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视屏显示终端操作人员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3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使用率不断提高,接触计算机视屏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以下简称VDT)的人越来越多。因此,VDT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国内许多学者对VDT作业是否会导致操作者的不良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就我国近年来关于VDT作业对操作者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VDT作业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VDT构造可发射低能量的X射线和低频、甚低频电磁场。众所周知,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的影响,然而据文献[1]报道,至今从VDT屏幕正面测得的X射线剂量很低,仅为1/10职业照射的容许剂量。另有许多学者对VDT作业场所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进行测定,结果都大大低于现行的卫生标准[2-4],而CO.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2VDT对作为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2.1对眼睛的影响。VDT对操作者眼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痛、眼胀、眼干及视力下降等[7-10]。其原因是VDT操作人员的眼睛每天在荧屏、资料、键盘间频繁移动,两眼在各视点的亮度及视距的频繁变化中过度调节,很易造成视觉疲劳。VDT显示器图象的稳定性、分辨率、色彩、亮度、对比度等影响也很大,室内照度不足,反光,眩目、操作时间过长等也有关。曾明等[4]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作业人员眼晶状体浑浊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性异(P

2.2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长期从事VDT作业的人员常出现头痛、易疲倦、失眠、多梦、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症[3,4]。贾莉等[3]认为作业场所CO.2浓度超标、风速、照度未达标准及长期高度的精神紧张是引起作业人员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操作室内通风换气,提高室内阴离子浓度,降低阳离子的浓度是防止VDT作业人员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重要措施。王文静等[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每周接触VDT作业的延长,作业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及工作生活质量均降低,提示每周上机时间以不超过30小时为宜。

2.3对骨骼、肌肉的影响。VDT操作者常需采取前倾和手臂悬空姿势进行操作,长期操作就会导致颈、肩、上背、臂、碗和腰部骨骼肌过度紧张,造成关节及其附着肌肉的慢性劳损、发生纯痛和颈僵直,活动受限,颈肌有局部性压痛点,肱二头肌和三头肌反射迟钝,称“职业性颈肩腕综合症”[12]。有调查发现[6,11],观察组主诉背痛、肩关节、颈关节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4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

2.4.1对月经的影响。大量资料表明[1,7,11,13,14],长期从事VDT作业的女工出现月经紊乱、痛经、经前紧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其发生率有随每周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综合各调查者的调查结果,认为出现这种结果与VDT作业中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有关,具体有:①工作环境的空调因素。有人认为低温引起妇女神经系统调节紊乱更为明显。②工效学因素。长时间的坐位可使下肢和盆腔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造成月经紊乱。③职业紧张因素。精神高度紧张、心理负荷大,加之视觉、骨骼肌各器官组织紧张度过大,长期作用必将影响到激素的代谢,从而导到月经周期的紊乱。④VDT的极低电磁场可能对女性月经有影响,但此结论尚需进一步探讨。

2.4.2对妊娠经过及结局。VDT作业是否可导致操作女工不良妊娠结局(如自然流产、畸胎、死胎、妊娠贫血、妊高症等)目前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翁诗君等[15]对254名VDT操作人员程序员进行调查发现接触组妊娠合并贫血、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分析;教学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且,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作为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不仅能够对学生更好地了解构成计算机的零件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各零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有充分的认识。这也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和维修技术。

1.计算机教学实践容易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结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一些硬件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学生未来参加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因为计算机技术使用的特殊原理,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实践教学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课时较少。部分学校在安排计算机教学课时的时候,往往认为硬件组装方法的教学不是十分重要,所以,在安排教学课时的时候一般安排的比较少,这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没办法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且对这些知识也没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不能真正的掌握这项技术;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且较为枯燥,学校在安排硬件组装方法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时候,一般安排的是一些理论知识,无法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由于教师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不仅要对计算机不同硬件的不同性能进行详细讲述,而且也要讲述一些与计算机硬件有关的知识;教学实践所需要使用的经费不够充足,这个问题会对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的实践教学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

2.对硬件组装方法进行教学的措施

2.1准备工作的落实

在开展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实践教学前,教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一些组装计算机硬件可能会用到的钳子、绑带、螺丝刀等工具。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所需要使用到的设备进行静电消除处理,比如接触水管等。在组装计算机硬件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一些具体要求,比如,计算机零件之间不可以互相接触到,且学生在使用零件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同时,要固定计算机主板,以免在组装计算机硬件的时候会造成主板的损坏。

2.2使用辅助教学方法

由于当前学校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教学所需要使用的资源较为缺乏,所以,学校应该使用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来开展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教学,比如虚拟系统。在计算机硬件组装方法教学过程中使用虚拟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也能够使学生随时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这也为学生组装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如今学校所使用的虚拟系统的模拟能力越来越好,其可以将计算机主板、显卡、处理器等零件利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现,且可以使所有的硬件都和实际使用的相同,这极大的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尽管学校在建立虚拟系统的时候可能会消耗极长的时间,但是如果虚拟系统建好并真正投入使用,不仅会对教学成本起到很好地降低作用,也能够节省维护计算机硬件的费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破坏计算机硬件的现象出现,而且,在虚拟系统中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的效果和现实中练习的效果是一样的。虚拟系统的使用也是计算机教学变得十分简便,学生不再需要搬运实验设备,只要带一个U盘就可以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

2.3建立实验室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教学的时候,很容易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这是因学生操作不当所造成的,这也使学校的教学成本被极大的增加了。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条件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计算机。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实验室,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且这里说的实验室不是真实的实验室,而是虚拟的实验室。在建立虚拟实验室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计算机硬件各个型号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且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性有很好的了解,并制作成报告,以便在建立模型的时候使用。此外,学校还可以在虚拟实验室里加入多媒体技术,以便利用播放动画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虚拟实验室的使用与真实实验室的使用相比,虚拟实验室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较高,这是因为虚拟实验室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操作失误现象。然而,虚拟实验室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制作动画的时间在其备课时间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也使教师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繁琐。

2.4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的时候,学校应该给与一定的支持,为其提供一些进行实践练习的机会,以便使其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另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练习给与一定的指导,但要确保学生是独立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操作。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相互印证,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同时,学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将组装技术较好的学生选送到企业中,这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建立更优秀的学习氛围。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计算机虚拟系统的使用,以便更好地降低学校的教学成本,也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依据实际教学状况来制定教学方案,以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有效提高,同时,为学生增加练习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的机会,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技术。

参考文献:

[1]肖苏.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方法初探[J].无线互联科技.2012,5.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 日常管理维护 故障检修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084-02

1 计算机硬件的构成

在计算机硬件当中,主要包括控制设备、运算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辅助设备、存储设备等。其中,控制设备主要对计算机的运行进行指导和控制。运算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处理器,其作用是对信息进行计算、加工和整理。摄入设备主要包括鼠标、键盘,以及其他一些外接输入设备,负责将信息输入和存储在计算机当中。输出设备包括声卡、显卡、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等,通过这些设备将信息从计算机中输出出来。辅助设备主要包括耳机、摄像头、话筒等一些辅助功能的外接设备。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磁盘、优盘、硬盘等,负责存储计算机中的信息。这些设备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运行中相互配合发生作用,从而支持计算机的运行。

2 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在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中,对于其运行环境应当加以注意,不能让其在充满粉尘的环境中运行和工作,否则将会极大地损坏计算机电路板。每隔一个月左右,应当对计算机机箱中的灰尘进行一次清理。同时,要注重日常使用中的清洁保持,例如风扇、风道、插座、接头、以及集成电路和元器件的引脚等位置,都应当进行定期清理和检查。在清洁过程中,应当选择防静电的清洁工具,防止产生静电吸附灰尘。如果使用了金属材质的清洁工具,应当在清洁之前断开计算机电源,同时做好释放静电的措施。在清洁显示器的时候,不能使用化学溶剂、酒精等清洁液,防止破坏显示器。

计算机硬件的存放温度应当控制在5℃~40℃之间,在运行过程中,尽量保证15℃~30℃的工作环境温度,从而确保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运行。在计算机集成电路中,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此要确保风扇的正常运转和机箱的良好散热,防止热量积聚对硬件造成损害或烧毁。计算机硬件运行对于湿度也有相应的要求,如果空气湿度过高,将会加快电器件和线路板的生锈腐蚀,从而接触不良或短路。如果空气湿度过低,还会累计过多的静电,对集成电路造成损伤。因此,在计算机硬件的运行过程中,应当对其工作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日常维护的目的。

3 计算机硬件的故障检修

3.1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类

计算机硬件常见的故障主要包括前期故障、中期故障、后期故障等类型。其中,前期故障主要是硬件质量、硬件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中期故障主要是在计算机硬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元器件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故障。后期故障则主要是由于设备和元器件老化、损耗所造成的影响。

3.2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

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人为原因等,都有可能引发计算机硬件故障。其中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硬件的运行过程中,一些外部环境和影响对其造成的损害。例如计算机运行中电压不稳、使用老化的计算机元器件等问题,都会引发计算机硬件故障。内部原因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质量差、性能不佳等造成的使用寿命缩短,进而引发硬件故障。人为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的拆装、改造所造成的硬件损坏或硬件故障。

3.3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检修

在计算机硬件的检修当中,主要包括常规硬件检查、故障现象观察、硬件插拔替换、系统最小化、软件检测法、以及其他一些检修方法。在实际检修过程中,先断开计算机电源,然后检查硬件是否存在形变、磨损、破坏、断路、烧毁等问题。之后接通电源,观察是否产生异味、火星等现象。同时,检查硬件之间是否存在短路、漏电、断线等故障问题。如果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电路特点,可采用电压法或电阻法进行检查,从而观察故障的直接表现。初步判断可能发生故障的硬件,然后使用完好的硬件逐个替换,从而发现真正发生故障的硬件,并进行更换。此外,还可以利用专用的硬件检测软件,对计算机各个硬件进行检查,从而快速、直观地发现具体的硬件故障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一,CPU故障。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之一,只要计算机处于运行状态,CPU都处在高温的状态。所以对于CPU常出现的故障就是因为过热而导致的相关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应当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CPU工作时的温度:必须安装散热风扇,并且进行定期地清理,确保风扇能够正常运行,起到应有的散热效果;应当安装一些可以智能控制CPU工作和休眠的软件,实现CPU温度的降低;在涂硅胶的时候应当掌握厚度,不能过薄,起不到散热效果,也不能过厚,会与灰尘结合反而影响散热。第二,硬盘故障。硬盘是计算机存储的载体,也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之一,计算机的系统和数据的存储都是借助硬盘来实现的。硬盘故障的常见处理方法为:观察硬盘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指示灯异常情况应当考虑线路连接的问题;在日常运行中,应当定期整理硬盘碎片;对于中毒或者中木马的硬盘分区,应当及时进行硬盘的格式化来处理。第三,内存故障。与硬盘不同,内存并不需要将数据进行永久性的输入、记录和输出,它仅仅起到确保计算机正常、流畅运行的作用。内存出现故障,轻则蓝屏、卡顿,此时通过重启电源等方式就可以解决;重则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此时需要进行内存的插拔或者更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存条与主板需要非常契合的兼容性,当下很多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往往过分追求配置而忽略了兼容性,从而导致各种内存故障的产生。

4 结语

当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不需要掌握非常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和维修技能,但是面对着一些常见的硬件故障应当能够及时地识别和处理,尽可能避免故障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当然,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持续不断的开发之中,各种新的故障、顽固的故障等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分析、积累经验,才能够借助于计算机获得更好的服务,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郝帅.计算机硬件管理与维护探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0):111-113.

[2] 李克锋.计算机硬件全面维护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8):120-121.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教学

现阶段我国各级院校在计算机硬件教学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过度的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这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并没有计算机硬件这一学科,因此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聘请的相关教师也不够专业,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喜欢这一学科,因此其学习热情并不高,综上原因导致了计算机硬件教学的如今的现状。

1 计算机硬件教学现状

计算机硬件教学是计算机课程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因此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教学现状问题突出,其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过度强度理论知识

因为计算机硬件主要讲授的是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因此需要学生首先要认识这些各个硬件,之后才能依据其性能特点来学习其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教师往往都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将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相关的硬件理论,这使得学生厌烦心理也越来越强烈,不愿意上这门课。但是实际上,计算机硬件教学应该更多的偏向操作实践,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因为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基本的的操作,甚至学习的相关理论与计算机硬件无法对应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就业前景。

1.2 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有关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而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或者其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这为提高学生的能力非常不利。也正是因为如此,计算机硬件教学与现实企业需求才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往往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培养,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同时对于刚刚入职的学生来说,也会对其自信心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教学设备也十分落后,难以满足现实的要求。

1.3 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技术的系统性较强,是由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构成的庞大系统。在当前的教学中整体缺乏系统性,忽视教学内容和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一个问题是课程体系不健全,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学资源不足等特点,存在自身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等问题,存在课程名称种类繁多,但是变动性大,稳定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教学缺乏系统性,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本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知识内容是相互交叉和互补的,但是由于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导致这些知识内容缺乏有效衔接,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衔接不够,知识点重,缺失现象严重,这些导致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结构缺乏完整认识,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耐性、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计算机硬件教学水平提高的对策

正是由于计算机硬件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学校以及相关部门都有责任采取措施,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水平,以此增加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如下:

2.1 注重实践教学

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硬件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因为现阶段计算机硬件教师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实践中,因此上述目标并没有完全的实现,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完成,在学生作任务时,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学校有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入到企业或者公司中参与实践,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企业或者公司所需,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以此确保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这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帮助。

2.2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积极建设计算机硬件教学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合适教材。二是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实践教学的内容可分为验证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综合性实践三个方面,验证性实践是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开始试验,测试所需数据,并验证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这是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走向实践的第一步,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二是设计性实践,是通过学生通过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自行设计试验方面,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综合性实践,即学生在炎症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所学计算机技术创新性的进行学习的过程。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知识和技能。一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运用软件的建模能力,对比真实实物建模建立计算机中主板、硬盘等核心硬件,同时完成内部构造,这样能够方便教师授课,同时方便学生使用,使其真正的服务于计算机教学。二是建立虚拟化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设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实验,以及综合课程设计,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实验平台,即在基于构件化的虚拟实验室系统中,学生只需实现核心算法的构件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好计算机硬件理论十分重要,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设置该课程的院校,应该构建出一个优良的课程体系,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教师只有认真的教学,学生才能认真学习的可能,虽然我国在计算机硬件教学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峻,相关院校以及教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争取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继灿,郭麦成,沈疆海,张红民.“计算机硬件”教学与教材同步改革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2]钟乐海,王朝斌,唐新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医院信息科;维护;故障

中图分类号:TP307

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医疗水平可谓节节攀升,使得对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医疗设备的要求也渐渐提高,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对医院信息科的相关工作得以高效率地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工作落实好,才可以提高医院信息科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水平。

1 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的原因

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大多在计算机的日常工作运行过程中,这也是最为常见和棘手的问题,会大大降低医院信息科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1 计算机硬件质量存有瑕疵(内部原因)

有些计算机生产商家在计算机硬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或是技术不过硬,或是针对目标群体不同,或是工人自身原因等,使得计算机硬件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涵盖计算机硬件的内部元件性能不好、计算机硬件制作材料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计算机硬件的生产技艺不精细等,均会使计算机硬件设备接触不良,从而会造成各个元件之间的线路出现断路、短路或其他故障。此外,当计算机硬件中的相关部件已达到或超过使用期限范围时,同样会出现故障。

1.2 外部环境引起的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除了计算机设备自身原因外,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外界温度较高时,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空气中湿度过大时,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电路元件也会造成损害;计算机硬件设备处于超负荷长期工作状态下、电网电压处于不正常状况时、供电情况、电磁干扰以及灰尘等,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

1.3 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计算机硬件故障

对计算机设备的操作习惯各有不同,有些会习惯于对计算机设备带电插拔,或是因为对计算机设备的操作水平有限,引起的设备之间错误的插拔方式,这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同样构成恶劣影响,此外,还包括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到的剧烈震动和颠簸、对设备进行不正确的乱拆乱装或其他意外因素对计算机硬件设备造成的故障或损害。

2 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障

医院信息科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离不开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的分析和排障环节,除了要遵循相关原则外,还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懂得针对不同计算机设备故障采用不同的故障分析和排障方法,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计算机硬件设备排障法的相关原则

(1)先软件后硬件原则。即先考虑诸如系统注册表损坏、硬盘主引导扇区损坏、BIOS相关参数设置不当等软件方面的因素,后考虑计算机硬件设备方面的因素。

(2)先系统后主机原则。即优先考虑由鼠标、键盘、打印机、显示器等引起的系统信息报错因素,再考虑计算机主机因素。

(3)先电源后其他原则。计算机设备维持正常运行的保障就是电源,要先考虑是不是由于输出电压导致电流不正常、电源功率不足等电源因素构成的计算机设备故障,再考虑其他部件因素。

(4)先简单后复杂原则。事实上,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故障并不多见,因此,在实行排障法时,应该先考虑简单因素,如线路连接问题、插卡连接问题等,再考虑其他复杂元件引起的故障因素。

2.2 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法

在计算机设备的故障排障和检修中,除了要遵循先软件后硬件、先系统后主机、先电源后其他、先简单后复杂原则之外,还要注意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其中,常见的方法有替换法、排除法、观察法、测量法、最小系统法等,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抓住故障本身,并做到及时排除。

(1)计算设备初步启动时,若电源指示灯工作正常,但是计算机的显示器却没有显示出任何信息,且伴随着“嘀…嘀…嘀…”这样的连续性的报警声,就可以大概判断出是内存方面的故障了。

(2)还有一种与内存方面的故障类似的故障,那就是显示卡出现的故障。当计算机设备出现显示卡故障时,计算机设备会发出“嘀”声,只不过显示卡故障下的报警声形式是“一长两短”。

(3)当计算机设备的CPU发生故障时,电源指示灯会正常工作,硬盘也会正常运转,且伴随着计算机设备启动,不存在任何性质的报警提示或信息显示(一般情况下)。

(4)在已经按下计算机设备的电源开关情况下,若机箱电源指示灯并没有正常工作,且风扇也没有正常转动,伴随着无声音现象存在,大概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发源地在电源上。

(5)有些计算机设备会因为相关软件设置不恰当,导致计算机硬件无法正常运转,这便需要对软件的相关参数进行重新更改和设置。

(6)有些计算机明明运行正常,但不一会就会毫无反应,出现死机现象。对于计算机死机故障的排除,可以从病毒、元件热稳定、部件接触、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着手,因为计算机在遭受到病毒侵袭、元件热稳定性不佳、部件解除不良、软件冲突或者硬件不兼容等原因,均会出现计算机硬件运行故障。

3 医院信息科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重要性及举措

很多医院信息科的操作人员认识不到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平时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没有必要,导致了只有在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才想到日常维护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传统观念,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虽然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并不完全出于人为原因,但是实际操作人员日常对计算机设备的操作却与计算机设备的寿命长短与否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责任。这一点在医院信息科尤为重要,医院信息科的操作人员应该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力度,避免出现医院相关信息的通融故障,影响到医患关系甚至是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医院信息科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力度是相当有必要的。

现阶段,医院队伍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医院中医学人才济济,但是却缺乏对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较高的计算机专业队伍的建设,使得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时,很难及时排除。基于这一关键原因,医院应该从实际出发,首先,构建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设备维护机制,外聘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及时对计算机设备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归档;其次,建立一整套计算机维护和保养及机制;最后,对医院信息科操作人员进行定期抽查和培训,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宣传力度。

4 结束语

综上,随着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和渗透,医院信息科的工作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进步利发展,改变了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医院信息科有必要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及时保养,才可以促使计算机的故障期间隔时间加长、降低检修费用,以达到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的目的,从而为医院的医疗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邵凤.医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8(09).

[2]宗原.计算机硬件维护保养技术探讨[J].企业导报,2011(13).

[3]黄伟,冯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0).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硬件基础; 实验环节;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03-02

《计算机硬件基础》是非计算机类各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二层次的课程[1],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军的许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控制,如何培养出符合部队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学员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使他们能够将计算机硬件知识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将来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为装备服务。

1 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

目前学员普遍存在着重视软件技术轻视硬件基础的情况,由于软件教学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且实用性强,可以做到现学现用,有立竿见影之效果。而计算机硬件知识从客观上来说存在不直观,讲述起来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困难的现实。所以不论是教员还是学员对软件技术的重视程度都要远远高于硬件技术。

1.2 内容落后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材是以8086为平台来对微机原理知识展开讨论的。现在的学员们从第一次使用微机时,就是面对的Pentium机,他们对这些过时的微机知识非常困惑,不认为是在学习微机硬件知识,仿佛是在学习历史,感觉所学离他们太遥远了。而对于他们整天使用的Pentium 机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却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导致了学生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微机和在实验室使用的微机都是Pentium,而课堂上讲得却是8086,不能学以致用,课堂上的微机知识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3 实验环节不足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为了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必须有专门的实验教学。而现在的硬件教学,在实验环节上,只把重点集中在汇编语言的上机调试,因此学员在学习相关章节的硬件知识时,理解困难,学习效果不好。经调查,大多数学员认为该课程难度大,抽象,不好理解,因此没有学习兴趣。实际上,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员无法真正理解某些知识点,特别是一些硬件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硬件知识存在不直观,讲述起来抽象、枯燥,教学方法可视性和直观性差。该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员为中心。主要表现在教员上课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2],即教员从头到尾一讲到底的教学手段,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员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但造成学员被动的吸收知识,不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改革方法

2.1 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采用与软件教学内容相统一的,能够反映当前微机领域内硬件新技术、新成就的教材。目前,流行的系统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中的绝大多数是以Pentium为平台开发出来的。因此计算机硬件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以Pentium为平台[3],对微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进行系统地描述,以使学员既学到常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知识,又学到软件的载体――先进的微机硬件知识。这样,学员的计算机知识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统一,所学的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才能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结合新教材,要改变教员和学员“重软轻硬”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硬件在计算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逐步协调学员的知识结构。这样学员才能从硬件和软件上全面掌握计算机知识。另外,由于Pentium机结构复杂,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所以在教学内容展开时,仍要以8086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Pentium机的组成和采用的新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到循序渐进。更新内容,并不意味着8086就一无是处,毕竟Pentium机也是从8086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它仍是基础。另外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内容的分析,非重点应鼓励学员自学。

2.2 增加实验环节

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使学员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亲身实践,加深对硬件知识的理解。由于硬件实验室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投入较大,可采用目前正兴起的虚拟网络实验室的技术实现,可大大较少投资,起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在实验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上应遵循:既要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实验教学中除常规的验证性实验外,还要增加大量的设计性实验内容。

2.3 改进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桥梁。针对硬件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以下方式:

(1)启发式授课

由于计算机是学员非常熟悉的工具,所以在课堂上教员应有计划不断地以启发方式提出问题 、设置疑难,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积极思考[4],在思考中获得知识,从而有效地将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结合起来。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将平日所接触的计算机跟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课程中涉及较多的软、硬件知识,在实际中用处很大。教员应该通过实际问题来激起学员对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员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存储器扩展原理时,可将日常生活中内存的升级问题抛出来,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8254定时/计数器时,可与家电中的定时功能联系起来,使学员觉得学有所用。同时应适当补充当前计算机中采用的最新技术,进一步拓展学员的知识面,也利于激发学员兴趣。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既利于知识的表示,又可以吸引学员的眼球。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动画技术、动态模拟、图形等手段,使课件能形象地表述教学内容而且极具吸引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4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员应该以提高学员的思考、探索、研究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员要及时把新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员,并让他们接受,这决非易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这要求任课教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技能水平,而这些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此,教员面临着新形势下新的挑战,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不断充实自己,将前沿新知识渗透、融化、拓展到教学中去,努力做到教学、科研、实践齐头并进,对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研究,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常教常新、常讲常精”。除此之外,学院也应主动给年轻教员提供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并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2.5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一个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员灵活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各部分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另外本课程还需学员掌握一定的汇编语言编程能力,可对一些可编程芯片进行编程。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改变以前的通过笔试单一考试,而采用笔试、上机实验两种方式,这除了考核学员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学生的最后成绩由笔试、上机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综合评定得出。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提问及实验报告等得出。

3小结

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适应我军需要的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军越来越多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配备,对青年军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从根本上为学员打好基础,关键就是从计算机基础课程上下工夫,使学员能够有一个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铺垫,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邹逢兴,陈立刚.计算机硬件基础(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杨颖秀. 教育管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 组装 维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68-02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操作流程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技术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在计算机正常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因此,用户应当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定期维护,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流程进行安装,以此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提供最大的保证。文章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用户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帮助。

1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形式

计算机主要是由软件和硬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要想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对计算机硬件的正确组装,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1)在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中,CPU和内存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用户应当对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形式,给予高度的重视。在CPU和内存条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将其安装在主板的上面,在将主板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内。

(2)光驱和软驱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硬件系统。因此,在对光驱和软驱安装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将光驱安装的位置,和机箱板所在的位置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将硬板的正面处于向上的位置,并且计算机的接口部分处于相对的位置。

(3)主板是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硬件。那么计算机硬件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地保证CPU和内存条全部安装在主板上,并且将其安装进行有效连接。但是,在对计算机主板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将主板和底板处于平衡的状态,避免发生混淆的状态,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数据线是整个计算机组成的最后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安装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对现有的数据线,进行全面区分,并且根据对应的形式,进行全面安装。但是,在数据线安装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将数据线,进行全面梳理,避免因为受到其他物体的影响,导致数据线表面发生破损和破皮现象,从而保证了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2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技术形式

2.1 加强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2.1.1 将机箱安置在合理的位置

在计算机组装结束以后,应当将计算机平稳地安置,避免产生较大的振动。因为,如果计算机长期处于振动的状态,就会导致CPU在散热的时候,磁盘和磁头会很容易被划伤,一旦这样的现象发生,后期维修的工程将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计算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机箱应当长期处于平稳的状态,以此保证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2.1.2 提升计算机机箱的通风性能

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机箱的散热程度是导致故障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全面加强机箱的散热能力,保证机箱不会受到任何物体的阻挡。另外,人们在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机箱放置在通风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以此增加了机箱的通风性能。

2.1.3 注重对计算机磁盘的清理工作

要想有效提升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对其磁盘的清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维护的过程中,要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杀毒,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毒侵入,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2.2 避免黑屏现象的出现

在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对黑屏现象的发生,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维护的过程中,用户应当首先检查电源线是否存在着松动的现象。同时,用户将电源和主板进行连接以后,应当将计算机进行重新启动,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其他硬件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在对计算机维护的过程中,用户应对内存和显卡进行全面检查,若是存在着接触不良的现象,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以此提升计算机的使用性能。但是,若是显卡出现了问题,用户应当进行及时更换,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2.3 硬盘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硬盘是计算机硬件设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好硬盘是至关重要的。关于硬盘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保持硬盘的环境卫生,不能把计算机长期放置在潮湿、灰尘、粉粒严重超标的环境中,因为这样会使更多的污染物吸附在主轴电机内部以及电路板的表面,而且电子器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同时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温度一般在23 ℃左右比较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从而造成硬盘电路元件短路或者失灵。因此,作为计算机用户,应该尽量避免把计算机搁置在潮湿度和含尘量大的地方,同时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从而造成对硬盘不必要的损伤。如果由于自行拆卸硬盘外壳而导致故障时,应该及时交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其次,就是要注意硬盘的防震工作,因为硬盘在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属于一种高精设备,特别是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如果发生较大的震动,就会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从而导致硬盘的损坏。因此,在计算机维护和修理时一定要尽量减少震动,以免由于用力过猛造成硬盘不必要的损伤。最后,就是计算机用户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使用与整理硬盘的好习惯,注意硬盘的分区不同而进行合理使用和存储,对于存放系统文件的分区要尽量少存放其他文件。同时要注意利用最新的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硬盘的破坏。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信息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计算机故障率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计算机用户来说,计算机本身是一个比较精密和复杂的产品,如果计算机用户正在工作时突然出现各种软硬件方面的故障,这无疑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够明白计算机的组装知识和基本的维护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时在关键时候还会为自己挽回不小的经济损失。文章对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护技术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只有按照正确的安装流程,对计算机进行安装,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的维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避免其故障的发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春峰.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4(8):34-35.

[2] 洪育琼.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311-312.

[3] 马钊.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技术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1):130.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36-02

根据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具备三大专业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及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1]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就是培养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块。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大部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必备知识,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考试课程。以上充分说明了硬件课程体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调整是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缺乏系统性

硬件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虽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但从属于统一的体系结构,存在一定的层次衔接关系。而很多高校在设计硬件课程体系时,受传统的“重软偏硬”思想的影响,盲目加大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学时,将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课程孤立地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忽略了硬件类各门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不考虑内容的衔接与整体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孤立地注重一门课程的完整性,不重视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的交叉关系,不注重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打下铺垫。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程,有些高校不得不增大该门课程的教学学时,但竟没有开设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数字逻辑”。而另一门前导课程“汇编语言”甚至安排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后教学。课程体系结构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脱节,知识点孤立,一些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学生的畏惧心理

硬件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在掌握抽象概念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应用验证。[2]而软件课程只需要一台PC机,学生就能在课后对学习内容通过编程验证,采用直观的方式完成作业和复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院校过于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大赛,无形中就让学生以为只要具备程序设计能力就达到了计算机学科人才的要求。因此学生对硬件课程不重视,孤立地记忆各个知识点,仅仅为了参加考试修满学分才学习,一提到硬件课程就头疼,产生畏惧心理。

3.课堂教学效果差

在硬件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制订的不合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内容陈旧,教材的更新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思想未能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而且现在高等院校课堂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上课所用的教学课件仅仅就是教材的重复,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纯粹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教学,通过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把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针对性不强,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孤立的知识点,无法抓住硬件课程的精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学生无法对计算机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4.实践教学的误区

由于大多数高等院校由于经费不足,计算机专业实验设备的投资更偏重软件类课程,而硬件课程实验设备前期投资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高,课程体系中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由于实验设备的缺乏,更多的是将这些实验课程安排到电信系来开设,直接导致理论教学同实验教学的脱节。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也仅仅是在实验箱上完成,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连线图,学生只需要动手插上连接线,拨动几个开关,通过指示灯的亮和灭记录下结果就行了。[3]而且安排的实验全部是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探索和实践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是以“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为本,创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时,院校要及时关注当前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和自身特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色,才能让学生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优化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结构

(1)修订教学大纲。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及时修改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在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组织承担硬件教学课程的教师理顺该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和内在联系,有效地整合硬件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将多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重新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学时,避免课程教学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还可以增设“硬件工程师培训”“嵌入式工程师培训”等硬件类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分析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以及授课老师的集体交流,拟定出一套能充分体现硬件课程系统化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可以将技术落后以及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删除,并及时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前沿和最新成就补充进来。

(2)编写适用教材。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硬件教材,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深入显出的方式分析抽象的原理,并增加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深入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过程更连贯,教学效果更好;并完成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该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做成是复制教材内容的PPT文档,要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要采用多种形式来演示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如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来动态演示辅助教学,还可以采用FLASH动画效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除对硬件课程的畏惧心理,充分调动起学习硬件课程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更高。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硬件课程,还可以编写该课程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帮助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

(3)建立教学网站。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硬件课程网站,分模块将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以开放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能及时补充学习内容,获取更多的新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动向,并通过在线交流来实现师生间对一些核心知识点的探讨。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网站提交作业和设计报告,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在该网站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4)建设课程试题库。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以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严格遵循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科学建立起各门硬件课程标准化的试题库。并且要动态地更新试题库,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整个考试过程,真正实现“考教分离”。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按要求将重难点讲清楚和透彻,避免考试前透题,以及改卷时送“人情分”。

(5)注重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不能仅仅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要切实把实践教学贯穿整个硬件课程体系当中,严格遵循实验教学大纲,编写规范的实验指导书,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引起学生对硬件实验的重视。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一般硬件实验设备的投资比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也比较高,可以建立起硬件虚拟实验室,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创新潜能的机会。像“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将一部分验证类实验在实验箱上通过连线完成,设计类和综合类实验可以在计算机上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采用EDA技术,应用Multisim、Proteus仿真软件、VHDL硬件描述语言,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创新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硬件设计大赛、电子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硬件课程体系特色教学团队建设,调整师资结构,通过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建立学科带头人、师范教师与骨干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及时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进行修改。注重教师的培训,对新进教师采用导师培养制度,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外学习培训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能获取该学科的最新技术。鼓励教师以团队形式申报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

三、结语

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考核方式、教学模式与手段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近两年在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推行新的硬件课程体系以来,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采取了合理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教学大纲、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实验室等多项措施。从教师和学生提交的问卷调查表以及硬件课程考试成绩统计等数据来看,获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对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在“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各类竞赛和创新实验项目成绩比较显著,就业率也得到了提高。从毕业生就业的回返调查来看,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实践证明对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付龙,齐学梅, 罗永龙,等.创新能力驱动的层次化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3,(2):40-42.

[2]吴卫江,赵建辉,刘博.也谈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1):28-31.

篇9

关键词:硬件维护;维护原则;计算机;维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07

计算机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计算机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显著的帮助,在各个行业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都受到了重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我们都知道是有限的,日常应用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更是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计算机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对计算机的性能方面来说硬件的损害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我们应该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常识。

1 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

1.1 检测到位,保持环境清洁。18-30°C之间为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加速器老化,让计算机受到损害,从而对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便于调节温度,应该将计算机放在空气流动或易于通风的地方,最好房间内有安装空调。此外,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尽量不要放置计算机,显示器上的荧光物质对阳光照射较为敏感,同时这类地方的温度也容易升高。

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应保持40%-70%之间的湿度。过分的干燥会诱发错误信息,容易产生静电,严重的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而过于潮湿则会让计算机表面结露,引起电路板上的触电、引线、元器件发霉锈蚀,导致短路或断路。所以,最好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能够将房间中的湿度保持在满足计算机需求的范围内。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要尽可能的避开水或者是其他液体的侵蚀,要尽量保持干燥。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为了保持机器的干燥,只要要每周开启计算机两小时以上,这与保养其他电器产品基本一致。由于较差的工作环境而引起的设备故障并不在少数,在进行故障检查时,应该先清洁干净机内,首先要排除污染等引起的故障,然后在进行手动检测。

1.2 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对于维护计算机硬件设施来说,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要以预防为主,绝不是在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那么简单的事情。只有养成养好的使用习惯,计算机的性能才能一直趋于稳定,寿命才能得到延长,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方便。如果将计算机硬件比作是人的身体,那么出现故障时最忌讳的就是乱投医。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养问题,那么往往一旦出现问题都是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进行处理时非常麻烦。所以,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应该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性治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具备一定的常识。在雨雪天气,尤其是在打雷的时候为了避免雷击,应该避免上网;在使用软件时,不要轻易使用盗版软件,要尽量使用正版软件;为了便于计算机散热,应该将计算机摆放在靠近窗口或其他通风位置;确定暂时不使用计算机时才可将其关闭,尽量必要计算机过于频繁的开关机。

(2)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比如说,为了有效延长计算机电源的使用寿命,在开机时,我们要先开电源,然后等一段时间后再启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电源为110V,而目前国内的家用电源众所周知为220V,如果刚开机就让电流直接进入系统,容易突然增大接入的电压,造成电源过早老化。主机上的开关一般在正常关机时尽量不要使用,尽量使用系统关机,当然在如电脑死机等情况下除外,这样对于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杜绝引起火灾隐患,以及节省电能,在使用完毕计算机后,在关闭电源后尽量也拔出电源插头。

2 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方法

我们要具备计算机应尽维护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习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2.1 确定计算机故障。维护者在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时,为了更好的确定计算机的故障原因,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是需要掌握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修复计算机故障。插播替换法、电路检测、直接观察法等排除计算机故障的方法有很多种。

在其他的计算机上安装维护者认为存在故障的部件进行检测,这就是所谓的插播替换法;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表面维修者通过检查,查看是否有磨损等痕迹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直接观察法,不过这需要维护者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通过电路、电流等数据的观测判断计算机的硬件是否有问题存在,为电路检测法。

2.2 具体维护硬件设施的操作方法。

(1)维护计算机显示器。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消磁,这是维护计算机显示器的基本。所以,为了防止消磁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尽量将电视、手机等具有较强磁性的物品远离显示器。为了保证显示器的长期使用,我们要将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等都调节到最恰当的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适当的清理显示器上的灰尘,要注意显示器的清洁工作。

(2)维护光驱。光驱极易受到损害,光驱的维护需要仔细对待,启动时不应强行打开,最好是利用系统打开,对光驱的操作应该轻缓。

(3)维护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机是重要的构成计算机的一个部分,其主要包括:CPU、声卡、主板、显卡等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有效对主机进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在对主机进行维护时我们应该注意:应尽量保障不要频繁开关机,在必要时如果需要快关机,那么也应该保证30秒左右的时间间隔。最好在关机的过程中使用系统关机而不是直接关机,这样可以防止数据信息的丢失。

(4)维护计算机硬盘。作为数据存储中心的硬盘,是重要的计算机组成部分。所以,在保证在日常工作重不频繁的开机和关机意外,还要注意病毒防护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安装正规的防火墙及杀毒书简,此外,为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对于较为重要的文件要进行备份。

(5)维护鼠标和键盘。不能过于粗暴的使用鼠标和键盘,对于鼠标和键盘按键的弹性来说过度用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此外还要注意键盘尽量不要进入液体和杂物。

我们应该掌握维护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维护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计算机硬件设施。对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硬盘等设备按照顺序进行维护和检查。对于计算机的鼠标、光驱、键盘等部件我们也应该注意维护。为了让计算机更好的为我们提供服务,更好的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全方位的保养和维护。

3 总结

计算机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重要的辅助工具。所以,可以说对计算机能否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对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硬件性能高低,不仅会对自身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也会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凯宏,臧雪柏,赵焱.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

[2]李克锋,高飞.计算机硬件全面维护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2,8.

[3]齐志亚.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J].硅谷,2010,5.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动画演示;化整为零;以教促学

在当今世界,以高速度、多核为代表的处理器芯片层出不穷,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产品不断涌现,这给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再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采用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和分层次分级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1 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1)理论知识抽象,难以阐述和分析。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主要讲授与计算机相关硬件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方法。由于计算机硬件非常小巧,无法将其作为实物进行现场展示,同时,内部采用先进技术,难于理解,因此,造成了相关课程存在理论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衔接,相互独立。

教师在理论课上只把理论知识讲授清楚,无法与对应的实践教学联系起来,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无法衔接的问题。众所周知,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点,必须让其做好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并且同时开动脑筋才能对课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有收获,否则,就是让学生走马观花,浪费时间。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创新能力差。

由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抽象,能够动手进行开发应用非常困难。因此,学生会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产生“学了到底有什么用”“还不如学一两种软件编程语言更加实用”的想法。于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做实验的时候应付了事,不自己动脑筋,更不会去创新和摸索,从而引发自主创新能力差的问题。

2 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讲授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有公式推导、逻辑分析,内容上不相同,形式上也不一样,那么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特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基础性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性使用,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更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包含的内容如图1所示。

1)动画演示。

针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中的抽象问题,如芯片的内部结构、机制的工作原理等,尽可能多的将其做成Flas,或者三维模型,让课堂讲述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尽可能动起来,让学生看到的不再是生硬的文字描述,而是与之对应的动态的流程演示。这样展示后,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形象、直观,问题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的中断机制时,如果仅从概念上讲授,学生一定会感到比较枯燥,而且难以理解,无法建立对新鲜知识的好奇感。因此,笔者没有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描述,而是将一个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中断过程,制作成一个Flash小动画,将中断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分别依次表达出来,使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变成一个按时间发展的小故事。同时,又将计算机中断方式与其他的控制方式进行对比,用直方图或饼图的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其中的规律以及使用它的原因,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高,有的甚至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按照这种动画演示的方式自己表现出来,这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化整为零。

谚语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笔者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教学实施之前,有很多学生说:“计算机硬件真难学”“计算机硬件就是一座罗马城”,都感觉自己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从而望洋兴叹,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为了消除他们对此课程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充分感受计算机硬件的乐趣,笔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比较难懂、复杂生硬的地方进行化整为零的分解。将一个难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同时使难度呈阶梯式增长,慢慢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上楼梯。当将若干个简单问题全部解决后,一个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时,如果将一个大的硬件框架展示给学生,势必会给他们带来复杂生硬的印象,而且知识内容繁多,无法同时全部理解。因此,笔者将计算机硬件从功能上进行分解,如可以分为CPU、总线、存储器和外部接口设备等,也可以继续分解下去,让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问题,变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小问题,逐一进行详细阐述,配合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当所有的小知识点讲解完成以后,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完整结构也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就相当于将一个大馒头掰成很多小份,让学生一口一口吃,最终把大馒头整个吃下去,却并不感觉难以下咽。

3)类比。

在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概念生硬、机制难懂的现象,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中,类比教学法非常有用,将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生硬问题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切身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分析。由于他们能够理解身边事物的规律,借此也能类比理解相同原理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例如,在讲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时,可以将存储单元类比成二个个小房子,每一个房子有一个主人,主人可以进入也可以出去,将其对应为存储器的写和读。由于存储器的寻址非常复杂,机制繁多,我们可以将其对应成房子的门牌号:寻址就是找门牌号。门牌的编号方式就是存储器的编址方法。这样,学生感到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居然和自己身边的房子联系起来了,只要能够正确地找到需要居住的房子,自然就能够找到存储器的地址。

4)案例。

一系列复杂的知识问题如果仅靠生硬的文字和图形进行描述,教学效果未必会很理想。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综合性案例进行辅助教学。由于案例里面包含了和理论知识类似的基础性知识,因此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只要学生理解了案例,自然就比较容易理解与之对应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中的定时器接口芯片时,可以使用“神州九号”火箭发射的教学案例。火箭发射过程中需要用到计时功能,尤其是发射前最后30s读数时间,正是大家最关心最紧张的时候。在课堂上可以播放火箭发射案例的视频,让学生充分地感觉到定时和计数工作的重要性,并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通过该案例,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定时器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

5)以教促学。

“教是最高形式的学习”,这是笔者长期作为教师所深深体会到的。如果一个人可以达到“教”的水平,就代表他一定学习地非常透彻,非常好。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让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将计算机硬件体系中几个小的知识点分配给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学习过某一知识点一段时间后给全班学生讲授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这种方法会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对待学习,大大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学生不仅乐于其中,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等很多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3 分层次分级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层次和自身特点完全不一样。我们绝不能按照一个层次的标准进行教学,这样做只会满足具有生态分布特点的所有学生中的一部分达到教学目标,而其他大部分的学生却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分层次分级教学。

1)分层次分级原则。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级: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为A级;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教学要求的学生作为B级;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授课内容的学生作为C级,如图2所示。

2)分层次分级的教学目标。

针对A级学生应该抓住基础、促进巩固,只要求其掌握课程规定的重点内容即可;针对B级的学生应该抓住深度、融会贯通,要求其除掌握重点内容外,还应适当对与重点有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融汇和延伸;针对C级的学生应该立足前沿、拓展思维,要求其除了掌握重难点内容以外,还应加大学科的宽度和深度,以拓展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底蕴。

3)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学针对面不仅是某一级,而是让各层次各级的学生接受起来都不觉得困难。对于基础性的内容采用“低起点、多台阶、多反馈”的策略,在方法上要“精讲多练、多反复、多联系”;对于应用性的内容采用“慢变化、重能力、勤反馈”的教学策略,在方法上要“学讲结合,合理兼顾”;对于拓展性的内容采用“多启发、重创新”的教学策略,在方法上要“适当讲解、兼顾自学”。

4)分层次分级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进行分层次分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针对A级学生要尽可能采用动画演示、化整为零和类比的教学方法,将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其较为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在进行相对较难的知识内容教学实施时,可以尽可能多的采用化整为零和类比的方法,将较复杂难懂的知识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小的知识块。同时,将抽象的问题与日常熟悉的生活事物类比起来,引入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事件作为教学案例。

针对B级或C级学生,可以创设一些合作课题,让其进行协作和交流。其中,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主题,为学生创建一个场景,通过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自信心。但是,根据每一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题难度要适中;讨论分组也需注意人员搭配,保证每组都有一名C级学生;教师需要根据讨论情况分阶段进行小结引导,控制讨论进程,保证讨论效果。另外,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达到了B或者C级学生的自学水平,就可以将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其进行相关内容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在准备好后上讲台给大家讲解,达到以教促学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