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学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生态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生态学

篇1

关键词:学生 接受新知识 教师情感 紧密相关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15-01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感受才会奏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行为,这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对课堂学习,接受新知识是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紧密相关的。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法中应该以怎样的教学态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表现对学生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当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平易亲切时,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以至消失,就打通了师生间的感情通道,学生的思维大门也为之大开。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涨、精力充沛、旺盛,对学习新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敏捷、思路宽广、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增强,接受课堂新知识的灵敏度也大大提高。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时态度冷漠,把自己和学生都当成静止的,只是机械的输出输入知识,这种低调的教学态度很难感染学生,学生也不愿意听课,课堂气氛很沉闷,对学习学生是提不起热情的。或者,教师对学生要求很严,在课堂教师神色严峻、语言尖刻甚至呵斥不断,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妨碍师生间感情交流,阻塞学生的思维,学生便会产生消极、抑制的学生态度,这种态度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对教师怀有一种本能而潜在的厌恶感,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及学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注意学生自信的培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对学习表现出的兴趣,态度也不同。素质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传授的知识领悟、接受得快,能很好的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作业,并且能对教学过程中某些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教师对这类学生也特别的喜欢、看重。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价值受到教师的认可、肯定、自信心强、对学习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相反,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有时也强迫自己专心听课,但由于基础差、前后知识连接不上,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比较困难,学起来感到吃力,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应歧视及放弃而应该耐心教育,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活动。比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不同层次提出问题,使好、中、差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同学能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会到掌握知识的欢乐感和胜任感,增进他们学习的勇气及信心。如果一个学生觉得老师不相信他能解决某个问题,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发展下去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并创造条件他们在表现中获得成功。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自信心都很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相应提高,教学效果就很好。

三、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2

关键词:语言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99-04

一、语言生态学与语言生态

(一)语言生态学定义

语言生态学是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分支,Haugen于1972年提出了该学说的理论框架。Haugen把“语言的生态学”定义为是研究某种特定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定义中的“环境”又分为心理和社会两个领域。心理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社会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豪根指出,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并非彼此孤立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了语言生态环境 [1]。

语言生态学的定义中提出了需要注重两个关联性。一个是语言生态环境心理领域中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关联,另一种是语言生态环境社会领域中语言和社会,也就是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语言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维系语言的多样性就等于使每种语言的使用者都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也正是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

(二)语言生态

要实现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的关键在于要保全语言生态。语言生态是指语言的状态。语言生态学主张语言支撑着一切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语言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语言使用者的生存状态是否良好。冈崎敏雄[2]指出,良好的语言状态就是指语言能够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从而保证语言使用者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

一直以来,如何保障处于生态劣势的少数族群的语言权(linguistic right)是语言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换言之,语言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如何维系语言使用者的第一语言(母语)的健全。而将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在第一语言(母语)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现存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以熟知的大学日语专业为例,从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对现存问题进行讨论。

二、日语学习者的日语生态问题

保全语言生态是实现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的关键。迄今为止,有关语言生态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保全少数族群的第一语言生态展开,没有对外语教学中第二语言生态问题进行过论述。

依据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如果下表中的语言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学习者的日语生态可以视为良好。作为第二语言日语的语言功能分类

功能分类11具体功能社会功能11用日语进行交流认知功能11以交流内容为媒介的思考活动情意功能11通过学习日语,在与母语文化的比较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文化功能11与日本文化的接触

然而,我国日语专业学习者经常被指出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大方面。其一,大部分日语专业学习者虽然十分熟悉日语语法,然而不善于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依然开不了口[3]。其二,长期以来, 外语学界的专家与学者多次指出外语专业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能力薄弱。文秋芳等人[4]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日语专业的学习者。依据上表划分的语言功能来判断,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视为学习者日语的社会功能(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功能)以及认知功能(通过交流进行思考的功能)方面的问题。

三、日语生态环境分析

(一)日语生态环境的心理领域分析

语言生态环境的心理领域是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从这一观点来看,外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目标语言)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内在关联。Cummins的 “深层能力共同模式(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 model)”恰巧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5]。Cummins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关系比喻为两座冰山。浮现出水面的两座冰山就如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看起来完全不相干,但是在水下冰山却是相连的。Cummins指出,从表面上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完全不同,貌似完全没有联系,但是深层认知层面上的分析、思考、演绎、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共有的。

虽然如此,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未引起外语教学界足够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等于从零开始,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第一语言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有些外语教师甚至认为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绊脚石,应该尽量回避用第一语言来学习外语。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第二语言的学习任务往往将重点放在水面上的发音、词汇、语法等学习上,而忽略了水面下分析、思考等能力的训练。正如文秋芳等[4]指出,为了让学习者娴熟地掌握一门外语,我国外语专业教学基础阶段的学习内容至多能达到本族语者小学高年级水平。根据这样的学习内容制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以机械地模仿、记忆、重复为主。尽管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要远远高于所学习内容要求的认知水平, 但是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学习方法上来看,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很难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的认知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分析

语言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是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对于日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日语的学习环境可以看为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通常外语学习环境可以分为教室内学习环境和教室外学习环境两部分。对于在中国学习日语的学习者来说,在教室外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日语,因此比起教室外学习环境,教室内学习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更大。冈崎眸[5]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室的空间布局三点对中国大学日语专业教室内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室内授课内容以语法、句型的学习为主,课堂上一般采取教师集体授课的形式,教室的空间布局是教师讲坛与学生的课桌相对。冈崎眸指出,这三者相互呼应,营造出的教室内学习环境必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室内的这种学习环境对教室外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很多学生在课外都是以背诵课文、复习课本知识、做练习题为主,缺乏实际的语言应用练习。

这样的学习环境虽然保证了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日语知识,但是却牺牲了学习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难培养出学习者的日语运用能力。不少学习者都有相同的感受。即,虽然学习了很多日语语法和句型,但是却还是不知道所学的知识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以教师为中心、日语知识学习为主的现状造成了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用日语进行交流,日语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日语生态环境改善的思考

(一)日语生态环境中心理领域的改善

针对“第二语言学习等于从零开始”的传统外语教学思想,冈崎敏雄[6]提出了“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法”的构想。他指出,外语学习等于从零开始的观念没有考虑到如何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母语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的各种能力(其中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文化能力),致使学习者本身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发挥,这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冈崎敏雄指出,学生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并非孤立存在,各种能力相互关联,形成一张能力网。第二语言能力不可能脱离这张能力网孤立存在,它也是这张能力网中的一个环节,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整个能力网的拓展。由上可见,“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方法”将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紧密结合,主张通过发挥学习者以母语为基础形成的各种能力来促进外语学习。

杨峻[7]通过实际的课堂活动验证了学习者使用母语和使用第二语言时所能发挥的能力的差别。该研究以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从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上对课堂上进行的翻译活动和会话活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以母语汉语为主要语言进行的小组翻译活动中,学习者通过汉语完成了“确认译文的准确性”、“比较分析两个译文的优劣”、“归纳小组成员意见完成翻译”、“共同探讨如何翻译”的工作。然而,在以第二语言——日语为主要语言进行的小组会话活动中,学习者通过日语仅能完成“模仿例句提问和回答”、 “通过补充个别单词帮助他人完成发话”的工作。比较两个活动中学习者的语言表现可以发现,学习者在用母语进行学习时他们已具备的各种能力能够同时得到施展,问题讨论得更深入。但是,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学习时,由于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他们已具备的能力得不到充分施展,因而谈论的问题也只停留在表面。这一研究表明在日语学习中,使用母语可以调动出学习者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有鉴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日译中、中译日的活动让学习者比较、分析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更好地促进日语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已具备的各种能力,不但对培养学习者包括第二语言能力在内的全面能力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可以看作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

上一节指出目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认知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可以课堂上采取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下简称CBI)来解决这一问题。CBI的理念在于将外语学习和学科内容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外语和知识双丰收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进行,内容教学法则是以内容为中心开展外语教学。通过对内容本身进行学习,使学习不仅停留在语言形式这一层面上,进而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一过程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语言生态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立足于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冈崎敏雄指出,现行的外语教学过于追求语言的工具性,教学内容完全脱离学习者的生存现状。冈崎提倡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导入与学习者的生存现状贴近的题材为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困难有所准备和思考。笔者认为,在日语课堂上可以选取大学生就业问题、年轻人的恋爱婚姻问题、教育问题等学习者感兴趣或者熟知的内容为题材,通过讨论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母语来使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弥补日语能力的不足。

(二)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的改善

要解决日语学习者不善于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日语生态问题,有必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日语运用能力的教室内学习环境来改善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导入小组学习活动(group work)来改善教室内的学习环境。

小组活动是指以两人以上的少数学习者在一起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随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发展,小组活动在外语教学中成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王瑞烽[8]指出在教室中采用小组学习活动具有以下4点优势:(1)小组学习可以增加交际性操练;(2)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开口率;(3)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气氛;(4)小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结以上几点优势可以发现,同教师集体授课的形式相比,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学习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且可以从紧张沉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主动地参加到学习当中。此外,近年来随着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导入外语教学领域,人们对小组活动的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Donato[9]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指出小组活动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单单停滞于引起语言交际这一层面,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可以使学习者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感到小组学习活动很难在中国学习者中开展。一些学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中国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在儒教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学习者习惯服从教师。再加上中国学习者长期以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不习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学习活动,不适合参加小组学习活动[10]。这一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是将小组活动看为一种绝对不可改变的存在,如果学习者不适合小组活动,则认为学习者自身有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已经积蓄的经验和能力,仍然是将第二语言学习看成是从零开始的一个过程。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并不是中国学习者不适合小组学习活动,而是由于迄今为止的小组学习活动主要在欧美等国家以欧美的学习者为对象展开,因此完全没有从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经验和能力上来设计活动。杨峻[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期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任务,指出在中国日语专业的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时特别要注意在活动前让学习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后教师要细致地进行讲评。中国素来有“因材施教”的古训。小组学习活动进入到中国的大学课堂上,也应该从中国学习者的特点出发进行设计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进而真正地改变教室内学习环境。

结束语

本文以语言生态学为理论框架对中国大学日语专业现存的问题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语言生态学将第二语言学习的问题归结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是否能够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上。这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正是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包括日语教学在内的外语教学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学习者的外语能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在追求外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同时,需要注重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调整学习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室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1]Haugen, E..The ecology of language[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2]岡崎敏雄.言語生態学に基づく言語政策研究―言語の生態?機能?福祉と言語政策―[J].筑波応用言語研究,2005,(12).

[3]曹大锋.日语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日语专业基础课程综合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5]张威.日本语言文化研究[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岡崎敏雄.持続可能性を追求する日本語教育―その基礎としての言語教育における生態学的アプローチ―[J]. 筑波大学地域,2007.

[7]楊峻.大学の日本語授業におけるグループワークのデザイン―言語生態学を理論背景とした研究[M]. 外文出版社, 2010.

[8]王瑞烽.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和设计方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篇3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体系

一、目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主体的意识淡薄。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彩虹图可知,进入大学后,我们从人生探索阶段的学生角色,正在逐渐向建立阶段的工作者角色转变,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规划方法的运用欠佳。国外有的学校在中学、大学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甚至有的学校在小学就开设了此类课程。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在大学阶段才有所开设且课时少,同时,涉足此领域的国内专家学者不多,因此,我国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几乎都是源于国外。这些理论、测评工具及方法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学生,还有待进一步探寻。

(3)规划环境的激励不足。在许多高校虽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并未形成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和社会工作有机组合的多层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但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微博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1)准入门槛,受众面广。微博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运营成本、技术和时间的准入门槛都低。就运营成本而言,开通微博只需要通过一个邮箱,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便可用短消息的形式来信息,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等。就技术要求而言,注册程序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你会打字或者使用手机等便可成为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就时间而言,作为信息的者,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终端限制的、“全天候”的、“大量”的、“直播”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加之,由于微博的字数不超过140字符,所以可以实现科学地高效地使用碎片化的时间。微博的用户及受众大部分是学生,同时微博的强大作用也得到了学校管理者的认可,因此,将其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管理中是可行的。

(2)交互方式独特,传播及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既需要师生互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微博正好搭建了这一平台,微博是大学生获取资讯很重要的渠道之一,微博的多样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因此,在微博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宣传专区,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测评,帮助学生认识、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微博实现了学生所关注的自我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完美结合。

(3)沟通效果明显,结果可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在于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对自我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如何了解到学生真正所获,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所在。微博这一新兴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微博用户多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是认识的人加以关注,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类的微博,可以了解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如何衡量的问题。

三、微博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认知体系

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形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关注、制定并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地方在于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微博类产品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关注力度,并实时实地地运用于教学或科研中;同时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要充分认识任何外界给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仅是建议和意见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自己。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类活动,来深入客观地剖析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客观地分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客观地认知社会需求和职业需求,再结合“人职”匹配等相关理论,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群、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就业指导,它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校期间需要,出身社会工作时需要,工作多年以后还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二)研究模式,设置课程。——课程体系

此处主要是探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狭义的课程体系即课程目的、内容、进程等,将微博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研制微博交互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微博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中最佳的切入点。例如:设计微博互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微博与课堂同步并设计微博互动。组建微博讨论板块,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微博理念指导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四个教学阶段:自我的感知;自我的分析;环境的分析;判断抉择。通过微博,使学生轻松、自主、自信地学习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师除了设计、掌握、实施这四个教学阶段外,还要对教学过程予以跟踪评估。

(三)改善服务,寻求方法。——服务体系

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微博运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微博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和管理。同时,微博平台小组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如增强信息的采集力度,扩大信息的范围,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加快信息的更新力度,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字、声频、视频相结合的服务内容,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的职业、就业等热点问题,通过微博的回复评论功能在微博平台上或微博群予以即时回复,或以组织者的身份通过微博发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讨论,以实现与大学生更深层次的微博互动,提高学生的认识,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探索微博服务的新模式、新规律,寻求适合本土化的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最后,建立对职业生涯规划微博运用小组工作的评估考核机制。

篇4

【关键词】数学;农业科学;生态学;应用

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今科技时展的重要基础,它已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科学、遗传学和教学等许多方面.随着数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计算技术、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学的结合,农业科学已成为既有广泛科学基础,又有浓厚经验色彩的综合学科,同时也在逐步向精确科学演变.下面仅就数学在农业、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作简要的介绍,旨在使广大数学工作者进一步关注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数学学科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共同发展.

1.农业试验统计学

1922年,Hayes在研究亲代与子代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时,提出了相关分析的理论.不久,Fisher和Maekenzie在研究肥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时,首先提出了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的概念.1925年Engedow在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产量表现时,进一步阐述了因素间交互作用的概念.也就是说,Fisher等人正是在研究农业科学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后来广泛应用的数理统计学,同时又为农业试验统计学或生物统计学(biometrics)奠定了基础.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影响很大,试验中因素多,试验结果中含有因素主效应、因素间交互效应及误差等变异因素;另外,像多元性、非正态性、非线性,有异常数据和丢失数据等大量统计问题也存在其中,所以必须采用合适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推断方法.因此,大量的试验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经常被应用于农业科学中.再加上农业试验与其他领域不同,试验周期长,因素多,交互影响多,从实际应用上说,需要十分有效、省时省工,数据信息较为完全,统计模型解释性强又便于分析处理的试验设计及其统计推断理论与方法.在应用中,除了传统的正交试验、旋转设计及相应的统计方法经常被用到,一些新的方法,如“刀切法”、投影寻踪法(PP)等,用数论的方法(NTM)所产生的均匀设计及其相应成果,用微分几何方法处理非线性回归的一些结果也用于农林科学试验与统计推断方法之中.国外在农业或生物统计方面的研究较多,专业刊物有《Biometrics》等,国内从事农业或生物领域这方面研究较早的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马育华先生、盖钧缢院士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杨纪柯先生,杨先生在1979年翻译的美国学者斯奈迪格的著作《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生物科学)对国内农业或生物统计教学和研究影响较大.

2.数学生态学

正如加拿大生态学家Pielou EC在他的著作《Mathematical Ecoiogy》中所说的“生态学本质上是一门数学”,这一事实是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生态学研究的定量化、模型化趋势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学研究而得到共识的.

我国在“七五”期间,就重点支持了关于生态学的研究(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国家“七五”以及后来的攻关课题).在生态学中,无论是种群动态、空间格局、群落食物网随机理论、群落的生物种间关系、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聚类、群落排序、景观生态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数学方法去应用,并且有的方面也导致了一些新的数学方法的出现(譬如一些聚类方法).

一般说来,摆在生态学家面前的有两类问题:

(1)在“健康”没有被破坏的群落中,允许停留在稳定状态,或者逐渐有序的状态演替,其过程如何?

(2)突然背离了稳定状态,其原因和后果如何?这显然涉及生态模型的构建、种群和群落的统计研究等.同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准确刻画出各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和决策,作出最优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是数学工作者大有作为的领域.其中,概率统计方法和微分方程理论的应用(像描述生死过程的随机过程理论,描述种群间相互竞争的LoktavoIterra方程,描述农作物生物积累的作物模型如ELCROS模型和DSSAT系统等)是比较多的.目前,在生态学研究中,几乎数学的每个分支都能在其中找到它的应用.这方面专著也出现了不少,如《数学生态学稳定性理论与方法》《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生物数学引论》等,这些内容中不仅涉及传统的微分方程方法,还涉及矩阵论、图论、对策论、控制论、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其中微分方程理论和方法在描述传染病(像SARS等)流行等方面获得了不少成果.

篇5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课堂出现了非生态因素,许多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很被动,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一旦出现非生态情况,势必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学生缺乏主体创新意识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构建,师生关系也陷入不健康的非生态状态中。

二、基础教育课堂非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的非生态现象

(1)尚未摆脱长官意识。当前,众多基础教育课堂并未摆脱填鸭式教学以及长官制作风。长官一声令下,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许多教师仍坚持认为,学生配合与否,是一门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堂依旧沉闷、枯燥。教师往往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提出硬性的要求和相应的评价来震慑学生,以达到促使学生听从指挥少说话多做事的效果。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课堂,更应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如学习内容的重演、简单问题的讨论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观点分析等。

(2)未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生态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如何发挥这一重要生态因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作用,值得众多教师思考。受国外先进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当前很多中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不得不说,这是对新时期基础教育提出的高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做好引导者,发挥引领作用,做好学生的引领者,使学生从自由学习转变成为自主学习。

2.学生的非生态现象

如前文所述,学生在法律课堂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自由学习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只爱听课, 不爱讨论。沿袭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课这一课堂主要生态行为。二是缺乏互动交流的欲望。教师不断地进行信息的输入,这种信息能量在课堂生态环境中流动,只进不出,学生不互动不交流,信息无法反馈,则法律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呈现单向性,能量逐级递减。因此,这样的课堂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甚至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此外,迫于教师所扮演的长官制,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扮演听话的盲从者。学生的惰性导致在进行案例探讨环节,他们不思考,不动笔,随大流。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自己不用做任何事就可以获得成果;另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认可(分数)。

3.师生关系的非生态化

教师以及学生属于高职法律课堂中的能动因素与主导因素,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生态效果实现。而高职法律课程中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以及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师生间有效的情感交流。高职法律课堂中师生关系所具有的非生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运用填鸭式以及 权威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平等对话。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情况下会过度重视课时计划的顺利完成,而忽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缺乏情感交流。情感投入的缺乏不仅会降低学生课堂学习期间的积极性,使学生出现学习倦怠,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进而制约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优化基础教育课堂生态的若干策略

课堂生态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课堂生态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第一, 课堂生态外部因素,即外部环境与课堂生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形成的课堂;第二,课堂内部因素,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的动态的、生态的课堂。

1.以教师为主导的生态课堂的构建

目前,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多的应该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学习,学会学习。学生的自我学习、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能通过课程传授的,这种能力在于平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应是主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并作出示范分析或从提出思考方法的角度,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以教师为主导的生态课堂。目前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年轻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无可挑剔,但在构建健康的生态课堂时,年轻的教师们需要考虑在课堂中建立由自己主导的课堂,而非控制或放任。以政治课为例,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在课堂活动中加入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分析、评判。当然,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平时注重个人知识的培养和积累,且对社会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有较高的敏锐性,如此一来,在基础课堂的构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律高职生态课堂的构建

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在构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是上课之前,各中小学可以通过微视频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是上课中。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给予学生辩论以及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是上课 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学习结果的检验环节,对教师来说是评价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从学生角度出发,检验环节是对预习效果以及课堂知识的最终获取量进行检验的必要因素。

篇6

关键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全员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21-02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等。土壤生态学课程出现在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在生科类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素质教育作用。土壤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野外实习调查的作用,强调通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实验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野外实习加强对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的理解,掌握土壤生态学学科基本内容,培养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一、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必要性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壤取样,对土壤生物和环境指标监测。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中取样,在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进行物种调查和观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地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从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紧密联系。土壤取样是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认识,结合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查,学生能够理解土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把植被―土壤―大气各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联系起来考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如温室气体的排放、碳循环和氮循环等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生科类本科学生通过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能够把实验室室内实验与野外调查取样结合起来,从而树立生态系统整体认识观念,对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逐渐成为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内容与方法

土壤生态学是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土壤生态学这一学科特点出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土壤生物与土壤结构、土壤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生物与生产力、土壤生物与生物防治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强调应用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方法论,重视土壤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野外实习观测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探索从根本上改善与维持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主要包括土壤生物的调查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监测。土壤生物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类群,利用磷脂脂肪酸检测、微生物纯培养、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测定等不同方法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土壤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土壤中肉眼看不见的原生动物和线虫等进行分类鉴定。野外实习样本的观测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本科学生对土壤生物有了具体形象的认知。同时,实验室室内实验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监测,包括土壤pH、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总磷、土壤速效磷等指标,做到较全面地观测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环境指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室内实验的结合使学生从生态系统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在野外试验和室内操作过程中培养了生态感。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也关注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会影响到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改变土壤生物主导的生态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人为干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探索适宜的土壤管理方法以利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学生有机会观测到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的驱动因子和土壤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生态功能。野外实习把土壤生态过程与土壤生态系统格局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理解生态过程和格局之间的关系。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开展生科类本科学生的野外实习工作。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其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是许多物种分布的南北分界。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本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保障。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当地生态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壤生态学基本知识,强化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实习把多学科交叉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土壤生态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进展,使得人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认识进入到更深入的层次。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等现代文明病的解决提出了更多的技术方案。野外实习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实际问题,指导学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土壤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作为生态学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壤生态学揭示的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威胁到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生态学对土壤环境和土壤生态过程调控机制的深入观察是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廓清了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对土壤退化和恢复的复杂性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强调联系土壤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深化理解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生态学的产生以土壤成土因素学说的形成为标志,生态学知识仍强调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组分、作为植物的营养基质所起的作用,但往往忽略土壤的其他功能。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通过实地考察强调了扩展土壤生态学知识范畴的重要性,突出了土壤生态学交叉学科的特色。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把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共存的自然存在物即土壤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揭示了土壤生物和周围环境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很多情况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对土壤生态过程观察的失效往往是因为缺乏对土壤生态过程发生影响的人类活动的理解。土壤占据着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中心地位,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对土壤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土壤退化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系列生态过程,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对土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机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野外实习调查中强调了土壤对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养分的功能,认识到土壤食物网和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野外实习使得学生认识到土壤生态系统和地上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存在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着生物之间不同类型的种间关系。土壤食物网中复杂的土壤生物种间和种内关系是野外实习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野外实习中设计实验认识土壤的清洁功能,验证土壤具有的限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抗菌作用,了解土壤生物降解土壤表面有机质的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全球各种类型土壤的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土壤和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乃至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野外实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土壤形成和岩石圈表面部分矿物质的关系、水循环过程和土壤对古老生命形式的保藏。虽然这些知识只是在野外实习中简单应用,但对学生以后独立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强调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参与野外实习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实习的管理过程中。本着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目标,野外实习从野外采样到实验室室内实验,同一批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同一批的各项工作。从联系实习基地到学习落实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实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每天按时填写野外工作日志,落实实习基地常规管理措施,组织当天实习计划和具体安排。野外实习过程中,实行学生选择科研题目进行实习的方式,落实野外实习科研化,野外考核常规化的奖惩制度。野外实习中实施分组合作,保证土壤生态学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野外实习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必要学时,结合学校三学期制落实野外实习的课时安排。按照野外实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组织实习研讨课对野外实习内容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引领学生进入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殿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夏江宝.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2):148-150.

篇7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精品课程 改革 建设 探讨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典范,是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要先行”的号召。为此,农业生态学更应该密切联系西部实际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实际,在挑战中深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可谓势在必行。

在我国1987年起陆续设立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形式下,石河子大学从1985年开设此课程,初定为选修课,经几年的努力与完善,1994年正式规定为农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已逐步发展起来,在农学、植保、资环、林学、畜牧等专业均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及教学部门的好评。2007年作为我校精品课程重点建设,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农业生态学的地位、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改进与完善。

1.课程改革与建设内容。近几年,农业生态学作为石河子大学精品课程的教学项目,我们围绕课程建设任务书,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涉及:教学观念更新问题;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问题;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问题;教材建设问题;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途径改革问题;成绩考核方法、方式问题;教学实习基地陈设及教学实验室设备改造问题;教研组内教学任务配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和实践。

2.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效。

2.1 革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突破原来我校将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课,只限于农学开设的局限,目前将农业生态学重新定位在: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同时作为农业、生物等自然科学大领域范畴的重要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设,在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上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新开该课程的植保学、园艺学、生物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感兴趣,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

2.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再原有农学专业基础L,依据不同专业关于生态学课程的性质、教学重点、任务的不同,对原有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调整,将生态学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内容(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生态意识的掌握)和应用内容(结合典型区域进行原理的应用与实践)。尤其在生态学应用上,从不同专业出发,以专题、讨论等形式讲授。加强了新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完善,体现了针对性强、新颖、实用特点。

2.3 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往生态学实验开展一直依托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的专向投入,实验开展主要以演示性实验为主,没有发挥本学科的特色,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除对原有内容进行更新外,增加了生态学研究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由原有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为主转向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重。

2.4 教材建设和教学素材的收集。针对生态学涉及面广,灵活性强等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主教材,试验教材、辅助教材,更替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相关教材,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另外针对抽象的章节,收集了图片等素材百余张。

2.5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研制了效果较好的、多套CAI课件,并建设了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2.6 探讨适合生态学学科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式、参与式、案例分析、教研结合、双语教学等,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逐步用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材料(图片、影像、动画),积极组织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目前的生态学热点问题以课程论文、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等形式引入教学,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7 优化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有实验实习的必修课,普遍采用全程化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实验成绩、实习成绩、结业考试成绩。避免了以一次期终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选修性的课程,没有实验实习,主要是采用课程论文、平时、期末的成绩来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近几年,针对不同专业,经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最合适的形式使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是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又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尽力达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行了以下探索,与以往课程建设相比,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充分发挥教学与课研相结合,系统授课与专题讲解相结合。结合教师丰富的科研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讲授完一部分基础内容,就进行一个专题的讲解或分析。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生产实际之中去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目前农业生产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使学生不但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获得了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业领域,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农业生态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想法,通过课堂讨论和研究性学习过程,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造热情,强化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意识,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实践表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当老师、研究性学习及课程论文撰写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广泛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效果与效率的统一。除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为此还收集了有关录像材料,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授课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学素材和设备的不足。鉴于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即将开设双语教学。

3.4

篇8

预测在校大学生学业成绩并及时进行干预指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云环境下,学习中过程性数据的积累为预测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一门基于实体课堂和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大学课程。通过收集学生多类属性及学习过程性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并展开教学干预以提升其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在预测模型方面,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在全班水平上取得较佳的预测效果;在预测因子方面,绩点、在线学习参与度、前导课成绩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干预效果方面,教学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学弱群体接受干预后进步显著。

【关键词】 云学习平台;学业成绩;预测;干预;多元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9―0014―07

一、研究背景

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成为目前许多高校正在探索的模式。随着以云计算、云存储为标志的云时代的到来,在线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接入云端学习平台,基于云存储的大量在线学习痕迹也为学业成绩预测和个性化学习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校大学生学业成绩预测是指以单科学习情况为基本分析单元,在课程开始后根据学生的各种基本情况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李建萍, 2009)。收集和分析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在云学习平台上的在线行为数据,据此进行学业成绩预测并及时干预指导,可以对学生起到预警作用,督促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也能够督促教师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对采用更好的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提升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本研究以一门大学课程为切入点,设计并开展基于实体课堂和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课程进行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学习者基本信息、心理认知水平(网络自我效能、学习兴趣)、先前知识水平(绩点、前导课成绩、上次任务成绩)和在线行为数据(MOODLE平台参与度、微信平台参与度),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并展开预测结果指导下的学习干预,以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习者在云环境下的学习效果。

二、文献综述

1. 心理认知水平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引导、控制、调节等作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在传统学习环境中,根据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其学业表现(Lane, Lane, & Kyprianou, 2004);在在线学习环境中,根据网络自我效能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深远影响(Peng, Tsai, & Wu, 2006)。网络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自我信念和期望(Wu & Tsai, 2006)。Peng等人(2006)研究发现,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是其学习动机、兴趣与学业表现的重要影响因子。随着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或工具进行学习,网络自我效能感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也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吴靖媛, 等, 2010)。早期就已有大量研究调查兴趣对学习结果的影响(Lepper, 1988; Paris, Olson, & Stevenson, 1983; Pintrich, 1989)。兴趣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如今,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吴靖媛, 等, 2010)。考虑以上因素,本研究选择了网络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两个因素,作为预测学业成绩时心理认知方面的影响变量。

2. 先前知识水平

本研究调查的先前知识水平,即背景知识水平,是指课程学习之前,学习者所拥有的与该门课程有关的所有背景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学习者的先前知识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叶海智,等, 2014)。先前知识在不同阶段的信息加工中起作用,缺乏必要先前知识的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与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Dochy, 1994)。因此,本研究认为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能够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已有研究中(Huang & Fang, 2013; Hoschl & Kozeny, 1997; Huang & Fang, 2011),前导课成绩、GPA成绩(以下称“绩点”)以及课程中上次任务成绩等均可作为衡量学生先前知识水平的因素。

3. 在线学习参与度

许多研究者(Alavi, 1994; Astin, 1996; Pratton, 1986)都强调了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Hrastinski(2009)认为,如果学习者想在在线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投入更大的参与度。他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论坛中发消息的数量能够作为其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子。Morris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子(例如发帖数量和浏览时长)会对学习绩效(考试成绩)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众多相关研究(Bento & Schuster, 2003; Michinov, Brunot, Le Bohec, Juhel, & Delaval, 2011; Webster & Hackley, 1997)也表明,当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在线学习时,其学习效果更佳。

有学者认为参与度的衡量不能仅仅依靠在线论坛中的帖子数量来评估。Shaw(2012; 2013)在研究了在线论坛中学生的学习交互行为后,总结出回复、提问、浏览与无行为四种在线学习参与类型,并分析了它们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行为对在线学习参与度的贡献程度不同,计算权值也应是不同分值。其中,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回复”是权重最高的行为类型。本研究参考了Shaw(2012; 2013)研究中的思想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扩展了行为类型,并结合加权计算的方法衡量学生的在线学习参与度。

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多是针对传统课堂环境,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云时代下的新型课堂环境。随着云学习平台与传统课堂逐渐深入整合,在云学习环境下,如何有效预测学生学业成绩并进行及时干预指导,形成有效教学策略,还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一门基于云学习平台开展的大学课程为切入点,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先前知识水平和在线学习参与度三方面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其学业成绩,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以提升其学习效果,为云环境下进行学业成绩预测和建立有效教学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过程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市某高校的78名大三学生。他们在大三上学期学习了一门教育必修课,课程采用了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研究对象中男生26人(33.33%),女生52人(66.67%),使用MOODLE平台和微信平台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并安装了微信应用,大部分学生使用过微信或MOODLE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2. 课程设计

本研究以大三下学期的一门教育类必修课“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法”为基础展开研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从教学安排来看,整个课程共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任务,分别在第1周、第2-4周和第5-8周。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讲授学科知识并布置任务。学生在MOODLE平台或微信平台浏览学习资源、提交任务作品、进行同伴互评与讨论。在截止时间内,学生可根据互评建议修改作品,反复提交,终稿成绩作为最终任务成绩。

表1 MOODLE平台和微信平台使用情况

[题项\&选项\&人数\&比例\&使用智能手机并安装微信应用\&是\&78\&100%\&否\&0\&0\&使用微信的频率\&每时每刻都在用\&43\&55.13%\&每天偶尔用一下\&32\&41.03%\&几天用一次\&2\&2.56%\&很少使用\&1\&1.28%\&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过课程学习\&是\&39\&50%\&否\&39\&50%\&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课程学习\&很希望\&25\&32.05%\&一般\&45\&57.69%\&不希望\&8\&10.26%\&阅读过的微信教育类公众号\&10个以上\&3\&3.85%\&5-10个\&17\&21.79%\&5个以内\&53\&67.95%\&从未阅读过\&5\&6.41%\&使用MOODLE平台进行过课程学习\&是\&53\&67.95%\&否\&25\&32.05%\&希望通过MOODLE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很希望\&19\&24.36%\&一般\&56\&71.79%\&不希望\&3\&3.85%\&]

图1 课程与实验设计流程

在实践环节,课程第一周,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布置在线平台,讲解平台使用方法,并完成对学生的前测。随后,学生正式展开课程学习。研究人员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收集学生完成任务1与任务2时的在线行为数据,并结合前测数据进行任务3的成绩预测。随后,针对预测结果展开学习干预,尤其是瞄准学弱群体及时进行提醒与预警。当任务3结束后,研究人员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对实验效果进行分析。

3. 研究方法

多元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是反映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依多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规律,建立多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式的统计方法。

McKenzie等人(2001)通过问卷法调研了澳大利亚大学一年级的197名学生,以入学成绩、社会心理、认知水平和人口特征作为预测因子,学业表现(期末成绩)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入学成绩、社会心理、认知水平均为显著预测因子,部分人口特征可以作为预测因子。他们认为,找到影响学业表现的预测因子可以对目标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干预,使其规避学业风险。Huang和Fang(2013)在一项预测机械课程学术表现的研究中比较了四种不同数学模型的预测能力。他们收集了323名学生的绩点、四门前导课成绩、三次期中测验成绩和最终期末成绩,建立多种预测模型,分析模型准确率及自变量有效性。结果显示,在预测全班学业成绩时,选择多元回归方法最佳,以绩点作为自变量即可实现较高准确率。虽然其他数学方法也可以用来预测学业成绩,但是从已有研究来看(Hoschl, et al, 1997; Flook, Repetti, & Ullman, 2005; Ayán & Garc, 2008),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学业成绩预测更为普遍,且准确率较好。所以,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此来预测云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业成绩。

4. 数据收集

(1)个人基本信息与心理认知水平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前测时收集了学习者个人基本信息和心理认知水平的数据。个人基本信息量表包括性别、年龄等学习者基本特征,以及MOODLE平台和微信平台的使用情况。

心理认知水平维度包括网络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两个子量表。其中,网络自我效能感量表选自谢幼如等人(2011)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共20道题目,采用七级里克特答题范围,整体一致性系数为0.92,各题项一致性信度在0.72-0.89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该量表用来测量个体对自己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信念水平,是个体对自己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或网络通信工具等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学习兴趣量表改编自Harackiewicz等(2008)编制的“原始学习兴趣量表”。该量表共7道题目,采用七级李克特答题范围,整体一致性系数为0.90,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该量表原为测量学习者在心理学科中的学习兴趣水平,因此研究人员对题目进行了改编以适于测量被试对教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2)先前知识水平

为衡量学习者的先前知识水平,本研究在前测时收集了被试的绩点与一门前导课期末成绩作为参考。另外,为预测下一次任务成绩,学生前一次任务成绩也会作为假设影响因素。绩点采用五分制计算方法,前导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方法,每次任务成绩采用十分制计算方法。

(3)在线学习参与度

研究者通常使用定量方式评估在线论坛参与度,如学习者在论坛中发帖的数量(Mazzolini & Maddison, 2003)。然而,参与度不应仅仅依靠帖子或其他行为数量来评估(Wenger, 1998),积极参与的行为比被动接受的行为贡献更大(Romiszowski & Mason, 2004)。因此,不同类型的在线行为,根据其贡献程度,在参与度计算中的权重也应有所区分。

在使用云学习平台期间,学生在MOODLE平台和微信平台留下了多种操作痕迹,如浏览资源、提交作业和同伴互评等。参考已有研究(Shaw, 2012; Shaw, 2013; Morris, et al, 2005)的维度划分及权重分配,并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多名专家意见,本研究制定了MOODLE平台和微信平台的在线行为编码体系(如表2所示)。该编码原则就是不重不漏地记录学生的在线行为。研究人员据此对MOODLE平台系统日志及微信平台聊天记录进行了整理与编码,统计学习者在两个平台中不同行为的数量,并计算参与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Pm为MOODLE参与度,Pw为微信参与度,N为行为数量,W为行为权重。

[P总=Pm+Pw]…(1)

[Pm=i=113NAi?WAi]…(2)

[Pw=i=110NBi?WBi]…(3)

5. 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在学生完成两次任务之后,使用前两次任务的过程性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第三次任务成绩的预测。

建立模型时,首先将网络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两个维度下的子题项计算均值,合并为两个变量。然后将网络自我效能感(X1)、学习兴趣(X2)、绩点(X3)、前导课成绩(X4)、第一次任务成绩(X5)、在线学习参与度(X6)作为自变量,第二次任务成绩(Y)作为因变量,使用第二次任务中90%的样本量作为训练样本建立模型,10%作为检测样本检验模型。预测模型建立完毕后,将第三次任务中的过程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带入模型,进行任务3成绩的预测。当任务3实际成绩得出后,再次验证预测效果。模型的建立和预测工作都是在SPSS 18.0软件中进行。

6.干预实施

在任务3预测结束后,将全班学生成绩进行降序排列,按比例分为高(27%)、中(46%)、低(27%)三个分数段。在中低分数段中,综合考虑性别、活跃度等因素,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在线交流、一对一面谈和一对多面谈,干预内容包括提醒警示、鼓励、知识点梳理和答疑。

四、研究结果

1. 最终预测模型

以第二次任务中90%样本量为训练样本,建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最终预测模型为:

[Y=-2.618+0.387?X3+0.007?X6+ 0.074?X4+0.385?X2]…………(4)

模型中,显著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绩点(X3)、在线学习参与度(X6)、前导课成绩(X4)和学习兴趣(X2)。被排除在模型外的因子为网络自我效能感(X1)和第一次任务成绩(X5),说明二者对第二次任务成绩(Y)的影响不够显著。

该结果符合常理,也与先前研究结果有所吻合。Huang和Fang(2013)的多元回归预测结果中,绩点也是首要预测因子,具有决定性作用,可见绩点对评估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性。本研究中网络自我效能感主要测量学生使用在线环境完成任务的信心,但想要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需要学生形成真正的在线学习行为,并保持较高的参与度。第一次任务成绩的影响能力最弱,主要是由于一次任务成绩的随机性较大,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而且该任务为课程开始后首次作业,学生可能还未完全熟悉课程,发挥也不够稳定。

2. 平均预测准确率

[APA=1-1n?i=1nPi-AiAi?100%]…(5)

该数值反映了模型在预测全班学生成绩时的有效性。其中,P为预测成绩,A为实际成绩,n为样本量。

模型建立后,用任务2中10%的样本量进行检验,其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1.14%。平均准确率较高,说明模型较合理,可以用此模型进行第三次任务成绩的预测。

任务3成绩预测的结果显示,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7.65%(两人未交作业,n=76),说明此次预测在全班水平上准确率较高,整体预测效果较好。

3. 命中率

命中率与平均预测准确率均是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的标准。命中率反映了在全班学生中符合预测成绩在实际成绩的90-110%区间内的人数比例(即预测误差为±10%)。命中率越高,预测模型越好。

任务3的预测命中率为53.85%,命中人数超过半数,与已有研究中(Huang & Fang, 2013)的预测命中率相对持平。Huang和Fang(2013)在研究中指出,预测模型不合适、预测因子不全面或不准确等因素都可能是命中率不高的原因。本研究中,多元回归模型虽然在全班水平上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预测准确率较高,但是在预测某个学生成绩时,大概会有50%的概率无法精准评估,因此提升精确命中率成为本研究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成绩干预结果

本研究对比了干预及未干预学生第三次任务与第二次任务的实际平均分,并用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的显著性。

表3从高(27%)、中(46%)、低(27%)三个分数段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干预结果可以看出,高分组学生平均分下降,中分组和低分组预的学生平均分提升显著,而未预的学生平均分提升不显著或有所降低。

Dochy, F. J. R. C. (1994).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knowledge profiles in a flexi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alyzing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states. In S. Vosniadou (Ed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pp. 339-353).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Flook, L., Repetti, R. L., & Ullman, J. B. (2005). Classroom social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2): 319.

Harackiewicz, J. M., Durik, A. M., Barron, K. E., Linnenbrink-Garcia, L., & Tauer, J. M. (2008).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s, interes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0(1): 105.

Hoschl, C., & Kozeny, J. (1997).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first three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4(6): 87.

Huang, S., & Fang, N. (2011). Work in progress―Predic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n introductory engineering course. In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FIE), 2011 (pp. S4D-1). IEEE.

Huang, S., & Fang, N. (2013). Predicting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n engineering dynamics course: A comparison of four types of predictive mathematical models. Computers & Education, (61): 133-145.

Hrastinski, S. (2009). A theory of online learning as online participat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 52(1): 78-82.

Lane, J., Lane, A. M. & Kyprianou, A. (2004). Self-efficacy, self-esteem, and their impa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2): 247-256.

Lepper, M. R. (1988). Motiva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study of instruction.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5): 289-309.

Mazzolini, M., & Maddison, S. (2003). Sage, guide or ghost? The effect of instructor intervention on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 Computers & Education, 40(3): 237-253.

McKenzie, K., & Schweitzer, R. (2001). Who succeeds at university? Factors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first year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 21-33.

篇9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城市生态公园 生态环境 公园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景观生态学是对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根据尺度推绎原理,在某一尺度上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研究其他尺度的特征,这正是景观生态学应用于生态公园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概述

城市生态公园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位于城市城区或城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生态文化或技术为主题,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公共园林。

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现状

当代城市公园的建设多以传统理念为指导,以构图法则和功能分区为核心,主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活动,没有分析和组织生态功能并将其物质化、空间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很难使其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相互协调,并得以最大化实现。而城市生态公园在我国的建设刚刚兴起,在这方面的规划设计理论尚不成熟,因此,针对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方法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以东莞市同沙生态公园升级改造工程设计为例

1、项目区位

同沙生态公园位于东莞市东城区,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北侧为主城区,西北为新城中心区,南侧为大岭山镇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跨一区两镇(东城、寮步、大岭山)一场(同沙场),是市区调节生态平衡的“绿肺”。

项目现状及定位

同沙公园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资源类型,设计结合其自身特性、辐射范围及发展方向,将同沙生态公园定位为东莞市民休闲观光、亲近自然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珠江三角洲地区展现城市公园与传统公园魅力结合的著名旅游景区;东莞市“城市—同沙—松山湖”三位一体重点建设的生态魅力品牌之城市绿肺。

3、设计理念

3.1 吐故纳新——升级改造设计思路的定位

生态公园,城市之肺。肺者,吐故纳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吐故纳新,之余自然生态的过程即是生命体代谢,周而复始,万物生长卢更替的过程;之余事物发展过程则是对“故”的延续、吸收、融合,并赋予“新”的结合、创造的过程。

设计取“吐故纳新”这本质作为“同沙生态公园”升级改造思想,珍视场所内现有类型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整的生态基础结构,整体上保留现有的生态空间格局为基调,发生态循环,自然演替为指导思想,针对景观特色不明显,功能不完善等现状,进行规划完善,为市民呈现一个生态景观突出、生态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完善的新同沙生态公园。

3.2 活水孕绿——升级改景观核心的定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其一为引寒溪水支流黄沙河之水,经水库补水流入下游;其二体现为水体生态系统自身循环演替的自然属性,两者皆为对同沙水库水纹特性的阐述,而孕育出的生态绿洲。因而,“活水”与“孕绿”即各为动名词,又具有承接关系,水为万物的生存基础,“活水”与“孕绿”提供了必要条件,“孕绿”则是“活水”的生态实践结果。

景观经“活水孕绿”为核心目标,明确”生态”发展思路,利用“同沙生态公园”得天独厚的现状条件合理规划,构建以“水”为中心点,以“绿”为整体景观面的生态公园结构层次,以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参观。

4、生态公园设计手法

设计针对同沙生态公园已有的景观资源类型,结合其不同的特性提出两种设计手法,其一,是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自然景观合理化;其二,是人工景观为对象的人工景观自然化。

4.1 自然景观合理化

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使用功能结合的合理化,强调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干扰的合理有度。

A通过分析自然景观区域内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修复,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设计目标,合理完善区域景观格局。

B根据自然景观场所内访客使用的实际需求,合理有度的安排人工景观元素,实现区域功能的合理布局。

C结合自然景观区域的环境特性,充分考虑人工景观元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合理采用色彩、材料等物质元素进行设计,降低人为干扰。

D考虑自然景观区域的生态景观特点,以此为景观表象设计导向,合理规划与环境相符,生态特色鲜明的自然景区风貌。

4.2 人工景观自然化

强调降低人为过程对自然地破坏,强调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A通过分析人工景观区域内现有设施,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景观布局,实现景观分区以自然特为依据,景观格局自然化。

B分析人工景观区域的访客流量及活动形式,合理布局景点密度,保持各景区即联系又独立的关系,突显功能分区自然有度。

C将成体系的科技环手段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使人工工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D以生态文化的生态美学为指导,开拓传统设计思想,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5、生态系统规划

同沙生态公园的升级改造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公园内水库、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提出相应思路。

5.1 水库生态系统规划

同沙生态公园内水库面积约为1000公顷,湖水潋滟,水鸟掠起,生态环境优美。对水库生态系统的规划可分为几类,在河岸造树林,应尽可能留出空间,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地面则种植草坪,既可以增强生态功能,使大树扎在土壤时深而密的根须与草坪形成一个土壤生物系,也可以发挥景观作用,与河道组合,有效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河坡种植草坪或灌木,起到了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和营养化程度的作用,改善了温度、湿度,并提供食物,在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了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在水中因地制宜建湿地河流,在基本不影响行洪和槽蓄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挺水植物多样性的环境,保留和建设一些湿地,达到修复水生态系统目的,同时创造了充满野趣、野味和自然气息的空间,是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象征。

5.2 湿地生态系统规划

同沙生态公园内现状保留了部分农田、鱼塘用地,具有良好的湿地景观基础。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具体规划中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连贯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2)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与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3)合理利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新常态;经济结构;深化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自2002年来就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步步攀升,2015年预计毕业人数将高达749万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正呈现“新常态”,亦即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调整优化,政府大力简政放权,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化。基于这些“新常态”经济特征,可以预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也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

1 文献回顾

1999年,我国为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以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满足青年学生上大学的普遍愿望,开始实行高校大规模的扩招。20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如2003年中国迎来了中国高校第一个毕业高峰,应届毕业生人数由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01万人。自此以后,毕业生人数每年仍以相当高的速度增长。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21世纪以来的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排斥效应,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过剩的人力资源只能退出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阻碍了大学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教育结构落后,难以跟上大学生的市场化就业需求。苏剑、盛磊则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归结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分化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使得市场对于大学生有较低的需求。除此以外,吴克明、孙百才还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偏高的就业期望和择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与国家经济发展与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的。根据“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主要由经济增长速度决定。经济增速快,市场就会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就业岗位增加,失业率低;反之,劳动力需求将减少,导致就业水平降低,失业率增高。这一定律揭示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印证。国内学者对于“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也做了一些研究。如陈安平、李勋来利用1985-2000年间的实际GDP和有效就业RE的数据,得出了经济增长推动有效就业增长的结论。相反地,另一些学者如蔡畴却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的并不存在“奥肯定律”揭示的经验现象,亦即高就业与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因此,即便经济增速下滑,由于劳动力供给产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趋势等原因,就业依然能实现稳定增长。而随着新增就业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望得到缓解。本文将着重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剖析“新常态”经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2 “新常态”与大学生就业、创业

2.1 经济增速放缓

“新常态”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经验分析的角度看,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而城镇新增就业却仍然在稳步增长;尤其地,根据我国2013、2014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图1),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年以来的新低,仅有7.4%,然而同年我国就业人口并没有随之下降,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22万人,甚至超过了上一年新增就业1310万人的数量。由此可以发现,就业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正不断减弱;而另―方面,通过对经济增长1个百分比带动的就业增加数的衡量,可以发现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近年来GDP的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新增就业,GDP增长的“含金量”更高。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恶化。(1)7%左右的稳增长速度能基本保障较为充分的就业,不至于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深;(2)放缓的经济增速收缩了荆棘下行区间底线,减弱了短期稳增长压力,也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得到及时的调整;长远来看更是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常态”经济下,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需要抛弃陈旧的GDP高于一切的理念,认识到无需过于看重经济增速,只要保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大学生就业就能保持相对稳定。

2.2 经济结构调整

除了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的问题,第二产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而高技术产业则日新月异,大量新兴产业逐渐蓬勃发展。这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无疑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常态”意味着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有着日益扩张的需求,市场对于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类脑力劳动者的需求相对较低。这样的经济发展结构自然而然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然而,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第三产业日益旺盛的需求导致我国产业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就由46.9%提高到48.2%,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正逐渐得到调整和缓解。第三产业的兴起将带动新的就业增长点,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发挥就业吸纳作用。并且,相对于传统产业,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岗位普遍对从业者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日益上升的中高端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得缓解。

(2)“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有望为大学生提供更“体面”的工作;而这一改变恰恰是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是相符的。大学生们普遍对于就业有较高的期待值;很多高校毕业生并非无业可就,而是由于不能接受现有待遇而形成“自愿失业”。而“新常态”经济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劳动者在办公室、写字楼等场所工作,工作环境显著改善;同时,工作的稳定性也会更强。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自愿失业”比例将会大大缩小,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加入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中去。

因此,总的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得经济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更加契合;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传统人口红利开始消退的同时,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做好了高文化素质人才的储备,以大学生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2.3 政府简政放权、深化改革

“新常态”大背景下,“简政放权”是政府部门的自我革新。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消除束缚市场主体的各种体制,新常态经济下市场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对于市场微观主体而言,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也将会出现。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简政放权则有着几点重要意义。

(1)政府简政放权将给予企业发展以充分的自由度,通过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商登记改革等等举措,政府对企业的制约大幅减少,企业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推进企业创新、扩大企业规模,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激发。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各企业的蓬勃发展将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契机。

(2)“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将给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企业注册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小微企业贷款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的推行和各方面管制尤其是垄断行业管制的放松,政府正努力为创业创新者敞开大门。如2014年,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了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更是增长了45.9%,显示了“新常态”经济下政府放权激发出的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行将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洪流中,形成新的创业狂潮;并以创业带动就业,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3)“新常态”的新形势下,一些政策的推行将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如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进行社保补贴,将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倾向国有企业而不青睐民营企业、个体企业的现状,缓解就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另外,国家鼓励大学生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投入基层工作,满足二三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还有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也有望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3 结语

总体而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虽然可能带来传统企业用工规模下滑,但它同时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新的产业结构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会进一步扩张;同时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改革等举措给企业与个体创业者松了绑,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然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宏观就业压力依旧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政府部门应积极发力,通过保证经济稳增长、发展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规范就业市场、不断改善创业环境等手段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虽然目前的GDP增速下滑未必会导致市场就业需求的大幅波动,但“新常态”下的稳增长对于保证就业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只有保证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的合理区间内才能保持社会就业相对稳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才不至于集中爆发。另外,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基层单位在吸收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政府应当进一步通过提高小微企业培训补贴、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待遇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前往小微企业、城乡基层等等岗位就业。除此以外,政府还应采取更多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创造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