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决定了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来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迁延,我国文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位炎黄子孙而言,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1.当前时期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掌握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具有保障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认识历史的需求,还是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1.2 保证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社会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好无损的保护,而且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传统优良文化在传承中华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1.3 认识历史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相同,都有着巨大的历史认识价值,两者不一样的地方是,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一种物化的固态的手段将自身潜在的历史认识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历史文化遗产则是采用活态传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认识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均存在显著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人类都有启迪意义。

2.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之,主要包括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的损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为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家均共同拥有着历史文化遗产,每个人均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就无需非常积极。此外,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需要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存在着此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历史文物保护部门也未将自己的职责切切实实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国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在21世纪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完善,完善之后与我国现阶段文物工作实际情况更加的符合,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了文物保护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强化。同时,遗产保护也在其他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如《矿产资源法》《城市规划法》等。

2.3 城市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到文化遗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时,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将城市绿化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促使文化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没有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城市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遗产遭到了忽略。

3.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个性十分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才能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只是抽象、间接地为社会物质实践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已刻不容缓。任何文化活动要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品牌的影响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市场需求量大且内涵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产品上,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应主动参与和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成立各类非遗开发项目。推行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市场吸引力。此外,积极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独具风格的专项开发项目,推动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因具有地域差异、特色风情等特点顽强的生存下来,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与保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等,实践效果理想,促进群众审美情感的形成,激发了其创造思维。我国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历史文化遗产法》的落实,国家提出了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信息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门的保护档案室以及传承人数据库等,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求传承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3.4 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与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强调其要不断传承外,还必须注重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将时代精神及内容贯穿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其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得到稳定发展。当前,如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前进,使我们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凝聚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历史文化遗产法》及其关联法规为基础构建的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在保护传承、作品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活跃于人类活动中,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大力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但是文化遗产依然需要科学保护,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保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10).

[2]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3).

[3]王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4]但娟.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5]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篇2

[关键词]博物馆 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 人民网,http://.cn/

篇3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建筑;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

研究内容:

第一,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

第二,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1.测绘与调研,历史建筑和姓氏宗族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评估。

2.“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设计以增强历史建筑舒适性,完善街区公共服务性等,优化历史街区物理空间,活化历史街区文化和经济为目标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升并升级街区整体风貌,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在建筑空间与建筑装饰文化等方面价值评估;应重视当地历史建筑保护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这种传统建筑艺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建筑价值,应保持有深度的评价梳理传统历史文脉。

付张氏贞节坊位于付家街西南面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2.付家街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来研究现在付家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方向。同时又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价值分析与规划研究上,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充分发挥付家街姓氏宗族本身所具有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的古镇特征。

(1)如付张氏牌坊:付张氏贞节坊位于恭城镇的西南面,付家街内,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周氏牌坊:位于恭城县西南面的付家街,距离张氏牌坊约100米,一东一西,坊建于清乾隆(公元1738年)。付张氏牌坊、周氏牌坊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如周渭祠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门楼、前殿及后殿,两边分别有东西厢房和耳房,周渭祠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点,又具地方民族特色。1981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定为广西廉政广西廉政教育基地。

(3)根据调查,付家街传统街巷内散布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以清朝民居为主,还有少量明朝民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整体保存质量较好。其中,明清民居多为砖木结构,以青砖、原木、青瓦为建筑材料。多为硬山屋顶,出檐较短,檐下山墙稍微出挑,墙上浮雕装饰多精美,浮塑灰批灵动,保存了典型的本地明清民居铜鼓楼或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民国时期的民居多受海外基督教的影响,门窗多呈拱形,浮雕装饰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

3.“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等技术策略,在地区历史街区建筑人文、外观、构造和材料运用等以及-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的设计、改造。方案设计上使外观形态不变,调节空间和尺度,改变功能,实行建筑对立面保护、结构保护及局部保护的措施,由于传统内部结构不适宜当代的生活需求,从而对内部进行装修和重新分区,对具体的细部做一些必要改造,用于M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让原本古老的建筑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

4.基于地域民族文化传承,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适当规划历史街区景观设计方案,比如广场、停车场、公共卫生等;同时街上还应该随处可见能够体现景观节点,供游人观赏和体验。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重新规划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设计。如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民宿、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商品、当地特色小吃等特征,使得这种地域人文情怀给予游客更深印象。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发挥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的作用,丰富文化信息汇总知识,加强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从而更好的推动当地遵循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艺术文化原则等来规划研究。

2.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拓宽居民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加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加快现代生活文化价值,实现现代化城镇和乡村的规划设计建设目标。

二、改善措施

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地调研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项目的可实行性:我们对付家街区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对历史街区基本现状进行了照片采集,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形成有用的材料。

(二)材料收集

利用村级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上下联动,调研当地人民需求与想法对后期传统建筑如何开展起到重要性;走家串户的形式,让街区居民了解传统建筑艺术保护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加强推广力度,用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恭城县的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未来发展前景状况,应如何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造福当地人们生活。

(三)方案设计

分析付家街区传统建筑现状,收集材料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和规划方案,发展当地的特色人文景观,从而更好的实现当地的旅游发展方向,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景区。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传统里弄文化;保护;传承

里弄文化是传统城市文化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它是对于传统城市文化的折射与诠释,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惜文化资源。一旦失去了这一宝贵的城市文化,我们的城市很有可能会出现文化断层,其历史遗留文化也就不再完整。同时对于我国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对于历史文化的简单复原状态,而应对里弄文化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刻的解读,并结合当地现代建筑文化,对其加以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里弄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得以发展与延续。

1传统里弄文化的特点

1.1传统里弄文化的构造特点

传统的里弄街区是按照城巷空间格局进行分布的基本单元,从古代的“里”和“坊”到现代化城市中的“街区”,无论从组成机理还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传统里弄街区都保持了良好的街区组织结构与模式,因此它已经渗入到了传统城市文化的精髓。

传统步行街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摆脱车辆的干扰,维持原有街区亲人的空间尺度,打造一个属于行人的空间。弄堂尽处便是台门院落,雕刻精美的台门砖雕,步入其中,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便又是另一番境遇。

1.2传统里弄文化中的民俗文化

如果说建筑是传统里弄文化的外壳,那么人们长期生活所积累下来的民俗风情便是里弄文化中的灵魂。这些传统的里弄建筑形式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还是人们生活情趣、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的折射,这其中还包括岁节礼仪、宗教礼仪等,这同时也是传统里弄文化充满了民族风土情趣的主要原因。这些里弄建筑看上去并不是多么的靓丽,建筑风格也并不时髦,但它却承载了我国传统的地地道道的城市文化。就经典古城苏州而言,旧时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习俗,泡澡堂、孵茶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然而这些传统民俗已经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渐渐消失,仅有少数里弄街区的老人还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生活习俗[1]。然而对于里弄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非仅针对于结构建筑本身,还应对里弄文化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进行相应的传承、保护和发扬。

2对于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

在欧洲,“保护”一词实质上是一种形式多样的发展形式,在我们表面上所理解的基础上,它还包括复原、增建与改建等内容,并非简单、刻意地去将传统的建筑形式进行仿造复原,它更注重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修复与保护。

2.1保护传统里弄文化的重要性

里弄对于地方城市来说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明显地段性质的历史建筑,除少数属于特殊的文物建筑之外,绝大部分是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一般性历史建筑。里弄建筑以聚合的存在方式在城市中形成了规模庞大并富含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角度分析,对于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加强人们以里弄为载体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与风貌特色的了解,从而对这种传统的民俗与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

2.2保护传统里弄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对显性里弄建筑文化,如建筑艺术、风格和形态的的保护,一种是对所蕴含的隐性民俗文化,即依附于里弄建筑形式所产生的民俗关系、历史传统和价值取向等的保护,是里弄文化历史生活的真实映照与反应,因此,要想对传统里弄文化进行保护、发扬与传承,就必须充分重视起这两种文化结构,并将这两种结构形式放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过程中,不能仅仅对历史现状进行简单修复而使之复原,同时也应包含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容。在开展具体的里弄文化保护工作过程中,应对保护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居民居住生活改善、成本代价等问题进行及时的妥善处理与解决,并采取合理的经济与政治措施来对传统里弄文化中的历史文脉与城市风貌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发扬,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于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保护。

3现代化里弄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得知通过的“保护——更新——再生”的设计原则,可以在对传统里弄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化元素而使之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形式,又不失现代化文化色彩。以下以具体案例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遵循以上设计原则。

3.1保护:保持历史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

对于街区格局和风貌保留相对完好的历史建筑,主要进行恢复性保护,提取其街

从古村镇旅游市场来进行分析,或强调建筑布局巧妙(诸葛八卦村),或突出水乡风貌(同里),或彰显地域风情(丽江)等。

4.2设计特色

4.2.1彰显水乡文化

水乡以水街、水路为“命脉”,房屋也以临水面为最动人,枕水人家,家家有石级码头同舟、取水、洗涤、石级有驳岸式及条石悬挑而出的两种,悬挑者经济空透,实用而添光影之趣。

水是水乡古镇环境的灵魂和母体,闲林地区水网密集。水乡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不仅仅是水乡古镇中的古镇区拥有丰富的水网,在古镇区之外水网的密布也是同样存在的。水是闲林地区水乡古镇典型的构成要素,是水乡古镇传统特色的表现要素。水乡古镇中的水网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无序的污染排放、居民生活的就地排污,严重地污染了水乡古镇中的水体质量。

桥是水乡的一个街景,桥下舟楫相摩,桥上红伞绿衫黄袍紫衣,添光水色辉映,拱洞连影成圆,透出一片空明,桥的样式又是千种万股,各具风姿,无不因地、因材而巧成,令人赏心悦目而忘其路遥。

江南水乡城镇是在江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

4.2.2突出里弄文化

传统居住街区是构成城镇街巷空间格局的基本单元,从古代的“里”和“坊”

到现代的“街区”,无不是组成城镇肌理的细胞,同时也是城镇生活的基本单元。传统街区空间的连结主要包括保护原有街区组织结构和组合模式,建立传统的步行街区。

传统步行街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摆脱车辆的干扰,维持原有街区亲人的空间尺度;打造一个属于行人的空间。

弄堂尽处便是台门院落,雕刻精美的台门砖雕,步入其中,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便又是另一番境遇。

4.2.3营造百姓人家

闲林老街见证了闲林埠四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无数个生活场景在这里停留,“万户周遭建,千艘日夜通”,的繁荣景象。在这样的一个历史环境中,我们提起其中的几个历史片段,刻录在老街的各个活动空间,形成各种景观节点。

老街两边的百姓人家,每时每刻展示着鲜活的城市记忆。

骑楼、

结语

传统里弄建筑文化的内涵已不仅仅是其建筑形式与风格的体现,而更倾向于对于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里弄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非一个单一的过程,只有通过全面、深刻的反思才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在对里弄文化进行保护创新时,不能仅仅满足建筑表面形式的仿古,应将里弄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情趣以及生活习俗的文化精髓,加以必要的传承与弘扬。同时还应确保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完整性,既要实现各个历史时期里弄建筑形式的共存,又要加强里弄文化氛围中社会结构与习俗文化的真实写照,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跃华,任怀晟,王晖.苏州传统里弄的文化解读与传承[J].文教资料,2009.

[2] 陈璐媛,侯晓波.杭州里弄的历史与文化[J].科学24小时,2009.

篇5

[关键词] 常州;文化街区;传统手工艺;传承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西直街,原名西直门街,地处常州城西,其历史悠久,人才星列,文化荟萃,胜迹遍地。西直街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常州段唯一市中心沿着运河而建的历史文化老街,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其因政府的有意保护,依然保留出原有风貌。西直街自东篦箕巷向西至圆通寺1800米,东端与著名历史老街“常州青果巷”毗邻,西端南与常州艺术园地“运河五号”相望,现有建筑保持着历史江南特色,质朴复古、生态自然。以“大运河”为主轴,青果巷、西直街、运河五号为依托,将其建设成常州“大运河”旅游开发区,打造富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已具有天然的地利和天时优势。

常州手工艺文化丰富,受市级以上保护的手工艺名录众多,如国家级的金坛刻纸、常州梳篦、常州留青竹刻以及金坛封缸酒酿制技艺;省级的常州乱针绣、象牙浅刻、掐丝珐琅以及龙泉印尼、萝卜干腌制技艺;市级的常州雕庄竹工艺、劈石盆景及堆花糕技艺等,还有许多久负盛名、富有特色的诸如风筝、高跷、民俗灯艺、各种糕点及酒酿等传统制作手艺。(1)这些手工艺文化哺育着江南常州人,为常州的经济与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那么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不仅是手工艺传承人的重任,而应是每一位身为常州人应有的民族意识。当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自然建设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老街、文化街、主题街区形式来传承与发展地方经济与文化,且有许多成功之举,如苏州山塘街和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无锡南长街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杭州清河坊和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等。常州西直街区域宽广、隐涵的历史典故众多,地域文化特色明显,以此文化街区建设为依托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其中进行合理的传承与开发,是当前值得深思、行之有效的现实手段。

一、在文化街区中传承手工艺的价值意义

传统手工艺,顾名思义,首先是与我们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手工艺通过广大民众的创造,以“技艺”的形式、“物”的形态,融汇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讯息,包括自然观念、造物哲学、材料工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手工艺不同于历史上延续在经典中的精英文化,也与当前数字化、复制化时代的大众文化有别,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2)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生活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人的生产、审美观念作用下的产物。当然,它不仅与我们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也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它从传统延续至今,还作为活态的文化传承于民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种种效用,在某种意义上堪称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手工艺,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被遗忘,失去这种根文化社会也将进入毫无生机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正在经历的全球化、都市化的发展过程,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且呼声还在持续高涨,千方百计的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保护与传承。其中以开发、建设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形式来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文化是广为采取的方式。

常州西直街是继青果巷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有建筑风貌,是现代都市中心少有的生态自然地,“大运河”世界级文化遗产依傍而过。西直街曾为常州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大小历史典故有二十之多,如文亨穿月、毗陵驿站、豆市码头、可庵弄、西仓桥等,曾经的繁荣景象依然能令常州人可圈可点,因为它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着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场景覆盖着这片老街。当前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已对钢筋混泥土式灰冷的高楼大厦疲惫厌倦,内心即便对自然、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滋生渴望,也就不断呈现出以时展的视野看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问题。由此,一方面注重保护历史传统风貌,尊重地域特色文脉,建造与修复出质朴、凝古的自然文化老街;另一方面在体现时展的特点与要求,植入新的功能,推动历史街区在保护的前提下健康向前发展的这一国际化趋势,给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构建起健康积极的平台。

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零散或频临遗失的传统手工艺得到集中的保护与开发,为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老街的建造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且能合理的开发和继承传统手工艺。其价值意义主要可体现在:首先,有利于地方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新或某种新工艺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工艺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也有不少是在异族、异地工艺文化基础上或是吸收了其精华而创造的,同样坚持民族的、地方的文化传统才能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工艺文化,工艺文化便如此得到延续发展。其次,有利于地方政府机构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开发,政府对其能够主导介入和诱导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根据工艺保护工程的大方向进行指导和规范,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对那些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传统工艺给予资金的支持与投入开发,从而促进传统工艺的现展。(3)另外,利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街区,结合“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背景,从而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长常州的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经济,并逐步扩大和提升常州历史名城形象。

二、在文化街区中传承手工艺的方法

利用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已然成为当今时尚。就利用常州西直街建设来传承手工艺文化,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通过政府的主导性介入,对西直街区实施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为传统手工艺搭建一个良性的平台。

政府是地方一种权利机构,具有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决策力,在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与继承传统手工艺方式上具有主导性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可指导和协调相关机构、组织,对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考察,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地域环境、人文风貌、历史文化的特点,将西直街进行修补、改造与仿造,整理规划、开辟出具有原生态风貌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就地方传统手工艺及相关节会与民俗中工艺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提出开发策略,尤其对那些具有代表性手工艺,如梳篦、乱针绣等实施开发。并在西直街区内以引导和招商开店手段,集聚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性的传统手工艺,运用商业经营模式开展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力职能手段,以指导、协商的途径强化对西直街的保护开发建设,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构筑起良好的平台基础。

2.依据西直老街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分区对传统手工艺继承与开发

西直街东西绵长,东面开发已成熟,西面古建筑保存完好,中间为一空置地,以此为基础可以实施东面、中间、西面的分片区式手工艺开发管理模式。东面自西赢门至篦箕巷建设完好,地处相对中心,有古毗陵驿、文亨桥、鼻梁灯火等历史典故。常州自古以篦箕、木梳制作名扬天下,梳篦选材考究,工艺精良,素负“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以制作梳篦为业。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来常州均从这里登岸进城,他见此处沿街尽是生产、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便将其赐为“篦梳巷”。在此开展以“梳篦”传统手工艺为龙头,实施引导“乱针绣”“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具代表性手工艺融入,极力打造出常州品牌文化老街,弘扬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中间部分原为“豆市码头”,因历史原因古建筑已毁,可以通过仿古建造方式,将东西连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里曾为常州豆类、农副产品、饮食一条街,盛极一时,在仿古街造好后以招商引资形式,规划将传统豆制品工艺、常州糕点工艺、酒酿工艺等进行保护与开发建设。诸如“常州大麻糕”“常州萝卜干”“金坛封缸酿酒制作”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手工艺代表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并能将其它特色的手工艺进行连带挖掘与开发。自此往西至圆通寺区间,现有古建筑保存尚好,且具历史价值的特色景点众多,如博灵望宅、仓桥古肆、可庵弄、吴钩铁铺及名望大宅多处等。只要对其稍加修复、改造,以引导方式将常州地方民间中的铁艺、竹艺、园林盆栽技艺以及民俗中灯艺、风筝与高跷等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凝聚起来,结合开展传统节日风俗活动形式使这些传统手工艺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传承。

3.在西直街区中建立健全常州传统手工艺促进发展组织,加强保护与研发力度,扩大对外交流

可以考虑由行政主管部门与专业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各种市场组织一起成立专门保护与研发机构,共同承担管理传统手工艺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推动传统手工艺高效、健康发展。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可通过建立一套以政府扶持和指导、能代表和维护特定传统手工艺群体利益的团体、协会或其他各种管理机构网络体系,作为民间手工艺权利主体是可行的选择。并在各种组织、协会的管理下在街区中设立传统手工艺展示陈列馆、民俗博物馆、民间手工艺人工作室等,提升传统手工艺研发力度,增强对外的手工艺发展交流。同时,要积极发动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参与,特别要加强“民间手工艺产业合作社”等基层协作组织建设,发展龙头手工艺企业和民众间的专业户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手工艺现代经济的发展。

4.加大传统手工艺宣传,与地方专业教育开展合作与交流,做好传承工作

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开展西直街旅游资源建设,从中做好手工艺经济发展的宣传工作,并对那些具代表性传统手工艺进行宣传教育,引起民众对其的重视。还要持续推进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这不仅要对传承人在经费资助、给予荣誉、提高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上进行支持,还要保护好手工艺原生态的特点,开展个人家族传承与村落民众集体传承结合方式,完善集体传承的规定。同时,充分利用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形式,在专业学科教育基础上,培养高层次手工艺理论研究人才和创意研发实践人才,充实提高地方手工艺人才队伍水平,做好地方手工艺的传习与推广。同时,让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手工艺企业主要技艺人走入校园,通过讲座、手工艺展览等活动,面向学生开展普及教育。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代表为传习主体,实施短期与长期传习计划,通过相关博物馆、民俗馆、民间机构等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采取举办主题工艺、名人名作品展览及现场传习活动,利用参与性教育方法以及游戏、见习培训等实用方法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教育,促进人们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结语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进程发展,传统手工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生存现状,使其保护传承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确立可行的方案和举措。然而,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依托,既可以合理的继承和开发传统手工艺,又能缔造一座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老街,让人们在此鉴赏传统历史,体验老街的同时,享受一种淳朴而悠然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 http: // .

篇6

关键词:赣州历史城区,保护,文化旅游产业

赣州简称虔,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赣州老城区面积大、传统建筑多、文化积淀深厚,集中了众多宋代、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古迹,保留下来的一大批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保存着原本的建筑结构、装饰特征和传统的街巷风貌,并且仍被居住和使用。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和其所在的赣州历史城区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紧凑的资源组合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其开发利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建筑结构老化、生活条件落后等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延续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使其不但不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负担,反而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值得深入思索。

笔者认为,可以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并与现代旅游产业充分结合,将赣州传统民居建筑较为集中的核心区域进行一体化规划,打造特色鲜明、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赣州历史文化旅游综合体,营造一座"城中之城", 从而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的不竭活力,使之可以成为赣州传承历史、立足现代、拥抱未来的文化窗口和经济引擎。

一、区域范围

依据2010年8月25日公布实施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述,赣州历史城区范围为北至章江和贡江,南至红旗大道,西至环城路,东至东河大桥,面积约3.22平方公里,包含"一城、一带、四区、六街、三十二点"。赣州历史城区具有相对完整的赣南传统古城风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赣州宋至明清商业和居住的历史风貌1。

在整个规划中的赣州历史城区中,又以姚前里和灶儿巷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在区域聚合度、古民居建筑和古街巷景观方面最适合进行一体化规划。首先,不同于单个的文化古迹景点,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地理范围,是一大批民居古建、历史遗迹的集合体,民俗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鲜明;其次,该区域与现当代城市结构互相渗透,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界定,与国内知名的丽江、大理和凤凰等古城在区域类型上具有差异性,因此,笔者将这种位于城市内部、边界模糊、但历史文化内容又高度集中的区域,在与现代旅游产业结合的方式上,界定为"历史文化旅游综合体",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了"城中城"的概念。

二、指导原则

将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其根本原则是以保护为基础、以发展为方向,保护与发展并重。

1、"保护"是前提、是根本出发点

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区是完整的生命体系,她有文化内涵,她懂人情世故,既是传统文化的"根",又是民族情感的魂2。同样的,赣州的历史城区也承载了赣州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无比厚重的家乡情节,赣州人对家乡的认知与认同,是与这些纵横交错的街巷和斑驳厚重的宅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发展"是方向、是不竭生命力

既然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区值得保护,那么该以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方法呢?首先要注意的是,必须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要避免单纯强调保护的极端,二是要避免过度开发的极端。针对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原建设部仇宝兴副部长就曾撰文指出:"不幸的是......城市发展之源、文脉之根的旧城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纷纷被推到、拆平,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毫无特色的现代楼宇,彻底破坏了上千年历史形成的独特风貌,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3"

对于像赣州这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区而言,唯有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赣州历史城区注入可持续的内在活力,才能真正在时代的洪流中获得不竭的生命力。保护重在传承,而传承的根本在于能否为其注入可持续的不竭活力。赣州老街区的古建筑、文化景观不应该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或是变成毫无生气的标本,而应该充分研究保护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整体设计,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合理规划,才能真正实现赣州历史城区的"科学保护"和"有机更新"。

三、规划思考

作为一种行为和体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古已有之,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旅游产业结合的实践蓬勃开展,人民大众也热情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考虑将赣州历史城区保护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不失为赣州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的有益探索。具体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将赣州解放路社区及周边区域这样的古建筑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一体化规划,从古建筑保护,到历史街区景观重塑,到功能规划(如民俗街、小吃街、酒吧街、创意街等),再到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如郁孤台景区、八境路古玩街区、古城墙景区等),逐渐形成集古建保护、特色文化展示、现代时尚旅游于一身的赣州文化旅游综合体,即"城中城",特点是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内涵深厚,可以成为赣州传承历史、立足现代、拥抱未来的文化窗口和经济引擎。

四、前景展望

赣州历史城区中的古建筑和古街巷景观不应该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或是变成毫无生气的标本,而是可以在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从而从根本上把保护和发展相统一。这样可以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资金投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区域生活条件改善、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多重目的,从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综合实力的持续发展,真正为历史城区注入不竭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1.

[2] 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科学出版社,2011-1,P71.

[3]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朱燕芳,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旧城保护和可持续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基金:本论文为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保护城区古建筑群的新思路--营造文化旅游城中城"(YG2014281)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

篇7

关键词:汉水流域;陕南羌族;羌族服饰艺术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艺术绚丽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殷商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羌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艺术。羌族服饰是羌人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也是展现羌人艺术情怀的艺术品。陕南羌族由于其地区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艺术。羌族的服饰艺术展示了羌人的勤劳与智慧,服饰上的图案设计表达了人们对的虔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羌人的服饰艺术饱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其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载体。从灿烂绚丽的羌族服饰艺术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而崇尚美的民族。勤劳勇敢的陕南羌人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还从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及艺术财富。从羌族服饰的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羌族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对于羌人而言他们的确是做到了。羌族服饰的制作与图案的设计都源于人们对其现实生存环境、生命意义的感受的重新认识。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瑰丽多姿的,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与发扬的。本文将从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与发扬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其目的在于能为陕南羌族服饰艺术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贡献,将羌族灿烂的服饰艺术发扬光大。

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服饰是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愿望及理想的文化载体。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谈谈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1.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羌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经历的岁月的考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我国许多民间的文学作品都与羌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从陕南羌族服饰上的许多图案的来源都与羌族的发展历程民族信仰有着联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羌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同时服饰也反映了羌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羌族服饰艺术传承着历史时代的精粹,体现出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踪迹,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承载着过去,更孕育着未来。

1.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不同时期羌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展现羌人生活风貌的同时,也突显了羌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羌族服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由于古代羌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又迁徙到高山险峻江河急流的西北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博大而壮丽,朴实而强烈的审美特征。羌族传统服饰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羌族服饰中的许多纹样图案与款式设计都能被现代艺术设计大量的借鉴与沿用。在羌族服饰的许多图案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其服饰制作中常用的羌绣这一刺绣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堂上陕南民间美术教育的素材。学生通过对羌族服饰艺术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羌族服饰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再设计。使其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生根开花。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经济发展价值

羌族服饰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又有着独树一帜的特征。羌族服饰艺术是美术、音乐、电影、旅游、设计等产业发展可以取之不尽的借鉴资源。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羌族民间艺术已经形成其独立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其交叉和关联性的旅游业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以羌族艺术为基本点,充分开发尚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可开发设计具有羌族艺术形态的现代生活用品,同时通过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设计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审美诉求又能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产品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创造一份宽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现今,陕南地区以羌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与商业经济价值。

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扬策略

2.1 政府与学校在羌族服饰艺术及羌族文化的发扬担当着重要角色

孩子是每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民族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有56个民族,可想而知每个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当然应该由各个民族的后代来承担,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把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同时也起到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民间文化知识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双语教学,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民族节日上政府及相关部分应支持并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以此来展示各民族的歌舞、服饰、风俗、建筑等有民族特征的代表事物,从而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 保护自然生态村落及科学发展旅游业

村落是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区域单位。村落这个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集团化,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互动。羌族人们居住村落的保护即是对羌族文化生长地的保护。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原始村落的保护,同时不应因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民族村落,应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现今,羌族地区的旅游业得以发展,给当地的羌族人民带来的不少经济收益,这同时也对羌族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是科学适度的,经济合理的。

3 结语

羌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羌族的民族文化与艺术是灿烂多彩的,羌族的民族服饰艺术不仅是有待我们传承的,而且是有待我们现代设计对其进行再利用再设计的。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透过羌族服饰艺术文明可以了解羌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应为羌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文徽.陕南羌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2]钟茂兰,范朴.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杨尧.关于美的本质的反思与探索[J].大舞台,2010(09).

[4]李果.论地域性特征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2(08).

[5]蒲波.汉水上游羌族图案纹饰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13(01).

篇8

关键词:汶川地震,成都,历史文化遗产,恢复和重建

中图分类号:G12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m1)05-0050-05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是所有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灾难。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大地震不仅对四川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四川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民族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震后,在政府有序的组织下,社会各界积极投入灾后重建,积极投入恢复、保护和重建我们的文化瑰宝,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地处汶川地震灾区,其文物建筑、博物馆垮塌、文物损毁也比较严重。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

成都是一座拥有近5000年文明史和30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200年前就是古蜀国的都邑,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和厚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对我们当前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极高借鉴意义和文化教育意义。成都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明蜀王陵、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永陵、辛亥秋保路史事纪念碑、刘氏庄园、升庵桂湖、邛窑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以及大量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物。成都还有邛崃历史文化名城、崇州历史文化名城、新都历史文化名城、黄龙溪历史文化名镇、城厢历史文化名镇、洛带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历史文化名镇、新繁历史文化名镇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形式还有蜀绣、蜀锦、川剧、茶艺等。

汶川大地震给成都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成都市区距离震中汶川县仅92公里,在地震中,成都的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包括杜甫草堂、武侯祠、伏龙观、都江堰、王建墓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震带来的灾难大大增加了成都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虽然有部分损坏可以通过后期人工的修复和重建恢复原貌,许多破坏已经难以在原样基础上进行修复,文化的遗迹被彻底摧毁,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除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成都受损明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8处。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恢复和重建是思考的新问题,这些思考和工作给成都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任务,也带来了新的压力。面对大地震给成都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严重破坏,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重建,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其恢复和重建、保护的新思路,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汶川地震后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与重建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遗产是个大范畴的概念,其中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震后,与恢复和重建工作相配合,学界和科研单位也迅速展开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与保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与重建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具有实际形态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遗址、石刻、壁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它具有实体性、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结合成都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其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前面提到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区、文物建筑等。目前对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政府主导、相关文化部门落实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在政府资金保证,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的情况下,积极探寻多种保护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恢复技术、文物保护以及民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方法和注意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但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资金的保证,机制的建立、参与主体的行为、管理模式的设定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改善,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进行恢复和重建时既要考虑到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内涵,也要考虑到实物的形态,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在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而这其中不仅要注意文化的精神力量,还要注意到操作层面的技术可行性。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政府、社会和民众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模式,保证资金的充足投入,寻找科学合理的恢复和重建方法,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之上引导历史文化遗产与当前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积极有效的恢复、重建、保护机制,促进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进程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性发展。总之,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与重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各种实践、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各社会群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传承主要是靠民间的口耳相传,其生存空间相对狭小,保护难度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在濒危状态。

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据统计,成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概有300项左右。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种形式。

面对汶川大地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受到的灾难性打击,成都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从发展成都文化、建设文化成都的高度出发,以实践为基本的评判尺度,加强资金投入,给予人才、科技、信息的支撑,引导民间力量积极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救护、重建工作。同时,还注重社会宣传,举办有利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2011年5月继2009年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举办后,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但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

同,其恢复和重建仍处于较低水平。其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组织力量比较薄弱,民众的参与度不高,对传承人的扶持帮助力度太小,恢复和重建过程中高科技利用程度不高。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体系有待健全,要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体系,利用多种技术和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恢复和重建,做好宣传工作,让普通民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建立有效的保护机构、机制,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传承人给予有力的帮助和得力的保护。

综合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近年来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但其保护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保护。因此,成都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汶川大地震后虽积极开展,但仍面临着和其他地区同样的保护难题,恢复和重建任务更重。

三、对重塑民族文化的思考

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而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在汶川大地震后对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中,如何重塑民族文化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对其重建是重塑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民族文化的重塑也具有十分贴切的借鉴意义。

(一)在动态中重建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历史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汶川地震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偶然事件,震后对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也只是民族文化重塑的一个侧面。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民族文化的重塑。当前的社会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局势,各种文化在开放包容的世界环境中相互交流和吸收。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推进,其重建正接受着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民族文化重建是有意识的动态的文化再生产过程。

因此,民族文化的重建必须在动态中进行,不断地进行自身的调试,与当前发展、创新的时代潮流相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必须在动态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文化竞争和互动中确立优势地位,正视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民族文化,国内民族文化和国外民族文化的冲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守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发展的适应性,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才能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民族文化只有在动态中进,行科学的重建,才能永葆活力。鉴于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我们可以发现,民族文化的重塑必须与当前的新形势相结合,不断地更新,与时代的发展相同步,才能在历史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只有在动态中进行重建,民族文化才能找准其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当前的民族文化重建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二)改善民族文化发展环境,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重塑

汶川地震后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虽然迅速展开,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其中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民族文化发展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自然环境来看,汶川地震以沉重的代价警告我们在文化发展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自然环境,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自然环境多有其独特的特点,自然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脆弱。成都地区在我国的西南部,地质活动比较频繁,所以在民族文化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事先做好应对措施,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维护。同时还要考虑自然环境对人们生存发展环境的影响,保护好民族文化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民族文化作为具有人文特性的文化,还必须积极改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文化是一项关乎公益的事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的法律制定和相关政策制定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民族文化的重建有着重大影响,政府法律政策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加大对民族文化重建的投入力度和关注度,保证财政投入和建立保障制度,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民族文化的重建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持,文化的精神力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物质性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作用,要为民族文化的重建创造良好、纯洁的经济环境,拒绝将文化“铜臭”化。民族文化的重建也要考虑到其所存在的文化环境,民族文化的发展和重建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重视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合理的重塑。

总之,我们必须不断改善民族文化的发展环境,为民族文化的重塑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重塑。

(三)民族文化建设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民族文化的发展与重塑都必须建立在民族发展的社会实际情况之上,将民族文化重塑的任务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力求根植于实践却高于实践的效果,将民族文化的力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如此民族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强劲的生命力。

从汶川地震后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建来看,保护和重建必须结合民众的生活,从民众的诉求出发去考虑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同时,要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将其与旅游业等其他社会模块结合,促进双赢,促进民族文化与社会资源的整合;还要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新思路,寻找文化产业的社会化经营模式和路径;将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民族文化的重塑与当前的民族社会建设结合起来。2009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市场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表率,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总之,要走出一条民族文化重塑与社会实际交互发展的新道路,让民族文化的重塑取材于社会实际,从而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实际的发展,让民族文化在社会实际中找到顽强的生命力,促进对其“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四)多方参与,构建重塑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

无论是成都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恢复和重建,还是民族文化的重塑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文化建设是一项关乎公众利益的事情,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还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重建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引导民间团体、组织以及民众的广泛参与,利用市场机制将民间资本用以促进民族文化重建,同时还要注重民族文化重建的学术研究,促进官、民、学三者的有机结合,让民族文化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通过民间力量积极执行,行成重塑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我国各民族的群众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成长,民族文化与其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积极引导普通民众参与到民族文化重塑过程中来,既可以给民族文化注入现实的活力,也可以推进民族文化重塑的进程。当前在成都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三态结合的理念,三态即文态,形态和业态。文态,指的是文化遗产的文脉精神;形态,是指文化遗产的建筑、器物等实物体现景观;业态,则是指根据现代消费需求创造性布局、开拓消费业态。三态合一的过程,不仅使成都的文物遗产在保护与产业再造中,最大限度避免同质化竞争,也令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进一步被认同、提升、传承。因此,组织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民族文化重塑任务可以形成积极有效的模式,提高民族文化塑造的速度和效率。

(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珍重民族文化

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首先,我对获得此项称号的9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表示祝贺!至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充分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域历史村镇的传统风貌和建筑艺术,它们的保护与发展将对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情况,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五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回顾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五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的方面:

(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日臻完善。截止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四批共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基本形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在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依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空间格局、古建筑群和历史环境,而传统民居和古老街巷,都真实记载和延续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法制化和规范化工作不断加强。2003年,我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联合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前提下,为进一步细化评选标准,增加定量可比性,充分反映出名镇(村)的典型代表性和建筑文化价值,又正式颁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的有效依据。20*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一次在国家法规上提出了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为进一步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和保护工作奠定了法制的基础,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式的文件。

(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命名工作的开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国已有60%的省、市、自治区积极开展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地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护条例》、《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法规的出台,使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有法可依。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意见》,省建设厅制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江西省制定了《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分别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河北、山西、北京、福建等省市还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工作,并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对有价值的古镇、古村落以及乡土建筑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的力度不断加大。“*”期间,发改委与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完成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争取中央财政9.8亿元的补助资金,专项用于103个历史文化名城、8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从目前已开展的项目来看,地方政府积极进行保护资金的配套,一些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的基础设施水平已明显提高,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有价值的历史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整治,通过保护资金的补助和项目的实施,为地方带来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少省、市还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和命名为契机,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筑遗产及其环境的改善。这项工作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从少到多,从不重视到重视,从社会不关注到全面的关注,真是来之不易。我记得,2003年SARS流行期间百业消停,我部发起并会同国家文物局研究怎样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正是那段时间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此项工作才逐步开展起来。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所以我要说说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认识不到位。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当前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领导的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风貌仍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稀缺价值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够。有的地方把历史建筑拆毁,使古村落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也有的地方重申报、轻管理,重建设、轻保护,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农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愿望,采取“拆旧建新”、“弃旧建新”的做法,对原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有些古村落仍保留着原有空间格局,但是村里面插建了一些现代建筑,与历史形成的村容村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历史文脉的延续,破坏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景观。

二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随意性大;虽然有的历史文化村镇编制了保护规划,但内容深度不够,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线”和“面”的整个空间结构的保护;另外,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保护措施难以落实,以致部分村民随意进行建设,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环境亟待改善。从目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来看,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建筑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为保存其完整性带来了困难;有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简陋,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给改善和整治环境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这些问题,有些地方改善的方式简单化,仅考虑满足专业部门的要求而忽视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一些基本规定,拆除了一些非常宝贵的历史建筑,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四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村镇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了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和宣传展示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妨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许多历史建筑的建造年代、工艺、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通过对这些精湛技艺的展示,可以直观地宣传古代民间的传统工艺,激发人们的探究好奇心和观赏的兴趣,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如果对这些不清楚,不但影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五是旅游开发性破坏时有发生。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过于强调商业利益而对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进行改变,严重破坏了名镇名村的历史原真性。有一次我到云南,该省第一批公布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镇长对我讲:“我们想请著名电影导演拍武打片,将这些历史建筑全部打通,里面建走廊,让武打高手飞来飞去,这样我们镇就出名了。”我说,“如果这样,你还没开始建,你就会因犯破坏罪而进监狱,你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他听后恍然大悟地说:“还有这样的事情,我以为这些古建筑我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呢”。这些人缺乏基本的保护知识和法制观念。某些领导和开发企业,也想把这些古建筑推倒,然后搞一批仿古建筑,这好比拿一幅祖传的古代名画去换了一张非常精美的现代印刷品一样愚蠢。所以,现代的仿古建筑与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很高的原真古建筑是无法相比的。一些地方将十分珍贵和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有的干脆将古村落整体出让给旅游企业经营,将原住民迁出,结果使整个村的内涵完全变了,把历史的信息、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延续性都破坏了。当地群众无法享受历史文化资源产生的增值,而历史文化资源被少数企业垄断,往往容易造成严重的开发性破坏,或者说建设性破坏,这种建设性破坏可能比因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自然损坏来得更快,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我们不反对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来开发旅游,但要防止以发展旅游为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趋势,发展旅游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是值得珍惜的,促使村民们注重保护古建筑和古村落的格局。没有旅游业,在深山坳里宝贵的历史建筑就会被误认为是祖宗留下来的破烂,价值得不到公众的肯定,就会以新村建设或以低级开发的方式将其破坏。但是,搞旅游也常被误认为是赚快钱的行业,赚快钱那只是满足目前一批“上车睡觉,到点拍照,”低素质游客的市场需求。一些同志认为历史建筑的维修多难,不如把老房子推倒,建一批仿古建筑。历史建筑是古人结合当地的材料、以充裕的时间精心雕琢出来的东西,而现代的建筑几天时间就拔地而起,用的材料都是现代的、速成的,完全没有文化价值,是个假古董。现在有些旅游企业就干这个傻事,把真宝贝毁了,去搞赚快钱、造那些投入少产出快的假古董。

不少地方政府希望获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称号,其用意并不是想要保护宝贵的历史资源,而是急于圆发财梦。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如果造成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那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然也不能否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一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将成为源源不断的自动增值的旅游资源。例如,安徽省黟县宏村,2000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加强了保护整治工作,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0年旅游门票收入由170万元增至2007年的3811万元;人均收入水平由2500元提高到5600元。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2003年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旅游产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2003年旅游总收入320万元,2007年发展到8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6900元提高到一万多元。所以只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它是可以世世代代不断增值的,世世代代可用下去,还不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但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谈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就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三、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针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形势,以及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信心和责任感,要理清思路要求,明确任务措施。总的要求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监管,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普查、保护经费的投入。一要摸清历史资源,二要加大保护经费的投入。“*”期间,国家财政计划投入9.8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这9.8亿元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要配套,再加上居民个人的投入,投资总额就可以翻好几番。这对于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抢救性地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启动内需,发展当地的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启动内需有三类项目,一类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第二类是对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第三类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符合以上三个要求。首先,它符合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第二,它是绿色资源,是节能减排的,只要把这些资源保护好,只需很少的保护性投入就可以不断增值,世世代代用下去,不仅满足了当代的需要,还能满足子子孙孙的需要;第三,它满足了当代人快速致富的需求,能创造许多就业岗位,是最好的启动内需项目。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形势下,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投入。

(二)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各地都要在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地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对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编制成果做出明确规定,因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范围大,种类多,地域广,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的实际和特点。

(三)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备案管理。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更要实事求是地组织好实施。要动员当地民众实施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规划实施与当地的乡规民约结合起来,成为当地百姓的共同行动。这一点非常重要,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凡是保护好的,都是将保护开发工作与当地的乡规民约能够紧密结合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把这些内容在整个村镇空间层次上都列为保护的内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同时,要明确保护范围内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切不可只重视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而忽略居住生活环境的改善。从2009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陆续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凡不合格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四)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对构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要素的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现存的遗存与名镇名村申报时的情况对比等。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为基本单元,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统计制度,定期反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各项数据指标变化情况。

(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检查。为落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强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各地要对已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自查,在地方自查的基础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进行抽查,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对整改不力的取消其称号。同时,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六)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突出重点,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篇10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街区;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没有历史文化消亡的国家,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历史建筑。然而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同我国这些古老的历史有了冲突,因此解决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同现代城市的建设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头等的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下保护历史街区的原因

1生态可持续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

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态发展良好的状态下,进行高新技术改革、节约资环和环境保护的的发展,并且使城市满足当今以及今后的需求。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古老的街区,他满足了我们现在对历史探究的欲望,但是如果现在以城市现代化改造为理由,将历史街区全面的拆除,就是对后代的不负责,违反了可持续发展观。

2现代城市中历史与文化观念是城市发展的形象

一个城市文化个性就是其城市历史文化。可以说相比现代城市文化,历史城市文化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就是城市代名词。因此,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

3城市文明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文明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又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提高,当下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对于城市文明的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街区环境保护思考

1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物质方面

所谓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物质层次方面,其实是一个非常狭隘的出发点,他只是要求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在物质方面可以达标。环境保护,并非是一个单纯得将整个历史街区的卫生打扫干净,而是要求为街区的存在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完善物质方面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工作的跟进更加完善,并且对历史街区损坏的部分进行及时的修缮。同时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面对现代城市的冲击,应该划分好现代同历史的区间,不要将现代的危险物品带入历史街区,对街区景象毁坏。

2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精神方面

对于现代城市中所存在的历史街区而言,用现代城市文化角度去考虑就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现代城市中的历史和文化观念。要做到将保护历史街区文化的精神传达出去。首先城市的各级政府应该动员有关部门加强对历史街区文化的宣传,让城市内的居民,尤其是对历史街区周围居民宣传的加强,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标志性作用,增强历史街区周围的文化底蕴环境。政府部门在向本地方内宣传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历史街区向全国的范围推广,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整个城市建设领域对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热潮。同时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历史街区,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现代城市化的建设。

三、基于上海新天地分析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结合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市中心,是一个展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新天地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旧址为基础改造成的餐饮、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上海的石门库住宅兴起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石门库原有的部分空间结构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居住,因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开始大规模的重建和开发的时候,不少的石门库老房子被拆除。为了妥善处理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之间的关系,我国聘请了美国的旧房改造专家本杰明・伍德不惜重金精心改造。建筑设计师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现代城市文化的角度以及建筑功能的角度作多方面考虑,决定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新世纪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决定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部份现代建筑,给在新天地的游客从现代穿越到过去的感觉,成功的将现代城市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历史街区之中。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上海新天地的设计不但成功的保护了历史街区的环境,还融入了现代的城市建设元素,成为现代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典范。

四、城市文化角度下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方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历史街区环境的保护,保护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二是城市建设方面。将古今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特色建筑,丰富了当下的城市文化理念,为今后城市化更好地发展提供典范。三是经济方面。像上海新天地一样的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增加消费,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结论

城市文化角度下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其实是一个很艰巨工程。因为要求不仅仅是利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城市,而且要求妥善处理好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果能正确的处理好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同城市文化的关系,那么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吸引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换句话说,城市文化角度下对历史街区环境的保护可以说是一个从各方面看都相当有益的研究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黄蓓,阮仪三.周庄市河街区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07,(4):56.

[2]范飞,陈泗,刘淑艳.多元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理念分析―以开封旧城双龙巷-穆家桥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1):89.

[3]王骏,王林.历史街区的持续整治[J].城市规划汇刊,200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