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

篇1

关键词: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

所谓最优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资本结构。其判断标准有三个: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财务风险适度。其中,加权平均成本最低是其主要标准。从理论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经常发生变化,寻找最优的资本结构十分困难。下面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探讨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无风险条件下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不同的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本成本。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筹资的渠道和方式,研究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求得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以便得到合理的资本结构。

(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只使用某种单一的筹资方式,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为进行筹资决策,就要计算确定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一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WACC =

上式中: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权数)。当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是按账面价值确定的,其资料容易取得。但当资本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别较大时,如股票、债券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动,计算结果会与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从而贻误筹资决策。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比重的确定还可以按市场价值或目标价值确定,分别称为市场价值权数、目标价值权数。

通过计算不同资本结构的加权资本成本,选择其中加权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国有企业既有债务融资又有权益融资,其融资成本是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的加权平均数。因为当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的时候,企业的价值最大。由于这个原因,假如一种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成本比另一种要低,可以说这种资本结构比另一种好。而且,假如一种资本结构导致最低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说这一特定的债务股权比率代表了最佳资本结构。但是,有时要分清某一融资属于负债还是权益还有困难。负债与权益的区别对企业的抵税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判断企业资本结构优劣的标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对股份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每股净价值最大化。在此以每股净价值最大化为理论基础,构建资本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上式中:EBIT—税息前利润平衡点,即无差别点;I1,I2—两种增资方案下的年利息;C1,C2—两种筹资方式下的权益资本总额。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盈亏平衡点的值,即EBIT的值。它表明:当税息前利润等于EBIT的值时,选择权益资本与选择负债资本筹资都是一样的;当税息前利润预计大于EBIT的值时,则追加负债筹资更为有利;当税息前利润预计小于EBIT的值时,则增加权益资本筹资更为有利。

风险条件下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企业在考虑用不同的融资方式筹集所需长期资本时,一般先设计出筹集所需资本总额的不同融资结构的方案,然后在若干个有利的筹资方案(即投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方案)中,分析计算而确定最佳方案,并对选出的最佳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对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利益的研究可知:好的融资方案应是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之间的一种均衡。

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而带来的风险,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导致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二是导致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种变化现象被称为财务杠杆现象。财务杠杆的产生基于两种原因:当利息固定不变时,随着税息前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每一元税息前利润负担的利息减少或增加,从而较大幅度地增加或减少普通股收益。由于固定利息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化幅度大于税息前利润的变化幅度。根据财务风险、财务杠杆利益和资本结构的分析,其关系可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筹资方案确定的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可分解为两部分,即与财务杠杆利益有关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和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结构最优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最低点)就是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最优均衡点。

如果把图1的含义转换成平均资本成本率与权益资本成本率和负债资本的资本成本率的关系,便可得到资本结构的平均资本成本率构成图(图2)。从图中可看出:当某一融资方案确定的资本结构中的负债资本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负债资本成本率并不会增大,总资本的平均资本率会因负债资本成本率小于权益资本成本率而下降,这时企业可以在较小财务风险条件下,充分地享受正财务杠杆利益。但当资本结构中的负债资本比例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财务风险迅速增大,负债资本成本率会明显上升,总资本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也会明显上升,这时企业因为过大的财务风险而遭受负财务杠杆利益。因此,在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对融资方案的影响时,最优资本结构是在它们之间寻求一种最优均衡。

最佳融资结构是无法通过理论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的,绝大多数企业和财务管理人员所关心的也并不是最佳融资结构的具体数值,而是企业资本结构的范围。一般来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较低时的资本结构往往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企业资本投资者也比较乐于接受。资本成本分析就是从总资本成本角度出发,将资本结构决策的重点放在寻求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较低时的借入资本的比例范围,以此来选取最合适企业自身状况的资本结构。

对资本结构决策方法的评价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从这个结构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企业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及企业价值之间实现最优平衡的资本结构。在理论上,可以把这个资本结构作为企业目标资本结构,但在实践中很难找到这个最优点。

没有哪两家企业会有完全相同的资本结构,尽管如此,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影响资本结构的常规因素。一般情况下,负债率以50%作为资本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本文认为,这一标准作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手段或举措显得过于简单。

首先,不同国别的评价标准不同。假定风险水平既定,应该有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则企业金融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假定企业风险较低,负债应该增加。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当竞争呈现价格的恶性竞争时,假如一家国有企业借了债,那么它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债务水平比较高,企业经营就更冒险,生产更多。这样反而风险更低,企业愿意借更多的钱。这就是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倾向于负债融资并且负债率逐渐提高的原因。而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有相对较低的债务股权比率。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债务融资要大大少于股权融资。对我国国有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负债率要区分债务的性质。即债务要看是亏损性债务,还是生产性债务,前者是实质性的债务,后者是形式上的债务。当负债是为借梯登高,目的是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时,即使表面的负债率较高,只要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这种负债也不可怕。

其次,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本结构也存在巨大差别。从药品、计算机、鞋业等行业的几乎零负债率到有线电视、电力公用事业等行业的相当高的债务比率。注意到仅在最后两个行业中,债务的比率要高于股权,其他大多数行业中股权融资要远远高于债务。事实就是这样,尽管这些行业中的许多企业支付了相当多的所得税,即企业从总体上讲所发行的债券还没有达到完全避税的程度。因此,一定存在某些限制,使得企业所能利用的债务融资总量是有限的。

再次,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经营业绩下,最优负债率也是不同的。对于业绩较好的国有企业(全部资产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企业)或处于业绩比较好的时期,财务杠杆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刺激企业经理增加举债,这样最优负债率就不一定在50%左右。而对于经营业绩不好的国有企业或处于业绩比较差的时期,财务杠杆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的效应,企业应当减少举债,这样最优负债率也不一定在50%左右,可能会偏低一些。对于国有企业负债率应该是动态的。对于给定的时期,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最优负债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应具有动态目标,资本结构优化的合理性,应以边际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大于边际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标准。即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率,则表明筹集资本的经济效益好;反之,则筹集资本的经济效益差。

最后,考虑税收和财务风险的影响,对最优的资本结构,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限制性的讨论。关于税收,杠杆所带来的税收好处仅仅对需要支付税款的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具有实际累积损失的企业可从利息的避税中获得一点价值,而且从其他来源如折旧所产生的避税效应,这些企业会从杠杆中得到较少的益处。同样,并非所有的公司具有相同的税率,税率越高,借款的刺激越大。关于财务风险,面临高财务风险的企业会比低财务风险的企业借款少。例如,在所有其他方面相同时,EBIT的变动性越大,企业应借的款就越少。此外,对某些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成本比其他企业要高。财务风险的成本主要依赖于企业资产。特别地,财务风险成本可由这些资产所有权转移的难易度来决定。

总之,通过对无风险条件和风险条件下资本结构决策方法的论述,使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的决策时,充分考虑资本结构实现的现实条件,优化本企业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财务杠杆 企业经营管理 应用策略

财务杠杆是企业杠杆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时,财务人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系数,对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定性。但是,财务杠杆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端正态度,针对性地进行财务杠杆的研究,使得其有利影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一、财务杠杆概述

(一)定义

财务杠杆,是指依据固定资本成本,在其他相关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从而产生的杠杆效应。其中,固定资本成本主要是指债务利息以及优先股股利。

(二)作用原理

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所谓的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与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比的倍数差异。

根据相应的实例可以看出,对财务杠杆系数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两个,分别为息税前利润和固定资本成本,这是不考虑优先股股利的情况,如果需要对其进行考虑,还必须增加股利和税率两个因素。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动,受到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与资本成本的变动保持一致,而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则相反。若其他相关条件保持不变,财务杠杆系数会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资本成本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受固定资本成本的影响,实际上,每股收益变动率始终都是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即在任何情况下,财务杠杆的系数都不会小于1。如果固定资本成本消失,财务杠杆系数会固定为1,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会保持在一致的状态。而如果固定资本成本与息税前利润保持一致,财务杠杆系数就会处于无穷大的状态。

二、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的作用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既可以用来预测企业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可以谋求杠杆利益,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济活动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企业由于筹资而产生的,使得股东的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可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测,从而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杠杆可以通过对利润变动的分析,对于每股收益进行研究,从双方之间的关系来看,如果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就表明利润对于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如果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利润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越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但是,当前各行业并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财务杠杆系数,无法进行统一的定性和判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能通过自身的经验以及企业所属行业中,财务杠杆系数的平均值,自行进行分析和对比,并以此对企业自身的财务杠杆系数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财务杠杆系数与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而企业的资本结构又是有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的,不同行业财务系数的标准值也是有所不同的。通常情况下,企业有形资产数额较大,利润相对稳定,其负债也相对较多,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而如果企业对于无形资产依赖性大,利润波动较大,则整体负债较少,财务杠杆系数也就相对较小。

举例说明:假设甲、乙两个企业同城发展,除资本结构不同外,其息税前利润和资产总值一致,企业上市股票价格分别为8元和5元,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出,甲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25,乙的财务杠杆系数为2,。这就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资本结构不同的前提下,不同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甲企业第二年的息税前利润增长10%,计算可得其财务杠杆系数为1.22,相对有所降低,因此,企业利润的增长同样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二)谋求财务杠杆利益

财务杠杆利益,是指企业在息税前利润中,需要支付的资本成本,在企业资本结构固定的情况下,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如果息税前利润有所增加,则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需要承担的固定资本成本会相对减少,使得普通股股东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例如:设甲企业整体资本规模保持不变,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得知,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进行改变,但是并不会影响每股收益。如果杠杆系数不同,息税前利润的变动会带动每股收益的变动。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财务杠杆利益,就必须增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但是这样又会使企业负债更多,其财务风险也相对越大。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企业的负债,确保息税前利润不会受到负面影响的前提上,才能充分保证企业可以获得最大的财务杠杆利益。

三、结束语

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领导阶层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推动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琴.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7,(1):81-82

篇3

【关键词】资本结构 决策方法 影响因素

一、资本结构概述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

(二)最优资本结构的定义

一般认为,企业所追求的的目标资本结构也就是最优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让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从而降低企业筹措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最优资本结构中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应当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否则就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优化资本结构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资本结构优化之后,能够带来资本成本的降低,企业价值也会得到提升,资金利用率水平也会增加。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可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但是财务风险确处于一个低水平的资本结构,同时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三者达到最佳均衡状态。

二、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一)比较资本成本法

比较资本成本法即对比不同的资本结构下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中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其确定过程如下:①确定不同的筹资方案;②比较和确定各自的资本结构;③计算各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④分析对比之后,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方案。比较成本法操作起来简单易懂,常被采用。

(二)无差异点分析法

无差异点分析法(EPS Analysis Method),也称每股利润分析法,此方法是以每股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判断。运用每股收益无差异点来进行分析计算,比较两筹资方案下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额。筹资方案有两种时,可用无差异点分析法。但筹资方案在三种或三种以上,就需要用比较成本法。

(三)企业价值确定法

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然而在每股收益分析法中没有将企业的风险因素列入考量范围,只有在假定企业无风险变化的条件下,每股收益的增长才会直接导致股价的提高和公司价值的增加。企业价值包含了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若收益的增加无法弥补发生风险所需要的额度,虽然收益上升,股价反而会下降。所以,每股收益最大时企业未必达到的最优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价值最大时其资本成本较低。此时企业的价值应当是其股票的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而企业的资本成本则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表示。

(四)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集中体现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想要优化资本结构必然会涉及到筹资和融资的问题。也就对应着长期负债、优先股和普通股权益。其中,债务因为要按约定还本付息,优先股也有固定的股息产生,就会形成企业固定的现金流出量。如果只有现金流出却没有现金流入作保证,企业将会陷入财务风险的困境之中。若企业预期的现金流量充足且较稳定,则可以考虑适度增加负债比率,相反,若预期的现金流量不足且波动较大,则应控制债务水平,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

(五)自有资本收益率法

自有资本收益率法,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进行举债经营,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润率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的利润除了补偿利息外还有剩余,而使得自有资本收益率最大时的资本结构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

三、如何使企业达到最佳资本结构

(一)提高资产赢利水平,强化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企业难以偿还债务造成债务累积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差,生产效率低下,要想获得更多内部外部资金支持,就必须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二)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依靠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潜在的融资成本必将提高,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注重股权融资多元化,适当采取内部职工股、期权期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避免过高的负债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近年来,股票市场在我国发展迅猛,然而债券市场的发展却差强人意,单一的融资途径就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变高。现在企业融资主要采用股权融资,因为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资格的要求较为严格。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债券融资必然也会参与到融资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机制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其供求关系也是处于一种变化状态,因此资本结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最优资本结构也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市场有一个把握,制定良好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体系,进行有风险意识的负债筹资。

总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确定是很多因素综合考虑计算的结果,相关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应综合所有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确定本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筹资等需求不同,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企业达到资本成本最低且价值最大。

参考文献:

[1]曲喜和,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决策方法探析[J].财会研究,2006,(05).

[2]韩贵新,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06,(6).

篇4

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中复杂程度最高同时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概念。具有奠基意义的系统性的资本成本理论研究始自Modigliani和Miller(以下简称MM)1958年的研究,他们以资本成本概念为核心开启了现代财务理论的大幕。此后学术界经历半个多世纪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日臻完善了资本成本理论。从目前来看,资本成本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其概念及其估算值的应用早已突破了微观的公司理财范畴,在政府管制、行业竞争力评价等宏观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公司财务领域,资本成本及其估算尤其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资本成本的估算值无论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是对于各种财务决策的做出都发挥着基准性的“锚定效应”。科学而合理的理财行为一定是基于资本成本约束的理财行为,以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并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与增加。

净现值(NPV)法则是资本成本思想在公司理财中具体应用的一个重要技术,充分体现了资本成本在资本投资绩效评价中的基准作用。具体而言,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超过资本成本水平的收益的投资项目才能够被采纳,此时的净现值大于0。相反,投资于净现值小于0的项目,被认为是过度投资,是对股东财富的重大损害。尽管净现值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净现值法才日益受到企业界关注(Gitman和Forrester,1977;Gitman和Maxwell,1987),而成为最为核心的资本投资绩效评价技术则是最近十几年以来的事情(Graham和Harvey,2001)。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理财实践来看,资本成本理念在企业界的普及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而即使是发展到目前为止,有大量的数据显示,在被公认为公司理财实践最为先进的美国,很多公司对于资本成本的估算技术与估算值的应用尚存很多迷惑(Jacobs和Shivdasani,2012)。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都没有树立起科学的资本成本理念。

事实上,企业界对于资本成本理念的困惑来自于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的迷茫。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围绕资本成本展开的诸多问题的研究依然是迷雾重重。在财务理论界,人们通常将“资本结构之谜”和“股利之谜”称为公司理财中的两大谜团,然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两个未解之谜的核心实乃资本成本。“资本成本之谜”可谓是真正的现代财务理论之谜。具体而言,这一谜团涉及以下问题:资本成本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决定资本成本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对资本成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资本成本估算技术的科学性体现在什么方面?如何客观地估算资本成本?资本成本估算值有没有合理界域?如果有,这个合理界域到底怎么确定等。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财务理论的其他重要问题都会失去根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讨始终没有停止,而距离资本成本之谜的真正解决也尚需时日。

笔者仅就资本成本之谜中的两个因素之谜——决定因素之谜与影响因素之谜予以分析。

二、资本成本决定因素之谜

目前,学术界在资本成本理论方面已经达成一点共识:资本成本是风险与报酬权衡的结果。风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报酬水平的高低。然而,如何界定风险?准确地讲,决定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综合所有决定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企业内部因素与企业外部因素。换言之,如果是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决定了资本成本,那么管理层对于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实施管理与控制,因而资本成本由企业及其管理者决定;如果是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决定了资本成本,那么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决定了资本成本水平的高低,而企业以及企业的管理者都无权干涉投资者在其报酬率要求上的权利。

(一)企业风险以及管理因素与资本成本 公司理财是一种微观管理行为,是企业管理者直接实施的一种基于价值的管理行为。作为公司理财的核心概念,理论上讲,资本成本不应超越管理当局的控制范围。管理当局有权对其自身的股权资本成本施加影响(Roland P. Soule,1953)。从企业资本成本估算的实践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企业界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主要方法是戈登模型(股利增长模型)(Gitman和Mercurio,1982),即根据企业预期的股利支付与股利增长来估算资本成本水平。这种做法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资本成本与投资者的报酬率——无论是要求报酬率还是实际报酬率都密切相关;二是资本成本的高低由企业决定,这种决定因素与公司内部管理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按照MM(1958)模型,公司的总资本成本水平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函数,经营风险越大,总资本成本越高。具体而言,股权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大小。在经营风险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股权资本成本就越高,但由此增加的代价被较高负债的税盾效应所导致的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收益抵减,因而企业总资本成本不变。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所要求的与其承担风险程度相称的报酬率水平,这是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内部治理与管理行为予以约束的基本财务机制。MM(1958)理论被视为资本成本的经典理论,也是进行资本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背离这一思想,资本成本研究必将陷入混乱。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0 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财务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变得不明朗化,在财务汇算中出现一些资金活动与证据难以相符的现象,从而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甚至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使其丧失偿债能力,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境地中;二是借款数额的增加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收益的波动性,由于负债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亏损的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大致的则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几个大类。为了能使风险尽可能地降低,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

        1 企业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危机而倒闭了。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中小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保障中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风险预测控制系统,它能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恶化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是要明确预警的范围。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首先要防范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其他风险的防范。第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真实准确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高层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反馈对策,真正地将财务预警落实到实处。第三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风险预警模型的大部分数据是来自财务人员或会计数据,财务上出入往来数据的真实完整是风险预警机制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业务技能不够扎实,没有很好的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缺乏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对外交流不断培养自身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增强其专业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

        2 筹资环节财务风险的防范

        为了能很好的防范筹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办法:

        2.1 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筹集资本的主要渠道,其借款利息也相对较低。所以说,中小企业应竭尽全力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获得他们的最大的支持,为企业的发展需求资金创造一个很好的资金输入渠道。这则需要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努力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更需要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做出的努力。

        2.2 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己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各种收入支出的往来款项要严格地审批。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决定了企业对自有资金充分利用的重要性。

        2.3 优化资本结构,适度负债经营。中小企业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资产保持最大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其中,资本成本最低是主要标准。从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的分析可看出,负债筹资具有降低税务支出、降低资本成本,使主要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等杠杆作用和功能。因此,对外负债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选择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的标志之一。

        2.4 把握时机,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相对大企业来说是比较窄的。所以说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筹资渠道,除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一些商业信用。

   3 投资环节的风险防范

        投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要有的一种经营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的防范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建设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另一面,许多企业走向了极端,有的陷入了高投入、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的怪圈,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的强烈反差;有的热中于超低风险,全凭自有资金苦苦强撑,最终导致企业衰退或破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财务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资本运作经验,不能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一、负债及财务杠杆的诠释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负债的定义是:“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讲,负债是现代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是构成企业资产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债,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进行经营的。企业负债的形成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通过借款、发行债券、租赁等方式向债权人筹集的债务资本;二是企业由于信用关系而形成的应付款项等。

负债经营既可为企业带来厚利,又可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负债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双重作用和影响,企业必须在效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因为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负债过多不好,负债过少也不意味着好。若企业负债过多,会增大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相反,若负债过少,则不能有效取得负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举债投资是神奇的工具,但务必妥善运用。这时应坚守借贷的两大原则:(1)期望报酬率必须高于贷款利率;(2)在最坏的情况下,必须有足够的现金还本付息。这里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识财务杠杆的存在及其影响。

所谓杠杆,简言之就是四两拨千斤、以小搏大的工具。阿基米得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将整个地球撬起。”延伸到财务杠杆上,可以这样说:“借我足够的钱,我就可获取巨大的财富。”具体来说,财务杠杆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

假设现在有一项投资,需要10万元的资本,预估会有30%的报酬率,如果我们全部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0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是30%.但是,如果只拿出6万元,另外4万元是利用借贷获得的,借款年利率为15%,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30%,但是因为我们真正拿出来的只有6万元,因此这6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3万元(100000×3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6000元(40000×15%)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杠杆操作的报酬率高达40%(24000/60000×100%)。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1)负债是财务杠杆的根本,财务杠杆效用源于企业的负债经营;(2)在一定条件下,自有资金愈少,财务杠杆操作的空间愈大。利用财务杠杆操作,看起来获利率很高,但是必须操作得当。如果判断错误,投资报酬率没有预期得高,甚至是负的时候,再加上需要负担的借贷利息,就变成反财务杠杆操作,反而损失惨重。

二、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筹资效益

由前述可知,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筹集资金后资金的利润率是否大于利息率,如果是,则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正杠杆的效应;反之,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负杠杆的效应。当然,这仅仅是对单种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阐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筹资的渠道很多,财务杠杆效应往往是通过组合的筹资结构体现的。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从资本结构角度谈论

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从净收入的角度来考虑,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加大了股东权益的风险,会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内,权益资本成本的上升不会完全抵消利用资金成本率低的债务所获得的好处,因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下降,企业总价值上升。但是,过度利用财务杠杆,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会上升。以后,债务成本也会上升,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加快。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下降变为上升转折时的负债比率就是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筹资有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这就呈现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企业筹资必须达到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同时将财务风险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最佳资本结构。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合理确定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的比例,把握资本结构的最佳点呢?

1.从企业的营业收入状况确定:营业收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因为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可靠,获利就有保障,现金流量可较好预计和掌握,即使企业负债筹资数额较大,也会因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获利稳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会遇到较高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营业收入时升时降,则其现金的回流时间和数额也不稳定,企业的负债比重应当低些。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决定企业的负债临界点。负债临界点=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率/借款年利率。企业负债筹资规模若超越这个临界点,不仅会陷入偿债困境,且可能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

2.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确定:长期负债大都是用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借款的抵押品,所以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可以揭示企业负债经营的安全程度。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以2∶1为安全。只有固定资产全部投入正常营运的企业,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维持1∶1的比率关系。

3.从所有者和经营者对资本结构的态度确定: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愿使企业的控制权分落他人,则应尽量采用债务筹资而不采用权益筹资。相反,如果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太愿意承担财务风险,则应尽量降低债务资本比率。

4.从行业的竞争程度确定:如果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或具有垄断性,营业收入和利润可能稳定增长,其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可较高。相反,若企业所在行业竞争强烈,企业利润有降低的态势,应考虑降低负债,以避免偿债风险。

5.从企业的信用等级方面确定:企业进行债务筹资时贷款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的态度往往是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信用等级决定了债权人的态度,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应以不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为限。

从以上筹资的定性分析中可概括出:(1)如果企业处于新建或不稳定和低水平发展阶段,为了避免还本付息的压力,应采取偏重股东权益的资本结构,包括内部筹资、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等;(2)如果企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则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借款等负债筹资的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偏重于负债的资本结构。

(二)从财务结构角度谈论

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构成,通常用资产负债率表示。财务结构的类型有3种:(1)资产负债率为100%,股东权益比率为0,全部为借入资金;(2)资产负债率为0,股东权益比率为100%,全部为自有资金;(3)资产负债率与股东权益比率均小于100%,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各占一定比例,比例的不同又会衍生出若干种具体的财务结构。企业全额负债经营,风险全部由债权人承担,不仅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而且会严重干扰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设立必须要具有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由股东出资形成,也即实践中不允许上述第一种财务结构存在。企业全部依靠权益资金经营,无负债,虽不受法律的制约,但权益资金成本高,不能根据需要作灵活的调整,且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交易的结算关系和临时性资金需要,第二种财务结构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第三种财务结构才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加以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安排和调整负债与股东权益资金的比例,使之更趋于合理。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财务结构呢?

1.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借入资金成本小于权益资金成本,流动负债成本低于长期负债成本,所以提高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将使公司实际负担的资金成本下降。

2.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杠杆效益是指企业负债经营能使权益资金获得的额外利益。在企业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负债经营会使权益资金利润率超过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并且负债比率越高,这种财务杠杆效益越大。但若企业获利能力很差,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负债经营或高负债比率将使权益资金利润率下降,甚至无利可图或发生资本损失。这种财务杠杆负效益应尽量避免。企业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等于负债利息率,这是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前者大于后者,提高负债比率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

3.财务风险适度。企业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高,虽然能够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并能为股东带来财务杠杆效益,但加大了财务风险。如果风险过大,以至于债务到期不能偿还的概率很高,企业就可能陷入破产的境地,持续经营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预计的现金流量,合理安排债务的数量、种类和期限,降低财务风险。

三、相关问题的讨论

企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就得有投入,在企业自有资本私有制的情况下,举债投入无可非议。那么,怎样才能在企业发展和控制负债风险之间寻求一条最佳途径?在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必须低于投资项目预期回报额,否则,经营无利可图,任何优惠的筹资条件、诱人的投资项目都是不可取的。

(一)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企业一旦确定应进行负债经营,随之一是要确定举债额度,合理掌握负债比例;二是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耗结构。企业在举债筹资时,必须考虑合适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举债方式由过去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可多渠道筹集资金,企业应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1)向银行借款。这仍然是企业借款的主渠道。但由于银行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主战场,银行贷款既要受资金头寸的限制,又有贷款额度的制约,双向钳制,所以贷款难度较大。如果国家紧缩银根,最先遭到调控的就是那些借债大户。(2)向资金市场抗拆借。它是通过金融机构,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这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一般使用时间不长,而且资金成本较高。(3)发行企业债券。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为企业的兴衰存亡而共同奋斗,但能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社会公开集资,虽然可以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但资金成本高,稍有不慎,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4)稳妥地使用商业信用。它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背书转让; 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它是解开三角债的最佳选择。但使用商业信用,要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和良好的商业道德,即商业信誉好,才能稳妥地为我所用。否则,再好的办法,对信誉太差的人来说也是一纸空文。(5)引进外资。即通过种种渠道(政府、银行、企业、个人)从国外借贷资金。引进外资时,则需要考虑汇兑风险。目前虽然国家利率政策宏观控制较严,但社会拆资成本化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选择筹资渠道时不能盲目,要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企业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短,企业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就大;使用期限长,风险小,但资金成本高。所以企业对不同期限的借入资金要合理搭配,以保持每年还款相对均衡,避免还款过于集中。

(二)复合杠杆及企业筹资效益

财务管理中涉及的杠杆主要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并对应着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总风险及有关的收益。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总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1.经营杠杆及经营风险。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所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固定生产经营成本为零或者业务量无穷大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将等于产销量变动率,此时不会产生经营杠杆作用。从另外的角度看,只要有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就一定会产生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营业收入-基期变动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1)在其他因素不变(如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2)如果固定成本不变,则营业收入越多,经营杠杆系数越小,并且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篇7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转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篇8

财务战略的制定和选择,往往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也决定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与管理效率。

财务战略的制定

在制定财务战略的时候,我们面临三个选择:第一,从哪里融资;第二,企业的资本结构,即融资来源的构成关系的确定;第三,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即如何给股东分配股利。

内部融资

公司内部的资金是企业利润的留存。内部资金的来源是有限的,并且是在企业有盈利的前提下才有,如果企业没有盈余,那么内部融资是很困难的。

股权融资

通常情况下,公司没钱了,能第一时间筹钱的人都是公司的股东。有的股东是通过借款和往来款的方式给企业注入资金,有的股东是通过购买公司新发行的股票给企业输血。

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

债务是大多数企业都有的,有些债务是有利息的,有些债务是无利息的。从银行和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是有息债务,利用客户的资金,如货款是无息债务。在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时候,比较麻烦的是贷款的手续和资格的审批。并且,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能太高,没有任何一个金融机构会愿意借钱给资产负债率高达100%的公司。所以,企业借款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资产保障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偿还债务的能力。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的模式现在也非常广泛了。如果企业没有钱购买资产,可以找一个有钱的租赁公司去买,然后从他们那里把资产租回来使用,只不过支付的租金会高一些,因为租赁公司需要获利。

销售资产

这是企业在实在没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因为资产一旦销售出去,想再回购是很难的。

从哪里融资

企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其实是资金的问题。因为有了钱,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那么,我们都能从哪里获取资金呢?

资本结构的确定

资本成本与最优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其实就是企业拿钱的成本,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是多少,发行债券的成本是多少,股东定期分红的成本是多少。

资本结构就是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分析资本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作出最优的资本结构决策,如债务资金和股权资金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才是合理的。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资本成本、可接受的债务目标水平和管理层的融资偏好。

确定最低融资成本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方:一方是股东,形成的是权益资金;一方是债权人,形成的是债务资金。企业的经营者是用这两方的资金去经营的。在不考虑经营企业成本的前提下,融资成本越低,企业的价值就越大。所以,资本结构的确定就是要确定融资成本最低点。

融资成本。企业的融资成本分为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股权成本通常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债务成本主要看债务的税后成本,因为债务的利息是可以抵扣所得税的。

加权资本成本。确定了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后,再根据股权和债权占总资本的比率来确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主要考虑的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问题。

股利分配之所以是财务战略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因为股利分配的方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股东对企业的认可。因为股东投资就是为了获利,如果不能获取利润,那么就没人会给企业投资了。另外,股利分配是需要钱的,有的企业账面上有利润,但是没钱,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分配股利,那么企业的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

企业获取的利润,一部分用来分配,一部分用来发展,但怎么分配这些利润对企业最有利呢?通常情况下,股利分配有四种方式。

固定股利

企业每年支付固定的或稳定增长的股利。例如,每年固定几百万元、几千万元,或者固定百分之几的股利;也可以股利每年保持稳定增长,如今年100万元,明年200万元,后年300万元……这对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是一个考验。如果企业每年不能持续盈利,并且现金流很不好,这种支付方式会让企业吃不消。但固定股利也有好处,就是能给股东稳定的保障。

固定股利支付率

企业保持其发放的每股现金股利与企业的每股盈余的比率不变,这个比率由股东大会决定。例如,有的企业把每年盈余的50%用来支付股利。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有盈余就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缺点是多分的时候股东高兴,少分的时候股东就不高兴了;并且,如果企业的盈余波动大,会让股东觉得企业的经营不是很稳定。

剩余股利

只有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的时候才会支付股利。企业每年的盈余先满足投资的需求,如果投资的需求满足了,余下的再发放股利。通常情况下,处于起步期的企业多半采用这样的方式分配股利。

例如,企业当年盈利500万元,预投资一个项目,需要资金300万元,公司的筹资比率为债务资金占40%,股权资金占60%,那么这300万元中,有120万元是负债的方式筹资,180万元是权益的方式筹资。所以,企业当年只能发放500-180=320(万元)的股利。

零股利

所有剩余盈余都留存在企业中,即企业不分股利,赚的钱全部用于投资。通常情况下,企业处于成长阶段的时候采用零股利政策。当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就需要采用其他的股利分配方式,企业不可能总不分配股利的。

财务战略的选择

现在流行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而正确的选择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智慧。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需要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的财务战略是不同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

起步期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投资研发和占领市场。此时的经营风险比较高,因为任何产业的研发都需要成本的投入,是否能得到市场的认同还是未知。

成长期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圈地,扩大市场。这个时候产品已经得到认可,关键是谁的产品能卖得快,卖得好。此时的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成熟期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保持自己在市场当中的地位。成熟期的经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但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很多企业开始打价格战。

衰退期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进行成本控制。这个时期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不高,可市场却在萎缩,继续做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企业需要降低成本,趁早撤退。

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是相互配合的。那么在不同的经营时期,企业如何选择财务战略呢?

企业的总体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当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就选择较低的财务风险;当企业经营风险比较低的时候,可以选择较高的财务风险。所以,选择财务战略需要总体来协调和平衡。

起步期

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就必须低。这个时候,企业只能自力更生,靠股东投资。有利润也不能分配,因为还需要再投资。如果这个时候企业上市了,股价会随着经营情况的好转飞速增长,因为收入增长空间大,利润增长空间大,股价的增长空间自然就大了。

成长期

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就不能高。这个时候,企业主要靠股东投资。此时,企业经营情况好,股东觉得有希望会增加投资。企业的盈利情况好转,会有股利分配,但比较少。企业的股价增长幅度和变动幅度都比较大,因为在成长期,有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

成熟期

经营风险中等,财务风险也可以确定为中等。这个时候,企业会开始负债。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利润留存和债务资金,股东对企业的投资结束。此时的股利分配率比较高,因为是股东收获的时候了。股价开始趋于稳定,因为经营稳定了,增长稳定了,股价就开始稳定了。

衰退期

篇9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筹资组合;资金成本率;建模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谓跌宕起伏。200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升量增,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央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商品房销量急剧下滑,价格也随之回落,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再度回暖,2010年中央逐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央行几经调高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执行逐步升级的从紧货币政策,使得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再度下滑。从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与国家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也与其资金状况高度相关,因此,对房地产企业筹资模型构建与优化的研究具有现实研究价值。本文之所以选择浙江房地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一是浙江房地产市场这些年的波动状况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吻合;二是考虑研究样本与数据采集、模拟的便捷。综上所述,本文探讨基于浙江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模型构建与优化,不仅能为浙江房地产企业提供筹资实践指导,同时,还能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题提出

基于对浙江房地产企业的调研,不难发现这些企业乃至全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在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的控制管理上,还是非常粗放。现行理论与实务在筹资组合的选择上,都是基于既定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数额,比较各种组合的筹资成本,然后确定筹资组合选择,这就意味着只有在已知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数额和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才能比较、获得筹资成本最小的筹资组合。本文试图以达到资金成本最低为目标,在给定筹资总量和资金需求时间的前提下构建模型,以确定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最佳筹资数额,从而获得最优筹资组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务中企业筹资不仅需要考虑资金成本,还会涉及许多无法度量的因素以及种种关系问题,如长期合作关系,不同筹资方式获资的难易程度等等,但在本文研究中暂不考虑这些无法量化因素的影响。尽管较为理想状态下构建的模型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相对于既定筹资方式和筹资数额下的筹资组合选择,本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在理论上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筹资组合和组合优化模型,而且在实践上也能为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筹资组合选择以及筹资组合优化的方法。

二、筹资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内生的,并对企业筹资成本与财务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

1.债务规模

债务规模是企业债务总额及其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由于债务资金的使用对企业来说存在着法定的还本付息义务,因此,随着债务规模增大,企业相应的债务资金成本会上升,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2.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本文将其限定为企业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所筹集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不但影响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还会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

3.债务期限结构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由于权益资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本,可以无限期使用,它只影响到企业资本成本,因此,在筹资时尚需考虑债务的期限结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不但会影响到企业资金成本,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短期负债比重较大,虽然资金成本较低,但企业财务风险就会较大;反之,长期负债比重较大,虽然财务风险会有所降低,但企业的资金成本就会增大。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社会等宏观影响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筹资的重要因素,通常国家会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银根紧缩势必会导致企业陷入筹资困境,为保证正常经营,企业不得不为获取必要的资金而花费更高的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在资金成本增大的同时,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具体而言,物价上涨、资金成本的增大都会导致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从而增大了企业现金流压力和财务风险;反之亦然。

(三)管理者因素

管理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也会影响到企业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高低,从而影响筹资组合的最终结果。如果管理者是风险偏好型,期望借助于财务杠杆扩大经营规模,那么,在资本结构及债务期限结构的安排上,债务资本的比重与短期负债的比重就会较高,这样,企业虽然资金成本较低,但财务风险较高;如果管理者是风险厌恶型,企业债务资本的比重与短期负债的比重就会较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得以降低,但资本成本会有所上升。

以上内外部因素和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均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筹资组合。鉴于有些因素无法量化,本文建模仅考虑内部因素。

三、建模

(一)基本假设

1.企业以资金成本最低为目标,不考虑其他动机。

2.在限定的筹资金额和资金使用时间内,公司有能力偿还各种筹资方案产生的资金成本,不存在抵押物被处置的情况,也不考虑恶意抵押融资的情况。

3.只涉及银行贷款(包括滚动授信协议),发行公司债券,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且每种筹资方式均有明晰的资金成本率或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4.考虑到滚动授信协议,银行贷款的期限设定为一年或以下,债券期限设定为一年至五年,而普通股则无期限上限。

(二)变量设定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浙江房地产企业使用最广泛的筹资方式,具有贷款时间与期限灵活、贷款金额可控、资金成本较低等特点。相关变量设定如下:

银行贷款数量:X1

企业所得税率:t = 25%

资金总成本:c1 = r1*X1

2.债券

发行债券是本文设定的长期债务资本的主要筹措方式,具有按批发行、发行量较大、可以不通过中间商等特点。相关变量设定如下:

债券数量:X2

资本成本率:r2 = I*(1-t)

(假定:I=5.5%*1.4,债券收益率不超过同期存款利率的1.4倍)

企业所得税率:t=25%

债券发行固定成本:F0

债券发行变动成本:X2*0.2‰

资本总成本:c2=( r2+0.2‰)*X2 +F0

3.普通股

发行普通股是企业权益资本的主要筹措方式,具有发行量大、财务风险低等特点。相关变量设定如下:

普通股数量:X3

资本成本率:r3=15% (假定:过去五年房地产行业平均市场回报率为15%)

普通股发行固定成本:F1

普通股发行变动成本:0.3‰

资本总成本:C3 = F1+ X3*(r3+0.3‰)

(三)约束介绍

1.数量约束:贷款数量不超过1亿元;债券发行量在1亿元至3亿元之间;普通股的发行量至少为2亿元,总筹资额在4.3亿元以上。

2.时间约束:贷款不超过1年,仅用作资金周转;债券单次发行且期限不超过5年;普通股作为权益资本,在时间约束上作为前两种筹资方式的补充,没有上限。

(四)模型规划

由于不是线性规划,故放弃使用Lindo,而采用Excel建模。

MIN Z= r1*X1+(r2+0.2‰)*X2 +F0+ F1+ X3*(r3+0.3‰)

S.T:X1+X2+X3>=430

X1

X2>=100

X2

X3>=200

四、数据来源

(一)筹资需求量采集

本文选定的Z公司,为浙江一家正在准备上市的股份公司,由于特定企业资金需求量数据的采集,涉及企业的内部经营与管理,不易直接获取,也不宜披露。因此,采用由网上公布的企业筹资情况,结合该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综合得到的模拟数据。

(二)资金成本率采集

资金成本率数据的采集,本文通过综合分析银行贷款利率的网上信息,以及Z公司的资金成本率数据,集成获得。

五、输入数据求解

最终结果:在给定了时间约束之后,筹资模型的运算结果如表3:

六、解的实际含义

从上述求解结果可见,在筹资4.3亿元的情况下,企业总资金成本为3 617万元,扣除其中由于准备普通股和债券发行(Z公司准备上市)导致的各项固定费用2 000万元。实际变动资金成本为1 617万元,换言之资金总成本率为3 617/43 000=8.41%,而变动资金成本率(即第二年如果继续使用这种筹资组合所产生资金成本率)只有1 617/43000

=3.76%,几乎只有单纯银行贷款利率的二分之一。

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表4),这个模型有最优解,但是可以看到每一种筹资方式都没有达到数量的上限,可见有效的约束其实是不同筹资方式的时限,同时筹资总量正好等于总资金需求的下限,这也验证了财务学中筹资不能过量,以避免不必要财务费用的理论。

从表5敏感性报告中可见,贷款和债券的递减梯度即递减价格为0,普通股的递减梯度为0.898,这就意味着如果普通股的筹资量增加100万元,将增加8.98万元的资金成本。因此从递减梯度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筹资规模下,如果不考虑时间的约束,使用普通股筹资并不是最为有效的筹资方式。

再从约束的角度来看:在确定了筹资时间之后,在目前的筹资组合下,总筹资量和债券发行的数额上限是稀缺资源,也是影响最终筹资总成本的约束条件。从拉格朗日乘数(即影子价格)来看,每增加100万元的筹资,将会增加6.05万元的筹资费用,换言之,目前的边际资金成本率为6.05%。因此,单从资金成本率来说,发行企业债券能够很好地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从表6中的极限值报告可以看出,贷款从0. 3亿元增加到上限1亿元,资金边际成本将增加约424万元,边际资金成本率为6.05%;债券发行量已达上限3亿元,资金边际成本为0;而普通股从1亿元增加到上限10亿元,资金边际成本将增加1.35亿元,边际资金成本率为15.03%。由此可见,在筹资极限值范围内,资金成本率的变动符合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规则。

七、问题及价值

(一)问题

本文研究着重关注内部因素对企业筹资组合选择及筹资方案确定的影响,忽略了一些无法量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管理者风险偏好等因素。但众所周知,很多财务理论与模型的建立最先都基于几近苛刻的假定与约束之上,因此,本文也将在已建立的理想状态模型之上,进一步研究在假设与约束逐步松弛的情况下筹资模型的构建与优化,以期研究成果更具应用价值。

(二)价值

虽然本文构建的模型忽略了一些无法量化的宏观经济因素和管理者风险偏好因素的影响,但模型的总体构建思路符合企业筹资的内部约束要求,比现行的基于既定筹资方式和筹资数额进行筹资组合选择的方法更科学、合理。对企业来说,在设定了所有内部约束的前提下,就可以得到已优化的筹资组合,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企业筹资实践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Bob Ryan. Corporate Finance and Valuation [M]. THOMSON, 2007.

[2] Garrison, Noreen, Brewer. Managerial Accounting [M]. McGraw Hill, 2010.

[3] 华伟, 王新军. 房地产金融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 王琼, 陈金贤.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 现代财经, 2002 (4).

[5] 徐建斌. 银行房地产贷款形成的微观机制及其防范措施 [J]. 投资研究, 2003 (8).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25-02

0 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但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大、资信等级低,它们的筹资能力处于明显的劣势。筹资成本也较高,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如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目前我国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1 中小企业现状

1.1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数额有限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过低,资信等级不高,筹措资金比较困难,再加上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产规模扩张缓慢,导致中小企业在品种、质量、标准文化的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都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规模整体偏小。然而,最近几年,中小企业在一些高新领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技术含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作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靠企业自身的内部积累和借款,由于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能够给予中小企业的资金相当有限,筹资成本高并且融资成功的机会不大。

1.1.2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创新能力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其经营范围宽、经营项目丰富与经营体制灵活。当遇到经济波动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跟上时代步伐,很快转向,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反应优势。

1.1.3行业涉及面广,业务比较单一中小企业的发展涉及到了各行各类,门类比较齐全。但是,中小企业只偏重于某一项业务或产品,经济业务类型单一,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没有占统治地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销售难的原因之一。

1.1.4组织结构简单,人员十分有限大企业拥有一套健全、规范、明确的管理制度,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职能范围的划分比较详细,同时,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比较完善。而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较不全面。由于员工人数不多,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职能范围的划分比较粗略,大多数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具体从事的业务变化也比较大,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成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2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风险是指人们在事先能够得知采取某种行动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以及每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状况。风险广泛的在于财务管理的全部活动之中,从不同的角度,风险有不同的种类。就财务风险而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它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收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和各种筹资费用等,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支出。这种因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倘若企业管理有效,决策科学,可以实现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风险,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1.2.2投资风险企业筹集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以便取得盈利,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投资主要有两个方向:用于购买企业内部的经营资产,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用于购买材料、燃料等流动资产方面的投资。这两个方向的投资主要是对内投资。企业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或债券等,构成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需要支付资金,当企业转让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时,就会产生资金的收入。这种因投资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在投资中,因为是以现有资金获取未来收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便会产生投资风险。

1.2.3经营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企业因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而采购材料或商品,并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经营费用。当企业把产品或商品销售出去后,便取得了收入,收回了资金。如果企业出现现有资金不能满足经营需要时,还要采用短期借款的方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因中小企业决策的科学程度、技术水平、管理状况,以及经营是否妥善和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风险,也称商业风险。

1.2.4收益分配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弥补生产耗费后,其余部分即为企业的利润。企业也可能因对外投资而获得利润。企业利润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后进行分配。首先,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以便扩大积累和改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i然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以便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如果企业在收益分配环节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即便产生了收益分配的风险。

2 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因素和管理操作失误引起的内部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2.1宏观环境因素对于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他们是企业赖以生产的土壤,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也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着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只有适应环境并合理利用环境,才能生产和发展。避免和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损失。

2.2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2.2.1组织结构不完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大型企业,肯定存在问题,因而需要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委托成本自然不低。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小,并以家族式经营为主,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合为一体,很少存在问题。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大型企业,每一项决策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遵循企业内部原先制定的一些规则和程序,因为信息传递在过程和速度上比较慢,通常需要将各个部门与经济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意见相互协调,从而导致企业决策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由于大企业拥有一套完整、规范、明

确的制度,再加上经营透明度偏高,对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工作就显得相对严密。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信息传递在过程和速度上比较迅速,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集中在业主个人手里,再加上经营透明度偏低,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企业家的个人素质。

2.2.2管理制度不健全大企业拥有一套健全、规范、明确的管理制度,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职能范围的划分比较详细,同时,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比较完善。而中小企业由于员工人数不多,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职能范围的划分比较粗略,大多数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具体从事的业务变化也比较大,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成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使得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企业引发财务风险。

2.2.3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因为历史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产权制度与组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企业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高级管理人才比较缺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以经验为主。因此,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与风险管理通常被忽略掉。相关的调查显示,有不少中小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风险管理机制,有些中小企业虽然是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这种管理活动通常是阶段性的,期限比较短,也是一种被动式管理活动。由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它们在面临风险时时常手足无措。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3.1树立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向金融机构借款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和融资活动,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优化企业财务状况,加强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互信。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水平,增强自身从外部获得融资的能力,提高竞争力与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和合法,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银行的监督管理和降低贷款风险。同时,企业应构建资金的筹集和运作、资金周转等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财务约束机制,强化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开拓筹资渠道,优化筹资方式与资本结构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方式,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本。进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好债务的比率,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由于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多种多样,在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下,其个别资本成本率有高有低。通常情况下,由于投资风险的存在,股东投资者投资回报的期望值较高,吸收权益资本的个别资本成本率较高:而债权人由于有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利息率一般低于股利率,并且债务方支付的利息可以税前列支,具有抵减企业所得税的作用。这样一来,债务资本成本率明显低于权益资本成本率,企业可以通过适度举债来达到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的目的。第二,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在正常经营条件下,由于企业吸收债务资本时要支付的利息一般是固定的,当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资本成本率时,息税前利润会大幅度上升,每股收益也将大幅度增加。利用债务资本来增加权益资本的回报率,财务杠杆作用得以发挥,可为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但是,当息税利润大幅度下降时,每股收益将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财务风险突现。可见,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企业管理当局高度关注,巧妙加以应用,并时刻保持警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第三,可以有效规避投资风险。不管中小企业投资新项目或扩大再生产,时剖面临着市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当投资失败时,企业以其出资数额或股份为限,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企业通过举债方式筹措债务资本,可以减轻权益资本投资额,从而可降低权益资本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