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对待科技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对待科技发展

篇1

从宇宙诞生到地球生命出现经历了数十亿年,从最初的生命形式进化为智慧生物经历了数亿年, 从早期人类发展为现代人又经过了数十万年。从人类的时间感觉来看,这是多么缓慢地演进过程。但自从有系统的文字形成至今,短短数千年,地球和人类社会的面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储存、传播及再生产方式,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不仅加速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在改变着人类自身。当代人必须从心理上和生理上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机能、智力水平、心理状态都在被改变着,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问题,科技发展将走向何方,人类自身将如何发展,二者应为何种关系?

一、科技高度发展的可能前景

科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前提。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新设备的发明和改进,新理论的提出和完善,使人类社会呈加速式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可谓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相较于茫茫宇宙,人类所知、所及不过是微尘而已。人类没有理由也绝对不会放慢在科学技术发展之路上追寻的脚步。人类的科技发展之路究竟能走多远、会去向何方?这样的问题恐怕最具想象力的未来学家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仅仅是依据当今的科技现状,一些专家给出的关于不久的将来科技发展前景的推测已经足以令人惊讶。

就地球上的能量来源而言,为避免含碳燃料造成的巨大环境灾难,尽快寻求替代方案已是当务之急。太阳能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能量来源,但在找到大规模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前,人类可能不得不大量使用核能作为替代能源。可是2011年的“3·11”福岛事件给人们敲响安全警钟,使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技术有限背后危险的不确定性相伴而生,核能使用被人们称作“天使与魔鬼并存”。然而,液态核燃料的研究成果[1],似乎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安全利用核能的希望。

太空技术的发展可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改变。太空技术与生物技术和农业的结合将在制药、育种等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促进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3年宣布,发现了3 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2]。将来也有可能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类地行星,在人炸的未来将人类送往新家园。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发展。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智能器件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功能更加奇特。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这样的设备,可在瞬间完成海量信息的处理,使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成为现实。例如可以在原子级别甚至更加微观的层面对粒子进行重新排列,使物质出现预期的性状;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还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被证实存储于大脑多个独立区域[3],而出现的可植入人体的具有各种功能芯片,可与人脑交换信息,实现人机联网,人脑中的信息可以储存到设备中,设备中的信息也可以直接转化为人的经验。

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由细胞级别进入分子级别,未来将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对生命现象加以解释。生命科学与众多学科结合,出现了大脑科学、神经药理学、生物克隆技术、直观人类工程、人工超智能等以生命为核心的不同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不仅会使人类在智力、体力、寿命、疾病防治、遗传与生育方面不断提升和突破,甚至有可能完全重新定义和解释生命,进而出现非生育的和非生物的人类后裔。

当然,这些罗列还远远不足以展现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将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但即便只是一种透过微孔的窥视,那景观也足以给世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

二、科技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忧虑

面对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有人欣喜期待,而更多的人则是忧心忡忡。人们无法忘记核能被发现后不久,就以核武器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威力,也无法忘记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恐怖场面及对人类的长久危害。大量科幻作品中都对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进行了灾难性的描述。走出地球可能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成为个别国家和个人开发外空武器,发动太空战争,成就其统治世界野心的机会,甚至引发星际冲突,直至将人类引向毁灭。各种学科和技术的结合,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的结合,使人类的生息繁衍可能不再遵循自然规则,而走向物种的人工进化之路,快速进化出具有高度智慧的非人类生物;或者创造出远远超越人类身心能力、并能够自行进化和发展的智慧型设备。人类将失去地球统治者的地位,进而沦为人类后裔眼中的原始祖先,甚至被奴役、被杀戮。

无论是对历史的反思,还是对未来的幻想,都反映出人类视科学技术为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利、不善则毁。针对于此,从各类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各领域专家、社会活动家到普通民众,纷纷表示关切与担忧。指出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应持谨慎的态度,建议设立对其进行评估与限制的有效机制。例如,无论是针对核武器的研制与使用、还是针对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利用都已颁布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公约,各国也都有相关的法律制约。又如,对地球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也早有国际公约加以规范。再如,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公开表示反对发展克隆人技术,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了限制性法律,相关的国际公约也在联合国层面被讨论和推进着。

三、科技发展与人类存在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但在过去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其改造对象主要是客观世界,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其负面影响是局部的或可修复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代人类所能掌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如果使用和管理不善,足以毁灭全体人类。未来科技则将更多地直接针对人类自身,从改造客观世界转向改造自身。这必然会使人类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应如何看待人的存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人应该如何对技术发展加以调控等一系列复杂的理论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自19世纪以来, 众多学者认为人没有由自然遗传因素决定的本质,而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人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存在。随着20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遗传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少学者认为,人性或人的本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就产生了人的本质是由遗传决定的还是由社会教育和环境影响决定的不同看法[4]。在现代技术可以干预人类遗传,并进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当代,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看法,从逻辑上也就导致了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且争论从未停止。要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将人纳入宏大的宇宙背景显得很有必要。脱离了这个背景,就切断了人与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也就难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人对自身的理解依赖于对外部世界和宇宙万物的认识程度,就决定了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恐怕难有终点。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定会与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加深而得到不断深化。

基于当代研究对宇宙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没有什么存在形式能够脱离宇宙的发展而发展,更没有能够独立于宇宙之外的存在,包括人与人的意识。宇宙形成后,除了最极致的微观粒子,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变化才是宇宙的主题。每一种存在形式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也必然发展为后续的形式。但任何新的形式都不能代表终极和永恒,任何过往的形式也并不意味着过时或失去存在的价值。人类是宇宙演化的产物,但演化不会停止,人类不会是宇宙的最终产物。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影响力也微乎其微。没有相伴而行的万事万物,人类根本就不会出现;没有后继的演进与变化,人类终将与地球一同回归为基本粒子。这样说并非要妄自菲薄,而只是要提醒人类应该平等地看待自身和宇宙万物,包括过往的和尚未出现的。

人类对未来的担忧正是因为人类从未真正将自己与世间万物同等看待,而将自己置于万物之灵的位置,对万物,也包括同类,做出了许多肆意的行为。正是自身的不当行为使人类担心后人类的存在将会如何对待人类。人类处在宇宙中无限数量的发展路径中的一条,而且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或者一个点而已。也许人类已经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但一定不知道自己会向何处去。人类个体不可能成为永恒或终极,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么希望人类整体成为永恒或终极显然也只是一种奢望。因此希望不断自我超越而不是被超越是一种明显的悖论,因为不断地自我超越最终将导致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自我。人类与人类之后的存在形式都是宇宙演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产物。回避、限制后续存在形式的出现并不能使人类走向永恒,反而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限制。当然,没有人愿意看到人类与自己的创造物发生冲突,甚至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毁灭。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对科技发展进行适当的管理显然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类自身,重新认识个人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改变人类对待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对待自身的态度。相信这种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将改变人类行为的目的与方式,从而会渐渐改变人类周围的一切,也会改变科技发展的目的和路径,最终形成人类与自身创造物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方锦清. 绿色核能未来之路[J]. 百科知识,2012(9): 7-9.

[2]田丰. 寻找“新的地球”[EB/OL].2013: 1. 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RB201305080221

&DbName=CCND2013.

[3]张巍巍. 脑细胞或可控产生错误记忆[EB/OL].2012: 1. 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KJRB

篇2

关键词 工科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支柱,是人类文明、现代科技和工业的根基。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原子能、激光、航天、计算机、信息等新兴产业,都利用了20世纪的最新成就。

我们关于工科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论证。从前我们认为这是为了配合专业课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相对侧重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来讲解。这种思想持续了很久,现在我们发现这种思想已经不再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抛弃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的来寻找新的理论解释。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作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说法非常值得我们思索。遵照他的提议,我们逐渐认识到,大学物理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教育,也不仅是为了工科学校学生的专业课知识掌握来服务。而是所有工科学生培养自身科学素养的法门,学生们通过学学物理来掌握工程技术知识,这样才能获得理工科的专业基础。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迎接新世纪新技术的挑战。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终身学习,那么大学物理这门必修课就是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大学阶段学习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良好开端。唯有在大学阶段就掌握了物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内容,熟悉了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像,了解了历史现状和前沿,才能有一个宏观的全面了解。

1 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新世纪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各行业对高素质、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需求迅猛增加。大学物理教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势必要求物理教师更新观念、增加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同时把知识传播给未来的人才接班人。但现实中的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光学、热学、力学、近代物理以及电磁学是经典物理的重要部分,目前的大学物理教材中也是以这些为主要内容。由于以上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相互间比较独立,难以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教学内容上没有新意,大多与中学物理课程类似。这样学生看到课本之后马上就没有了学习兴趣,或者完全按照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分析问题。

(2)在物理教学中经典物理的内容达80%以上,造成近代物理和经典物理所占比例的失衡。而且这些部分没有及时吸纳近代物理发展的新成果,其理论仍旧停留在上世纪以前的成果,与近代物理相差距离甚大。这种情况下不能用发展的观点来选择、组织和审视传统物理教学内容,导致物理教学与时展、科技进步的脱节。由此可以见,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增加近代物理的比重,才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近代物理知识,体验上世纪以来物理科学的巨大进步,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

(3)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偏低,总体教学手段落后。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模拟实验教学虽在有些课堂使用,但推广、普及率还很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不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教学手段的更新探索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2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1)理工类大学中,各个专业的物理教学都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就目前的现状看,在物理教材上,有些对理工类相关的教学内容不足、有些虽可以短学时使用但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缺乏。因此,具体到理工类的各专业教学中,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以适应各个专业。不仅如此,还要以近代物理学发展为主导,加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物理学的各部分内容得到系统的讲解。同时,为帮助本专业学生应用基本定理和概念分析,提高物理学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适合本专科理工类各专业学习用的大学物理教学参考书是教研室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2)对相对论的时空观、量子理论等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介绍适量增加,近代物理内容也要添加。以近代以来物理技术发展的成果,促使学生科学视野扩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把握科技发展新动向、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在物理教材中补充前沿的新发展内容及物理学与相关专业的交叉,融把近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内容。

(3)对现代物理知识和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精选。处理经典物理部分,把一些时间久远的陈旧部分剔除,可以有效的保证与中学物理的内容有所差别。展示新成果,把经典物理扩展成贴近时代的近代物理。

(4)在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纳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出现在研究领域。为了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的变化,就一定要把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理工类专业知识编写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物理老师因材施教,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3 针对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思考

(1)加强应用,减少计算。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几乎都是主要学习物理理论和相关计算公式,而物理概念这一方面则是一笔带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是通过数学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在题海中,学生并没有获得学习乐趣,而是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物理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大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应用数学来合理的练习习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教育的关键一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那些生动的动画还有演示实验、图示说明以及物理学相关基础模型,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一堂生动形象的物理课,是学生动态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的关键。

(3)对于考试,要运用多类考试方法合理结合。目前的考试形式是一种落后的不能够完全检验学习效果的考试。我们可以在考试的准备工作中建立一个试题库,然后抽取题目进行闭卷考试。或者偶尔性的书写小论文和新创意这样的手段。可以闭卷笔试,通过试题库进行考试,同时,运用书写小论文以及新想法这些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舒缓学习压力,调动积极性,提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4)要大力关注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培养。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在大量的物理实验中,学生才能自己把物理理论和实验结合到一起。只有在试验中才能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拥有良好的实验素质。在大学物理实验室中,学生拥有很多观察与具体操作的机会。学生依据自身情况,个性化的选择相关实验的观看与操作。开放实验给学生们带来的实践经验对学生来说益处多多,能够充分感受物理学知识的奥秘与自身学习成果。

(5)进行课外教学。如今的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要适当减少课内学时,相应的增加课外自主学习的量与质。开设物理类和技术类专题选修课(或讲座):如现代物理导论、混沌、原子和分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熵和信息、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力学等、现代工程技术专题、激光技术、光散射技术、全息技术、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技术、薄膜技术、换能器、红外技术、低温和超导等。多多组织学生旁听学术报告会和文化讲座,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

篇3

一、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威信不在于上课时严厉,不苟言笑。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害怕教师,害怕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容易被扼杀。相反,如果我们能微笑着面对学生,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也能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在学生回答正确表现优良的时候拍拍学生的肩膀或轻轻抚摸一下学生的头,给学生鼓励和积极的期望。笔者记得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为了树立威信,上课的时候始终拉着脸,对学生非常严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并不买账,课堂上几乎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几年后,笔者成为了一名母亲,开始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当把对自己孩子的宽容与鼓励也同样给予学生的时候,笔者发现课堂气氛变了,学生非常喜欢上课,会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教学效果颇好。

二、巧妙设问,善于提问

善教者,必善问。《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与解。”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可见恰到好处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对培养学生思维很有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例如,讲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自己身边与金钱有关的几件事,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纷纷举手,待他们回答后笔者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是万能的吗?”学生回答“:不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钱?”这样,在学生兴趣盎然中引入了课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创设情境,提高课堂兴趣

所有政治教学的内容,很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新课改的目的和方向之一就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注重学科与生活主题结合的要求,可以说是我们政治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一套严密理论和深奥道理,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些理论就变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学生不喜欢空洞说教,故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更形象,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使学生在愉快欣赏教学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其实,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相辅相成。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掌握,忽视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以往简单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在批判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为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五、改革评价方式,重视发展性评价

篇4

新旧势力对决

4月上海车展期间,第二届中国汽车新势力高峰论坛在沪召开,当前“新势力”已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热门关键词之一;与之前掀起的两次造车浪潮不同的是,如今的“新势力”大多与“互联网”、“新能源”结伴而行。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互联网汽车大规模集中亮相――蔚来、威马、云度、奇点、正道等之前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新兴造车企业拿出了各自的智能新能源产品,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造车新势力正以新思维和新打法,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方式等多个角度,探索汽车行业的新方向和新可能。

以往,新兴互联网造车企业说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概念车和样车。但哪怕是高调的概念车,在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之前,还构不成任何对竞争对手的威胁。而如今,新兴车企在车展上展出的很多产品已不再只是概念车和样车,而是即将投放市场的量产车,大都设定了具体的上市日期。从开始的天方夜谭,到看似激进的战略,再到量产车的到来,新兴造车企业以神奇的速度刷新了人们对汽车这一机械制造产物的认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传统造车模式发起了挑战。“汽车行业的未来是否还掌握在传统车企手中?”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发展让这个曾让人十分“确定”的问题开始变的“不确定”起来。

在这样一个新旧势力对决的时代,新势力真的能替代传统势力而执未来产业之牛耳吗?其实新兴企业造车声浪的喧嚣,并不意味传统车企近百年积淀形成的汽车产业链将失去舞台,无声的较量已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就在新兴车企举起智能化、互联化大旗的同时,传统车企也将其定为发展方向。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这些传统车企正通过自行研发、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投资共享出行公司,迅速向智能化、共享化、新能源化的方向转变,与造车新势力决一雌雄。

不乏质疑之声

当前的这股造车新势力是汽车创新的力量,处在变革中的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新势力企业,有着多种新需求和新要求的消费者也需要新势力企业,这正是所有汽车新势力企业信心和勇气的来源。然而,汽车新势力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看似百花齐放的“新势力”造车背后,面临诸多难题,如供应商的选择、工厂建设以及资金等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量产车型能否依照计划按时投产,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相比起传统车企,新兴互联网车企除了在自己擅长的互联网技术上占尽优势之外,却面临着制造技术欠缺、制造资质门槛高等多种难题。尤其是整车制造技术的欠缺,让许多人对互联网造车持谨慎态度。此外,传统汽车行业仍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重新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用户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互联网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会轻而易举。截至目前,已有13家新兴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其量产车型能否进入工信部《新能源车推广目录》享受补贴成为新难点。按照国家相关规划,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2020年取消,按照上述新创车企量产车投放市场的时间,补贴政策影响也仅剩一到两年时间。

然而,最为关键的仍是造车新势力量产车型的竞争力,其走向市场后将与传统车企燃油车直接竞争,如奇点IS6售价区间在20万-30万,这个价位不仅包括大众、通用、丰田等合资公司的各个级别车型,如迈腾、雅阁、途观等畅销车型,还有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用户不会因为你是新兴造车企业就买你的车,相反还有可能因为你是新兴造车企业不买你的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现有的十几家新创造车企业,最多能生存的仅两到三家;那些跟风的、投机的,还有资金不够雄厚的新兴造车企业,最后结局会比较难看。融合才是正道

前年12月份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关于“今后主导汽车产品、汽车市场、汽车工业的一定是汽车公司,而不是IT公司。”的表态,曾轰动一时。为此,当时国内汽车业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互联网造车与传统汽车谁能颠覆谁”的讨论,观点各异,相持不下。

篇5

“十三五规划”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是“丰富金融机构体系”。中国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还比较少,不能满足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所以要丰富金融机构体系。这一节一个突出的提法是要健全以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大家知道,中国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都有所发展,此次强调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需要。

首先,过去常规的概念就是金融要么是商业性,要么是公益性,采用类似二进制的提法,非零即一。但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商业性机构都经历了自身资产负债表调整的过程,所以充分发挥作用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如果说公益性融资一般过去都是应该财政花钱,但各国财政情况也不一样,有的财政空间也不大,所以国际上就对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再次关注。中国正好有三家这样的机构,一个是国家开发银行,一个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一个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加在一起大概是15万亿人民币左右,其中绝大多数资产是商业可持续性的资产,所以在“零”和“一”之间有一些业务,这些业务过去大家不太在意,但是在危机期间大家觉得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也就是说,低于商业性回报,但又不完全是公益性,这部分业务的发展可以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但同时又能弥补一些在“零”和“一”之间的融资空间。

对于中国来讲,也有一些特殊含义,就是中国经济从过去集中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转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价格体制等)造成一部分业务的商业性融资做不了,政府融资力量也不够。因此,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仍旧把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描述。

另外,在这一节里还提到了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做好这些事也有几个认识问题需要讨论来逐渐达成共识。

第一,在中国,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现象还比较多,和国际相比可能还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有质疑,就是说如果扩大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进一步放宽准入,会不会出现更多的混乱?

第二,中国金融服务的总水平如何?是供给十分充足不需要再设立更多的机构?还是金融服务总体不足,导致一些非法、钻空子性质的欺诈金融活动反而有很多的市场和机会。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通过讨论来明确。从“十三五规划”看,我觉得中国作为这么大的经济体,虽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数量不少,但因为国家很大,基层金融服务总量上来讲还是不足。

第三,中国政府历来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观点也有不同,有人认为金融发展了,就会把资源占走,反而忽略了实体经济。有人认为,金融界创造的市场和一些产品自己炒来炒去,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对发展金融服务业持有比较负面的看法。我认为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可以分三类:即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可以是双赢局面,也可以是零和博弈,也可以是双输局面。对于中国来讲应该做到什么样,至少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就是如果金融业不能够更好地发展,提高更普遍的金融服务,同时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那么实体经济就会受到限制。

我们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强调地比较多,说法也多种多样,要把“十三五规划”中有关金融改革的内容落实好,就需要进一步理清这方面的认识。

“十三五规划”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是“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其中最突出和最开始提到的都是如何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有很多资本市场服务的市场需求、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的需求以外,在中国也有一个稍微特殊的考虑,就是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偏高,也就是大家常讨论的总的借贷等债务和GDP的比重,特别是企业部门借贷等债务占GDP的比重偏高。“十三五规划”也希望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使更多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企业部门或者公司部门的高杠杆率?我想说三点:

第一,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一般国家在GDP的20%―30%左右,中国去年的总储蓄率还是46%点多,其中居民部门在35%以上。储蓄率高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储蓄的钱多,通过银行和买债券渠道的债务融资就会高一些,所以如果说中国企业债务率高于其他一些国家,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奇怪。当然也不能高的太多,否则也是有问题的。

第二,中国的股本市场发育比较晚,股票市场在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市场发展的时间还短,所以资本市场总融资比例比较低,民间的股本融资也相对薄弱。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比较快,但总的民间积累、民间财富还比较少,所以民间财富变为股本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少。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借贷比例比较高,就容易产生一些宏观上的风险,这方面我们也是和国际上很多朋友们一样给予高度重视。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能够使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资金进行股本融资,也就降低了债务占GDP的比重,也降低了债务股本的比例。

在健全金融市场体系这一节中还谈到了很多其他内容,包括债券市场的发展、健全利率、汇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大家都比较关心利率、汇率机制的改革,我们前一段时间在G20的场合下也讨论了汇率机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去年年底之前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利率管制,不管是贷款还是存款都已经取消,金融机构都有了利率的自主定价权。当然,利率改革后续还有很多任务,比如说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指导还有一个健全传导机制的问题。再比如说,利率形成机制也还有一个在市场上不断磨合、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但总体上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了决定性的进展。

“十三五规划”第十六章第三节内容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这方面,首先,规划中提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这表明中国还是很重视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中央银行过去比较强调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很多央行还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仅做到这点还不够。即便有些情况下通货膨胀水平不高,但经济体系还可能出现其他的金融风险,甚至是危机。所以首先强调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建立。

另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这方面,要认真研究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包括在去年金融市场发生波动的时候,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包括有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要从吸收经验教训。

从国际上看,尽管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式,但全球金融危机中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今后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应如何对待,国际上也有众多的讨论,也有很多的实践探索,这也是我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

篇6

创意启迪——神笔马良科幻想象成为现实

“神笔马良”的神奇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如今却成为现实。3D打印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所谓3D打印技术,业界专家给出一个定义——“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图,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射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材质、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与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3D 打印技术最大的不同是“增材制造”,加工犹如涂脂抹粉,材料就像“墨水”, 一层一层叠加起来,“青山着意化为桥”,按照程序叠加成型。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是“减材制造”,好比“铁杵磨成绣花针”,按图纸要求,去粗取精,减肥留骨,“精神可嘉”,却极大地浪费了原材料。

3D打印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制造方法,可谓“神思妙想,创意无限;运用领域,无孔不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大脑的容量和功能,3D打印技术的指挥中心就是计算机。创意为魂,天马行空,神笔泼墨,借助的是人类的“心之官”大脑;3D打印的软件建模、三维截面、叠加成型等,借助的就是电脑。大脑与电脑的关系是主人与工具,正像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人类的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大脑是统帅,电脑是工具,时下方兴未艾的3D打印正是大脑运用电脑创造出来的神奇。我们必须记住,“没有大脑的人不过是城市的塑像”。

发展纵览——3D打印技术的硕果令人惊愕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的科学期刊和网站对“3D将打印引发革命性巨变”多有惊人的报道。诸如,为解决航天食品的供应问题,美国人提出3D打印航天食品的概念,并已经制定出打印巧克力和比萨饼的方案。为解决军舰零备件储存过多挤占空间的问题,拟采用3D打印机来替代,即随时根据要求打印零件满足需求。令人兴奋的是,3D打印人造耳朵已经不再成为新闻,更吸引眼球的是,美英等国的科学家已经开始3D打印肺叶组织、软组织及骨骼和心脏器官的方案。

集萃媒体的报道,正在蕴育或问世的3D打印成果超出我们的想象。从生命科学的范畴看,“3D打印开始治病救人”,主要研究的成果有:人类的胚胎干细胞、骨骼、人工耳、头骨、皮肤、心脏、肺叶以及生物组织等。据悉,“北京时间2013年5月23日消息,美国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第一颗人类心脏”。从制造产品来看,主要科研成果有:设备及零备件、建筑及材料、模型及玩具、航模及无人机、汽车及航天器、各类珠宝首饰等都已问世。据报道,世界第一款能使用的3D打印汽车已经上路。从经营模式来看,3D打印技术将引领商业购物场所的重大变革,可提供独特的优质服务,向着“输送创意和设计而不单是产品”的方向而发展。从科研手段和影视教育来看,已经达到了“意念致动”出神入化的阶段,如影随形,真假莫辨,身临其境。

中国紧跟世界潮流,也有不凡的表现。西安交大教授卢秉恒、北航教授王华明、清华教授孙伟、华南理工大教授杨永强等,都有成果问世。据《北京晚报》的报道,“模具合格率陡增70%”、“飞机用合金结构件生产周期由两年缩短为40天,费用节省了90%”、“人工关节用电邮递送”……当然,业界专家坦诚告诉国人,“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距离美国仍有很大差距”。

展望趋势——必须改变慢一拍的思维定势

综观世界3D打印技术发展的态势,美国和欧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无论在技术还是在应用上都占据领先地位,欧盟重视研发应用,日本着力推广应用,中国按照自家思路紧随其后“步步为营”。据美国3D打印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市场需求的增加,有望从2011年的17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0亿美元”。研究者认为,中国的3D打印技术到目前为止,仍处在“高级玩具”阶段,尚没有出现成熟化的产业。不过,据世界著名的3D打印行业咨询机构美国沃勒斯公司最新披露:2012年3D打印全球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其中3D 打印机的销售量同比上升了25%,其中38%来自美国本土,8.5%来自中国。可见,中国3D打印机市场需求举足轻重,但还是依赖美国。

中国3D打印技术业界专家对自家赶超发展引以自豪的用语多袭用套路——“发展3D打印技术,中国其实起步并不晚。这方面的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开始,研究力量集中在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而且这三家高等学府也有清晰的特色,清华大学侧重于塑料堆积技术,西安交大以研究固化技术为重点,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在于激光粉末烧结技术。

人贵有自知之明。在肯定“我国生产的3D打印机装备功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也知晓自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装备的可靠性和材料的研发上。其实,这正是3D打印的关键肯綮,设备不稳定即可靠性不达标,材料远不如美国和德国丰富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大的差距体现在应用上。”业界专家如是说,“在国外,3D打印技术已经在新产品开发、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创意设计、影视教育等方面开展应用;而我们主要还局限在模具打印、文化创意等少数领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值得重视的是,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快发展,美国专家预言,低端“桌面级的3D打印机”已经接近饱和,面临淘汰的局面。而这是我国当前3D打印技术市场的着力点,难免要有邯郸学步重蹈覆辙的悲剧上演。

“东施效颦”永远成不了美人。我们细读中国3D打印领域一些专家的言论,总感到缺乏“霸气”,矮化自己,看多困难,不思争创,甘居“二流堂”的境界。谈起3D打印的应用,过度强调“无法替代传统制造方式,成本、材料因素限制市场”;描绘现状,仅看到“当前打印人体器官还只是一种科学愿景”;展望前景,不如洋人看得真切,觊觎中国的3D打印市场不惜“棒杀”和“捧杀”。

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多次强调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听其言,观其行。美国政府不仅已经在俄亥俄州成立了首个制造创新中心,而且还有3个创新研究中心在筹建当中,最终将会发展成一个3D打印制造业的全美网络,成为全球新的高科技中心。这让人联想起克林顿执政时期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豪言壮语,我们相信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克林顿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奥巴马的计划正在落实中。

回忆上个世纪电脑的兴发过程,很多人质疑个人拥有电脑的必要性。但历史证明,电脑终究这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可以预见,3D打印技术也将复制这一过程。

篇7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PBL;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含了思想、精神、心理等与人息息相关的各方面[1]。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医学也是如此。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2],也是一个在诊疗过程中涉及患者隐私的高风险临床科室,人文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妇产科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了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己解决问题[3]。PBL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教学,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较大的优越性。在但妇产科教学和实践中仍存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而轻人文的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缺乏妥善处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的能力;或者缺乏责任意识仁爱精神等现象。为此,在PBL教学中,除了要将妇产科理论和临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整体临床思维、职业素养及处理医患关系等各种能力,在妇产科PBL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1妇产科PBL教学

妇产科PBL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教学向“能力中心型”转变[4]。我院妇产科开展PBL教学已经10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及增加临床病例。在学期开始集体备课时,任课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后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一环节,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是PBL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既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贴近临床实际,也需要有艺术性吸引力,防止高于学生认知水平,导致学生消极抵触或浅尝辄止。此外,还需要有系统性整体性,让提出的问题之间有所关联,相互建构。其次是课堂讨论阶段。学生分成6到8人的学习小组,把学习内容在小组中细化,组织讨论后由组长汇报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或异议,之后针对这些疑议或异议进行组间讨论,最终获得该问题最合理的解答或形成新的问题来引导下一步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并不直接参与讨论,但要全程参与,当学生讨论跑题是需要适时将讨论方向引回主题,当学生陈述有误时需要及时指正,当学生纠结困惑时需要想方设法开阔其思维。课程的最后阶段由任课教师做课后小结,把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和思考做系统的归纳、融合、提炼和整理,并从中对学生模糊的重点内容做重点讲解,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内容做细致讲解,对学生还未掌握的具体内容做反复讲解,科学安排好授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在PBL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PBL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侧重于解决技术性问题,但体现医学技术以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问题需要加强。

2人文素质培养在妇产科PBL教学中的必要性

2.1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妇产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在新时代的改革大背景下,中西方知识和观念的融合,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过程中,PBL教学方法是不但能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而其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向着更加注重人与社会、人的权利、人的伦理等方面发展[5]。妇产科患者为女性群体,疾病主要涉及生殖器官,病史涉及婚姻、生育、个人隐私及整个家庭情况等。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比较沉重,担心影响家庭幸福、影响夫妻生活以及妊娠期过度紧张和担心胎儿情况。所以妇产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不断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才能适应和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更有利于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2.2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医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还要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6]。敬畏生命、关爱患者、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不是空谈,而要融入医者的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医务工作者有“特权”进入人体,这项工作是神圣、庄严和要极端负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PBL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素质。

2.3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从古至今,医学职业精神都需要与医学人文相互融合、彼此渗透。“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充分说明了医生需要医治的不单单是疾病本身,同时还包括处在病痛中的需要帮助和安慰的人。治病是医学技术层面,帮助和安慰则是人文关怀层面,临床治疗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向结合。目前医疗环境中仍存在着医学职业精神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局限性以及生命的不可复制性,这些是可能导致医患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的原因,严重者可能诱发医患纠纷[7]。而妇产科尤其是产科更是医患纠纷发生的高危科室,在医疗纠纷中,大多数都是缘于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问题,而非单纯的医疗技术水平问题。因此,改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8]。因而在妇产科教学,尤其是PBL教学中,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应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医学生走入临床后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9]。

3我校妇产科将人文素质培融入PBL教学中的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妇产科教学过程。教师理论授课时应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标准融入医学基础知识中,一同教授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初步渗透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更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临床见习实践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医学生首次作为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此时人文素质教育要如融入临床带教老师带教的每一个细节,从与患者交流采集病史开始、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病情交代等均可体现人文素质教育[10]。妇产科PBL教学方法应用成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而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诊疗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1PBL教材选题及问题设置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

按照《妇产科》教材的大纲要求,挑选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教材编写。PBL教学尽可能模拟临床实际教学,因而在教材编写选题设计过程中,编写内容及场景描写真实可信,除了患者临床信息资料,不同的案例中应尽量体现出应相患者及家庭相关信息、医患交流的细节及特殊场景,描述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不配合等。在问题设置中遵循医学的两个原则:科学原则和人文原则。

3.2课堂讨论、总结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PBL教学课堂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临床诊疗过程的再现。从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各阶段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经过课前准确,课堂上进行讨论。教材中设置的问题含有从人文角度出发的,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及人文角度进行讨论[11]。例如在产科病例讨论中,无论是“凶险性前置胎”“产后出血”还是“羊水栓塞”,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分娩方式的讨论,而近些年来,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问题已从医学问题上升到社会热点问题。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除了按治疗原则进行分析之外,教师应引导同学们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去考虑分娩方式。我国较高的剖宫产率除了医学指征的手术之外还有一部分为患者主动坚决要求剖宫产,主要是因为害怕疼痛及恐惧。因而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融入人文因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如在妊娠期对患者进行宣教、分娩过程中的陪同疏导、换位思考患者产程中的疼痛及恐惧,通过讨论,让同学们除了掌握剖宫产的医学指征,更充分的了解人文关怀在帮助患者分娩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不要单纯就疾病讨论治疗原则,一定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及对生育的要求,融入医学人文。子宫肌瘤患者是否有计划妊娠的需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存在不同选择;若需要切除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应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其对切除子宫后的焦虑和恐惧;早期子宫颈癌的年轻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在讨论环节,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除了让学生对诊疗原则充分掌握,还能更贴近临床的让学生了解在诊疗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需。

3.3在模拟临床操作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我校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SP)及模型,模拟临床查体及操作[12]。在SP及模型上进行问诊、检查和操作时,除了科学原则上的标准、检查要点、注意事项,应增加人文素质方面内容的提问及讨论。如:在检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如何保护患者隐私;进行查体时如何能让患者减轻不适感,尽量放松;如何能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PBL教学中通过SP及模型,可以让学生进行从询问病史、查体到诊疗计划的制定,在其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如何对待患者,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的的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篇8

【关键词】微笑教育;情态管理;师德师风建设;微笑守则;课题研究

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微笑教育作为探索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现实课题,为我们开展学校管理现代化、建设和谐校园,开辟一个内容丰富的教育平台。

1.微笑教育,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微笑是教师最直观、最生动的一种施爱手段,也是一种可贵的教育管理资源。微笑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视角,它是在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坚持内涵发展的前提下,运用以人为本的法情相济、以德达治的渠道,追求新时期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管理目标,实施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情态管理。

微笑教育出笔在微笑,立意在管理,核心为知识与文化转化服务。这种服务,摒弃惩罚性的管理思路,引进激励、竞争、制约的管理机制,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合作共进、发展个性,为学生的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这种服务,已使学校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悄然发生改变,从粗放型到科研型,从权威强制到恩威兼施,从短期应对到长期跟踪,力求实现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转变为满足学生合理要求的行为,在共存共识中发展并完善着理性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微笑教育强化情感融入服务的管理意识,强化教育质量来自管理过程的观念,以利于学校师生生存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它蕴含三个要素:1、学生的情感世界受用于知识与文化迁移、转化过程服务之中,并融入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呵护成分。2、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可用公式A×B>A2来表示,其中A代表制度规范,B代表情感教育,A2代表单纯的制度规范强化;A×B代表情态管理,并且情感教育B的成分要重于制度规范A的成分。3、加强校园资源重组,合理配置,有效地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监督的机制,展示多元教育资源共享并得以协调均衡发展的态势。这三点在重建教育新秩序过程中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着的。

微笑教育的特色管理关注现代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技能和文化精神氛围,较好地突出学校的个性和活力。好的管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追求制度创新,是富有想象力的创意管理。它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从知识与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向知识与文化组织合作者角色转变,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二者之间地和谐发展;要选择、创造适合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而不要凭主观臆想让学生去适应教师的口味,确立教育教学管理为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伴随学习方式悄悄发生变化,教师创造和谐有序的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参与校规的制定并学会“同伴调解”,以达到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学生内在的情感和信念不断升华,促使制度规范转变为良好学风形成的亲和力,并从中获得克服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的愉悦感,进入文明养成、自我教育的最佳境界。即使对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联网、远程教育等先进教育手段,微笑教育也以其特有的管理艺术,显现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势头。

2.微笑教育,人本特色的情态管理

微笑教育的情态管理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步入艺术殿堂。它遵循情感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从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开始,通过对教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充分重视和有效调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优化教育管理过程,避免平庸,远离单调,注重情感参与,提倡精神激励,采用积极的心态来组织教学。

情态管理提倡课堂教学情知并重,以情优教,树立让学生品尝学习愉快和乐趣的过程中去接近智慧的理念。积极探究实施启发式教育,要求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由选择的空间,激发他们对未来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放活学生身心,剔除他们身上趋同权威的思想,注重独立思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活动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段,让他们总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培植自信,心怀期待。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从教学内容中挖掘、诱发、赋予、调控微笑情智,改革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让“预设”与“生成”双赢,实现师生、生生双方的对话、信任、认同、默契以至忠诚的双向心理互动和交融;注重学情分析,维护心理安全,充分运用关注生命成长的诸多有效因素谱写课堂协调发展的音符,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大胆提问,行为超常,情感宣泄,让他们保持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精神状态,实现认知与情感的互促和催化,使之达到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堂以育人为本充满激情,特别注意到境由心造,营造师生情感交汇的“生态链”,力求学情、师情、文情“三情共振”,善于将严肃的教育寓于和蔼得体的言语或幽默风趣的谈笑之中,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学其理”。

情态管理要强调人的生命尊严和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区分是非善恶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追求人格完善。教师一方面要抓住影响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拒绝用“成人化”剥夺孩子的童年、童心、童趣,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机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活动空间,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和选择,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感,主动发现,手脑相长,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人。然而,由于家庭、遗传、身份、受教育的程度使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不能以牺牲人性为代价单凭管理原理的条文去统一规范学生的言行,而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跟踪和服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在师生实现平等的、同志式的合作关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自立自护自控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形成的态度、方法的研究;从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迁移、疏导、激励功能,以情育情,以理育情,以行育情,以美育情,引导、影响、促进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转化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和谐,并获得积极心态向主流价值观发展的“习以成性”的精神激励和情感需求。

情态管理要树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指导思想,建立包含情感指标精神质量在内的综合素质多元动态的科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幸福体验。它的特色管理要以机制创新为契机,实施常规性评价和非常规性评价并行,分项与综合结合,定性与定量交融,互评与自评巧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判断、发现和提升功能,把评价过程变成产生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的一个个“加油站”。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学会用“儿童视界”观察问题,关爱个性,善待差异,尊重“丑小鸭”,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竞争中各其显能;要努力做到公平全面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导致难以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的微笑,包含对学生的期待,这种期待要体现教育对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必须深入到生命之中获得有意识的价值开发;教师良好的期待,能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教育心理效应,为学生的悟性闪现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微笑,表示教师认识到幼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尊重和信任孩子应成为一种习惯和责任,表示教师在时时关注学生的个人修养、道德情操、精神状态、情绪心态、个性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示教师能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锻炼,可增强他们的受挫能力和忧患意识。

3.微笑教育,有情操作的微笑守则

推行微笑教育的关键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乐于以个人的学识、智慧和艺术去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找到合理的方法从人性化出发去解决问题,做到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关心而不溺爱,理解而不放纵。切忌让教师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地对学生笑(如果那样做,则把微笑教育庸俗化了),要让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注重心灵的沟通和人格的尊重。学会对学生说话的正确方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化作滋润他们心田的阳光雨露;学会赞美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创造性火花;学会宽容,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不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和知情权,维护他们情感世界的那片净土;学会亲近,注重诚实守信,善于言传身教,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民主意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学会无为而治,帮学生找回“闲暇”,拥有自我,与整个世界默契相融、心心相印;坚持正面说服教育,慎用必要的惩戒和强化训练,以满腔热情的爱心和责任感去打造平等、安全、健康的教育情境,把教学工作或任务变成让师生感受快乐、体验进步的创造性活动。

为了让微笑教育便于操作,不至于流于形式,我们学校按照“因人而异、微笑搭桥、情态管理、过程服务”的操作原则,对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衣着服饰、教态仪表)和言行规范都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十做到”守则,包括和学生相遇,教师要尽量打招呼;坚持讲普通话,带头用好礼貌用语;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观察,并和每一个学生沟通;开放讲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展开对话;允许学生插嘴和向教师提出质疑;课内允许喝水、上厕所,让学生自己排座位;作业要少而精,允许说“不”,允许重做测验;积极运用有效表扬,学会善意正确的批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走,要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内容,并建立心理对话热线,不仅展示生动具体的形象化教育,还要凸现主体意识的人性化教育,抓住有效教育的心理行为互动细节,“为鲜活的生命奠基”,培养教师管理创新能力和微笑品牌意识。同时,开展以“让微笑充满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温馨教室”、“爱心书屋”、“开心话吧”,组织“好习惯助我成长”、“合作小伙伴”、“当好‘四季鸟’”等阳光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老师对我们微笑,自己应该怎么办”的宣传教育工作,举办以“微笑面对未来”为题的系列演讲比赛,追求知情意行“和而不同”、与时俱进,将教育要求自觉转化为他们学习过程的内驱动力和身心体验。在学校实施微笑守则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义工”,推行微笑教育网络化,让“微笑”进乡村、社区,与家庭教育同行,在多元融合中争相斗妍。

我们学校有些教师,一开始很愿意开展微笑教育,但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很快又回到训斥、责骂这类所谓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了。显然,微笑教育还缺乏强有力的学校组织文化支撑,缺乏多元价值观共存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有着自己学校特色的微笑精神。怎样才能求真务实地开展微笑教育,使“微笑守则” 顺利实施并坚持下去呢?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做21世纪创新型教师”的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形成群体智慧和师德文化,加强对微笑教育的课题研究。2、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充分的尊重教师的权益,开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追求的教育活动,唤起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欢乐、尊严和使命感。3、鼓励教师多读书,加强人文修养和科技知识的学习,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促进自主发展和多重角色形成,将专业化发展与个性自我融为一体。4、引导教师注重教育管理与创新教育,不仅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还要讲究教学艺术,把握好微笑教育的时机和尺度,丰富和充实微笑教育的体认底蕴。 5、用“经验与反思”撰写微笑日记,注重教育行为研究和心灵之旅探索,学会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力量,沟通信息,树立典型,使微笑教育常抓不懈。

4.微笑教育,返璞归真的管理文化

微笑教育是一种本然价值回归的管理文化,能够以多样化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显现了集刚性管理规则与柔性管理艺术的优势,以利于学校文化在破旧与立新、传承与创造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平民教育”的办学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民主精神与和谐魅力。

微笑教育作为新时期学校管理文化的出现,有如下特征:(1)前瞻性。我们要培养21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思想前卫、气质豁达、胸怀博大、理想飞扬是学生面向未来必备的品格,终身教育、多元智能、全球意识、组织才能是他们落实学习行为的理念,让他们面带微笑去面对人生,放出眼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知识性。微笑教育将沿着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现代管理的基本走向发展,既要以管理规范为前提,又要以传播知识与文化为背景,力求将原有知识转变成获取新知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在实施知识与文化服务过程中,必须涵盖人文修养和科技发展的内容,提倡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以及重视对情态管理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时师生双向心理互动的认识和研究。(3)针对性。“微笑”的运用是根据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具体的工作要点,受教师心理趋向及活动意图支配,转化为可操作的外显形象和服务过程。微笑教育要求因时因地制宜,提倡“另辟蹊径”,注重“与众不同”,对学生自然天成的个性、特质、爱好、理想、能力甚至于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健康的培育。(4)渗透性。微笑教育的人文关怀渗透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和细节之中,较好地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循循善诱的原则,调适学生有权应该享受的教育。它的情态管理往往超越技巧和模式的层面,用对生命的珍爱所迸发的激情和尊严、用对人性的感悟所表达的气度和智慧,走向民主、自由和创造。(5)激励性。当微笑教育进入师生双向多维的良性循环时,它的法情相济、以德达治的激励机制将外因感动转变为师生的内心自律:教师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饱满的情绪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学生受其感染,感到备受信任和期待,引发创造性思维、学习的冲动和表明自己的热情,整个教学活动将沿袭内涵发展之路焕发出生命活力。(6)含蓄性。微笑教育遵循理解来自认同,关爱产生力量的人文理念,用知识慰藉心灵,让榜样润泽信仰,“从内心出自内心”交互发展的心理历程中,学生希望被如何对待,以及他们实际上被怎样对待的感受和体验,往往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行为和方式产生极其重要影响。(7)美感性。微笑教育的情态管理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感并保持特有的审美距离,较好地从教学的内容、手段、语言、场景以及教师仪表等人文生态环境方面激活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对美的发现,积淀审美素养,提升审美情趣,促使学生想象力、批判精神和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和利用。(8)礼仪性。微笑教育以礼为美,以仪引德,是加强师德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它注重学生的基本文明行为规范,从小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荣明耻忠孝感恩,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引导他们学会理解、接受、认同别人的关爱,并能尝试如何关爱他人,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篇9

1生态伦理学的提出及理论价值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浪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但是由于对人类主体能力的过分张扬与市场、资本的无序扩张,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源过分利用,地球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对立。基于现代性而形成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形成了过分强调和彰显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能力的“集体无意识”。特别是经过近代以来科技突飞猛进所引发的全球化浪潮,曾经对自然的敬畏和自然价值的观念已经荡然无存,自然对人而言不再是神秘的了,[1]它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和人类实践、认知的客体,人的理性才是这种自然客观存在的基础,自然可以为人的理性随意支配和塑造,对人而言它仅具有工具价值。在这种思维惯性驱动之下,人实际上已经将自己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以天地万物的主宰者自居了。然而人越是想驾驭自然,就越是发现自然不可驾驭。自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存在,经过长期的物质进化,不断地塑造和创造着自然生命,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存在与进化,虽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备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持续地为着一个目标不懈努力;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自然属性,即人仍然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人仍然需要遵守自然生态整体的客观律则和价值准则。令人堪忧的是,人类究竟希望如何更舒适自如地存在于地球,这远非一个已经明确的问题,其答案是否可行,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自然或友善,或残酷,只是自然的本色而已,人类对自然不可为所欲为。如果承认生态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尊重自然秩序和生命秩序,那么人类就必须对传统的生态观进行认真反思和清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觉顺应自然界的发生、发展规律,重新把人定位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之上,而不是可以主宰世间万物的“超人”。正是在对人类这种生存困境的反思中,20世纪中叶生态伦理问题被提出来,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生态科学和社会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面冉冉升起的旗帜。西方学术界又称之为“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是如何对待生态价值、人与生物群落之间、如何调节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说。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接受整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它所要处理的问题是人对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地球上其他物种和自然界抱什么态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它在理论上的要求是确立关于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在实践上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约束人对自然的行为,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价值主体,有着自己的系统价值。传统伦理学一般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仅仅关注人这样一个物种(群)的福利,生态伦理学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的几百万物种(群)的福利。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特点是把道德研究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研究人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界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随着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人类文明所奉行的错误价值观,即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价值观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在生物学及认识和实践意义上,人类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价值论的层面上,人类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在近代社会推崇理性的前提下确立的。人类具有理性,理所当然具有内在价值,其他存在物没有理性,因而只有工具价值。由此,人类社会道德原则的制定与选择的惟一因素必然是人和人的利益。这种伦理观如果不是促进了当代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那么它也无法调整和制约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方式。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是随着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形成而形成的。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权利是相等的,皆有权利从自然界中索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能量。但是,作为自然界的“道德代言人”,人类必须同时在道德上关心其他物种,因为自然存在物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且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能完全还原为人的兴趣和偏好。非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的道德关注目光投射到更多的生命体上,给人们提出了更多的伦理问题。

2中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进展

早在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就有扩展道德共同体(moralcommunity)之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又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1886);美国博物学者玛什(G.P.Marsh)的《人与自然》(1864)、英国医生赫胥黎(T.Huxley)的《进化与伦理学》(1893)都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某种亲和的伦理关系。但是,生态伦理学是由法国哲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泽和英国环境学家利奥波德创立的,他们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人类需要将善良、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人与自然”应作为伦理学的一项基本准则。史怀泽从对生命的崇拜出发,进一步提出尊重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尊重生命是伦理学的基础,维护生命、完善生命和发展生命是善;毁坏生命和损害生命的行为是恶,在这种伦理学中最主要的是人应对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2]。利奥波德则提倡大地伦理学。他主张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要从人和社会领域扩展到人和大地(自然界),因而需要改变伦理学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一是,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当一种行为“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3]233-234;二是,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3]194。1975年,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发表《存在生态伦理学吗?》一文,从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此后他发表一系列论文和两本专著:《哲学走向荒野》(1986),《环境伦理学:自然界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的责任》(1988),建构了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20世纪末叶,日本学者丸山竹秋提出了“地球伦理学”(1992):将地球作为目标和对象的伦理学,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伦理学,以及环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景观伦理学。虽然伦理学本来是关于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学问,但是,人与人以外的事物的关系却多得多和复杂得多,对这方面的道德关系视而不见无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大地是生存之源,是值得尊敬、爱惜和感谢的。因而他认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界定伦理学的观照系列,伦理学的对象不仅是对人,还必须扩大到人以外的生物,地球上的非生物,甚至太阳和天体诸现象。也就是说,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不限于人间之道,还应包括:①对人及人以外事物的“人之道”;②对宇宙的“人之道”;③对大地的“人之道”;④对生物的“人之道”。全部学问的最大目标是探求真理,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保全地球,对人类文化的健全发展作出贡献[4]。基于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正面临同样的问题处境,中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生态伦理的建构和论述。立足于本国实际,国内学者在对西方伦理学进行解读、讨论之外,更多地开始注意对中国传统资源的发掘、探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其本身就孕育着大量非常精致的生态学思想,可以为解决人类生态问题提供许多有益的资源支持。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之光无疑将继续照耀着我们的未来之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从先秦时期开始,经过两汉、隋唐到宋、元、明各个时期,便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珍惜生命、仁爱万物;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等思想,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了相当显著的作用。[5]今天,挖掘、弘扬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有益的启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爱万物”的主张。其实儒家之“仁”术,归根结蒂就是对各种关系的阐述。他要求把“仁”、“爱人”这些人际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去,以此来协调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把人对自然的态度作为善恶评价的一个尺度。他认为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对它们的获取要有度,“钓而不网,弋一射裔”[6]30。他指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防,非孝也”[6]608。可见,孔子是把人们对待生物的态度当做儒家道德规范之一——孝道来看待的。凡仁爱万物的行为就是孝,就是善;反之则是不孝,就是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仁爱万物”的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6]131。他要求人们由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由泛爱他人而仁爱万物,主张君子之爱应该从对亲人的爱扩展到对百姓的爱,再延伸至对自然的爱。这是君子施行仁政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后来发展成宋儒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名句。张载[7]63认为:仁爱就是爱人、爱物、不私己。在他看来,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同万物具有共同的本性,所以不能偏私自己。他主张“是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7]22。意思是说立要立己立人,知要知人知物,爱要爱己爱人,成要成己成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人和物都是大地所生,在天和地面前人人都是同胞兄弟,人与物是同伴朋友。朱熹从理学角度也谈到了人与生物的关系。他说:“事事物物,皆有至理。如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杀,好生恶死。‘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皆是顺阴阳道理。自家知得万物均气同体,‘见生不忍其死,闻声不忍食肉’,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此便是合内外之理”[8]296。

他还把儒家的“仁”作了发挥,把“仁”定义为“心之德,爱之理”[8]111,从根本上把爱人与爱物统一起来。王阳明认为虽然人与物是同体的,但人与物的地位是不同的,爱万物也需分清先后主次,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草木禽兽[9]。因此,他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不仅适应于人,而且可以推广到自然界。儒家学说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的思想,以及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论述,以朴素的、直观的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极高的生态伦理价值,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人们更是提出了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10]。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公正的实质就是协调好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内部的利益关系,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活的完整的终极关怀。

3生态伦理学的当代趋势及意义

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作为人类必需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物质基础。相对于人口的急遽增长和由此不断扩展的对资源的需求,资源的增长(如植被资源等等)是极为有限的,人类社会要能持续稳定地发展进化,就必须转变现有生存哲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生态伦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个报告中提出“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的发展。它在人和自然关系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发展必须要有利于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应当在发展过程中有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有关的资源,而不可超过环境的承载力、负荷力。惟其如此,经济发展才能既满足人的基本要求,又不危害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福利,达到“代内公平”;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达到“代际公平”——“一个基于当今世代和未来世代对于健康、多样性环境的平等权利的、更为根本的——承诺,将使可持续发展获得坚实的哲学和法律基础”[11]。生态伦理学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主张,核心是扩大道德关怀的对象和领域,规定人类行为中的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没有绝对的王者,自然对人的力量有所掣肘,人也可以对自然有所能动作用。因此,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相促进各自的利益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在确保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前提下,以全新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承认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权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切实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之责。不能以经济价值的高下来决定“低价值”物种的生死,要给那些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存在物(如沼泽、泥塘等、滩涂、荒野)以继续存在下去的自由,因为它们依然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即生态价值。如果以单一经济利益为目标,任意毁掉那些没有商业价值的物种和群落,那就恰恰毁掉了大地系统的完整性。而且,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危害后代人的发展,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应以不危害后代人的需求为限,否则就应主动采取代际财富转移政策。总之当代人既要留给后代一个健全的环境,又应为后代积累足够发展的自然资源财富。西方生态伦理建设最显著的成效是社会生态伦理实践。西方生态伦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应用伦理来建设,生态伦理思想在轰轰烈烈的生态运动中走向了现实。与西方相比,我国生态伦理建设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但是并未取得决定性的成功,甚或即使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认为生态伦理紧紧是一治污的问题。至于生态伦理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则更并无明显加强。我国的生态伦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步入了一个误区,即:把生态伦理视为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忽略了更为艰巨的生态伦理实践,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我国生态伦理研究长期滞留在“象牙塔”之内,在现实层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中国生态伦理研究应该在继续深入的同时走出学理层面,走向社会实践,促进生态伦理思想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渗透,以期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都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高度关注,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当前中国的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平台。生态伦理关涉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关涉人类的福祉,具有普适价值,但生态伦理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若要深深扎根当前所有人的心中,必须首先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使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目前中国民众参与环保的自觉性还不够高,热情还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民众,许多人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无所作为,一味指望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来治理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