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篇1

关键词:经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建立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使经济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应该超前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则是:(1)经济发展支撑科技进步。(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若是差异过大,无法体现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协调性。

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系统的内部协调。(3)经济与科技运行协调。具体表现在: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指对科技的投入总量、对科技的拨款、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贷款以及技术引进用款等占总量份额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提高、反映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平衡的指标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科技综合实力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度提高等。

二、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

(1)描述功能。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深刻且客观地动态反映经济与科技各个领域的现状,既能够反映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各自内部因素间的对比关系,又能够反映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解释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既能够测量出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协调的成都,而且还应该有能够帮助判断协调原因的指标。

(3)预测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拥有能够利用近一段时间内历史、现状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预测未来经济、科技各自的发展趋势和协调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4)预警功能。预警功能是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能够通过研究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规律,分析出影响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适应的指标阈值,将其作为经济与科技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若是靠近或超出这一界限,能够及实地发出预警。

三、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R&D投入额和R&D强度指标

科技进步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现阶段资金投入对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D投入水平通常采用R&D投入额和R&D强度两个指标来表征。R&D投入额,指的是一国对R&D的投入总量,计算方法为:

R&D投入额=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企业以外的单位资金投入本企业、委托本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经费支出额

或:R&D投入额=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资金支出额+企业R&D资金外部支出

R&D投入额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投入的纵向变化,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

而R&D强度指的是R&D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R&D强度低则表示科技投入量不足,经济缺乏对科技的支撑力度。横向比较R&D强度,能够清楚地看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支撑程度。

(二)索洛: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增长速度计算科技进步对产值的增长速度的贡献,他提出的计算公式是:

y=a+αk+βl

上式中,y是产出增长速度,k是资金增长速度,l是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a是技术进步速度,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比上产出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索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一是来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二是来自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那么经济增长模式属于集约型,否则为粗放型。

(三)R&D弹性指数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并且科技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一定时期内,R&D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用R&D弹性指数来描述这种关系,R&D对GDP的增长弹性大于1,则表示科技的投入增长适当超前于GDP的增长,这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普通状况。

(四)位差

位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能够说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相当。经济综合指标可以用GDP总量或者人均GDP,技术综合指标可以用科技发展R&D投入额和R&D强度等指标,计算出的位差越小,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协调程度越高。

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级,一级指标是经济科技协调程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科技内部协调指标、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标以及经济内部协调指标三个指标。三级指标是反映经济、科技内部协调的子指标和反映经济与科技外部协调的子指标。

科技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结构、科技人员结构、科技成果数量和成果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比、科技人员各个等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技术出口额等。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的评价指标从经济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的协调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与科技运行的协调性三个方面来看,有科技成果应用率、GNP增长率等。经济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地区布局等多个方面来看,有恩格尔系数、各地GDP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经济与科技协调程度、内部协调、子系统等来分为3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具体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弹性指数、位差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与科技的协调程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参考文献:

[1]孙喜杰.科技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指数规律分析:兼论科技规模“指数增长”佯谬[J].科学研究,2012(06)

篇2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方面占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据相关报告显示,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把握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1 有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叙述

1.1 有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主旨

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等企业,科技企业具有这两方面的能力。目前,在各开发区中,有很多小微企业,主要从事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开发等新兴企业。通过实践验证,已经证明科技型小微企业能够培养高技术产业的人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特征

第一,对其投资较少,其规模也比较小。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其员工数量在十人到一百人之间,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该企业具有其自己的财务体系,可以凭借自己的资金和财产从事一些民事活动,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有法人资格,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企业财务制度还不够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财会方面的信息资料不够全面,信用度低。因为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小,其融资的难度就相对增加,促使融资的成本高、代价高,从而导致各个银行不信任大多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愿对其给予资金支援。第二,在年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内部员工素质相对较高,而且员工都比较年轻,在该企业中,技术型人才很多,其素质也高,他们都有高学历,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企业市场的时效性强,灵敏度高。高科技产业可以靠自身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占据市场,其原因就在于这种产业可以领先竞争对手。因此,在创业期、发展期到成熟期,各个阶段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因为各阶段的收益是无法预知的,从风险控制角度看,银行需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采取观望政策。

1.3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视不够。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一直都是侧重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其认为大型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却忽略了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其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为其提供资源,另外,小微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造成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举步艰难。第二,营业状况不佳。企业规模小,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低,而且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阻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因为其规模小能力有限,同时管理方法不够规范导致许多小微企业面临倒闭。第三,小微企业的负担很重。根据了解,小微企业也要缴纳各种税金,而且税率和那些大型企业都一样,还有其他一系列费用,如此重的税务负担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进步。

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经济增长就是产量的增加。通常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增长,也就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产品与劳务增加,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优化经济结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技术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方面的改进;第三,对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和提高,即经济效益的提高、卫生健康状况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的提高及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改善等。

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方法及模式,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向着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所谓的良性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打破现有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及相关的结构,重新构建合适的结构。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第一,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其次对城乡结构进行调整;最后,调整地区的经济结构。第二,提高效率。首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然后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素质;最后,改革事业单位,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第三,建立经济体制。转变增长方式,重在打破传统的增长模式,建立全新的增长模式及体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者之间具有交互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科技型小微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福建社科院课题组,李鸿阶.世界各国(地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借鉴意义[J].亚太经济,2012(06).

[2]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12(04).

[3]叶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2(03).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生产关系;生产力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人类反思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文明的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作为现展观,它不仅是发展观上的一次革命,而且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到实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使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处于一种矛盾的关系中。因此,如何规范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协调人与科学技术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科学被认为是高尚的,而技术则被认为是“工匠”的活动,是低贱的。科学是社会上一群特殊的人游离于社会活动之外的一种行为。欧几里德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是纯理论的东西,不依赖于技术而存在。这种观点,在18世纪以来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否定。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其主要技术――纺织机和蒸汽机所依赖的基本力学原理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了;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主要技术――电动机所依赖的科学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在法拉第发明电动机57年前发现的;无线电的发明距麦克斯韦建立电磁波理论只有35年,这种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应用时间间隔的迅速缩短现象,在20世纪更加显著。原子弹、激光器等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其理论发现年代的时间间隔已经只有短短几年乃至一、两年。在今天的高科技领域中,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发明有时已很难说出时间间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线也已模糊不清。今天,科学技术已经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很难加以区别;同时,科学技术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观一直占主导地位。传统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财富的无限增长。这种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不仅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使不少国家出现了“高增长,低发展”或“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和矛盾。这一切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产生于自然科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外林业等学科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意思是说,由于砍伐、火灾、虫害等因素产生的森林蓄积量的减少不能超过森林的自然生长量,否则,林业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延伸为:“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能力,同时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可持续性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对发展本质的限定。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以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全面认识为基础的。正是在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浪费、资源损耗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中,人们开始认真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机制、发展模式,使得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明确化、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内在地包含着现代科技观。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以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来看,也只有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子系统之一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的、根本的和现实的。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是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其次是这种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的,前者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从内部来看,发展所需的要素供给能得到保证,即突破生产资料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从外部来看,发展所需的条件能得到满足,即为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人类改造世界,解决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两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主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可以突破劳动者自身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经济作为生产关系的范畴,它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主要受生产力的约束。这种约束来源于生产力的两个方面,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由于受人类自身物质条件限制,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对其进行的开发也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而人类的脑力却有很大的开发余地。所以就劳动者本身而言,对经济发展构成的约束基本上来自劳动者的脑力方面。劳动者的脑力包括知识和各种技能,脑力的功能是使人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务。而从根本上说,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关于如何运用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手段的总和。因此人类脑力的发展,突破其对经济的约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可以突破生产资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它是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工具决定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手推磨和蒸汽磨都是劳动工具,前者的出现决定了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后者则宣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将诞生。受手推磨这一劳动工具的限制,封建社会的经济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而蒸汽磨的出现突破了原有劳动工具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生了飞跃。

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指人类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事实上在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的人类目前还未能认识,或是无法利用的资源,这使得劳动对象的扩大成为可能。人类的生产过程,或者说是经济活动,是一个转化、消耗劳动对象的过程。然而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可被人类利用的劳动对象是有限的,这便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一是自然环境的容量。人类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系统行为要从外界吸取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同时向外界释放物质和能量,也即消耗资源同时排出废弃物。自然界能提供的并且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对废弃物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这二者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可被人类利用的新的自然资源,扩大劳动对象;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需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这两方面的实现都要依靠科学技术。

以人类的能源使用为例,在工业化以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以人力、畜力为主,技术含量低,消耗自然资源较少。随着蒸汽机的发明,煤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但煤的燃烧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1952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下决心减少煤的消耗,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煤燃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技术,来避免超越环境容量的限度。伴随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作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的阿拉伯国家为了抗议英美对以色列的支持,宣布停止向英美出售石油,同时将石油价格提升数倍,从而造成英美等国经济界的一片恐慌,股市大幅下挫,经济面临崩溃。在经济的发展面临受石油数量制约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在两个方面做出贡献。一是在开发新资源上,采油技术的发展,使英国北海石油的开采成为可行,在短期内缓解了石油的短缺危机;二是在减少消耗和开发替代品上,大力开发内燃机节能技术,电动汽车和燃氢汽车也开始问世。虽然这些科学技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石油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然继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依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利用核能。然而即使人类获得了利用核聚变能的科学技术,不必再为能源的短缺而发愁,也会有其他的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例如土地、大气……人类还需要不断利用科学技术来突破约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社会化的进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之中,在当今世界尤为显现。但是,在这样一个科技与社会一体化日益凸现的时代,无庸讳言,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网络技术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计算机病毒、恶意网络攻击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社会经济;能源的开发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自身生存空间的明显恶化;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核危机;克隆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虽能为人类医学带来新的希望,却也带来了更多关于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问题……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

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认识根源来看,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归咎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对自然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原因,即人们在选择、运用科学技术时的某些短视行为,只顾眼前的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忽视了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就社会因素而言,科技所追求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后果,都要受科技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当今大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已不再是个人行为,需要各方面的协作。这迫使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为他们提供科研条件的集团的价值取向。而某一社会集团在做出决策时总是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使得科技成果在价值取向上很难顾及其它社会团体,从而很容易产生对集团外的不良影响。

三、小结

综合以上论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即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无法估量的价值,但同时也包含带来某种消极后果的可能性。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这样一个相互关系: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极作用损害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一切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的。科学消极影响引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会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社会化过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并综合利用各种科技知识的进步加以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毅.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2、张汉萍,周世平.科学技术发展走向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3、李建华,辛勇飞,许正良.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技术经济,2000(8).

4、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尚勇.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M].2001.

6、路甬祥.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N].中国教育报,2005.

7、张春霞,金浩,赵国栋.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4).

篇4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引言: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享受和愉乐的空间,但是与此同时的,它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伴随着新世纪新思想的步伐,人们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他们开始摆脱以往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多面看待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 目前,它已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被人们广泛关注着。 人们热烈讨论着这一问题,希望在找到问题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建筑经济回归到以往的“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下。

一、构建绿色建筑经济

生活舒适度高、有益于身体健康、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周围环境安定和谐是构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 并且它还应该在降低消耗能源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所以,绿色建筑经济同时也可以被称为低碳建筑经济、 生态建筑经济、 可持续建筑经济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到绿色建筑经济的核心就在这里。 我国自进入WTO 后,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因拥有别具一格的特点而在世界分工中更具优势, 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充分利用其中的先进科技、全球化氛围、携手力量以及市场经济新特征,促使我国经济在进入WTO 后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而随之而来的是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的大力提倡绿色经济的呼声。

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

(一)发展依据

1、外部环境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面对现在的“温室效应”等问题, 人们开始提高警觉, 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并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奉行着“低污染、低能耗”原则的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流行。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做得更加全面和完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大力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开发和实施,另一方面也在同步改善技术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弊病,例如: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耗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变更有条理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及成功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2、内部环境影响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的导向作用, 外因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说世界形势外因,那么国内需求就是内因,最为更为重要的内因了。 在我国,举着“低碳经济”大旗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少见的,可见,在这一方面我国的觉悟是相对较高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各项改革的黄金期,其中包括:现代化改革、城市化改革、工业化改革等,在这种大规模的改革中我们不难发现,“低碳改革”也在悄然进行中。

(二)发展价值

1、绿色建筑经济的有形发展

价值绿色建设经济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不难看到我国城乡住宅情况占地面积广, 如果想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绿色改建”,工程量是相当巨大的,有些人因此就会对“绿色改建”项目嗤之以鼻。 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项“绿色改建”工程确实耗时、耗力、耗材,然而,从长远来看,它的有益之处却是极多的,它可以大幅度拉动我国 GDP 的增长,每年节约大量的能源资源,保护现有环境不再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2、绿色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

价值绿色建筑经济的有形发展价值是指可以在有型社会中看到的价值,是一种可以切身感受到、触摸到的价值。 而绿色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价值,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实际感受到,但却真实存在的价值。 例如:绿色建筑经对于环境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与这个大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生存着,社会环境因为绿色建筑经济变得不一样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随之变化着、这种微妙的变化并不能为人们所感知,但是它却是切实存在的,这些就是绿色健康的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价值之一。

三、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绿色建筑经济, 努力提高绿色意识是当下最应该开展的活动之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之后,计划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绿色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色媒体,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把“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理念贯穿其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团体, 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和组织对于建筑经济 “绿色化”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将绿色经济的紧迫程度与重要程度传递开来,促使绿色建筑经济更好更快的完成。

(二)加快培训步伐

除了上述的宣传工作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展开培训活动。 将绿色建筑经济思想深入人心。 各大高校历来都是作为“人才输出工厂”享誉一方的,所以,作为培训的最佳地点应该是学校。 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在培养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时,尽力将绿色建筑经济加入其中,从而培养出新世纪的新型建筑型人才。与此同时,在校园内部我们还应该重视设施问题。 新型的绿色建筑经济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经济不同,需要崭新的设备作为它的依托,将以往的传统建筑观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新环境中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这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走上社会感染一批又一批的建筑经济人才,将绿色建筑经济思想融入整个建筑经济行业,最终达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大力健全政府补贴

政策政府是我国任何事业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支柱, 它在精神上给与我们强大的动力, 让我们能够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上稳稳地走下去,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坚持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同样的,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精神层面还有物质层面的东西。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政府补贴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我们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也时常给予我们重要的物质保障。 对于绿色建筑经济这个好大的可持续发展工程,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金补贴。

结束语:当前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 我国建筑业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把双刃剑面前,我国建筑业必须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实现我们经常所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狠”原则,一方面,要抓紧内部自身的发展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在此基础上强调投资回报的实际利润。 只有两方面都健全了,建筑经济才能走上绿色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5

内容摘要: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领域,而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县域经济的必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粮棉油主产区、不同优势农产品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县域经济 因地制宜途径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大国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农业科技创新应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不同县域、县域不同农产品在农业科技创新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沿海地区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以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商品化为基本取向,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不断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把农业培植成为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基础产业,实现效益型、环保型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开发与推广优质化、特色化的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适应人多地少特点的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WTO挑战,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产出率,以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需求;开发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在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全程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开发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技术,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发展便捷型的质量检测与动物检疫技术与设备,提高动植物检验检疫水平,加强市场产品质量检测。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针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和草地畜牧业的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集水、节水与高效用水技术。针对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单位耕地耗水量多的特点,大力开发集水农业技术和节水农业技术,多方位开发水资源,增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土地持续高效利用与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一是针对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研究开发综合性技术方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针对土地沙化问题相当突出的现状,研究开发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技术。三是针对牧区草地退化与牧民增收缓慢问题,研究开发高效畜牧业与保护草地生态技术系统。四是针对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开发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耐盐碱作物育种技术等;创新高效造林与种草养畜技术。研究开发一系列如林草合理比例、林草优质适应品种、林草保护利用、高效养畜技术等技术体系,以满足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需求,解决退耕之后当地农民的生存与增收问题;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品种。针对西部地区农作物品种单一、单产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变化需求,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后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的现实,研究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满足当地农民生产与生活需求;开发动物良种培育和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出栏率低、产品产量低、品质差,迫切需要引进、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迫切需要发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与耐寒动植物品种培育。针对西部大部分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作物有效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短的特点,研究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延长作物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特点与品种培育出高产、优质耐寒动植物新品种。

大中城市郊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大中城市郊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大中城市为依托,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挖掘大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集约化农业、资源环境型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型农业,着力扩张都市农业的各种环保功能与科技示范效应。

大中城市郊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

挖掘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大城市郊区的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研究和创建环境生态型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挖掘节水型农业技术。随着大城市郊区农业功能结构的逐步调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的地位将显著提高。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耗水量过大的现象较为突出,给大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带来较大压力,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创新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技术。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国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起步晚,科技相对落后,需要根据各大城市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特点等制定符合区情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提升籽种农业与精品农业技术。籽种业与精品农业己经或正在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精品制种技术,胚胎移植扩繁技术,苗木脱毒快繁技术等。

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设施农业是大城市郊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过去许多技术与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这些设备和技术价格高、耗能高、劳动力需求较少,不符合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短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因此,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大城市郊区农产品的供应对象主要是大城市居民。随着大城市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实施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并能对农产品采取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为此需要提供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粮棉油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发挥其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继续强化粮棉油生产,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规模较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优质、专用品种系列化。品种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以及市场优势,重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新品种,以满足粮棉油加工业以及畜牧水产等企业对优质粮棉油的迫切需要;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重点围绕该地区主要农作物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多熟种植、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开发与应用畜牧水产以及加工业技术。重点围绕农畜水产品资源的巨大优势,依靠养殖业技术进步带动畜牧水产扩大规模,加快农牧结合和转化;同时,加快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的创新,带动主要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创新低成本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技术。重点围绕农业主产区目前普遍存在大水、大肥、粗放投入而造成经营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突出研究开发节水、省肥、节能等低耗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环境安全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技术。重点田降低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品的使用以及常规的地膜、污水灌溉的防治等,研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生物农药、降解地膜、土壤改良等技术和产品,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检验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土产区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不同优势农产品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根据比较优势的大小,我国主要农产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比较优势比较明显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特色资源产品,如小杂粮杂豆、羊绒、特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地方性特色畜禽、珍稀水产品等;二是目前在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如部分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等;三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国内需求量大,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征与不同的比较优势,应采取不同的技术重点,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对于这类农产品,主要技术需求是把它们作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行开发,实现扶大扶强的目标。这些产品多数依托原产地的独特资源,并形成了当前的生产模式,即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但个体经营规模较小。这类产品本身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求人工操作,劳动力密集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壁垒和瓶颈,它们需要的是能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体系,如简单化农事操作程序,可以大面积使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不破坏产品外观的机械化技术、适当的产地储藏设施等。目前,这类农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规模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力增加优势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可显著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这类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降低农药、兽药残留等制约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对于畜产品,主要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疫标准,争取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发展高效饲料与配套饲养技术、药物残留控制与检测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对于蔬菜、水果产品,关键是要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化学物质残留同时大力开发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延长出口半径,扩大市场范围。针对这类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及发展安全食品的迫切需求,今后须重点研究解决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无害化生产控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检测技术。

(三)整体优势不明显的大宗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通过扶持和建设,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巩固国内市场,抑制同类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对于比较优势己经变得不明显的产品以及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在提高技术含量与整体效益的基础上主打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生产的出发点,跟踪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产品的技术特征,力争形成进口替代局面,避免进口产品过多侵占国内市场份额。对于国内需求大而生产不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建立和完善该产品的加工体系,进口初级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后一方面满足国内对其制品需求,另一方面还可再出口国际市场,获得增值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Abstract:The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aning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the five coordinate developments,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think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which are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一、发展评价的理论

对发展水平与进程进行评价既是对过去发展成就、发展的得失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发展道路、发展起点的选择与判断。关于发展阶段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以结构差异为依据的发展阶段评价,二是从要素贡献角度分析的发展阶段评价。前者以钱纳里为代表,后者以库兹涅茨和丹尼森为代表。钱纳里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1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分析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上的一般变化规律,以人均GD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1]。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二是在这些国家的总产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的变动趋向如何。丹尼森在1960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测算,发现在美国国民产出相当多的部分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来解释,丹尼森的解释是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知识进步[2]。

通过发展成就来评价发展水平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的平均成就反映一国的发展水平,这是目前为止衡量发展水平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指数之一;世界发展指标是世行每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世界概览、人口、环境、经济、政府和市场及全球联系6大类,近千项指标[2]。中科院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中科院何传启在《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中提出,其现代化评价模型的基础是英格尔斯现代化10项指标,再加上三类文明发展指标(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分别衡量一个国家知识生产能力、国家知识和信息普及程度以及测试知识应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何传启评价模型为评价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方法[3]。

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与发展评价相关的又一项广为人知的评价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兴未艾,各国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评价研究也倍受关注,基本形成了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尽管各类评价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具体关系和联系、指标的权重、指标的阈值、综合评价方法一直是评价的核心和难点[2]。

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一直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有:

1.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体系。典型代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四大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S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议程》的内容设计而成,体系由25个子系统、142个指标构成,是目前较有影响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工具[4]。UNCSD的体系比较适合于环境受到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描述,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其指标数目也过多,层次、粗细分解不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之间差异模糊,指标权属的不确定性明显[5,6]。

联合国统计局(UNSTAT)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FISD遵循“压力-状态”体系的思路建立,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应于“压力”,影响、效果与存量及背景条件对应于“状态”,影响与响应对应于“响应”。该体系共31个指标,与CSD指标体系不同的是,FISD指标不是依环境因素或将环境成分作为划分依据,而是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章节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指标进行分类。该体系的缺陷是选择的指标数目多于前者,在分类或指标属性上表现得较为混乱[4,5,7]。

2.综合指数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针对CSD和FISD两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25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该体系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今后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给予各自的权重,即对于那些当前值和可持续目标值差距较大的指标给予较大的权重,这就需要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意见上的一致为前提。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存在着差异,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易于认识和掌握,但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5]。

3.以价值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典型代表有基于净财富流量的指标体系如绿色GNP、基于财富存量指标体系即“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出的绿色GNP体系,其思路是就资源、环境对原GNP指标(也包括GDP和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修正。基本做法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以“收入”为中心的做法,而以“财富”作为出发点,从考察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一宗旨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四个要素,即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首次将无形资本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要素之内。该体系的优点是赋予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并利用“储蓄率”的概念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表达。该类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是否一切资源环境要素都可以价值化尚有争议;二是即使可以对资源环境进行价值量化,在技术上也很复杂和困难[4,5]。

4.基于“能值”理论的指标体系(ESIISDI)。能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分别用能值产出率((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交换率((EER)来衡量系统产出效率、系统过程的环境影响、系统的交换效益。能值分析将能量分析方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美国生态学家Brown 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giati S.首次提出了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初步填补了能值理论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的空缺,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学者陆宏芳等人针对ESI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能流、物流和货币流进行综合分析,将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分子、环境压力作为分母拓展构建了与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成正比的新的综合指标((SDI)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SDI值越高,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越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越好[4,8]。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文发展指标体系(HDI)、道夫尼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Daly-Cobb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WMDS),Cobb等的真实发展指标(GPI)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Dal和Cobb 1998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Prescott-Allen 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模型、荷兰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HUE)提出的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均为可持续定量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4,5,8]。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跟踪国际相关研究的动向,1985年马世骏院士参与了世界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宣言书《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起草,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牛文元于1993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采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等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10]。赵景柱于1995年综合考虑世代的连续性、重叠性以及人类的生育年龄和工作年龄等因素,构造了时间跨度为30年的世代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1]。1996年毛汉英以山东省为例设计出4个系统层共计90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层面评价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水平[12]。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42个指标层。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7年按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4个领域分别列举了重点指标,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3]。1998年郝晓辉提出了由社会(含23个指标)、经济(含18个指标)、资源(含6个指标)、环境(含20个指标)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8)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总体结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成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6个子系统,共计83个指标。王铮等2004年提出了一个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思想是按照资源、环境、增长、社会公平四维展开,每一维的测度都与新经济增长模型联系起来[1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有些具有先见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朱庆芳2005年曾用38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16]。胡学锋2004年用科学发展观对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36项指标)[17]。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提出了5大综合指标来衡量干部的政绩[18]。《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也推出了与科学发展观相应的政绩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19]。

三、发展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权重赋权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1.基于主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夏水春提出用AHP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状况,来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情况[20];姚天祥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了评价[21];刘建翠(2005)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22];刘亚臣等(2008)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几个典型省份的城镇化进行评价[23]。此类研究人为影响因素大,说服力不强。

2.基于客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王大虎等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24];王艳平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状况[25];陈玉娟等将熵值法应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中,并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6];杜心灵等(2007)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小康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27]。朱顺全(2004)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城镇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8]。闫文周(2005)应用熵权方法对我国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9]。此类研究对结果成因和评价过程的经济学解释说服力不强,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也可能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思路

1.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补充和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进步指数、国民幸福指数等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改变现有研究指标残缺不全的现状,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第二,进行科学的指标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旋转,对海选后的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第三,利用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层。采用Fisher聚类分析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逻辑分层,构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利用地区差异系数,保证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用Topsis、距离函数确定绿色GDP、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地区差异系数,量化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区域差异。解决以往在不同地区的评价中忽略地域性差异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

3.采用循环修正的思路,构建评价方法体系。第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用模糊聚类、AHP、灰色评估、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二,一致性检验。利用Spe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上述方法得到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评价结果的循环修正。利用平均值法、Boarda法、Compeland法等方法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解决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对已获取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弥补现有研究判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量化分析的缺陷,提高判定主要影响因素的精确度,有利于评价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根据不同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分析不同指标的特征,选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可解决现有研究忽视评价指标个体差异所导致的综合评价结果失真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6.构建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相对应的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找出评价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管理和完善。

五、结论

建立一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一是可以比较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年份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年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年份所采用的措施及方法,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同时找出导致发展比较差的年份的原因,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针对性建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例如,比较深圳、大连、西安等副省级城市或某一个省的各地级市某一年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地区所采用的经验、措施及方法,同时找出导致地区发展较差的原因,并将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为城市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及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美)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奎.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204-230.

[2] (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34-152.

[3]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8-132.

[4] 张林英,周永章,杨国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评[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5):50-62.

[5]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34-46.

[6] UN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 Methodologies,New York:UN,1996(6):56-74.

[7]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30-248.

[8] H.T. Odum,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nergy and E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M].NewYork:Wilev,1996:48-56.

[9] Wackernagel M,Rees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28-36.

[10]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46-154.

[11]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3):50-62.

[12]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论[J].地理研究,1996(4):38-46.

[13]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J].统计研究,1999(2):18-24.

[14]郝晓辉.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J].科技导报,1998(2):74-78.

[15]王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指标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2005(3):64-70.

[16]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5(8):32-38.

[17]胡学锋.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J].南方经济,2004(7):54-62.

[18]张法一.政府绩效评估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理论新探,2005(5):38-44.

[19]田藏.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22-30.

[20]夏水春,夏世斌,王芳.基于AHP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商场现代化,2006(16):301-302.

[21]姚天祥.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

[22]刘建翠.全面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与国际比较[J].中国青年科技,2005(1):48-52.

[23]刘亚臣,常春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24(1):132-136.

[24]王大虎,李建磊,金浩.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721-725.

[25]王艳平.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陕西省的经济状况[J].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2):299-300.

[26]陈玉娟,查奇芬,黎晓兰.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88-92.

[27]杜心灵,赵彦云.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2):61-64.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一直以来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与枯竭、环境破坏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因此,对于目前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我们国家来说,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向低碳过渡,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1.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而作为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我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会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作为发展我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三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形势日益严峻,在一些局部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甚至发生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这种“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不仅不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持续下去。

2.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另一较大挑战。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当前,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在要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事实上,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整体配合和推进。同时,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我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党的十报告已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足以表明和可以预见,资源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总之,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积极应对低碳经济,需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发展低碳经济是合乎我国国情,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为后续的有几十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榜样,也要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面临着履行减排义务和争取发展权利双重任务,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低碳意识,培养低碳生活,加大低碳投入,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一些政策,引导公民转变观念、加以践行。有了政策的引导,还要有产业的支撑,才能长久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且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就要教育和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节电,节水,节气,在减排治污方面,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治理好畜禽粪便,购物自带环保布袋,购买绿色食品。垃圾主动入箱,管好宠物粪便,不能把畜禽尸体随意丢入河道,等等。要将这些小窍门和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宣传推广,倡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把低碳生活方式变为自觉行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许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可以做到,哪怕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会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双重威胁,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方向,更是未来全球经济竞争性最强的重大领域。低碳产业需要“高成本、高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必要的前期投资将换来持续的领先优势和未来的财富,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抢占这一制高点。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赶型的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同时相伴随的是高昂的环境代价。在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诉求的背景下,把握时机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这必将使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正逐渐被愈来愈多的国家所认同。当前,要抓紧区域性低碳性社会试点工作。各省市可以建设起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在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着眼于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抢占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巨大,在不少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从能源消耗结构看,我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三种,而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能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10 年得到根本改变。在此格局下,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此外,要设立碳基金,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低碳社会转型的核心本质来自于技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解决的主要是局部问题,是生产能力从一个地区转移到了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个国家转移到了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从全球角度来看,能源消耗量不会减少,只能转移。因此,技术进步是根本出路,我们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持续发展 经验模式 启示

一、国外科技金融持续发展的经验模式

1、美国的经验模式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体中独占鳌头。GDP总量由1952年的358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56760亿美元,净增长42.8倍,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717070亿美元的21.9%。与此同时,美国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较为成熟的金融科技创业市场。在2008年后,美国创投市场上共有1314笔针对金融科技市场的投资,投资总额达到了90.3亿美元。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投资完成数量和投资额度分别较2011年增长了20%和22%。

(1)硅谷银行的金融支持。硅谷银行(以下简称“SVB”)是一家独特的金融服务机构,专注于“创新”市场,属于高成长性创新企业的银行。2010年SVB拥有175亿美元总资产,312亿美元客户资金以及12000多位客户。硅谷银行的投资领域侧重于信息与电子技术行业、软件与网络服务行业、生命科学行业,主要向这些领域中高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投资。2010年,SVB贷款组合总额为56亿美元,有55%是支持软件、硬件、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其中,处于早期阶段的贷款占比达到了14%。硅谷银行的贷款融资,有利支持了这些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壮大。2010年硅谷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9.4%,贷款增长9.74亿美元,增速达21.4%。硅谷银行在支持美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完善的科技孵化器。美国的科技孵化器业务范围广,具有多元化的融资功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创意、技术研发、风险投资、未来市场定位和企业管理等,从而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科技孵化器可以将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银行机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3)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美国目前形成了三个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于一般担保贷款而言,小企业管理局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75%的担保,对10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对于少数民族和妇女所办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小企业管理局对他们可提供25万美元以下的90%额度比重的担保。二是区域性的专业担保体系,由地方政府操作,因各州情况不同而各有特色。三是社区性小企业担保体系。

2、英国的经验模式

英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金融稳定性较高的金融市场之一。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业进行了综合考察,评分范围涵盖了包括金融监管、商业环境、稳定性等7个领域的120多个项目,综合各项得分,英国在总排名中名列第一。

(1)提供科技担保。2009年,英国政府提出企业融资担保计划(EFG),为具有轻资产特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营业额在2500万英镑以上的企业在政府担保的前提下,可贷款1000英镑到100万英镑不等。到2011年,EFG为小企业提供银行担保贷款额度达到7亿英镑;个人及法人组织根据其投资于社区金融机构的资金多少,有不同额度的税收减免,从投资之日起四年内每年减免5%,金融机构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工程提供的资金;对于逾期未支付贷款的科技企业,有权获得商贷利息作为补偿。

(2)提供金融创新服务。英国政府每年用于采购的财政支出占GDP的10%以上,采购信息于每年年初公布于政府公开信息的官方网站上,中小企业采取竞标的方式,针对有满足需求的高科技企业,政府便与其达成协议,以协议的条件进行采购,给初创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

3、日本的经验模式

长期以来,日本的研发、生产和制造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总体规模和水平上处于全球的核心圈和产业链的高端。因为科技与金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从不同的方向对科技提供着大力的资金支持。

(1)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支持。目前,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有国民生活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中央金库和中小企业综合事业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其中直接或间接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共8家。

(2)健全的法律保障。早在1953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信用保证协会法》。随后,日本政府还颁布了《信用保证协会法施行令》、《信用保证协会法施行规则》等法律规范。1999 年成立了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并入其中。2000 年设立了特别公司债保险,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担保机构,畅通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金来源渠道。

(3)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到上世纪末,日本建立和完善了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相应降低了市场准入条件,畅通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大大提高了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到1995年日本的风险资本额已达到190多亿美元。

二、相关启示借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事实证明,经济的大力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快速进步,加快科技带动经济发展,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1、培育优质的金融政策环境

一是加强立法建设。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这种行为要有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也要由法律加以规范,才能使其稳定、健康地运行。美国、日本都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很不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风险投资这种新事物的需要,甚至对风险投资是一种障碍,对科技的发展极为不利。二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直是资金借贷所提倡的基本原则。由于科技金融风险较高,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科技金融资金运行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后,需要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系统,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贷管理,定期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2、加快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从资金来源看,美国政府立法允许包括公司退休基金、高校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都可以成为科技创新投资的主导力量,而英国则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科技金融体制的创新。一方面,可以试点采取股权质押、有偿使用、溢价收回的方式,支持科技协同创新体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市场,通过支持和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设立资产证券化产品、吸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融资发展。

3、加强探索科技保险业务

由于科技创新事业本身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能否取得较好的效益仅靠自身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007年,中国保监会和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6]129号)精神,科技保险已经在部分地区展开试点。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探索科技保险业务的开展,扩大试点范围,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起创新科技风险管理机制与服务,为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方面的支持。

4、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行业投资领域。

我国民间资本数额巨大,2011年6月央行曾启动民间融资现状调研。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的民间融资总量约为3.38万亿人民币。银监会测算民间融资规模在3―5万亿之间,而中金公司的报告也认为,截至2011年中期,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若能将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入科技领域,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科技研发,将会促使科技成果转化更快,科技创新更有生命力。

(基金项目:本文属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科技金融发展绩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GJJ144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杜琰琰、束兰根:从美国风险贷款看中国科技金融[J].新金融,2013(7).

篇9

一、新型科技现状扫描与理性前瞻

纵览整个人类发展史,科技作为人类前进的动力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尤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无论在时空上,还是在革新领域方面都呈现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的宏大局势,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今天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现不妨将科技革命的现状予以扫描:

1、生物技术,诸如基因组的研究、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尤其是异种器官移植将是21世纪的主流)、生物农业技术;

2、信息技术,诸如网络、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3、新材料技术,诸如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

4、能源技术,诸如煤炭工业技术、核能转换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电力工业技术等, 5、空间技术,诸如航天运载系统、人造卫星、大型载人空间站等。

由此,不难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今天的科技发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科学家的梦想,它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开辟了诸多空间。尤其是它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解读着人类的自身之谜。当然,不可否认,新型科技不仅给认识的深化而且给实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解放。这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不愧是一场空前的“大”扫荡。与此同时,它也潜在地向我们提出必须在理解上和想象上尽最大的努力并予其以必要的关照与审视。唯其如此,才可以为那些研究者们解释新观察到的事实而提出越来越大胆的新理论。由此,我们不能冰封我们固有的思维,而是要不断创造一些新的解释方法与视角。

二、新型科技的窘境及对其理性反思

客观现实表明,科技的快速发展的确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富充盈,使人类生活等各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且写就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极至。但物极必反,“潘多拉盒子”引发的恐惧也彰显着科技的局限。可以说科技每进一步,人类就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全球性课题的现实图景无不显现着科技发展下人类、社会、文明等都须付出的必然性代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局限;反映出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的素质等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的事实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恶化。

诚然,科技是无辜的,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它并不能自觉地给人以伤害。诅咒也好,拒绝也罢,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杀手却是科技的主人――人。我们知道,技术原本应是“中性”的,因使用方法不当,致使其可善可恶。技术的“双刃性”就是来自于人性善恶的两重性。在此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技术,而应追究人类的本性。试想,没有一个与科技发展同步的人类主体的理性觉醒,在这种人类智慧无限而人的精神提升有限这个二律背反下,只能导致地球上更多的灾难。反思之,如果没有具备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我们就不能站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超越动物性的生存法则来观照社会,那么人类仅仅只能充当毁灭自身的刽子手。

从现实维度透视之,人类的悲剧恰恰是我们时下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种种全球性问题已经或正在潜在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和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的沦落,民族的衰弱,莫不是由于人的内在精神的自杀、道德伦理生活的偏废所置。于科技发展而言,其无限的前途也被宿命地决定了。进一步而言,这已潜在地预设了其未来发展有限的可能性空间。而教育恰恰承载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的伟大使命。所以,这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培养科技发展下与之相应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而消解理性局限。这诚然又是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挑战。教育如何变革?其深层的切肤之痛如何消解?如何使人回到智慧的人性本身去?如何走出困境从而以更大的速度发展?如此等等的发问已是迫切需要应答的时代话题。

三、教育的应答及其变革导向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必须获得自身的平衡,科技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道德信仰辅佐。这是我们“理性局限”深层反思之后的应答。消解上述窘境、使“异化”还原为本真、解构理性占主导的统治,这是教育责无旁贷担负的更为重大的使命;这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使然。人的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培养、灵魂的再塑、善根的呼唤与呐喊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有力回应。人类社会与文明必须在“两极”摆渡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从而引领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现代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其缺失;现代教育必须在深层次路向上完成其变革。有鉴于此,笔者以为: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深层转换,尤其是对当下教育的不断认识、反思与批判。现行教育必须有一个在新理念引领下的革命性的认识与行动的一致共识:教育作为一个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其必须以高素质的、具有丰富情感与广阔视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现代素质的人为旨趣;必须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逻辑地塑造人的生成。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心,学会关怀,学会理解……,从而提升人性,以之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换言之,教育的时代内涵更应注入一种情感的、生命的、和谐的、文化的价值旨趣,以之完成教育“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图语)的神圣使命。

毫无疑问,发展、变革是时代不竭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重大发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来看,科技毕竟正面功能大于其负面功能。于教育而言,科技不仅丰富、扩大了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人自身奥秘探寻的诸多新成果,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可鉴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诸如当前对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脑矿,而其利用率还不到10%,其大部分尚处于沉睡的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与利用。这不仅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上的及理论上的、科学的有力依据,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与思维路向。同时,在思维领域也给教育的深层变革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反思。就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在不断地推动、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它是教育变革内在的助推器与平台,也是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有力的外部条件。它使教育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考;由自发地被动适应到自觉地主动选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思潮此起彼伏,在更大的时空延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发展在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挑战。尤其是今天,教育究竟如何适应未来新型科技进而超越性地发展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恰恰是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这个悖论。对此,有学者如是说“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障碍”。这绝非空穴来风,细思之,其合理性不难印证。就此,事实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注释。现实与教育旨趣的悖离,使教育备受良知、灵魂的拷问。教育病理性特征的凸显也昭示了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潜在性毒性因子的危害。就时下来看,教育的整个生存状态更是疲惫不堪,在痛苦中煎熬,在阵痛中徘徊。教育问题更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的教育无论观念、内容还是教育方式等都难以跟上当下科技发展的步伐,甚至它已变成一种潜在的阻碍性的因素。

其次是教育的变革。为消解上述窘境,我们必须在教育制度、体制、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从表层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从思维到范式,从封闭到开放、从适应到超越。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统整全局,观照人的素质及其生成;必须反思现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超越的逻辑品性;必须在历史维度,全球的视野下予其以历史的观照,从而消解时下的技术困境与价值虚无。教育要为文明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平台。由此,在教育制度、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需作相应的变革。

1、教育制度、体制的变革:现行教育的一些制度、体制的确与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偏离,甚至是一种错位。尤其在今天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制度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抑制教育发展的瓶颈。就此而言,创新只能成为一种应然追求。教育的价值基座是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而我们不难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体制相对滞后,其“势差”潜在性地构成了阻碍教育发展的有力因素。我们知道,制度、体制的变革是需要一定时空条件的,它需要涉及社会制度等一系列更为深层的变革。由此可见教育制度与体制变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尽管如此,其变革的总趋势是必然的。教育必须冲破其固有的樊篱,才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其间,不可忽视的是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尚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等诸方面的完善、健全。

2、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今天而言,教育更应是人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人文底蕴。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为此,教育目的应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逻辑出发点,以之完善人的现代素质。人,应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教育所培养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智慧、权变、情感、生命的人。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经济时代

关于低碳经济近年来有不同的解释,总体来说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对现今的社会来讲是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已经成了世界性的行动。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第一,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第三,“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致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第四,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第五,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三、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其中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上的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公平性。它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二是持续性。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三是共同性。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对于跨国界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在尊重各国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接受的全球性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有可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国际社会为此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2009年的世界气候大会就说明了这一点,参会的国家有一百多个,就证明大家都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尽管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只要参加了,就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行动。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低碳经济实质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技术经济革命,它必将引发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一,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碳基燃料排放量居全球第一,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总量仍会不断增加,这将使得全世界的目光更多落在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将会面临逐渐严格的排放空间和减排进程。

第二,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不断增长。而就发展方式而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呈现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要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则需破解诸多掣肘因素。

第三,资源禀赋制约和比较优势消失。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像我国的煤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在传统经济形态中,以煤为主可能有成本优势,成为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但在低碳经济中却会变成了比较劣势,这又将直接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能源结构转换任务艰巨。我国能源结构基本国情是既没有完成第一次能源结构转换,也没有完成第二次能源结构转换,同时还要进行第三次能源结构转换。一方面,我国用煤炭替代薪柴没有完成,目前全国还有几亿人口大量使用传统生物质能做饭、取暖。另一方面,我国用油气替代煤炭也没有完成。200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为28.4%、石油天然气为59.5%,而我国分别为70.2%和23.5%。

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加速深化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加速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加大研发力度,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技术资源,我们就有可能赢得低碳经济变革的先机。另一方面,国际低碳技术合作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合作,这对于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而言,无疑是一次良好的契机。

另外,就我国发展现状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也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一是减排空间大。我国目前的能耗强调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二是合作前景广。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三是发展空间大。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清洁能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水电、风能、太阳能、氢能和生物质能源空间更为广阔。

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立体式”控制污染排放的节能模式,需要我们全方位创新思维、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走出一条基于国情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改革路子。

五、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第一,制定并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取向。一是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二是把低碳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紧密结合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升级实际,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制定国家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资源,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有序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四是坚持国家利益,强调生存排放与奢侈排放、累积排放与平均排放、转移排放与虚拟排放的差别,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

第二,大力推动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政策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从当前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短期内,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从中长期看,我国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动低碳技术创新,除强调自主创新,还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大力提升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政策机制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一方面,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