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的目的

篇1

开展投入成本和收益能力分析对于开展建筑绿色建筑项目非常重要,也是整个项目的重要指标和指导核心。投入成本就是建立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需要额外增加的成本部分,收益能力就是项目投入使用后收益减去投入成本与传统建筑收益减去投入成本的对比。根据2013年McGraw-Hill最新一份对全球62个国家的建筑师、工程师、业主、承包商、咨询机构、厂商和材料供应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在低能耗环保方面的贡献是绿色建筑优势的首要原因,而低能耗同时成为低廉运营成本(包括全生命周期较低运营投入)首要原因。调查数据表明绿色建筑环保贡献已与绿色建筑价值提升之间挂钩,且认为降低能耗是绿色建筑优势首要原因的人数不断增加。调查还显示同列排名绿色建筑优势第2位的分别是较高物业价值和质量保证。虽然起初建设绿色建筑投入成本比传统建筑成本要高,但业内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从长期运营的角度上看运营和维护节省费用能抵消该部分额外成本投入。调查显示绿色建筑能减低运营成本每年8%~9%,增加楼宇价值7%,增加入住率3.5%,额外绿色投资平均投资回本期8年。然而在我国建筑产业对许多习惯短线效益的业主来说,他们不仅关注运营和租赁其建筑物的长期收益,而且更加关心在建设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就能节约投资和产生效益,价值管理能有效提供短期和长期收益的科学分析和引导。

2执行过程

价值管理是一套信息收集、分析、选择、确认的科学方法,可应用于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后运行、维护全过程管理。价值管理方法的执行过程具体可分6个阶段,可套用于建设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分阶段或连贯使用。

2.1[第1阶段]计划阶段

此阶段主要任务是联合有关各方组建价值管理小组并定义其主体责权。一个合资格的价值管理小组负责人通常将会是价值经理,通常由业主方指定并赋予其权力以完成价值管理有关的工作。价值管理小组负责人能力水平是执行价值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此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以下:①选择项目有关各方典型人物组建价值管理小组,目标人选主要来自业主、开发商、代建单位、项目经理、承包商、绿色可持续咨询和设计单位及其他价值管理有关引导者;②由价值管理小组召开价值管理专题会,确定管理小组成员、结构和定义价值管理小组的主体责权;③收集信息:价值管理负责人应引导价值管理小组设定对其期望的初步目标,以及需要哪些信息以确保在价值分析研究过程中有足够信息去支持每个设计或施工管理决定,以及始终保持非常清醒的视角;④价值管理小组邀请包括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和厂家供货商等其他参建单位参与价值管理专题会,确保各方认同在计划阶段中设定的初步目标和收集的信息正确。

2.2[第2阶段]确认阶段

此阶段主要工作是价值管理小组定义此项目价值管理的具体范围和目标,并邀请各参建单位召开价值管理专题会对其进行研讨和确认。管理小组将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理由进行归纳,并提交给业主和相关投资者以获取其支持在项目中执行绿色建筑元素。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相关执行过程必须成为目标之一,有关此部分细节内容应在开展制定设计和施工方案之前递交给有可能影响该项目的相关单位进行审阅并需获得其同意,此相关单位包括业主、投资者、开发商、建筑设计院,工程咨询单位、规划局、材料供应商和生产商等,各方以项目建设全过程及竣工后建筑全生命周期价值为基准进行考虑并通过此部分内容审议。

2.3[第3阶段]分析阶段

此阶段主要工作是把绿色建筑主要原则综合到建筑物功能上,并转换为对理解该项目采用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一系列信息与说明。在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设计变更),价值管理小组可采用功能分析技术,辨别和区分各种问题,迅速过滤各式各样建筑物需求,经过功能分析后建筑物主要功能更加突出体现。功能分析提高了价值管理小组对项目的理解,并为通过价值提升作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提供了分析基础。功能分析有各种不同的技术,一些是非常结构性的,例如在美国广泛使用的功能分析系统技术(FunctionAnalysisSystemTechnique,FAST),一些是相对非正式的,如提供项目功能模型的价值树技术。功能分析在施工阶段(或设计阶段概念设计),价值管理小组可采用互动价值管理体系和集体决策系统兼顾统筹分析整片、周边、滚动项目以及本项目内各分支项目等各种影响建筑物价值的施工状况,为选择施工问题的创新方案提供了分析基础。具体来说,价值管理过程的在设计和施工应用将使建设绿色建筑工作获得提升,这包括以下3个步骤:⑴确认问题。确定和定义问题是价值管理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项目目标,作为基本要求,项目价值管理小组需要确定和定义需要引入价值管理体系解决的问题。在设计阶段,这些问题主要是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否能实现业主对建筑物所期待项目目标。在施工阶段,这些问题主要是项目的施工优化方案,是否能兼顾统筹分析整片、周边、滚动项目以及本项目内各分支项目情况并系统制定最优化施工方案提升项目价值。⑵分类工作。此步是推进分析过程从确认问题引导到进行主要和次要两组别的归类。在设计阶段,问题可分为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通过功能分析系统技术定义的主要功能是指什么原因设计该项目建筑物以及必须实现项目建设意图的基本功能,次要功能定义为支持本项目主要功能的其他功能。在施工阶段,问题可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通过互动价值管理体系定义的主要因素是指影响该项目建筑物价值以及必须实现项目建设意图的基本因数,次要因数为实现本项目主要因素的其他因素。不管是设计功能还是施工因素,他们都应分类标示为“有需要的”、“有审美需要的”“、周边社会需要的”和“需求不太强烈的”等等用于提供给价值管理团队参与分析和评估过程时使用。⑶关系示意图。此步是通过使用功能分析系统和互动价值管理体系技术模型描述各功能之间和各施工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功能分析系统技术和互动价值管理体系均能提供描述建筑物各设计功能和施工因素的水平示意图。

2.4[第4阶段]方案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模拟头脑风暴并产生能实现项目价值管理研究中确定每个设计功能和施工因素的若干方案。研究表明设计团队在产生方案时应由始至终贯彻可持续建设原则,这是创造性的努力,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将在余下阶段进行评价和发展。

2.5[第5阶段]评价阶段

此阶段有2个主要分步,首先是整合产生于之前阶段的方案和概念,归纳出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若干建议方案;然后决定和选择以价值管理体系评判最好的2个可选建设方案进行对比,比选出最优方案予以下一阶段施行。所有产生的方案将对应项目确定的设计功能或施工因素进行评价,起初应该把比选方案的资料尽量采用数据和实际说明进行描述,以便设计团队和项目各参建单位能够对其可行性和可执行性进行评估,方案说明应包含该方案的优势理由、有利分析,以及执行该方案的必要条件,包括:估算投资、全生命周期费用、执行费用以及其它建设绿色建筑元素的其它建设问题。评价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①消除不可行方案;②综合类似方案到一个组别,例如电气,机电,结构,材料,绿化等;③在各组别通过指数化、数值评价、团队投票等技术以优先评价标准为依据将各方案进行排名。

2.6[第6阶段]执行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确定的最优方案予以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管控和信息回馈,确保方案有效顺利执行。如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属于轻微并不影响此方案的最终执行,价值管理小组将对此最优方案进行调整完善并继续执行直至完成;如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属于比较重大并影响此方案的最终执行,价值管理小组将对该新问题进行重新处理,从执行过程的第2阶段(确认阶段)开始重做分析、方案、评价、执行工作并确保方案实施顺利直至完成。

3价值管理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应用及效果

3.1设计阶段的价值管理实例:中新广州知识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广东协作中心项目

该项目是审协广东中心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起步区建设的永久业务用房,需满足其专利审查工作、员工入职及岗位培训、业务研讨与交流、专家来访等业务功能,同时应配有体育活动区、食堂区、地下停车及公共配套等,建成后将满足2000名左右的专利审查员和120名管理人员开展工作需要。该项目要求建筑密度不大于30%,容积率不大于2.0,绿地率不小于30%,建筑高度不超过45m,总计容建筑面积13万m2,其中一期8万m2,预计投资人民币6亿元。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二星级水平。价值管理专题会可包括对该新建项目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质量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总体提升,主要对项目的2栋业务办公楼、1栋综合服务楼、1栋行政服务楼、1栋会议中心的外墙天面、外墙材料、暖通、给排水、电气、采光、能耗等重点部分采用价值分析方法进行设计管理。价值管理专题会由专题会负责人在翻转图、调查和现场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开放性思考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考虑。专题会的主要工作是审查原设计方案、收集价值管理有关信息、监督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合符体现价值投资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思路,确认符合价值的绿色建筑元素和技术,提供基于价值的创新方案。同时,专题会其他工作包括确认关键利益相关者、关键项目功能元素、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项目执行时间长度、投入成本和价值提升机会等。经过采用价值树和功能研析方法,该项目设计能有效地降低原同等规模建设成本投入20%,增加绿色建筑功能、元素和技术30%,增加建筑物投资收益能力35%,全生命周期价值得到了较好体现,并为该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及竣工后运行管理阶段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3.2施工阶段的价值管理实例:广州国际生物岛标准产业单元(二期)项目

为理顺和明确标产二期施工项目参建各方管理权限,加快该项目的施工进度,项目价值管理专题研究会对该施工管理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信息进行收集,采用价值管理集体决策系统和互动价值管理体系整理意见并做分析,经项目参建各单位研究确定:①贯彻业主对标产二期建设工程的价值管理;②明确各参建单位责权,针对委托管理单位2012年8月从原来的生物岛建设办调整为广州开发区建管中心,对两个委托管理单位的审批责权进行具体划分;③明确审核办理流程、反馈机制和节点日期,加快变更预算书审核速度;④再次与区建管中心会同施工单位一同对标产二、三期进度节点和施工组织编排进行再次确认,科学统筹周边在建项目,避免出现建设和审批时间的虚耗以及各种施工浪费;⑤加快延缓区域的施工进度确保建筑物整体经济效益和价值最大化,对会影响建筑物价值的有关设计与施工,业主将直接参与并推动。经过此次会议研究和分析,笔者协同各单位代表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协调和追踪项目推进执行情况,如审查的上报设计变更手续在两周内已基本在各参建单位中审批完成,该项目进度呈现加快态势,至2013年7月总包施工节点计划如期实现,8月全面完工,还获评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建设目标基本达到,建筑物投资价值和全生命周期价值均得到较好体现。

4结论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绿色施工;问题;对策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1 推行绿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具体,可操作性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个别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只考虑局部利益、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或轻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2 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与淡薄。一方面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城市垃圾处理为例,多数人已能做到垃圾收集、处理,简单地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但对再细化的分类处置知之不多,甚至很多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另一方面包括建筑管理人员及施工一线劳务人员在内的建筑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理念的缺乏,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行为。而更严重的是人们破坏了环境后,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1.3 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不够重视。一方面个别建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环保成本“外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己项目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其绿色施工的开展。

2 推行绿色施工的对策

2.1 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尚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观,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不足。只有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环保氛围,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进行强化教育,使其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让企业能在绿色施工中受益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促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同时加强对建筑一线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认识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中来。

2.2 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需要靠政 府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法规的引导。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才能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继续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并不断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进行更新。

2.3 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 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 14001 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2.4 加强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是推进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收费遏制或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对那些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使其得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等优惠措施。另外,也可以选择补贴、预付金返、排污权交易等方式。

3 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是应备受重视的一个阶段。在施工策划时就找出本项目环境因素,依据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及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一般来讲,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材料管理、噪声管理及废弃物管理。

3.1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等,煤、天然气、液化气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食堂做饭、生活取暖和冬季施工时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时的水加温;电主要是满足施工机械的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两大类;施工现场各种重型机械则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要能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施工用器具选型时,要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工艺和设备,要逐步淘汰能耗大的机械及设备。确实做好供电线路的设计及优化,减少设备的无负荷运行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能源的消耗。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采用不同的能源,最好是采用清洁能源。

3.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施工工地的水源,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跑、冒、滴、漏现象。安装节水型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对供水管网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减少乃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3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一般性的建筑工程,原材料的消耗约占土建成本的50%~60%,因此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有序管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程效益。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带有较少包装材料的产品,并应注重回收和重复利用包装材料。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利用。

3.4 施工噪声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管控方式。大型土石方施工,施工机具多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应精密组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段,避开敏感时段。打桩施工,多为打桩机、振动棒、混凝土搅拌车,晚间超过一定的时间,应禁止施工,其他阶段,应注意噪声的限值要求,通常要小于55 dB。结构施工期间,采用的机具多数是汽车泵、振动棒、电锯、外用电梯,应错开敏感时间段,同时要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对施工噪声的管控,解决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消声、吸声、隔声等。在施工现场应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

3.5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施工现场应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进行全过程统筹规划,不仅应着眼于对已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更要注重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评价方法;构建体系;指标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绿色建筑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关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的流行开来。与此同时,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开发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表面打着“绿色”建筑的招牌,而实际上却是高能耗、高浪费率的做法,没有真正做到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城乡建设步伐也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提高绿色建筑的认识,意识到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经济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建筑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一、绿色建筑的有关概念分析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从当前来说,由于不同的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角度不同,在国内外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的寿命期内,能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观念,做到节约资源,如节约能耗、节约用水。节约材料等等,减少各项污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合且高效的使用空间,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出发,要构建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需要整合各项因素,而这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

(二)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分析

所谓全寿命周期概念,是从时间意义上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建筑的寿命周期通常包含了项目的选址、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等阶段。而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还应该要在这些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以及在施工后的垃圾的处理、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强调的是在建造前期的环境保护,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所谓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指的是在建筑项目中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与相关的技术后所产生的投资的增量。在绿色建筑中,经济评价主要是衡量项目前期的设计、施工阶段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主要指的是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升节水、节能等性能而付出的额外的投资费用,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C=IC(前期)+IC(建设施工)+IC(运营)。其中,绿色建筑前期的设计阶段的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期的咨询费用、勘探设计费用以及项目标识认证产生的成本。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施工成本包含的范围较广,如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所产生的增量,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那么就要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是通过合理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如利用外墙保温隔热的技术来优化建筑的性能,有助于降低供暖的空调的负荷,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阶段也会产生绿色增量,这部分的增量成本主要指的是在建筑项目完成后,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支出,这部分的支出主要来源于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垃圾处理以及绿化管理等。此外,在建筑项目的运营管理中还包含了由于其他运营技术的使用而带来的增量成本。

(二)绿色建筑的效益

通常来说,绿色建筑的效益指的是在与传统建筑相比较的基础上,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绿色建筑所产生的三大效益来看,经济效益可以说是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的节水、节地、节能与节材等四个方面;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是间接产生的效益,并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价格标准来确定产生了多少的效益。绿色建筑所产生的效益,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即b=b(经济效益)+b(环境效益)+b(社会效益)。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测算,主要是通过在节水、节地、节能等方面来反映,这些节约的资源或者是能源所能够产生的价值。以节能和能源利用的为例,虽然说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开展节能活动会产生成本增量,但是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也能够借助于设备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等来产生新的效益,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太阳能与地热能的应用就能够获得新的价值。所以,可用公式表示为b=b(围护)+b(空调)+b(照明)+b(可再生)+b(其他)。

(三)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

1.净现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净现值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对净现值就是将项目运行中各个年份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按照收益率或者是投资折现率的方法,将资金的价值折现到初始点上而产生的差值。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可以借助于求解净现值的办法来求解绿色建筑增加的投资额能不能够获得到额外的收益,值不值得投资。当净现值大于零的时候,表示该绿色建筑是值得投资的,不仅能够收回投资的成本,还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而当净现值等于零的时候,说明该绿色建筑刚好能够收回投资的成本;当净现值小于零的时候,则表明该绿色建筑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也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指标之一。

2.内部收益率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内部收益率就是项目的总效益的现值与总成本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可以描述为增量的成本能够达到的建筑效益的能力的实际收益率大小。在绿色建筑中,经济评价的方法往往是将内部收益率与基准的折现率相互对比,当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的时候,表示当绿色建筑的投资项目是能够取得收益的;反之,当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的折现率时,则表明该项目无法获得收益,不具有投资的价值。

3.效益费用比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所谓的效益费用比指的是效益折现值与费用折现值之间的比值。效益费用比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借助于分析该项比值,能够用来该绿色建筑项目是是否值得投资。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当效益费用比的比值大于等于1的时候,反映了该绿色建筑项目方案是可行的;反之,当该比值小于1的时候,则表示该项目是不可行的。

三、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一)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型与体制

构建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是一件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为此,就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高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从而来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模型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制。原来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往往只包括那些客观的、可以被验证的部分,并无法全面、准确的评价绿色建筑的经济可行性。一旦增加一些比较难以准确定义的操作领域,就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借助于定性描述的方式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体系中,既要重视定量分析的方法,又要意识到定性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如果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一些定性的打分指标模糊不清的时候,就需要适时的摒弃,不能够将其看作是定量评价的一个部分,而是作为描述评价的一部分。因此,要完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就需要加强现代的科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来为该模型与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中,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综合考量绿色建筑的时候,需要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以此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所谓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指的是通过使用模糊变换的原理与遵守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来考量建筑项目中与评价事物有关的影响因素,并且整合这些信息,来作出综合的评价。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模糊数学原理,能够综合的考虑到影响绿色建筑项目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助于克服当前经济评价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数据处理的层面上来看,模糊数学原理的使用,能够让绿色建筑项目中一些模糊的事物转变为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寻找到适当的阈值,也有助于减轻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三)加强立法,来推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发展

从当前来看,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上的有关法律还不够完善。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绿色建筑越来越流行,为此就需要加强立法,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从而规范绿色建筑经济的市场运作与市场秩序,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也可借助于法律的方式来推广有关的概念,从而来真正的践行环境保护的观念。比如,可以完善地方法律。在建筑项目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如外遮阳、自然通风与采光、雨水利用等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从法律的层面上来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助于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完善。

结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也愈发流行,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耗,践行环境保护的观念,还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为此,就需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加强对绿色建筑各方面的研究,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从而推动绿色建筑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申莉楠.基于不同视角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3):84-85.

[2]张德魁.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初探[J].低碳世界,2016,(11):107-108.

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项目 风险管理体系 全生命周期理论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1 引言

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的全部生命周内,使资源最大限度的进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并且减少污染,为人们踢狗更加健康、舒适与高校额使用空间,也是与自然产生相互和谐共生的建筑[1]。建筑项目具有复杂性、个别性、一次性和投入资金量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的成本、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有了更多的目标延伸,包括环境保护、建筑耗能、建筑材料、地域性及室内舒适和安全等目标[2],管理目标的庞杂造成绿色建筑项目涉及的风险范围扩大,风险性较一般建筑尤甚。

目前,国外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集中在成本、设计、技术、市场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集中在内涵、相关政策、成本效益、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于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绿色建筑的特点构建风险清单,代表性的有:美国Marsh[3]公司的绿色建筑团队归类的十大类风险,Zou[4]等人识别出影响绿色商业建筑的179个风险因素,Simon Rischmiller[5]建立42个因素的风险清单,以及国内学者建立的包含62项风险因素的风险清单;2)对绿色建筑风险进行评估,代表性的有:王景慧等[6]利用风险矩阵图、问卷调查、专家打分对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张福生[7]、肖楠[8]、丁古丽[9]分别引入了ABC 分类法、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进行评估。3)万欣在其硕士论文中对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分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项目三维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念及要素,并进行了相关论述。

2 绿色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2.1 绿色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进行整体的风险管理策划工作,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风险的相关属性,评估风险的总体影响,制定并实施规避风险的计划,是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的集合。绿色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运行和运行维护直至项目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后报废五个阶段[1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后到前依次增强,换言之,项目所处时间序列越靠前,风险管理对项目成败的影响越关键。风险管理最为关键的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等。下文建立的体系中将投资决策阶段直接细分为其包括的三方面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绿色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示意图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所示。

2.2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程中,为了防止或减轻各种不利影响,保障项目的成功,在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试运行、运行维护等阶段对项目实施的风险管理工作规划以及风险识别、评估、处置和监控等工作及整个过程。根据我国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情况,这里将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风险规划;2)风险识别;3)风险评估;4)风险处置;5)风险监控五个阶段。

2.3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复杂性

众所周知,绿色建筑项目相对于一般建筑项目有其独特的风险特点,这里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的延伸。相对于一般建筑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三大目标,绿色建筑项目有了更多的目标延伸,有室内舒适和安全、建筑耗能、环境保护、经济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目标。建设目标的扩展造成风险范围扩大,必定将增加绿色建筑建设的风险性。第二,项目的初始投资高。从经济属性上,较一般建筑项目,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商要承担更多的建设成本,国内绿色建筑的成本对比一般建筑成本的增量为 4%~16%。并且其属于外部经济型产品,其室内舒适度、保护环境等目标不能以经济利益的形式反应出来,并且回收期较长,一般需要若干年,而长期目标实现的风险更大。除此之外,绿色建筑项目相比于一般项目技术更复杂,要求也更高,有可能会增加工时,延长工期,随之而来的是成本的提高,导致项目的短期回报率低,增加项目风险。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复杂系统,需要参考复杂系统方面的概念和方法,对控制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动态管理并提出应对措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以求在同一框架的风险管理体系内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达到降低或消除项目风险不利影响的目的。

3 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是指在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进程中,采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施等一系列管理手段,针对项目风险,由开发商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针和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的总称,即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框架和方针。

3.1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霍尔三维结构”概念是由美国系统工程学家霍尔(A.D.Hall)提出的,在对系统工程、复杂系统的研究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本文依照“霍尔三维结构”的结构形式,建立了一个由生命周期维、管理流程维和项目评价要素维组成的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三维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采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三个维度相交叉形成的空间分布点来确定,所以工具的集合则组成成了风险管理的工具矩阵,见图2所示。

1)生命周期维

生命周期维是指绿色建筑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行阶段直至报废的工作阶段序列,是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动态时间关系的体现。沿生命周期维的变化,评价要素维和管理流程维就构成了“评价要素-风险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如质量、工期、成本、建筑耗能、环境保护、经济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风险管理工作均按照同样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平面上确定的各个点对应的评价工具就各不同或各有侧重了。随着生命周期维的阶段性变化,另外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便于依据生命周期的阶段序列明确两者的复杂性关联,方便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如图2所示。

2)风险管理流程维

风险管理流程是指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包括风险的规划、识别、评估、处置、监控等工作。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是能有所删减或者是侧重。沿风险管理流程维的变化,评价要素维和生命周期维形成了“评价要素-生命周期”平面,反映的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风险管理目标的变化及其动态关系,如图2所示。

3)项目评价要素维

一般来说,项目目标在项目立项之时便被确定了。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的不同阶段,其目标是有所侧重或不同的。沿评价要素维的变化,生命周期维和风险管理流程维构成了“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在绿色建筑项目的不同生命阶段,风险管理均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3.2 三维要素的空间关系

管理体系中的三个维度构成了三维空间,分别又两两构成了“评价要素-风险管理流程”、“评价要素-生命周期”和“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流程”三个平面,而且空间分布又确定风险管理的工具矩阵。

此体系可看出: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为完成项目评价要素的相关内容,按照风险管理流程要求,需要相应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的支撑。具体风险管理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法、专家调查法、主观评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外推法和蒙托卡罗模拟法、SWOT 分析法、流程图德尔菲法、故障树分析法 (FTA)、灰色系统理论、敏感性分析法、马尔科夫过程分析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风险综合评估等等。以上丰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构成了图2中风险管理工具矩阵。风险管理矩阵的处理结果也将动态反映风险管理的阶段性成果,可为风险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3.3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成功即是有了一个进行风险管理的工作规划和框架内容,本文针对绿色建筑这一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建筑类型构建的三维风险管理体系,反映的是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工作方向、相关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有利于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丰富;2)有利于绿色建筑项目风险集成化管理;3)有利于绿色建筑项目的项目评价工作;4)有利于开展对项目开发商系统能力的评价工作。

4 总结

风险管理是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据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要求及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建立了绿色建筑项目的三维风险管理体系,说明了其构成的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对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对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2] 安晓晓,王雪松.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目标体系研究.见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发展国际会议暨中国建筑技术学科第12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2008,48~53.

[3] U.S. Marsh Green Building Team. Green Building[M] : Assessing the Risks.2009.

[4] ZOU, P. X. W.,FANG,D. P. & LOOSEMORE[M].2010b. 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Projects:Including Case Examples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forth coming),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Press,Springer-Verlag GmbH.

[5] Simon Rischmiller. Managing risks in green retail building development[D].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2009.

[6] 王景慧,秦旋,万欣.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风险路径分析[M].施工技术,2012(11):30~32.

[7] 张福生,林敏,刘明强,陈明珠.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绿色建筑的风险与防范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92~95.

[8] 肖楠,张巍.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J].价值工程,2008(7):125~128.

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绿色建筑,新技术

1 概述

建筑从最初只是用于遮阳避雨和防风御寒的场所,发展到具有艺术性和多功能性的建筑,再到近代的摩天大楼和今天的智能建筑,这都是时代赋予建筑的烙印,也是不同时代科技水平的反映,并且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更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智能建筑也将采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特性让智能建筑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各国、各行业和研究组织都从各自的角度有对智能建筑的不同定义。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把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可以看出智能建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现代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同时,还涉及到社会、人文、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即智能建筑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工程领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看法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与充实。

绿色建筑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都只是从概念上进行的定义,一般来说,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其他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

绿色建筑是当今人类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追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用智能系统控制建筑,而是应该更加关注与自然结合的建筑自控,使其成为绿色建筑体系中的一部分。用智能化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同时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正向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只不过在国内有时把智能建筑定义成弱电系统与建筑的结合。其实智能建筑就是一个实现绿色建筑总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功能性的。而要完成绿色建筑的总目标,必须要依靠以智能建筑相关的功能,特别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建筑设备等楼宇控制的相关技术。没有相关的支撑技术,绿色建筑的许多功能就实现不了。从这个意义来看,智能建筑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面,同时具有与人和自然高度和谐、平衡共生的绿色建筑,是更注重经济效益、安全、环保和人文关怀的、并且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技术的绿色建筑。

2 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2.1 智能建筑是以绿色为目的、方向和总纲。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绿色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目的、方向和总纲。这就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的概念,必须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水和其他资源,并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力。

2.2 智能是绿色建筑的手段、措施和技术。智能是为了帮助绿色建筑指标的落实,以达到节约、环保、生态的要求。例如可以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可以实现对气、水、声、光环境的有效调控;可以对各类污染物进行智能化检测与报警;可以对火灾、安全进行技术防范;同时,可以提供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以达到舒适、安全、高效、便捷的要求。

3 结论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给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要达到的目标,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是对现代建筑两个不同方面的追求。

综上所述,应该将智能与绿色和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的建设,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体现出人类对现代生存环境在安全舒适、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方面的追求。从长期发展来看,既可以满足以人为本,解决建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需要,又丰富、完善、更新、拓展了传统建筑的建设。应该把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也就是只有坚持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才可能真正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技术革命的创新,在建筑中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更高新的后工业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技术等,特别是应该将多种智能、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新型能源结合起来,形成新型建筑—智能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喻李葵. 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

[2]唐红.基于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柔性融合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5)

[3]符长青.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7)

篇6

1绿色建筑发展

欧洲是绿色建筑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地区。随后英国、日本和新加坡均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绿色建筑建成,如英国Interger绿色住宅示范房、荷兰Delfut大学图书馆、日本的太阳能住宅等。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全面来看大体数量比较少且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例如: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发展较快、北方地区以及西部地带发展较为缓慢的相关问题,与我国提出的大范围且均衡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要求差距仍然比较大,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加快的趋势。

2绿色建筑技术特点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我们必须以“低能耗、绿色环保”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建筑规模、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单位本身的规模、工作特点及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最为合理的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有以下几点表现特点:

2.1健康:

绿色建筑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降低化学污染气体的排放,来改善室内环境的品质。

2.2舒适:

在准备建设绿色建筑之前,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协调,利用适合自身建筑的高新技术,有效地提高项目绿化率,有效地避免各种污染,最大限度的改善建筑的环境,使周围人民群众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

2.3能耗低:

低能耗是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之一,低能耗技术既提高了能源效率又减少了能源比必要的丢失。

3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目前许多绿色建筑的造价颇高,且开发商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利益,导致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所以,绿色建筑在传统建筑技术的选择上必须要着眼未来,从长远成效的角度规划建筑的节能消耗、控制污染、绿化环境等,确保绿色建筑未来运行成本的降低和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绿色建筑技术按特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关键技术有包括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节能减排和建筑材料等方面;②适宜性技术与建筑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充分结合,如自然通风技术、外布遮阳措施、雨水收集等技术。按使用功能划分为:①资源节约技术主要有墙体保温、昼光照明、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污水分流、雨水回用、中水处理及科学给水等节水技术,还包括节地技术和节材技术;②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减排技术、绿色材料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

4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认识

绿色建筑应关注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始终贯穿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注重节约,并向现代化、智能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着手建立起一个功能完善且符合人类日常居住习惯的建筑工程并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通过在设计院积累的一些实例总结,如下几点是在建筑方面对于绿色建筑的应用手法:①节约资源:合理的建筑整体布局、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实现节约水资源、木材等建筑资源的目的。如广东科学中心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双通道玻璃幕墙等技术。②利用新能源:生态节能,如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洁净丰富太阳能、风能的策略。③加大技术投入:加大绿色新兴技术和传统建设技术的结合最实现建筑本身自给自足、节能环保的目标。④回归自然:充分考虑所服务对象的特殊,以人为本,建立起一个与周边建筑环境相融合的家庭化及艺术画的室内环境,同时做到与自然和谐一致、动静互补,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

5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5.1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偏差

在我国只要一提到绿色建筑很大一部分人立即与高科技、高成本的建筑观点联系到一起,因此大大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在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上,在一方面许多的建筑设计师并没有真正认识绿色建筑的内涵。在实际市场当中很多建筑开发商在投资绿色建筑的时顾虑较大,方向不明确严重的影响的项目的前期决策。而一般的消费者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能给其什么样的体验及回报不是很清楚,严重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对怎样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存在不良现象等。有的不结合我国国情,直接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的不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盲目的应用一些高新技术。

5.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指标设置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绿色建筑相关联的学科和环节较多,绿色建筑涉及的环节和学科比较多,虽然各专业学科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但相互之间的有机协调仍然欠缺;我国绿色建筑的工程建设标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规范标准仍然存在于评价方面,设计、施工与验收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技术标准与评价标准不配套的地方仍然很多,有关工程标准缺少,其中有关的工程定额标准尤其缺乏,最终难以有效引导和约束绿色建筑实践工作。

5.3绿色建筑法规制度不健全

我国绿色建筑法规制度体系存在不足,各相关法规对绿色建筑没有明确的定位,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上位法缺乏。到目前为止仍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政府方面对绿色建筑的监管力度不足,以我国的形势看在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质量监管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现行已经有的监管制度,对节能方面比较重视,但对四节一环保方面仍然不够重视;比较重视建筑设计与施工,但对所用材料质量监管、后期的运营维护以及拆除、垃圾回收利用等许多方面仍不够重视。

5.4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不足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经济鼓励政策不全面,导致了相关主体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与建筑节能、节水、环保等有关的财税激励政策,但仍存在许多关于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的不足。针对房产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中涉及的土地获取、项目的审批以及融资等方面的激励措施不足;没有完整的针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相关鼓励措施,导致无法拉动市场需求;并且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时的取费标准过低,导致设计者积极性不足。

5.5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与绿色建筑相关的重难点技术尚未有所突破,没有形成一整套符合我国地域特色和建筑功能的相关技术体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设等专业人才和机构严重不足。绿色建材发展仍然较慢,有关材料和建筑产业匹配度较低,各类建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筑工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6政策建议

6.1明确绿色建筑未来的方向及目标

做好长远的规划,提高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确保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适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绿色理念指导地区的发展道路。

6.2补充完善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和相关制度

加快出台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提高完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评价指标;及时对有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工程预算及定额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制定相关的标准。及时的加快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6.3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大力扶持绿色建筑设计咨询行业的发展,加大对技术研究及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着手建立起绿色建筑在财政、税收、金融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针对房产开发商采取一些鼓励政策尤其是涉及土地转让、项目立项审批、贷款等方面,进一步的放宽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贷款政策,让消费者积极购买。

6.4对绿色建筑实施全过程监管

在原有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上,加快建立起适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整套相关管理制度。把发展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加强对施工许可证颁发的控制标准保证施工图设计审查中满足绿色建筑的审查标准后颁发许可证。

7结语

篇7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空间几何信息、建筑空间功能信息、建筑材料等专业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数据集成与一体化管理。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数据,充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

1、 BIM 技术

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建筑数字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为BIM)是新兴的一种项目数字化设计形式,经过整体虚拟建筑信息模型完成全方位、全方面的土建设计和有关检验、管网控制等工作。使用BIM 技术,不但能完成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建造全过程一体化与运营阶段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维护与设施管理,同时打破从业主到设计、施工运营中间的隔阂与界限,完成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让建筑项目在其整个进程中明显把效率提高、项目风险和浪费的大量减少。

2、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化特点

BIM技术可以有效实现设计者的创意,能够将模型的每个细节完整的体现出来,实现可视化的效果。

2.2协调性特点

BIM技术的协调性在建筑行业中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建筑过程中更好的使各相关单位之间互帮互助,友好配合。

2.3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不但可以对与之相关的模型进行很好的处理,能够很好的对建筑项目的招标工作及其他的工作做出完美的4D模拟演练,还可以实现5D模拟的需要,对成本投入能够很好的把握。

2.4优化性特点

BIM技术可以把建筑过程中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工序进行合理的简化,进而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的完成工程建设。

2.5可出图性特点

BIM技术在进行图纸设计和构件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在进行建筑物可视化演练、模拟、协调及优化完成后,对综合管线图纸、结构漏洞图纸、错误报告和有效建议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创新。

3、BIM技术对绿色建筑管理的影响研究

3.1 有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数字化管理

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是一套高标准的管理模式,在建筑设计、施工控制、建筑使用等环节非常重视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是一项以“绿色、低碳、舒适、可用性强”为目的工程建筑项目,将BIM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工程数据,从而实现绿色建筑的数字化管理。

3.2为绿色建筑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众所周知,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复杂性、多专业性和交叉性等特点,主要涉及建筑结构、能耗分析、给排水、采暖通风等。将BIM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可以对上述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保证绿色建筑工程建造阶段获得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4、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4.1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数据显示建筑项目前期的设计工作对项目投资影响占到80%以上,因此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时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是关键。而BIM技术可以方便设计师们对建筑模型进行优化设计,更好地控制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4.2 节能及能源利用

BIM 的参数化、构件库等特征使得建筑设计以及后续流程针对各种分析结果,有较为及时及高效率的反馈。BIM 建筑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建筑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信息进行同步提供。真实有效的BIM数据及丰富的构建信息给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给予强大的数据支持,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利用BIM 技术软件可以迅速计算出各项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人员的统计时间,并且可以有效确保模拟输出的数据的精准可靠。

4.3 节材及材料利用

建材工业是对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耗最高、破坏土地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是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非常高的行业。大部分建筑材料的原料来自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物原料,部分来自工业固体废弃物。因此,绿色建筑的施工材料应尽最大可能选取可再生、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在保证施工材料安全、无污染性的基础上,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应确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占所有建材总比例超过百分之十以上。通过BIM 技术软件模型,可以充分将可循环施工材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并且可以准确地计算其重量,分析裁定施工材料中的可循环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节能需求,有效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所选择的材料的节能、环保。

4.4 对建筑性能进行分析

建筑性能分析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建筑能耗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指标。目前,针对建筑能耗的分析有许多软件可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项目的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不同软件的系统假设模型的适用性上又不尽相同,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此外,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而目前可以与BIM系统对接使用的分析软件都具备将模型数据导出的功能。这些模型数据可以被建筑能耗分析软件所采用,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结语

建造绿色建筑是时代赋予建筑行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建筑人的使命,怎样建造绿色建筑和如何评判一栋建筑是否为绿色建筑,在当前主要依据国家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判定。总之,绿色设计在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BIM技术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各个阶段,利用BIM技术的诸多优势,通过模拟建筑的风、光、热、声四大建筑环境,有效控制建筑的布局和物理环境情况,不仅有利于建筑师全面、准确、有效的设计出高质量的绿色建筑,也为国家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⒖嘉南住浚

[1]王博嘉彬.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36-38.

篇8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绿色设计

所谓公共建筑项目,就是能够为人们提供许多政治、福利、文化服务等众多社会活动的建筑物,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人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公共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其中的暖通空调进行合理的设计,全面深度的提高暖通空调的质量。在现阶段内,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践行,使得各行各业都开始走上了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道路,绿色设计就是公共建筑项目中的重要设计理念。进行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主要是为了完善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功能并提高空调的节能能力,降低空调的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公共建筑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1]

一、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暖通空调就是其中的重要温度调节系统,能够显著的增强公共建筑的应用价值与服务能力。然而在实际状况中,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却造成了许多能源的消耗,资源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所以要从实际出发,将暖通空调与绿色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使暖通空调专业实现绿色设计,减少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的能耗,提高其节能水平。

二、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要点

(一)原则

1、对空调的功能进行系统性的考虑,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发挥调节温度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针对性的合理措施来减少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2、对蓄冷与蓄热技术实现合理科学的运用,保证暖通空调的功能齐全。3、对公共建筑项目周围区域的风速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其周边环境中的风速不超过每秒五米,保证所构建的通风系统不会对公共建筑项目外部的活动与建筑通风产生不良的影响。[2]4、保证建筑内部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提高公共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5、对相关参数进行科学的设计,保证公共建筑项目中的暖通空调的总能耗在我国提出的节能标准之内。6、尽量不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二)要点

1、严格制定审核程序,全面深度的审核绿色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精准的计算,对于设计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立即进行纠正,使设计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还要分析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与经济性,提高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的质量与水平。[3]2、在选择设备的时候,要重视设备的配套,防止出现混用不同型号设备的问题。在选择设备型号时,要保证其能够达到热能效比的限制要求,使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3、对能源要实现合理的选择,禁止直接使用电能,使一些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4、对热能要实现科学的回收,并且还要加快向热能循环使用的方向发展,提高绿色设计的质量。

三、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工作的内容

(一)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在对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进行绿色设计时,首先要科学的选择暖通空调系统,对通风设备、供暖设备、制冷设备等实现合理的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暖通空调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对暖通空调限制的空调实现科学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提高暖通空调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能源。[4]最后要根据暖通空调系统的现实特点,对公共建筑项目中的空调负荷、新风量、管道、通风以及建筑室内的舒适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暖通空调设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公共建筑自身的设计

要想对公共建筑项目暖通空调专业实现设计,就不得不对公共建筑的自身设计进行分析,保证公共建筑能够与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相适应。除了对空调的温度调节面积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加强暖通空调的温度调节能力,还要在其中融入绿色设计的理念,对公共建筑的外墙、幕墙等建筑面积实行正确的调控,使公共建筑自身的节能能力得到加强。

(三)蓄冷蓄热系统应用的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的温度调节来说,蓄冷蓄热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筑的温度调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蓄冷蓄热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要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规定标准来执行,同时还要依据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对蓄冷蓄热系统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暖通空调绿色设计工作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同时还需要根据气候条件与自控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提高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应用价值。[5]

(四)对资源实现合理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避免利用传统资源,大力利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新能源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此外还要对热能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暖通空调的能耗。

结语:

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基础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对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暖通空调作为公共建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做好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工作具有显著的现实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空调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还能促进我国构建节能环保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林.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专业的绿色设计[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01:37-40+31.

[2]安瑞楠,刘兆勇.绿色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浅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4,06:668-671.

[3]邹瑜,郭伟,汤亚军,刘会涛.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建筑科学,2013,10:10-19+40.

[4]李书明,冀兆良.绿色建筑对暖通空调专业的要求[J].建筑节能,2011,05:20-23+36.

篇9

结合以上含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主要包括两个中心环节:首先,要尽可能地降低对建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力度,避免能源的浪费,对能够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和处理,循环利用,实现节能的目的;其次,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时,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不合理的工作方式,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引进先进技术,优化建筑材料的结构,更新建筑技术,对新型的太阳能等可再生无污染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环保的目的。

2目前我国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国家和相关行业对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绿色建筑领域取得了一定发展和进步,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针对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而且相关行业和建筑单位没有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的理论精神,相关部门对我国绿色建筑建材市场的管理也不够严格和完善,这些因素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领域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居住条件都造成了不利影响。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区住宅中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对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没有重视建筑材料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一些住宅小区在设计时,尽管采用了新型材料,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但却忽视了这些材料可能会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从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比如一些含有苯、甲醛的建筑材料,虽然具备了较好的保温性能,但也会产生有害气体,此外,设计时对住宅内噪声、辐射等不利因素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控制,这些问题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2建筑的节能效果较差

建筑的节能效果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仔细考虑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一些设计人员只是盲目地追求建筑布局和外观给人带来的美感,却忽视了建筑的内部结构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例如建筑物的方向、长度、宽度、大小等方面设计不合理,使得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较弱,此外,对建筑物屋面和墙体的保温效果、玻璃和门窗的遮阳效果等细节问题的思考和把握程度不够,并且没有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设计环节中,这样也会降低建筑的节能效果。

(2)忽视了对建筑生产能耗的控制。绿色建筑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中的能耗和生产和加工建筑材料的能耗。这是影响建筑节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一些设计人员只注重建筑使用中的节能效果,忽视了这两个因素,在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规划时没有将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这就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2.3没有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有效地设计规划出针对建筑垃圾、污水、有害气体和液体的处理方案,将这些垃圾和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和排放,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居住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3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同样如此,要在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实现居住环境的节能环保,从而构建良好的住宅小区。要想实现这一点,可以按照以下几条方法予以实施。

3.1提高对节约能源的重视力度

合理利用能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尽可能地将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降到最低。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小区建筑施工之前的设计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从建筑的选型和规模,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到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点。通过对建筑所在地各种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地热能这些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未来建设时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节能与环保,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结合具体环境来进行设计

目前,盲目地依据和套用其他国家绿色建筑的设计经验来开展设计工作是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一个较大的误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发现,这样不但会使得建筑成本大大增加,也不符合绿色建筑的最初目的。从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周期来看,绿色建筑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相当巨大的,而不是依靠无限制的扩大生产成本,牺牲企业利润来获得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设计者要结合建筑周边的具体环境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真正地建造出绿色建筑。

3.3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结合前文内容来看,绿色建筑是由生态建筑发展而来的,因而回归自然是其最终目的。因此绿色建筑要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在设计时,不仅要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还要保持自然美观,尽量还原自然的原来面貌,让小区整体环境回归自然,务必做到景观绿化,使小区外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到与自然环境互为补充,而不是破坏,从而建立和谐的生态系统环境。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绿色;建筑;作用;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co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building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co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buildings.

Keywords: projects; cost; green; building; rol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绿色建筑以其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优势成为了建筑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此,笔者简述一下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其造价控制方法。

1、绿色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及概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基于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澳大利Ⅱ建筑史西德尼·巴格斯等提出的生土建筑,即利用覆土来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和生态特性;戴维·皮尔森基于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建筑的关系而形成的生物建筑,而布兰达·威尔等入创立了自维持建筑的概念,充分利用太阳、风和雨水维护自身运作,处置建筑内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1963年,V·奥戈亚在其所著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意的生物气候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环境气候学建筑的设计概念;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菊竹清训等人也创建了新陈代谢建筑和共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德国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鲍罗·索勒里和生态学家约翰·托德(J·Todd)等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并根据所采用技术的高低将其区分为城市和乡村类型的生态建筑;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筑学教授布赖恩·爱德华兹等人从众多的欧盟环境保护条约和法规对建筑的要求中,提炼归纳了如何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若干原则,并形成逐渐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系列新概念。

2、工程造价对绿色建筑作用和意义

实际上,从绿色建筑的内涵中就可看出绿色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和谐等理念,其实,由此也可看出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说,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建筑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贯穿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绿色建筑建设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不仅符合投资者的要求,也确保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是和谐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要求,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第二,绿色建筑全过程工程造价涉及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质量、智能化技术等方面,涉及到更复杂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涉及投资的资金更大,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为建设各方主体提供工程造价全面透明、完整、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为绿色建筑更好更快的建设提供支持。第二,工程造价要对绿色建筑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为绿色建筑的建设建立绿色工程造价全面技术、经济体系,在发展中完善、提高,不断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来绿色建筑建设中的应用。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和发展,让人们对建设项目成本、使用维护费用以及节能环境保护带来的综合受益给子更多的关注,造价成本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影响巨大。

3、绿色建筑的造价控制

3.1走出绿色建筑的误区

(1)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也只有 800 元 / 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因此并不是现代化、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 (2)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并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比如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 63 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0%多一点,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 40%。供热“大锅饭”中,有人是开着窗享受暖气,非常浪费。据估算,如果房间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不用开窗,就可以节约 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开,就可以节约 30%的能耗。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是一个艰巨的节能减排目标,还需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3.2绿色建筑造价控制的要点

(1)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应当以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为前提,使整个建筑项目的造价最低。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虽然有着较高的前期投入和建造费用(主要是由于绿色建筑的技术复杂性、材料的限制以及各种附加设施决定的),但是由于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可节约更大的后期投入和维护费用,从而缩短了经济回收期。如我国某工程为全国的低碳专题科技馆,该项目综合采用了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节能照明、节能电梯、建筑外遮阳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等技术,达到建筑节能63%的目标,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规划设计了透水地面、日光照明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进行了建筑室内自然采光、被动式通风分析,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该项目根据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施工阶段对水资源、能源、材料、土地资源等的利用效率,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地。

(2)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应当以生命周期成本作为理论基础。生命周期成本要求在评价建筑物的经济性能时,要考虑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即从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是一种新的成本观,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

(3)推行一体化设计,调动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在绿色建筑的市场中,存在着消费者、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多方面利益主体。开展绿色建筑需要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合作,同时也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协作。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打破各专业之间的隔阂,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绿色设计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4)加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由于这两个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得以实现的最主要的阶段,因此要严格把关。在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密切重视成本规划与控制,有效地降低各种材料、资源的消耗,减少浪费,从而减少建筑生产以及材料生产、资源开发等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如我国某著名绿色街区,整体按绿色建筑设计,顺应世界潮流,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我国建筑政策。同时采用地源热泵、外遮阳、排风热回收等建筑节能技术,雨水回用、节水喷灌等节水技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在设计过程中,朗诗绿色街区综合考虑了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运营管理、室内环境,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应用了地源热泵、雨水系统、排风热回收、透水地面等适宜且效果明显的多项技术,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

(5)工程项目的参与各方都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为造价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使绿色建筑的造价管理和控制真正有效,则必须大力宣传在建筑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开发商、承包商和消费者提供绿色建筑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认清绿色在建筑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好处的认识和识别绿色建筑的能力。

结束语

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和钻研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为建造优质优价的绿色建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鑫.浅谈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