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理论与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活教育理论,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极大的启迪。现阶段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诸多问题,如:在中考应试的影响下,为成绩论英雄,教师为了成绩纯理论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是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二是用“社会即学校”来指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扩大教育资源;三是用“教学做合一”来倡导学生服务生活,内化学生品德。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初中思想政治课;结合
一、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解读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凡社会生活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问题。社会到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教育的范围就有多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教育的内容和意义。生活又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为生活服务,可见,陶行知反对教育和生活的分离,主张两者浑然天成,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命题。“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突出的问题
首先,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响应新课改号召,实践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落入形式主义圈套,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花俏时尚,不能深入触及学生的心灵,发挥不了思想品德课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的育人功效,表面的热闹喧嚣却掩盖不了其课堂教学低效的事实。其次,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和份额。主观上是因为部分教师思想上保守,不求上进,因循守旧,不能大胆实践和创新教学方法;客观上主要的原因是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时安排紧,一周只有两节,每节课45分钟,但教学容量却相当大,学生被检测的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归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特别是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内容,应对升学压力,只能主要采取注入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这种硬塞知识的办法表面上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水平,却引起学生对书本的厌倦,对思想政治课的反感,非但培养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而使这种能力倒退,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事实上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就泉州市来看,中考命题方向已发生了变化,很多题目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近发生的时事热点紧密联系的,它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灵活地剖析这些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指导生活实践,最终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服务。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这种无视学生主体地位,脱离社会大课堂,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的存续已经比较严重地羁绊住了新课改前进的步伐,只会使课堂教学逐步沦为考试的奴隶。另外,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考升学考试科目,分值100分,实行开卷考试,和语数外等学科相比,只能算是主课中的副课,存在着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够重视的问题,这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缺乏稳定的资源支撑。所有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赶上新课改步伐,适应时展的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在变革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笔者认为,面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倡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方法
1.用“生活即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学生就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政治课。例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生活中最温馨的一件事”,让孩子们陈述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去领悟“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教学从德育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2.用“社会即学校”来指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扩大教育资源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绝的状况。这就大大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场所,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新课程也指出,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因此,应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学生跨出校门,走进社会,可以大大地拓展教育资源的范围,可以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和富有生命力,可以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在学习《投身于精神文明生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时,我会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有的小组捡垃圾,有的小组打扫楼道,有的小组清除路边的小广告等。这一活动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快乐,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从而优化和拓展了教育资源。
3.用“教学做合一”来倡导学生服务生活,内化学生品德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他提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作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作用。这与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过程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十分一致。因此,对今天思想政治课实施的生活德育非常有借鉴意义。这种亲历所为与课堂交流,有助于学生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提升情感体验,有助于将具体体验上升为行动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根植于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初中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源于生活,服务社会”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生活漫忆全集(三)[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
[2]陶行知.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全集(三)[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38.
[3]韩晓娜.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高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5]娄亚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J].文教资料,2005.
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 音乐教育 理论与实践
音乐是人为着自己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也是因为人为着自己的需要而存续、守成、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音乐风格、观念、语言、技法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展、演变的任何一件事实,都可以从人的自身需要及其时代变异中获得合情合理的解释。由于政治经济诸条件的变化,促成了人对音乐的需求变化;正是由于人对音乐产生了新的需要,才促成了音乐诸领域和音乐传统的发展变化。
一、“以人为本”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
(一)“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即是人的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时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而不受损害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将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人人有才,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地给自己定位,让学生在自己现有的起点上前进,在已有的优势上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能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引导人热爱生命,引导人寻找自我,理解生活;引导人努力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充盈个人生活的意义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引导人与环境积极对话,建构与世界的新型关系,拓宽生活空间,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引导人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引导人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思维特点;引导人树立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品质。
(三)“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掌握某个领域最高能力的人,同样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各种能力之间是有关联的,一种能力的形成,会对其他能力产生积极的迁移正效应。珍视生命这一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的力量,注意培养直觉或灵感的能力,以生命为中心去观察事物、领悟艺术。可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一)充分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让学生有良好心境、春风化雨的艺术课堂,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艺术功底与教学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控制适当的语言速度、力度与音量,尽量做到讲解准确、生动、清晰、悦耳,使语言与欣赏的音乐相匹配,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在教学中,要强调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感觉、思考、意念、体验、情感的多向交流。在发声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歌唱时追求意识与肌肉活动的统一,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精讲,强调实践。让乐理与听、唱相结合,多用比喻,力求形象生动。还可以定期举行才艺展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巩固学习的技巧,展现个人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热情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文艺表演、比赛。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的特点是周时数少,学生面广。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音乐鉴赏的内容做一些音乐练习,达到培养学生听、记、做的习惯,拓展学生音乐思维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施音乐鉴赏多元化途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在校内,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在课间播放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在校园宣传栏上开辟艺术专栏;举行学生艺术表演活动,如毕业生音乐会、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歌手赛及其他节日演出等。在校外,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音乐演出;组织学生为社区演出、为工厂企业演出,参加市、区组织的文艺演出。邀请其他音乐学院教授到校举行音乐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市、区文艺晚会的演出。这些对学生音乐兴趣、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起到较大的影响。
(三)侧重关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达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提高音乐文化素养的目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体现“以人为本”尤其重要。教师要把引导学生体验、表现、评价音乐的情感,作为音乐教学向多元发展的重要活动内容。如以“音乐与我”为题,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还可以设计各种题材、体裁、结构、风格、形式来吸引学生,从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等方面,在课程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例如,结合纪念胜利70周年,让学生欣赏经典名曲《组歌》,这样既达到对音乐的鉴赏,又使其从中接受了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积极进行课程学习与创新教学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提倡多元文化理解和课程内容的综合,这需要结合其他学科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增加教学信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更突出彼此的交互性、相融性。所以作为新时期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面对新课程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教师应尽快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与新课题的实施,深入学习新课标,观看专家报告录像,征订和搜集有关音乐资料、杂志,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座谈,促进教师对课程改革和课题实施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背景,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新课程、重视新课题的实施,同心协力地对课题进行大胆的实践。另外,加强学生文化课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
(五)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认同,从而激发音乐创造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乡土音乐的赏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例如在介绍民族音乐时,可以重点介绍本省的地方剧种和本地区剧种的历史和发展,分析其音乐特点,欣赏经典剧种的录音和录像,使学生了解其唱腔与表演手法,还可以学唱一些经典唱段。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建议学生多选择对本地区音乐、曲艺、剧种等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信心和认同感,理解乡土音乐的价值,强化他们对乡土音乐的那种难以割裂的文化和心理联系,使乡土音乐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的主要内容。
(六)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门强调体验的艺术,如果用“标准答案”去套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各自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上发展,让音乐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走上不同层次的成长之路,乃是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使命。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有组织地进行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突破课堂音乐教学活动的局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音乐文化活动。如组建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等学生文艺团体,音乐教师负责组织,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训练。这既活跃了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音乐特长的充分发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本质上是创造性活动,它对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没有创造性就缺乏生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个性的丰富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倾注人文关怀,以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生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开军.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5]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安国,等.走进新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一、取得的成果:特色课堂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明确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以下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且创设了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
(1)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
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
(3)数学观
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 Dossey)。M.Niss 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
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
2.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
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
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理论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46-01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高科技的C械,不仅如此,更需要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只是一味地胡干、蛮干,这条道路势必是行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主要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自身的言行当中、实践生活当中进行思考与总结,让人们在工作、生活当中,在进行实践活动时,都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虽然发展道路是艰辛的,但仍需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1.内容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活动,一切的实践活动都是由我们自身的思想意识所决定的,先有思想后有行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与累积而成的。最后,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针与指导方向。以上三者所阐述的原理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经由大量的生活实践,通过具体的理论观念,系统地进行总结而得出的,它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性。思想政治学科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理论指导依据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指南针与行为准则,我们要严格遵守,不可违背。
2.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某种程度又是深藏不露的,需要具体分析得出。联系就是二者在内容的根本出发点上是一致的,区别就是二者的发展作用方向具有一定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间接积累而成的,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存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是本质的思想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发展历程
1.初步研究阶段
自1986年到1999年,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出版社出版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著作,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当作一种神圣的责任与使命。这些出版的图书大多数被应用在了师范类的高校当中,供与之有关的老师、学生细致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为日后更好地投入其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深化研究阶段
自1990年开始,我国先后在各高校设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专业的学位,比如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这些院校都是积极响应者。进入到1996年,我国高校又先后成立第一批学位授权点,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认可,比如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在高校当中,为了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了专门的学科进行授教与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3.专题研究阶段
自2005年开始,在我国的教育当中,已经将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所属的二级学科定义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进,专业的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开设点逐渐增多,极大地鼓舞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到与之相关的研究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成果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依据,一切实践都要以此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为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前进过程当中的最后保障、屏障。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实践与时间累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好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开辟疆土。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2]白宇.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消费导刊,2016(6).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本质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4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0[本刊网址]http//
学说将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作为自身最终的目标,由于在思想教育中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人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从“人”出发,构建起在“人”基础之上的一切基本工作。
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概述
“人的本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某非单个个体所固有的抽象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马克思的阐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在实际生活当中,人并仅仅是属于个体的,同时也属于社会的。为了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反对两个极端:一是纯粹的脱离社会的个人倾向,根据费尔巴哈的理论,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当个人离开社会,缺乏社会历史内涵时,必将会被完全排除在实践活动之外。因此,人必须放人到社会当中去,切实地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把握住个人。二是脱离个人的纯粹社会倾向,关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这一观念事实上表现出了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想,揭示了社会不能对个体加以排斥,社会并不能脱离个人而存在。
(二)人的本质是现实性与超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关系之中的每个人身上都能够对社会关系某种特性予以反映。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并且发展的根源是直接来自它本身的,即说明了超现实性的一面也是在人的本质之中存在的,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超越性特征往往会在无产阶级身上表现得越发强烈。
(三)人的本质是恒定性与变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
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变动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同时也并非捉摸不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变动性也具有恒定性,其变动性表现在,社会关系是社会能够获得发展、社会生活能够获得延续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表现出的恒定性则是社会能够保持稳定的基础,社会关系的这两种性质(恒定性和变动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历史的意义与价值,也在这种辩证统一中获得了体现。
二、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出更强的整体性
“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性的阐释,而这也是人类社会中人存在的一种根本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建立起各种关系,这种种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个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让情感、心理各个方面得到交流。人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其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人生历程来看,既有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的产生的影响,更有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开放,让家庭、学校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直接与有机,由此也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其整体性,一方面需要对大环境进行积极地创建,创造出积极地政治、经济、文化、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环境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小环境,强调学校、家庭与社区等小环境的积极作用。通过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受教育对象的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实的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体与客体都是人,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使人获得符合社会发展思想品质,让人得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并且“以人为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不同的人类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仅是个体在遗传中所表现出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也会随着社会化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并且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个体不同个性来实时个别教育,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个体的特点与差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实施针对性个体化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应灵活多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是由“人的本质”来决定了的,这表明,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之下,既要将思想观念符合个人、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发展作为目标,同时还应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充分的尊重,开发其主体性。教育者应深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教育者应社会要求组织进行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是被教育者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在主动选择与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影响,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不断发展与创新
人无法离开社会而存在,而社会关系也是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的内容往往是不尽相同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种种社会关系也会随之变化,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将变的与以往不同。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断研究当下人所在的社会环境,立足于新的思想实际,以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华民族文化博大浩瀚,而在思想政治上的积累也是宏富精深,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其中取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是关键,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施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历史性,同时也是人类宝贵的、共同的财富。在我们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引进的同时,也需要实现西方先进文化与优秀思想的引进,并将其与我国的本土优秀文化与思想进行结合,实现民族文化与道德的进步、创新,对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马克思在社会学层面上说明了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同时也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实现与确证需要人类的实践,这种实践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与意义,第一,能够实现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第二,通过这种实践,人能够实现自身自由自觉本质的发展,并让这种实践活动达到一种新的阶段。由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人的本质”是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有利因素积极地、不断地予以发扬,而对那些不利的因素予以摒弃,并实现对自在世界的超越,并在这种超越过程中实现对人类本质与现实世界的重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并不是老师,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人应得到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教育方法下,老师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而学生的主体往往被无情地忽视,这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表现出兴趣的缺乏,也就使良好世界观的形成更加困难,难以对所学内容加以理解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生成为了没有独立思想、也缺乏自主意识、创造性匮乏的人,这样的人类和机器人没有差别,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对思想政治失去了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减退,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应深刻理解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我塑造,而并非是通过外力来将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想要的方向进行塑造。这种自我塑造也即是指受教育者(学生)其精神世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来进行建立的,并非外力促成。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既是老师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在自身的积极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过程中,教育属于外界因素,而自我教育这是重要的内在因素,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需要实现“将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转变,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将普通的个体作为培养目标,而是将具有实践能力历史主体作为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单一技能的人将被造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会不断地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要坚定信念,不为消极思想所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出一代代有思想、有能力、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不断怀着审慎与自信的态度不断超越现实世界和现存自我,使社会不断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构建和谐校园
一、引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敏锐的政治修养和较强的法律素质,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事关国家兴衰,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因此,大学校园在进行专业文化课的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加强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文明的校风,共创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能够使生活、学习、工作在其中的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陶冶性情,锤炼品质,塑造精神的效果,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心愿,也是家长和社会的期望。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要自我身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校园。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应该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充满活力、诚信友爱、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环境雅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校园。
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谐校园的构建有赖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与特征
教育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君子所立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为官修官德,为师修师德,做学生就要有良好的品德,有“德”才能明理讲义,知廉耻。古人云:“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当今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在高校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必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准则,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应该外化为德行操守。慎独自律,内化为品德修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培育出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为依托,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原理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政治素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使当代大学生懂得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有助于他们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要实现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绝非是一件易事,必须借助多种方式来完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理论到现实飞跃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体验教育,环境育人的有效方法。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创设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实现潜移默化的隐形育人,促进德育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只有在践履躬行的活动中,学生才能获得有关道德行为的直接经验和具有感彩的亲身体验,从而促进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品德转化,并实现道德理性认识向道德实践的飞跃。
学校通过升国旗、主题班会、校广播台、宣传栏、各类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召开以“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我做起”的主题研讨会和争当环境卫士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珍爱自然。通过各种文艺活动,观看爱国影片,读书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时代气息,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竞争合作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自信自尊;开展以“感知关爱,回报社会”为主线的“爱”的意识教育,教导学生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关心班级。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善待朋友,热爱工作,善待生活;开展校园诚信文明现象情况的调查活动,并展开讨论,还做了“争当诚信大学生,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增进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诚信做人;通过帮助困难学生,希望工程援助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感受爱、珍惜爱、回报爱、付出爱,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人际情感,从而形成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篇7
1.吉利根对关怀伦理的发现和描述
吉利根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曾担任过科尔伯格的助手。当时柯氏正在进行道德发展阶段的实验,吉利根对实验中出现的“女性道德发展似乎不足”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于是用访谈的方法研究妇女的自我意象、道德观念和选择上的困境。结果发现女性在道德观念、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与男性存在着差别。吉利根认为,在道德判断上男性倾向于公正的原则和个人的权利,而女性则更多地考虑关怀和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判断系统,即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由于以往的研究者只看到男性的道德观,将它作为唯一的道德标准去评价所有人,所以在科尔伯格的研究中才会出现女性道德水平较低的现象。
吉利根在(〈不同的声音》一书中对两种伦理视角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公正伦理的价值取向是个人权利的平等和公平,在处理问题时主要从普遍抽象的道德原则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然后做出决定。而关怀伦理的价值取向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在面对伦理困境时主要联系特定的具体情景,依靠道德直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最后做出选择。因此公正伦理的出发点是单独的个体和人类的理性,人与人之间是分离的,彼此处于竞争的状态,每个人都力图获得优势和胜利。而关怀伦理的出发点则是处于具体关系和联系中的人以及人类的情感,人们处于相互联系中,彼此依赖,需要合作和妥协。
2.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体系
吉利根提出关怀伦理学以后,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很大反响。诺丁斯在她的启发下对关怀伦理学进行了系统建构,形成了自己的关怀伦理学说。
(1)关怀的来源
诺丁斯借鉴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我们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1](P15)。由于在人生的各个时期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就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伦理学是关于义务感(obligation)的伦理学,在他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我必需”做某事的意识。关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关怀,一种是伦理关怀。我们体验到别人的需要并做出关怀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想这么做,可能是我们喜欢这个人或者对他或她抱有好的看法,或者帮助他们对自己没有损失。这种关怀就是自然关怀。自然关怀源于爱的情感,是一种自然反应,不需要伦理上的努力。此时的“我必须”表达了一种渴望和倾向,而不是对责任的认同。而在另一些时候最初的“我必需”会遭到内部的抵制,我们虽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却因种种原因不愿予以关怀,这时就必须借助我们的伦理理想。伦理理想是一系列关于关怀和被关怀的记忆,体现了自我和人际关系中最好的一面。因为我们珍视自然关怀中的关系,所以伦理理想就能激励我们维持最初的“我必需”,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这种关怀就是伦理关怀。它源于对自然关怀的记忆,需要做出伦理努力来担负“我必需的责任。
当然,伦理关怀要以自然关怀为基础。自然关怀可以积累关怀与被关怀的记忆,増强伦理理想的力量,最终使伦理关怀得到强化。然而自然关怀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道德的发展就需要通过发展伦理关怀来扩大关怀的范围,而且我们希望最终伦理关怀也能发展得像自然关怀那样,成为一种自然反应和本能的需要。
(2)关怀的性质
诺丁斯确认了关怀的两个来源后,又对关怀本身进行了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关怀是一种美德,但诺丁斯却把它看成一种关系。关怀关系的形成首先需要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接着关怀者能够辨认出对方的需要,并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最后被关怀者向关怀者的关怀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这样的关怀关系才是有效的,并能维持和巩固下去,形成良性循环。关怀关系并不是一方施予而另一方接受的关系,双方都会付出,也都会有收获。虽然被关怀者看上去处于弱势地位,需要获得帮助,但关怀者也需要肯定和鼓励,而被关怀者也有责任对关怀方的关怀提供反馈。双方在关怀关系中还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所以关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如果把关怀视为美德,关怀者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被关怀者身上,而会转向关心自己的道德理想。同样,既然被关怀者不是关怀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自己有认可和回应关怀的责任,这一切都不利于关怀关系的维持和巩固。
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分别是关怀关系的双方。诺丁斯认为关怀关系中关怀者的意识特征有两个,一是投入,即关怀者要全身心地、开放的、无条件地关注被关怀者,再就是动力的替代,这是把自己的力量转移到对方及其活动上的意识。相应的,接受关怀方的意识特征是对关怀方的关怀做出接受、认可和回应。
3.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说的特点
通过前面对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说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以下特点:
(1)关怀伦理的情感性
诺丁斯特别重视道德情感强调情感对动机的发动作用。在诺丁斯看来,道德原则并不足以产生道德动机。自然关怀来源于爱的情感。伦理义务感的产生也不是出于康德式的绝对命令,而是人们珍视自然关怀的关系性。因此,关怀伦理就是要“建立、恢复和増强关怀的关系。在这种关怀关系里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做出反应”。
(2)关怀伦理的情境性
关怀是一种关系,依赖于关怀双方及特定的环境,特定个体的道德反应几乎在所有年龄上都会依情境而改变,因此关怀伦理是一种情境性的伦理。在关怀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定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验,而不是依据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关怀伦理还相信人性的弱点,认为人们的行为要受环境和接触到的人的影响,每个人都对受自己影响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负一定责任,因此营造有利于道德生活的环境就很重要了。
二关怀教育思想一关怀伦理学的教育应用
诺丁斯以其关怀伦理学为指导提出了关怀教育理论。关怀教育的思想涉及到了整个教育系统,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其实在诺丁斯看来,道德教育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教育行为本身应该是道德的,然后才谈得上培养道德的人。因此关怀教育思想中的学校教育,不论是在目标上、课程上,还是具体实践中,都体现出很强的道德性。
1.学校的目标和课程
诺丁斯首先对当前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强烈批判,她认为学校对今天社会发生的各种剧烈变化应对不足。当代学校教育出于“民主”的考虑,为每个儿童提供同样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博雅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也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反映教师和学校对自己漠不关心,这不但使学校的教学效果大受影响,而且使学校不能有效地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那么教育到底应该怎么组织呢?诺丁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复杂而多样的,不能局限于学术能力的提高。她主张改变教育目的的优先顺序,所有的孩子首先都应当学习如何关怀人类,形成自己的关怀中心,然后才是提高学术能力。[1]首先,由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体现了生存的意义,因此学校和教师就有义务满足学生关怀和被关怀的需要。其次,关怀的能力以及关怀的范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培养学生关怀的素养(包括付出关怀和接受关怀两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够接受关怀和付出关怀的人就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
既然关怀是人的普遍需要,因此我们可以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整个教育。关怀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对自我的关怀、对亲密的人的关怀,对有联系的人以及远方陌生人的关怀,对非人类的动植物的关怀,对人造的工具和物品的关怀,以及对思想的关怀。[1]围绕不同的关怀中心会涉及到不同的态度、知识和能力,教育就可以由此展开。诺丁斯强调不同的关怀领域需要的态度、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学习各个不同的关怀领域。这样,诺丁斯就设计了一套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一、对自我的关怀;二、对亲密的人的关怀;三、对远方的人和陌生人的关怀;四、对动物、植物和地球的关怀;五、对人工世界的关怀;六、对思想的关怀。
2.道德教育的重点
关怀教育思想的目标和课程都是围绕着培养关怀的人来制定的。对于如何实施这样的教育,诺丁斯还提出了很多具体主张,如可以采取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同等方法。其中,关怀教育思想非常强调以下几点:
(1)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
关怀伦理学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认为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动机,而理性要服务于情感。这反应在关怀教育思想里就是重视道德情感的动机作用。在关怀教育思想看来,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们的热情(passion),特别是道德情操(sentiment)。“面对邪恶,我们要感到厌恶;看到他人的痛苦,我们要感受到消除或减轻这些痛苦的愿望,面对自己想伤害别人的意图,我们必须感到震惊,并愿意去面对现实,然后就可以让理性来帮助我们纠正情感”。[2(P8)因此关怀伦理致力于发展维持关怀关系所需的态度、技能和需要,而不是用于做出道德决定的道德推理。当然,关怀教育思想也并非排斥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性,它也认同两者的作用,只是认为情感的作用要更加重要和基础。在这一点上,关怀教育思想和强调道德推理和判断的道德认知学派是对立的。
(2)重视道德环境的营造。
关怀伦理承认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恶的可能,处于关系中的人都要受接触到的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关怀教育思想也强调环境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并不想制定一套道德教育模式,培养一种不论周围环境多么恶劣都能保持高尚的人,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学校面对各种问题,学校的做法通常是不断増加新的课程,如青少年吸毒问题突出就开设讨论的课程,婚前性行为严重就开设性教育课程。这些应急式的做法收效甚微,而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改变整个学校的氛围,营造最有利于道德生活的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将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如果学校本身是不道德的,对学生漠不关心,充斥着偏见、权威和控制,怎么可能会让学生体会到关怀和爱呢?又怎么可能培养出道德的人呢?因此诺丁斯希望学校以关怀学生为首要任务,成为“既有可能向善,也能吸引人们向善的地方”。
三诺丁斯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和关怀伦理学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关怀伦理学是关怀教育思想的基础。在关怀教育思想中,不论是教育目的的证明,还是教育课程的组织,都以关怀伦理学为基本出发点。正是因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的态度、能力和倾向需要培养,所以学校才要以关怀学生为首要任务,并以培养学生成为关怀的人为目标,而整个课程也都围绕着关怀加以组织。关怀伦理重视情感性、情境性和关系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关怀教育思想也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以及建立师生之间的关怀和信任关系。关怀教育思想处处都以关怀伦理学的观点为指导,是一种在伦理学说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和德育实践。
其次,关怀教育思想是关怀伦理学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应用。关怀伦理推崇关怀关系,认为关怀关系体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而要建立、加强和巩固人与人之间关怀关系,就要求人们有愿意关怀他人和接受他人关怀的倾向,以及关怀必需的态度、知识和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培养有能力的、关怀的、富于爱心的并且受人喜爱的人。这样关怀伦理学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实际生活产生影响,就必须具体运用到教育实践之中。
关怀伦理学是关怀教育思想的基础,而关怀教育思想是关怀伦理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应用。两者很好体现了基本理论对实践性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关怀伦理的指导下,关怀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总的来说它是一种重视情感的道德教育理论。如果把它和其它道德教育理论,如科尔伯格的认知模式、哈明和拉思斯的价值澄清模式、以及当前的品德教育运动等相比较,我们能够看到它有很多独特的见解。
篇8
Abstract: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o do, we should study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drawing Western Humanist Thought, based on the grasp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dvocated building the modern concep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models called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people's turn to cre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scientific human system.
关键词:人本主义 思政教育 理论建构 以人为本
Key words:humanis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nstruction people-oriented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有且占有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纵观我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基本的意识修养和情感世界,这使得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一个有丰富知识和较高技能的人才,但他们却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懂得对家庭、朋友、集体、社会和国家要有真诚的爱心和奉献,亦不懂得怎样做人,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建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迫在眉睫。
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理论借鉴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最先出现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为先导。他们主张通过教育来教育人性,企求通过教育能对功利化、机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理论有以下几个优点,可供我们借鉴:
(一)强调人的整体性。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首先把“完整的人”作为核心概念,强调每个人与他自身内部和独特性之间的整体性。在认识上,强调对整体的把握,尤其是把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学习或者说人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重视人的情感生活。人本主义理念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情感生活,以情感作为教学动力,认为情感在建设新型人际关系、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竭力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从人的本性出发,要求教育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更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三)重视人的潜能发掘。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是人本主义教育关于人的基本认识之一,也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色之一。是否能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是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确定教学内容、规定教学形式的基本依据。西方现代人本主义者认为,发掘人性的潜能,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步。
(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西方人本主义者认为人性是建设性的、可依赖的,教学不是“控制”和“灌输”,而是寻求一种精神比较自由、能独立自主地自由学习的条件,成为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工具,从而揭示了世界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密切关系,这一点与哲学的实践性是相通的。
(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人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把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无结构教学,特别关注教学中人际关系的价值。在师生关系上,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而整个教学过程无固定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二、以人性论作为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研究人的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人性论思想,他使人学变成科学,在人学理论上实现了伟大变革。
(一)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是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按照人学的理解,人是一个整体,人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是人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关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属性的丰富性要求整个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这一丰富性、推进并提升这一丰富性的基础之上。人的社会属性的丰富性主要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之中。人的意识属性的丰富性深深植根于人的意识或意志自由之中,人的知、情、意的个体心理结构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的潜能。
(二)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肯定人性,信任人的潜能和智慧, 追求人的自由和民主,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构建现代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构建现代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不仅有利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的两大根本任务,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具体到以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注意:
第一,坚持解放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注重大学生人格完善和素质提高的统一。高等教育的过程是使人不断增进能力、充满智慧和完善道德的过程。要把促进大学生个体解放和发展作为教育的灵魂;要致力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人格等文明素质的培养,授之以思考人生、社会、国家相互关系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执着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脑力和体力、知识和技能、社会性和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情感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检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以人为本,就要亲学生、利学生、安学生,情为学生所系、利为学生所谋、权为学生所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同时,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爱,要不讲贵贱尊重人,设身处地理解人,怜悯情怀关心人。在工作中要常怀善良之心,常抱平常之心,常执公正之心,常秉包容之心,常持耐久之心,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三,坚持教育从“为物”向“为人”的转换,注重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意义所在。因此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努力把尊重人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大学生自身的现代化;要科学阐释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的统一、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科技创新与塑造精神家园的统一,解决好我们的教育期望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促使大学生真正担负起引导、示范和提升整个国家、民族、社会整体精神素质的重任。
第四,坚持求真务实,注重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学习、成长的结合。教育是合作的艺术。要善于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立足于大学生的具体现实,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校正和提升上的作用。教学内容要把握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超前性的统一,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统一。课堂上要创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创造性氛围,改变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要允许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真切地探寻“为何而生”、“何以为生”的真谛;要善于捕捉他们思想的火花,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朝着合人道、合规律的方向发展。唯如此,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约翰・D・麦克尼尔著,施良方等译:《课程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20页.
[2]师哲文: 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日报[N]. 2001-10-09.
[3]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教育具体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12-0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途径划分,有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口头讲述和文字传播;按教育的作用划分,有形象感化和启发引导;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宣传和个别辅导。这里,讲几种常用的方式。
1.讲授讲解
讲授也叫讲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述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教育方法,是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理论教育方法。其具体方式有:其一,讲述。侧重于形象生动地描绘某些政治、道德现象,这种方法,常用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其二,讲解。主要是对一些比较高深的哲学、政治、道德概念与理论,这种方法,在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教育中,运用较多。
讲授讲解教育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说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打开大学生心灵的钥匙,讲授讲解尤其要说理充分透彻。讲授讲解教育法是语言灌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主要运用于系统的理论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解释、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运用讲解法时,首先,讲解的内容要正确,理论、概念应具有科学性,讲述的事实同结论要保持一致。其次,讲解既要全面、系统,同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第三,讲解要采取启发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防止填鸭式和注入式,要特别注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2.理论学习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学习主要是大学生阅读的经典著作,弄懂弄通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学习是大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
理论学习是阅读文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大学生通过读书籍、报刊、网络文本而进行。读书活动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学生可以读一些有关政治理论、历史知识、法律知识、伦理道德、人生修养方面的书。组织读书活动的具体做法是:围绕某一专题或某一任务,提示读书范围,开列读书目录;进行必要的辅导,开展评议讨论;交流读书体会,举办知识竞赛;奖励读书优胜者,将读书活动引向深入。同时,读书活动不能仅限于自己读,还要交流、讨论、竞赛,这样可以把读书活动引向深入。
3.研究性学习
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育者不再仅仅是向大学生传授理论,而是主要教授学习、运用的方法。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和储存,而是通过自己的探讨,结合实际能动地运用理论、发展理论。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根据现代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学习实际上是“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以此来满足受教育者创造力培养的需要。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也体现了受教育者的探究性与自主性,“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还有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其过程都是让受教育者通过研究来学习、发现知识,都是为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学习、研究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的主体性增强,随着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推进学习不断突破时空界限,形成了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格局,也催促人们不断通过学习获得资源与创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再不是传统单向、单一的模式,而是呈现出多边互动、转化、交流的趋向,形成会谈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
4.理论培训
篇10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常常陷入伦理困境,其原因就是只偏重于公正伦理而缺乏关怀伦理,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视遵守思想道德原则是功利的驱使而不是自觉的要求。因此我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该注重学生通过参与“关怀”实践,促进发现目标和意义这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围绕“关怀主题”进行组织,而不是传统的惩罚和规训。
一、注重伦理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理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注重伦理关怀,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
1.注重伦理关怀是大学教育伦理本性的再现
大学教育是一种具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道德共同体。这种道德共同体一方面以伦理关系为基础,以一定伦理价值为行为取向;另一方面以社会价值导向和道德主流为合理性依据。伦理关怀的性善理念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起点和逻辑归宿。大学教育是人性至善的实现场地,要贯彻对人性至善的执著追求,就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处体现和贯彻伦理关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
2.注重伦理关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趋势
关怀伦理学以伦理关怀为己任,是现代社会对道德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强调了其本质功能是追求个体理想人格,实现人类德行之完美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命题的提出,就是要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人化倾向,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上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的道路。
3.注重伦理关怀是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状况的需要
社会的转型与开放,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出开放化、社会化、复杂化、功利化、庸俗化的趋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互相关爱、相互帮助、充满人间真情的伦理关怀品格和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伦理关怀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越来越淡了,思想越来越发散、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处处从关怀出发,使学生所感受到是“关怀”“爱心”“关爱”,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育反馈。
1.注重伦理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大学生主体需要,引发大学生道德升华的教育
哲学家弗兰克纳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2]思想道德行为不是简单地源于对强加的社会准则的依附,也不是单纯地服从和盲目地接受,而是大学生根据需要选择的产物。它表现出一个人能够把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给予当作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和责任,并能够在履行这种义务和责任时感到愉快,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欣喜愉悦之情。鉴于此,为了满足大学生主体从一般的需要升华到崇高的思想政治需要必须发挥伦理关怀的功能。要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来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方式,而不是自说自话、强制灌输、严格管束,否则就会陷入于不道德的境地。
2.注重伦理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一方面包括了“目的合理性价值”,即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思想道德,实现思想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政权服务、稳定社会的“工具合理性价值”,即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倾向。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自觉不自觉地以所谓“成才”教育取代了“成人”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仅当做理论课来灌输给学生,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被冷落的情况。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灵魂,而伦理关怀则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充分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的平台。
3.注重伦理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伦理关怀提升到自然关怀成为可能
伦理关怀的本质因素在于关怀与被关怀方的关系。一般来说关怀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然关怀。它是原始的、最初的感觉,无需作出伦理努力的关怀。如母亲关怀孩子是完全出于自然的,是一种自然的“我想要”。第二种是伦理关怀。它是根源于第一种感觉的记忆而产生的“我应当”。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是不同的,后者必须作出前者并不需要作出的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成为关怀者,而且要从“我应当”变成为“我想要”。要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自己被关怀的感觉,产生“我应当”对他人的痛苦作出反应的感觉,进而学会对他人的关怀。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能从伦理关怀提升到自然关怀,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出现理想的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伦理关怀的原则及有效途径
1.伦理关怀应注意两个基本原则
(1)民主关怀原则
把民主的关怀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必须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和主体地位。其次必须遵循平等原则,这种平等不仅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平等,比如对等的话语权、平等的人格和价值取向等。贯彻民主的关怀可以带来三个直接的结果:一是强制灌输的退位。二是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的实现,这一点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无论哪一种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都要转化为自我教育才有意义。三是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民主,即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倾听他人的意见、主动参与。
(2)终级关怀原则
终极关怀强调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幸福的本质是精神愉悦,核心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因为大学生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目的,尤其是在面临困境与苦难之时,更需要精神依托和心灵慰藉。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幸福人生健康人生之必需。终极关怀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不断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和价值的确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途径、媒介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2.充分发挥伦理关怀的特殊功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伦理关怀要从尽量满足主体的一般发展需要出发,引发主体基本需要的道德情感。当代大学生有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真善美和自我完善的追求。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在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中,他们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为个人想得太多。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关怀他们的发展需要出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实现”不能偏离社会的需要,只有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
伦理关怀要从努力满足主体的高层次发展需要出发,激发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感。思想道德在本质上要求大学生必须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自重、自爱、自信、自强;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自我的能力;能够理性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实力与潜力;有事业心,热爱专业、安心本职,确立恰当的自我发展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受往各种压力,积极寻求成功之路;要从爱自己发展到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爱人类。
根据以上原则和途径,具体伦理关怀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五种:
(1)以身作则
教师必须是一个关怀者,是一个以非教育者身份出现的关怀者进入一种特殊的关怀关系之中。教师不是在“讲”道德。不是在履行什么准则,而是在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特有的关怀关系中,率先垂范地提示这些准则。
(2)对话
对话是一种精神上的沟通,是建立和保持对他人关怀关系的基础。教育领域是完全对话性的,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并借着这种了解,进一步去学习做个关怀者。通过对话,可以以对方的反馈来评估我们付出关怀的成效,帮助我们以更恰当的方式去照顾关怀对方。
(3)实践
经验会改变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所以应该多让大学生参与学习及反省如何关怀他人的实践。大学生可以运用智力、知识、技能、体力等方式参加志愿者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需要关怀的人们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认识和研究协会,提高大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要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推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关怀能力。
(4)肯定
指对他人的确认和鼓励,即确认别人的好的本质,并鼓励这一本质继续发展。如我们身边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将先进的社会主导性道德要求与自己的内在价值追求,与自己的主体特性相结合,构成了自我身心的统一,自我与社会的统一。对他们“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的优秀事迹我们要充分发掘和提倡。
(5)心理辅导
作为大学生的关怀机构,可以在大学生的学习方面、人际方面、恋爱方面、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关怀,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提高人的独立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 上一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
- 下一篇:一周足球训练计划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