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教育概念

篇1

关键词: 隐喻 认知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法 比较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语言学上对隐喻的研究一般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是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y(1985)。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Ravelli,Martin和Goatly等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如Lakoff,Johnson和Langacker等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将隐喻看作是对新事物和抽象概念进行概念化的方式,是概念系统中跨认知域的投射。

一、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

Halliday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的《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他认为,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a system of systems),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语音层,而且从下至上是一种体现关系。但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多元体现关系,即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根据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所以,语法隐喻可分为两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他认为,概念隐喻显示一个过程并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Lakoff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即意义学派的代表。他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超越冷静的推理》和《体验哲学》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概念隐喻也叫隐喻性概念,它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各种认知能力中,想象是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隐喻。而想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即“隐喻映射”(Lakoff,1989)。Lakoff(1989)认为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靶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根据隐喻的构成,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

二、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比较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功能(束定芳,2000)。系统功能语法虽然对这种形义之间的非一致式体现称作语法隐喻,看作是不同语法概念范畴之间的投射和互动,但这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是不同的。Halliday(1985/1994)认为,隐喻能给语义组合增添语义特征,因此隐喻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关系,但并不完全同义。他还指出,语言很可能是从“一致性”的表达形式开始逐步进化的,另一种可能性是隐喻从一开始便是语言的内在性质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元功能(meta-function)的角度出发,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

认知语言学家倾向于用普遍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用语言之外的因素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法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工作机制及其表征模式(束定芳,2000),也注意到这种不同语言形式的变化,认为不同语法范畴(不同句法结构、不同词性、不同语气)的运用最终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认知方式(观察角度、凸显方面等)的不同。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并认为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各种新的联系,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聚焦于隐喻生成机制和隐喻意义的推导机制,因此它是解释取向的(郑银芳,2009)。

尽管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形式、隐喻、认知研究的取向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认为类比和联想是隐喻化产生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因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知能力之一是大脑中拥有原型语义构式(prototypical semantic construction)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拥有把这种知识类比联想的隐喻化潜力。Langacker的语法框架论和Lakoff的隐喻认知论便清楚地体现了专有名词动词化的语言多层次的认知工作机制,充分证明了原型语义类比联想在语言认知系统中可有不断变化的不同体现,反映了人类语言认知的发展脉络(赵艳芳,2001)。

三、结语

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只占极少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和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表达新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有着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但我们依然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和共同的基本思想,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立场上的不同,使得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在功能观和隐喻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和解释隐喻。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2]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郑银芳.隐喻理论及研究[J].外国语文,2009,(6).

篇2

【关键词】刑法 总概念 教学 刑法学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01-02

刑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法律科学。由于刑法学知识点繁多,刑法学总论和分论体系都很复杂,具体的罪名也多达四百五十余个,初学者对于大部头的刑法学教材往往有畏难情绪。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界强调实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主张少讲理论和概念,多讲具体运用,这固然是回归法学教育本位的必要举措,但是,有的教师矫枉过正,在刑法学教学中连刑法的概念都不注重讲解,导致学生对于刑法学的知识体系缺乏基本的整体把握能力,也就必然降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因此,在刑法学的入门课上,当然要注重刑法概念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作为刑法学研究对象的刑法究竟是什么,从而为以后的刑法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从刑法概念入手,深入挖掘刑法学的基本范畴,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刑法学知识体系的捷径,也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刑法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树立起学好用好刑法的信心。

一 从日常概念入手,帮助学生确立刑法的科学概念

刑法的概念是统摄刑法学知识体系的总纲,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刑法学这一门学科的总概念。因此,在刑法第一课上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刑法非常重要,科学地确立刑法的概念也因此而成为刑法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建构的结果,这种建构是对环境中信息与刺激的应答,而不是复制或映照。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将学习者置于他们能够构建结构化知识的情境中,而不是采取灌输的方式将知识装到学生的头脑中。作为大学生,他们对于刑法的概念已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如果不注重对这些概念进行清理和引导,就不可能形成对刑法概念的理性认识。通过直接灌输的方式,最多只能让学生记住刑法是什么,而不能让学生明白刑法究竟是什么,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未受到系统而科学的刑法学专业教学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的零散概念,可称之为刑法的日常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日常概念的超越和升华,系统揭示刑法概念的内涵、外延而形成的概念,才能称之为刑法的科学概念。因此,正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刑法的日常概念入手,通过启发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刑法的科学概念应是刑法概念教学的基本思路。

在正式进入刑法概念的讲解时,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让任课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脑海中对刑法的日常概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刑法的感性认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犯罪;二是刑罚。这些日常概念与刑法的科学概念具有相似性。按照刑法学教材的通说,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而国外则有刑法(penal law)、犯罪法(criminal law)的称谓。一般认为,penal law侧重于刑罚规范的一面,criminal law侧重于犯罪事实的一面,二者称谓不同,但所指法律相同。实际上,这凸显出了刑法学的两大基本范畴:犯罪论与刑罚论。而“刑随罪至,罪因刑显”,初步揭示出了刑法中犯罪与刑罚的关系。由此引申出罪刑关系这一贯穿刑法学知识体系的红线,让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刑法学教材(上、下册)由罪刑本体论、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罪刑各论四大部分构成。

但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任课教师应当趁机因势利导,进一步理清其中的知识脉络。应当简要介绍刑事古典学派的“行为中心论”,以及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新派)的“行为人中心论”,引导学生思考古典学派所主张的传统罪刑相适应和新派所主张的刑罚个别化的得失。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寻求协调二者关系的解决之道。于是,刑事责任的概念呼之欲出。作为犯罪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这一概念不仅预示着刑罚仅仅是承担责任的方式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刑罚仍然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将二者的优缺点巧妙地协调起来,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结合而成的“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刑法体系就更加科学合理。经过这种理性认识过程,学生对于刑法概念通说观点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从刑法的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和飞跃。

二 从刑法的调整对象入手,明确刑法学的知识体系

需进一步追问的是:我国现行刑法的定义如何与古代所称的“刑”区别开来?其科学性究竟何在?《说文解字》中对“刑”的解读是:“井刂,罚罪也,从井,从刀。刑罪也,国之刑罚也。从井刀,刀守井,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晋书•刑法志》中认为:“夫刑者,致生死之命,祥善恶之源,剪乱除暴,禁人为非者也。”中国古代的“刑”侧重于运用惩治的威慑力来禁非除暴,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华法系“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特点,而近代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出现,具备了刑法文明、法制文明乃至法治昌明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趁机追问:“刑法为何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刑法究竟是什么?”

这时,有必要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之前的法理学程中所学到的区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法理学认为,区别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两个标准,一是调整对象,二是调整方法,从这两个方面最容易管窥部门法的性质与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法理学课程的知识给学生带来了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虽然法理学的基本立场是“任何法律都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否则就不成其为法律。法律部门就是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何一部门的”,即部门法区分的标准是不同的调整对象,一个法律部门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根据就在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但在论及刑法的调整对象时,却出现了矛盾和分歧,足以让学生陷入思维的困境之中。例如,法理学家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划分法律部门,(除了调整对象外)还需将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作为标准。可将凡属以刑罚制裁方法为特征的法律规范划分为刑法部门。”刑法学家赵秉志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特定的调整方法使它与其他部门法律区别开来。”再如,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表现在:对犯罪这类违法行为,根据法律所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而不在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也就是说,一旦具体地落实到刑法的调整对象上,无论是法理学界还是刑法学界都自悖其理、异口同声地认为,刑法没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调整范围,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因为具有刑罚这种独有的调整方法。于是,在同一法律体系之内,区分部门法就同时具有了两种标准――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而由于标准本身的不统一性,法制的统一性就难免受损,而且导致刑法学知识大厦的根基不牢。只要追问一下学生“为何相同的法律关系要用不同的调整方法”就足以让学生觉得刑法学的独立存在似乎是个难题。难道刑法真是对第一次规范(如民法规范、行政法规范等)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进行再次调整的第二次规范?难道刑法只具有补充第一次规范的附属性,因而只能附属于民法和行政法等部门法?

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又陷入思维困惑之中时,教师要立即回到正面回答问题的教学思路上。要告知学生,实际上,刑法在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两个方面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刑法学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也是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在调整方法上,刑罚是刑法所独有的调整手段,也是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最显著标志,具有“不得已”的严厉性。之所以说刑罚具有严厉性,是因为刑罚的内容是剥夺犯罪人的基本人权,其他任何法律的强制力都不能与之相比,刑罚权可以说是和平时期一个国家最具有强制性和暴力性的国家权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将刑罚权分解为立法机关的制刑权、公安检察机关的求刑权、审判机关的量刑权、监狱等刑事执行机关的行刑权,并通过图表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刑罚权的运行流程,从而认识到刑罚权的运行过程是“麻子打哈欠,全面总动员”,即几乎动用了全部国家机关。这样,关于刑罚论的“知识树”就清晰地勾勒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但是,仅仅认识到刑法调整方法的特殊性是不够的,因为这仍不能回答前面抛出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社会关系要用不同的法律手段来调整?换言之,它不能提供国家判断社会危害性大小的理性标准,也就不能回答国家发动刑罚权的正当根据,因而也就不能有效地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要回答刑法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关键还得看其有无调整对象,要深入理解“刑法”这一刑法学的总概念,也要看刑法的调整对象究竟是什么。

我国著名刑法学家林教授在其主编的教材中针对国内外刑法学界普遍认为刑法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因而无法有力地说明刑法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基本事实的理论困境,曾经创见性地提出,刑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即是一种特别的社会关系――公民个人的基本人权与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的国家的法律秩序之间的关系。在介绍这一学术观点的来龙去脉之后,为帮助学生理解,最好能够举出形象、简单而生动的例证。例如:同样是10万元的经济损失,为什么盗窃10万元应当动用刑罚,而不能偿还10万元到期债务就不能动用刑罚呢?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仍然只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侵犯的是债权人的所有权;而盗窃10万元就不仅仅是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侵犯的就不仅是被害人的所有权,而是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所有权法律制度。倘若国家不用刑罚来打击盗窃,而是通过民事赔偿的方法来解决,即使双倍赔偿,但由于犯罪黑数的必然存在,盗窃者可能还有得赚,这样的法律实质上是鼓励盗窃!就是恶法。申言之,对犯罪行为如果不动用刑罚权,那么国家相应法律制度所保护的全体公民的相应基本人权就要从根本上受到威胁,其他部门法的权威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保障。这就为发动刑罚权的正当理由给以了回答,同时也对刑罚权的范围予以了限制。由此,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刑法的独立存在价值,并可进一步引申出犯罪与刑事责任、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系,从而为犯罪论和刑事责任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结束语

刑法学是一门富于哲学思辨的法学,杰出的刑法学家往往也是杰出的法哲学家,虽然刑法学教学不奢求培养法哲学家,但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刑法思辨能力则非常必要。在刑法学入门课上清理学生对刑法的感性认识,并追问“刑法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刑法哲学的问题,并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刑法概念的科学内涵,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经常性地对犯罪与刑事责任和刑罚的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帮助他们逐步理解立法上罪名设置、犯罪构成要件设置、法定刑配置的正当根据,以及司法上定罪处刑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而切实帮助他们掌握好刑法学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01

[2]赵秉志.刑法新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兴良.刑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

篇3

【关 键 词】教育科研;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主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6-02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宗旨;以科学的态度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教育科研的主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核心。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科研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使得我们认识到: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课题才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只有走校本科研之路,才能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科研提出新的研究需求

1.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学校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引导能力,变传统的主导学生学习为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和辅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2.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新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标准,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独立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研究空间。

3. 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突出问题成为科研新视角。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应怎样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解决习惯了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实现新的培养目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就成为日常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如何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寻求解决方式,就为教育科研展现了一个新视角,那就是:如何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科研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下校本科研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在课堂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纯地听、记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完成上述的转变,就要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的校本科研化、校本教研化,最终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二、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是提升校本教研的关键

1. 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即为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

多年来,校本教研一直主导着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课题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结合,使科研与教研成为了平行线,不能调和,课题研究不能成为教学常态,只是按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不能实现科研的主旨。

校本科研,是一线教师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中提炼出的突出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以一线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等实际问题为选题范围,是“以校为本”通过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的自主自决的行动研究,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升。将校本科研落实到校本教研中将是实现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

2. 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研究教师少、不能常态化的问题。如果要实现常态化研究,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化,同时实验教师要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而校本科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校本科研研究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也反应在完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把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参与其中,就会实现校本科研乃至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有利于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科研、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也有利于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立足校本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校本科研、教育科研的主战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是面向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内在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使教育科研根植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便成了无本之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科研的方法和途径

1. 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教师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范围内,针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研究特长的并对此有创新设想、研究欲望、可驾驭、有操作性的问题作为要研究的问题,将之提升确定为研究课题。例如,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几种课型的作文课授课方法,将之确定为研究题目。

2. 围绕选择的问题,调查研究、确定调查对象。依据确定了的研究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法,做好相应的实验前测。如,《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这一课题。在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实验的班级学生进行一次作文水平测试,作为实验前测的成绩,有待实验结束后与实验后测成绩相对比,确定实验结果。

3. 大胆创新,寻求策划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研究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问题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教学专长和学生年龄特点、学识基础、前所未有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有效性的新方法,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4. 在日常工作过程实施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知识的偏颇理解之处加以记载,在对教学过程回顾梳理、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核心问题,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教师对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求理论支撑。同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解决对策,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完善教学。

篇4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 衔接 问题 对策

应教育部 2011年8月颁发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解决中高职教育脱节、重复、断层,中职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效益低等问题的要求。笔者结合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学生及英语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调研。以期通过分析、探索找到一些对新疆五年一贯制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可行性教学方法。

一、主要存在问题

1.教学层面。根据对我院90名五年一贯制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85%以上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中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师教学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课堂互动力度不够,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适应中高职的不同教学要求和目标。87%的学生认为中职内容的难度和高职的难度差距较大,也就是中职英语教材与高职英语教材难度差距大,使得学生学习非常吃力。90% 的学生认为中职教学目标以口语训练为主,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比较淡化,而进入高职阶段要求“听、说、读、写、译”全面提升,使得中职基础难以跟上高职的学习任务。另外89%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除此,根据英语教师上课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情况笔者深感受到五年一贯制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衔接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一些几个方面。

2.学生层面。(1)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被动接受现象普遍。问卷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强度进行了了解,80%的学生表示对该科目谈不上所谓兴趣、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学生英语底子薄,学习跟不上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二是中职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对未来没有规划、学习主动性差,日子得过且过,自我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只是被动接受或者干脆放弃。(2)自律性差,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够,无危机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较难改变,贪玩的天性在他们身上体现。中职学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像中学期间那样一门心思只顾考学,进入职业院校后,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日常事务也又多又杂,除了上课,学生需要参加学校硬性要求的相关活动和个人感兴趣的一些社团活动,有的还还利用看课外学习的时间打工赚钱。在对学生“对英语学习未来愿景和规划”调查,7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期望,认为英语在以后的工作中几乎用不到,学了也没什么作用。

二、五年一贯制学生教学方法探索

1.背诵法的引入。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基础差,笔者根据个人经验以及在多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工作的感受,认为“背书”这一中国传统学习方法对于对于英语学习一样作用巨大,虽然英语和汉语不同,但同样作为语言,需要加强背诵来熟悉和记住另外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和语法、句序。(1)可以更好的掌握句子或文章的意思。(2)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3)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4)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5)背诵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为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去选择各类题材的范文,以及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等指导学生背诵。也可以通过作业布置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后背会,以小组的方式由小组长检查背诵情况。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抽查,集体背诵和个别背诵相结合。学生通过大量背诵,基础扎实了,语感加强了自然对英语的学习就有了自信和兴趣。在期末考试中也可以将背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通过背诵情况给出成绩,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背诵教学方式更加重视。

2.挖掘有利资源。(1)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对课外的学习资源进行多方面挖掘,如:跟学校留学生组成英语角,定期进行英语角活动,每次活动规定一个话题,经过事先准备,围绕话题进行英语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真实环境里跟外国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而且也能及大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有效的进行学习。(2)重视对网络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手机、网络的使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为此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丰富语言学习环境,搭建更加真实的学习平台,比如达到校园免费wifi的覆盖,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老师同学加一个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有问题在群里提出来,然后互相帮助解决,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将作业发在群里统一检查并指出问题进行讲解。为其自主学习或个性化学习创造更多有利条件。(3)课堂教学“动”起来。根据问卷统计,86%的学生认为应该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课堂中加大互动力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游戏、赛、表演、任务驱动等学习方法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爱表现的阶段。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综上所述,根据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上一方面要加大硬性的背诵要求,敦促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严抓”与“活波”相结合的方式来顺应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是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篇5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的知识定式、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怎么教”和“ 教什么” 两个根本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框架之,未能摆脱服务于考试、死记死背死学的惯性思维。课堂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阻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应从小学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因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己储备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的语文基础,所以,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己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在五、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新尝试,收到了一些成效。下面,我把自己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不成熟的做法总结出来,供同仁们借鉴指正。

一、建立亲切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切、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心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要以饱满地热情,亲切自然的语言,把枯燥的教育内容赋予感彩。教师以渊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就会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艺术享受,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创造传授知识环境,激发学生的感知欲

记得前苏联的教育家就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创造良好的求知环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更好地与老师配合。初春时节,我们要学习老舍的散文《草原》了,我组织学生去郊外黄泛区牧场观察、去看那里的草场,那里的牛羊,用自已的眼光去发现草场的美,草场的特征,又在课前放映记录片《呼伦贝尔大草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草原的博大与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作好记录。在学习《草原》的课堂上,我让学生把自已实地观察的情况,分分举手回答,最后汇总在板上,然后再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学生的兴趣可浓了,感知可深刻了,学生由衷地赞叹敬佩老舍爷爷的观察细致入微,不愧为一代语言大师,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写了静态的翠绿无际的大草原,更写了把草原衬托得更丰富的天空、白云、牛、羊、马、山丘,及热情好客的蒙古人。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使得一碧千里,茫茫浩瀚的大草原,在作者笔下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读后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觉学好语与如何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场景、录像、投影、音响、图片等实物与手段,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设置疑问启发教育,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求知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多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的“独角戏” ,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思维冲动,失去了自主意识,伤失了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建立学生学习好语文的自信心。为此,通过课前预习时,老师对课文内容提出若干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思考课文内容与主旨。然后,老师从设疑解问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各叙已见的热情。老师把握课文内容主轴,不断制造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在争辩中、在学生的充分想像地回答中,诱导,归纳内容与知识。这样,学生在积极主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知识,因是学生自已在思考、争辩、比对中掌握的知识,所以往往理解深透且不易遗忘,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老师应把握创设疑问的时机,有意识的地创设疑难,以刺激思维、丰富想像,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兴趣。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运用各种参考资料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种,它包括能理解思想内容,分析段落层次,领会词句含义,增强语言感受能力,了解写作特点。以中学语文水平而言,理解上述要求并不困难,难的是用怎样的语言恰当的表现出来,好比“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各类参考资料正好可以补上这个空缺。这些知料从课文内容到写作方法,从语言欣赏到基础训练一应俱全。有些家长和老师不赞成学生用资料,理由是学生受答案限制,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熟不知学生需要的是语言的提醒,而非思维的暗示,况且有些见仁见智的观点也给了学生一些启示,开阔了视野。学生课前看一遍,课上学一遍,明确了观点,加深了印象,事半功倍,何乐不为。我鼓励学生多看资料,并允学生带进课堂,参加讨论,许多问题不用老师讲,学生自然就明白,老师在学生中穿针引线,因势利导,只对难点稍加点拔,学生情绪,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教学任务便在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收到了极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活跃课堂气氛,创建课堂竞赛环境

篇6

[关键词] 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合格公民,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文化,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提高我国国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扩展中学生安于社会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型人格,形成强烈的批判精神以及参与精神,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民主生活中,从而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30多年的历史已经使美国的法治教育形成以学生为本、多管齐下、多方互动、注重实效的法治教育模式。可见,美国的法治教体育不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是多元互动的结果。本文拟梳理美国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公民教育视野下的法治教育

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迄今为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合格公民,是其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所秉承的基本理念。鉴于此,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一直都是在美国公民教育的体系下展开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公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当代,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一种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文化范畴。很显然,奴隶制以及封建君主制的背景下,根本不存在公民的概念,因此也就谈不上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等。在欧洲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人们在教会的统治下,都成了上帝的“子民”、“臣民”,神性代替了人性,根本没有公民的存在,公众是以臣民而非公民的身份而存在的。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人的重要性被提高到空前的位置,人的世俗性得到张扬,个性逐渐得到解放,个体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于是表现出参与国家事务的渴望。

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开辟新大陆到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等,在多元文化传统和契约精神影响下美国人形成了以个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特性为美国的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1]美国人崇尚依靠自我奋斗改变自身的命运,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且积极的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美国精神。[2]伴随着公立教育的逐渐普及,公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美国学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来进行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这一目标服务的。美国学校法治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成为尽到公民责任的合格公民。这也是属于树立法律意识的体现。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从法律关系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构成要素。

二、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美国的法治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和课程体系,而且教育部门注重通过联合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的法治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这就为法治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社会支持。以下着重介绍美国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策略,分析其法治教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

美国的法治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而教师只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方向以及解疑答惑,不断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松、更有创造性的平台和空间,而不是把学生禁锢在老师预设标准答案内,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目标是把学生头脑中的创造火花点燃,因此有教师是火把之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只有学生真正理解的东西他才会很好的掌握,才能逐渐把所学到的东西纳入他的认知结构。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我们要改变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消极被动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过程中,单纯的法律理论、法律条文的解释会显得比较枯燥,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相适应。如果过分关注既定的理论的“外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归根结蒂,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是要注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行动与实践参与

美国学校的法治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法治教育过程中贯穿知行合一的原则,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为法律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美国许多学者认为,单纯的法律规范的灌输无助于学生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真正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逐步体会法律的博大精深。

美国通常将真实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老师往往会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逐渐向学生阐释法的精髓。法治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避免法律条规、法律术语过多,内容繁杂、远离学生、成人化等现象,这样不易形成以权利、义务观念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等弊端。美国教育大纲规定,法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法治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部门经常定期组织大型的法治教育活动,号召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帮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去体味法律的实施环节,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

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治教育体系基础上的。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相扣。

层次性,是指法治教育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内容随着年级而改变难易程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完整性是指法治教育涉及的广度,法治教育涉及民事法律、权益保护等。连续性是指内容从纵向上来说是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保证学校的法治教育有一个连续的过程。科学性是指法治教育内容要有合理的依据、符合逻辑规律,要符合生活实践的需要。美国对法治教育内容的规定保证了法治教育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容易为教育者所操作。

(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毋庸讳言,参与法律实践需要相关的技能。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认真努力才可以达到的。一般来说涉及到的相关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参与清楚表达有关法律问题的思想、信念与意见;发展与来自各种背景和环境的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劝说他人关心与法律有关的信念与行动;集体参与规则的制定与目标的确定;通过商量、谈判、妥协与冲突的解决来达成共识;与他人一起就假设的或真实的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决定。教育者往往运用大量真实的案例和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获得上述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语言和人际关系技巧。当然这些能力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但是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程度。

其次,法治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反映以及塑造公共的价值观、信念和品质,而这些公共的价值观、信念和品质又是如何地反映以及塑造法律;法治教育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如何能够增进社会凝聚力以及影响社会变革。批判地评价法律与法律问题;发展理解并评价法律问题中出现的争议和冲突的能力。 [3]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

美国大部分的学校除了开设有专门的法治类课程以外,其法治教育的内容还分散在其他文理各科课程中,如历史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政治课、人文课等,都有相关的法律问题的讲述,以及通过其他形式实施法律的渗透式教育。渗透式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和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长期影响,能使法治教育充斥所有的教育时空,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就能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力量上能十分系统地、稳定地、有机地、全面地实现整合,教师应在此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和总结。

此外,互动的、参与性的实践活动是法治教育正式课程的一种必要补充。它通过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是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4]

(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技巧,采取丰富的教学策略,突出情景教学模式

美国的法治教育课程一般由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教师担任,教师具备较为健全的法律知识和实践体系。这就保证了法治教育有一支专业化、学术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兼职教师比如律师、社会志愿者等,充分保证了教师结构的多元化。

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教学材料的呈现,这些材料往往能够引发学生激烈的争论,其中老师充当裁判,通过价值澄清、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法逐渐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的真谛。适当材料的选择使学生在对法律的尊重与对法律的实际应用的建设性批评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可以对法律问题的所有方面进行平衡的处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避免将法律系统以完美无暇或者一贯正确的形式呈现,而是为学生提供质疑教师的可信性和内容实用性的机会。

美国的法治教育在课堂上杜绝“一言堂”的现象,不能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在法治教育中经常使用一系列的互动策略:模仿审讯和上诉,到立法机关听讼,了解在逮捕和搜查情景下警察机关的程序,解决冲突和进行调解工作,集体解决问题,同社区中的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沟通等。特别是情景教育模式,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感受到法律不是那么的神秘和高不可攀。这种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给与学生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将积极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和相关技能的形成,大大提高了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七)挖掘多种教育资源,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社区参与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理解法律、法律系统、法律程序,将课堂中所学法律知识内化。

美国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不是给予人们准备好的问题解决方案,而是试图帮助人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在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社区参与的过程处处体现着对于独创性、自主性的尊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自行选择主题与资源人士,帮助教师设计实施方案,并且在具体过程中根据情况可以随时改变方案。在参与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自由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想法做出重要的决定。

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社区参与为学生提供有意义、有趣的经历;赋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和对经历进行积极反思的机会;向学生展示社区中司法机构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鼓励学生“实践”法律的过程中推动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法律、法律体系、法律程序“祛神圣化”。 [5]

(八)整合教育、家庭与社会资源,构筑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实施民主的家庭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系统化法治教育的阵地,但是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变学校的个体孤立教育为家庭、社会与学校全方位配合的教育,才能共同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重任。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她们的法治观念、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性人格和法治意识的形成。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子女类型可分为放纵型、强制型和接纳型,其中最后一种是较为民主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儿童的天性得以发挥。美国家庭则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家长一般不把自己的观点、立场强行灌输给孩子,而是启发、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平等。美国人崇尚自由、民主,不相信权威,强调精神和思维的独立性。家长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孩子拥有许多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自己的道路。家长更注重鼓励孩子去实践去摸索,美国教育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一般不灌输某种既定的观念、规范,而是由每个人通过独立思考,自由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如何进行选择。

(九)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既有官方的法治教育网站,也有来自民间的法治教育网站,全美各州都有一个州立法治教育网站,还有各种由国家机构支持的法治教育计划。在互联网上,全美国的法治教育教师都能够从每月更新的法治教育专题中获取课时计划和策略。

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也为法治教育提供广泛的支持,这包括课时计划、课程指南、评估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法。在课时计划中,中小学教师可以得到与学生面临的民主问题有关的丰富的法治教育素材。这些问题包括美国弱势群体法案、言论自由、少数民族权利和争端的解决等,这些丰富的材料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充分为学生提供各种法律案件的模拟场景,包括提供大量的法律信息。

三、美国法治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法治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因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模式,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认真反思我国法治教育的薄弱之处,以期提高我国的法治教育水平,提高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其成为合格的公民,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挑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的法治教育。

(一)摒弃法治教育功利化倾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法治教育效果的产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浸,它需要教育管理者有长远的规划,需要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法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而不能片面应付评估或追求一时的荣誉等。要建立起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摒弃法治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倾向,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要努力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21世纪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法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的法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三)摒弃教条主义倾向,坚持知行合一原则

不能只关注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这样只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应声虫”而没有自己的思想。要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为行提供理论指导,而知在行中得到了修正。

(四)摒弃法治教育知识化倾向,坚持实践化原则

法治教育知识化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和掌握, 可以使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个难以弥补的缺陷, 那就是易陷入“法条主义”的泥潭之中, 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法律条文的传播和强记, 从而忽视对学生的法律精神、法治理念的塑造, 显然, 众多法学知识的讲解其实只是对具体法条的阐释, 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若对法条背后法律的价值意蕴没有着力去引导, 也就无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真正领会法律条文的真正含义。

(五)摒弃法治教育形式化倾向,坚持实效性原则

在学校法治教育中,应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彻底根除利用学校法治教育“做”宣传、走形式的作法,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去,让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互紧密结合,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效性。避免假大空,真正让法治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六)摒弃法治教育灌输化倾向,坚持对话互动原则

用这一思想来观照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校和教育者把学生当作“机器人”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或把学生当作“管教对象”进行强化制度管理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一些人眼中,学生仿佛是没有生命、缺乏感情的机器,好像只有那些诸如管制、批评、惩罚、督促等手段作为辅助器,才能促使他们正常运转,而不考虑他们的主体性人格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缺失以及健全人格缺损。我们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只有两者真正建立起对话关系,进行良性互动,才能使法治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七)摒弃法治教育课程化倾向,坚持多渠道原则

法治教育单靠课程来进行,那么不会产生多大的实效性,只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包括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区队伍活动当中,通过“模拟法庭”、“我来当法官”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兴趣和参与性,能够从心底对法治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并且转化为自我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强调了法治教育应关注影响现实情境中现实的人的现实法律问题,应通过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经历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八)摒弃法治教育单一化倾向,坚持多元化原则

法治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依靠教师来进行,而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多种资源,包括专职律师、法官以及其他志愿者,学校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邀请他们投入到法治教育中来。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使用律师,法官,警察和立法者等资源。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兴趣,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法治教育中去。

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注重“储备”社区参与所需的社区资源人士,这项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社区资源人士的来源,选择合适的社区资源人士,将尽可能多的人员引入社区参与活动中;二是注重对于教师和社区资源人士的培训,应对背景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对于资源人士具有亲切感。

另外多元化原则也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从单一迈向多元,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

(九)摒弃片面化原则,坚持网络性原则

使法治教育由点到面,呈现网络化趋势。只有各个部门互相联合,包括积极的社会支持,法治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否则单靠学校单兵作战,(转第75页)(接第66页)则不会取得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的法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公民教育与法治教育进行整合,确保法治教育的理念不发生偏差。要积极地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只有这样,我国的法治教育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当然,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如丰富的古代法律思想,几千年的优秀教育成果,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其中的优点,推陈出新,积极扬弃,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的法治教育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改革[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蒋一之.培养积极公民的另一种努力―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9).

篇7

关键词:法治意识;政治教学;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篇8

[关键词]课程思政;法学教育;“互联网+”法学专业

作为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思政”将极大地有助于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形成。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以“互联网+”教育改革为背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推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应有之意

“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各高校各专业开启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序幕。毫无例外,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改革,从线下到“互联网+”的教学转变,明确当下改革新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法律知识习得、职业能力形成与价值重塑的三位一体,改革新方向是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好、贯彻好、实现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工作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之选。“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现实依据。法学教育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创新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包括对国家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号召。教育部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提出“坚持以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培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法学专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要实现应用型法律人才到“互联网+”时代“复合型、创新型”与“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就必须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法治精神和主流价值渗透进法学人才培养中,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契合“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时代要求。“互联网+”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下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使其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催生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普及应用,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线获取各种国内外资讯和案件报道,其中不乏各种西方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学生对外界信息的鉴别和分辨能力不强,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就容易受到迷惑。“课程思政”能有效阻断“互联网+”法学教学中不良因素的侵入,教师在线教学中主动解答学生知识疑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迷茫和行为无助的积极关照,更有利于有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是学生认知观念重构的课堂。“互联网+”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更能彰显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法学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局限,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诸多障碍,尚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理念局限。我国法律渊源一直深受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部门法是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框架和内容上修建起来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严重冲击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部分教师对于法律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髓和内容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没有从国家、民族、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去深刻领会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紧密互动,更没有从国家战略、政治意义高度去把握“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要义。沿用传统教育观念对待法学教学,认为只要讲好法律、讲好判例就是好的法学教师,把“德”从“法”中剥离出来,教学过程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而把“立德”任务推给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法学专业教师“授业”与“传道”相分离。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内容局限。法学与思想政治在学科分类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法学教育侧重教会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如何准确定位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点,是法学“课程思政”的前提。就目前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虽然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材,但数量上没有覆盖到全部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容上也没有涵盖到全部法学知识体系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即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也仅限于传授经典思想,知识点交陈旧,在“教书”过程中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忽略了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特征,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现实状况与学生群体的心理思想变化,“育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路径局限。法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理论基本功与法律职业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还要在各类司法机构里见习或实习,不仅在线下学习,还要在线上平台学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在讲授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则等章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理解等法律适用方面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下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线上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尚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实施的路径不畅通、范围较狭小,决定了法学“德育”质量和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时代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借助互“联网+”优势,把传统法学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升级换代,突破思想政治元素难以融入法学领域的思想壁垒,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教学中的交融点,优化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坚定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观念等内容,其核心是塑造人的价值观。法学领域的知识内容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关,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从政治属性看,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二者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政治意图等具有一致性;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都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法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即为“授业”,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即为“传道”,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政治信念。创新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行”的教学内容。随着“马工程”教材的推行,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射点。

由于法学知识具有时效性强、现代感强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找寻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连接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等具体内容,都是与法学息息相关的,法学教师运用线上教育资源,主动把现阶段的依法治国理念等国家意志和精神这种法学专业特有的意识形态因素作为切入点,把法律职业人应当具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命感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机融合,与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有效结合,真正激活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形成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拓展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包容性特质嵌入“课程思政”,必然会引发法学教学模式的大变动。法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教育与劳动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的人;又要上网上线,借助多媒体在情感体验上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实现由在线学习到网络育人的转变。法学专业立足于时代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色,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从“个人”到“全员”、从“单程”到“全程”、从“单向”到“全方位”的法学“课程思政”生态圈。“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政治意义的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让法学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让法学课程回归立德树人本位,让学生具备“德法兼修”,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党的四中全会《决定》[EB/OL].2020-8-10.

[3]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N].天津日报,2019-3-4.

[4]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2-31.

[5]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6]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N].安徽日报,2019-12-31.

篇9

【关键词】法治意识 市场经济 法治教育 政治参与 培育与成长

【中图分类号】DF02 【文献标识码】A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西方国家建设法治大厦时的情形相比,中国遇到了西方国家不曾遇到的基础性难题―封建专制思想严重,法治建设缺乏相应的法治意识支撑。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公民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所以建构和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唤起法治主体对于法治的信仰和情感,对于法治的运行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如何建构和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呢?

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催生法治意识的成长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它孕育着自由、平等、人权等意识,是现代法治意识的物质基础,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是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孕育平等观念。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以交换为实现方式,而交换主体的平等地位是交换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平等地位必然导致剥削或掠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理性选择、公正对待以及决策的分散化成为社会的重要准则,有助于社会成员摆脱以往的人身依附性,形成个体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人格,使得平等的基本观念在民众层面被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从而有效地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

平等观念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地位平等。市场主体人格上相互独立,不存在身份上的依附关系。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交换者,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第二,市场机会平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竞争规则公正、竞争过程透明、竞争结果有效,每个人都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法律规则平等。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则,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每个市场主体在参与竞争时必须遵守法律,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规则的约束之中,任何主体的任何失范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实现平等观念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也是平等原则的最高体现。

市场经济衍生契约思想。市场经济以社会交换作为实现方式,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的具体方式就是签订契约,从而衍生了契约思想。契约思想的本质就是契约自由,因为市场主体以实现自己的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自身意志自由,才能选择最有利的价格成交,达到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契约自由意味着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思,通过平等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市场主体订立的契约受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谁违反契约,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契约自由有利于当事人形成权利义务的预期,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预见法律行为的后果,维护市场交易关系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契约争议的迅速解决,节约交易成本。

契约自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缔约自由。契约以合意为基础,当事人缔约的自由意志受法律保护,自行决定是否与外部发生契约联系,订立契约与否完全属于个人的私权利。第二,选择相对人自由。市场经济要求自由竞争,没有自由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选择相对人自由是自由选择交易伙伴的权利,买方或卖方选择交易伙伴的过程,就是相对人的竞争过程。要使市场保持充分的竞争,就必须扫清非市场的外力因素对竞争的干扰。第三,契约内容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契约内容自由意味着契约当事人自主决定接受何种约束,缔约者可自由选择契约的标的、价款、交付方式、履约的时间和地点等内容。一经合意选定契约的各项条款,即对当事人发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第四,解约自由。即缔约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转移合同的权利义务、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第五,解决争议的自由选择权。当事人就契约发生争议后,可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当事人还可选择具体适用的法律。

市场经济培植人权意识。人权是指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等基本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平等和自由,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本性与尊严,也就谈不上人权。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权利经济,其要义是平等与自由竞争,没有平等权和自由权,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进行配置的,它要求市场主体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平等自由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同时,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必须使他们拥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要求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反对特权,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市场经济促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走向权利的时代。

强化法治教育,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

法治教育就是法治意识的教育,是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的主渠道,通过法治意识的教育,建构和培育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法律价值观,促使公民自觉加强法治建设。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动培育法治意识对于法治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法治意识的建构和培育,离不开教育,教育是自发性意识转化为自觉性意识的基础,是建构和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传承法治文明的重要社会实践。十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法治教育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使公民对国家法律体系的框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较为全面的把握,从而为公民自觉守法、用法以及维护法律的尊严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法治教育可以促进全民形成科学的现代法律价值观,使公民在理性上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影响公民的法律思想和行为模式;法治教育通过对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形成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队伍。这些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在国家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法律品格和对法律的信仰,也对公民树立现代法治意识具有直接的表率作用。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广大公民树立法治意识,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地位,从而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

丰富和完善法治教育的内容。第一,当前我们需要变法制教育为法治教育,加强法治、内容的教育。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民众的法律意识中,法即是刑,刑即是法,法代表裸的暴力,突出的是强制性和惩罚性,法律只是统治的工具,如果不服从法律,就会招致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制裁与惩罚。这种法律工具主义的理念使得民众从内心情感上自发地排斥法律,视法为自己生活中的障碍。长期以来,在法治教育内容上一味强调马克思关于法律的工具性的思想,忽视了马克思关于民主、平等、权利、自由以及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等法治、理念,这样便把马克思论述中关于法律工具性的内容推到了极端。在法律文化上曾一度表现为:过分强调公民义务,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集体,忽视公民权利,个人利益经常得不到保护,并受到侵害。长此以往,法律的概念在人们意识中便与义务概念等同起来,义务具有强制性,谁会发自内心地去追求被强制呢?因此对法律信仰的基石也就难以奠定。

第二,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长期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缺乏普遍的权利主体意识、平等观念。封建制度虽然早已消灭,由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封建社会的臣民意识并没有随着其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的瓦解而立刻消亡,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依然或多或少地顽强存在,严重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公权力运行,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参与行为的理性化;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促进公民的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原则的核心所在;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问题时,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能够增进公民的规则意识,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

拓展法治教育的形式载体。法治教育应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的形式载体,创新和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第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尤其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设法律资料服务中心、普法广场、法治文化活动等法治文化基地。加强各类法治培训机构的建设,比如建设法律培训中心、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法制电影教育基地和基层干部法律培训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其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第二,通过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点加强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第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挖掘传统新闻媒体、印发普法宣传资料等传统手段的作用;组织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展览、法治宣传晚会,发挥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充分利用新闻网站、BBS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型载体,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动漫形象、公益广告、法律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亲和力;通过法治文学、电视剧、电影、戏曲、歌舞、相声、小品等形式,挖掘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传统文化之中,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法治技能和思想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①,是重要的法治实践活动。十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政治参与中领导者率先的法治行为,有利于推动法治文化的形成。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活动,推动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能够促使领导者的政治行为率先法治化,有利于推动法治文化的形成。领导者的社会地位使其行为具有多重特征:作为领导,他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代表,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管理国家和社会,追求整体利益;作为个人,领导与普通公民一样,具有自然的生理、心理和亲缘的需要,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实施行为,这种双重性使领导者无论是以领导的身份实施职务行为还是以普通公民身份实施个人行为,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即表率作用。在领导职权范围内,领导者自身是否依法办事,对下属的行为直接产生引导或制约作用。同时,由于领导的职务身份,注定其作为公众人物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个人行为对职权范围以外的社会群体也会产生较大的示范作用。

政治参与中的法治绩效,有利于提高公民对法治的尊崇。人是法治运行的主体,主体的法治意识越强,法治建设就越顺利。公民对法律能否信赖关键在于法治建设进程中能产生多大的法治绩效,即能否获取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逐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推进国家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政治参与进程中所产生的法治绩效,让公民亲身体验到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时,才会认可法律、遵守法律,从而在内心深处筑牢法律至上的理念,真正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对此,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②

政治参与中公民的法治实践,有利于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巩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因此,良好的法治实践对法治意识培育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与专制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是臣民意识和人治意识;而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则是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公民通过法治实践能够获取大量的与法治知识、法治技能、法治经验、参与意识等相互关联的内容,各种法治文化、法治观点、法治情感在法治实践中相互碰撞和融合,有利于丰富和巩固自己的法治思想。通过长期的法治实践,公民不仅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法律体系的认识和了解,获得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技能,积累法治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形成独立人格,养成民主、平等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培育宽容心态,“通过政治参与成长为更理想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③

一个具备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公民,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更强,在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法治实践过程中,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保持一种自下而上的经常性的影响力,自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民利的法治化、政治参与秩序化,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防止社会动荡等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从而保证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顺利发展,最终实现法治中国梦。

(作者为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8页。

②[法]让・雅各・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页。

篇10

2006年初,新浦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尽责的需要。一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法理学知识缺乏,对一些法学理论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与工商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运用尚不熟悉。三是法律适用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干部为了降低或避免执法风险,适用法律存有死抠条文,机械刻板的倾向,对于法律条文不够具体明确的,往往缺乏对法规意图的准确把握,不能灵活合理地适用法律,不同程度地影响执法水平的提高。四是从事一线管理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好一些,其他人员则比较差,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一个岗位,难以进行换岗交流。经过认真剖析,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二是以往工商机关的法制教育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重视实践性、操作性而忽略了基础性和理论性:三是由于基层工商机关长期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法制教育培训往往急用才训,以会代训,导致干部队伍法律知识不够系统:四是法制教育培训方式陈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成效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沟通,新浦工商分局于2006年5月23日,正式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签订为期五年的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协议,开始了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

2006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从各自需求出发,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互助合作活动。

教授集中授课,强化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是新浦工商分局干部普遍急需强化的方面,经局校双方商定,2006年7月至12月底,每周五下午,分别请一名教授给全体工商干部上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法学基础理论和法理学。发给每名工商干部一套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教材,教授按双方制订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在《法理学》授课时,授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7个半天分别讲授了法理学概念、法学基本范畴、法律责任。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法理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授,引起了工商干部极大的学习兴趣,联想他们过去的实际工作,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学生互动,调动现场教与学的积极性,法学院教授给工商干部授课前,一般都提前给学生发信息,搜集学习诉求,以便有的放矢备课。在教学课堂上,都留出一些时间,启发工商干部参与讨论,特别是引导工商干部讲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分析和点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工商干部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授讲课的实证内容。课后,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工商干部的意见,对工商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菜单式教学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效率的提高。现有工商干部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部队转业干部和从社会上招录的人员,法律知识结构差别较大,在培训时,局校双方商定,从2007年开始,由工商分局根据下部素质状况,分别提出菜单式法治教育培训需求,请法学院老师专门备课授课。如果学院开设课程与菜单需求吻合,就让工商干部到校旁听。这样的教学紧扣工商干部需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工商干部容易消化吸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接纳学生实习,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根据局校双方协议,新浦工商分局每年都接纳几批法学院前来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分局后,一般两人一组由一名工商干部带队,直接参与分局行政执法、消费调解、市场巡查、商标广告和合同管理等工作,带队的工商干部经过法学院教授的系统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补丁法学理论课,就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搞市场管理巡查、执法办案调查、撰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等工作,分局法制、经检部门编写社会实践和实习教材,一起举办社会实践和实习座谈会等。这样,工商干部认真传、帮、带,大学生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收到较好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反映说,到工商分局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接触社会就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工商干部通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也促进其反思过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言传身教,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增强了全员法治意识。通过全员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训,新浦工商分局干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法治精神的理解,树立了法治理念,拓展了法治视野,全员自觉认真学法、潜心用法、严格执法的法治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托高校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培训,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法制教育培训中授课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普及法学基础理论与加深工商法规理解相结合,促进了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的共同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提高现场办案取证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新浦工商分局广大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执法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今年4月30日,一消费者投诉在市区一家大超市买的鸡蛋煮熟的蛋黄有问题,立即引起许多居民的恐慌心理。新浦分局接到举报后,马上到这家超市调查,让超市迅速将剩下的鸡蛋全部撇下柜台,并马上对这批鸡蛋进行抽检。由于国家还没有明确鸡蛋的检测标准,质检部门无法提交监测结果,新浦分局马上求助于淮海工学院工业食品系科技人员,提取18只鸡蛋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分组比对,得出蛋黄发生异常是由于养鸡厂饲料配方突然变化所致的结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鸡蛋产自赣榆县一养鸡厂,新浦分局马上对这家养鸡厂进行了查处,并立即向社会公示,很快平息了这场鸡蛋风波,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

扩大了行政管理资源。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分局每年接纳几批大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活动,直接扩大了分局行政管理资源。打击传销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该局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的大学生在校园的影响,积极在淮海工学院开展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按照分局要求,在校园里散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同时,新浦工商分

局还组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市场巡查,检查食品销售商持证情况,大大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

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的紧迫性。新浦工商分局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开展局校互助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对现有工商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深刻剖析。我们应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从紧安排,从实抓起,尽快抓紧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尽快增强全员法律素养,以适应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其次,要努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商行政管理法治的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法律素养的增强,离不开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过去的社会背景、工作阅历、受教育程度、从事工商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身处岗位的不同,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法律基础理论都比较匮乏。因此,要把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法治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掌握了法律基础理论就等于掌握了增强法律素养的钥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根基,一步一步朝着增强法律素养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