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品何以成为经典?德国学者库尔修认为,正式的经典是经由教育机构、权威人士和报章杂志确立的,经典的确立是为了满足人类在知识和道德两个方面教育的需要。
经典应具有传世性的特点,所有的经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应具有普世性的特点,它回应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各种追问,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共同问题。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需经受读者的考验,具有耐读性,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经典。
经典何以经久不衰?以文学为例,布鲁姆认为在于它的“陌生性”“原创性”及“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他说:“审美与认知标准的最大敌人是那些对我们唠叨文学的政治和道德价值的所谓捍卫者。”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然而,有学者认为文学的产生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则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
经典的确立有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诸如,《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曾受到柏拉图的批判.薄伽丘的《十日谈》、弥尔顿的《失乐园》曾经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同样曾被列为禁书。
经典的诞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白蛇传>是一部经典神话传说,但从《西湖三塔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当代各种版本,白蛇、青蛇大致经历了妖化、仙化、人化这三次大的转型。戏曲舞台上的白娘子和小青逐渐被美化为善良、纯真、美丽,敢于追求人间爱情的新型女性,法海则由原来的镇妖英雄跌落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捍卫者。
经典阅读要不断地发现新的价值,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作为“硬汉”的形象被视为征服自然的英雄,读者受到的启示是:“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同样这部作品,站在今天生态伦理的立场上,我们会看到这种征服欲给生态和人类造成的危机。小说结尾是暗示性的,圣地亚哥虽然杀死了大马林鱼,但大马林鱼给鲨鱼吃掉了,只剩下毫无用处的一副骨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征服,所得到的难道不是白然界的每一次报复?
今天,之所以特别提倡阅读经典,是因为面对浩瀚如海的书籍,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书籍是有价值的,值得认真地阅读,它关乎一个民族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同时必须看到,经典目前正面临双重尴尬:要么被僵化、凝固化,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作为传统的文化教条加以灌输,因而不受欢迎;要么是被解构和戏弄――从价值内涵到表达方式,致使经典显得轻佻可笑。
篇2
关键词:西方电影文学;传播;意识形态;话语;
作者简介:刘海奋(1979—),女,陕西佳县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电影作为文学艺术作品被引介到我国;加入WTO的商贸协定后,每年60多部西方电影作品被引进在华传播;当前,中美签署新的电影贸易协定后,将会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评估西方电影在华的票房收入,这会使得更大量的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这样在西方电影在华传播急速扩增的当下视图阅读语境中,在全国加强意识形态建构的文艺美育语境中,西方电影文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观念与中华文明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观念,出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接受问题。这使得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的差异性意识形态的分析、防范、化解,共识性意识形态的引导、兼容、重构,构成了西方影视文学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西方电影文学就是一种电影化的西方意识形态言说,也就是借助电影的载体,在特定意图下对一定长度话题表述的话语展开过程。
一、电影文学在审美掩体下的意识形态话语生成
电影作为文学,艺术性是它全部的内容,也是它唯一的现实。但是,其实电影所显现的全部现实都本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而且极力冲破生活原有的历史与传统的边界,使读者价值观念的既定领域,如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甚至包括人性观念,等原有社会内部的整一性结构关系,被重新建构。电影文学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蒙太奇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意识形态观念的创作意图下,形成了一种完整而价值观念极强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其以图画、色彩等符号描绘世界,作用于人的视觉,是视觉艺术;以声音符号描写世界,作用于人的想象,是声音的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使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直观性。可见,电影文学的话语活动所表现的艺术性是第一位的,其作为艺术活动的审美属性显得直接而突出。但是,依照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尔诺的观点,电影文学不仅具有审美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为,电影文学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网格中,处于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联中,而生成为独特的意识形态。[1]电影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方式,不是对观众进行直白的意识形态教化,而是将观众吸引在作品的思考位置,进行意识形态对话。但是,对电影作品本身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本体分析,忽视了电影文学的矛盾性;只有在与其他文学样式的矛盾关系中进行对比研究,才能深刻揭示电影文学意识形态性的特质。电影的内部话语是摄影,而摄影作为电影话语,就是以视觉对象的客观形式涵括意识形态的主观评价。因此,电影强调画面群组本身的意蕴和艺术表现,不主张滥用蒙太奇手法,过渡切换、虚拟和拼组叙述场景,致使破坏画面对意识形态传达的统一性。电影是对外部“物质现实的复原”,但是,只有拿着摄影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摄录那些典型的偶然事件,才能拍出既符合电影本性,又能够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影片。如果说对电影文学的这种理解,是侧重于对电影文学本身的内部生成性的解释,那么,从探究电影文学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视角来看,意识形态对电影文学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外部关系。例如,电影艺术的创作不会脱离自己时代的意识形态要求,不是把电影作品作为对生活的一番苍白无力的临摹和图解;也不是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将古代的生活进行“现代化”的屏幕转译;而是赋予意识形态以电影的艺术体现形式。这种外在的关系性是评价电影文学能否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关键所在。
由此来看,电影采取假定性的生活话语,通过对空间的直观来转述意识形态,具有比小说文本更为有效地实现意识形态目标的话语特点。因此,对于传播在我国的西方电影文学的研究,既要分析其审美价值,又要分析其源于生产语境的意识形态蕴含,并在对比关照中,研判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审度其在中华文化的接受语境中,是否能够继续维系我国观众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连续性。因此,这种对西方电影文学的艺术性与社会属性关系的研究,表明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的理论前提,西方电影文学的本源现象是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载体。
二、西方意识形态观念在电影文学中的话语言说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载体,西方电影文学承载了音乐、舞蹈、绘画、文学、建筑等审美意识形态的西方观念,而生成为独特的审美价值载体。这使得其在异域文化的传播中,获得了艺术传播的共同美感的普遍性价值平台,在审美观念的表层传播中,易于形成文化认同。电影文学的艺术形式在体积、色彩、质地、力量等方面的审美观念反映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均具有较强的审美倾向。西方电影文学强调体积大、力量大、色彩素朴、质地坚硬的审美形式,其隐含在电影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观念对异域文化,容易造成陌生化的审美效应,从而使得电影文学的审美价值传播在异域的中华文化中易于获得合法身份。同时,西方电影文学也承载了政治、宗教、法律、历史、道德的意识形态观念,而生成为意识形态的价值载体。[2]这使得其在异域文化的传播中,遭遇到意识形态错位的差异性价值评判,在审美观念底层的文化传播中,易于造成文化认同危机,甚至意识形态冲突。因此,西方电影不单单是用图画的话语方式来叙述一个虚构的或可能的故事,而是通过创作者有意识的编导,使故事的图画流程,言说某种特定的意识观念。对于镜头的故事性是如何具体实现承载意识形态话语并使其发挥特定功能的问题,成为我国电影文学理论研究西方影视文学的新焦点。从我国当前对于西方电影文学研究的理论现状来看,在西方电影文学如何实现对华意识形态传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论分歧。但是,这些表面分歧的理论,却都获得了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西方电影文学一定要实现某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共同性的话语起点。[3]事实上,从电影生产的角度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理论家同时又身兼电影导演,对西方电影文学理论和电影生产实践均产生了重要的意识形态影响。因此,西方电影文学理所当然地成了传达西方意识形态的艺术载体。但是,当前国内的这一研究,多是确立了一种问题导向和研究方法,或以演绎法来阐释电影文学意识形态性的一般原理,或以归纳法来分析电影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关系,或以品鉴法来表达对单部或几部作品审美价值导向的文学评判,仍然未能根本上突破对电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的形而上的学理困窘,同时,也未能关注电影文学在现实文化传播中的意识形态目的,更没能梳理出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中意识形态渗透的话语方式及其特定功能。西方电影文学的话语传播,就是通过电影言说,是借助电影的艺术载体,在意识形态目的的指引下,对一定长度意识形态观念陈述的展开过程。其作为一种文学话语,不似社会科学的理论话语通过严格概念限定和精确的逻辑推论来宣讲,却也能通过多个或系列镜头的综合,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诗性文本中,展开时空对话;从而表达有效的创作主张。可见,西方电影文学的意识形态话语,并非是文本内部的话语规则所能独立构建的,而是在话语传播中,在生产与接受的对话中完成的。这使其具有了能够有效突破一般文化产品审查机制灵活性。对于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应该着重把握对西方电影文学传播的话语陈述行为。因此,这种对西方意识形态观念之于电影文学传播的研究,将为探讨西方电影文学在华传播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奠定理论路径,即西方电影文学传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行为。正基于此,对西方电影文学的意识形态传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意识形态倾向的话语传播功能。
三、西方电影文学在中华语境下传播的话语功能
篇3
就笔者所知,“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称谓最早由青年学者赵奎英提出。她把语言文化批评界定为一种以语言为本体、以文化为视野的批评形态。笔者认为赵先生对“语言文化批评”这一术语的提出与界定比较精确的概括了这种新型批评形态的内涵,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形态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种批评形态立足于文本,把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统一了起来,把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结合了起来,对我们深入窥视文本极有启迪。
首先,以语言为本体。归根结底,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学。文学作品也是以语言的形态呈现的。语言问题不仅仅是形式与表达的问题。“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不仅“美”,而且它自身还闪耀着思想之光,透析着思维之理。所以我认为,以语言为本体,从更为基元的语言视角出发对文本展开批评,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其次,以文化为视野。文学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功能。而它的认识教育价值大都是通过文本中所透射出的生存境遇、人物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语言文化批评要求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去探索文学,去挖掘文本的内蕴之美。
再次,以文本为终极依托。批评重在实践与应用。语言文化批评在应用中始终围绕文本展开,始终以文本为终极依托。文本在整个大文学活动中就处于核心地位,没有文学作品就无所谓有作者或读者。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作家的创作意图并非能够在文本中得到完全体现,读者的阅读感受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在批评中只有文本才是最可依凭的基础。语言文化批评就是一种以文本为终极依据的批评形态。
可见,语言文化批评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以语言为本体的,用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去分析文学现象的批评形态。
语言文化批评的合法性问题
目前,尽管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的实例屡见不鲜,但“语言文化批评”这一称谓还未得以正式使用,对“语言文化批评”这一称谓及其理解笔者最初从导师赵奎英先生处习得,这一批评形态究竟具有多大的理论价值、能否作为一种独立的批评形态而存在,这在学界还没有现成的定论。这也就涉及到语言文化批评的合法性问题。在文学现状日益繁复,文学作品日益精细化的当今,笔者认为语言文化批评理应作为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批评形态而得以重视。
首先,语言文化批评有其自身独到的批评视角,那就是立足于文本,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语言角度入手去透视整个文本所蕴藉的文化内涵。在审美形式与文化研究强势风行的语境下,语言文化批评有助于端正形式主义过于重视文学分析的操作性而造成的乏生命以及文化研究过于重视文学的批判精神而忽视文学之“美”的缺失。它把对文学的科学分析与人文目标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为我们进行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次,与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几种典型的批评形态相比较,语言文化批评仍有其突出的独到价值。伦理批评由于把强调的重心固于文学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必然对文学的活力和灵性有所忽视。社会历史批评给当代文学批评带来很多积极启示,但这种批评的目光在透入文学之“理”的时候也天命样的划伤了文学之“羽裳”,这种批评形态更多的把文本当作了记载与考据。而审美批评与心理批评都把文学囿于一种视角之中,很难让我们对文学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语言文化批评正是汲取了群多典型批评形态的优势,在批评实践中更好的兼顾了文学的特性与多重性,协调了文学研究中的审美性与内在文化蕴藉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视野。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文学现状复杂程度的加深,当下批评界鲜明的存在着内外之争,即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争论。阎晶明、吴玄等认为文化批评是一种异于文学本质的外部研究。文学的现代性或现代化就是文学的自主性,而文化批评阻碍了文学的这种自主,并有消解文学之害,所以他们认为文化批评是非现代的形态或反现代批评形态,所以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即审美批评。他们把文学批评视为一种切合文学本质的内在批评来加以宣扬。其实,文学不只限于审美,文学研究也从来不只限于审美研究(也不只是以揭示“文学性”为唯一目的)。所以我觉得语言文化批评能够为当下存有的批评误解提供积极启示。
可见,语言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新的颇具开放性与启发性的批评形态,应该得到认可与重视。
篇4
关键词:童话;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35-01
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题材。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关于学生审美心理及其审美教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关于童话的审美教育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偏少。
一、童话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⒈童话教学中注重道德教化和知识灌输
童话教学时,除了完成认字、写字和朗读的语文技能的教学以外,对于文本的理解方面,都注重思想教育和学习知识,却忽略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
⒉童话教学中忽视想象力的培养
由于教师对童话的文体特征缺乏了解,教学中又比较依赖教学参考,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忽略了这一点,因而远离了童话教学的基本目标。
⒊童话教学中缺乏审美情感的培养
童话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而这些都得在教学中落实。学生与成人不同,成人有一定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很容易在再造想象中将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形象,由于年龄与审美经验不足,对文字的内涵往往难以把握,就需要我们蹲下来,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寒气他们的审美体验,以使其充分感受文学的美妙。
二、童话教学中审美教育受到忽视的原因分析
1、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生从上学起就开始身心疲惫的忙于学习各种兴趣班,难以有自己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原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的童年,变得早熟起来。所以,这样的错误观念,就使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即背上了重负,他们应有的稚气和天真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早熟的学生。
2、影视媒体对童话的影响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影视媒体的发达挤占了学生阅读童话的空间。特别是电视机,将学生牢牢吸引在它的面前,孩子们更喜欢动画片。这些精美的动画片将他们的阅读形式从原先的语言艺术文本阅读中拉走,学生不再像从前一样与成人用语言交流来感受童话中的美妙世界这样就减弱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3、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教师活动的实施者。提高学生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更好进行童话教学的必要条件。在学校极少的童话欣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播放录音的方式进行童话故事欣赏,或者选择放动画片给学生边看边听,真正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时间不多。
三、童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1、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童话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如何将学生更好的引入童话世界,领悟童话中深蕴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童话形成的虚拟世界产生兴趣,并从中学习童话虚拟世界映射的现实世界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所以,每一位组织童话活动的教师,都必须关心学生在童话活动中的体验,通过多种方式,灵活积极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童话传递的知识信息,主动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在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不要进行灌输,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而要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自我情感,获得体验。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要的东西”。
2、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在职培训,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许多教师对童话阅读没有正确的了解,童话欣赏课,仅仅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是以学习语言表达,扩大词汇量为终极目标,而对文学的审美功能的本质体现。
3、各学科间的综合策略
在童话审美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教育,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手段,引起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进行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当动作、节奏、色彩、形状、音调等对学生的触觉、视觉、听觉等相互支持和加强,形成心灵中的一种联觉经验。使语文童话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童话、用童话。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4).
[3] 蒋 风.儿童文学教程[M].太原:希望出版社,1998(10).
篇5
【关键词】装帧;美学;设计思考
一、 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必然性
从历史的发展看,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装帧设计设计由于统合了当代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审美意识,充分地展现出了现代社会的审美取向。从装帧文化的起源到今天,装帧的审美要求一直很受重视,只是因为时代因素和人们审美心理的不同,对装帧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侧重点不一样。在过去人们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谈不上对装帧的审美需求,装帧的文化功能得到突出的强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帧功能的要求发生变化,开始注重装帧的审美功能,并随着消费时尚的到来,对装帧审美的需求日趋明显。由于对装帧形象审美功能的突出强调,出现了装帧过度的现象,由此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被提上日程。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闲暇时带来的一种休闲时尚对读者阅读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引起人们阅读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观念因素对阅读心理的影响。进入消费时代,追求时尚流行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心理需求,可是大众对时尚的认知并不等于对艺术审美的认知。商家为了满足这种心理,对书籍豪华包装、过度包装,而出版内容反倒不予认真对待,甚至错字连篇的情况都有出现,在满足读者追求时尚心理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经济目的。为了维护装帧设计的长远利益,实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就势在必行。
其次,本民族因素对读者心理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美学理论,然而,在当今装帧设计中,在片面追求华丽的书籍形象时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是当今装帧设计的重要任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装帧设计中我们应该强化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内涵,打进装帧文化的国际市场。
再次,外界因素对读者心理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国家间的技术、艺术与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心理,读者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本民族装帧文化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装帧中除了注重书籍的实用功能,优秀的内容加上高品质的装帧设计才能使书籍提高档次,才能在世界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有其实行的必要性。
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具体实施方法
对于一个优秀的装帧来说,其形象的视觉认知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要满足读者对装帧形象的审美满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对装帧字体的要求。在装帧设计的各个元素中,字体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字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感彩。如书法字体,造型变化丰富,笔墨韵味浓厚,隶书端庄古朴;行草飘逸自由;楷书稳重方正,合理运用艺术中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设计。体现出独有的视觉效果。拉丁文字,经过字体的演变,所形成的风格更是多姿多彩,它们的功能、形式、审美不断演化,渗透在装帧设计中,成为了强烈的富有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设计语言,成为装帧设计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同时读者作为装帧设计的首席评判者对字体设计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不同的字体设计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字体的造型变化、结构变化、笔画变化以及风格变化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读者对字体情感的需求与分析成为装帧字体设计能否被大众认可的关键。随着读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装帧设计的审美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2、除了字体以外,装帧设计各元素中色彩视觉审美力最强。丰富的色彩传递着各种不同的情趣,展示着不同的品质风格和文化魅力。 装帧所使用的色彩,会使读者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阅读心理发生变化。作为一个设计师,从书籍本身和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装帧设计的应用色彩,是十分明智的做法。随着读者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装帧设计的色彩也由感性转向了理性,对装帧色彩审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会促进装帧设计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3、装帧的版式设计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版式互动的审美趋势,版式编排也变得和文字同等的重要。由于人们在欣赏书籍版式时所产生的审美定势,使不同风格的版式也被赋予不同的性格。儿童书籍中活泼单纯的版式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里严谨庄重的版式影响读者的情绪是不一样的。由于各种材料、肌理、颜色以及图形的写实或抽象,随意或精细的编排都会在读者心中找到自己的审美位置。
4、装帧中材料的审美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装帧材料的应用上也日渐丰富多样化。除了各种特种纸张的运用,还有更多其他的材料,如木头、布料、塑胶、金属等等均纳入了现代装帧设计的行列中。使得书籍从视觉感官到触觉感官均彰显了不同的个性风尚,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书籍本身的结构感和质感,让装帧从单一化固有化转型为多样化和特色化,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愿望的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取向。
5、装帧结构的审美表达。现代装帧更多的把书籍视为立体的,这种立体结构是由许多平面所组成的。不仅从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书脊三个面,而且从外入内, 随着人的视觉流动,每一页都是平面的。所有这些平面都要进行装帧设计,给人以美的感受。 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 是空间艺术、静的艺术,然而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感觉。装帧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 这一连续的欣赏过程,犹如在游览中国的园林。进入园门,逐步引向深入,曲径通幽。最后进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过插图这扇窗户,看到文字中所记载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动、环境等。这种由外入内不断行进结构,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或整体或通透或半遮半露,风格炯及。
6、对装帧设计风格定位的要求。情感的(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77页)审美需求对装帧设计风格又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人类对个体情感的认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认识到设计的形式为情感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计不能脱离情感,正如我们人无法脱离情感一个道理。对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书籍装帧设计来说,如何给书装设计注入情感的审美力量,使书装设计充分体现个性特征成为摆在当今设计师面前新的挑战。
三、 审美要求与内容相统一的实际意义
装帧的审美要求与内容相统一的现实意义,还要从装帧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角度去理解,因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是理想的装帧效果。装帧形式主要运用装帧设计的美学元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则集中体现出来。装帧形式要准确表达装帧内容的信息,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所以书籍装帧的设计,需要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比如我国的古典书籍中的线装书,虽然形式比较简单随意,但从总体上来看,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从色彩调配、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而现代装帧设计,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就不能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对于内容的表达如果一味地追求古典,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现代, 又将使古典文学书籍的装帧缺少古典文学的味道, 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求。当今对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韵, 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 既不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气韵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审美要求与内容的统一,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需要。
考虑装帧设计的审美要求,必须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去感悟它。形式美的内容如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统一与变化等等。装帧设计的形式美的把握就是通过这些法则来完成。装帧形式构成了书籍的整体效果,从而起到较好的展示内容的作用。
审美要求与内容的统一,是当代装帧设计的发展要求,读者的审美观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装帧设计的实用价值更加受到欢迎。适度设计成为当代装帧设计的一种需求,迎合读者的审美要求,就是迎合市场,是书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规范提倡适度设计与简约设计的审美理念,进一步激发书籍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交流,这正是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也是装帧审美价值的再体现。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篇6
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一些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其实效率不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窄化”现象,对阅读教学功能定位片面化,不能体现阅读功能的全面要求,降低了教学的整体效能,违背了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规律,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 文本教学碎片化,教学过程缺乏兴味,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使用文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怎样使文本教学化,即挖掘其蕴含的教学资源,实现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这就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的价值有准确而明晰的定位。《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致力语用,滋养精神,奠基发展,不可偏废。课程标准中有两个关键词“能力”和“素养”,但现实的问题是:有些学校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弱化,语文素养普遍下降。原因尽管很多,但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碎片化文本分析而导致语文课堂与教学过程的味同嚼蜡,从而消解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什么叫碎片化文本分析呢?一是忽视文本的整体美感。教师往往把一个具有内在联系,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文本拆得七零八落,在表面上的句段字词落实中使教学过程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有些教师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没有起到形象生动的教学辅助作用,反而使文本内容被解构得毫无逻辑与审美趣味;二是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小学语文课文,以散文体为主,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学性又往往伴随着哲理。因此“课标”在语文学习的功能中又有“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学习语文虽然不是学习政治,但任何文本,特别是用作教材的文本,从来就是文道一致。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恰恰是文(文学)与道(哲理)的有机融合才达到了审美化的境界。因此,通过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而帮助学生整体感悟、整体认知文本所传递出来的文学意象与哲学意味就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但碎片化的或分析、或解读恰恰成了整体感悟和整体认知的障碍,其后果同样会消解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碎片化的文本分析、解读使得教学因为缺少内蕴的精神脉动与情意关联而显得生硬、无趣,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激发,阅读的内驱力无法形成,阅读教学自然陷入了低效率的泥潭。
二、 高频次、高强度、机械化训练使学生成了知识容器
如果说文本教学碎片化是“窄化”现象的显性表现,那么,高频次、高强度、机械化的训练就是阅读教学“窄化”现象的变相表现。训练似乎是为了学生能尽快地熟练掌握阅读教学中老师所教的知识。但现实教学状况却是反科学的机械训练大量存在。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性训练很多是僵化重复,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阅读教学忽略并剥夺了孩子成为发展主体的权利与地位。我们常常看到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着频繁的操练,当然,还会有大量的课后作业。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充斥着知识的灌输,信奉着海量知识题训练,因此课堂没有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静谧的对话;没有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丰盈美好的情感活动;没有了对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因材施教的分类设计、分层指导与分别对待;没有了作为阅读主体应该享有的渐进、自由、自然的语文素养提升的快乐。这样对阅读主体对象的“训练”窄化,违背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三、 提问概念化,指向空泛,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概念化提问当属阅读教学的大忌,概念化提问常常表现为老师未能深入理解文本,更未能吃透学生的需求,大而无当的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常常会犯的常识性错误。很多问题其实只是伪问题,提了等于没有提,说了等于没有说。如我们听阅读课教学时,常常听到的提问:“同学们,文章写得精彩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你的收获是什么?”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教师以“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懂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会说明性文章简洁准确和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借助勾连和比较阅读,学习说明文阅读的基本阅读方法和策略”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似乎十分缜密,但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有点无所适从,如“你觉得写得好吗,好在哪里?”“这一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呢?”“这样的说明方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学生在教师空泛的提问指向下用稚嫩的思维叩击着语言的内涵,但学生回答起来有点无所适从。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累,听者觉得累,教学中的提问因脱离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离开了语文学习的特点而显得如此生硬与冰冷,教学也因此无法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有力助推,无法达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阅读教学应该是个移步入景、温润醇厚的过程;应该是个角度多元、流转自如的过程;应该是由表象而本质水到渠成的过程;应该是个不急不缓出智慧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过程,提问本身要有角度、有立意、有激趣性、有兴奋点……正确的提问,应该让学生“踮起脚尖”看得到风景;应该顺应学生认知、思维、发展的规律;应该服务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 评价功利化,浮躁倾向阻碍了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课标》在“评价具体建议”中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可见,阅读教学中的评价应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然而,评价的“功利性”注定要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言语技能、方法能力的即时达成度,往往以对应性练习或拓展作为实施评价的载体,呈现出“即时”“直接”“呼应”“外显”的特点。这样的评价实际上违背了语文学习的“慢炖细熬”之要求。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慢慢炖”,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陪伴与有效的点拨,给予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语言、对表达有一定的敏感。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累积。“短”“平”“快”的即时评价似乎与教学进程紧密结合,其实考量的是浅表、暂时的学习状态与“被发展”程度。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判断、领悟是阅读能力形成的有力支撑,而这些综合素养往往要以“隐性”的方式发展。
篇7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限制了人对文化享受的理解层次,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篇8
关键词 初三语文 读写复习 自学能力
一、制定教学目标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归宿,那么在初三学年教学总目标的制订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成为目标制定的“灵魂”。
(一)对具体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和背景知识分析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层次。情感领域又分为五级:①接受、注意;②反应,指乐意参加或主动参与;③价值化;④价值观的组织;⑤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在初三语文读写复习阶段,学生通过前两年系统的语文读写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写作知识,在单篇课文的局部领域,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强。比如,让学生分析比喻、拟人等重点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常常会有透彻而另人满意的答案产生,有的甚至能超过预设的正确答案。在情感上,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和注意,但是相当多的并未达到主动参与的程度,甚至因为前文说的“审美疲劳”而抑制了情感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并对认知目标形成影响。因此,如何将这些上升到“综合”、“评价”的高级能力层次,如何将学生学习语文读写的情感继续发展为主动参与以及价值化和性格化,就是初三读写复习的要义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初三语文教学任务不谋而合。
(二)初三语文教学核心目标制定
1.制定由阅读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其实,如果在初三未雨绸缪,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初步应用、鉴赏能力,就有助于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开展。在比较初中课标的“理解”和高中课标的“应用”、“鉴赏”层面的目标中,笔者把初三的语文阅读目标定位为由阅读机械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初步应用、鉴赏层面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目标。
2.制定由阅读技能向写作技能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初三的读写教学中,教师还要统筹制定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目标。“劳于读书”,确可“逸于作文”,这不仅能合理利用初三原本有限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更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读要有“法”,才能读出效果。阅读时积累的大量知识和技能,首先要变成固定的阅读方法和习惯,然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加以重组,方能转化为写作技能。“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3.制定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迁移的引导教学目标
当然,初三语文读写复习还有其特殊的阶段使命,就是要接受“中考”对该阶段读写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说,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必然要承担起一部分“应试”任务,因此也必然对学生进行应试的技能训练教学。但是,教师不能把应试目标就完全代替初三读写复习教学的全部目标。相反,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的迁移。在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当中,各地中考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新课程的理念。目前中考已注意“通过考试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初三语文教学仍然处在初中学段,因此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仍然要延续初一、初二的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仍然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感愉悦,但是因为它有让学习者养成自己在复习中梳理知识的习惯,掌握灵活科学的复习方法,进而发展为能力,所以更要突出对学习者的读写复习方法和习惯的引导培养,还要兼顾对学习者应试技能的训练,以显示出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的阶段性特点。
二、挑选教学内容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既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又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这告诉教师在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思想去指导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时,对教学内容更要进行精心筛选,力求做到新旧结合、内外兼有。
(一)用好具有“导读”功能的初三新课文
“新”是指初三语文教材中的新课文等新语言材料。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为了把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中去,教学者可准备一种先于课程内容呈现的包容性较大的引导知识,称为“先行组织者”。初三的语文教材用好了,就既能对前两年学习内容起到复习作用,又能对原有学习内容起到扩展作用,更能对后续学习起到一种“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目前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些语文教材,在编写时较好地注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连贯性,特别是在初三的教材编写上,更是注意到了在前两年教材内容上的总结和提高。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用足、用精教材,让教材起好“导读作用”。
(二)整合具有“连导”功能的初一、初二旧课文
以往初三语文课教学的流程是先快马加鞭地把初三两册教材作为新课“赶”掉,然后开始紧张的第一轮、第二轮复习。当教师把初三的新课传授和旧课复习合二为一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时间,使繁重的新授与复习任务得以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又能对初三导读材料起到补充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初三“举一”,初一初二“反三”;有时则正好相反。最终能把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重新分类汇总,从而形成阅读和写作相关类型文章的“接连”反应,使教学引导产生链式反应的效果。
(三)筛选具有“扩导”功能的课外导读材料
前面说过,初三语文之所以会变成“中考语文”,还和这时期大部分教者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关。尽管初三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但并不能因此而抛弃了这一“源头活水”。在初三继续指导学生进行好课外阅读,形成内外结合,对于学生的后续语文读写学习,更能起到量上的积累,是初三语文读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充,也是更高层次的引导。
三、结论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必须反映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既主动又有效。初三学年,是学生情绪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发展时期,他们的反抗情绪强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为最低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唤醒主体、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潜能,使其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篇9
小学语文课学习的最基本资料是课本,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大。所以,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就要充分把语文课本利用起来,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例用思想教育的思维去发掘,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之上收获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的课文的涉猎虽然是十分广泛的,但基本上都在透露着一种正确的价值倾向,教师要做的就是挖掘课文中的积极正面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的含义不是很深刻,现在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也不能让学生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笔者就结合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看到农民种地的辛苦和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二、挖掘学生的真实感情,让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活泼烂漫,对很多事情和事物都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自己情感的偏好和取向、教师再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选择优质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学习,感受文学作品中饱满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比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笔者选择了放牛郎王二小的事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为王二小的年纪和我们的学生的年纪相仿,同龄人之间的感受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为学生讲了王二小保护村民的事迹。学生听后十分感动,我又让学生学习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学生听后更加感动,爱国教育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
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如果教师盲目采用讲述和灌输的方法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话,学生不但可能无法理解透彻,还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抵触心理。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直观思维去理解。其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课本剧。课本剧的剧情丰富,学生能够还原课本,并参与其中,学生对这种表演的感受也很深,所以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我找了学生分别扮演《晏子使楚》中的几位的主要的人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晏子的幽默和智慧,以及大度的风范。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内容。
四、找到合适的机会
在课堂上予以点拨思想品德的教育除了要集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之外,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教师不必刻意地强调思想教育,也可以适时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同时,语文教育的主要的内容还是要进行课堂教育,千万不可以为了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本末倒置。教师要在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适时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法去点拨学生,让学生感到恍然大悟,而加深印象。
五、结合历史典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10
【关键词】语文;价值取向;课程理念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根据一定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理念的转变,还是课程目标的更新,都是以价值转型为基础的。因此,就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进行探讨,可以加深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两个课标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本次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体现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站在更高的起点,开阔更广的视野,确保语文学科建设真正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发挥语文教育在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本功能,以及达到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其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关于“智”的价值追求
在语文教育“智”的层面上,语文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引导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具有开放、自由、多元文化精神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社会中逐步自主而富有创造性地发展,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任的公民。
语文教育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语文教育的平等机会,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本领,使之强化尊重祖国语言文字、使其更加完美规范的意识,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文明程度,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形成选择、判断、理解信息的智慧,以及根据实际交际需要,使用简洁的语言材料传递丰富信息的能力。
语言的潜能是人人具备的。语文教育“智”的层面,包括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要素。在语文教育进程中,需自觉地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鼓励活宝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果要为学生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以便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提高。语文教学还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避免将学生误导至死记硬背抽象符号和内容的泥潭。总之,在语文教育“智”的层面,必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探索与研究意识,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独立判断的智能。
二、关于“能”的价值追求
在语文教育“能”的层面上,语文学生产有着工具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语文学科工具性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语文教学无疑要保证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和从事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读、写、听、说的训练,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手段。至于训练的内容、方法、评估评价的标准和途径,都要有利于达到语文培养规格的指标。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母语的习得从出生开始,先是听说,后是读写。因此,母语教育应以读写为重点,通过书面语言的学习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心理习惯等诸多内容。祖国语言文字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形象性、表意的丰富性及模糊性等特征。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识字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诵读和整体感悟,要重视多读多写的传统经验。在认真总结近百年来汉语文教育现代化探索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坚持引进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吸取其他民族母语教育的成功经验,按照汉语文教育规律组织教学,精选语文知识,强化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切实承担起语文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重任。
三、关于“情”的价值追求
语文教育在“情”的层面上,应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充分发挥语文课培养学生健康情感、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功用。依据业内普遍认同的说法,这里涵盖爱国主义思想、人格价值观念、人际和谐思想、社会责任观念等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坚持这种观点,提倡在符合时展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利用语文课程自身的优势,力所能及地挖掘学科的教育潜能。语文教育要塑造学生心灵,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文章所写的人、事、物等的表面理解上,而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解剖、比较、辨别,在理性认识上达到一定程度。只有知之深透,才能在心灵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印痕。
- 上一篇: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 下一篇:无机化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