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理念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为研究目标和使命。然而,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研究模式明显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渐行渐远。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以Seligman为发起人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活力与美德。积极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旧模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家倡导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价值,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以Seligman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6个维度的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如好奇心、真诚、勇敢、爱、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普遍存在,主要是通过实现和激发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形成。
3.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提供的最优支持。最优支持环境的特点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所以,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科学有效的学校、有高度责任感和良知的媒体以及社会机构等。
二、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而创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是指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积极美好的人生的教育活动。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教育重心不再放在诊断和消除痛苦上,而是采用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和障碍,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顺应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
1.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
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重矫治,轻发展”的目标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防治,而对学生心理的积极面关注不足。传统心理学在纠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疏忽了心理学的最高使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个体具有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和勇气,自然而然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品质作为教育重心,即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特殊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中,尽管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能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形成乐观的心态,具备积极的的眼光,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战胜挑战。
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教育内容多是以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为主。这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极其不适合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本来就有生理缺陷,这种对消极的浓重渲染极易使特殊儿童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不断的消极暗示引起更加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阻碍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特殊儿童亦是如此,他们跟正常儿童一样,也具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生长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具体来说,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积极的归因方式,灵活的、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发展性的看问题的眼光等;(2)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情绪智力为主,如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力等;(3)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我决定,勇敢,坚持,自律等;(4)积极的人际关系,如真诚,友善,宽容,爱和团队精神等;(5)积极的自我概念,如自我悦纳,自我效能感等;(6)积极的习惯,如积极的生活习惯(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6)积极的心态:包括感恩,希望和乐观等。
3.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和方法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再加上教育内容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基础教育探究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极被动而大打折扣。与之相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铸就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主张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特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设计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也在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愉悦,并逐渐自觉形成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不仅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价值观辨析、小组讨论、认知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卫生值日、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文体活动(朗诵、舞蹈、歌唱、绘画、体育等表演及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亲子郊游、家务劳动)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感恩的培养为例,可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视频欣赏(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为主题)、小组交流(说说父母对你的爱)、问卷调查(你对父母知多少)、小组讨论(如何回馈父母的爱)、制作感恩卡(写出对父母的爱)等为活动内容;也可通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还可以是家务活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提供爱心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方式,均注重学生的主动反思和领悟,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与自己对父母的回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促成他们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篇2
要强化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就必须认清和处理好下列关系。
一、认清心理品质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什么是心理品质?广义地说,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地说,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个心理因素。
智力因素与心理品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的说,它们同步发展时相辅相成;不能协调发展时,二者彼此干扰。心理品质积极影响智力因素发展,这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的发展,避免负迁移的出现,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努力使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对智力因素发展起到促进、补偿、定型三个积极作用。
二、认清培养心理品质与培养21世纪人才的关系
有人认为智商高的人才能成为人才,因而把培养的重点目标局限在“聪明儿童”“超常儿童”身上,其实,这些小学生将来能成才者,大都具有“兴趣广泛、专心致志、好学不倦”等个性心理品质,而绝非紧紧是智力好。“超常儿童”仅占出生人口的1%,绝大多数小学生智力都在中等水平。如果他们的心理品质发展得好的话,也是能成才的。在日常生活及教育实践中,一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很好的小学生最终未能成才,而一些智力水平中等的却能成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两者的心理品质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促使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优良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智力的加速器,使之持续发展。反之,纵然有超人的智力,但会因性情浮躁、缺乏毅力、虎头蛇尾而一事无成;聪颖的才智会因为意志薄弱而丧失目标,高超的能力会因为心地自大而断送前程。因此,要把小学生培养成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品质。
三、切实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心理品质
认识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认识是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实施培养小时心理品质工程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因为,培养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品质,或改变一个人的个性,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心理品质的发展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会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及各种人际关系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立体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首先,教育者,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调查研究,面对现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认识和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在实践中积极贯彻执行,要完成观念向实践的转化。其次,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全力携手,和谐共进,在发展小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促使他们智力因素与心理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同时,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教育工作者都应时时、事事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以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小学生。
2.强化熏陶感染,使认识内化为行为准则
除了开设和上好“心育课”,充分发挥“心灵驿站”“绿色互动网站”“知心姐姐信箱”的心理疏导作用外,还要在学科教学中,课外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中,课外读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心、羞耻心,以及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使他们在熏陶和感染中,把认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准则。
3.重视实践教育,把体验转化为品质
接触实际,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因为,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才能深化认识,锻炼意志,培养兴趣,提高与困难作斗争的能力,也才能体验到与困难作斗争后取得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在实践中,在他们亲身经历的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动腿,不断积累,丰富生活体验,使好奇心逐步由不切实际到切合实际,由外部到内部,由现象到本质,不断提高其认识水平,使好奇心同探索研究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小学生心中从小播下创造和求实的种子。
4.优化家长素质,搞好家庭教育
篇3
关键词: 班队工作 快乐向上 和谐环境 心理疏导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也是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老师,班主任如何在班队工作中培养小学生快乐向上的心理品质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在近二十年的小学班队工作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粗浅谈谈。
一、开展多彩班队活动,培养积极快乐心理
活动是人的基本需要,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有必要根据队员的年龄特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设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体验成长的快乐。
例如在生活富足的今天,许多学生抵不住诱惑,经常光顾小卖部,玩具、零食等想买就买,随心所欲,甚至在生活与学习用品中出现攀比心理。虽然学校经常利用晨会课、校广播站、黑板报等进行宣传,班主任老师也常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绿色生活,节约用钱,但收效甚微,如果强制管理,又与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悖。为了遏制这种行为,这时班主任老师有必要设计相应主题的班队活动,如《低碳生活 合理消费》、《绿色生活 储蓄快乐》、《关注贫困 感恩生活》、《手手相牵 分享温暖》等。学生在有效实践参与活动中,初步形成金钱意识,逐渐养成节约习惯,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在了解贫困的存在后,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积极态度带来的快乐心理。
又如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错误行为的纵容往往造成孩子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目无尊长等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审时度势,设计《妈妈,您辛苦了》,《爸爸,我爱您》,《奶奶,您请坐》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队活动中看到长辈们工作的辛劳,在角色互换中体验长辈们照顾自己的不易,在互相交流中懂得要做一个长幼有序、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再如结合重要节日开展相应的班队活动,《关注睡眠,保护眼睛》的爱眼日主题活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日主题活动;《党是阳光,我是花》的建党日活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所掌握的社会技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直接经验,最重要的是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保持乐观向上心态,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卢勤说:“怎样让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攒一笔财产,不如培养他们从小有个积极快乐向上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一)乐观积极的心态,营造宽松和谐氛围。
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如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宽容爱生、幽默风趣等个性,会带动感染班级学生的情绪,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易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促进班队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学生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班队工作顺畅,育人效果显著。
(二)主动向上的心理,挖掘共同管理力量。
积极心理学中快乐向上心理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快乐向上的愿望和积极的力量。班队工作中抓住积极心理学中的这一点,以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共同管理班级。例如在学校卫生、学习与纪律的“三项”评比中,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被重视,可以给学生“加官晋爵”,使他们产生责任感,达到自我教育。如卫生工作里有讲台长、窗户长、花木长等;学习方面里有作业代表、疑难题代表、导读代表等;纪律管理里有出勤督导、早操督导、课间督导等。学生在信任与使命中感受到激发积极情绪,乐意为共同管理班级奉献力量,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快乐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制订心理辅导计划,疏导情感行为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指出:“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产生的情感或行为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工作中制订心理辅导计划,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适应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一)普及心理知识,启迪自我教育。
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老师的心理知识得以普及,方能启迪学生自我教育。
(二)组织心理训练,磨炼心理品质。
班主任老师在班队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磨炼学生心理品质。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倡观看《猫和老鼠》,引导学生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培养学生友善、仁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安慰不开心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等。
(三)正确对待困扰,及时疏导障碍。
据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小学生犯有不同项目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使得专家对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和改善措施达到刻不容缓的程度。造成小学生心理困扰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生理原因等。如残缺家庭易使儿童表现像焦虑、冷漠、自卑、等消极情感;双亲不和,父母长期的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行为。疏导措施如引导家长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包括实物、语言、心理和人际环境),如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影响少年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班队工作中注重让学生心理得应有尊重,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卢勤.好父母好孩子――卢勤30年家教精华[M].渡江出版社,2005.
[2]张海茹.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15.5.
篇4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简析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学校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农村小学里,约有1/4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不思进取、受挫力差、骄傲自满、失去自信等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不但严重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涉及到知识基础较差的学困生,也波及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帮助学生矫正,当学生陷入心理危机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其教育行为亦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1. 让课堂传递爱心。
我的教育格言:
(1)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
(2)缺少爱的课堂不会是高效的课堂;
(3)缺乏爱心的教师永远不会成为合格的教师。
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中云:“亲其师信其道”,这一语竟道出了关爱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我们施教的对象是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处处为了学生,不关注学生而取得教育的成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事实表明:只有爱,才能唤醒学生迷失的心灵;只有爱,才能使学生亲近于教师,热衷于学习;只有爱,才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乐于接受。
温馨的课堂,萌生着爱;亲切的话语,表达着爱;和蔼的笑容,包含着爱;温情的眼神,传递着爱……
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我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由于这个小组的组长没有做好明确的分工,而使有的学生存有不满情绪,导致小组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我发现后,来到他们中间,微笑着说:“同学们,我想参与你们小组的学习,大家看看,我能做些什么呢?”听了我的话,同学们很高兴。我又看了看闹情绪的那个学生,以温和的口吻说:“我真想同你合作,你欢迎吗?”听我这么一说,他的不满情绪不翼而飞,急忙动手操作起来。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个小组的探究活动也搞得很好。
2. 让课堂充盈自信。
我的教育格言:
(1)人最可贵的是自信;
(2)有了自信,再大的困难也会变得渺小;
(3)自信,是学习进步的阶梯;自信,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障。
在数学课堂上,从情境创设到合作探究,从生发疑问到解决问题,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学生的自信都非常重要。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最在意的不是学生学得好不好,而是学生是否有信心学好。然而,课堂上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赞许、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为学生赢得自信。
今年开学初,我接管的六年级有一个男生,他的数学基础很差,可以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困生。他的转变是从我的第一次鼓励开始的――
记得那次我让他到黑板前做一道数学题,从他的忧虑可以看出,他根本解答不出这道题,甚至连一点儿解题思路都没有。他回到座位后,我没有责备他,更没有批评他,我知道,这样的学生,无论怎样严厉的批评,对他而言也都习以为常。当时我这样对他说:“不要紧张嘛,看你认真思考的样子,一定会想出更好的解题方法,希望下一次不会让老师失望!”从此以后,这个同学学习数学特别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来问我,也愿意与同学交流。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篇5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健康;成长
一、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生命在于运动。在小学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组织,针对性的开展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各机能的发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人体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得到加强,这对儿童身体各器官是很好的促进。小学生能经常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紫外线照射增加,可以使皮肤中的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和磷的吸收,保障制骨原料的供应,有利于骨骼发育。而跑步和跳跃活动能使骨骼受到一定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质的发育。经常锻炼,人体肌肉组织的纤维会变粗,肌肉中的血液循环和供应较好,肌肉会越来越粗壮。肌肉活动增加,能对神经系统起到一定的强化和促进作用,使神经系统发育更为完善。体育锻炼还使身体各器官与神经系统联系加强,改善肌肉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不断增强神经细胞的活动灵活性、均衡性和活动耐久力,能为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基础,健康的心理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质得到增强,这是身心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二、参加体育活动,将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中日新月异的变革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价值观的冲击等,人们普遍存在着各种心理压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社会因素的错综复杂,家庭因素的点滴变迁,都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心理动荡。特别是“独生子女”、“富二代”、“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群体,尤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着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例如,自我、自私、自卑、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个性情绪化、交往障碍、青春期困惑和升学焦虑等问题,都需要应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调节和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是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内容
体育锻炼时,往往伴随着紧张、激烈、对抗、疲惫等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劳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特别是耐力练习尤为明显。在参与一定难度和险度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勇敢、机敏、果断、顽强的个性会得到发展;体育活动中的竞技意识能激发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集体项目还可以强化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炼其身,修其志”正是体育锻炼育人的生动写照。
(二)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心理调适和维护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容易表现得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乐趣。体育锻炼就是能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增多直接或间接的沟通和交流,自然产生亲近感、安全感和互信。体育运动中的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及尊重观众,团结同伴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约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自身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培养和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体育活动在保持积极心态、调节情绪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活动往往伴随着强烈而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例如,成功和失败感、积极进取和挫败感、欢乐喜悦与懊恼遗憾、忧伤和憧憬等感受相互交融。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促进学生情感成熟、情感的自我调节等方面作用不可忽视。
体育活动经常能让学生直接的获得喜悦和愉快的感受,能舒缓人的紧张、压抑、不安等心理,有时候还可以减缓某些心理疾病,让人消除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情绪,达到调适心理的作用。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能让人心情轻松愉悦,经常获得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可以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情绪和樂观开朗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首先,要树立全员心理观念,学校教育必须通过每位老师去贯彻实施落到实处,因此,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心理辅导能力,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关注每位孩子的心理感受,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其次,优化心育环境。一是,物质环境的优化。人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环境中锻炼,会让人精神爽朗、心情愉悦和舒畅;在宽敞的场馆中,专业的仪器中运动,会充满激情、活力。因此,教师要通过文化氛围布置、场地规划和器材设置,让活动环境充满和谐、自然而舒适。二是,人文氛围的营造。人在一个和谐、互助、礼仪相待的群体中活动,会提高人的活动积极性、使人乐于参与,避免焦虑、自卑、紧张的心理问题。例如,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在严谨的组织和团结协作中,听着优美韵律的音乐进行体育活动,让人心情舒畅、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再次,通过不断丰富学校体育内涵,深化心育教育。不断丰富体育内容和形式,推陈出新。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保持着浓厚兴趣、良好人际、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内涵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的到心理滋润和培育。
结论
篇6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Seligman)认为培育积极感情和情绪(PositiveEmotion)是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积极感情和情绪就好像孩子们的银行储蓄,是他们一生都要不停借鉴和使用的能源。塞里格曼强烈建议家长和老师认真对待孩子的积极感情,因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都是他们的一部分。通常大人们更容易关注孩子的缺点,更注重矫正这些或许对孩子的未来有损害的弱点。但孩子的优点与这些缺点一样真实,所以优点也应被家长和老师们重视。塞里格曼认为关注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对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人格
1.什么是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人格的发展模式。总之,人格是在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人格研究中,积极心理学虽然提倡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而如果外在的社会活动要被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那么,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来习得,我们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社会的良好环境来建构积极人格。
2.积极人格的三种重要特质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主要归因于他们投身于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和以积极的价值观为生活理念。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人格特质为其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个体水平上特别关注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因此,主观满意感、自我决定性以及乐观是三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
(1)主观满意感。主观满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有时候也称为主观幸福感):SWB是积极心理学在多种场合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SWB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积极人格的核心特质。SWB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态度,即主体在认知上和情感上对现在的自我生活状态及周围环境的内在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的生活在质与量的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但SWB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并不完全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SWB,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又会产生同样的SWB,当然不同的生活对于不同的人既会产生不同的SWB也会产生相同的SWB。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影响SWB人格特质形成的多种内外在因素。在内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SWB既是人先天内在气质特点的发展结果,同时也是主体对外在社会生活适应的结果,这种适应受个体的期望、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外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经济、人际关系和因素。
(2)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作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对其加以坚持。Ryan认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幸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评价得以实现的。(3)乐观。乐观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体验。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如Lazarus,Beck等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而大部分积极心理学家则认为乐观虽然具有一定的天性成分,但人的本性只为乐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基准线。塞里格曼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它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乐观人格特质,他就会习惯把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归因于外在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会朝好的结果去努力。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个体从积极方面来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保持最佳生活状态。我们可以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来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1.家庭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对孩子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幸福感,同时还可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等人格间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目前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家庭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领域。Furnham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人格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是孩子快乐最主要和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郑立新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儿童的生长环境特别是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幸福感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养育方式对儿童幸福感呈正性影响,拒绝否认养育方式则呈负性影响;父母偏爱对儿童情感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均会对儿童的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塞里格曼在《真正幸福论》中写了八种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在孩子出生后至七岁左右这一时期使用,以便探索和分析孩子天生的优秀品质。方法一: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一起睡。方法二:与孩子玩同步游戏(SynchronyGames)。方法三:大人要关注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行、可以和好”与“不行、不可以和不好”。方法四:一定要有选择性地表扬和批评孩子并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认同。方法五:每个孩子都需要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可代替的特殊性和自己是被大人信任的。方法六:和孩子玩睡前游戏。方法七:做交易。方法八:做出新一年的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去努力探索孩子的性格优势,培养和锻炼孩子的优秀品质,想办法使这些优势和品质得到发挥。
2.学校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主要聚焦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问题学生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还包括教师和家长,从而构建起新型教育结构内在双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
师生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致力于构建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如心理情景剧、心理活动课和心理拓展训练等都被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成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上,具体包括真诚、忠诚、坦诚、诚实、正直、仗义、率真、信用、自信心、自制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吸引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和各种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含发展、预防和补救,还致力于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
对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改善学习能力。泰勒•本一沙哈尔提出学习可以是快乐的,是获得幸福的方法,所有教育者———父母和老师都希望孩子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们自己必须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无上的、最重要的财富。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成果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韧性项目(PennResilienceProgram或PRP)是专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精心设计的小组型干预课程。PRP主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及如何提高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
实践表明,PRP可以预防忧郁和焦虑症状并且效果是长期的,参加PRP后两年甚至更久后,学生仍然有抵抗忧郁与焦虑的韧性,并且在PRP课程中学习到生活、社交、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技巧与技能。Scales等人的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能保护青少年免于消极的行为外,也增加了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机会。那些具有最多有利因素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价值观更加多元,能够保持健康,并且不会过分自满。
篇7
关键词:人才,心理素质,积极心理教育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以矫治为主要手段,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增加人的幸福体验、培养和发展积极人格,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人才的良好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积极心理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
1、积极心理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天才的培养的研究
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Ericsson通过研究认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是培养出的才能。积极心理学认为,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有着高度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培养的方法,比如Steinberg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12种策略[1]。
2、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人才的成长和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
关于积极情绪的作用,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 and build )理论。他认为: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使得个人的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变窄,于是人们倾向于选择一种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为方式。而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另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在体验到任何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2]。Seligman的研究发现,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乐观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
3、积极的人格和品质能够帮助人才成功
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也发现,成功人士大多具有勤奋、自信、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拥有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生活有无限的追求,更有追求成功的动力;在面临生活困境时,不容易被困难打倒,更容易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1]。最后,拥有自信、乐观等心理品质的人更富有创造性,更有助于其潜能的发挥。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4、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有助于增加人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 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的好处。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1]。
二、中小学校利用积极心理教育培育新世纪人才的策略
心理学者王希永提出的积极心理教育的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我国面向21世纪的具有较高心理水平的现代化建设者,全面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等[3]。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突出个人的优势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中小学可以利用积极心理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人才。
1、创建积极幸福的校园环境
中小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创建幸福的校园环境主要的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师生感到生活满意、心情舒畅、工作和学习热情高,人际关系和谐。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创建幸福的学校要从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中着手。学校教育和班级中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和精神环境等对学生存在着非预期的、潜在的心理教育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精神面貌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2、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能
学校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潜能方面时要利用学生的个人优势。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超常的潜能,人人都需要受到超常教育。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最少有八种不同的智能,而每个人有各自的优势智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从他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其他各种智能特别是弱项智能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出符合其学习特点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利用其最擅长的智能进行学习[4]。
在学习等活动中要注意使左右脑协同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右脑的潜能比左脑大十几到几百倍,而左右脑协同活动,脑的活动潜能就会扩大几倍到十几倍。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州Bryam市的米德小学的孩子们用一半时间学习各艺术课程,另一半时间上常规课。结果他们在数学、语文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有提高。其它实验也有类似的结论[1]。
篇8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儿童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绘画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发展儿童的思想,增进儿童的知识。幼儿绘画活动最充分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本质天性,那么如何引导和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运用不同形式抒发自己情感愿望的能力,便成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注重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组合,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打开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善于观察幼儿,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当幼儿刚学习绘画时,我们首先在选材上下工夫,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如:孩子最喜欢的动物、色彩鲜艳的物体、五颜六色的水果、蔬菜等,都是幼儿绘画的好题材,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灵活多样、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引导,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鲜明的、清晰的、呼之欲出的形象,使他们产生创作的冲动。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美术活动应以游戏为主,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玩耍,从中体验到快乐,着重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熟悉美术工具及材料,并掌握粗浅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有所改变,在幼儿积累了一定参与美术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以游戏为主,插入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美术活动,在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教给幼儿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出必要的规则,并鼓励幼儿大胆灵活地创造、想象,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能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大班幼儿必须组织一些专门性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学中插入游戏,并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美术游戏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工具材料,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探索和创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充分表现对周围生活的认知和情感
幼儿的绘画和手工活动,是幼儿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表现形式,而观察是基础,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并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做到观察先行,鼓励幼儿多看、多问、多想,把现实生活和想象联系起来。每次外出,我们总是引导幼儿积极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为幼儿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结构及相对空间位置打下基础。在平时的散步活动中,让幼儿观察、比较近处与远处物体的不同,在观察中,使幼儿知道了物体的前后、远近的关系,同时也使幼儿开阔视野,丰富想象,为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创造条件。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取消绝对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在讲评中,还是在表现技法上,都应由孩子的喜好感觉去自由选择。即使是命题画,也要引导幼儿运用图画来表现自己所感受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目,这样才能使幼儿积极地投入绘画活动中去,命题要具体,使幼儿即有生活经验,又有幼儿进行想象的空间。一般来说,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命题,越能吸引幼儿全身心投入,幼儿在作画时一点也不拘泥于真实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只按照自己的意图随心所欲地去画。例如:有的孩子把太阳画成了各种颜色、形态,即使是同一幅画,幼儿的画面也会变得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同时教师也应抓住幼儿的独创性,因为儿童绘画的特点是幼儿创造性地用充满爱的童心,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他所关注的日益复杂的世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对幼儿创作灵性的保护,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日渐浓厚,经常在自由活动时自发地去看作品,并相互评价,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
围。
三、在美术活动中,注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个性心灵品质在幼儿的智能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活动,可使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幼儿的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幼儿独立构思、自由创编,尽量与别人不同。记得在“会变的三角形”活动中,让幼儿在折出一个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进行添画,孩子们在对事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构思、想象,有的幼儿把双三角形变成了帽子,翻开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帽子;有的把它变成了灯罩,一个红罩子,一个花罩子;也有的把双三角形变成了屋顶……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任何的拘束和限制,不仅反映了孩子们的经验,同时又超越了现实,使每个孩子积极开动脑筋,插上想象的翅膀。然而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活动中的能力有强有弱,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力求少用“对、错”“像不像”等评价幼儿,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更要鼓励,凡事要多肯定,多认同。这样,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同时,在美术教育中,还可以充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多为幼儿安排一些集体创编的机会,使孩子们体会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孩子们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幼儿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强大的吸引力,强化幼儿在反复练习,想办法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使幼儿逐步培养成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并坚持到底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篇9
关键词:健康心理品质 青春期 心理素质
引言: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既有儿童时期的一些特点,也有成人的一些萌芽,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中学生青春期提前了,性萌发提前了,他们的心理也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儿童对青春期的准备时间在缩短,而大量问题也同时出现了。好多家长说“父母难当”,教师感叹“学生难教”而半大孩子也颇带感触地说“活得好累”,这些现象充分说明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健康的心理是一个适应社会,充分发挥才智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心理学者认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应包括智力正常、思想高尚、乐于学习、施展才智、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意志坚定等方面。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正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
1.深挖课本知识潜在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宽广胸襟
心胸宽广是心理健康的的重要特征,宽广的胸怀可以使人处险不惊和遇挫不馁,中学生在个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于争强好胜而产生嫉妒自卑等不良心理。如嫉妒学习好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类心理发展下去又会影响学习,甚至身心健康。关于这些许多学生明知其危害性,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心态的困扰,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在生物学课上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首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训练欲望的激发。譬如在七年级“青春期”这节课中利用青春期所包含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以及心理卫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的道理,在课堂上首先明白健康心理品质的内容,然后列举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剖析论证,向学生阐述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的辩证关系及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并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自己内心比一比,看有无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想不想进行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结果使学生在内心深处通过比较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训练的渴求,许多同学课后都能主动地与教者交谈,剖析心境,这种做法有力地为进行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创造条件。其次加强课本知识挖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学理论渗透,培养学生形成宽广胸襟,例如在讲“神经调节”有关脑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时,在保证正常教学情况下,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入手,带领学生剖析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同学的脑的先天发育情况都是基本一致的,而之所以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方法、自身努力、心理素质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的结果,阐述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具有能动性及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充分成才展智所必须的道理。这样做逐步解除了学生由于认识不足,相互比较而产生心理压力,避免了嫉妒、自卑等心态的产生和发展,经常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能正确对待自己,明辨聪明与努力的关系,正确接纳他人与自己,最终形成宽广胸襟,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开展“珍爱人生初春”系列活动,确保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学生很少有机会从家庭中获得有关青春期的卫生知识,若学校再不向他们传授这方面的内容,可能会使他们从不正当渠道去探求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此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2.1树立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生中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时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理想,是青少年的特点,但是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还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往往富于幻想,情绪波动大,容易接受外来的各种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教育青少年严格要求自己,专心致志,刻苦学习,发奋图强,把自己的理想跟祖国四化建设大业紧密结合起来时刻不忘肩负的重任,使自己早日成才,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向学生讲明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是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2.正确对待周围事物
青春期的中学生另一个心理特点是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对各种新鲜事物反应快,摸仿强,但思想单纯,对周围错综复杂的事情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往往容易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特别是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大,所以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要坚持追求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丑恶的东西。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知识还很欠缺,所以必须不断地得到教师、家长和青少年工作者的指导,要求他们应该主动地、虚心地接受长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不骄不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自己各方面逐渐成熟起来。
2.3.开展正常的交往
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不愿轻易地表露出来,这样容易产生希望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很自然地在交往中对友谊有所需求,所以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开展正常的交往,力求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和知识的交流,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主动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树立集体观念,在同他人交往中要自然、坦率、诚恳,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做到理智和礼貌,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女同学要自尊、自爱、尊重,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纯洁的友谊,这样青少年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发展。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而将感情移向同龄伙伴。不仅需要同性的友谊,而且需要异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这种交往是离不开成人的引导,应注意青少年的交往要以集体活动为主,避免异性之间单独接触。在交往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对各类不健康的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由于他们的学业未成,事业未就,经济尚未独立,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时期教育他们一定要注意避免某些坏人引诱青少年追求不正当的娱乐活动。
2.4.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
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消除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和精神疲劳,健康的音乐、绘画可以培养乐感提高审美能力,在美的感受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10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7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经教育部批准正式颁布了,《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它提醒我们: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这两者相比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能使孩子有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那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让孩子在健康的心理下更加茁壮的成长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生活在快乐中
轻松愉悦的心情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孩子心情愉悦,感到快乐。
教师在把握保教目标的基础上,应充分根据幼儿各自的不同学习进展情况进行不同的要求标准。幼儿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很快的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把知识学会;有的幼儿需要经过仔细考虑才能领会老师的意思;例如有的老师会说“老师叫你快点写,你怎么还那么慢呢?”,那么她有没有考虑小朋友因“不会”才慢呢?还是因为要写得更好,而在努力呢?所以,在没有看到结果时妄下结论,结果使幼儿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二、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更应该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幼儿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每个幼儿有自己的特长,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弱点。但教师应捕捉到他们的闪光点。
三、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指责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孩子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教师的爱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充分地爱孩子,也应该正确地爱孩子,对每一位孩子都一视同仁。而不应对孩子冷淡或表示讨厌,或表现为偏爱资质聪明、容貌出众的孩子,嫌弃、冷淡资质愚笨、容貌不佳的孩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而不能看到孩子不会就去指责他们,老是冲孩子发火,这样做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提供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有其明显的特点,它更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让不同的幼儿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学会理解、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快乐的情绪和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交往中,幼儿既可以和同龄幼儿交往,又可以选择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由于中国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幼儿缺乏交往对象,缺少良好的交往环境,独生子女往往存在任性、自私、独立性差等个性问题,让年龄大一点的幼儿来照顾小一点的幼儿,这样大一点幼儿因为自己能够照顾弟弟妹妹而自豪,认为照顾弟弟妹妹是自己的一种责任,并且乐此不疲,这样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有效地抑制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特征的产生。
五、让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促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得到升华
艺术的陶冶能促使幼儿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创造和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来陶冶儿童,根据需要经常给儿童听欢乐、明快或安静、温和或坚定、有力的音乐,使儿童形成活泼、愉快、稳定、勇敢的性格。美术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儿童喜爱的,用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能有显著的效果。儿童可以在看看画画玩玩中发展智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1、培养独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万不得已时,也应只是协助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2、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使他们学会交往、合作,懂得尊重、理解和宽容别人。
3、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积极的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丧,另一方面又能给人一生受益。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幼儿经受重大挫折,防止严重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锻炼幼儿的挫折承受力。教师可有意识的把幼儿置身于现实生活中,让他们通过亲身的感受,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成人应有意识的设置各种能引起幼儿积极情绪体验与表现的情景,使幼儿不断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对幼儿心理强度的提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上一篇: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
- 下一篇:科技创新对国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