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08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染病仍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社会转型期增加了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与疾病战斗的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出于有效控制和消灭流行病的需要,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
1 加强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1.1 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健康的范围由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健康的内涵也逐步由生物健康的领域扩展到社会健康的领域。临床医生作为卫生事业的一线人员,要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策略,参与防病治病的各种活动,如果能掌握和了解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培养医学生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和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己任的预防战略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对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也是很有帮助的。
1.2 培养群体观点
群体观点是预防医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到21世纪,我国的卫生服务将属于卫生保健型体制,突出预防为主和群众性的自我保健。因此,未来的临床医生,不可能单纯地从事对临床个体的医疗保健工作,还应掌握从人群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有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1.3 培养临床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其控制和消灭流行病的能力
传染病仍是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社会转型期增加了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SARS的暴发和肆虐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传染病的威胁与恐怖,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医护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以及很高的感染率,迫使我们对过去的预防医学教育进行认真地全面地反思。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与疾病战斗的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他们的应对能力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因此应该把临床医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着更高业务素质的防治结合型医学人才[1]。所以加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和对传染病的认识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4 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有些疾病症状极其相似,临床难以鉴别,但是如果结合其流行的特点,就不难作出判断。临床医生如果掌握了预防医学的知识,尤其是掌握其主干课程――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增进对病因和疾病自然史的理解,从而找到更有效和更安全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措施[2]。
2 临床医学生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原因分析
临床医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课程时缺乏主动性,思想上不重视,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长期以来重治轻防的观念使得某些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也直接导致了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的不重视。预防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生的主干课程,学生一般只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通常只为应付考试。②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或体会,因此感到理论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降低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兴趣。③课程设置不合理,预防医学学时数较少,各学科间缺乏有机联系,且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严重脱节。④学习的思维差异也是导致临床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医学是从宏观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对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大多数学生感到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部分概念较多,内容抽象、难懂,计算公式多且复杂难记。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课程大多是以知识点的记忆为出发点,因此,在学习重点和思维方法之间的差异也导致临床医学生对学习预防医学的排斥与不接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
3 加强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的对策
3.1 将预防战略贯穿医学教育始终
要始终将预防战略贯穿于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基础医学各科知识与预防医学密切相关,例如微生物与寄生虫学、遗传学等。在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预防医学知识巧妙地与基础医学知识相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树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观念(三级预防的观念)。在临床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各个病种的教学中加强预防工作的实例教学,强化学生对三级预防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作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而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树立预防医学战略思想。
3.2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预防医学(特别是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围绕生活或社会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探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问题,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诊断试验的评价”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可以与临床实践很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选择诊断标准时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时,可以这样讲述:(1)为尽可能发现可疑病人,应选择高灵敏度诊断试验。如某种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将使病人获得有效治疗和康复,漏诊或延误诊断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就该选择高灵敏度诊断试验。(2)为避免误诊,应选择高特异度诊断试验。主要应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误诊将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上的影响;②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持怀疑态度,需确定诊断。③如果某种疾病漏诊和误诊同等重要,应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诊断试验,应将诊断试验阳性界值定在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位置。这样就把预防医学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其日后诊断疾病的技术。
3.3 调整预防医学的课程设置,改变预防医学的教学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中国城市化社会转型对公共卫生的需求,应改变长期以来重治轻防的观念,改变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学时数较少的现状,适当增加学时数,同时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应加强预防医学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辟学生更为宏观的新的思维视角。同时可考虑对预防医学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拆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开设,以便更好地与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融合[3]。
针对大多数学生感到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部分概念较多、内容抽象、计算公式多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信心;其次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将群体的观点、生物变异的观点和概率论的观点传授给学生;此外,统计课的教学不应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数据的计算上,而应重点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娟,王建华.SARS危机后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6):37-39.
[2]吴敏,陈清.临床医学生的流行病学教学[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82-584.
篇2
【关键词】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特点;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46-0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主要是一种应用预防医学的理论与技术,是将一、二、三级的预防相互结合起来,对那些具有危险因素,或亚健康状态,或早期病人,或轻型病人等提供健康并促进诊疗的管理服务,从而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避免转变成相关疾病,进而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减轻,病情得到控制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的一类诊疗服务[1]。该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其服务的对象较广,从造成疾病前的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到亚健康状态,都是服务的对象,该服务不仅落实到了社区卫生的服务中,也弥补了个体和群体之间诊疗服务的裂痕,该服务化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对预防和控制疾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特点
预防控制疾病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主要目的,其主要从群体的防治出发,从个体的服务入手,在总结个体防治的基础上,制定出群体的防治方案,从而对群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目的:将一、二、三级的预防措施相互结合起来,有效的指导高危因索的干预作用,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真正落实好;③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象:包括具有危险性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或是为了消除危险性因素,诊治早期或者潜在性的病人;④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综台防治的措施,将健康教育、咨询以及健康促进都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进而促使患者能自觉、主动而又积极地去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
2.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开展对疾病防治和控制机构带来极大的帮助,它不仅有利于把流行病学引入到相关临床医学界,而且还有利于大众群体观点的传播,进而促使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联合行动,一起寻找更有效的普查、诊断以及治疗的技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医学界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是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疾病基本防治的需要。因此,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防与治、群体与个体以及自身实践与指导基层,都不应该被机械地分割开,而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共同的作用。
2.2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从过去的相关疾病、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和治疗经验来看,其病院的控制和消灭,主要都是以控制传染源以及预防性等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因此,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也需要有坚实的生物医学以及临床保健来做基础,而建立合理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懂得相关的基本操作过程,具备防治结合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实践技巧,而这些都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中所涉及到的。再者,对痰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也是要防治结合的。可见,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面较广。
3 如何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
3.1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国家相关部门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一文中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的是预防、保健、相关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常见病或多发病等的治疗和康复。对于身肩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全科医生来说,任务是繁重的,再加之这两区域也是最薄弱、最重要、最需要大力研究合开发的领域,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其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措施的实施,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也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到社区进行“防治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真正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3.2 因地制宜,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充分利用预防医学的相关理论、技术以及设备优势,探索并推广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尽量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诊疗服务真正落实到社区的卫生服务中。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从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还应该做好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社区示范点工作,作为自身实践的基地,并进行不断的研究、总结经验,从而发展和完善防治结合的技术与方法。
3.3 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要有所区别,不能等同于一般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服务,要尽量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因此,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要和社区处理好以下方面:不争利、不负面竞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团结,配台默契,通力合作,尽量扩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而做大做好社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综合防治[2]。
4 结语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控制医药费用的高额增长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预防医学诊疗的开展,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防控,其次,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将基础防控和特色防控相结合,最后,应该积极的开展相关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最终实现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病救人,提高患者相关疾病防治的知识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建勋,戴志澄.论预防医学诊疗服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4):275-276
篇3
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普通临床医学学生同日而语,临床医学是一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但其系统性却区别于其他专业,虽然大专生的生源也来自于各地普通高中,但生源质量却大不相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比之下较弱,而且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只需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利用专科教材对临床医学的相关内容理解并应用,更加强调对学生临床医学操作性的培养,因此研究针对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全日制临床医学;教学方法;现状
前言
与普通临床医学学生不同,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在毕业后多分布于国家基层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等,是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的医疗中坚力量,承担着基层为基层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服务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专业操作基础要求较高的医疗人才。在对临床医学大专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立足于临床医学大专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难点,创新教学思路,不断完善对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未来工作不抱希望,这主要是由于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专生认为临床医学这门学科较难驾驭,而且纠结于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认为临床医学大专根本不具有社会地位,难以与临床医学本科以及研究生匹敌,虽然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主要以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为主,临床医学大专生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会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另外,有一小部分临床医学大专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与一些区或县签订了用人合同,因此毫不担心就业去向问题,也同样会产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1]。
(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态
目前存在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问题还有学生的心态问题,由于临床医学的专业指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将任职各个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而国家高层次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年增强,即使临床医学大专生专业技能优于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的高层次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很难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新时代新思想的冲击也使得学生的情绪较为敏感,对未来的就业去向不甚明了,导致了对学生心态的严重影响,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2]。
(三)教师教学手段过于传统
传统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都不注重体现时代特征,不能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结合,即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所掌握并结合到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全日制临床医学的重要性,无法塑造学生的临床医学学习体系,从而导致学生与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脱节,学生的各个科目学习效果得不到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无法达成,也就无法为社会输送基础医疗人才。
二、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方法
(一)把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想要完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学生教学的方法,首先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各个地区、各所院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量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终目的。在这方面,教师在进行科目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考察[3]。例如,每学期课程开始前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或者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看法和对当前就业形势以及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看法,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所在,强化科目教学的效率。
(二)赞赏学生进步,鼓励学生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态时刻监控,由于临床医学大专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普遍无法乐观对待就业前景,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刻在科目教学过程中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施行发自内心的教育,贴近学生的心理动向,消除学生的焦虑和自卑心理,鼓励学生在临床医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勇于探索,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明确临床医学大专生并不劣于其他,而是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4]。
(三)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
全日制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将教学策略的设计融入时代的特征,使其符合当今临床医学大专生的学习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个充满积极和愉悦氛围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确保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结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医疗专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日制临床医学将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流,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的需求度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刘圆月 侯 单位:益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谢立群,王霞,王平,魏睦新.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0).
[2]王长虹.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实用预防医学,2010(02).
篇4
关键词:中医学;亚健康状态;诊断;预防;治疗;
1关于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按苏联学者Berkman提议,人的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
在医学范畴中,人体某一时间的全身机能状况,称即时状态,简称“状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全身各器官组织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综合表现。“正常人”是一个比较复杂而难以作出确切定义的概念,从“状态”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没有明显的自觉或检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个体就是正常人。而在病理范畴中,状态则指以人体生理机能失调为主,但又常伴见不同程度的全身功能失调状况[1]。当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转化为疾病。反之,若采取措施,则走向健康。这一认识,使人们把健康与疾病之间理解为一个互为联系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在形成明确的病理改变之前未雨绸缪,作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亚健康状态的范畴可以包括以下方面:①是泛指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在相当时期内往往难以确诊的状况;②是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如已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和某些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而未形成确凿的病理改变;③一时难以明确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症”,如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症、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④某些重病、慢性病已临床治愈进入恢复期,而表现为虚弱及种种不适;⑤在人体生命周期中衰老引起的组织结构老化与生理机能减退所出现的虚弱症状。
上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物理、化学检查不能检出阳性结果,难以作出对疾病的诊断。
研究亚健康状态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要课题,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神心理医学的临床实际中发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环境污染、激烈竟争等许多与现代文明结伴而来的忧患,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来自社会和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不少人养成吸烟酗酒、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体力劳动、生活不规律、夜生活过度等不良习惯,亚健康状态人群逐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程度不同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有着亚健康的体验。亚健康状态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亚健康状态,实际是一状非健康状态,极可能发展成多种疾病,故研究干预亚健康状态,有助于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研究干预亚健康状态,是实现医学目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既往认为医学的目的是“治病”,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人们,全球患病人数日益增长,疾病种类不断增加,人口不断老化,美国的癌症10万人死亡数从3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还以每10年5%~7%的比例攀升。中国现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2000万糖尿病人,600万中风病人;到2000年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到5.9亿,在我国有将近1.34亿老年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1.7%)。这都使整个医学处于被动应付与困惑之中,即使是发达国家对此巨大的医疗费用的投入也感到不堪重负。这种状况迫使人们对健康观和医学目的进行变革。1997年14国在《医学的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声明中所提出的“所谓健康,是安康和心身完整统一的体验,其特点是没有显著的疾病,能让人去寻求她或他的基本目标,并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履行工作职责。”医学的目的与功能不仅仅是治病,对于人体的“第三状态”的控制,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措施。
亚健康状态是国际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疗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的提出被誉为是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因此深入研究亚健康状态,将对下个世纪的人类医学作出巨大贡献。
“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治未病,不仅包括了未病先防,也包括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注重于“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中医在诊断学、预防学、治疗学方面显示了整体优势。
2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优势
如前是说,所谓亚健康状态,实际上是指人体生理机能失调的综合表现,是人的躯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觉所反映的种种症状,而运用物理及生化手段往往难以确诊为何种疾病。
人体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感受者是病人自身,因此病人患病时的自我感觉症状是诊断疾病状态的最重要依据,而病人表现出来的各种体征,亦是了解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论、方法论,区别于现代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中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了解症状、体征、诊断病理状态的最佳方法之一,它能够比较全面而又可靠地了解疾病状态,为进一步分析其病变机理提供客观依据。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在不干扰生命状态的前提下,动态把握各种病理信息,将四诊收集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并判断为“阴虚”、“阳虚”、“气虚”、“湿热”等等。
早期诊断出病理性体质,亦是重要手段。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审查人的神、色、态、脉、舌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出病理体质。如我们既往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依据,运用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痰湿体质作出半定量的积分法诊断标准,为病理性体质的诊断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特异性的病理体质则可从某些特异性的检验指标作出诊断,如易发生I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体质之人血清IgE类抗体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等[2]。
3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优势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以及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每一个个体的治疗,无不包含着预防的成分。现代预防医学建立了三级预防的观念,即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中医体质学说对亚健康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故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映性亦不一样。“阳虚体质易患伤寒,阴虚体质易患温病”是临床所公认的事实。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特殊体质对某些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本人主持的“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的机会远大于非痰湿型体质(OP值分别为3.40、5.13、5.75、4.13),均具有显著差别(P值分别是P<0.025,P<0.005,P<0.005,P<0.025)。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病理性体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一级预防(即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的核心。通过筛检,可以从人群中找出病理性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具体办法有普查、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中医体质学说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简便的筛检措施和确定高危人群的方法。
筛检是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检查措施,在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是早期发现病人的一种方法。通过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定,可以将人群中健康人与可疑患病或患病的人区别开来,即正常体质者为筛检阴性,病理体质者为筛检阳性。对于具有病理体质而未发病的人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进行病因预防,对于已患病者则予以相应的治疗。70年代,王琦等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7种临床体质分型的设计,除一型为正常体质外,其余六型均为病理性体质,经20余年的临床运用,证明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可以用来指导筛检工作。痰湿体质课题组还通过1036例肥胖人的调研制定了痰湿体质的定量判断记分法,积分>9分者判定为痰湿体质。这使得判定特殊体质的筛检方法变得更迅速,并更具客观性。
病理性体质对疾病具有内在倾向性,这为确定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方向。“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变异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体质存在变异,痰湿型体质定量判断记分法则基本上反映了痰湿型体质的变异程度。通过对247例肥胖人调查发现痰湿型体质的变异呈尖峭峰的对称分布,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一定范围内与痰湿型体质的得分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病理性体质变异分布的研究以及病理性体质的变异与相关发病率关系的确立,使我们能够很容易地确定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以进行重点预防。
4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优势
西方医学的总特征,注重于生物结构上的一个个具体的异常(病),采取的也主要是生物的、理化的手段,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修复这种异常(治愈疾病)。并以线性方程的思想,着重于针对病因或对证治疗,在生物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疾病谱的改变和病种的不可抑制使全世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进化,并使其总目标及主导思想和具体思路被迫作出某些调整或优化,从而发生了医学观、医学模式、医学目的等变革。中医学主要着眼于人体不同的生理反应类型(体质)与病理反应状态(证型),这正是中医学的特点和对人体生命的独特见解,它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消除异常、失调的病理状态,并使之恢复正常的协调的生理状态,通过调整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康复力。中医在治疗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及“因时因人因地宜”等治则;方药上有理气活血、滋阴温阳等,主要是针对不同反应状态,建立起相应的方药理论。
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病理性体质(非正常体质)包括普通病理体质,如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等,及特异性病理体质,如过敏性体质、分泌型lgA缺陷体质等。病理性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病理性体质是其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发生其相关疾病的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发生后的发展与转归。因此我们可以从研究病理性体质入手,对亚健康状态作出诊断与治疗。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具有可变性,方剂是改善体质的重要手段,现代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已初步验证了“体质可调性”的设想。钱氏应用王琦拟制的轻健胶囊对3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了临床用药观察,发现轻健胶囊有非常显著改善痰湿及兼瘀体质的作用。动物药理实验表明轻健胶囊可促使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纠正了现代研究所揭示的痰湿型体质在物质代谢方面所表现的某些异常特征。中医学在对人体非健康状态的调治中,借助纯自然的方药或非药物自然疗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优势在于调整不良状态,改善及优化体质,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准。
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心身异常症候的特点,中医学心主神明理论、形神合一理论、藏象五志理论、七情理论、三因理论、气质类型理论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养生、心理护理及食疗、针灸、气功、导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并创用了数以千计的方药,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造的成果,是调治修复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宝库。
5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保健品开发的优势
根据人体亚健康状态的理论,保健食品一般指两类:一类是以健康人为对象,以增进人体健康和各项体能为目的的保健食品;另一类是主要供健康异常或健康受高危险因素影响的人使用、以防治为目的的保健食品。如此分类具有实际意义,保健食品的作用恰恰是在食品与药物之间作用于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病理之间以协助人体向健康状态发展。
篇5
营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重大影响,营养支持是临床医疗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临床医护人员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对于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营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掌握营养知识不够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临床医护质量。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医护人员获取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开展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 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临床医护人员接受的营养学知识基本还是局限在医科院校的学历教育阶段,在后续的继续教育中很少有营养学知识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科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并未专门开设营养学课程,只开设了《预防医学》或《卫生学》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只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课时数非常少,因而他们学习了解的营养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但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不太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营养学知识,更谈不上营养学知识的更新充电问题,随着临床工作时间的延长,营养学知识淡忘也越多。由于在学历教育阶段接受的营养学知识本来就有限,加之缺乏应有的继续教育学习,所以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实际情况极不理想。朱明元等[1]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的营养学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基础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知识掌握较差(<60分)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8.8%,而且临床医生掌握营养学知识程度与学历、职称没有关系。李百胜等[2]对南通市市区临床医护人员、实习医师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营养学知识调查结果也表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营养学知识还相当匮乏。从目前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现状来看,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要扭转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
2 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重要性
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临床医护人员不太重视患者的营养问题,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确实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营养状况却可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为临床医护人员如果能运用营养学知识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调理、肠道及静脉营养支持,调整患者的营养状况,会对药物、手术等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有效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同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产生较好的卫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内科的一些疾病治疗当中,营养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有些甚至是以营养治疗为主要手段,如糖尿病的治疗就是以营养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案。还有如肝病、肾病等疾病,如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合理利用营养治疗加以配合,则可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痊愈。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治疗中要善于合理利用营养治疗,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营养过剩而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病等,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离不开营养措施,有时营养治疗甚至可以达到药物治疗同样的效果,如Jenkins等[3]研究报道将34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进食低胆固醇膳食作为对照组,第二组在低胆固醇膳食基础上加用富含降低胆固醇的食物(主要包括植物甾醇、大豆蛋白、膳食纤维等)进行膳食治疗,第三组用第一代降胆固醇药物洛伐他汀进行治疗,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低于3.4 mmo/L为有效控制终点,4个月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控制效果没有区别。综上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掌握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3 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营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
解决临床医护人员营养学知识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继续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再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4]。遗憾的是目前临床医护人员中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很少有营养学相关内容,医院各级管理领导和医护人员本身不重视营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为适应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开展营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3.1 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往往比较重视医疗设备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但对营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从事营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医院临床营养科室的营养医师应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临床营养的重要性认识。只有真正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并落实到医院管理者在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的决策上,医护人员在学习营养学知识的实际行动上才会有所为。
3.2 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医院业务管理部门在制定每年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将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纳入其中,并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医护人员的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内容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需要,结合临床各专业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把握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3个基本原则。在学习形式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举办短训班和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在考核形式上,可采取检查营养知识学习笔记、运用营养知识的心得体会汇报,以及从患者及其家属中了解医护人员开展营养指导的情况等方式。
篇6
关键词:药理学;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44-02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也是将药学与医学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药理学之前的前期基础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但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的课程学得较少,基础薄弱,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大部分学生反应药理学难学、难记、难理解,因此改变药理学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
很多专业都学药理学这门课,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授课内容要有偏重,有主次[1],因此应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授课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药理学主要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为学生以后从事药品营销或研发打下基础。药理学涉及的药物种类非常多,讲授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做到简而精,每类药物中只讲授代表药物,在讲授药物的构效关系时简单介绍(因为学生有药物化学的基础),在药物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难以理解,重点介绍。
同时,教学内容应注重更新,与时俱进,临床上少用或已经废弃的药物少讲或不讲,而对广泛应用的新药或者老药的新用途、新剂型等应及时补充,授课时多介绍各类药物中的新药品,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这些药物才不会陌生,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2]。
二、多用动画演示一些难理解过程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基础医学基础薄弱,对于疾病的发病机理通常难以理解,进而觉得药物的治疗机理也难以理解,教师将机理完全讲解清楚要花费很多课时,因此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下载一些医学动画,用动画的方式演示疾病发病的最基本机理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
三、由生活实际引入要讲的药物,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到一些药物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药物。如讲到M、N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乙酰胆碱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一个金思丽的广告:喝了金思丽,学习考试好成绩,金思丽富含记忆传递因子(即乙酰胆碱),改善学习记忆。讲到褪黑素时候,联系到另外一句广告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讲到中和胃酸的药,由广告语:达喜咀嚼片,一嚼就轻松。讲到镇痛药吗啡时,可以先放几张吸毒者的图片。这些引入药物的方式既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药物的印象及作用的理解。
四、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记忆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学会书上的知识并不难,但是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生更为重要。任何一本书,或一个章节,学完后一定建立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再把具体内容加进去使之丰满。丰满内容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口诀记忆法。药理学中所学药物很多,学生在药物的药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很容易混淆并且不容易记住。为了好记忆,可以多搜集一些记忆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如抗精神分裂症代表药氯丙嗪,可以这样记忆:药理作用三足立,中枢、自主、内分泌,镇静镇吐强降温,阻断受体α、M、D,用于Ⅰ型分裂症,冬眠、呕吐与呃逆。这个口诀里既涵盖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又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
2.图表对比记忆法。有些作用相似的药物易混淆,可以通过列图标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相似点与区别。如利尿药中的高效和中效利尿药,他们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极易混淆,可以按照下面的表格来总结对比记忆。
3.抓住核心记忆法。记忆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时一定要注意抓住核心知识点,那么哪个是核心知识点呢?是药理作用。以阿托品为例,药理作、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都很多,记住了药理作用后,其他知识都可以推断出来。药理作用能推断出相应的临床应用,同样药理作用也能推断出相应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阿托品有一点药理作用为抑制腺体分泌,那么相应的临床应用就可以是腺体分泌增多的病,如流涎,盗汗。当该药治疗其他病时相应的不良反应就是口干、不出汗等,禁忌症就是高热。
4.多布置将药物联系起来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如在药理学中会学到两种降温药物,一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一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氯丙嗪,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这两种药物降温作用的区别点。再比如镇痛药物有两种,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种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让学生找出这两种药物镇痛时的区别点。通过这样的作业训练,学生能将相似知识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5.通过模拟药房扩充药品知识。受课时所限,药理学主要教学内容为各类型药物的代表药并且大多只接触药品的通用名,而医药事业发展迅速,新的药品日益增多。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模拟药房学习的方式接触更多的新药品,并将通用名与琳琅满目的商品名结合起来(如左氧氟沙星的商品名有利复星、左方、左克、京新、来立信等),同时可以进一步熟悉不同厂家同一种药品不同的商品名,缩短与岗位工作的差距。
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不断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不断总结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芝春,胡长平.浅谈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93-1694.
[2]陈铎葆.改革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初步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3):358-359.
篇7
1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蛋白质、酶、核酸和脂类是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而关于蛋白质的实验内容为重中之重,我们首先选取了“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这个实验内容进行了实践。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要分析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需要将它从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而且尽量不损伤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分子,通常采用透析、盐析、电泳、层析及超速离心等物理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盐析法沉淀蛋白质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对蛋白质活性具有稳定作用,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层析是分离、纯化蛋白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应用最广。“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应用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多个专业的重要实验内容,为综合分析实验,实验操作复杂,对学生实验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本节课的实验目的:1)熟悉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总体思路;2)掌握盐析法、分子筛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技术。课前将本次实验课的3个教学重点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除盐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蛋白质分别录制成了3个时长在10min左右的微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器材、试剂、演示实验操作等。实验器材部分,重点介绍了本次实验课所用的葡聚糖凝胶G-250、DEAE纤维素,并强调此两种实验材料属于价格昂贵的实验材料,实验结束后必须按要求处理后仔细回收。由于本次课所用实验试剂比较繁杂,而且所用3种醋酸铵缓冲溶液只有浓度的区别,所以在视频展示实验试剂时,对学生给予提示。实验操作采用真人录像的形式演示操作步骤并配以同步讲解操作技巧,为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演示的录像中,只有出现演示教师的操作,教师的头像以及其他与操作无关的实验台上的物品均不出现。录制完成后上传到网上,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学习,并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课堂上首先检测学生是否认真观看了课程视频,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评价他人的总结,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针对课堂前所自学的内容提出问题。问题设置的比较灵活,不针对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做过多的要求,问题可以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认为其他同学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对概念解释的扩展、实验流程的质疑等等。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后,老师对学生首先简要说明本堂课的活动安排:1)检查实验仪器和试剂是否准备齐整;2)学生讨论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后开始实验;3)对分离、纯化的清蛋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到每个实验小组内,观察实验情况,及时纠正实验操作错误和不规范之处,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等。课后,老师主要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检验翻转课堂是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完成的书面实验报告质量、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给予评价等多个方面,与采用传统模式的平行班级实验效果进行比较。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掌握、对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课后,任课教师进一步与其他教师开展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完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针对课堂前和课堂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交流,并对课堂安排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
2结论
篇8
什么是健康菌?什么是致病菌?什么是条件致病菌?
顾名思义,健康菌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细菌,是“有益”细菌(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而致病菌是“细菌”,它可以使人体感染各种疫病,比如引起痢疾的细菌。另外还有一种细菌平时在人体内并不诱发疾病,而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或过多使用抗菌素时引起发病,叫条件致病菌,比如大肠杆菌。
什么是原籍菌,什么是外籍菌?
原籍菌是在人体内正常存在,机体并不对其产生免疫反应的细菌,就像一个国家的居民一样,不会受到排斥;外籍菌是从人的身体外部传来的细菌,或叫过路菌。像外国游客一样,并不是长住居民。正常情况人体以原籍菌为主,保持健康状态,如果外籍菌数量过多,人就会生病了。
人体健康菌有哪些作用?
营养作用:益生菌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比如糖、酯代谢及微量元素代谢,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1、B2、B6和B12等。
免疫作用:益生菌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活力,促进B淋巴细胞的活性,也可增加NK细胞的活性,使免疫力提高。
生物拮抗作用: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全面定植、繁生,对人体肠道起到生物拮抗保护作用,是肠道的卫士。在正常的情况下,排斥外来的细菌,使外来细菌不能定植或被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杀死。健康菌多了,致病菌就少了。
抗肿瘤作用:益生菌通过参与人体动力流,物质量流,信息流的作用,调节生理功能。具有抗突变、代谢调节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可以用于实体癌、液体癌或白血病的防治。
什么是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正常菌群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中各细菌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就可导致菌群失调。
七大原因导致微生态失调
1 偏食、暴饮暴食
过量摄入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纤维少、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造成微生态失调,经常引起便秘。暴饮暴食会使肠胃负担加重,搞坏肠胃,削弱肠道功能。
2 精神压力大,应激反应、过度疲劳
过多的精神刺激,过度疲劳,使细菌的平衡大乱,有益菌减少,微生态失调。
3 气候、温度
过分热、过分冷的环境下,人的肠内菌群将发生混乱,这与应激反应也有关系。
4 年龄增加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所有生理机能逐渐下降。这会影响体内菌群的布局,使得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譬如,儿童、少年、青年时人体肠道的双歧杆菌比例很高,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比例大量减少。所以,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又被称为长寿菌。
5 细菌污染
各种细菌在人群之间传播,从而引起菌群紊乱。
6 药物(抗生素)
在生病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会破坏体内细菌的布局。这是因为第一:抗生素杀死了形成正常菌群的细菌,使外来的通过菌得以常驻下来,降低了对感染的抵抗力。第二:抗生素破坏了正常菌群在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抗生素可引起1级2级3级失调,即可逆阶段、慢性炎症阶段、急性炎症阶段。在医院死亡病人中,由于菌群失调而被感染死亡的人数高达20%-30%。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要服用微生态调节剂和益生元制剂。
7 疾病
研究表明,患肝硬化、慢性肾炎、癌的患者都与肠内菌群失调有关。另外感冒、便秘、接受放射治疗也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造成菌群失调。
微生态预防医学
区别于传统的医学理论――单一病因论,微生态预防医学认为:任何疾病都是微生态失调的表现,有的是原因,有的是结果,或因果关系的相互转化。因此人类在以常规医疗排除或缓解疾病作用的同时,更应致力于调整微生态平衡,使正常的微生物群与人体保持最隹状态,回归自然,真正获得彻底的治疗与预防效果。
日本等国的微生态学家、临床医学家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均表明,肠道微生态与人的寿命、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态平衡时,肠内细菌就有益于人体,例如它们参与许多糖类、脂类、蛋白质的分解吸收,增进各种养分的摄取,协助人体完成胆汁酸、胆固醇等代谢过程;作为抗原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在微生态失调时,有害菌产生的毒性物质或内毒素的释放,以及肠内细菌导致的内源性感染等又会加速衰老和死亡。健康的长寿老人的肠道微生态的情况和青年人相似,而患病或身体状况不佳的人的肠道微生态均很坏。
随着微生态预防医学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微生态失调与很多疾病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癌症、肝病、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便秘、腹泻、痔疮、消化性溃疡、缺钙、风湿症、过敏、食物中毒、尿路感染、慢性阴道炎、小叶增生、皮肤有痘痘、粉刺、色斑、皮肤没有光泽、灰指甲、脚气……)值得庆幸的是,人体微生态失调早期是可逆的,调整生活习惯、膳食结构和有计划地养肠,微生态失调的状况就能得到消除和逆转,从而远离疾病,回归健康。
倡导微生态预防医学的宗旨也就在于健康自我管理,防患于未然。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和增进
健康佳态的秘诀――微生态制剂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调整菌群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生理性有益菌(包括活菌和死菌)制品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分成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3个类型。益生菌是指活菌和死菌制剂。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肠杆菌、地衣芽胞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益生元是指能够促进人体有益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服用后到达肠腔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再行繁殖增多,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抗病、保健的有益作用。
与传统中西药相比,微生态制剂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微生态制剂是以调整菌群失调、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为目的的制剂,它使用的大都为正常人体中的健康菌为主成分,所以对人体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
为什么微生态制剂是人体微生态的保护神?
人一旦出现体内菌群失调,正常的生理状态就会受损,会出现急慢性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纳呆、精神不振、便秘等。而抗生素、放化疗、手术、外伤、气候变化、过敏性疾病、环境变化、饮食不当,都会破坏菌群正常的生理环境,引起体内菌群紊乱,使人体失去抵抗致病菌的天然保护屏障。微生态制剂(如五株王常维舒口服液)能迅速重建体内保护屏障,恢复体内微生态平衡,使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变化。
为什么多联益生比单菌效果更强劲?
大家都知道,一次现代化战役,要靠陆、海、空三军的默契配合,才能确保获取胜利;同样,一场肠胃保护战也要靠多种有益菌的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人们肠胃的健康。双歧杆菌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单用双歧杆菌并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双歧杆菌是厌氧菌,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有其它有益菌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生长及发挥其功效。另一方面,人体有益菌定居肠道的位置各不同,双歧杆菌主要在结肠,其他有益菌有的在小肠,有的在大肠,吸收的营养各不相同,发挥的功能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多菌株共生制剂的功能效果是单一菌株无法替代的。五株王常维舒口服液采用双歧杆菌为主,配以对人体有益的乳酸杆菌、肠球菌等,依据诸菌繁殖高峰时间不同,定植部位不同,协同作用,从而对肠道起到全面的保护,具有其他单菌制剂无法比拟的效果。
微生态制剂对腹泻的治疗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有什么不同?
抗生素治疗感染性腹泻时,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相应的人体有益菌群,由此常引起肠道菌群紊乱。WHO曾呼吁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直接补充人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有害菌的生长,扶植正常菌群,建立强大的生物屏障,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并有利于消化道系统的更快恢复。事实上,卫生部的诊治指南中也提出70%的腹泻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所以无须抗生素治疗。
篇9
“选择一所好学校不如选择一个好专业”、“专业决定就业”……对于刚刚走出考场的高考生来说,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是一件丝毫不轻松的事情。选专业难固然有专业过多、对专业情况了解不够的问题,同时考生对于自身的不确定性,也让专业选择成了高考生的又一场“战斗”。
专业太多名称太怪
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这在各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可以得到体现。但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学校的招生简章越印越厚,原因是专业不断增加。翻开近几年的招生简章,上面数量繁多的专业种类让人看得晕头转向。仅计算机专业下面就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等专业,而其中计算机应用等又可以划分成很多小类,总共可以划分出158个专业。据统计,我国现有249种专业目录,2400多个专业方向。
专业划分过多过细造成了考生对专业选择犹如“雾里看花”。同时,各高校还在不断地推出新专业,这无形中又加剧了考生选择专业的难度。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曾历时两年时间,对全国1万多名高中生进行了专业选择评估,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249个专业目录,90%的专业要么没听过,要么听过不了解具体内容。
专家指出,有的高校在设置专业方面往往片面追求招生人数,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并以原有专业为基础设置相关边缘专业。有的专业仅仅是把原来的专业改头换面而已,如原来的数学系,现在叫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有些专业改名前后的称谓,“不光是考生看不懂,就连大学老师也摸不着边际。”同时,有些大学什么专业热门就开什么专业,根本没考虑到专业的市场容量。这些都给考生和家长的选择造成了困难。
我国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过程中,遵守的还是以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培养模式,所以导致专业划分相对较细。同时社会浮躁的心态,让企业不愿意接收继续教育的接力棒,因此专业的划分不能太过于宽泛。
全家动员频繁更改
“选专业真累,比高考还累。”山东某大学大一新生小张回忆起一年前选择专业时的情形,仍然忍不住抱怨起来。“我们一家人对着招生简章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结果来。”小张表示,大部分专业都有个比较好听的名字,但是究竟这个专业学些什么,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却不得而知。某高校对1400名大一新生做过一次调查,49.3%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不了解,甚至近半数的学生进入高校立即就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后悔。
“专业太多了,也不知道哪个才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虽然学生还没进入考场,好多家长已经为选择专业的事情忙开了,老师、同事、亲戚、朋友、专家,凡是能打听到消息的一概不放过。对于重视“毕业出口”的家长来说,孩子四年后的就业是选择专业的关键。然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对专业的不了解,让家长们为孩子选专业的时候慎之又慎。就是怕选错了专业,把孩子耽误了。
全家动员为考生选专业并不一定对考生有好处,考生应当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选择专业,否则即使你进了一个相当好的专业,也不见得以后就有个好工作。同时,由于考生对种类繁多的专业不了解,往往凭着感觉去填写志愿,有的甚至仅凭名字的好坏来决定专业,同样导致了学生们一进学校就要求转专业的现象发生。
高校在对待学生入学后调换专业的态度上,也有较大变化,以前学生想换个专业,不仅需要缴上一笔费用,还受严格的名额限制。而现在,一些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意愿,对于的确不适应所选专业的学生,学校会主动帮助其进行专业调换。
承担学历教育的学校和承担职业教育的学校,专业设置的侧重点理应有所不同,但为了多招生,现在不少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趋同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就业难的风险。对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做出必要的专业识别和选择。
理性对待量体裁衣
高校应该主动加大宣传介绍专业的力度,而不是等着家长和考生来咨询。针对考生对大多数专业熟识度不高的情况,高校对于专业的介绍不应当是流于表面的,而是要让考生们知道能从这个专业学习到什么。
同时,高校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相对比较被动。更多的考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盲目跟风去选择热门专业,导致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
考生应当根据自身的个性去选择专业。在美国,人们会为90种职业中的优秀人才制作个性曲线,然后再同这些个性曲线作比对,看自己最适合哪个职业。通过个性曲线的比较,使考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对自己适合什么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
专业――就业――职业,虽然这三个环节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专业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前景。针对一些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在积极进行干预,要求学校注意培养知识面宽的学生,对相近专业的学生多开设公共课程。另外据了解,教育部门还将根据有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及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管理,一些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将被要求停止招生或限制招生规模。
一个法学知识学得好的人,未必是个好律师,专业的选择就应当遵从自身的个性优势。在没有明确自己想选什么专业以前,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专家还提醒考生,理性看待所谓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填报专业时不盲从、不追“新”、不赶“热”,多从自身的兴趣特点和知识结构来选择专业,从而减少自己面对专业时的困惑。
小链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
金融专业
近年来金融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反应平淡,与这几年金融专业过多过滥有很大关系。此外,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收缩,随着金融业务科技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需要的人员越来越少。银行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下降。与传统银行业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投资银行是相对商业银行的)。中外金融界人士一致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也会增加,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中国香港贸发局一项研究报告认为,现在内地营业的142家外资银行,大部分将在两年内获利或达到收支平衡。报告认为,内地未来经济发展带动的资金需求,将为外资银行带来庞大的业务机会。相应地,金融专业的人才将会得到重视,其市场价值将重新体现。金融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熟悉各种金融、经济法规,熟练操作电脑和运用先进的通讯传输手段,思维敏捷,善于策划,富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财经类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其竞争力不强,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从学历层次看,除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些基层单位外,专科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份额会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和MBA(工商管理硕士)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机械专业
尽管近几年机械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但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机械类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属“热销”人才(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人们预测,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铸造、热加工专业(现并入调整后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由于条件相对艰苦,一直是学生报考和择业的冷门。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虽然目前机械行业境况不佳,但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
3G工程师
据世界资讯的相关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示。
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网络媒体人才的收入比较可观,一个在搜狐网任编辑的工作人员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同传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如是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更吃香。”
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类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在一年之后还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现在一年就能挣个7万元至10万元,估计4年之后只会多不会少,因为能源越来越紧俏。”
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
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4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报关员
“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对报关员的需求增加。有资料显示,报关员目前的收入在每月5000元至8000元之间,目前在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报关员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10%~20%。
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及牙医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相信4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
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包括德勤、毕博在内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统计、法律、数学等。而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再加上每年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医药行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前景,可从药科与医科分别来看。
药科类(调整后共分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普遍看好,总体上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虽然我国在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大型医疗器械的开发、制造等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国际制药业的准入制度比较严格,受国际竞争的影响不会很大。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也会增加。
医科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且医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差,但是从各个医院里病人为患的情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医科专业的学生不用到人才市场上投简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出现一些民办医院,这样会使医科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还不满足病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科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社会对医学类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稍有差别。其中,临床医学类(调整后的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专业)人才依然走俏;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状况一般;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量有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从理论上讲很有前途,但从近几年的实际就业状况看,不十分看好。
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师范院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非师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愿去从教。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现在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从以前的中学移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所以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从我们现有的师资来看,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还是非常缺乏的。现在,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需要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中国的开放,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学英语的意识也在提高,学习英语的环境也在改善,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个技能,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英语人才来帮助他,这样对单纯学习英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所以,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非师范类外语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欧州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鲜)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但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如果能掌握一门大语种,则非常受欢迎。
网络专业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高度电子化,网络已经发展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邮件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美国现在最好的工作是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职业。美国高技术行业中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网络有关业务的人占三分之一。网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富翁制造厂。有资料表明,新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人才将是当今人才市场的宠儿。网络人才是指从事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具备计算机网络专门知识和技能。每一位有志于网络技术的考生应该了解大学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像专科生和职高生那样培养一种或几种技能,而是培养一种方法和思想。以前我国许多程序员编写的国产软件与国外优秀软件区别不在于功能,而在于程序的思想。这些方法和思想对你以后的职业取向和发展是终生有益的。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成为全能的多面手,但只要能够精通一个方面就可以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途。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它的母语是英语。因此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从国外获得最新的知识,则必须熟练地掌握英语,让英语成为一种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而不是仅仅是一张四级证书。
网络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包括:
①软件人才。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后几年,美国将有100多万个新职位需要软件人才。日本每年都从中国等国家招聘几万名软件工程师,有关网络技术的软件人才则更是短缺。
②游戏软件人才。在日本最热的职业是有关游戏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游戏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网络化,那些在游戏开发方面有特长,同时又有网络专业知识的人才将受到各大游戏开发公司的青睐。
- 上一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 下一篇:高中历史文化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