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篇1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地处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地带,具有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丹阳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保护策略,以期对同类城市有所启迪。

    1.概况

    1.1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丹阳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曾是春秋吴国季子封疆和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古时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历代名人辈出,城市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公认为全国文物之瑰宝,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墓碑和唐中和铜钟则为江苏乃至全国所罕见。至于古之丹阳八景、练湖二十四景、七峰山房等则可与其他江南名胜相媲美,众多的古建筑、古墓葬又代表着丹阳历史文化之丰富。丹阳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文物控制单位23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300余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

    1.2保护工作概况

    丹阳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出台了《丹阳市文物保护办法》、《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职能》、《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加强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视地下考古挖掘工作。

    对文物进行普查并分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修复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成功发掘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等。

    (3)对历史地段进行控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4)重视重点文物的规划控制,完成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

    (5)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和研究。

    2.存在问题

    2.1保护框架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度、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格局、城市环境风貌、大量非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而且更注重突出文化主题,促进历史文化活力的再现。

    然而,非历史文化名城由于保护框架还很不完善,屡屡出现“漏保”、“欠保”的现象。以丹阳为例,在本次规划以前,丹阳没有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仅编制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九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由于缺乏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系统指导,丹阳历史文化的保护内容主要停留在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实行保护措施,而对城市格局、传统风貌等缺乏保护意识,对区内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缺乏有力措施。

    2.2保护理念与机制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城市总体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历史地段一直存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两者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对历史地段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导致历史地段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

    从丹阳的实际情况来看,老城区保护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丹阳老城风貌已不复存在;政府虽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效果却并不明显。西门大街虽然仍保存着古运河码头、胡家住宅、林家大院、正义坊、城隍庙遗址、警钟楼、三思桥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但由于没有对历史街区进行系统的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有效监控和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累积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社会结构也趋向于老龄化、贫困化,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思路与对策

    3.1科学架构保护框架,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内涵

    科学构架保护框架的意义在于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要素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展现传统特色文化内涵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框架。

    3.1.1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构成。

    (1)自然环境要素

    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候条件。

    (2)人工环境要素

    指人们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指对丹阳以内城河、护城河为骨架的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特色街市以及各类文物点所反映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3)人文环境要素

    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指对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包括历史人物、宗教信仰、岁时节庆、传统文化等。

    3.1.2保护框架的构成结构

    保护框架的结构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特色。

    节点――人们感觉和识别城市空间的重要参照物,指对山水、寺观、民居、楼阁、古塔、古墓葬、古井、古木、牌坊等的保护。

    轴线――人们组织生活,体验历史的主要通道。主要指历史街道。

    区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地段或各街区,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特殊的感受。主要指西门大街历史街区。

    3.1.3保护框架主题

    在概括提炼丹阳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城市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点的保护,整体地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为突出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确定出保护框架的主题有:

    主题一:“江南文物之邦”——突出丹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景观风貌的保护。

    主题二:“吴文化发祥之城”——突出丹阳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展现吴国早期古城址——葛城遗址、春秋吴国季子封疆的魅力和内涵。

    主题三:“齐梁文脉体验之城”——突出保护齐梁石刻及古墓葬等,展现丹阳齐梁文化。

    主题四:“红色革命战斗之城”——突出保护丹阳的革命遗迹,展现丹阳红色文化。

    主题五:“文人雅士寄寓之城”——突出保护名人故居、故里等,展现丹阳名人文化。

    3.2创新保护理念,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之路。

    一是确立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理念,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在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地位和水平。

    二是树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念,促进文物管理方式的转变。按照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利用—再保护”原则,以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载体,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业,促进文物再保护,以此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通过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历史文化大保护的新格局。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开发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然而,各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比较滞后,尤其是相关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我国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商标注册的只有10%,各地频繁发生商标抢注事件,比如“武当山”、“黄山”、“九华山”、“橘子洲头”等都在某些商标类别中被抢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严重侵犯了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因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显得十分必要。

一、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内容

(一)历史文化资源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历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资源的总和。一方面,它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比如反映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具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保存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等。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遗产,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体育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等。

所谓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私权,其私权属性根源于财产权的性质,换句话说,知识产权就是个人对其创造的知识所拥有的财产权。

(二)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内容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而言,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名称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等。

1、商标权。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可以直接注册商品商标,获得商标的保护。注册人有权使用、禁止、处分、续展该商标。商标权遭受到侵害时,商标权人可通过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方式寻求救济,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名称权。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具有显著的知名度,名称权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内容。资源所在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名称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当他人侵犯自己的名称权时,有权向法院请求保护。

3、著作权。历史文化资源的著作权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以民间文学艺术为主。权利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财产权以及产生的邻接权制度。

4、专利权。历史文化资源可作为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通过专利申请注册而加以保护。涉及专利权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

5、商业秘密权。我国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极,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主要障碍

(一)保护主体不明确

从理论上讲,历史文化资源一般属于资源所在地的人民,由当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能,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往往不很明确。以商标权保护为例,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这就明确了商标注册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政府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主体。为此,政府往往责令由文化部门注册,而文化部门又由于没有专项经费,难以操作。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来说,由于历史久远、证据不足等原因,注册主体也容易出现主体不明、争议分歧较大的现象。

(二)管理制度“三权分离”

历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不力的又一原因。以旅游景区为例,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管理权被分属于不同部门,经营权则被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在制度设计中,商标申请者、申请费用和续展费用的承担者、侵权应对者往往没有明确,从而造成知识产权主体的缺失。特别是作为景区的直接管理者――投资商和经营企业,由于其经营期限有限,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不高,对被抢注也反应冷淡。另外,维权时间较长,大多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有初审结果,再加上一审、二审时间,可以拖五六年,进一步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很多地方重视耗资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却忽略了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即使遭遇抢注,所在单位及上级管理部门大多反映平淡,不采取应对策略。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公共资源,商标被抢注不会对资源造成威胁。很多管理单位的不作为,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注风”。

(四)利益驱动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进行商业炒作,往往准入门槛低、投入小、回报高。自2001年开始,自然人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商标,手续非常简单,只需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这就给一些商标机构或商标炒作个人带来无限“商机”,使职业抢注商标、炒卖商标风愈演愈烈,催生了一条产业利益链:抢注炒作协迫赎回或转卖。尚未注册的地理名胜、文化品牌都成了抢注的对象。

三、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明确保护开发主体

1、企事业单位模式。即由历史文化资源的经营企业作为保护开发主体,进行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产权经营等活动。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开发与保护主体明确、知识产权权益人比较确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发挥经营单位紧贴市场需求、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调动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

2、文化部门模式。即由文化部门发挥综合管理的优势,协调运作,对管辖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进行统一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具有地域性特征、归属权不明确或权利主体保护能力不强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克服管理体制混乱的弊端,协调好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各方的利益诉求,实现综合保护与开发。

3、行业协会模式。即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集体商标,供该组织成员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或经营。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带有行业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统一立场,有效促进当地特定产业的发展。

4、传承人模式。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为保护与开发的主体,通过申报各级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著作权、专利权或商业秘密,并开展产业化开发。可用于传承人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即由当地政府将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作为国有资产对待,由国有投资经营公司进行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防止抢注,而且将国有资产管理开拓到了历史文化资源领域,可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商标权保护。(1)注册多件商标进行防卫。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注册多件商标,并注册与其相关的典型图形、英文及其组合的商标,对典型景点也应注册商标,运用多件商标进行多层防卫来保护同一资源。(2)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注册。注册商标总共有45个类别,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服务领域或功能,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的注册。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资源要重点注册与旅游、食品、饮料、日用品相关的商品类别,集中在39、43、26、28、29、30、32、33等类别。(3)注册主副商标进行品牌延伸。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在注册主商标的同时,也注册副商标,既能分享优势商标资产,又突出系列产品之间的不同功能与个性。在资源单位的主商标名气大增时,在不同类别的产品和服务上使用不同的副商标,如可以在食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章上使用商标。(4)保护期届满的注册商标应及时续展。注册商标,因申请时间至核准注册再到期满,时间较长,如不注意,很容易造成没有续展而使商标无效,因此要及时续展。

2、名称权保护。(1)普通名称权。企业应当注重对名称权的保护,善待企业名称,加强对名称权的价值开发,并及时将商号、字号等注册成商标,以获得商标法等的法律保护。对发现有侵犯企业名称权行为的,企业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域名权。企事业单位要及时注册与自己的商标、字号等标识相关的域名。将商标、商号、名称、品牌口号与域名实现统一注册,尤是注意在不同的类别上注册各类主域名及其衍生或相似域名或域名组合(如.省略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域名防御体系。对于抢注行为,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合法维权。

3、著作权保护。(1)保护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在一切向公众传播的印刷出版物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著作,均需以适当方式注明一切来源明确的民间文学表达形式的出处;民间美术、曲艺等作品,传承人享有署名权,以及演出、展示等商业性活动的收益权。(2)保护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随着高新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迅速扩大,许多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各种形式使用后,能够迅速地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应拓宽作品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发展文化产业。(3)加强非物质文化内涵保护。要防止他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意改编、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宣传与培训,确保文化本质和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4、保护专利权与商业秘密保护。(1)相关企业与个人应积极制定和实施专利保护战略。规范编写专利申请材料,同时合理处理充分公开与技术保密的关系,并配合持续开发、上下游产品开发,积极申请专利保护。(2)做好商业秘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做好预防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地保护工作。(3)提高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通过内外结合,确保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以便发挥其最大功效。

(三)进行知识产权开发

1、产业化开发。扩大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运用范围,从传统的旅游、餐饮向商务、购物、演艺、培训、工艺品制作等延伸,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化开发,挖掘价值链,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2、产权运作。(1)交易知识产权。企事业单位将已经生效的商标投入市场交易,既可以由买卖双方自由洽谈,也可以用挂牌的形式进行交易,还可以委托商标机构全权代办。(2)竞标许可使用。可某些注册商标通过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形式,允许他人有偿使用。商标所有人对拟定许可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实行招标,通过投标、竞标,最终确定许可给出价高的企业或个人使用,使商标无形资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开展商标投资。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知名商标(品牌)寻找合作伙伴,用作价后的商标作为一部分股份进行投资。

(四)健全防范侵权机制

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设立专职人员,每月查看国家商标局的商标公告,如有与本区历史文化资源单位拥有的商标相近的商标公告,及时通知被侵权的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3个月内及时向国家商标委员会提出异议。对已经生效未满5年的商标及时提出复审。对复审不服的,及时到法院。对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历史文化资源商标的,收集并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查处,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商标不受侵权。

参考文献:

1、杨为国,钟长欣.旅游景点商标遭抢注的法律思考[J].江苏商论,2006(2).

篇3

一、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

从20*年开始到2011年,利用5年时间,使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通过培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活动,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保护方针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和利用有机统一。

(三)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相结合。

二、保护对象和方式

(一)保护对象

首批列入*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是:1.*墓和*墓;2.*公祠;3.*公祠;4.*桥;5.*墓;6.*墓;7.*遗迹——*宗祠;8.*故居;9.*墓;10.*墓;11.抗日名将*故居;12.*古民居。

(二)保护方式

搜集整理全县历史文化资源文史材料,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对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先申报县、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近聘请文保协管员,确定专人协管;对列入*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历史文化资源分期进行修缮,再选择部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挂牌保护、树碑立传等多种形式的保护,逐步将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和打造成旅游景点。同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范围。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县文化旅游、发改委、财政、公安、建设、城管、房产、国土资源、民族宗教等单位为成员的*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文化旅游局,具体组织和指导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等。

(二)成立*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专家小组,聘请资深专家和顾问。

四、保障措施

(一)设立专项基金

县财政设立*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专项基金,用于全县历史文化资源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收集和收购珍贵历史资料和实物,修缮和陈列全县历史文化资源。

(二)建立工作机制

实施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是县镇两级政府的职责。县文化旅游和县财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合作。同时,在具体实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过程中,要多方筹集社会资金,广泛征集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字、图片等实物资料,鼓励社会个人捐献文物,对西汉临湖尉墓、汤池果树窖址、*文庙、左慈钓鱼台、*围楼、奎星楼等历史价值较高的文化资源,通过招商等形式筹措资金,实施保护、利用和复建。要向海内外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队伍建设

全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历史文化景点将逐步增多。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专业队伍,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景点的保护和管理。

篇4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制度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二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城市重大发展战略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了主要领导牵头、专家参与决策的名城保护专门协调机制。

(二)不断加大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力度,彰显古都历史文化魅力

一是紧紧围绕“一轴一线”,重构城市历史文化魅力走廊。北京南北中轴线和朝阜大街(简称“一轴一线”)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了古都风貌骨架,其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和别具神韵的历史建筑是北京的独特文化标签。二是加强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传播中的作用。三是秉承“大文化”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创新旧城保护机制,推进旧城改造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

一是通过旧城改造,在保护城市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旧城市民生活环境,在保护修缮的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不断探索旧城保护模式。通过“院落微循环改造”、“街巷胡同环境整治”为代表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工作模式,加快危旧房屋和院落修缮工作。

(四)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名城保护与产业升级发展相互融合

一是发挥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不断发掘和释放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二是吸引各类文化资本积极参与修缮保护和开发经营,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集聚文化资源要素、丰富文化产业业态为重点,通过提升产业的文化内涵发展能力、强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品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深度转型。三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得到保护和弘扬。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北京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要求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必须更加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不断提升北京城市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更加注重旧城保护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市民生活品质;更加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彰显古都历史文化魅力

着重围绕“一轴一线”,集中力量通过文物腾退、修缮,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打通重要节点,回填历史元素,恢复经典风貌,形成以中轴线和朝阜大街为骨架的古都历史风貌。继续推进长城、故宫、周口店等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做好中轴线、大运河等历史文化遗存申遗工作,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充分展示古都文化价值和内涵。加大对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平台。

(二)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旧城保护和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调整

坚持旧城整体保护原则,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法规,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结合旧城区域功能定位,系统整体规划旧城格局,统筹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继续创新旧城改造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旧城改造,统筹人口疏解、腾退土地利用和安置房建设。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加快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薄弱地区发展,不断增加对中心城城市功能的平衡和分担,促进人口疏解。

篇5

关键词青岛 历史文化旅游 开发 对策

一、青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评价――基于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

为了解青岛市居民和旅游者对青岛市历史旅游资源发展的评价和感知,笔者对居民和旅游者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针对居民的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5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8%。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居民对历史资源的了解程度”时,有44%的人认为较多,有51%的人认为较少,这从侧面反应了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够。

关于青岛市居民对青岛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有12%认为“青岛的历史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有价值”,有37%的居民认为“比较丰富也比较有价值”,有43%的居民认为“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一定价值”。此项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居民比较认可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价值。

对来青岛旅游者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为91%。当问及“对历史资源的了解程度”时,只有29%的旅游者了解较多,而大部分旅游者了解较少或者不知道。对青岛的旅游者来说大海、崂山是他们的旅游向往的地方,而对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认知上存在很多的空白。

在要求对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出评价时,大部分旅游者觉得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比较有价值的,但是这些价值表现在什么地方,很多旅游者却不能给出比较全面的解释。

以上所述是青岛的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由此可以看出青岛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并不是非常成熟,其历史文化旅游收入在所有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在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非常突出。对于青岛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来说,青岛的历史文化旅游只是起一个补充的作用,并没有很大程度上促进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些文物古迹也没有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得很多的资金来源来保护现有的旅游资源。

二、青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青岛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体系,旅游市场营销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推进,使青岛的形象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认知。青岛旅游行业围绕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打造帆船之都的目标,着眼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突出“山、海、城”特色,实施了旅游精品工程、旅游促销工程和旅游质量工程,全面推进了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推进旅游业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并结合奥运契机,逐步营造出了良好的旅游口碑。

但是就历史文化旅游来说,青岛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较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力度不够

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这些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力度并不是很大。青岛历史文物资源较为丰富,但目前来说加以开发的只有19处,而且进行旅游开发的层次也不够深入,仅限于收取门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青岛的历史也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殖民时期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给青岛营造了一定的欧式旅游的氛围,整个是其他海滨城市如大连等所不具备的,很多旅游者对青岛的这一特色旅游资源非常认可。

2.现有的经济效益不突出

据官方统计,青岛的旅游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历史文化产品的收入却只占其中很小份额,如2006年,青岛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营业收入仅仅只有300万左右,而整个青岛旅游景区门票总收入达5亿元,且旅游收入对于历史文化型景点的保护作用并不是非常突出,目前,文物古迹保护和修改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拨款,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

3.发展地位有待提升

在青岛市旅游局的未来5年旅游发展规划中,对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说明,即推动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转型,着力打造以高端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构筑以高端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以高尔夫、游艇、国际邮轮、婚庆、商务、节庆、会展等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产品;完善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推进高端旅游发展。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着力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商务节会旅游、工农业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

在此提出的旅游产品体系中,笔者认为核心的度假旅游要有所发展,必须要使旅游者有的看、有的玩、有的体会,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正是基于旅游者“有的体会”这一深层体验上基础上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从内心深入深深的吸引旅游者,从而使旅游者能够停留下来静静体会青岛的味道,进而延长在青岛停留的时间。因此,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其产业地位和产品开发需要在青岛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青岛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和开发对象通常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物质形态、城市特有的文物古迹和城市对历史文化的人文表达方式。这既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保护对象,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开发对象,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城市要素。因此,结合青岛的实际情况,青岛历史文化旅游的进一步的开发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取得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均衡,这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注重青岛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管理

对于青岛来说,历史文化旅游的再开发就要从文物古迹所代表的实体环境、城市的文化意象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等三个方面分别入手,对这三大环境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对于文物古迹资源,强调对其实体进行绝对保护,同时对其周围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新建建筑进行风格限制,使其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保持一致。这就要求青岛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古迹及其周边的环境要精心布置,使以历史文化古迹为核心的街区的风貌基本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才能让旅游者深切的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所在。对一些有着著名近现代建筑的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关风景区、中山路风景区的建筑要保持其原有风貌。同时还有积极提炼城市的文化意象,并且持之以恒的用其去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引导城市居民城市印象,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去增强市民的旅游文化意识,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营造热情好客的旅游氛围,让市民的友善去感染和感动旅游者,相信旅游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还能获得心理的满足。

2.重视青岛历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体现

作为近代新兴城市,青岛的城市发展史十分短暂,但在建置之前的胶州湾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大部分都得以保留,如琅琊台、即墨古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岭山道观等均保存较完好,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宝贵的文物遗迹,虽然大部分不在青岛市区,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和较响的知名度,对于提高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开发青岛人文旅游资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是今后发展旅游的工作重点所在。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历史发展沿革却很曲折。欧、亚文化的交汇融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等,使得青岛在政治、经济、文化、城建、外事诸领域中均充溢着特有的多元文化,从而使青岛历史文化更具有独特传奇色彩。

因此,对青岛近代这种欧亚文化交汇和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也应该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出来。由于青岛独有的城市发展历史,使得青岛成为中西文化(欧亚文化)的交汇之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青岛城市文化。而其典型代表则是城市文化中的主要载体――城市建筑文化。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史实际上就是青岛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作为一座百年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城市建筑带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风格。正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使得青岛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既有较明晰的文化主脉,又有中外多国不同文化交汇而呈现出的多彩文化,从而构成了以“洋”味为主的城市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总体风貌特色。

3.打造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为了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必须加大对这些文物古迹的开发的力度,在不破坏先有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投入发展旅游业。同时,这些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在市南区的之外分布比较分散,不容易形成连续的历史文化景观区。但是可以把一些类似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不同风格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例如,可以开发“青岛历史寻根游”、“欧亚风情浪漫游”、“名人故居探访游”等几条旅游线路。“青岛历史寻根游”主要是把青岛的遗址类、旧址类、墓群类等历史文化资源串联成一条线路,例如天柱山摩崖石刻、六曲山墓群、齐长城遗址、三里河遗址、城子遗址、琅琊台遗址、赵家庄遗址等,使旅游者能够充分感受青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欧亚风情浪漫游”则是让旅游者充分感受青岛“洋气”的旅游线路,这条线路把青岛的一些著名的近现代建筑和街区串联起来,主要包括迎宾馆、总督府旧址、关近代建筑、市南区和市北区的德国建筑群等。旅游者在游览这条旅游线路就如置身于西欧国度,感受到的是欧亚的魅力风情。“名人故居探访游”主要是去一些名人故居,去探访历史名人在青岛留下的点点滴滴,主要包括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闻一多故居、刘谦初故居、王统照故居、沈从文故居、梁秋实故居、萧红萧军故居、朱树屏故居等。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可以和其他类型的旅游线路相结合,让旅游者多方面多角度感受青岛的魅力。通过对历史文化景点的进一步开发使历史文化景点在青岛的所有景区景点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在青岛旅游业发展的“火车头”(景区)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大。

4.加强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文物古迹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沿袭着国家所有、由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管理机构直接经营的体制。这是一种典型的“国有国营”的管理式经营模式。该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文物古迹旅游区的负责人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决策和经营者不具有对经营成果剩余的索取权,直接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文物古迹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以及破坏的现象严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在保护力度、开发程序以及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区规划管理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一种管理模式是“转让式经营”。转让式经营是通过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转让式经营也称为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其具体含义是,在坚持文物古迹资源国家所有、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前提下,经政府统一规划后,把开发经营权剥离出来,通过政府与投资商签订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协议,授权投资者依法有偿取得一定期限内的开发建设权、经营管理权及其收益权,其原则是“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政府只保留初始委托人的监督职能,其建设和经营的人和运作资金均由市场产生。此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与管理,基于市场产生的人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下经营景区。

对文物古迹的开发要实现“转让式经营”,这是市场化运作的必然,是政企分开的必然,同时也是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必然。从实践来看,两权分离是历史文化景区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旅游景区(点)“两权分离”改革已经在四川、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市相继推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当地旅游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在普遍存在是“管理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造成了人员臃肿,经济效益不明显,旅游开发不科学,资源保护的资金筹备难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格局,必需对历史文化景区实现“两权分离”,引进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既保护了文物古迹又获得了经济效益。

篇6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

一、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必要在保护中经营,在经营中保护。在这种保护与经营的关系中,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1、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绝不是要破坏这些历史遗存,而是要更好地予以保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即“半产业化经营”。其益处有:一是因为有政府的规划与投资,不仅不会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在政府指导下引起市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存的高度重视,并主动保护之;二是半产业化经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收益反过来会回馈历史遗存的保护,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上的保障。

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经营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必然会产生规模效应,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半产业化经营之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变成了当地的经济资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润将是不可估量的。

3、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有利于积聚财富,发展城市经济;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共同建设城市;三是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

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是指由“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经营中应积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民意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对于市民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是市民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之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市民的文化心理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政府代表市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划、招标、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手段,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保护和经营。当然,市民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市民的支持和认同,这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府与市民结合、优势互补,既能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定位准确,又能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处理好历史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域垄断性,对城市来说是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城市的中心区既是商业的黄金地段,往往又是历史遗产的富集区。现代商业开发必须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前提下进行。

3、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应留有余地。我们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过渡的时期,城市在集聚膨胀的同时也在快速地吞噬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如不科学规划与积极抢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就会丧失殆尽且不可逆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品位的提升要求我们保留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在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中还要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

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内容

1、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产业优势总是以资源优势为前提,资源的整合又与良好的政策环境、正确的资本运作、相关的服务系统分不开。不同的城市可以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半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整合城市历史资源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几年前浙江省为了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在政府的推动下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休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宋城集团、杭州乐园等一批休闲、娱乐主题公园,为杭州打造“世界休闲之都”集聚了骨干力量。

2、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的排名靠前,但是文化竞争力则有所欠缺。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大城市更是以文化论输赢。以丽江古城为例:墨绿的石子小路,香格里拉超尘脱俗的山水美景,扬州烟花三月的烂漫,让人怦然心动。这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注重历史和传统。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品味所在,失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之根。人要诗意地生存在城市中,就必须通过文化策划、创意和不同的传播渠道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利用,继承并发扬光大、进而创造与衍生这种根文化。二要注重城市的建筑与雕塑风格。建筑与雕塑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个城市形象的象征,是艺术环境的整体表现。城市形象标志可以找到很多──巴黎的凯旋门和埃斐尔铁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天安门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使得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得鲜明具体,可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三要重视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如和韶山、巴金和上海、鲁迅和绍兴、沈从文和凤凰古城等都是将名人和提升城市竞争力联糸起来的典范。

3、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宝贵遗产,它不仅仅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对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经营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4、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打造城市品牌。要想使城市焕发独特的魅力和萌生鲜活的生命,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一个城市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流于平凡。城市品牌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一座城市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存在于城市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头脑中,城市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它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联想度。知名度就是品牌认识的程度,即品牌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对城市有好的印象、好的评价;忠诚度表示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程度,人们对城市有一种依恋感;联想度是指通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比如想到“上有天堂”就会想到“下有苏杭”。

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并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一个包括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化内涵、市民文化素质、城市文化设施与配套服务系统在内的城市文化品质的整体水平,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平。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而文化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文化产业可以而且必须接受市场的配置和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的配置和产业化方式运作,可以产生利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这不但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运作也必须通过市场化运作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加就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大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广州市近年来着力打造“花城”品牌,以“南国花城,激情商都”来构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活跃的当代工商业基础,与广州人热情开朗、钟爱自然、善于经商、勇于创新的性格特点融为一体。这种选择可以集中政策优势、投资优势和人力优势,厚积薄发,值得借鉴。对于已经形成产业基础的城市,依然应紧紧围绕城市“品牌”这一主线,并根据城市本身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能力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资源整合。

3、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进而创造和培养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渴望满足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当然,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不是被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载体,生产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产业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强.伏羲文化是建设名城天水的精神支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篇7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在国内知名乃至世界知名的只有长白山景区、长春电影制片厂等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资源。1、各地区旅游景区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吉林省拥有9个地区,共拥有历史遗址共计163个,各地区拥有历史遗址最多的是四平地区55个,其次是通化地区47个,最少的是松原地区13个。而这些只是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一部分,还没有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纪念馆、历史名镇、博物馆等资源,由此可见吉林省各地区都拥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是到吉林省来旅游的大都只是知道长白山、皇宫、长影世纪城和净月潭,再稍有名气的就是吉林雾凇,还只有冬天才会有。也就是说,吉林省的旅游大部分依靠一日游、两日游,最多的三日游为主,如果五日游以上就会扩展到哈尔滨或者沈阳,而根本不会考虑把本省不同风格、不同性质、不同区域的旅游景点进行整合与资源共享,以形成合力来共同打造吉林省的品牌旅游线路。这是吉林省历史文化旅游迟迟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也是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重要原因。2、历史文化资源重视不够,保护与开发不足。拥有100万年历史的吉林省,历经古老的夫余国、高句丽王国、渤海国到辽、金、元、明、清,再到时期、抗日解放,吉林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是至今为止保存完整的、为众人所知晓的很少。部分遗址如通化地区柳河县内的罗通山城,是高句丽时期一处重要的战略性城堡,风景区总面积6,267公顷,山巅面积3,133公顷,最高海拔1,090米,集古城、险崖、奇峰、幽洞于一体,独具特色,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目前为止,罗通山古城仍然是待开发的旅游景区,其历史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旅游产业开发明显滞后于旅游发展。而更多的如钓鱼台遗址、孤山子古城址等都只拥有一个名字,其遗址已看不到任何痕迹,就连其历史传说也近于失传。3、知名度低,很多历史文化没有充分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吉林省多数历史文化资源知名度都不高,如吉林市境内的龙潭山遗址、东团山遗址都曾出土了汉代的罐、瓮等历史文物,据专家考证,龙潭山城、东团山城和“南城子”都是夫余国初期建造的典型的军事城寨和夫余国当时贵族和平民生活的地方。这些山城遗址是研究夫余国城池建筑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在1996年、2006年先后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龙潭山公园在本省也是一旅游景点,但其知名度与其历史价值本身差距悬殊,其文化价值远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紧密度不够,其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二、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整合开发中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吉林省不仅拥有夫余国、高句丽王国、渤海国的兴衰历史,而且还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古代的吉林由四大民族族系:肃慎族、秽貊族、东胡族和汉族组成,现代的吉林主要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吉林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王国的建立还是民族的形成,或是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其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无数的传奇故事和神奇的历史见证。如高句丽壁画、贞惠和贞教两公主墓碑;创造辉煌的肃慎族、纵横驰骋的东胡族等。这些都是吉林这片热土赋予我们的珍贵历史资源,而这些并没有得到挖掘并应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之中,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并不能对所参观景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全面地了解,文化旅游的内涵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发挥。

(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吉林省历经辽、宋等各朝代,且历经最繁荣时期,留下许多历史古迹。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您对吉林省‘历史建筑发展与保护’目前状况的印象是什么?”问题,有43.48%的人认为“保护一般,较为满意”。如在农安县镇城西门,有一座著名的古塔,人们也称它为“佛塔”、“辽塔”或“金塔”,这座辽代古塔就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1983年对其进行修缮,使古塔恢复原貌。但是由于古塔损坏严重,古塔的须弥座和底层的精美砖雕已经不复存在。古塔坐落在县城中心,且处繁华地带,这座经历千百年历史的古塔虽然是吉林省的重点文物,但是对古塔除了有一小圈的围护外再无其他,对其的保护工作还稍显不够。

(三)各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够。目前的旅游线路设计是辉南三角龙湾两日游,长春、吉林两日游,长白山两日游等基本都是短程,且各地区独立成团,而没有形成区域意识,没有把整个吉林省的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更没有把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缺乏能够体现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的旅游线路,对吉林省的历史文化资源掌握不够,资源整合开发不足,线路简单,这样必然导致团费低廉,质低利薄,旅游业长足发展受限,也难以实现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吉林省旅游方面的宣传主要是对长白山的广告宣传,其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无论是广告、报纸,还是纪录片,或是网络等,都几乎看不到。吉林的乌拉古街、长影博物馆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东北民风民俗博物馆,都是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的代表,且都已建设初具规模,但由于其宣传力度不够,知其者人少之又少,在本省如此,那么在全国、全世界就更鲜为人知了。

三、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详实分析、整理,并通过文物、建设等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并进行建设;其次,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对所到之处可听、可看、可触、可想地感悟。对吉林省各地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的历史都要深入探讨,发扬吉林省特有历史文化,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遗迹,感悟历史的神奇,品味历史的魅力,感受独特的吉林历史文化。

(二)做好古建筑保护性开发工作。省政协常委吉林市满族联谊会爱新觉罗•恒绍提出:小白山望祭殿和乌拉街“三府”等诸多古建筑(或遗址)是我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它们进行抢救性修缮与保护开发。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对于没有开发的历史资源要进行保护,号召全体公民,组织各种活动,不仅政府要重视,各地区全体公民更要动员起来一起对当地历史文物、遗迹、碑文、城墙等进行保护;其次对于正在进行开发的要依照修旧如旧,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要对现有的进行保护利用,争取对原有的遗产进行原法原叶的呈现,以体现其的历史价值;再次要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吸收接纳专业性人才,地方与专业部门相互配合,大力保护;最后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机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明确责任制,实行奖惩式的继承与破坏,并有力执行。

(三)借鉴旅游发达地区经验,整合吉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调研,深刻感受到云南省的旅游不仅规范,而且景区安排合理,线路设计人性化。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云南省的成功旅游经验,把历史古镇与民族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把各地资源整合起来,串成具有历史古韵的文化旅游线路。如,从长春出发至吉林的乌拉古城、龙潭山公园,再回到长春,然后去往辉南的三角龙湾和溶洞,然后前往集安高句丽,最后回到长春参观皇宫,长影博物馆和长影世纪城。这样一行至少要6~8天,这样既延长了旅游进程,费用提高了,质量也会得到保证。满意率上升,知名度随之提升,创造了品牌效应的同时,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进而实现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目标。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风貌;保护与控制;利用与再造

Abstra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solidified memory. This paper take the purpose to protect and pass on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ak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rational use of the urban design principle, historic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historical protection methods discussed.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historical styl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use and 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发展自从城市产生一刻就不断演化和发展。这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产业、城市生活形成了城市历史文化,凝固成为城市记忆。保护好历史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景观风貌,维持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传输文明的桥梁。也正因为如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了可能和必要。

文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历史文化保护,对促进城市更新,传承城市传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对城市设计中历史保护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方法进行探讨。

2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规模更新建设和向城郊不断扩展,旧有街区的推到重来,追求现代化城市建设,造成了城市结构的雷同,城市失去了传统特色。城市旧有肌理和城市空间特色丧失明显,历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文化不能很好传承。

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凸显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特别在历史街区的市民、村民反映最为激烈,历史文物、历史街区的保护限制了他们发展成为其他城市功能的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历史街区不断遭受破坏。现实反映出来的是城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不断被拆除重建;历史街区慢慢蚕食,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强度、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传统城市整体风貌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生活习惯,破坏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延续,大量优秀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正面临失传,人们对历史文化藐视,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传统文化的没落。种种问题正困扰着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3保护目标

如今,以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作为目的的历史文化保护已经达成人们共识。特别是面对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矛盾,坚持有利文化保护为处理前提,放弃过往以破坏历史文化作为发展代价的道路。

保护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是以尊重地方城市,历史和尊重地方人文特色为前提,更注重市民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做到保护城市生活记忆,维护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从宏观的策略出发,准确的分析、评价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发掘、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地方民俗,并最终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设计。

4保护策略

城市设计角度是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场所记忆和精神保护出发,探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

4.1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完善分级保护体系

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分析,建立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框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城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划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传统街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五个层级,便于分级保护与管理。从文献资料显示,主要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近代重要史迹、石刻和构筑物、近代优秀建筑、近代工业遗迹、传统街道、特色街区、特色建筑群、名村、名镇、传统特色历史风貌区等等。作为人文特色重点非物质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地方风俗。民间工艺包括各类型的表演艺术、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等。从城市设计角度中对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选择合适地方历史特点框架,便于分层级保护和管理。

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示意图

4.2挖掘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活力

分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要素、内涵、建筑形式等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地区文化载体,提炼出鲜明区域特质、元素和核心文化价值。例如济南城市中的齐鲁传统文化、泉城水文化特质,广州的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商埠文化、近代工业遗产文化等都是详述各自城市悠久历史和核心文化价值。

新元素的注入为城市提供新兴活力。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原有历史环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注入新兴元素和活力,才能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两种思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化发展。

4.2.1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地方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人们生活是长期沉淀下来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式,而旅游本质是一种感受异地文化的活动,而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当两者寻找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

发展独特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四种类型。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游;举办活动,以民风、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历史、自然环境为代表的人文风光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宣传城市文化形象。

4.2.2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感受历史文化环境被看成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式,从而使之具备较高商业利用价值。产业的引入,为片区注入新生活力,推动了历史文化发展。因此,文化与产业结合被视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形式包括特色商业街和创意文化产业这两大类型。

特色商业街(区)――以传统历史街区和街道为基础,保留具有传统老字号商铺、独具地方风情的打造特色商业街,以这种独有地方风情、特色建筑文化、传统街巷空间、市民生活文化成为人们购物和旅游的去处。

创意文化产业――目前流行的对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转型改造,在保留工业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将文化融入科技和资本要素,改造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5保护方法

文章通过详述历史文化保护的调查与范围划定、协调与控制、利用与再造这几方面,分析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

5.1 调查与划定

首先对地方城市环境与空间的调查研究是历史保护的基础工作,包括保护主体资料收集和调查。资料收集,主要为历史文献的查阅并与有关文化部门的对接,了解包括保护对象建筑历史、形成原因乃至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调查包括对历史建筑主体、建筑群体布局、与周边街道的衔接、与周边地区关系等五个层次调查分析。

其次确定保护对象,城市设计中保护主体不仅局限于文保单位,可以适当放宽至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保护主体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文保单位、历史保护区(历史街区)、城市特色风貌区的范围。

5.2 保护与控制

在确定保护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保护对象对策,目前常用的策略包括冻结保护、原址复古保护和拆除异地重建等方式。冻结保护,是指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适合原貌保护,维护好现状情况。原址复古保护,是针对于对象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进行修复保护,一般采用“修旧如旧”思路。拆除异地重建,对于受损程度严重,保护价值有限的历史建筑,采用现状拆除,选择合适位置重建。例如,城市更新中旧村破旧的祠堂改造。

历史文化的保护除了对保护对象本体保护外,还必须跳出保护对象本体,研究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与有机协调理想城市形态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视线走廊、建筑风貌、街道尺度、公共空间等方面对保护对象周边进行协调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保护对象的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式、材料、色彩等均应与保护对象的保护要素相协调,建设活动不得对对象造成干扰。对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应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纠正。环境协调区内的水体、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必须严格加以保护。环境协调区内宜保持原有的街区尺度和肌理。保持地区原有的特色与风格,使保护区周边环境风貌协调。

而城市设计中针对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控制,需要从保护城市总体特色出发,选择风貌区保护范围,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分配好老城区、风貌区的自然发展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城市传统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保护包括风貌区天际轮廓线、城市肌理的控制。

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机制进行控制,例如周边地块功能控制,土地利用的高度、强度、绿地率、建筑退线等控制。并通过制定控规地块导则、城市设计地块图则等便于图划管理。如此,通过多方面措施保证城市特色风貌、空间形态得以保护与实施。

5.3 利用与再造

“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层面,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历史文化的利用与文脉再创造,更好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能促使历史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文化保护利用,从国内外实践研究来看,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保护对象,保护对象要求层次和对象利用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并创造性的发挥其场所精神。文化保护利用主要包括展示和功能置换再利用、空间再造等方式。其中历史文物作为不可再生性,以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前提条件,修复原貌作为文化展示利用为主。而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例如旧有工厂、传统民居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曾是前工业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传统生活的记忆,也是城镇发展的记忆。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等,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城市设计需从其存在形式蕴含文化内涵出发,改造发展成为符合新形势下的功能。

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式包括主题博物馆、遗址公园、购物旅游中心、创意园区开发等方式。主题博物馆,包括以博物馆形式展示工艺生产过程,还原工业的真实性和历史感。例如我国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博物馆,红砖厂中展示百年啤酒生产历史。也有展示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历史的民俗博物馆等。遗址公园,将工业遗址改造为公共休憩空间,例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造船厂的改造。旅游购物中心,将旧厂房改造为购物中心,配置各种休闲功能。创意园,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改造利用模式,融合创意、科技、文化创造文化创意社区。例如广州TIT创意园、北京78街区等。

6结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秉着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围绕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再创造”思路,发掘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 彭涛等 .“三旧”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策略[J]. 南方建筑,2011.2 :60-62

[2] 齐冬晖.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探索――以太原市浑源会馆历史片区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勘察设计 2010(11):45-48

[3] 董世永 李骐莉.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 重庆建筑,2012:40-42

[4] 王霖 张苒 李慧蓉.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与设计手法探索――以广州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10(7):41-45

篇9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 保护; 和谐

1西安历史变迁与遗存

西安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起历时1200余年.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在西安的渭、泾、沣、涝、、、、灞等河两岸的阶地上,分布着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客省庄遗址、康家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西周始建都于岐山之下的周源到了周文王时代,开创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为扩大都城范围,周武王又迁都于洋河东岸的镐京丰、镐两城隔河相望形成了城市的两个部分。[1]

秦始皇35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内修建阿房宫,[2]现存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阿房宫遗址等。

西汉在龙首源的西北麓修建了规模宏大、城垣雄伟、宫殿鳞次栉比的汉长安城[3]现存有汉长安城遗址、秦汉栋阳城遗址。

隋唐长安城兴建于龙首源南麓.向南展开,直达曲江。隋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平面呈长方形。现存有青龙寺、大明宫遗址、华清宫遗址、慈恩寺大雁塔、大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兴庆宫遗址等。

明西安城至今保留着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城陛庙、孔庙等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与城墙结合在一起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古代城市的风貌。

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难点和重点

2.1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利用的整体状况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六多六少”,即: 一是地下出土文物多,地而存留的占代建筑少;二是保存完好的点状占建筑多,连属成片的一著名历史街区少;三是有代表性的陵墓、宗教建筑多,有代表性的宫殿、里坊建筑遗存少;四是考占发现的器物类工艺精品多,继续存活的行为类传统工艺少;五是对占代都城殿堂文化方而的研究多,对京辅地区民俗文化方而的研究少;六是显型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隐型的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少。

西安作为占代十二朝都城所在地,地下文物十富。现代城市的土地利用,占都风貌保持与现代城市功能提升等都构成了矛后关系,使城市建设都成为受限的。假如几十年前建国之初,我们就会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保留更多珍贵而不可眨得的文物资源;假如巧年前城市新一轮的人建设启动之际,我们对占都风貌有一种较深远的眼光和关怀,我们就会多留一些有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经验则更是我们今天必须重视的决策依据。

2.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

(1)体现城市特色

城市的特色和其它艺术的特点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具有物质性,多层次性的综合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保护名城就在于保护历史的遗存、保护西安的个性。

(2)促进城市发展

第一,遗存构成多彩的旅游财富是展现文化名城的有力方式,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第二,以遗址保护为主的园林绿地系统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并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增加了城市活力。第三,对城市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西安高校云集,科技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3)西安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

西安的主要功能为:继承、发展传统的同时满足城市新功能需要。兼顾人口承载功能、居住功能、用地功能、交通功能、景观功能等功能协调发展很必要,必须在突出城市主要功能的同时兼顾其它功能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讲共同发展.

3 西安古都特色的塑造

西安古都特色的塑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城市空间规划结构。唐长安城的总体格局,明代城防系统,可考虑发掘典型的唐坊遗址,再现商肆里坊生活场景;并应从区域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宗教、郊游活动与都城的功能关系。

其二,历史街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建筑物总体形象及历史环境地段文化氛围,都应注重其中行为类文化的设计。

其四,城市视廊与边界。强调城市的入门景、轴线街区的文化感应效果,城市边界则要精心保护西安山水景观的视域,展现西安依山傍水,雄视关中的地理区位特点。

其五,城乡传统民俗。都城民俗和关中民俗,如民间信仰、传统工艺、城乡游戏、宫宴小吃、歌谣方言等。

其六,城市生态环境。可以部分再现唐代长安山水城市的格局,在重要节点修复重现古代的园林精品。

上述六个方而的形象塑造从长远看,是有利而不是有碍于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

4 西安历史文化保护所需的措施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保护及开发都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科研支持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应强调西安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取向,明确工作性质和战略日标,从而提升西安保护档次。

(2)依法保护,根据城市文化资源保护深度和广度的动态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增加相应的保护法条,保证有关法规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够的覆盖。

( 3)启动西安文化资源库建设。对十西安的传统历史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当代科技文化等进行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的资源,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讯,进行分类研究、发掘、保护、眨现、再生方而的排序。

( 4)确立建设项日专家评审制度。要增加专家评审的程序,对十涉及到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地段的建设开发项日,并制定严格的评审制度,保证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批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西安的文物资源保护提高层次。

( 5)创新文化保护投入机制。西安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保护,是量人而广的一项长期工程,利用市场机制为西安的人文化产业配置资源,要营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方而,政府本身要尽快设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加人对这方而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工作的资金投入,另一方,率先在国内建成多元而有效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投入机制,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向文物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方而流动。

(6)加强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西安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政府应支持对外学术交流,争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而的高级别会议和国际性学术交流,尤其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并利用同样有着较强的科研阵容和雄厚的实力,有计划地支持某些学科建设,为城市赢得国内和国际方而的学术声誊,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春益. 保护历史遗存片段[ J] . 构建和谐古城. 科技信息, 2008( 21): 270.

[2]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6

篇10

一、抓好文化开发是新区构建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内在需要。

第一,开发区自身优惠政策的逐步减少,需要通过开发文化优势来求得持续发展。开发区在初期以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两者优势必然逐渐丧失。开发区不能再一味“等”、“靠”、“要”国家的优惠政策,体制优势这个动态过程也迟早将成为开发区的历史。因此,新区要充分挖掘与弘扬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以文化整体优势使新区获得持续发展。

第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需要通过建立特有的区域文化优势来迎接挑战。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53个,雷同化发展的倾向较为突出。为了吸引外资入区,各开发区之间在外部条件上盲目攀比,表现在进一步争优惠政策,在引进项目中减价竞卖,形成了一种内耗,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一些外来投资企业,在优惠政策期限过后就绝尘而去,另辟新的开发区再享优惠,如此循环,造成企业投资短期化。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靠优惠政策已不是根本的办法。新区要持久地吸引国内外大商社、大企业的聚集,需要营造兼容并蓄、互助互进的整体文化氛围来协调和培育各企业茁壮成长,这样才能使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二、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无锡新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文化能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文化还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目前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但由于文化开发程度不够,不仅制约了自身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无锡新区辖区内的梅里是我国吴文化的原生地和核心区,拥有大量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这是全国其他开发区所没有的。“三泰一址”(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渎、吴越贵族墓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及其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是吴地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生动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地方文化精神的独特体现,其尚德务实、崇文重教、和谐奋进等吴地独有的文化品格,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通,是建设无锡文化新区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新区人应该在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新区的历史文化,从而为文化新区的建设注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彰显新区吴地文化的特色和竞争力。

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其蕴含的价值导向、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作为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新兴产业,是影响经济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克服文化发展从属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纳入总体规划,促进文化发展和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对待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护的目的。既不能以牺牲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无限度地开发利用,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也不能片面强调保护,忽视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和发展。必须在确保历史文化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赋予历史文化以新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使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无锡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服务于新区文化名区建设。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是一项战略性的事业,必须着眼于新区的发展大局和长远规划,科学制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总体思路和阶段性重点措施等。同时,要远近结合,尽快启动各项前期工作,对看得准的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要落实责任,抓紧推进。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组织领导。建立新区“三泰一址”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指导下,负责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近期重点做好总体规划、大遗址申报、建立工作机构和机制等工作。宣传、文化、规划、财政、国土、三产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遗址保护机构,具体负责日常保护工作。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专家的作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专家咨询机制。适时建立有关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经营型、管理型人才,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文物保护管理及研究队伍和一支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做好保护区内文物普查工作,切实加强文物考古和文化展示的协调配合。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规划管理。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和无锡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专项规划,制定保护图则,据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实施性详细规划。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注重保护历史风貌、空间环境,体现吴地特色;按照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制定科学全面的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和出版规划,制定文物保养、修复、展示规划。

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新区财政应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费的投入,并采取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捐赠。积极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的支持。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范围内的经营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对“玉飞风”等标志实行使用权拍卖,并将有偿出让的收入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据“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实行专户集中统一管理,并全部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