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篇1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培养 方法策略

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文精神,让他们理解人文精神的意义。从而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目标,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人文精神的内涵传递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从心灵上给予他们一个正面的指导和改变。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来源是人文学科,它所集中的表现的是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观以及其精神的体现。在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广义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所追求的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尊严与幸福;二是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精神指的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即关心人自身。掌握内涵是最基本的,不明白要学什么就不可能学好,化用兵法讲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明确内涵,然后再徐徐而图之,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更进一步的了解,最终达到热爱,并全面了解的目的。

二、如何有效地给初中生传达人文精神

我们习惯将人文精神的培养统称为人文素养教育,要想有效的实现这种素养的教育和精神的建设,必须以优秀的文化作为基底。而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底是经受过历史的不断考验才积累形成的,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翻新。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要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精神作为责任,让学生能更好的完善自身心灵、品格的成长。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历,来简要论述如何有效的给传达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人文情怀的丰碑。

(一)精读历史文本,剖析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历史人文情怀的书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本,精确剖析其中的所具备的优秀的人文文化,结合适当的教学案例,来将这种文化和精神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自己讲解,一个人在上面慷慨激昂,底下的学生却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效果的,是被动的。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抛出问题、设置悬念、组织表演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纳人文精神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初一语文上册中诵读欣赏这个课程时,在讲解孔子的《论语八则》时,我会首先和学生介绍论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于论语有个基本的概念学习。在对每一则的语句进行讲解时,我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更加生活化的和学生传达一个精神,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意义。

(二)定期开设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活动

主题活动的开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整体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设计一个主题的班会或者讨论会,并且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这个活动,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来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例如,我在教完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以后,我在班级还开展了一个以“不同民俗风情、文化交流”的班会。学生可以课后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资料以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来做成一个简单的演说节目,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和交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成一个小型的快板表演,十分有趣生动,整个课堂的讨论气氛达到顶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当于乐队的指挥,要发挥自己指挥棒的作用,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什么时候该松弛舒缓,什么时候该紧张激烈,都要把握好。讨论环节,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发言,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而在出现言论激动,观点相悖,气氛过于激烈时,还要懂得调节氛围,放松学生的神经。

(三)灵活使用教学语言,传递人文精神

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于人文精神的传递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灵活、生动的教学语言发挥出的教学效果往往比一个教学策略要达成的效果的还要显著。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单纯的精神素质教育,只通过一种乏味而单调的陈述是十分无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的使用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灵动性。而且教师的日常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时常在言语中注入人文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做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的标榜,从而促进整个班级人文精神的建设。

【结 语】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是人格塑造、自身修养上难能可贵的品格。然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从点滴做起,不急不躁,掌握以上人文教学的精髓和方法,用我们的心血浇之灌之,定能浇开人文精神这朵语文教学的奇葩。

【参考文献】

篇2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内容

(一)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人文精神发轫于文艺复兴时代,基点源于对神学和宗教的反抗,其重心在于关心人的需要,弘扬人的理性。人文精神者站在尘世去追求精神,反对宗教用天国生活来限制和压抑尘世生活。人文精神的内蕴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首先体现为人性关怀。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和人格尊严的权利,这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的体现,这种对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其提倡的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包容,关怀的重点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本身的全面价值的体现。其次是对真理理性思考。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再次,是超越性,人类对生活生存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寻觅是其重要含义。

(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人的存在是衡量社会选择的标尺。从“君本位”到“人本位”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个巨大拐点,是一种质的飞跃。纵观洛克的学说体系,不难看出,“人本位”就是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一个重大发现。科学为人文研究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则告知科学要以恩泽人类为圭臬。

2.“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也就是认可和尊重个人的思维理念,其是以“君本位”为靶标的。古今中外的君主无不是以“天下”“国家”为名,行专制之实。“个人观念”的反面即是专制。“个人观念”是以保护个人权利为目的,有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的倾向和行为。在这个语境下,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政府的权力是后天产生的人民授予的,假如人民认为必要,有权随时收回赋予政府的权力。“个人观念”就是民本思想,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能否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是衡量包括组织、社会,乃至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尺。

3.“自由观念。”政府的合法性的基础在于选民的认可和承认,其宗旨或者说归宿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当政府无力保护人民自由的社会,人民有权用脚投票。在人的权利体系中,自由是最为宝贵的。而只有民主的政府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是保护人民自由的政府。虽然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对于法律的缺点或优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全社会的福利”。[1]58治理社会靠的是人民能够与政府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这种制度仰赖于人类的理性。而人类的理性创造了规则,创造了法律,一切规则以保护人的自由为标尺,这是现代法制和法治的基本理念,规则的作用在于保护人的自由。规则意识应该也必须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国民的基本素质。但“如果把自由理解成绝对排除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的一种完全的独立,这种自由就会成为完全放任自流的状态。真正的自由主义,绝非恣意妄为,无法无天。

二、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碰撞

(一)何为民法的人文精神

民法精神是民法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民法文明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民法的最高原则。个人本位是市民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民法上的具体写照。正因为个人本位思想的支撑,民法才因其私人性、个人性,被喻为“权利法”;市民据此拥有了和强大的国家相对抗的力量,得以追求个人财富、享受个人自由。而意思自治则是民法精神的另一个层面。民法抑或私法的实现过程正是人文精神逐步实现和矫正发展的过程。 2.私法自治。私法自治指的是“各个主体根据他的意志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原则”。[4]在现代民法体系中,私法自治已然是无可撼动的准则和基础。这一理念保障和支持个人依照自己的本意参与市场交易,使得当事人在交易中能够形成合理预期,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这一点在契约法中尤显突出。但“一旦当‘私法自治’原则的行使使社会正义遭受严重损害时,国家就必须经常有规则地干预。保护经济上的弱者的任务对法律来说不断增加”[5]。20世纪,理论界将社会控制理论引入民法体系,这是对于私法自治的约束和矫正。当然,现代民法强调的是社会控制下的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的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的认识当是更多注意传统的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上的自愿原则的共性的法律底蕴,而不应该执拗于二者在历史上存在的法学观念或语言上的些许差异,这有益于我国民法及民法文化的成熟和进步。

篇3

一、确立课程体系的内涵特色

我们推崇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符合人性根本价值的真理性精神,是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建立的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则与准则。学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就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注重生命的品质与精神的格调。北京十五中确立人文精神课程体系内涵特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世俗化吞噬了人文精神。

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学校也面临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使命,教师在工作中则把提高分数作为至上的目标,学校顺势而为把地位和名声当作动力来源。这种状况就是教育的世俗化,而这种世俗化的趋势基本上会吞噬保有人性尊严的人文精神。

第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决定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成长。立足人的差异,努力激发人的成就感并促使其获得幸福体验,寻找人性的尊严。”这是北京十五中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生的幸福在于在各自的生命道路上找到自我。所以基于我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这样的办学目标:培养优雅、宁静、从容的文化气质,闪耀青春的精神,做有品质、饱满的人。

在这个办学理念和目标的驱使下,我们期望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身上能更多地看到主动、热情、浓厚的兴趣、意志力和内驱力。

第三,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为课程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学校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气质,有生命意义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学校是理想孕育的重要场所,它的外显特征应该是有序的、宁静的、文质彬彬的。学校建设的高品位博物馆就很好地契合了学校这种文化气质,博物馆给十五中师生带来了文化信心。之所以把学校的博物馆定位于高端展览,是因为顶尖艺术品的神秘,给观众带来过大的审美距离,目前很多文化疏离现象均由此产生。把大师的作品切实摆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用亲切的形式、零距离的观看,让大师作品真正走近师生,这既是美的盛筵,更是一个寻找自信的过程。高端艺术品平民化之后,扫除顶礼膜拜的心理定势,就能具有更平和、更敏锐的眼光。学校还建有“听香”教师餐厅、“意叶”学生餐厅、“微语”西餐厅,这些地方不仅为师生提供精美的食物,同时以其优雅的环境吸引师生们到这里休息、研讨,也成了学校举办文化沙龙、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

在文化建设有了精准和优雅表达的基础上,学校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精神的自由生长。如果一所中学不能在学生的青年时代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唤起他们对美、对善、对真理的执著的精神,那么这所学校缺乏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音乐、诗歌、运动都是很好的中介,热爱他们,才能让学生生活得有文化。午间音乐会和学生讲坛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品牌,让许许多多孩子的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北京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

为使学校课程体系充满人文精神的内涵特色得到更好地实现,学校致力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合,形成“基础课程+人文核心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所谓“基础课程”就是对国家必修必选课程进行整合实施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多方面素质提供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把知识看做一个综合事实、概念、方法、价值多层面的整体,在其中自然地渗透课程的人文精神。部分学科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难易度调整或内容重组,是一种重新建构后的国家与地方课程。

所谓“人文核心课程”就是立足学校的文化实际,对国本课程及校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绝不仅仅是诗意的表露,人们在心灵丰富的基础上,能够体验到事物不同的幽微之处。这样,这种能力不断扩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人们发展一种批判的能力。

第二,自然科学。在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第三,社会科学。如果说思考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那么生活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了解到观察社会的方法,提升社会认知水平。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性的思考能力。

第四。语言文化。旨在扩张师生的文化经验,提供新鲜的观点。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思维的灵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要依托语言这个有效的载体,把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化作为起点。

第五,体育与健康。体育虽然是一门具体的学科,但代表的是更大的健康理念。即便我们看到有一些身体罹患重病依然在精神上有所创建的人,但这也不能削减体育的重要性,因为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体现大脑的意志。我们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更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人文核心课程多数应具有跨界课程的特性。所谓跨界课程,就是指冲破现有学科设置的界限,在不同学科之间思维自由穿插建立起来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跨界课程不把课程本能、习惯性地归为某个绝对的类别,摆脱原有课程强大的思维惯性的束缚,走出被演绎思维统治的困境。跨界的另外含义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模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打破学科藩篱,最大化接触鲜活的一手资料。然后提炼出聚合概念,对课程建设进行减法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

学生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校本核心课程中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

所谓“自由选修课程”。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特色个性类课程,学生纯粹按照兴趣。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当模块学习。

篇4

关键词: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人文精神

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一般是指在原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有地域特色的服务理念、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等,这种特色服务是与人文精神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改变了红水河讲坛最原始的局域性的服务方式,发挥了红水河讲坛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是文化和特色相互沟通的。为促使红水河讲坛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在特色服务中提供了具有人性化的服务措施。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建立了类似于红水河讲坛的文化平台,但是红水河讲坛有自己的特色之处。具有自身特色的红水河讲坛开办以来,为当地经济建设把脉,突出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文是笔者对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的详情分析。

一、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的基本理念

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下述几点:①整理出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内容,其中包括地方特色、学科特色以及专题特色等。这是开展特色服务的先决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的文化经济发展。就河池而言,河池市将通过“打基础、筑格局、强产业、建体系”的方式,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构筑“一心两带六区四园”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做强文化旅游业,繁荣演艺娱乐业,推进影视传媒业,做大工艺美术业,发展文博会展业,提升印刷出版业,拓展休闲养生业,培育创意广告业,促进文化产业增量,提质增效,建立健全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体系。红水河论坛充分发挥其作为媒体中介的优势,为河池文化事业发展做好宣传。②特色服务的服务机制与服务内容。特色服务既要服务于党委政府,更要服务于广大受众。如由河池市党委、政府确立的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以“稳进突围、提质发展” 为总基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化产业增量提质、民生保障提升、开发扶贫攻坚、城乡新貌新风、干部执行力提升“五大工程”为抓手,奋力推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城乡建设和“五大突围”,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 “筑底蓄势,稳健上行”,呈现结构调整优化、质量不断提高。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红水河论坛用特别的论坛方式为河池市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开设有特色的访问通道以及有地方特色的论坛讲座。红水河论坛特色服务的服务机制主要依附于其主动性。服务内容有通过网络信息资源提供的定题服务,同时还有跟踪服务,组织者有计划地掌握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向受众提供前沿的专业研究动态;组织有专业特色的讲座,延伸至有特色的信息产品开发等。③遵循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基本理念。互联网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红水河论坛广大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应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理论视角来审视红水河论坛这一技术产物。有人就对红水河论坛的意义提出了种种评价或质疑。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与人或社会的关系和其研究意义,在肯定信息网络对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的前提下,正视网络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次,对于网络应用中已经和可能出现的一些弊端,应当具体地分析其成因,以探究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正确处理人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关系,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关系,网络的物质经济价值与人文精神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地防止人们在应用网络过程中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了解了互联网的价值后,红水河论坛将致力于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人文理念,服务广大的受众。针对红水河讲坛的特色服务,为受众人群提供专题文献索引等诸多内容,让广大受众轻松高效地掌握所需信息,想受众之所想,换位思考;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不是从红水河讲坛规章制度的条条框框出发来为受众服务。这就是特色服务人性化的基本含义。

二、红水河讲坛的人文精神

红水河讲坛人文精神即红水河讲坛在工作、服务与实践的进程中所彰显出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放理念与平等理念是红水河讲坛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红水河讲坛的开放性是区域性文明程度的标志。论坛开放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论坛内容资源向受众开放的程度。平等理念也是红水河讲坛的固有理念。红水河论坛的内容资源没有设置任何的访问权限,使受众能最大化享受公共文化带来的乐趣。目前,很多领域都有了平等服务的理念,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公共财产以及网络文化信息,红水河讲坛的存在使社会广大受众利用红水河讲坛获取各种信息成为可能。

随着红水河讲坛的发展,近年来,一种优化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措施,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对文献只是需求为工作基点的服务理念,也就是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成为红水河讲坛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那么,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的特色服务和平等理念相互排斥么?答案是否定的。第一点,特色服务与区分服务有所不同,特色服务对红水河讲坛的任何一位受众开放,它对受众的身份不提任何要求。虽然,它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那是由于不是每一位受众都会对特色文献感兴趣,因为特色文化有较强的专业性,曲高和寡;它的受众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事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而形成了特殊读者群。特色服务不管是提供特色文献,还是其服务模式、服务措施,都只是从受众的切身需要出发,对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不是对受众的身份提出要求。第二点,若需要享受特色服务的读者不多,而红水河讲坛却过多地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经营特色服务,就会影响大众化的常规服务,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特色服务和一般服务是互相依托的,红水河讲坛要按照读者的需求,科学分配人力物力资源,使需要享受特色服务与一般服务的读者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因此,特色服务不但和人文精神中的平等理念相制衡,同时,还由于在红水河讲坛工作实践中可满足受众在常规服务外对文献信息的更多需求,所以, 最能彰显“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换言之,特色服务是红水河讲坛人文精神的最佳体现。

三、加强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红水河讲坛信息需求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红水河讲坛也是科技发展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对于红水河讲坛的一些作者而言,依照演讲稿进行演讲在外人看来是一件不利的事情,但是,对于红水河讲坛来说,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不重形式,是红水河讲坛信息的个性化的体现,是其与众不同之处,红水河讲坛为讲坛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服务理念,随着科学发展速度的加快,红水河讲坛也在与时俱进,而且,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特色化。

2.建设具有本身特色的红水河讲坛,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标

对红水河讲坛来说,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讲坛内容都是以具有特色的服务方式为中心,由此决定了其信息资源共享效果。建设一个大型的红水河讲坛对我们信息资源的共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信息资源共享,也可以说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只是人文精神在很多人看来很难理解,所以,简单化地将人文精神与信息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红水河讲坛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实,规模无论大小,只有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红水河讲坛,才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才可以做好红水河讲坛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总结

特色服务是红水河讲坛的核心内容。综上所述,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可产生共鸣效应。如果将红水河讲坛比作一所开放型大学的话,那么论坛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所大学中的一员。而登坛主讲的大多是博采众长、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其修养,其学问为我们树立标杆,成为我们追寻的目标。在搭建平台、疏通知识传播路径的同时,我的视野开阔了,品位提升了,何其有幸!

如今,红水河讲坛已逐渐成熟,但我仍十分关心讲坛的成长,为它每一点进步而骄傲。希望红水河讲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走得更远更好,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传播文化、弘扬知识,如阳光雨露般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总之,做好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是当前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方向。红水河讲坛特色服务即是一切从观众的切身需求出发,为受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和服务理念正是当代红水河讲坛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王 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3-24.

[2]江晓东,隆玉婷,盛建萍.《医学生人文英语选读》简析――兼论医学生英语课程人文教育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06-108.

[3]曾林仙,刘 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田径运动员成长的影响[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4]王兆德.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的一点思考[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C].2004.

篇5

“医乃仁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是医学起源的初衷,也是医学大师对医学深遂内涵的理解和感晤。西方医学快速发展,尤其是^类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医学各学科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医学在进步,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学技术越来越高超、医疗仪器越来越精密,现代医学的发达使许多人坚信医学可以消除一切病痛。然而,现代医学的先进并没有达到让所有患者的医疗感受更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医疗活动的抱怨和指责也越来越多。医学到底怎么了?医学不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吗?医学不是科学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门类之一吗?当我们深究这些问题时,发现近代以来机械唯物主义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像机器一样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而治疗病人的疾病就像修理机器。20世纪大量有识之士呼吁人类的医学模式应为生物一__一心理一一社会,但这一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现。随着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医生与患者之间增加了机器这个第三者,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在医学“技术化”、“市场化”、“功利化”的今天,医学出现“非人陛化倾向”,医学与人文的距离不断拉大。医患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医疗行为被认为是医生单方面的行为,而患者的情感、医疗感受、心理状态等常常被忽略,医学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医学需要人文精神,医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11。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是通过医务人员对医学科学、医学职业的理解、医学态度、医学行为等体现出来。故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包括对医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几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是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也是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活动的主体,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关系到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关系到医学的目的的实现与未来医学体系的建立。因此了解医学生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是我们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状况,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以广东医学院2007、2008、2009级临床、护理两个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2方法

2.2.1问卷设计

①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调查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设计的问卷项目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的看法。②如何培育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在大学期间应学习哪些知识、合格的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临床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③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临床最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员。

2.2.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与部分学生的座谈隋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开展了正式调查,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收回,进行统计处理。调查表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94.4%。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情况

对医疗行业和医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在学生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中,61%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或是父母的心愿或是一时的冲动所至,39%是自己的理想。在对医学专业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因素,认为医学行业是待遇高、较稳定的职业,也有39%的同学认为医学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医学学科的认知上,97%学生认识到医学是自然科学,45%的同学认为医学是一种技术,而只有17%的同学认识到医学具有人文特点。在对医学研究和发展的目的的认识上,80%以上的同学认识到医学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病痛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但只有21%的同学认为医学发展是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人的自由。从以上可知,大部分医学生有明确的医学专业思想,但也有许多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看重医学专业的经济功能,对医学专业态度过分功利性。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学的科学功能体现,还是医学的人文性质体现。医学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道主义事业,而医务工作者也首先应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医学的人道主义性质欠缺认识,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医学的人道主义功能,没有意识到医学科学既有探索科学真理、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功能,还有挽救生命、关心人类健康、尊重人类的人格和尊严的人道主义价值。

3.2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情况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品格、素养、价值观,表现为人的语言、行为、精神气质。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科和知识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48%的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的文、史、哲知识,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要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并重。调查学生对于21世纪的医务人员就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面,95%的学生认为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4%的学生认为医务人员应具有关心与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等人文精神。关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的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22%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13%的学生认为通过塑造洋溢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培养,21%的学生认为通过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中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和体悟不够。而在提高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这与之前的认识产生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和浮躁作风。他们从理性上认识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却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予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在校大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理解和培养的难度。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被交到了社会和工作单位,这就需要社会建立培育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体制和机制,从而使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学科。

3.3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直接认知

经过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并不了解,只有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有较清楚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包含有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真谛、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达到人类自由这些内容,但也有54%的学生认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属于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32%的学生认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所诊疗对象是有病的人,而68%的学生认为是人得的病。在调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98%的同学认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影响,45%的同学认为患者的情绪和心情,而认为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医院的就医环境影响疗效的同学分别占209/o、23%、18%。医学具有人文特性在于医学研究对象的是人,医务人员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维也纳医学教授诺瑟格尔(HerrmanNothnage1)指出,“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教授鲁宾森(GeorgeCanbyBobinson)在其著作{ThePatientasaPerson}中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要求医生“把病人作一个整体来治疗”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顿(WilliamHouston)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因此正如杜治政认为,医学教育应该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每一位医学生具有“善”的理念,让“关爱病人”成为每位医学生的基本人文价值观念。医学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精湛医术的专业人才,而首先是培养其成为“人”。“做人”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综上所述,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任务艰巨,医学人文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6

一、以“新人文精神”为核心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口号在关怀人、追求健全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有相通之处。钱中文先生把“人文精神”概括为“对民族、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追求与确认”,它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并从人文精神“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具有强烈的理想风格”三个方面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从而揭示了“人文精神”概念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中文先生鲜明地提出了倡导“新人文精神”的思想。

那么,“新人文精神”“新”在何处?与一般“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首先,它“新”在有其不同于以往的现实针对性。中文先生是面对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危机和异化及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特别是针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霸权主义”对人的压抑、语言形式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排挤、以及“知识普泛化”对艺术家“社会良知”的吞噬,他感到切肤之痛,才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提出“新人文精神”来“对抗”这种种“人的精神堕落与平庸”。他大声疾呼,“面对人的扁型化、空虚感,人的大范围的丑陋化、平庸化,与自我感觉的渺小化,文学艺术应该扬起人文精神这面旗帜,制止文学艺术自身意义、价值、精神的下滑”(注:钟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对于这种特定的现实针对性,笔者在写于1995年秋的论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之内涵》一文有过较翔实的论述,其中的观点笔者至今仍未改变,也许可以作为“新”人文精神的某种注释。文章将当代人文精神与传统人文主义作多方面比较之后提出,“当代”人文精神与以往的不同,“最根本、最集中地体现在人文精神所对抗、反对的对象上”,认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和人文学术领域,所遇到的最大压力阻力,便是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主要为对抗这三种‘主义’。由此而引起‘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的一系列不同”(注:见《理解与对话》,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据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当代(即“新”)人文精神与“三个主义的对立关系中去把握其意义”,具体来说:一是它与已渗透、侵蚀到精神文化学术领域一切方面的商品化原则和商业化现象相对立;二是它与那种以当下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为人生第一目标,而放弃高尚的理想、追求和良知,放纵急剧膨胀的物欲、贪欲、拜金主义等的物质主义相对立;三是它与鼓吹科技至上以致排斥人文学术、瓦解人的自由精神和生命体验、造成人性异化的科技主义相对立。现在回过头来看,笔者的这些看法倒是恰好对钱先生倡导的“新人文精神”之“新”,以及它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的旁证与说明。

其次,“新人文精神”的另一“新”,在于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综合创新。钱先生指出,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看来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融合成既有利于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新的精神。(注:参见金元浦:《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新理性精神与钱中文文艺理论研究》,第6-8页。)

我觉得,这里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钱先生强调了人们过去相对忽视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笔者前面只谈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而未涉及中国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确实不够全面。钱先生则精辟地将中国几千年传统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即“重在个人修身自立,与人际、社会关系的相互协调”,这的确抓住了要害。

钱先生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个人文传统的一系列重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中国历史人文知识分子修身自立的品格,坚持人格尊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历久不衰的忧患意识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在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现代知识分子又提出‘赛先生’、‘德先生’,甚至近时又呼唤‘莫先生’(道德);提出知识分子的价值是‘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自然,这是一种理想与追求。”(注:钱中文:《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第346页。)这就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化了,从而阐明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民族传统的基础。

第二,中文先生还将中西人文传统加以比较,指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重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而近代西方以来,“人文精神的着眼点则是以个人为本的,如自由、人权、平等、求知、求真等。特别是自由与人权,它们关系人的方方面面”,认为西方人文传统至今仍有一定的“理想光辉”,但同时指出它在几百年来的实践中却常走极端,以致造成“对他人的侵扰与伤害”。这又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

第三,中文先生强调建构当代新人文精神须以弘扬中国人文精神优秀传统为“基础”,“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而不是等量齐观,各取一半来吸收;这种建构不是将中西人文传统拿来拼凑、混合,而是须加以“融合”,融而化之,合成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兼具两者的合理成分,却又是与两者全然不同的具有新质的精神。

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正是以上述具有新质和强烈现实批判性的“新人文精神”作为其理论架构的价值中枢和核心内涵。可以说,新人文精神既是建构“新理性精神”文论的根本目的,又是它的理论核心与价值基石。

二、以“现代性”为主题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与“后现代性”问题一起构成了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文论界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问题切入,可以对各人文学科的理论架构和传统格局作深刻的反思和根本性的改造,文艺理论学科亦不例外。

钱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就是以紧紧围绕现代性及相关话题,以此作为理论切入点和展开论述的主题。他明确指出:“新理性精神将以‘现代性’为指针,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现代意识精神为其理论组成部分”。之所以紧扣住“现代性”不放,是出于更新改造文化传统、建设当今新文化的内在需要。钱中文先生言简意赅地指出:“在当今新文化的建设中,需要通过现代性,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定位与选择”(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研究》。),进而加以改造与创新。他认为我们当下面对的有三种文化传统与资源——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及外国文化传统。根据现代性尺度,“当代文化建设,只能以现代文化传统为基础与出发点”;就是要按现代性要求,“以现代批判精神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造,确立其行之有效的部分”,然后才能进而借鉴另外两种传统资源,即“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有用成分,使之融会贯通,建立新的文化形态”。在此,对文化传统的选择、吸收、改造、融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性。所以,抓住了现代性,也就抓住了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关键。

转贴于 中文先生在探讨现代性及其与文学理论的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回顾了欧美现代性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作了完整而精当的归纳:

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把“现代性”内涵凝固化,而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首次提出了如下的现代性的历史动态模式:

从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是一种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现代意识精神,一种历史性的指向。在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性的内涵有着共同之处,但又很不相同。一些学术思想问题,在彼时彼地的提出,看来有违那时现代性的要求,而不被重视,甚至还要遭到批判;而在此时此地,则不仅与现时现代性的要求相通,而且还可能成为现代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30-31页。)

在我看来,这个动态模式的重要性超过了对现代性下一个确定的定义,使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具备了一种开放的、历史的眼光,一种辩证的、变化的思路,一种宽容的、超越的气度。

第二,中文先生也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性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及由此在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他强调要“把现代性本身看作一个矛盾体,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以避免走向极端”。与一般承认现代性有两面性的观点不同,中文先生还对这种矛盾性的具体历史内涵作了深刻的揭示与论述。他认为这种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在理性精神的不断实现过程中,也造成了种种失衡,使理性精神变而为只讲使用的工具理性”(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7-28页。)。他还从科技进步、物质发展导致物对人的压抑和人文社会科学进展局部引发非理性、反理性思潮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在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理性的工具化实质,同时也准确揭示出工具理性不同于一般理性、乃至成为理性的异化形式的基本内涵,从而透彻地阐明了现代性内在矛盾的性质和含义。

第三,中文先生并未因现代性有两面性而全盘否定现代性,或认为现代性原则已“过时”;相反,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那种在后现代主义旗号下全盘否定和抛弃现代性的时髦主张,指出,“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仍在探索积极的因素,维护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普遍价值原则与普遍精神,以便使价值与精神在被破坏中获得重建”,因而它并未过时,“即使在欧美,如果要使社会获得正常发展,那么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建立的意识、话语权威,即使一部分过时了,而其基本原则、精神还是常新的,是人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的”;他还认为,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非绝对对立的,其中有些新观念有积极意义,“可以将这些积极因素作为现代意识因素,融汇到现代性中去,丰富现代性,但难以排挤掉仍在起到支配社会生活的现代性”(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这一观点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是“一次未竟的事业”(或译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联系到文艺理论,不得不涉及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亲缘关系。中文先生在肯定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把许多人混为一谈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两个概念作了严格区分,也对基于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作了严格区分,进而又为现代性的合理方面作了有力辩护。他首先明确指出,“西方学者把20世纪最后几十年前的社会精神、学术思潮的现代性,定位于现代主义,把现代主义看成了现代性的最后形式,把现代主义的危机当成现代性的危机”(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6页。)。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混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必然导致把已经过时、失去存在理由的现代主义的历史命运硬加在仍有生命力的现代性上。其次,中文先生在肯定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进步着一种文化批判的同时,也强调现代性仍继续着对自身消极方面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往往把现代性加以全盘否定是片面的。

第五,他认为现代性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具体指向,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现代性诉求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现代性趋向,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提出了中国现代性有特殊性的重要思想。据此,他批评那种“完全以外国的现代性准则来代替我国的现代性诉求”,“实际上是西化思想”。他指出,“以外国的现代性来替代我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一旦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对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嗤之以鼻”的做法是“西化式现代性讨论”,“不能不导致现代性阐释的失误”。为此,中文先生力主中国的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己独立自主精神与进取精神,也即独立、进取的文化身份”。这就是一方面要用现代性激活、更新传统,建设当代新文化;另一方面在建设当代新文化的进程中发展、充实现代性的历史内涵,焕发现代性的生命与活力。

由上可见,中文先生关于现代性的论述,乃是“新理性精神”文论的主题和基本论域。只有把握了这一主题,才能在更高层面上获得的一个现代性视阈中,重新审视文艺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给予新的阐释与论证,文艺理论的创新才能获得扎实的思想依据和理论根基。

三、以交往、对话为理论创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文艺理论,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也有重大突破,这集中体现在以交往、对话精神为内核的综合研究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上。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思维方式上其实并未完全摆脱二元对立论的阴影,远未真正达到辩证思维的高度。这可能是阻碍我国当代文论健康发展并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主要症结之一。

中文先生在回顾中国百年文论时,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在近百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处在斗争和一味斗争中间,我们的思维养成了非此即彼的定型的方式,哲学上只分唯心唯物,抑此扬彼,绝对的二元对立;政治上是分等划类,你死我活,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批判不是为了吸收与扬弃,而是为了否定与打倒。这种方法不仅渗入人们的思想,而且也深入各种理论思维。”他大声疾呼:“应该是建立健康思维方式的时候了”(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何谓“健康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认为,这“应是一种排斥绝对对立、否定绝对斗争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更应是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造同时又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这是一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我觉得中文先生“新理性精神”文论其实使用的就是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它在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上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为中国文论界做出了榜样。

对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

第一,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现代性的价值尺度与精神诉求。一般说来,思维方式本身并不依附于某种价值需求。但是,任何思维方式确实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孕育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常常与特定的价值观念相关联。比如说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专制主义观念相联系,而现代性所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则与独断论、独白式思维方式不相容。所以,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性价值要求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正如中文先生所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要求排除对一种思维、观念的终极真理性、绝对权威性。绝对权威,终极真理,说一不二,不准思索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表现为逆现代潮流而动。人的思维、意识是多样的,它们各有价值……真理的长河,是由千条万条细流汇合而成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应是一种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对话关系,表现为多声合唱”(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页。)。

第二,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于人的实际存在方式,它有本体论的根据。中文先生将这一思维方式提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作了本体论的论证。他引述巴赫金有关“我离不开他人,离开他人我不能成其为我”,“我的名字是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它是为他人才存在的”论点,指出:“事实上,我需要他人才能存在,他人存在也要以我为依托”,“人实际存在于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存在意味着为他人而存在,通过他人而确证自己的存在。意识作为他人的和我的意识,相互联系又是各自独立……意识实际上是多数的,它们相互交织,各自独立,又具充分权利,自有价值,相互平等,在交往与对话中互为存在。……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对话的,你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78页。)这是极其深刻的,为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哲学本体论(存在论)的坚实基础。

第三,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与自然科学方法不同的人文科学性质。中文先生指出,“自然科学的思维,是单一主体的思维,它的对象就是客体,而非另一个客体的主体,意识的工作主要在于解释客体,其方式偏重于独语,而达于认识。人文思维则具有‘双主体性’,它探讨的文本,是主体的一种表述,它进入交流,面向另一个主题,另一个主体也面向作为主体的它,进入对话的语境,它需要的是‘理解’。”“人文科学重在理解,理解是人与人的对话,主体与主体的交流,意识与意识的交锋,‘我’与‘你’的相互讨论与了解。在对话与交锋中,两个主体互揭短长,去芜存精,共同发现,揭示与充实真理因素。”(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8-79页。)这就为交往、对话思维确定了适用范围——主要在人文科学的“理解”之中。

第四,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就是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用“亦此亦彼”的辩证思维来消解、取代“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自然是抓住了要害。但中文先生的创新之处不限于此,而是在“亦此亦彼”前面又加了上述定语。有无这个定语大不一样。因为“亦此亦彼”地思维固然可以超越“非此即彼”,但若处理不当,亦容易导致取消价值判断的、无是无非的相对主义。这就“把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绝对化”了。而如把“亦此亦彼”绝对化,实际上也就把“亦此亦彼”与“非此即彼”绝对对立起来,而这种绝对对立的方法,实际上仍然回到了二元对立的老路上去了。因此,中文先生主张在“亦此亦彼”前面加定语。定语一是“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即对“非此即彼”否定的同时,又有所吸收,批判之中有所包容(函),这才是辩证的扬弃和真正的超越;二是“具有价值判断的”,思维不只是一种形式,必定同时还包含某种内容,即包含一定的价值倾向与判断,否则“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就会成为无是非、无正误,不包含任何内在矛盾、交锋和真正交往、对话的一种思维空壳,它的生命力也就终止了。所以,中文先生为“亦此亦彼”的思维加上两个定语,就使之获得了新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这种思维方式就其实质而言,我以为是一种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从第四点可知,在思维中所谓交往、对话就是让对立或不同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话即发问、诘难、应答与比较”及交流、沟通、理解(包含交锋、冲突、解释、渗透、吸收等等),最后有所超越和升华,达到一种综合、创新的境界。中文先生提出,“当今是综合创新的时代”,“综合可能是一条创新之路”。在我看来,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实质就是理论上的综合、创新之途,只有通过交往、对话,才能将多种声音在“亦是亦非”的交流、沟通中达到一种更高形态的“综合”,实现理论创新。在此意义上,我想把交往、对话思维概括为综合、创新的思维。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金融文化;诚信;守则;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42-02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益加深,金融文化的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金融业不仅仅把目光集中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更多地会投身于金融文化的建设与渗透以实现其长足的发展。培育诚信、守则、高度责任心的典范商业银行人文精神,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不容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1 新形势下有关人文精神的重新解读

1.1 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处处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它的载体在于人自身,它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及行为。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文化”传承、“人”的主体因素、“精神”内涵等几个内容的组合。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承的先导力量,在传统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上必然拥有行业性的特色。它立足于人本,反映人文知识在主体精神层面的化育。而这种精神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形式体现出来。

1.2 人文精神在商业银行金融文化中的体现

金融文化可以理解为通过金融活动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商业银行金融文化,是商业银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经营、管理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银行哲学、银行精神、价值观念、银行道德、行为规范、制度规章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以及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银行形象。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诚信、守则和高度的行业责任心。商业银行金融文化的“着力点”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公正、透明的金融制度的构建。

2 人文精神在商业银行金融文化中的渗透

2.1 人文精神促进商业银行制度文化的创新

商业银行的制度文化主要指具有行业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制度文化虽然是直观地通过“刚性”的制度、规范和准则来反映的,但从中却渗透着“柔性”的文化因素。诚信文化、守则的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行业忠诚度和责任感无时不通过人的自身素养而得到提升,也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得以真正的落实。商业银行制度文化借助于人的知识、学习和修养的提高来不断理解、执行并创新现有的管理制度,从而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和精神。

2.2 人文精神展现商业银行物质文化的风貌

商业银行人文精神的最初发展阶段是从物质文化开始的。商业银行的物质文化不仅包括为金融活动提供服务的物质载体,还包括活动的具体过程。站在特定的金融环境下,人文精神是借助于物化的金融主体利益关系而反映出来的态度、决策等。而人文精神的层次和内容也是随着商业银行物质文化水平的改变而得以发展和丰富。可以说,客户在心目中对商业银行的“感觉”或“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物化的“人”或“事”得到的体验。

2.3 人文精神推动商业银行形象文化的展示

作为诚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形象文化突出“履约经营、规范发展”的核心主题。依托于人文精神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商业银行的形象文化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例如招商银行就提出了“因势而变,因您而变”的经营理念。当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金融环境或金融产品脱节时,人文精神自然会摈弃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勇于展现个性的特征和创新的内容,积极打造优质的银行形象文化。

2.4 人文精神凸显商业银行需求文化的本质

人文精神的内涵即“人本文化”,满足人的需要是它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于银行的需求文化而言,需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来自客户的需求,即客户对银行服务、银行产品的需求;其二是来自银行员工的需求,即员工对提升自身业务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等。

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人文精神通过诚信、守则和行业责任心的核心思想及内容潜移默化地培育其物质文化,并继而推动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及需求文化的发展。

3 商业银行金融文化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

3.1 以人为本的理念淡薄

人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具活力、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目前商业银行在金融文化建设中还或多或少地忽视文化的主体“人”的需求、情感和本质。因而造成一种现象,即制度文化不是切实站在员工的立场上积极调动员工遵守职业规则的自觉性,而更多的表现为“外力的强制性”;物质文化更多地倾向于“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而忽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就连主要以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形象文化,在“诚信”等核心内容的打造中也突出表现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弱化了人的主体意愿和权益。在这种金融环境的影响下,人的主人翁地位不能真正落实,主体需求得不到保障,后续的学习及岗位提拔的机会也较少。工作对于银行员工来说更多的是谋生的手段,而非职场的权利和义务,更谈不上奉献与责任了。

3.2 偏重于金融文化的短期效应

商业银行的金融文化既具有行业的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又突出商业文化的特性。它在表现金融产品和金融精神的同时,必然要浓重着色于金融主体的利益关系,并由此暴露出一些利益矛盾。因而,商业银行金融文化要想长久发展必然要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理念。诚信文化就是沿袭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脉搏。但是,不可否认,某些商业银行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不惜损坏长久的声誉和形象,采取高息揽储、给好处费等不正当竞争、服务承诺不到位等手段,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

3.3 内控及管理机制不完善

许多商业银行为避免流失客户群,不惜对违规经营、失信操作的客户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或滞后处理。由此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转,违背了金融文化的宗旨,极大地削弱了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和谨慎性原则。另外,有些商业银行的管理文化和绩效机制也不健全。针对劳动强度不同的岗位,收入差异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银行内部的绩效机制不突出,没有较严格、规范的奖惩制度,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有力的刺激。

4 构建良性商业银行金融文化的有效策略

4.1 突出以人为本的商业银行金融文化理念

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关爱、分享”。尊重人,就是要“任人唯贤”,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不仅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工夫、做文章,还要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岗位和学习机会。关爱人,就是要立足于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关心人的情感,要时刻树立“以客户为主导”、“以员工为主体”的人本理念,为员工个人抱负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平台。分享就是银行要站在大赢家的角度,建设“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与员工分享信息、分享利益、分享成果。

4.2 打造商业银行诚信企业文化

诚信是竞争的根基和核心。诚信文化是对银行主体和客户两方面的共同要求。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建立客观公正的诚信考核管理体制,做好诚信档案的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信用等级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商业银行之间还要积极创建和谐金融文化,对待同行要精诚合作、坦诚交流。银行间通过建立信用资源共享和传导机制实现客户及员工诚信信息的沟通,既有利于对诚信文化的量化考核,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诚信自律。

4.3 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应该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金融“十字”行风作为其管理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管理文化的培育中,商业银行对员工要进行定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员工及行业的行为准则,让员工对银行的金融产品性能、作用、适用人群等有全面的了解,对金融服务规范、操作规程有准确的把握,对规章制度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时刻提防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强调金融风险文化,把行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增强员工的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文化的力量,努力实现人文精神与金融制度的良性互动,培育公正、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氛围。员工处于浓郁的人文管理氛围中,会积极地变被动的“服从”管理为主动的“创新”管理,以“软文化”推动“硬考核”。

4.4 培育员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真情”理念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商业银行可以学习花旗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氛围,让员工时刻拥有“成就感”、“家园感”,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把银行作为事业上的“合伙人”、利益上的“伙伴”。当然,在这项工作的实施中,各级领导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动员工共同营造高度责任感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淑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文化来源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24-36.

[2]陶以平.商业银行诚信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J].福建金融,2003(1):24-25.

[3]李旭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文化建设[J].银行家,2008(4):21-23.

篇8

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尽管学界在年代学上暂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有一点共识,即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农耕分不开。

从农耕活动中受到启示的古代先哲,总是把观察天象和研讨人事二者联系起来。《周易・贲卦・彖辞》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天文”和“人文”这二者的结合作了很好的说明。从社会人事即人文方面看,创立各种制度,使社会趋向文明、稳定,摆脱粗鄙和野蛮,这就是“化成天下”的本来含义。

为此,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们总是以西周礼、乐为代表的人文文化作为论证的材料。所谓礼、乐,既是西周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个时期社会制度的总称。礼即礼仪制度,主要用来区别嫡庶、尊卑、贵贱,使社会各种人能安于其位。乐即音乐。孔子整理古代文献,包含《乐经》。他认为《韶》《武》等雅乐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懂得遵守礼制。可是《乐经》自秦以后即亡佚,内容不得详知。对于西周礼、乐人文文化,孔子是赞

美的。

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所谓人文精神并不单指西周时的礼乐文化,而是泛指在社会制度方面,同时在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伟大创造;也指人们应当具有的与粗鄙、野蛮相对的美德。这种创造精神与文绣美德,成为“人文化成”的全部内容。很明显,这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

“刚柔相济”――理论思维力量

先秦时期的人文精神不是建立在对人格神崇拜的基础上。相反,它是从人格神的迷信中逐渐解脱出来的产物。代之而起的,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这表现于:哲人们从对自然的解剖入手,经过分析综合,舍弃其具体的相异点,向高度抽象化方面发展。科学的抽象距离具体的事物越远,便越能够揭示具体事物的某些本质。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科学抽象力越强,则说明它们的理论思维水平越高。先秦时期《老子》和《易传》所达到的哲学高度表明,中华民族一开始就以自己独特的理论思维作为人文精神的基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种抽象力并不是依靠对于古代典籍中某些命题的演绎,从《老子》书中可以看出,它认真地研究自然,从自然中抽象出带有普遍性法则意义的命题。其中关于世界本原的范畴――“道”的规定,以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40章)这一普遍法则的提出,在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道”的主要属性之一的“自然”之义,是怎样被老子认识并抽象化的呢?这是源于哲人对自然现象,其中包括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这样为而不恃、循环往复的农耕活动中得到的素材,并加以研究和提炼的结果。在《老子》书中循着从自然到人事的思维路径,加以推论,其例不胜枚举。当代学者朱谦之先生的《老子校释》中就有很好的说明。至于老子关于“道”的另一属性“柔弱”,也是从自然界中抽象得出的概念,再将它运用于社会人事,认为柔胜刚,只有柔弱才能战胜刚强,避免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作为中国自然哲学的开创者,当之无愧。自然现象经过老子的抽象,凝结成为关于世界本原、运行法则、人事社会法则诸方面的辩证理论观点,构成比较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除此,还有另一面,从整个人类理论思维发展史来看,在它发展的早期,哲人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有时会淹没人的主体性。这就是说,哲人们热心地从事于客观世界的研究,有时发现了法则的某些方面,有时只是洞察和猜测,他们往往忽视了发现者在研究实践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劳动。这种情况在西方哲学以及印度哲学中都有先例。老子对于人的主体意识的忽视,与其说是他的理论思维的偏颇,毋宁说是人类理论思维必经的曲折。

但是,这种状况并不能概括所有的理论体系。在《易传》中就没有这样的偏颇。《易传》是解说《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战国末年,作者有待研究。其中《系辞》可以说是对于先秦时期理论思维作了认真的总结。《易传》对于事物的抽象基于两个基本范畴,即阴与阳。原初人们在农耕活动中将山的向阳面称为阳,背阴面称为阴。在演变过程中,其含义随之扩大,抽象化为两种自然物质力量,即阴气与阳气。对此,《易传》又进行了抽象,使它们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认为任何事物都含有刚健属性,即阳;柔弱属性,即阴。它们之间的相反相成的关系,便导演出世界上纷纭复杂的画面。《易传》主张人们面对这样的世界,以刚强为主,柔弱为辅;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运筹帷幄,必操胜券。

《易传》真正体现了“抽象”的作用,是它提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命题,将可以感知的属于事物具体现象范围的命名为“形而下”;将无形的从事物中抽象得出的法则称为“形而上”。《易传》对此虽然没有充分展开论证,但这一命题可能是先秦时期“人文化成”中关于法则与现象的最深刻的抽象。

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论思维的发展联结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辩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人文精神中最为可贵

之处。

“厚德载物”――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它本身的和谐和稳定,乃是整个农业封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调节,不靠宗教,主要依靠道德规范。于是,从先秦时期起,包括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的道德思想体系便应运而生。

从西周时起,人们即重视关于人自身的探讨。《尚书・泰誓上》:“惟人万物之灵。”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了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道德等方面的系统学说,有的学者称此为“人学”。其理论基石乃是人禽之辨、文野之分以及文质统一思想。孟子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讲道德教化。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颜渊》),主张礼仪形式与人的思想感情的统一。在他看来.人自身有许多特点,为增加人的价值含量,使之成为君子,人们必须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己。

古代哲人认为,道德修养方面的学习,只有不畏艰险、具有刚毅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尤其重要的是,道德修养不单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家庭群体和天下国家。这就是说,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高尚理想,做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大丈夫”的品格,孟子作了明确的规定,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把人的价值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逼真写照。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力量都摧毁不了中国人的气节。

中华人文精神并不限于先秦时期,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其最基本的方面是不会改变的。

篇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空前的火爆景象。很多画家开始走红,很多作品出现惊人的价格,甚至连美术院校的学生作品都被人们竞相收藏。与此同时,美术院校的扩招也给美术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急功近利的想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在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中,当然不乏真正热爱美术的、想在美术方面有所成就的学生,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他们认为报考美术院校就意味着将来能过上一种奢华的生活,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

    2.成本回报的思想干扰了正常的学习

    众所周知,如果从小就开始学习美术,一直到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这期间的花费是非常大的,单不说美术院校的高额学费,就是从小到大的绘画成本,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美术院校继续深造之后,都想能快速地学习美术创作的技能和技巧,进而为自己的作品快速地打开市场,以期收回当初的投资。这种思想严重干扰了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

    二、素描艺术与人文教育的症结所在

    近年来,我国美术院校的报考情况一直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选择报考艺术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看重艺术院校对文化课要求不高,认为这样的学校容易报考,至于其他问题,如是否具有艺术天赋、是否真正地热爱美术,都不是考虑的重点。艺术应该是超凡脱俗的,但在现如今的商品社会中,一些艺术家似乎也被“感染”上了商家的味道,随波逐流,渐渐迷失方向。这些带来了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在人文教育中,艺术教育工作明显不足;二是在艺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人文素养的重点内容就是艺术与审美能力,但是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却成为现实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素描艺术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当前的素描学习还只是单纯的技术方法的学习,从未真正在艺术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其实不然,量变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的改变,没有对基本技巧和方法的熟练掌握,是很难进入艺术的层面的。而这个质的飞跃,离不开人文素养的积累。

    三、素描艺术的学习更要重视技巧之外的能力

    在美术学习中,基本功自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技巧之外的能力的培养,即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当前的素描教学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只重视素描的训练,而不重视其他能力的提高。素描艺术的理论研究多建立在人文教育的基础上,脱离了人文教育,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同时,很多教师和学生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由于人文素养的积累不够,导致对优秀美术作品无法进行见解独特的点评,这就是由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四、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相辅相成

    近年来,虽然针对素描画的活动日益增多,但是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关键在于素描艺术没有把握住时代精神的深层次内涵,无法跻身主流艺术行列,通俗地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究其核心含义,就是一种精神价值的体现,用不同的元素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它所呈现出的人文精神不单纯是对知识的探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当前的素描教学就没有掌握这一本质,在很多情况下,把素描作为商品,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使素描逐渐失去了艺术的灵性。素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之一,而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仅仅把素描简单地当成技术的传授,更谈不上人文素养的积累,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加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之外,更要帮助他们完善文化的积淀。

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促进和平、友谊、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体育理想,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组织内容,严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身体素质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双重教育功能,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广泛影响和独特作用方式,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参与和巨大影响力,成为可以区别于其他文化内涵而具有独立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而始终站在世界文化的前列。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主要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的产物。它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等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想与内涵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以孔子的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及西汉末从印度传入而大盛与中的佛教释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两千余年来,其各自形成并传承的学说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起到主宰的重要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亦然如此。

儒家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是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文化代表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在此强烈熏陶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强调内修性和外练性相结合,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在运动上力求健身性、自娱性、安全性和伦理道德性;强调“养”,练是为了更好的“养”,养练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健”、“寿”的需要。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又一特征。这些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太极拳讲究动静结合、以柔克刚。武术强调内外兼修,点到为止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由民族和传统两个主要概念复合而成的。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我们国家的先民,自古就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东濒茫茫苍海,西北横亘着漫漫沙漠,西南又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这里长期占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是在黄河、长江、珠江、淮河和松花江等流域形成的农耕文化。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以农耕生活为主,注重血缘关系,讲求家庭精神,对传统极为尊重。

其次,传统有“传”和“统”合而为之,“传”,原之古驿道沿途设有的许多驿站,使者每到一个驿站,便可换乘车马,继续赶路,以此来传递信息。传,即为“驿”也。“传”的含义是指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引申为代代相传,相传继续的意思。“统”,本义是茧的头绪。段玉载《说文解字注》:“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一脉相承世代相继的系统。“传统”有单一的概念转变为联接的概念,是将某种根本行的东西相传继续、世代相传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农业和宗法制度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为共同的技术要领,力求达到完美境界。在追求人际和谐的同时,中国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竞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反对人对自然的挑战与对抗,这就产生了相对封闭于其他体育体系的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人文精神,即时以人为主的强调人的主体性的精神。其所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生的意思。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主张以人为本体(或中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权利的维护、努力实现人生的目的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