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篇1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文艺复兴一直充满着争议。这些争议通常围绕其性质,发生的原因和地理时间的范围。文艺复兴成就了很多多才多艺的巨人,例如达芬奇。他不仅是个绘画天才,也具有现代科学家的某些特征。他观察,质疑和记录所看到的,并且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他的绘画,这使他的绘画不同于中世纪。这些多才多艺的画家,雕塑家和作家都作出自己的贡献,使文艺复兴时期成为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超人的时代,一个古典学者,雕塑家的时代。

一、文艺复兴的起源

关于文艺复兴的起源常见的观点是,在文化已经停滞了近千年来的第十四和第十五世纪,一个伟大的文学和艺术的再生。意大利的天才作家所作出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起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也有人极力反对这一声明,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特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就已经出现了)(The Renaissance, 2001,6)。这些作家发现封建时期和中世纪哥特式的艺术不适合他们的口味,所以他们转向罗马文明和希腊的经典来寻找灵感。由于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崇敬日益增长,这就加强了他们对中世纪艺术的非古典形式的蔑视。渐渐地,这种现象蔓延到欧洲的其他所有地区,如法国,英国,西班牙等。

二、文艺复兴的特点

这一运动突出的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对古典文学的渴望与好奇。罗马和希腊的经典被挖了出来。他们把这些经典当作文学形式的模板,渐渐地,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中世纪时期的宗教教条有着巨大的不同(刘炳善, 2007, 30-31)。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兴趣。大约在十一世纪,由于地中海重新开放,海上贸易不断发展,加上意大利国家的城镇和贸易从未完全消失过,意大利国家的人们时刻准备着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繁荣的沿海城镇就这样在意大利形成这了。此外,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主要城镇也因为羊毛和布料的生意逐渐繁荣起来。它极大的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把当初的农业经济变成了货币经济。这时期的人们聚集了大量财富。另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也受到了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人们对科学问题,政府,哲学和艺术著作的研究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兴趣由传统领域,例如宗教和法律等转向了传统领域之外的科学,自然界,生物学和天文学的研究。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这些科学技术逐渐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开始有闲暇的时间来见面和交谈,讨论艺术,政治和哲学问题。人文主义就在这时逐渐的发展起来了。它和中世纪对人的悲观看法有着极大的不同,人文主义者认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来改变世界,并且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消除外部的阻碍,从而获得幸福。相对于从前,他们并不关心超自然世界及自己灵魂的最终命运,相反的,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快乐的,充分的和有效的生活。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未来的虚幻的世界做准备。起初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只被一些学者和有钱人接受,但大学和学院的建立帮助传播了这些思想,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了这奇特的氛围。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的想法被广泛的传播,它们形成了一个大的环境,其中生活着形形的作家,艺术家,传教士和思想者。他们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这些想法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反映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由于论文的长度有限,我决定以意大利的绘画为例来阐释我的观点。

在十三十四世纪,意大利在艺术方面的造诣远远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随着文艺复兴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的地位以及他们的作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十二十三世纪的绘画内容几乎都与宗教有关,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世纪非常的重视宗教,并且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赞助在数量上市非常有限的,只有那些神职人员才需要他们的服务。这些法规和宗教精神限制了艺术家的创新,他们只能按照传统的形式进行绘画。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科学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物质世界。艺术家们主要受益于两个科学方面的研究:一个是解剖,这使得艺术家们更好的掌握了人体的结构;另一个是数学的发展。绘画可以通过二维表面绘制达到三维的错觉。以前的画家是通过实证的方法达到这种效果,但是在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如何学方法实现立体的印象。这些科学成就被艺术家们灵活的运用,成为了他们在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1 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幅画来更好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和改变:中世纪艺术家契马布埃的《十字架》和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两幅画相距有二百五十年。第一幅画用非写实的手法描述画中的人物,真实的人要比画中的人物更直一些,但是画中的人物身体却极不自然的弯曲着。虽然这幅画是关于痛苦和死亡,画中人物的表情却没有被描绘出来。此外,它强调的精神美,它包含一种信仰宗教的信息,力量,奉献和沉思。《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相反,塑造一个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进行的真实场面。它是关于一个富裕和自信的女人,躺在自己卧室的床上。女人的身体是准确绘制的。身体部位之间的过渡非常平稳。在这里所突出的美是女人丰富的环境的美,而不是所谓的精神美。总之,这幅画的绘制更加真实。

除了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人文主义也在其他的绘画作品中有所反映,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3.2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是个天才的画家,多年来他受聘于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在那里生产武器,雕塑和绘画。他的科学成就相对于绘画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非常善于把自己的科学知识用于绘画当中,使他的绘画更加准确。《最后的晚餐》就是其中一个出色的代表。这幅画相比于以前同主题的画,其原创性就变得很明显。它描绘了耶稣和他的信徒们在进行最后的晚餐。这是一幅看似简单的画,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这幅画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人文主义被嵌入到了这幅画中。画的背景中有窗户,窗户的外面有小山和其他的景色。这些都表明了现实的生活和画的深度,此画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画中的对称。这也是人文主义所倡导的,因为人文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对称的。画中的人物身体也是对称的,所有的人都被放在桌子的一端,以前的画家把犹大放在了桌子的另一端。耶稣的两边都有六个人,然后这六个人又被分成了两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对称。人文主义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真实的情感。为了给予这幅画以动态的感觉,达芬奇选择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正当耶稣宣布他的门徒中会有一个人背叛他。画中的每个人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所有的人都表达了自己的焦虑或者是关心,他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很高兴。仔细的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画中人物的脸上,所以让他们看起来都不相同。

3.3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拉斐尔在早期受到了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影响,但是后来也逐渐发展了自己的风格。1508年,他被朱利二世邀请到罗马制作梵蒂冈壁画的装饰工程。大厅的四壁分别以神学,哲学,法学和诗歌为主题,拉斐尔的主要意图是表明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四个分支,其中一个墙上的壁画突出表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结构和精神内涵,《雅典学院》。在这幅画里,古代的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集聚到了一起。他们自由的讨论,情绪热烈,各自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一个酷似罗马建筑的拱顶覆盖的大厅里,所有的人物都围绕着在中心站着的两个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向下,认为现实世界应该是实验的对象,而柏拉图则用受指向上方,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姿势表明他们观点的分歧。在柏拉图的一边是研究自然和人类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步履轻便,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尊严显示出了理性的本质。在左边较低的台阶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坐在地上专注地书写着,一个少年在旁给他扶着木牌,牌子上写的是“和谐的“数目比例图。在右边一群学生围绕着正在证明一个定理的欧几里德,这个小组特别的有趣。在画的最右方,拉斐尔画上了自己的画像。作者把自己放在一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中间是非常有趣的,表明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拉斐尔极其精确的描绘了人类得身体外观,更难得的是,他可以深入挖掘人的心灵。画中的每个人都在传达着自己的情绪,反映自己的信念。由于当时的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拉斐尔有能力把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因此,一个巨大的视角就这样产生了。所有这些都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的绘画技能。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许多有名的画家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结论

文艺复兴逐步改变了欧洲社会的特点,这些改变也反映到了绘画之中。意大利的绘画在当时是最出色的,它们展示了现实世界的美好和人类的尊严。它把世俗的观点和古典成功的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品位和风格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Duncan Sidwell. 2008. A Survey of European Cul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刘炳善, 2007, 英国文学简史.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大学生英语文库, 2001, The Renaissanc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大学生英语文库, 2001, Western Ar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umanism. In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en.省略/wiki/Humanism.

篇2

关键词:文艺复兴;美术;人文主义;艺术家;绘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33-01

文艺复兴时期是在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在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摆脱了几千年的枷锁与束缚,在这么一个时代里萌芽,壮大。早在十三世纪时,基督被架在十字架上,死气沉沉的呆板几乎变成主流艺术。而在十四世纪,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萌芽,必将产生与之相符合的意识形态,引起思想和文化体系的重大改变和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涌现,不仅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础,还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发展,而此时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天赋的创造发挥为艺术文化添彩,提升了艺术的价值。此时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对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必然离不开人文主义的主要动力。而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构思与表现的核心即为对于人的极力歌颂和赞美,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美术艺术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在题材上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变成世俗的人;在表现手法上提倡面向自然,以造化为师,对自然以理性的解释,引进科学的成就塑造艺术形象,透视学和解剖学成了文艺复兴美术造型的两大支柱。

在艺术史上诞生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诞生自己时代的作品。文艺复兴的作品绝非是古代的模仿或推进,在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不再是纯宗教绘画人物,而更多了对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的深入与研究,绘画背景中出现了真实的城市或者融入更多世俗的场景,将宗教与世俗相结合,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潮深入人心。而伟大的达·芬奇更是独具匠心使作品的主要轮廓线消失,达到层次与色调的多变,让三度空间更加神奇的展现。使人文主义表现的酣畅淋漓,真善美得到宣扬。

艾克兄弟的画中则表现出新的心境和习惯,艾克曾在西班牙跟葡萄牙广为郊游,更多的感受到了哥特式艺术之外的社会质朴景象。由于他个人的经历跟踏实的性格,使他每一副画的背景都是那种从窗户,阳台或廊望出去,熟悉的城市广场和桥梁,弯曲的河流和起伏的山岗取代了哥特式绘画中金色平面和地毯班的背景。

艾克画笔下的《圣母与掌玺管罗兰》,掌玺管罗兰府宅的有柱门廊的后面,可以看到一座城市,城市面目不完全可认,但乌德勒支大教堂的塔楼出现在右后方,否则就可说画面是从艾克的旅行速写中抽出来的各种素材组成的了,这幅画中他把一面塔楼强放在城景前面,对于过往的行人来说是非常恰当的,他们好像要用它来观察成立发生的故事情节。画前部神圣的宗教人物被置于某些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中。当画家让自己的陶醉在抒情诗般的绘画中,为沿雾气腾腾的河水展开的城市作画时,他就把一块凡人的地盘宗教画中。作者出现在画中把自己作为人肉背景,也许作者在生活中喜欢这样眺望整个城市以便放松自己,也许是对于城市的美景流连忘返时而出现在脑海中,这种感觉悠闲自在,把自然风景融入画中显得生动鲜活。

画家用真实的地点做背景,这种趣味在康拉德·维茨在1444年前后作的日内瓦湖景中,他在《基督水上行》描述了真实的湖景,面对萨莱弗山,山景一览无余。日内外市民看到基督在他们那透亮晶莹的湖面上行走,而谦恭的彼得和其他的使徒看起来又很想市民自己的中的一些人在小船上打渔,伴随着吃惊的同时也会盯着这座美丽的山景,松绿色的山峰,密密麻麻的梯田,砌成的小屋,生活气息浓郁。萨莱弗山对于作者来说也许是美景深深吸引了作者,也许这山对于作者有特殊的回忆或者独有的情结,很巧妙地将这种实景与幻影融混。

基督诞生是画家50岁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耶稣诞生的场面,是在室外大自然阳光直接照射下展现的,而没有常见的宗教画中那种神秘的光源。人物后边的牛棚跟牛多么世俗化的场面出现在画中,画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意大利台伯河畔的乡村风光,在明快的晨曦中,圣母马利亚跪拜新生的耶稣。画面色调灿烂纯朴,有抒情意味。这个色调温暖,是整个画面都充满人性的温暖,背景中的乡村风光更是让人觉得轻松自在。

文艺复兴的绘画中,这种绘画背景丰富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描绘了宗教故事,体现了当时时代思潮,更是将一种自身独特的看法跟品味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绘画当中,人们欣赏的不仅仅是一张文艺复兴的复古宗教故事,同时也能领略到欧洲的风情跟社会风俗,美景跟故事融合在一起,体会不一样的心境,体会当时的人文主义,体会真、善、美的风韵,别有一番风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艺术可谓是永不停止的艺术潮流。

篇3

[关键词]贡布里希;修辞学;人文主义;艺术风格;新艺术史

按照新艺术史家诺曼·布列逊的看法,贡布里希立足于认知心理学,将艺术史视为一种视觉图式的发展和修正史,完全将图像研究孤立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外,拒斥将语言学、符号学引入艺术史,对话语理论持批判看法。贡布里希的确倾心于视觉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但是,他同时也是将语言学应用于艺术史研究的先驱,并且强调修辞学对于艺术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贡布里希又是将语言学、修辞学应用于艺术史研究的奠基人,而这又直接启发了后来新艺术史家将符号学应用于艺术史研究的理论实践。探究贡布里希如何将语言学、修辞学方法应用于艺术史,有哪些创见,以及他这种研究方法与新艺术史家到底有何关系,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艺术史和视觉艺术理论问题。

一、作为修辞学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为现代艺术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从而成为艺术史研究必须加以考察的课题。按照布克哈特的看法,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古典学术复兴的时代、个人主义的时代、发现了世界和人的价值的时代,是现代的开端。人文主义主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强调人性价值和追求现世幸福的理论体系,它使人们走出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枷锁,恢复了人性的尊严。因为布克哈特的巨大影响,强调对于人的发现和人性价值,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一般看法。贡布里希对此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从修辞学角度重新定义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源于一些从事修辞和语言研究的人文学者对于人文学科的强调。贡布里希认为布克哈特的观点无法解释以下历史现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虽然强调人性的尊严,但当时的人们也没有对宗教神学大加鞭挞;人文主义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学术,但它与中世纪之间并没有截然而立的鸿沟,不能因为注重文艺复兴对于古典学术的复兴就忽视它与中世纪的直接联系。

以布克哈特为代表的19世纪学者更多地从古典学术的复兴、艺术的繁荣、人与世界的发现等角度看待文艺复兴,强调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分歧与差异,将文艺复兴时期视为现代的开端。贡布里希虽然认同前者的结论,但他更加强调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联系,认为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截然不同的时期忽视了历史的连续性,把问题简单化了,似乎文艺复兴是突然来临的历史转变。贡布里希将文艺复兴视为“运动”而不是“时期”,意在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及复杂性:恰恰是中世纪文化孕育了文艺复兴。贡布里希认为,文艺复兴与基督教世纪之间的对立被19世纪的人夸大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被轻视了,而文艺复兴与中世纪之间的重要文化纽带正是语言,是当时占据人文学科核心地位的修辞学。不同于19世纪一般学者的观点,贡布里希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联系出发,认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要与中世纪的“七艺”学术传统有关,“文艺复兴是三种初级的学艺对四种高级的学艺的反叛,那些教语言而不愿充当次要角色的人的反叛”*。“三种初级学艺”是指语法、修辞和逻辑,之所以被称为“初级学艺”,是因为它们都是关于语言的基础学科,人在学习其他高级学问之前必须先学会如何表达;而“四种高级学艺”是指天文、算术、几何、音乐,这四科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它们比较抽象,其学习一般安排在“三门初级学艺”之后。“三种初级学艺”和“四种高级学艺”并称“七艺”,构成中世纪的学术传统。一直以来,“三种初级学艺”在地位上似乎要低于“四种高级学艺”,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从事语法、修辞、逻辑的人文学者不满自己的“初级”地位,进而强调自己的“高级”和“基础”地位。贡布里希认为,我们现在理解的“人文主义”是19世纪的发明,而不是原初意义上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前者更接近于“人道主义”,而后者来源于“语文主义”——即强调语言重要性的主张,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于人文学科的强调,这些人文主义者主要是语言学者、修辞学家。“人文主义者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不再表示他们是‘对人的新发现’的先驱,而是表示umanisti,即这样一些学者,他们既非神学家亦非医生,而是专心研究‘人文学科’,主要是语法、辩术和修辞的trivium[三艺]”。*

英国历史学家阿伦·布洛克的研究支持了贡布里希的观点,他指出,人文主义“是迟至1808年才由一个德国教育家F.J.尼特哈麦在一次关于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最初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的,后来由乔治·伏伊格特于1859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这比伯克哈特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早一年”,文艺复兴时期也不是没有与“人文主义”相关的词,“十五世纪末意大利的学生就使用了一个词叫umanista,英文即humanist,这是学生们用来称呼他们教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师的。”*也就是说,人文主义的概念源于humanist(人文主义者),而人文主义者是指从事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师或学者,而不是指重新发现人的价值的先驱者。文艺复兴研究的权威学者克里斯特勒也说,“人文学者把自己当作演说家和诗人”*,不能从人的价值这种现代意义上讨论人文主义,而应该在文艺复兴的具体语境中考察人文主义,将之视为人文学者对于人文学科的强调与复兴,而修辞学在此时的人文学科中占据核心地位。“文艺复兴修辞学的重要性和所需要的研究和关注,都大大超过了过去几代大多数学者所愿意承认的程度。”*克里斯特勒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化中的修辞学》一文中指出,修辞学不仅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语法学、诗学、历史学、道德哲学、逻辑学等人文科学有直接影响,而且对神学、法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医学和数学都有影响。在文末,克里斯特勒不无赞同地说,已经开始有学者将修辞学与当时的音乐和视觉艺术研究联系起来。贡布里希正是将修辞学与视觉艺术研究结合起来的最重要的艺术史家。克里斯特勒认为,中世纪有三种现象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兴起,分别是在中世纪意大利流行的形式修辞学(formalrhetoric)、研习拉丁文法、学习拜占庭传统的古典希腊语与文学,这三种现象都直接与语言学和修辞学有关。形式修辞学(formalrhetoric)又称为arsdictaminis(手札艺术),是书信、文件和公开讲演的谋篇技巧,用于培养起草文书的秘书和书记员;研习拉丁文法是指在中世纪的学校一直有着拉丁文法的教养传统,并且与阅读古典拉丁诗歌和散文结合起来;转向拜占庭东方的传统是指,意大利人文学者除了研习拉丁文学和形式修辞学,又开始学习古典希腊语与文学,继承了拜占庭传统。*当时这些复兴古典学术的“人文学者是专业的修辞学家,即作家和批评家们不仅希望说出真理,还希望从他们的文学趣味和标准的角度说得优雅”*。

贡布里希不仅强调修辞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地位,把人文主义理解为“语文主义”,而且他还第一次明确指出,修辞学对于艺术领域具有无所不在的影响,“修辞术是劝说的技术,在古代的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希望这些论文能够说明,这种对于合适的演说风格的关注,如何传播到其他的艺术领域。”*通过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学术考辨,贡布里希揭开了修辞学与视觉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出了在古代修辞学就是视觉艺术理论的结论。温故知新,通过追溯修辞学传统,贡布里希批判、解构了人们的现代艺术观:第一,不同于布克哈特强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对于人和世界的发现的观点,贡布里希强调人文主义的修辞学基础及其与中世纪学术传统的联系,也就批判了简单地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截然分开的历史观点。第二,因为修辞学是一门致力于演讲说服的实用学问,揭示视觉艺术的修辞学渊源也就打破了艺术无功利的现代艺术观,从根本上批判了艺术自律论。第三,揭示视觉艺术的修辞学渊源,打破了把语言与图像截然而立的一般看法,更在语言学和图像学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为后来的艺术史研究打开了新视野,开启了新路径。

二、修辞学与艺术风格学

按照现代的一般看法,修辞学是关于语言的学问,风格学(本文特指视觉艺术风格学)是关于图像的学问,二者之间相距甚远。然而,贡布里希却常常从修辞学的角度理解艺术问题,阐释其艺术理论。他认为,关于语言的修辞学与关于视觉艺术的风格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古代的理论中,修辞和艺术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语词与图像、修辞学与艺术风格学之间被夸大的鸿沟,很大程度上源于把艺术分门别类的现代艺术观,对现代人来说,将艺术分门别类已成为本然之事。从某种程度上说,修辞学是关于语言的风格学,艺术风格学是关于视觉的修辞学。鉴于修辞学在西方有古老的传统,西方人在古希腊时就非常注重在演讲和辩论中修饰辞藻、讲究布局,以达到最佳的说服效果。这些关于语词、语调、句式、篇章的语言形式的研究,既是修辞学的核心,又与诗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并直接成为视觉艺术风格研究的理论来源。

修辞学属于语言学,艺术风格学属于艺术理论,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可是“当今称之为风格学的相当一部分早已存在于古希腊、古罗马一连串论述修辞的文章之中”*。“风格”这个词原来主要用在修辞学领域,主要是指演说家的演讲风格,也可以表示作家的写作方式,“希腊、罗马的修辞学教师的著作对风格的各种潜力和类别所作的分析至今仍是最精妙的分析。”*所以,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艺术风格学是修辞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分析才逐渐开始从修辞学领域移入视觉艺术领域,而视觉艺术风格学的成熟则迟至18世纪中期,其标志是温克尔曼的艺术史著作。不过,从“风格”(style)一词的起源来看,它恰恰与书写或语言无关,而与“雕刻”、视觉形象有关。根据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威克纳格(1806—1869)的考证,“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στυλos,意为“木堆、石柱”,或“一柄作为写和画用的金属雕刻刀”,后来拉丁文将之译为“stilus”,取其“雕刻刀”的意思。*无论是“木堆、石柱”,还是“雕刻刀”,“风格”一词的原意都与视觉形象相关。拉丁文用“stilus”表示语言风格,是取其比喻义,而不是其作为“雕刻刀”的本意。我们现在说用语言“刻画”某个对象鲜活生动,倒是更接近风格一词的本义。词源学考察告诉我们,风格既可以指代视觉对象,也可以指代语言,在风格学的视野中,语言与视觉艺术之间并没有截然而立的鸿沟。不过,因为远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修辞学就已经是一门非常发达的学问,所以修辞学要远比视觉艺术研究(包括艺术风格学)成熟得多,自然也就成了其他艺术样式的理论渊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声誉渐著,研究也逐渐发达,但修辞学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古代演说术的风格问题也是视觉艺术的问题。”*风格从根本上来讲是艺术形式的问题,贡布里希认为,正是由于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的发达,导致人们注重语言表述及其形式,并且逐渐从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过渡到对视觉艺术形式的关注。作为修辞学家或演说家的人文主义者,奠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正是在那些人中,正是在那个时刻,对文字的关注和态度开始向视觉艺术风格的变化直接转移,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从瓜里诺那里了解到,尼科利对书籍中的‘点、线、面’有多么操心。”*通过考察人文主义者尼科利与其他学者的论争,贡布里希详细阐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革新以修辞学为基础,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就是当时的修辞学,而当时的艺术理论家基本上是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即修辞学家。贡布里希还饶有兴味地指出,达·芬奇虽然认为绘画胜过文字,但他极其热衷于探索语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在使用时的不同表达效果,这实际上是对语词风格的研究。*

修辞学是炼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学问;艺术风格学是择取与组织点、线、面、色彩、图式等视觉语言的学问。贡布里希认为,风格源于“选择”,没有对于不同表达方式的选择就不会有风格。他援引斯蒂芬·厄尔曼(StephenUllmann)的《法国小说的风格》(StyleintheFrenchNovel)中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关表现力的全部理论的中心就是选择的观念。如果没有替换表达方式可供说话人或作者选择,那么无疑也就不会有风格同义[synonymy]——就这个术语的最广意义而言——是全部风格问题的根源。”*简单说来,语言风格是一个修辞学问题,即语言风格源于说话者对于语词的选择,不同的词语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同样,视觉艺术风格也是一个修辞学问题,它源于艺术家对于视觉语言的选择,不同的点、线、面、颜色和图式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贡布里希从新词汇的引入会影响人们的感知入手来说明这一问题。新词汇的引入扩展了语言使用者的选择范围,那么,同一语义的新词与旧词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竞争关系,人们在使用语词时就会斟酌,哪一个词能够更加微妙地表达自己想要的风格或效果。“当剃头匠[barbers]变成理发师[hairdressers],抓耗子的人[ratcatchers]变成捕鼠手[rodentoperatives],相比之下,剃头匠、抓耗子的人听起来就有点俗气了。”*也就是说,新词汇的引入绝不是简单地增加了同一语义的不同说法;相反,新词汇增加了对不同措辞之间的微妙感受,包括对于旧词的理解和感受。换言之,选取不同的词汇和语言,就是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艺术家在绘画时,也有很多先在或潜在的视觉语言供他选择,他选择不同的图式和画法,就是选择不同的视觉风格。绘画中新画法的引入,正如语言中新词汇的引入,扩展了艺术家的艺术语汇和表达空间,也改变了人们对于旧有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象的感受,甚至改变了整个艺术史的风格体系。

贡布里希也注意到艺术风格与生活风格的复杂关系,他仍然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古代世界的典型艺术是演说术;关于演说术的得体理论如此发达,以至于它和西方艺术的古典传统一样根深蒂固。”*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得体理论”。不同阶层、社群的人拥有不同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艺术风格,反之亦然。不同阶层、社群的人拥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个风格源于他对语言、视觉乃至行为方式的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得体”——符合特定的社会阶层、社群和生活情境所规定的“得体”原则。不同的人对生活风格的“得体”有不同的要求,艺术风格亦是如此。艺术风格会影响人的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艺术风格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贡布里希否定了艺术自律论的观点,认为艺术能够建构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和认同。但是,艺术风格和生活风格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贡布里希拒绝对艺术风格作庸俗的的解释。

人们现在把修辞学与视觉艺术看作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这是现代艺术自律论的结果。“是克罗齐提倡在他所称的修辞学与他看作纯粹表现的事物间的最基本的区分。修辞学服务于实用的目的,因此他会把在阿尔加罗蒂那里发现的工具的艺术观归类为修辞学的观念。”*贡布里希在此指出了现代人把修辞学与艺术分裂开来的思想根源,克罗齐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坚持艺术自律性,排斥艺术的实用性,甚至排斥艺术的制作(他认为艺术在直觉中即已完成),也就自然不会把纯粹、自由的艺术与服务于实用目的的修辞学联系起来。然而,修辞学在古代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学问,而且古人也没有在实用的修辞学和纯粹表现的艺术之间进行区分。贡布里希立足于艺术史传统,批判艺术自律论和现代艺术观,认为艺术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律的领域,它始终具有修辞学意义上的实用性和目的性,把修辞学与艺术分裂开来使现代人很难真正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甚至很难全面理解现代艺术,因为即使在现代艺术中,视觉修辞也没有完全消失,它们只是转移到大量的广告中去了。巴尔特在1964年发表《图像修辞学》*,把图像视作一种视觉修辞,用符号学的方法去分析广告、服装、电影中的话语建构。对于图像的修辞学维度的重视与发掘,使得以尊重传统著称的贡布里希的艺术观不但不守旧,反倒走在时代前列,甚至比后结构主义者更早地注意到视觉艺术的修辞效果,揭示了图像符号的话语建构功能,在艺术史领域内部开启了将语言学、符号学应用于艺术史的研究范式,为“新艺术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视觉修辞学与艺术符号学

在最新的艺术史研究视野中,不论是绘画的底边、画框、透视法,还是雕塑的基底,都被视为一种视觉修辞,一种塑造、规范人们观看行为与视觉方式的符号。*贡布里希正是20世纪将语言学、修辞学引入艺术史,研究图像修辞的先驱者。

他在艺术史研究中对于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倚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其代表作《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最早被命名为“可见世界和艺术语言”,他本人甚至称之为“图像的语言学”*。他尤其注重图像的修辞学研究,在《象征的图像》中,贡布里希主要探讨了图像的象征和拟人;在《艺术与错觉》中,贡布里希花费了大量笔墨探讨图像的隐喻。在所有的修辞手法中,贡布里希最强调语言的隐喻功能,他从某种程度上接受了维科的观点,不仅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一种把握世界的根本方式,这使他倾向于把图像视作隐喻符号。根据英国符号学家泰伦斯·霍克斯(TerenceHawkes)的考证,“‘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它是指一套特殊的语言学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一个对象的诸种方面被‘传送’或者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以便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被说成第一个。”*在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意义上,世界先在于语言,语言是为现存的世界贴标签,这个标签似乎是把意义固定于特定事物的封印,而隐喻是把意义从一物转移到另一物,也就是揭开封印,使人们看到意义的转移,从而揭示出对象世界的丰富性与共通性。然而,贡布里希既不认同亚里士多德关于语言是对事物贴标签的看法,也不把隐喻看作意义的转移,“有一个现代语言学派则以激进的方式颠倒了语言和现实的关系。他们坚持认为,是我们自己通过语言创造了范畴,甚至创造了经验中的固定物体。……语言范畴可以使我们区分事物和过程,因为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名词和动词。从这一激进的观点出发,隐喻不再代表一种意义的转移,而是代表世界的重组。”*贡布里希所说的现代语言观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语言观有两个根本不同:第一,是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在后者看来,语言是为现有的世界贴标签,世界先在于语言,语言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对已然确定的实存事物的“命名”。然而,现代语言学却认为,语言不是为现有的世界贴标签,并不是先有一个现成的世界,然后我们再寻找与之对应的语词。对于人类来说,世界在对其命名之前并不存在,世界是与语言一起诞生的,甚至可以说,是语言创造了人类经验的世界,因为人不能脱离语言把握和理解世界。作为人生在世的存在方式,语言发生变化,语言所揭示的世界也为之而变,这就颠倒了亚里士多德传统的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第二,是语言与修辞的关系问题。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只是比喻的一种,是以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是对逻辑语言的背离、对语言规则的故意破坏。然而,按照现代语言观,隐喻既不是对逻辑语言的背离,也不是对语言规则的蓄意破坏,而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有语言处必有修辞。从根本上来讲,语言就是按照隐喻原则运行的,甚至人的认知方式也遵循着语言的隐喻原则。“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单是词语的事。相反,我们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如果语言及人的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质的,那么,不仅仅人类的诗歌、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是隐喻性质的,连整个人的现实世界都有隐喻渗入其中。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就基于我们关于世界的隐喻之上。这就彻底颠覆了本质主义的世界观和理性主义的语言观,把世界都视为一种符号建构。尼采早就指出,“事物的绝对本质截然不可体知”,“比喻(tropes),这非字面的意指活动,被看作是修辞的最具巧艺的手段。然就其意义而论,一切词语本身从来就都是比喻。”*与尼采强调语言的修辞本质如出一辙,贡布里希这样强调图像的隐喻性与修辞功能,“我认为,艺术史家有时所忽视的(这也同样适用于我的博士论文)正是那种戏剧和修辞的维度。当我们谈到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时,我们没有必要认为这件作品意在宣称真理。”*因为人既不能离开语言来言说,也不能脱离图像去观看,言说和观看决定了人类思维和想象世界的方式,而语言和图像无法根除其隐喻性质。那么,人们通过语言和图像所把握的世界,就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符号世界。

众所周知,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图式”,多数学者从知觉心理学的维度去理解他的“图式论”,这固然不错。但忽视了“图式论”背后的语言学和修辞学维度,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图式论”的内涵和价值。“‘艺术的语言’一语并不是一个不确切的比喻,即使是用图像去描写可见世界,我们也需要一个成熟的图式系统。”*可见,贡布里希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阐释其图式论,将图像的图式系统视为语言系统,认为语言和图像都描绘同一个可见世界。“图式论”强调人没有天真之眼,人们在观看世界之时,其实是用带着先入之见的图式去烛照世界,并且不可避免地将图式置于图像的感知、创作与欣赏之中。贡布里希是以理解语言的方式理解图式的,图式是世界和观者之间的中介,正如语言是世界和言说者之间的中介,图式内置于图像的制作与欣赏活动,正如语言内置于言语活动。从根本上说,图式是关于世界的图像语言,是世界的视觉化的象征或隐喻,人们透过图式观看世界及其图像。“图式”的改变,意味着观者世界之改变,反之,世界的改变,也会改变人们的视觉和观看,进而修正人们的视觉图式。图像制作中产生的新图式,标志着一种新的烛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诞生。正如隐喻——语言修辞——的变化,标志着世界的重组一样,图式——视觉修辞——的改变,也代表了视界/世界的再调整,标志着人们所见世界及其图像的改变。比如,透视短缩是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视觉图式,这种图式作为一种视觉修辞,“不仅涉及图像或符号的修辞策略,还涉及对受众的观看方式的影响。”*作为隐喻的语言与作为图式的图像一样,都是一种象征符号。因此,贡布里希的“图式论”既是“图像的语言学”,也是艺术符号学。图式作为图像的生成方式、视觉主体的观看方式,是世界的隐喻,是关于世界的符号系统,本身便可以被看作一种关于世界的图像修辞。

篇4

宗教与艺术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首先,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其次,它们都带有情感特性;其三,它们都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其四,它们都借助形象表达自身;其五,它们都注重对人的研究;其六,它们都具有审美价值。

基督教是最具世界性的宗教,它产生于古罗马时代,发源于巴勒斯坦,出自于犹太教,并有组织的渗入于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之中,到了公元4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将其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风行于全世界。基督教对欧洲的艺术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中世纪,连文艺复兴时期也不例外。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人文主义是人们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繁荣的根本原因。“人文主义”是人们用来反对上千年宗教束缚的有力“武器”,然而,对于基督教同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很多文章阐述得很含糊,尤其是基督教对文艺复兴艺术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更是很少提及,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对基督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尽管人们常说文艺复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下的产物,但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更是在借助和利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世界从信仰维系方式向理性维系方式的变动,使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主要是取自基督教文化的思想资源;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更是表现了基督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所谓的反对宗教,其实并不是反对基督教这个文化体系本身,而是针对基督教教会对不合时展的清规戒律(如: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的固守,及教会和教士利用基督教来实现个人邪恶目的的行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基本上都是高级僧侣、宗教学者,甚至还有教皇,如果说他们反对基督教,无疑是不正确的。其实,坚信上帝的存在仍然是当时文化的主流,否定上帝存在的人仍然被称为异教徒。

文艺复兴对基督教文化的继承发展,首先,体现在继承了中世纪基督教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世的一切都是痛苦、黑暗、虚假和不平等的,而天国则是光明、真理、善良和平等的),同时,也对这种思维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精神和、神性和人性,乃至“善与恶”成为了人自身的二元对立。过去人们常常强调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是用人取代神,这只是表面的看法。如果说中世纪人们更倾向于人和上帝对立的话,那么,此时更强调这种对立存在于人自身,是人内心的矛盾性。于是,人自身的善与恶、情感与理性就变成了新的二元对立。

第二,人文主义者进一步突出了对人的自身的复杂性的认识。在原始社会,人是按自然本能行事的人。古希腊人被誉为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是按本能欲望生活的人,所以,他们率直、本真。中世纪人们开始按照精神需求生活,基督教的出现,是人脱离自然本能的羁绊而走向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标志。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开始把人类的精神需求和肉体欲望联系到一起,这是人对自己认识的深化。

第三,时代变了,对基督教本身的理解也必然发生变化。比如“上帝”这个概念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对那些遭受现实苦难的信奉者来说,是“救赎”力量的象征;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初期思想文化的核心,“上帝”变成了必须服从的、令人敬畏的“威权”的象征;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上帝”这个符号越来越成为抽象的“至善”和“至爱”的象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基督教重新阐释的历史意义在于,他们完成了把“上帝”从至高的“威权”和“最终的惩罚者”变成了“至善”、“至爱”的终极价值的最初转换。

三、基督教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契机和动力

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契机和动力,艺术家们创作的题材、内容、风格等也都受基督教的影响。如果说中世纪的艺术是以图案化的形象图解基督教教义,那么,文艺复兴艺术则采用较逼真的手法赞颂上帝。文艺复兴的艺术重视表现人的形象,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的生命,突出人的尊严与人在万物中的中心位置,其目的还是为了赞美上帝的创造力,并非反宗教。

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和佛罗伦萨画派始祖的乔托属于圣弗朗西斯教派。他的艺术创作多与宗教活动有联系,最有名的作品是在帕多瓦阿雷纳礼拜堂创作的38幅壁画,内容是描绘圣母及基督的生平事迹,其中《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是最有影响的杰作。乔托采用古典手法,使宗教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眼前。佛罗伦萨画派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波提切利的作品以宗教题材在数量上居首位,艺术风格和样式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尤其是他1500年的绘画作品《哀悼基督》,其中,体现的宗教激情达到了悲剧的顶峰。

文艺复兴的盛期的艺术三杰都为罗马教廷的教皇服务过,从事了大量的宗教艺术活动。莱昂纳多•达•芬奇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完成的绘画作品不多,代表作中《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基督教题材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作,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他最重要的绘画作品是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创世记》,后来他在同一地点历时六年完成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1546年教皇指派他为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师,虽然整个教堂综合了几位建筑师的智慧和辛劳,属于米氏的设计成份比其他几位都要多。拉斐尔最有名的是大量的圣母像,色彩配置以红、蓝两色为基调 (红、蓝色分别象征天主的圣爱和真理),代表作《西斯廷圣母》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是古典艺术的典范之作。

四、基督教信仰支撑起了文艺复兴美术在精神上的高度

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而言,基督教更是他们进行创作的精神支柱和灵感来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人与神互为对照的独特思想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品格。对神性的理想犹如灯塔一样鼓励和指引艺术家在精神的迷雾中进行道德批判和哲学思考。

宗教中的“神”代表着人在品格和成就上的理想,对神的信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崇高人格的追求。在西方文化中的伦理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思想内涵与宗教主题也经常发生联系。文艺复兴艺术家从基督教信仰中体会到的人道主义的关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促使他们在创作时重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高尚情感,保证了当时作品较高的艺术品位。

当时的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坚持爱上帝与爱人的一致性,追求世俗幸福与天国幸福的一致性。从许多优秀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上帝之爱”与“人间之爱”合一的趋势。如:提香的杰作《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画中新娘手拿花瓶,象征尘世短暂的幸福;维纳斯手托上帝之爱燃着的火焰,象征天国永恒的幸福。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画中的女神脸上挂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反映了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热衷,使维纳斯并不仅限于感官本身的审美诱惑,而是通过对美的沉思冥想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纯化和超越。女神是维纳斯与圣母玛利亚的结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统一。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由于艺术家的这种信仰和追求支撑起了文艺复兴美术在精神上的高度,使之成为古典艺术中高不可及的典范。

总之,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艺术一脉相承,文艺复兴时期所展现的宗教艺术的繁荣,正是基督教思想在摆脱了封建的思想专制后发挥出的文化创造力。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是基督教文化传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割裂了基督教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社会的变革之间是如何统一起来的,也就看不到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变革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法)热尔曼•巴赞著:《艺术史》,刘明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所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严摩罕、姚岳山、平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3]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

篇5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世界文坛中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中,形象高大、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辉的正面男主人公引得不少学者的研究,却忽略了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探讨。受时代所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虽常作为男主人公的配角存在,却也是故事构架和人物塑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且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熏陶下,女性观也较前期更为进步。本文即从时代环境、文艺复兴运动及莎士比亚女性观等角度,对“四大悲剧”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形象分类

在这四部悲剧中,女性形象虽多作为男主人公的陪衬出现,但其个性形象仍鲜明独特。她们或天性善良;或接受良好教育;或敢于站在世俗对立面;或机关算尽,趋炎附势;或野心十足,心狠手辣。尽管如此,她们的命运却终逃不过悲剧结局。她们逐渐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刚刚萌发出的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反而渐渐屈服,最后不可避免地沦为欧洲封建社会中、男权意识下的牺牲品。笔者将这些女性形象分为两类:

(一)“天使型”女性形象

典型的“天使型”女性形象有《哈姆雷特》中的W菲莉娅、《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天使型”的女性都生得美丽,多情可人,再结合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必定受到人文主义的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使他成功塑造了如哈姆雷特等一众代表着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男性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孕育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中W菲莉娅温顺得体,对父兄言听计从,这既是她的优点,也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因为对于霸道狡诈的父亲来说,父女之情并不重要女儿只不过是被他利用来接近哈姆雷特的工具;对于复仇当道的哈姆雷特来说,W菲莉娅也不过是他为父报仇的棋子,爱情只是他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这些对于W菲莉娅来说却恰恰相反。所以她不堪情人的出言不逊,无情抛弃,更不能接受情人在她面前将其父亲杀害,最终精神崩溃,溺水而亡。她的死亡不仅在于其性格缺陷,更是封建道德对女性束缚和压榨的结果。这样的女性在故事中的出现,实际上都是悲剧冲突展开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她们定会作为故事情节的牺牲品,或为自己,或为他人了结生命。

(二)“恶魔型”女性形象

在这四部悲剧中,作者以激烈的口吻、愤怒的笔调塑造了几个恶女的鲜明形象,如《麦克佩斯》中的麦克佩斯夫人、《李尔王》中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姐妹等。她们阴险狠毒、趋炎附势、人性泯灭,悲剧的下场更是惨烈。

《李尔王》中,不同于正直善良的小女儿,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对父亲的爱并非出自真心,她们爱的是钱财和国土。为此二人口蜜腹剑、机关算尽,达到目的后开始虐待父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恶妇,良知丧尽的两人还在争夺一个男人的问题上弄得鱼死网破,二人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最后里根被高纳里尔毒死,高纳里尔也落下了蓄意谋杀丈夫的罪名而自杀。可以看出,当这样的恶女有着比男人更强烈的野心和欲望时,就背离了男权话语下的规范和传统,随即为这个社会不容。

二、进步的女性观

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男尊女卑”的观念常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女人常被认为是低下的存在。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中时有体现。在文艺复兴以前,以英雄史诗、骑士文学、教会文学、城市文学为主要构成的中世纪文学占据文学的主导,在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依旧承接着被视为劣等、低贱化身的女性观。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女性观是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这主要是是来自于基督教例中对女性的约束、教会对婚姻的贬低及对禁欲主义等。“中世纪基督教对女性的看法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女性与肉体欲望相联系,认为女性是男性实现精神追求的障碍,是不洁以及邪恶的化身;二是把女性作为比男性劣等的存在,是卑贱的、应该受到男性的统治”,“在基督教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碰撞与整合中,尽管两者时常冲突,但在对女性的负面观念却达到了一致并得到了融合。这一观念在英雄史诗的创作上折射尤为明显。”①在早期的骑士文学中,贬低女性的内容十分常见。如在《亚瑟王传奇》中,女人被视为“红颜祸水”,导致国家衰败灭亡的导火索即是圆桌骑士兰斯洛特和王后之间的私情。而随着骑士制度的发展,在骑士文学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典雅的爱情观念,修正了一些传统的女性观。

随着文艺复兴进入英国,莎士比亚也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对女性的看法也比从前的作家进步。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莎翁的很多作品都出现了一种现代进步的女性观,他对爱情极力歌颂,推崇个性解放和男女对爱情婚姻的自主追求。如《奥瑟罗》中,他赋予苔丝狄蒙娜冲破传统理念的勇气,在与奥瑟罗的爱情追求道路上,她坚持了自由与平等的主体意识,当以父亲为代表的阻挠势力出现时她所表现出的坚持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女性与封建传统力量的抗争,这与先前的女性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投射在女性身上的时代烙印

在“四大悲剧”中,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下场悲惨,时常沦为他谴责批判的对象,这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风云突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十三世纪末开始,发起于意大利进而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主张以人权反抗神权,解放思想,追求自由,这其中的核心便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使人们包括女性同胞开始重视本体价值,反对消极的人生观,转而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禁锢的个体中解放出来,反对“来世报”而更加重视现世生活,并为现世生活的幸福而奋斗。一方面,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太平盛世配合了文艺复兴的进入,确实让莎士比亚创作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新女性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等;但另一方面,随着先前掩盖在盛世之下的封建王室和资产阶级矛盾的逐渐暴露、文艺复兴带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使得莎翁笔下的女性不但敢于表现自己的情感,甚至愿意主动追求物质上的幸福及的满足,如麦克佩斯夫人等。所以人文主义带来的人性中善与恶在其戏剧中的女性形象身上都有体现。

总之,文艺复兴让人们从蒙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封建恶势力仍占有一席之地,包括人文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群众思想并未得到完全解放,人文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矛盾使得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必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四、结论

在《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尔王》、《奥瑟罗》中,莎士比亚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已超越以往,但人文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矛盾同时作用于她们身上,所以纵使W菲莉娅德才兼备却仍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纵使苔丝狄蒙娜愿为追逐爱情勇敢冲破世俗却仍在男尊女卑的爱情中失去自我;纵使麦克佩斯夫人为得到权利用尽心机,可女性的脆弱神经终究使她走向死亡。

总之,在“四大悲剧”的女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莎翁对人文主义新风的宣扬,同时也看到了他并不能彻底摆脱以“男尊女卑”的男权意识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所以“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无一摆脱悲剧结局。

注释:

①彭佳,李园.浅谈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姜秀山.徘徊在边缘:四大悲剧女性形象解读[M].重庆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历史价值 文化

作为欧洲社会所特有存在的历史时期,“文艺复兴”的开始和“复兴”是伴随着神学文化的没落与衰退,由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的全面兴起延绵发展到欧洲各国,从而产生巨变和伟大的历史影响。文艺复兴起始于14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艺术与文化的鼎盛,感受到了社会全面的繁荣。历史的进程往往都伴随着产生这种现状的历史诱因,而历史的诱因则成为发展的导火索。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进步性的飞跃。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使原本处于普通市民阶级的人民,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不仅仅是在财富上,物质的丰满也带来强烈而巨大的精神需求和渴望。在如此环境中,人们对精神生活中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识有更高层次的美学要求。这种美学理念与思想反映在对文学和艺术的推崇欣赏之中,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新艺术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审美意识不断增强。文艺复兴的产生中其核心思想,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古典艺术,反对中世纪以来被封建神学所禁锢的“人性”思想,以改变封建神学中对于人性美的极端压抑与蔑视。把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比较而言,文艺复兴并不是单纯直接地对文学艺术进行复制模仿,作为欧洲艺术中最绚烂的一章,其本质是以艺术的精神进行再创造,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场伟大的思想革新。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中最突出的一点,即它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作为以“艺术”为表象的革命核心议题“人”,他的世俗欲望与精神追求,内在气质与个性的描绘体现在艺术的创作价值之中。文艺复兴是对人的内在心灵进行探索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其根本目的是区别针对神权统治,并且提出与之完全不同的思想观点,反对神权主义的压迫。文艺复兴即是人文主义,相较历史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界限与界定,而在文艺复兴中则需要以人文主义作为艺术的探讨思想与框架,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内涵探索文艺复兴中的历史价值。

起初文艺复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被认为简单肤浅地追求了古典文化的外在表象,并非拥有实际意义与内涵。但其实,文艺复兴的根本目的并非追寻与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与文化,而是以更深刻的古希腊罗马存有的高度精神文明和思想内涵抨击当时社会所积累困束旧的文化和制度,反对其枯朽不堪的内在,并且为即将进行的新的思想方向与新的社会制度进行舆论的铺垫和基础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源头,改变人们的精神思想状态,使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器反对旧时代的封建神权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在欧洲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思想精神长期被教会控制与束缚,神权与皇权相互斗争,同时也像两座大山一样压迫着人民。当时社会,所受到和影响的所有精神主张都来自于教会的宣扬与自身信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的财富与思想不成正比,教会宣扬的主张却与资产阶级的要求产生矛盾。在资产阶级寻求精神引导和自我主张的同时,却又不能迅速地提出适应自己的思想解放要求的精神理论。在苦苦寻求中,他们发现古典文化的民主自由思想,正好契合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使得由文艺复兴作为思想斗争的利器,与黑暗的中世纪与教会皇权进行斗争。同时选择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不是以历史为甜蜜的外衣,在其包裹下避免与教会产生冲突,由此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民精神需求的充实。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被视为教会的敌人与异类,其所承载的文化思想受到鞭挞和戕伐。在文化与艺术的精神发展中选择古典主义为思想的核心,其实根本上是放大教会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无论输赢,无论结果如何,文艺复兴的勇士们艺术家们以自己所拥有的最有利的最强大的力量,与黑暗的教会进行殊死搏斗,文艺复兴唤醒了人民对教会的怀疑与反感,如路德的“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重要些”反映的是对人本身的渴望,“神并没有创造君主,神却创造了人,而我是一个人”这些思想表明文艺复兴的内涵,对于教会与教义的反抗,为这个世界有不知、不为到可知、可为,精神的复兴创造了灵魂与自我。

从时间上来说,文艺复兴并不是一小段一小段时间的文化变革,而是以逐步的发展和思想事件作为精神的体现,点点滴滴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文艺复兴并没有像其他历史事件或历史革命一样,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是一点一滴地改变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历史学角度认为,如“地理发现”、“科学发展”、“民主国家的产生”,其根源与开端都是来自于文艺复兴所延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文艺复兴新兴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对“科学的态度”。中世纪被称为思想文化的“黑暗时代”,相似于我国清代康熙乾隆的“文字狱”时期,而文艺复兴则是摆脱中世纪的黑暗腐旧,是近代科学文化复兴发展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急先锋和精神的支持者,它不仅仅为革命创造了舆论与基础,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着革命者们。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在于,以文化艺术作为精神基蕴,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力图摆脱欧洲封建宗教的束缚,吹响世界性科学文明的前奏曲,使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与历史评价很多,如恩格斯曾经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为伟大的变革与进步,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且产生了巨人。”文艺复兴是人类对未知的精神文化世界的开发、交流与融合,以追寻精神的道路,在不断的探索中感悟文化精神的内涵,以丰富自我价值,展现自我精神的“人性”,并感受文化艺术的美妙。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中最重大的是促使欧洲社会以“神”到“人”的中心思想,以“人”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展现精神世界的觉醒,由往生到达现世。文艺复兴的存在价值,唤醒了人们思想中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渴求,以“人”的力量创造觉醒,放弃鬼神,开启科学创新之路。

文艺复兴不仅仅从精神与文化方面增强了资本主义的信心,更开辟了新的胜利道路,确立了以科学思想观为主体的精神世界。在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没有任何革命可以完全摆脱历史固有的束缚,文艺复兴中虽然突破了精神领域的束缚,但没有完全跟宗教划清界限,在信仰的文明与科学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宗教信徒,但是早已区别对“鬼神”苦苦信仰的旧教徒。他们不再受思想的束缚,不是因为渴求而信仰,只是为了“信仰”而“信仰”。其实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所拥有的独特意义和内涵。

文艺复兴的根本是思想的解放和文化艺术的革新。如“文艺复兴前三杰”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在文化上的创作,无不强调人的理智,反对盲目的精神崇拜,从精神方面解析受困的意识。“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拉斐尔的《椅中圣母》都摆脱了神的形象,文艺复兴把圣母变成了普通而又慈爱的人间妇女,或是对于人体艺术的赞颂,都表现艺术中的“人性之美”。文化与艺术的复兴,使得人民的审美与精神不断提高,人性思想因为得到理解而解放,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之。”文艺复兴的精神,否定了封建,否定了教会,否定了鬼神,开了资本主义的先河,奠定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变革的舆论。文艺复兴是对黑暗的旧世纪的反抗,是一场残酷的较量与决裂。它不仅仅局限在精神中,更冲破了神学对人身心的局限和封建社会的专制,使得欧洲开始思想文化的繁荣,由思想到现实,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J].学海,2008(01).

篇7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其美育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给当今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带来良好的现实启示 。 

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 17世纪上半叶它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人们不仅对世界和自然美有了崭新的认识.人性也得到了复苏.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人们尽情地歌颂美、抒发自己的情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时自然科学哲学探索、文艺创作等都空前活跃、繁荣。笔者旨在阐释该时期美育思想的内涵及对当今美育和音乐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文艺复兴时期羹育观的特点 

1美育思想核心和美育教育目标

人文主义是当时美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思想精髓是对现世人生的重视把个性自由人生幸福,甚至感官快乐看成是人性的理想。人们提倡人性人权和个性 自由,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情感科学 为人生谋 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提出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自由” 平等博爱等口号.赞美人、歌颂人和培 养全知全 能的完美的人是当时文学艺术美学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与主要职责。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并顺应自然本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的境界,一系列的思考带来了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 美育教育途径和方式

(1)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该时期的作家 、艺术家以及 思想家 、理论家深切感 受到文艺 的强烈美 感教育 作用 并善 于运 用文学艺术 的特 点来宣传和培育人文主义思想  代表作有 《巨人传》《抒情诗集》《十日谈》《愚神颂》《堂吉珂德》等这些作 品有 的鞭挞 了经 院教 育 思想 的 弊端 ,有的热情歌 颂了大 自然以及 人世间真挚美 好 的情感 ,有的塑 造 了 向往 自由世界 ,具有斗争精神 的青年形象 ,很 好地浸染 了人们 的心灵 。西班 牙现 实主义作 家塞万 提斯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既有趣又有益.既可以娱人又可以教人它们应该是人生 的 镜 鉴风俗的范型和真理的假象”。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则更是创造了人类文 学艺 术史 的高峰.他通过诗歌及悲、喜剧等多种形式尽情抒发对美的感受以及人类高 尚而美好 的情感 。 

(2)把文艺的认识、教益作用融合于”和娱乐、消遣之中德智体美结合采用直观生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悲剧有和“净化”作用指出诗是模仿的艺术.是一种指向教益的娱乐,能够娱情悦性 。他们注意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思维能力,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并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培养 ,认为学习音乐、舞蹈等知识和技能尽管看不出直接的使用价值.却可以给人们带来奇特的享乐,并得到丰硕的成果,也即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1 美育教育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笔者认为,进行美育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学校教育 日益提升美育教育的地位 ,体现 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对推进社 会发展的深刻而又全面的哲学认识 。如果说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提出人文主义是对人性的复苏和回归,那么现在的以人为本就是这一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如我国的政治教材 中已明确提 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的效应主要在两个方面,即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建设,可以看出其与文艺复兴思想的渊源关系。艺术教育因其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充盈、集中而成为实施美育的最根本或主要的形式它涉及人生的各个层面和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中有不少对音乐教育有着较高的评价和认识。维多里诺就非常重视音乐的美育教育作用.认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提高感觉和知性的能力都有好处维尔吉利奥则认为音乐这类学问是超脱 于实际的利益而自身成为自由的科学,弗莱佛认为.音乐舞 蹈对发展人的身心健美有重要意义今天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多地 强调以审美为核心让生活变得非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的内在目的.它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和教育的愉悦性,随着音乐教育研究的推进和改革的实施日益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三.对音乐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再思考

1注重学科的交叉 、融合和渗透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倾向十 分明显,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都出现了多元化 、自由化 、分工化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音乐教育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 雷默提出了综合艺术教育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教育只有和其他姐妹 艺术结 盟 ,才能够朝学校的核心课程迈进,更好 地发 挥美育教育的作用。美育教育也离不开艺术之外的其他 学科的养料 ,这一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已给我们启示。例如他们认为音乐与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达 ·芬奇  丢勒等 艺术家们把艺术作为~门科 学来进行研究。历代音乐流派众多很多都得益于 其他 学科 或是 人文哲学思想 的启示.如德 彪西 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风 格来 自于 印象主义 诗歌 和绘画的启示:中国古琴艺术讲究  清、微 .淡远的意境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今天环境音乐医疗音乐等概念的出现也证明了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融合渗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 实用性 。  

2  寓教于乐”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是 美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 目标 文艺复兴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寓教于乐思想的前身,同时,我们今天讲求寓教于乐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审视音乐课程价值时指出音乐课程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人类的巨大潜能,当今世界创造潜能的开发被日益得到 重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随之而发 生着改变。创造能力与美育教育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方面美育教育能开发创造潜能,创新能力需在感受和创造性实践中培养,另方面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有待于人们将时代精神给予创新性的运用不断创造出新的、好的艺术作品,使人们从中汲取营养、升华心灵,并从中获得灵感 ,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力。文艺复兴距今已经过去了3o0多年的时间.但它的美育思想精华却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值得我们不断去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

参考文献: 

[1]涂途 西方美育史话[m]北京 红旗出版社,1988

篇8

通过对乔弗莱•司各特《人文主义建筑学》的剖析解读,分析其破而后立的理论建构过程,对各种谬误的批判和最终导向人文主义建筑学的定义,以及体量、空间、线条和和谐性组成建筑核心体验的论证。

关键词:

《人文主义建筑学》;人文主义;情趣史

作为二十世纪初年的英伦建筑历史学家、诗人、文学家的乔弗莱•司各特(GeoffreyScott,1884-1929),著作并不等身。在建筑学方面的论著,除了一本学生时代颇为稚嫩的《英国建筑的民族特性》,再就是1914年出版、1924年再版的《人文主义建筑学》了。正是这本书奠定了其在建筑理论史上的地位,并向我们证明在同一历史时期内除了拉斯金所代表的维多利亚主流艺术旨趣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非主流的声音。这个声音由一堆对于各种谬误(浪漫主义的、伦理性的、机械论的、进化论的、学院派的建筑观念)的针砭、一股基于移情心理学的情趣史研究和一种对于“人文主义”理想原理的完美表达所组成。为何首先针对谬误来批判呢?司各特这样说:“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是一系列建筑的习惯、片段的传统、幻想和偏见、尤其是大量似是而非的原理、半真理,相互无关的、未加批判的并且经常是互相矛盾的观点,通过他们建造起来的建筑物,既没有坏到被证明为全无新颖之处,也没有好到不能受到公平谴责的程度。”对于无誉无咎,无是无非的混乱生存状态,敏感又敏锐的司各特不能忍。在破而后立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作者展现出的激情、灵气和洞见颇有同时期里尔克的风范。

对于这样一个飞扬跳脱的论证和多少囿于历史局限性的结论,可以表示遗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司各特的花样批评之中汲取营养、引以为鉴,避免被谬误们遗留至今的幽灵幻影所迷惑。对于文艺复兴建筑,司各特揭示其突出的控制因素不是结构(结构被柱式粉刷所掩蔽)、不是材料(材料完全臣服于风格)、不是政治(皇权教权豪门均非主动、时代精神变迁也不过是倒果为因),而是对形式的情趣。建筑成为结构和装饰之间的争议之地,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发明,来取悦迅即厌倦的情趣。人们喜欢被这种风格所包围,于是就不顾手段、材料和服务目的去建造它。以“真实的建造”这个逻辑标准去度衡文艺复兴建筑,无疑是不合格的,但是以“愉悦/美观”这个“良好建筑的三原则”之一去衡量,文艺复兴无疑是异彩纷呈的。浪漫主义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对已经消逝之物的崇拜,它把时间和地理上的遥远等同于理想化,把美等同于新奇,更把大自然也拟人化了。浪漫主义的目的本应是在一种现存的艺术形式和原理中注入一种诗意的兴趣,现实中却成为中国风、哥特式、希腊式等复古幽情和异域风情蔓延的推手。人们的兴趣从艺术风格时期附会到其文明理想,文学在其间充分发挥着它的艺术想象力并赋予历史时期以简单、片段和脸谱化的幻象,建筑风格被认为代表了那个时代。由于浪漫主义的首要谬误是把建筑视为象征的,于是明显的尚古主义成为主流。除了尚古之外,浪漫主义另一股主流是崇尚自然。大自然是神圣之物,自然诗意可以以各种情绪感染建筑。按照自然的方式去建造,弱化人在其中的作用,摆脱秩序、对称、逻辑和比例,强调偶然、随意和风景如画……让建筑满足自然诗意并不能掩饰建筑这一人工造物的原罪,反而产生不少矫饰的新罪。浪漫主义谬误的实质就是允许用文学时尚去控制建筑情趣。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机械发明时代,科学占据了启蒙后的主流地位。建筑作为建立在结构之上的艺术门类,就比其他艺术更能接受纯科学性的描述,其目标也更易转换为工程师的理想(更大的跨度、更高的高度等)。这一时期最为突出表现的建筑形式都是功能主导的,比如桥梁、高塔、厂房和展厅,它们大都傲慢的漠视形式。而在此之前,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越走向形式上的成熟,对于结构科学的矫饰态度也越不加遮掩。虽然从希腊建筑用石材表现木构特征开始,完全意义上“真实表现的结构”就没有存在过,就连后来的柱式和飞扶壁,也都是在超过结构最大限度的经济性之外,不乏浪费的完成了自身的表现。

但好的建筑从其整体来说,应当既是美的,也是结构真实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筑美仍然是结构的美,在于力的可见关系的表达,人们从支撑应付荷载、推力对付推力中取得了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现实却是建筑师在事实上的结构完整性和外表上的结构生动性之间摇摆,最终只有笨拙的妥协或折中(密斯凡德罗的外贴工字钢钢骨砼立柱节点)。结构计算凭科学,结构认知凭感觉;前者服从于机械法则,后者服从于心理法则,再加上结构的美学性并不是与它的技术同步发展变化的(比如埃菲尔铁塔早年的美学争议),往往会滞后一个审美的培育期,于是如何定义结构与建筑美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件复杂艰难的事情。建筑艺术研究的不是结构本身,而是结构效果对人的精神和认知的影响。它通过经验、直觉和先例,学到应该抛弃什么、隐蔽什么、强调什么、模仿什么,它逐渐从机械科学中创造出一种适合建筑学的拟人化的结构动力学,从而获得了独立地位和存在价值。在对结构的热衷中,机械性的谬误拒绝了一种能把结构提升到理想的艺术轨迹。伦理性的建筑评论服务于政治目的,从浪漫主义谬误中升起,部分也源于对机械理论的抗议。对艺术进行道德性批评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唤起的行为,前有沉浸于宗教启示的神学偏见,后有呼吁道德价值的功利主义的政治偏向。伦理性谬误宣称自己对美学享有控制权,与建筑宣称自己对雕塑和其他一些次级艺术一样。它作为论战的武器不断强化和装饰着人的偏见,并没有增加自己在理论上的信服度。针对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伦理性批评,在司各特洋洋洒洒的辩护之下,显出了评论家们故作不解和道德狭隘的声音。作品的美学目的决定了它所使用的手段,巴洛克建筑艺术尤其如此。美学目的能指出艺术家的本性,说明他的基本选择倾向,作为评论者必须正确的加以理解。道德裁决往往倾向于在美学目的被公正考察之前就做出定论和干预。事实上,不能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道德性作为风格美学价值的评价标准,这完全是两个体系。无论是从神学、实用还是直觉角度出发的建筑评论,一旦以道德倾向作为评论基点时,就会导致混乱。它会毫无理由和逻辑的产生一种偏见并毁掉一种情趣。把对美的欣赏从生活的其他部分割裂开来,既不可能说明经验,也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任何深刻之物,它失去了使人感兴趣、影响创作或控制情趣的力量,变得渺小和枯燥无味。这样孤立的观赏,只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体会不到在深刻性和完整性方面之间的差异。美学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生活上都使人们感到兴趣,因此不能也不应在缺乏一种对生活富有想象力的感受下接触这种艺术。建筑的品行要求人们具有理解它们的天赋,并且为了正确理解它们还需受过相关的训练。

这种美学价值的丰富,同时也是道德范围的扩大。一种人文主义的热情,能使建筑成为各种精神情绪的对应物,这就打开了可能成就的广阔天地。而伦理性的谬误,无疑是充满敌意的僻处一隅、自己把门给关上了。进化论在文艺复兴之前的描述,都是和线性的历史发展相匹配的。一种风格继以另一种风格,纷至沓来。进化论的评论目标,首先不是欣赏而是解释,是解释事实而不是评估事实,尤其是将事实生硬的适配到先入为主的对发展顺序的描述之中,研究的重点也从风格间的承接转移到承接本身。这种将建筑风格的发展按照萌芽--成长--衰败的生物周期来描述的方法,过于简单片面了。司各特认为所谓建筑风格的衰败时期,并不会显露出技巧的衰落,反而会标志出一种技巧资源的过剩,乃至窒息了观念,萎缩是发生在观念上,这确实是真知灼见。对建筑只是从外表形式的发展来给予历史定义,并不是正确的划界方式,它有时粗糙、有时笼统、有时又过于连贯。就如同文艺复兴打断了风格进化的顺序并以其百花齐放的方式而难以被笼统界定,以历史进化论为基础的评论也不过是另一种虚假的简单化。《人文主义建筑学》前六章揭示谬误的论述,占据了本书四分之三的篇幅,后面引导出结论,总共也就三章,其中还包含了从学院派的传统分析切入、然后引出人文主义定义的一章。破的如此尽兴,立的如此仓促,历来为人所诟病。可是平心而论,立言重在精到,并非长篇累牍就好。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结构逻辑的缺失,司各特在学院派对于对于文艺复兴态度的截然两分剖析之后,对巴洛克建筑也不乏辩护,这让后人以为作者将巴洛克建筑作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呈现,而这一点作者在后记中予以了专门的澄清(P149)。人文主义是人为了能独立思想、感受及自由行动而做出的努力,并且坚持从尝试直到结果的逻辑性。无论权威和习惯如何阻挠,凡是满足人性的、凡是可以扩大人的力量的新方法、新事物,均值得去尝试检验。因此,文艺复兴建筑代表了一种情趣的风格,除了提供愉悦外,它不追求逻辑、一惯性和论据论证。它追随的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倾向,并强调人意志上的自由表达。在这一点上,巴洛克建筑也是一样。巴洛克建筑对于机械现实和传统形式的粗暴应用和拿来主义,都是典型的人文主义表现。只要建筑艺术与实用和构造紧密相连,它们自己就会提供所需的永恒因素。一旦创造能量弃之而去,任何建筑风格都会无依无靠。学术复兴、印刷术的普及和维特鲁威的论著,这三者将文艺复兴建筑转变为一项学院派的艺术。

学院派艺术有其危险性,有时它意味着拒绝对现实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有时它又出于贪婪,试图以过去的想象力为现在服务。学院派的价值在于建立一种标准,传达一种方法,优点在于普及散播和教育驯化。当学院派传统与艺术的生命力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富有成果,但当学院派理论停滞不前、尤其是发展出对“纯洁性”和“正确性”的僵化崇拜之后,就有逆时展之嫌。对“纯正风格”的拘泥见解标志着想象力的枯竭和思辨力的不足,以及对风格的定义与时俱进、作出扩充拓展的无能。满足人眼的不是秩序,不是秩序与多样性之间的某种比例,而是美的秩序和美的多样性,而这些可由任意组合方式出现。体量、空间、线条、和谐性,在建筑中形成此种几何学的四大领域。首先满足结构坚固和功能适用,再通过这四点,就能实现良好建筑的最后一项“愉悦/美观”。只有在摆脱浪漫主义、机械性的、伦理性的、进化论的和学院派的谬误干扰之后,方能对这四点如何感染我们以及我们的反应模式进行认真的情趣研究。简单直接的去感知光影空间、感知体量和线条的组合、感知和谐性的系统关联,这些构成了建筑体验的核心,这种体验是文学虚构、历史想象、良心决疑和科学计算所不能构成和决定的,它们只能臣服于它,为它增添荣光。整个建筑学事实上已被我们无意识的赋以人类活动及人类情绪,我们把自身投射在建筑之上,将建筑改写为我们自己的术语,这就是建筑的人文主义,也是创造性设计的基础。我们去认知世界时,无不是通过自己观看世界的角度、对于世界的理解、运用我们的方法去改造、去建构。这种基于移情心理学的结论,如果以东方思想来触类旁通,其实毫无障碍。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的心学,主观对于客观材料的加工、意识的能动性与对于认知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相通。以对象的审美特性与人的思想情感相契合为前提,以主体情感的向外扩散和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象的拟人化和主体情感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共鸣和美感的心理基础。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典范。艺术体验和形体活动之间的关联,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微妙、深刻、持久和具有共鸣。建筑,为了传达活生生的精神的价值,必须和人体那样有机。

人文主义怎样通过体量、空间、线条和和谐性来控制从主体到细部的设计?线条控制眼睛的追随,产生运动感,运动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情绪。空间的布局美,起源于我们自己在空间中自由运动的形体经验,以及充满提示的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索意愿和满足体验。实体是支撑的基本工具,重量、压力及抵抗力都是我们习惯的身体经验,而我们心中的无意识模仿本能也促使我们自己与我们所见形式中所展现的重量、压力、抵抗力等同起来。建筑中的秩序意味着位置上的固定关系、各部分的特征与大小,它使我们能够更快的认知,使形式达成和谐,使建筑人性化了。凡是建筑寻求传递对平衡及宁静的愉悦感,或表达一种向前的、无阻碍的运动感时,秩序所达成的和谐性就成为我们天然喜悦之物。人文主义的价值就在于认为建筑是世界的拟人化投影,是反映我们生命及其清晰形象的形式图案,而这,就是建筑真正的美学,在这里我们才能在坚固、适用之后找到美观。

作者:高安亭 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意大利绘画;时代气质;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概述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有成就的艺术种类就是绘画创作。19世纪法国美学批评家依波利特.丹纳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第二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曾经这样描述:“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公认为意大利最了不起的创造,包括15世纪的最后的25年和16世纪最初的三四十年。在这个小小的范围之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成就卓越的艺术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种族,一批庄严健美、生活高尚的人体,令人想到更豪迈、更强壮、更安静、更活跃,总之是更完美的人类。”从丹纳的这些描绘我们不难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伟大艺术家活跃的年代,是意大利文化史乃至整个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主导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的有两个画派,他们分别是佛罗伦萨派和威尼斯画派。其中佛洛伦萨画派注重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并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手法运用于绘画中,绘画创作中大量采用宗教神话题材,将抽象的神世俗化,成功的创造了人物画的新风格。而威尼斯画派不太注重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轮廓线而强调追求色彩和光线的细微差别,具有非常温和的抒情风格。从历史影响看,佛罗伦萨画派的成就要明显大于威尼斯画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而后者的代表有乔尔乔内和提香等。

2.特征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第一个特征是无与伦比的系统性。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的,意大利在15世纪和16世纪引领欧洲潮流的。以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绘画为例,无论是绘画的风格和题材,还是美学理论的建设,抑或是诸如解剖、透视、素描、色彩等绘画技法的发展与完善等,都比欧洲同时期的其他国家更系统、更成熟。不论是佛罗伦萨画派或威尼斯画派,有代表性的名家辈出,科学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意大利画派的绘画技法不断得到完善,不少传世作品记忆超群,至今仍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以达.芬奇为例,在解剖学和力学上的造诣使他得作品极富逻辑性,达到了造型和科学的完美统一。正是由于文艺复兴盛期的巨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的共同努力,16世纪的意大利绘画登上了人类绘画艺术的巅峰。

意大利画派的另一个特色是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为主义。正是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才能摆脱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基督教神,通过不断实践和艰苦探索,并汲取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的营养,最终谱写了人类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意大利画家们确立了求真实的原则,运用科学原理,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在改革技法的同时,他们还在油画材料制作上大胆创新,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正是由于这些可贵的探索,才在半个多一点的短暂时期内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画家,其中的佼佼者包括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丢勒、荷尔等。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不论是佛罗伦萨画派还是威尼斯画派都把人体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意大利画派普遍不重视风景画,田野、树木和工厂只是绘画的附属品。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那些东西应当让才力较差的人作为消遣与补偿,因为艺术真正的对象是人体。尽管威尼斯画派的晚期也画风景画,但那毕竟是整个意大利古典绘画衰落时期的作品,而真正的创作旺盛期到这个时候已经结束。

启迪人文思考和提高审美修养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派的又一特征。以罗马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为例,作品的素材虽然取自宗教,但是画家对人的赞美、力量和智慧的描绘,明显体现了对于世俗的人的赞美,而不是出于对天神的敬畏。所以,《创世纪》所体现的是米开朗基罗的人文思考,而不是对于一个宗教传说的简单重复。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时代精神的有力手段,也启迪了整个意大利民族的智慧。这一点正如丹纳所言:“一幅画是教堂或宫殿的装饰品,要看了有所领会,觉得愉快,就必须从粗野生活中脱出一半,必须脱离原始的野蛮和桎梏。除了锻炼肌肉,发挥好斗的本能,满足肉体需要以外,希望有些高尚文雅的享受。”人本来野性十足,现在学会静观默想了,他本来只管消耗与破坏,现在会修饰与欣赏了。他本来只是活着,现在知道点缀生活了。由此可见,艺术的繁盛带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这正是意大利在15世纪所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契合了意大利艺术发展的目的。

3.结语

总之,还如丹纳所言:“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任何时期的艺术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意大利画派的共同特征正体现了整个意大利民族思想的成熟,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为什么发于意大利的缘故。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意大利绘画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那就是主张个性解放,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一特征在真诚歌颂人体艺术的意大利绘画中得到了典型体现。意大利画派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这个比例广泛应用于诸如建筑等其他审美创作活动中,从而热情讴歌了人本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为后来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奠定了一定基础。从表面上看,以16世纪意大利绘画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对古希腊和罗马美术样式的复兴,但在实质上,在这场艺术革新人文主义精神在欧陆兴起的过程中,世俗精神的体现在意大利绘画中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依波利特.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文艺复兴;佛罗伦萨;艺术;人文主义

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们创造了大批流传至今的作品,奠定了至今沿用的艺术规则和程式,并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以其直观的形象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

1.以“人”作为其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万物之本,主张探讨人性,研究人的生活。艺术家们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贯彻了这一思想主题。

1.1“人”是其作品的主体,是表现的中心,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最终都要做到为人服务

15世纪时,佛罗伦萨的建筑师们在保持原有宫殿建筑布局的同时,改变了其坚垒的感觉,使它们变得亲切起来,并大量增加窗户的数量及注意其重叠一致,而且在上面增加了精美的装饰,以达到适合人居住的同时还能保持美感;马萨乔的《奉献金》(又名《纳税钱》)在构图上就以人为主题,其他的景物只是作为背景和陪衬,其中突出表现的是耶稣、彼得和税吏三人;在波提切利的画作《春》中,作者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来刻画诸位女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更是将大部分的画面空间用于人物刻画。

1.2探讨和颂扬了人性,即便是宗教神话中的神,也将其加以人性化

人们认识到,上帝既然把自己的智慧给了人,那么人与神是能够相通的,人性其实与神性也是同一的。此时的画像,尤其是宗教人物画像,已不再带有中世纪那种呆滞而古板、严肃又冰冷的气氛,相反的是将人性的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吉尔兰戴欧的《老人与儿童》一画中,全无夸张美化之处,该作依靠逼真的描绘体现了儿童对老人的依偎之情和老人对儿童的亲切慈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人性中宝贵的亲情。

2.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颂扬尘世生活:

2.1在题材的选择上虽仍以宗教故事为主,但是已融合了尘世因素,有的题材更是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

如波提切利在其代表作《污蔑》中提示了污蔑者与被污蔑者的可笑与可怜,实际上,该画是作者对自己以往的经历所给予的形象的总结,内含了作者晚年精神上的危机。吉尔兰戴欧在《来访》中,虽是描写宗教场景,但却借用丰富的明暗对比把该时代人物的形象、服装、房屋等纳入画面,以接近自然的方式追求画作的现实性。

2.21在内容上追求实用主义,颂扬尘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1445年,布鲁内莱斯基为佛罗伦萨设计了彼蒂宫,它通过巨大石块,造成强烈的阴影和粗糙而古朴的效果,外形简洁朴实却又充满宏大庄严的气势,是为佛罗伦萨民用建筑实用风格之先河及典范。前述费力颇・利比的画作《三王来拜》也是颂扬了当时人们节日游行活动的佳作。波提切利的《春》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欢乐愉快的画。画面上充满了散发着青春活力、体态优美的众神。她们姿态飘逸而生动,丰腴而曲线的身材隐约可见。场面虽欢快,但是人物却含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其中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该作品打破了中世纪宗教作品刻板的趣味,维纳斯的祝福与众神的舞蹈伴随着果实与花朵,在歌颂佛罗伦萨豪华繁荣的时代的同时又有所保留。

3.在探索大自然中,提出新的艺术理论,并改进艺术技巧

3.1新的艺术理论的提出

人文主义艺术家们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临摹,所以就该把艺术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观。人们应当从“艺术临摹自然”这一点出发,在观察大自然的基础上来进行艺术创作。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头脑应该像一面镜子。应该懂得,如果你在用自己的技艺再现大自然的产物的一切形态时不是一个高超的能手,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画家;如果你不观察大自然的产物,并且不把它们记录在心灵上,那么你就不能把它们画出来”,[1]“如果他师法大自然,那么他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2]果左利在其壁画《乔装东方三贤士的美第奇家人》中对马的鞍鞯和托斯卡纳的树木山石的精心描绘,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对清澈透明的大海、晴朗无垠的天空、飘洒的玫瑰花瓣的细致描写便是他们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结果。

他们也对一切与艺术相关科目,如解剖学、透视学、配色学、采光学等等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去。阿尔伯蒂的《绘画论》便是这种艺术理论的集大成者。在他那里,艺术家首先要通过透视法则,理性的解释和再现大自然;其次,绘画的题材和构图必须具有文化亦即他所说的智性和社会的基础;最后,真正有价值的绘画是受过完善教育、人品高尚的人的产品[3]。达・芬奇著有《绘画论》,主张对于一切艺术,个人的观照必须扩张到理性的境界内,假如一种研究,不把教学的抽象的理论当作根据,便算不得科学。他使科学研究跟美术探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研究去寻找客观现实中的真与美,然后再运用恰当美术形式去表现这种真与美。他从不轻信或盲从任何前人的经验;他反复强调不论当科学家还是当美术家,均需通过“眼睛的观察”去工作。[4]

3.2新的绘画、雕刻技艺的发明和运用

在画法上,由于无古代原作留存可资中介,佛罗伦萨人便发展了独特的技法以创造自然世界的现实主义的形象。正象人文主义者发现并利用了时间的尺度作为他们感知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一样,艺术家们使用了有机空间的透视和比例及明暗对照的实体表现法来表现他们特有的现实感。

作为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乔托“把希腊绘画艺术,改变成拉丁绘画艺术。”[5]也就是说,乔托把拜占庭艺术改变成为罗马的古典艺术,并发扬了古代的艺术传统。后来,这个潮流成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一个标记。在艺术上开创的人文主义道路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绘画的科学时代。他被公认为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6]。

马萨乔是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成员,他在透视学和解剖学以及色彩的运用上比乔托更进了一步。他放弃了哥德时期的繁琐及复杂性,而追求更简洁有力的造型,其中以人物之表情及实体感的表现成就最为突出。《纳贡》在画法技艺上解决了乔托未曾解决的的一大课题:刻画人物的体积和表现自然的空间感。传记作家瓦萨里在评价马萨乔的艺术成就时说,他“经过穷年累月的探索而掌握了极为丰富的知识,使他成为那些能摆脱艺术上的僵硬呆滞而把运动精神和生气赋予人物形象的大师中的第一人”[7]。

达・芬奇研究了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他首创了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将人物的边线逐渐消失,若有若无,使画面呈现逼真的立体感,更加接近现实。这种写实性的手法一直影响至今。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三大难题: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以及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下,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僵硬死板的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思想。他们重新发掘出古典的艺术形式,创造和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在为世界奉献出无价的艺术瑰宝的同时,用真实理想的外在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境,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强调的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

【参考文献】

[1]达・芬奇.阿斯贝恩海姆的手抄本.艺术大师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20.

[2]达・芬奇.大西洋法典的摘录.艺术大师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18.

[3]曹意强.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第三讲).新美术.2000,(3).

[4]朱伯雄.世界美术史(第六卷).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336.

[5]且尼诺在《艺人手册》中言.方昱:《华丽的回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