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论点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论点

篇1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105-0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同时向其他学科领域的日益渗透,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然而,随着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时不断减少,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及时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实践等不断改革完善,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按照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不可能随意删减,而新知识不断地涌现,学时又不能增加。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根据不同非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同时按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要求,合理取舍,以便为不同专业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例如:机电设备类专业要求比较全面,所有内容都应列为教学内容,而计算机类专业则不然,除要学习必要的电路基本理论外,应侧重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内容繁多,涵盖面广的特点。以往,常常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授,以求“当堂弄懂,课内解决”,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积极发挥性,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此我们采用:1、精讲多练、互动教学。精讲需要任课教师精心考虑讲什么,如何讲,以什么为起点讲,以及讲授深度和向哪个方向引导等问题。多练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性,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在讲授基本电路的计算分析和公式推导,以及电工与电子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选择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写读书报告,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互动式的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是积极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培养和发展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精讲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感知直接、理解更容易,把形、声、色、光、动、情、意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一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打下了良好基础。3、提高学生阅读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能力。为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能力,可以在课程教学后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期刊,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使学生了解自己目前所学知识在该领域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所查资料学习撰写科技小论文。这样做,既达到了对课程教学的总结目的,又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有重要作用,对加强学生工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1、重视综合型层次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综合型层次实验教学是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训练为主,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调试完成一个产品的制作。基础型层次实验的目标是以基本训练为主,完成了上述方面的基本训练之后,也就达到了教学要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在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仅满足于教材规定的必做试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因此还需要进行综合训练,开展综合训练实验教学。综合训练是为了达到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同时,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指导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2、开展研究型层次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研究型层次实验教学方法是通过组织各种竞赛等综合实践环节,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选择仪器、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觉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型层次实验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知识、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发挥,并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开放实验室是这一层次教学的实施主体。通过大型综合实验和多环节综合实验,让学生丰富体验,增长见识,增强综合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工程素养。

四、完善考核办法:改变传统的理论考试,将考核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部分。理论考试形式可多样化,可选用闭卷、开卷或半闭半开等形式;实践知识考核分平时小实验、阶段检测实验和专业设计实验三部分,理论和实践部分均按单独考核机制,分别评定成绩。

结束语:在我们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按照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的总体思路,不断改革教学和实验模式,加强硬件建设,加大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加大计算机仿真教学的全面应用,逐步增大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创新型实验项目。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总之,一定要在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知识全面、训练有素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

1998年-2003年,

3.1.2.美国桑蒂利教授的magnegas燃气技术

对多年支持蒋春暄的这位桑蒂利教授国外权威人士有何评价?桑蒂利教授有何特别有意义的 科技 研究 成果?对

我曾提到过桑蒂利,并应当说他-属于新的一代的一个-在我看来走在一条不同的道路上。……在他的研究中,把量子力学〔桑蒂利称为‘原子力学’〕的“无可争辩的 应用 ”领域与核力学和强子力学区分开,他用以支持其观点的最迷人的论点是,如果没有新试验的证明,量子力学在核力学和强子力学中就不能认为是有效的。这在我看来是回到明智充分有力的判断,回到爱因斯坦曾有的并被两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森堡和波尔所放弃了的现实主义和客观主义立场。

篇3

金秋九月,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在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喜迎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时候,举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水科院青年学术交流会及青年优秀成果奖创办于1987年,其目的在于推动科研工作出人才、出成果,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全面素质,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环境。遵其宗旨,院青年学术交流会已成功地举行了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历次会议上获得青年优秀成果奖的大多数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生产的主力军,为水科院的改革和发展奉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共收入论文8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反映了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从事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科技开发基金、水利部和国电公司重点科研以及其它横向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优异成果。论文集内容广泛丰富,题材新颖,论点精湛,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技术开发,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优秀品质以及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时代风貌。更为可喜的是本届学术会收集的论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均较以往的各届有较大的提高。

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已进入新的世纪,科技发展将为人类文明带来更大的进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将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院40岁以下的技术干部已达353人。从学历看:博士后20人,博士46人,硕士116人。硕士以上学历占51.6;从职称看:教高16人,高工137人,高级职称占43.3。青年技术干部在我院的科研工作中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也将决定水科院的未来。

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正处在一个前所末有的新的发展时期,时代在呼唤着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祖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国水科院的改革和发展也为每个积极上进的青年提供了施展自已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和巨大舞台,我衷心希望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发扬“四种精神”,即:科学求实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成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水利事业有所建树的人。

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就是要崇尚科学,实事求是,探索科学规律,不能有任何的虚假和浮躁;专家和评委可以对科研成果作出评价,但真正的最客观、最公正、最无情的检验者还是工程实践与社会实践。发扬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要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刻苦学习,善于发现,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停止,科学研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就是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科学奉献,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奉献。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在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应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座右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是要善于在团队中发挥凝聚作用,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从事水利水电这样与认识自然,协调自然,改造自然有关的科学研究,不仅涉及众多自然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而且涉及社会科学。要研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没有团队的协作是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与成果的。

篇4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 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

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t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

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

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

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

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

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e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篇5

1研究的方法介绍

本实验主要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资源进行一定的关系论证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第一,运用ADF的方式来记录分析科技人员、科研经费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农业总产值,通常情况下,农业、牧业,以及林业和渔业等方面的总产值构成了农业的总产值,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特定时期的农牧业的生产的总成果以及所达到的总规模,从而能够代表农业发展的某方面领域。通过有效的检验这四个时间序列的稳定性,确定其单整阶数;第二,在检测结果过程中,若四个序列显示出有相同的阶数单整性时,那么就利用E——G两步的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然后在二者协整关系之后,建立一个对误差进行修正的有效模型,通过对二者短期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最后,通过Grange的因果关系来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另外,因为对数的变换难以实现对原始变量之间相互的协整关系产生影响,因而对农牧总产值、科研经费的支出、机械总动力以及科技分析人员这4个变量分别进行自然对数的取舍,就能够得到经过对数变换之后新的变量。

2二者分析的结果

如果对时间序列上的数据直接进行回归,那么很可能会发生缪误回归的状况,从而使得后续的推论不符合实际,而且只有当变量的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序列时访客协整分析,因而在此之前,需要对验LNH、LNM、LNRD和LNY这四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经过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LNY、LNH、LNM、LNRD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LNY与LNH、LNM、LNRD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原因。同时,Granger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都是无效的,由此可见,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Grange原因并不是农业经济发展,从而能够从另一角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尚未完善,还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2010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2011年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2008-03—20(15).

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强化策略

一、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管理制度缺乏明确性

我国煤炭行业在管理模式上依然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再加上企业煤炭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明确性,没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煤炭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受到了一定条件的制约,阻碍了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

2.财务管理方案缺乏完整性

财务核算项目是企业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有利于确保资金的正常流动。随着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一部分煤炭企业还未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财务管理方案的设计缺乏完整性,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经过数据统计调查发现我国煤炭企业过于重视会计统计管理,对煤炭的安全性能缺乏重视,从而造成资金费用的大量浪费。

3.煤炭设备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我国煤炭管理政策在不断开放的同时,小煤矿的开采越来越频繁,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一般小煤矿设备比较落后,在设备更新和技术方面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且我国煤炭企业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缺乏深入开发研究,需要煤炭技术人员从本质问题出发,进行全面探索讨论。

二、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分析

1.增强煤炭企业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

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着一定的比重,稳固了我国经济地位,强化创新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增强煤炭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到煤炭行业发展中来,带动了资金费用的流动。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不断研究创新出新型发展政策,以鼓励鼓励煤炭企业团结协作以此共同实现集约化经营模式为主要策略。因此,煤炭企业要不断完善更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在市场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2.是构建和谐型、健康型煤炭企业的必然要求

煤炭行业是我国经济能源的支柱产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但是煤炭行业的污染问题也在日益加重,煤炭的开发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破坏力也在逐渐加大。因此,构建和谐型、健康型煤炭企业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要求,要在创新煤炭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适当转变经济管理策略。

3.提升煤炭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扩大,完善中,取定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在管理理念上依然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是提升煤炭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要明确煤炭企业的基本特征,不断完善构建出现代化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

三、强化创新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策略

1.适当转变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理念

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还不能满足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的转变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理念是提升社会效益发展的新要求,将创新管理理念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从自身要求出发,进一步创新出新型的煤炭管理模式。同时煤炭企业还要积极鼓励创新,通过不同的管理模式更新煤炭企业的全方位发展。煤炭企业要从生产中的细节问题抓起,将管理创新与生产创新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积极的、长久的煤炭企业文化。

2.注重精细化管理设计模式

市场管理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趋势,煤炭企业要想取得稳定的社会地位,就需要及时改正存在都弊端问题,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为主,才可以有效确保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注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检测管理,将各个管理细节进行统一分析整理,使得创新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融入到生产企业中去。

3.全面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当前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发展的社会,全面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新时期煤炭企业必须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定期对技术人员展开技能培训工作,适当的鼓励引导每一位技术人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煤炭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其次,企业还要为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条件,注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培养,只有确保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有效提升市场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论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煤炭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面临的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大,因此要不断创新加强煤炭生产管理方式,提升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煤炭企业要深入探索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缺陷,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完善和治理,在创新研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煤炭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从而带动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现代经济视角下煤炭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8):7-8.

[2]张博.浅谈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239.

[3]王月星.浅谈如何强化煤炭企业成本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50-251.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应用

现如今,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是人们通过电视广播这个渠道来获取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广播电视广泛地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其优势显现,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人们开始更青睐于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广播电视的一大创新点,也为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广播电视的需求。

1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

1.1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具体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之下的有关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又叫做网络互动电视,这是一种凭借互联网方面的网络技术、通讯以及电视媒体方面的传播技术等诸多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科技产物,可以实现与电视机前观众进行互动的有关功能,使得操作以及播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并且更加方便快捷,如今,我国很多网站都使用了这种网络电视技术,可以收看网络电视的相关平台非常多,例如网络机顶盒以及手机等,并且目前网络电视方面的最大的一个终端就是电视机顶盒,如今这个平台所具有的市场非常大。网络电视是有关视频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诸多技术逐渐融合优化的结果,能够为广大用户依照其自身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对于个性化服务来说,其是指多样化以及全方位的有关定制服务。而就网络广播电视而言,到目前为止其依然是一个没有彻底完善的技术,我们所熟知的网络电视只能算作是网络广播电视方面的“婴儿状态”,不过这种状态却是保证网络电视发展至完善、成熟阶段的一条必经之路。网络电视不单单是一种有关广播电视发展方面的形态,同时更是一种新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成果,是一种本质上的创新,经过多种现代科技之间的结合所诞生的产品,其冲破了传统之中只能进行单项传播的桎梏,让广大群众拥有发言权,有效推动了电视节目的进步,更加符合大众口味,完成了互动双向的有关传播模式,应该说这种双向传播模式就是整个网络电视当中的核心,使网络与广播电视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有关科技创新。

1.2广播电视方面的发展情况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其对广播电视行业具有积极促进的重要作用,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由于得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支持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将网络与电视广播融合在一起能够使电视广播更加多元化、操作更加简单、信息更加丰富,更能符合普通大众的实际需求。如今我国有很多相关研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且还对计算机网络在有关广播电视当中的具体应用做出了系统的测试,以期有效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如今,基于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进行娱乐的时间逐渐减少,导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错过一些喜爱的电视节目,而这种情况就有可能造成很多观众的流失,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能够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可以打破由于错过播放时间而无法观看电视节目的情况,让人们能够更加放松,可以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目前,我国在有关方面的研究力度越来越高,争取尽早取得成果。

2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1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对于电视媒体工程方面的应用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有关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视频以及音频信号在具体的传输过程中是把全部媒体内容变成数字信号,而这个数字信号又可以叫做模拟信号,对于这种模拟信号来说,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电磁等。所以,在对广播电视内容进行传播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个瓶颈来约束它的发展,因此这个因素的桎梏,所有广播以及电视的发展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所以大众也就无法观看到好看的节目,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其不但可以确保传输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确保传输的质量,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方面出现了空前的进步。凭借现代科学的各种手段,传统之中的电路通信网络、分配方式以及广播网络等都有了更大的提升,而广播电视和网络技术也出现了的进一步的融合,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对在广播电视方面的一次伟大创新,给诸多网络用户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凭借简单快捷的网络数据就能够实现广播电视等有关大数据方面的转换,从而使得网络用户不断增加,如今广播电视方面的传统方式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正在朝着创新与提高的方向不断进步,如今不但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同时还提升了传输方面的实际范围,从而使广播电视更符合现代化的进步。

2.2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控制节目时间以及顺序,并收集相关素材

凭借计算机网络可以让电视台的网络与互联网之间互相连接,从而使得电视节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并且在电视台的多台电脑之间还能够随意的传输,这可以使电视台具体的节目播放顺序得到极大的简化,减少录制时间,并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在运行以及播放方面的质量。与此同时,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具体工作当中,可以凭借计算机网络有效的节省人力资源,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对后台人员实施精简,而效果却能够达到与工作人员在岗时期同样的程度,并且还可以提升节目编排以及播放顺序所具有的科学性,在完成编排之后,可以根据设置实现预期的播放。而且不但可以对播放顺序做出调整,同时还可以增加相关的时事节目,替换其他节目,还可以确保在进行以上操作的时候其他节目能够正常播放,以及对节目做出一定调整。

2.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电台节目文件方面的编辑

凭借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把需要的文件全部都下载到电脑当中,凭借相关技术实施智能整理以及分析,从而实现预期的良好效果,然后再上传至电视台亦或是电台的有关网络数据库当中,在后成自动整理,对于电视节目的具体合成,能够有效提升流程的整体工作效率。并且,凭借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够对节目文件进行标记,目前有很多电视节目存在时效性,特别是新闻类节目以及体育竞赛类有关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现场记者去采访,同时对采访资料实施简单的整理之后上传至电视台方面的网络数据库当中,再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实施剪辑,然后在第一时间插播至相关的电视节目当中。

3结语

总的来说,在计算机网络之下的有关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已经达到了高速高质量的有关电视节目传输,凭借网络信息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能够使效率更大化,使电视节目方面的形式更加丰富,让观众能够和制作人员更好地沟通。不过计算机网络有关广播电视方面的发展不单单只有这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计算机网络在有关广播电视多媒体方面将会出现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地应用。

作者:郄莹莹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951台

参考文献:

[1]徐丽萍.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67.

篇9

[关键词]检测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模块

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技术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检测技术课程的内容、技术、方法及应用范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检测技术教学要求,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实践,以适应本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2.课程特点剖析与体系设计。工程测控领域主要涉及非电量测量,即利用敏感器件获取被测量的信息,通过信号的处理、传输、储存、显示和控制等环节实现测量和控制,其中涉及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及分析技术。由于检测技术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使得课程内容宽泛、检测技术和方法变化快速,给课程教学和教材适应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检测技术课程通常在机电类和测控类专业开设,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专业的类型、特点及办学定位来确定课程的开设要求,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具有共性,又有个性和特色。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考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把握与研究型本科高校存在不同要求的度。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

2.1 注重课程体系结构的完整性。按照信号采集一一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显示与控制四大部分确定课程体系。在以参数检测为主线的前提下,增加仪表控制系统,将变送单元、显示单元、调节单元及计算机控制整合到课程中,突出测与控的结合。

2.2 考虑传统仪表与现代测量的兼容性。在非电量电测中,一般注重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而缺少二次仪表在工程现场的应用。在课程内容中,适当增加传统测控仪表原理和方法,从传统仪表测量引导到现代非电量电测是必要的,一方面加深知识的认识过程和衔接,另一方面拓宽知识应用范围和领域。

2.3 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性。课程的每一单元,以知识――技术一应用来安排教学内容,适度减少理论推导及设计参数计算,增加传感器结构组成和信号调理及应用设计举例,增强知识和检测方法的应用性。

3.教学内容改革与实施。

3.1 优化教学内容模块。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各种检测技术、方法及传感器件相对独立,将课程知识点划分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按照专业需求合理选择,使课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从课程体系结构上划分,可分为检测技术基础理论、参数检测、仪表控制和现代测试系统四大体系模块;从内容组成划分,可分为检测技术概论、误差分析基础、信号分析基础、过程量、机械量、光电量、电学量、仪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现代测试系统等知识模块。体系结构模块有较好的层次性,而知识模块具有一定的并列性,需要根据先修课程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使知识点有所侧重。

3.2 重视教学内容的融合。检测技术课程中突出的问题是一个参数有多种测量方法,一种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多个参数,参数与测量方法、测量方法与传感器相互交织。组织教学内容要明确主线,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性。如体积流量测量有多种方法,某种测量方法又有多种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这时要兼顾电测与非电测、传统测量仪表与现代测量仪表、新技术与新装置等方面,使知识面得到拓宽,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但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的内容,也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参与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3.3 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课程理论、技术与应用三者在分量把握上,不同类型学校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以理论适度、技术为重、应用并举的原则组织教学是符合办学理念,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应坚持以理论为先导,技术、方法为主体,应用为立足点。如光栅传感器的位移测量教学中,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莫尔条纹的形成,直观理解光栅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工作原理,但公式推导适度从简,结构、特性、检测方法和电路处理重点讲解,并通过举例突出应用。

4.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施是建立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及教学模式虽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知识快速膨胀,单一的知识传授、课堂灌输、一支粉笔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的高等教育,而换之为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并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辅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知识与能力并重就是要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凸显出来。这要求在讲知识点时明确能力点,注重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原理和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前布置预习要求,课上引导学生思考,设置提问和讨论点,让学生参与归纳章节知识点和能力点,采用启发引导,改变教师一味讲授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1-0067-0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经过50年,尤其是最近20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与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大规模的扩招已使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及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迅速提高,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5%;每十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只有1150人(到2006年增长到1322人)。在18~22岁的适龄人口中,目前尚有4/5以上的年轻人无缘接受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所占的比例,还是十万人中大学生人数这两项指标,我国均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所示。

(二)供需矛盾突出,扩招能力有限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2006年本专科招生比1999年扩招前净增近860多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扩招, 已使全国各地均出现了万人规模的大学。然而从老百姓希望子女接受高层次、 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本科高等教育供给不足十分明显。

目前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早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因此必须增加大学数量才能满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教育部组织专家完成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要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目标,到2020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3300万人左右 [1] ,即在2006年1700万人的基础上再增加1600万人。

但我国是人口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使我国政府承受着沉重的教育财政负担。1999年扩招以来, 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 但受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财政投入实力的制约,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仍较为缓慢,很多地方生均拨款逐年下滑,给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占政府教育拨款的比重已达到1/4左右,这一比例远高于日本、韩国,也超出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目前,作为政府主要责任的义务教育普及任务依然严峻,国家财政拨款不可能通过挤压义务教育投入来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看,过分依赖公办高校、过分强调政府拨款的办学与经费投资体制, 也难以保障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单纯依赖政府所提供的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断激化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

(三)创新能力不足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和基地,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上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为此,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把创新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是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只注重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强的结果;二是教师教学不甚得法,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还非常普遍,课堂总体效率不高,忽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负担过重,个性受到压抑,创造天赋得不到发挥,甚至被埋没,部分学生丧失信心; 四是创新教育只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 而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未来20年尤其是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高层次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随着高中阶段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今后若干年内,即使继续保持现有65%~70%的高考录取率, 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也将需要每年平均递增100万人以上, 其中本科在校生规模每年要递增50万人左右,这就要求在发展大众化本科教育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

(一)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道路

从我国国情、高等教育资源现状以及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趋势看,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道路,可以缓解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1. 继续大力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鼓励与推动社会、企业及个人共同投入高等教育,努力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需求。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本来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办学机制灵活、 社会需求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但受环境、投资、观念以及师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制约,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在办学质量和办学品牌上依然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接受。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会力量及其资金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也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高校应该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世界上最富有、福利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不能够提供完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 个性化需求的高等教育服务。 美国、 日本、韩国等已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分担办学成本的多层次、公私立共存的高等教育体系,欧洲国家也正在进行类似的改革与探索。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教育阶段固有的一些理念、模式、途径等显然需要相应的创新与发展。尽快探索和采用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多种办学模式与发展途径,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重要选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提高办学层次与办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2. 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加快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参照企业的多元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和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积极鼓励和探索社会团体、企事业和个人投入高校办学的新途径,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社会的财力支持。

3. 继续增加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进一步推进公办普通高校持续发展,注重提高普通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体制创新,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稳步发展面向就业的高职教育,努力缓解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新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远程教育发展,有效扩展远程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努力提高优质高等教育的资源利用效率;积极试办独立学院,充分发挥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形成民办、公办高校相互竞争的新机制。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尽快形成适应我国国情、多种办学模式并举、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据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高科技发展将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达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创新教育。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和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注重人的知识、人的智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根本选择。针对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思路和方法:

1. 深化改革,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涌现营造良好的环境。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进行高等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

2. 扩大开放, 以增强高等学校办学活力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扩大开放, 首先要加强同国内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通过优秀教学科研人员跨校兼职,学生跨学校选课,共享重大科研设备、教学设施和文体活动场馆等措施,大力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面向世界,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3.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发生了研究创新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因此,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方法主要有问题式、案例式、探讨式等。如问题式教学,即教学之始,将有关教材内容的不同理解或争论的焦点告诉学生,然后围绕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求得对问题的科学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既是教学的先导(由问题入手展开教学),又是教学的核心(围绕问题来展开和推进教学过程),解决问题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与方式(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再如探讨式学习,也称钻研式学习,即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钻研性的学习。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而且还能掌握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共同切蹉和探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对问题的辩论与争鸣,能激发起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钻研、探讨的兴趣。不少学生课后还能继续搜集有关资料,改进和完善论证方法,以使自己的论点更明确,论据更有力,阐述更精炼,论证更充分,逻辑更严密,语言更准确,结论更科学。教师还应借此帮助学生将研究心得撰写成论文投寄到有关报刊上发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还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 教给学生基本的创新方法、途径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要教给他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在这方面, 主要重点可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创新方法,诸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观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结构;如何论证阐述;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等。同时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 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广大学生经过这种培养磨炼,可使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

5. 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掌握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开掌握知识的基础,去空谈创新能力的发展,无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切实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6.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进和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动态、成果等,借此强化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将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并适当地介绍给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借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样做既能把有关科研成果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并统一起来, 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某些学术问题探究的欲望,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与榜样作用。

7. 改革考试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只有平时死记硬背式的知识积累才能在考试时顺利过关。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更要考查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要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并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的最高标准。

8.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法,加强创新测试。时代进步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评价又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尽管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确立面对重重困难,但如何鉴别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的同时,要相应地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加大创新教育内容的考试分值, 以此来引导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调动创新思维,鼓励创造发明。在日常的学习和测试中,提倡解题思路有创新,学习方法有创新,参加实践活动有创新。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在总结活动或实践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辑要[J]. 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马良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1).

[3]历以贤. 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 中国成人教育,2001(11).

[4]齐跃奎.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再议[J]. 社会科学论坛,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