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的要义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科的要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课前准备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二、做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准备部分的时间:每课时按45分钟为例,一般占7~9分钟为宜;其内容一般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1)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2)它能活跃课堂气氛,全面发展身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学习。(3)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使身体得到一般发展。总之准备活动组织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伤害事故的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三、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因为身体的原因,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跑得没有别人快、跳得没有别人远、动作做得没有别人好看等等,这些最直观的差异在每节课上都会体现出来。体育教师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练习,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目标的内容。例如跳高的练习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快速跑可以有不同的起跑点但终点相同,跨栏跑可以有不同的栏高进行跨栏练习等。可以按性别分组,按体能分组,按兴趣分组,考核评价可以有不同的标准等等,体育教师着重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
四、上课过程中要讲与练相结合
课前应该做好准备活动,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立即参加激烈的运动,不仅无法发挥最佳水平,还可能导致如肌肉撕裂和关节扭伤等意外事故。这个就是我们在课堂常常遇到的某某学生跌倒了,某某学生扭伤脚了等等。这也是我们上课的安全隐患!因此体育课的准备运动,既是锻炼身体的前提,又是防范安全事故的保障,我们一定要做好落实,为营造一个安全、活泼的课堂而努力。
体育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的身体实践为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就是练为主,同时辅以讲解,讲是练的前提,练是讲的保证,一节体育课如讲得太多,势必会影响练习密度,如讲得不够详细、具体,则又会影响练的质量与效果,所以讲与练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送、转、挺、推、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其次要示范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给学生联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动作。
五、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低年学生的可塑很强,只有合理训练,才能使其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这样以来,学生由兴趣开始逐渐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女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跳绳、健美操、羽毛球等授课内容;男生则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全面发展,选择篮球、足球、武术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唤醒他们自觉锻炼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六、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七、科学锻炼,注意安全
篇2
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是师生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提问的首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由认识的现实阶段向潜在阶段发展,这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必经阶段;把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提问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学习及生活等许多方面的困难,了解到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观点、态度。通过提问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提问应运用哪些诀巧呢?
1.把握好难度和提问的时机
难易不当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提问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如果问题过易,学生回答轻而易举,提问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一般说来,提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提问题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而定,不难发现,在一个班级提问顺利的问题到另一个班级也许就行不通。同样,把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不同问题交叉运用
课堂上,教师通常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类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检查性问题。这类问题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单词、短语、句子等是否理解,因此,所期待的回答不必冗长。发挥性问题是指有些问题不希望学生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而是希望学生尽量多进行一些阐述。提问这样的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焦点不要过于集中,或者说,要将问题问得泛一些。这样学生就可有更多的发挥。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就是发挥性问题,而“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 workin the evening?”就不是发挥性的。学生对于后者的回答很可能只说“yes,ido”。当学生对于发挥性问题有一些回答后,教师如果还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就可以进一步提示,如教师可用“what about...?”来引起某方面的话题。
3.停顿时间要适当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
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4.提示要适当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如果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例如一个教师说“canyouelaborateyouranswers?”若学生没能反应,教师应迅速改变说法,如“canyousaysomethingaboutit?”等等。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5.反馈要注意方法
每个问题回答完毕和整个提问结束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需要提出的是,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预先估计到学生的各种回答。对于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要热情地毫不含糊地给以充分地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就感。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在指出其错误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可由教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也可让另外的学生继续回答。总之,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6.提问形式要多样
(1)教师问,全班答,如回答多种多样,再叫单个学生回答
。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此种回答方式有时会影响课堂纪律,过多或不恰当使用此种方式会使课堂秩序混乱。
(2)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然后让一个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使全班学生处于高度思考的状态。
(3)教师先叫一个学生,然后再提出问题。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但容易使没叫到的学生放松注意力,觉得问题与他无关。
(4)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回答。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回答,但容易使水平高的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太多,而水平低的学生机会太少。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安全 措施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10-01
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通常都是在室外进行,在教学中稍有一点疏忽,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当前,小学体育为了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降低教材的难度,取消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大的体育项目。所以,学校内部的单杠和跳山羊等体育器械都成了摆设,既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贯彻。
一、加强小课学体育训练中堂安全防护的措施
1.提升教师对安全风险的判断意识
为了防止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教师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前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将教学过程中的财产问题和生命问题当成是最主要的安全问题,而对于体育训练和体育设备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认识的程度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安全事故,导致防范意识较差。所以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产生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所以提升教师对安全风险的判断意识,是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途径。
2.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任务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按照相关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安全性的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教师在树立安全的教学意识时,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教学的气氛进行有效的调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控制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由于学生情绪不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产生。
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结合当前学生发展的现状和课程的安排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学校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对学生的全面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便做好合理的课程安排。其次,在学校开学时,应该对学生在假期中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是否有伤病的情况,并把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和详细的记录,为学校医务处提供良好的存档,确保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有据可循,及时的进行处理。
4.对体育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必须要配备相关的体育器材,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丰富体育器材的品种,并且要对体育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学校应该对体育设施进行充分的掌握,结合学校相关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管理的措施,并且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老化和损坏的器材进行维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的更换,提升体育器材的质量。同时,还要对负责体育器材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重视的程度,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具有对安全隐患判断的意识,以便提高整体的体育器材安全水平。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体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体育课程中由于疏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体育课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重视由于活动不当将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应该保障其它同学的安全性,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性提升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教师要把体育的安全教学落实到实处,结合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对体育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保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4
1 《制药设备》课程传统教学现状
《制药设备》课程传统教学中,教材内容往往十分陈旧,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常常与制药生产实践相脱节,不能紧跟当前国内外日新月异发展的制药新技术与新科技,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与就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不能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年龄多在15岁-20岁之间,年龄跨度大,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欠缺,不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2 《制药设备》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系14级药物制剂专业共有五个平行班级,每班各有学生30人。我们把14级药物制剂一班作为的实验班级,采用“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对其培养,实行企业化管理;其余四个班作为对比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其培养,研究时间为两学期,同时、同步开设相同课程。通过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能力提高程度、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评价、学生在企业适应情况与价值体现等方面突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地位。
3 《制药设备》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3.1 建立“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本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关键[5]。在以往的教师考核体系中,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普遍,能够完成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求具有制药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而且要求取得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教师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带领学生提高职业技能。随着制药行业科技发展和制药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制药行业 “双师型”教师应该经常深入企业完成顶岗实践,向企业的技术骨干虚心请教,汲取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知识与新技能,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3.2 创建优化一体化校本教材
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当依据制药设备课程标准来完成制药设备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制药设备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以制药生产中常见的类制药设备为载体,以项目教学的模式对原有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删除教材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如流体输送、导热等部分内容中涉及到计算的部分;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当前最新科技前沿制药新科技和新设备来拓展学生视野。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将制药设备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养融于教材,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制药设备的装配、生产操作、使用维护、故障排除的能力,教材编写应最大程度的接近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真正做到“教、学、做”无缝对接,使学生以后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3 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
教学内容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就把传统的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合二为一。
区别于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一体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职教学生,职教学生往往初中毕业,知识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纯理论课教学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他们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一体化教学完全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严重脱节的问题,符合他们的个人发展规律。教学场所由原来的“教室--实训室”转化为“一体化教室”,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
3.4 完成教学组织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其教学时间较长,工作场地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这些客观因素都给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想实现教学组织一体化首先要完成一体化教学人员的管理,即把企业的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为若干个工作模块,每个模块由2名双师型教师指导,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其次要完成一体化教学制度管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关键,在一体化教学中同步采用制药企业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3.5 实施教学评价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跳出了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的局限,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引入“以赛代考”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在比赛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素养。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融合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更加客观科学,避免了学习、考核两分离的情况。
4 《制药设备》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对14级药物制剂专业一班(实验班)学生应用“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后,与14级药物制剂专业其他班级(对比班)相比,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更加适合企业对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具体成果如下:
4.1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经过一年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从最初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低下、技能掌握不牢转变为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4.2 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显著提升
通过仿真企业化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树立了岗位责任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职业工作规范,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展开一体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4.3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具有“理实合一”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制药设备专业教师通过定期进修丰富理论知识体系;教通过企业内部轮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素养,通过“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创造能力的符合时展的新型教师队伍。
篇5
关键词:体育课;培养学生;素质教育
前言
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在校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意志品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体育课中发现学生怕苦、怕累、怕苦难的现象较突出,对一些"较累"的内容(如中长跑)产生厌恶、反感的消极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在体育课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
1、使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如结合当前实际,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取得成功的经历,用他们的坚强意志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2、开展评比,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例如在体育课上,分小组评比,对于那些主动、努力完成"较累的"、"较难的"的内容的学生进行奖励,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学生的行动也不外乎于此。因此,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对培养学生的意志起到重要作用。我多次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例如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我都夸那些不怕困难的学生,并抚摸他们的头以示表扬。尽管这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通过榜样,教会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通过讲故事,介绍体坛明星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特别留意收集和他们同龄的小运动员刻苦锻炼的动人事迹,及时讲给他们听,如:李小双、李宁等体操名将小时候刻苦锻炼的事迹,并经常表扬他们身边的为校争光的小队员,使他们有看得见、够得着的榜样,激励他们刻苦锻炼。坚持榜样教育,使学生做到自我暗示、自我要求,培养了意志。
3、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
教师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一些内容都编到游戏中去练习,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例如:把400米跑起名为"抢占无名高地",分两组进行比赛,并声明胜利者将得到英雄的光荣称号。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高,唯恐抢不到无名高地,苦点累点也就顾不得了。这时教师及时表扬速度快的同学,更要表扬那些平时怕苦怕累而今天却因高兴坚持跑下来也没叫一声累的学生,提醒他们:"你看,这不是跑下来了吗?你也很棒,希望今后更棒!"学生听了也美滋滋的。因此经常变换训练手段,更新内容和游戏的名称,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4、身教重于言教
篇6
本学期江苏省淮安三中到我校进行校际交流,我很荣幸代表我校英语上了一堂公开课,虽然是短短的一节课,但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高二英语第六模块第二单元的project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英语课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它是一种教育观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国家,它主张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它强调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观点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而是看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有多大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是指的什么?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多少知识。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加深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活动的载体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资源。教师对学习资源的处理必须科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必须准备充足。
3、教学的方法
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策略
1、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根据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的目的性,认为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师生都必须明白本节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测量的,如果教学目标编制得过高或过于笼统,既不能实现也无法测量,这种教学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大多数学生要达到的要求,而不是所有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流于形式。然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学到什么,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本节课按照教参上时,给学生20分钟去讨论并制作一个reference book,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本节课就不会学到任何的知识点。这就是缘于学习目标不切实际,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仅仅在追求活动的形式。因此,我在讲授 “Making a book reference book”一课中,首先,把教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尤其注重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就是要掌握本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与难句子,然后把本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与难句子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导入新课的预习提纲到最后的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学习目标都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统帅着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学有所得。
2、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
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应该考虑如何设计教学步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中设计什么活动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使教学能够顺利实施,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影视导入,激趣
课题的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播放了学生感兴趣的民族舞蹈,问他们这是哪个民族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揭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
(2)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是指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学习过程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方式能实现学生的认识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本课讲授新课前,本人设计了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环节,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共8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5分钟的时间里自学看书,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以男女竞赛形式上黑板写出答案。这种“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方式能使“后进生”们也自主地参与到找答案的活动中来,与同学合作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大大地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3)优化教学情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有效的学习,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又一把尺子。因此,我们应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这节公开课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运用了直观、形象的音乐、图片、录像的展示,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并采用男女竞赛的形式贯穿于整节课,课堂中学生每回答对一个问题或发表一次见解都给予加分。在讲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时,我还设计了让男女生分别以最快的速度把知识点背出来,完成任务的加Double(双倍)分。在这种充满竞争的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积极性高涨,人人都争着为自己队加分,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3、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有效的教学评价为检验
篇7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即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对艺术教育的探索!对于美术课,这样的安排再恰当不过了。所以美术课设置前置性作业非常重要。
下面就谈谈我对美术课设置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的看法:
一、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有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
(1)思想上的准备: 学生如果认真完成了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如一些美术欣赏与评述课 ,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学生们就会有备而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对课上分析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不会有陌生感,上课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增加自信。
(2)知识上的准备:学生如果认认真真完成了前置性作业,就能够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而把不懂的地方,还有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些自己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交流。这样一来,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来教学。
二、美术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 由于完成前置性作业时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课堂上学生能按照自己想学的内容学,在很大程度上会调动其积极性,听课时就会感到轻松,就能够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学生学得高兴,教师教得轻松,这样自然就会提高美术课的效率。
三、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置性作业的完成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前置性作业是学生在自学新知识的前提下,自己独立动手、动脑,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可以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其独立性,还能够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坚持这种方法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对其他课程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将受益终生。完成前置性作业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艺术作品的独特效果是怎么产生的?作品是什么材料制作的等等!学生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各种资料,如运用各种报刊书籍或是上网进行查阅,总结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不仅能够解决疑难,还丰富了课外知识,另外,可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
四、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是生本课堂成功的关键要素。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好了生本课堂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如工匠有了精良的工具,才能把事情做好一样。
另外,巧用前置性作业,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的学科特点: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少,学生操作、活动的时间多。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呢?前置性作业能较有效的、积极的提高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学生可以在收集材料、动手操作、提前思考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但又比较有趣、创新的材料。这类材料能吸引学生们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劲头。特别是一些创意画、手工类的资料,不必要让学生去做一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思考自己觉得资料中有价值的或感兴趣的部分,学生在深入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有了些许的想法后,自然会想学、想交流、想做,这就达到了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所以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可以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让学生收集他们有兴趣的的资料,让学生的大脑、双手自愿的动起来。
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前置性作业还可以设计成必答题和选答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把作业要求提到预习阶段,让学生通过作业初步了解知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整理出典型的预习作业,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也交给学生。
篇8
一课程意识的教育诉求
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鲜有完整的课程意识,多以教材意识或教学大纲意识为主,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对分离的个体,前者是教材、教育目标的文本性表达,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教材转化与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两者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线性关系,而教师则成为了此种制度性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学生则成为课程要求下的知识存储者。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就提出了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提出教育目标与手段、教材与方法的内在连续性与统一性,促使课程与教学二者的整合。“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实施的过程应看成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程实际达到的水平”。[1]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既作为静态存在下的预期目标、教材、学科,也是动态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校中所遭遇的一切经验,“教”与“学”的过程也是课程生成的过程,两者在学校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具有相互依存的转换与同一性。
二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的解析与构成
“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2]教师课程意识既是一种具有“事实性”特征的学理辨析和“信念性”特征的价值判断,也是能够不断对教师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指导原则与行动路径。就本体论而言,课程意识强调了高校教师对课程本质问题的探寻,如课程目的、课程实施、课程设计、课程资源等,是教师课程观或“课程哲学”的反映;课程意识的认识论强调了高校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取向、信念和态度,是教师对课程教学行为自觉性与合理性的关注或反思;方法论层面则强调了课程意识对高校教师进行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思的指导与实践。
(一)课程的批判意识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的批判意识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课程批判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中就课程现象、课程的价值理念、课程运作方式等做出判断,并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实际进行必要调整和改进。
目前,高校教师的课程批判意识主要有三个维度的指向:一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认知维度。教育主体性理论强调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后者是前者教学意义实现的重要对象,有效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其价值目标;二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维度。完善的教学应体现“理智培育”、“技术培训”、“情感培养”三者的统一,不应只重视局部的知性价值取向,应确保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发展;三是课程教学行为的优化维度。课程的教学行为不应仅仅追求行为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即“多教总比少教好”,更应该关注行为功能实现的合理性与最优化,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行为。
(二)课程的生成意识
高校课程作为一种隐秘的制度性规范存在,是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在学科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分类与综合,作为一种预设性的表达,它是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依据,但课程的预设性却随着教师动态性教学实践的开展发生着转变,使其由预设走向了生成。
课程实践的当下性与情境性,使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依据社会发展、专业需求、学生特点等对预设的课程进行着自我解读,具体可以表现为对课程目标的动态设定,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增删与拓展,对课程设计的更新等。教师不再扮演一个完全游离于课程之外的执行者或阐述人角色,教师要拥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和理解权利,以实现课程的“再生产”。高校教师的课程生成意识不仅体现为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更要关注学生对于课程的不断建构,特别是学生秉持着自身的成长经验、生活状态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课程文本的积极主动地建构新意义和创生新意义的过程,这其中探究式、讨论式、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课程生成意识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的反思意识
课程的反思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与缺陷的理性分析与审视,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与完善措施,它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察觉与反省,同时也是对教育教学的重新认知、思考、探索与创新。相较于“形而上”的批判意识,课程反思意识具有操作性,更多地关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教学设计的反思,体现在教师的备课阶段,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预期,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各个范畴构思、规划和设计安排;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作为一种调控性反思,它要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反思层面集中于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的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等。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保证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把握教学的节奏,履行教学设计的步骤,合理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启发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与实现;课程教学后的反思是一种追溯型的反思,它是通过最终课程教学的效果呈现对整个教学过程全面、完整、系统的反思,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活动有意识的察觉与反省,如是否完成了预设的目标,计划和策略是否需要调整等。反思既是对整个课程教学的回顾,也是下一个次程教学的开始,教师在不断实践与反思的循环中获得课程意识的发展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的培植机制
(一)教师的赋权增能
传统的课程体制遮蔽了高校教师在课程领域的主体意识,处于课程权力最底层的教师只被赋予了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惯于被动接受与消极适应。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最终的实施者应具有课程决策权。教师课程决策权体现在学校课程决策层面上,指的是教师作为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主体,有权参与课程决策的相关事务,如课程的设计、教材的选用、课程实施的教学顺序、课程评价等。另外,教师同样具有课程的开发权,教师既可以通过多种资源的运用对规定下的课程文本进行更新与修改,也可以依据本校学生的需求,结合地方与社区的发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制,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课程与选修课程。赋权增能使教师真正从权力边缘走向了中心,从被控制走向了自主,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实施中的能动性与主体性。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达到个体与团队共同进步的目的。作为共同体的一员,教师通过个体的自主学习与教育研究,在使得自身教育知识结构完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经验丰富的同时,经由团队学习下的交流与共享,使个体的经验与知识提升到了团队集体层面,有助于团队整体课程意识的萌发。另一方面,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加深了教师间的合作,为团队发展下教师个体课程意识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教师间对教材、教案、教学法等教学工作的交流提升了教师课程教学的研究能力,教师间讲课的观摩及听课制则成为经验交流与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
(三)学校课程环境的优化
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与优化需要建立良好的课程文化环境与氛围,营造适应时代所需的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环境与条件。对多年来习惯化的教学制度、教学常规、课程教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全新的课程文化;规范教师课程权力使用的空间,淡化行政命令,创造宽松、民主的学术体系,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课改环境;尊重教师主体价值的存在,坚持多元化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创造性研究与探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教师能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个性化的课程意识的建构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医药产业结构 就业能力 课程体系
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药学教育的人才需求,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层次、种类、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医药行业发展在新的产业规划布局刺激下发生变化,人才的供应无法实现同步提升,必将出现供应缺口。传统药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市场需求反应慢,岗位指向宽泛而导致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弱,将很难适应新的医药市场需求,为避免产生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实际需求的时间差矛盾,保证药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受教育滞后现象影响,树立超前意识,科学预测未来新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类别,超前调整课程安排,使人才的供求尽可能同步。
目前有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机构对于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开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药学本科生近年来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在91%~100%之间[1-7];也有部分高校对药学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研究[8-10],认为未来生物药学、临床药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循证药学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对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指出应该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能力[11];对江西省6所高校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毕业实习及就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加大选修课及实验课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药学专业培养方案[12]。上述研究工作未基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开展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拟针对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生就业能力需求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
一、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
2010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随着国家“十二五”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未来国家医药产业结构将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国际化四个方向调整,“优质化”重质量;“学术化”重循证研究;“集中化”重GMP、GSP认证;“国际化”重品牌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未来药学专业人才需具备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循证研究能力、临床用药服务能力、创新药物研究能力等。随着医药市场的迅猛发展,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医疗机构药房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物流销售、医院药品调剂及药学服务相关岗位是药学专业人才的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岗位群。针对医药产业结构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和国际化四大趋向调整,就业能力需求将随市场发生变化。
(一)药物研发岗位。新药研发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决定了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新药研发环节是医药产业链上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受研发投入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创新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我国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低。但我国研发成本低、技术人员多,疾病谱和临床样本丰富,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药研究和开发阶段高层次的药学人才为主,但在新药研发申请和上市等环节,需要大批既懂药学相关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层次要求不一定像新药研究阶段及临床前实验阶段那样高,药学本科生经过培训就可胜任。在临床试验环节,需要拥有基础医学知识、药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药学本科生也可胜任。考虑到我国医药专利环境的建设,还应加强对制药企业专利人或专利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加强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药品生产岗位。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均应符合新版药品GMP的要求。而目前相关人员素质、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版GMP要求。根据药品生产组织过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判断药品生产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熟悉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就业能力。能够根据药品的性质,筛选出包括质量监控,检验化验,自动化仪表控制等合适的设备,设计出各种参数。
二是熟悉生产工艺设计的就业能力。具备将实验室的药物生产工艺中试、放大,直至确定规模化大生产相应条件的能力;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流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还要进行工艺验证,采取周密的计划、严格的实验寻找出那些恰当的要素,包括最优的生产条件、操作参数、工艺限度及原材料的投入;何时、怎样对其进行评估;每一个重要工艺步骤应做的检测(中间控制、放行和特性)及验收标准,确保产品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是熟悉生产管理的就业能力。能确定生产计划指标、计算和核定生产能力、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组织实施、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控制生产进度、测算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的偏差,并纠正偏差。
(三)药品流通岗位。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要求及药品流通情况分析,药品流通环节注重的是从业经验的积累,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并不高。《纲要》提出要加强药品流通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内药品流通人才培训机制,支持和鼓励药品流通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层次多元、市场需要、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全国药品流通职业经理人和其他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药品流通领域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十二五”期间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2000人,中级职业经理人5000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5000人,药学技术服务人员10000人,其他重点岗位20000人。药学高等教育应紧密结合这些要求,培养适用于流通环节的药学人才。
(四)药学服务岗位。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到40万名药师,而2020年我国共需要药师100余万名,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成为药学人才缺口最大的一类。在药学服务方面,需要高层次人才要面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药学服务。这类人才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了解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善于与医生沟通和协作,可以作为医药结合的桥梁和枢纽。要熟知药物性质和作用,能够审核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参与药物治疗决策并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临床用药利用与评价研究;参与查房和会诊;听取病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询问用药史,监测病人的用药。
除了医疗机构所需的高层次药学服务人才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社区诊所、零售药店,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药学服务人才。依据我国药师缺乏的程度和药学教育的现状,可以培养大批药学服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每一位走进药店想购买药品的消费者都希望从药店获得用药方面的指导,而实际上能够得到的正确指导不多。药学高等教育应该认识到这种潜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二、就业能力需求变化,课程体系研究
药学类专业的知识结构经历了“化学一药学一工程学”到“化学一生物学一医学一药学”的过渡和发展。这类变化的动因是产业发展和产业需求,包括产业关联的发展和产业关联的需求。在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有许多相关联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逐步应用的药学研究中,逐步形成在药学教育中新的课程,或者作为新知识被纳入原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出下列的知识内容极有可能在将来的药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开设药学心理学、药物基因组学、时间药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生物药学方向开设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药物代谢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方向开设药物计量学、药物经济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循证药学方向开设循证药学作为选修课程。
三、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构建岗位技能培训模块
采用情景模拟或课外科技活动等方式,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新增包括药房服务情景模拟、药厂制剂生产观摩及药品模拟营销等内容在内的岗位的技能培训模块,以适应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模块。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学生比较系统地联系用人单位药事活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①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药房工作人员和患者,完成收方审方配药复核发药等药房调剂实践环节。②病区药房调剂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护士角色,进行病区药品的核对,通过实战训练提高药房服务岗位的就业能力。
(二)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以课外科技活动形势参观药厂GMP生产车间,制剂生产线,学型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等,提高药厂制剂生产岗位的就业能力。
(三)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采用药品营销模拟实训,学生角色扮演药品推广销售人员、临床处方医生、药房进销管理人员等,拟设计两种情景模拟培训。①商务谈判情景模拟。学生两人为一组,自拟谈判课题,进行模拟商务谈判,最后撰写合同,拟定协议书。②医药促销情景模拟。学生自拟背景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电话邀约方案,并结合电话沟通的技巧按照邀约方案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并模拟药品销售场景。观察者对销售人员所提出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掌握电话邀约的步骤和方法及拜访客户、进行产品演示的技巧。
四、在第二课堂环节增设拓展知识讲座
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临床药学服务进展、生物制药技术前沿、药物营销管理、循证医药学等前沿热点进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质,就是解决高等药学教育供求矛盾、公平与效率问题。根据“十二五”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向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明确药学专业教育目的,才能提供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服务于大众,才能形成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药学生才能把学习作为提升自己人力资源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药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课程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龙亮.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J].华夏医学,2007,03:581-582.
[2]万忠兴,李荣科.我院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医教育,2009,05:20-22.
[3]李常玉,吕雄文,张媛媛,等.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本科已毕业五届学生就业状况及分析[J].安徽医药,2009,07:847-849.
[4]李刚,姜汪维,王露,等.石河子大学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05:411-413.
[5]焦淑清,侯巍,于莲.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药学教育,2004,04:56-58.
[6]叶桦.历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药学教育,2006,05:58-60.
[7]马晓匡.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S1:154-155.
[8]王春玲,李民胜,黄贵华.广西药学类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3:55-58.
[9]陈雁,符崖,王羚郦.药科类学生质量追踪与毕业生需求调查[J].药学教育,2008,02:60-62.
[10]庞挺.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荆玉君,吴闯,黄仁彬.谈新形势下药学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对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114-115.
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课程
学科是指将科学领域按其属性划分的不同门类,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学科。它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说是这两个学科交叉而生成的一个新兴学科。所以,我们在必须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进行历史总结,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挖掘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社会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较宏观,各级各地教育机构在进行学科建设也因此陷入迷惘。有的学校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分支,如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武术教学与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只是作为选修课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体系;多是借鉴和沿用的运动人体科学的方法与体系进行学科建设,真正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考虑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特点的很少。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现状,一方面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也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培养目标一度迷失了方向。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以武术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传统养生与保健三个学科方向,且除了武术教学的理论、教材、方法等相对成熟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摔跤,但只有可怜的30~40个学时,而传统的养生项目更是寥寥无几了。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所学的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民族传统体育学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真正适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材很少。被列为该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学等在内容上有不少重复。而且在这些课程中,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教材较少,出现在教材使用上的各自为政的现象,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三)学科建设不完备
在全国近150所设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不足20所,在具备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30余所高校中,具备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9所高校中,仅有2所学校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队伍大多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缺乏从人文社科的角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在目前高校30余名体育学博导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仅有5人,且全部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部分高校由于队伍力量,梯队不齐,民族传统体育学难以以独立学科申报硕士点,仅以武术理论与方法方向置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之中。而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队伍中,研究内容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也是寥寥无几。
(四)忽视科研队伍建设
目前,研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学科研究方向单一、研究方法不合理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学科研究方向上看: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没有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在研究内容上仅以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国武术为主。从研究方法上看:多数的研究方法简单,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靠报刊文献,亲自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甚少,对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不透,运用不熟。没有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用文化学等相对成熟的方法论对各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现实形态进行比较,因而难以得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国际化的研究成果,限制了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多功能的发挥。
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创新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的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在激烈变革的环境中自由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终身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公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学科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创新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既是人类教育历史上最高级的结构,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过硬的理论和实践本领,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
(二)学科课程改革的创新
1.由“认同性”课程转向“创新性”课程。“认同性”课程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料,教师将筛选好的,已“课程化”的,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课程不仅严重窄化和扭曲了教育的价值、功能及本质,而且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知识创新。创新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知识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既定知识的复制、掌握为本位的“认同性”课程将失去现实依据,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创新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进行改革的方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它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这些项目中挖掘其丰富的创新思维,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新性”课程的转化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2.由“茧式化”课程转向“整合化”课程。“茧式化”课程只遵循科学发展的逻辑而单方设课,呈“拼盘型”结构,每一门课程设置或内容组织也只追求其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完美,从而导致课程即学科、学科即课程的错误观念。“整合化”课程基本要义之一是在广泛加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此外,“整合化”课程还意味着将“茧式化”的“拼盘型”课程转换为符合教育内在标准的“集约型”课程。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实现“整合化”,只有“整合化”课程才能使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可能性。
3.由“规约式”课程转向“协商性”课程。在工业经济时代,课程依据封闭、刻板的方法、技术及程序编制,从而形成了僵化的“规约式”课程,其内容完全是预设的、规范化的、呈线形排列的结构。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和创新者的“协商式”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协商式”课程设置主要立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与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也不是预设行为目标的达成或规定了的知识的掌握,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成果表现。
(三)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应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体育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体育学术问题进入高校人文社科人才的视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繁荣发展的日子也就不会久远。
三、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学科建设不完备、科研队伍能力欠缺,这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建立一种跨越式教育、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必须改革,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培养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倪依克,邵晓军,张自治.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J].体育科学,2005,(1).
[5]倪依克,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3,(1).
[6]周伟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7]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