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篇1

一、整体性原则,即从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搞好搞活国有经济。

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目标,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精力、保证重点,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要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国有经济调整与改组途径的选择。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体现整体性原则。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需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性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是不要国有经济,而是要去其枝叶,壮其主干;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集中到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此外,国有经济还承担着一些体现制度特征和国家利益的特定功能,这包括: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在那些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高风险领域进行投资,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应有利于上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特定功能的实现。

三、规模化原则,即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水平。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力,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和象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同时,收缩战线,扶持重点,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在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坚持规模化原则,要有利于国有经济规模水平的提高。

四、流动性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由于国有经济存量资产在归属方面的部门化、地区化和管理方面的实物化,致使国有资产难变现、难流动、难重组。国有经济不能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国有资产存量难以通过流动和重组得到优化,这既影响国有经济的效益,也影响国有经济功能的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其资产能否顺利地流动。因此,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遵循流动性原则,要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存量能够随市场态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

五、创新原则,即有利于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调整的新机制。

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是多方面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对其进行调整,不能仅着眼于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状态,而应在这一过程中,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一个促进国有经济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机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使优势企业能够迅速扩张,劣势企业能够及时被兼并和破产;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国有经济能够及时进入必需进入的领域,及时退出不必进入的领域。因此,对存量国有资产的调整,必须遵循创新的原则,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使增量国有资产的进入,不是对不合理的存量布局进一步强化,而是一开始就依托新的机制,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功能。

篇2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经济要保持垄断地位

这些领域主要包括国防军事工业、造币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新闻和广播影视业、金融业、重要物资储备部门及农业中的某些特殊领域。从现实情况看,这些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功能在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中作用无可取代,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保持垄断地位是国家对其实行绝对控制的必要保证。

二、在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国有经济保持支配地位

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实际发展状况看,这些领域主要是指城市基础设施、电力、邮电通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业、铁路运输、航空和港口等。在这些领域中,一般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面大,非国有经济无力或不愿投资这些领域,应主要由国家进行投资,并保持支配地位,由此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在这些领域中亦应逐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在有些领域中甚至可以占到较大的比重,只要国家能通过法律、行政和政策手段控制得住,就可以尽可能吸收民间资本进入,由此可能为国有经济提高控制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国有经济要集中力量支持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

当今世界,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至今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这与我们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在现阶段,只有靠国有资本的参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潜力,才可能在一些资金和技术密集性高、竞争激烈、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部门培育发展出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领域主要有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和建筑业几个支柱产业。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国有资本的投资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早期投资大、风险大,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成分难以进入,需要全面促进其发展。这些产业是代表着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新兴部门,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的发展能直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国有资本要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加大在该领域投资的力度,引导和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向该领域。这些行业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产业等。

五、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与非国有经济进行平等竞争

对这些行业中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国有经济要从中小企业中撤出,集中支持国有大企业,使这些大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由于目前我国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实力还不强,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领域还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这些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还是国有经济的优势所在。这些产业主要包括部分机械、电子、化工和原材料加工业。对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较少、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于分散经营的产业,国有经济的经营效率一般相对较低,应从中逐步退出。这些产业包括食品、纺织、家具、造纸、文教体育用品等制造业以及中小规模的商业和服务业等。

六、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篇3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法律制度

国有经济存在何处?国有经济是什么?国有经济有什么用?国有经济应该如何运作?多年以来,伴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曲折发展,关于国有经济的疑问和思考也一直困扰着人们,而作为调整国有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也随之经历了多年的坎坷。十六大以来,国有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国有经济立法工作也随之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究竟应该如何构建国有经济新体制?它的建立是否会令国有经济真正步上良性运行的正轨呢?我们将在下面的论述中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一、国有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

(一)国有经济

所谓国有经济是指为了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服务社会公益,由国家(政府)出资,或直接设立国有独资企业,或控股、参股设立企业,并由国家直接或间接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的一种经济形式。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国有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特征:首先,国有经济存在的理由是国家需要利用国有经济这一手段,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服务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体现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尽管国有经济最终落脚在微观经济上,但是其效应则应该体现在宏观经济上,这就是所谓的“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其次,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国有独资企业,又有国有控股企业,还有各类利用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再次,国家(政府)管理和经营的对象是国有资本而不是国有资产,其最直接目的就是保值增值。在具体方式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以间接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为主,以直接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为辅。由此可见,国资的管理和经营应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从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二是要从以直接管理与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与经营为主。

(二)国有资本

在我国国资改革的历史词汇中,国有企业原是最常出现的字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改革的重点递延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一时成了热门词汇,然而现在我们却主张在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多使用国有资本这个概念。所谓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及其政府为了实现国有财产的保值增殖而将其转换为增值资本进行运营,并在法律形态上予以确认的一种国有产权表现形式。

国有资本不同于国有资产。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有资本的增殖性。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从国有资产转变为国有资本,其根本意义就是要把大量沉淀于生产领域的国有资产从单纯生产要素的地位中解脱出来,还其资本的本质属性,使其不断保值增殖。同时,由于资本是一个可流动的概念,国有资本也将是一个流动的财富量。在不断过渡和交易的流动过程中,国有资本或者还原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本性,或者向真正需要其行使国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领域集中,发挥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配力和控制力作用。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根本标志就是资产的资本化、产权的市场化。从各个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的实践来看,国有资本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国有资本是由国家持有的能够用于增殖的财富;(2)国有资本具有流动性;(3)国有资本对于其它生产要素具有支配力和控制力。

(三)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在特殊行业和领域发挥特殊作用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最终产权归国家所有的企业。典型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行政职能在经济领域里面的延伸,是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产生的、主要在一些特殊行业发挥特殊作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家通过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维系国家、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其次,通过控制力和支配力来体现主导作用。国家通过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而对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再次,弥补市场缺陷。在一些市场机制所不能及的、或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产生的、以及非国有资本不愿意干的某些超越利润之外的,但又是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和国民生活所必须的行业和领域,由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

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具有公益性和营利性两个特征,其经营目标是“公共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对立统一。公共目标或社会目标就是社会整体利益,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具有多层次性:一是稳定经济;二是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四是平衡国际收支;五是增进社会福利,提供社会公益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同时,国有企业也应当赢利,这是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和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其赢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有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证国家除了利用税收收入外,还有足够的国有资本增值的收益用来履行公共事务。因此,实际上,国有企业的两重性是相辅相成、互相兼顾的。

明确国有企业的两重性,在考虑国有资产投向哪里、投入多少等问题上既要最大限度地谋求赢利,又要不损及公共利益和其他一些主体的私益。赢利性与公益性两相比较,公益性更为重要,因为国家投资追求赢利,最终是为了谋求公益。因此当赢利性和公益性这两个目标发生冲突时,国企应毫不犹豫地放弃赢利而服从公共利益,以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性。

从国企的两重性看,规范的国企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国有独资公司;二是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三是国有的控股公司(其中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同时,除了创办国有企业外,国家可以通过授权或委托等形式,将国有资产交与一定的机构或企业进行股权、债权等投资。受权、受托机构或企业可以完全按市场的办法和规则进行操作,为国家牟取利益。毫无疑义,这些机构和企业的性质是营利性的,被这些机构和企业参股的企业也是营利性的。

(四)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的相互关系国有资本与国有经济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国家(政府)对企业投资形成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运行表现为国有资本的运作,或者说通过国有资本的运作来实现国有经济的运行。

作为国有经济基础的国有资本,是指由国家出资、占有,作为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经营,并在经营中获得收益和增值以及相应权益的资产。因此,与国有经济相联系的国有资本指的是国有的生产经营性资产(资本),不包括政府机关及非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也不包括国家所有的未开发的自然资源。

国有经济的存在形式从现有的企业实物形态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国有企业,从价值形态看,其实质是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存在是国有资本动态和静态的统一。从财产组织形态看,国有经济的载体是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合资、合作企业,因此,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组织,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国有经济的载体不纯粹是国有企业,在股份制企业和各种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参股。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是两个相联又不同的经济概念。前者是指国有经济的微观经济形式,是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国有企业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国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转变经营机制,使国有经济更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结果将是“国有企业”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但国有经济随着国有资本的积累和国家投资的增加,其资本规模是绝对地扩大,主导作用是绝对地增强。市场经济否定的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是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战略性改组,目标是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建立成投资主体多元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通过战略上的调整布局,收缩战线,探讨新的实现形式,更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探讨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的实现形式。国有独资企业甚至国有控股企业可能从市场竞争的一般领域退出,但国有资本绝不会完全放弃具有盈利性又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竞争性领域。

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国有经济的定位也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目标只能是利润最大化,它的地位只能是微观经济主体,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对象。但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导。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求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必须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国有经济法律调整的对象与范围

国有经济法律制度调整的对象是国有参与关系。众所周知,经济法是调整现代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国家通过国有资本对市场的微观参与,实现自己的宏观政策目标,提高和促进国民经济的质量,已经成为当代政府十分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之一。因此国有参与关系一直都是经济法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一调整目标的实现,就是依靠国有经济法律。由此可见,国有经济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调整对象就是国有参与关系,即国家利用国有资本参与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从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国有参与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其二是国有资本运营关系,其三则是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如何正确把握这三种关系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明确国有参与主体各自的法律地位,清楚界定各种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明确监管、运营和改革的规则内容及实施程序,这些就是我们运用国有经济法对国有参与关系进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国有资产监管关系是指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运用监管的手段,对国有参与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的规划、检查、督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对这一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被称为国有资产监管法。除了制定国有资产监管法外,还应当制定国家投资决策法、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国有资产统计法、国有资产审计法、国有资产收益法、国有资产流失查处法,等等。

国有资本运营关系是指国家或政府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将国有资本投入特定的企业或金融性的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作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对这一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被称为国有资本运营法。国有资本运营法具体包括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法、国有资本委托经营管理法、国有资本租赁法、国有产权交易法、国有控股公司法等。

国有企业改革关系是指运用国有资本投资成立的国有企业,在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断改进外部条件及内部管理,从而形成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对这一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被称为国有企业改革法。国有企业改革法具体包括:国有公司法、国有公司内设机构设置法、国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薪酬法、国有公司重整法、国有公司破产清算法等。

通过法律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与控制作用。

三、国有经济法律调整的基本原则

国有经济法律调整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国有经济法立法、执法、司法始终的根本准则,是调整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国有资本运营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关系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对国有经济法的本质和规律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不易变动性。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法律调整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

(一)国家统一所有与政府分级行使相结合的原则尽管国家作为拟制主体是否可以担当所有者角色一直存在学术上的争议,但是我国单一制的政治体制以及国有资产全民所有的传统属性决定了任何在法律上分割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努力都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当前和将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法律必然还将继续坚持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统一所有者。这也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将会坚持的一个现实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道路上无所作为。正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所显示的那样,通过赋予各级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益的权利,我们仍然可以间接地默认地方对部分国有资产的现实控制权,某种程度上满足其现实的产权要求。通过划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范围和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权力等事项,明确中央与地方分别管理国有经济和享有其收益的各项权力,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积极性和管理效能,更好地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

(二)出资者与监管者相分离的原则一套有效的运行体制,必须是行使者与监管者有效分离。然而在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资委不仅作为出资者代表,行使着“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超级权利,而且担负着“监管者”的重任。这种出资者与监管者身份重合的机制难以做到真正的政企分开,从而也就影响了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我们认为应该由人大通过立法授权一部分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来代表国家行使出资者权利,而将国资委定位为监管者,同时也应该通过立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国资委进行再监督的经常性机制,从而真正做到出资者与监管者相分离。

(三)公益性与营利性相结合的原则

国有经济所具有的公益性和营利性双重属性决定了我们在利用法律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时必须坚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根据国有资产的双重属性,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如对以营利性为主的国有资产,主要用于参股一般工商企业,依据私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确保其具有与一般工商企业完全相同的法律地位,享有充分的自;而对以公益性为主的国有资产,则主要是用于创办国有企业(其中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依据公法,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其政府工具的作用,追求社会公平,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同时,要看到国有企业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双重属性,要明确国有企业营利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公益服务,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放弃营利性目标而服从公益性目标。

(四)重点突破与系统解决相结合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有经济立法一直处于一种结构不佳与权威欠缺的无序状态,目前的国有经济法体系中几乎没有法律,甚至有影响的行政法规都不多,相反各部门的政策和红头文件却多如牛毛,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法律体系的混乱。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立法成效,应该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如首先选择制定《国有资产监管法》,以权威立法方式规范国资监管机制,然后还可以制定《国有资本运营法》和《国有公司法》,在时机成熟时还可以制定《国有经济法》。通过建立逻辑结构合理的法律框架,统率起整个国有经济法律体系。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国有经济决不是靠单纯的国有经济立法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系统问题,因此在现行体制下,必须依靠整个社会机制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比如在国资监管层面上,虽然国资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许多监管职能还掌握在其他政府机构如财政、税收、计划等部门的手中,这决定了政府监管体制的合力协调与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监管的效能;又如在国资运营层面上,为国资寻找安全可靠的信托机构将对这部分国资的保值增值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如何规范当前最为混乱的信托市场则有待于金融法制的配合与促进;再如在国企改革层面上,税收的优惠、财政的补助、坏帐的冲销以及社会保障的建立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wWw.gWyoO

在以上几项基本原则中,国家统一所有与政府分级行使相结合原则实质上进行了一次国有产权的重新界定,必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率,它是国有经济法的基石;而出资者与监管者相分离原则摆正了监管权与股东权之间的关系,是提高监管效能与运营效率的基本制度安排,而公益性与营利性相结合原则则为国有企业乃至与整个国有经济的定位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这两个原则都是国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至于重点突破与系统解决相结合原则则为国资改革与立法提供了现实的基本思路,它是国有经济法的操作性原则。这四个原则之间互为条件、有机联系,描述了整个国有经济法的基本脉络,它们应该被贯穿于整个国有经济法律制度的始终,指导我们建立起一个高效有序的国有经济法律体系,推动整个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注释】

[1]伍柏麟、孙伯良:《论国有经济的核心地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篇4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他们利用各自的生产条件和优势,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如下表:

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由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形式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与国有经济不同,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

私营经济 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剥削性质。我国对私营经济的方针是鼓励发展、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和管理。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三资企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

例1. 在我国要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④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企业

分析:本题考查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品等环境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故①②④正确;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只是起主导作用,故③错误。

答案:B

例2.2012年1月11日全国工商联在京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近25万亿,同比增长38.6%,我国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说明( )

A. 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05).

篇6

关键词:资讯经济;新经济;产业

资讯经济又称信息经济、IT经济。所谓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为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技术、智力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新经济时代的21世纪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的世纪,一个科学文化与社会经济高度交融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

在资讯产业中既有竞争性产业又有基础性产业。对前者而言,引入竞争机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后者而言,近几年来的国际经验表明,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手段。过去被认为是“天然垄断”的行业,由于技术变革和市场变迁,现在已开始不同程度地加入到竞争行列。所以,运用市场机制对发展资讯产业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新经济中的资讯产业与以往传统信息产业不同,其应用范围更广,技术要求更高,且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资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力支撑的,计算机产业是资讯产业的最核心部门,资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它的每一次革命都将引起资讯产业中其他产业的巨大发展。计算机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初期成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它是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电子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和最集中的代表。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崛起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信息高科技是新经济的先导,信息产业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当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信息的地位将更显重要,社会信息化、信息现代化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本标志。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就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讯经济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资讯经济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它使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增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使整个社会联为一体,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资讯经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开发资源,凭借其技术优势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并对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进行着破旧立新的根本变革,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生命力。资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减少了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了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而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它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材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特征是机械化。因而发展资讯经济需要更多的富有智慧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一般地说,资讯经济的概念总是根据信息和产业信息规模在整个新经济中的作用来确定的。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始终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资讯经济就是表现为信息与社会生产的联系。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的崛起成为了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它的生产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技术产业,它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当代资讯产业之所以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产业,还在于它能推动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所形成的当代高技术群以及高技术产业群,是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资讯经济确实是新经济的领头羊。

人类语言和文字的出现,为资讯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才促进了资讯产业的真正崛起,也正是这一时期才提出了资讯产业这一概念。传统的经济学说都是研究物质、能量等内容,而资讯经济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前提的,信息技术是资讯经济的技术载体。因而,凡进行信息收集、信息产品生产和传递、信息贮存的部门以及直接生产信息处理工具和信息物质载体的部门均是信息产业家庭中的一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讯产业的外延是不断扩大的。最早人们把计算机产业、信息处理产业和信息媒介产业作为信息产业,后来人们又把信息传播传导业、信息流通业、知识生产业等扩大成为信息产业。因此,资讯产业成为一个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的产业。

资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一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中的能力和地位。当然,我国的资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已大大缩小了。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时代的规律,加速培育自己的资讯产业,发展资讯经济,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传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02(9).

2、赵顺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6).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10-23.

篇7

【关键词】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方向

0. 引言

改革是进步和发展的直接体现。对于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石油天然气来说改革势在必行,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石油天然气可持续供应[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石油天气行业有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改革并非一朝任务,是个长期的历程。进一步深入市场化改革,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市场化效应;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投融资体系;同时,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改革价格体制;形成多元化的产权制度等以推进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这一自然垄断产业重焕生机和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1. 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的特性

1.1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使得能源的日趋衰竭,能源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能源安全。如今,掌握了能源的主动权,则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也掌握了国家之间进行较量的先机。应该积极做好:第一,加大国内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力,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国内保障机制。第二,争取最大限度的对世界能源资源的争夺。深化改革石油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国家安全建设。

1.2事关现代化建设和民生建设

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离不开能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价值链有着直接的影响,且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化的推挤以及人们汽车消费的大众化,石油天然气需求量日趋增加,以至于对进口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保证好能源的持续性供应和成本低效益高的需求[2]。石油天然气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生的建设。

1.3改革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等竞争型行业的改革都有一定进展和成效。但是,石油天然气的改革却没有很好的跟上步伐,成为其他行业进一步的改革的压力和阻碍。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改革是行业发展需求不成熟,供应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一直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是以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作为主导的,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以及资源的分割状况较为严重,不同的利益汇集一起,难以区分[3]。我国石油天然气的特性决定了其改革具有特殊性。

2. 我国石油天气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

2.1规模化的经济性

石油天然气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此角度看,石油天然气行业有着较强的规模化经济性,主要体现在资源分布广,开发的成本高,输送投入大,技术性安全性强。自然垄断行业的一个表现就是规模化经济,如何处理规模经营和垄断,是改革的重点,决定着行业能否很好的发展,是否有着很大的竞争力[5]。

2.1一体化经营

我们通常生活生产使用的汽油、煤气、天然气等,都是由石油天然气行业经过开发勘探、管道运输、销售使用等不同环节进行的,每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相互是密切联系的。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及收益。因而我国的石油都是采用上下级的一体性经营模式。

2.3自然垄断和竞争业务交叉

由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体性经营的特点,使得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业务交叉。主要体现在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勘探和销售两个环节都有着市场竞争性的,管段运输有自然垄断性。竞争性业务必须在市场作用下进行,但自然垄断环节的经营者却极少,可能出现垄断经营。

2.4技术和环境影响大

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需要勘探、钻井、管道等不同的技术联合完成。各项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质量和效用。技术的进步对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和治理石油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重点之一。

3. 我国石油天然行业改革的方向

3.1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我国石油天气行业运营管理模式是政企管理,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各个政府部门对自我职能进行集中分散,分散之后仍保留行政职能。建立了综合性的能源政府管理部门,以行业发展为基点,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分开政府的制定和监管职能,实现依法监管,完善各项行政审批等制度,加强技术、安全、环保等领域的社会监管。

3.2价格体制

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是行业进行改革的最大难题。目前,我国现阶段,在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市场化经济的体制,市场化的法律法规等配套条件都不够成熟,改革进程应该环环推进,将石油天然气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作为改革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进行市场化价格改革。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化 发展战略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来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我国政府来说,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晚,最近几年才幵始认识并正式提出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高度,文化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斐然,体现在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扩大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表1显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快速增长,由2004年的310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过万亿元。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表1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统计表(2004-2012)

年度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

2004 3102 --

2005 4253 37.1

2006 5123 20.45

2007 6455 26.00

2008 7166 11.01

2009 8786 22.60

2010 11052 25.79

2011 12306 26.88

2012 13750 27.3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整理。

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2004-2008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4.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2.6%)近一倍,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

文化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较快,逐渐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普遍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江苏省和山西省平均每年增速为24%,湖南省和安徽省年平均增速保持20%左右,上海市年平均增速为15.4%,北京市增速为17.5%,各地区文化产业增速均超过GDP增长速度,保持整体稳定上升势头,逐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升高,在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商务服务、房地产业、零售批发业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金融行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划,同时从税收、税率、土地、金融、出口等具体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二是好多产业政策只停所在行政性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层次上,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三是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系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文化体制涉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管理、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文化企事业屯位和文化市场等文化主体机构。目前文化产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发展观念有待调整,文化产业符理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事业体制管理、财政划拨经费阶段。最后,一些地区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仍然采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做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在全新市场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学习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手段,以大文化的理念来指导文化产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布局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全面、长远、综合的全局规划、思路和方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要重新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职能定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在上海市现已完成的国有文艺院团、国有影剧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转变管理机制,如何学习现代企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布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产业项目分散、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来说,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重点解决国有文化资源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浪费突出等问题,使文化资源的管理得到加强,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好的资源潜力得到发挥。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类不良文化资产,应该依照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整合、重组、并购、合并,以提高文化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9

一、制造业

定义: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经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零售,均视为制造。制造业包含30个产业大类。

二、制造业的重要性

制造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每年增加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较大,从2003年的25.1%到2009年上升到34.7%。

2、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进而增加国民收入。2009年制造业提供了大约7719.53万个工作岗位。

3、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可以吸引外商的不断投资,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5、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讲,制造业规模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高达1.9550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首超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迎来了我国制造业的转折点,但是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较低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制造业内部结构——轻重工业得到了优化,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成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分别为35.91%、27.8%和23.47%。

虽然自2004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呈现降低状态,但是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生产效率低。仍然具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关键技术依赖引进。

制造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从2003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量为3693570万美元到2008年增长到4989483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方面,2003年为62404万美元,2008年增长到176603万美元。

四、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近两年来受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影响,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徘徊在50%左右,这是PM指数的一个分界点,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收缩的状态,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偏快的增速对经济运行形成的压力,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号召,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而不再是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将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但占总投资的比重将会减少,制造业对外商的依赖程度具有相对降低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时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外企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面临取消,同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运营环境不佳。据统计2012年FDI数据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并一度出现负增长,在5月份由负转正后,在6月和7月份再现连续负增长,这意味着部分外资在退出中国市场。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并且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些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低端制造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将会减少,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加,中国制造业将会发生升级转型的变化。

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2012年1-2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总和超过行业增加值50%。未来这些行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而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将会变弱。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以及产品高科技化的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逐步实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

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但是其地位保持不变。根据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历史看,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正是向工业强国、后工业时代迈进的关键时期。其工业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上升,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事实。

五、结论

虽然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从长期分析制造业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是其地位和主导作用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制造业总量以及增量在今后的时间里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吸纳的就业人数仍然呈增长趋势。其内部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从粗放型经济、低端制造业向集约型、高端制造业迈进。区域间,中西部地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土地价格便宜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集约型制造业,而东部地区利用其完整的工业配套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中国必将从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转为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主导产业;生产力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48-01

一、主导产业简介

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从量的方面看,它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四点:1、它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2、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故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3、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4、具有多层次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处于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所以多以产业群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二、生产力简介

追溯生产力的发展史,按时间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古代生产力(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一手工生产力阶段;其次是近代生产力(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一机器生产力阶段;第三阶段现代生产力(电子时代、生物时代)—信息生产力阶段;最后是当代生产力阶段一知识经济时代。从结构上说,其具体表现为由多种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组合方式下形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复杂而多变的有机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指由科学力、劳动力和自然力合成的一种创造特殊使用价值或提供特种劳务的社会力量。

三、从主导产业必备的条件看其在生产力经济中的作用

主导产业必备条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中区位商、产值比重、产业关联度主要体现在生产力系统多因素组合后的整体效果,着重于“整体层”方面;产业创新能力主要着眼于生产力系统因素本身方面阐释主导产业对生产力经济的作用。

(一)区位商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区域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不仅可以满足本地需求,还可以对外提品,有可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当区位商大于2时,表明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区域外向性,专业化程度较高,可以成为主导产业;当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产业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由区外来弥补;当区位商等于1时,表明该产业供给能力恰好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

区位商值显示了成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其自身价值的所在,是生态系统因素整合良好的表现。

(二)产值比重

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其产值比重一般占该区域15%以上。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主导产业产值比重越大,形成的扩散效应越强,越可以使整个生产力系统更加稳定。

(三)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度是赫希曼在1958年提出的。一般来说,主导产业与区内的其他产业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样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能通过集聚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影响其他非主导产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叫影响力;另一种是主导产业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这两种影响和起来叫主导产业的波及效果。

通常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大于1,即波及效果也大于1,通过其前后关联效应影响确保生产力系统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