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科学的概念

篇1

1 变应试教学为素养提升教学

语文课改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高考,学校是以高考成绩来衡量学科教学业绩的,如果扎扎实实抓课改,三年后高考成绩滑了坡怎么办?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我们语文老师,别费了力不讨好,我们原来都深有同感。但这次青岛考察学习,让我们转变了态度,原来是我们把课改和高考对立起来了。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个课改课程性质来看,并没有降低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考试能力,相反,课改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强了,更能应对高考,即用宽厚的语文素养去应对相对窄浅的高考是有余力的,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青岛市各中学近几年的高考出口不论是量还是质都胜于课改前,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青岛十七中,美术特色班每年上清华、中央美院二三十人,几乎全上一本院校。校长说,这得益于课改。再看青岛五十七中的展示课“文言实词的推断”真的是让学生学会了探究梳理,其深度己达我们高三的水平,五十八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以《秋天的怀念》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答题技巧、规范,也达到了我们高三有时也未达到的水平。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贯穿了课改意识,同时把高考意识有机地融于其中,真正实现了由教应试到提高素养的转变。青岛的实践表明:单纯的为高考而教学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用课改来统帅语文教学,应试才能有其存之皮和力之源。

2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在语文课改推行前,我们都是知识传授的能手和老兵,我们原来抛弃“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语文考纲”和“语文考纲说明”奉为语文教学的指南,考点分析精辟,知识点的解析传授细而到位,模拟考试密度和力度大到惊人,“一切为了高考”,其结果如何呢?高中三个年级人均成绩,即使考同样的题不会相差太远,人均分大概在90分左右吧,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记不牢,灵活性探究性的语文题目又很难突得破,其所考的成绩大都是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范围以内打不同程度的折扣,没讲到的做不起,讲到的,反复练习的也难全记得住,并再现不出来。于是,老师将知识扯破,嚼烂一点点,一次次地灌、沁(浸),学生获取的是知识这个“鱼”。学生觉得语文课听不听关系不大,老师费力不讨好,学生学了也未必考好。这也是事实,这也是我们长期的困惑。然而,语文课改是解除这个困惑的最佳办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获得一种认知的体验,要用情感与文本交流碰撞而生成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实践也表明:只有学生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学习实践,才能把方法学到手,用得活,才能够自己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青岛几所学校语文课改的共性就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点评,让学生参与文本对话,到文本中寻觅体验。如,青岛五十八中的文言实词推断,其方法就是从学生体验中来,再到体验中去,这样,获得知识的效率就高,真正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青岛十七中现代文阅读中总结出来的“紧扣主题,圈点勾画,分值定点,列点答题,准确答位”答题策略很具有操作性,这远比我们给答案好得多。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体验是深化内涵的必要过程。青岛市的语文同行在课改实践中切实有效的行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那就是重方法,重体验,带着学生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3 变大包大揽为主动放权还权

教书辛苦,教语文尤其辛苦。回首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一个“苦”字了得,其中的酸苦辛劳不言自明,何也?只因我们心慈勤劳,而几十年来大包大揽了语文教与学的全部,把教学的主导、主体合二为一个自己,把练为主线变成了百讲不厌(练),把本该学习主体学生的事也给包办了,你想不累就不行了。课文生字你要去查,词义你要去查,作文你要去改(一般不为尊重学生主见),甚至听写、默写、背诵你都得去亲历亲行。课堂上刚一把问题提出来,为了抢时间出效率,你马上替学生把所谓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你图省事,学生也乐得轻松,下次考试又不考,学生于是听不听无所谓。你辛苦的播种几乎是收获甚微。乖巧点的学生只是辛苦地记录了许多几乎不能再用的答案而已。考试后,面对大片低分,你问苍天,高中语文还怎样教啊?学生也苦闷,高中语文究竟怎样学啊?中间状态的学生则以为语文学与不学差不多。非语文教师则认为语文最好教。至少没有学生归零分。辛苦劳作,获此痛心结果,这完全是大包大揽惹的祸。语文课改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变“包”为“教”,变“送”为“导”,变课堂上的勤讲为善评,把“勤”移到课前课后,做到到位不越位,充分相信学生,该学生做的教师别去做,同时做到学生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也不讲。在操作的过程中强化“四个字”即“范”(老师示范)、“放”(放手学生,但不是放任)、“督”(督促学生)、“评”(点评、评价,注意积极评价)。青岛十七中教学三案(课前案、课堂案、课后案)教师勤于案的编导。重点在课堂案补缺,课前、课后案是学生的任务,责任明确,各司其责,师生互补。如,青岛二中张则会老师主讲的《荷花淀》引导学生归纳诗体小说特点,几个女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点评,就充分相信了学生,其表现为“生已贤于师”学生有了情感体验,自然就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如果教师不放手让学生实践,学会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信奉会教加会学才等于高效。

4 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应战

篇2

[关键词]微世界;科学发现学习;模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40-05

一 引言

微世界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式虚拟仿真学习环境,也是游戏化学习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与传统的讲授型和练习型教育软件不同,微世界倡导学习者像科学家一样,以做研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在微世界提供的虚拟仿真环境中,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经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分析数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实现知识的探究、发现、习得与建构。从形式上看,这种科学发现学习属于主动学习,符合人类自然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保持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学习结果上看,通过科学发现学习,学习者不仅能够习得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微世界已经成为国外教育技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很多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例如StarLogo,交互式物理、Model-IT等。

然而,当前的微世界软件往往只是关注了计算机建模和模拟功能的实现,而对学习者的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缺少支持。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学习表现为一种自我引导(self-redirected)的学习,对学习者的领域知识、科学发现技能和元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验研究表明,这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学习者在微世界中难以展开有效的科学发现学习。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片面追求模拟仿真而忽视对学习活动支持的微世界是不完整的,而应当从科学发现学习本身的认知模型切入,重新建构面向科学发现学习的微世界概念模型。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简要回顾微世界和科学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微世界中的知识表征和科学发现活动结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结构;最后,基于这个活动结构,建构支持科学发现学习的微世界概念模型。

二 研究回顾

1 微世界

微世界的概念最早于1980年由MIT的S,Papert教授提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证实了微世界对于促进学习者科学学习的有效性。当前,关于微世界的定义众多。卡内基梅隆大学的DiSessa教授给出了更为公认的定义:“微世界是一种基于知识的仿真计算环境。一般来说,微世界都提供有一套简易的操作方法,利用这些操作方法,学习者能够控制微世界的运行,进而探究并发现其中潜藏的领域知识。”这一定义强调了微世界的仿真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微世界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关于真实世界某个局部的简化的虚拟仿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习者能够自主地操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同时还能够观察到系统对这些操控作出的响应。而学习者的学习,就发生在其与系统不断的交互过程之中。比如,学习者可以在模拟生态的微世界中,通过创造和调整自己的虚拟生物,观察微世界运行情况,从而学习生态学。显然,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发现式的。

作为一种支持科学发现学习的教育软件,微世界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软件。Edwards认为;结构上,微世界由领域对象、底层模型、模拟接口和探究任务四部分组成:而在功能上,微世界是对某个特定科学领域的简化的计算机模拟,强调学习者与微世界软件的高度互动性,以及互动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2 科学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的提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和布鲁纳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现学习的研究已经从概念发现学习转向了科学发现学习。总的来说,当前的科学发现学习理论建立在科学发现的认知研究之上。而在研究取向上,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科学发现过程的研究。例如,Rivers和Vockell认为,科学发现学习是计划、执行、评价的循环过程; Linn和LehMan认为科学发现过程包括定义问题、描述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应用数据预测、得出结论等步骤。

二是关于科学发现的认知机制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来自于Klahr和Dunbar的科学发现的双重搜索理论(Scientific Discovery as Dual Search,简称SDDS)。该理论认为,科学发现实际上是发现者在假设空间和实验空间展开的双重搜索过程;整个科学发现过程与三个子过程密切相关,即搜索假设空间、检验假设和证据评估。其中,假设空间由发现者认为可能解释科学问题的所有假设构成;实验空间则是由发现者可以设计的所有实验构成。Jong和Joolingen在SDDS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假设空间和实验空间的结构,形成了扩展的科学发现双重搜索理论(ExtendedScientific Discovery as Dual Search,简称ESDDS)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现并不等于科学发现学习,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因此,当前关于科学发现的过程理论和认知理论都只能部分地解释科学发现学习活动机制。

三 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学习建模

如前所述,学习者主要是通过操控微世界中的对象和观察微世界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发现学习的。因此,为了分析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结构,我们将首先讨论微世界中的领域知识是如何表征给学习者的。

1 微世界中的领域知识表征

领域知识模型是微世界进行模拟仿真的知识基础,也是预期将被学习者发现并习得的底层模型。一般来说,领域知识模型通常被描述为概念和规则的知识集合,这也是传统的讲授型教育软件的知识表征方法。而在微世界中,从学习者的眼光看来,学习过程被还原为了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也被还原为微世界中的虚拟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者就是通过控制、观察和分析微世界中的虚拟实体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发现并习得领域知识的。

另一方面,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微世界中的这种知识表征方法是与面向对象的软件方法相一致的。实际上,微世界是将通常以概念和规则的形式呈现的领域知识做了面向对象的封装,将领域知识模型描述为领域对象(包括属性和方法)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所谓领域对象,即微世界中能够表征领域概念和规则的虚拟实体。例如,为了表征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引入小球和力两个领域对象,质量和加速度被看作是小球的属性,而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通过力与小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小球加速度的影响进行表征。

实际上,微世界的这种面向对象的领域知识表征方法根

源于这样的学习思想,即知识应当来源于学习者的具体经验。有的学者将领域对象称为“中介物”,意思是指领域对象一方面连接着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另一方面又连接着学习者所要探究的抽象的领域知识。

2 科学发现活动结构

如同所有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样,科学发现的活动结构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特征,包括执行层和元策略层(如图1所示)。

执行层包括了一组结构化的活动单元序列,包括问题描述、假设生成、设计实验、收集分析数据、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问题描述是科学发现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者需要凭借已掌握的领域知识、经验常识等,确认相关的领域变量和参数,陈述领域的整体特征。假设生成、设计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和验证假设形成了一个子循环过程。其中,假设生成是科学发现的核心过程。发现者利用假设阐述可能存在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假设生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发现者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实验结果。为了检验假设的真伪,发现者必须设计和执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者需要选择将被人为控制的变量(输入变量)和需要观察的变量(输出变量),并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执行完实验后,发现者必须分析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的预期一致。如果符合,那么可以认为假设成立:反之,发现者将回到假设生成,根据实验结果重新产生新的假设。当然,实验过程要求发现者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发现技能,例如,变量控制方法、数据处理技能等。

元策略层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发现的始终,是与执行层并行的,负责计划、监控、调节执行层的活动过程。由于科学发现是一种自我引导的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元策略层对于科学发现的成败至关重要。所谓元策略,是指关于如何进行科学发现的策略性和方法性知识。例如,假设的规范性描述方法、科学发现的步骤、如何设计实验等等。

3 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结构

然而,科学发现毕竟不等于科学发现学习。前者的主要目标在于发现某领域内的知识;而后者的目标不仅在于发现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领域知识,提高发现技能和发展元策略。因而,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模型应当在前述科学发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实验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活动常常遇到各种困难,Jong和Joolingen将这些困难归纳为四个方面;(1)假设生成的困难;(2)设计实验的困难;(3)分析实验数据的困难;(4)调节发现学习的困难。我们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些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是科学发现的新手,与专家相比在科学发现所需的领域知识、科学发现技能和元策略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习者的科学发现学习需要在领域知识、科学发现技能和元策略三方面获得支持。在支持形式上,可以通过提供解释性文本、数据处理工具、科学发现过程引导、元策略支持等方法予以实现。

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概括在科学发现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一,学习者的发现活动所形成的意义分布于整个科学发现活动过程中,通过反思发现过程,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出有价值的领域知识和元策略,即皮亚杰所说的反省抽象(reflective abstraction)。第二,反思必然引发学习者对先前已掌握的领域知识和元策略的思考,并将之与科学发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和策略建立关联;因而,反思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同化,形成意义建构。即皮亚杰所说的反省整合(reflective integration)。因此,我们认为,反思是科学发现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由于科学发现学习发生于微世界模拟的具体情境之中,因此,学习者习得的领域知识、科学发现技能和元策略是否能够顺利迁移到其他情境之中并不确定。为了促进学习者的迁移,科学发现学习也应当为学习者提供其他情境以实践其习得的领域知识、科学发现技能和元策略。这可以通过提问、练习或者游戏等多种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微世界中的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结构如图2所示。

四 支持科学发现学习的微世界概念模型

显然,科学发现学习属于典型的建构主义式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究、发现和建构是与其具体的学习行为紧密关联的,学习者的行为及其发生的情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Fabio等研究者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当以学习情境、学习行为与活动过程为建模核心。据此,我们认为,面向科学发现学习的微世界概念模型可以抽象为学生模型、情境模型、活动模型及其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在这个概念模型中,活动模型处于系统的逻辑层,而学生模型和知识模型处于系统的数据层。

活动模型是对科学发现学习活动结构的抽象,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结构化的交互界面,搭建起支持其科学发现学习的脚手架(scaffolding)。依据前述对科学发现学习活动模型的分析,我们将活动模型划分为过程性模块和支持性模块:

过程性模块包括问题模块、假设模块、实验模块、反思模块和迁移模块,分别与科学发现学习各个活动单元相对应。其中,问题模块用于向学习者阐述所要探究的问题,从而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把握问题的整体特点。在假设模块中,学习者可以提出假设,或者判定假设的真伪,学习者在假设模块中的操作行为将同步记录在学生模型的假设空间中。实验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实验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选取和操控领域对象以设计实验。反思模块则依据学生模型中关于学习者在微世界中的活动记录,为学习者提供反思支持。而迁移模块,则以多种方式呈现新的问题情境,以供学习者运用将学习所获运用于其他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迁移。

支持性模块包括工具模块和资源模块。工具模块意图为学习者提供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工具性支持,例如,数据处理工具、实验控制工具等。资源模块则是在实验和反思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关于领域知识和元策略的图文性支持。

学生模型负责跟踪并记录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人机交互行为和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者提出、验证了哪些假设,设计了哪些实验,使用了哪些辅助工具、查阅了哪些参考资源等等。

情境模型包括各种信息资源和工具资源,它们分布于活动模型的各个模块之中,为整个科学发现学习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例如,在问题模块中,学习者可以从问题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在仿真模块中,学习者可以从领域对象库中选用适宜的领域对象以作设计实验之用。

篇3

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

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出示课题:18.3.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一)三个操作,确定观察实例

(2)描点

(3)连线

师: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即按点从左到右,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并向两方伸展。所画图像向两方延伸,会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小结:根据解析式,如果x所取值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那么y的对应值的绝对值越来越小;而x所取值的绝对值越来越小(不为零),则y的对应值的绝对值越来越大。由此可知,图像向右或向左延伸,与x轴越来越靠近;图像向上或向下延伸,与y轴越来越靠近,但都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操作2(师生同步画图)

类比操作1,画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

(2)描点

(3)连线

师:对学生画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投影讲评,引导学生小结画反比例函数图像应注意的事项。

3.操作3(学生独立画图)

画反比例函数和 的图像。

(老师示范 自变量x的取值、描点)

(二)三次类比,分析本质属性

师:我们前面研究正比例函数是通过图像得到性质,这里我们同样通过函数图像来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问: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投影表格)

完成正反比例函数图像部分的填写

1.类比思考

问:正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师:观察、比较上面四个函数的图像,类比正比例函数性质的研究,请各小组从“图像的位置分布、函数的增减性”几个方面讨论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讨论参考问题:

(1)函数的图像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内?

(2)随着图像上的点的横坐标x逐渐增大,纵坐标y是怎样变化的?

(3)图像的每支都向两方无限延伸,它们可能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2.类比归纳

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的性质:

(边归纳边完成表格)

分组讨论,修正性质

师:以函数为例,若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取两点,如a(1,6),b(3,2),可知自变量x的值逐渐增大,y的值随着逐渐减小;若在第三象限的分支上取两点,如c(-1,-6),d(-3,-2),可知自变量x的值逐渐增大,y的值随着逐渐减小。但如果,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各取一点,如a(1,6),d(-3,-2),是否符合这一增减性规律?

生:应该加上“在每个象限内”或“在对于每个分支而言”或“当x>0或x<0”时,等等。

3.类比小结

对照表格,谈谈正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异同点。

(三)三层练习,进行巩固运用

(1)比例系数k分别是多少?

(2)图像分别在哪些象限?

(3)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怎样变化?

课堂小结

谈谈你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没有提到的部分,老师通过引导直接讲解,帮助学生进行小结)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还研究了它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归纳得出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对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内容教学,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两个:一是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二是结合图像分析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较正比例函数而言,较难操作画图,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这堂课力求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性质比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有关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知识构建。

(一)注重两种数学概念学习形式的有机结合

数学概念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数学概念形成,二是数学概念同化。数学概念形成需要的是对物体或事件的直接经验,从这些物体或事件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而在数学概念同化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但两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这两种数学概念学习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本例中设计了三个操作、三次类比、三层练习,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实例——分析本质属性——修正本质属性——练习简单运用”等几个阶段,这里运用的是数学概念形成的学习形式。本例从具体的操作实例出发,对反比例函数从k>0和k<0的两种情况分类研究操作画图,归纳得出了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的“本质属性”,再通过具体实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两点a(1,6),b(3,2)和第三象限的分支上的两点c(-1,-6),d(-3,-2),对性质进行检验与修正,最终概括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然而,在分析本质属性中,本课将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三次类比,运用了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形式。使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建立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同化新概念。

通过数学概念形成和数学概念同化两种学习形式的结合运用,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极好机会。

本例的一个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性质归纳中设计了“类比思考”、“类比归纳”、“类比小结”三个环节,对正反比例函数进行充分的类比,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利用函数图像来研究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掌握会更好。

另外,本课将反比例函数分成“k>0”和“k<0”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讲解中,借助图像和具体的点和坐标,再从具体到抽象,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性质中的难点。

数学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注意把握好数学思想的渗透时机,寻找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渗透方法。

(三)注重数学概念的过程教学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是课程目标内容,也是课程学习内容。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要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内部联系,结合学生的能力状况及知识水平,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分析、概括、形成过程,变“成果教学”为“过程教学”。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教学中,不是直接给出“在每一象限内”这一前提,而是先由学生类比得出“k>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k<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这一不正确的结论。再给出具体的函数上的两点a(1,6),d(-3,-2),讨论是否符合这一增减性规律。最后,对得到的结论进行修正。

学生在这一讨论后,提出了不同的修正方案,有“对于每一个分支而言”、“对于每个象限”而言、“当x>0时”等。这一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质疑、尝试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归纳和总结,使课堂成为学生能动地、创造性的生成过程,避免了把数学概念绝对化,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的认识。

总之,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有所依据,能够创见性地解决问题。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概念教学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

整理

参考文献:

[1]瑜文琪.要重视概念和知识的发展过程的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

[2]奚定华等.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本文以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行为科学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人的行为,把人的行为作为管理会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关键词:

行为科学;管理会计;决策会计;责任会计

行为科学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强调要关注人的需求、思想、感情、创造力。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的发展密不可分,行为科学认为“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会计从标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到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经验证明,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一、行为科学理论

美国管理学会在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约创立的。如今行为科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

(一)组织行为理论

“社会人”的思想是组织行为理论的基础,它认为“人”是组织管理的核心。依照行为理论进行组织管理,可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终提高组织效率。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求,而激励对需求起着激发、驱动和强化的作用。

1.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构成了金字塔型结构。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发挥最大的激励效应;当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高一个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发出来。

2.双因素理论

根据双因素理论,可以将组织环境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安全等等,这些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激励因素,包括为组织成员取得成就和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等因素,它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具有强化和激励作用。

(三)决策模型

决策模型指的是基于不同的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所得出的指导决策的原则,它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的“先见”,并将其贯穿于决策过程之始终。例如,科学管理理论依照“经济人”假设,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总体目标,将经济激励作为激励组织成员的基本的或唯一的手段,其决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则为“决策最优化”。而行为科学理论则强调的是对“人”的社会激励作用,“决策满意化”是其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改变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以便引导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各成员的行为至组织目标,同时,还要使组织成员认知到个体的目标可以在组织的目标中得以实现。例如,“参与制”的民主管理方法,就为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满足了组织成员受到尊重的需要。平衡记分卡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好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于它融入了行为科学的思想。在财富500强中,超过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了平衡记分卡。在平衡记分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有关,而且还与本部门的平衡记分卡有关,与整个企业的平衡记分卡有关,组织成员可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倒向组织目标。

(一)决策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假设由“经济人”转向了“社会人”。因此,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决策目标而言,由原来的单一化的目标向现在的多样化的决策目标转变,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差异,最终使二者协调一致;第二,就决策原则而言,则由原来的“最优化”原则转化为“满意性”的原则;第三,就控制会计而言,行为控制会计改变了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发挥多种激励因素,包括物质层面的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因素,特别是精神层面因素的作用,能够激励和引导组织各部门和各个成员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贡献,并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各自的个体目标和需要也得到了最好的满足;第四,就业绩评价会计而言,业绩评价会计对业绩的计量、评价和监控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财务指标,也应当包括非财务指标;既要包括反映物质因素的指标,也应当包括反映精神因素的指标,进而有效地激励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目标一致”的原则下,使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协调,以实现整体利益最的大化。

(二)责任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与行为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团队建设以及综合考核与评价来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1.行为观的团队建设

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行为及个人绩效对组织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是提升整个组织效能的关键。按照行为科学理论,责任会计中心工作应当以团队建设为基础。将观念相似、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责任群体,以实现成员间的互补与密切协作,形成群体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规模效应”。

2.行为观的激励机制

现代管理会计融入了行为科学的范畴,将激励机制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一是激励员工认同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二是激励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根据行为科学理论,要影响人的行为,首先要满足人的动机。而动机是由需要引发的,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内部的动机需要外部的刺激,包括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激励工具。当组织的目标同时也是个体的目标的时候,组织效能的实现便水到渠成了。

(三)行为科学在预算(规划会计)中的应用

预算是决策目标的数量表现,预算能促使和激励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采取一致行动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1.行为观的预算编制与分解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人”假设,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一是要把目标最优转变为目标满意,制定多样化指标的预算体系,以调动各层级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要采取“参与制”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在预算的分解和执行环节也要充分尊重下层执行者的意愿。

2.行为观的预算执行与评价

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预算体系,由于各执行单位均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因此在其执行与控制的实施中,不仅要妥善协调上下级关系,而且还要妥善协调同级单位之间的关系,使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力求符合“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分预算体系,其执行与评价、控制和考核,应当主要依靠执行者本身自主进行,让执行者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

(四)行为科学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成本控制是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传统成本控制是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来控制成本,而行为观的成本控制的特点则具体表现在:标准的制定应该实行广泛的“参与制”,建立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及时地为标准的执行者提供差异化信息,以便执行者能够经常而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成本标准的执行情况,使他们能够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可见,行为观成本控制是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而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奖惩。

三、结束语

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与行为科学理论相伴而生的。它是按照先由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由群体行为到组织行为、再由组织行为到社会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展开的。在管理会计产生的早期阶段,比较注重对个体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成本的降低;而在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则比较注重对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提高组织竞争力。随着行为管理科学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管理会计,必定要把组织行为放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以使组织行为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总之,现代管理会计只有通过人的行为和人的作用,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上,只有以人本管理为基础,才能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有序发展。

作者:连小军 单位:河南省公安厅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管理理论 范式 演进

一、 管理范式的缺失

“范式”的英文为“Paradigm”,源自希腊词“Paradeig-ma”,意指“模范”或“模型”,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假设,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共同体信念”,只有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共同信念,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库恩在“范式”概念中还强调了社会心理的因素,使之具有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涵,强调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命题等理性的规则,使范式又有了方法、模型或模式的内涵。

在管理领域,根据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管理范式,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即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管理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管理理论的一种传统并为管理研究规定了努力的方向。

自从人群出现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管理活动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能找到古代哲人对管理思想的智慧之光。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为诞生标志。在这百年间,管理理论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直至走入管理理论丛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然而统观现有的管理理论文献,却少有对管理范式进行探讨,似乎管理范式并不存在。尽管库恩的范式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但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在学科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似乎不适用严格的范式理论来描述。从“科学共同体信念”的角度看,管理学似乎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信念。管理学的研究者大都来自于管理实践一线,他们以自己的经验观察和知识背景为出发点,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组织环境、组织地位的不同,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也无法形成统一的范式。故管理范式似乎先天不足,后天的发展也似乎无法走向统一。

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

(1)科学管理的兴起

科学管理是伴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产生的,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思想理论,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产组织合理化和生产作业标准化的科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有:

(1)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进行动作研究,使劳动方法标准化,以提高劳动效率;

(2)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3)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泰勒主张把管理人员从工人中分离出来,使得有人开始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由于采用了科学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

2.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一般管理》

法约尔探讨了管理的一般理论,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的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构成的,并总结了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他认为这些原则对于提高管理过程效率至关重要。

3.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则提出了“理想的科层组织关系”理论,并将权力的类型分为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和法理型权力三种,指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韦伯其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2)行为科学的产生

相较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着重于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管理,研究者开始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面,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有:

1. 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和工人》等著作,在“霍桑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企业中除了存在着“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2. 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因此,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促使管理者开始关注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将对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目标管理等。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带来的是“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能增加满意感。

篇6

很多老师都表示要反省和改进工作方法。大家可能都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某个地方没有做好。属于技术问题。其实,即便你下次在这里做好了,往往又会在别的地方出问题。这种现象说明:改变学生的行为的失败,常常不是某一点的失误,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是缺乏对一件事情的整体性把握。具体说,也就是缺乏系统行为的概念。

关于系统行为,本栏目在以前有过很多探讨。如果老师们认真研读过以前的相关案例,就可以运用点评中讲的系统行为分析方法来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走出困惑,就不会像有些学生在教材中已经有了相关解说和例题的情况下还在喊“作业不会做”。我一再呼吁大家认真阅读以前的案例和点评,请大家围绕系统行为的概念来写案例,但是很多老师置若罔闻,把参与栏目的行动变成了一时的冲动。这也从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许多老师自己还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怎么能带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呢?

不过,这些问题使我思考从另外的角度来再次阐述系统行为的概念,同时也思考如何改进我们栏目的管理方式,以保证参与的老师们确实有收益。这里,我再次阐述系统行为的概念,说明改变学生是一种系统行为。理解了系统行为的概念,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教师改变学生的努力常常会失败了。

我们人类所展现的各种行为。除了一些被动、简单、低级的反射和反应,大多数的行为既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社会性,又具有认知和管理的成分。前者属于传统的行为科学研究范畴,而后者则是比较复杂的行为,属于系统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

一个复杂行为显现出来的“外在动作”,只是人脑的认知和管理行为系统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这些“动作”背后丰富的认知和管理内涵,比如动机、意愿、策略、计划和调控等内部机制,都隐藏在行为的背后,都是行为背后“看不见的手”。这些思想和认知成分的不同质量和状态的组合,使得行为表现出巨大的丰富性。同样的一个动作,可能是情绪唤起的激动,可能是有目标没有谋划的冲动,可能是没有目的的盲动,可能是只有感受的蠕动,也可能是对刺激产生的反射和反应,还可能就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习惯性的举动。

在这些形形的行为中,和成功有缘的,只是那些有严谨的认知和管理的行为,也就是有崇高目的、合理目标、精细计划、严谨监控和灵巧调整的系统行为。系统行为也就是高质量的行动,只有高质量的行动才能获取成功。

当我们想改变学生的某_一种行为时,要学会去感知这种行为表象背后的相关因素,了解其行为的动机和意图,才能正确去应对和引导。不能用类似外科手术的简单方式直接对行为本身下手加以“删除”或“增补”。一些老师处理问题时常常因为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出手而惨遭失败。这个“青红皂白”,就是行为表象的前因后果和认知因素。学生行为的改变。需要教师打造一个完整的、促其改变的系统行为。

从众多的案例来看,成功改变的案例都是一首首“阳光五部曲”(即:爱一感一巧一慢一奖。具体说就是从爱心出发去理解和亲近学生,以感悟和感化学生为行动的目标,用巧妙的方法去彰响和引导学生,给学生时间慢慢转化,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奖励)的完美演奏。而失败,常常是因为用简单的习惯和情绪反应来试图改变学生的行为,宰牛用了杀鸡刀:或者是系统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而不能及时调整。本期组稿时我看到的众多班主任案例中有一个就是老师努力帮助学生转变,其设计和方案都非常完整、到位,但是老师急于求成。过分表扬学生,意图太过明显而丧失了正面鼓励功效,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改变工程功亏一箦。

而邓老师的纠正手法很专业,从认真与学生交谈了解情况开始,先获得孩子的信任,愿意与他配合:然后正确锁定口吃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的心理压力。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后,他从心理解压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并给予持续的支持和鼓励,最终让学生走出了口吃的阴影。

篇7

百年以来,管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经济人”的科学管理阶段,以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社会人”的行为科学阶段,以及以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知识人”的知识经济阶段。

泰勒首次将管理视为一门科学。他指出,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并且主张把计划职能从工人的工作内容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的计划部门去做,从事计划职能的人员被称为管理者,负责执行计划职能的人被称为劳动者。泰勒的理论在当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首先,泰勒的思想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内容也比较窄,基本没有涉及组织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此外,虽然泰勒的理论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合理化,但把雇员和业务都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法国的亨利 · 法约尔(Henry Fayol)、德国的马克斯 · 韦伯(Max Weber)等人对泰勒的管理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聚焦于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以及管理者职责分工的合理化,奠定了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

进入20世纪中叶,管理学向多样化发展,管理学派林立,其中最重要的是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作是活的机器、经济人,而行为科学学派则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影响员工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员工的工作情绪。通过行为科学研究,管理学家掌握了员工行为的规律,找出了对待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效率的新途径。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级,并认为,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而且只有排在前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也才会显现出激励作用。

无疑,泰勒制和马斯洛的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仍有巨大的挖掘和应用价值。但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管理思想也进入了知识管理阶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彼得 · 德鲁克就已经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在知识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资源是知识,知识工作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一位管理者。进入80年代,德鲁克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系统论述了隐性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他认为知识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就是让知识管理不仅仅对客观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而且要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野中郁次郎构建了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以及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篇8

背景回顾

2016年,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OD)这个词好像越来越火,各种HR群中OD岗位的招聘频繁出现;身边一些十多年来每年开办学习与发展年会的培训机构,今年把年会主题改为了组织发展年会。跟一些培训和咨询界同行交流时,他们提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已不仅仅满足于培训和人才发展方面的解决方案,而是期望有更多途径帮助到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创新。

组织发展这一专业领域在西方伴随企业的发展已经历六十多年,这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该领域涵盖了行动研究、组织行为科学、心理学、团体动力、系统理论、变革理论、领导力发展等领域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生成新的理论和实践,非常富有生命力。从早期奠定了OD基石的肯特・莱温(Kurt Levin)关于行动研究、团体动力、变革理论的研究,到阿加瑞斯(Argyris)对组织学习的研究,以及沙因(Schein)对过程咨询的研究,这些大师级前辈们对组织行为科学的探索为全世界范围内组织发展实践者们提供着理论和实践的指引。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蓬勃发展,组织发展(OD)这个专业领域也会在中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例如在今年,国内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创业企业,一度火热的互联网+、O2O等领域的企业也开始进入冷静发展期。然而,在初创和各种炒作的热情过后,这些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如何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如何处理合伙人团队的磨合和冲突,如何在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中摸索业务方向,无数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等新技术冲击下转型升级……企业面临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些都是OD实践者们大有可为的舞台。

作为一名还在学习和探索中的OD实践者,我认为中国太多的企业需要获得OD实践者的支持,需要开始在企业内培养OD人才。组织发展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在国内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是组织发展的主要实践者,而OD专业实践者则是助力企业家和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角色。

目前较火的HR业务伙伴的转型也意味着企业期望HR更多支持到业务战略“从生成到落地”的过程中,支持组织和团队快速适应变化,所以OD视角和一些OD相关能力,对期望密切支持配合业务的HR人士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企业,比如阿里巴巴,除了设立HRBP的角色,还设有业务OD的角色,运用OD的方法与工具助力业务。OD一词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像“HR”一样被更多企业和专业人士所认识。

解读

虽然说组织发展(OD)在国内也不是一个新词了,但国内对组织发展的理解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大家提到所在的公司在组织发展方面具体做什么时往往提到的还只是人才发展、组织架构设计等。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和HR还没有真正接触到OD背后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实践。

释放人才和团队的潜能

组织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组织系统整体有效性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以系统整体为关注点,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石。人才发展在企业发展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关注了人才的发展,组织的文化土壤和配套机制没有跟上时,人才的潜力也无法最大发挥。这就如同树叶和树的关系,如果树的整体运作和精气神不够通畅,树叶也无法很好地展现生机。

我们在组织发展咨询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企业,看到无论是越来越多涌现的创业企业,还是力求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突破的企业,其任何业务战略上的摸索和调整,都意味着组织内部相应的一系列调适、匹配和各种层面的变化。而组织发展(OD)这个专业领域要解决的核心,就是关于如何让组织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让组织可持续性地健康发展,如何让人、团队、组织的潜能最大释放。

适应外部,整合内部

MIT教授、过程咨询和组织文化研究的鼻祖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曾提出:所有组织――无论何种规模和类型,都会面临两类问题:

・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如何不断去适应外部?

・为帮助组织顺利适应外部,怎样相应地整合内部?

而这两个维度也将组织发展(OD)实践者与战略专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战略专家辅助高层领导做出决策,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保持活力;而OD实践者要帮助高层领导充分发展组织内部,为实现组织远大的外部目标提供保障。OD实践者和战略专家如同手足,OD可以帮助组织做好充足的内部准备,从而实现具有挑战性的、远大的外部目标。

沙因教授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的这段话,今天仍可以很好地诠释“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组织发展这个领域”。因为他所提的这两类问题是任何企业绕不过去的命题,特别是在当今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而我们在服务各种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过程中,也不断看到OD理论背后揭示的关于人、团队和组织的规律性的东西对国内企业的可适用性。从事OD实践这个专业领域的实践者,需要秉承基于人本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从人才发展到组织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点从人才发展转到了组织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意识到仅仅做人才发展是不够的。我们在所接触的企业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阿里巴巴背景出来创业的公司不论规模大小都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这些创业团队中有阿里背景的和没有阿里背景的成员有一个很鲜明的差异,体现在对使命、文化、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上。

篇9

论文摘要:管理学原理是随着管理能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渐受关注而形成的;《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它涵盖两条主要的逻辑路径: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这一致思路径规定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着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zuowen/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html/jianli/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html/jianli/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html/zongjie/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html/jianli/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篇10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59-03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君民)、父子、夫妇等,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倡导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 2002年,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2]。

当然,应当认为,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要退却,或者被批判、否定,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会流行,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其三,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

其四,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主要是心理学,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例如,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研究成果少,研究水平不高,研究视角有限,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需求是心理活动,也是外在行为,研究需求,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等等。

其四,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益分析,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常常是片面的,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情爱、子女、财务、服务(家务)。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如爱、爱情、感情,等等,否则,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当今西方社会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是说不清的,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换、回报、应答,互利互惠,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均衡,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有哪些需求失衡,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通过规范化操作,诊断需求满足情况,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4-12.

[3]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 6):910-915.

[5] 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84-8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1-238.

[7]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8.

[8] 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