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笔者现就高三文综政治一轮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抓教材,紧扣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三个模块(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复习的时候指导学生细看教材,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的监督也很重要,在每节课前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一节所复习内容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列提纲,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已有了解,但由于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及遗忘,学生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框架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每复习完一节一课后,及时让学生对本节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列出提纲,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这就是把书读“薄”,然后根据提纲再把知识补充完整,也就是把书再读“厚”。这样就会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其次,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教材知识进行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又要联系所学学科知识,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的高考政治题中就涉及有民族问题,雪灾和地震等一系列社会热点。同时,单纯的复习教材知识学生会认为很枯燥,而在复习过程中适时地结合热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经济常识复习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让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结合十七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分析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包括及时热点和长期热点,对于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长期热点,可在复习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
四、做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篇2
一、理直气壮地强调记忆和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背诵记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论,而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均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能够构建“知识树”,把课本学透、学薄,并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动口、动笔,特别强化了学生记忆典型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确教学中的记忆目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从前言、标题、摘要到正文认真熟记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多动脑筋,真正弄清每个知识点。重视记忆背诵环节,明确背诵的内容。比如应该记住一些哲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准确,有些关键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又如规律不能说成规则,意识反作用不能说成反映。这些基础知识就如同我们房子的地基,一定要打牢打稳,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典型”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易混比较法,就是把一些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与规则、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区别和联系。对照比较法,就是把要比较的几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出现,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等概念,从内涵上进行比较,比较它们所反映的思维过程的不同层次水平,所反映的范围、程度。意识,属于唯物论范畴的概念,而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则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们的个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水平的反映。
2.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总结。
3.系统记忆法
化繁就简,使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个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明确知识范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如我用六个字概括辩证法的内容,即联系发展和矛盾,要求学生一提到辩证法就想起这六个字来,就从这六个字里面找知识点、找范围。
4.趣味记忆法
哲学的一些原理枯燥、抽象,记起来比较困难,我就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任何事物分两点,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并非不转变,亦可转为非重点”来概括,这样,学生就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我还采用缩句法等,如:规律就是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是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
5.公式记忆法
我们把哲学的主观题归结为体现型,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运用公式“观点+材料”;说明型即什么样的哲学道理说明材料里的现象;原理+方法论+做法(哲学侧重方法论)做法型,即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应该怎么去做。
6.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可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7.动笔记忆法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遭,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整理、积累、作答。
8.反复记忆法
好多学生都会说其实这些题,我们都做过,当时也明白了,就是没记住,考试时就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应注意旧题的重复和再现,好题不怕重复,重点不怕重复,重复到学生一看类似的题目,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9.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和联系,这比单纯一个个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都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四、多种形式检查,加强记忆效果
篇3
关键词:企业秘书 秘书修养 工作能力
一、企业秘书的含义
企业秘书是一种职业或职务,是指专门从事办公程序性工作,协调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服务的人员。在企业工作中起到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枢纽作用。一部分人认为企业女秘书的主要职能就是陪老板吃饭、喝酒、跳舞、旅行,相当于现代交际花,所以女秘书必须年轻、漂亮。有的甚至认为企业女秘书就是“花瓶”“小蜜”的代名词。这显然是不和谐的音符,严重损害了企业女秘书的人格尊严,企业女秘书的职业形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上,经常会有文秘专业的女学生这样问我:“作为一名女生,将来的秘书人员,组织或领导到底需要我做什么?角色地位能赋予我什么?我在组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占有怎样的地位?我到底要怎样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授课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企业秘书工作的特点
企业秘书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事务性,即服务性。秘书工作是为领导者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秘书职业属服务性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她们比男性更适宜从事秘书工作。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擅长于处理人际关系,这是由女性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首先,女性温和文雅、富有同情心和宽容心,使人容易产生信任感,容易接近沟通;其次,女性感情细腻,凡事较为敏感,知觉速度快,善于通过细节观察、判断来客的身份、个性、目的,并对事务的性质做出迅速判断。
企业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对秘书人员的性格要求是自信开朗、意志坚强、敏捷稳健、坚毅谦虚、幽默风趣和友爱合作。企业秘书素质的强弱也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与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秘书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德、智能、身心等方面的素养,这是秘书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三、企业秘书的知识结构
每一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都有其构成结构,一般来说,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三个部分。
1.基础知识
扎实的基础知识对秘书人员十分重要,基础知识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语言文学、财务营销、法律等。
2.专业知识
秘书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代表着秘书人员的素养水平和工作能力,包括秘书学、公文写作、文书档案、商务沟通、计算机网络等。
3.其他知识
其他知识是秘书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识内容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领导科学、统计学等。
这三种知识构成了较理想的秘书知识结构体系。秘书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抓紧学习机会,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秘书的个人修养
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所达到的水平。秘书工作人员同其他人员相比,在修养方面要求更严格。
1.政治修养
秘书工作的性质和内容,首先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懂得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秘书的工作既繁杂又辛苦,这就要求他们要埋头苦干、自觉奉献、任劳任怨,甘做无名英雄。这种精神来自于对事业的忠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是秘书人员政治修养的基础和保证。
2.道德修养
(1)热爱事业,安心工作。秘书工作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安心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秘书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意图办事,体现决策机关和决策人的意图,但绝不提倡盲从。秘书人员可以提建议,这既是纪律,又是秘书人员的职业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体现。
(2)正直无私,严守机密。由于秘书工作的特殊性,所以秘书人员一定要保持正直无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待人接物一定要文明礼貌,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常带微笑。决不轻易允诺别人所托而自己又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一旦允诺就应该尽一切力量去办到。秘书要成为领导机关信得过、靠得住的助手。
3.作风修养
(1)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秘书在撰写材料、汇报工作时都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所引用的材料、反映的问题,都要求是真实可靠的。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毫无根据地轻下结论。
(2)细致准确,勇于创新。细致准确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秘书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工作上的“有心人”。在工作中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只有如此,才能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认识,才能增强创新能力。
五、企业秘书的工作能力
从事企业秘书工作,具体内容的实施,一般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1.办事
在办公室日常工作中,涉及许多琐碎的事,如办公环境管理、日常接待、接打电话、值班事务、印信管理、办公用品管理、零用现金、办公时间、信息管理、邮件收发、车辆管理等。这都体现了秘书工作的服务性和事务性,决定了秘书工作人员要“腿勤、手勤、脑勤”。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2.办文
文字能力是秘书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文字能力的基础应当是: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有较强的认识、分辨和逻辑思维能力,加上丰富的词汇、流畅的文笔等。文字能力包括收发文处理程序的掌握,以及文书的拟制、办理和管理,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编研、统计等。
3.办会
会议活动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会前筹备。会议召开之前,需要秘书认真拟定会议方案、撰写并发送会议通知、布置会议场所、准备会议用品(包括会议文件、会务分工、后勤服务等),最为关键的是做好相应的会前检查工作。
(2)会中服务。会议正式开始之前,秘书具体要展开的工作有:会务接站、报到与签到(设立标示牌、发放资料、返程票预订、统计到会人数、安排食宿、汇总报到情况等)、会议记录、会间调度等。
(3)会后工作。会议一结束,秘书要引导与会人员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并及时清理会场,完成与会人员返程事宜、费用结算与报销、会议简报与会议纪要的拟写、会议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事务。秘书工作的效率应是适时、适当、适度的高度统一,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要求。
六、企业秘书的角色定位
企业秘书人员在处理各种事情时,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灵活性和应变性,自觉维护领导及单位的形象,从而正确认识秘书岗位的重要性。那么,秘书与领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首先两者应该是平等关系,人格上是平等的;其次是主从关系,领导是社会实践的组织者,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其三是辅助关系,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是领导活动的参与者;其四是朋友关系,二者朝夕相处,从而形成比同志关系更亲密的朋友关系。
秘书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首先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动机,坚持独立的人格,做到自强、自信、自爱,不亢不卑、谦虚谨慎,与领导坦诚相见。与此同时,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必须具备敏捷、沉着、活泼、严肃的特质,给人以得体、精神、稳重的感觉。据国外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西服套裙是职业女性最得体的服装,它能给人一种权威感、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又不抹杀女性的气质。
企业秘书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职业。作为企业秘书,要想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放弃以往保守被动的心理,以积极的进取心来迎接一切,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礼.浅谈高校教学秘书如何做好本职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09(8).
[2]林博斌.试论秘书人员的责任意识[J].秘书之友, 1995(1).
[3]尹成杰.试论秘书工作的“三适”服务[J].秘书工, 1994(4).
[4]施琳.浅议新时期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5]丁晓昌.秘书文档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6]曾思燕.秘书基础[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7]韦志国.秘书实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篇4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广州 510320)
摘要: 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管理类本科会展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特点,提出了设置会展专业基础课的原则和方法,并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体、三层、四块”的本科会展专业课程结构模式。
关键词 : 本科会展专业;课程结构模式;探索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57-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标号GDJG20141156,课题主持人:皮平凡。
作者简介:肖璇(1976-),女,江西吉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酒店管理、会展管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迅猛发展,会展人才成为制约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扭转这一局面,从2003年始,教育部就批准有条件的高校,依托各自办学特色,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和会展艺术与技术两个专业。根据《2014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①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29所,会展专业在校生规模达41822人,其中本科生为11622人。目前,会展专业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有独立办学、合作办学、短期培训)、层次多样化(有职教、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模式多样化(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等特点。
随着会展专业毕业生陆续走向社会,尽管部分地缓解了会展业对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可用人单位的反映却普遍不好,这一结果也完全出乎高校对毕业生的预期。追根溯源,与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拟从教育部批准开设会展专业的71所管理类本科院校所设置的课程现状统计入手,分析其特点,探讨管理类本科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完善,从而为我国会展业培养和提供社会所需之人才。
1 管理类本科会展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现状与特点
我国本科会展专业学制一般为四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因培养目标不同,或因各自办学特色不同,或因所处区域不同而有所区别。自2003~2015年2月,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校本科会展专业有如表1所示的84家。
在此,本文就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列举部分有代表性的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名称,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各本科高校会展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不难看出下文中的特点。
第一,专业归属不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分属不同学院,大部分归入旅游管理学院,有的放在金融学院,有的隶属工商管理学院,有的划归传媒与人文学院,有的纳入经济与管理系,还有属于图书档案学类,更有放入出版印刷学院之下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有的归入旅游学院,有的纳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这主要是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使然。但专业归属不一,将导致学科独立性不足、发展路径不明确等问题。
第二,课程名称设计缺乏科学性。会展课程名称设计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其随意性,而随意性又突出地表现为,往往在某一学科的名称前,冠以“会展”二字,便是会展专业的课程了。此外,还表现为课程设置缺乏严密的、内在的逻辑性。
第三,所开课程五花八门。尽管本文当前无法将全国高校所有开设会展专业,包括会展方向的课程都一一列出,但仅由表2可以看出,有的学校开设课程达几十门,有的课程内容相互交叉,还有的涵盖了别的学科的多门基础课。
第四,课程内容相近,名称不一。例如,有关会展策划,有的名为“会展策划与管理”;有的称为“会展策划与布置”;有的不用“会展”二字,干脆笼统的称为“策划理论与实务”。
究其以上特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展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开设较晚,大家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更何况学科的成熟,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逐渐地完善,并非是有了专业名称,就意味着大功告成了。
2 管理类会展本科专业基础课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一般而言,会展是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的统称。据此,设置管理类会展本科专业基础课,本文认为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全面掌握会展管理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前瞻性的原则;第二,与会展业发展趋势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第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主要指基础课,多样性一般对应专业课。第四,与自身办学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第五,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会展教学离不开实践,会展业的持续发展又离不开理论。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该成为会展专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会展专业设置基础课必须遵循的原则。
诚然,有关会展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则,可以归纳列举出许多。在此,我们认为以上五条原则,在众多原则中尤为重要。
会展专业基础课究竟应该包含哪些课程?其中,哪些是基础课?哪些又是专业课呢?换句话说,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抉择。
2.1 概率排序法 所谓概率法,就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性。运用到会展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就是搜集归拢中外本科高校会展专业的所有课程信息,然后逐一予以分析。凡是各高校都开设的课程,或者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的课程,就可视为会展专业基础课。诸如上表所列,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会展概论、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有的名称不同,但内容相同)等课程,那么,这些课程就可作为会展专业基础课。凡是出现频率愈高的课程,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可能性就愈大,也就愈基础愈重要。
2.2 模块法 模块是个性化界面中的最小单位,以呈现不同类别的信息内容。运用到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就是按类别、需要集中划分课程。具体说来又有两种:
①宽基础、窄口径的梯形课程结构模式(见图1)。
该课程设置法具体地说,就是前两年所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会展的四大块,即展览、会议、奖励旅游与节庆活动,要求会展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在宽厚的基础之上,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集中选择某一块课程,如选择展览、如选择奖励旅游等;或者学校可以依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来开设有关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有着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走上社会后,即使与专业不完全对口,如原来选修的是会议管理,然而现在所干的却是展览,但由于已经具备了展览的基础知识,学生完全能够通过实践,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②宽基础、宽专业的金字塔形课程结构模式(见图2)。
此课程设置法与宽基础、窄口径的梯形课程结构模式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就是头两年所开设的课程,同样应该包括会展的四大块,即展览、会议、奖励旅游与节庆活动,要求会展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不同的是,后两年专业方向不是很明显,即对于会展的四个方向,有着不分厚薄、均匀用力的感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不仅拥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会展的四大块都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走上社会后,无论从事会展哪个方面的工作,学生都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胜任工作。
3 完善管理类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在学校开设的专业中,该专业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各科目所占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关系。课程设置就是制定课程计划的过程。由于各科目所占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此不予论述。
有关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认为可以细分为一个实践体系、三个层次、四大块(见图3所示)。
一个实践体系。从2003至今,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会展专业的84所本科高校中,有71家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管理科学具超前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对于管理类会展专业,实践性不仅应该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之中,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合理的、有效的实践体系,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会展专业基础课,会展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研习。第二层是会展专业方向课,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社会需求,甚至未来职业的定位,自主选择。第三层是会展专业拓展课,为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如前所叙,会展包括了展览、会议、奖励旅游和节庆活动四大块。既然会展涵盖了这四大块内容,本文认为会展专业基础课也必须由这四大块组成,并且尽可能地以四大块的名称命名。具体地说,会展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会展概论、国外会展理论与发展动态、会展研究方法、展览会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奖励旅游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经济学、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服务与场馆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营销、会展风险与安全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实务与会展公共关系等。
与此同时,本文还认为管理类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要尽可能地做到统一命名。理由如下:
其一,对于新增专业,教育部有权力、有责任予以检查考核,统一课程名称,便于上级部门用统一的标准检查考核;其二,鉴于其它学科发展的经验,其专业基础课被本专业绝大数人认可之时,也就是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之日。而课程名称的统一,是其成熟的标志之一;其三,随着会展学科的逐渐成熟,会展专业的某些课程也必然会被确定为“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一般而言,除各校独具办学特色的课程之外,其它学科的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在本专业内无不有着基本统一名称。换句话说,统一会展专业基础课的名称,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会展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质量,课程设置是课程教学目的实现的关键。课程设置有着自身的规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探索和完善会展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
注释:
①丁萍萍:2014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R].山东泰安: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5。
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官方网站本科招生数据整理而成。
③为国际商务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
④为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
⑤为旅游管理专业,会展与策划方向。
⑥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会展策划方向。
⑦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会展方向。
⑧该表根据教育部历年批准新增专业和各高校网址上所提供的资料汇总制成。
参考文献:
[1]上海师范大学专业介绍.sit.shnu.edu.cn/.
[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专业介绍.shift.edu.cn/.
[3]上海大学专业介绍.shu.edu.cn/.
[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业介绍.bisu.edu.cn/.
篇5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关系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明确了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l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概念。就其产生和发展而言,就业力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人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他们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业力被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或称之为就业能力。在我国国内,目前尚无就业能力的明确定义,而“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及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提出的。学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
2 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们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但又不同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技能和方法的总和。就业能力必须以社会实践能力为基础,否则就无法客观认识客观规律,就业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就业能力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动力,就业能力在以社会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后者的动力所在。人们通过培养创新能力,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提高和改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技能和方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之,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两者互为渗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两者均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
二 司法考试教学模式对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1 有利于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
新升本科院校随着层次的提升,其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一般可以概括为: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较强业务技能、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适应司法工作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就目前我国司法工作实践来看,相关的法律职业基本上均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如果毕业生不能通过司法考试,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可能性为零。因此,司法考试的通过与否,实际上已经是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从此角度来看,运用司法考试模式促进法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意义是重大的,也是现实的。同时,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符合司法考试注重法律实施和应用的特性。
但是,高等院校毕竟不是司法考试培训学校,我们还不能把通过司法考试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只能说通过司法考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或手段。鉴于此,笔者主张将法律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初步定位为:在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考试真题及实例分析的教学和类似司法考试的课程考核,在本门课程实施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法律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够通过司法考试能力。
2 有利于拓展培养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法学教学和研究多从创新教学方法、法院旁听、社会实践等角度来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些方法固然可行和有效,但是开展起来却存在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实践活动组织困难、活动开展的次数受到限制等不足。在历年司法考试内容中,含有大量的从司法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提炼而出的试题和内容,这需要考生和学生能准确地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进行阐释和解答。将这些含有实践内容的试题直接运用到法学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为直接、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用简洁的实践案例阐释抽象的法律知识和原理,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也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和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最终达到强化法律教学效益之目的。
3 有利于拓宽法学专业及其他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我国正处于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人才和法律职业者时期,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这应当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供求关系。但是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高,就业困难,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通过司法考试、获取法律职业资格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以至在实践中法律类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法律职业者甚少,因此关键问题就是通过司法考试、获取法律职业资格。故此,在法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司法考试教学模式促进法学专业学科及课程建设与改革,明显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拓宽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
三 司法考试教学模式下培养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重构
1 重构大学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大学教育与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2014年9月12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在2014级新生的开学典礼致辞中引用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观点,爱因斯坦认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而已。杨玉良院士认为,学生更应该是在大学中“悟道、受业、释惑”,大学应该是提供智慧与思维方法的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回归。司法考试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明确,大学的基础教育和系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位和基础,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以此为基石,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将法学教育办成了司法考试培训,这恰恰是许多新升本科院校容易忽视的问题。
2 做好法学专业新生的学业指导和大学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新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强法学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和理解法学思辨能力和学习方法,认识法学专业发展趋势,明确参加司法考试的重要意义,在完成大学基础教育的基石上,塑造明德博学、严谨创新的优良学风,为将来通过司法考试,提升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评机制
当前有个别高校在建立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评机制方面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我们一方面可以将该机制作为高校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大学生积极开展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对大学生学习目标和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 司法考试教学模式下的学科及课程建设与改革
新升本科院校应当加强相应的学科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学科及课程建设的目标要在夯实大学生法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如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角度来考虑。
1 加强学科建设与改革
学科建设与改革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具体关系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实现。鉴于司法考试突出对某些重要法律的考试,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商法、三大诉讼法,我们可以结合司法考试的教学模式,加强对这些学科的相关建设与改革,突出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完善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首先,结合大学三年级的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的政策,在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中,应当将司法考试占分比重较大的课程开设完毕,强化教学效用,留给学生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空间。其次,在单个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在单个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安排比例,满足学生消化理论和培养实践能力的时间要求。其次,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占有比例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应当多样化,如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律诊所、法律义务咨询、案例分析专题等。
4 结合司法考试的教学模式,改革法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 从教学实施上看,主要是将历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相关实例写入教案,融人课堂,在完成基本法理教学以后,将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历年司法考试真题汇总,要求学生作答和讨论。同时与司法考试教学模式结合、突出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可取的方法之一。例如,增大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分数比例,将传统的论述题改为材料分析题。如此,有利于学生打破固有的定势思维和标准化思维模式,形成独立思考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升法学思辨能力。由此其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随之得到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篇6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朱宇兵,广西财经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184―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统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统计服务多元化、统计信息商品化、统计应用广泛化、统计分析深入化和统计交流国际化。这些新的要求无论对统计学科的地位、统计教育的规模、统计师资队伍乃至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的生源和就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统计学人才成为各财经院校统计学学科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一、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过窄造成学生适应性不强
传统的统计学专业往往立足于为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岗位及学校、科研部门培养人才,基本上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专业设置上有计划统计、商业统计、工业统计、金融统计等等,所学所用均过于专业化,学生知识面过窄,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单位不对口成了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高校统计学专业毕业生中到企业的占32%,到金融机构占的24%,到政府一般行政部门占的18%,到教学及科研机构占的13%,到统计机关仅占11%,到其他部门约占2%。虽然调查结果不足以代表全国的状况,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单位并非统计部门或统计岗位,而与所学专业相差甚远。这表明高校必须迅速改变过窄的培养目标,才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熟悉统计指标体系和基本的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但经济基础理论底子薄,现代化的统计调查、分析、预测方法也较为薄弱(这一点从目前大多数统计分析报告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数量描述上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计算机的应用也不能满足要求。数理统计专业的学生虽熟悉各种统计方法(侧重于数理原理方面),但与社会经济实际的结合较差。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设置步入误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育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大量重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内容较少,学生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三是教材内容陈旧,尤其是应用现代经济理论方法进行社会经济实证研究的内容过少。
(三)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学生操作能力差
统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及可操作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统计教师仍然固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碰到实际问题只对学生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学生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多年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年实习及毕业实习较难,平时接触社会经济实际更是不易,对基层单位的真实情况也很少了解。有调查显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自己寻找的,学校组织的比较少。
(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
客观地说,目前许多财经院校统计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适应性较差,学非所用现象较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有近50%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对所从事的工作指导作用不大,有48.1%已毕业的统计学专业学生通过实践工作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之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指导不力。据了解,目前多数学校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形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不够。部分统计教师是原来的计划统计专业毕业,比较擅长于社会经济统计,而对于广泛使用的现代调查、分析、预测、决策等统计方法较为欠缺,数理基础较为薄弱,计算机的应用也须加强。而经费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教师的再进修和提高,这较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对学生教学指导的影响。
二、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
(一)注重统计人才的动态培养
笔者认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目标,又是经济目标,还是市场目标。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确定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才基础上的专才,主要围绕宽口径,即知识面宽;厚基础,即基础扎实,根基牢固;广用途,即不仅仅能从事统计核算、统计管理工作,还能介入到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去;多层次,即能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财经院校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无论是口径、基础、用途、层次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动态概念。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复合型”的统计人才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应把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只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统计毕业生仅学到统计学专业知识,而对于一些应用统计的具体学科如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知之甚少,不论他对于统计方法多么擅长,也不能称作是一位合格的统计人才。因为统计人员若对其所研究问题本身缺乏足够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甚至根本无法解释所得的统计结论,充其量只能是统计数据的堆砌。
统计行业的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须直接接受理论的指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彼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统计知识;二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具备一定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操作技能,强化计算机的应用,能够依据需要设计统计软件或至少会使用各种统计软
件;四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意识、手段、方法、技能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子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统计学的服务性使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活动,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已普遍引起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美国是1:3,英国是1:2,德国的一些学校甚至高达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实践性教学比例是很小的。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各校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财经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道路。同时,应重视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稳定。事实证明,以实际工作部门作为实习环境方式较为有效。学生在此环境中接受培训,实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战的感觉,对培养今后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四)倡导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力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为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必要的有重点的讲授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而且,还可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入研究领域,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研究资料,让学生参加讨论、研究,或让学生承担部分研究任务等,使学生主要靠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获取书本知识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构建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若干建议
由于目前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上述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学生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必须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根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一)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财经院校实际,按照上述思路,财经院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此培养目标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重应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对于这一类人才而言,毕业之后大部分是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统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强能力”是指所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等,如统计应用写作、计算技术应用等。
(二)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目标定位,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基础科学和人文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统计科学、计算机应用及实践知识等,与此相适应,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按统计学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的模块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程设置要体现经济学与理学的交叉渗透。强调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实现在“大统计”背景下经济学、管理学与理学的融合;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创业创新教育等;体现统计方法、技能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如SPSS、SAS等统计软件应用。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如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其他课程尤其是统计学专业方向课,设置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来选择。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由授课型教师转向助学、引导型教师,并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统计软件操作、小组调研、撰写统计课程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逐渐转换成能力;构建课程实验、独立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法为主,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统计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自行选题、设计调查问卷、搜集统计数据、数据录入、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撰写分析报告等统计工作过程。在统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EXCEL、SPSS、SAS等统计工具软件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的汇总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计算机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市场调查、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能力。
(四)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如笔试、上机操作,撰写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分析报告、专题论文以及统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笔试内容应与学生从事的社会实践内容紧密相关,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五)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构建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近年来从事统计学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相对稳定,但总规模在减少,生师比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造成教师指导不力,以致对学生支持帮助力度受到限制,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培养出一支敬业奉献、精通业务、水平高、素质好的教师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进修和到政府统计部门、企业统计业务岗位实践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另外,也应从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选聘统计、经济方面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担任兼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结合,落实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7).
篇7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79-02
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政府职能逐步完善,相应的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也不断扩大,管理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的一项利民福利政策,是防治疾病、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国民素质提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关键时期,对应用性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高。然而国内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起步较晚,教学模式多为传统模式,仍然为教师讲课为主,忽视了这一专业的实践,导致学生所学在社会中不适用,在工作中处理问题、应用能力较差。因此,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更好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也就成为高校与社会目标共同的话题。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一)内在环境
随着国家对国民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内基础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这种机遇下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目前招收该专业的高校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职业特征典型的非综合型院校,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比如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公共卫生管理方向专业;另一类是综合性院校,这类学校具有多学科优势,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基础较为雄厚,然而专业方向特色不强。在中央或地方的共同管理与倡导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专业类新学校在加强专业方向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的多元性,而综合类院校在保证教学多样化的基础上,也提高了ψㄒ到萄У哪芰Α
(二)外部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新公共运动”席卷全球,各国政府也开始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推进公共管理。我国与西方国家比较而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政府职能未能实现全面转型,社会条件也不够成熟,导致这一专业的市场就业环境并不宽松。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也更加完善,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需要,促进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都在积极改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构建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综合型人才。
1.改进、优化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
课堂与书本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就要求学校构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除了开设有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外,同时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保障、社会学、市政管理学、管理伦理学、行政法学等多个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规划、决策与组织等方面的能力。然而专业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主次不分、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因此,对国内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调研,并分析其现在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传统课程的缺陷进行分析,构建更为全面、突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以往的课程体系主要为:基础平台课+通识平台课+专业平台课,课程涉及知识面较为片面,实践性不强,不能满足这一行业准入型高的要求。为此,可在此基础上增加专业创新课程、人文课程、认证课程与专业实践应用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高校传统教学使用的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教学的集中,学生课堂表现懒散等情况突出,因此可改为小课时、多课程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强化学习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锻造学生自主学习与提炼知识的能力,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和实践能力提高提供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时展。比如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时事,选择恰当的教学改革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公共事业管理实行讨论式教学、医院管理实施参与式教学、管理学原理实行案例教学、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施模拟教学法、药事管理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教学法等。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时深入渗透这些现代化教学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在讲授时,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思维,语言尽可能专业、简练、通俗、条理清晰,掌握课堂进行节奏,使学生在课堂短暂的学习中尽可能吸收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掌握面对人群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时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角色扮演等。
3.将课堂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主要职能为防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包括筹集与分配资源、制定卫生政策、健全卫生保障制度、建立卫生服务组织、预防保健服务及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等管理活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员主要服务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面对较多阶层,这就要求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还要灵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而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接触的。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外,学校可与科研单位、公共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等联合,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场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接触先进的医学技术,提高学生卫生管理基本技能,从而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是依据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转变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强化自身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
4.科技引导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的已经不仅是传统的学习型人才,而更倾向于创新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员而言,创新性的运用、开发知识,是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接触先进科技、前沿科研的渠道。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带领学生参与;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学生申请新的科研课题,参与各学科的学术研讨。不断扩大与扩展科研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尽可能地与科学研究同步,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学校可O立专项奖学金,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性;同时在期末考核时,将学生的科研成绩列入评定标准。
二、创新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1.创新综合型人才培养中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前提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质是知识与能力的传播过程,课程体系是基础与前提。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课程的设置是所有教学的导向,因此要实现人才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设计出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能够与时代同步。现代社会以及职业需要使得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为特殊,课程更具有知识复合性、实践性等特征。
2.创新综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丰富教学方法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持久的过程,同时人才培养又是多面性的,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中持之以恒地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进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面,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均有着明显的主观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明显不能满足学生接收知识的需求,因此学校改进教学方法时,可以有目的性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为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可以采用亲验式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法与PBL教学法等。
3.理论指导实践
在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的同时,教师必须坚持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再强,没有理论知识作支撑,也无法正确处理问题,综合能力仍然不能提高。因此,在育人时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国内高校进行改革时,容易忽视本末倒置,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了,然而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被忽视,最终导致学生的适应能力与知识能力较差。
篇8
关键词:统计手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数理统计方法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二是综合性。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即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随着经济领域对统计工作需求的不断上升和统计方法的不断革新,统计手段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面
从统计记述来看,20 世纪记述统计学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创立并完善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84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就是为了奖励他对发展该体系从而大大改善了经验经济分析基础的基本贡献。没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数据,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是无米之炊。可以想象,没有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我们对国民经济形势的描述可能就只能用“好”、“比较好”、“越来越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等空洞无物,苍白无力的词语了;没有国民经济核算相互联系的数据,我们对国民经济的分析只是支离破碎的,无助于国民经济政策和决策的制定。1953 年 SNA 是基于“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生产统计的框架”这样一个核算体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为评价经济发展的可能趋势和政府政策所需要的调整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1968 年 SNA 将生产帐户分解成投入产出帐户,将净借出或净借入分解成机构部门的金融流量,将国家收入支出帐户和资本帐户分成反映各机构部门的帐户,为国家和机构部门增设了资产负债表,将整个核算体系用一个矩阵帐户反映等。这使得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分析、资金流量分析、资产负债分析等成为可能,使得经济模型的恒等式的个数大大增加,对经济总量的构成分析大大加强;1993 年 SNA 是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又一阶段,它根据各国的经验和不断变化的分析重点,把金融中介服务、资本费用、消费者补贴、正规和非正规经济活动的区别、环境核算、功能分类等纳入体系,使得人们可以研究在经济中起作用的因果机制,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析预算盈余赤字、各个部门或经济总体收入中用于储蓄或投资的份额以及贸易差额等,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社会发展的统计描述方面
为便于对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全面正确的描述、评价、对比和预测,自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指标运动以来,国际组织以及各国纷纷研究与运用社会指标,建立适合各自国情、满足不同目的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依据一定的发展目标而建立的,反映和说明社会发展综合状态的、具有内存联系的一组社会经济指标。它不同于描述社会某一现象、行为的间介质社会指标,它通常是依据某种理论假设,将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零散的社会指标编制在一起,描述、反映社会或某一方面的状况。70 年代以后,国际组织和各国开发出系统测量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指标主要涉及就业、住房、健康、教育等领域,主要侧重于生活水平、基本需要、分配与平等、贫困等社会问题,如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和美国海外开发委员会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等。80 年代联合国环境开发署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社会指标体系逐渐扩大到环境领域,如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和真实进步指数等。90 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了人类发展综合指数,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建立起了 21 世纪社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以此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 20 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支撑和维系这种长期高速的最重要的动力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今后,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难点问题的解决,如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拉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等,都要依赖于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演进。大量实践表明,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而有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达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同时也发生了显著改变,通过经济普查,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经济数据,作出产业结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测。比如通过最近的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以下的产业结构特点:
1. 服务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更为合理
一直以来,工业规模过大以及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改善速度过慢,影响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第三产业的规模被严重低估,此次普查结果中,GDP 的调整增量的 93% 来自第三产业,使得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已经占到了 GDP 的 40.7% ,比原先估算的提高了 8. 8 个百分点,接近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则从原先认为的 52. 9% 下降到了 46. 2%。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附属于法人单位的次级产业活动单位中,有 75. 4%从事的是第三产业活动,同时个体工商户中,有 85%是从事第三产业,将这样经济活动调整归入第三产业的经济统计,增大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使得对经济结构的描述更为合理。
2.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较大提高
根据原来的统计,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在 2003 年仅有为 2%,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三个行业普查后的增加值调整增加了近1. 5 万亿元,占第三产业新增部分的 70% ,如果根据 2003 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例,在这三个行业中房地产业新增的增 加值初步估算为 1953. 09 亿元,这样 2004 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 3. 6%。
3. 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相对增大
近几年我国以投资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一直面对外界较大的质疑,增加内需的呼吁越来越高,此次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表明,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原来想象的有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栗方忠.统计学原理(第三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林贤郁.统计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贾俊平.工商管理统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现状;研究培养
0引言
信息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控制、规划的行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专业,主要围绕“信息资源管理”这个内容而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形成。该专业由之前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5个专业融合而来。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并未真正做到课程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也仅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堆砌,而不能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因此,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究现状,对于捋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脉络、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配置、改善教学效果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1.1培养目标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该课程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由之前的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在不同的学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学术界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问题上存在着求同和求异两种观点。求同观点认为,同一专业应该在培养目标上保持一致;求异观点认为,各高校由于办学背景不同,应当按照社会需求的需要和背景专业的特点灵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需求,不必受到某种规则的约束。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然而后者表面上看是在提倡改革和创新,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但是由于其重蹈了“求实务用”的覆辙,并不能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的目标。
1.2专业方向
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经历了技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个阶段。最初,为培养技术型人才,从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出发,强调计算机设计能力;之后,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其管理特征,经济管理类知识在系统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便逐渐由技术型转化为“工程型”;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需要的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便成了既具有信息分析能力、又懂得企业管理创新知识,同时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与能力结构
《专业目录》中指定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板块构成:管理学理论、信息技术与系统科学。据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数学知识;语言与沟通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与技术;系统科学理论[2]。美国ACM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模式归纳了一个知识体系,即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及系统开发理论三部分内容;左美云教授运用德尔菲法得出了CIO体系。
3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课程设置应当紧贴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由于该专业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其课程体系也遵循一个最基本的“人机系统”原则,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又是应用性学科,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服务技能,需开设一定数量的操作性课程,从而达到既保证培养对象对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又要拓宽学术视野及适应领域的目的。由于各学校的办学背景不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刚刚经历融合,因此,其课程设置较为混乱。通过对先前的参考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将课程设置的方案汇总如下。①骨干学科结构方案,通过将《专业目录》中的16门核心课程与1998年高校IS专业研讨会上提出的8门核心课程结合,构成骨干学科结构体系。但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核心课程较多,该方案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②知识模块结构方案,即采用“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的课程配置,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各自的办学优势提出知识点,有知识点组成相应的知识模块,由此构成课程体系。③层次结构方案,将课程设置划分为基本知识层、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应用支持、信息系统战略管理四个层次,在以上4层次的课程中贯穿以行为科学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企业文化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对社会实践的认识。④6+X方案。该方案由教育部委托五所高校起草提出,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
4我国高校开办情况
1)数量骤增。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在200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有21所高校新增了信息管理专业,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228所高校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目可观。近些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全国设有信管专业的高校已经接近400所(不含各高校独立学院)。2)差异明显。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历练,目前国内在信管专业建设和研究上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第一类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第二类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等知识;第三类则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大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各派纷呈,百花齐放,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3)定位不准确。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之前的五个专业合并而来,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来五个专业痕迹的大拼盘,可操作性差,执行难度大,造成培养目标方向不一致、使用教材不统一,学科设置定位不准确。
5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由多个专业合并而来的较新的学科,是一个正在发展和成长的专业,其教学研究现状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配置不够合理、“产、学、研”有所脱节的问题。因此,研究该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大批符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是我们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标和专业介绍(1998)[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 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86-02
自2011年3月,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发表以“Let’s Use Video to Reinvent Education”为主题的演讲后,“翻转的”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改变了“先教后学”的模式。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及明尼达州几所学校相继使用该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笔者相信翻转课堂对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纵观国内外文献可知,早在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在其物理教学中就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其中,这已体现了一定的以技术促进教学的先进思想;2000年,迈阿密大学的三位教师在其“经济学导论”课程中尝试了学生课下完成新内容学习,课上讨论完成作业的新模式。此时,虽没有特定的名称,但实际上已形成“翻转课堂的”雏形。直到2004年,塞缪尔・可汗在家中录制了超过1500个微型教育讲座,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学、金融、生物和当代经济学,翻转课堂这一思想逐渐传播开来。2006年可汗在网络上开办了可汗学院,这一里程碑似的的举动,使得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家关注的教学模式。不可忽视的是,2008年美国林地公园的两位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真正的把翻转课堂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伯尔曼和萨姆斯都认为该方法给与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而且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到底什么是翻转课堂?有人认为,翻转课堂就是一个在线课程;也有人认为翻转课堂只是“颠倒”了传统课堂的顺序,而没有实质的变动。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视频,但是教师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简单的说翻转课堂就是一个在线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讲台上的指挥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翻转课堂将知识的传授提前到课前;原本需要学生课后完成的大量练习却移到了课堂当中,与教师和同学互相讨论完成。这一颠倒的教学流程,实现了知识传授的提前与知识内化的优化,将过去重视知识传递、以教代学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模式,这正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内涵所在。
(三)翻转课堂带来的变化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要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优质的教学视频、有组织的课堂活动及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三个条件都离不开教师,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师的角色,不仅没有像一些学者认为的弱化了教师的地位,反而更加突出其地位。优质的学习视频,需要教师提供,无论本人录制还是通过开放的网络资源来获取,均由教师来决定即将学习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转课堂提高了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即教师要具备制作优秀教学视频的能力以及搜集甄别合适内容的能力。此外,课前完成视频的观看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堂上就什么都不做。教师在课前需要将学生课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同时也要不断地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翻转的课堂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师,它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现在的主动获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的速度,比如聪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自行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完成在线练习;而课堂上跟不上进度的同学此时则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暂停进行思考或补全笔记。对于搞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明确的在课堂上提出来,与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讨论,逐渐这一部分同学的成绩就会提上来。可见,翻转课堂对时间的重新分配,不但可以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节奏,还能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死死盯着课本,而是灵活的将知识浓缩在短小的视频当中。在家庭中观看视频,大大地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感,这样便可以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也不必担心因疏忽而遗漏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学视频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供学生学习之后随时复习和巩固。
二、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却出现了“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的现象。束定芳曾在一次访谈中表明,我国的英语教育水平总体上是投入和受益严重不成比例的。“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每个学生花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超过了2000个小时。但是大学毕业后能真正称得上外语‘过关’,即能用外语进行一般的交流、阅读外语专业书籍的人怕不会超过10%。研究生,甚至博士在继续学习200―300个课时的外语之后,能真正过关”。这些情况说明我国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
打开可汗学院的网站,会发现该网站的教学内容涵盖人文历史、科学、数学、生物、化学、经济等科目,但是却没有语言类的教学视频。那么这一舶来品能否在我国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呢?
研究发现,“哑巴英语”存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缺少使用该语言的机会,尤其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妨尝试一下翻转课堂。这里以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应用的讲解为例:
虚拟语气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单凭课堂上45分钟的讲解远远不够,学生还没完全理解和吸收,下课时间就到了。而这一节课的内容又不可以重复播放,弄不懂的问题只能课下跟同学或者老师讨论,有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就放弃了。翻转课堂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一)课前准备篇
1.教师在课前使学生明确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虚拟语气;主要目标是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含义及用法。
2.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讲解虚拟语气的含义,用法及具体实例:
定义:虚拟语气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或假想,而不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虚拟语气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来表示。它表达的是怀疑、忧虑、推测、假设、想象或祝愿等。
例如:Iwish I were a white cloud. 我希望我是一朵白云。
英语的条件句一般有两种: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虚拟语气用在非真实条件句中,非真实条件句包括虚拟条件句、推测条件句和错综时间条件句等。
虚拟条件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一类是叙述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类用于推测将来的情况,也称作推测条件句。构成列表如下:
时态类型 主句谓语形式 条件句的谓语形式
与现在事实相反 would/should/could/might+ V原形 动词过去式 did
*be 多用were
与过去事实相反 would/should/could/might + have done 动词过去完成式
had done
与将来事实相反 would/should/could/might + V原形 ①动词过去式
②should +V原
③were + to do
这一部分的讲解如果在课堂上进行将会占用很大比重,从而大大缩短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时间。但是如果放在课下,学生便有足够的时间来观看视频,课上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问和应用,这也符合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有输入才有输出;教师对于学生搞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集中起来进行讲解,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3.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练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巩固学习的新内容,学生观看视频后,需做相应的习题以发现疑难之处,并对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探索。但习题的难度和数量怎么样才能实现效果最优化,需要教师花费心思去琢磨,
(二)课中进行曲
1.问题汇总。之所以愿意尝试翻转课堂,是因为该模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新颖的课前预习方式较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延长了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实反映自学后仍然不清晰的地方,教师汇总归纳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对难点进行适当讲解。
2.合作探索。“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更高层次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表明,“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因此,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此外,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这样的气氛比传授性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此环节,使学生明确了需要探讨的问题后,教师要找出经过探讨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这样一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给教师提供了关注个体的机会。
3.总结与评价。学习评价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与评价。有经验的教师都深深懂得,讲课如同写文章一样,结构布局非常重要。古人行文,向来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虽讲的是写作,但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颇有启发。翻转课堂无论视频多精彩,课堂讨论多激烈,倘若没有一个恰当的结尾,恐怕也很难达到超越传统教学的效果,学生也可能因此产生翻转课堂就是老师不讲课的错误理解。因此,教师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要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峰,完满的结束。这样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日后的学习效率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虽然,目前在我国推广翻转课堂这一舶来品尚有较大难度,但这一模式很有可能作为未来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它是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不仅适合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在大学教学中应用。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将之更多地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 上一篇: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
- 下一篇: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