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篇1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篇2

一、注重激励形式,培养良好习惯

1. 使用口头语言

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法。“不是聪明使人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人变得聪明”。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用口头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只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我便忽略孩子正在进行的错误现象,用稍带夸张的语言激励去调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一般的情况下,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这类语言。

2. 使用书面语言

这是口头激励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无论是学生作业还是周记,一个“√”,一个笑脸,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几行发自心底的赞扬与鼓励的文字,都能表达我们对学生的肯定。书面沟通有时候比口头教育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师生之间存在了误会或者学生比较固执的时候,心灵中流淌的文字更能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教师用书面语言去激励孩子,只要发自内心,充满关心、信任和宽容,就能打动学生,产生无与伦比的内驱力。如果在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上,恰当地表达教师的观点,也是一种激励。一个勾,一个笑脸,一个红五角星,都是在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满意。甚至于,教师寥寥数笔对学生提出的不满意和希望改正的建议,在学生看来,也是一种交流,远比一个冷冰冰的叉或者订正来得温暖人心。

二、注重动之以情,运用正反激励

运用负面激励的使用比较难以把握尺度,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出现某些问题了,教师应该赞许、激励,而不是打击、讽刺和伤害。教师还是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激励学生必须建立在关爱、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之上。陶行知先生说:“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孩子不犯错是长不大的。”我们的学生每天犯的错误要比普通的孩子多,如果我们一直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他们一无是处,更谈不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表扬了。而一直生活在批评声中的人是很难成长好的。给他们的比其他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尊重、理解和宽容更利于他们成长。

三、注重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本色

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宽广,信息流通越来越迅猛,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以往可能“辩论”、“讨论”、“竞争”等词,但现在,如果用“PK”一词,既不改变意思,又令学生产生兴趣,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发现与创造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进一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开展制作“写字活动评价表”。设计“写作最高奖”、“朗读五星奖”、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促使所有学生比、学、赶、帮、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 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眼神、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教师加以手臂舒缓起伏动作和远视的眼神,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中,使之意会到草原的无边无垠。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

三、言之有物,生动形象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能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

四、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五、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六、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七、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篇4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由字母、数字和其他数学符号构成的等式或不等式,或用图表、图像、框图、数理逻辑等来描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内部或外部联系的模型。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可以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在数学综合运用中,模型建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学模型的建构总是与数学探究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模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以“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组织探究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史宁中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直接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后,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掌握了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但是对体积公式的综合运用(如物体浸没水中的问题),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20厘米,在鱼缸中放入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使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学生普遍感觉解决此题有困难,因为在这一问题情境中,正方体浸没水中时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即水面上升,总体积的变化),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难以把握情境中的各部分数量间的关系。

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物体浸没水中的相关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亲历这一变化过程,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1.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容器,一个鸡蛋,引导学生思考,想要测得鸡蛋的体积,可以怎么做?

2.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汇报。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从而将探究“物体浸没水中”问题的经历变成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引领数学思考,提炼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展开观察、分析、概括、提炼等一系列数学思考活动:1.将鸡蛋浸没于水中后,鸡蛋的体积相当于哪一部分水的体积?2.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与长方体容器有什么联系,你怎样计算上升水的体积?3.如果放入的物体是一个马铃薯或其他不规则物体,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如何计算它的体积吗?4.除了将鸡蛋浸没水中,求上升的水的体积外,我们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

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不仅发现鸡蛋体积的测量方法,还在分析思考中发现了这一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V鸡蛋=V上升。而“还可以怎样测得鸡蛋的体积”则引导学生实现对数学模型的拓展。

三、变换问题情境,把握模型内在结构

事实上,学生通过对某一个问题情境活动经验的分析概括,初步地建构数学模型,这样的模型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在“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两个变式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进而逐步把握数学模型的内在结构:

1.在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使其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0.6厘米,求长方体铁块的高。

2.-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和宽均为2分米,高是3.5分米。向容器中倒入6升的水,再将一个苹果浸没水中。这时量得水深是1.5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在上述两个变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发现,无论情境中的条件怎样变化,铁块或苹果的体积始终等于上升部分水的体积。这样,学生也就在变式训练中把握了数学模型的内在结构。

篇5

[关键词]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影响力;分析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常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在创作者本身所选主题已经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不仅要掌握作品本身的创作内容,还要对作品中所用语言文字进行详细地揣摩。语言环境是文学作品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不同作品对语言环境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深入探讨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可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语言环境概述

广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狭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人说话时的状态。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近年来语言环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作品赏析中需考虑的一大要素,透过语言环境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文学作品内涵,感悟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种种形象。

二、语言环境的特点分析

相比于行为活动中产生的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对语言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符合作者创作时的意境要求,才能彰显出作品本身表达的主题思想。语言环境并非简单的语境构造,而是要根据整个编排后形成相关的环境,进而表达出文学作品内在的文学元素。新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理解层次进一步提高,语言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更加明显,主要包括语言性、文学性、针对性、多边性等。

1、语言性。汉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基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同样是有不同形式汉语言组合而成,这是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本质特点。为了更好地彰显作品文学理念,创作者常常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环境,与作品形成相互对应的衬托关系,进而展现更多的语言文化特色。塑造语言环境必须遵循语言性准则,对字、词、句及语法等均详细琢磨。

2、文学性。发展至今,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其中散文、小说是主要文学载体。从现当代文学创作历程可看出,小说、散文等在中国文学变革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语言环境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意境,具有文学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类别、内容、主题等,在不同作品条件下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不一样。

3、针对性。按照时间划分,中国文学经历了古、近、现、当代等四大历程,这一时间段内文学作品所处的创作环境不一样,决定了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过程。但是,作者们无需考虑语言环境变动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而语言环境具有针对性特点,可这对不同作品、特定条件等起到艺术性作品,帮助作者塑造文学语境条件。

4、多变性。与文学语境针对性相比,当代文学语言环境更具有多变、多样等风格,这是多变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一般情况下,文学作者不会拘束于某一个题材的创作,起作品最终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姿态。语言环境可随着作品小说人物、诗歌元素、散文故事等灵活调整,进而为书写作品之人给予更多的文学思路。

三、对文学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分析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语言环境带来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客观地体会作品寓意。笔者认为,“表现力”是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影响之一,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而表现对象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当然,表现力并非随便书写语言文字便能呈现出来的,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构思去逐一摸索,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结构体系,注重“语言场合”是增强语境表现力的关键。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由同一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有了狭义的语境,再加上谈话时的一些辅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态度、语调等,要达到相互理解并不难。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写出来这个动作,母亲是“迎着出来”,八岁的孩子则是“飞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和动作特点。如果说成“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八岁的侄儿宏儿也出来了”,语言不仅单调、呆板,而且不足以表现出宏儿年龄小、动作快、活泼、天真等人物特征。从鲁迅文学创作方式可以看出,语境环境对于人物动作表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描述人物时选择与人物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可以把故事情节展现的更加精彩,这是现代文学创作比较重视的一点。

四、对文学作品“文字寓意”的影响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或其他类型的载体,文学作品总是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寓意,为文学作品艺术价值提供了语言方面的保障。语言环境是贯穿作品全部的核心要素,文字语言塑造环境促进了寓意的客观表达,让作者个人思想意识与文字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文学作品表述过程来看,作品人物与语言环境基本处于“同步”状态,这种同步是相互统一、协调利用的表现,即语言环境随着文学作品的变化而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借助语言环境发挥创作寓意,让小说作品内在渲染更加多样,读者们对作品产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在品读文字语言时也掌握了作者的文学寓意。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先驱者”,其在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时,则擅长于把语言环境跟人物情节相互联用,让个人创作意图在小说里得到充分展现。例如:“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人物描写,鲁迅对“教书先生”的描述颇具内涵,首先,从文字语言上描述了先生的容貌,“高而瘦、须发白、戴眼镜”等是对教书先生最直观的表达;其次,在行礼前后,教书先生都给予相应的答礼;这些都是对作品人物的详细描述。进一步分析,鲁迅所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按照当时年代教书先生的实际形象来写的,同时利用语言交流环境表现了先生的和蔼、礼貌等,以对中国传统教育给予了认可,这也正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度过快乐时光的潜在要素。

五、对文学作品“词义”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表达的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可能是语境所赋予的一种深层的含义,还有可能是一种言外之意。字面义的理解比较容易,只要弄懂每个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组合起来的意义就可以了。字、词、句是汉语言文学的三个语言层次,每一个层次可灵活选用汉字、语言进行组合,而语言环境对“词义”表达的影响也是颇为明显。正常情况下,文学作品词义都有固定的模式,但在语境变化状态中,词义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变化中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回顾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词义多样性的表现方式,这些都是借助语言环境才能体现艺术魅力的作品典范。例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词义的掌握十分精准,用了两个“英雄”,前一个作“有”的宾语,受“这样”修饰,指英雄的人;后一个是定语,修饰“国度”,是指所具有的英雄品质。另外,“骄傲”是相对英雄说的,又与下文的“自豪”对称使用,表达的也是自豪的意思。实际上,魏巍之所以构造如此巧妙的语境,关键在于其对汉语言词义的透彻分析,把“英雄、过度、自豪”等词语设置在特定的语境下,才使得作品显现出不同的艺术姿态。

六、对文学作品“意境补充”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则不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透过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去深入理解。多数情况下,由于语境所起的补充作用,人们都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意境补充”是文学创作革新的常用方法,借助革新方式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固定语言模式,为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突破提供了意境指导。仔细说来,意境补充也是符合了中国人语言表达的习惯,常常会在语句表述之后,又重新补充对某个事物的描述语句。

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也习惯用意境补充来表达主观思想,前提是必须有语言环境作为补充条件。朱自清《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述荷塘之后,作者又用“曲折、幽僻”补充说明了核桃周边的环境,对小路进一步描述,让读者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然而,语言环境对文学意境补充需要读者细细品读内容,否则很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路怎么会“寂寞”呢?这就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对现实不满,幻想能够逃避,在苦闷中彷徨。“寂寞”一词正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写照。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语言环境用作意境补充必需做到“精、准、好”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真正塑造符合作品情节的意境形象。

七、结论

文学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重文学作品内涵分析有助于提升文化涵养及文学素质,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文明需求。我国从古展至今,已有无数文学作品诞生,每部作品都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彰显出时代特色,都是作者个人主观思想的表达。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其介于汉语言文学理论下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也恰恰是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汶成.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J].齐鲁学刊.2002(01)

[2]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王培基,秦红月.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之四[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01)

[4]张瑞德.二十世纪西方诗学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篇6

品味文学语言要着眼于语言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指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推敲字词。文学语言是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很注意锤炼字词,只有认真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一些用得好的字词,看似作家不经意的一笔,实际上可能是作家已经“捻断了几根须”才确定下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借一个女子香菱之口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的字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非常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有两次写到孔乙己付酒钱: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次是“排出”,一次是“摸出”,两者作用不同,不能互换。前者的“排”字是个很生动的细节描写,值得好好体味。“排”这个动作是孔乙己在被人们嘲笑的环境里做出,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态,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有人说“排”表现了孔乙己“穷酸”的本相,有人说“排”流露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的恋恋不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我认同另一种说法:“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后者的“摸”字写出孔乙己付酒钱的吃力,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在穷途末路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神气。诗歌要比其他文学作品更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否则,很难理解诗歌的情思。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溅”字和“惊”字,只有反复咀嚼,才能理解诗人内心那伤时恨别的痛楚。

推敲字词的做法,其实可以参考香菱赏析《塞上》一诗的做法:先看字词本来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该句中的作用,尝试找个字词来替换,看看有没有比它更好的。即“词语的品味、理解、鉴赏的方法与层次:本义一般意思课文中意义用法及其效果换一个词语如何?”(曹殿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品玩语言艺术》)这是很好的做法。

第二.赏析修辞。“修辞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调整,修辞的目的就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最佳选择,求的最佳的表达效果。”(张维耿《汉语修辞学》学习提要)文学作品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具有感人的力量,通常会积极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品味修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表达效果如何,这可以用作一个比较办法:用运用了修辞的表达和假如不用修辞的表达进行比较,看看那一个的效果更好。如鲁迅的《故乡》:“……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放肆的性格。如果去掉“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也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但远比不上原句那样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修辞,欣赏最佳的表达,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三.填补作品语言的空白。本来,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通常运用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时也采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因此,我们在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语言空白。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妇啼的苦,在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吏呼什么,作者却省略了,留下了语言的空白,但空白的内容,通过老妇的言语可以推断出来:由老妇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可以想象出官吏那“你家的男人呢”的怒问;由“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可以想象出官吏在追问“难道你家就没有别的人吗?”老妇在官吏的逼迫下,曾“请从吏夜归”。但她到底有没有被抓走,作品没有明确交代,但只要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中可想象出老妇已经被抓走了――官吏征兵连老妇也不放过。这样,作品的主旨就表达出来了。通过想象和联想,填补作品的语言空白,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思想,还能欣赏作品的艺术的美。

第四.留意句式结构。在不同的作品中,为了使作品行文富有文采,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的使用各种句式,例如: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散句和骈句等。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读那些靓丽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句,使之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冰心的《谈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河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生命中,我们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行文中灵活地运用长句与短句,使语句既语意连贯,气势磅礴,又生动明快,富有节奏感。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是强调的对象不同,有的是语气的程度不同,有的是表现语言的节奏。因此,留意句式结构,品味表达效果,也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思想。

篇7

1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其所表达的思想是较为抽象的,是作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其展现的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艺术性在其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生活内涵,因此,加强学生们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使得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由于现如今学生们的压力较大,因此,对于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总是被忽视。对于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来说,大大降低了其欣赏价值。一些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将这些文学作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是这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亵渎。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其他的文体,其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是独树一帜的,需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品读和回味,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因此,提高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更能够积累相关的知识。

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来说,都是通过进行艺术性的描写来展现真实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状态,同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感受作者的处境和心态。作者在对人物性格或者是景物等进行描写的时候,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法来塑造,这种手法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借鉴,在以后的协作和鉴赏中得以运用。另外,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可以是培养读者的个人情感,对于善于恶、是与非,对与错,都能够进行自我分辨,进而和作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对文学鉴赏的最高境界。

第二,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语文是我国的国学,其中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有听说读写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等进行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在无形中对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另外还可以使得学生借鉴一些协作手法或者是协作能力。另外,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为艺术,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基础。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其中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可见,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和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鉴赏能力提高了,相应地提高了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各种语言构造的能力、理解作品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等,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阅读是中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中学生终究要离开老师的庇护,如果他们掌握了鉴赏方法,具备了鉴赏能力,也就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由此看来,就增强学生自身能力而言,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2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很难说有什么捷径,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又的确需要遵循一些规律。把对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文学作品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教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文学鉴赏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内容的鉴赏、艺术技巧的鉴赏,还包括写作风格的鉴赏。高中学生一般具备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基本具备了思想内容的鉴别能力。

2.1 反复朗读,训练语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教学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提高语言感知能力,从而提高鉴赏能力。指导学生朗读小说和剧本,可以使他们在脑际铺开典型环境,展开矛盾斗争,浮现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运用准确语言进行各种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一部文学作品,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印象要深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第一步,语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这是正确理解作品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正确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真正读懂文学作品,必须具有语言的悟性。这种悟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逐渐获得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正是获得这种悟性的最好方法。

2.2 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培养鉴赏作品的能力

2.2.1 仔细品味文学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

文学创作运用形象思维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这就形成文学语言的独特特点:形象、凝炼含蓄及新鲜多样。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语言特点,领略作家语言的风格技巧,并通过语言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和主题。设问、置疑,引导学生分析文学形象,提高艺术形象的鉴赏力文学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因此培养中学生艺术形象的鉴赏力,可从作品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人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及刻画这样的形象有何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分析。分析过程中,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会受到强烈感染,体会到作品形式的完美,内容的深刻,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2.2 求真求实,提高鉴赏作品主题的能力

主题是全文的统帅,语言及其他写作技巧的鉴赏都离不开对主题的鉴赏。主题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作家思想立场的影响。因此要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既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又要联系作品实际。

篇8

常见的文学作品可按照其文体分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无论哪种文体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并以充满想象的方式审美地反映现实生活,从而使文学作品具有激动人心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正如音乐之美体现在声音和旋律,绘画之美体现在线条与色彩,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作为高度凝练的语言精华,其价值自然与文学语言与一般日常语言的不同特点息息相关。

文学语言与一般日常语言的不同在于:首先,作者以真实反映生活、塑造形象为目的,往往要大量的使用日常语言,戏剧尤其如此。散文和诗歌的语言则往往着意于新奇和陌生的语言所带来的独特审美感受而将日常语言进行夸张的扭曲和变形。其次,文学语言在句法、语法、词法上都要基本遵循一般语言的基本原则,但又不能机械地复制大众的日常语言,而是必须在其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改造,甚至要达到优雅或者精炼的程度。最后,文学语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语法、句法和词义上的常规,尤其是诗歌。诗人甚至可以在作品中偶尔创造新词或者借用外来词。这种变异(deviation)是文学语言中已经被语言学家和文体学家广为重视的研究对象。

以文体分析作为研究语言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对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文学性的总结。对语言风格产生直接影响的,从词汇上,即是看口语化的词汇多还是高雅的词汇多、有具体含义的词汇多还是抽象的词汇多;从句法上,即是看句子是简单还是复杂;从语音上,即是看语言与节凑特征;此外,修辞的运用、篇章结构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戏剧按其语言形式可划分为诗剧和散文剧两种,自18世纪起,近现代戏剧均属散文剧。戏剧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情节的展开、人物塑造等都主要由对话来完成。对于小说,对话只是作品的一部分;而对于戏剧,对话则几乎是全部内容。所以,剧作家必须使对话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也是现当代戏剧在对话文体上不断革新发展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现当代严肃戏剧文体的发展当中,最为明显的转变莫过于由之前幽默风趣同时讲究修辞的对话向朴实自然的对话的文体转向。以19世纪末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的剧作《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一段对话为例:

Gwendolen: The fact that they did not follow us at once into the house, as anyone else would have done, seems to me to show that they have some sense of shame left.

Cecily: They have been eating muffins. That looks like repentance.

Gwendolen: (after a pause). They don’ t seem to notice us at all. Couldn’ t you cough?

Cecily: But I haven’ t got a cough.

Gwendolen: They’ re looking at us. What effrontery!

Cecily: They’ re approaching. That’ s very forward of them.

Gwendolen: Let us preserve a dignified silence.

Cecily: Certainly. It’ s the only thing to do now..

不难看出,作为19世纪末的戏剧作品,作者力求做到语言的风趣幽默,语言机智中还带有不少妙语。比如, “The fact that they did not follow us at once into the house, as anyone else would have done,seems to me to show that they have some sense of shame left.”这样通常只有亲密朋友之间才会有的语言,出现作为出身上层社会的出身人之口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同时,对话当中还不乏“They don’ t seem to notice us at all. Couldn’ t you cough?”这样风趣幽默的话语。我们当然不能将这种语言的错位理解成剧作家的失误,而是应当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两国戏剧对话语言文体风格偏向讲究修辞和语言的润色的结果。

而在近现代戏剧中,易卜生强调对话应该以自然、真实为原则,尽量减少加工的痕迹,直接把生活当中的对话搬上舞台,从而开始了近现代戏剧语言向朴实自然的文体风格的转化。这也与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紧密的关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戏剧创作只是较浅地涉及生活的表层。这一时期虽然在美国文坛出现了戏剧史上最繁荣的阶段,浪漫剧、古装剧、乡土剧和家庭剧等一应俱全。但在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基本延续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传统,语言上也仍然拘泥于讲究修辞和润色。一时间,这种平凡而乏味的生活描写严重阻碍了美国戏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格拉斯佩尔、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主张摆脱欧美戏剧传统,尤其是英国戏剧的影响,主张推广以反映美国历史现实并辅以自然朴实的语言风格的戏剧。

作为与19世纪末《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一剧的对比,让我们看看美国现代戏剧代表作之一、20世纪美国戏剧里程碑式作品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的文体风格有了怎样明显的发展变化。

以下节选来自《推销员之死》第四幕开头的部分,是Tom在与Laura的一段对话:

Tom (Bitterly): One crack——and it falls through!

Laura: Tom! Tom, what are you doing?

Tom: I have been to the movies.

Laura: All this time at the movies?

Tom: There was a very long program. There was a Garbo picture and a Mickey Mouse and a travelogue and a news reel and a preview of coming attractions. And there was an organ solo and a collection for the milk-fund—simultaneously—which ended up in a terrible fight between a fat lady and an usher!

Laura (innocently): Did you have to stay through everything?

Tom:Of course! And, oh, I forgot! There was a big stage show! The headliner on this stage show was Malvolio the Magician. He performed between pitchers ...

很明显,与《认真的重要》相比,《推销员之死》中的对话文体风格是真实、自然。作者从不插入幽默风趣的俏皮话,更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说。全段除个别地方外,语句都十分简短,甚至到处充斥着口语的简化现象,如“One crack—and it falls through!”。此外,还有如“There was a Garbo picture and a Mickey Mouse and a travelogue and a news reel and a preview of coming attractions. And there was an organ solo and a collection for the milk-fund—simultaneously—which ended up in a terrible fight between a fat lady and an usher!”一句中就出现了多达六个“and”,语言风格极度口语化,而且不乏简单的语法和句式错误混杂其中。与世纪之交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相比较,美国现代戏剧这样的文体风格转变在审美上给予观众的直接感受是语言真实性增强,使人物更加可信,因为未经加工润色的日常语言更能拉近观众与戏剧的心里感受距离。美国现代戏剧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规定性与艺术风貌正是从这种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当中凸显的语言文体学特点获得了生命力。

综上所述,通过简单地综合对比19世纪末戏剧与20世纪初美国戏剧的语言文体风格转变,从其语言文体角度揭示了世纪之交美国严肃戏剧所表现出的文体发展趋势。借由语言学、文体学与传统文学批评相结合能够使这种戏剧文体发展趋势动态分析成为美国现代戏剧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从美国现当代戏剧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美学风格的戏剧的融合交汇中对美国当代严肃戏剧的多重文学特征的综合文体学分析也正是本文的真正意义所在。19世纪末的戏剧作品,作者力求做到语言的风趣幽默,语言机智中还带有不少妙语。但是到了20世纪,美国现当代严肃戏剧文体的发展当中最为明显的转变莫过于由之前幽默风趣同时讲究修辞的对话向朴实自然的对话的文体转向。在欣赏和品评美国现代戏剧的过程中,对这一文体转变与其发展应当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奥斯卡·C·布鲁凯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美国戏剧概况[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6(02).

[2]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篇9

一、 电影语言话语特性的分析

电影语言话语既有其他语言话语的共性,同时作为一门艺术语言,电影语言话语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这一点与我们经常用到的文学语言、日常用语有明显的差别,这种自身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作用、社会功能及其特点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语言话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于交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而对于文学语言来说,它更突出的作用是帮助文学家将作家们的思想通过文学语言表达出来。[1]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日常用语相比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完全不同,电影语言话语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电影的主题、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一部电影中导演所要表达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语言话语的表达上,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语言表达,而是通过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是一种巧妙的、诗意的语言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将导演的艺术意图表达得更加清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影语言话语已经超越了语言所具备的最基本功能,那就是它的交际功能。从具体的方面来说,电影语言话语与日常用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电影语言更侧重于创新,而日常语言侧重于保守。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所用到的日常Z言必须保守应用,因为固定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交流,这里的保守应用包含了常用词汇的应用、常用语气的应用、常用语法的应用等。与日常语言话语相比,电影语言话语更加具有创新性,因为在电影中应用到的电影语言话语是根据本场电影而专门设定的,这也就是说不同的电影具有不同的电影语言话语特点,这也要求电影语言话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要求在不同的电影作品中的电影语言话语创新性不断提高,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单从电影本身的发展来说,整个电影行业以及艺术作品都在向着更高的要求在不断进步,电影语言话语作为电影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第二,电影语言话语更侧重于开放,而日常用语更侧重于封闭。日常语言作为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封闭性,这里的封闭性是指它的词汇、用法有一个固定的系统,不同地域之间的日常交流用语更是独树一帜,只有这样封闭的语言,才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需求。但是,电影语言话语与日常交流用语完全不同,电影语言话语强调的是它的艺术性,而艺术性的东西往往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尤其是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它需要容纳社会上所出现的所有现象,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的变迁,这样具有开放性的包容语言才能将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主旨的电影展现得淋漓尽致。[2]电影语言话语的开放性特点,也就要求了电影语言话语必须不断去吸收最新的技术,与时俱进。导演迈克尔・摩尔就抓住了电影语言话语的开放性这一特点,在其纪录片《华氏911》中用了大量的篇幅用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对所阐述的内容进行艺术呈现,这也是纪录片《华氏911》能够取得成功的很重要一个因素。

首先,从声音语言方面对《华氏911》进行探讨。《华氏911》的声音语言可以说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导演迈克・默尔也特别重视声音语言在其作品中的应用,在该部纪录片中,迈克・默尔对客观语言和主观语言使用了交替运用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的手段,让纪录片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纪录片中两个地方对于同期音的运用,其中一处是迈克・默尔对伊拉克民众的采访,在这段的采访中,导演并没有将民众那种强烈的政治意图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采用了同期声的技术手段,通过同期声将民众的想法表达了出来,这对整部纪录片的语言技术添加了色彩;另外一处就是迈克・默尔对“911事件”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的采访,采用同样的技术手段,虽然没有将工作人员的心理直接表达出来,却通过同期声更加形象的反映出来,更加突出效果,同时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其次,从画面语言方面对《华氏911》进行探讨。画面语言是电影语言话语的另一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纪录片《华氏911》中,导演迈克・默尔也采用了大量的画面语言。这主要是因为纪录片《华氏911》在记录的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足够的素材,这给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提供的前提。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中对于本・拉登家族与老布什家族之间关系的描写,两个家族可以说关系非常复杂,从时间上也跨越了几十年,在两个家族关系的基础上更对老布什总统在任期间的一些政务进行了大幅度的描写。导演在采用这些素材的时候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将纪录片所涉及的几十年内比较重大的事件全部作了系统的了解,最终将所有主干都呈现在了这部纪录片中。

另外,电影语言话语更侧重于无目的性,而日常用语更侧重于目的性。在我们日常的交流中,采用日常用语是具有一定目的的,这就是交际、交流的功能。而电影语言话语较之日常用语则体现出了它的无目的性,它并没有日常用语那样系统的语言结构,而且它也不具有其他艺术形式的意指作用。但是电影语言话语却在电影中用它自身的特点将导演的意图明确表达出来,从这一点来说,电影语言话语的无目的性也是包含一定目的性在里面的。电影语言话语的“无目的性的目的”在纪录片《华氏911》中也充分展现了出来,在整部记录片中,导演讲述了911事件为什么发生在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美国在发生911事件之后的种种做法、美国在伊拉克用“反恐”的借口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美国在伊拉克“反恐”后所导致的伊拉克人民生活的困苦、美国政府对于自己所为的态度、911事件在美国发生之后美国政府依然没有改变其以往的政策等方面,导演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都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在无目的的描述中也将导演的看法表述了出来,这就是电影语言话语的“无目的性的目的”。

二、 纪录片《华氏911》中语言的研究

(一)声音语言的研究

好的语言在电影中既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又能将导演的意图准确地表达出来。比如在纪录片《华氏911》中,对于老布什的称呼采用了“家伙”这个词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是却将导演对于老布什政府的态度明确表达了出来。在电影电视中所采取的声音语言还有一个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简单、直接而又风趣幽默,因为观众对于电影电视作品的欣赏一般都是一次性的,对于电影电视的欣赏并不像欣赏小说、诗歌那样去反复研究文中的用词,在电影中所有的声音语言都是一次性的,这就需要声音语言的直接、风趣幽默,能够在一次的表达中既表达了作者的意图,同时又让观众记住并引起观众的注意。

(二)镜头艺术的研究

导演迈克・默尔在拍摄纪录片《华氏911》时,大胆地采用好莱坞式的风格,导演迈克・默尔将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与纪录片的教育意义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在讲述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时,用好莱坞电影中煽情的音乐、爆炸的场景等作为讲述的传输方式,这样的镜头艺术运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观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迈克・默尔在拍摄时将纪录片与好莱坞大片风格的紧密结合开创了纪录片拍摄的一个新纪元,迈克・默尔想用他的镜头艺术将他所要展现的历史更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三)纪录片《华氏911》中画面剪辑的研究

一部成功影片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画面的剪辑,纪录片《华氏911》之所以会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纪录片画面的剪辑上,迈克・默尔选择了使用交叉剪辑法,这种画面剪辑法是迈克・默尔最为擅长的一种剪辑方法,他以前在拍摄其他影视作品中已经将这种剪辑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而在拍摄纪录片《华氏911》时,迈克・默尔又一次选择了交叉剪辑法,并把这种画面剪辑法发挥到了极致。从交叉剪辑法的特点来说,也符合迈克・默尔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交叉剪辑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实、真假的交叉变换,这点正好符合导演突出主题的要求。比如在纪录片中τ诶喜际驳慕徊婕艏,前一个镜头老布什还在嘱咐年轻人让他去找一份工作,马上又将镜头切换到老布什做土豆泥的场景;前一个镜头老布什还在办公,马上又将镜头切换到老布什在家悠哉悠哉的休息场景,通过这种交叉剪辑表达了老布什对于工作的不认真,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对于老布什的态度。

结语

电影语言话语与我们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有着巨大的差别,它包含了声音语言、画面语言、镜头语言、剪辑语言等,而正是这些元素让电影语言话语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对于不同的影视作品电影语言话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具体采用哪种电影语言话语要结合电影所要表达的具体艺术信息。而在对电影语言话语研究时,我们更要抱以开放的态度来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电影语言话语的精彩之处。

参考文献:

篇10

摘 要:中职文学欣赏课是语文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中职学校开设文学欣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学生眼界,为中职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的继续教育或自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文学欣赏;教学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包含了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及其作品的统称,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它既是语言又是艺术,它同音乐、戏剧、绘画等并称“美的艺术”。文学欣赏是文化传承、感受的方式,下面谈谈在中职学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感想。

一、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

1.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2.部分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3.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4.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功底差,对文字或句子都没能把握准确。很多的中职生对于文字性的学习颇为厌烦,加之语文知识功底不强,对词语、句子的一些读音或理解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渐渐形成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厌烦。

二、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中职学生文学欣赏的途径

1.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职学校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学校层面或者专业层面上,由学校或系部统筹计划安排,挑选典型、经典诗歌、散文等作为晨读必须掌握作品。通过班级、系部层面一一要求每个学生能分析欣p几篇代表文学代表作品,主要持之以恒,中职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开展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在中职学校开学文学作品晨读,在期末或期中定期以班级、系部、学校举办文学作品朗诵、赏析,在晨读的后期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总结文学作品晨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语文课程中应把词汇、语句理解列入重点内容。基于大部分中职生对常用词汇、语句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加之文学欣赏课程其实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那么基于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应当放置于语文课程教育的重点。在语文课程中把基础性的认字、词句理解等基础性问题解决后,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学可以把更多的文学欣赏进行一一分析,慢慢赏析,细致品读。

(二)教师文学欣赏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中职生学习文学欣赏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欣赏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单一方式改革多样化的文学欣赏教学。文学欣赏课程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文学欣赏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文学欣赏应把文学审美教育作为实现根本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塑造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上,拿《孔乙己》来说,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文章精彩部分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诸如此类有语言对话类的文学作品,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找几组学生角色扮演,在活跃的氛围中对比、思考、赏析主人公的语言和文学欣赏的妙处。

文学语言的艺术,其次表现在它传达情感的强烈性、浓厚性方面。描述表达物类的文学,采用视频播放、图片等形式形象展示,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诸如此类写物的文学,往往是以物喻人,精神的提升,采用视频、图片,从图形、声音展示,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吸收文学精髓。

语言的艺术,最后表现在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方面。对于此类的文学作品,很多已经被人们深深喜爱,改编为歌曲,此类作品可以通过它的音乐或歌曲欣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