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举措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举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从高速增长向经济新常态转变,表现为制造业以资金密集与劳动密集为主向知识型与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过程,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教育需要适应这种产业转换新要求。从其他先进国家教育进化的过程来看,产业跃升带来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改变必然会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进而对就业市场产生深远的后果。而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应用型教育必须改变原有的运作方式,包括教学目标、内涵、保障措施、方式,甚至教学体制与组织结构。因此研究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教育如何跟上此种变革,对提高我国应用型教育水平都会产生现实作用。当前创新和创业已成为推动这一轮产业升级的重要内生变量,也是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如何使应用型教育内容适应产业升级中对学习者创新创业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状况述评
我国高校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其历程不超过二十年。多年来政府和全社会对此也给予了应有关注,各类高校也日益予以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的缺乏经验、层次较低的问题。尤其诸如在教学规划环节、师资胜任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课程设置种类不丰富,且多为针对初学者的概论式课程,缺乏专业性,深度也难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创业创新教育也尚未全面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安排,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原有的专业教育处在各行其事的窘境,没有得到高校的真正重视。学校往往通过开设公选课,或者办几个专题培训班,参与若干创业大赛,开展有限的创业活动等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缺失负责全盘组织创业创新教育的机构。这项工作往往由高校中行政部门而非专业系部,创业创新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尚未纳入正式的教学安排,没有真正发挥本校各专业学科院系在创业创新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商贸类专业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仍处于由个别教师依靠其个人兴趣进行,或由院系临时性组织的阶段,还没有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总体教学安排。创新创业教育在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还在摸索和试错过程中。
3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障碍与困难
目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工作中,往往囿于孤立的、单独环节的实施,更多地关注操作与技能掌握,这样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习相脱节,导致对创新创业教育仅仅着眼于其某些功利的部分。主要是因为当前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片面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学生全员通识教育的普遍性,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不可分的天然联系;或更多关注引导帮助少数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实务教育,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理念的养成;或将创新创业教育扩展为培养学生求职技能与素养的培训,却不重视少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时就想进行创业的实际需求。没有解决现存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不分专业学习的知识连续、学习层面所导致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目标、定位不准确以及教育的特性、学习者、路径、措施不得力的棘手问题,为此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克服现实的困难,专业教育也就无法通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达成最终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4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思路与办法
4.1 端正教育宗旨,改变教学路数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上要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不脱离于专业教学常规工作,整合于专业培养全阶段,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商贸类专业教育的融合上想办法找措施,以创新创业理念形成与相关素养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归宿与出发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商贸类专业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重新梳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彼此关联,摈弃传统学科型教育的理路,将商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一起思考,通过系统思维,逐步实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同时同步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达到了一致与契合,才能在本专业教育中真正做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环节的同步调,保证其连续完整,达到二者较好地融合,实现本专业教育综合化与系统化。其宗旨在于既包括创新创业意志力、创新创业思想的养成,也包括创新创业生存方式、创新创业人生导向的塑造,还包括由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须的个人素养的形成、基于创新创业事业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与计划安排。
4.2 重置人才培养标准,厘清人才培养导向
即将现行的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相互贯通。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标准展开,应用型本科高校商贸类专业有必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探索实施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教育,构建多方位培养路径,开展包含通识教育、兴趣爱好、个体化等类别的多层面教育,形成必修课保证专业知识掌握、限选课提高专业能力、公选课拓宽眼界与操作技术、跨领域专业课程延伸、实践经验获取、隐性课堂潜移默化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结构。首先,要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基本教育,通过创业类理论教学,让学生感悟创新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冲动与创业潜能,提升创新思维,发掘创新创业型人选,强化学生创造性就业的实际能力;其次,要面向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通过创新创业参与相关的专业实习实训,传授创业知识、开展创业能力挖掘训练和创业技能培训与咨询,让学生能动地为自主创业做出多方面的储备,最终导入实际的创新创业活动,从各个方面提升创业必备的能力与素养,鼓励其毕业前或后直接创业,时机成熟时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其他人员就业。
4.3 再造专业课程结构,重置课程内容体系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课程的设置需要按照行业或企业的工作流程重新设置,不能再使用原来学校学科与部门分类与分工方式进行,整合学校内部与社会各方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制定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一致的课程结构,重点要体现课程对现实工作岗位与职责适应性,从本专业知识内容出发嫁接与基于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结构,最终达成专业课程中有创业的理念与内容,创业教育中有专业知识的运用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与内容的搭配及有机构成,使得其课程结构与内容既能体现创业教育要求,又能将专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与创业教育与实践,将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战与专业教育实践无缝对接。
4.4 理顺教学知识要素,突破学科界限
在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构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教学知识要素的打通与重新组织,将创业教育知识要素与能力要求标准与专业教学知识要素结合起来。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以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让学生全面掌握商贸类专业相关知识的应用,比如,市场机会的把握与风险分析,目标市场的选择,企业市场定位,市场规模的测算,市场开拓的策略规划,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经营风险与问题,企业组织管理等,在讲授专业课程过程中,注意将原理性的知识要素学习与创新创业项目联系起来,将专业知识要素与创业实践要求的标准结合,从而激发与推动学生努力搞好专业学习,从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定的任务要求。
4.5 构建行业,企业,政府与学校合作新机制,实现理实一体化
推行专业教学情境化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尝试深度的校企合作,通过学校或企业单独或共同设立的实习实训实验场所,让教师与学生为企业承担研发项目,或通过来自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充任专业委员会成员增强与产业,企业间的交流,另外还通过为企业开设培训课程,举办研讨会等方式加深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实境化的环境使学生有直接的感受和现场感悟,将行业或企业客观背景条件引入教学环节之中,由模拟到实操的过程。建立不同类型大学生创业园,把大学的人力、科技、信息、实验设备等综合知识优势与政府及社会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从企业创立到运行到创业实务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建设校企之间多种纽带形式的科研与推广中心,把企业的研发项目纳入学校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提升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建立由政府牵头或社会参与,高校承办的创业园区或孵化器,在法规政策、财政税收、劳动保障、融资等多层面给予帮扶和资助,为应用型本科商贸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友好的宏观环境。
4.6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应当包括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绩效考核和教师相关工作量的考核两个维度。建立教育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进度督导工作常态机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纠偏组织机构。对未毕业和已经毕业学生创业资讯要建立数据库,实时跟进。通过及时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回馈,把创业项目成活率与创业项目成活后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评判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必要指标。
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所服务的行业与企业的经营特征,重点要放在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传递和相关创新创业可资利用各种外界资源的开拓上。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实现学业学分转换;应当允许并且支持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根据实际创业需要,调换专业学习;建立多样化学制管理模式,不硬性规定学生在校学业时限,不限制创业学生中中途停学创新创业,可保其创业过程中的学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考核,纳入学业管理,适当给予学分,进行考评。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在制定考核评价方案不能片面照搬通常的学科教育考评的方式,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采取多因素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度。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土木工程;人才;改革
21世纪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世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最强音。国家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是本文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既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举措,又是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只有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不断的增强和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人员逐渐的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素质。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们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也是不断加快,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直接力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科技的进步所依赖的载体是人才,没有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就学生自身而言,学生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必须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变革,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活动的体验,以此来训练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说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方法和方式,高校为了达到该目标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这些努力和探索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只有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创新活动体系,才能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1)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该专业有着十分鲜明的专业特点,进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这是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具体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基地,为我们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提高物质保障。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之中,无论是依靠科技创新活动还是其他方式,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实现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增强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
进行人才培养,举行科技创新活动,这里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想实现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竞赛为载体,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
我们要适时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掌握创新能力,实现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三)科研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将科研和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举三得的举措。
结论
社会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不断的引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伟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通报称,中国生产的一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成为通过该组织预认证的首个中国疫苗产品。这种疫苗凭借其质量、产能和价格优势,预计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儿童免于乙脑危害提供强大保障。而这只是中国科技创新红利日益惠及全球的最新例证。事实上,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充分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的科技创新正以自己的智慧成果惠及世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位居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仅党的十以来,从《“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实施,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再到《“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国就出台了多项推动科技创新举措。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近年来中国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提升到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达到世界第三。从举世瞩目的神舟、蛟龙、北斗,到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基因育种……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也使中国具备了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实力。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科研合作,“走向全球”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共识。中国科技创新带着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和诉求,正逐步融入全球科技发展的乐章。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不仅推动了中国与合作国科技的共同进步,也使有关成果切实惠及世界人民的生活。
篇4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制约因素 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说明国家将大力支持农业尤其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更无从谈起。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原来只受资源的单一约束变成了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从增加产量的单一目标为主转向了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科技体系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确保实现我国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现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根据农业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科研成果转化率仅有40%左右,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表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今后,国家将会把更多城市的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发展。因此,我们应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更没有从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解决,多用政策代替体制变革。
(2)多部门、多环节的不协调不配合问题依然存在。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建立起来,政府在某些方面仍干预过多,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显得较为乏力。
2、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力量薄弱,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较低。
(2)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集成与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复、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依然存在,投入主体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其中又以企业为主,占80%以上;良好的引导和激励社会类资源积极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在保证政府投资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是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和任务。
(2)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造成低水平重复。大型研究设施、基础数据对社会全面开放程度不够,难以形成健全有效的共享机制。
(3)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农业科技需求的主体存在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农业科技需求不能形成有效结合的转换机制。企业与研究院所、大学之间的联系、合作与交流较弱。
(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4、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类创新活动主体制度亟待完善,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管理规则不够规范,科技创新体系缺乏区域性、专门化的分类指导,需要进一步协调自主创新与利用国外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科学基础条件平台薄弱,使得许多科技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存在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共享机制和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方式落后,条块分割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
(3)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计划指令调配资源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达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5、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学术民主作风没有得到充分发扬。我国的学术与科研机构把很多行政等级的观念和标准用于对学术与科研的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
(2)协作精神不够,分割现象严重。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现象的存在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妨碍了各创新主体间的真诚互动和沟通,增加了创新的难度。
(3)制度缺陷导致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的存在。价值导向等制度性的缺陷,导致出现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
(4)公平竞争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有待加强。现有的科研体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等不完善,导致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和能力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不足。
四、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举措
1、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
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需求出发,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强化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技术支撑。要继续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
2、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支持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3、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向农民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要继续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队伍的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示范与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科技进入千家万户;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依靠科技富民强县。
4、发展循环型和节约型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以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和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创新水、土壤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加速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先进装备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新生产精准化、环境可控化、装备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等关键技术,创造一批低耗高效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机具。在实时精确监测、智能决策、精准控制、智能作业等方面争取更大突破。
5、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业高技术研究,增强农业科技储备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发展、增强科技后劲为目标,加强对功能基因组、植物高光效机理、生物固氮、水资源优化配置、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森林与气候变化、森林固碳减排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
五、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时序上是有变化的,因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设目标是不同的。就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期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处在形成阶段。因此,新时期背景下解决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因素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激励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加强合作,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7RKA008。)
【参考文献】
[1] 丁晨芳、高明杰:农业科技进步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
[2] 旷宗仁、章瑾、左停: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7).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客观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目前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在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包括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想法、构建新理论、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等。科技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为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我们从苏州大学六个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社会学院)的全部本科生中随机抽取18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77份。其中男生94名,女生83名;低年级学生86名,高年级学生91名;文科学生30名,理科学生61名,工科学生86名。然后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问卷资料来看,大学生对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中,回答“很强”和“比较强”的各占6.2%和13.0%,合计为19.2%;而回答“比较弱”和“很弱”的则分别为23.2%和6.2%,合计29.4%(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总体上不理想。如果以5、4、3、2、1分别代表“很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弱”和“很弱”5个度量等级(下同),这一态度测量的得分平均值为2.90,标准差为0.92,说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一般。
二、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
1.大学生个体特征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在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差异不大,平均数较为接近。通过卡方检验,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年级来看,高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评价在“很强”和“比较强”两个指标上比低年级大学生分别高出4.9和18.6个百分点。通过卡方检验,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10.9,DF=3,P
2.大学生创新实践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来看,凡是有过创新实践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和“比较强”的比例合计为33.3%,而没有参与创新实践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只有19.6%(表3)。通过卡方检验,有无参与科技创新的大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6.03,DF=4,P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基本训练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大学生接受科技创新的基本训练情况来看,没有受过科技创新基本训练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和“比较强”的比例合计为16.3%,而有时受过训练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为22.4%,经常受到训练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为33.3%(表4)。通过卡方检验,有无接受科技创新的基本训练以及训练的次数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13.01,DF=6,P
4.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评价由好到差的变化,他们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也相应地呈现出由强到弱的下降趋势(表5)。通过卡方检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好坏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32.8,DF=16,P
5.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来看,随着学校领导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重视到不重视的变化,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评价也相应地呈现出由强到弱的下降趋势(表6)。通过卡方检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好坏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26.7,DF=16,P
三、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体特征,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实践的参与程度,大学生接受科技创新教育与训练情况,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以及学校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从个体特征来看,性别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科技创新能力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年级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训练的增加以及经验的增多会对个体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专业影响不明显,说明不管文科、理科和工科都可以进行创新,只不过不同专业创新的侧重点不同。文科注重思想创新,理科注重科学创新,而工科则侧重于技术创新。
从个体特征之外的其他因素来看,都涉及到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些制度的和环境的因素,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外部条件。
第一,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创新的实践和锻炼,需要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和发动,吸引同学们积极参加。也可以通过少数骨干分子带动和辐射周围同学,使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与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要领,因此离不开学校的创新教育与训练。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科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创新教育内在地包含对学生进行创新技法的训练,使他们在如何选题、查找文献、开展实验、撰写论文等方面掌握要领。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激发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使大学生参与其中,聆听专家讲座,感受创新氛围,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第四,从制度上重视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得到校方的重视和支持,校方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在资金、场地、设备、监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付诸实施。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推进 科技 糖业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77-02
近年来,湛江农垦金丰糖业集团公司认真履行“做示范、保供给”的职能,注重发挥糖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对科技创新工作跳出一般社会事业的思维定势,摆上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现实需要出发,将科技工作的管理体制、考核体系,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以促使全集团各级党政领导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在12/13年榨季公司总收购甘蔗量45.0164万吨,产机制糖41321.49吨(其中一级白砂糖36134.49吨,二级白砂糖5040.7吨,赤砂糖116.6吨,串罐糖29.7吨),白砂糖一级品率87.76%;向外输送电量521.9万度;剩余蔗渣14454吨。成为湛江农垦区先进单位,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1 坚持完善安全科技体系,着力提高产业水平
金丰糖业集团在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条件下,夯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方案,从公司到部室、车间,到车间班组,到员工个人,层层落实,层层抓好。检修、榨季期间的员工岗前三级培训严格进行。创建了各项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引导国家骨干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同时组织骨干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所联盟,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直接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尽快形成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家、以高新技术产业当家、以国内外先进装备和核心生产技术当家、以现代化管理当家,使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作用。同时组织各车间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科技创新的辅导、培训和考察、进修,引导他们重点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围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减排、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持续不断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品开发,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2 坚持推进质量标准,着力发展糖业生产
要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载体和平台。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进行对产品严把质量关。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坚持以“榨好蔗、多榨蔗、多产糖、产好糖”为中心,以质量和成本为主线,加强各项成本管理力度,确定的工作重心是:多渠道管理原料蔗质量,争取蔗源,确保生产正常需求,加大精细管理力度,力争完成各项生产指标,确保企业增效、员工增益。着力紧抓生产质量工作。
2.1 原料质量
在原料管理上,狠抓原料甘蔗质量。甘蔗质量是糖厂高效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甘蔗质量直接影响白砂糖后期生产的工艺处理、产品质量及生产收回等各方面。严格把关,扣杂公正客观,为生产车间提供良好的原料,为优质产品提供质量保障。
农务部和保卫部协力合作,公司和农务部认真研究提高质量的新举措。一是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甘蔗质检队伍。加大扣杂力度,使得扣杂水平提高,为公司的产糖率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二是严格甘蔗品种的分类管理。片长及各级质检员严以律己,坚持原则,层层把关,认真审核,促使优一类和一类品种比例大幅下降,为公司节约原料费用55万元左右。三是实行车辆限载,确保运蔗车辆安全高效工作。公司、运输小组和司机签订《甘蔗运输合同》,明确三方权责、利益及义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榨季生产期间针对出现的新疑难问题,及时出台解决措施。诸多新举措,使本公司的原料甘蔗质量较以往带根多泥尾长的差质现象有了大改观。甘蔗质量得到提高。在甘蔗糖分偏低的严峻局势下,杂质的大大减少,为工艺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产品质量
在加工阶段,加强工艺指标考核,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今榨季甘蔗虫害多,空心现象严重,原料内质普遍变差,加之天气反复变化,甘蔗纯度低,造成煮糖工艺上诸多的不适应。煮制过程中物料配置不确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在广垦集团蔡惠贤副总经理的指导下,生产部针对生产现状认真研究工艺各项指标系数,提高职工积极性,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收回,为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了技术保障。
榨季中公司狠抓原料甘蔗质量,生产车间严格控制工艺指标考核,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本榨季公司的白砂糖产品在全国第25届糖业质量工作会议上,产品排名从上榨季排名的200多名提升至第22名,取得了优秀奖,得到了行业的肯定。
3 推进管理方式创新齐抓,要重视科研,提高各项指标
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倡导员工爱岗敬业,营造了一个透明、高效、规范、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对科研、设计人员的培训,参与(从国外)引进工艺、设备、专利的消化、吸收,和出国考察;建立思维方式的多维构架,提高科研与创新设计能力。各项指标在过上一年指标。
篇7
经过3年的改革过渡期,我国科技体制顶层设计获得决定性进展。目前,由“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统”构成的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基本成型。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管理平台顺利搭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重心将从全面深化改革转移到实现引领性发展上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一揽子改革举措的推进有望根治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顽疾,但政策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现状 顶层设计获决定性进展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会上透露,自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任务均有序推进,现已基本完成预期改革目标,并在改革中实现了“五新”,即“新的计划体系”、“新的项目形成机制”、“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创新氛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
2014年12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文)(以下简称“64号文”),明确要求在3年时间内完成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任务:一是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解决条块分割、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二是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新五类科技计划,解决分散重复、封闭低效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国家科技计划全面整合成五大类……这些64号文开出的“良方”,从源头上根治了“科技资源碎片化”“项目多头申报”“九龙治水”等顽疾。
“这次整合主要从两个角度做的,一是管理层面要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二是支持渠道层面整合原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个部门全部参与进来,已经取得新的进展。在管理层次上联席会议已经建立起来,并常态化运行,一系列关于科技发展重大的任务安排决策都是通过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研究,共同论证,形成共识,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报批以后开始组织实施。”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表示。
优化 过渡期“瘦身”不减效
按照64号文的总体要求,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已整合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新五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
“这其中变化较大的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此前有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他透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及13个部门的公益性科技研究专项,发改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他坦言,“改革是啃硬骨头,破也难,立也难。为顺利按时推进,科技部频繁召开的调度会旨在‘磨刀’与‘砍柴’同步推进,‘磨刀’就是启动建设管理平台,‘砍柴’就是整合先前启动的5至10个重点专项试点计划。”
“我们在改革同时完成十三五重点任务的布局。”黄卫透露。他解释,按照新五类科技计划体系谋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研究形成了15个项目的立项建议和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民口10个重大专项2016年度重点任务已完成部署。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专门设立了面向重大专项成果转化的子基金,规模达到100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计划“瘦身”不减效。与改革前相比,国家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更加有效地瞄准重点领域、聚焦重大任务,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立项门槛明显提高,立项数量大幅减少,资助力度显著增强。
张晓原称,“以前我们经常通过科技计划渠道经费来稳定科研队伍,现在用于稳定支持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增加以后,这笔经费根据科研单位人员数量一次性核定,拨到科研单位,具体资助什么项目主要是由科研单位自己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稳定队伍,主要通过稳定经费的渠道给予支持。” 关于项目数量的减少,张晓原指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主要是资助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项目,包括对整个科技未来发展能有巨大的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改革以后,就科技计划来看项目数量大大减少,主要是小项目少了,这也是这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张晓原说。
落实 新体系仍需丰富和完善
在黄卫看来,目前新时期科技改革的主体架构和主要政策已基本建立,新科技计划体系已初步成型,改革成果得到了科技界基本认可。“以组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为例,通过竞争择优方式遴选,科技部、工信部、卫计委和农业部所属7家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造组建了7家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并已全面承接具体项目管理工作,这为政府部门从具体项目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创造了条件。”黄卫解释。
对此,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体现在科研项目的分类更为科学、完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项目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有效引导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作出深入的成果。
“不过,改革对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涉及具体项目的管理到宏观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和规划,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重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作出更科学的部署,这对实现科技创新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劲表示。另外,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一揽子改革举措有望根治我国科技资源碎片化等顽疾,但要想把改革的“规定动作”做到位,政策重在细化、贵在落实。
篇8
0 前言
电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所以电力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电力生产的管理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途径之一,同样也是维护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举措。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需要电力公司加紧科技创新,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
1 电力企业的现状
随着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民、政府以及国家愈发认识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力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通过对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设计、对过程进行管控和疏导,来推动电力企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科学领域的创新。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宏观调控,注重对电力企业的利益引导,通过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来构建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展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表彰活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科技人员的最大价值,从人才角度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着眼于为了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技术效益。虽然在社会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1]。
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进行调整,进行科技创新。但是一些电力企业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不够彻底,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科技兴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发展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的发展方针,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
2 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方向
在认识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后,要根据社会现实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科研队伍的作用,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认知,以应对电力公司体制改革将会出现的问题[2]。电力公司应认识到技术及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培养出一批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有系统的创新型人才,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让创新型人才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能够地理自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科研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之外,要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电力企业的生产中去,避免工作成果转化落后导致工作进程严重落后。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配合的和谐场面,要把科研成果的转化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保证企业产品是先进技术的集成,要认识到市场是业主也就是人民的需求,是专业技术的体现,是市场的需求。
还要制定科学、客观的企业规划,全面客观的对外界环境,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清楚明白地反思自己,从而确定自己发展的目标,找准方向确定要开展的工作[3]。规划工作时,要认清企业的现状,要从覆盖全企业的技术领域出发,敢于暴露缺点,发现缺点,才能改正不足,在方向上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确定要开展的工作。要牢记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是紧密结合的,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为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反之电力企业的发展依托与科技的创新,所以决不能脱离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去单独搞科技创新。明确科技创新与生产的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生产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发生转变到成为服务生产到最终的引领生产。
科技创新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生产,也要解决生产过程中要面临的技术问题。所以,科技创新要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而是应该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之后,仍要加以创新,要保证创新的成果要超越生产的需求,要有更多的额外价值,加强企业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积极力量。
3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电力企业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时代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前景上提出了一定的发展景愿,迫切地需要提升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但是迫切的需要仍面临挑战,科技创新并没有全面的推广实施,科技力量仍然薄弱,并不能满足于发展需要。
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创新资源也有待整合,创新型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依旧存在。
但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发展的优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新能源的应用、大?网的运行、电网的优化等方面研究持续开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为电力企业的法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资源优势,例如拥有优良的试验设备、各级工作室,相关专家队伍的形成,设备的安全,人才的投入,都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篇9
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税收减免制度和信贷优惠政策,以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最劲的美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改革现行联邦规章制度,力求在环境、公众健康与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养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同时,美国人正在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运作模式,简化工作程序和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以鼓励各种满足公众和商业需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政府的后一个作用旨在明确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所获得的资源分布及侧重承担的创新任务,使科技创新活动既全面完整又重心明确。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科技创新战略中的用心所在。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
科技创新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兴起和发达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可持续,不仅需要增长点,这个在科技创新过程可以解决,还要考虑其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成本,尤其是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如何整合科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政府要着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面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各种实际,政府如何摆正并引导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政府引导作用的关键点之一。在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性”面对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资本陷阱与科技创新陷阱等问题,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加突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的引用、模仿与学习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而如果科技创新过程不能及时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陷入技术引进的误区和恶性循环中,致使科技创新过程被动且受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因此,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这种不良发展态势及时的预测、防范、控制,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使科技创新朝向有利方面推进,保证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
2支持作用
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其积极提供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以香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例,香港政府的研发开支比例从2005年的44%到2008年的48%不断的增大。分析香港政府创新资金的投放情况可以发现,其投入去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为推动工业界的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注资2.7亿和7.5亿设立工业支持基金和应用研究基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1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同时对于资助资金的管理,香港政府有其独特的企业化管理方式,保证各项资金能有效运作,并及时到达所需企业,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给企业的创新带来实际的帮助。②可见,香港政府的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推动作用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除了对市场经济过程中科技创新方向上的指引,以及各种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外,还体现为将科技创新上升为新的高度,使其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使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科技创新的文明。一旦这种文明由政府导向发展为社会自发导向,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风险,而且会朝人类真正的需求寻求科技创新的正能量。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需要着重考虑两项内容:①政府应该不断推出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等系统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骄人成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产、官、学”协作。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各实体之间的互动;②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一方面其可以减少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多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原始创新与民族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实现民族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提高我国的民族创新文明建设。
发挥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举措
1整合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价值观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科技创新理念的输入。其实,真正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中,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或者参与者,但所有人一定都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并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尽管不同的群体对科技创新理念受用和认知的点不同,致使科技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应该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调整和控制。换句话说,政府有责任使公民对科技创新理念有较为科学并正向的认知,并能真正地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引导主流的科技创新价值观的走向。对科技创新理念的认识和积累仅仅是科技创新价值观的一部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更为欠缺的是国家人文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注入。只有将地域性人文力量渗透到科技创新理念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文明。
2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资金方面。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基本上每年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经费是比较均衡的,增加的比例也没有过大的浮动,走势平稳。可见,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已渐化成为一种常态。资金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问题。每年国家都会拿出固定的经费鼓励科技创新,设立很多奖项、各种基金和计划帮助企业等技术主体创新等。政府对资金的管理要注意的问题是对特定用途的资金管理上要保证公平透明。对资金申请使用的主体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在信息全面、公开透明、真实可靠等条件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有效机制,它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成果的一定时期的排他的占有权,能较好地克服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为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依法获取知识产权。
法律方面。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包括《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还不够完善,有些法律法规滞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点。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定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方面的法律,我国政府应该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分3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立法、包括宪法、科技一般立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发明奖励立法等;第二层是高科技领域直接相关立法,随着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国家应该制订与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方面的立法;第三层是与高科技领域相关的立法,如税法、合同法等。
3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
科技含量的分布。在我国,科技成果的占有率普遍集中于政府的科研机构和各高校的学术机构,尤其是战略意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和民生方面的科技创新,基本上由政府和大学充当创新主体的角色。而相对于企业自主地科技创新活动,在我国还相对较为落后。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性及成果是受到特殊保护的,其专门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最基本、最原始、最真实有效的创新需求信息直接来源于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加强企业创新中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含量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评估,以区分其科技含量的高低及创新成分的多少。在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搭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公布的信息,组织不同的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进行分类,并给出评价标准、评价基点、评价结果。从而使产品创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公平合理。此外,对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符合一定技术标准和创新要求且通过资质审核的科技创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4明晰我国本土科技创新的重点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应该关心和保护对民族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在于:①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有利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特定的受益群体;②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较容易集中、形成专门的民族产业链;③民族产业创新战略是国家软实力构建的重要组成,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第四,民族产业创新活动可以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依附性”,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加大对民族产品的科技创新并加强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本土化需要。此外,对于其他特殊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政府在提供的政策环境方面可以适当的给予照顾和调整,以实现特殊局部利益的优先性。当然,这种优先性要与国家整体利益与长期利益保持一致。
5构建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很显著,但从国家科技创新奖项的分布来看,高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突出,相比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仍就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不能迈入发达行列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是政府着力追赶地重点。此外,从国外经验得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主要集中在国防军事领域,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种科技资源的布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使得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也加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具有更为广泛的潜在的社会价值。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转贴于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