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能力

篇1

一、语言技能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阐明教程教材,传播知识,组织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这一过程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保证。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但是,无论现代化程度多高,都代替不了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方式。语言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教育性、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鼓励性、审美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讲解技能

讲解是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进行剖析和揭示,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实质和规律。它包括讲授语、描述语、推导语、评断语等。讲解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充分记忆所学知识,使学生产生学习情绪,并传授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但讲解时也要稳定清晰,目标明确、具体,组织合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注意效果与反馈,要与其他技能合理配合。

三、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新的教学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用正确的而巧妙的方法导入,可以抓住学生心理,立疑激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关注,为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做铺垫。在教学中利用导入要注意:1.要有针对和目的性;2.要有关联性;3.要有直观性和启发性;4.要有趣味性。

四、示范技能

示范技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中,为了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对所学技术或战术的演示能力。示范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老师示范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示范动作力求规范,准确完美、熟练,位置选择合理;普遍问题集体示范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做示范要充分准备,最好一次成功,切忌连续失败。

五、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师利用对学生不同的刺激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主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活动方式的变换,如不同教学媒体、身体运动和手势、表情都是教师口语表达的有力辅助手段。我们常有“变化是情趣之母”的说法。变化技能包括教态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变化等。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变化技能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并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针对不同的变化技能确立具体的目的,变化技能之间,与其他技能之间连接要默契,流畅,有连续性,不宜夸张,要恰到好处。

六、强化技能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我们成为强化技能。强化技能类型很多,如:语言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变化方式进行强化。强化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目的明确,方法多样且要有针对性,努力做到恰当可靠,情感真切。

七、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有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问技能是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技能。教师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提出一些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深入学习,不断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维。

八、反馈技能

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就是反馈技能。它包括:课堂考察、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实践操作等。其目的就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为决策提供信息。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反馈技能的作用,通过反馈掌握大量的信息,为优化教学、深化改革作出努力。

九、组织技能

组织技能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他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的主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组织技能包括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等。其主要目的就是:①组织和维持学生注意;②引起学习动机和兴趣;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④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⑤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篇2

摘 要 体育课程改革这一新理念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自主学习,这也是对学习方式的一次根本的改变。本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并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因材施教,定制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空间,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得到培养和激发;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使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目标的设计学生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并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活动的能力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奠定以后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培养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体育课程改革这一新的理念带来了三种新的体育学习方式,分别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而这其中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自主学习,这也是学习方式的一种根本改变。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以前的教师教学计划被动执行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完成,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责任感得到树立和增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毕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被过于重视,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被淡化。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爱学哪些就学哪些,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来学习,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育职能的放弃,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相符的。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很好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对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而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将受到学习兴趣的直接影响。所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并促进。

(一)使学生明确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首先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性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体育学习的目的以及对日后自己工作、学习和身体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体育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兴趣。

(二)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灵活多变的使用教学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的发挥,而且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竞赛激励法、区别对待法、创设情境法、比赛法和游戏法等,使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积极性提高。

二、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应创造出合作、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由以前的“以教定学”转变成为如今的“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对学生主体性加以重视的同时还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来对知识和机能进行更好的学习。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做到将主动学习和正确引导充分结合。教师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和自主性,而且需要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观念。通过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步骤、兴趣以及动机,而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材的编制需要参照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被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与老师融洽相处相互配合,完成教学的目标。

(二)学习的过程以及结果都要受到重视

由于以往的评价手段十分单一,因此教师经常是只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且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只是学生有没有学会、技术动作是不是合乎要求。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且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其个性、追求、爱好、兴趣、自我观念以及需要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变,需要做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重,而不单单是注重结果。

三、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发展空间

对于学生,教师应做到全面的了解并关注每一个,由于学生个性以及基础的不同,需要分层次和类别的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使他们的学习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一)对学生动作学习的个别性加以照顾

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技能的学习,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导致其学习技能的快慢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不同的接受空间。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多进行创新,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和发挥;而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教师应该将他们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并成组进行合作练习,使学生能够逐步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被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也将在活动中获得。

(二)创造弹性空间进行自由活动

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空间进行自由活动,这样学生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并对集体活动中获得不充分的内容进行补偿。

总而言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的主体性加以重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能够依然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仅仅具备知识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往往是教师进行整节课的安排,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自由的空间,也限制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学生的个人特长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极不利于体育人才的选拔。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主体性尤其强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中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做出了简要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体育;综合能力;课堂教学;培养

一、从转变思想观念着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新课改以来,很多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新课标上明确要求:体育课要注意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真正重视体育课,体育课不仅是身体体能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课上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以及协作能力,体育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让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能够真正发挥出来。我们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很明确的指出:自主学习是以课内学习为主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选择学习,一步步形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结合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将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将课内外的资源来统一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比如,体育课上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选择,队友也可以自行组合。同时让每个小组自己制定本组的训练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等。通过笔者在本科实践发现,这种模式是比较受学生喜欢的,学生们也比较投入,效果也不错,在我们进行的体育测验和比赛中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进行专门训练,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1、充分发挥体育课的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教学活动的形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组成的双向活动,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彼此间相互交流的过程。我们的体育课堂应该是和谐自由的,所有我们教师在体育活动课上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他们自己能做的任务或者动作就交给他们,要坚决杜绝一言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轻松的,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同学间加强团体合作。比如:体育课前的常规练习交给学生,并让做的好的学生领头示范;新操学习的过程中示范动作也可以师生共同完成,相对简单的动作就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再比如跳高、铅球、标枪、投篮等基本项目,可以让学生先试着做,教师仔细指导、纠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自身就会印象深刻,枯燥的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生机勃勃、活力满满。

2、发挥体育考试功能,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精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

体育现在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部分。这就对我们的体育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们将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准确的教授给学生,引领学生动作到位,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具体的我们可以在开学初就将大概的学习计划制定出来,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好落实,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及时调整训练的方案,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比如:我们在进行100米短跑训练的时候,要反复进行训练,让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能得到良好保持;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的时候要侧重讲解动作要领,给学生讲解哪种方式是效果最好,成绩能取得最好的,并让同学们之间彼此交流探讨,摸索出最佳方式。学生们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训练,成绩必将会提到很大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争先的竞争意识形成,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3、对后进生做好辅导,争取培养成为均衡发展的人才

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这并不代表要丢下没有个性的学生。对于这些体育后进生学生,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做到有耐心、恒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方法,慢慢的将他们指引向正规的训练轨道上,促使全部同学共同进步,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三、合理利用各种形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铁,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歌颂的团结精神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宗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灌输团结合作思想,制定相关活动,让学生们能在体育活动中对团体这个词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拔河比赛、接力赛等等这样形式的集体活动,还有在每年的学校运动会上也是展现学生团体能力的实战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班级同学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最终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总结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体育课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课程,学生也更容易展现出自己生活中比较真实的一面,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学会利用体育课的特有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各项体能和技能的发展。

作者:钟玉辉 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能力 探究

一、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体育自主化、生活化,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首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再根据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其次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来作为学生积极进行自我锻炼的动力。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通过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拼搏。最后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树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观点,注意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人的身心潜能是巨大的,每一个学生都储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挖掘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其身心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制订体育锻炼的计划,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他们明确锻炼的目标,并给他们提供便利的锻炼条件,使每个学生施展自己的体育才能,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知识的积累。从职中学生的特点来看: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吸收知识意识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互动、创造性的能动法。如:启发式教学、尝试法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认真思考体育锻炼的新办法、新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把各种力量合理组织和有效协调起来的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使其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对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高一级学校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才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曾对我校九十年代毕业生做过一次深入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在校是校系代表队队长和校系干部的学生,现在大多数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而且不少人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人都有较强的社交、组织管理、协调的能力。人人都有组织管理、协调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这种能力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所谓应变能力,就是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与原本想象的情况完全不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还能适应的能力。社会是复杂的,人的一生经历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是培养学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出来的。例如:通过体育训练,使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反应和灵敏能力。通过篮球或足球比赛,提高学生在瞬间迅速变化的环境中的反应和判断能力以及积极、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竞争精神是时代的要求。而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也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孩子树立起“我一定能行”的竞争意识,表现出竞争的势态。要敢为人先,要勇于拼搏,相信自己的潜在能力,让孩子在克服困难的意识中逐步适应,从而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竞争能力。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篇5

首先体育教学能培养一个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体育课程的很多内容都是分组努力完成一个任务,比如拔河接力赛等都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努力。这对学生的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有着很显著的作用。而团队凝聚力对以后进入社会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很多公司管理层往往也会花很多心思在员工的团队凝聚力上,“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团队只有具备了凝聚力,才有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团队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能很好的配合起来,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然后体育教学能培养一个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而且大多数的体育活动是在群体中展开的,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而且这种交往都是在室外比较开放性的地方进行的,不存在室内只能和周围人交流的局限性,更利于整个团体的交往,可以让同学之间跨越自己的圈子去了解更多的人,在相互学习与合作的气氛中建立友好的关系,对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有增强的作用。所以,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上有着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功能。

2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结合社会环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每节课的每个活动都能针对学生的某些能力提升设计环节,授课内容要结合现代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给人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设计授课环节,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安排一些能锻炼学生适应性,耐力和意志力以及身体健康的活动,突破原有的教学结构,不断的创新改革,力求以最好的姿态教育学生。

适当的组织一些社会实践,以行动和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心底里能有一个社会缩影,而减少社会不适感。其实体育教学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有团队合作也有激烈竞争,有机遇也有挑战,有赢也有输,每一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和不熟悉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成为合作伙伴,也随时有可能与合作伙伴演变成竞争对手。多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广大学子参加,在活动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掘自己的潜力,让他们敢于表现勇于表现。而且很多活动都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比如拔河和接力赛等,这就能相应的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凝聚力。赛后相应的奖励也能让获胜者尝试到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滋味,也能让失败者找准自己的定位,练就不怕输不放弃的好心态。这些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总结

篇6

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在体育项目中,足球、篮球等运动是明显的团队合作项目,在一个体育团队中,个人优势化为集团优势,实现了“1+1>2”。在羽毛球、乒乓球、跳远、调高等个人对抗项目上,加入合作学习理念,使个人成为团队的一部分,个人的劣势得到了补充,团队和团队之间的水平得到中和,在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竞争的动力不仅得到了提升,同时还避免了恶性循环的出现。团队合作能力是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理念。这也正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具体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组织管理、分工配合的力量,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正面影响,还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跨学科学习的魅力,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合作学习的方法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后,学生在团体内部的配合中需要用到计划和策略,这样,体育竞技中有勇有谋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更有潜力的学生。

二、技师学院体育教学合作学习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实践

要在技师学院体育中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先要在课堂中设定合理的目标。在制定目标之前,教师对于学生的组团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对每个团队的能力进行评估,如果制定的目标太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设置得过低又会使得学生丧失成就感。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课堂实践中要密切注意学生团队的合作进度,在必要时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减少团队内部的消极因素,使学生团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较多的知识。例如,技师学院体育老师可以把学生以5人分为一组组成篮球小组,男女均衡搭配,在第一节课教授学生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投篮、传球、跑位,并教会学生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例如20米往返跑、摸高跳等。在第二节课上选取前一节课中的几个学习内容,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以团体成绩为最终成绩。如每组的5名同学按顺序进行定点投篮比赛,每个人的投中次数相加成为该小组的团体次数,团体次数最多的小队成为优胜者。在第三、四节课上,老师开始进行篮球战术教学,如教学生传切配合、长传快攻、进攻半场盯人、2-1-2区联防等。第五节课老师就可以让班上的小组两两对抗了,对抗不同时进行,每次上场两个队,老师在每两组对抗结束后先让场下观察的同学进行发言,再对场上同学的表现做出点评。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在团队合作上,老师要让同学们领略到“配合的艺术”,老师要先明确告知同学们场上不同位置的职能,让同学们结合自身优势内部安排场上位置,然后老师应告诉同学们各个位置的均衡作用,各种战术配合可以以一个位置(如中锋)为重点,但是不要过分夸大其作用,造成个人主义的滋生。

三、技师学院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成效

在技师学院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和采用传统方法,会产生非常明显的不同效果。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成果进行验收,可以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收集数据。例如,在某院财贸系大一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篮球技术单项训练中,相比对照组的学生,实验组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技能掌握、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实验组的学生更愿意主动设计战术、交流心得、寻求突破,和老师也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整个课程完成后,实验组的同学在很多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1.体能、技术提高实验组的同学为了在团队比赛或对抗中取胜,一般采取队内相互鼓励和监督的方式进行训练,队员处在一个集体中产生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也对训练有了更多的投入,其结果就是学生的体能和具体技术都有了快速的进步

2.职业核心能力增强为了使自己所在的小组取得更好的成绩,组内的成员多会就战术安排、对手情况、临时预案等方面提前交流,在比赛结束后会对自己和对手的表现做相应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每名组员都处在一个相互磨合状态,为减少误会和摩擦,快速提升战绩,尽可能多的交流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担当着什么任务,在碰到问题时也学会认真总结,分析原因找到对策,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3.自信心增加在以往以个人为单位的比赛中,一名学生往往在擅长的项目上取得很高的成绩,在不擅长的项目上得到不理想的成绩。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团队中取长补短,用集体的力量延伸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任何体育项目中,都能够体会到成就感和参与的乐趣。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相比有所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也要及时跟进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持续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积极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都应该及调整并完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国教育已经逐步走向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仍然有待改善,影响较大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很多中职体育教学都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了解中职学校的特点,仍沿袭了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中职学校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中职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对体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忽视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并没有产生效果,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二是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促使体育教学达到全面的教学效果。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低,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都充分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进而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能力。

二、中职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途径

1.制定完善的教学设计。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了解体育教学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向及要求,进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以丰富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专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完善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此,中职体育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为前提来开展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中职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根据学生具体专业的特点,将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技能与体育课程有效结合在一起,丰富运动场地的功能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中去。体育课堂的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也要清楚的认识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加力量练习,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技巧。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开展竞赛和小组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锻炼和培养,因此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结合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来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以此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中职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完善的操作,那么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和速度,并且能够有耐力。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锻炼力量和速度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具有一定的乐趣,还能够定向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及时对学生予以引导,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差别的进行指导,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力量和速度。另外,学生也应该具备纪律性和组织性,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也是职业素养中的一部分。体育教应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例如进行列队练习等,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感受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另外在相关的体育活动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8

一、调整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实践中,教师都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水平为依据调整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设置体育锻炼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比如有时因为学校体育器材有限,教师可以采取轮流锻炼和相互配合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实践锻炼中来,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配合,实现团队协作发展,比如,在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双方配合的体育运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单打或双打的方式,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另外,在学校运动会举办期间,改变以往由教师承担全部工作的局面,将宣传、编排、主持、裁判员工作、器材借还、奖品发放等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负责咨询,把握大局,当好参谋和训练裁判工作。

二、优化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浅尝辄止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强化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的有效发展。现在的小学生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半途而废,缺乏坚持下去的意志力,比如,在长跑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坚持跑到终点,不能坚持每天运动等等。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意志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强化学生的意志能力锻炼,通过不断的磨练,完成预定目标;包括强化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不断强化自我,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精髓。

三、丰富教学内容,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强化学生体质建设的同时,也肩负着为国家发掘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职责,对于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栽培,通过专业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项目,并向学生讲解相关比赛规则和比赛技巧,强化学生相关体育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体育实践体验,结合学生的身体优势,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能因为教师的疏忽而埋没一个体育人才。

四、组织学校运动会,强化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竞赛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展台。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之一,运动会不仅仅是竟技类项目的比赛,也能充分展示体育文化的魅力。在举办运动会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组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图片展览、体育保健知识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方法,从而更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在组织学校综合运动会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需求,设计多项体育活动项目,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高个人品质。

在校运动会上,小学体育教师要科学筛选竞赛项目,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性高的项目,比如百米竞赛、跳高、跳远等项目,让学生不断的调整自我,这类田径比赛的项目,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比赛,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体育实践中来,充分感受体育竞赛氛围,同时也能有效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增加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更能体现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如跳长绳,20*50米接力比赛等;增设趣味项目,引入一些趣味性强,对身体素质要求低的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袋鼠跳、两人三足接力等。另外,教师可以把运动会开幕式作为展示学生精神风貌的大舞台,每年都举行传统的广播体操比赛,还在闭幕式中增加表演项目:大合唱和健美操,使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校运会,体现群体性、娱乐性和表演性,表现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

五、完善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品质能力建设

小学体育主要是在操场上课,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大,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项目繁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同时注重学生品质能力的朋友。田径的跑、跳、投、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体操项目能培养学生大胆果断、勇敢的品质;球类项目最能表现崇高的理想和情操,并使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优良品质也受到了很好的熏陶;游戏活动项目能培养学生朝气蓬勃、胜不娇、败不馁等品质;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动作迅速整齐、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学生收拾器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的社会公德。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品质能力。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会产生成就性心理需要。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心理需要的特点,通过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意义和作用,教授学生科学的练习方法,使学生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稳定的情感和愉悦的心境,从而使学生对学好背越式跳高产生信心和希望,增加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体育观。

篇9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复习内容 设定疑问 展示自我 课后总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的教学手段如教师、教材等,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精心安排课堂内容,不仅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要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抓住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进行说课

在大学体育课基本部分复习内容由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利用几分钟时间,用自己的语言,对上节课的体育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复习内容往往由老师带领复习,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依赖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上课的兴趣,形成懒惰思想,认为体育课是简单并且容易完成的课堂内容。

如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中加入由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复习课的内容练习,学生们会主动地参与设计,同时会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活跃上课的气氛。教师应当认真地聆听内容,对学生在讲授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稍加指导。这样促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上节课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也为即将开始的新授课内容奠定学习基础,达到复习并巩固的目的。

虽然学生们将来不是从事教育行业,不存在课堂内容的说课,但是通过说课的形式,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归纳、总结、组织、胆量等诸方面的能力,在体育课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对于腼腆的学生,由老师积极地干预并鼓励,使得这类学生也能够成为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激发潜能,提高兴趣,多方面地提高学生能力,通过课堂多方面的教育方式渗透素质教育。

二、教师巧妙设定疑问

在大学生的诸多能力当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首要地位,实践证明,激活大学生思维良好的方式是恰到好处地设定疑问。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上课时间长、内容多,很容易忽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挖掘大学生思维的深度。

在体育课程中,大学生们的思维往往没有深度,不爱动脑,依赖性强。因此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发展大学生们的思维,使其深入地思考。例如: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挺胸收腹,面带微笑?在太极拳的24式教学过程中,第二式为何叫野马分鬃?在排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中的垫球部位在离手腕关节10cm处,而不是在其他部位等类似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教材同时也高于教材,教授学生们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挖掘大学生们的思维深度。

其次注重拓展大学生们的思维广度。在体育课程中,学生们的思维总是狭隘单一的,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分解、组合、前后的对比,以及适当的时候提出疑问,来拓展学生们思维的广度。例如:体育课中经常玩的游戏“贴人”,怎样才能找到小伙伴,而不被落单,这个游戏的作用和意义?在太极拳的24式教学过程中,每一式的作用和击战意义?我们大学生为何要学习太极拳教学?等此类问题,拓展大学生们的思维空间,使得对学习体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首先注重大学生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步法,由教师分组,每组学生编排4*8拍的健美操动作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学生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迅速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争辩,创造出自己小组编排的动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技术动作,展示大家一起创造的成果。

三、敢于展示自我

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在体育课中,应更多地敢于展示自我,通过学生们自己组织,掌握练习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尊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并且一同实现的课堂教学,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教师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表示尊重,并且被其他同学和老师尊重与采纳,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地发挥个性和创造性。

(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并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鼓励并增加体育活动的参与机会,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使教师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并且实现双赢。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整堂课的关键。教师应善于把握学院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多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越容易理解并掌握新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挖掘有利于教学并可融入教学内容的素材。例如选择一些对于当地学生比较熟悉,地域性很强的体育活动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显示出很强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可多采用新兴的运动项目等作为教学内容。

四、学生课后总结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在课堂结束部分,由体育教师总结一堂课的内容,并且评价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如今体育课的结束部分由学生自行总结与评价,实践证明,一堂新授课内容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加以分析总结,经过长期的总结训练,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促使学生在体育课授课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各方面能力。

五、结语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对高校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迫切需要。因此在体育授课过程中,发展大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师应创造各种体育活动机会,给予充裕的时间,发展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盂昭澄.培养体育能力,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J].中国学校体育,1989(3).

[2]王峰.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与途径[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

篇10

关键词:高中体育;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中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思考。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学生能够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必备能力,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中时期的学生个性鲜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往往处理不好关系,从社会发展到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体育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摆正个人位置、处理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逐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的存在,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竞争或是要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学生要具备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能力的不二选择,在竞赛中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优胜劣汰带来的心理冲击。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敢于面对失败,正确对待成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建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因素。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正视困难,长

久下去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抗挫力。教学方法:

1.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直接与挫折有联系,所以教师要分层设计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战胜困难得来的喜悦是多么让人快乐,从而使学生的抗挫力得以强化。

3.加强意志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战胜困难的法宝,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加入挫折与失败,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

体育活动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征,在体育活动中总是有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障碍,要想实现目的,就必须让意志得到充分发挥,用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去战胜困难,这是战胜困难必须具备的心理因素。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对意志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意志的认识,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在学习活动中加以运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如在耐力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克服“极点”的方法,进而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

2.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鼓励,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设置教学障碍,锻炼意志。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鼓励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不畏惧,能够主动去战胜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五、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较强的探究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中也要十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

1.创设能够探究的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地创设探究环境,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

2.创设竞争情境,诱发探究动机。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竞争情境,诱发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创新。问题是能够进行探究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并通过实践去检验探究结果的正确与否,更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六、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个学科都必须重视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育教学亦离不开创新。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科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1.引导学生树立创新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探究的意识,具有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主动进行创新,逐步养形成创新意识。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使学习的内容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3.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创建创新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计划深度思考,力求教学计划能切实地符合学生的发展规

律,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主,积极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熊菊青.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生能力:体育课堂教学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朱优锋.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