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6: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篇1

关键词 恋爱焦虑 问卷编制 信效度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追求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调查显示,81 %的大学生表示想恋爱。健康的恋情对于大学生将来的婚恋有重要的意义。恋爱焦虑是指渴望或者处于恋爱中,由于内在、外在的某些因素的影响,不能冷静思考感情相关问题,不能把握自己,易产生迷茫、躁动的情绪体验。参考恋爱焦虑的定义,结合已有文献本研究认为,单身恋爱焦虑是指目前处于单身状态的人,源于恋爱心理需求产生的躁动、不安、忧虑的情绪体验。我国关于恋爱焦虑的直接测量工具目前只有徐甜甜编制的研究生恋爱焦虑问卷和罗文萍编制的研究生恋爱焦虑问卷。但两份问卷均针对研究生群体,对本科生的适用性有待考察,因此,有必要编制适合大学生的恋爱焦虑问卷。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处理大学生的恋爱焦虑问题,有必要单独研究单身大学生的恋爱焦虑,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恋爱焦虑研究提供测评工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向广西3所高校抽取单身大学生(须经同学确认填写问卷时处于未恋爱状态)发放初测问卷380份,余有效问卷345份,其中大一108名,大二80名,大三115,大四22名。男生156名,女生174名。1.2方法。对30名被试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被试过去到的恋爱经历对现在的影响、现在对恋爱的看法和忧虑,对未来恋爱发展的想法三方面,重点追问被试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所提到的关于恋爱焦虑的的原因。依据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初测问卷,共16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无焦虑”到“严重焦虑”为“1~5”计分。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AMOS 1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结果2.1项目分析。采取临界比率值法,将被试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题1,题9未达到显著水平(P

依据项目内容将各因子命名。①人际魅力: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评价人际吸引力的不足,而使得在恋爱中不敢主动与异性来往产生的焦虑。②未来发展:担心恋爱会破坏自己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业、工作、经济、感情)的设想。③舆论压力:他人关于自己恋爱的看法造成的压力产生焦虑。2.3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问卷3个维度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的信度分别为0.894、0.689、0.791,问卷总信度为0.884。2.4效度分析:2.4.1相关程度分析。表2表明,问卷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且各维度与总分相关大于各维度与维度间的相关,说明各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能反映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

2.4.2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另外的170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确定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各项拟合指标见表3。从表3可知,模型拟合较为理想,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讨论本研究依据对30名单身大学生深度访谈,获得关于单身恋爱焦虑的真实信息,参考了相关理论与测量工具编制了16个项目,并在严格的项目筛选和分析之下最终确定了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所编制的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共11个项目,包括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三个维度。问卷维度与设想有差异,原本设想的父母观念和朋友看法两个维度结合为舆论压力一个维度。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初步编制的项目不够有代表性,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验证并完善。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9~0.894间,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4,均接近或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均比较理想,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本问卷符合心理学测量的要求,可以为大学生恋爱焦虑研究提供合适的测评工具,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单身状态的恋爱焦虑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78-280.

[2]徐甜甜.女硕士研究生的恋爱焦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

篇3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特别是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了诸如自我不适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心理问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多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有心理咨询室。但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仍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1.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高校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大多流于表面,形势化,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长期化的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软硬件投入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齐,缺乏专业化。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因此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应该加强。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连贯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担任“消防员”的角色,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缺乏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方面,缺少一整套稳固且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监管、异常情况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加强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是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面貌、新问题和新矛盾,急切需要我们更新、变革、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完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转变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程,首先是转变观念。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更新观念,普及心理知识,接受正确引导,同时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层面,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课程,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这么简单。当然这也不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关心、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2.加强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成立心理健康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整体素质,以便能更好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员。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新任的辅导员和咨询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讲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传授心理沟通方法和预防危机的措施等工作,使学校的老师能更有针对性,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了,才需要心理辅导和教育,其实心理健康的人也一样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提高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能力。一个学校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除了上述部门单位间的配合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报、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举办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心理剧场、心理沙龙、知识竞赛、论文竞赛等方式,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稳定情绪,淡化心理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姚本先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人格特征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新兴产业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遇。不仅如此,网络技术也对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1998到2005年,中国大学生总数从108万激增到2000多万(董增云, 2010)。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消费观,又存在一些不同于同龄人的特点。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万晓霞, 郑雪, 2008; 卓兰芳, 汪秀英, 2008)。

1.1 概念定义

人格一词的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让外界所能看到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展现给别人的人格成分,这也叫做人格的内在特征(于馨, 2008)。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有: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艾森克人格类型论以及MBTI人格理论。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

“大五结构”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词汇学研究者Goldberg提出,用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现代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这几个维度。外倾性包括喜欢交流沟通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开放对含蓄;情绪稳定性包括烦恼对安静、危机感对安全感、自怜对满足;开放性包括富于幻想对务实、寻求刺激对遵守纪律、自由对顺从;和善性包括热情对冷漠、信任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配合;自律性包括:有条理对混乱、细心谨慎对粗心大意、自制力强对意志薄弱。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涉及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它是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身体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关于个人、群体与组织如何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服务、构想与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消费行为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搜集、购买、使用、评判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服务、产品、资源和思想时所体显出来的行为(李保娜, 2008)。综合以上定义,网络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去寻求、买卖、利用、评价和拥有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费行为。

张红明和李庆梅(2007)基于网络消费的目的将大学生网络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别。类别一:信息搜集型。该类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去搜集和整理一些学习信息,网络对于该类别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学习工具,是深造专业技能和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主要工具。对其他网络活动没有特别需求。类别二:游戏娱乐型。该类别大学生比较喜欢在网上休闲娱乐,网络成为了他们放松自我、缓解压力的工具。此外,他们还通过QQ空间、校内、微博等网络产品来表达和展示自我。类别三:网络交易型。该类别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网上购物是他们表现自我个性的一种途径。对于他们来说,网络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实惠,运送便捷,是他们理想的购物平台。类别四:沟通交流型。该类别大学生表明他们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与人沟通交流。MSN、 QQ、电子邮箱、论坛等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使该类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与人交流沟通的乐趣。

1.2 研究意义

互联网帮助大学生平等自主地学习、实践和交流,是一个自由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的平台。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途径,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从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社会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从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以此来建构心理学领域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体系(朱海龙, 2009)。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和塑造期,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恰当的网络消费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刘庆武,肖水源,曹晖,徐慧兰,周亮,罗丹,2009)。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网络消费已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生活的一大部分,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娱乐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消费。这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刘俊, 董冰, 2003)。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渠立松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综合前面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上网即是一种网络消费行为。结合前人研究发现,以往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常将网络消费行为简单归结为网络购物来进行研究探讨,并没有系统和完整地将所有的网络消费类型整合到一起进行研究。此外,关于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在已有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做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2.2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在山西大学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女分别为147 (33.4%)、293 (66.6%)名,文科249(56.6%)名、理科191(43.4%)名,一至四年级被试数量分别为90(20.5%) , 152(34.5%), 102(23.2%), 96(21.8%)名,城市、城镇、农村的被试数量分别为124 (28.2%)、104 (23.6%)、212(48.2%)名。

2.3 研究工具

采用朱晓春(2011)参照前人编制的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共22个题目,4个维度分别为:网络休闲、信息收集、网络交易和沟通表达,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大五人格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共60个题目,5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4~ 0.814之间,平均0.793(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2.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在被试填写问卷之前,主试先宣读指导语,简要介绍施测的内容和目的,然后提出施测要求,说明答题方式,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确信被试已明白后,要求其开始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的答题时间没有严格限定,只要凭第一印象尽快回答就可以。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研究的结果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口学变量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5.79)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4.13),t=1.225,p< 0.05,其中男生在网上交易、交流沟通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年级之间的网络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网络交易的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2。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p< 0.01)。在各维度上比较发现,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M=10.21)和城镇大学生的得分(M=10.46)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M=8.73),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3.2 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人格特质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开放性与信息搜集、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表4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注: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就性别而言,在量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男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主动,更乐于去和别人去进行沟通,尤其是在恋爱方面,男生会更加主动地去进行交流,因此表现在沟通表达上的行为会比女生多。在网络交易上,男生的网络交易行为明显比女生的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男生会更多地关注与金融、财富有关的信息,并且很多男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很多网络游戏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这也可能导致男生在网上交易的行为高于女生。

4.2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

经过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信息搜集、网络交易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信息搜集方面,大四学生信息搜集的平均分最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的压力,他们开始借助网络的资源,搜寻与自己专业或特长相关的工作信息,谋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他们想从网络上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因而在信息搜集的维度上,大四学生比其它年级学生得分要高。在网络交易方面,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平均分最高,这可能与大四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到了大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课程较少,很多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会较其它年级多些,他们中有很多在闲暇时间里会选择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四学生的网络交易维度得分比其它年级的学生更高。对于大二年级来说,在大一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此时的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网络打交道(罗蓉,刘铁川,龙,蒋寅泉,徐伟强,魏丽威,2014)。

4.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们在网络消费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大学生。具体到各维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网络交易维度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网络交易上的得分比农村生源地的学生要高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生源或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成长于城市中,各种新鲜的事物接触较多,也较早地使用了网络,因而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交易这种途径来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商品。因此,我们发现,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网络交易的行为要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高(张晓丽, 2008)。

4.4 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和善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往往具有热情、信任、乐于助人、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受欢迎程度都较高,他们容易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身边朋友较多,不会轻易地和别人发生冲突,总体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正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能够很好的与别人进行沟通,在空闲时间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在一起消遣,不需要再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与别人进行联系,因而他们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的情况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和善性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沟通交流、网络交易和游戏娱乐呈负相关。

自律性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的人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条理,细心谨慎,自制力强。而相关文献表明,有不少青少年之所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多数是因为其自我克制力太差。网络上形形的娱乐节目,刺激火爆的网络游戏,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剧,使得越来越多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自律性高的人,能够时时提醒和克制自己,能够理智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掌握好使用网络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网络沟通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外倾型的人比较外向、开朗和冲动,他们比较喜欢参加学校里的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爱心,喜欢与人结交,不喜欢独处。对外向型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可以去倾诉,在他们看来,与朋友交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他们不需要在网上进行沟通表达。而内向型的人比较喜欢安静,他们比较保守,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可能只会拥有几个好朋友,交际圈子比较狭窄。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拘束、非常矜持,还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研究发现,有些内向的人,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或熟悉的人面前则可以表现得偏向外向,紧张感、拘束感会消失,他们也可以变得开朗和健谈。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内向人和外向人,其实内向的人也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时可能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呢称来彼此认识的,大家可以把呢称当作自己的人格面具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内向的人就会很愿意在网上与别人交流聊天,敞开自己的心扉。另外,内向型的人内心体验极为深刻、情绪兴奋性弱、爱独处,他们更容易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的消费行为(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的人容易焦虑、害羞和紧张,自尊心较低,危机感较强,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愿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对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网上的匿名性给了他们很大的交流空间,但由于情绪性的人往往对人有敌意且自我意识较强,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现实中形成的交往模式,即使他们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也是选择那些很熟的朋友,甚至就是一两个人,而不会与陌生人交流。另外,由于他们易冲动、脆弱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由于害怕失败,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波动,这导致了他们对于网络上的游戏娱乐方式也不热衷。

开放性与信息搜集和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的人其特点为:富于幻想,寻求刺激,渴望自由。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追求新鲜、创造、智慧等特征。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和变化,而网络作为一个大众的信息平台,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其中汇总,开放性格的人会更加喜欢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网络游戏富于刺激性、可操作性和可玩性,而这也符合开放性人格的人喜欢幻想、寻求刺激的特征。因此,具有开放性人格特点的大学生们更加喜欢玩网络游戏。

参考文献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 网络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关系. 消费经济, 03, 78-81.

董增云. (2010).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642-644.

, 刘俊, 董冰. (2003). 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9-34.

李保娜. (2008).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刘庆武, 肖水源, 曹晖, 徐慧兰, 周亮, 罗丹. (2009).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2, 138-142.

罗蓉, 刘铁川, 龙, 蒋寅泉, 徐伟强, 魏丽威. (2014).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72-377.

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网络成瘾的人格特质归因及对策. 河西学院学报, 04, 79-82.

万晓霞, 郑雪. (2008).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3, 279-282.

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Ⅰ: 理论框架与信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545-548.

于馨. (200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人格特质、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张红明, 李庆梅. (2007).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细分――基于网络消费目的的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 19, 66-67.

张晓丽. (2008).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05, 847-848.

朱海龙. (2009).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援助. 教育探索, 05, 121-122.

篇5

一 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7年9月,共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2013年9月面向普通本科全部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开设此课程的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蚌埠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学生2906人,其中理工类2325人、文史类361人、艺术类220人。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任课教师、学生的角度了解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访谈的组织和实施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5名一线教师,了解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教学现状,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开展情况的看法;学生主要包括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的部分同学。

(二)问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编制了《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6月课程最后一次课,对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401名大一新生实施测量。

三 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确定课程目标。

1 知识层面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层面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等。

3 自我认知层面

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师资情况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名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名。师资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6月统计数据)。从性别上看,以女性为主;从年龄层次上看,30-40岁教师有3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从学历、职称层次上看,本科生2名,研究生3名,其中2名本科生职称均为副教授,3名研究生中2名讲师1名助教;从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从教龄上看,3名教师教龄超过10年,其中1名超过30年;从总体上看,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

(三)课时安排

根据蚌埠学院2014年修订的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共28课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学期14课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本课程从2013年9月首次开设,至今为止,只有 2013~2014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分两学期开展教学;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由于阶梯教室不够用等原因,均为第二学期集中教学,2017~2018学年度截至目前尚未开课。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8个部分。主要涵盖三大类,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二是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大学生常见适应性与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五)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人数为200人左右,班额较大。通过教师访谈得知,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配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心理故事短片和心理测试。

(六)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类型为考查,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查(开卷笔试)与平时成绩。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计分,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出试题。根据?L谈得知,期末考查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和试卷答题两种形式。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

2011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学校方面

从总课时量来看,少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课程课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由于第一学期需要使用阶梯教室的课程较多,所以随意变更课程教学时间,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课。教学时间的变更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方面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整体偏低,自觉到课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做其他课程作业、吃零食、发呆、睡觉等。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表3所示),55.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和非常没有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较为排斥、不重视。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所示),出现超过三次的问题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和说话,其中玩手机的占86.5%、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占52.1%。

进一步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二是,理工科课程多、作业多,学业负担较重,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还不如抓紧写作业;三是,自己心理很健康,所以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需要了解的问题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即可;四是,考查课开卷考试,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不够强

教学内容是为人的,是帮助主体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客体条件和工具,应适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多元化、快速传递使得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典型案例,降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发现,67.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指导性不强。

此外,教学时间的调整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如“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按照课程原有时间安排,这一内容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第四周,此时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磨合期,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一内容授课时间变更为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教学内容基本无效。

(三)班额过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变得鲜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主,可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作用,即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无法实现技能目标和自我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通过广泛搜集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虽然喜欢案例,却仅限于听故事,不能认真剖析案例和反思,课后容易遗忘,很难在自己遇到相应的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尝试使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自由表达、角色扮演、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讲授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技能和自我认知层面的目标。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工科学生上课氛围相对沉闷、学生配合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教师无法完全把控课堂、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新的教?W模式无法顺利实施。

(四)教学考核缺少统筹规划

篇6

论文摘要:加强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怒政治教育足一项长期性、基玻性工作。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的忍想政治教育此应该以人为本,提高全校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指导和修正粉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本文就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工作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新时期高校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对策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影响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有序化、高效化的德性和思想素养培养过程,在社会转型期更是担当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所以,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要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的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对我国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中职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现实思想间题,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落实、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尤为重要,如何依托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解决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1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两个方面。同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贯彻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生发、产生作用和维持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因此,学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三者缺一不可。

    中职学校日前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教职工和学生。这些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但易受外界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变化对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中职学校管理模式死板,例如各高校都很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但实际情况常常是管理机构设置得越多、规章制度越严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管理本身出现的漏洞反而越多。同时,管理者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喜欢采取容易操作的行政管理手段,通过“压”、 “控”等方式对待学生,至于工作是否到位,  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有进步,管理者反而没有去关注。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对违反以人为本原则的,没有人情味的硬性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较宽松的环境,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忽略了个体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天赋有差别,能力、兴趣也有差别。由于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求的多极性、各类高校的层次性,都显示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上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材施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中职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

同时,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教育过程缺乏互动。在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从哲学理论上来说,这一教育方法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人的变化,不符合所强调的“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基本观点,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利于以人为本作用的发挥。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虽然灌输的方法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到今天,它的实效性越来越小。过多地采用硬性灌输方式是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主体的接受程度考虑较少,教育方法仍局限于教师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全面了解。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将在互动中形成的共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这些年轻的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带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结合当前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改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手段。

2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师生和谐平等关系。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拼弃传统的师道。承认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为学生兴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能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自然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学生为本,真正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外,还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当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学校必须以最大多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其最高策依据,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损害学生的权益。

    总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

    第二,用科学务实的态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实质,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和教育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高校实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心理健康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困于定呆板的框框之中。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真正解决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求职、恋爱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发掘学生的潜在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

    当代学生既关心祖国命运、世界风云,又注重自我发展既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只有掌握了中职学生这些思想特点,我们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用实在的办法正面激励大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采用各种奖惩的措施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受教育者通过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完成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篇7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教学 启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s-based Teaching Principle

JIA Haitao, LI Yadong

(Songshan SHaolin Wushu Vocational Institute, DengfenG, He'nan 452470)

Abstract "Student-based" principle in teaching is a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people-based" philosophy. "Student-based" principle emphasizes the initiative of teachers, which,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requires teachers to be mindful of students, and keep students' interests, matters, especially their developments in mind and strive to guide and cultivate them. Meanwhile, the principle,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demands that teachers take all possible effective student-centered measur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instruct students so to facilitate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in a healthy way. Thank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everal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is able to discuss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student-based" principle and succeeds in fulfilling it.

Key words students-based; teaching; implications

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强调培养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自由人、完整的人,通过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来开发潜能。又注重人的价值体验, 形成师生间合作的良好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而“以人为本”体现在当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形成了“以生为本”。

1 “以生为本”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指出:“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而“以生为本”,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群体为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学生是大学的根本;二是以学生个体为本,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思想渊源而言,“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当今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如王学海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发表《以生为本的理念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和官小燕的《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如何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的思考》,它们主要是在高校管理方面做高瞻远瞩的探讨,提出了学籍管理的经典之论,而很少涉及教学方面。戴聚坤的硕士论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以生为本的视角》是从人性化的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较全面,但主要还是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研究。而笔者的课题侧重课堂教学与应用方面,这是笔者作为一个一线教师的优势所在。

其二,“以人为本”理论性探讨。如吴光辉的《试论“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主要介绍以生为本由来以及其理论价值。智勇、孙岳兵、邢亮的《学生就是大学――以生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主要内容方面:一是探讨以学生群体为本,学生是大学的根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二是探讨以学生个体为本,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思想渊源方面,指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等。窦静,刘娜靖的《浅议教师如何做到“以生为本”》理论性也很强,可谓面面俱到,但实践中例子却欠缺,实践性结合不强。这一类型的文章大多数理论性偏强,而实践性阐述弱,这是本人在拙著中突出实践,经验性例子的一个特色,这也是我科研的一个重点。

其三,“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如傅瑶的硕士论文《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理论性强、全面,或许由于刚研究生毕业,实践经验不足,课堂教学例子欠缺。曹惠亚硕士论文《一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中国教学背景下的误区研究》主要是学外语的经验总结,而袁诗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石――以生为本》主要谈政治的经验总结,林小艳的《高校建构“以生为本”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强调其必要性。马俊杰、文书锋、黄文彬《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对其具体措施没做深入的探讨。史海洁、刘吉利《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和徐乔《以生为本教学――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一个方面深入探讨,值得借鉴。朱壮利的《“以生为本,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困境及对策》提出其中的一些弊端,令人深思。

这三个方面的探讨,可谓各有千秋。由于侧重点不同,也在该领域作出可喜的成就。而笔者的拙著侧重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是自己几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怎样去做,现在各个研究的实践性欠缺,尤其是关于课堂教学中几篇研究生论文,拜读他们大作以后,感触尤深。

2 我院学生(本科部)各种不良表现的分析

《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正因为学生有不完美的地方,才需要去上学。学生更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考试作弊、厌学、上课睡觉、上课搞乱等,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解决的。以下就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2.1 学生考试作弊

大学生考试作弊理由可谓多种多样。就我院学生的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弊的原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考场监考不严、社会风气、家人压力、侥幸,讨厌老师讲的课等。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监考力度,扭转不正之风。

2.2 学生厌学

学生厌学就我校而言,也是有多种因素造成。在整体上,公共课厌学情绪比专业课要强。但专业课厌学情绪也比较严重,个别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来到我院。这就需要我们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其厌学问题。

2.3 学生上课经常性睡觉

大量课余时间用在打游戏上,较少的师生交流与举行有意义的活动,这是在调查中涉及到的主要原因。

2.4 学生上课搞乱

由于老师带的班级多,不可能把全部同学的姓名都记住。有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就会出此下策。这也是学生在初中、高中惯用,但在初中、高中老师毕竟比较固定,故延续到大学,尤其是大一的新生。

2.5 学生基本礼仪缺失的分析

部分学生在家里娇宠惯了,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俗话说:没眼色。案例一:从超市回来的路上,一个学生碰到老师,老师手里也提着许多东西,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喊一声:“老师,你把这帮我提回去,我有点事。”

案例二:下雨了,教学楼积水,前面好心人放几块砖,形成独木桥,老校长准备过去,但没有一个学生给其让路,令人心寒。

综上分析,就我院学生出现的情况来说,学生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他们,解决诸如作弊,厌学,礼仪缺失等问题,应是迫在眉睫的。

3 教学过程做到“以生为本”的措施与方法

3.1 师心细谨,关注每一个学生

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做一个细心的老师。看看学生对老师关注她的反应,我们可得知。案例一:在课堂,我表扬了一个学生,说她很细心,有爱心。她后来给我发个短信:老师,您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人。当您向我说起那次我在路边找树叶的时候,吃惊,高兴一涌而来。嘿嘿,也许其他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存在呢。总之,谢谢您,老师。

案例二:讲舒婷的《神女峰》,我先是先从头至尾背一遍。当背到最精彩的部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时。我看到坐在第一排右边的一位同学眼里噙着泪,最后趴在桌上。事后,我觉得蹊跷,找同学们间接打听一下,原来这个同学刚刚失恋。

3.2 真诚笃厚,相信学生

我记得自己毕业时,导师给我做了个评价:真诚笃厚。在教学中,才发现其弥足珍贵。案例:2011年,教几个班的《古代文学》,由于课太多,顾不过来,领导让我决定,你舍弃两个班。我当时随口说出:“俄、日”。学生们知道以后,尤以日语班班长反应最强烈,先是找了本科部主任,当我从本科部办公室出来以后,碰到了他,他无助地看着我,我也没办法,摇了摇头,走过后收到一条短信:“老师,别放弃我们……”而后,俄语班班长也找到了我:“为什么又是我们俄语班?”我当时很无语,学生们太真诚,而我却在一次很随意的决定中深深地伤了他们的心。

3.3 启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孔子曰:贤贤易色。②这就是择偶选对象的问题。而在我讲《红楼梦》时,就让学生探讨一下这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林薛优劣论。

学生1:我不选林黛玉,我听着别人说林黛玉的名字我就害怕,因为我感觉她太有才华了。

学生2:我择偶有四个标准:一,看家庭;二,看长相;三,看才华;四,看性格。结合这四个方面,我选择薛宝钗。

学生3:我宁愿身体挨饿消瘦,也不愿精神枯竭,故我选择林黛玉。我觉得可以和她在精神上沟通。

学生4:我要娶薛宝钗做太太,让林黛玉做情人。(学生起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学生5:林黛玉身体不好,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林黛玉会影响下一代。

学生6: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没有什么治不好的,我还是娶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吗,林黛玉太美了。

学生7:我觉得,她们两个都太完美了。这就要看缘分了,如果我先碰上林黛玉,我就要把她视为自己的掌中宝,小心翼翼去呵护一辈子;反之,如果我先碰到薛宝钗,她就是我的贤内助,我们共同去开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学生8:如果让我选老婆,我选林黛玉;如果让父母选儿媳,选薛宝钗。谈恋爱,我可以决定,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

学生9:我不喜欢薛宝钗,因为书中记载了一件事,金钏死以后的一段时间,王夫人闷闷不乐。这时,薛宝钗去劝王夫人。意思大概是:金钏只是个丫鬟,给些钱打发算了。这说明:薛宝钗无视人的生命,心狠,所以不喜欢她。

学生10:紧接第九位同学,不能说明薛宝钗心狠,这正好说明薛善解人意,为什么林黛玉不去劝王夫人,替她分忧解难?而偏偏是薛宝钗?这正好说明薛的过人之处,所以我选薛宝钗,可以为父母分忧,减轻自己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学生11:(搞笑版)一个学生站起来,后面学生起哄:老师,他谁都不喜欢,他选刘姥姥。

学生12:(搞笑版)一个学生站起来,有些紧张:老师,我选贾宝玉。

学生13:(游离版)一个学生站起来,她们两个我都不喜欢。我选秦可卿。(太有眼光了,秦可卿是也许是书上所描述最漂亮的)

学生14:(游离版)我选史湘云,我感觉我的性格很像她。

学生15:(游离版)我选王熙凤,我就想做她那样的人物,可谓叱咤风云,也就是现代版的女强人。

……

在同学的激烈讨论中,老师作适当的引导,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的引导,也就是“以生为本”的具体应用。

3.4 人无完人,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教师,教书育人。荀子曰:人性恶。正因为人身上有“恶”,所以我们才要去学习。但是,人无完人,在教育中弥补缺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挖掘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我们不是常说,学有所专,术有所精。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需要的就是专家,所以现在国学大师少了,这也许就是时代之使然。案例:某学生,经常性不舒服,上课经常性迟到,考试基本上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我在班里让他进行课前演讲时,他根据《史记》记载的内容,自编了一段评书,与众不同,语言抑扬顿挫,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也许就是其身上的闪光之处吧。下去以后,我对其大赞一番。从此,他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也不像以前那样涣散不堪了。

3.5 依法施教,尽心尽职

“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等,我们如何对得起这些称号,也是让我们要注意的。案例:考试之前,学生来劲了,电话一个接一个,意思都一样:老师,一学期了,咱交流一下,去外面坐坐。其中的意思我们可想而知。这时,我们要坚持一个老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3.6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和学生思想潮流

笔者从事的是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的教学。众所周知,古代与现代毕竟有一层隔阂。如何使古为今用,用传统的文化来解释现代话语中出现的现象,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现代网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那我们就用网络用语做个案例:待我长发及腰,2013年9月,在网路上爆红。在它爆红的背后,有其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腰,是今字,它的古字是“要”,代表的是一个人双手交叉,立在地上的样子,本义就是人的腰部。然后稍微一引申我们就可以明白,从头顶到腰部,从腰部到脚,故“待我长发及腰”不正是中间的意思。在网上一些恶搞在照片,如长发托地,长发及臀等等则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而“及腰”则体现了一种恰到好处之美。又有长发飘飘,长发之美,那可谓古今一也。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生为本”在教学中人的调查研究,以寻找切实有效的,获得最大效益的方法与措施。通过对此的研究,也希望自己对“以生为本”的认识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与各位仁人志士共勉,心所安也。

基金项目:嵩山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校级课题[2013]--SSJY--009

注释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3.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5.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