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下对于科技创新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成员,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有助于激发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大学生是未来二十年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够最大范围的激发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大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以及个人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能够使大学生主动地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尤其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更是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挑战杯”为主要平台的科技创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被大学生所熟知并接受,但是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造成了阻碍。

第一,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初等、中等教育体系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使得进入大学后的大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大多是出于获得某些政策奖励的目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不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

第二,科技创新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但是由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在很多引导科技创新的制度方面还很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奖励机制不够成熟。社会上对于科技创新的鼓励和引导并不充分,很多高校对于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也并没有相关的奖励政策,使得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支持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等对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非常充足,在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则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器,难以支持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三)没有完善的指导教师制度。一方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经验不足,需要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帮助;另一方面,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科技创新,因此,也就缺乏有经验有能力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的科技探索进行引导。这种指导教师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的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平台就是参与“挑战杯”。但是由于参赛人数、比赛性质、活动资金以及比赛规模等原因的限制,挑战杯的平台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又缺乏其他有效的平台,因此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产生了阻碍。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很少能被企业或社会团体所运用,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其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首先,要广泛宣传,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参与意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要全力配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使科技创新成为一种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的脑海。

第二,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制度。要继续出台并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社会以及企业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要逐步建立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有用武之地。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创新的实用性和长期性。要在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有效平台,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既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为大学生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获得实际利益。

四、结束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大学生自身进步的有效手段,对于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后盾。

参考文献:

篇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学校应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国际社会极度不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低碳经济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危机、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以往发展模式的弊病,思考能否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1],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英国政府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表明,由于人类社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致使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温室气体(CO2)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3]“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1%(约合1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还要高5—20倍的代价。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3]。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仍旧建立在消耗化石燃料基础上,必须建立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见表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资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见表2)。据荷兰环境评估局(PBL)2008年6月17日的报告指出,中国是2007年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2007年CO2排放比美国高约14%,占全球排放增长量的2/3,[4]近几年增幅虽有回落,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从低碳经济发展的特定角度认清其在区域创新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联系及其内在逻辑,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逻辑,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确定其指标体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构建。

1.系统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作用在一个大系统中。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为了较为准确的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需要考虑系统性原则。在设计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时要以宏观视角入手,站在系统的角度通盘考虑,还要以点带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决定性、典型性的指标作为重点参数。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客观基础上,指标体系明确清晰。体系指标的设计必须以低碳经济理论、生态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为依据和背景,采用科学的理论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科学性原则要求选择的指标能反映目标构成、目标和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客观真实反映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能力。同时,选取的指标易得、易懂、易操作。

3.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技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所构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旧问题得到解决,新问题又会不断产生,系统的很多特征会随时间而改变,要随机对其进行监测,构建的指标体系也要不断进行调整[5]。指标体系的调整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求一些考核指标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既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进行比较、分析事物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需要。

4.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不断地与区域外部知识、信息进行交流并自动调适。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连接,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连接[6]。建立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区域间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获得信息、知识和技术等互补性资源,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体系内的考核指标还必须尽可能相互独立,避免交叉。

5.易得性与可比性原则在考虑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关指标准确性同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易得性。每项指标应可得、易得,可测、易测,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参考意见。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指标数据应尽可能通过统计、监测、调查等手段获得。还应要求指标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易比、可比,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相关数据测算方法应明确,过程不要过于复杂。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高校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教育、科技和产业部门的积极组织与协调,需要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互动,也需要与大学之外的科研单位、产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功能。根据上述原则,我认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以下6个基本要素(如图示):(1)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灵魂和旗帜,对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赋予它新的内涵。包含什么是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如何实施、评价和推进。创新理念不仅包括以上宏观方面,还贯穿于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微观环节。(2)创新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运作体系,包含多个层次和类别的各种机构、组织等,分为实体机构和虚拟机构两类。既包含院、系、所、室等具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研究单位,也包含各种形式的虚拟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等。(3)创新基础设施。这是科技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和物质条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化形式的知识的依赖性不断加重,物化知识的表现形式即是各种形态的科学研究设施。一流的大学应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和办学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物质知识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研究装备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4)创新人才队伍。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优秀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其自身的因素,也要符合发展的规律,离不开其生长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科技人才队伍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前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5)创新运行机制。即各种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激发和保障高等学校创新活动并提升其效应的重要外部条件。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制度设计上要切实鼓励和保障学术自由、倡导原始性创新、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通过制度将创新体系中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6)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是高校科技创新运行的目的和结果,是体系内各要素综合运作的全力指向,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体现。其存在意义在于检验体系运行效果,揭示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内在逻辑。很多有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其构成,本文的论述也仅是一家之言。当然,上述6个组成要素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限于篇幅不再述及。

2.低碳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点(1)它是传承与创造的有机结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履行大学的基本功能,即对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但从建立创新体系高度看,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一定要体现时代特点,要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创造和提升。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类对其发展的反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感到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只有转变原先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因而,现阶段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只有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新的坐标,在低碳经济指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它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不同研究出发点不同观点各异,是等到理论成熟后再实践推行,还是边摸索边前进?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过程中,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担当了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对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显著。现代意义的高校从诞生起就一直代表一定区域内的人的科技文化修养和文化素养。作为传播文化、培育思想与培养情感的基地,高校是以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方式向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传播各种先进理念。这些理念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3)它是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学是高校作为育人单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教学绝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传授,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创新思想,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当代大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加速高新技术的孵化和向生产力转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要将研究前研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教学课堂,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4)它是育人与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校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即培养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人才。这种培养绝不可能是传统的象牙塔式的自我封闭式教育,而是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只有将育人和服务相结合,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国家的科技进步、产业开发和服务社会,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5)它是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自然科学与技术具有价值中立性,它既可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文化的破坏因素,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认知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认识到,在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要求下,当代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也十分需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技术,两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当代高等教育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真正确立大科学、大教育理念,才能建构具有全面创新功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6)它是静态体系与动态互动的有机结合。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低碳经济建设分属两个静态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文化流、人才流、技术流等对低碳经济建设体系产生作用,而低碳经济建设体系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等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产生反作用,两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静止又循环不止的互动体系。正是由于两个相对静止封闭的体系之间的有机结合,产生互动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因而形成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螺旋上升式发展格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低碳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3示。

四、结论

高校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时,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努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创新团队和学习型组织,构造创新平台并加强软件建设,引导高校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到无止境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紧跟时代潮流,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在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同时体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UKGovernment.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R].2003.

[2]IPCC.EmissionScenario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3]NicolasStern.The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R].2006.

[4]PBL.ChinacontributingtwothirdstoincreaseinCO2emissions[EB/OL],2008-6-13/2010-04-15.

[5]程晓民,叶正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3(12):14-15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手段

想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对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进行创新。但当前,在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突出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所以,不论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要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当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未实现有效转化

当前,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健全的科技创新体制,这就导致虽然当前有很多与农业相关的现代化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并未得到有效的转化,也不能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也就是说,这些农业科技成果对于农业的实际贡献率是比较低的。虽然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的差距。

1.2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却过于重视产出,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十分不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农业科研机构缺乏足够的经费,不仅限制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导致很多专业领域的人才流失,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缺乏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极快,直接导致农业区流失了大量的青壮年人才。另外,很多农业区内缺乏比较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而大部分都是极为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情况,农民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联系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而如果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想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存在极大的难度。另外,这种分散性的经营劳作模式,不仅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本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民的风险在不断提升,直接影响了新型的农业创新科技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2.1加大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创新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科技兴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目前的实际投入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科研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想要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力度,就必须要加大农业科研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使相关科研机构具有充足的资金来留住农业科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同时,还应有效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才能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

2.2与农业产业化结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实现。所以,想要有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力度。首先,需要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提升[2]。其次,应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最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3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存在的。在信息时代,想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就必须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提升,离不开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与良好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首先,要有效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保证能够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技人才加入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中,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3]。其次,应增加科技推广人才的数量,仅仅研发出农业科技成果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所有的优势。而拥有良好推广能力与经验的科技人才能够将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给农民朋友,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应用率。

3结语

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与要求也在持续提升。而加强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相关探讨,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农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引进、加大农业科研的有效投入等,均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韦燕萍,陆宇明,梁明柳,等.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1(1):29-32.

[2]王劲松,王和平,张富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11(5):81-83,86.

篇4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含义;重要作用

现代化大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比广泛使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办法施行的社会化农业。目前农业技术以植物学、遗传理论、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为基础利用农业理论经验解决农业的栽种、培育、饲养等实际问题。现代化大农业还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等机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随着农业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农业生产要与加工、销售的制造的联系势必日益紧密。

1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作用

1.1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只有发展好农业我国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粮食的需求也是最多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粮食需求日益上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我国劳动力在不断减少。根据社会调查结果,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显然,要保障粮食的安全就要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粮食安全审查力度确保粮食安全从而提高粮食的质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要以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率、安全等为目标。因此进行农业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加快农业发展、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产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大等缺点因此首先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的后代着想实现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改善污染大效益低的现状,因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实现农业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1.3农业科技创新是使农民富裕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中找工作,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农产品的出售,因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方式就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率。我国发展农业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策略。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有一种“科技富农,科技兴国”的说法,因此只有将农业科技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去才能加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的策略

2.1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要考虑环境的特点

农业生产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气候、空气、土壤的成分等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中季节性气候的特点,比如新疆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因此适合种植哈密瓜,而夏季酷热、蒸发强适合种植大枣,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则种植巴塔木。此外要考虑区域性比如:地势平坦阳光和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因此区域性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特征。所以农业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从而有效的进行农业资源配置。

2.2现代化大农业中科技创新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帮助农民掌握科技技术才是发展的根本。在研究农业技术时要以农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素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比如主要以农业为主的新疆哈密地区总人口56.27万,农业人口18.5万,工33.33万hm2地。此地区以农民为主导,给农民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服务。传统的农业种植主要依靠以往的技术和经验。因此,要充分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3结束语

现代化大农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目前的现代化大农业利用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综上所述,只有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并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显示区域性的特点、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才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强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竞赛与科技活动;创新型人才;意义;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迁,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新要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培养具有竞争和科技创新活动意识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精神。所以,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与科技活动,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竞赛和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学习和深入理解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仅仅从书本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才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竞赛与科技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竞赛、科技活动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激励并指导大学生去深入的理解专业知识。

(二)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和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从资料查阅、题目分析到方案制定和作品的制造都会涉及团队合作。而80、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常常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分工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不断吸取在科技竞赛中得到的关于怎样和他人相处的方法,从而完善自己。通过相互磨合和协调沟通,充分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着力打造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竞赛与科技活动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竞赛题目还是实践过程,科技活动与竞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是多方面的。从竞赛的选题、分析到设计制作、完成作品直至论文撰写完成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缜密的研究才能完成,对于培养大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来自各地的学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较量,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一)根据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科技竞赛项目

1、利用已有科技竞赛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共享杯”科技作品大赛、“建筑设计”大赛等。针对每项竞赛,高校都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并制定有效使用和管理制度。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服务社会。高校要结合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规划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提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相关规划设计竞赛,评出优秀设计作品,并将获奖作品作为规划建议送达相关部门。通过这种竞赛,不仅让学生获得实践演练,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参加这种类型的科技竞赛,可以增进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的整体实力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了解,为下一步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二)加强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引导者,从选手培训到赛前辅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设立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选聘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建高质量的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对工作突出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同时,加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交流、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科技竞赛的职业化水平,为高校科技活动与竞赛提供师资平台。

(三)构建科技竞赛的物质保障平台

经费投入是科技活动与竞赛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建立科技活动与竞赛实践基地、相关实验室和竞赛报名费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实验、实习等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二是给予参加科技活动与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与科技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让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来源多元化,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活动与竞赛激励机制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除了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还要制订合理的科技竞赛评价机制,完善科技竞赛考评及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竞赛激励机制。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大学生科技活动与竞赛的重大意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铸科技素质、强学术氛围”的良好影响。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指导大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结语

总之,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与竞赛中来,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惠平,吕霞付,冯辉宗,王平,李锐.基于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31-32.

[2]李宁.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篇6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4结语

篇7

[关键词]陶瓷文化;区域科技;创新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集中的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文化神韵。

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制作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器物文化、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纵观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德镇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景德镇的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开放思维、合作意识等等。

二、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实现条件所构成的体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景德镇地区经济的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陶瓷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景德镇陶瓷工业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这是景德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和区域技术创新辨证关系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传统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一般来说,文化创新不仅促进科技创新,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常认为传统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传统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传统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2]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既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又有与现代科技的精神相背离的一面。传统陶瓷文化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即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我们要挖掘和推动其正面作用,遏制和消除其负面效应,不仅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而且必须注意消除那些潜在的危害人们创新能力的观念,努力形成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1、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有利因素

传统陶瓷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和积极的因素,对科技发展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3]。传统陶瓷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方法对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参与和建构作用,成为科学技术进步新的增长点。比如,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等,对匡定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转向,具有积极的意义[4]。

2、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不利因素

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对科技创新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要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构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从古代的官窑开始,景德镇为皇室烧御瓷,向来是不计成本的,用百里挑一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考古发掘成果和拍卖行历年来的拍卖品来看,进贡的官窑器不能有一点瑕疵,在烧成后即使发现有芝麻大的缩釉点,也会被打碎后就地掩埋。残次品一旦流向民间,或有民间仿画官窑器纹样,窑督和窑工就有杀头之虞。这种精益求精的传统、为皇帝服务的优越感以及炫技心态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官窑文化,而在市场上则积淀为官窑崇拜。

在传统的分类上,艺术陶瓷是和生活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工业用瓷相并列的一类陶瓷细分产品。纯艺术陶瓷是将陶瓷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其艺术、文化特征已经决定了其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客户群规模不大。生产工序都由各种瓷艺工人纯手工完成。这就造成了当地陶艺产业产能较低、产品价格较高的结果。低产量虽然可以满足客户的收藏等心理需求,但是由此带来的高单价却又将许多有陶瓷爱好的潜在消费者排除在外。市场和生产两项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规模小、经济贡献率低的局面。

四、利用陶瓷文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促进瓷都经济发展

1、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点

当今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时代,而文化本身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的影响与作用日益明显而重要。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具有陶瓷特色的千年瓷都,继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作用,促进瓷都科技发展,仍应成为瓷都人的共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因此,弘扬传统陶瓷文化,进行科技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也应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掘陶瓷文物古迹、传统制瓷技术以及陶瓷风俗的文化、旅游价值来发展旅游经济。

2、传统陶瓷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创新是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的灵魂和精髓,陶瓷产品及相关的各项工艺技术、设备、建筑等都是陶瓷文化的物化成果,自古以来,景德镇之所以称为瓷都,是由于历朝历代都有其创新的陶瓷文化,如宋代的影青,元、明的青花,清康、雍、乾的“鼎盛”,尤其是而今的品种丰富,技艺精湛,人才济济,精品迭出,正因创新,才使得传统陶瓷文化生生不息。

3、传统陶瓷文化有利于形成特色区域科技创新

景德镇以瓷为名,对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景德镇地区特色科技创新。一要观念创新,破除小作坊、小生产的影响,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档次,把陶瓷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发展瓷都经济的骨干;二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速陶瓷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品牌、上档次、增效益为中心,加大新产品、新瓷种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瓷种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日用陶瓷艺术化。

[参考文献]

[1]方旋.区域科技创新模型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 ,(05 ).

[2]李素珍.谈谈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J]. 科教论坛·引进与咨询,2005,(8).

篇8

本着这种认识,在教学中我校构建了科技创新教育的“五个一”培养系统。

一、构建一个整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系统

所谓整合性,即在同一性质的内容中,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四种实践活动整合,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研究阶段、记录活动阶段、服务社会阶段。

活动中,学生不仅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明白了各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了研究的目的,自觉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二、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模式

把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分为基础活动和分类活动。基础活动即基本的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科学故事等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耳濡目染、鲜明生动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分类活动是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与兴趣,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分类,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每个门类中,学生选择一种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

三、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建立校园科普展室或实验室,并进一步把研究和学习的触角伸向社会各个角落。如去环保局学习和研究环保知识,到校园电视台了解电视转播知识,到工厂和车间看机器的运作原理……只要是学生想研究、愿意了解的,都要做实实在在的考察。

四、构建一种制度

构建科技创新导师制。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要求每位教师主攻一个方向,了解和掌握该方向的基本知识,专门指导某一个学生做出更多的精品。

个性化的研究过程和指导方案,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空间、时间,也有了自己喜欢的领域,他们如同脱掉缰绳和马鞍的小马,尽情地在无边的草原上嬉戏奔驰,乐在其中。

五、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途径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大学、社会等各方面都应着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1、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源于自身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应在于大学生自我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和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对于内因和外因的比较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亦即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进行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深化大学生内源式的科技创新为主,即使是大学、媒体、社会等等其他方面外部因素,也应不断着眼于以合适的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自身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况,这种被动学习要么体现为对知识的以死记硬背、被动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或者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仅仅关注就业、甚至面试应聘所需要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其中表现为在大学期间逃课较多或者以及格为目的的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沉醉于游戏、上网聊天或者课堂外的其他活动,而对于课程学习却不感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或者研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未来却又不断致力于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大学期间的课程有少数学生逃课成为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务员面试却又会花费上万的学费参加短期的商业性的培训,在其中尽显浮躁和功利的一面。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才能一方面不断验证自己的知识扎实水平,同时不断获得创新的感受与体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不断获得对于自身知识欠缺的回馈和下一步知识学习的方向,这事实上也符合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创新与学习事实上也类似于这样一个过程,科技创新不断为知识学习提供方法性指导,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同时还是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另外科技创新还包括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科技创新从内容上说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另外,科技创新从过程上来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技创新的环节上来说,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完整的环节和阶段,所以为实现创新,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要具备各方面、完善的智力品质,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商,既要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有热情、有信心、有意志力,也要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积极的情商因素,避免三分钟的热度和一时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不仅和知识基础有关,同时也和大学生的智商有关,和大学生的情商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要不断培养与提高这种综合素质,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2、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大学的职责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首先从年龄上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过渡的时候,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到地级市、省会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创新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积极做好引导和扶持,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外因中,还有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老师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或者试图使学生能够从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的鼓励、扶持与引导,同时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等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的意识不强,往往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缺少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引导与支持。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的责任首先应该不断构建导向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应该保证获得丰富的、完整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及时的信息,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科技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业发展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常态化、稳定化与高效化,实现投入产出率的持续增长。

在大学整个教育环节和领域中,应注重不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环境,这事实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整个大学的育人机制和制度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创新与进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应该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术研究既具有浓厚的兴趣,又能得到较好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氛围也应该能够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习惯,促使大学生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规范与支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即为创新打好基础,又能促使和辅助大学生不断实践创新。

在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计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形成了脱节,甚至相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严重滞后。当然针对大学的不同学科,按其学科特性来说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 当然基础学科和社会生产与技术现实来说可能距离较远,但是相当一部分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也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设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不断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与科研活动。

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和有关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创业的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的发展趋势,即科学技术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经济化和组织化,产学研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创新,其中最大的意义还在于科技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创新与实现。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大学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考试与评价方法,现行的大学学科考试,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一些课程在在考试形式上多侧重于多侧重于现场考试、笔试作答,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试较为缺乏。在考试内容上,多是要求以对知识的背诵、记忆为主,而对理解、运用的考察较为薄弱,而对大学生的考察,应该实行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并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采取书面作答与现场操作、社会实践、产品设计等方式相结合,真正能通过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和科技创新起到较好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要做到上面各方面的要求,大学最重要是要做到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自身必须不断创新观念与做法,从过于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不断启发与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行创新实践,认识到必须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服务。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社会途径

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自身做出努力以及大学的责任以外,社会也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况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学校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所在,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相关机制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社会各方面应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不断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出了很多措施和现实做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扶持,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但是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保护与激励应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改进才能不断形成这种氛围,这既需要政策协调,也需要资金、人事、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提高、努力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评价机制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文化上的评价,需要整个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加以不断优化,社会思潮的改变,同时青年人应该不断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的去改变现存的某种不利于创新的思想。另外在经济上,除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奖励力度,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因为自己的创新得到较好的生存、发展,不断具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做出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时代的影响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优势与不足,自觉避免自身的物质化、追求实惠、使用的倾向,发挥自身理性和个性的优势,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把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学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虽然激起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活动过程依然存在着系列问题。

一、当前学校科技活动存在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小学科技活动内容不全面,科技含量不高

学校科技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作。但多数学校选择科技活动项目时往往都是临时性、被迫性。学校开展短期科技活动的目的都是争取名次。因此多数学校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师生参与人数不多,活动形式较单一,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多偏重与小制作和小发明现有的成果,表现形式主要为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多少学生的创新作品是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因此,科技创新难免浮于表面,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没有真正的显示出来。

二)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认识、准备不够

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教师对科技创新培训的知情度和重视程度不高。多数教师不知道科技创新教育是什么,有何意义,更有教师认为参与科技活动是浪费时间,导致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

学校科技活动,一方面,过于强调教师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联动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创新”,游离于“教育”,没有充分整合小学课程资源。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由于受到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很多学生完成不了自己喜欢的科技作品。科技活动作品质量不高、普及面不广。

三)科技教师的科技素养不高

虽然现任科技教师职称、学历都已符合,但都是兼职科技教师,缺少科技创新的一技之长。由于科技教师的科技意识也不高,所有很难胜任科技教育。并且农村学校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科技教师。学校开展的科技活动都是通过班主任得以贯彻落实,而小学班主任基本上都是兼职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师,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影响了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学习。

二、针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结合学校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领导重视,转变观念,提高小学生科学意识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下,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科技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学校在制定科技课程时要明确课程目标,在科技创新课程中,学生必须亲自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逐渐拓展小学生科技创新视野、学会相应的科学知识及技能。从小提高小学生科技意识,并激发小学生的科技兴趣,激发学生的科技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鼓励学生去发现和创新。促使小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其次,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加强科学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板报、壁报、橱窗等在科技教育中的宣传作用,把学校科技创新的特点、成果及以后发展方向及时体现出来。为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学校也可利用现有的均衡教育创建契机,把科技展览室中的学生科技作品、教师科技作品等及时反映本校的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小学生热爱科技活动的欲望。另外还应强化学校图书馆科技活动情报资料收集和计算机校园网建设,为科技创新活动疏通信息渠道。学校应对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给予经费支持,表彰优秀科技创新作品的学生并与优秀学生选拔等评比挂钩;奖励指导教师,对先进科技工作者应及时的表彰奖励。从而调动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技教师的培训,提高科技教师隊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科技教师的素养、创新意识、工作积极性,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因此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建属于自己的科技教师队伍。从而提高科技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首先,组建科技教师队伍,统一思想并制定相应的科技教师工作职责,细化科技教师的工作量,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全体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对科技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科技技能培训,二是发挥科技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邀请有热情、有时间、有专长的专家到校讲座,参加校外的科技创新观摩课、研讨课等交流形式,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热情。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求知欲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应根据本校学生不同的特点,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活动。为了让科技教育深人人心,学校需优化“综合实践课”。开发校本课程——劳技、科技实践课。在科技实践课中通过科幻绘画、科普故事、科技小发明、趣味实验等系列实践活动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玩科学带来的乐趣,通过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从活动的反思中引导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科技实践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活动方案去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建一个小小气象站,或观察小猫小狗的日常生活习性,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蒸汽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还可以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得出先关的规律。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整理的资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观察和体验心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探索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学生家长中,从事木工、泥工、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人较多。所有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科技资源培育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家长的指导来完成。因此学校应将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后援,社区教育是依托”,科技教育方式。如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科技活动专题讲座或家长会,开展寒暑假科技实践活动,开展亲子科普活动,小手拉大手,转变家长、社会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看法。

总之,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主阵地,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实践、创新,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小学生心灵上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刍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完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成功:教育版 

[3]《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