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优化资源开发;人地和谐;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69-03
宝桑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观光园作为生态观光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起源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最初以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庄为主,逐渐发展至今成为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形式,是具有一定地域性、文化性和参与性的交叉型的农业产业园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逐渐加入现代化潮流,人们开始认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正因如此,农业生产过程往往避免不了通过化肥对土壤进行无情毒化。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奈尔说:“日常供应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大不如前,食物虽然保持了原来的外形.但受大量生产的影响,品质已变。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补充土壤中枯竭的‘全部元素’,因此影响到食品的营养价值。”[1]毫无疑问,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损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而且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内心开始出现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不满,眷恋原始耕种传统、回归大自然的情绪逐步在人们心中积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宝桑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园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宝桑园需客观分析园区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的意义,宏观把握自然、生物和人文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微观利用全方位的开发途径对园区进行改造完善。
一、宝桑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体验传统和回归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发展宝桑园蚕桑新生态农业,以桑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农业体验为特色,体现宝桑园生态性和独有的农业文化可以充分利用花都区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花都区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率。宝桑园的建设不仅能为广州市花都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作示范,而且能通过生产科研推广蚕桑高效生产利用的新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花都区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东农业园区建设居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好形势下,宝桑园建立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能依托广州市的重点农业区花都区的农业经济效应来提高花都区的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效益,开辟花都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的新路子。
(二)以花都区生态旅游产业为试验点激发广州市现代化建设中缺失的生态旅游建设的潜能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众多分类中的一种高层次的主题旅游,是让旅游者可以享受自然赋予的优美景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并且接受环境教育和可持续管理的一种观光活动。生态旅游要有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可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影响三者之间的平衡。实施持续旅游还面临必须解决和协调的问题,比如成本损益分析、环境承受能力的确定和社会旅游趋势的变化等。
旅游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的必然产物,广州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让消费者欣赏自然美景、了解本土民族风情,获得身心的享受,又不破坏城市环境,就应该加强生态旅游建设。广州要想加强生态旅游建设,可以以花都区生态旅游产业为试验点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宝桑园游客的问卷调查和专业人士研讨会等不同方式,广泛征求和搜集广州及世界各地游客的意见,随时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方案的必要调整,确保广州市生态旅游水平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三)以宣传生态旅游开发前景为契机,有利于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生态旅游业作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消费的逐步升级,生态旅游产业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更大的拉动作用。一是生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一种污染少、环境关联度大以及综合效益高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广东省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使农村发展模式实现由简单经济增长向持续和谐发展的转变。二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广泛地涉及农业、建筑、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具有“一业兴而百业旺”的效益倍增效应,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三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增强广东省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对外吸引力,提高广东省对外开放水平。人的流动是旅游的本质,人流会为广州市带来物流、信息流和财富流,以花都区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展示广东本土良好的农垦风貌、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投资环境能提高广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广东省的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活力,有利于广东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二、宝桑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分析
(一)自然资源开发
宝桑园位于自然资源丰富的花都区,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平坦,土质属沙壤土,土壤肥沃。花都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800mm,终年气候温暖,年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13℃,平均气温22℃。宝桑园南北侧均有河流通过,排灌条件良好。经土地整治后,宝桑园开辟鱼塘水面积达70亩。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基地发展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的种植和蚕桑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保障。另外,花都区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石灰石、高岭土、黏土、花岗岩等,开采前景好。全区有近200平方公里的山地,湖泊、水库众多,比较知名的水库有芙蓉嶂水库、集益水库等。环绕水库的是森林覆盖率高、林相整齐的秀丽山峰,山林与水体有机组合,山奇水秀、环境优美,形成颇具吸引力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景观。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57.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9.7%。
(二)生物资源开发
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时应充分地考虑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严防生物资源流失,严防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宝桑园现种植优良果桑品种500亩,年产桑果800吨,可生产原果汁400吨。桑果原汁加工是基地的主要产业之一,因此需注重桑树优良品种的培育,加大优化园区果桑生长条件的力度。果桑品种除收果外,500亩还可年产桑叶1000吨,应积极进行原蚕饲养和蚕种生产,培育虎斑蚕、油蚕等形态各异的蚕种及种植四边桑、大树桑等极具观赏性的桑树。以桑枝为原料栽培灵芝,可生产桑枝灵芝60吨,因此要将桑枝灵芝进行深加工,品质好的灵芝作为商品灵芝出售,外形独特的灵芝制作灵芝盆景。灵芝次品等下脚料制成饲料喂鸡可产出营养价值丰富的灵芝鸡,而鸡粪又可作为有机肥培桑。
要充分开发宝桑园生物资源,还需完善宝桑园生物链体系,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并注重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
(三)人文资源开发
随着国际产业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因此,在国内外的大环境下,广州市文化旅游业具有大好的发展机遇。人文资源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能使旅游者获得极具文化内涵和真实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能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促进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旅游地域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才能使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局面,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转变。一要坚持展现当地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二要坚持符合时代观念和消费者实际的消费需求;三要坚持拓宽产业链,全方位开发人文资源。宝桑园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旅游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召开旅游研讨会、推介会,开展“宝桑园蚕丝文化旅游体验年”等活动,建立“花都区宝桑园旅游定点接待单位”以培育具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宝桑园旅游资源多样性开发的优化
(一)深入挖掘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旅游类型
1.加强宣传“人地和谐”理念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物资源常常被当作取之不尽的廉价资源任意开发。在这样一种近乎野蛮的开发方式中,即使连最应该与自然亲近的审美活动也变得具有暴力倾向。例如“自然美的崇高”就被我们的现代美学家理解成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历史地征服之后,对观赏(静观)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所以实质上不是自然对象本身,也不是人的主观心灵,而是社会实践的力量和成果展现出崇高。”[2]161生态旅游离不开优美的自然景观,大自然千万年的沧桑变迁才造就了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但很多自然保护区却因旅游的开发利用丧失了原有的景观风貌,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未来发展的不合理开发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宝桑园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大自然,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不忘保护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通过生态保护的意识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旅游及生活方式[3]53—56。
2.因地制宜,开发独特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生活的旅游活动,通常将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视为主要对象。旅游资源的定位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定位,对旅游资源的市场吸引力进行定位。宝桑园应结合花都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征,利用不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位置这个规律以闻名中外的珠江三角洲农业生态方式桑基鱼塘为开发模版,创新开发花都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园区内可利用花都区储量大、品位高的由石灰石、花岗岩等塑造成的奇石配以桑树花木装饰的美景吸引游客观光。
(二)深入利用生物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效益
1.完善宝桑园生物链体系
完善宝桑园完整生物链体系,需以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泥上塘基的物质循环再生方式为思路寻求其他更多生物链体系。如将宝桑园附近餐饮服务业的剩余物经过加工后用于园区内“灵芝鸡”的养殖以增加鸡肉的营养含量;修建沼气处理系统,鸡群养殖业的废弃物通过沼气处理后可用作园区内果业、园艺业及水产养殖业等的肥料和饲料;修建污水处理系统,园区内所有废水集中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及养殖业用水;采用果园养鸡养鸟治虫的办法减少桑树农药施放量,同时鸡粪和鸟粪作为有利于果树生长的有机肥,能使宝桑园的种植业产品成为绿色食品,形成种养结合的完整生物链。
2.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
宝桑园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农业为背景,开辟建设农业大观园,并利用建设经验建立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如建设“宝桑园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之草本植物示范区”,草本植物作为适应性极强,照管成本低的生物,具有覆盖土壤,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吸附降解灰尘等生态保护功能。夏枯草、薄荷、野、生地等草本植物是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宝桑园可在这些草本植物生长地附近建宣传栏介绍其药用价值,普及游客的科普知识。灰灰菜、白蒿、马齿苋、蒲公英、荠荠菜等是营养丰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野菜,宝桑园可以开展“采摘野菜活动”,带给游客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而野、鸢尾、星星花、打碗花、芍药等众多野花同样可以起到美化大地的作用,为宝桑园增添生命气息,宝桑园可以设立“插花艺术馆”,聘请专业插花老师教导游客采摘合适的野花来设计观赏性极强且富有大自然气息的新鲜野花。
3.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
确保宝桑园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正确分析园区环境容量。中国科学院崔凤军博士后将这种容量能力定义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其内涵为:在某一旅游地理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游客数[4]105-109。而对旅游环境承载量(TECQ)赋予新的含义:旅游地区(景点、景区)在一定条件下实际承受的旅游数(或活动强度)[5]303—308。建立健全宝桑园生物保护区开发的规划机制,应对现有的生物资源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宝桑园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量,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和游客接待计划。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旅游活动的前提,大力推行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是维护园区内的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6]8—15。只有完善宝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确保宝桑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保护区是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宝桑园要根据园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量来确定各个时段的游客容纳量,通过游客休闲区,游客等候区,游客禁止区等多方面游园设施建设来规范游客活动;通过游园指引图等规定游客的旅游线路,控制游客的旅游时间等;通过聘请高素质专业导游对游客进行宣传和教育。告知游客宝桑园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知识和生物保护区的管理方法,教导游客正确的游园技巧,力求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知性之旅。
(三)深入分析人文资源,突出文化交流性质
1.精选特色文化,提高人文资源吸引力
宝桑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应深入开发特色桑蚕文化,普及桑蚕古今历史知识体验,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公众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环境生态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消费者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可以实施深度开发华南桑蚕文化战略,营造浓厚的桑蚕文化旅游环境。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等特色华南文化,突出游客怀旧情结。同时,在全园开展文化环境建设,整治宝桑园环境,在游园主要线路区建筑装修,加强绿化,提供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让游客享受轻松的游园心情;树立宝桑园商业形象,注重商品包装与宣传,在产品说明上介绍华南桑蚕文化,组织企业员工积极到全国各地进行宝桑园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积极与知名旅游企业建立旅游营销合作关系,提高消费者对宝桑园的文化认可度。
2.弘扬民族文化,凸显人文资源真实性
宝桑园可以通过“宝桑园桑蚕文化节文艺晚会”等活动打造精品文化旅游节目,通过小品类节目、话剧类节目的形式介绍华南桑蚕文化的浓厚历史底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把“宝桑园桑蚕文化节文艺晚会”逐步打造成为艺术风格独特、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态旅游品牌活动。
3.鼓励游客参与,体现人文资源趣味性
宝桑园人文旅游资源的传播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主体作用,第一,企业应拓宽发展思路,吸引知名企业投资,为宝桑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第二,园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应重视人际传播,调动消费者人文旅游资源传播的积极性,在华南人文资源研究特别是历史文化研究中加大资金投入,组织相关的知名教授开办华南桑蚕文化等历史人文知识讲座,一方面,可以加强广州市本地区民众对广州本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强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拓宽人际传播的广度;另一方面,将人文研究成果撰写进宝桑园园区讲解员的导游词中,并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传播广州市人文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扩展人际传播的深度。文化体验与旅游相结合能最大程度上调动游客,满足消费者感受大自然的精神需求,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开发、管理与服务。通过鼓励消费者参与宝桑园新型农业技术的观光和实践,并且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包装宣传,积极开发桑蚕文化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这一宣传主体向外界宣传推广宝桑园,必将让宝桑园区中更多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4]崔风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
篇2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湿地 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 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 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 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 (9).
篇4
从近几年的各地高考卷来看,《旅游地理》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旅游区位评价、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等方面。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新课标全国卷I,结合时事热点考查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的是根据图文资料,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山东卷是根据材料,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由此可以归纳出《旅游地理》考查的几个基本特点:
(1)以区域为背景,注重地理事物的分布,紧密联系区域地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2)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图表分析,考查地理思维能力;
(3)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考查主干知识,是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系统化和拓宽;
(4)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当年时事地理;
(5)试题一般以两问居多,分值为10分,难度适中。
【复习方法】
1.掌握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
同学们要从知识结构人手,做到条理清晰、不遗漏重要知识点,具体要求是宏观掌控、微观落实。
(1)宏观掌控,即做到胸怀全局,可以教材的目录为依据,结合考纲抓重点。如“旅游业”的知识结构:
(2)微观落实,即对知识进一步细化,各个击破。如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可以用知识框图来逐一落实:
2.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此目的在于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可以用表格进行归类复习:
3.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有机结合。
《旅游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涉及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的分支内容互补。在复习《旅游地理》时要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即用必修课程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关注可持续发展。如旅游业对社会环境的作用,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复习时要把握旅游业极强的关联性: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旅游业规模和收益大,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大。
(2)辩证地思考问题。如旅游规划部分可以贴近社会实际,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正面影响;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会带来破坏生态环境、滥用土地、破坏文化遗产、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等负面影响。
【典例精析】
基于旅游地理考查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下面以一道《旅游地理》试题为例说明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例题 (2013年江苏卷)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下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
(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本题以陕北发展文化旅游为背景,主要考查旅游发展条件评价、旅游资源与发展旅游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题问题简洁明了,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对同学们阅读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也涉及对区域地理相关内容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有清晰的思路:
1.明确试题要求。中心词――文化旅游;限定词(句)――各问题中都有答题的限定词(句);指令词――因为是填空形式,可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分析、论证)。
2.准确提取信息。从图示区域得出以下信息:各种“文化资源”丰富;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文字材料中的“旅游名城西安”,说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等。
3.理清问题考查的学科主干知识。本题涉及到的主干知识体系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知识体系(见前表)。按本题的要求,第(1)问考查有利的“资源条件”,从旅游资源数量、游览价值高低、集群性、地域组合性等方面评价。第(2)问考查延安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回答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要结合政治、历史等知识认识延安革命根据地。具体回答还是要回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上,从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交通改善、本身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方面回答。
第二个方面是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旅游开发中难免会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等问题。第(3)问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4.让术语化答题成为一种习惯。术语即地理学科语言,回答问题语言准确,要素全面,针对问题重点作答,如旅游要素有食、宿、行、游、购、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包括四个方面,若是就其具体某一方面回答,内容要重点突出;旅游环境保护包括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承载能力)、游客流量、生态旅游等。
【参考答案】
(1)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任答三点)
(2)红色革命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
(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
地理小贴士
篇5
关键词:松江湿地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S34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旅游开发逐步深入到湿地区域内部,相关的实证性研究反映出当前湿地的旅游开发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模式。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对资源类别不加以区别,全面推行的大众旅游开发模式将对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实现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分析湿地旅游系统, 并找到与湿地区域相适应的旅游发展模式[1]。
松江湿地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哈尔滨松江湿地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变迁,并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目前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型生态系统,在湿地旅游开发上具有以下优势。
1.1生境资源多样性
松花江哈尔滨段湿地动物区系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生境的多样性带来物种的多样性,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松花江哈尔滨段湿地内脊椎动物有 58 科 190 种。
1.2湿地景观多样性
哈尔滨松江原生态湿地区是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呼兰河、阿什河等受河道地形和水文情势的影响下,形成的联通水道的带状湿地。在哈尔滨段发育有大面积的水面、沼泽、河滩和岛屿,水陆界面景观多样,通过不同形式的过水断面及堤岸形态塑造多样性的滨水带状景观,突出空间的延展性。
1.3湿地文化多样性
松江湿地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内涵,主要表现在:以闯关东为变迁的历史文化;以中华巴洛克为代表的欧陆风情民俗文化;以松花江湿地为基础的生态景观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哈尔滨,其为使人所熟知的丰富的多元文化与正处于开发初始阶段的松江两岸湿地旅游资源相结合,以湿地为载体进行复合型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条件。
松江湿地旅游开发基本原则
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兼顾湿地旅游价值的挖掘和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护,全面实现湿地在生态、社会、经济上的综合效应,因此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设计原则
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开发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要求对景观环境进行监控,以最少化的人工设计突出显露湿地的自然性和原生性,并以水系通道和生态廊道动态连接整个生态景观体系,利用有效的手段对景观活动斑块与交通廊道进行隐蔽和同化,将旅游活动和湿地环境完美结合。
2.2 多元规划原则
松江湿地旅游应多层次规划建设,使多种旅游层次,多种旅游形式和旅游项目来分担旅游开发的风险。在开发的时候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横向上划分不同功能,满足多种需求,可以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区、游览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纵向上实行分期开发,分别从远期、中期、近期开展规划建设,有弹性的根据时间调整建设方案。
2.3 突出特色原则
挖掘旅游特色是增添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的特色在于气候上适宜夏季避暑的特点和区位上与市区联系方便的特点,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旅游特色,打造了“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国际旅游形象。
松江湿地特色旅游开发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湿地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湿地生态旅游是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结合点。在湿地生态旅游进一步的发展中,应寻求能够兼顾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模式。
3.1功能分区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分区模式有很多案例可循,最早的功能分区模式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所提出的同心圆式模式,他将国家公园由里向外划分成三个区域,即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其中核心保护区域为生态极度敏感的区域,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禁止任何形式旅游活动。缓冲区用来缓冲对于核心区的影响,可以允许有限的活动,可采取必要的设施与技术手段对被破坏景观资源加以培育恢复。游憩休闲区是探索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结合的最佳区域,是游人集中活动区域,其活动量需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2]。
根据该理论,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依托,将其划分为四段旅游区:湿地恢复培育区段、松江湿地保护区段、湖光山色景观区段、城市绿色休闲区段。同时结合松花江旅游景点沿江呈带状坠珠式布局特点,三者呈同心圆结构,建立松江湿地理想的湿地功能分区模式。
3.2 “一线四项”开发模式
针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应实施保护优先,选择适合各类型湿地的特色发展模式。哈尔滨,北方寒温带特色湿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根据其气候上适宜夏季避暑和区位上与市区联系方便的特点,把湿地旅游开发定位为“一条主线,四项结合”的思路。一条主线即是避暑休闲——湿地观光——领略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四项结合是指:与避暑休闲结合;与了解金朝遗址文化结合;与节庆活动结合;与游览哈市独特欧洲风情结合。从而为改善哈尔滨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优化哈尔滨的人居环境和提升哈尔滨的旅游产业环境,为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做出贡献。
结论
总的来说要实现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本地域湿地相适应的旅游开发模式。哈尔滨市以“万顷松江湿地、百丽生态长廊”为依托,大力开发松江湿地旅游资源,通过生态旅游的特色开发模式,使生态旅游开发向深层次推进,实现松江湿地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篇7
湿地(wetland)通常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国际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湿地在逐渐退化,具体表现为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因此,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洞庭湖湿地作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中国仅7个),具有国际性地位。它不仅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有重大作用,对长江中下游其它地区的生态平衡也产生重要影响。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充足,调蓄能力巨大,湖洲滩地面积辽阔,加之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使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具备了自己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1]。但近百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逐渐萎缩,已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目前,人们虽然早已经认识到了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但仍然以最先进技术、最大强度向洞庭湖索取着使用价值,使得洞庭湖湿地开发朝着破碎化、陆地化的趋势发展。注重湖区的资源价值,忽视湿地的生态价值,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长久的发展,洞庭湖的资源日益枯竭,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加强湿地保护迫在眉睫[2]。
二、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
有“中华母亲湖”之称的洞庭湖是“世界大湿地”,是地球的“氧吧”和“粮仓”,是中国最着名的大湖之一。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地质地理于一体的知识宝库。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对该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是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丰富。以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为特色的自然景观优美;以名人、名楼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景观独具特色[3];二是区域内经济状况良好,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在湖南省经济总体排名中靠前,洞庭湖区域面积广阔,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着名的粮油基地,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区域内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岳阳是“湘、渝、豫、鄂四省的物质交流中心”,是“武汉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洞庭湖区域规划逐步趋向合理,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发展为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三是区域内城市交通便利。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常德、岳阳、益阳自古以来就是交通与战略要冲。湖区水运优势明显,铁路贯穿南北,京广、石长、枝柳三线呈H形围绕在洞庭湖四周,桃花机场联通国内各大城市。此外,区域内各县交通也十分便利,互通性较好,洞庭湖区的立体交通使游客往来方便,可进入性强。四是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洞庭湖湿地比邻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群,国内客源市场前景良好;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将有越来越多的美、日、俄、法、韩、新等国外客商来洞庭湖区观光游览。
(二)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常德、益阳、岳阳三市的旅游资源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它所拥有的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和湿地旅游资源将成为湖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带动整个洞庭湖区域经济的发展。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应积极整合名湖、名楼、名人、民俗等优势资源,形成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旅游产品[5]。环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有利于区域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形成,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此外,还有利于优化湖南省旅游空间结构,增强湖南旅游经济实力。从华中大旅游区的视角来看,洞庭湖湿地旅游区北接长江三峡、神农架风景区,南接长株潭旅游区、南岳衡山风景区和湘中旅游区,西邻大湘西旅游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总之,开发、建设洞庭湖湿地旅游有利于湖南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整合旅游资源,有利于推进洞庭湖环湖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构建洞庭湖环湖生态经济圈的健康发展[6]。
三、目前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一)行政分割,缺乏统一规划
洞庭湖湿地行政区划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三块水面,分属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管辖[4],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在对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略市场需求、盲目发展、三市重复开发问题,最终造成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现象。此外,洞庭湖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建立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导致在管理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较多漏洞,很难形成区域发展合力。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加大了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的难度。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各自为政,缺乏区域协作,会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整体优势丧失,市场占有率降低。[5]
(二)旅游产品单一,地域文化特色不浓
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也很单一,主要以传统的湖区风光观光为主,度假、休闲等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十分匮乏,对游客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以及个性化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湖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则更加稀少。以中部纯湖区旅游产品为例,受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纯湖区景观非常单调,豪无层次感和立体感,唯一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项目———洞庭湖观鸟也明显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三)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
环洞庭湖区湿地旅游投入非常少,有限的资金大都投入到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的建设,致使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面逐步减少,滩涂大面积增加。大量种植的芦苇和杨树替代了自然湿地景观,降低了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洞庭湖水底植物基本消失,湿地植物也开始向单一优势物种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湿地已有近40种珍稀植物灭绝,植被优势种群日趋单一,沉水植物大面积消失。围湖造田垦荒破坏了湖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致使大量鱼类产卵、繁殖场所消失,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品种几近绝迹。大量种植芦苇和杨树、过度放牧等使候鸟栖息地大面积减少,但洪水的威胁依然存在,水体污染逐步加剧,环境逐渐变差,湿地景观简化,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尖锐。
(四)管理水平较低,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生命湖,是湖南、湖北的名牌湖。“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湿地生态景观、珍稀濒危动植物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湖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很多资源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也都存在管理水平低、设施设备落后、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低、服务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此外,洞庭湖旅游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旅游宣传投入少,宣传技巧不高,对洞庭湖区特有的湖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挖掘深度,特色不明显,使得洞庭湖旅游品牌没有达到应有的影响效果。
四、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策略
湿地生态旅游是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的方向。对洞庭湖湿地的旅游开发要实施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采取退耕还湖措施,恢复湖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促使湖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逐步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7]。
(一)选择适合洞庭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根据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现状,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复合型的生态旅游模式,即将洞庭湖湿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加上人工湿地的旅游开发,形成整体开发优势。近些年来,国家在洞庭湖区多次进行了重大考古活动,开发出了旧石器遗址、澧县八十垱稻作遗存、城头山古城、西汉长沙王室墓、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铜官窑窑址等古遗迹,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洞庭湖区还是湖湘文化的摇篮,应在突出洞庭湖区山水秀色的基础上,重视对洞庭湖文化的深入挖掘,塑造地域特色。把文化旅游因素引入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
(二)从战略高度做好洞庭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2007年底,国家正式批准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湖南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尤其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这一背景下,从战略高度做好发展规划。旅游业既是动力产业、引爆产业,也是弱势产业;既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又需要社会的支撑。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与相关规划的互动与协调,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重要湿地的开发经验,做好具有国际视野的湿地旅游开发规划[6]。要坚持开发、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洞庭湖湿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开发区,在不同的地域开展不同的旅游活动,核心区内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加强湖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保护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确保生态效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开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前提。一是建立统一的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应加大经费投入,增大湿地保护区的范围,严格管理措施,消除对洞庭湖生态系统发展不利的因素,尽快恢复已退化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健康地发展[8];二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建立健全湿地生态研究网络,加强对洞庭湖区湿地的监测,不断完善保护区系统,全面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核心是保护南湖、柳叶湖、洞庭湖水体资源不受污染,同时要根治血吸虫病害,抓紧血防灭螺工作,重点保护东洞庭湖湿地候鸟、花岩溪白鹭等生态资源。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绿色资源
前言
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比较优越,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所以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计划的不断实施,我国西部许多优越的自然资源都被充分 利用和开发出来。但是随着开发的进程飞不断推进,开发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所以要想改变现今一些不科学的开发手段,就要实施相应的绿色旅游资源发展计划,从而提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保护好当地脆弱的资源环境。同时西部地区在开发绿色旅游资源时还要加强各地联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合理分布旅游资源空间。西部地区各个省份的旅游资源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发展时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发展当地的绿色旅游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中国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
1.1西部自然资源
我国西部地区所占的省份数量比较多,自然资源相对也就比较丰富。我国西部省份和自治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宁夏、四川、青海、、云南、广西等。尤其是陕西、、青海、新疆、云南、广西等省份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他们各自具有本省份特有的自然资源,环境独特,如新疆的沙漠风光、风蚀蘑菇、风蚀柱等独特的风蚀现象。还有独特的葡萄种植。黄河水滔滔不绝,壶口瀑布的壮观以及华山的险要,高原独特的地貌等。地区著名的喜马拉雅山以及的温泉,那曲草原等。青海的三江并流景观、青海湖以及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内蒙古地区特有的草原景观,除此之外,四川的九寨沟、黄龙以及峨眉山等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西部地区具有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貌气候,在不同的旅游景点能够让游人体验不同的自然美。
1.2西部地区人文环境
西部地区除了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多样的人文资源。西部地区历史悠久而且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气息,从而具有多样化的民族风。比如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的豪放与粗犷,蒙古包文化以及草原独特的文化特色。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以及丰富的葡萄资源,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旅游资源中都独树一帜。除此之外云南广西等也有许多民族特色的文化历史。陕西是中国的几千年的王朝都城,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如秦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以及洛阳古都等。所以在进行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时可以充分考虑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价值。
2.绿色旅游开发策略
2.1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一些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不惜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最终导致西部脆弱的资源环境变的更加恶劣。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每一个链条都不可以破坏,需要保持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在进行资源的开发时应该尽量避免对当地资源的开挖,尤其是对于西北植被缺乏地区应该加强对当地植被的保护。例如陕西的黄土高原给人一种辽阔的风光,展现出西北地区高原地区独特的风光,但是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色越来越突出。所以在进行开发时当地政府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考察,从当地的环境保护出发,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的利用,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为后代的生存打下坚实基础。从历史上的文明的衰落与环境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原因。比如新疆楼兰古国文明的消失,以及罗布泊一夜的消失在给人带来惋惜的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去面对他们消失的原因。环境的变化,人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保证当地生态资源的平衡,保护当地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保持生态的多样性,尽量维持资源的原生态性,以山清水秀和自然状态来吸引更多游客的参观,增加当地旅游的原生态特色性。
2.2保持当地文化的特色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迅速,许多民族特色的文化以及建筑在不断消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名族心理,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发展农家乐以及民族节日活动等来吸引外来游客的数量。要加大对本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例如传说故事、民间技艺以及民间建筑等。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起到看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民族文化在逐渐消失。所以在进行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提高民族文化的地位,这样不仅增加了旅游资源的数量而且也保护了当地的文化,实现旅游与文化发展的双赢。例如丽江古城的发展时既利用了当地的建筑文化资源又保护了特色的古城风貌。但是古城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数量在旺季时严重超出当地环境的承载力,最后影响了建筑物的保护以及对当地自然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所在进行开发时还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来确定最佳的旅游人数,保证当地的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对游客绿色旅游的宣传
绿色旅游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商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个旅游者的责任。所以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还需要在各个景点设立相应的绿色旅游的标志和宣传语,提高游人绿色旅游的意识,规范他们旅游时的文明行为,最终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导游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的规范,提醒他们文明旅游,积极保护当地旅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做一个文明的出行者。
3.总结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十几个省份,拥有比较广阔的地域差别,从而也就存在这资源的巨大差异。除了拥有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着比较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所以在进行相应的资源开发时应该注重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充分发挥自然的优越性,为当地旅游资源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进行开发时应该进行绿色开发,提高对当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需要实现环境的保护。所以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来进行,最终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顺才 邵凤英.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8):6-7
篇9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
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 “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
(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
(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
参考文献:
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109
黄安民 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刘少和 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30):122-125
刘清泗 刘 敏:易县旅游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开发研究[C].全国第14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1999.7
彭 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8(3):43-46
篇10
关键词:湿地旅游;产品开发;评价体系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生态旅游的基础。黑龙江省属湿地大省,现有乌裕尔河沼泽、三江平原沼泽、松阿察河三大湿地,总面积为523.4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9.23 %,黑龙江省湿地分布的特点是区域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湿地丰富的综合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给湿地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原生态”开发,已经成为黑龙江旅游界和环保界的研究热点。
一、 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湿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度较低
根据旅游产品资源的特色原则,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因此,如何发挥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优势进行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特色性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旅游资源产品项目单一
黑龙江的湿地旅游活动还只停留在观光游览等表面层次上,忽略了对景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更深层次旅游产品的开发。
(三)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黑龙江在开发湿地旅游资源过程中,对于认识湿地的生物特性,环境保护的意识没有深层次挖掘,在湿地文化中对湿地所在旅游目的地的理解不够。
(四)对湿地生态环境价值认识不深
提高对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开发湿地旅游产品的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可持续开发原则
在湿地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保持湿地资源的原生态性,使湿地的生态功能不被破坏,就需要坚持可持续开发的原则。
(二)突出资源特色原则
资源特色是旅游资源产生和保持吸引力的关键,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突出黑龙江省各地区湿地旅游产品的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湿地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树立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品牌形象。
(三)适度开发的原则
湿地旅游在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时,又要尽可能保持环境和文化的完整性,其开发规模应该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使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一致。
四、 构建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旨在通过对指标的评价来了解游客对湿地旅游资源的满意程度,以找出差距和提出改进措施来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尽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遵循全面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等原则。根据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特点,选取了以下6个指标作为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质量分析的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指标关系图
通过对物流行业顾客满意度共性的分析,建立了3层指标体系:第1层为总体指标,第2层为结构指标,第三层为分析指标,分属于第2层各个结构指标,形成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同时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计算机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指标 观赏价值U1 新奇度V1
自然度V2
体验参与度V3
舒适度V4
科教价值U2 科教的特殊性V5
科教的典型性V6
科教的丰富性V7
科教的广泛性V8
历史价值U3 地方特色文化V9
历史民俗文化V10
资源价值U4 资源的规模度V12
资源的多样性V13
湿地生态环境价值U5 动植物种类V14
湿地退化率V15
湿地受威胁状况V16
旅游开发环境U6 交通条件V17
产业经济基础V18
基础设施条件V19
区位条件V20
五、结束语
- 上一篇: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
- 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