知动机、成就动机和完善自我动机这四类动机为主导。据此,笔者初步探索了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现反思如下。

一、利用物理知识本身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

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物理科技方面的知识应用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要时时刻刻保证学生既能较为轻松的学懂物理知识又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

例如: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用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魅力。在教材的第二页有很多的图片,例如电视显像管的坡面图、患肿瘤的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半导体芯片的照片、超导磁悬浮照片、量子围栏照片等,同时也可播放我国神五、神六的卫星发射场面及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及对科技的发展进行讨论,以此达到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方法的特性,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从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例如:上“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力与运动关系理论的发展,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应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物理学习自我认知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教师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并获得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情绪会不断提高,主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2.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动参与。

推动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最近发展区原理,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3.关注不同的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实现目标。

由于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学困生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发展;反之,则不利学困生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既注意到开发优等生的潜能,使其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充分发展,又兼顾到学困生,避免总给他们以失败的体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他们自己感到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成就动机。

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其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并且成功总是相对于原有基础而言,没有终极意义,是无止境的,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教育必须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学生尝试成功,促使他们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启动和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因为学生会因为成功而不断地继续学习。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而且答不出来,笔者的做法是经过提示与引导,想方设法让其说出来,这样他自己不仅有收获,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找回了面子。最能体验成功和找回面子的方式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方式。

四、利用教师的导向性培养学习的自我动机。

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当然,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间接因素,必须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会不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给你看我行”。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有效地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课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这对于学习自我动机的激起与保持是很重要的。

从以上的一些措施来看,肯定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但是教师也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的激励措施,才能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从而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夏.中学业学习动机发展研究.山东教育科研[J],2002,(01).

[2]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心理学研究[J],2002,(05).

[3]刘惠军,王斐.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J],2004,(12).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记忆;方法

如何记忆才更快捷、更有效呢?其实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教会学生应用“联想记忆法”。什么是“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记忆的一种主要机能就是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的联想越活跃,经验的联系就越牢固。如能经常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增强记忆的效果。联想是有规律可循的,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因果律等,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根据联想记忆法,整合生物教学特点和生物知识点的特点,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巧记方法:

一、口诀法

其实关于口诀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比如利用同音字或读音相近的字,代替需识记的没规律的那部分生物知识,从而将生硬的知识转变为熟悉的知识,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例如,微量元素可以这么记:“铁(Fe)猛(Mn)碰(B)新(Zn)木(Mo)桶(Cu)”。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需要记忆的生物知识精简为很少能引发记忆的几个字,从而提示出需要记忆的内容。例如,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很重要,记忆也比较麻烦,因此,可以利用口诀法,将各个时期的特点分别编为: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出现纺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有规律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点裂数加,分两级(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二、比喻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兴趣听课,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可以适当用一些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方法,比如举例子、打比方,将难理解的知识变成浅显易懂的实例。比如,在复习基因表达时,把DNA比喻为“剧本”,而RNA是“导演”,蛋白质是“演员”。再比如复习体内能量代谢时,把机体比喻成一个“家”,把ATP(直接能源物质)比喻成“家”里的“钞票”,可以用来直接卖东西;糖类就像“家”里的“活期存折”,“钱”

(ATP)不够了就从“活期存折”(糖类分解)里取;脂肪就像“定期存折”,“活期存折”(糖类)里钱不够时,就该用“定期存折”里的钱了;蛋白质就像家里的不动产,当定期存折(脂肪)不够了,就该动用不动产(蛋白质)了,此时,机体有生命危险了,就像家庭面临瓦解一样。这样的比喻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机体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情况。除此以外,在教学中还有很多,比如把细胞比喻成一个大工厂,各种细胞器比喻成各个“车间”,核糖体为“蛋白质生产车间”,内质网为初加工和传输车间,高尔基体是终加工和包装形成成品车间

等等。

三、理解法

同学习其他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

行记忆,对于生物学来说,学生也可以适当地利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知识,来理解生物学知识,这样对需要记忆的知识就会更清晰,记忆也将更牢固。比如,在学习物质进出细胞方式时,自由扩散为什么不需要细胞格外提供能量?可以应用物理上的能量守恒定律来帮助理解,自由扩散是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移向浓度低的一侧,从高到低又相当于存在势能,物质移动的过程中就是将势能转化

为动能,所以不需要细胞格外提供能量。再比如,在记忆密码子共有64种时,可以应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密码子是由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每个碱基的位置上都有A、U、C、G四种可能,所以密码子共有43种,即64种。

四、体验法

亲身体验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然而很多知识由于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能亲身体验。但可借助多媒体或教师讲解,设置特定情境,让学生感受其过程,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会记忆犹新。比如,在学习体液调节时,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从体液调节的定义来看,体液调节除了学生都熟悉的激素调节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但这也是学生常常忽略的,所以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加深学生的印象。常见的例子如人工呼吸、剧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在人工呼吸时,其实呼入被救者体内的并不是O2,而是CO2。当体内CO2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再比如,在神经调节收缩反射的实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的是先感到疼痛,还是先缩手?这也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得以理解记忆。当非常锋利的刀快速划过手指时,往往是先缩手,过段时间才能感觉到疼痛。通过“实物+情境设置+学生自己的大脑激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思维的能力,记忆自然深刻。

参考文献:

[1]姜宛霖.记忆是学好高中生物的根源[J].学周刊,2012(0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