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篇1

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的内容大致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财务风险将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危机,首先是财务危机,所以做为一名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较多,从宏观角度来看有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

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

二是在经营收益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

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

这其中分三种情况:

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问题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

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这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很难避免。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

(2)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要严格履行《总会计师条例》,注重调查研究,参与重大经营决策,完善财务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

(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要严格签约资格,严格法人委托制,严禁无授权、无资格签约。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贷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同时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

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3.决策程序和方法科学化

在财务活动过程中,要严格领导决策制度和程序,规范财务行为,防止企业因违背经营原则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遭受损失。同时,要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4.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

从筹资角度来讲,企业要正确选择筹资方式,选择标准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财务结构,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控制负债经营风险。

从投资角度来讲,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成正比,投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应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从资金回收角度来讲,应收账款占用额大,影响资金周转,是造成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是在签订合同之前,树立风险意识及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款账款管理体系,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对待应收账款。

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预测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营行为已成为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如何防范和应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医院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地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解,深入地研究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形式以及领域,才能有效地制订出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医院经营和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为医院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保证医院的顺利发展和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1 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医院已成为和企业类似的经营体。那么作为一个经营体就必然有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风险。想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就必须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医院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把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财务风险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体现在所有的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所有矛盾的集中反映。第三,医院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和发生的程度以及范围都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财务活动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无法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第四,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必将反映在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当中,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医院的整体收益造成威胁。最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影响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对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控制。

2 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各类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非常多,具体来说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院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过于复杂和多变,无法准确地预测并且无法进行改变。

(2)医院内部管理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3)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重太高。

(4)医院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无法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使投资项目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并且收益也不能按时回收。

(5)审计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

(6)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太低,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并且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另外,医院的审计部门没有进行合理严格的监督,医院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是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以及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方式也会造成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3 解决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3.1 提升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就是要从医院财务风险特点的角度出发,实时对所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提升医院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才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的意义所在。在预测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的过程中,要参考国家关于医疗方面改革的最新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来对风险进行观察和预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从而及时地研究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措施,把财务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 建立有效的规避风险体系

随着医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处理产生的收支状况构成了医院主营项目。医院必须以主营项目产生的内生性风险作为防范的重点,如何做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成为百姓信赖的医院,这已成为医院财务规避风险发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一,要建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科室,建立统一的制度和规则。第二,要实现财务流程一体化,主要围绕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落实各项财务控制与监督制度。第三,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包括医保和医药减免、欠费退费等一些款项,对于这些相关方面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第四,所建立的规避风险体系一定要从整体上覆盖对医院财务造成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保证对医院主要收益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3.3 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对于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些决策的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医院的决策能力十分的重要。要提升医院的决策能力,首先,医院要改变制定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保证作出的决策是符合科学的,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综合分析决定用哪一种最好。其次,医院也要针对决策体系来设置一个对决策进行评价的系统,对于决策的产生进行监督和分析,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财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3.4 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

对于医院投资的控制主要是以银行的融资及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首先要结合银行融资的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建立财务机制,同时也要妥善地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慢以及不稳定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利用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

3.5 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

在医院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对于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部门就是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内部人员贪污情况的发生。审计也能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想要有效地提升审计的监督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符合医院要求的审计工作人员,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的在个人品德方面,对于医院财务的监督要做到铁面无私。同时还要给予审计工作人员足够的权限,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不会受到管理层的限制和影响,这也是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3.6 提高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从医院总体方面考虑,想要从根本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意识,只有对各种财务风险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辨认出各种财务风险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控制和规避。在这方面,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相关的知识培训,同时也要培养财务人员学会利用先进手段和技术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应对风险的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对风险进行应对。

4 结 语

综上所述,医院想要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以及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如果医院能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且能根据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那么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的。只有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或者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才能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顺利运转,才会给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3(12).

篇3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中,因受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使得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偏离,从而给企业造成蒙受损失的可能。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必须要积极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主要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利用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财会等理论,并采用比较分析、数学模型、比例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而进行的示警预报。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让企业经营者对一些潜在的财务危机做好应对的准备,及时地找出财务危机产生的根源和经过,给企业的管理经营者提供一些改善财务危机的建议和措施,从而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和经营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2.树立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风险防范意识的树立是保障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成功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管理阶层要牢固树立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极采纳合理建议。

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的建立,积极遵循“职责独立、专人负责”的原则,从而确保企业的各项风险预警工作能够得到严格的落实,以避免受其他机构的影响和干扰。而在企业信息的管理上,要不断对资料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并及时对系统信息进行刷新,以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机制

对财务风险的高效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则主要是一些改进方案、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其中,改进方案是对企业管理经营中一些薄弱环节的改进措施,目的是避免和杜绝类似财务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而补救方案则是指当财务危机发生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可能地控制损失或减少损失;应急措施是指当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出现时,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规避,以避免危机的不断恶化。

4.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其他各项制度建设进行有效地结合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任何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要与其他管理活动保持良好的衔接和沟通,同时还要使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和一致性,并实现资料数据的共享。因此,要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就需要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其他各项制度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

5.遵循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良好构建还需要积极遵循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并使实施预警信息产生的价值能够大于实施预警信息产生的成本,以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一般情况下,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现金流量状况。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以及资本运营风险等,这些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不利于企业的协调稳健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企业要通过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控制各类财务风险的出现,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保障财务安全,从而实现企业运营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积极建立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能力

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外部的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企业要加强对其变化趋势和规律的研究,并通过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来有效地掌握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预测出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危机。同时,根据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预测结果,企业应积极制定相关的应变措施,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政策的调整,以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因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冲击,从而到达降低企业外部财务风险的目的。

2.建立相关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当前企业财务决策中所采用的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率,而错误的决策又会大大增加企业所面临的的财务风险。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在发展中建立相关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具体来说,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财务决策目标,并确保财务决策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这是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性的前提。最后,还要对财务决策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企业财务决策的顺利实施,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确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的理财目标和资本结构对财务风险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以规避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主要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与筹资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确定出合理的资本结构。

4.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能够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防范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企业要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以提高其资金的利用率。并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找出其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相关的控制措施。另外,还要加强对当前财务控制制度的审核,对其中存在的监管漏洞要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从而增强其抵御各类财务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是当前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路径。企业要积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相关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11).

篇4

摘 要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和生产的发展,诸多企业只刻意追求较高的收益,而忽视财务风险及投资决策失误,以致造成企业濒临破产倒闭,本文就在此背景下,着手企业应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预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每个企业做为参与平等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市场已复杂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方面多元化,再加上又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项经营活动无不与风险并存。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要求企业在考虑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还应客观估计、预测财务风险,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笔者拟就企业当前应怎样认识财务风险,如何防范,控制和管理财务风险,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风险是指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它具有以下特征 :

1、 不确定性。

2、 与负债经营相关。

3、 与投资相关。

4、 与流动资产相对应。

5、 与投资者相关。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表现也不相同。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汇率风险。

2、 投资风险。

3、 存货变现风险。

4、 应收帐款变现风险。

二、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价

尽管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期,但也并不是说就是无法衡量,可以通过对企业有关财务指标的分析来评价风险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可通过下列指标来进行:

1、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的意义在于揭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

2、 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3、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4、 存货周转率:是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5、 应收帐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帐款的比率。该指标也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6、 利息赚取信数: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全部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和资本化的利息)的比率。利用这一比率,可以测试债权人投入资本的风险。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规避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及时捕捉企业风险征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括:

1、 建立起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根据捕捉到的风险征兆,制定对策,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 借助外部力量,按内外结合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企业财务与经营诊断,分析财务与经营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找出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纠错措施。

3、 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建立企业重要负责人亲自领导,由企业财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组成风险预警组织,定期开展风险预测工作,分析风险信号,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措施,使预警系统制度化。

(二)财务风险的规避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财务风险的规避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

1、 财务风险的宏观规避。

⑴、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⑵、加大资本营运力度,实施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

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

⑷、继续进行财务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信息披露。

2、 财务风险的微观规避。

⑴、保持资产流动性。

⑵、合理控制经营风险。

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研究风险的管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避免、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一般说来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降低风险法

降低风险法的一种策略是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如通过给予客户现金折扣的办法,或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以降低销售风险。

(二)分散风险法

分散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多方位、多元化经营来分散市场竞争风险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可以多投资一些不相关的项目,多生产经营一些利润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相补充或抵销,以期降低风险。

(三)转嫁风险法

转嫁风险法是指企业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如风险保险,签订远期合同,转包法。

(四)缓冲风险法

缓冲风险法是按稳健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以减缓一旦遭受风险损失对企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

(五)回避风险法

回避风险法是一种选择风险、避免损失的方法。若某项财务活动风险程度很大,而且很难准确把握经营业务活动,则要权衡利弊尽量回避,转而选择风险相对小的备选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企业会遇到诸多风险,但只要企业能正视风险,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选择适当的方法,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就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财务风险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描述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受企业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的企业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间的差异。它既可能表现为企业的损失,也可能代表企业的收益。[1]本文探讨的是广义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共存性、激励性的特征。在经济变化多端的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企业的健康运营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财务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形势下的的必然产物,比以往更复杂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要想更好地融入到金融大环境,必须提高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手段,加强管理,使企业财务系统更透明,积极主动的把握企业经济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的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1、外因——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来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都能够对企业运营情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环境共同构成了企业生存的大环境。[2]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难以准确预见和人为控制。环境的变化是把双刃剑,在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某种威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主观决策、经验决策现象,由于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决策者相关知识缺乏,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宏观环境的任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波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宏观环境的复杂而多变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如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短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等的变动,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状况或判断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未来走向。市场供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与企业经济行为出现时间差异,从而企业决策容易出现偏差。2、内因——企业财务活动异常复杂。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势必使企业财务活动随之复杂。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遍布企业活动的全程。比如企业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借款比例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日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利润分配中的比例等一系列的问题。(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不足。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实质缺乏认识,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概念理解狭隘、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认为只要资金管好、用好了,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处理不当。一是企业与上级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明、关系不顺。无法合理处理资金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严重流失等现象,资金完整与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二是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一些企业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科学的预见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甚至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而偿付能力又严重不足,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其发生的原因通常是获取的经济信息不系统、不可靠,对投资项目可行性不能进行科学分析。决策失误必然导致投资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四是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买方市场形势下,产品滞销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赊销销售产品,增加应收帐款。赊销中对客户信用等级缺乏了解等原因,势必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甚至收回困难,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必然受影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企业必须找出相应对策。只有全面重视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才能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具体来说: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一方面,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外部因素,及时掌握因素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制定措施合理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外,还必须要对项目融资、投资、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一方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财务预警短期系统。为全面反映企业动态现金流动情况,可通过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分析法预测现金未来收支状况,回避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确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长期系统。通过优化财务结构,使企业资本、投资、负债之间的结构保持恰当比例。在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确定合适的结构比例,优化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要获利。财务预警长期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财务比率,考核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长期负债和营运资金比率、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后,企业要针对风险信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回避、控制、接受和分散风险等策略。每一种策略又可进一步分类,提出相应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是要提高营运能力,加强资产管理。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来源于其盈利。因此,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是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增强融资能力,使企业有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在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息息相关。[3]没有企业可以完全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企业来说,应了解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全程风险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控制和预防财务风险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规避财务风险的适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立争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倩云.SD公司财务风险与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

[2]余朋倬.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7(14)87-88.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财务活动中那些很难预料和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都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的分配利润、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等都可能带来财务风险,常见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财务结构不合理和融资不当。

一、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任何企业都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受到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这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随时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也可能受到突如其来的威胁打击。

企业内部因素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最应该改进的。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如资本结构不合理,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混乱;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财务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没有财务预警系统,缺乏监管机制。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注重营销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较为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还受到纵向和横向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等因素影响,常常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资金流失,无法保证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增加企业负担,导致财务风险了生。

由于相关人员薄弱的财务风险意识,使他们把工作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具体的业务处理上,再加上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限,缺乏财务风险的判断能力,根本对财务风险的监控管理工作无力顾及,财务决策行为不规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这种薄弱的风险意识势必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财务决策的盲目性也会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现在很多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都没有一个规范的决策程序,凭主观印象决策,缺乏科学性。缺乏调研,没有客观的真实的信息做依据,盲目凭主观印象进行决策,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高,极易引起财务风险发生。

缺乏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无法实现规范的监管。企业只有具有风险预警功能的、完善的、全面的监管系统,财务活动的健康有序运转才有保障。我国很多企业虽然具有看似全面的财务监管机制,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形同虚设,坐支、账外循环等现象严重,不能实现应有的财务监控功能,无法为决策者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造成财务风险。

二、规避财务风险的建议

动态监控企业内外经济环境,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

企业内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在复杂的经济但是这并不代表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时无能为力。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环境,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防范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还应制定各种应对措施,调整财务管理方法,设置高效的管理机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不断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减少因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建立信息化的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动态财务监控。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的信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通过对企业经营信息的全方位分析,对企业已存的或是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警示,传递给企业经营相关人员的系统。财务风险通常是经过一定事件的积累后才发生的,必定是有先兆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提前根据先兆来提出预警信号,供相关人员及早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财务风险,降低损失。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有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数据,由专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层。其次是健全内控制度,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并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为重点,规范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规避财务风险。最后建立全面动态监控的财务预警体系,且保证预警体系的独立运行,并由专门人员关注财务风险信息,必要时可以外聘行业专家和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判。

培养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财务风险贯穿财务工作的全过程,丝毫的差错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必须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在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中时刻警惕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并将风险防控机制落到实处,建立风险负责制。还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培养科学稳健的资本运营和风险理财观念,配合责权利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处理好监控和激励的关系,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防控财务风险。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决策流程

建立全面的、科学的财务核算、管理、决策相关的规章制度,有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风险来源于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规避风险就必须规范财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核算、管理、决策每一个环节,同时还要有监督制度执行的专门人员,确保制度的正确执行。

理顺财务关系,加强资产管理

理顺企业内外的财务关系,才能更有利于我们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处理好企业内部、企业与上级企业和管理部门间的资金使用和分配关系,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合理统筹分配利益,共同规避财务风险。企业筹资要以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进行,并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理的方案,确保资本结构的最优,在发挥财务杠杆的同时,要关注资产负债率在合理的范围内。

财务风险时刻存在,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只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提高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优化资产结构,理顺财务关系,完善财务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实现科学管理,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企业才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勇往直前。(作者单位: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 风险规避

1 研究背景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日新月异,企业的生产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企业置身于复杂的环境中,应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为了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管理,对一些财务问题中的潜在风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企业未来的有利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很多企业正因为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小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就成为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而言,财务预算考虑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从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2 财务预算对于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财务方面的预算工作要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相协调、相关联,因为财务工作只是企业工作中的一部分,它要以企业的大局工作为前提。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运营,有效地避免企业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财务预算工作还要和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对工作中即将出现的风险,有较为合理的估计。

2.1 财务预算能够积极地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资金结构,就能保证它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关键在于控制好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说明它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但是如果它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那么财务风险相应的就上去了,为了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我们要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状况来安排资金的使用,科学合理地做出财务预算,这样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可以降低资金的持有成本,充分利用自有资金,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企业投资的谨慎性,加大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由于资金沉淀、盲目投资等带来的企业财务风险。

2.2 财务预算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如果公司财务状况不够清晰合理,现金流动状况不好,存在大量坏账、呆账现象,在预算方面我们就要做足工作,首先要加强与管理方面工作的配合,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地回收,同时要减少各方面的开支,以达到增加现金流量的目的。就企业的资金回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问题,重点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做好这项工作,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2.3 财务预算能够有效地防范规避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二者既有联系又有矛盾。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分配股息政策,采取合适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证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期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3 加强财务预算,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3.1 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地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

3.2 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的财务预算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三种。固定预算根据正常的、客观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其与实际不符的可能性极大,仅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平稳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弹性预算,在成本习性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总体而言,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适宜采用固定预算,而处于其他时期的企业采用弹性预算或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3.3 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

企业财务预算的作用发挥,不仅要有准确的财务预算,还要依靠财务预算才能有效地执行和控制。由于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的预算需要不断地适应这个环境,因此,财务工作人员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跟踪,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

3.4 对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有: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项目风险基金;二是损失发生后,从项目风险基金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三是监督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变现能力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总之,企业编制财务预算,通过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和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意识,确保企业经营有序进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辰燕.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9).

[2]张樊.企业财务预算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模型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09(4).

[3]王玉梅,冯艳.预算控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J].商场现代化,2009(10).

[4]辜明华.加强财务预算 防范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7(7).

篇8

【关键词】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措施

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都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虽然国务院制定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许多企业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预算管理松弛、不严谨,达不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更不能规避财务风险。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措施,督促企业改变观点,重视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及意义

财务预算是企业在经营预算与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安排现金流量,制作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

1.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财务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战略性。预算在战略规划与经营之间起沟通桥梁作用,使得企业战略意图顺利落实。一方面,预算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目标与实际的比较分析,及时纠正战略目标与经营之间的差距,监督控制经营过程;最后预算还可评价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奖惩机制提供证据。因此,财务预算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系统性。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过程、考核及奖惩各环节构成企业的一个完整体系,相互联系;另外,一个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将会影响其他部门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有权部门的权限批准。第三,全面性。体现为全员性、全方位、全程性。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全员参与;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含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及奖惩等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2.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管理在规范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优化配置资源及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促进了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财务预算能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提前制定计划,以免盲目发展,优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第二,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加强了内部团结。企业财务预算需要全盘考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便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调动了各部门与员工的积极性。第三,为考核评价、奖惩等提供了证据,有利于企业绩效工作的实现。财务预算对企业计划的数量化与货币化的表现,为企业的绩效考评提供了具体的证据,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表现方面

1.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生存的环境。一方面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加速了环境的变化,还有当地政策的变化,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不断变换,企业的资金链的不确定性、人才的流动性及努力工作程度、资源的不确定性等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更甚。第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水平低。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设置的内容繁多,但是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预算松弛,不能达到较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2.财务风险管理的表现方面

一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体现在资金储备、人才储备与技术储备三部分。财务风险贯穿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风险是一种可量度的可能性,即财务风险以认知风险为前提,若无法度量风险,就不能真正认识并解决风险,;也就无法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另一方面,财务风险与风险收益大小成正比,即高风险,高收益。取得的任何收益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成本。

三、财务预案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措施

企业经营风险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财务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而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要想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管理好财务预算。因此财务预案管理与风险管理相辅相成,把两者的管理措施综合到一起,以便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明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避财务风险。

1.密切联系市场动态

财务预算管理之所以要密切联系市场动态,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财务预算把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用数字与表格展现出来,进而把企业所学的资源、人力等确定下来,如果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那么企业的生产活动就没有价值,企业的目标亦不能实现。同时从投入的角度,市场情况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企业制定年度战略目标及财务预算,而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企业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变化调整战略目标及预算计划,那么企业将失去市场机会。

2.坚持战略管理导向

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组织,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管理者和股东会为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而战略规划具体体现在每年的企业年度预算上,导致财务预算需要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坚持过程控制原则

企业财务预算最终要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察企业及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还要对执行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

企业坚持过程控制原则,能够及时发现预算计划具体实行过程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损失。同时,对过程进行控制,还是对企业部门及员工的考评,奖惩员工,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贡献。

4.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与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概率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一般而言,对市场情况掌握明确的企业,采用固定预算法;对市场情况把握不清的企业,采用弹性预算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编制方法。同时,预算与考核同属一个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比较,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评价员工的工作成绩。此外,经过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便于企业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5.加强预算信息反馈

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需要加强预算信息反馈。编制预算是,需要的变量的不确定性,就需要一些近似值,在编制预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编制。第一,预算编制应具有先进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现实性的预算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预算的可验证性。预算的可验证性,不仅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有利于企业员工参与管理过程,提高预算的认可程度。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控与预报,并且及时防范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分配指标权重。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行和发展的变化往往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展现出来,各指标相互关联。通过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财务指标进行拓展或根据经验筛选两种方法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第二,确定财务预警指标的标准值。不同的企业、行业,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企业条件,财务预警指标的标准值难以确定。财务指标一般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国际公认数、行业平均数、企业历史数值等。第三,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在前两步确定之后,对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财务数值进行综合分析。

7.完善制度体系与组织结构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作用,需要完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企业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预算真正落实的前提,同时只有在企业的相关预算的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后,成为员工的潜意识,才会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更需要相关的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保障预算编制的顺利开展。

8.其他措施

企业还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树立全员参与预算的意识,激励员工为预算编制提供自己的见解、纠正有关的错误。还可以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中心,明确并详细划分生产经营业绩。还可以建立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等等措施。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转变意识,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智林,刘艳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院报,2013.32(3):13-14

篇9

关键词:中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现在是金融危机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企业外部,法律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原因使企业发生各种财务风险的机率加大。因高额负债、无序扩张、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发生而导致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体系,它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2、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目前,许多公司借入大量负债,财务杠杆比率盲目扩大,使得企业负债大大增加,资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导致危机四伏。

2.2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财务管理能力仍较低,没有健全的财务决策、财务控制、风险预警和财务监督机制,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造成财务信息滞后、失真,未能及时传达准确企业风险状态。

2.3公司缺乏外部风险预测机制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更需谨慎实施财务决策。

2.4公司财务决策失误频发

我国公司运营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一人制决策制度。而这种主观决策方式往往受管理层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局限,易使公司遭受财务风险。没有注意科学方法,容易蒙受巨大的不确定财务风险。同时,决策失误可能会将资金投资到回报率较低的项目中,资金链断裂,容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3、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原则

(1) 适用性原则。预警指标设计应根据企业实际,在能够及时预警的前提下,应易于取值、易于理解、易于计算。

(2) 动态性原则。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更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选择评价指标时注意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4)敏感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有侧重地选择能够揭示企业潜在风险的指标。

4、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化解并规避风险,将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就企业微观操作而言,方法如下:

4.1规避风险法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2分散风险法

企业可以采取多元投资策略,如企业联营,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结合,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结合等,分散投资风险。

4.3成本效益分析法

根据企业及行业经营内容和特点,有侧重地选择财务指标和风险数据点,估计潜在风险与收益,衡量财务管理方案实施效果。

4.4债务重组法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或将以上方式组合。

5、应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的战略分析

5.1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高防范财务风险能力的最基本措施。选取指标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经营特点,并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指标包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净资产利率和产品成本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权益负债比、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占用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指标(现金流入流出比和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比)等。

5.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资本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而筹集资本的主要来源有债券和股票。由于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成本,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增加公司的价值。

5.3实施灵活多变的政策

经济环境永远是瞬息多变的,企业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日常财务管理会受到外部信息变化的剧烈影响。对于不同特点的经济形势,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及时调整财务政策,增强公司财务管理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5.4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我国公司必须改变原有的领导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首先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目标,然后通过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市场调研来确定最优财务方案。同时,在财务计划实施阶段,注意内部控制监督,从而合理控制公司总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决策顺利实施。(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牛怡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河南科技, 2011.

[2]李东杰.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穆晓英.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商业经济, 2009.

[4]韦巍, 罗宏等,我国未来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财务风险的防范,因为财务在任何一家事业单位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财务活动不合理或是有偏差,有可能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财物损失。如果因为财务现实与预期的收益之间没有良好的标准距离。导致因为超出预期效果的资金损失,就会为事业单位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与一般的企业不一样,因此在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上应该更加注意,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的

每当事业单位真正发生财务风险时,都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并且基于一些客观因素的控制,导致这些财务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转移,在一些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同样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事业单位需要时刻注意风险的客观性,因为一旦发生很可能就无法挽回,也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阻碍以及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1]。

(二)财务风险可以进行防范

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可以进行一定的财务风险规范。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财务风险,这样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的方式进行风险的预测和有效的规避,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对于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风险。

二、我国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一)支出领域的财务风险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支出作为重要财务组成部分,包含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内容。因此在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会体现在支出领域,一些问题和缺陷都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根据一些现状主要表现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详细的预算制度,没有合理的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一些支出内容不清楚,真实性在会计账本上的数据不明显,一些部门经费预算比较独立因而造成了资金相互挤占的问题。

(二)管理领域的财务风险

在财务的管理方面本身就需要专门的人来负责,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财务管理水平却影响着财务风险的出现。主要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事业性单位内部的一些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行为缺少监督,事业单位缺乏牵引机制,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不够资格等。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2]。

(三)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招聘的渠道导致招聘的员工素质大不相同,如果因为一些员工的自身行为不妥,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由于一些财务活动的开展,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不够的人就会因为一己私利,。这种财务风险是基于人的素养、职业道德观、廉政思想等。虽然是人为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管理体制的问题,如果因为一些管理上的疏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就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应该有效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将员工的道德素质和廉政意识提高,这样才能保障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四)缺乏控制财务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的工作一般就是进行一些公益项目的实施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需要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需要保证相关职能的完成,而不需要进行一定的利润创造,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与一般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在这里也就不能将其财务风险混为一谈。我国事业单位一般也都是需要为政府进行工作的,因此财务管理一般较企业来比相对松散,所以大部分的员工都是缺乏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的,因为他们对于财务的活动不是特别重视,不需要员工来进行利润的创造。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国情下,应该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并且切实履行监督的责任。内部的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制度执行以及设计方面需要紧密的配合。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并且可以成立小组进行监督,对于基本的财务报表要进行仔细的核对,对于每项工作资金的运作问题都要不断的记录。监督现金的走向并且规避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有利于整个单位的发展。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财务方面的问题应该汇报给领导并且应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因小失大,根据一些职业道德规范,鼓励员工之间互相监督。因此,事业单位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财务管理行为,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3]。

(二)倡导员工廉政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在一些空闲时间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无论是专业技能方面还是素质培养方面,都需要面面俱到,需要让这些良莠不齐的工作人员都清醒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有意识的进行财务的监督和合理合法的利用,切实加强廉政风险的控制,对于一些露出苗头的风险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培养员工真正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这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职业命运,需要员工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针对风险的不同能够清楚的区别一些常规风险和意外风险的差别。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的处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经费预算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采购经费的风险控制,尤其是对采购的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采购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财务管理的状况作为基本的依据,然后可以建立采购预算机制的相关制度和体系,对于采购的具体内容和经费的标准要有标准的规范。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般的财务预算需要按照编制进行上报、审查与批准、发放的步骤进行妥善的安排。根据专业人员的控制与审核进行规范化的进行,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问题,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尤其是注意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用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并且要将财务风险的控制渗透在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于那些比较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问题要重点关注。而且注意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不断的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也要保证有效性。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影响。科学预测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预警。树立一定的标准,当财务出现的问题没有超过预警线时应该给以关注,但是不能盲目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变。

四、结论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加以解决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上应该做到严谨有效,不能盲目自信,不能因为不需要创造利润就忽略损失,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一定要重视。

参考文献:

[1]何玉琴.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0):26.

[2]牛晓曦.如何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