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文化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河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旅游立省;大格局;交通
一、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
河南的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均比较丰富。从地理上看,它位于我国中部偏东,北纬31°23′~36°22′之间。从南向北,由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渡,气候、环境、植被、风土人情均呈现较明显地域差异。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山呈半环形环绕在西部南部省境,山地风景也因为南北过渡的地理特征而丰富多彩。河南东部为辽阔无垠的平原,南部有南阳盆地,黄河从中部穿流而过,足不出省就可以尽享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商周以来,中原代表了先进经济、文化和礼仪,而河南就位于中原之中,重要的地理位置使河南历来是“逐鹿”必争之地,安定时代十分繁华与发达,战乱时代又是灾难特别深重之处,因而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河南地下文物存量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存量全国第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足不出省就可以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立省,成效显著
2009年6月,河南省提出了“旅游立省”的经济发展战略,配合“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形象定位,收效立竿见影,当年十一小长假,旅游产生“井喷”效应,小长假收入位列全国前三,首次超过了旅游强省江苏和浙江。如今,郑州-汴梁-洛阳一线由于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已经发展为国际闻名旅游线路。此外太行、桐柏、伏牛等山区自然景观日益成为旅游热点,安阳殷墟和文字博物馆等历史人文景观也在逐渐升温。目前,河南的5A景区8个,数量全国居前列,分别是: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焦作(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风景区、安阳殷墟景区、洛阳嵩县白云山景区、开封清明上河园、平顶山鲁山县(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洛阳栾川县(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旅游立省”的战略初见成效,游客人数从2005年的1.10505亿人增加到2012年3.63亿人,海外游客从2005年60.05万人增至2012年的190.77万人,优秀旅游城市达到27个,国际知名度逐渐提高,更多城市逐渐拥有了比较高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旅游总收入是衡量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周边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相比,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确定以来,旅游总收入超越周边五省,但是和旅游强省浙江、江苏、山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苏、浙江、山东地处沿海,国际交通便利,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应人口流动性大,预计河南省在短期内无法与之持平,但是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原城市集群打开地域限制,协调行动,加快产能转型升级,可以缩小旅游总收入的差距。
“旅游立省”的战略中,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政府在协调联动、招商引资、品牌营销、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2010年开始实施的“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筛选了128个有特色、有名气的村庄参加,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在政府的政府指导和监管下,避免了旅游投资的盲目、资源破坏和重利轻义的行为,使旅游业持续保持好态势,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健康、规范发展。2010年全国旅游收入排行榜中,河南位列第八,2011年位列第七。政府主导的“旅游立省”战略,使河南进入一个有计划、监管严、协调好的旅游发展氛围中。
二、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前景
(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夏、商、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和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数千年来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中国古都中河南占其四,文物居全国首位,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文化旅游资源如故都、古城、古村落、古坟陵、古寺庙、祠堂、名人故居、楚汉三国文化、儒、道、法、墨文化、佛学、理学、易经玄学、汉字文化、根亲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
历史文化久远厚重,是河南旅游的优势,前景乐观。很多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一知半解,因而河南历史文化旅游有很大潜在市场。主要有三种人群:1、知识型人,随着国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产生更多知识型人,他们对于古文化有更好理解能力与了解欲望;2、未成年人,他们的历史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父母希望子女深刻了解古代历史知识,传承古代优秀文化。3、旅游点附近的市民,他们不愿意出远门,而这样的景点往往可以陶冶情操,提供别致的休闲情趣。
不过目前历史文化资源都挖掘得还不够出色,导游自身历史文化素质一般,无法承担起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重任,旅游带有“纪念意义”,一般不会故境重游。当下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力,以中华民族根文化为主线,大力开发河南的寻根敬祖、武术探秘、宗教朝圣等专项旅游,突出名城、名寺、名人的特色。使旅游变成智慧之旅、教育之旅。需要做的:一是要深入挖掘历史化资源本身,形成旅游特色。二是要培养专业研究型导游,在历史知识上有能力与游客互动,接受游客提问;能做纵向精深的剖析与横向比较,讲解深入浅出,注重旅游的教育意义。不仅满足游客历史知识层面的需要,而且传播中华优秀孝、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文化,收益将一箭多雕。
(二)省内游将成为更多河南人的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则会发生旅游需求,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闲暇时间增加、消费观念转变,人们会普遍产生旅游动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之一。选择省内游的优势如下:1、河南为“河南人游河南”出台了很多吸引游客政策,比如一定范围的减免票,办理旅游年卡等,确实吸引了很多河南人。2、长途游中,“旅”长而累,“游”短而快,走马观花居多,很多人厌烦了如此旅游。相反河南人游河南则会“旅”短“游”长,旅游的舒适性将吸引更多河南人。3、很多老年人也加入了旅游热潮,他们的特点是身体不再强壮,受不了长途颠簸,短途旅游是最好的选择。4、随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建立,中原城市群之间、与省外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游悄然兴起,轻松愉快的短途游更容易彼此建立信任关系。5、短途游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手段之一,人们乐于在旅游中创造共同经历,相互沟通,增进感情。“十二五”期间预计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需求将迈入大众消费阶段,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这种趋势将有力推动河南旅游产业发展。
(三)通衢要道,推动大旅游格局形成
河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还是亚欧大陆桥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国家铁路线通过河南的有京广、京九、焦枝、焦新、新荷铁路、侯月、孟宝、新密、陇海、宁西、漯阜、汤台,商南、衡潢、新商等。省会郑州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既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又是郑西高铁和石武高铁的交汇处,是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亚欧大陆桥最大的客货转运站,还是辐射省内主要城市的8条城际铁路的中轴。便利的铁路交通使河南在经济上起着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河南境内目前有五大民航机场,郑州成为全国第航空枢纽,通航国内外67个城市地区。河南公路交通网络同样发达,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等9条国家高速公路及20余条区域地方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9条国道纵贯河南,郑州、洛阳、商丘等城市均建有环城高速。截至2011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4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稠密、高速的交通网给河南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使中原城市群之间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之间实现无障碍对接。郑州与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形成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高速公路网络使郑州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郑州为中心,郑洛、郑焦、郑开、郑平、郑新、郑济、郑-新-焦-济-洛-平、郑-新郑机场-许-漯8条省内高铁网络,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郑州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郑州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河南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无障碍对接的交通,也会促使游客构成发生变化,深层游和文化游将悄然兴起,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修身旅游、知识旅游、古遗迹旅游、寻根旅游,度假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现代化农耕旅游等都将增添很多机会。
河南省将在以后几年,重点发展“一区两带、四个板块”。一区”指的是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整合而成。“两带”指的是黄河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四大板块”指的是文化旅游体验、都市观光休闲、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一区两带、四个板块”覆盖河南全境,突出了河南的旅游特色,构成一个大旅游格局,而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无疑是推动大旅游格局形成的最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龚绍方.《关于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2008,(5).
篇2
[关键词]文化发展;博物馆;藏以致用;特色文物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91-03
一、想公众之文化所需,做文博人要做之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专门的方向,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大做好做强,做自己行业的专家,为其他不在这个行业的人提品和服务,这就是尽到了企业的职责,企业也才可能从这种尽职中得到最大及足够的收获。”这是一位企业家的工作理念和成功后的心声,他的思想和做法与所有谋事业并为社会做贡献之士如出一辙。甘肃省博物馆自2006年12月新馆对外开放5年来,接待社会公众200多万人次,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青睐。这里最为贴切、最为真实、最具特色、最具历史震撼的是陈列于此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精品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三大特色精品陈列与2010年举办的“庄严妙像――佛教艺术展”。这些气势恢弘又独具地方特色的陈列展览,犹如陇原大地上绽放出的绚丽的文博艺术奇葩,为世人展示了其底蕴深厚的文化风采。广大公众踊跃走进博物馆,关注博物馆。更重要的是,甘肃省博物馆在藏品陈列、展览设计等文化内容和形式上,契合大众的认知感受、知识需求、欣赏情趣和审美心理,服务手段与方式更加人性化、情感化,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公众亲近和喜爱,具有西部历史文化特色的陈列展览,更使中外观众为之震撼。文博人就是要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和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研究好、展示传播好,为社会服务好,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尽到文博人的职责。在此,值得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是,在2007年、2010年,甘肃省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与“甘肃佛教艺术展”分别荣获了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一国家博物馆界最高奖项。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全国属文物大省,在西部文博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拥有着丰富的文物宝藏。甘肃省博物馆充分发挥人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从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出发,继三大特色精品陈列之后,不断呈现给社会公众的还有“甘肃佛教艺术展”、“甘肃60年考古新发现精品展”、“野生动物――人类的文化遗产展”、“甘肃历代名人书画展”、“秦陇一脉――先秦文物展”等,更有为庆祝建党90周年举办的“红色甘肃――走向1949”大型革命史陈列。这些展览,无论从地域特色、陈列理念、展览内容、艺术风格、观众欣赏水平上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知识需求,全面展示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灿烂与文明,把文物、化石、动植物标本这些静止不语且不可再生的藏品文物,通过先进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展陈方式,让其充分地显现出自身固有的历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美好的艺术观赏性。
甘肃省博物馆在努力打造中国西部国家级特色博物馆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做好自身重点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等融入到社会文化发展、国民教育、社会文明进步与公民的文化生活中;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精神,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走向大众;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为大众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内涵丰富、知识性广、趣味性强、易于动手动脑、易于交流互动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藏品文物的历史文化作用,彰显文物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与科技含量。
二、藏品极具地域特色,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各类丰富的文物藏品35万件之多。绚丽多姿的甘肃彩陶是人类史前文化的一朵奇葩,发展脉络独具特色且又自成体系。甘肃是中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权威的彩陶研究专家说:“世界彩陶在中国,中国彩陶在甘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她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在距今8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远古先民,就早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
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彩陶文化,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它开启了人类远古彩陶文化的灿烂与文明。距今5000年前的马家窑彩陶,不仅代表着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甘肃彩陶文化从距今8000年前的农耕文明至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部草原游牧民族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下共延续了5000多年,造就了中国彩陶文化的巅峰。
甘肃彩陶制作复杂,器型多变,图案繁缛,色彩艳丽,纹饰丰富多彩。从文化类型上看,甘肃仰韶文化有半坡、庙底沟、石岭下三种类型;精美绝伦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之后有齐家文化、辛店、寺洼、沙井等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甘肃丰富的彩陶文化是我国先民在大自然中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从器型到图案装饰及色彩的运用,都堪称是人类手工制作与雕塑、绘画、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因此,甘肃史前彩陶系列文化,被世人赞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丝绸之路文化是甘肃众多历史考古文化中最突出和最有特色、历史性最强的部分。甘肃地处黄河流域与西部中亚的结合部,古代是通向西方的门户。是东部面向大海的平原丘陵地区和西部面向内陆的高原戈壁地区的交界处,又是东南地区农业文化和西北地区牧业文化的交叉地带,从历史上,甘肃就成为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丝绸之路上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甘肃一带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丝绸之路纵贯甘肃全境达1700多公里,文化古迹遍及全省。大量史料表明,甘肃远古文化,青铜文化,周、秦、汉塞等古文化的发生地区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十分一致,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汉、晋、隋、唐是丝绸之路最为昌盛的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最辉煌繁盛的时期。特别是甘肃河西走廊早在2000多年前,随着丝绸之路的拓展延伸而声名远播,影响欧亚。
在新石器时代,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互动早已在民间进行。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陈列的有中亚的权杖头、金银鼻饰环、青铜弯刀,西域的精美玉石,东南海域的贝壳蚌类,以及北方各游牧民族内容丰富的青铜牌饰――鹰头铜杖首器、连珠纹铜带饰与犬纹铜牌饰、镶嵌绿松石金耳环、虎噬羊、五龙斗虎、青铜麋鹿等众多民族文物,均与鄂尔多斯及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器物极为相同。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真实地反映出早期欧亚大陆上古代各民族东西方文化的交往融合。
汉代,张骞通西域,打通了官方东西方文化交往的通道,开启了日益繁荣的商贸往来,特别是中国养蚕缫丝的技术与绚丽多姿的丝织品经西域、中亚、西亚传入欧洲,运往地中海沿岸。汉武帝时期,为了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以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着来往商队的安全。
弩机,一种射程远、杀伤力强的机械化弓箭。转射,方形木质地,木窗中间镶嵌一开槽的圆柱轴可左右转动,是安装在城墙上的多功能作战工具,集t望、射击、保护于一体。塞上烽火品约册,用17枚松木简书写编制成的汉简册。内容是依据汉律“品”和“约”的法律种类,规定了在军事作战中,根据不同情况应该使用的各类警示信号。ば牛长方形红色绢质地,上面墨书“张掖都蔚ば拧保是悬挂于戟或戈上的旌幡,用来作为高级官吏出行、通关的凭证和急件标志。铜奔马,青铜铸造,奔马体魄雄健,飞奔疾驰,三足腾空,右后足奔踏于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背上,神速的飞掠使得燕子惊愕回首。艺术工匠们将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体,定格在飞燕与奔马空中交汇的这一瞬间,让无与伦比的艺术造型将历史、科学、力学、美学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堪称为国之瑰宝。铜奔马在1983年被命名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69年被发掘出土后,便身负文化大使之重任遨游世界,奔马以它特有的历史功绩,被誉为人类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汉代“四郡”之一的武威重镇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西汉“绢地刺绣人物图”,又称为“屯戍人物图”,高7.2厘米,宽度与高度相近,基本属于正方形,绣件边缘不规则。在橘红色绢底上用赭石、豆绿、黑色、土黄等色丝线,以较粗放的针法,分层次刺绣出营帐、悬梯、兵器戈、戟、盾,还有用树枝木棒搭成的营帐大门。整个画面中最突出两个人物绣,左边人物头戴尖顶“帻”(一种包裹头发的头巾),身穿紧身收腰长袍,身份应该为士兵。右边人物站立着,身体魁梧壮实,身穿汉式宽袍长袖衫,应该是长官在给属下布置什么。这幅刺绣是西汉(距今2000多年)武威磨嘴子汉墓丝织绣品中的精品。刺绣画面简洁写实,层次清楚地表现了汉代军屯的简略场面。
独具特色的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雕艺术品,保存完整,涉及内容广泛,具有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具代表性的有:其一,木独角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学名为“獬豸”。它象征威严和正义,能分辨邪恶与妖孽,被赋予法律的代表。考古发掘时通常是放在墓道口,用来镇墓避邪。其二,木六博俑,两位老者相对跪坐,中间放置一黑色棋盘,上面绘制白色规矩格,每人执6枚棋子,两老者互抬手臂请对方投掷色子。这是汉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民间娱乐。从人物造型自然明快、简洁大方的雕刻工艺,充分展示出“汉八刀”的高超技法和古代工匠的智慧才能。其三,《仪礼》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简长56.5厘米,宽0.9厘米。依史书记载,《仪礼》简长度正是符合当时抄写儒家经典的标准简长。仪礼简制作精细、打磨光滑,上面书写工整秀美的汉隶“八分书”。仪礼简不同于其他简牍,属官方文书。内容记述了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仪礼》中有关冠、祭、朝、射、聘、婚、丧等各项上层礼仪和道德规范准则,是贵族子弟入仕前的必修教科书。
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从嘉峪关新城搬迁复原了一座魏晋时期的绘画砖室墓――嘉峪关魏晋壁画墓。该墓壁画以砖画为主体,一砖一画,一画一景,采用线描与彩绘结合的手法,表现出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画面。如墓主人出行图(惟一一幅几块砖组成的大画面)、宴饮、庖厨、宰杀、奏乐、坞壁,以及农耕、扬场、c地、放牧、马群骆驼、采桑、狩猎、信使等。该墓室四壁壁画充分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不同民族交融安逸的社会生活。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室壁画中,有多幅桑树连片、妇女采桑、骆驼昂首食桑的画面。大片的桑树为河西地区养蚕缫丝、发展丝织业提供了良好的植物资源。还有驿使图,出自同一个墓室,距今1700年。壁画砖以极其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出一位信使,手拿信物“ぁ保ㄒ恢止关卡的通行证),身骑快马飞奔疾驰的画面。驿使图1982年作为我国的邮电标志,发行了纪念小型张,使国人争相观赏。这些砖画文物及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墓群的发掘出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的空白。
套装舍利石函是一组五件套佛舍利容器,出土于甘肃泾川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套装的最里边是一白色玻璃瓶,瓶内装有14粒佛骨舍利子。将佛舍利瓶装入用金片、珍珠、绿松石、玛瑙镶嵌成莲花状的华丽金棺内,再将金棺放入银椁,银椁放入铜匣,最后将这套由小到大相隔套装的佛舍利珍贵器物放入最外层灰色大理石制成的覆斗式方型石函中。在石函顶部刻有阴文隶书:“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这套佛教艺术珍品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武威天梯山石窟“一佛二菩萨”,陈列于“丝绸之路文明展”佛陀之光部分的天梯山佛、菩萨造像与壁画等,是1959年修筑黄河龙羊峡水库时,为保护文物不被淹没,遂将大量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修复保藏。这尊主坐佛发式为阴刻波线纹肉髻,面额饱满表情深沉,目光略略下视显得那样深邃,双耳垂肩,双唇紧闭而嘴角微露笑容,轻松自然,心静神宁,身着质感柔软厚重的圆领通肩大衣,前胸衣纹线条流畅呈梯形折出,尽显宽松舒展之意,坐佛在方形基座上结全跏趺坐,左手扶膝,右手结定印,显示出庄重、慈祥、沉稳、深思的神情。凝视佛的一切,让人感觉到豁达、安定、心智的提升。站立在佛两侧的菩萨,可谓唐代“丰肌秀骨”的代表。立于圆形莲花座上,发髻高束,眉清目秀,体态丰腴,袒露上身,飘逸的帔巾由双肩垂绕腹部,腰系锦裙,璎珞长垂落地,优美的身躯将胯腹微微送出,恬静的神情及温柔的个性使人静静地感觉到虔诚的意愿,更显示出典雅而温婉的气质。
篇3
【关键词】音乐表演 风格形成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为风格的形成过程是曲折的、漫长的,需要多次“量”的积累,最后才有“质”的变化。在这个“量”到“质”的变化过程中,也就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首先,音乐表演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主观努力和后天学习,在性格气质、生活阅历、文化修养、艺术才能和审美意识等方面上不断提高自己,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1.1、生活阅历
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随着世界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歌曲内容已经非常丰富、题材已经非常广泛。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必须要努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生活阅历,深入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理解水平。因为一部优秀的音乐必然与生活阅历息息相关。
1.2、文化修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为艺人的音乐表演者,应具有高尚的艺术品味和全面的文 化修养。而作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音乐表演者,更是不仅要具备所必需的专业 技能,而且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内涵。因为音乐表演风格的形成,不仅与人的品格修养紧密相连,而且与人的文化修养有关。音乐表演者不仅要通晓一般的文化知识,而且要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和风貌特点,对相关文化了解得越多,对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把握得就越准确,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就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初衷,从而冲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阻断,与作者心心相通、心心相印。有的音乐表演者只知自己埋头苦练,闭门造车,不听唱片、不看表演、不阅读相关书籍。“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特色和特殊性,从简单的唱到对一部作品的深刻理、演绎、完全的把握、驾 驭,需要从音乐理论、演唱基本功、演唱技巧、语言、表演、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不断培养、积累”。这也就是说,音乐表演涉及到乐理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和音乐史等音乐基础识,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心理学、生理学、文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而促进自己音乐表演风格的早日形成。
1.3、气质与性格方面的影响
气质和性格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气质和性格,无疑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音乐表演者固然由于先天的禀赋差异,以及后天实践活动的不同,常常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特征。气质特征又恰恰对他们反映生活的意境和表现思想的方式,特别是对音乐表演个性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音乐表演者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使先天的气质特长向高级完善的方向升华,同时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特长选择好音乐表演的形式,以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性格是个性最突出的方面,因此,一个音乐表演者要善于顺其性情,得其法理,方能准确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值得强调和说明的是,性格与气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一般意义上,气质会给性格特征打上“烙印”、涂上“色彩”。此外,性格还会影响一个人学习音乐表演的速度和效果,并由此而对音乐表演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1.4、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也是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一个标志性因素。音乐表演过程既是创造美的过程,也是享受美的过程。音乐表演者只有从自己的表演中领略到美,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出自己的热情,才能不断创新。审美意识作为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对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的稳定性、积极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无疑有利于音乐表演者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
2.1、时代的印记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作为生活在某个时代的人,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记。可想而知,作为生活在特定时代的音乐表演者,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的影响,他们的身上自觉、不自觉地会烙上时代的印记。
2.2、文化的积淀的因素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历史的积沉。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如何,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生活在不同历史文化积淀环境下的音乐表演者,他们的音乐表演风格通常也会不一样。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尤以儒、道、释三家主流传统文化的积淀影响最为深远。
2.3、地域环境的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不仅是音乐多样性的根源,而且是滋养不同音乐表演风格的土壤。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长江与黄河,虽然都源于青藏高原,但是由于各自奔流南北,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南北风格。反映在音乐表演方面就有了南北地方色彩之分。又如,北方音乐表演风格的豪放粗犷,南方音乐表演风格的俊秀灵;高原音乐表演风格的高亢嘹亮,平原音乐表演风格的舒展自如等。这些都印证了音乐表演风格的地域特性。
三、总语
在努力和后天学习中,在性格气质、生活阅历、文化修养、艺术才能和审美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也要重视文化的积淀因素、时代的印记因素、民族的性格因素、地域的环境等客观因素对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在坚持主观努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音乐表演风格。
【参考文献】
[1]何婷. 浅谈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96-98+101.
[2]郑霞. 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研究[J]. 黄河之声,2013,15:92-93.
篇4
巴彦淖尔作为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千百年来,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融合、传承,形成了兼容并蓄、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河套文化体系,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这些丰饶的文化成果,凝聚着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深扎于河套的民族之根。保护好民族音乐文化,关系河套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民族音乐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激烈变动,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许多民族文化遗产正在走向灭绝或者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传承发展,必须要通过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教育方式方法、形式内容的创新,切实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河套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一、树立民族音乐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民族音乐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体现着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的重要教材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展示本地优秀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本地区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来,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施教能力
强化民族音乐教育,繁荣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学校是主阵地,音乐教师应成为这一阵地的引领者,在教学中传授民族音乐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自身也要具备多元文化素质,树立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不仅要掌握乐理知识,而且要通晓地方音乐的各个门类和演奏(唱)技巧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教育实施能力,对民族音乐教育充满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民族音乐专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讲座和普查活动,并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采风的机会,让教师了解更多的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广大音乐教师也要把学习和研究本地区民族音乐作为个人专业成长的目标,着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积极主动地开展民族音乐的调研普查,使自己成为精通地方文艺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
三、整合学术资源,加强教材开发,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实施河套文化传播普及工程,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站在抢救性保护民族优秀音乐的历史高度,改革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系统,有计划地组织有关教育专家集中攻关突破,加快多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的音像制品和校本教材开发利用,丰富和完善音乐教育资源,从实践中深入挖掘新的有效的音乐课程资源,落实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成为校本课程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要建立健全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其独立的艺术标准进入学校音乐课堂,为其正宗性的延续提供保障。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突出乌拉特民歌、漫瀚调、爬山调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流传广泛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门类,努力挖掘风格性强、主题鲜明、旋律优美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学校还可把地方优秀民歌加以整理,按照题材和难易程度编辑成册,作为不同年段的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四、开放课堂,实施体验教育,拓宽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空间
篇5
关键词:媒体英语背景知识先验图式块式词汇文化盲点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中国媒体的对外宣传也在不断地加强。随之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英语,如:“ChinaToday”,“ChianDaily”,“BeijingReview”,“ChineseLiterature”,“The21stCentury”,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九英语频道和四频道的英文节目,从不同方面宣传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风情等,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改革所取得的各领域的成就。中国媒体英语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媒体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益。
一、中国媒体英语的特征
首先,中国媒体英语除报道国际新闻、海外风情之外,主要是反映中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秀丽河山、历史遗产等。而且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偏重,“BeijingReview”以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发展动态为主;“ChianToday”则以中国民族风情、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为主;“The21stCentuyr”以世界热点、中国商情、语言教学、高教与就业为主,面向中国数百万高校学生。以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媒体英语,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媒体英语的专栏性特征也同样反映在中国的英文报刊杂志中。同国外期刊一样。定期发行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及时反映变化的社会,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各媒体以相对固定的栏目从不同的社会视角追踪报道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其语言风格、词汇选择的倾向性也就相对一致,即某一语域的词汇出现频率就比较高,有利于语言词汇的认知与巩固。如“BeijingReview”自然景观类的栏目,固定刊登描述中国的黄山、武夷山、长江两岸旅游、黄河文化巡游、丝绸之路风情、美丽的热带雨林西双版纳、道教名胜武当山等。这里不仅可以同现描述山河壮丽、秀美的语言词汇,而且具有许多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底蕴的‘特有’语言表达,如:beautyspots,scenery,scene,scenicspot,attractions,landscape,beautiful,charming,spectacular,attarct,charm;theSilkRoad,Taoist。Taoism,等。
其次,中国媒体英语与汉语媒体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协调性。由于中国媒体英语的目的在于对外宣传中国,因此其内容与汉语媒体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外交事务、国际形势等领域,英汉媒体以不同的语言形式,传播同样内容的事实信息。最后,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融声像为一体,更富有真实性和形象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英语频道和国际频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真实地传播和宣传发展中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时也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声像资料。
二、媒体英语与英语教学
中国媒体英语以中国社会文化为背景,符合阅读过程中的“图式理论”。背景知识是阅渎理解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已有的整体知识以及有关某一专题的专有知识,即各种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以及理解某一主题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先验图式论认为,语篇是为渎者或听者提供一个引导,只是他应如何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或理解意义。只有当读者把自己已有的“经验图式”与语篇提供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理解才能实现。这种背景知识以特定结构储存在大脑中,构成相互联系的“先验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先验图式与阅读语篇越吻合,阅读理解就越容易,反之则越难。而中国媒体英语与中国渎者的先验图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这不仅取决于它们生长于这个社会,而且汉语媒体不断强化了他们的各种知识图式。因此,中国媒体英语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预测性。
由于学生已有的背景文化知识,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阅读目的语文化的语篇,往往存在“文化盲点”。学习者在交际的过程当中,其交际内容往往具有中国文化的渊源,目的语表达潜意识中就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在此转换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文化或语言上的冲突”。这不仅形成理解上的障碍,而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者,如果语篇主题渎者不感兴趣,那么就很难实现教学目的。而中国媒体英语则消除了这种语言“文化盲点”,便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而且,在语言的应用过程当中,避免了“潜意识”翻译的过程。媒体英语广泛的题材范围,都与学习者关注的“热门话题”相关,符合读者交际“动机”的需要,易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媒体英语专栏性的编排,符合语义关联的语言特征。语言词汇的“语域”理论和“板块式”结构认为,同一语域的词汇倾向于出现在同一主题的语篇中。现代语言学家利用电脑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英语的语言交际并不是仅仅通过单词或固定短语的使用来实现的,而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处于两者之间的半固定“板块”结构来实现的。语言学家Becker认为:“我们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大脑的词汇库中调出那些“预制”(prefabricated)短语,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组合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使它们变成流利的语言来填充我们概念上的某些空白。即语言的记忆与储存和输出或使用并不是以单个的词为单位,而那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板块’结构才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而媒体英语的“主题块式”专栏结构,不仅有利于“块式”语言词汇的学习和记忆,而且有利于“块式”词汇的调用和激活。
三、媒体英语教学思路与实践
中国媒体英语独特社会背景特征和目的语风格,符合现代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及教学需求。这一点在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得到充分的证实。传统的教学以目的语语言材料为主,从而忽略了日益普遍的反映中国社会的媒体英语。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目的语教学,而重要的是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媒体英语解决教学中一些困扰学习者的“文化盲点”和“交际转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媒体英语教学应以“主题”和“时事焦点”阅读为主,这是由学生的背景知识来决定的。在当今信息社会,媒体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信息的重复和出现频率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强化了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他们从不同的渠道了解社会信息,增强背景知识图式。以此为依据选择学生关注
的媒体英语资料,即增加了可渎性,又符合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同时在语言学习的渴望中,交际的需要得到满足,学习兴趣得以培养,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主题教学应“追踪事实焦点”,以课堂阅渎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课下从不同的媒体,结合课堂教学,大量阅渎同一主题的语篇.掌握反映主题的不同角度和观点。按主题分类收集相关词汇,做到主题与表达的统一。如“人大”与“政协”两会“热点”;暑假前的“旅游专线”阅渎;毕业在即的“就业报道”等。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措施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内容除了儒家文化相关内容外,还包含有诸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但是很多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造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传承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都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教育,在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促进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之后,可以为学生们讲解柳宗元的坎坷身世,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向学生们表达柳宗元那种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正确面对逆境和挫折,进而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和注重人文素质的内容,有利于新时期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的积累可以促进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离骚》相关内容过程中,通过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屈原献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小学生形观念和个人素养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初期,诗词、历史、文学等都能够为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措施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需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比如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设置传统文化专栏,尤其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典故诗文,进而能够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有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为了更好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阶段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通过扩大小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让小学生们更好阅读理解和写作传统文化,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的教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将传统文化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不仅让小学生学习到了生字,而且还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模仿的榜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确保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扎实可靠,比如用毛笔写字的练习,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教学生写字时,要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让传统的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才能更好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结合具体教学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语文教材可以在课本的有限文章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最大化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由于语文教材具有简单易懂等特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美德,对于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美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程序精心选择的,教材的课文内容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就是一部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文章时,可以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礼仪、称谓及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确保对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在课堂中进传统文化的渗透,要结合语文课堂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传统节日中,如中秋赏月、春节团聚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传统节日,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结合具体节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对联、猜灯谜以及编中国结等相关的风俗民俗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民间传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传统节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与之相关的习俗;在中秋节可以组织全体学生朗读李自的《月下独酌》等相关诗词,开展一次专题文化课,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有些知识往往深奥难懂,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更是有难度,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比如《忆江南》这首词,可以通多音视频方式将江南春景再现,并伴以悠扬的音乐和感人的朗诵,让学生真实的理解文化内涵。
(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根据这一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同时小学阶段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好留住民族传统之根,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特定内容,而要充分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挖掘社会资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让学生们接受一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课,让学生们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系列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大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论语十则》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上网搜索《论语》及孔子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可以结合传统时令文化,为学生讲解相关诗词,再如在学习母亲河的课文时,可以开展关于长江黄河等相关的诗歌吟唱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小学生们对经典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意义,对于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文化渗透需要语文教师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具体教学现状,以学生发展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吏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59.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9-21
[3]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13,(75):32-33
篇7
【关键词】民俗体育;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Folk 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DONG Sheng-li,CAO Bi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Abstract】 Folk sports, as part of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exploited.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ke them widely spread.
【Keywords】 Folk sports,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rmonious society
1 前言
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使这里形成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洛阳、开封、郑州、安阳),还有南阳、商丘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蕴涵了丰厚民俗体育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而民俗体育在这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原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推进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成为当今重要的一个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对焦作、三门峡、洛阳、开封、新乡、信阳、濮阳、周口、济源、鹤壁和南阳等11个地区进行调查,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各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就有关民俗体育的组织领导、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以全面掌握民俗体育发展的各种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对10位体育社会学有关专家的进行访谈,听取对本研究的设计与方法等方面的建议;评判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抽取2200名年龄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各地区民俗体育种类及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课题组对河南省的2200人18岁以上的群众和110名各个市(县)级政府体育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凋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310份,回收1988份,回收率为86.06%。
2.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专家问卷的研究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指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力求得到真实、有效、科学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概念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体育科学辞典》把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上述概念虽然通过不同的侧重点相互区别,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均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与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连,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民俗特质。通过比较笔者倾向于: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3.2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特性
3.2.1 传统性
河南省民俗体育的产生,与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河南民俗体育项目在河南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民俗体育项目。河南民俗体育项目,由于结合了河南的民俗和岁时节令,因而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性。
3.2.2 地域性
悠久的历史文化,四季分明的气候,多样的地形地势,使得长期处于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河南人民形成了纯朴善良、知书达礼、谦恭大度、勤劳俭朴等良好的风土习俗。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河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发源、发展和形成于此,并且在省内各地区广为流传,如在一些民俗节日里进行的陈氏太极、少林武术等;其二是由于河南省多样和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小区域的民俗体育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地处西部深山盆地中的卢氏县的剪纸年画、版画、推小车、拉犟驴,在黄河岸边的灵宝、三门峡、渑池开展的游渡黄河比赛,在盛产竹子的洛宁县进行的竹子拔河、长竹竿对拧、竹竿舞,每年五月在嵩山和伏牛山环抱的登封进行的登山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流传有赛马、摔跤和武术比赛,在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洛阳市传统节日的关林庙会、杜康酒会、老城庙会期间都有精彩的体育表演活动等。
3.2.3 民俗性
我国各民族和各个地区都有其风俗习惯,所以,河南民俗体育与河南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这些体育项目的民俗性特点。民俗促进了体育活动的深化和发展,体育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民俗体育融进传统节日、婚俗、祭典活动中;节日、歌会、墟场、庆典活动包容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项目贯串于各种民俗之中。
3.2.4 娱乐性
河南民俗体育,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扩大了欢快的氛围。
3.2.5 文体交融性
河南民俗体育融于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之中,体育与文化共同发展,形成了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河南文化和河南民俗体育,形成了地域文化与高度体育技巧性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民俗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同时又弘扬了独具风格的悠久文化,达到多方位的和谐统一。
3.3 民俗体育活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3.3.1 民俗体育活动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经济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等特点。民俗体育的开展,既能够实现参与的广泛性,还能在时间上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同时,体育活动所特有的竞争性、趣味性也成为吸引多数人参加的重要因素。以民俗体育活动带动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群众可以从体验体育活动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娱乐身心为主到娱乐身心与强身健体并重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还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表现为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春节时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最为广泛,参与人群的积极性也最为高涨。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拔河、放风筝等,都集中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再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十分积极地开展此类活动。在此期间,跟赛龙舟有关的体育活动也纷纷登台亮相,极大地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
3.3.2 民俗体育活动是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城市化,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等城市易发疾病也开始在乡村蔓延,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才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任何人都不会有长久的热情参与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村民有了接触体育的机会,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易使农民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再加上对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时间的保证,民俗体育活动肯定能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火种”,形成体育活动的燎原之势〔2〕。
3.3.3 民俗体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
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除了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外,还能够极大地活跃乡村的经济发展。以我省春节期间常见的庙会为例,其中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为大众喜闻乐见,聚集了人气,对于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由于节日期间集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在乡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常听见这样的说法――“文体搭台、经济唱戏”。目前,节庆民俗体育活动也正在成为乡村旅游宣传的重要内容及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活动。
3.3.4 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优良的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如何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也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3〕。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是人们祈求平安和歌颂丰收的信仰行为,具有强烈的节庆色彩,同时又适应当代农民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的积极特征。比如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就深受农民的喜欢,也将农民粗犷豪爽的性格充分展示出来,这些体育活动应被继承发展。节日民俗体育活动为民俗娱乐活动构筑了发展的平台,在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项目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3.4 影响河南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4.1 民俗体育环境基础的削弱
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是各种民俗体育的源泉和土壤,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它们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碰撞,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地理环境是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我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丰富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地理环境这一天然屏障的失却使民俗体育失去了保护,并面临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有相当一部分民俗体育项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产方式。如农耕生产方式下形成的跳竹竿、荡秋千、斗牛等;游牧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摔跤、骑马、射箭等。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原有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是民俗体育的精神源泉,它们对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外来文化的侵入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乡村青少年对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向往和主动接纳,使得他们完全没有兴趣学习那些民间体育习俗。
3.4.2 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
与那些面临消失和传承危机的传统民俗体育相比,那些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实惠并得到游客青睐的民俗体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地方政府的鼓励、村民的主动配合以及商贸业的积极参与推动着某些民俗体育的快速发展。这似乎是一种值得高兴的发展趋势,然而华丽外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即民俗体育变迁中的劣性变异使其出现功利化倾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村民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从而使民俗体育的祭祀、娱神、自娱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感情和宗教意识不断减弱,娱人功能不断增强,民俗体育原有的粗犷古朴的气息被现代之风熏染。另外,由于在商业开发中的急功近利,人为的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篡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民俗体育这种功利性的劣性变异,对于民俗体育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希望民俗文化也能像其它文化遗产一样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
3.4.3 民俗体育传承方式滞后
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的传承出现断环。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由于近年来民工潮的高涨,乡村里的大部分中青年常年在城市务工;他们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某些环节出现了中断。另外,像南水北调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当地民俗的广域化发展和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俗体育面临消亡。当今,通讯、交通等传媒技术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便利了村落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民俗文化的地方性逐渐减弱,而转向周围或城市,即民俗民间文化的广域化发展。这些得以生存乃至发展的民俗大多是特色鲜明、功能得以扩展的文化现象,相反其它的或相邻区域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3.4.4 受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西方的现代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再加上强有力的媒体宣传在我国迅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最能体现现代体育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是借助在北京举办的东风,吸引了我国亿万人民关注的目光。而当我们在享受现代体育带来的愉悦的时候,却忽视了我们的瑰宝――民俗体育。勿庸置疑,现代体育的迅猛发展已经给民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之边缘化,民俗体育不论是发展水平还是普及水平,都已处于弱势地位。
4 河南民俗体育发展与传承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非常重要。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行为,单靠个人和民间组织是无法完成这一工程的,必须由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重视和倡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政府至少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三个方面,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 宣传和教育途径
民众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发挥出版、传媒、协会组织和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把宣传和教育引入正规学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要尊重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要全力挖掘现实生活中尚存的传承人。国家要优先发给民俗体育艺人特别补助金,以提高他们的民俗体育技能,并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授技艺。在全球化语境下,应将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推向世界,进行中西体育文化交流,可采取“走出去”与“拿来主义”相结合的文化策略,向世界宣传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伟大魅力,使中华民俗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从而促进人类体育文化的共同繁荣。
4.3 提高认识
民俗是民众的风俗习惯,它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发展、变异和消失。所以,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因此,保护民俗体育乃至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强化当地群众的民族自觉意识,提高他们对本民族民俗体育的认识。也只有当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能主动自觉地继承优良的传统民俗体育,不断创造新的民俗体育,使民俗体育在社会的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4 挖掘整理
民俗体育同其它民俗文化形式一样,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应致力于民族风俗及其文化底蕴的继承,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这种工作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包括必要资金、人力甚至制定法规。另外,在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过程当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切实做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俗体育是行为民俗,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是不足以把民俗体育的方方面面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高科技手段我们就可以将民俗体育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最大可能地做到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保存和展示。
4.5 探索产业化发展途径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带给民俗体育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经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三大根本趋势之一。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得以生存、推广,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培育其产业化的途径,走市场化道路。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带给当地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并有利于保持民俗体育的多样化。目前,许多民俗文化旅游的成功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虞重干,李志清.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研究的历史契机与现实需要〔J〕.体育科学,2005.5(2):16-20.
篇8
关键词:廊坊;龙凤文化;特色文化
本文为201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101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2日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必须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随着廊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廊坊文化定位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廊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技术、资本,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
一、特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外部环境支持,更是一个城市实现独特价值和彰显个性魅力的核心因素。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由功能型城市转向文化型城市,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目标趋同、功能重复、形象单一等问题。城市建设的目的不是复制雷同的城市,而是要创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如何体现,市政设施、结构功能不可避免会有雷同之处,差别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一个城市树立起独特的城市文化才能在“千城一面”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如花城广州、泉城济南、春城昆明、冰城哈尔滨,都是通过树立特色文化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取得了成功。所以说,特色文化是城市崛起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建设城市特色文化,能增强城市竞争能力,传播城市品牌,达到名牌城市的目标。
城市的特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文化,特色文化之所以能形成影响力在于它有一个明确的文化核心,代表着区域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核心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城市的独特性,核心文化的凝聚力也就是城市的凝聚力的体现,而扩大核心文化的影响力也就是扩大城市的影响力。龙凤文化是历史与自然对廊坊独特的馈赠,是廊坊文化核心价值所在,充分地解读、不断地丰富发展龙凤文化是廊坊特色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二、龙凤文化在廊坊地方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精神内涵
(一)廊坊龙凤文化溯源。龙凤文化在廊坊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廊坊的历史文化、地理地貌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1、远古神话。中国的龙凤崇拜源远流长,而廊坊处于龙凤文化形成的早期,4000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安墟就是廊坊市安次,黄帝与各部族在经历旷日持久的争夺后缔结盟约,统一符契,会盟于釜山“画龙合符”,即截取各自部落图腾的某个特征,综合形成一个神异的形象,作为部落大联盟统一的图腾和旗帜,这就是龙图腾的产生。凤图腾起源于以蚩尤为代表的南方九黎,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也在河北省境内,这是龙凤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炎黄时代黄河故道经由今天河北省境内向北经廊坊霸州入海,在廊坊周边形成了一片水土丰盈的区域,是原始各部落争夺的焦点,也为早期龙凤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温床。
2、民间传说。龙凤呈祥的爱情传说在廊坊广为流传。4700年前,黄帝征伐蚩尤,其长子玄嚣率军战于安次,与安次女凤娘相爱。后玄嚣战死,临终前向天祈祷,愿来世再续姻缘。凤娘悲痛欲绝,不久亦亡,黄帝命葬于玄嚣坟旁。2000年后,玄嚣转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凤娘转世为安次女金凤。刘秀平乱时战于安次,路遇金凤,如见故人。次日,刘秀求婚。金凤安次大旱虔诚祈雨,立誓“天降雨而嫁”。刘秀焦虑,夜不能寐。此事传至天宫,玉皇大帝为之感动,遂命天降双河于安次,一条水流蜿蜒似龙称龙河,一条波光斑斓如凤称凤河。此时,有部将进言刘秀:“天降双河,龙凤呈祥之兆,乃天意也”。于是,刘秀如愿迎娶金凤为帝后,成就一段美满姻缘。千百年来,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寄托了老百姓寄予了龙凤呈祥美好的理念和追求
3、独特地貌。一条龙河,自京城南下,在廊坊城西东折绕城作臂弯状;一条凤河,出京城东去,在廊坊城北南折绕城作臂弯状。廊坊这座城就在龙河凤水的怀抱之中了,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龙凤称谓两条河流的城市。龙凤双河最早见于《元史・河渠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是廊坊龙凤文化的有形载体。
4、特殊区位。北京是天子之城,凤翥龙腾之地,是中国龙凤文化之城,廊坊地处京畿腹地,廊坊的民间文化、饮食风俗等都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北京的后花园,是龙凤文化之乡。2011年9月14日,廊坊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龙凤文化之乡”。这充分肯定了龙凤文化在廊坊地方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二)廊坊龙凤文化的精神内涵
1、瑞兆吉祥。龙能兴云布雨、司水理水,龙图腾崇拜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龙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征瑞”,即以吉祥瑞符的身份出现。古籍上载的“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史记・封禅书》),人们至今在建筑装饰、工艺品上突出龙的图案,就是撷取龙的这种职能。凤是称为“仁鸟”的祥瑞之禽,《山海经》中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鹤,五色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先则天下安宁。”凤象征美好与和平,是吉祥幸福美丽的化身。百姓相信龙凤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在廊坊沿龙河凤河流域,龙凤庄、龙、凤河营等以龙凤命名的村镇达30多个,“龙灯会”、“盘龙盛会”等各种花会组织也是百姓喜庆节日、求吉祈福的重要活动。
2、有容乃大。龙凤的形象都是容合而成的,宋代学者罗愿等提出“龙有九似”说,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鱼的鳞代表水里游的,鹿的角代表地上跑的,鹰的爪代表天上飞的,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凤的形象也是集众动物大成之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引黄帝的臣子天老的话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尔雅》郭璞注中描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龙凤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晶,这种巨大的包容正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秩序,都有赖于容合,容合也是一个城市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形成的最核心的要素。廊坊“会展之都”的定位正体现着这样一种融合的精神,各种展会将廊坊置于全国乃至世界各行各业的交汇点上,使廊坊成为人才、技术、信息的汇集点和聚宝盆。
3、天人合一。龙的形象集合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鳞族之长”、“众兽之君”。凤的形象集合了飞禽的特征,有“羽族之长”、“百鸟之王”之称。龙凤的形象不仅容合众多的动物,而且风雷云霓、树木花草、江河山脉等与古人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天象参与了龙凤形象的融合,可以说龙凤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龙与凤逐渐形成一雌一雄、一阴一阳的属性,这种龙凤呈祥、阴阳和谐的辩证法与发展观,也是廊坊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是廊坊在城市建设中始终贯彻的原则,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7平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高达344天,80多个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天然氧吧”。廊坊在国内首家全市域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4、与时俱进。《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中国的龙,固然有普遍特征,但龙的本身是千变万化的,龙的变化之道又与时机、机遇是紧密联系的,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回顾廊坊发展历程,一直是紧抓机遇,创新模式,凭借各种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时俱进,是廊坊现在和未来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以龙凤文化引领廊坊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明确京畿文化大背景的发展思路。廊坊的龙凤文化渊源有自,开发前景广阔,但廊坊所限区域不广,历史资源相对有限,地方文化纷繁杂芜,因此发展廊坊龙凤文化必须首先将其置于京畿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廊坊毗邻京津,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廊坊龙凤文化与京畿文化可谓同气连枝,难分彼此,因此应将廊坊龙凤文化置于京畿文化这块巨大的磁场之中,积极借助和有效依托京畿优势文化,使龙凤文化迅速成长壮大,发挥影响。同时,京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给廊坊文化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北京既是全国最大的出游客源城市,也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拥有1,500多万常住人口,300多万流动人口,每年约1亿国内外旅游者,构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有力支撑。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京畿文化的大背景,不失时机地发展龙凤文化,有利于快速树立龙凤文化品牌,深化龙凤文化内涵、扩大龙凤文化影响。
(二)宣传引导,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现代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人们的家乡概念越来越模糊,归属感也越来越淡薄,但从内心深处,人们还是渴望一个情感的归宿,廊坊是廊坊人民的家乡,也是维系廊坊人民情感的归宿。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龙凤文化这一标志性的核心文化能凝聚人心,相关部门应在宣传和教育两个环节入手,一方面积极宣传普及龙凤文化知识,弘扬龙凤文化精神,让龙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廊坊人民乡土情结的一部分,使龙凤文化精神成为廊坊精神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从孩子抓起,在教学中熏陶,在生活中引导,潜移默化,使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廊坊、热爱龙凤文化的思想。提升廊坊人对家乡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种归属感一旦建立,不管你是刚刚来到廊坊,还是已经离开廊坊,都会对廊坊这个城市有一种文化认同和根的归属。
(三)多管齐下,扩大文化影响力。龙凤文化是廊坊文化的典型代表,扩大龙凤文化的影响力就是扩大廊坊的影响力。因此,要将龙凤文化的推广做成一个系统工程。首先,结合“三年大变样”城市改造,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城市硬件当作传承龙凤文化的具体载体,大到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小到桥栏、石刻、景墙、灯箱,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加以固化,寓教于乐,不知不觉中传播了龙凤文化;其次,加强文化宣传,围绕着龙凤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文博会展业、工艺美术业、演艺影视业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积极推进龙凤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形成龙凤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再次,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工程,整合廊坊民间文化,以龙凤文化题材为重点,扶持和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努力在戏剧、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创作一批高起点、高水准的精品力作。
(四)完善配套政策,优化特色文化发展环境。发展特色文化,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相关配套政策作支撑,统筹协调解决好特色文化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确立政府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实现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把龙凤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大背影下进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实现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进行;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安排一定比例的特色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集中于扶持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的设施建设、规划包装、宣传促销等;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孙萍.文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高校钢琴教学;重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7-02
现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中国作品不论是在数量还是作品的种类方面都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教学模式中基本上还是使用的西方作品的学习方式。中国作品在高师钢琴教材中的比例比较少,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对于本民族音乐的学习和热爱。我认为,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内容是势在必行的,高校还要加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宣传力度,并且积极弘扬和传递民族音乐文化。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钢琴演奏的能力,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也得到了推动。各国音乐之间的沟通也更为频繁,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也发展迅猛,并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创作风格,得到了各国人民的青睐。最近几年,中国钢琴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夺目,中国出现了很多年轻的钢琴家,并且以其高水准的钢琴技术得到国际乐坛的认可。郎朗、李云迪、陈萨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为他们的出现,使得人们对钢琴事业又充满了信心,使得中国钢琴演奏在世界范围中占据一定的分量,也使得世人更好地认知中国,掌握中国的钢琴艺术,促进我国钢琴事业的快速运作。整体上来看,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调式融化或融入到传统功能和声中,减少功能的作用,获取其精华的部分,在细部上使用相对平行的或非三度叠置性的因素。
(二)注重调式体系半音化,通过多调式、多调性或是以相关的调式、调性为基础,融入民族特色,在自由十二音的范围中保证某个调式或调性的特点。
(三)其中有很多西方乐曲中没有涉及的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都要归功于钢琴家的不断努力,从而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钢琴道路,并且创作了很多的优秀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不论是对传统民乐的改变,还是现代主义创作曲,甚至是在作品内容还有弹奏技巧方面,都融合了中国古典民族的韵味,为我们更好学习和掌握中国钢琴音乐知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些作品在我国钢琴教学中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一)能够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中国钢琴音乐教学不只是包含了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和弹奏方式,其中还包含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递和传承。如果一直使用国外的材料,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丢失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在很多的中国钢琴作品中都包含了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像《十面埋伏》主要凸显了我国古代战争的宏伟壮观;钢琴改编曲《翻身的日子》主要是展现了农民真正成为主人的高兴心情;《黄河》主要赞扬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充分掌握作品的精髓和神韵,从而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钢琴文化,培养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
(二)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目前的钢琴教科书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都是国外的材料,这样就会让刚刚接触钢琴的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音乐是以民族为基础的,然后才能够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播。中国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平台进行发展和演变的,其中包含了很多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具备一定的民族特点、典型性,所以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也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教和学的过程。并且,因为中国钢琴音乐是我国的本土文化,和国外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以便把握作品的精髓,这样才能加强创新力度。
(三)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演奏能力。中国音乐基本上都是使用的五声调式,不论是音阶问题还是琶音,在指法上和欧洲大小调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据调式的特征,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和声中也开始使用非三度叠置构造和弦,并且以三度结构和弦为基础,使用三和弦加六度音,平行四五度进行等方式。还有调性的准确性或是模糊、双调性、多调性,甚至还有无调性和声使用。这样使得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和声在编配方面具备其创新性,而且还融合了民族特色。并且,中国钢琴作品大多都是从民歌和民族乐器演变而来的。乐曲中有很多独特的装饰音和叠加音,在演奏的时候需要配合出不同的音色效果。钢琴曲在原来的民族调式风格上进行了改编,创造了很多优美的钢琴织体,以钢琴雄厚而丰满的表现力,更好地凸显音乐的魅力。所以,需要学生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对音乐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把不同乐器的低音、高远、虚实音色等内容掌握到位。鲍蕙荞女士曾说过:“一个学派需要以本民族的作品和本民族演奏家对相关作品的推荐和解释为基础。”高校钢琴专业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发挥了其典型的示范作用,怎样处理中国钢琴作品是现在急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宣传和普及中国钢琴作品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尽力去宣传和传递中国钢琴作品,才能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钢琴作品,并且把中国钢琴文化更好地传递下去,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推动音乐教育的运行。现在,我国音乐类院校在培养钢琴人才的时候,很多都是从音乐的基础性教育开始的,这类人才所拥有的人文、音乐和专业文化知识以及专业能力都会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构建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很多都不想去学习民族音乐,对于课堂中讲授的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内容没有探索的欲望,并且对于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的了解也不全面,没有积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础音乐教学中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宣传性不强。所以,高校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音乐专业中进行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积极有效地推动中国钢琴作品教学,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本国钢琴知识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民族音乐在高校学生之间进行广泛传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关注力度,并把其放在关键位置。积极准确地选用适当的中国钢琴作品,把其系统、高效地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中去,这也是每个钢琴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之一,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只有加强并且推动高校中国钢琴作品教学,提升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使用效率,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水平,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和音乐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欣洋.当今高校钢琴教学中中国作品较少的一些现象及是否应该改进的若干问题探讨[J].神州(中旬刊),2012,(7):137.
[2]程蕴.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积极意义探析[J].群文天地,2012,(5):196-197.
[3]马娜.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中国钢琴作品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3):192.
篇10
关键词:梳理探究;成语教学;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36-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强调:“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在探究活动中,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既是对参与课程实验的学生的目标要求,更是对引领课程实验的教师的目标定位。以教科书必修2《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语文活动为例,既是培养师生双方在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所教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又是引导师生双方合作探究,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果只把教材的“三个小活动”完成,没有去进行“独特视角的梳理探究”,学生除了概念化的感知,不会有新的所得,活动的深层意义就难以显现。
如何使活动显现深层意义?如“成语与民族文化传统、自然环境、语言特点的关系如何体现”、“文化名人余秋雨不提倡使用成语或反对使用成语,该如何看待”、“成语中有歧视妇女的现象存在,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征”等问题的梳理探究,可能会使师生双方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达到“梳理探究”的目标,以下方面我认为值得探究。
一定的民族语言,依存于一定的民族社会;一定的民族社会,是同该民族所在的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这样,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的产生,也就带上了该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交通、气候、物产等方面的特色。
例如“蜀犬吠日”(还有“夜郎自大”)这一成语,在其他民族语言的成语里是不可能有的,因为“蜀中山高雾重,少见日光,每至日出,群犬吠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这样的现象,为蜀地所独有。下列成语也是汉民族语言所独有的:合浦珠还、泾渭分明、中流砥柱、吴牛喘月、黔驴技穷、得陇望蜀、终南捷径、庐山真面、逼上梁山,等等,对没有汉文化修养的民族是无法理解的。
在汉语里,存在着很多同竹相关的成语,例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立竿见影、管窥蠡测、梦笔生花、箭在弦上、节外生枝、筚路蓝缕、滥竽充数、寄人篱下、功亏一篑,等等。
在其他一些民族语言里,是罕有类似现象的。何以如此呢?就在于中国盛产竹子,不仅是南方,秦汉时的北方由于气候比现在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也还产竹。这样汉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鞵,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坡《记岭南行》)正是这种情况,在创造成语时,竹便自然而然引起汉人的丰富联想,而那些生活中与竹无甚关系的民族,在他们的语言里,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众多同竹有关的成语了。即如“雨后春笋”一词,在英语里,与之相当的是“Like mushrooms”(直译为“宛如蘑菇似的”),在俄语里,与之相当的直译也是“像雨后蘑菇一般”。他们表示的都是同一概念,即形容新事物的蓬勃成长,而其所借以体现的手段是有所不同的。汉语是以“春笋”为喻,英语、俄语是以“蘑菇”为喻,其所以如此,正由于竹这种植物不盛产于英、俄,那么汉人为什么不用“蘑菇”,而用“竹”呢?由于汉人历来都爱好竹,曾将竹与松、梅并喻为“岁寒三友”;而蘑菇一则是它属于蕈类,蕈是高等菌类。而菌常同“霉”相关联,取义有些忌讳;再从汉语构词看属于连绵字,缺乏造词能力;此外“竹”从面子上看远比“蘑菇”体面,这也体现了汉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文化。
一定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而有其一定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的习俗风尚与。因此,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也就带有一些特殊色彩。例如:“目不暇接”这个成语就出自《世说新语》一书,在季羡林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写到,走在德国的大街上“就像走在山阴道上”,这里就是间接引用了“应接不暇”的成语,表达了季羡林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无比热爱。可惜许多小学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忽略了。再如汉语里的“歃血为盟”、“口血未干”,它们的产生又是由于我国古代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即诸侯盟誓时嘴上涂抹动物的鲜血,以示诚意。在没有这样的风俗的其他民族里就没有这样的成语。再如始作俑者、可操左券、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等,都是古代汉人所特有的风俗,没有这类习俗的民族里,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成语。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于是,在汉语里便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同佛教有关的成语,如一尘不染、恒河沙数、五体投地、不二法门、不可思议、降龙伏虎、现身说法、味同嚼蜡、佛头着粪、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佛教之外,我国也曾盛行道教,因而汉语的成语也有直接来自道教语言演变而成的,如灵丹妙药、点铁成金、回光返照、万应灵丹等。欧洲各国由于笃信基督教,在他们的语言里也就有不少来自《圣经》,如:A 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誓),To gird up one's loins(磨厉以须),To heap coals of fire on(以德报怨)等。一定的民族语言有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活动背景和情节。这样,一定的民族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成语,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历史背景的。《伊索寓言》也是欧洲一些民族语言成语的一个源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近代才传入我国,汉语中的成语未曾受到其明显影响。
汉语成语还有汉民族独特的文化渊源,《山海经》、《太平广记》、《方舆胜览》、《列子》、《论语》、《庄子》、《韩非子》、《孟子》、《枕中记》等都是直接生发成语的中国经典文化,教科书中做了突出说明;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富于艺术传统的国度,自古以来就将“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和文物,传之久远,必然会渗入成语中来。例如急管繁弦、弦外之音、胶柱鼓瑟、煮鹤焚琴、紧锣密鼓、举棋不定、棋逢对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等等。
我们的祖先,在中医、中药领域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在成语里也有这方面的体现,如痛下针砭、如法炮制、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着手成春等。各个民族对于事物往往有不同的感情,这种情况多和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关,在成语中也有充分的反映。例如“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也用来比喻俊杰;“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鸟,被视作“百鸟之王”,以象征祥瑞;“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之兽,古人以为“圣出则见”,当作吉祥;“龟”虽是实有的爬虫,但因其寿命长,也被视为奇特的灵物,称作“介虫之首”。“龟”和“鹤”并举,用来称颂享有高寿。由于世代相沿,流传久远,人们便将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或取“四灵”以命名指称事物;或据“四灵”以雕塑描摹图像;或借“四灵”以作为夸饰之辞。除了龟字用得较少外,龙、凤在汉语成语中用得很广,例如“龙盘虎踞、龙潭虎穴、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画龙点睛、群龙无首、叶公好龙、凤毛麟角,等等。
在各民族语言的成语里,都有取“狗”的形象为喻的。可是,就汉语与英语的成语而言,由于汉人与英国人对“狗”(dog)有着不同的爱憎之感,反映到成语文化中的感彩就泾渭分明。在汉语成语里,“狗”常被用以譬喻卑劣而丑恶的形象。如:蝇营狗苟、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狼心狗肺、丧家之犬等。而英语里对“dog(狗)”则怀有一种喜爱的心理,并视之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成语里表现的则为褒扬或怜悯之意。
- 上一篇:地域文化概念
- 下一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