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技术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技术的发展

篇1

[关键词]冶金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陈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59-01

采矿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的采矿技术仍处速发展的阶段,而科技则是促进采矿技术发展的源动力。鉴于此,进行有关冶金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介绍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探讨我国冶金矿山开发利用的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设备大型化

矿山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露天矿,另一种是地下矿。在开采的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矿山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不同的。首先,介绍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是钻机。矿山穿孔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潜孔钻,一种是牙轮钻。在国外一般都使用的是直径在31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的牙轮钻,这种钻孔设备穿孔的孔深可以达到73米。在我国则是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潜孔钻和牙轮钻的情况都存在,但是牙轮钻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如果是进行中型矿山穿孔则一般会选用潜孔钻;第二,是矿用电铲。矿用电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液压电铲,另一种是电动铲。目前,在国外使用电动铲的概率比较高,但是液压电铲的发展势头比较猛,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的是斗容为16.8立方米的电动铲;第三,是露天矿用汽车。国外使用的露天矿用汽车有液力机械传动的,也有交流驱动的。但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矿用汽车,其载重一般都是固定的。例如,有240吨的,有320吨的。而我国使用的矿用汽车载重量要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矿用汽车载重一般是120吨或者是170吨;第四,是矿用电机车。国外采用的电机车一般都是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联合驱动的,我国使用的电机车则大多是直流驱动的。其次,介绍地下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第一,是地下铲运机。国外使用的铲运机效率比较高,性能比较好,载重量大。国内使用的铲运机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大多是都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第二,是井下矿用自卸汽车。国外采矿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无轨化采矿技术,井下矿用自卸汽车在国外的应用比较普遍。但在国内,相关的技术还不成熟,使用井下矿用自卸汽车的情况还比较少。但这也是我国未来采矿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是井下钻机。国外使用的井下钻机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对操作过程进行遥控控制,工作效率比较高。在国内,除了一些大型矿产以外,大部分的地下矿山仍使用的是普通的钻孔设备。

总体来看,目前采矿设备正逐渐向无轨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采矿技术也愈加成熟,采矿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

1.2 采矿技术高效化和实用化

国内外采矿工艺发展的方向大致相同,逐渐向连续化方向发展。采用连续化开采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采矿的效率。一些比较先进的采矿设备被应用于采矿作业中,例如,可移式破碎机、陡坡铁路运输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矿山开采设备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实现连续化开采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地下矿采矿方法结构参数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矿作业的效率。而采矿工艺和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带动了采矿运输设备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运输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采矿作业中,从而提高了矿山开采的效率。

1.3 无(低)废开采技术

无(低)废开采技术就是指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废物产出率,如果不能避免产出废物,则应有合理的措施将这些废物进行回收利用。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实践,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了实现无(低)废开采的三种方法。第一,就是要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开采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地下溶侵、熔炼等开采方法;第二,就是要将生产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可以将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建筑材料或者是矿物化肥等;第三,就是先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存储在井下矿房中,以后再考虑如何将这些废物进行合理利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无废料工艺技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但在一些大型矿山中也已经开始使用无废料工艺技术。

1.4 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采矿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一直处速发展的阶段,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矿山开采领域中,数字化和智能化开采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出现了无人矿井,全部利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完成开采任务。美国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矿山开采,从而实现了无人化开采。加拿大研发了完整的遥控操作系统,可以对整个矿山开采过程进行遥控操作,从而实现无人化开采。目前,我国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一些智能化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矿山开采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矿山开采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矿山开采的效率。但想要实现无人化开采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 总结

总之,目前我国冶金矿山开采技术正处速发展阶段,相关的技术水平已经逐渐追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现有的一些采矿技术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从而影响了我国采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采矿设备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我国现在使用的先进采矿设备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采矿科技的重视,提高我国自主研发采矿设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喜彦.浅谈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目标[J].黑龙江冶金,2008,02:32-33+36.

[2]王亚龙.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采矿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165-166.

[3]杜振启,马义.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205.

篇2

关键词:科技发展 隧道技术 带动 展望

1前言 我国是多山区,多高原地貌,运输交通不方便,信息的交流也存在着特别大的障碍,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我国也应该发展隧道技术。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先进化,我国的隧道技术也有了特别大的进步,也发明了不少的先进手段(如TBM掘进技术、盾构法技术、新奥法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隧道技术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我国隧道发展的部位,这些部位集中在长大深埋隧道、过江过海隧道、引水隧洞、城市地铁等不同用途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不断修建。

我们都再说20世界,桥梁,铁路的发展占据了我国运输业的很大的比重,那么21世纪我国的发展就是隧道工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也逐渐的向地下发展。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将不断发展更新,也将更优质的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2隧道修建技术发展简述

2.1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在是局限于运输一个方面,已经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传递,在20世纪以前,我国的隧道技术与使用过于单一,在二十世纪后,城市的地下运输隧道逐渐得到饱和之后,隧道技术又逐渐的向军用化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化学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的使用隧道来进行工作。

2.2勘察设计向一体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隧道工程深埋地下,修筑在岩土体之中。这种施工方法已经不是单一的人力作业可以满足的,就算人力可以进行作业,如果没有技术层面的支持,不能正确的分析岩石土层的性质,单纯的土工掘进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也就说明了,是科技推动着工程的发展。

当前隧道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与综合地质勘探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隧道的技术逐渐的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这样的先进手段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隧道的运行好坏也就直接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来控制。

2.3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新奥法隧道技术的出现,是隧道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代名词,相比于传统爆破掘进的方式来看,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的随心所欲的应用,在一些断面层,碎石层,岩土层的地貌时,爆破技术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才能不导致隧道坍塌,但是,新奥法就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随着岩石力学理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施工与新奥法的结合施工,完全的取代了传统的钻爆法施工,这样的新颖的施工方法省去了不少的不必要的麻烦。当前我国的施工理论就是控制爆破机械施工,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施工工艺的理念,并且相比于以前,我国的的技术发展逐渐的向全断面,半段面发展,技术也逐渐的成熟。

2.4隧道施工机械化装备水平向现代化发展具体表现在:

(1)机械化装备能力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无论是钻爆法施工,还是新奥法施工都离不开这些机器的使用,这样的施工环境也造就了成熟的隧道技术,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科学技术带动了隧道技术的发展。

(2)出现了隧道掘进机,盾构机。以前的传统方法就是利用化学,物理方法来改变岩石的结构来进行施工,现在可以利用挖掘机进行土工作业。

(3)在目前这种机械化施工的前提下,不管是辅助作业机器,还是主要施工机器都是由电力提供能源,所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应该被解决。

2.5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个机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目前我国这方面最先进的设备就是,地质成貌仪。这种机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做出比人为更科学的预测。所以,在施工以前,这个机制的现场勘探可以正确的进行预测,这种地面是否适合作业,可以有效的减少支出,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确定的情况。实践证明预测监管虽然不能全部准确,但是大方面的估测还是准确的,往往这种大方面的预测是可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的,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3几点体会综上所述,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3.1隧道工程的重点问题就是管理者,与设计者的技术问题,在施工以前我们要注重隧道所依据的地形地貌,这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是隧道能否继续建设下去的主要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2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和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隧道施工。隧道内的空间是否可以满足正常的运行,施工过承重,是否可以提供有效的资源,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场地的有效规划是一个重点问题,必须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做到各得其所,互不干扰,增强吞吐能力。

3.3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必须符合“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是隧道建设的根本理论基础,人文化,是隧道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解决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根本问题。实践证明,科学方案都是经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讨才能最终定下来的一项方案。

3.4利用科学手段控制隧道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保证工做人员和乘客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而且,我们还要保证,隧道内的排水给水系统,防火防灾系统是否安全科学,是否可以保证正常的运行。

3.5发动科学手段,不断的在隧道技术中融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手段,保证隧道的质量与方便,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钻爆法技术,TBM掘进技术、盾构法技术,多功能管棚钻机、TSP、地质雷达等器械与技术是我国最近最优秀的工程手段,这种手段已经逐渐的被满足被应用于科学发展隧道技术。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单单出现在我们国家,也是目前隧道技术界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力量不够不能够解决这些矛盾,那么这样一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变得非常的有必要了,只有国家的科学技术手段上升才能解决隧道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是科学技术推动着隧道技术的发展。

结语

为了我国的隧道行业能够发展的更高更,走的更远,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上来,这样一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带动我国的隧道技术,不断的融合带动,我国的隧道行业就能得到最持续的能源。

[1]毛建安.秦岭特长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世界隧道.第4期.1998年.

[2]刘为民,毛建安.综合地质勘探在秦岭特长隧道中的应用效果.世界隧道.第4期.1998年.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发展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经济中,计算机科学及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以美国为例,在短短的几百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新先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技术创新。正是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全球经济才得以呈现出“一体化”,使得时间和地域的概念愈加变的模糊和经济发展信息化。并且,从研究领域来说,经济学的发展更是需要计算机科学的支持才得以使所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和量化,从而彻底改变纯定性的非科学研究,使得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得出行之有效的结论。

一、计算机科学发展史

以科学技术为标志,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电的发现与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拉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虽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走过了60个春秋,但计算技术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要漫长得多。

1.1 电子计算机史前史

1.1.1 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使用石子和手指记数的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到算盘;耐普尔骨条,圆形计算尺等。凝聚着许许多多科学家和能工巧匠智慧的早期计算工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消亡,最终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

1.1.2 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法国科学家帕斯卡1642年发明第一台机械计算机,齿轮式能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计算器Pascaline;1673年德国的莱布尼茨建造了一台能进行基本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1820年真正商品化的机械式计算机正式出现;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尔奇完成第一台差分机

1.1.3 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1941年德国的楚泽完成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通用程序控制的Z-3计算机;艾肯使Make-1计算机与1944年在哈佛大学投入运行;1942年,“阿塔纳索夫―贝利计算机”,简称ABC。

1.2 计算机的发展: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元件,以科学计算为主要应用领域,以IBM系列机为代表的第一代计算机;1958~1964年,以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应用领域为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的第二代计算机;1964~1974年,采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第三代计算机;1974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的第四代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最快、技术成果最多、应用空前普及的时期。

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从类型上看,计算机正向系统巨型化、体积微型化、资源网络化和功能智能化这几个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信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络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受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2.1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该系统所包含的基础功能模块和工具软件有:通讯软件、文字处理、excel、图形声像的处理、自动排版、安全保密系统等。为保障系统安全,一般通过防火墙进行保障;为实现资料共享,可依据自身的管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库和数据资料的检索数据库等。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领导层通过这些管理对企业的各项工作作出决策。这就要求信息资料的准确和完整,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就充分利用了网络所有的控制和决策职能,将信息系统所保存的目标信息与该系统所获得的当前信息相比,找出差异和问题,然后进行决策并执行。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管理全程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可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企业人、财、物实行计算机管理,有利于分析企业各种物资消耗看,进行人事档案动态管理,财务工作实时监督等,能够完善工作环节,保证工作真实可靠。在企业运营方面,可以在市场分析、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售后反馈等方面实现网络管理,使企业真正达到一个较高的等级。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网络大规模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以来,其发挥的作用正趋于全面化,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可以提高信息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和外部信息是通过数据的采集、加工、传递和提取实现的。

2.2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结构优化中的作用

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可以说与网络经济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网络经济的兴起并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经济的结构,使其向高级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信息产业本身具备的特点,它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与钢铁、能源、汽车相并列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其表现为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渗透、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生机,使经济结构趋于“软化”和高级化、信息产业也是促进其他高技术产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信息网络化的过程实质是物质和劳务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附加值较高的信息产业演进的过程。网络经济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结构的智力化以及消费结构的服务化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赵军,张家.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7(17).

[2]陈孟建.计算机科学对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与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8).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一个新的里程碑。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以信息科技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并使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将人类生活日益信息化的更新改进中,也实现了其自身逐渐向多元化的转变。

1.计算机科学发展历史与快速发展原因

1.1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史

图灵在1936年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的论文,从此开启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1946年至1969年是计算机使用电子管的阶段,国际首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在1946年诞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体积较大较重,花费成本大,运行并不快,它主要提供科学计算服务。 1959年到1964年是计算机晶体管阶段,在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小型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低成本廉小型数据处理计算机。从1964年起,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步入了产品系列化阶段,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从1990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日益微型化、智能化,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其超强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性,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换代,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1.2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因素

社会需求的驱动。二战时期对信息的紧迫需求,大大的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来,计算机因为其强大的运算能力,从研究所和政府部门转向民间,被发展为广泛的民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尖端科学领域,随着各行业对计算机高性能和大容量的需求,带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3芯片制作、软件开发

计算机芯片和软件的不断开发,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运用加速了计算机的研发,使得计算机科学创新技术日益加快。

1.4共享信息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

信息共享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日益大众化,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最新信息的平台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的创新,缩短了研发周期。

1.5选择机制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

在选择机制下,认识的提高会带动选择判据的提升。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应用中被广泛接纳,得以在一次次的历史抉择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人们会想方设法的解决好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选择机制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2.1微处理器的发展遇到新问题

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开发和使用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它就如同化学反应中的一剂催化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而改善微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在于能否进一步减小芯片内晶体管的尺寸和宽度,这需要曝光光源的波长更短,从而将晶体管做得更小。但是UV(紫外线)已经无法使晶体管更小化,短时间内微处理器性能无法实现很大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处理器的发展。

2.2纳米电子技术崭露头角

一直以来,电子元件都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微型化、智能化、超高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电子元件技术却没有获得同样的发展,目前来看已很难适应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如同一双大小不合且过了时的鞋子,已无法跟上计算机的前进步伐。此时,纳米电子技术的出现,无疑成了摆脱这种僵局的一个突破口。纳米电子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集成度和处理速度的双重限制,为计算机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无限可能。

3.计算机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是一段光辉的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计算机必定会迎来更好的春天,计算机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朝着高速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3.1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跟传统的电子元件相比,优势明显,不仅能冲破计算机集成度和处理速度的两度限制,而且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一方面,量子计算机的储存容量和运算速度均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另一方面,生物计算机在集成度、存储容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处理速度更相当于普通电子计算机的几百倍。

当前所使用的计算机硅芯片物理极限已经无法再突破,无论是在体积方面还是耗电量上都无法再少了,也无法再提高通电和断电的频率。有专家预言要解决此问题必须采用纳米晶体管制作“纳米计算机”。据估计,纳米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将会是现在的硅芯片计算机的 1.5万倍,但其所耗能量却少很多。纳米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的目的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出来。

3.2 3D异类器件集成

两股不同的力量正推动着 3D阵列中集成半导体器件向不同方向发展。

一种方向是在公共平台上集成不同技术来提供最佳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的需要。显而易见,微缩的CMOS之外的新兴技术通过混合搭配应用需要适应特定的技术,在性能上具有很大的改进潜力。不同技术的组合需要功能不同技术的3D集成,这些技术下至微处理器、ASIC和DRAM,上到RF、模拟、光学和MEMS。这类不同的技术包括将分子、塑料和快速单磁通(single―flux)量子超导体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直接3D集成到硅的平台上。

另一个重要驱动力是减少全局互联的延时,更好的提高系统性能。在同等条件下,器件的3D集成比平面排列的晶体管互联延时更少。因为3D集成的表面比平面电路低,必须解决3D集成的散热问题。3D集成中内存与处理器的集成前景广阔。

3.3量子胞自动开关

在量子胞自动开关(QCA)当中,包含了多个量子点规则排列的细胞构成了一种局部互联的架构。用静电互想的感应的作用,来给细胞之间提供联系,而并不是依靠线路。在向细胞内注入一对电子的时候,这一对电子的方向就决定着单元的状态。磁 QCA是另外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电子QCA正处于主导地位,暂时还不能对它的性能来进行评价分析。将这些QCA 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和使用布尔逻辑门电路完全不一样的电路功能。

3.4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0和1可同时存取),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普通计算机要大得多,而且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现有的个人计算机的奔腾3的晶片快将近10亿倍。

3.5生物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运算就是实现周围物理化学介质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由酶来充当计算机的转换开关,而程序则表示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20世纪90年代,相关学者发现脱氧核糖核酸 DNA在不同状态下代表不同信息。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就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再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成另外一种基因的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的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则相当于输出的数据。如果能控制这一个反应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成功的制作DNA计算机了。蛋白质分子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近,比硅晶片上电子元件要小得多,生物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要的时间仅仅可以用微微秒还计算,所以,它要快于人的思维上百万倍。

【参考文献】

[1]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篇5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072-02

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等,有力地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以前一些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危险性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入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1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在手术前,患者虽然思想上已经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对于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仍然是顾虑较大。护士应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情况和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术前教育,并介绍一些成功病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接触患者时间较多,术前教育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特别应注意术前教育,年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因儿童手术往往由父母决定,术前教育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但对于少年患者,应考虑患者本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在实施术前教育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常人的语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胆怯和迷茫。术前教育应包括对手术室先进仪器设备的介绍、疾病的诊治、手术方式、手术优点及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1.2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现代骨科手术不再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入路。而是经常可从胸腔、腹腔或者胸腹联合入路显露脊柱,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肺部胃肠道、皮肤准备等。

1.3术后观察及护理无论何种内固定手术,都应密切观察术前、术后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血运的变化。对于经胸腔行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都带有闭式引流管,除常规护理外,还应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等现象,并注意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对于腹腔负压吸引的也应有相同的措施)。

2、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微创骨科技术,如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镜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或脊柱结核、肿瘤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而相应的内镜技术则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2.1术前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较少,现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前1d刮除体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创口,在这些微小的创口中,容易存留细菌,从而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改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需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

2.2功能锻炼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卧床时间常常由手术后1周缩短至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所以,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第2d即可让患者进行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颈椎间盘镜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前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上下床姿势,在术后第2d就可鼓励患者下床进行锻炼。

2.3熟悉操作系统微创技术通常是在监视器下完成的手术,除特殊的手术器械外,还常有复杂而又精细的光学照片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组成。所以,手术护士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系统的良好维护也是必不可少。

2.4术后观察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并发症。比如关节镜手术易导致动脉损伤、胸腔镜手术易导致血气胸等。因此手术后的观察很重要。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下肢的血运和感觉运动的变化,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随着骨科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骨科护理工作将面临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挑战。不断学习,紧跟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在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是护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陆声,钟世镇,徐永清,腹腔镜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5):1169

[2]秦柳花,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护理60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3):1038

篇6

如今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重视引进、消化、吸收上积累自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最终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韩国、台湾;一种是满足于技术引进的短平快、拼资源、拼劳力和资本依赖,不重视技术能力的开发,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社会动荡不安,如南美一些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意义。

1 科技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追溯到李斯特[1] 的研究:“每个国家的现在是建立在以前的发现、发明的改进、完善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些构成了现在社会人类可资利用的智力资产,而每个国家现在的生产率和它能够获得和使用的智力资产以及增加这些智力资产的能力密切相关”;“不存在与物理、机械、化学、数学、工业设计等科学无关的工业;在科学研究中也没有任何发现、发明和过程不会对工业和生产产生任何作用,因此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也很普及。”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英国的崛起依靠的是纺织、炼铁、航运以及水力等工业部门生产技术的革命,美国的发展则是依靠石油、钢铁和电力等主导产业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德国19世纪末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则是第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追赶的工业部门[2]。Narin等的研究表明,近年美国的公共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最近OECD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在知识社会中,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强化”[3]。

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20世纪末的后来者来说,他们没有机会在新的产业中进行重大创新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而只能沿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路径进行模仿和学习。Dosi[4] 等通过对比研究韩国、台湾与巴西、墨西哥的追赶过程发现,60年代的韩国、台湾还落后于巴西和墨西哥,然而90年代他们成功的追上了发达国家,而后者却仍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Rapini研究发现韩国和台湾的发展中存在以下明显的特征: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之间高度相关,其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是同步增强的;同时经济增长和科技产出之间也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他们并不是如逆向的线性模型(注:指一些学者推断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有别于发达国家“基础科学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是呈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基础科学发展”的逆线性模式。) 所说,等到经济发展了才去增加科技的投入,在他们追赶的最初阶段就已经非常重视科技资源的分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Bell和Pavitt[5] 的研究指出,考虑到技术创造和变革中的知识需求,现代社会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差距无法自动逾越,因此单纯依靠外来的技术建立大规模的工厂并不能提高技术引进国的技术能力,积极的学习对于克服后发劣势非常重要,起步阶段模仿的作用非常大。Cimoli和Dosi[6] 指出,把技术引进和学习结合起来后,从模仿到创新只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模仿的效果和内在的技术能力有关,起步阶段和追赶过程中都需要一个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

2 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古代的发明大多为技术而非科学,真正的科学观念没有深入人心,而我们常说的科技一词很容易使人们忽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严格来讲,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研究主体。按照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一般来说大学和研究机构负责科学研究,而企业专注于技术开发。区分科学与技术对我们研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因为在发达国家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在成为科学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技术开发的强国和经济强国,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却不成立。由于起步阶段科学技术非常落后,急欲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对技术相当的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则更多的是和关系国家经济军事安全的学科联系在一起,对和产业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不足。

Pavitt[7] 在研究“为何基础研究对于经济发展很重要”时指出,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技术进步的直接来源,而且它是对科技人员的一种很好的科学训练,可以提高其科研技能,同时科学成果也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应用。Rosenberg[8] 在讨论企业缘何从事基础研究时指出,基础研究是进入信息网络的“入场券”,正如Cohen和Levinthal[9] 讨论研发的两面性(创新和学习)时所说的这是一种开发吸收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科学研究的主要作用在于创新过程中的学习,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R&D过程中学习和创新的程度会有所变化。

除了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以外,科学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扮演了另外几个重要角色:

(1)科学研究相当于一个“探测仪”,外围的科学研究可以探测国外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可资利用的科技资源,可以检测到对本国经济发展可能有用的新技术。因此,即使在暂时无法介入的行业中保持一定科学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2)国家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证,它为进入和发展关键产业提供必要的知识。Perez和Soete[10] 指出,公共的科学研究降低了新兴行业的进入门槛,是抓住机会窗口进行追赶的必要条件。(3)科学知识和增长之间还存在更加微妙和复杂的关系,如科学进展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况。(4)现在的技术创新主要产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引进和模仿必须考虑技术在新的环境中(国家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人口结构等)的适应性而进行改进,在一个技术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的时代,这个技术改进过程包含了更多的科学内涵。

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Rosenberg认为科学是外生的,技术领先于科学;Klevorick等则指出,基础科学研究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机会”。因此,企业非常重视追踪大学和科学机构的研究进展。当然对于不同的工业部门来说,基础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事实上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发展,技术范式的变革由科学推动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作用也日益显著。Nelson和Rosenberg认为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科学研究既是技术发展的“先导”,同时又是技术发展的“追随者”。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发展趋势,使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互为前提,互相推动,促进了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

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但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停滞和低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科学和技术之间不能协调发展。Bernardes和Albuquerque[11] 对120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水平越发达,科学向技术转化的转化效率越高。

3 实证研究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表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而众多国家的实践经验也很好的验证了这个结论。然而在我国到底科学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的潜力还有多大,我们通过何种方式可以更大的挖掘这种潜力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从前人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科学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又不是一种简单的确定性函数关系,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我们希望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连续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含在数据背后的统计关系。

3. 1 数据收集和处理

我们选择了中国除香港、台湾、澳门、重庆(在所选时间段内,行政划分有所变动,造成各项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故没有入选)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1992-2002年间发表的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以后简称人均论文,用PP表示)、人均国内授权专利数量(以后简称人均专利,用PT表示)以及人均GDP(用GDP表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注:由于笔者数据搜集的条件所限,这里的数据为1992-1994,1997和1999,2000-2002三个时间段共8个年份的数据。数据来源为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国际科技论文(EI,SC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用来衡量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论文是一个最为常用的表征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然而由于国内发表的科技论文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选择国外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作为衡量指标,它代表了该地区高水平的科学产出,是众多衡量指标中较为满意的一个。某一地区的技术水平用人均专利产出来衡量,这也是衡量产业技术能力的一个最常用指标[12]。人均GDP则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最为方便的指标,考虑到通货膨胀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用工业品出厂指数(1985=100)对人均GDP数据进行了平减。当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三个指标无法反映出三者关系的全貌,但作为科学研究的探索,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

3. 2 基于panel data的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是基于“省份-时间”的数据组合,建立固定效应影响的模型进行估计。30个省的资料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问题的全貌,然而不同省之间由于经济、科技实力又存在着区域差异,固定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这种差异。此模型与单独的截面数据模型或时间序列模型相比,不但可以描述某一时期样本数据的规律,还可以观察随着时间产生的变化,更好的捕捉科学和技术交互作用的影响。基于以上数据,我们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LSDV)建立了下面这个一般的线性panel data模型:

GDP[,it]=eα[,i]+β[,1]PP[,it]+β[,2]PT[,it]+μ[,it]

i=1,2…30,t=1,2…8

其中GDP[,it],PP[,it]和PT[,it]是第i个省在1992-2002年间第t年的人均GDP,人均国际科技论文和人均国内授权专利观测值向量;μ[,it]是随机干扰项8×1向量;e是8×1单位向量,α[,i]是待估计参数,它反映了不同省份之间的个体影响。在应用EVIEWS3.0软件的分析中,我们采用了White一致性标准差和协方差以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无交叉项的回归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GDP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PP

0.016352

0.006262

2.611031

0.0095

PT

0.134681

0.019732

6.825603

0.0000

PP×PT Fixed

effect(略)

R-squared

0.888487

Mean

0.234298

Adjusted

dependent var

R-squared

0.871867

S. D.

0.164200

S. E. of

dependent var

regression

0.058777

Sum squared

0.718575

resid

F-statistic

1657.250

Durbin-

1.642963

Watson stat

Prob

0.000000

(F-statistic)

转贴于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2]等于0.8885,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DW值为1.6429,根据判定法残差序列基本不存在自相关,从整体上讲该模型的效果不错。

从回归结果来分析,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均会显著地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均科学论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016个百分点;人均拥有的授权专利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1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基础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获得成功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还很薄弱,由基础科学研究开始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产业化的源头重大创新能力在大部分领域中还不具备。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主体,但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能力二者是不同的主体完成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到技术能力的建立不是自动发生的。国外的经验表明科学和技术水平相互促进和提高,科学和技术的良好互动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反之,很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科技实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较为常见。因此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了科学和技术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修正后的模型为:

GDP[,it]=eα[,i]+β[,1]PP[,it]+β[,2]PT[,it]+β[,3]PP[,it]×PT[,it]+μ[,it]

i=1,2…30 t=1,2…8

其中PP[,it]×PT[,it]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他各项含义同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有交叉项的回归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GDP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PP

0.069491

0.011837

5.870763

0.0000

PT

0.135956

0.017232

7.889929

0.0000

PP×PT

-0.012114

0.002327

-5.205433

0.0000

Fixed effect

(略)

R-squared

0.912233

Mean

0.234298

Adjusted

dependent var

R-squared

0.898665

S. D.

0.164200

S. E. of

dependent var

regression

0.052270

Sum squared

0.565559

resid

F-statistic

1075.756

Durbin-

2.092203

Watson stat

Prob

0.000000

(F-statistic)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修正后的模型调整后的R[2]为0.8986,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模型1;DW值为2.0922,根据判定法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各方面来看,模型2都更好地反映了数据间的关系。

对比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模型2中考虑了交叉项的影响之后,回归的结果和模型1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增强,人均授权专利的系数从0.1347上升到0.1359,即人均拥有的授权专利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人均GDP可上升0.1359个百分点。人均科技论文的系数变化很大,从0.0164变为0.0695,新增交叉项的系数为-0.012,这说明在模型1中由于没有考虑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影响,明显的低估了基础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在我国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而影响了经济水平的进步。

以上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经典的理论不符,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亦不一致。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以高校和政府的研究机构为主体,财政拨款始终是基础科学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科学资源分配制度也不尽完善,造成长期以来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发展脱节,与经济发展脱节。因此,基础科学研究的提高消耗了社会的科技资源,却没有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应的贡献。改进这一状况,从短期来讲就要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基础科学和产业技术的相互作用关系;从长期来看,则要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

此外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是依靠引进-模仿的方式建立最初的技术能力。虽然经过了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大多数企业仍不具备自主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总体基础较弱,不可能采取一步到位的发展路子。我国近几年的成功实践也是由于成功地实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引进——改进——创新”的二次创新过程,更注重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引进,长期不能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只能完成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组装、制造等环节。中国的企业虽然已经进入产业链条,但是处于低附加值的环节。但是那些成功实现追赶和跨越的国家经验之一就是,他们更注重引进专利、技术许可证等软技术,较少引进生产线等硬件设施;注重引进国外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后期、尚未商业化的技术,这样能使他们快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但是,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是无法满足我国自身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的。实践一再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中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结论和建议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基础科学研究所起的作用。基础科学研究有待于和产业技术发展进而和经济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技术进步需要和基础科学研究相结合,完成从二次创新到一次创新地转变,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分析30省市的数据可知多数省市的科学研究、技术能力以及经济发展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三者的和谐发展将有助于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较为理想的情形是基础科学和技术进步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对经济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正面影响。面对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

(1)在保证科技财政投入总量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科技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科技资源分配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和转化有其自身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科学研究机构不能像企业那样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因此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及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成为一个关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2)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学成果向产业技术的转化。探索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有效转化的模式和途径,在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帮助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在经济和科技较发达的省市,可以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做法,建立非营利性的产业技术应用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并以此建立开放性的平台来联系大学、企业和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3)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现二次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是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一环,也是我们最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很多企业都以起步晚,资金、技术实力薄弱为由满足于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在很多制造业产业部门,尤其是传统产业部门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谁得到了最先进的设备,谁就可以获得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然而,我们赖以竞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不断侵蚀,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制造业,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因此激活企业的创新机能,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者,才能使我国从世界制造车间变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制造中心。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 A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当时它是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的教室般大,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并且当时它的计算成本很高,随着计算机成本的逐步降低,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专业的研究机构以及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管理各种事务,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因特尔思维CPU处理器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直到1982年世界上首台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使计算机的成本快速下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从一开始只能用于军事部门和大型科研企业开始发展转入到普通的小公司甚至一般家庭。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渐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向微型发展,进入到各个企业、家庭;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仍然在军事、国防、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计算机科学无论是在政府机关、企业、家庭等领域,计算机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不难发现,计算机儿科学技术是一个计算机是一个飞速发展、进步、具有超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计算机科学无论在运算速度、开发成本、使用性能都得到了质与量的飞跃,它的每次更新发展都必然带来自身的进步与推广。而如今,随着它的六十多年发展历史,并且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元向多元化的转变,极大的充实和发展了人类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普及性与深入发展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潜在与重要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生产力,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支柱性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社会、文化、商业领域等。并且随着计算机不断地更新进步,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必然随之扩大。

(二)专门化与综合化

在计算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的同时,其专门化和综合应用的特点也日益凸显出来,例如,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具备了智能化,通过网络来操控家电的运行程序,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将逐渐取代目前单机操作的模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某些经济政策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多方面专门化又必须强化为系统的综合性能,从而更好地解决方方面面的工作。

(三)突破性与深入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专业化的普及与发展,它的功能和定位将会更加明确,从而促使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功能分化,挑战更多的突破性革命,并且深入到社会生活更加广泛的领域。这种突破性突出表现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新上,从1904年电子管的发明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共耗时42年,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半导体晶体管到半导体计算机的发明只用了10年的时间,此外。微电子精细加工发展到集成电路,历时不到两年,一直到到第四代计算机的问世,更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与突破,现如今,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各种台式机和笔记本逐渐诞生并且不断的进行更新改造,计算机将按照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更多的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向信息的智能化更加深层次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中心,在普及计算机功能上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宽带高速上网等服务是目前计算机的主要特性,各种不同的发展技术将在未来等到更好的发展体现。同时,人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来自于世界方方面面的信息,并从中获取我们自身想要得到的信息,极大的充实了人们的知识量、拓宽了人们视野。目前。人们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应用在家庭、企业等不同领域,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人文化、智能化在多方面得到了体现,促进了计算机想更高、更深入层次的发展进步。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日益普及、向多领域广泛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需要,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进一步向社会渗透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教育也在各种程度的教学领域纷纷得到实践,各个阶层要求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也大幅增长,“无处不在的计算”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在国外同样日益普及,向多领域、多层次发展延伸。计算机科学技术存在于各种家庭电器中,现在的笔记本、电子书籍等更是计算机向多领域多层次发展普及的表现。不论是学生、上班族都可以根据手中的笔记本进行学习,查阅资料。即方便又快捷。它的发展普及适应了高效率、高节奏的城市生活发展。

(三)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性能品质越来越高

目前,计算机的更新效率越来愈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使用中日益暴露的弊端进行更新改造,并且更新改造的效率逐渐加快,比如,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技术,程度越来愈高。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计算机已经采用上万计算机并行的方式处理,Inter公司现拥有10亿以上的晶体管微处理器,把计算机协调并行起来,高效的解决现实存在的技术问题。高性能、高品质的更新技术日益发展实践,促进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篇8

数字图书馆在上世纪九十年末在我国就开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前在网络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不仅建成了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而且互联网带宽也不断增加,虚拟专用网络形成,具有安全可靠的硬件支撑环境,数据存储能力不断增加,系统与软件不断升级,数字资源库也开始提供服务,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范围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实现了三网环境的全面覆盖,而且各种服务终端也都涵盖进来,面各多类型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初步建设成了覆盖全国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我国对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 我国开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就不断增升,这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报告又再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而且还要加快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在这种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国家、政府和经费的支持,而且在文化和科学融合的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引入了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好的加快了其推广的速度。

(二)随着网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所覆盖的人群和地址越来越广泛,当前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网民数量也不断增加,而且大龄网民数量和学历低网民数量呈增加的态势。人们更热衷于手机上网,这样就使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了新的服务人群和新的需求,这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数字图书馆的科学规划与发展

我们处所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科学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技术升级、资源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创新来加快推动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协调发展,确保数字图书馆在技术、资源和服务三个要素快速发展作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需要确保所规划的方案要能够更好的满足数字图书馆用户所需求的服务,同时还要确保方案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撑条件。另外数字图书馆发展规划方案还需要在寻求技术、资源和服务三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假设以三个圈来代表各要素,即技术圈、资源圈和服务圈。这样通过对这三个圈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准确把握。优势建设三个圈重叠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服务圈与资源重叠区域、服务圈与技术圈重叠区域是否建设进行取舍,技术圈与资源图单独重叠区域没有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放弃建设。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技术圈、服务圈和资源圈也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需要推动三个圈向相互重合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要使唤得三个圈重叠的区域能够最大化,这是数字图书馆规划的最终目标。

(一)发展专有技术,推动技术圈升级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首先是通用技术的支持,如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大规模存储等建设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所依赖的技术。其次是专业技术的支持,如知识组织、关联数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贯穿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相关技术。最终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专有技术,为用户在知识发现、信息获取与利用等过程中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

(二)分层规划,促进资源圈调整

参照技术、资源、服务三圈结构图,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规划可按照“基础”、“紧缺”、“投入”三个层次进行。基础层的资源,顾名思义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资源获取有保证,技术有支撑,服务有需求,需要重点保障。紧缺层的资源,是需想办法解决获取渠道的资源,是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有效途径,技术成熟,需求旺盛,应制定计划下力气发展。投入层的资源,是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提前储备的前瞻性资源,需要敏锐的发展眼光,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建设与研究。

(三)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快服务圈扩展

用户需求是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依据,用户需求分析是进行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模式刨新所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一方面要满足最广泛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更要深度开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服务。服务圈的扩展可通过深层发掘用户需求和主动引导用户需求两个途径实现。

篇9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从世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人类就已经展开了一次为期不短的计算机革命,而这次革命对于计算机技术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发展,计算机发展势头越发迅猛,并且发展速度也随之提高。而有关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也从传统单一模式发展成为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而针对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宽,不论军事、政治、工业、教育还是医疗等等都有所涉及,人们的生活也越发的离不开它了。

1追溯历史

一九四六年世界第一台人造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们将其取名为埃尼阿克。它由一点八万电子管构成,体积相当庞大,重约三十吨,有两三个房间那么大,而且只能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使用成本相当高。伴随着成本减少,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相关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才将计算机技术拓宽到其他领域应用上面,伴随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变迁,因特尔处理器的问世才使得计算机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是一九八二年问世的,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成本已经最快速度降到最低,而计算机也由过去只有政府与大型企业才可以使用变成现如今的计算机普及化了,正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来,计算机的发展逐渐呈两极化发展趋势:一面向平民普及,逐渐走入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家庭;另一面向更高端发展,对它在军事医疗等的建设开拓新思路。现如今,不论是政府、企事业还是个人家庭,计算机都可谓是无处不在,很容易看出,计算机发展前景良好,而且人们在将来会越来越需要它,从它的诞生到现如今,它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计算机的每次变革都标志着它会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它到今天已经有六十几年发展史了,可以说它的发展是深入骨髓的,凡是与人相关的领域它都有所展现,而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逐渐变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造福了整个人类社会。

2计算机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探究

2.1普及化和深度发展化

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无疑是科学技术,而且现如今科学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计算机毫无疑问的位居生产力榜首地位,对于国家的繁荣富强与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伴随现代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用计算机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计算机已经无形的深入到与人类相关的每一处、每一点中,各行各业都开始离不开它。而且伴随计算机技术自身逐渐发展,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必然日臻明显。

2.2专业性与综合性

计算机普及化发展的同时,它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也变得越发突出,比如智能家用电器的诞生,电脑控制各种家电正常运行,它已不再是单独运行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控制全局,尽可能的造福人类生活。伴随人们需要,计算机的专业性又要加到它的综合功能里面,也就是说它不仅要高科技智能化,还要向功能多样化发展。

2. 3飞速成长与强化渗透

伴随人们对计算机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标与定位变得更明朗,它也在飞速成长中,并且强化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3]。它的飞速成长表现在从电子管问世到世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中间跨度一共四十二年,而伴随时代进步,半导体的晶体研发成功到半导体的计算机问世用了十年不到时间,另外,从微电子领域跨越为集成电路,也就用了一年多时间,第四代的计算机研发成功,带给人类历史性的突破,它的突破与发展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密不可分,所以与其说它是强化渗透不如说是人们需要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3结语

根据以上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回溯与其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发展趋势归纳为大致三点:第一是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即性能与速度方面的提高,第二是向更广的方向发展,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高科技渗入到家庭琐事之中,第三是向更深的方向发展,推进智能化产业进程。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出现是为人们可以更好的生活。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化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也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娱乐与便利,更加速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为国富民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强.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21:31-32.

篇10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一个复杂和彷徨的意识形态之中,如何正确地定义和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本质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原理,规范科学技术道德和它的社会责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我们中国在这样态势下,会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比如物质带来的益处,会被我们片面夸大,进而产生了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达的观点,也会导致GDP的增长是衡量文明的唯一指标的单纯导向。比如现在政府头疼的房地产房价过高的问题,就有地方政府以房地产作为拉动地方GDP增长的主力的意识有关,造成了深度的经济恶性循环,由此导致了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从而不去综合考虑全面的包括社会和自然的因素。科学万能论,又是伪科学滋生的土壤,伪科学会进一步混乱视听,搞乱科学技术与生存环境的平衡。

让我们反过来看一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是生态价值观的合理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吗?不是,而是支配它的价值观。比如,现代科学技术对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通过反渗透、离子交换和微滤技术可以使污水直接达到引用级水平。但是由于投资问题,国内很少有企业采用。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淮河流域的企业被迫购买先进的处理设备,但为了控制成本,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才开机。这难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困境吗?相反,很大程度是价值观和环境道德危机的问题。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向人们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冷漠。当我们具有了改变自然的能力时,我们却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忽略了自然与我们的关系更忽略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杀虫剂的使用,使人类得到了暂时的利益,但却造成了永久的痛苦。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抵挡了一阵细菌的攻击,但是将来,一个小小的伤口会取走我们的性命。这本著作,给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就是为了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关键可持续发展因素。目前,发展中的中国面临这样的一些意识问题:

首先,在知识层面,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学科与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把一切真理都冠以“科学”之名。第二,在方法论层面,对“什么是科学方法”缺乏共识,也不理解“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的灵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失范状态得不到纠正,因而在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由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内部,缺乏公认的学术规范,各行其是,常常搀入一些非科学、甚至伪科学的成分。第三,在实践层面,不能恰当处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的混同二者,以为基础科学的突破自然而然会带来生产效益。有的片面认同科研和教育体制中不合理的现状,视“重基础、轻应用开发”、“重理科,轻工科”为正常,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的不能很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建制与社会其它建制之间的关系。要么简单对应,要么截然分开。最大的问题是在科技体制内部缺乏健全的运作机制,在科技与生产、科技与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第四,在人类文明层面,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是历史发展的杠杆,也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更没有作好准备应付科技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等提出的激烈挑战。例如,中国当时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乐观主义态度,在创作的科普读物中,无不把未来世界设想得无限美好。事实上,只要真正地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是可以找到一个理论上的出发点或研究纲领的。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然深刻决定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地,当今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选择,对传统制度与文化构成冲击,也对西方模式的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相比之下,今天某些经济学家谈中国的改革时,往往有重视制度创新、轻视技术结构创新,重视经济杠杆,忽视科技动力的倾向。这方面的开拓性工作,科学技术哲学是我们要引起重视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