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研究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行为分析;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
行为分析方法发端于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行为分析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而人的行为又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实验、分析而获得规律性的可靠认识。在我国,一些社会学科存在着身份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方法的缺乏,考究行为分析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行为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尽管行为主义有着自身的内在缺陷,但我们只要坚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它,认真吸取其合理因素,去除其不科学成分,行为分析将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行为分析方法的要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行为分析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主张完全“价值中立”,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二,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二、行为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
行为分析方法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行为的内在机制,旨在找到行为规律,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以描述――解释――预测――导向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来进行。描述是逻辑起点,该阶段是要对行为的状况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还行为以本来面貌,从多角度刻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把握行为的本质。解释就是要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把握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找到行为的规律。这是四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反映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行为分析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行为生成的原因有多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一般的原因等等,需要把握本质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预测则是在认识行为规律后对行为未来的发生和变化进行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在到将来的一种推理和猜测。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对未来的预测。导向阶段则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前提下对人的行为形成一种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组织的目标发展,克服影响主体行为的消
极因素,充分发挥主体的行为积极性。行为分析方法可以说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三、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行为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一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促进作用。行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提供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如先进观察、资料收集、个案分析、统计分析等为分析提供量化根据,以量化资料去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及浮于空泛的定性议论,也加深了分析研究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假设法。假设方法主要是预定一套严格的理论假设、概念,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概念开展研究,使每个理论假设、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资料予以检验和证明。这是自然科学指导原则在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三是操作方法。社会科学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也要通过操作程序,不能进行操作的概念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增加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克服了神秘性弊端,从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还是众多交叉学科和新理论的催生器。行为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科学”的口号下,行为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行为。如在政治学研究中,行为分析方法认为政治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要研究政治行为必须要研究人类的其他行为,并研究其他与之有关的学科。这种多学科性研究催生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地理学、生物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从而
扩大了其研究领域。
四、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由于行为分析的内在缺陷,1969年伊斯顿在担任美国社会科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进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倡议。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批评了价值中立论及哲学基础,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某些紧迫问题的解决,主张社会科学的政治化;批评了行为主义对社会科学传统研究方法作用的贬低,重新肯定了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地位;批评了行为主义热衷于以技术手段做定量分析而使方法超过了研究本身。因此,我们在进行行为分析的同时,必须避免和预防行为分析的这些内在缺陷,使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
其一,社会科学要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社会科学要借鉴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学科科学化建设,不断探索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价值的追求,要重视规范研究。做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完美结合。
其二,社会科学既要有宏观视野,也要有微观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视野,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
其三,社会科学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既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大力倡导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要走出书斋,实证研究也要丰富理论的发展,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证,实证发展理论,形成良性循环。
其四,社会科学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自身学科研究途径。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不能使社会科学内各门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仆人或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迹,失去本学科的独立身份和资格。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思维方法;造型语言;教学改革
造型语言实验的思维方法是当代语境下造型语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明确八种自成系统且互为开启的造型语言实验方法论,强调思维方法的学理性与操作性,凸显造型语言实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保证教师的理念给予与学生的方法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无疑直接关涉高校造型语言实验课程教改模式的学术定位与学理层次。
1)通过现象学还原思想的研究,论述造型语言实验思维转换方式与否定方法。
个人语言方式基于个人观察方式的存在,事物在我们眼中的视像并非是一个被动接收物,而是我们参与构建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视觉中清除图像,其残留物即为个体的观察方式。以贾柯梅蒂为教学案例,研究现象学的思维转换,即在视觉中否定视觉中的存在物。但现象学的经验原则告诉我们难以否定的却是存在物的时间与空间以及个体的观察方式,而这正是现象学方法的科学之处,由此达成我们探索个人语言方式的研究主旨。
2)通过拓扑学同胚变换思想的研究,论述造型空间观念与造型语言方式的转换可能性。
拓扑学认为,任意一个三角形在任意延伸、伸缩的变形变换中,可以迭合住一个圆形。因此三角形和圆形在拓扑上被视为是同胚或等价。也就是说,这个延伸、伸缩变换是一种同胚变换,拓扑学即探讨同胚的拓扑空间所共有的性质。由此切入,作为造型对象的形体,将破除反映论观念的统治,从而拓展造型语言的核心命题――空间观的理解角度,以厄格罗为教学案例,研究其数学性拓扑空间,及其理性化的线性几何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探索造型空间的可能世界与造型语言的可能方式。
3)通过生物学偶然性与必然性关系的研究,论述工具选择的机遇性对造型语言的启示。
个人的造型语言是作为一种结果的视觉样式,而造型语言的点线面呈现痕迹,在实际上取决于造型工具的特性,因此造型工具的选取对于个人语言方式的产生举足轻重。以里希特为教学案例,研究其独特工具的语言价值,开启作为视觉语言的点线面呈现方式的机遇性研究,推动造型语言实验意外效果的发现,进而有意识的寻求驾驭这种机遇性语言的使用,从而为提供了探索个人语言方式的可能途径。
4)通过心理学知觉转化的研究,论述习惯性手法作为造型语言的自我逻辑原点。
个人造型习惯即个体化的积习,正是个人语言方式的萌芽,因为这种习惯性手法的放大与完备即成为所谓的个人风格。以米劳斯・苏巴依为例,研究其与众不同的习惯性手法所产生的造型语言价值,我们强调这种个人手法的发现与自觉,主张以习惯性手法兼容共性原则,进而反思个人的造型趣味与审美原则,最终建立起个人语言方式的逻辑原点。
5)通过文学意识流写作手法的研究,论述自动书写对造型语言自我呈现的可行性。
自动书写吸取意识流文学文学自动书写方法,即尝试在信马由缰的放松状态下,使个体的本我状态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以马修为教学案例,研究其自动书写理念,我们强调个体动作的随意状态,通过自动书写的自然引发,释放身体的本能知觉,经由他者的对比研究,发现造型语言的差异性,进而确信这种差异性的自我化,使自我获得造型语言的呈现方式。
6)通过色彩学主观原理的研究,论述主观性和谐色调与造型语言主体特质的内在P联。
主观色调的实验方法论为伊顿所创,但却几被误用为模式化的色彩构成,其本有的造型语言自我发现特色消隐了。造型语言的个性结构来源于其主观上已定的对形状与色彩的倾向对于色彩的和谐,各有各的概念,每个人所用的和谐的色彩结合,代表着个人的主观意见即主观色彩。因此经由主观色调的语言实验,造型语言将显露其个人特质。
7)通过炼金术自我超越思想的研究,论述材料认知对造型语言实验的自我观照价值。
现代材料的拓展,使综合材料的造型语言实验增加了可能性,将日常经验介入材料运用则使语言实验贯通生活世界。而材料选择的个体偏爱则使材料属性的主体归属感具有了一种探寻自我的炼金术思想。以基弗为例,研究其造型语言的综合材料拼贴方式,进而解读其材料属性的自我意义,从而明确其材料选择的象征内涵,由此使材料拼贴实验成为造型语言自我确证的有效方法。
8)通过类型学的组合思想的研究,论述个体化造型语言范式的建构途径。
艺术风格的偏爱即提示了一种审美类型化,但这种趣味可能存在于几个大师的造型语言之中,我们强调在趣味的导向下,分析所钟爱大师的造型语言,剖析其类型化特征,然后将这种类型化元素进行嫁接组合,从而转化出自己的语言范式。这种类型学方法是作为一种相对被动的探索方式而存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识性辅助,进而梳理知识导向的个体化资源,最终建构自己的语言模式。
造型语言实验方法论注重审美实践的同时,强调文化思考的介入,这就使造型语言实验教学具有显著的当代性教育理念。籍此,艺术教育在专业探究的框架下存有了一份开放性的文化胸怀。
参考文献:
[1]古德曼.艺术的语言 .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6
[2]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作者简介:
篇3
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 22 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 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 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篇4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确定因素法; 序列模式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13?0145?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EDM) technology, the minimum association rule of students course selection and student temporary interest learning pattern are mined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definite factor method and sequence pattern mining in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 to analyze the student behavior. The definite factors (DF) method in minimum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is used to mine the minimum association rules of students course selection in the courses database. And then, the temporary interest sequence pattern (TIPS) technique is used to find out the short?term learning behavior pattern in learning activity sequences.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is algorithm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 definite factor method; sequence pattern
近些年,围绕着大数据可被用于造福教育与学习科学这一共同利益,两个方面的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两个方面就是教育数据挖掘(EDM) 以及学习分析[1]。随着教育数据挖掘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中的各项技术,诸如关联规则挖掘,序列模式挖掘等技术都相继得到了应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同时,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对教育数据进行的数据挖掘而得到的潜在信息或是关联规则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通过这些潜在信息和关联规则,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策略和教学策略,这对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1 学生课程选择的最小关联规则的挖掘
学生的课程选择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接触到的,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学习,所以课程选择显然是一种重要的学生行为[3]。因此,采用确定因素法,从课程数据库中挖掘学生课程可以采用最小关联规则挖掘技术。
1.1 关联规则
(1) 关联规则的挖掘
关联关系可以采用置信度、支持度、期望置信度、作用度四个标量进行表述。通常来说,置信度就是关联规则下准确度的衡量标准,而支持度则体现了重要性标准。支持度越大,说明这个关联规则就更加重要。如果在数据挖掘中,存在关联规则的置信度较高,但是支持度却相对较低,那么这种规则的实际应用效果就很难保障[4]。
(2) 关联规则挖掘的过程
关联规则的挖掘需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就是从现有的数据集合中找到高频项目组,并进行整合;第二个阶段就是通过这些高频项目组构建关联规则。
在第一个阶段中涉及到的高频项目组中的高频内涵指的是其中某一个具体的项目组出现的频率,只有这个项目组在记录中出现的频率达到了某一个水平,那么就叫做高频项目组。而且一个项目组出现的频率实际上就是支持度。比如以包含了物品集合和物品集合的项目为例,通过式(1)就能够获得的项目支持度。
通过式(1)计算出来的支持度如果大于设定的最小支持度,那么{A,B}这个项目组就可以称作高频项目组。比如某个项目组K?满足了这个最小支持度,就说明这个项目组K?是高频项目组,可以使用Large k表示这种高频项目组。然后关联算法就从Large k中进行延伸,从而产生Large k+1,直到找到了所有的高频项目组。
关联规则的第二个阶段自然就是找到关联规则。实际上很多高频项目组就是产生关联规则的摇篮。利用第一个过程中的项目组K?获得关联规则。在设置最小置信度的门槛下,如果每一个关联规则超过了这个置信度,那么这个规则就能够作为有意义的关联规则进行评估和可视化。
1.2 教育数据挖掘中的最小关联规则
教育类数据是挖掘明显的最小关联规则中的一种潜在资源,这些规则对于协助高校的管理者或是高校的教师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时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发现所选的课程中不寻常的关联[5]。进一步而言,它还可以反映在大学的课程问题上频繁和最低规则的结合中可能存在的规则。这一研究的结果可以让学校老师给某一类的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作出指导。事实上,它可以帮助大学政策制定者理解和提高目前的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管理流程水平[6]。
采用确定因素(Definite Factors,DF)法检测学生已选择的大学课程之间的不寻常关系。事实上,确定因素法可以考虑到大学课程之间的频繁和最低的结合因素,用以生成想要的最低管理规则。在生成这些规则之前采用LP?3和LP?增长算法。
1.3 确定因素法
设指的是一系列称为常数值的项目,指的是一系列非负实数称为权重的项目,指的是业务中的数据集,而业务中的是一系列特别的项目,每个业务可以由一个特殊的识别码TID进行识别。
(1) 定义
针对本文中所使用的算法,为了使其易于理解,在这里,先给出一些定义。
定义1 设为一个项目集,该项目集合为项目K?,称为项目集K?。
定义2 该项目集的支持值是即supp(X)被定义为一项包括了业务的项目数据。
定义3 设为一个项目集,和之间的关联规则是在的情况下,其中,和分别表示原因和结果。
定义4 关联规则支持值即supp则定义为包括了业务中的数据。
定义5 关联规则的置信区间,即conf,定义为包含的业务中的数据的一种概率。所以,conf的计算公式如下:
定义6 确定因素是在不同的项目集里,通过一个项目集的频繁程度与基准频率进行对比,开发支持值的公式。项目集的基准频率应假设为统计上是独立的。
确定因素,即DF,且:
(2) 最低关联规则的构造定义
若一个规则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归类为最小相关规则定义(SLAR) 。一是,相关规则的DF必须大于预设的最低DF。最小DF是在0~1之间。二是,相关规则的因果条件必须既不是最低项目也不是频繁项目[7]。每个相关规则DF的计算都应该采用定义6的方法确定。DLAR算法构建的完整过程如下:
1.4 实验结果
用确定因素方法取得实验文本,所有关联规则的权重都会根据这一方法进行分配。在此,学生可以在原始图表中根据固定定位选择8个课程。每个课程的实际定位是根据固定课程进行设置的。在某大学里,共计为某届学生提供822个本科课程。根据这些数据,160名学生选择了342个本科课程,可以归类为47个类型领域。从中抽出了5个课程列在表1中。同时,在实验中还用到了确定因素法中的LP?树和LP?成长算法。
经过实验,共有4 177个相关规则被成功提取出来,如图1所示,学生一共选择了一些(或没有选择) 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大约有32%的学生没有申请计算机科学课程,大约有36%的学生选择了4门计算机课程。如图2所示为采用不同支持范围的相关规则的总数。较高的相关规则数支持值低于1%,而最低值相关规则的支持范围应为2%~3%,进一步分析表明,专注于支持值大于3%的规则。3%的最小支持值相当于在本项目中必须至少出现五次的项目集。表2列举了前十位最小值为3%的相关规则。
表3给出了根据表2的相关规则的意义。由于课程领域的矛盾,第一个规则到第五个规则是比较奇怪的。第六个规则就非常真实,因为在基础要求上两个项目有着相似之处。第六到第十个规则,解释起来则比较难比较复杂,因为这些课程中并无相关的兴趣。据此,可以看到,学生们在选择大学课程的过程中混淆了他们的几种兴趣。总之,在大学选课数据库中现存的相关规则是有例外的。这一信息对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如何引导他们选择更合适的大学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2 挖掘具有临时兴趣的学习行为模式
2.1 识别临时兴趣模式
在这一环节里,使用序列技术展现临时兴趣序列模式(TIPS) 技术并使其与兴趣方法相符,从而辨识出学生行为中最具临时兴趣的部分,然后对其进行视觉化处理[8]。每名学生的一系列不同行为都具有与其相关的序列,TIPS技术主要由四个基础步骤组成:
(1) 通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序列中应用序列模式挖掘法并生成候选模式(频率底线为50%) ;
(2) 通过把每个候选模式映射到它在活动序列中发生的位置,算出其临时覆盖区域;
(3) 使用一种被应用于每种模式的临时覆盖范围中的理论兴趣方法来提供候选模式的排名;
(4) 对于那些排名较高的模式,使用热量地图对其临时覆盖范围做出视觉化处理,从而更轻易地获取其用法趋势和峰值。
为了定义TIPS技术的信息增益应用表现出了两个重要观点:
(1) 当使两种模式的总发生几率相同时,更具时间特异性(即特定时间域内具有更多独特活动)的模式则会具有更高的排名;
(2) 当使两种模式在相临时域内总发生几率相同时,总计频度更高的模式则会具有更高的排名。
2.2 Betty的大脑数据
在“Betty的大脑”这款软件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导任务主要围绕以下7种展开:阅读相关材料获取信息;在因果联系图中添加或移除联系以组织联系,然后把这些信息教授给Betty;询问Betty对基于因果联系图域的看法;让Betty参加由导师制作出的小测验以检验其对于当前图中各种联系的正误理解;让Betty说明她会使用哪种关系来回答小测验中的问题;记下笔记以供日后参考;标注出联系以记录下通过测试与阅读环节决定的正确性。
2.3 实验结果
篇5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已对2009年大流感的毒株做了基因方面的处理,旨在令其“逃脱”免疫系统内中和抗体的控制,有效地使人类对其失去防御能力,无法防止它卷土重来。
世界上大多数人如今已经对2009年大流感病毒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免疫力。这意味着它现在可被视为危险性较低的“季节性流感”。然而,《独立报》认为,河冈教授意欲了解是否有可能使它转变到一种大范围流行前的状态,从而对有关的基因变化做出分析。
上述研究并未公布。然而,河冈博士获准蓄意去除抵抗一种流感病毒毒株的唯一防御屏障,这令知晓这一研究的一些科学家感到惊恐。因为这种流感病毒毒株已经显示出其引发致命性大流行病的能力。该病毒导致的大流行病在出现的第一年就夺去了多达50万人的生命。
河冈教授迄今为止尚未将上述研究的细节公之于众,但他今天承认说,相关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准备提交给一家科学期刊。他说,这一实验意在监测能使其避开免疫系统保护的2009年H1N1病毒毒株的变化,从而改进疫苗的设计。
河冈教授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在实验室适当可控的条件下挑选出免疫逃逸病毒,我们就能找到能使2009年H1N1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的关键性区域。”
他说:“临床分离菌中的病毒已被发现其病毒蛋白质出现了这些相同的变化。这表明,免疫逃逸病毒会在自然界出现,而诸如我们所做的实验室研究与自然界发生的情况具有相关性。”
在对《独立报》做出他的表述前,已知的河冈教授唯一一次公开提及这项研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召开的一次不公开的科学会议上。他谢绝公布有关其讲话的任何详细书面内容或其讲座的幻灯片。
然而,听众中的一些人对他围绕流感病毒最新开展的也是最为大胆的工作深感震惊。这项工作之前,他曾企图再造出1918年流感病毒,早些时候还开展过旨在增强一种高致命性禽流感毒株可传播性的科研项目。
。
在现场听过河冈教授讲话的一位科学家说:“他选取了2009年大流行性流感病毒,离析出没有被人类抗体中和的毒株。他多次重复了这一过程,直到他得到一种真正非同寻常的病毒为止。”
他说:“他使我确定无疑地认为他已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选用一种已为人类所知的,对人类有传染性的流感病毒,然后对其加以处理,以致该病毒一旦从其实验室里泄漏,就定会让全球人口处于毫无防御能力的状态。”
他补充说:“从根本上讲,河冈已经得到了一种已知具有大范围流行性的毒株,而这种毒株现在对疫苗接种有抵抗力。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危险的,但这次的举动甚至更为疯狂。这次可与病毒有关。”
这项研究工作是在威斯康星大学斥资1200万美元(合750万英镑)在麦迪逊修建的流感病毒研究所进行的。该研究所是为了给河冈教授的实验室提供处所而专门建造的。这个实验室属于三级农业生物安全性类别,比为诸如埃博拉病毒等最具危险性的病原体而设置的最高安全级别低一级。
然而,上述研究是在较低的二级生物安全,性环境中完成的。威斯康星大学已经一再表示,(病毒)从实验室意外泄漏的风险不大或不存在。不过,位于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内一个拥有较高的三级生物安全性等级的类似美国政府实验室最近却因至少有75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意外遭受炭疽杆菌感染而遭到批评。
河冈教授的工作已经获得威斯康星州公共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批准,但该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并没有被告知这项始于2009年、有关大范围流行的H1N1病毒的抗体研究的细节。他们已对河冈教授有关流感病毒的总体研究的方向、监督措施和安全性表示了担忧。
由17人组成的生物安全委员会中持异议的成员汤姆・杰弗里斯教授说:“我已经在委员会里见过河冈教授,也已听过他的研究内容陈述。说实在的,这项研究并不让人放心。”杰弗里斯说,他没有被告知河冈所做的有关大范围流行的H1N1病毒的工作,而且对他的其他有关流感病毒的研究工作持保留意见。
杰弗里斯教授说:“实验研究报告中出现的内容是关于他实际所做工作的非常简短的提纲或摘要……报告有部分内容让我感到不安。”
他说:“我提出了反对意见,是这个委员会里明显的少数派。此项工作涉及提高毒株的传播性,而我们已知这种毒株极具毒性,对此我感到非常担忧。”
当被问及尚未公开的有关有意设计的为逃避人类免疫系统控制而具有大范围流行性的流感毒株的研究作何感想时,杰弗里斯教授说,“那将会是个问题。”
丽贝卡・莫里茨负责监督威斯康星州开展的有关诸如流感病毒等“受管制病原”的研究工作。她说,河冈教授关于2009年H1N1病毒的工作是在研究会导致现有疫苗失效的这一病毒的变化。
莫里茨女士说:“话虽如此,这项工作不是要去创造一种具有大范围流行可能性的新型流感毒株,而是要模拟这种病毒为摆脱我们的抵抗力而在我们体内普遍面对的免疫压力。”
她说:“这项工作用来找到潜在的具有传播性的毒株,从而指导挑选用于制造下一代疫苗的毒株的过程……委员会认为相关生物安全性控制程序适于进行这项研究。我对这些实验的生物安全性并不担心。”
河冈教授说,他已把自己的H1N1病毒研究的初步结果提交给世界卫生组织。这些结果“得到了认可”。
篇6
【关键词】 行为科学 管理 大学生
行为科学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 20世纪30年代,伊尔顿・梅奥及其合作者通过霍桑试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定为行为科学。通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探讨和对大学生管理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动力,使他们真正名副其实,成为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一、行为科学理论基本概况
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了。行学科学理论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值得说明的是,行为科学不是某学科、某部门的理论,而是一种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行为科学是在一系列试验并经过缜密的逻辑推论后才得以真正确立并被人们所接受和运用的。伊尔顿・梅奥(1880-1949年)及其合作者,于1923-1926年和1927-1932年两次在霍桑的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揭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行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深入研究了人的行为动机后,发表了著作《人的动机理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并指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激发人的内在诱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满足人的上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行为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行为科学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霍桑试验”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
(1)人是社会人,为了使人们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就要从各方面除去人们的不满意感觉,从社会、心理诸方面来激励人;(2)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由情感等因素联结起来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3)领导要学会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2.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是以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得出的,同样也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基本对象。运用“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树立并认真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无论是确定学生工作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制定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是改革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都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怀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机。
(2)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功能。按照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划分标准,团委、学生会属正式组织,通过参加这些组织策划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团员和学生青年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深层的教育和锻炼,相当多的学生干部、团干部参与组织、策划,其综合素质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正式组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也拓展了学生工作的空间和领域,更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3)重视加强对学生社团、协会等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在大学里,基于共同的爱好、相似的情感等原因而形成了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科学协会等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工作者,对这些非正式组织,一方面要承认它们的存在,让有不同爱好、不同情感的学生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它们的引导,强化规范,从而防止或减少非正式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
(4)利用学生情感因素而结盟的群体。人是一个感情动物,长期的相处会把一些有某一种共同爱好、志趣、说话投机的人结在一起,无形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形成一支学习研究的团队;同时宿舍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情感因素而形成了一种场所,因此加强宿舍文化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
(5)从社会学、心理学加强“三难学生”的管理。对生活难、经济难、学习难等“三难学生”,应深入他们,真城与他们交心,发掘其优点和特长,及时鼓劲和引导,让他们找回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第一层次:生理需要。这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这就是最低层次的需要;(2)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是免受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3)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需要;(4)第四层次: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5)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级别的需要,是指一个人渴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发挥出他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显示,人的行为来自于动机,动机来自于心理需要,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要求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教育、管理、服务好学生。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最为重要。
(2)关心学生生活,营造平安校园,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应从满足学生心灵安全需要和人身财产安全需要两方面入手。
(3)开展校园文化,加强社团功能,提升校园底韵。首先,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就会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满足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需求。其次,学生也常因情感纠葛、人际关系等引起心理波澜,故高校应认真务实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心里档案,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第三,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力开展演讲、书面、文艺、体育、专业技能大比拼,为学生培养爱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提高学生业余文化技能,使他们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他们社会交往和个人归属的需要。
(4)倡导欣赏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塑造完美人格,满足学生受人尊重的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细微处做起。
(5)改进激励机制,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群体和个人的结合点上。其次,在课堂及实验当中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在课外的社团当中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展现自我才艺的舞台。第三,学校应定期邀请政界、商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的自我实现者为广大学生举办成长-成人-成才系列报告会,激发更多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欲望,(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51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大学人生目标和规划,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进步,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神经科学;脑研究;科技革命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末30年内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人们对其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从不同层次阐明神经系统如何控制机体的各种行为,包括从分子、细胞、网络、神经回路和全脑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阐明脑的基本工作原理,这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基本目标,在此研究层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神经系统疾患的病因、机制,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脑疾病的重要性逐步上升,特别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由于精神紧张、焦虑、应激而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和身心疾病日益增多;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颅脑和脊柱外伤不断增加;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退变性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逐渐加重等。因此,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刻不容缓。与此同时还有必要进一步开发人脑的潜力,增强智能,模拟脑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新型的智能电脑。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脑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而归根结底,神经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与科技革命的形成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1 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
脑科学的近展始于一百多年前。高尔基、卡哈尔等人发明的神经元染色技术,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神经元是大脑工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一历史性的研究工作使高尔基和卡哈尔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奖,并由此开创了现代脑科学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霍奇金(Alan Hodgkin)等应用神经元单电极记录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电生理学研究工作,发现了神经动作电位。由于这一发现在脑科学研究上的划时代意义,霍奇金等科学家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奖。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的崛起,神经科学家们正努力把对神经活动机制的研究迅速推向细胞和分子水平,从而促使神经科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染色技术在单个神经元上把功能和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大大地推动了对神经元之间联系模式的了解。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应用,又有可能把神经元的功能与其神经递质的分析融为一体。组织培养、细胞培养,以及组织薄片方法,使人们能把复杂的神经元回路还原成简单的单元进行分析。新的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重组DNA技术等)使我们对神经信号发生、传递的基本单元――离子通道的结构、功能特性及运转方式的认识完全改观。对突触部位所发生的细胞和分子事件,如神经递质的合成、维持、释放及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神经元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有长足的进展。在脑的高级功能方面,研究也已深人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虽然脑科学的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其研究主要在离体脑片及神经细胞培养下进行,不能直接对清醒动物大脑的认知功能,如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进行多层次、整合性的研究。而近10余年来,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成果,逐渐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为在无创伤条件下分析神经系统内的化学变化及其神经活动或行为的相关性,提供了重要手段;其它一些脑的成像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核磁共振谱术(MRS)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术(SPECT)等技术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脑功能提供了关键技术,也使得在正常状态下整体研究脑的高级功能活动成为可能。高级脑功能的研究如感觉信息加工、学习与记忆的机理、语言文字的理解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 脑科学与智能革命
脑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阐明脑神经回路的组织结构和神经信息的处理机制,进而阐明脑的工作原理。脑和感官对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方面研究的突破必将推动信息科学和技术的进展,从而导致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人脑是由上千亿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无比复杂的超巨系统,可能存在完全不同于现有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未来的脑科学将加强与行为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联系。脑科学与信息科学及技术的结合将引起脑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智能革命。在当代的高新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是两大主力。神经网络计算机集中了脑科学的精粹,并且还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杂交生成的宠儿。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在生物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正在崛起。认知科学对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研究将大大增强人类智能,认知科学的出现表明在人脑高级功能活动(精神现象)研究方面已不再停留在内省和思辨上,而是开始建立严格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开始进入精神世界,这对于人类思维发展的影响将是无比深远的。行为科学是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学科群,人脑细胞如何指导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富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今后几十年内,行为科学将可能在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人的智力、性格和行为模式的遗传基础,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无疑促进人的学习能力的开发。另一方面,人――机关系、计算机和机器人人行为的研究也将取得重大进展。行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也将更为密切,一方面将人的特性“物化”,创造更高水平的“智能机器人”,另一方面使人更加适应高技术社会的要求,使人――机关系更为统一,这对于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神经科学展望
神经科学已经走过了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走向成熟,“脑的十年”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经科学的发展是如此之快,可以预料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深入,脑科学还将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3.1 不断揭示新的神经调制方式
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过程,包括神经信号的发生、转导、传导、及突触传递等。在离子通道方面,将会发现更多的新通道或通道的亚型,确定更多通道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内含子与外显子的界线,从而推出通道类型间的自然进化关系,形成通道的分类模式,并揭示通道类型间的家族关系。对于神经递质存贮、保持、释放、调节过程目前已经有了一幅概图,其中的一些精细过程将得以清楚地阐明。由于在脑中所有的信息处理均涉及突触,神经递质受体的分子特性、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无疑将在脑科学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对由G蛋白偶合的第二信使级联反应所介导的信号转导方式及其在脑功能中的作用的研究会有重要的拓展。
人们将不断揭示新的神经调制方式,对神经系统控制其自身特性方式的多样性形成更完整的认识。这些研究所具有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充分、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取得平衡,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这种平衡正是保障脑和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一旦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失衡所造成的影响有更细致的分析,人们就有可能采用新的方式来补充缺少的递质或者减少、阻遏多余的递质所产生的效应,从而恢复脑和机体中固有的平衡。重建这种平衡可能为癫痫、帕金森氏病、舞蹈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对神经递质受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人们已能克隆受体基因并决定其分子结构,这就从原理上为设计良好的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3.2 中枢神经的再生继续成为热点
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细胞运动和诱导信号的相互作用。应用低等动物简单神经系统对这种相互作用的细致分析,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细胞间信号传导、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的研究将继续成为研究的重点。对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整合各种分子信号形成突触和组成回路的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将有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被鉴定,相应的受体被发现,它们在发育中和成年脑中的作用将逐渐被阐明。这些研究的进展将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发育过程中遗传突变的表达如何引起神经系统的缺损。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为何不能再生目前还只有粗浅的了解,因此还只能局限于进行实验性尝试,去克服妨碍其再生的因子。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会大大加深,这将为利用脑内移植或其他方法成功地促进中枢神经的再生奠定基础,许多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可望得以缓解或治愈。
3.3 基因研究步伐大大加快
在应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遗传性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若干影响脑正常发育或产生进行性脑变性的缺损基因已经被定位或鉴定。迄今为止,所考察过的基因还不过是组成人类基因组(约为4万个基因)中的百分之几,随着基因组研究的进展,这方面进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同时,运用基因定位技术,有可能追踪DNA的某种标志,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基因,并利用这种标志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现遗传性疾病。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将能预测大部分的遗传性疾病的未来表达或确定缺损基因的定位,产前诊断和遗传筛选程序将大大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鉴定缺损基因之后,将对这些基因如何引起病症的机制进行探索。只有当对致病机制有深入了解之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发展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防止或阻遏病理性变化。
对于神经性和通讯性(言语和听觉性)疾患所发生的神经系统变性,将能更早地做出精确的诊断。新的外科技术和神经性修复术(助听器、助视器、人工肢体等)的发展将进一步减轻神经系统疾患的严重后果。对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将发展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神经营养性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对这些因子的研究,加上遗传工程的方法,并与脑移植结合起来,最终导致产生新的治疗方法,修复因事故、中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脑损伤。目前,迅速发展的基因疗法可能使某些神经性疾患完全被治愈。
3.4 脑的高级功能研究将产生重大突破
对于脑的高级功能,诸如感知、运动控制、学习记忆、情绪、语言、意识等的认识,可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来几十年,人们将创立一系列新方法,包括若干原理上全新的方法,把离子通道、突触、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等概念与脑的高级功能沟通起来。现有的脑成象技术的时间、空间分辨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新的无创伤检测脑活动的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起来,在清醒动物上,多电极同时记录不同脑区神经元的技术将出现突破,从而更紧密的把神经元群体活动和高级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揭示脑执行各种高级功能的算法。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实验资料及基于数学和物理上的分析的脑高级功能的模型,有可能在脑科学中产生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寿天德.神经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科.神经生物学纲要[M].科学出版社,2001.
[3]钱卓,胡应和.二十一世纪脑科学的前沿:脑功能基因组学[J].科学文化评论,2004(4).
[4]李光,方路平,顾凡及,童勤业.脑科学研究渐成热点[J].国际学术动态,2008(1).
[5]韩力群.仿脑智能系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篇8
百年以来,管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经济人”的科学管理阶段,以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社会人”的行为科学阶段,以及以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等人为代表的把员工视为“知识人”的知识经济阶段。
泰勒首次将管理视为一门科学。他指出,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并且主张把计划职能从工人的工作内容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的计划部门去做,从事计划职能的人员被称为管理者,负责执行计划职能的人被称为劳动者。泰勒的理论在当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首先,泰勒的思想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内容也比较窄,基本没有涉及组织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此外,虽然泰勒的理论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合理化,但把雇员和业务都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法国的亨利 · 法约尔(Henry Fayol)、德国的马克斯 · 韦伯(Max Weber)等人对泰勒的管理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们聚焦于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以及管理者职责分工的合理化,奠定了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
进入20世纪中叶,管理学向多样化发展,管理学派林立,其中最重要的是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作是活的机器、经济人,而行为科学学派则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影响员工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员工的工作情绪。通过行为科学研究,管理学家掌握了员工行为的规律,找出了对待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效率的新途径。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级,并认为,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而且只有排在前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也才会显现出激励作用。
无疑,泰勒制和马斯洛的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仍有巨大的挖掘和应用价值。但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管理思想也进入了知识管理阶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彼得 · 德鲁克就已经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在知识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资源是知识,知识工作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一位管理者。进入80年代,德鲁克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系统论述了隐性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他认为知识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就是让知识管理不仅仅对客观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而且要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野中郁次郎构建了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以及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篇9
数学奖
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棒棒糖广告吗?小男孩向森林中的动物们请教一个问题:“棒棒糖需要舔多少口才能被完全吃掉?”动物们谁也无法给出答案。如今,已有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通过研究得知,棒棒糖需要舔1000次才能被完全吃掉。这个研究团队在研究溶解过程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顺便”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把棒棒糖放到一根被水流冲刷的管道中,通过延时摄影拍下棒棒糖的溶解过程:不管棒棒糖原来是什么形状,水流速度是多少,其在即将完全溶解时几乎都是月牙形的。而直径1厘米左右的棒棒糖,大约要舔1000次才能被吃掉。
物理学奖
一只蚊子在雨中飞行,雨滴砸在蚊子身上,为什么蚊子不会被砸死?这个问题看似无聊至极,但在科学工作者眼里,这可是个严肃的科学话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胡立德教授凭借此项研究,摘得了本届颁奖典礼中的“物理学奖”。小雨霏霏,对文人来说,是诗意和浪漫的;而对体积微小的蚊子来说,雨中漫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因为一滴雨珠的重量可以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这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当庞大而可怕的雨滴从天而降时,蚊子依然能够嗡嗡作响而毫发无损,这又是为什么呢?
胡立德教授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仔细观察了蚊子被雨滴击中时瞬间的行为,终于发现了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的秘密,那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四两拨千斤的飞行技巧。蚊子拥有强壮的外骨骼,在飞行中会顺势跟雨滴一起落下,因此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不会被比其重50倍的水滴砸死。研究小组拍摄的高速视频显示,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抵挡雨滴,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雨滴的趋势落下。当雨滴击中蚊子翅膀或腿部时,蚊子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高达50度的高难度“侧身翻滚”动作让雨滴从身侧滑落。而当雨滴直接击中蚊子身体时,蚊子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以确保自己不会因为雨滴而丧命。
化学奖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王立铭教授研究的课题也很奇怪,他因为得出“章鱼胺决定饥饿”这个结论而摘得本届科学菠萝奖的化学奖。他把果蝇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果蝇感到饥饿时想进食与四处寻找食物时使用的是两套不同的神经机制。于是,研究团队消除了果蝇的一种基因,使它无法再合成章鱼胺。当果蝇无法合成章鱼胺时,它就不会主动外出觅食,而是在原地静静等待食物送上门,直到饿死。这引发了人们的联想,是不是以后减肥药有了新的方向?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人类和果蝇控制饮食的机制并不一样。
发明奖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约瑟夫・王教授研究的课题是发电的文身贴。现代社会中,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那就是智能手机的电量问题。约瑟夫・王的团队发明了一种可发电的文身贴,这种发电文身贴的发电材料是汗液中的乳酸。在不考虑身体极限的前提下,让一个成年人快速踩蹬6个小时的自行车,可以使手机续航时间延长足足1秒。
心理学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蔡华俭,一直在研究名字偏好与幸福感的关系。蔡华俭研究组选取了304对双胞胎,并对他们是否感到喜欢自己的名字和是否幸福等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与别人是否喜欢他的名字无关,但与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有关,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共同基因的影响。
总之,菠萝科学奖奖励的都是“好笑而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目的是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这些科学研究成果,看似搞笑,却是建立在复杂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在幽默的外表下有着严肃的科普内核。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认为,科学奖应当以不同的方式去鼓励科研人员,既需要诺贝尔奖这样严肃、正式的奖项,又需要搞笑诺贝尔奖这样有趣、另类的奖项。
篇10
然而,二十余年过去了,软科学到底是什么?其研究对象又有哪些?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一个学科的起步阶段来讲,我们可以先研究,再界定。可是当一领域已经形成了由研究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范式”,这是学科继续发展、规范化研究行为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软科学”的“范式”的形成期,有必要来进行对软科学的历史流变与当今所界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以期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何谓软科学
1.软科学:支持社会发展的决策技术与方法
1971年5月,日本在科学技术厅举办的“软科学讨论会”上提出:“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简言之,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社会科学技术,它以阐明政策课题为目的,它的研究对象则是人和社会。
这种观点得到了国内一些著名学者的认同和发展。他们认为:“软科学不仅是科学,还包括许多技术性工作,实际是软科学技术,软科学又是社会科学的应用,所以也可以成为社会技术。这就是软科学的性质。”“软科学研究是以人与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为对象的,以解决政策和决策问题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软科学:设备效用最大发挥的科学
随后,日本学术界对软科学的定义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即软科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阐明政策课题”,而是要“谋求开发出为探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及决策科学化的理论、方法和技巧”。1984年,日本将软科学更名为“软系统科学技术”。1991年,他们对软科学技术作出了理论性和实用性两种概念规定,随后定义为:“软科学技术是保证和促进各种机械设备、生产设施和科研设备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更有效地运用的科学”。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仍在使用这样一个定义。
但是,这种将软科学由复杂的,具有非线性系统特征的社会领域逐步限制在纯粹的线性的设备领域观点并没有引起国内学者们的认同。因此,本文在这里只是将它列举出来,并不在以下的论述中讨论。
3.软科学: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软科学知识辞典》(王培智主编)对“软科学”的定义如下:“软科学是凭籍知识密集的优势,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和系统工程等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研究由科学、经济、社会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现象,探讨其规律及事物间的联系、协调和发展问题,并以其独特的智能产品――软成果为社会决策系统提供咨询服务的新兴学科。”成思危则更明确地提出软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在“软科学与改革”中指出:“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包括其组织、计划、控制、指挥、协调、交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种类型及各个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夏禹龙、李万泰等也都持相似的意见,只不过在研究方法等具体问题上,与成思危有所不同罢了。
4.软科学:是一组支持决策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群
冯之浚在其主编的《软科学纲要》中提出:“软科学本身尚不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化的专门学科,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学科群。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其中又需要人来控制的社会系统,宗旨和功能就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智力支持系统。”
赵红州和张俊心也都有类似看法。他们认为:软科学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和汇流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像科学学、领导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等等。它们大都是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局部的交叉、不同层次的交叉或不同方法的交叉所形成的新型学科群体;软科学是对“人――事――物”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解决和促进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为目的的一类综合性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总称。
二、述评软科学
1.三大分歧:软科学对自身的研究正处在探索期
上述观点的学术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把软科学分别定位在技术、学科、学科群三个不同的层面。按照一般的理解,作为“技术”的软科学,必须有成熟的科学原理为支撑;作为“学科”的软科学,必须有公认的学科体系;作为“学科群”的软科学,必须将所“采集”各学科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显然,在上述各种学术观点与操作实践中,各自都没有达到这种一般的理解与应用。这说明,软科学它本身的“软”的属性,无法像“硬”科学那样,有一个“公允”的标准。同时也说明:软科学对自身的研究正处在探索期。
三者相比来讲,倒是将软科学作为是一组支持决策系统、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群的观点更符合我国当前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当前的薄弱环节在于“集成”度不高,难以产生让人可“触摸”的社会效益,这也正是当前软科学研究在省、市级科技立项中得到“轻视”的重大原因。
2.三大相同:软科学的“范式”正在形成
然而,尽管有三大差异,可是在对软科学的论述上,却又有令人欣慰的一致:第一,都认为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社会――物”所组成的复杂巨系统;第二,都认为要采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原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第三,都认为这是服务于政策设计和科学决策的。这说明: 软科学的“范式”正在形成。
一般来讲,范式的形成有三大条件:第一,有相同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第二,有确定的研究对象;第三,已形成了具有相同信念“科学共同体”。从当前的研究实践上看来,相同的研究方法,即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已成共识;研究对象已经集中在政策与决策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支撑,以其研究人员为中坚力量的研究者团队。所欠缺的是,评价标准仍处在“主观性”阶段,因评价者的价值尺度不同而不同,弹性有余而刚性不足。
三、软科学如何“硬”起来
我们不必要求软科学像自然科学那样“硬”起来,也不能容忍软科学像社会科学那样一直“软”下去。根据上面的分析,要使软科学成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就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1.规范其定义
我们认为,软科学的界定应考虑它的内在规定性、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和语言表述的简洁性。它的内在规定性是穿过了现有学科的边界,生长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的科目“集合”的“交集”中。因此,它属于高度综合的新兴学科群,而不是一个学科。因此,我们给出一个尝试性的定义:“软科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来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选择和服务决策的综合性学科群。”
按照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定义=种差+属”,则该定义的属概念是“学科群”,种差其一是“综合性”;其二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选择和服务决策”;其三是“数学的方法”。这三个“种差”的结合,使软科学区别于其他任何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认为该定义成立。
- 上一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 下一篇:企业创新体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