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147-0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了解影响和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诉求,推动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2014年7月,江苏泰州市科协与老年科协共同组织了全市范围内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泰州市科技人员状况调查表》收回475份,有效答卷434份;《泰州市企业科技情况调查表》收回146份,有效答卷124份。与此同时,我们抽样走访调查了三市三区18家企业,与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与交流。
一、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按照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精神,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这次调研涉及的5家国有控股企业、2家集体企业、103家民营企业、5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其他9家企业均属中小企业。
本次调查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泰州的中小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市场决策,更有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迫切的创新需求。各个企业的基本特征不同,战略与管理行为选择各异,加上企业结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团队、科研团队的差别,创新活动各有招数,各有成效。几个主要指标情况如下。
(一)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
接受调研的124家企业年收入总额是440.20425亿元,研发经费总投入是16.25888亿元,研发总投入占总收入平均比重为3.69%。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大有不同,部分企业占比较高,也有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与企业的规模并无确定的关系,与企业所在区域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二)科技人员占企业人数比例
在被调查的124家企业中,工人总数是4.5186万人,其中科技人员8948人,科技人员占工人总数的比重为19.80%。相比科技经费的投入,比重明显上升,说明泰州的中小企业较注重企业科技人员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三)科技人员学历及职称情况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34名科技人员中,从事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达340人,只有94人服务于传统产业。434名科技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24人,本科毕业生135人,大专及其以下学历的262人;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55人,中级职称125人,初级职称131人,还有93人没有职称。企业高学历人员的比例不高,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太少,甚至有些企业对职工的职称评聘没有引起重视,有些科技人员对自身的职称评聘也没有足够的关注。特别是有些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并不与职称挂钩,严重影响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部分企业在内部评聘职称,收到的激励作用是明显的,但不鼓励科技人员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职称评聘,其背后担心人才流失的用意也是明显的。
(四)科技人员工资情况
124家企业中,科技人员年平均工资在2万~5万元的有31家,5万元~10万元的最多,有55家,10万~20万元的有18家,20万~30万元的有20家。124家企业科技人员平均年工资状况表明,科技人员的工资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五)近5年企业的专利情况
124家企业近5年的专利数,在0~10件的有24家,在11-20的有19家,2l~50件的有51家,51~100件的12家,100件以上的有18家。以上数据可看出,近5年企业专利一般在50件以下,专利数目不够多。
泰州的中小企业普遍关注科技创新,大多有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不少企业成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多家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还有的成立了自己的检测中心,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有自己的专利。大多企业取得了喜人的科研成果,但从总体看来,泰州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都处于全省的中游水平,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产品数、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全社会研发投入数、上争计划项目数等等,与南通、扬州、镇江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制约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资料分析,从座谈中大家关心的话题分析,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全社会支持不够
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不仅仅是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某个或某几个行政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各级党委政府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而且要理性选择关注与支持的重点。目前,泰州市相关的职能部门比较重视大的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与支持,对小改小革热情不足,支持不多;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关注不多,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新兴产业的创新上。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要么门槛过高,中小企业望尘莫及,要么是“阳光普照”,缺少政策的激励性,花了钱却难以发挥推动作用。
(二)科技合作缺少长远的运作
为了提升创新能力,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但从合作的现状看,大多是项目合作、阶段性合作,而不是持续的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合作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科技力量薄弱、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反映了合作双方的无奈心态,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与通盘设计,合作双方在齐心与协力方面以及长久合作方面都存在可以改进的余地。而同行业企业之间因为利益的相关性,激烈的竞争使知识与技术外溢受到严格的限制,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的情况几乎成为不可能,这与如今科技创新需要联合作战的大趋势是相悖的。
(三)企业主与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不足
就目前情况看,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稍稍强一点,制度设置上也有一些值得肯定与学习的地方。而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一般说来,没有足够的关注、没有足够的人力、没有足够的财力,创新带来的效益明显不足以引起企业主的兴趣。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少,学历职称低,创新研究的知识不够,热情不高,信心不足。这种不平衡在泰州是十分明显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企业家的素质不高,政府投人不够、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这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是完全的道理。对这些缺陷与不足,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得到弥补与解决,不可能靠某个时段的努力、某个方面的工作就能排除影响科技创新的所有障碍,重要的是要细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可以由企业努力做好的,哪些是必须得到政府扶持的,哪些通过科技人员的自身努力是能够做到的,哪些又必须是要多方面通力合作的才能发挥作用的。
三、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必然体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要求。创新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与诱人的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但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文化创新等方方面面。依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管理制度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二级、三级的指标。创新投入包括财力投入、设备投入、研发团队投入;产品开发的周期、研发成果的数量、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生产设备水平、生产工人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标准化水平、资源利用率等体现了企业的创新实施能力;营销网络建设、市场占有率、品牌强度等营销指标和销售水平、利润水平、出口创税水平产品创收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创新实现能力。此外,企业家的创新理念与热情、员工的创新理念热情、创新战略管理能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个环节都影响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当然,社会大环境对企业的创新也起到明显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强调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四、推进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立足基层一线,创新激励机制
泰州市中小企业为主的现实、科技人员短缺的现状,要求泰州的科技创新要立足基层,立足一线。美国的一项评估结论是70%的原始创新来自中小企业,我国60%以上的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科技创新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创新,依靠理论的创新、依靠实验室的探索,但又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方法创新来自于生产一线。所以说,生产一线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线,广大一线工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不能忽视“能工巧匠”作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创新的成果可以从小改小革入手。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可以在少数企业中看需要而建设,在绝大多数企业要增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眼睛向下,努力调动广大工人的积极性,把工人中的“嗡嗡制度”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对工人提出来的建议,理论不必深,有益就好,成果不必大,有效就好,奖励不必多,持之以恒就好。参与的人多了,参与的热情高了,就能培育出企业的创新文化,个人就能在活动中增加才干并逐步成长起来,企业就能在日益兴起的创新中发展起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改造、点滴创新中获得的奖励收入起到的激励作用是工资增长无法比拟的。激励机制的创新也是重要的创新。在落实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提升精神奖励带来的激励作用。政府定期对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高规格、大范围的表彰,宣传媒体开辟专栏、专访,高调宣传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精神,传播科技创新的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敬科技工作者的氛围与风气,构建全民创新的文化。
(二)加强科技人员的引进、培训
许多企业有好的项目,亟需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来研发。但泰州的中小微企业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科技人员都有比较强烈的学习热情,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调研中发现,434份科技人员状况调查,有197人近一年来没有参加任何学术团体或科技社团,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术交流,有203人两年中没有参加过科研项目的转化或新产品的生产。有234人没有参与有政府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有71人都没有参加过企业的科研工作。他们因此感觉到苦闷与困惑,不少科技人员表达了进修、学习、培训、交流的愿望。也有一些企业因为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重视科技人员的进修、学习、培训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科技人员的进修、学习、培训、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应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鼓励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叠加,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有针对性地聘请相关专家讲课,努力提升现有科技队伍的创新水平,巩固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培养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
(三)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在政策与财力上,加大对有效中介机构的支持
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特长,帮助企业突破信息不畅、交往不广的局限性,帮助企业在与科研院所之间、与同行企业之间搭建信息高速路与合作的“立交桥”,组织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协同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通过规划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中介机构在企业研发需要、研究机构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在专利申请、政策实施、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业务提升方面给予指导。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在组织、协调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具有专业性,政府在引导协会工作、发挥协会作用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应给予大力的支持。企业的科技人员对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的过去有着良好的记忆与强烈的向往,而在中介机构的组织下还是有可能再现昔日的辉煌的。
(四)分担企业科技创新风险
企业创新的过程是有风险的,投入和产出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对自主创新最大的顾忌。加之有些投入是巨大的,这种投入能力的限制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这方面,既要清醒认识创新投入的风险,也要张扬创新收益的诱惑;既要考虑企业的局部利益,也要考虑社会的整体效益。所以,在投人的机制方面,可以考虑政府的参与和支持。能否考虑投入风险的承担比例与创新收益的分享份额,选择一个相对公平的平衡点,使政府成为创新力量的支撑,成为企业面对创新风险的靠山,从而减少企业创新的顾虑,增加创新的勇气与信心。推动企业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以结果论英雄、以成果发奖励更为重要。政府分担风险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做到企业不分大小,都能在面对风险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支持,既不会懈怠又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又不一定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减少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评选与奖励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篇2
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科技研发,一直以来,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弱项。实事上,我市在人才开发、引进、引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谋划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柔性引进人才制度机制,启动实施了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三个行动,设立人才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专项资金,推进创新要素聚集。大豆科研中心、水稻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中心、创新联盟相续建成。但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流失、人才匮乏的短板。对此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扩大人才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专项资金财政投放额度,对重点科技研发项目进行倾斜扶持,加大奖励与补贴力度。对柔性引进人才制度机制、程序等全流程、全维度进行路演,找差距、找短板、找问题、找梗阻;对工作流程再细化、再优化、再精简;对一些确实需要的审批,进行再放责、再放权。
二是建立完善研发项目库。以项目方式推进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工作,我市有成熟的工作经验。建议借鉴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库(册)的方式,推进科技研发项目库建设。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立足我市资源现状、依托全国省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研发方向及储备,发挥企业主体参与作用,分级分类建立研发项目库,以我市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为战略重点、以企业产业项目开发为方向,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为柔性依靠,征集、筛选重点扶持科技研发项目。以研发项目为媒介,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科学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我市聚集;以研发项目为阶梯,吸引大企业、创投风投等金融资金资本要素向我市汇集;以研发项目为载体,吸引各方面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人力资源要素向我市流动,为柔性引进人才制度机制落实,开发新的路径和渠道。
三是全面支持建立研发中心及孵化器。区分研发项目类别,只要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有市场需求、有企业需要的,都要建立完善各类研发中心及孵化器。打造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联盟等七个抓手上开创发展新路径和搭建研发平台,让柔性引进人才制度机制有承接的平台。对优秀人才、重点研发人员给平台、给研发课题项目、给政策资金、环境服务支持,以研发项目、研发中心,打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瓶颈等制约。
篇3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81-02
0 引言
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所指苏南地区包括江苏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党的十精神和国务院要求,规划确立了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无锡、常州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要求。
无锡职教园是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的“五大中心”重点项目之一,园区位于无锡市区西部,园区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居民10万,学生10万,总人口20万,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园区所在地钱桥街道与职教园区实行“街园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职教园的建设旨在立足于建立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提出,为无锡职教园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的更大的活力。无锡职教园区目前已入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惠山职教中心、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和1个公共实训基地。据悉,无锡职教园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65亿元,并一直致力于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职教中心。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无锡职教园的建设在以锡西新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前提下,应立足建立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锡西新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无锡职教园区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借鉴,带动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而全面推动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发展。
1 苏南现代化形势下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1.1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度低。无锡职教园区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园区工业拥有近千家焊管、钢管及带钢企业,近年来,在锡兴集团、苏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中国带钢交易中心和钢管采购中心。园区服务业主要拥有钢材交易专业市场、高档汽车产业园和五洲国际装饰城,集仓储、物流、加工、咨询和市场推广为一体。而职教园区各级各类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以电信、经管、旅游、建筑和艺术大类为主。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1.2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园区院校纵向课题申请非常困难,特别是国家、省部层面的课题非常难争取。以201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面上项目公示资助405项,其中高职院校仅有7项,占1.73%;青年项目公示资助1000项,高职院校仅有3项,占0.30%。
1.3 科研管理机制不灵活、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组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综合性的大成果,缺乏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数量少,院校助推园区产业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1.4 应用型拔尖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园区各院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园区院校每年都有科研人员流出,并且以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职业院校对科技发展的要求,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职教园区各院校的科技创新。
2 政策建议
2.1 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和园区产业匹配度。利用园区电子信息教育资源优势,规划开建动漫、软件外包和创意类等高端产业基地,园区院校可以直接为各新兴产业提供具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另外,院校也可根据产业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可使园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获得保证。
2.2 拓宽科研经费来源。主要申请应面向厅市级应用课题,同时应积极立足园区企业,通过横向课题形式,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2.3 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研究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课题组,开展综合科技创新试点。园区、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结合,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4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四是通过培养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多样的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无锡职教园唯有加速观念转变,确立奋起直追的信念,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结合院校科技创新实际和特点,扬长避短,才能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的新浪潮中得到长足发展,真正带动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今年批复7个区域规划新经济版图成型[J].城市规划通讯,2009(22).
[2]国务院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10(11).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心理健康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后现代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文学术语的形式出现,到80年代作为一个批评术语被广泛应用,后现代主义反对同一性、确定性、和总体性,强调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和多元性。就从这一点而言,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非常吻合的。“后现代主义”更多的宣扬自由创造精神和彻底批判精神。很值得我们吸取和赞赏的并恰当运用到我们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去。这对于改革我们当下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博学的教师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上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思想僵化、突破解析思维、强调创新思维、多元思维、方法多样化、注重实际应用,后现代主义对高校教育发展,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博学者,能够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善于分析各种情景和正确应对,换句话说我们首先应该先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2 解构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体系,重构以后现代主义理念为基础的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重在提升心理素质水平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
基于后现代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首先是教学内容整合优化为四大模块,模块一、走进浩瀚的心海,包括心理健康概论,自我意识与人格三部分,模块二青春的探索;模块三、生命的绽放,包括直面挫折、情绪管理、走出困境。模块四主要内容是团队合作。每一模块的教学都注重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通过各种活动引导让每一个学生讲述与自己有关的生命故事,注重分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通过语言的重构改变自己的认知。除此之外还用体验教学法,心理测评、情景模拟、以问题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法,通过活动触动学生心灵,情感态度发生转变。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冥想、绘画等各种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进行深入自我探索,在活动中感悟知识。案例分析教学法,选用典型案例激励学生课堂讨论,通过登台阐述观点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自信。此外还有头脑风暴、辩论赛、情景剧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主题参与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3 运用故事绘本
后现代主义从文化历史和整体论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通过阅读分享故事绘本的,比如从唐传奇、聊斋志异、等女性在形象塑造方面许多共性,将她们在各自社会制度下或曲折,或悲或喜的命运遭遇真实地描绘出来,她们共同的人格特征是面对生活挫折从不逆来顺受,通过各种途径和自身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她们坚忍、善良,明辨是非,求真向善,守义重情的美好品德是广大女性都需具备的优秀品质。通过阅读然后结合自己生命故事讲述、分享,从而提炼出优秀的人格品质。
4 纸笔练习
自由书写,是一种很随兴的纸笔练习,这个练习不仅适合每个人而且非常随意,不用去思考中心思想,在心灵的指引下写到哪里是哪里,只要具有写的勇气,比如写下自己的最喜欢和最烦恼的十件事,写完后学生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发现,从而引导他们去思考。然后通过分享交流,注意自己所用的语言,通过交流、分享通过同伴教育认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最终了解自己的心理现实是如何被环境建构从而找寻到自身重建的动力和能量。
另外一种纸笔练习比如在人际关系中通过人际关系中的我,分别写出父母严重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恋人严重的我、现实中的我及理想中的我来进一步认识自己并不是社会中孤零零的个体,我们时刻被生命中爱我们的重要他人包围着。
5 主题绘画
在压力管理中通过压力圈圈的练习,了解自己的压力源及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力,通过交流分享找到压力管理的方法。
6 团体心理辅导
团队合作,要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展现,通过热身、游戏互动比如突围与闯关,来体验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心有千千结来了解团体中每个人应该扮演的角色。
7 课堂考核
篇5
21世纪的电子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以“走出实验室”为基本特点,越来越多地与其它媒体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一种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其中,交互式创作技法的发展尤为迅速。一方面,以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IRCAM、GRM、GRAME、布尔吉斯,德国柏林、科隆、达姆斯塔特、斯图加特、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音乐中心、伯克立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的录音工程学院等学术机构的电子音乐专业实验室、工作室和网络学术论坛为中心,在以各自开发的原创软硬件支持下,大力推动了传统先锋派电子音乐的通俗化、普及化和人工智能化进程;另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各专业联合会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电子艺术节或电子音乐节,广泛交流了各自的学术成果与艺术作品,并使各自为阵的电子音乐与数字媒体艺术,无论从技术研究或创作表演的层面,逐步走向合作、规范和统一。
近年来我国的“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也同样发展迅猛。各高等音乐院校纷纷建立了类似的专业方向,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武汉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与录音艺术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的录音工程、音响导演和电子音乐专业等。此外,拥有类似专业的院校还有四川、广州、沈阳、天津等众多音乐学院、传媒学院等。其中,上海音乐学院的“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学科建设,在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一、学科建设历程
回顾学科建设的历程,短短十年,在传统学科划分的基础上,逐步孕育出一个具有优势特色的新兴学科。1997年,上海音乐学院在原作曲指挥系的架构内设立了音乐音响导演(录音艺术)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独立发展为“音乐工程系”,开设了侧重艺术的“音乐设计与制作”和侧重科学的“音乐科技与艺术”两个专业方向;2008年,为适应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需求,又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以说,“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是从传统作曲学科和录音艺术中脱胎出来的、文理交叉的一个新兴学科,具有应用性、工艺性和商业性的特点;它以音乐工程系的师资力量为核心,同时联合了艺术管理系、现代器乐打击乐系和音乐剧系的部分相关教师组成学科梯队,这种跨领域、跨系科的体制创新模式,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建设发展状况
1.该研究方向与学院学科建设发展
响应上海市教委关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理念,上海音乐学院自1996年以来就积极投入本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2003年,音乐工程系作为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音乐学“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方向获得资助。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成功升格申报了两个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和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作为优势学科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其它两个方向为“作曲技法探索与创作”和“作曲理论研究与应用”),在学科建设方面又取得长足发展。“优势学科”总带头人杨立青院长以其在学科战略发展上所具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前瞻性思维,为使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不仅仅在高雅的学术性音乐创作上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在应用型、普及型、科技型的应用音乐设计、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以及音乐传媒管理等方面不断开拓,提升教育理念,更新办学思路,改革教学体系而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
2007年底,在上海音乐学院两个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基础上,再次整合科研资源与学科优势。通过教育部严格筛选,按照教育部学科目录,以“音乐学”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作为该学科六个研究方向之一(其它五个方向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与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与应用、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史、当代音乐文化批判),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科建设再上一个更重要的台阶。
2.科研、人才、基地并重的建设模式
上海音乐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一直秉承科学研究(以课题规划与项目实施为主)、人才培养(以团队成员及其研究生梯队建设为主)、基地培育(以重要学术活动、学刊创编与网站建设为主)三大任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运作。可以说,“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通过近4年多的重点学科建设,已经逐步受到全国同行更广泛的关注。在基础设施、人才梯队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1)科研成果展现
2004年该学科获教育部、财政部“中央地方共建院校全相位音乐工程基础实验基地项目”立项,2005年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计算机音乐基础”项目立项,2006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音乐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项目”立项,2007年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数字音频技术”项目立项,2007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音乐科技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立项,同期获教育部、财政部“中央地方共建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立项,2007年首次获得上海市科委“音乐声学(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立项,同时获得“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科研项目”立项等,立项到位经费达2200万元。
(2)人才梯队培养
学科现已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梯队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相对稳定、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目前学科有人员30人,其中教授8人(占27%),副教授6人(占20%),讲师及工程师10人(占30%)。已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年龄上是老、中、青的合理搭配。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专家担任,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教学改革,使教学手段向现代化发展。通过一系列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本学科梯队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大大增强了属于前沿学科的电子音乐、新媒体艺术创作、音乐科技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国内竞争实力。与此同时,广泛关注音乐的应用性研究,不断形成学科新的增长点。
音乐制作和音乐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要求我们培养出大量的技术性的实用人才,同时也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有原创性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影视、游戏、动漫、流行音乐、电子音乐、音乐声学、音乐科技等方面的创意、制作、营销、研究等各方面的艺术与科技复合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3)学科基地建设
目前该学科方向的科研硬件基础建设已实现的项目主要包括:多声道电子作曲实验室、全数码多轨录音棚、多媒体非线性工作站、音乐会实况录音系统、音视频设计工作室、音乐声学实验室、音乐软件工程实验室,电子、新音乐演播厅,数字媒体艺术展演厅和多媒体设计实验室等。
完成的大型学术研究与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参加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歌中文版创作及主会场演出、十数场高水准的国际作曲大师班及专题研讨会、2006年协办亚洲艺术科学年会暨数字音乐主题研讨会和多媒体音乐会、主办2007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2007年于著名的德国科隆音乐节上由主办方资助、广播电台资深节目主持人主持举办了“来自上海的问候――上海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参与协办了2007年上海国际电子艺术节展演暨开幕式新媒体音乐会。建设期间还参与了本学科特聘教授谭盾主持的河南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特奥会音乐征集、2010上海世博会会标征集、电影夜宴、东京审判等项目的音乐设计与工程制作等。当前本学科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学位培养体系已经完备,无论从科研上、教学,还是从创作上、实践成果上看,本研究方向都已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该学科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外,还将成为原创音乐、创意产业的研发基地,将对中国的各项重大政治、文化、娱乐和商务活动的音乐需求进行直接支援,特别是它将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扮演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该学科将全力以赴,为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将创作、设计出一批代表上海、中国和世界最新潮流、最高水准的新媒体艺术和电子音乐作品,以及适合大众口味的普及性音乐作品和音乐娱乐产品,同时,拿出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意义的音乐科技成果,并出版发行出一批音乐科技类教材和教学软件,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专业音乐和普及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专业则是与上海音乐文化产业、音乐教育产品、音乐信息传播相关的人才培养基地,它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高度吻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外企厂商以及部分国内企业开始与该学科洽谈有关合作项目,联合研发产品、委约创作、进行学术合作与联合办学。国外大学如美国伯克利大学音乐学院、纽约曼哈顿大学音乐学院、日本东京数字好莱坞学院,科研机构如法国著名的IRCam、GRM等国家音频科学研究所,外企厂商如美国SE电子音响公司、日本Roland公司等等。
当前,该学科正积极展开与国外、国内著名数字媒体艺术大学的联合办学,认真抓好音乐科技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拓宽学生观察视野,争强创新意识,提升其在业界的竞争实力,培养一批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性艺术产业人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力争建成一个以电子音乐设计为主干,以应用作曲和现代传媒科技为两翼,熔艺术与科学于一炉,集创作、演奏、制作于一体的交叉型、产学研一条龙的新兴学科。
三、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音乐艺术与科技和谐
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健全社会知识分工体系、服务社会大众文化生活。因此,上海音乐学院在建设“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学科时,将更加努力地面向社会音乐文化需求,积极承接并参与上海市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音乐创作的重大项目和一般性娱乐项目,如上海市文化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社会文艺团体、企事业、部队、媒体等单位的创作与制作项目,以及音乐数码产品的科研联合开发项目等。根据形势的发展,在学科架构内“东方数字媒体艺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改革创作机制和研发体制,推动原始创新,将音乐创作、制作置于新媒体艺术框架制作之中进行综合开发,产生更多的交叉性课程或研究方向。
根据上海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目标”的要求,上海音乐学院“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将更加面向社会文化需求,开辟符合当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新专业和新方向(现已开辟了音乐设计与制作(录音艺术)、音乐科技与艺术、艺术管理、音乐剧、现代乐器表演等专业),为上海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借助科技的手段,构建音乐和谐。
篇6
目前,我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科技创新将日益显示出其活力,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愈加显著,对于提高我省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有其深远的意义,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建筑业的创新能与其它“信息、机械、电子”等行业相比,其创新能力远低于它们,最明显不过的如“手机”,其升级换代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笨重的“大哥大”,“二哥大”等模拟机,向GSM、CDMA数字手机发展,目前已升级换代到集语言通信与多媒体相结合的3G手机,苹果第4代产品智能化手机也在推出。短短的数年,完成了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而我们的建筑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展缓慢,科技创新的能力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存在相对滞后的状况。我们必需认真加以思考,有必要思想更加解放,观念转变的步伐迈得更大步些,更加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业发展更加繁荣。本文试图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在建筑业企业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
二、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省大中型建筑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额的比例不足2%,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一些小型企业研发经费甚至没有,这与低价中标及企业领导重视不够有密切关系。
2、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技术人员短缺
建筑业企业里面,大量的是一线生产员工,占95%以上,有工程师、高级职称的人员不足3%,大量的都是技术水平不高的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项目的实施依靠项目部,许多企业项目部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于企业,许多技术难题,“四新技术”应用等需攻关的难题,企业不能很好地加以指导,将管理的责任推给项目部。项目部往往借助社会力量加以解决。这说明项目部人才短缺,企业高资质管理人员更加短缺,许多企业负责技术的总工室(办),只有总师一人或者二、三人而已,处理工程现场技术问题都来不及,更加没有时间考虑科技创新问题。据我们调查许多一、二级企业,高素质人才仅数人而已,无法成立技术中心。
3、缺少科研场所
在行业普遍微利甚至无利的前提下,忙于为生存而竞争,无暇顾及科技创新活动,许多企业没有考虑科研场所,更没有能力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4、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
许多大型建筑企业,点多面广,同一个企业往往有多个项目部从事同一类别的工程建设,在科技创新方面彼此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导致在不同的项目部都进行类似的科技创新工作,使得企业的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上面重复投入,停滞不前。项目部相互之间缺乏集成联动的机制,没有形成相互援助,相互依存的网络和集群。
5、科技创新关联意义益不显著
建筑企业的特点是实行项目管理制,为了项目建设而集聚一批人,项目一结束,人马又散开,新项目的开始又得重新招兵买马。由于建筑项目的单一性的特点,前后项目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对科技成影响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不足的现象,科技创新级别难以提高。
6、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的影响
许多建筑企业高层领导认为,施工企业按图施工,满足合同要求就行,科研工作应科研机构完成,研发轮不到施工企业,建筑行业没有什么新东西,科技含量不高等,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研究新科题,客观认识上存在不足。
三、对策措施
为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必要采取对策措施:
1、解放思想,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①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激情,系统地对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升认识水平与创新技能。
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解决“安全文明措施费”一样,专项划出科技经费,专款专用。
③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陆续在企业资质,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有关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管理规定,引领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架构
①进一步完善以企业总工为第一责任人的科技创新班子,充分发挥企业总工的优势,带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组织选题,落实组织机构,指导科技科题的研究,定期向公司汇报科技工作进展情况,并有计划地提交科技成果报告。
②将科技创新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当中。
对基层单位来讲,科技创新是软指标,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不足,开展科技活动不广泛,科技成果中推广产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为改变这一局面,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对科技创新方面加以明确并量化,督促企业重视这一工作,利于企业的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
3、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建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①建筑企业认真组织研究科技创新激励方案,使企业、项目部和个人都能够受益。
②加强工法的研究,开展 QC小组等活动,抓好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工作,开展多层次颁奖活动,激励相关人员。获奖成果与个人收入、荣誉等方面挂钩,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5、合理选择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一是率先创新,二是合作创新,三是模仿创新。
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创新模式以模仿创新为主。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运用为主导的技术升级换代,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学习首创者的思路,掌握其技术要领,并在工艺、功能、结构等方面加以改进和革新,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场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科技创新 实践与思考
1 医学专业教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
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和书记亲自牵头负责,这是在学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校-学院-创新基地三级体系中的学院体系。小组成员由各专业老师担任。专业老师大多为博士或副教授以上的老师。医学课程任务重,时间紧,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将在医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的初期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必须先由课堂教学进行培养。自入学之日起,老师们便会有意识地介绍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学科的研究背景,医学研究特点。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2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
老师要对学生和学生团队投入相当的精力和热情。导师制要尽早启动。我院从2011年起招收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学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实行导师制。我们的工作经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从选题到执行实验,到最后完成阶段,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会学生检索文献,结合实际选定课题,教会他们组织团队,指导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每一步的工作都需要老师来掌舵,既不能代其行事,主宰学生思维,也不能缺乏引导和推动。老师就这样手把手地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
3 课题的选取是关键
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我能力、专业课程、老师研究方向、跨专业性等各方面进行选取。课题既要结合实际,同时也要结合老师的研究方向。这不仅方便教师的指导,还可尽早参加到科研工作中,学习更多科研方法。课题立项选题要是能在老师指导下尽可能跨学科协同创新,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关注点,运用多角度、多种类知识,也会使选题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 开放实验室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平台
很多同学申请参加开放实验室,这为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室设备,材料,时间安排等原因,研究有一定限制。基于此,学校提出要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由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指导管理、编制规划、指定管理制度和出台思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同学们既积累了研究数据,也锻炼了自身能力。
5 学生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
老带新,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科研团队应形成梯队。团队能集中智慧,学习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这都是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品质。我们以老带新,逐步培养了一支较稳定的大学生科技活动队伍。队伍中,既有知识相对成熟的研究生,也有对专业知识较为了解的高年级学生,同时还包含正在接触专业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梯队一旦形成,就既能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也能保证科研的效率。
6 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激励包括对老师和对学生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学院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为参加项目的学生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并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成果认定、保研、推优等;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学院要认定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协调机构,包括教学、科研、实验室、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经费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条件。
鉴于科技创新工作在我校的蓬勃发展,为了促进我院的科技创新的更大进步,现有如下思考:
(1)科技创新机制和模式需进一步推进。我们虽然做了初步尝试,但怎样改善组织和管理的随意性和经验性,逐步形成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的科技创新模式仍需进一步摸索。现有校-院-基地三级模式和专门领导小组的建立,有利于机制的完善,也在安全奖励,学分认证、安全研究、积分奖励、奖励、评估、经费投入、实验室开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如何将这项工作真正转化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外延真正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实现科技创新的大众化转型。科技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尽可能多的同学的科创意识,而不是极少数同学的游戏。我们要培养的能力,应具有普遍性,而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应付竞赛和比赛而催生的。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将结合,形成团队,也是为了将科技创新的阵营扩大。只有真正实现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结合,才有可能出精品。
(3)要进一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首创和原创精神。科技创新的最重要赛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有3个关键词,即“挑战”、“大学生”、“课外”。要适当区分“课内”、“课外”,区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原创性和首创精神是引导他们在“第二课堂”不断发展的基础。我院有所突破,但尚显不足,学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篇8
环境科学的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面对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短缺的恶劣趋势,保护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时代主题[2]。我国目前面临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等多种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政府对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资源环境治理区域的不断扩大,必将带动我国相关部门与企业对环境学方面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3]。
但是截至目前,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日益强烈的高水平环境人才的需求。一方面,由于近十多年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4],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我国大学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往往是“技术人才”,并没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5]。这一态势的产生与延续不单会导致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面临困境,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
鉴于此,国家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探讨。2007年开始,教育部正式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7],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为基础,以课题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8]。近年来,创新实验计划的推广普及,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9]。
2008年,我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第二批实施高校资格,经过5年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环境科学类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也顺利开展,创新实验成果获得国家级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和国家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10余次,但通过多年的大创项目实施发现,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试验的选题、设计、结题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若干问题。
1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方向较集中,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2009年以来,我校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共开展了40余项(见表1),内容涉及大气环境(主要为CO2捕获方法)、废水处理、给水排水、生态修复、废气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方向,参加学生200余人次。但是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大气环境的项目达11项,占总数的26%;废水处理项目达17项,占总数的40%;其他类别研究共占总数的34%。环境科学的研究既可以为理论探索,也可以为应用型试验,研究的范围可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大气、水、土壤、生态等方面。在这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可供选择的大学生实验项目有很多。由此可见,学生的选题面有待拓宽,真正做到环境科学类研究的广泛性。
表1北京交通大学2009~2013年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情况
1.2 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不足
大学生创新实验是自主设计创新实验模式,从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形式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但大学生创新实验还部分存在着教师包办的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我系大学生创新实验中来源于教师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达24项,占总数的57%。由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可以作为大学课程的学分,一些学分不足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学分,但没有达到创新这一目的。另外,一些指导教师的课程教学、研究任务很多,很难真正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就从自己研究的项目或者本科生、研究生的在研项目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命题。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为了偷懒,直接利用研究生或前几届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验数据作为项目结题;或者出现中期检查时还没有任何进展而停止的项目。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以至于参与积极性不高。
1.3 实施过程的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经过5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监督体制。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申报书撰写阶段、开题答辩阶段、中期检查阶段、结题答辩、上交全部材料阶段[10]。其中,有3个阶段评价项目的等级,即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和结题答辩,等级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级。各个阶段的等级为滚动制,根据前一阶段的开展情况进行评定。开题答辩根据创新小组的课题创新性和可行性初步评审等级;中期答辩时再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重新评定,对尚未开展或进度严重滞后的课题组给予终止或警告;在结题时,需要上交项目任务书、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项目执行过程会议记录等材料,根据学生上交报告及答辩评审组评出优秀、良、中、及格等成绩,并最终决定项目的等级。由此可见,该评价制度基本可以保证学生创新实验的进度和完整性。但是,由于答辩监督只是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3个点上,在线上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无法真正做到全面监督。另外,答辩评审小组的专业差别很大,无法真正做到公平性。特别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于土木学院之下,和其他专业的知识体系相差较大,给评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完善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建议和措施
2.1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主体”是大学生,“主题”是创新。若想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从选题开始就由学生自己做决定。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从3月份开始选题,持续一年的时间,参加的学生主要是大二学生,少部分为大三学生。开始实验时学生已经进入第四学期,完成了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完成的知识体系见表2。
表2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第一、第二学年的知识体系一览表
从表2可以看出,我系学生经过前3个学期的知识积累,有关环境科学类研究所要求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均已修完,特别是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所应用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时所应用的统计学知识。专业课学习了专业导论和环境分析化学,基本掌握了环境科学的一般知识和实验中应用的分析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的操作,掌握了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手段和具体应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完全可以承担自主创新的任务。
另外,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还可学习到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原理,可以和创新实验互相支撑。通过自主选题,实验实施有充分的自主权:可自由支配实验时间,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实验设备,也可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可另辟蹊径。整个过程始终贯彻自主性和设计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维、实验操作、分析等一系列的锻炼平台。
2.2 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定位转变
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定位问题难度较大。在原有的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这一原则,学生对教师有依赖思想,教师过于详尽的指导把学生思维局限于设定的框架内,难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为了在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做好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由原来的主要参与者转变成指导者,学生由学习者转变成主导者。这并不是说教师在创新实验中所承担的责任变轻了,而是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创新思路的可行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结果是否给现在的环境问题带来思考等方面。
此外,教师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研究瓶颈阶段的解惑。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达到真正独立研究的层次,所以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瓶颈现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研究经验对其给予科学性的指导,但并不是直接告诉其该怎么做,而是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参与”。
2.3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监督体系
我校的大学生监督机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创新实验过程中还忽视了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后的效果管理,缺乏对创新实验项目的过程监管。所以在学院监督体制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学生的互相监督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以约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学生创新实验是分组进行的,每组成员为4~5名学生,其中一人为项目负责人。应该明确负责人和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并互相监督。如果负责人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可重新选举项目负责人;如果参与者主动性不够,可更换组员。另外,还应建立学生间的互助链,不仅有利于问题解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整个过程相当于完成一个完整的小科研项目,使学生锻炼实践能力,体验科研模式,激发创新潜能。
3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型管理模式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整体实施模式应该包括学院考核、教师指导、学生间互相监督,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流程图
通过上述措施,保证大学生创新实验从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出发,并不是单纯地协助教师做项目,而是使学生在项目中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
4结束语
环境科学领域是涉及面极广的专业,而正因为它的广泛性,更要求拥有活跃思维的学生探讨这个领域的科学问题。学生可以不局限于教师的项目,而是从自我出发,真正独立思考想做哪方面的研究。在选题、设计、实验等各个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进行中做到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但可以弥补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不足,也可为国家环保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44-02
[作者简介]严复雷(1975-),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2xn0028)”、“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1sjz152)的研究成果之一。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特色逐步凝练。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形成了目前使用的2009(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学分达到365个,占总学分的221% 。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的提高,直接保证了实践育人理念的执行。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课程类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学年论文、学术报告、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保证实践教学规范运行。
2增加实践创新学分,突出工科院校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由工科学院开设,任课教师也是工科专业教师,把工科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实践教学更加丰富。
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基座
1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完整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学校平台层面上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等实践教学;基于经济学平台的实验教学,例如统计学课程实验、会计学课程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基于专业平台的技能实验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实验、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等;基于专业特点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充分考虑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工科背景,又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验项目类型集中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开展基于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研究、设计、实现的实践过程,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中,演示性实验比重不到10%,绝大部分实验都是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例如《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中,任课教师实盘操作,要求学生虚拟操作,选择在开市时间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把证券交易理论与实际交易紧紧结合,突出了实验的真实与仿真特点,学生兴趣浓厚,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好。在《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实验课程教学中,指导教师首先把实验背景和主要交易信息告知学生,然后布置实验任务,规定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及时提交课堂作业,下堂课时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再进行下一步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升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图1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执行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至今已有五年,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参加工程训练,了解机械制造、水泥陶艺制造流程、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分析测试等工科实验,为他们将来创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创新实践课程中,创新学理论与当今成功的创业实践案例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电子实训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电工产品等的了解,专业兴趣明显提高,对学校的正面评价也增多。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特别是全国性的各类竞赛,这对于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例如每年一度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国贸专业的学生与工科类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组,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把公司设立、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和产品科技创新等内容不仅用专业术语写出来,而且要向评委进行专业陈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广度和深度
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快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并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选择。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依靠省部共建的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既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开展,也可以利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开展个性化的实验课程。经济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约有10个,例如交通银行绵阳分行、国信证券绵阳营业部、绵阳海关、绵阳出口加工区等,这些基地既可以供学生实习参观,又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拓宽了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五、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1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转
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学校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经济系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必须保证实践学时符合课程学分规定要求,二是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关图片、文字等佐证材料,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通过规章制度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投身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学院在实验课程工作量计算上予以适当增加,经济系对于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或毕业实习予以工作量之外的额外津贴。对学生来讲,创新实践学分的加分制度较为灵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激发师生愿意从事实践教学活动。
3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和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在开学第一周上交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验课程PPT等文件,填写实验课程申请表或校外实习申请表,学院教学办根据教师申请,统筹兼顾,安排出本学期实验室教学课程表,上报学校教务处。学院实验中心为实验课程提供软件安装、调试等技术保障。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根据实验课表安排,随机抽查实验教学情况,全方位掌握实验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2(5)82-88
篇10
关键词:程序设计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99-02
计算机的本质是“程序的机器”,只有懂得程序设计,才能懂得计算机,才能真正了解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程序设计课程在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的重要位置,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贯穿阅读判断、分析思考、工具利用、抽象表达等多项技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1 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要求培养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最终是通过程序设计能力体现出来的。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泛而不专。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雷同,每门课程都学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教学的深度还不够。学到的知识广而不精,毕业生面对社会择业时很难适应工作。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目前基本上采用课堂教学主要介绍语法知识、实践教学让学生调试程序。枯燥的语法知识介绍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简单的验证性上机实践使学生的上机可以草草了事。
(3)理论教学偏离重点。目前一般是以语言为主线,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上,而对程序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的教学就显得比较薄弱。
(4)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目前仍然采用按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来设计实验项目,很少将各个知识点融合起来设计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尤其缺乏综合性的应用实验项目,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课程整体性的把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实验项目缺少创新。实验项目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创新性实验,这种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很难涉及算法设计、编程实现、调试修改、功能测试等多个环节,对学生程序的检查缺少严格的数据测试,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程序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这些研究对学习某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和某个教学环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独立地针对某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或者某个教学环节,如针对课程体系[1],针对某一门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2]等。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学习几门语言和改革某个教学环节就能达到的,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一系列课程的训练才能实现。因此,很有必要对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作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程序设计核心课程改革措施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总结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和研究C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五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建立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3.1 课程体系改革
从课程体系规划的大处入手,通过分析和研究五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用工程应用理念全面改革了程序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结合计算机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出了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全面改革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3.2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1)案例型教学。程序设计中有很多情景性的方法、技术和工程原则,例如各种不同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它们只有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刻理解。通过采用案例型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应用环境的理论教学使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设计原理。
(2)面向问题教学。建立这种“有目标的选择性”观念就是“工程”观培养和技术主题培养的最大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这种观念,通过采用面向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紧紧抓住“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标,培养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待程序设计开发,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运用。
(3)研讨式教学。简单的课堂教学只能建立对这些知识浅尝辄止的理解,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将其融入“能力”。通过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的经典文献,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要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4)面向“实际”教学。五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程序设计的知识积累,既有程序设计的经典理论、方法和技术,又涉及程序设计的现状和最新进展。采用面向“实际”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3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面向问题的实践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化程序设计观念,除了在课程讲授上使用面向问题的教学之外,在实践中也将采用面向问题的实践教学方法。例如,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将一个系统的开发分为规划、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测试4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提出过程规范和验收要求,培养学生在过程规范下为满足验收要求而运用工程方法与技术,完成“工程”活动,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开发一个程序。
(2)探究型学习。程序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特定问题,而且它们大都是课堂教学内容难以覆盖的。为了培养学生解决这些特定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采用了探究型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安排使用了一些在课堂教学内没有涉及的方法与技术,并要求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进行探究型学习。
(3)校企合作体验式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采用一系列的实践设计,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下模拟程序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部分,使学生在其中获得了尽可能真实的体验。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将团组实验引入课程,重视文档写作、交流沟通,提高了团队合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4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开发了“韶关学院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系统包含了核心课程群的相关课程资源,系统已经实现了教师作业、学生自我测试、师生之间自由讨论、程序设计竞赛等功能。学生利用网络向系统提交程序代码,评测系统可以自动按照教师的测试用例执行程序,从执行情况来评判程序的正确性。使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不仅要求“对不对”,还要求“好不好”,既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训练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深化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针对程序设计课程群,提出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