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端制造业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端制造业调研报告

篇1

王超是在6月28日于深圳举行的“2012跨国公司中国峰会”上作上述发言的,官方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资国,但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

在自2011年底以来连续6个月中国使用外资金额连续下降的趋势的背后,还伴随着拥有全球最多外汇储备的中国新的外资政策,以及引起业界关注的“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形成的冲击。

未来中国吸引外资还会高速增长么?

“廉价中国已经终结,消费中国已经开启,这个方向越来越清晰。”毕马威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龚永德表示,但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世界投资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2013年期间,中国还是跨国公司的第一选择。

龚永德就认为,中国和国际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调整:一方面,中国正在全面反思其对外资的开放政策,如是否要引入新的许可制度或技术转让新条例;另外一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也不再将中国视为它们唯一的增长来源地,开始将目光投向其它新兴经济体。

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我们过去都是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现在却已经出现了高端产业的回迁到发达国家。”深圳市企业联合会会长刘应力已经注意到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趋势的存在。

2011年,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汽车配套产品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也宣布,将在美国投资大约5亿美元兴建一座工厂,为美国市场生产轿车和卡车轮胎配套产品。

不仅如此,连咖啡连锁店星巴克也开始把其陶瓷杯的制造从中国转回美国中西部。

对于该现象,美国波士顿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在2011年5月的《美国制造业归来》报告指出,中美生产成本差距缩小,未来五年在美国制造的产品,生产成本将只比中国大陆沿海城市略高5%到10%,成本缩小的同时,美国的生产率却超过中国大陆。

另外,在欧美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为增强经济活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制造业回归。为此,美国还专门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随着美国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刺激,2012年5月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4年来最高指数,平均上升了66点。

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例,部分美资企业从中国大陆回流到美国,“中国制造”遭受挑战。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布局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当在母国进行生产要素配置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时,跨国公司便对原有的资本布局进行调整,从而出现了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可以说,制造业回流是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发展的结果。”黄国祥这样指出。

黄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其认为制造业回流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进行资本全球化的再次布局,其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世界工厂’模式曾经为中国解决就业、发展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意识到它在逐渐走向终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提出了其自己的看法。

其认为“在专利、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条件,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可以互为市场,有利于培育新兴的、高端的产业,自己做大做强以后,再参与世界竞争。唯有如此,才能突破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这也是美国崛起的基本经验”。

“许多跨国公司发现在华的经营环境日益艰难,它们普遍都有一个看法: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产品制造和服务外包的国家了。”本报获得的毕马威所做的调研报告《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提出一个问题—“廉价中国”时代是否终结?

“跨国公司正在寻求更接近本国市场、交货周期更短的制造地,因为这可以节省成本。例如,北非便受到青睐,因为它临近欧洲,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且大多数国家与欧洲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上述调研报告显示,这也不能说明中国将告别“世界工厂”时代。

“首先,中国是不容易被替代的:中国的年出口额(19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年出口额的总和(20000亿美元),更是北非的12倍。”毕马威认为,除此之外,中国某些大型的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要远远大于竞争对手的国家总吞吐量,如印度或者越南。

中国投资环境仍具综合优势

如果说制造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回流,外资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存在下降,这种情况何以发生?

在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看来,稳定的宏观环境带来了汇率升值和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旦其上升幅度超过生产效率的提高,相对竞争力就会下降。

“我们对约900家中外企业两次调查显示,过去5年我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劳动力、土地、水、电等)明显下降,但一些新的成本优势(如交通、电信、产业配套等)逐步提升,且劳动力素质、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政府服务等因素明显改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如是表示。

“世界工厂”忧思录

与其它经济体,尤其是与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投资环境仍具有较为突出的综合优势。

篇2

【关键词】会展业 模式 定位

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以及其他大型活动,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会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为工农业生产的批发、采购、洽谈提供交易机会和市场空间,为企业展示产品(服务)、提升形象、交流信息、开展合作提供舞台。

一、国内会展行业近年来发展现状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会展行业的焦点,据媒体报道,在世博会的带动下,上海2010年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850万人,比前一年增长35%,旅游外汇收入预计超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由于世博会的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直接带动了2010年整个会展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同时提高了周边地区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给周边地区城市的会展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上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南宁等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

二、无锡会展业现状分析

无锡会展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与会展场馆的限制,无锡会展业在2000年前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与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型国际会展与国内会展相比,无锡的会展微不足道。

进入21世纪,随着2003年无锡太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和无锡新体育中心的建成,无锡的会展行业开始跨越了一个新台阶,先后出现了太湖博览会、农博会、工业装备展、工业设计周、吴文化节、徐霞客旅游节、灵山盛会、阳山桃文化节、新能源博览会、物联网博览会、房交会、车博会、大连服装展等一些固定展会,会展规模也同步放大。

三、无锡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单从以上数据来看,无锡会展业的发展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同等级别的青岛、大连、苏州、南京、杭州、南宁等城市相比,差距至少有5-10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等国际著名展览机构的内部调研报告中,无锡被列为中国大陆会展经济发展四线城市。无锡会展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市政府对于会展行业发展定位与思路不明确

无锡是一个工业发达城市,是中国近代名族工商业发祥地和现代乡镇工业发源地,正因如此,无锡市历届政府在做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工业方向,而忽略了现代服务业对总体GDP的拉动和科学调节GDP比例的关键作用,忽略了会展行业对当地旅游、宾馆、餐饮、购物、商业、交通、广告等相关行业的巨大带动作用,致使无锡市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

(二)会展场馆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直到2004年,无锡新体育中心的投入运营,才算有了像样的非专业会展场地。到了2010年,无锡太湖博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无锡从此有了高标准的专业展览中心,从1980年的无锡展览馆到现在,整整30年,才有了第二个专业的展览馆,这与我国30年来连续保持2位数的GDP增长幅度相比,不能不说是严重滞后。

(三)政府对会展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

一些政府和广电媒体运作的会展,虽然有雄厚的政府资金及媒体宣传资源,但是由于运营管理的不专业,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所办会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而专业会展公司的场租成本居高不下,加上专业会展公司实力有限,媒体资源匮乏,缺少巨额宣传资金的支持,导致会展宣传面狭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高,即使有心将展会做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本土会展公司发展滞后,人才匮乏

由于缺乏政府支持,无锡地区至今尚无一家拥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会展公司,也没有形成一个国内知名更不要说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这种状况无法吸引优质会展项目落户无锡。

本土会展公司由于规模小实力差,缺乏整合资源的能力,没有实力向国内外人士宣传和展现无锡的优势与资源,吸引专业会展人才到无锡来发展。

四、无锡会展业优势分析

(一)人文优势

无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名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代有辈出的名人轶事,孕育了无锡特有的江南特色文化,为无锡创立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品牌会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二)地理位置优势

无锡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苏南中心位置,交通发达,距上海不到1小时路程,距南京、杭州不到90分钟,到苏州、常州更是20分钟之内即可到达,沪宁高铁、沪宁城铁、沪宁高速、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市,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苏南国际机场可直接飞往日本、韩国及国内数十个重要城市,出海通道“江阴港”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大亿吨级内河大港。

(三)经济规模优势

无锡是中国名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苏南模式的缔造者,工商业十分发达,从无锡市政府公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8亿元,在2005基础上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3.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3万美元以上,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2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6%和11.8%,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579.9亿元,年均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11.9亿元,年均增长23%,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始终位于全国大中型城市前十名行列,获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三位;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发展前途城市等殊荣。常住人口超过465万,外来人口超过200万,是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城市。

(四)产业结构优势

无锡优势行业数据。无锡支柱产业为: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外包、电动汽车、以及电子商务。

业界有这么一个说法: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无锡。纺织服装产业是无锡市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之一,在无锡市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无锡只拥有全国1%的纱锭,利润却占到全国棉纺行业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无锡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0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3%,总资产688亿元,占全市的20.7%;实现工业总产值868.9亿元,占无锡市的21.5%;销售853.0亿元,占全市21.5%,实现利润30.3亿元,占全市的16.9%;出口创汇28亿美元,占全市的25.8%;从业人数28万人,占全市30.3%,是无锡市的第二大优势产业。

无锡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制造业产业门类较为齐备,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2009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无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9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目前无锡已形成了电子信息、钢铁、石化、汽车、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

五、无锡会展业定位建议

关于无锡会展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一定要结合无锡本土的优势与特点,以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发展无锡的优势会展经济,以优势会展和品牌会展为主,其他辅助会展为辅,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品牌展会。

根据无锡市的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建议无锡会展的品牌定位:在某些专业领域形成其他城市会展中心难以比拟的特色与优势。具体解释如下:

(一)高端物联网会展,利用无锡物联网的领先地位,建设“感知中国”高端物联网会展第一品牌。

(二)高端微电子技术会展,利用无锡在微电子领域的优势,建设微电子会展品牌。

(三)高端工业装备会展,利用无锡特有的“530”高科技人才优势和产业成果,建设“智海中国530”高端工业装备会展第一品牌。

(四)高端新能源技术会展,利用无锡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建设“绿色中国”高端新能源会展品牌

(五)高端动漫产业会展,建设动漫会展品牌。

参考文献

[1]龚智洁.无锡会展业调研报告[R].无锡:无锡贸促会,2010

篇3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 举措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信息产业快速变化的形势和不断复杂的局面,加速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才与创新支持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利用近台区位优势,转移承接产业发达地区的技术与人才;促进产研人才深度结合,提升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比率;加强品牌意识,围绕重点名牌发展周边产业,形成人才集群效应。从而增强我省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明确了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地位,信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是福建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29号)文件要求大力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全新的任务要求,加快信息服务业适用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助力福建省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已是当务之急。

一、“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状况

1、“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是实现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据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表示显示:福建省全年信息产品制造业2013年全年实现产值4462.8亿元,增长13.3%,实现销售收入4378亿元,增长13.2%。新型显示、计算机和网络、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LED和太阳能光伏四大产业集群2013年分别完成产值1450亿元、1000亿元、550亿元、500亿元。其中,新型显示、计算机和网络两个产业集群已率先实现千亿目标。2013年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8家,较去年增加1家。实现产值百亿企业分别是:宸鸿、戴尔、友达、捷联、华映、联想移动、冠捷显示、达运精密(2013年新增)。

2013年福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总体发展正在逐步加快,发展水平与速度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比对《福建“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万亿产值、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发展目标,万亿产业发展规模符合计划进度要求;6个千亿产业集群已经有3个达到千亿目标,其余3个集群也已超过或接近500亿元。8家企业实现了产值百亿的发展目标。

《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培育25家以上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骨干企业,建设完善19个有一定优势和体现福建特色的信息产业园区,抓好150个重大建设项目,争取到2015年实现万亿元产业规模。实现上述目标,势必需要更多门类、更多层次的人才加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和技术能支撑,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状况

2013年底,全省信息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5万人,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约62万人,软件业从业人员超过29万人,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

从福建省信息化局针对我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调研结果表明,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分布,上游关键的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人才严重不足,下游的品牌营销人才和一线技术蓝领缺乏,而中游的制造型人才、基础技术人员较为集中。

人才队伍状况的不均衡,直接制约了我省的信息产业发展:一是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体上呈现金字塔型,我省“橄榄型”的人才结构,导致缺乏掌握某一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人才,缺乏综合素质高的行业领军人才,缺乏各行业应用领域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导致我省信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二是高端人才缺乏,导致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竞争更加激烈,过大的人力资源流动比率对企业经济和人力资本投资造成了损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三是下游人才需求素质无法满足需求,高校毕业生的从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与学校难以形成长效、稳定、多方位的人才培养与合作,输出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四是区域人员流行性较大,与福建相邻的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我省在研发投入投入比例较低,产业优秀人才向周边省份流失,大量优秀人才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省份和其它信息产业行业龙头企业。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十二五”末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随着信息产业在福建省的快速发展,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期末的2015年福建省信息产业从业人数需增加66万人,年均需求量增长13.2万人。软件业从业人员需增加30万人,年均增加6万人。

从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信息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福建省将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自主创新力度,打造核心产品竞争力。重点发展领域集中在集成电路、动漫游戏、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等方面,预计这部分人才需求将达到25万人。

同时福建省还承担着承接对台产业转移的任务,在与台湾等跨区域地区人才交流上,应力争取得更大突破。转变产业人才需求导向,从生产功能人才需求导向逐渐转移到研发功能人才需求导向,在人才队伍建设构成上,重视科技研发人才的储备,尤其是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福建省加快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三、新形势下建设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举措与建议

1、自上而下,加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实现科研项目与产业一线深度结合,并建立企业定向培训机制,建设实践实训基地,重点加强品牌企业合作培训。改善高端人才创新环境,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与创新支持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我省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引导发挥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作用,制定领军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领军人才滚动培养。积极促进闽台信息产业深度合作,完善闽台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就业、创业。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人才引进、培养、流动的指导和引导。根据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情况,对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供需进行预测,协同相关部门对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起到引导作用,促进产业人才合理流动,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向信息产业人才倾斜。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努力推动各级政府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促进各项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推广和实现,打造产业高地,吸引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切实利用《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闽政文〔2012〕59号)、《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2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闽政文〔2009〕374号)和其他人才政策,同时发挥福建省各地产业园区的平台集聚功能,发扬树立品牌意识,推动福州、厦门市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加大“海西软件”品牌宣传,推动百亿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品牌竞争力。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产研一体”合作。一是加强推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推广“订单式”和特定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福建省内名企与名校合作,如福州大学与星网锐捷合作的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项目合作等。二是鼓励培训机构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三是推广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提升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四是发挥福州软件园区、厦门软件园、厦门火炬高新区会等平台作用,引进国内著名高校设立研究院、工作站;五是通过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人才,并选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技能型人才。

2、大力支持人才引进,完善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

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要更多寻求与台湾地区的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台湾地区的电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福建省应借助地缘优势,推动闽台两岸IT高端人才项目交流合作。对引进台湾信息技术人才的企业和台湾人才中介机构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为闽台人才合作争取先行政策。利用6.18海峡两岸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4.8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平台,增强对台产业政策宣传,吸引海峡两岸企业优秀人才合作交流。

完善人才交流服务体系,促进专业人才合理分配。开拓海西IT品牌,组织福建省内企业赴省外、台湾地区、海外等招聘引进信息产业高端人才,邀请海外专家、国内行业领军人物来我省为产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项目经验交流,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建设“福建信息人才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产业人才交流中心,服务企业与专业人才。

3、加强人才优惠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工作

加大福建省信息产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在全省范围组织召开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及政策宣讲会,最大范围召集信息产业行业企业参加,宣传解读人才优惠政策。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人才调研并进行政策宣传解读,提出具体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部分人才方面的难题,政策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联合开展软件适用人才培养。

进一步组织加强人才交流工作。一是推动省级千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推动一些大型行业企业提供见习岗位需求与IT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对接,见习结束后可由企业吸纳就业。二是组织校企对接实训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年度毕业生人才服务进校园暨IT职业精英实训营”活动,发动各大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让各大企业与优秀人才实现对接。三是与省人事部门联合组织多家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团赴省外参加大型人才交流会及院校开展的专场招聘会,开展人才对接活动。

深入企业、院校开展调研,切实快速地解决一线存在的问题。以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业、软件园区、高新区、产业基地及各大院校一线开展调研,了解各单位在人才培养、用人留人以及利用软件适用人才培养扶持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面难点,贴近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将软件企业纳入紧缺技术工种免费培训的范围、举办软件高端人才培训班、组织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等。

【参考文献】

[1] 福建信息产业厅:福建软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R].2007.

[2] 福建信息产业厅: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R].2011.

[3] 福建省信息化局:福建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

篇4

关键词:汽车产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随着国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湖南省以“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于2007年成立了以湖南省长任组长的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振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优势将逐步显现。目前,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了湖南省汽车工业70%以上的生产要素,拥有14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衍生了数以千计的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

随着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集群效应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成了制约汽车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合适的培养模式加快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有利于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环境,是当前进一步推动和服务湖南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鉴于此,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学院院长邓志革教授的项目组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新路子。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组织进行湖南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

为了清楚地了解湖南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学校经过认真研究与策划,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于2007年7月10日至8月26日组织了由69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团,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郴州、娄底、永州、邵阳等11个地市汽车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全体调研人员组成的11个分团各对应一个地市,共深入到7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328家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直接接触汽车企业一线技术工人3200余人次, 召开汽车企业和行业主管领导座谈会11个,访谈156人;收回各类调查问卷3279份。

本次调研活动是学校建校以来面向湖南汽车行业进行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深入生产企业一线的汽车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型能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明确了学校设立面向湖南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学校“面向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决心。

2.研究构建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逐步建立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两层”即初中起点的“3+2”中、高衔接层次和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层次。四类是在两层的基础上,专科层次又分为面向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面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企业、面向汽车诊断与维修企业、面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四种人才培养类型。

针对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对系部及专业的动态调整,对应设置了机电工程系、汽车运用系、汽车商务系和汽车电子系等专业系部。依托机电工程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汽车制造、机电、模具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运用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领域培养“汽车医生”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商务系,建立了面向汽车销售与流通领域培养汽车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电子系,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汽车电子技术运用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的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学校要为湖南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的汽车人才,一是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汽车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是要创造贴近汽车行业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

学校对“两层四类”人才培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类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构建和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典型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汽车服务与营销类人才培养采用“引名企入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知识的渗透、注重汽车文化的熏陶;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类人才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着力打造“汽车医生”。新能源汽车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着力培养混合电动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

4.开发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市场的能动性,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行业统筹、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牵头成立了“株洲汽车教育集团”,成功申报并立项建设了“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以行业为统筹,相继建立了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全国首家北京汽车培训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三是与企业合作,相续建立了南车时代电动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株洲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九城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广汽菲亚特人才培养基地等13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四是以市场为驱动,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实施了公司化运作的基地建设模式。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整合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优势资源,创建了整套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了“IPO”教学方法培训认证体系,搭建了学校群与企业群之间的“大订单”人才培养平台,延伸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积极培育了一支“名师引领、企业历练”的教学团队

如果说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 那么为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校颇有新意地实施了“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学院先后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了中国汽车维修领域顶尖专家朱军教授、汽车营销领域顶尖专家裘文才教授、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袁翔教授、汽车制造领域知名专家高卫民教授分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和兼职教授,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关教师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还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吉利汽车公司、广汽菲亚特等落户本土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近三年来,所有汽车专业教师都至少到两个以上的企业进行过为期30天以上的培训和锻炼,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此外,学校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老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就近转型”。

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32名教师相续获得了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公司的师资认证,有3名教师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汽车运用技术和模具制造与装配两个团队均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二、成果的创新点

1.对接汽车前后市场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通过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系统建立了对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涉及汽车前、后市场和汽车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汽车技术诊断与维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人才朝职业化的“汽车医生”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人才的培养品质。

3.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不同类别汽车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明确了“两层四类”人才的不同培养面向、培养重点,建立了适合各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发展。

4.“教育公司运作、职教集团联通、典型项目引领”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以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典型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以株洲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为职业院校和汽车企业集群搭建联系沟通平台,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有效拓展。

5.传统师资的“就近转型”

学校在进行传统专业改造、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结合原来所学所用专业进行“就近转型”,此做法意义有三:一是避免的传统师资的闲置,二是缓解了汽车师资的不足,三是优化了人才队伍。

三、成果的应用成效

本成果最直接的效果是面向汽车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两层四类”总计招生3000余人,有近千名毕业生服务在湖南汽车制造与售后服务的不同岗位。也就是在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29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和68个三等奖,2010年汽车专业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决赛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省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获得2金2银3铜的佳绩,有2个项目3个团队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1金2银的优异成绩。

本成果涉及到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也成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另有1个省级精品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和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同时还有9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师资认证培训和学科研究基地,以及8个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通过“上海通用”“博世汽车”等平台(项目),先后与德国、日本等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了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品质。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一线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生存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中国制造2025》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新的使命和任务,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技术服务与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更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必须紧密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从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为国家战略发展和湖南智造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1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在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阶段,制造企业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制造水平的进步将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也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改革,企业发展趋势、岗位及人才需求变化对高职教育正在发生冲击,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正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的岗位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传统岗位,比如工时审核员、晒图员等岗位正在消失,由此,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就业市场的冲击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智能生产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新的工作岗位,如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数控操作编程人员等,需求旺盛。传统岗位的减少和新岗位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二是面对新的工作模式,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高度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主流。对从业者的要求更高、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快、等特点和趋势。

2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意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供给,包括高职教育供给远远没有满足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这既有教育总量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由于教育供给与人民需求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因此,该理论应用到高职教育当中则应该理解为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深刻分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和能力要求,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等方面实践,盘活资源、提升效益,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培育和激发高职教育发展新动力。

3智能制造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3.1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永恒的主题。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无疑是实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最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制造业,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就业,达到生产与教学一体化,为企业“个性定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3.2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

智能制造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对高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具体为迫切需要一批爱技术、驾驭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研发人才和既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又能转化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3.3对专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缘于智能制造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目前单个专业建设的模式,以对接产业为引领,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4高职教育服务智能制造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要使命,其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能主动关注并紧跟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步伐,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更加精准、有效。但受限于办学层次的影响,对行业前沿科学技术水平把握不够,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由此,在智能制造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能力疲态犹显。

4.1产业引领能力缺乏

在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主要科研力量、项目、资金绝大多数流向本学院校和高水平院校。其次,重视科学研究但成果转化率低,大多数学术研究成果脱离国内产业实际水平,指导性不强,不能从战略上引导产业发展。

4.2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提升竞争力较为可靠的路径是工艺层面的突破。这就是我国高职教育提出要培养“大国工匠”的核心意义所在。而技术精湛的工匠培养关键在于校企深度合作,而我国目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高职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深度还远远不够。

4.3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不够

坚持以市场导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面对智能制造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要以专业调整进行适应,但受到学体制机制不活、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不准等因素限制,其力度还远远不够。

4.4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培养最终要依托课程。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基于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设计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最直接有效的载体。这就涉及如何开发基于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并进行课程组织的问题,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只会是一种概念或理想,无法满足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需求。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服务智能制造的策略

5.1以专业动态调整促进专业结构优化

目前,部分院校在专业规模上追求专业数量的大而全,导致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成效低、无特色,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浪费;同时,专业动态调整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缺失,更无从引领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应首先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根据区域制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与制造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服务智能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

5.2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递进为主线,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智能制造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此平台框架下,实施企业定制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等个性化发展路径,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并注重对行业新技术的引入和遵循技术技能习得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结合专业特点,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网络课程、技能竞赛、第二课堂等手段,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篇6

八年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始终坚持“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倡导”的联动模式,制定了国内产业界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第一个规范化、本土化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导体系;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家企业联合的形式,共同按照同一个标准社会责任报告,为共同促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纺织,迈出了坚实步伐。

企业践行 重塑品牌新价值

这是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社会责任报告。此次报告主要从社会责任管理、品牌发展、价值链管理、绿色运营、员工成长和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了波司登2012年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以及“三年再造一个波司登”的勇气和信心。

责任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究竟有多大,也许从企业的发展中可以找到答案。2012年,波司登在管理中引入了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此来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价值链方面的能力建设,增进对社会、行业、员工、合作伙伴、环境等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推动了企业和谐发展的新步伐。公司连续18年蝉联中国羽绒服市场销量冠军,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8亿元,纳税13.53亿元。同时,公司还在英国设立了欧洲总部伦敦的旗舰店,探索出了中国自主服装品牌国际化道路。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联系着广大消费者的美丽生活,对内承担着两千多万从业人员的人生梦想。波司登作为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企业,用责任书写着辉煌,用行动实践着一个令世人尊敬的、世界知名的综合服装品牌运营商的承诺。仅2012年,公司就投入940多万元用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除此之外,公司还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社会更新投入,切实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社会责任成就了企业的新价值。2012年,公司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正如波司登总经理高晓东所说:“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波司登今后还将继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明晰社会责任发展战略,丰富社会责任行动内容,建设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快速反应为活力、以社会责任为实现过程的优势服装品牌。”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构建美丽纺织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绿色纺织的基础。随着纺织经济的转型升级,今后如何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组织建设,推进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将环境、社会等融入到企业运营当中,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发展,是企业自主品牌实现价值成长,追求质量效应,不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供应和谐的新品牌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会上,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纺织服装企业联合了其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从2006年至此,我国纺织业已先后有近300家企业实施了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社会管理体系,近50家纺织服装企业了超过180份社会责任报告,这使得纺织服装行业成为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

集群发力 构筑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主要围绕市场要素集聚,形成了以县镇区域为主、块状区域发展的格局,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超过190个,预计纺织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产业集群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自主力量,产业集群的社会责任展现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国纺织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可以说产业集群履行社会责任大有可为。产业集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更好地锻造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有800多家纺织企业,主要生产高档服装面料,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服装面料生产基地。因为靠近广东省最大的水源地——西江,西樵镇的环保压力特别大。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如何实现企业、行业的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摆在了当地政府的面前。集群中的企业大小不一,管理起来困难可想而知。

“改变监管方式,将集群内部环境问题统一管理,对于环境保护、提升企业效率、开拓产业外部市场都大有裨益。”西樵镇副镇长关海权透露,按照我国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的COD值不得超过100mg/L,但是广东省给西樵的“硬性指标”是不超过60mg/L。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西樵镇在纺织园区内建起了中央污水处理厂,将所有纺织企业的污水统一汇入该厂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厂的效果非常好,”关海权骄傲地说,“一方面,园区内所有的污水排放实现了100%的达标;另一方面,企业的后顾之忧解除了,生产经营的压力减轻了。”

如今,不光西樵本地的企业希望推行循环经济、降低能耗,就连他们的合作方、客户也有类似的要求。“许多国际大客户在合作项目的谈判阶段要求考察工厂的生产环境,或者中方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因此,从促进本地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政府也要积极参与、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履行社会责任。”关海权表示,集群社会责任的推进,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政府,还有当地群众。因为产业集群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反哺当地群众,几乎是每个产业集群的共识。

“为了让职工和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幸福生活,我们园区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每年都举办文化节;园区还认真落实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杜绝事故隐患;为了服务新居民,专门开放了一些公共服务的平台。”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范浩毅表示,集群履行社会责任为营造和谐的园区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会上,纺织产业集群地政府的代表们互相交流,就集群地政府如何引领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达成了不少共识:政府可以在政策层面制定措施,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舆论加强监督;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税收等政策鼓励土地集约利用,鼓励企业用地向高层空间发展;为了保护水资源,可以对实行中水再利用的企业进行奖励等。

“这次七个产业集群的社会责任报告,是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一次新探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品质的核心要素,只有形成社会责任与行业进步两者相生相长的良性循环,企业、行业才能在新时期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方联动 锻造美丽纺织

我国纺织行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前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际需求低迷、内外棉价差过大等不利因素给劳动用工较多、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纺织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消费升级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对纺织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特别是企业加快社会责任建设,实现和谐共融,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关键。

通过“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倡导”的多方联动,不仅有效的实现了资源节约、污染治理、保护环境,还增强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创造出了更绿色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会责任工作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之中,建立了规范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通过持续开展企业履责活动,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了企业在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的科学发展。

“社会责任建设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纺织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持续推进,促进了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增强了我国在纺织国际贸易和产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共生互荣。”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持续八年推进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呼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今后要引导更多的纺织企业投身到社会责任建设中去,使其常态化、科学化、规模化。

因此,加强中国纺织企业与国际纺织界品牌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认真把握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变化,提高在全球纺织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建设水平,是今后企业创造新时期纺织竞争的新优势。

生态文明 责任正当时

为了使社会责任在行业、企业中扎实推进,2012年,中国纺织联合会通过“负责任”生产工作机制向全球供应链推介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表现,持续推进了行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并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为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政策和管理建议。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还就“企业沟通与申诉机制”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开展了专项调研,并了调研报告;与国际劳工组织、BSCI以及江西省和山西省的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了多次社会责任培训;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包括BSCI、SA8000、WRAP和Solidaridad等社会责任体系开展了促进体系间合作的多利益相关方咨议项目,以及社会责任跨行业共建等,有力实现了社会责任的“软着陆”和“强渗透”。

“‘美丽纺织’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美丽纺织’也必须是负责任的纺织,对于行业而言,负责任的企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美丽中国’正当其时,社会责任各有其所,‘中国梦’必将实现。”

会上,为了分享优秀报告企业的先进经验,鼓励更多企业将社会责任工作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形成“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的良性循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对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质量评测的基础上,决定授予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五年典范奖”;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7家连续三年以上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2013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进取奖”;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天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2013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示范奖”和“2013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优秀奖”。

篇7

《新理财》:今年,湖南省圆税收入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哪些方面?

程安亭:今年以来,我省国税系统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2010年1-11月份全省不含海关代征的国税收入完成868.15亿元,同比增收169.76亿元,增长24.31%;全年预计将完成932亿元,同比增收14.,81亿元,增长19%左右。此外,全年预计办理出口产品退税38亿元;全年预计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残疾人就业、再就业扶持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收40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收7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实际抵扣40亿元。

综合分析,2010年全省国税收入规模不断壮大,预期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征管的积极拉动作用,并有效消化了税收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新理财》:从结构、产业上看,与往年相比税收来源有何不同?

程安亭:首先从1-11月份增收结构看,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部分行业实现增收。其中机械交通及运输设备制造业、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增值税重点行业增幅超过或接近40%。二是卷烟税收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11月卷烟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达34.82%,比2009年比重提高1.13个百分点。三是区域协调性增强。1~11月份全省除湘潭受钢铁行业拖累出现下降外,其他地区均保持15%以上的增幅,其中郴州、益阳和株洲等地增幅达到30%以上。

其次,税收政策影响减少了部分税收收入。今年的税收政策仍延续结构性调整的主线,反映在税收上,减收仍要大于增收。从减收影响看,全年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减收7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实际抵扣40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从增收影响看,卷烟批发环节加征5%的消费税政策翘尾形成1~5月份增收7.38亿元;再生资源回收与批发行业受退税50%政策激励全年预计完成38亿元,同比增收13亿元;成品油行业受政策影响新增消费税预计完成33.8亿元,同比增收4.7亿元。

第三,加强税收征管,促进收入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加强税收征管,有效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全年预计通过开展纳税评估、清理漏征漏管户入库税款将达到30亿元;通过加强税务稽查,查处涉税违法行为预计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和滞纳金达到12亿元;通过加强税收入库管理,努力实现应收尽收,预计全省新欠将会控制在1800万元以下,发生率将低于0.2‰。

增支和减税相结合

《新理财》:您如何看待结构性减税?今年,湖南省国税系统落实结构性减税的情况?这项政策对湖南国税收入的影响有多大,由此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程安亭: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两年多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可以讲,结构性减税政策涉及领域之广减税规模之大,效果之明显,前所未有,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以来,全省国税系统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少税收142.45亿元。

从短期看,实行结构性减税会无法避免地减少税收收入;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减税效应的作用,必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培植和涵养税源,夯实税收持续增长的基础。从本质上看,实施结构性减税和确保税收增收具有同向性,相辅相成,其终极目标都是服从服务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大局。同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跑冒滴漏,把该减的税减下来,把该收的税收上来,做到应收尽收,较好地处理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组织收入之间的关系。

《新理财》: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湖南省国税系统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行业以及两型社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程安亭: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一 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进行高端化、高新化改造,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今年1~10月,我省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实际抵扣35.32亿元,同比增加9.11亿元。

二 积极运用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推动我省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两型”改造。1~10月,我省再生资源回收与批发行业受退税50%政策激励完成30.45亿元,同比增收14.28亿元,增长88.38%。

三 用好用足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落实好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以及支持下岗再就业、残疾人就业、大学生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2009年以来,我局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免税收72.29亿元。

四 以提高出口退税率为契机,培育壮大我省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企业。2009年以来,我局办理出口产品退税74.51亿元。

五 积极推动支持“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税收政策研究,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分析,深入调查、全面分析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向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提出了10多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理财》:财税政策在引导和刺激消费方面功不可没。湖南省国税系统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成效如何?

程安亭:目前,我国运用财税政策引导和刺激消费,既表现在大规模增加公共支出、以建设民生工程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上,又反映在采取一系列减税措施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上。财政增支和税收减税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有效地发挥了财税政策的综合效应,减少了投资和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投资和消费的能力及意愿,扩大了国内需求,增强了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篇8

[关键词] 服务外包;全球化;产业升级;后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F0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8-0049-04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福特基金会重大合作课题《全球化与中国》。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共同推动下,服务外包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张。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新标志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目前,外包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球外包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张,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万亿美元的规模,商务流程外包(BPO)已经渗透到了金融、保险、电信、医疗、物流、资产管理、营销、专业咨询等服务领域。

对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国家来说,通过承接服务外包获得了更多参与国际分工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目前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面对日益增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产业升级迫切需要新的模式。相对于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与规模,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正在成为日益繁荣的全球外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从长远来看,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扩大就业,改善贸易结构,拓展与全球经济接点,从而带动产业升级转型,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力。

一、全球化、服务外包与产业升级路径的变化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经济持续增长促使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并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GDP增长的第一大源泉。产业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在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转变,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工业基础薄弱,因而,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必然的战略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依据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试图自主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受制于落后的基础条件及众多贫困人口等因素,印度、巴西等实行进口替代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成功,经济发展不仅远远落在了出口导向型的亚洲四小龙后面,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其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模式引来了诸多批评,似乎走到了尽头。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后起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服务产品可贸易性增强,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加快,进而引发了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离岸外包、战略联盟等建立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价值链分解基础上的要素配置新方式促使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突破了线性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由于相对于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劳动力在各国之间流动仍存在很多限制和障碍,因而在资源配置全球化不彻底的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成本导向性的业务环节必然大量向中国、印度这些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意味着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后起国家有可能采取有别于以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升级模式,承接服务外包将成为新兴经济国家融入服务业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渠道。

作为新型的商业模式,服务外包的实质在于企业整合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把非核心业务环节转包出去,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集中培育核心能力,增强环境应变能力。从其组织方式、技术平台及其雇佣人员的结构来看,服务外包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运营绩效,而且具有产品无形化、生产与服务同步化、环境友好、资源复用性高等特点,很好地契合了世界范围内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见图1)。正如奎因(J•Quin)指出,服务外包是推动21世纪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本身就是新一轮世界结构转型的产物,对形成新的世界贸易和生产格局、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

外包的发展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反过来,外包业务中大量IT的技术应用又使不同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软件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投资与贸易自由化推动下,各个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世界产业结构出现了融合化和无缝化趋势,即在知识分解和融合基础上,以跨国投资和离岸外包为纽带,产业技术趋同性增强,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边界趋于模糊,产业之间的技术和市场重叠化程度提高。全球产业结构在不断融合、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强大的后发效应、更多的学习和追赶机会,世界范围内产业演进的路径也由产业分立突变逐步转变为产业融合。同时,服务外包促进了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外包不仅扩大了软件和通讯服务的行业规模,而且给银行、保险、工程咨询、旅游、传媒、娱乐、教育等传统服务业带来了新的运行方式和市场渠道,增加了传统服务业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给印度等新兴经济国家的产业转型带来了契机。这些国家适时把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以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业领域,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将产业升级带入了新的路径。在这一新的模式下,产业结构调整不再延续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线性升级路线,而是以承接外包为依托,由软件等服务业向其他领域扩展渗透,并在新兴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服务业自身和整体产业结构的共同发展优化(见图2)。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业务有助于吸收外资,增加就业,加快本国信息化进程,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据Gartner和Forrester公司的联合预测,到2015年美国将有330万个高技术领域和部分服务业的工作岗位以离岸外包的方式转移到国外,其中仅由BPO 发展造成的办公支持岗位流失就将从2005年的29. 5万个增加到2015年的170万个。因此,通过承接外包,发展中国家开始获得更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使其低成本智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由此判断,服务外包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市场需求畏缩导致离岸外包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压力,为改善生存条件,企业的外包意向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将呈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为新兴经济国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接包机会。①

从本质上看,服务外包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全球外包分工体系,发达国家作为发包国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在高技术领域,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印度、以色列、爱尔兰、菲律宾、中国等一些拥有充裕人才储备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外包,其比较优势得以有效的释放,一定程度上加快其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以服务外包为依托的产业升级模式的可持续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包企业还处在被动接包的地位,从事单一的外包业务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成长路线被锁定,对发达国家的业务分解和项目管理产生一定的依赖。如果后起国家不能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自主创新体系,长期承接低水平的服务外包有可能使其在服务业领域再度落入“跟随式”的发展陷阱。

二、服务外包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

长期以来,工业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由于大量资源向工业资源倾斜,导致中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服务业的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加速工业化的时期。制造业领域大量利用外资带动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迄今,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基本遵循了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低,服务业发展仍以旅游、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为主,金融、保险、咨询、物流、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近年来,在投资拉动下,中国工业总产出持续扩张,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未根本转变,服务业对GDP贡献度不升反降(见图3)。同时,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服务业对GDP贡献度也偏低(见表1)。

毋庸置疑,在全球制造业转移浪潮中,中国承接了大量工业制成品的外包,制造业的崛起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然而,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价格上升,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经济增长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巨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需急剧减少导致制成品出口大幅下滑,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目前,全球经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的离岸经营迅速向新兴经济转移。中国应抓住这一新的机遇,通过发展服务外包,将服务外包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扭转中国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局面,逐步进入和占据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带动中国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型,推进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同时,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服务业利用外资相对滞后。承接服务外包,有利于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和渠道,改善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带动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从而使中国经济更全面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全球提升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差距:SWOT分析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政治环境稳定并拥有丰富的高质量低成本人力资源,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的基本条件。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虽晚,但政府非常重视服务外包的发展,截止2009年5月,国家相继确立了18个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发达国家的大发包商开始在中国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逐步吸引大量的外包合同,中国服务外包呈加速增长的态势。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的《200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调研报告》与《200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白皮书》分析,2007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市场规模达152.0亿美元。其中,ITO市场规模为90.4亿美元,BPO市场规模达61.6亿美元。中国主要从事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已有3,000家以上,从业人员高达30万。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离岸市场规模达到22.8亿美元,约占产业总体市场规模的15.0%,则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内需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将以20.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10年将达到224亿美元。服务外包行业和领域的扩展更为迅速,不断向软件与IT服务、金融、保险、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动漫与文化创意等领域渗透。由于语言、地缘等因素,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06年,日本和韩国占我国软件离岸外包收入的比重仍高达56%。

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发展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国工程师的计算机和数字技能非常扎实,服务外包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软件外包中心,这将带动中国成为一个服务业大国,逐步使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当然,发展服务外包也需要正视全球外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内人才、体制约束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开拓欧美目前我国外包的最大障碍。用SWOT方法,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区位条件与障碍进行分析(见图4):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服务外包是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共同产物。在日益“平坦”的世界里,后起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更加多元化,而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也正在成为新兴经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发展服务外包不仅将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也将为中国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以此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不仅将减少经济增长的能源、土地和环境压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各类高端人才,而且还将使中国对外开放更加均衡,从而更加全面地分享要素全球流动的利益。目前,发展服务外包还需要在人才、观念、信用、语言、商业模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补足差距:

一是要制定服务外包的发展规划,建立服务外包统计体系,并积极参与、推动服务外包自由化的多边谈判,在未来相关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争取主动;二是进一步加快电信、金融、保险、物流、咨询等相关行业的开放进程,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建立服务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夯实承接外包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外包涉及大量信息技术交易,发包国对承包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很高的要求。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的惩处力度,为服务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四是建立一批设施完善、国际化的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基地,尽快形成建立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效应;五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中国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脱节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导致服务外包人才特别是外包项目管理的高端人才极其匮乏。应从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在职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优化外包人才的供应结构。

[注 释]

① 课题组2009年5月对大连软件园的补充调研中,园区内的软件外包企业对金融危机后全球和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刘庆林,廉 凯.服务业外包视野的承接国产业结构演进[J].改革,2006,(11).

[2]杨丹辉.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J].国际服务贸易评论,2008,(1).

[3]卢 锋. 我国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2008,(7).

[4]江小涓. 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 经济研究,2008,(2):4-18.

[5]江小涓. 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EB/OL].省略/DRCNet. 世经评论,2007-08-08.

[6]Pol Antras and Elhanan Helpman. Global Sourcing[R].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0082.

[7]Bajpai, N. J. ,R. Arora Sachs and H. Kjurana. Global Services Sourcing: Issue of Cost and Quality[R]. CGSD Working Paper, No.16.

[8]Karsten Bjerring Olsen. Productivity Impacts of Offshoring and Outsourcing: A Review[R].STI Working Paper, March.

[9]J.B. Quinn and F.G. Hilmer. Strategic outsourcing[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43-55.

[10]Atul Vashistha and Avinash Vanshistha. The Offshore Nation: The Rise of Services Globalization[M]. Tata McGraw-Hill, 2005.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Yang Danhu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ASS,Beijing 100836, China)

篇9

《中国工业报》的前身是《中国机电日报》,创办于1980年,一直是国家机械行业管理部门的机关报,2000年划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管,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多年来,伴随着主管单位名称的变化和变更,报纸名称亦随之改变,由创刊时的《机械周报》陆续更名为《中国机械报》、《中国机电报》、《机电日报》、《中国机电日报》,2003年1月1日更名为《中国工业报》。

回顾走过的26年发展历程,《中国工业报》有过辉煌,也曾经跌入过低谷。由辉煌跌入低谷,这其中既有外部客观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我们自身没有顺应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办报经营理念,转换运营机制,作出相应调整等原因。80年代时,作为机关报,虽然没有行政拨款,但当时广告很好做,打个招呼,简单出个策划,就可以了,发行上有红头文件支持,且行业管理部门的网络可以借助,因此基本没有生存的压力,报社的中心工作是宣传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起,行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真正走入了市场,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报社踏上了由机关报向市场化转变的征途,在办报理念上提出由办好报纸转向经营好报纸,报纸形态上也开始探索由机关报向市场化媒体的转变。2000年以后,外部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我们对媒体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时我们提出了树立经营媒体的理念,同时着手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重新分配内部资源以及运行机制的改革等等。

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带来操作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报社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快。随着报纸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报社的经营收入也得到快速提升,由2003年的1500万元左右快速提升到2006年的3000多万元,一举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传统媒体单位,在风云变幻的媒体市场上,能否顺应趋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办报理念和经营思路,至关重要。

树立经营媒体理念

由办好报纸转变到经营报纸、经营媒体,已成为产业类媒体的共识。我们理解,所谓经营报纸,就是要把报纸当成一个特殊的商品来经营,把报纸的生产过程当成一个产品生产过程来运作,要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等。在报纸产品设计上,要从目标盈利点(行业和目标读者)向内容“倒推”设计,再从内容向广告“正向”拉动。

《中国机电日报》多年来一直是服务于中国的机电行业,从机关报到行业报,一直是就行业服务行业,行业特性非常明显。随着读者、客户对媒体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他们阅读需求的变化,很多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机电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其产品用户大部分在其他行业,用户很难看到我们的报纸,机电行业企业也很难通过我们的媒体向他们的用户传递相关信息。我们也试图通过向相关行业用户赠报等手段扩大影响,但囿于报名和内容的限制,效果十分有限。这些,大大地研制了报社的发展空间。

改名《中国工业报》后,理论上我们信息来源空间打开了,资源渠道增加了,报纸潜在的发行和经营空间扩大了,报社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但如何将这些可能变成现实,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般来讲,平面媒体的发展趋势一种是高举高打,走权威、全面,横向发展之路,一种是走更专业,更专注,以求在某一特定目标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走纵向发展之路。

对我们而言,简单从报名上看,似乎应该走权威、全覆盖之路,但我们更名之时,没有外部资金投入,完全要靠自身的积累,马上过渡到全面服务整4-Z业领域,无论是资金、人才储备乃至渠道资源等条件都不充分;而继续延续原来服务机电行业之路,我们的人力资源,社会渠道资源等虽然基本具备,但似乎又与报名不符。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很棘手,很急迫但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和实践,在向市场付出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后,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逐渐形成了我们新的工作思路,进而重新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

为此,我们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确立为我们的目标读者,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的工作报”确立为报纸的目标定位;将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服务领域;将“打造工业经济领域强势媒体,成为中国产业信息第一品牌”确立为报社的战略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根据客观环境情况和自身的条件,对战略目的标实现确立了分阶段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充分利用原有的一切条件,稳住阵脚,继续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服务力度,重新确立在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导品牌地位,同时通过编采、发行、经营协同运作等手段,利用报名的易接近性,有目的进入机电行业上下游3-4个重点行业。第二阶段,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引进人才,同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引入战略合作者,继续扩大报纸在工业领域的影响范围,壮大经济实力。第三阶段,待资金积累、资源占有、人才储备、运营模式等具备一定条件,再向整个工业领域进军。同时,通过收购期刊、杂志、报纸等形成跨媒体、立体化经营的专业媒介集团,初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在盈利模式考虑上,短期内以装备制造业客户为重点,通过不断发现、创造、分析客户需求,及时开发相适应的经营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在经营收入来源和结构上,要以广告、发行收入为主,综合信息服务收入、会议展览收入等为辅。

在报纸产品设计上,由读者导向转变为读者导向和客户导向共存,最终变为客户导向。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现实目标读者以及潜在的目标读者(指向性发行的读者)的需求而设计。

在内部运行机制上,根据现实与可能,逐步引入企业的运行机制。报社早在1985年,就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报业中率先实行了干部聘任制,打破了干部终身制。2003年,我们再一次对人事、用工制度、考核分配制度、职称聘任制度等进行前所未有的,力度较大的改革,实现了中层干部和员工的全员竞聘上岗,废除了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以岗定薪,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加大考核力度,拉开差距,真正实现了想干者,给机会,能干者,给票子等设计想法。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全体员工重新明确了发展方向,统―了思想,员工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焕发出了勃勃 的生机。

由行业新闻提供者向竞争性信息供应商转变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一般性的新闻和宣传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已退居到第二位。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通过报纸他们最想获得什么?新闻?信息?还是感悟?我们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各媒体定位的日趋准确,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他们通过我们的报纸最想得到的是信息,特别是经过加工过的信息。我们有种观点,原来意义上的新闻会越来越便宜地获得,但信息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重要。当然这里的信息不是简单的供求信息,而是关乎企业发展的竞争性信息。我们提出《中国工业报》要成为工业管理者的工作报,以工作报的特色、独家提供专门的竞争性信息,使报纸真正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者亟需而我们最有条件提供的呢?我们认为是竞争性信息。竞争性信息是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非常需要,又没有形成专业和普遍的市场,是使我们最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一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竞争性信息就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收集和研究,就是全程全方位监视竞争。竞争性信息包括战略性信息和策略性信息,一般来讲,企业高层更关注战略性信息,企业中的参谋或执行层面更关注策略性信息。

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做为专业性较强的产经类报纸,内容也从做新闻一信息一情报这样一步一步完成转型,是合乎规律适应发展遵从市场的。这里所讲的情报是指经过加工的有客户认可并愿意购买的信息。而我们做竞争性信息,从渠道优势、专业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我们独到的优势,具备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报道方式上,我们提出要打造采编业务新的操作模式,要改变过去机关报的办报思维与方式,积极探索产经报道新的话语方式。为此,我们借鉴工业化工业生产依靠工艺文件等方式,重新研究制定了编辑手册,对各类稿件的写法刊发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以此规范编采人员的行为。其中,将稿件一般分为两类形式,一是重头稿,一是动态稿。重头稿一般为战略信息,动态稿一般为策略信息;重头稿是定性分析,动态稿是定量分析;重头稿关注趋势,研判大局,动态稿强调时效,精确到点;重头稿解决在哪里做什么,哪能赚钱,动态稿解决怎么做,怎么赚钱。

经过几年的实践,报纸无论从版块构成,报道内容的选择,以及报道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得到了目标读者的普遍认可。

由单一广告交易向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转变

前些年,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发行,收入结构上显得很单一,许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报社的许多资源也白白浪费了。为此,我们提出,要丰富经营产品,要由单一的广告交易向多层次对接的立体经营模式迈进。

报社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分工,是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机构。客户与报社的合作,不能仅仅限于订几份报纸或者刊登个广告那么几个环节,媒企之间的合作要追求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报社具备的许多资源,如渠道、品牌、影响力、网络、人脉、专家智囊库等等,是很有价值的,只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法的有效的整合、加工,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报社要改变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要努力成为客户的一个业务伙伴,一个外脑,一个决策支撑点。在此指导下,我们除进一步拓展传统的广告、发行业务外,还通过内部挖潜,外部联合的手段,不断壮大经营队伍,积极开发相应的经营业务。

在产业数据增值业务上,我们围绕相关的工业数据,成立了中国工业产业形势研究室、产业数据中心等机构,充分利用报社的组织优势,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了600余个工业行业的月报、季报、年报、专项调研报告等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到目前其购买客户已遍及国内各领域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在会议论坛组织方面,每年根据行业和社会热点,及时组织不同内容的论坛、研讨等。其中,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活动”、“中国机械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和活动”、“中国工业经济论坛”等,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在图书出版培训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本报组织编辑的(《中国工业经济年鉴》已连续出版两年,2007年刊正在紧张组织中,此外,近几年还单独或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出版了十多种产品企业的《名录》、《手册》等,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由本报编辑组织、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套《振兴装备制造业系列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们的广泛赞誉。该系列丛书收录了本报2005年历时半年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合资变局”系列报道,探索了对报纸内容再利用的新途径。图书出版后通过举办向清华大学等首都高校赠书、以及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赠书等活动,又进一步提高了报社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百家重点服务企业”向“战略合作伙伴”迈进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在媒体质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为客户服务内容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收入的多少。在原有的经营模式下,报社为客户服务的规范性较差,服务水平的好坏基本由为其提供的服务人员来决定。针对此现象,我们在2002年推出了“百家重点服务企业”业务模式,对报社的重点客户,由报社与其签订框架制式协议,明确报社为其提供服务的内容,包括各种宣传,专供信息,公关联络,迎来送往,市场拓展等。通过协议形式,将报社为其提供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员化,使原来一个人或几个人为这个客户服务,变成集全社资源,系统地为其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两年,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媒体与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对传媒的需求也更加成熟,媒体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一些大的客户已不再简单满足于发几篇稿子、刊登个广告,而是需求更加专业的获取竞争性信息服务、社会舆论和友好环境设计服务、公共关系及危机公关顾问等服务。为此,2006年初我们又提出对重点大客户,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模式,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为其提供更加深入的个性化高端服务。

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方式上,报社针对每一客户,都组成了有社领导以及各方面人士参加的服务小组,除一般性的服务外,还要尽一切可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系统性、持续性的高端服务。

个性化就是利用报社的广泛收集储备信息功能,以及专业媒体的检索分析能力,为单个企业提供针对性极强的竞争性信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成为客户的决策帮手。

系统性就是针对客户的发展特点和战略需求,提供成套的舆论环境保障战略设计,包括分时期、分阶段的话语主题设计和话语平台设计,对相关主流舆论(正式及非正式的)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舆论环境,成为客户的舆论参谋。

篇10

一、商事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团队

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先进的执业理念是取得成功的前提。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秉承“大度、诚信、细心、沉稳、积极、担当”的执业理念,坚持“高端、专业、精深”的法律服务理念,以企业商事、投融资法律服务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重点为客户提供商事运营、上市、投融资、高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方面的各类法律服务。该所始终执着于专业化分工,坚持各专业的纵深发展,立志将各专业团队的律师打造为该方面的专家,成为该方面的行家里手。

人才是专业化法律服务的基石,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广纳有识之士,不断吸引海内外专业法律人才的团队建设理念,现有执业律师26人,其中有商事法律知识背景的博士3人,硕士5人,全部律师均具备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学士学位,其中多位律师长期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的法务部门工作,在相关方面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高素质、高效率、勤奋踏实、充满活力是这支律师团队的最大特点。

在律师团队建设方面,该所恪守专注企业投融资及技术创新法律服务的建所理念,精心打造了金融证券、公司企业、建筑地产及知识产权与涉外四个律师团队。

第一,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与公司上市法律服务的金融证券团队。

该团队在银行信贷、企业上市、债券发行及境内外企业投资并购等方面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曾为多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上市和证券法律服务。先后编写了国内企业境内外上市法律与操作流程、新类型银行业务与担保类书籍数十册。已与香港薛冯邝岑律师行、香港南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正立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美国Crowe Horwath(国富浩华)等多家境外投资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投融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第二,从事企业投资、并购、股权与企业清算法律服务的公司企业团队。

该团队己成功处理了中国化工集团第六设计院的股份制改造,西安交大产业集团重组,西安交大与美国劳瑞德公司企业投资并购,明大企业集团投资并购及内部整合等一系列企业投资并购法律事务,前述工作均取得圆满效果,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部分案例已汇编成册,成为投融资律师实务规程和模版。

第三,从事土地流转、房产开发、规划设计与建筑施工等建筑地产团队。

该团队长期从事土地流转、规划设计、融资开发、建筑施工、金融按揭等法律事务,擅长房地产开发的全程法律服务。先后为北京万通股份、香港和记黄埔、明大集团(纳斯达克上市)和西部投资集团等海内外大中型房地产企业提供房地产开发法律服务。其中,对和记黄埔的专项服务,开创了西部地区商品房开发律师全程服务的先河。

第四,从事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与涉外的知识产权与涉外团队。

该团队已成功处理了轰动海内外的化工六院、西北化工设计院与美国通用集团专利和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收藏杂志社著作权纠纷案(经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胜诉),美国格林派克公司与南京空气净化设备公司中外合资纠纷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及涉外法律事务。以上成功案例在为客户挽回巨额损失的同时,也使本所成为西部地区在知识产权及涉外法律服务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  规范化、公司化的管理体系是业务发展的保障,该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推进规范化、公司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并以主任为领导核心,建立了三个职能机构:法律业务部、事业拓展部及行政事务部。事业拓展部负责业务开拓、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务;行政事务部负责全所日常后勤管理、财务账目及预决算、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等事务。法律业务部为本所核心业务机构,设有金融证券部、公司企业部、建筑地产部、知识产权涉外部等四个业务团队。

在业务团队的管理与建设方面,该所突破本地律师事务所的传统运作模式,创建了一整套新型团队管理模式,即全所律师为一个整体,四个专业团队分工不分家,按照既有分工又有组合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四个专业律师团队在主任统一领导下,即可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独立运行,又可根据客户需求或具体法律事务的特殊要求,由不同团队的人员组成专项业务小组,这种创新的团队管理模式优势明显,已经取得了客户及市场的高度好评。

二、专业精准的商事法律服务产品

准确的市场定位,先进的执业理念,优秀的律师团队,给陕西融德律师事务所带来了丰硕的职业成果与众多优质的客户,本所全体成员也用不长的时间向广大客户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先后成功处理了数十件社会影响或诉讼标的巨大的诉讼与非诉商事案件,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商事法律服务产品。

第一,以金融证券保险案件为内容的法律服务包。如中信银行西安分行与恒通集团借款担保纠纷案、建行陕西省分行与海南证券公司巨额资金拆借纠纷、交大产业集团与西安银行存款侵权纠纷等:

第二,以公司企业类案件为内容的法律服务包。主要案例有西安华陆集团(化工六院)股份制改造,交大药业集团重组,浙江慈源市、延安市、西安市等数家BOT投资项目的法律运作,陕西太昌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出资纠纷等;

第三,以建筑地产类案件为内容的法律服务包。主要案件有北京万通实业公司房地产开发纠纷、陕西省五建与富平电力局建筑施工纠纷、西安雁塔建设集团房地产开发建设纠纷等:

第四,以知识产权类案件为内容的法律服务包。如轰动全国的贾平凹著作权纠纷、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著作权纠纷、收藏杂志社著作权纠纷案(经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胜诉)等;

第五,以涉外类案件为内容的法律服务包。美国格林派克公司与南京空气净化设备公司中外合资纠纷案,轰动海内外的化工六院、西北化工设计院与美国通用集团专利和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交大产业集团与美国劳瑞德公司企业并购案等。

融德律师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已将目光盯紧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及科技自主创新方面的法律服务。经过与有关客户的充分沟通和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在大量前期知识储备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本所律师团队已经为省内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建设,各类型新区、开发区的运行,光伏发电、航空制造等特殊制造业建设生产拟定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服务方案。以光伏发电行业为例,律师团队已为其制定了包括国家行业政策指引,政府优惠措施的申请及享受,金融资金的获取,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专利申报,产品销售等在内一整套详细而完备的法律服务方案,前述方案已经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现正在逐步推进实施。可以预见,上述法律方案的实施一定会为相关产业及客户的发展代来巨大的支持与帮助。

三、贴心服务,赢得高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