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评价意见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评价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问题教学法”贯穿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属,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较好地把握了“问题、探究、合作、建构、创新”等诸多因素的辩证统一关系,并重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活动程序,以合适问题(物理问题的开放度)为切入点、以积极思考为手段、以合作讨论为依托、以意义建构为目标、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反过来实践创新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从而实现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构问题意义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互动和互补.
教学设计理论指出,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构建解决物理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流程图如图1:
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合作和个体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信息时代学会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现实适应性.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分层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揭示问题意义、促进学生迁移五步构成.这五步可以构成一堂课的完整教学,也可能一堂课的教学只是该模式的一个环节.
①创设问题情境.这一过程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识别问题关键、明确探究学习目标的过程.
②实施分层指导.由于学习者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思考都以各自的方式建构,因此,分层指导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表征问题,制定解决问题计划.
③组织学生交流.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的,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问题解决得更为圆满,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④揭示问题意义.这是学生思维突破的关键过程,也是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实现有效的认知建构——对科学概念体系的深刻理解,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
⑤促进迁移创新:对问题解决的反思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具体方法,通过对一种方法在一种情境的不适用的仔细思考,可使学生在其他情境中更好地迁移和利用.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一个具体应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过程的实践、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内容教学的模式采用学习包的形式编写,意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做到“资料自己找,实验自己做,问题自己答,小结自己写,效果自己评”,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和科学态度对探究的成功的重要作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教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图.
情景:实验和设问.通过演示实验,以“马路边夹钱骗术”创设情景,指出落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提出“落体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和规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Ⅰ和活动Ⅱ:学生分组探索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子课题及研究内容、明确角色和任务分工.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自主研究、制定课题计划书和进度表,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分析、整合,初步做成ppt、网页、作品等形式.然后,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观看成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件或作品.
活动Ⅲ:子课题展示.通过学生分组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运动性质和重力加速度,引入理想模型、“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等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
活动Ⅳ:师生评价.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课题评价组,一方面对学生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根据成果交流情况评出创意奖、特别奖等各奖项,进行表彰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Ⅴ、活动Ⅵ和活动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通过“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小结自由落体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实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设计方案.通过设置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制作反应尺测量反应时间,测量不同人群的反应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等),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总结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实现“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设计意图.
主要教学过程为
1.学生分组交流各自专题的研究结果
子课题1:关于落体运动快慢的争论
子课题2: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
子课题3: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
2.师生评价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
(1)学生小结自由落体的规律,得出计算公式.
(2)实例分析.破解“夹钱”骗术.
3.模拟实验.夹书签,教师指出这个实验可以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引出反应时间概念.
4.教师拿出一根神秘的尺子检测学生,直接得出反应时间,让学生猜一猜这把尺子的奥秘.引导学生分析测量方法,布置课后继续研究工作.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33-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理论被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支架式教学就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尝试将其引入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创新的意味。一般认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①如何把这样的教学模式具体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来,本身就需要认真的实践尝试。
我们设想,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各负其责,协同作用,构成互动的整体,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共同努力。其中,对各部分因素的分工采这样的划分②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一些教学中的辅助设施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合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由这些因素有机组合起来,可以构成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化复杂为简单,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我们提出基本的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由脚手架、教学情境、独立探讨、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几个环节组成。如图1。
在这个模式中,各个环节分别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相关脚手架的搭建是物理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环节,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步骤,一直到最后一个环节效果总结评价,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组合成了层进式的阶梯状结构。从脚手架搭建到教学效果评价的渐进和周而复始,就构成了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也许其组成环节不是新的概念,但细节创新则是永远无法饱和或休止的。
一、搭建脚手架
所谓“脚手架”,就是与新知识相关的一此功能性、预备性知识和由它们组合形成新知识的基本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收新知识3。教师可围绕当前物理学习的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概念框架,进而查漏补缺,使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从而使潜在的智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在给出一个案例后,教师及时指出其相应的理论基础,通过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把案例内容和相关信息资料加以同化或顺化,从而在原有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攀升,学生在课堂上将提升后的知识框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大家再一起讨论、交流,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现他们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指导,使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进一步了解,从而使他们的潜在思想、智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多手段综合运用,营造教学情境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掘各种课程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各种教学方式的整合,营造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用书、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现有的课程资源,同时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尽量做到能具体演示的实验不用课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是动手做出来的,而不是利用计算机“创作”出来的;同时充分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利用打击玻璃杯上的纸片,使鸡蛋掉入装有水的杯中,让学生体会惯性的存在。这样,不但简便、直观,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其实并不神秘,物理时时在我们的身边。再如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些小设计,小发明直接展示给学生,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成功感受。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某些定律定理用计算机做出来在展示在大屏幕上就更加形象直观,对物理量的变化和分析,也易于学生理解;某些生活现象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再配合声音的效果,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配合教师,主动参与分析,效果很好。大大方便了教师和教学过程,教师再也不用口干舌燥的去讲解,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厌其烦地灌输说教,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学生理解起来还是障碍重重。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算是真正实施了现代化的教学,初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精髓所在,而教学情境的形成,能体现出“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性化,理性问题具体化”,这就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了。
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积极探索,独立研究,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结合外部信息,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直至掌握知识。独立探索需要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和过程。使学生在历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搜集数据等环节中感受、体验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可以针对学生所感受到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将科学探究的某些环节有机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些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使学生最终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中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些正是他们乐于探索、勇于探索的动力来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挖掘新课程的资源,为学生构建探索性学习的平台,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推动其施展出学习潜能,使他们在探索研究的体验中领悟科学思维的方法,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的合作学习,有利于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特别是在高考备考总复习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大面积的基础巩固和专项提高。我们
组织引导学生将整个班的同学按照一定标准分成几个小组,分组合作探讨。同一小组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物理公式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运用,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就可以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的意见、态度逐渐变得清晰、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更深一层的认识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让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处理能力;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合作学习当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以避免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我认为,认真的制定好计划、设计好实验、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做好分析论证、并具体地评估交流,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实验现象、数据、结论的重要过程。尽管不搞提前给结果的本末倒置行为,不搞“照方抓药”的实验步骤,但还是需要教师对学生实验、合作探究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物理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根据探究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通过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根据优势互补等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小组成员要一起制定实验方案,实验中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各尽其职。实验中,教师要不断进行监控和方法指导,保证探究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方案要给与鼓励。为了提高探究效率,教师可给学生设计一些具体问题,使学生有更具体的探究目标。
五、组织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支架式模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学生学习阶段予以肯定和展望的过程,通过效果评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和教师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方面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努力。
总之,高中物理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把富有改革意义的教学环节有机组合在一起,既有传统教学精华的承传,更有教学过程的创新,使得每个教学内容、每个学期乃至于每节课,都得有新的构想和实践尝试,本身就充满了改革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篇3
一、高中物理导学案在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不良倾向
1.导学案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实行了“一刀切”的模式,未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有梯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时,没有贯彻分层理念,忽略了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使部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在课堂实践时对导学案产生不适应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进行系统学习.有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相关引导问题时,没有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程进度来设置,很多情况学生在简单问题上还在大费周折、浪费时间,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的核心知识来不及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有时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回答导学案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忽略学生的思考过程,这种强调解题答案,忽视引导思路的教学,其实抑制了学生的开放性物理思维的培养.
2.名为导学案实为传统教案的倾向
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教学效果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教”.而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因此教师教案的编写也应该顺应导学案教学的发展,及时进行改革.有的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只是对原来传统教案的简单修改,使其在形式上成为导学案,将传统教案“变脸”作为导学案,这是导学案模式的硬伤.教师编写导学案时应多思考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设置什么样的引导问题才能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作出具体的应变,新瓶装旧酒,这是对教学工作的敷衍,也是导学案模式步入误区的重要原因.
3.导学案习题册化的倾向
导学案的设计很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在实践中,一旦过于偏重对问题的设置或缺少对学情的分析,就会影响导学案的科学与合理.导学案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得力助手”,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经意间会成为一份变相的习题册.虽然导学案中设置的习题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理解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单纯依靠习题就能够进行的.教师不应该将习题作为导学案的主体,学生缺乏了系统的知识框架,缺乏了有效的引导,将很难获得启发,不但无法完成习题,还容易被“很多习题不会做”所带来的挫败感所压垮,导学案也就丧失了初衷.例如在讲解“力的相互作用”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的力,而手也会疼痛,体验结束后,让学生大胆分析原因,解释现象.以简单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既能体会到课堂的趣味,又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几点改进措施
1.明确导学案的主置
导学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无论何时学生始终是导学案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要注意不能忽略这点,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否则教学很容易步入误区.例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实验,教师可根据学情制定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去体验“机械能守恒”,可以为学生事先准备好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重物、刻度尺、导线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自拟实验步骤,通过多次实验,计算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以及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将这二者的值进行对比,如果数值近似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达到实验目的.在导学案中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项目,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在导学案中的地位的体现.
2.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编写导学案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虽然发挥主要作用,负责编写重要的内容,但学生也可以参加学案的编写,负责一些简单的导学案例.学生编写导学案例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予指导;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不能也不可能全凭自己一人的主观判断和理解来进行,要多与学生交流,经常询问学生意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有利于编写出较为适合的导学案.让学生参与导学案的编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其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增进团队意识.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学生在编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教师应当宽容和鼓励学生,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及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的知识量以及实践能力.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教学大纲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味地罗列问题、照搬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体现其阶梯性,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编写.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其次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发潜能,深化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设计导学案的“情景再现” 环节时可以结合名人轶事或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展开,例子的选择要注重趣味性,而不要刻意追求难度和脱离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向心力”,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在平时在跑步转弯时,身体与地面的角度会自然的发生怎样的调整?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思考;针对“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影响”,可以采用对比羽毛和石头下落、树叶和水果下落的快慢差异.以上的两个例子都可以通过实景实物用于“情景再现”,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
3.合理应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导航,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前要将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现象加以观察思考,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让学生讲解“生活中的曲线运动”,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引导,如“下雨时撑伞并转动雨伞,雨滴被甩出的过程所做的运动是什么?”,“投篮过程中篮球所做的运动为何是曲线运动?”等.
在应用导学案时,可以适当设置实验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解答“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一个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进行理论运算分析,而是让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小车、重物、桌子、计时器等),通过实验来解答.具体的引导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如何改变?
(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使小车在悬挂重物的牵引下在水平桌面做近似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时器记录和计算每隔相等时间小车的速度.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根据各个时间点的小车速度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作速度时间图像来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评价导学案效果
教师在实施导学案后,应该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了解所编写的导学案的不足与优点,及时进行总结,同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能否掌握行星运动的规律、引力常量的测定及其意义、万有引力的定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同时课后询问学生对教师在导学案中教学形式、实验设计、案例分析、公式解析、情景再现等环节的教学方法是否喜欢,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并让学生指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往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及提高.
篇4
一、重视提问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物理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时语言要清楚且准确严密,表达应简要、清晰,易于学生回忆知识、提问要遵从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规律,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按题意顺序设置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同时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学生努力才能达到,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时提出:匀速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盲目的、没有逻辑顺序的提问是无助于教学的,只能造成学生思路混乱,精力分散,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启发性提问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如情境创设引导、假设引导等,在物理教学中,提问要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中心,有主次、轻重,选题适当、停顿适当,知识前后衔接,层层深入,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电场一节时提出:下雨时人站在高压线下会触电吗?为什么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为什么市政建设规定高压线15米内不准建造房屋?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电场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的理解。
三、提问内容要有探索性和应用性,提问过程要有应变能力
在物理课堂提问中,提问内容要有探索性和应用性,问题设置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基础情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过程要随机应变,要随时改变语言角度和提问方式,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如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行驶会怎样?人在沙滩上跑步可以吗?人靠什么行走?引导学生探索摩擦力的应用。
四、设计争论性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争论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提出:苹果和苹果叶从树上下落时,能同时落地吗?雨滴从高空落下时,为什么不会伤人?这样具有争论性的提问,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能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五、提问要结合物理知识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不但使学生获得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而且还能逐渐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因而,提问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知识出发设置提问,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拔河比赛中要胜出不仅需要小组运动员的力气大,而且要考虑运动员力的方向,试用力的分解和合成解析拔河比赛时运动员怎样用力最科学?这种应用性的提问更能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六、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在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准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的缺陷,常用评价的方法:
1.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也让全班同学确认。
2.从不同角度转换叙述方式,强调学生观点和例证,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3.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的内容加以评论及肯定。
4.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教材,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5.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出新见解。
6.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因为学生回答得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
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时刻给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并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再给予评价,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
篇5
关键词:优化课堂 培养能力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由此,优化课堂极为重要。
一、巧用实验激趣,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把课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用弹簧秤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试验本第一册图5-9)、“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试验本第一册图6-13)、“观察摆动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试验本第一册图9-23)、“单摆简谐振动图象”(试验本第一册图11-4)等实验全部改为课堂学生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由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得多。
2.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物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既探求科学的精神。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过程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计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如在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创新设计:①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定性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总结出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②鼓励学生猜想加速度与质量、外力三者间的定量关系。③运用较精密的气垫导轨进行定量测定实验,利用倾斜导轨上的滑块重力的下滑分力代替砂桶的拉力,研究滑块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改变导轨的倾斜度来改变外力)的关系,借助多媒体电脑软件自动计算出加速度和外力的数值,这些数据在大屏幕电视上显示出来;保持砂桶重力(近似认为是滑块受的外力)不变,改变在水平导轨上滑块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同样利用电脑软件得出不同质量时应加速度的数值。并启发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采用“比值法”或“作图法”直观得到“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这一结论。④引导学生应用理论思维,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⑤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特殊”“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更一般表达式F合=ma,并由“一般”“特殊”导出F合=0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一结论。这种以学生操作和思维活动为主的教学设计,增大了课堂容量,加强了实验的探索功能,从定性的研究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比较精密的定量探索,突出了实验的设计思想,展现了知识和规律的发现形成过程,对学生大胆实验,主动探索物理规律起到了积极影响。
二、引导自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设疑激趣、指导探究、启发思维、评价总结、应用迁移"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科学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
1. 设疑激趣,提出假说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多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教学中,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说:"咱们用塑料瓶和硬币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功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还‘扑扑’地发出声音呢!""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种种假设:可能是水槽中的热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塑料瓶受热膨胀将硬币顶起来了;可能是瓶内的空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硬币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要往外跑,所以把硬币顶起来了……。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
2. 指导探究,丰富感知.
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探索。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呢?在于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
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这些实验材料:烧瓶、带直(弯)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肥皂水、滴管、毛巾、软塑料瓶、瓶盖、汽球、饮料盒、胶带、水槽、热水、冷水。让学生熟悉这些材料后,根据思考提纲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准备的这些材料紧紧围绕揭示"气体的热胀冷缩"这一主题,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各个组都设计出了比较理想的方案:有的用汽球套在塑料瓶上,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实验;有的先把塑料瓶捏瘪,盖好盖,再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实验;有的用胶带把饮料盒的口封住,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实验;有的用烧瓶和带玻璃管的胶塞,用手捂和包冷毛巾实验;有的将红墨水用滴管滴入玻璃管放入热水中,,但红墨水流了出来……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充分地实践和 探索,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感性体验,为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认识打下基础。当然,学生的这些行为,对平常人来说是极其普通而简单的,可对小学生,自己找出来,不能不说是他们创造活动的结晶,"行虽微而旨趣远",是学生创造精神的表现。
3. 启发思维,讨论探究
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加工事实,进行思维加工。
(1) 整理事实,以说促思
学生获得的感性事实是比较混乱的,缺乏条理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把各自收集到的事实以及对事实的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教学中,有这样一个讨论片断:一个学生答:"饮料盒 放入热水中,盒鼓起来了,放入冷水中,又瘪了。"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到:"我们组的饮料盒放入热水中鼓不起来。"这时,我插话到:"你们两个组的实验条件中�热水中�相同,但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是不是盒子的原因呢?"接着引导两组同学对饮料盒 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鼓起的饮料盒口被密封了,没有鼓起的口开着,宣布完这一发现后,又有同学立刻说:"没有封口的饮料盒里的空气从口上跑走了。"这样,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引导、梳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创造实践活动取得创造性成果。
(2) 研究事实,发展思维
在学生整理事实时,教师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巧妙地促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使学生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甚至争论,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在《弹性》一课教学中,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整理后,一个学生答:"我发现皮筋、弹簧……橡皮泥有弹性,木块……没有弹性。"三个同学同时反驳:"不对,橡皮泥没有弹性"我适时引导:"说说你们的理由。"学生立刻说:"橡皮泥虽然能捏扁、搓长,但松手后它还是扁的、长的,不能再变成原样。"……这样,学生在不同意见的发表与争论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科学结论,这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4. 评价总结,归纳达标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得到了信息与思维的结果,教师对小组和个体的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将假说上升到结论、规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二)》中这样设计:"刚才同学们和老师的实验都成功了,说明我们只要掌握了设计实验的要领,都能设计出成功的实验。通过这些成功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
5.应用迁移,释疑解难
用科学的过程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二)》中这样设计:(1) 解释:(A)游戏中硬币跳舞现象。(B)为什么夏季自行车胎不能打太足的气?(C)铁轨这间为什么要留有空隙?(D)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冬季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 (2)处理:(A)踩瘪的乒乓球怎么能鼓起来?(B)怎样将塑料管迅速套在铁棒上?
总的来看,在探究式五环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中国教师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氛围;物理教学;意识
“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而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总书记在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当今教育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带头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孩子的创造力是先天就有的,教育的作用只不过是启发和解放他们的创造力罢了。”为此,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打破成见,去发现和认识孩子本身具有的创造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他还说:“专制生活中可以培养奴才和奴隶,但不能培养人民做主人。”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构建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空前高涨,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高考压力的影响,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缺乏必要的民主氛围,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必须让学生抛弃“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习惯,养成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能看到、能做到的,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 去创新,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第二,教学中我们应该容许学生插嘴,对学生的发问,要给予理解,或给予解答,或启发引导,或课下探讨,老师要大力倡导思想自由,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有创造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或错误的回答,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要生硬地否定,而要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李政道先生曾说过:“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这句话足以说明质疑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中学生质疑的能力很差,盲目地迷信课本和权威,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无疑是巨大的障碍。所以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己见,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发扬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如: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不畏惧他人嘲笑或讥讽,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树立进行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创新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
例如:在“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教学中,先挂出两幅漫画,一幅漫画为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情景;另一幅漫画为一颗苹果树,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让学生根据漫画情景展开联想,提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后会提出“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而不往天上飞”“如果那棵苹果树不断长高,长得与月亮一样高,而树上也有一个苹果掉下,苹果还会落地吗?月亮不就是一个巨大的苹果吗?月亮为什么不会落下来?”教师要对敢于质疑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重视他所提出的问题,利用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质疑的问题有所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在质疑的对象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才是质疑的真正目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鼓励学生去创新。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质疑,例如:教师在讲授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利用伏特表和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那么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还需哪些辅助器材?怎样测量?请说出你设计的方案并画出电路图。通过这种说疑、释疑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性的思维。
三、渗透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创造,教师可以更多地把物理学史的内容引入中学物理教学中,以增强内容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提高教学质量,把它作为活跃学生思想,训练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1.物理学的方法基本上是物理学家在重大发现过程中创造的科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物理学史史料教会学生研究方法。
司南版必修1第3章第3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介绍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伽利略从“逻辑的推理”到“猜想与假说”再到“实验验证”的科学实验方法,伽利略把实际的实验与理论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方法―― 理想实验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教师应该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做法反映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尝试让学生亲历科学结论的产生过程,即“问题―假设―求证―结论”的探索路径,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2.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介绍历史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感受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意志,明白科学的探究不可能一帆风顺,从中体会到物理学家超强的自制力、耐受力、创造力,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从伽利略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到建立牛顿力学;从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提出质疑到建立狭义相对论……无不浸透着科学创新的足迹。同时,科学的发展永远是曲折的,在讲“电磁感应的探索历程”的时候,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为线索,向学生介绍人类对磁及电和磁关系的认识过程,讲解菲涅耳、安培、科拉顿、亨利、法拉第等人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1822年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写下了“把磁转变成电”,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卡文迪许经过50年的潜心研究和计算,终于测出万有引力常量,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还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胡克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牛顿长达20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的。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全人类的事业和财富。将这部分史料引入课堂,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精神,使其善于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信赖他人。
四、加强物理实验的探索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大都是验证型的,形成了“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究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现象。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分组实验,学生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在实验前组织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器材选取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设计、亲自操作实验,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通过分析与探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我们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而这种方法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在此我们只起个引导作用,让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自己去设计实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当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后,再遇到类似的物理问题,如:库仑定律的推导、向心力公式的推导、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他们就能联想到用控制变量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要施以创造性教育,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创建民主的课堂教学和质疑氛围,渗透物理学史和实验教学探索等途径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创造性活动培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殷建楼.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教学探讨,2009(7).
[2]王丽萍.结合物理学史史料教给学生研究方法.物理教学探讨,2009(12).
- 上一篇:文化艺术创意
- 下一篇:社区开展网络安全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