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不懈的知识积累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是实现创新超越的基础。创新超越很像赛车中的“弯道超车”,要在赛道上超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前面被“大权威”“大专家”挡住了,要想选准超越的路线、获得高于他的速度,就必须有很好的继承和积累作为能量储备。否则,你将永远跟在后面,无法实现超越。当然,科学知识的积累是很广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要异想天开。唯一的办法是发扬大庆人“缺什么,补什么”“在干中学,学中干”的精神,先突破一块或几块根据地,逐步扩大研究领域。科技创新需要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创新的动力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我们科技人员要时刻激励自己承担责任,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养成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把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要有献身科技的精神。我们既然选择了科研工作,就要对事业无比忠诚,不要半途而废。有的人一直很钻研,很有学者的潜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过一段时间“弃研从政”,荒废了学术研究,令人惋惜。科技人员不要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干扰和影响,要真正理解和认同科学文化,坚守自己钟爱的科研事业,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真正体现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创新的尊重。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科研工作中要讲求几个“严”字,就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规范、严密的科学方法、严谨的科学精神。不要仅仅满足于科研项目的鉴定和获奖,要树立更高远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坚持技术创新和推动成果转化,追求最前沿的需求刺激。急功近利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我们鼓励“十年磨一剑”,而不是“一年磨十剑”。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新超越的历程充满艰辛与曲折,需要我们像“钉子”一样把自己牢牢地“钉”在科研项目上。判断年轻人将来是否会有建树,除了考察品德、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面临挑战时,是否有力争第一的勇气和韧劲。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吉耶曼为了研究下丘脑激素花了35年,经过27万次试验,忍受了无数次的耻辱痛苦,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科技创新需要科学理性的创造思维
科学思想是创新的灵魂。科学思想来源于科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科学实践。我们要实现科研工作的创新超越,就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性思维。要有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要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方案,而是要经过自主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科研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为什么”是追究问题的原因,“怎么办”是考虑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搞清原因,才能想出办法。此外,还要经常问几个“可能吗”,提出可能的疑问就是对权威、前人成果的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偶然性思维。思维的偶然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科学思维中的“灵感”在解决科学问题中是有独特作用的,但其前提是知识的广泛准备和经验的积累。“意外发现”在创新中非常重要,一位绘画大师说过,缺少“意外”的绘画作品,没有灵魂,只是简单的描述。其实,“灵感”不会从天而降,更不是他人的恩赐,而是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之后,受到某种启发而融会贯通时产生的新思想。冒险性思维。在科研工作中,我们要有冒险性思维,敢于面对失败或批评,敢于怀疑并在逆境中完成任务,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社会不是理想的“世外桃源”,往往不能宽容失败,来自社会、工作单位、家庭、领导及同事间的各种压力,有时令我们不堪重负。因此,我们要提高在困难中工作、在逆境中承受、在风险中进取的能力。
科技创新需要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9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更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依然侧重于理论的学习。老师根据书本讲,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便被束缚在了书本中,很难具有创新意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多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思考,并在主动思考中锻炼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创新能力是学术研究的前提条件。研究生已经参加过一些科研活动,通常导师针对研究项目成立课题组,学生参与完成特定任务。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科研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照搬书本,可能并不适用于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能以书本为指导,并结合实际将书本上的理论或方法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在前人的方法中得到提高,真正取得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想进行学术研究,首先就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创新能力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甚至是每个人,要想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不落后,就要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只有重视创新能力,才会使国家发展;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才能创造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在细节上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创新并不难,难就难在缺乏想象力、缺乏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三、在理论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多数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一般是第一年进行理论学习,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通常从课程性质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我们要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公共基础课要多联系实际。通常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与外语课两部分。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通常都是老师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讲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而同学们也难以理解这些理论。针对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老师应多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实事,在具体的事件中阐述蕴含的政治理论,也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个调查报告,使学生从亲身经历中体会书本中的理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外语的学习中,教师更应重视实际应用。虽说我国早已设立了四、六级考试,但往往造成学生们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语言的应用。有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是依然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因此,在外语的教学环节,老师应当注重应用环节,课堂上应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任意谈论一些热点事件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们不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2.专业课教学应注重学生互动。研究生学习专业课是为了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就要使学生学会创新。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通过一次考试给出学生的成绩,这种模式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课的学习,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将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在一门课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讲课,将教学任务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学生重点学习一个部分,然后利用幻灯片或者板书的形式来带领其他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便会对书中的理论进行独立的分析和理解,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来传授给其他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进行分享。最后,老师针对每个学生进行点评,或是学生之间相互点评,各抒己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成绩可以结合平时讲课的情况给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3.选修课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生的选修课,应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来选择,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多学科的思维模式。比如说,应鼓励理科生选修文科类课程,鼓励文科生选修理科类课程,或是选修体育类和文艺类课程,力求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多种角度的思维能力。选修课程有些看似与专业的研究方向不相关,但其中的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思路得到扩展,更有利于培养出综合创新型人才。
四、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培养
1.增加实验课程。一个新理论的取得离不开实验依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尤其是工科研究生,更应该重视实际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摸索出新的方法。传统工科教学中实验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实验的,因此,学校在理论学习之后应尽量开设对应的实验课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必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推测。在开设实验课程的同时,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实验机会,尽可能地扩展应用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思考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2.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国家为了鼓励创新行为,每年都举行各种关于创新的活动。比如,“Trice”比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为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通过参加“挑战杯”,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物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不同的看法,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拓展思路。对于新颖的想法,评委应给予鼓励并进行指导,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提高。
五、结论
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中,教师要尽量增加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给学生更多机会表达自己新的想法;多设立实验教学环节,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创新型研究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
[2]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
[3]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
[4]易红.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2).
[5]刘沫.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
篇3
文章从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实践出发,结合设计学科的发展现状,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一些教学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设计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一、将协同创新理念贯穿教学
湖北工业大学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创办设计学科以来,为国家培养了6000余名优秀的创意、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意产业人才与知名设计师遍布全国。在当下社会革新、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具有长年办学经历的设计学科,学院进行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改革。在协同创新理念下,确立以单独组班、分类教学、集中实践为教学管理的深化协同素质和跨界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增建“良品铺子”“枝江大曲”等诸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将生产项目、科研项目、社会竞赛活动引入教学,实现课程项目化、设计真题化、作品产品化,将设计生产和项目管理机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设计作品转化为真实产品,构建设计学科人才跨界培养新体系。
二、解决教学现实问题
其一,将实际教学任务和项目研发相结合,实现课程项目化,形成依托校企培养基地平台,以跨界课堂混班课程为主线,以设计大赛、项目实战为途径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程中贯穿跨界设计思维,将原有思维的叠加转化为思维的再造。通过项目式跨界思维教学,改变学生在拿到课题命题时在网上寻找类似案例的习惯,使学生的跨界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其二,加强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专业导师工作室制度,形成了一批稳定的校企跨界合作项目。行业专家进入课堂跨界教学渠道,实现了校企项目研发设计实战化,充分提高了教学师资协同能力,使具有影响力的纪念邮票、良品铺子设计等诸多设计作品产品化。其三,构建导师团队带领下的艺术设计学生TA(TeachingAssistant)制度,将导师全程指导、学生自由组队参与生产项目、竞赛活动、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在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竞争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助教制的梯队建设,通过团队实践解决了设计专业学生协同能力弱的现实问题。其四,探索解决党宣现实问题。将党建宣传、学生工作课题化,让学生直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培养中的现实问题,抛弃大理论、大口号,让学生自己讨论身边问题,分析现实问题,最后再以设计专业学生最擅长的视觉表现形式呈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五,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在强调毕业设计与生产项目、社会竞赛、创业计划相结合的基础上,鼓励毕业生将毕业设计与创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在校生将课程设计与创业计划相结合。这种培养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其一,以激发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从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课题组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为了加强培养设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协同创新能力,在二、三年级中设置拓展设计混班课程教学,参与学生实现跨年级、跨专业选课;丰富跨界培养过程,率先在本科班引入“大师课堂”,聘请校外博导、行业领军人物以课堂授课的方式参与教学,树立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其二,以跨界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围绕强化创新教学环节的课程改革,以跨界课堂混班课程为主线,以设计大赛、项目实战为途径,依托校企培养基地平台,实施了“综合设计基础教学+跨界设计混班课程+学科大类模块培养+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与此相适应的“综合基础强化、跨界能力拓展、模块项目训练”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其三,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的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艺术设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艺术设计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平台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学生设计实践,充分提高了教学师资协同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到企业结合生产项目进行设计,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其四,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合作办学:通过相关学科间的协同合作,创造跨界学术交流的机会,构建跨学科教育合作。学校通过与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跨行业交流,培育行业环境,实现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学院中美联合办学和设计行业协会在项目合作、人员交流、国际课程、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跨国交流,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导入,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快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产学研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21-01
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中首要的两条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上,国内多所著名的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实践。从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的效果来看,一方面现有的各类产学研合作模式对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缺乏良好合作培养机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无法长期持续、产学研合作各方更在乎获利而忽视人才培养等。为此,笔者从多个层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上弥补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研究上的不足之处。
二、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构建
1.核心层:合作选择机制
一是合作对象的选择。产学研各方在合作对象选择时,一方面应该着眼于各方在人才、技术、资金、实验条件等资源的互补性来判断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地理区位、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信任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对合作各方产生的影响,避免舍近求远、攀高附贵等脱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标,使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二是合作模式的选择。在合作模式选择上,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对产学研各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三是利益分享的选择。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可采取固定报酬、项目报酬、收益提成、配股以及多种混合支付等各种分配方法,利益分配必须尽可能的实现各方的互惠互利与共赢,促进各方达成共同愿景。
2.中间层:联合导师与多元交流机制
2.1联合导师机制
一是导师的遴选。遴选导师的标准也应该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如对来自高校的导师应该侧重于考察其对研究领域前沿理论的探索或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而对来自企业界的导师则应该侧重于考核其对先进技术或管理的应用成效。
二是导师的责任分工。一些高校在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时往往采取了“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从而形成了主导师和副导师的状况。从合作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这样有主有从的责任分工是不够明确的,容易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事实上,联合导师的优势在于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导师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资源,应当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导师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作为导师指导责任的划分标准,这将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是导师的指导内容。确立联合导师之后,导师应根据责任分工不同,在学习、课程安排、技术操作、科学实验等多个方而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中,逐渐培养其对科研的兴趣,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2.2多元交流机制
一是依托项目合作互动交流。依托产学研的项目合作,构建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项目开发平台为学生与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在一起合作交流创造条件与氛围,提供学生向科研人员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直接的技术性探讨、知识碰撞、共同攻关、克服实际研发和生产经营中遇到各种的困难,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依托实训实习互动交流。一方面,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实训和实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接触到科研院所、企业最新引进的仪器设备、技术工具、实验材料等,突破高校实训条件的局限,降低学生实训成木;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教学体制下较为封闭的校园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接触科研院所在研项目和企业生产运营中所遇到的最新问题,提高如何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3.外层:合作驭动和考核协调机制
3.1合作驱动机制
产学研合作驱动力可以分为来自产学研外部和内部两种类型。一是外部驱动力。构建产学研的外部合作驱动机制,一方面,需要各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强化宣传;另一方面,需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产学研合作的软硬件合作环境。
二是内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可以来自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关系、研发需求及人际关系等。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部驱动机制,需要平衡产学研各方而的利益关系和研发需求,搭建信息配对平台,进而实现互补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合作中获得企业技术研究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收益。
3.2考核协调机制
一是考核机制。产学研各方有必要从人员调配、岗位职责、项目执行、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冲突协调等方而建立全而的考核评估以及协调机制,从而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管理制度。 二是协调机制。合作各方需要从人员变动、协作方式、资源对接、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多个方而构建协调机制,以解决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已有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通过有效地整合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从而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而的各自优势,突破现行“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 课余时间 管理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大学生在正式课堂的学习是大同小异的,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课余时间的管理、开发、利用。由此可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是影响大学生素质及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从学校层面上来看
在现有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中,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出了诸多举措,如:①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②优化课程体系;③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④改革教学方法,更新课程内容;⑤推进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⑥注重第二课堂,构建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部门发挥支配作用,而高校的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部分。
1.2 从学生层面上来看
大学生除了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就是大学生课余时间。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他们的条件也不同,因此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专业知识学习活动;②体育健身活动;③社会实践活动;④娱乐爱好活动;⑤社会交往活动。
比较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第一课堂是教学部门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而大学生课余时间则成为我们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第一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它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基础而必不可少的;然而打造创新型人才则要求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多种能力,它是指整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不是第一课堂就可以实现的。
2 大学生课余时间状况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据统计,大学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按照每天工作时间从6:00~22:00计算,一天的课余时间大约为8小时。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 收回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0.6%。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从以下5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大学生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存在差异
根据数据的分析,从均值来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和理想时间分配中,学习时间都有显著的增加,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0.63和0.75,运动、社会实践有较大增加,增加幅度在0.4~0.6之间,学生工作时间都轻微增加,增加幅度在0.1左右。然而,娱乐时间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男生理想的娱乐时间与现有娱乐时间相比下降了0.46,女生的则下降了0.22。
为了用数据更准确说明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的差异,笔者将会实证两者的差异性以及求出相对应时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结论为大学生现有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5~10小时,而理想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小时。
2.2 男、女课余时间分配存在差异,即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的解释作用
笔者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了解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的解释程度。这里涉及到两组样本多变量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笔者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分为五个分量表进行Hotelling’s T2检验,得出性别可解释五个因变量变异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3%、7%、3%及5%,这说明了性别对于这五个因变量有一定的解释程度,对于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解释程度稍微大一点,即男、女由于性别的差异在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上会比娱乐、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时间影响更大。
2.3 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是中度相关
通过spss对145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做相关性研究,得出相关系数r = 0.611(p>0.05),属于中度相关。
2.4 男、女每周课时以及做课余时间安排的频率也存在差异
用spss处理每周课时数据后得出男生每周课时集中在20~30之间,而女生每周课时集中在30~40之间。女生课时分布正态曲线比较平缓,而男生的比较险陡。
2.5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自我感知一般
将“很满意”编号为“1”,将“满意”编号为“2”,将“一般”编号为“3”,将“不满意”编号为“4”,将“很不满意”编号为“5”。根据spss分析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得出:没有很满意的,9%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64%的对于课余时间安排持一般的态度,26%的同学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其平均值是3.19。
3 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现状的学生工作举措
(1)帮助学生快速确定发展目标,合理分配课余时间。高校学生工作应当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领域进行引导,高校辅导员指导每个学生制定具备自身独特性的大学生涯规划,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指导和帮助,忌用单一的模式去要求和规划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此才能让学生自主合理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
篇6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创新型人才 培育模式
一、引言
新世纪,充满机遇,更是充满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已成为世界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能否在当前乃至未来的人才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是中国能否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工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面向工程,回归工程,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知识能力结构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国内外高校都普遍认为化工类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基础化学、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掌握化工学科的基本原理,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科研、设计、规划等方面的初步能力;(2)化工类专业人才应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产品生产、贸易、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专业适应与竞争能力。而具备上述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就是学科交叉,人们把材料、信息、能源作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产业涉及化工、冶金、机械、土木工程、电力电子、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在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包含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机械、林产化工、应用化学、化学等十多个专业,学科布局和专业组成相对完善,但受人力、财力、物力等科研条件限制,大多数研究方向难以做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在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广西大学在培养服务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批服务型人才;但就创新型人才培育来讲,广西大学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育机制,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当今,新技术飞速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单一技术,而是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技术等通过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互相交叉融合组成的技术群。这种交叉技术群的发展,更利于技术创新和突破。化学化工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许多新兴领域的开发和高新技术的实现,都要依赖化学的合成与制备为其创造一个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基于化学化工与其它学科专业交叉的现状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的理论探索
通常来看,服务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主要有四个不同:(1)知识构成不一样。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应由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部份组成,来源于教师系统讲授的间接知识,是继承前人的创造,这是非常必要的。直接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究得来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新知识的能力。(2)思维构成不一样。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还要培养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多元化思维方式,因此,学科交叉是必不可少的。(3)能力构成不一样。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也是区别于服务型人才的重要标志。(4)培养过程不一样。服务型人才大多强调共性,批量培养,教师往往只用演绎法教学;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复合过程,既有教和学,也有探索研究,还须强调个性培养。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教学法。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由于历史原因,学科布局分散且多种专业共存,整个学院的科研紧紧依靠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形成了交叉渗透的专业特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专业技术的理论基础。但一种人才培育模式,只有软硬件条件专业技术的理论基础还是不够的,应该从指导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具体表现在:
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培养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学生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还需具有探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人文素质教育对理科学生尤为重要,因为理科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人文学者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凭借直觉和灵感,这些是原始性创新思维的主要来源,却偏偏是理科学生所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实行个性化教育
实行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才有可能创新。
4.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
科研全面渗入理论教学是培养化学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只有让工作在科研最前沿的教师去教学,才有利于知识的更新。
5.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要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对于化工类毕业生来说,将来多数要从事化工产品及材料的合成与加工,从事化工产品开发的往往都是制备原材料,如果对原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有所了解,就会使产品开发的目的性更强,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化工类学生应该具备材料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和能力。为了使化工类专业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比较全面的“大化工”工程科学技术素质,我们认为化工类学生选择其它学科的部分课程是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
6.减少理论教学总学时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点
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若要实现上述探索研究或教学,把科研全面引入到教学,实施个性化教育,就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7.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强化工程设计能力。毕业环节尽量增加毕业设计数量,减少论文数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四、化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探讨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结合各校的具体条件,包括师资水平、设备的配置、科研的氛围及水平、办学的积累和特色等具体情况提出各自的培养方式和模式,不可能强求统一。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
1.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也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必须与科研密切结合,而这种结合的关键是教师,但国内高校教师的现状是,长期从事教学的基本不搞科研,而科研搞得出色的,基本不承担教学任务。这种状态必须改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让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去主讲基础课,这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科研的结合,有利于开发探索研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建立探索研究式教学必须调整师生关系,不能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进行教学。而应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虽然它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靠课外丰富多采的活动来配合。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不仅要发挥校内教育资源的作用,更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创新,还要推到社会上去检验。因此,要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提高人际交流、沟通、表达、竞争、合作等素质,既服务了社会,又完善了自我,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是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长期去探索实践,并总结其规律性。实现人才培养由服务型到创新型的转型,应根据各校的特点,探索适合于不同学校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育,应该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多环节抓起,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光明日报,1999-12-29.
[2]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重任在肩――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发言摘登(下).中国教育报,2006-1-27.
[3]王夏.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趋势.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3-8-8.
[4]李小年.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84(2):1-3.
[5]任杰,王培铭.突出优势注重学科交叉搞好材料学科建设[J].教育改革与管理,2001,(2):14-16.
[6]刘中华.研究方向创新是提高学科水平的战略性保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特刊):121-123.
篇7
关键词:创新人才;国际金融;考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26-02
考试是对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检测与评判, 虽然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但它对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研究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及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而对高校教学、教育活动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都具有很大的制约与影响。高校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要尽可能地探索出一套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试模式和考试制度。在日益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应用性较强而且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国际金融》课程的考试如果仍然沿用多年不变的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目前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一、《国际金融》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国际金融》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社会实际部门中也迫切需要既通晓相关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各个高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仍然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局面。
2.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我们就本研究课题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反馈的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有一大半学生认为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看,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多数学校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当前高等学校《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的《国际金融》考核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个较为突出问题。
1.考试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考试内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学科思维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核。另外,由于受标准化考试方式的深刻影响,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解释名词等客观性试题偏多,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偏少,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僵化的,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余地。从实际反映来看,现行课程考核模式给学生作弊提供了方便,客观题、记忆性试题的比重过大,增强了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和作弊的可能性。
2.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国际金融》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汇率的套算、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以及外汇风险的防范等诸多内容都比较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和应用,而现行的考试模式在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考核方面明显不足,过于侧重知识导向性的考核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如果学生能够亲自体验,能够在实验室进行一些模拟操作或交易,对于他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开设模拟交易的实验课程,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场地的限制以及教师不愿给自己增加额外工作等原因,目前几乎没有学校开设国际金融的实验课程,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了。
3.对过程考核重视不够。《国际金融》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与国际金融相关的问题不断产生,如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将一些热点问题结合基础理论进行讨论和研究,并且将平时讨论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还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虽然有些学校强调了这一点,但做得还远远不够。
三、对高等学校《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一点设想
(一)改革考试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1.进一步丰富考试内容。现代社会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应该具有获取信息、把握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课程考试的改革时,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托,丰富考试内容,加大试卷信息量,除了教材的固定内容外,在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题和针对热点问题的评述题,从而有利于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和展现自身的学习个性。如针对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热点问题的讨论,笔者在考试中都有所涉及。
2.不同内容比例合理化。为了能够充分检查学生的能力,一份试卷中不同性质考题比例的安排要尽可能科学合理。一般来说,基础知识可以在客观题中有所体现,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或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是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课程主要内容的传统考题形式,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略低一些。课程能力展现是以简答或者问答题形式出现,这类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基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占的比例达1/3即可。综合运用的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或论述题。这种层次的主观题定的条件和范围比较宽松, 学生构思、想象的空间比较广阔, 它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应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理论、方法解决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此考核学生是否有较扎实和广博的理论知识, 善于综合分析问题, 发挥良好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独创性,激发学生质疑权威、探求真理的精神,这类题目占的比例可以略大一些。
(二)改革考试方法,实施多样性考试机制
为了使考试能够真正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就要改革考试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考试机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1.加大平时考核在最终成绩评定中的分量。教学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过程, 考试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这样一个过程, 就应使考试全程化,全面覆盖课堂与课外教学活动的效果。具体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考核,考核形式除了到课率、课内外作业等常规内容外,主要还应包括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各种针对热点问题的小论文以及实验课程的表现等。这种全程化的考试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针对2009年的G20峰会中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讨论,笔者专门组织同学进行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讨论,最后根据各位同学对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发言的踊跃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成绩。
2.重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除统一命题和答卷外, 应坚持以能力考核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试。理论模块考试以笔试为主,旨在了解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程度;而实验课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完成不同环境下各项业务的处理,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外汇模拟交易的竞赛,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模拟各种情况下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或者针对不同情况和条件制定外汇风险防范措施,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中盈利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的或者外汇风险防范措施比较灵活的为优胜者,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建立过程考核档案
过程考核旨在考察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由于平时考核的内容和次数比较多,为了准确地对每个同学进行科学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学生课程考核档案的形式。课程考核档案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库,记录学生有关该课程学习期间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除了出勤情况、作业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等传统项目外,还应该包括质疑问题情况、调查报告、小论文、小组讨论记录、实验课程的表现等等。要求学生及时报告自己的相关信息,以便教师记载保存。
当然,对《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需要授课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需要学校在相关成绩计算的政策上做相应调整,同时还需要学生转变思想,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考核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预定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殷国强,何承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篇8
关键词:建筑基础课程;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TU026;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53-04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
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种不同定位:职业技能教育偏重在较短的学制中培养学生实用绘图技能和工程能力;而本科教育则在较长的学制中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设计能力,其核心是创新能力。虽然毕业生接触实际工作时需要适应过程,可能刚开始设计时创新能力不佳,但从长远看,学校教育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良好的根基。经过更多实际工作的锻炼,其创新能力就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很有必要。
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单纯求异的结果可能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目标。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1.做好专业积累,打好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做好专业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从古至今都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典范,如果把这些设计实例和素材积累起来,必然成为设计创新的良好基础。
2.培养专业兴趣
灵感往往迸发于自发的热情,而在被动的压力之下成型的可能是畸形的结果。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浓的专业兴趣,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培养出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记忆和审美能力,才能善于在别人和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不断发现问题,设计水平稳步提高,而不是在一点点成绩面前就裹足不前。总之,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是室内设计创新的重要动力。
3.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作为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勤于思考,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才能真正创新。创新常常产生于独立的思考,而非盲目的模仿与拼凑。当今世界,信息的互联程度很高,所以在设计领域,完全的原创较少,借鉴较多。借鉴作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会借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点,学生就只有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进而退化为抄袭。而且,在别的环境条件下的设计的创新点,如果生硬地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可能会成为败笔。所以,无论是借鉴,还是原创,只有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思考和创新点,才能称之为创新。
4.强化实际应用的观念
创新的设计要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孤芳自赏,脱离现实。一方面,一些纯粹的虚拟设计的练习固然对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有帮助,但作为整体的本科教学,重点仍要放在实践应用上,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设计中有许多常识、规范、功能、技术等需要遵循,这些是硬性要求,并不可以忽略或随意变通。学生只有把握了哪些不可变,才知道哪些可以创新,否则,所谓的创新实际变成无知的冒险。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自己理性的设计思维体系和感性的丰富灵感来源。通过专业积累和兴趣培养丰富学生灵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设计思维(图1)。从设计过程看,人的感性使设计发散铺开,人的理性则使设计聚拢回来;从设计成果看,感性使设计鲜活有灵气,理性使设计成熟、可推敲。纵观设计历史,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均是两面并重的。许多设计大师往往既能从自然界、古代历史或其他文化中发掘灵感,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又能形成自己的设计理论,以自己的理论体系保持其设计作品的独特个性和思维深度。
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联系紧密
(一)专业本身的相关性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本来就像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一样密切。建筑设计主要侧重建筑体的整体功能、空间和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则侧重建筑体内部空间的具体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载体,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和深化。两者在设计范围上有许多交叉,如:两者都考虑内部功能和内部空间,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两者的设计思维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两者的目标也是相同的,都是塑造适宜的人工环境。
(二)专业的发展情况
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那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多是一体化设计。古代建筑师往往也承担着室内设计的任务。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也是包含室内设计的。近几十年来,室内设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但它仍和建筑设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许多室内设计,如住宅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等的室内设计,只是把建筑作为载体和背景,在功能、结构、设备等方面衔接;而一些大型场馆和纪念性建筑物,则在设计构思和内外的艺术形式上都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设计 [1]。
可以说,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紧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室内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建筑基础课程,是必要且有益的。
三、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筑基础课程
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设计、技术3个方面教学,建筑基础课程也大体分为以下3类:第一,建筑史论类课程,包括中外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及其设计师;第二,建筑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建筑设计初步和小型建筑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三,建筑技术类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规范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各方面技术要求。
四、建筑基础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从培养途径看建筑基础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动漫;创新;多元化
一、动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对于动漫专业来说,创新能力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教学方式的开发与发散性思路
高校的课程授课方式,基本上停留在“机械化”的标准课堂阶段。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力提倡创造与个性发展的当下,高校课堂的改革势在必行。尽管许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需要改革,但是面对学校配套资源不足,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使改革的步伐受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对现有的资源合理安排,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推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成为首要思考的问题。
对授课方式的开发有以下几点思考:1.讲授方式可用,但应避免照本宣科的形式进行。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提炼,转化为有趣和活泼的语言,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果是实操性的课程,可在讲解步骤时,通过一些关联性的联想,使学生能较快记住操作节点的位置与作用。2.增加教学互动的环节。互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以动漫专业为例:可进行学生演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比拼等各种环节。3.对于创意先行的专业来说,课堂还应该具有发散性的引а习。课堂提问不应简单的停留在只是抛出问题,而没有深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引导性的提问设计,发散式的提问设计,能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来。
(三)多样化课外学习模式的开展
有了教学方式的开发,必然要有对应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拓展。学习模式多样化的开展,能增加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认可,一些课堂内无法完成的交流,也可以在课外实现。参照一些国外高校的做法,国内不少的高校也有开展小组研讨等课外学习的模式,但没有形成一个特别好的氛围,这也跟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有关,毕竟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单打独斗”,很多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团队学习,团队研讨。
关于课外学习模式的开展,在观看了美剧“Community”(译名为:社区大学)以后,对课外学习模式的开发,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内容。虽然电视剧会有很多夸张和艺术加工的部分,但当中也能反映出国外的教育形式的特点,以及非常尊重个性化发展的氛围。结合一些思考,课外学习模式当中,我们可以往前推进这一模式。首先,学习小组应该相对的固定,并提供小组研讨需要的场所。然后,针对动漫专业特点,教师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对小组加以指导,开展课后临摹学习或者校园写生。最终还要把学习研讨的成果收集起来,让学生看到一个学期过后的创作积累是非常丰厚的。
二、《动漫出版物设计》课程的探索
(一)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模块化教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模块化的优势,使其更好的指导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结合出版物的实际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的需要为指导蓝本,制定出科学的模块主题。
(二)创意引导的具体操作思路
定出课程的框架(模块)以后,需要加强创意引导的学习内容。如何设计出具有特色并深受大家喜爱的产品,是设计行业内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创意思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领会出如何产生属于自己的创意。结合课程,可以有不同的立足点来开展创意引导:1.以开放式主题为中心,指定作品形式。可采用分组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潜能,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指定某一物品或者动物,根据事物做设计表现,在设计数量上可以提出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也要以引导式的方式进行讲解。3.类比式的案例分析分享,以及多学科知识的介绍。设计本身应该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如果单纯为了完成某项设计而设计,那么多半不会有很出彩的作品,所以需要有其它不同类型或行业的设计案例作为创意引导的一部分。而其他学科一些有趣的知识点介绍,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好奇心,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学习与创作的乐趣。
(三)学习任务的巧妙设计
模块化教学以及当中的创意引导完成以后,需要检验学习成果,在作业的布置上,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因为完成一项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每一个学习成果不应该是独立的,要能够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这也类似于图形设计里的“点、线、面”,由点组成线,由线组成面,然后三者相互支撑,形成一个体系。
(四)结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培养
篇10
关键词:主动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能力素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1993年成立至今,目前约有350所左右的高校设置了该专业。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深入人心。而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位的能力素质正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为此提供了获得这些关键能力的蓝图,也直接表明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探究企业真正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需要的能力素质,论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100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类学生应该培养的20种能力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培养的专业性、沟通能力、计划执行、组织协调、客户导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难以在一个封闭的理论教学环境中完成。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严重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诸多用人单位对此颇有微词。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要树立主动实践理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主动实践理念概述
“主动实践”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Paul Leroy Dressel 和 Dora Marcus提出,该理论认为教师教会学生的知识量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多少掌握知识的技巧为标准。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当仅仅教授学生现成的方法,或是现成的模式化解决方案,而是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自身拥有一种根据周遭条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能力。“主动实践”的核心就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主动实践”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各级教育一再强调教学活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应尽可能地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但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长期来一直“被实践”,学校或者任课教师想当然地假定学生的实践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抵制实践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主动实践”的着力点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理念的教学方案
1.设计思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意愿和实践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其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获益的长效办学激励机制。
2.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而设定。论文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全日制学生。该课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课堂实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内容或安排进行模拟性和巩固性训练,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初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社会实践是根据教学计划,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更进一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课堂实践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与拓展,社会实践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该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1时,实践21学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不占用课程时间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广泛参与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方案见表2: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任课教师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任课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经验、个性和社会人脉关系等都对主动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主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从师资上说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生是主动实践的对象和主体,主动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和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实质性转变,实现“被动实践”到自觉自愿自发的“主动实践”,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3.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教师课薪分配机制是一种极其保守的按职取酬体制,这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特别是中低职称教师开展主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对任课教师合理可行的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机制,这已关系到“主动实践”课程的成败。
4.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涉及众多的参与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要的主体以外,从大的方面说还包括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等社会主体,他们的态度和支持也是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并获益的长效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11)
- 上一篇: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议
- 下一篇: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