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措施

篇1

1. 财务岗位风险总体类型

1.1管理风险。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制支付、“收支两条线”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和质检系统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在目前的财政改革形势下,建立完整、统一、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仍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当中,客观上造成管理制度上的不详备,在财务工作的某些环节、部分程序或相关措施上仍存在漏洞,造成管理上的风险。

1.2系统风险。从财务的管理职能来看,目前财务工作涉及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收费管理等方面,各项财务业务又与多个具体的业务相关联,涉及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交叉合作,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与各单位内部相关业务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如:资金管理涉及科研经费管理、基建项目经费管理、接待费管理、出国费管理、交通费管理等,能否系统开展财务工作存在风险。

1.3环境风险。就财务业务本身而言,会计机构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因素,对财务风险程度起到一定影响。财务人员不足导致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单位由于财务人员不足,不能完全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形成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1.4主观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严肃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管理负责人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惯,降低财务决策风险。就个人而言,如果财务人员不注重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知识学习,不熟悉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从事任何财务岗位都会有较高风险。这也是发生廉政风险的内因。

2. 防控财务岗位风险的建议

2.1完善财务和内部管理制度。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检验检疫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议财务部门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经费报销审批制度、基建维修和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同时,建立健全财会工作岗位职责,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2强化财务稽核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财务稽核的财务监督作用,将单位财务稽核的重心放在提高依法理财、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上,使财务稽核由事后查处向事中控制、事前防范转移,实现了财务稽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提高资金效率和降低风险提供有力保障。有条件的单位设立专职稽核员,会计人员较少的单位,由会计主管兼任稽核员。通过财务稽核,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避免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2.3落实财务工作第一主体责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法规的自觉性,支持财务部门依法行使职责。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的定期培训及宣贯,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切实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2.4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财务人员的敬业精神、诚实状况、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优劣,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特别是以诚信为标志的职业道德水平显得尤其重要,要加强对全局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财工作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篇2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篇3

一、小微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

经营风险上,小微企业更容易在经营期间通过违法财经法规的活动,来获得高额利润,使企业面临高法律违规风险。其原因为:(1)规模小,经营流程简单,经营决策、管理决策也更注重短期效益。(2)财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对企业违法财经纪律行为的警觉性和抵制性不强,也容易让小微企业处在违规的风险之中。2016年2月小微企业的风险指数为52.2,上升0.7个点。其中,制造业小微企业风险指数为51.8,上升1.1个点;建筑业小微企业风险指数为52.6,上升0.4个点;批发零售业小微企业风险指数为53.6,上升0.3个点;住宿餐饮业小微企业风险指数为53.5,上升0.7个点;服务业小微企业风险指数为51.2,上升1.6个点。

财务风险上,小微企业一般要面临较大的利息偿付压力。另外,创立之初,自有资金的投入量有限,银行贷款的比例较高,资本结构也不合理。其原因为: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资本结构不合理。其次,对于内部经营控制,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内部资金管理控制等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也无法发挥作用,使得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原因为小微企业管理者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对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有限,对财务人才的培养和财务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而受到企业成员间的裙带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也无法实施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融资风险上,一是可选择融资渠道较少,信贷途径供给量不足;二是融资成本高,银行融资不行,只能转向民间借贷机构,而其借贷成本非常高,而小微企业的利润难以承受高昂的利息成本。原因为自身经营风险大,外部融资环境差。2016年2月,各行业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均出现下滑,其中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小微企业融资指数均下降0.3个点,建筑业下降0.8个点,交通运输业下降0.4个点,住宿餐饮业下降0.5个点,服务业下降0.2个点。

客户信用管理风险上,小微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不断放宽信用额度,来获得销售量的增加。笔者对当地47家小微企业进行调查,发现83%的小微企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客户信用档案,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仍在停留在主观判断的层面。而对赊销客户的审查工作滞后,带来的就是巨大的应收账款回收的问题。

二、小微企业风险控制策略

(一)提升经营行为的规范性

调整小微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要捋顺内部管理层级,改变松散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的规范程度。从内部控制角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重置和改进,特别是在重大管理决策和重大资金使用决策方面,增加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活动,从不同角度提升决策的有用性与科学性。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时提出财务专业意见,并适时调整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策略,从而满足相应的发展要求。

(二)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鉴于小微企业财务工作与财务人才培养的现状,企业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对本单位的财务人才进行培养,要将财务人员的培养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计划中,逐步培养具有较高财务技术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并赞同企业价值观的专职会计人员,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发挥出财务人员的聪明才智,通过财务核算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同时,财务人员也要不断加强学习,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求,树立与企业同发展的自我完善意识,做出财务人员应有的贡献。

(三)科学解决融资问题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较好地解决。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和奖励扶持政策等方面,提高政策惠及的范围,让更多有潜质,短缺资金的小微企业获得财政资金的帮助,更要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帮扶作用,减少小微企业的纳税压力,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留存比例。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本身也要拓宽融资渠道,不拘泥于银行借贷来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通过积极寻求国内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利用参股合资等方式获得生产所需资金,既能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也能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保证资金链的完整性和企业的经营安全。

(四)加强综合的信用风险管控活动

篇4

关键词:电力;税务

前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至今日,包括国电公司在内的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需要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框架之下,所有企业不论其背景、资金等因素,都会受到来自市场的巨大经营压力和风险。如何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做到提前、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以税务风险为切入点,对国电公司现阶段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将有助于国电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一、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来自与税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当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出现某些不确定事项时,就有可能导致因与事先预期的情况不一致而导致的税务风险。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与企业自身开展的生产应用活动想联系的,包括电力设备设施的生产和建设、各类电力合同的签订以及发电和供电期间的各类活动等都会导致潜在税务风险的存在。首先,电力企业面临着受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存在的税务风险。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税务风险主要是指电力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这其中包含了政策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变化主要是指各类财政政策以及税收和货币政策。由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因此税收政策往往会发生变化。而变化的税收政策必然给电力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带来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因电力企业财务人员未能及时了解学习税收政策而带来的税务风险。其次,电力企业还面临着来自内部管理层面的税务风险。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或者企业管理层过多干涉财务和税务工作造成的。电力企业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这决定着其要涉及大量的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和各类施工项目。这必然会牵扯大量的资金流动。如果企业内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税务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以及忽视了税务工作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的缺失。同时也会造成因人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思的淡泊带来的税务风险问题。如果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和税务工作给予了过多的重视或干涉过多,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作用。税务人员收到来自管理层的干扰而不得不做出与税收政策不符的工作同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第三,我国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因人员素质问题而造成的税务风险。电力企业的待遇在社会中处于中上层级,这就使得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会受到“关系”的影响而不得不招聘素质达不到工作要求的人员。如果这类人员走向税务工作岗位,而其能力又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必然会提高企业涉税事物出错概率,进而提高企业税务风险。

二、电力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一)加强宣传、树立风险意识

提高电力企业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科学应对税务风险的首要办法就是加强税务风险宣传、树立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在传统的企业员工以及管理层的观念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效率。但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税务工作的处理与生产经营占有相同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加强对税务风险防控的宣传工作。通过树立模范典型并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的方式提高企业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同时,通过在员工内部开展因违反税收政策而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影响问题的经验教训交流会的方式,在员工内部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进而起到企业进行税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二)提高人员素质水平、激发员工积极性

企业财务部门是开展相关税务工作的基础,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控制还需要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对于已经在职的财务人员而言,企业需要通过与高校以及地方税务部门合作的方式,通过组织在职人员进入高校开展税务知识学习以及前往税务部门进行实习的方式强化在职人员素质水平。同时,对于每年招聘入职的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入职门槛、强化入职把关的方式保证每一名新进员工都能适应税务工作,进而达到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的目的。不仅如此,在电力企业内部,存在部分员工带有消极情绪工作的问题。如果在财务部门的员工带有消极情绪,则极有可能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出现工作差错。因此,需要通过开展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积极的员工予以一定的奖励,进而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税务风险防控的目的。

(三)加强政策学习和内部控制

通过讨论可以看出,税务政策的变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会造成较大的税务风险。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加强对国家有关税务政策的学习。通过定期组织税务政策解读以及要求地方税务工作人员来部门进行座谈的方式,加强对政策的理解。同时,电力企业更要从制度上确定财务工作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通过制度的确定,保证财务工作,尤其是涉税事物,都能够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贾俊梅.浅谈供电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管理[J].电企财税纵横,2006.

[2]李宏.电力企业风险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2.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防控

随着增值税改革不断深入,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应对增值税发票管理、规避风险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面临的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有效应对措施,旨在更好地做好税收风险管控,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具体措施如下:

发票的取得

(一)供应商的选择公司应在集团内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并进行日常更新及维护管理,掌握供应商基本信息及其供应货物服务的价格、质量、税率等情况。另外,企业应以目标成本为基础,在项目全周期测算的基础上,综合项目成本、收入、利润以及税负等指标合理选择项目计税方法以及供应商。

(二)签订合同时注意事项在签订正式合同前应注意对合同总价进行价税分离,合同内容须注明不含税总价、增值税税额、发票类型、增值税税率等,合同条款须列明付款时间、发票的开具时间、以及发票需备注信息内容等。为方便合同签订,最好事先刻制好开票信息印章,盖在合同上。开票信息印章内容包括:公司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开户银行、银行账号、公司地址以及联系电话等

(三)发票的索取在向下游分包、劳务公司等单位支付款项前,原则上应要求收款方提前开具发票,业务经办人收到发票后对发票的真实性进行初步核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发票的取得要坚持业务流、发票流、资金流“三流一致”的原则;其次,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抵扣联与发票联须同时索取;再次,收款方在收款以后不需要纳税的,收款方可以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收据;单位与部队之间发生的业务往来,按照规定不需要纳税的,可以使用部队监制的收据。

(四)发票的审核发票的审核应注意以下方面:发票抬头是否与公司开票信息中的内容一致;字迹是否清楚、是否涂改、是否压线错格;填开项目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与实际交易是否相符;发票中列示的购货方与销货方,应与经济合同保持一致;发票联次是否齐全;发票专用章的加盖是否正确;是否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重要的是务必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票验证系统查验真伪。

(五)发票报销建立健全发票报销制度,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划分以及赏罚责任制度。财务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不得以白条入账。对于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票据,财务人员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企业应当把发票审核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日常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内容,对发票审核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合规发票较多、金额较大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对因使用不合规发票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其直属领导的责任。

(六)增值税专项发票认证企业应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财务信息化工作,开发发票认证软件,由各业务口经办人上传其接收的发票信息包括增值税电子发票,自动汇总至总部信息平台,业务经办人在上传完毕后,每月定期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原件传递至公司总部进行发票认证。总部税务主管统一认证比对后将认证结果及时反馈至下属各项目财务人员。这样避免了手工扫描认证的繁复工作,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也解决了增值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问题。

发票的保管

增值税发票特别是专用发票异常重要,公司在日常工作中需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及时制定发票管理办法,指定专人保管发票,放入单位指定保险箱,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不得擅自损毁发票。第二,建立健全发票使用登记制度,及时正确填写发票使用登记簿,并定期进行盘点;第三,加强税务资料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应按月与《认证结果清单》装订成册,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第四,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应及时书面报告税务机关。

发票的传递

由于建筑业工程项目区域分布较广、管理难度大、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施工企业采用增值税在项目所在地预交,由公司总部汇总申报纳税的管理模式。大型施工企业应采取发票集中管控措施,由总部机关集中认证、集中开票、汇总申报纳税、统一管理。项目上及其他业务部门所收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向总公司税务主管部门及时传递。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发票传递工作:第一,各单位在传递过程中及时办理移交、邮寄登记手续,做到每张发票可追踪;第二,指定快递公司并签订合作协议,以保证发票邮寄过程的安全;第三,业务经办人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每月应及时将进项税发票抵扣联原件传递至税务主管部门,以避免滞后认证抵扣而占用公司现金流;税务专管人员统一复核认证后向各项目财务人员反馈认证结果;第四,做好增值税台账管理工作。

发票的开具

为便于管理,公司总部税务管理部门集中开票,建立发票开具申请平台,有开票需求的单位,在线发起开票流程,同时提交相关附件,按流程逐层审批。公司应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及时核对增值税台账。发票开具过程特别注意的事项有:第一,汇总开具专用发票的,必须同时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发票专用章;第二,业主从工程款中抵扣的水电费可按转售水电费项目向业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三,施工企业与业务已办理进度结算未收到款项的,若合同中明确了收款的时间,则在收款时给业主开具发票。如果未明确未来收款时间的,则需全额开票;第四,总包向下游企业收取配合费或协调费的,可按照建筑服务中的工程服务项目开具增值税发票。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控;风险意识;措施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企业要想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通常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众多的风险,其中,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经常出现的,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缺、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财务风险不断加剧,经营将变得举步维艰,为此,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显得至关重要。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的无法预测的、无法控制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偏离,导致企业出现财产损失的情况。鉴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不断筹集资金、调配资金、投入、收回资金等,各个过程中均隐藏着财务风险。

(二)表现形式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在对现有的资金或者借入资金配比过程中,如果配比方法不当,将出现财务风险,举债低,可能造成企业资金不足,财务杠杆作用无法发挥,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从而增大了银行贷款数额,市场变动,企业经营不善,将面临无法偿还巨额债务而倒闭的情况。比如截止到2013年,我国资产负债率达到64.52%的钢铁企业就有80多家,负债率达到80%的就有30家,其负债总额竟达到3.10万亿元。

2.投资决策不合理

缺乏对企业受益的科学分配,将对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使资金来源受阻,引发财务风险。且很多企业存在由一名决策者掌权的情况,收益与利益分配公平性受到员工怀疑,这样企业长期现金流动与股东方利益将无法保障。

3.经营不善造成存货积压、资金回收不利

企业长期的经营不善容易造成资金不能短时间内回笼,更容易造成资金流失,比如,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对产品需求不充分考虑,而是仅注重眼前利益,通过生产量的不断增大将成本降低,这种做法只会换来产品积压,资金不能变现,赊销或者促销,进一步缩小利润空间。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多且复杂,主要原因表现为财务人员缺少风险意识、财务决策不科学、企业盲目扩张或者开展多元化经营、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等。财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企业财务的人员,如果不能提高对风险的辨识能力,不能具备风险意识,一旦风险来临将因为没有应付策略而使企业遭受损失。企业决策不科学则是指未能按照标准程序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影响到财务目标实现,出现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一)采用科学的风险防范技术

应用风险分担法。对于数额较大的投资项目,可以联合其他企业公投,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使投资风险得以分散,常采取的方法有业务分包或者够买保险等,一旦出现风险,可以将企业负担减少,避免遭受到过大的风险冲击。风险规避法。如果不能对风险有效识别,可以应用风险规避法,但这种方法是不积极的,因为不管选择哪种方法都可能面临收益放弃,前期的投入也将化为泡影,企业需从战略角度对这一方法优化、合理选择。自我保险法。是一种自行承担风险的方法,是企业权衡了成本效益后选择的一种方法。

(二)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需要牢固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强化对风险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财务工作始终,对潜在的丰电脑保持高度警惕,任何环节上出现难以抉择的情况均需要请求上级指示,不能贸然决断,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提高决策化水平,杜绝决策失误

一方面,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资产负债率,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确定融资来源,其次,将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确定,对资金管理责任制进行强化,对短期负债、中期、长期负债率比重合理安排,优化组合,资金占有期限也需要与负债偿还期限保持协调性,这样才能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将偿债风险减少。要想让投资决策具有更高的科学性,需要对资本作出合理预算,且具备投资的前瞻性,对投资效益保障机制制定并完善。

(四)加强资金管理,保持资金良好的流动性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对存货库存定期核查与管理,保持在定数额内,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应收账款回收与利用,将赊销业务管理制度构建出来,按照账龄进行分析,对容易出现错误的进行重点标注,建立易错账目的准备金制度,确保流动资产有着较高的流动性,进而将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最后,需要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缕清,统一责权,以将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调动出来。

(五)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篇7

关键词:财务战略 风险管控 价值创造

YQ煤炭企业是国有大型现代综合能源企业集团二级子公司,主营业务有煤炭开采洗选、煤炭运销、物流贸易,煤层气发电及综合利用、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现拥有14座煤矿,10个全资及控股公司,现有员工17000余人。截至201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45.8亿元,净资产39.1亿元。

一、企业运营及财务管理现状

(一)攻坚克难逆势而上,经营状况迈上新台阶

2013年在克服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市场低迷,煤价下跌等诸多困难,砥砺奋进、逆势而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原煤产量1036万吨,开掘进尺6.8万米,煤炭贸易总量2350万吨,营业收入340亿元,利润总额6.7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资产总额145.8亿元,净资产39.1亿元,资产负债率73.3%。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产量、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净资产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在外部市场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经营规模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强化职能,资金集中管控取得新成果

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进入2013年后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面经受住了巨大冲击。重点基建煤矿、洗选加工及管状皮带运煤项目的开工,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缺、压力剧增。面对严峻的形势,财务部门加大对外协调和多方融资的力度,确保了全年整体资金供需平衡,重点工程当年投产见效保障有力。强化资金管控职能,借助集中管控系统,资金归集度达到77%,资金管控体系逐步形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将一年以下的贷款全部置换,有效地降低了资金断链风险,增强了市场下行情况下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调研积极探索,成本管理积累新经验

在制定《煤矿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将煤矿成本管理办法细化到各个项目,编制出配套的成本项目表格,统一成本核算口径和成本分析格式;不定期召开煤矿成本分析会,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降低成本有效措施;实行对标管理,赴内部矿井学习先进成本管理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本管理初见成效。

(四)抓住重点以点带面,预算管理寻求新突破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学习,各单位深化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组织领导,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定期进行预算分析寻找差异,逐步完善预算体制。预算管理,资金先行。以资金预算作为开展全面预算的切入点,带动全面预算。制定并下发了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所属煤矿试行。通过集中监管资金用途,确保预算资金专款专用。

(五)规范流程整章建制,制度建设掀起新

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组织编写《会计业务标准化流程工作规范》,引导财务人员快速便捷地掌握所在岗位会计处理的标准和流程。出台《周工作汇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办负责制度》和《督察督办制度》等12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分工提高效率,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完善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同时制定了《差旅费管理办法》《重点工程进度审批及资金支付程序》等诸多规范性文件。

(六)提倡节俭多措并举,降费增效取得新成效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贯彻“存款理财化、贷款证券化”的理念,在资金及其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非工作时间进行保本理财,2013年理财收入共计完成457万元,盈余现金理财观念深入人心。严格执行账户开立审批制度,统筹监管系统资金流向,全年盘活资金35259万元,节约利息费用2000余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在降费增效、降耗节支上下功夫。通过制定标准、严格审批、细化措施,全年办公费、招待费和差旅费等可控费用同比下降3132万元,降幅29%,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现存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四大主要矛盾

1.企业发展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现阶段企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但当前煤炭市场低迷,

银行调低煤炭企业信用水平,煤企资金流和偿债能力大幅下降,而建设工程集中度高及重点项目建设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2.集团化管理要求与管理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

公司正向建设国内大型现代化综合能源集团的目标迈进,财务管理工作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现代化集团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风险管控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3.财务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矛盾

公司确定“以煤为基,做实物流,抓好贸易,适度多元,链式发展”的战略定位,但财务发展规划刚刚起步,财务管理体系尚处于构建阶段,无法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4.跨越式发展要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

企业高速发展对财务和审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存在人员观念落后、协作意识不强、责任心不足等诸多现状,必然导致下一步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二)七大突出问题

1.资金断链问题

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各金融机构纷纷调低了煤炭企业的评级,到期贷款续贷难以保证,同时国内货币政策趋紧,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导致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审批周期长,资金到位率低。防止资金断链、防控资金风险是YQ煤炭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2.成本管理问题

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对管理关键环节的控制较薄弱,成本管理的措施简单缺乏创新,成本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协同效应未体现。

3.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管理虽完成一些基础性工作,但多为表面化、浅层次的工作,与全面预算的实质性要求尚存较大差距。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缺乏体系化、操作性强的预算管理办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预算考核与奖惩制度,预算管理尚未真正起到统筹规划、沟通协调以及绩效评价的作用。

4.财务风险防控问题

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风险难以避免,作为风险防控的“防火墙”,风险防控机制至关重要。目前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预警和管控分析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5.纳税筹划问题

目前纳税筹划工作局限于各项税种的申报和核算,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了解掌握不够,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不足,缺乏税收政策与经济业务的有机衔接,缺乏全面完整的税收筹划意识。

6.会计基础管理问题

会计基础管理较以前取得长足进步,但内部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单位间会计政策没有完全统一;制定的岗位职责简单粗放,缺乏可执行性;制度流程未成体系,有时自相矛盾;相关台账未全面建立,不能随时掌握全面系统连贯的信息;财务分析局限于数字表面,缺乏原因剖析,不能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7.人员整体素质问题

目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及职业判断能力较低,加之责任心不强,学习能力不足,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对缓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执行力、贯彻力。

三、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以财务战略为依托,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章立制,规范统一财务内部岗位设置,初步构建财务精细化内控制度体系;以夯实财务基础管理为抓手,结合“一个战略、三项内控制度”的推广实施,进一步细化YQ煤炭企业《会计业务标准流程工作规范》,高度重视基层单位日常基础工作的细节控制,积极探索分步构建会计工作质量达标机制,建立健全常规财务的监管与考评,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二)深化资金管理机制,严防资金断链风险

继续深化和完善资金集中管控机制,加强外部融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力度,统筹全系统资金收支,协调生产与建设的资金供需。树立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的意识,加大货款回收和旧欠清收力度,规范大额资金和项目资本支付,确保日常经营活动和建设项目资金供需平衡。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掌控资金需求与配置

高度重视资金短缺风险,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掌控资金需求与配置,定期组织评价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现金流转规模及其变动趋势,逐步细化和完善预算管理的编制与审核、执行与调整、控制与分析、考核与激励的体系,严格预算执行与控制。

(四)加强对外投融资等重大事项的财务管控

优化资金结构,管控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探索扩充权益资本途径,合理利用信贷融资和资产证券化工具,有效控制资产负债率目标,实体企业控制在75%以内,贸易企业控制在80%以内。积极调整债务结构,逐步控制和减少流动负债,鼓励增加3-5年中长期信贷,至少2年以上信贷资金,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定期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对投资的方向、风险以及回报进行严密的财务监管,努力降低和规避项目投资的资金风险。

(五)坚持管理精细化,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建章立制、统一标准,对目标成本进行刚性约束。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将各项成本指标细化分解并层层落实,并与经济效益责任制相挂钩。通过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努力挖掘成本降低潜力。树立全面经济核算,正确处理产量、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完善采购制度设计,降低采购成本,严格控制大宗材料采购成本。加强定额管理,提高投入产出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最大限度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努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

(六)强化纳税筹划管理,化解企业纳税风险

提高纳税意识,主动掌握国家各项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变化,深入了解税收法规制定的背景和政策导向,准确掌握企业纳税风险及化解途径,建立税务筹划案例库和财务管控风险案例库,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化解风险。要通过减少交易环节,逐步解决企业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重复纳税现象严重等问题。积极协调与财税部门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七)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重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和推荐优秀财务审计人员报考全国或省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鼓励报考会计师、注册会计计师等教育,招聘管理培训生,建立财务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杨胜雄,陈丽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用友集中编写组.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3]王化成,佟岩,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4]孙静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

篇8

Abstract: The awareness and prevention for financial risk in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is faced by businesses and exists every steps of enterprise's financial activities.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ris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 financial risks, and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factor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 reducing the financial risk to help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in the pres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特征;评估;防控措施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causes;feature;assess;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26-02

0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在内外部各种难以预测的因素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了预计财务成果与实际财务成果不一致的现象,而使企业可能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随时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根据不同企业的经济背景和经营特点,认真分析其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对风险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

企业资本在现金与非现金之间循环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具有形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其中既包括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具体到不同企业,形成风险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1.1 企业外部因素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中包括的经济、法律、文化、资源等因素经常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通常是企业难以预见和左右的。当外部因素发生对企业不利的改变时,如果企业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及时的应对,则必然会带来较高的风险。具体而言,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有:①市场季节性调整:如销售淡旺季现金的不平衡,季节性用工成本的变化等;②经济波动:如市场不景气产生的滞销及经济过热造成的利率上升等现象;③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常造成资金流转的不平衡,原料成本上升,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剧;④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等。

1.2 企业自身因素

1.2.1对效益的盲目追求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获得更高效益而盲目筹款以赚取超额利润,使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这是产生风险的一个根本因素。一旦投资或经营决策出现问题,偿付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2.2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财务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

科学系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防范风险、维护企业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但在某些企业,由于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完善的管理手段及系统的管理流程,使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处于无序的状态,财务关系混乱,直接引发了财务风险。在这一状态下,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甚至严重流失,极有可能导致重大财务危机的出现。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及评估指标

2.1 财务风险的特征企业财务风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客观性:任何企业财务活动都客观存在着两种结果,即预期目标的实现和无法实现,因此,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普遍性:风险普遍存在于资金的筹备使用、资产的配置、收益的累积和分配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具有全面性;③变化性:企业虽然可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但由于财务活动之间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④共存性:在经营中,风险与收益一般都是共同存在的,且通常成正比例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的可能就越高。财务人员必须充分把握这一系列的特征,才能对财务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建立一套完整、全面、动态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地化解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2.2 各项评估指标在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以前,财务工作者应首先对自身企业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科学的分析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风险存在的范围和程度,这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等。以总资产报酬率为例,它指示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及获取效益的能力。在评估中,充分利用不同的指标杠杆可以对企业中较隐蔽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除以上指标外,财务人员还可以通过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的分析,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3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在认真分析企业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特点,得出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后,制定并落实多种防范措施,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变化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就成为财务工作的重心。

3.1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知识是风险控制工作成败的关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分析判断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迅速采取快速合理的反应措施,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规避风险。

3.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基础。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应清晰明确,财务管理的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适应企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变化,有效地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要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其应有的权利及相应的责任,并通过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审计监督工作的加强,减少工作失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增强企业的财务安全。

3.3 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防控机制主要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部分。事前预防是防止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最重要的手段。企业应对其筹资、投资等方案作出慎重而客观的风险评价,在决策中始终坚持稳定性、适度性、合法性的原则,并对负债进行相应的担保。此外,应建立基于各种评估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保证风险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财务风险的变化性特征及时作出决策的调整,当实际财务成果与预期值出现偏差时,能及时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制定出降低风险的具体对策,将风险始终置于可控范围内。事后控制则要求以已发生的财务风险为依据,制定新的更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和保障制度。

3.4 控制财务风险的具体方法实践证明,财务决策中的一些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具体包括:①风险分散:主要指企业通过投资的多元化和多种经营等方式降低风险;②风险回避:这是指在财务决策的制定中对多种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企业实现效益的同时,优先考虑风险较小的方案;③风险转移:指企业通过他人承担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的做法。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降低风险对其经营生产活动的影响。除上述方法外,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展新的营销手段,同样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也是实现企业预期经营效益,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祖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1):201-202.

[2]李晓林.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相关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3) :148-149.

篇9

关键词: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能源化工企业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理念及运作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将精细管理理念纳入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笔者认为将精细管理应用于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遵循"以国有能源化工企业总体运行战略为中心;以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为切入点;以严密合理的精细管理为支撑点;以有效促进企业运营为增长点;以落实财务风险防控措施为落脚点"的原则,成为能否有效助推企业运营管理,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服务,促进企业绩效目标实现的基础。

一、精细管理的内涵是精细化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

(一)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二)六西格玛管理是建立在测量、试验和统计学基础之上,以全面满足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的现代管理模式,是将工作作为流程,采用数据量化、流程分析、减少偏差、改进缺陷的方法进行管理的哲学。

(三)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通过优势互补进行有机整合,协调运用精细化与六西格玛两套管理工具,实现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实现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二、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类型

财务风险是国有能源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资金使用等资金运用中,受内外部环境及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所有财务环节中,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和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的特征。将精细管理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助于达到弱化和消除风险的目的。财务风险基本类型主要有:一是资金运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二是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主要是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发生的风险。三是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四是投资风险。主要是投资风险评估和决策方面,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三、将精细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策略

精细管理在企业财务领域的应用应从管理理念、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体系、财务分析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实施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作为切入点,以落实财务风险防控措施作为落脚点,将精细管理贯穿于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作为整个工作的有效支撑。

(一)树观念抓队伍

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就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重要根源。实施精细管理,一是要树立第一次将事情做对和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消除做错事的根源,在源头降低成本;二是要树立注重业务过程的理念,通过过程控制PDCA循环法则和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业务流程改进等科学方法,促进风险防控工作流程标准化、量化和持续改进,点滴积累,夯实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基础。三是要培养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意识培训机制,形成由上而下的全员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强化,由纵向的有效管理到横向的有效控制,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

没有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理财经营结果。实施精细管理,一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依靠集体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二是要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一专多能,能一人多岗位操作,有能力参与管理工作;三是健全财务监管体制,明确制定和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实现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运作的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

(二)建系统重落实

建立严密的财务管理系统,强化落实铸就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实施精细管理,一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供准确、真实、充分的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高效的决策依据,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指标对比,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设置、量化各类短期数据,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提高短期预警的灵敏度,提出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能力;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实时精细管理模式,建立以消除隐患、堵漏洞、防范风险、审慎经营的全方位内控体系,形成多元的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道保安防线;四是开展衍生和辅助业务等多元化经营,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在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实施精细管理,是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寻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能够促进国有能源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二是促使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动态控制的转变;三是促使企业财务工作的作风从工作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哈佛商学院MBA教程》第一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次印刷出版65页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广州出版社2005年第1次印刷出版

[3]曾仕强《中道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次印刷出版

[4]陈明坤《精益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次印刷出版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2次印刷出版

篇10

1、高科技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存在漏洞

首先,有些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的保管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维护与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对于上述内容产生的现金管理不够规范,非常容易导致资金的闲置或巨大浪费。而且,在很多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对于产品的销售资金管理也不够完善,资金很多时候无法及时回收,造成了企业财务困难,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其次,很多高科技企业日常资金使用管理缺乏规划,由于产品研发在高科技企业内部占据了重要位置,高科技企业对这一部分投入也比较大,但对于产品研发的投入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预算执行过程中超支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资本结构严重失衡,负债比例过高,对未来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也比较单一,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金融贷款,这也无形加大了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最后,一些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会寻求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但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投资风险,盲目进行投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2、高科技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控缺乏人才支持

首先,很多高科技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在一些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之中,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还比较低,职业判断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其次,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到研发经费、管理费用支出、产品推广支出等很多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不可能完全覆盖到每一个方面,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管理漏洞侵吞集体财产,为自己增加“灰色收入”的现象屡禁不止,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再次,很多高科技企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企业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会缩减财务管理支出,缺少必要的培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更新财务知识,不能紧跟外界环境变化,无法针对企业财务风险做出及时反应。

二、高科技企业有效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1、高科技企业应该在内部增强财务控制基础

企业财务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高科技企业应该从内部控制入手,增强内部财务控制基础,提高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首先,高科技企业内部应该提高对于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接受程度更高,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将财务风险防控当作常态来抓,在平时就注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财务防控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高科技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明确相关管理者的财务权限,防止出现的现象。其次,高科技企业应该将财务控制放在与科研和销售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单位内部加大对于财务控制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风险判断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将企业财务控制与员工的薪酬和职位变动相结合,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参与财务控制的积极性,夯实企业内部实施财务风险防控基础。再次,高科技企业应该提高紧急财务危机的应对能力,防患于未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财务危机进行模拟,测试企业在紧急财务危机下的反应,设计和制定在财务危机情况下企业的应对策略,增强高科技公司员工和财务控制的聚合能力,降低出现紧急财务危机时的损失。

2、高科技企业应该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资金流的有效管理是高科技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高科技企业应该严格对资金进行控制,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水平。首先,高科技企业内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企业内部应该对相关资产进行有效地评估,制定相关资产管理的预算方案,并严格按照预算方案使用资金,做到资金的优化配置,同时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审批,规范审批手续和流程,避免出现专项资金滥用、乱用现象的出现。其次,高科技企业应该完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原始凭证是进行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企业内部制定完整的报销核算制度,对内容缺失、项目不实的票据,财务部门应该认真进行核实。同时,高科技企业应该完善账簿管理,对资金的变动流出进行及时地记录,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再次,高科技企业要完善资本构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近年来,国家针对高科技企业发展制订了许多有利政策,高科技企业要充分利用外部有利因素,利用财务杠杆优化财务结构,调整负债比例,这对于高科技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高科技企业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对于科技板块的关注,引流外界资本,为企业发展垫定坚固的资金基础。最后,高科技企业应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在分摊投资风险的同时,对重大资金支出进行科学评估,避免跟风盲目投资导致企业出现资金困境的问题。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建设,在财务管理中对账簿、票据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并充分国家对于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完善资金管理,获得了外界的广泛好评。

3、高科技企业应该加大财务风险防控人才的建设

首先,高科技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地位和薪资水平。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经费,及时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知识储备,尤其是应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国家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政策的敏感度,以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可能出现的企业财务风险做出及时反应,采取措施。其次,高科技企业应该注重对于财务人员的道德宣传,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激励手段,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提高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约束,减少财务管理人员因“道德缺失”带来的财务风险。再次,高科技企业应该积极寻求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的支持,会计师事务所相比企业自身有着更加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也是企业自身无法达到了。因此,高科技企业在加强自身人才建设的同时,利用会计师事务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智能水表电表的高科技企业,从2000年成立以来,企业十分注重对于财务风险预防控制人才的建设,通过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薪酬等方式来吸引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并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财务风险防控人才的重视,为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与2011年在深证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