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体育生训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一体育生训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一体育生训练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以统一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造成最常见的现象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抑制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学习负担,这种现象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是现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走班制”的概念

“走班制”,又称为走班教学,是在中小学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的“走班制”教学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是承认学生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坚信每位学生包括学有困难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逐步提高成绩。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趋势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生在学校除了要学习必修课程,还有总量超过必修课程的国家选修课程和一定数量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方向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选课走班开始走进了普通高中学校。近年来,除了选修课,一些高中学校也开始了在建立一个新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选修与必修课都开始“走班制”教学的探索。

三、高一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实践的探讨

针对高一体育课“走班制”教学的改革需要,我校高一年级体育备课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以下试行方案:学校为推进素质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校领导对体育课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现拟以高一年级为试点,制定体育课“走班制”教学试行方案。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课程结构

以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器材数量设定相应的课程内容,最大程度低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以学生兴趣爱好进行选课分班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进行选课,并根据选课的人数进行专门的体育课分班。课程内容的设置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场地器材,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供学生选择,每学生每学期限选一项,每项限60人;选课后的分班,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并到指定的体育教师的班级上体育课,由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分班等工作。

2.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统一体育课上课时间,实现统一模块教学,必须要所有教师所有学生的时间能统一,而现行的体育课安排并不适用,需要教务处将体育做相应调整,调整为所有教师的课时安排相同。二是需要增设场地器材为实行模块教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提高教师上课效率,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模块教学的需求,需增设足量的场地器材等设施。具体:篮球60个,足球60个,羽毛球拍60副,羽毛球20桶,标志桶40个。

四、高一体育课“走班制”教学实践成效与不足

随着体育课“走班制”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取得一些教学效果的同时,一些实际中的困难也显现出来,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成效

(1)自主选课兴趣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班制的核心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选课契合学生实际需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专项教学效果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四个选项,学生一个学期内有充分的学时来学习和练习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以往体育课学习运动技能不深入的问题;专项教学中教师可以更深入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该项运动技能,从而真正达到“终身体育”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2.不足之处

(1)课程安排不合理。试行选课走班教学,所有的体育课就应当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进行教学,否则就会出现有的班级在上选课的内容;如周二下午的体育课,其中负责足球、排球没有安排课务,而篮球、羽毛球的班级有课,这样就会导致选择了足球、排球的学生没有老师上课的情况,迫使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要回到各自的行政班上课。

(2)教学计划难落实。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体育教师的课时不统一,各兴趣班的成员不固定,导致有的学生上得内容多,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上过课;如周三下午的体育课,由5、7、19、24班组成,而其中5、7班周一上过一次体育课,已经学习了第一节课的内容,而19、24班则是第一次上课,导致体育老师很无法学,不利于学生练习和掌握该课的知识和技能。

(3)课堂管理压力大。走班制教学下的班级是由每个行政班的选择相同课程的学生组成的,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又使得每一次课的学生都不一样,很多学生抓住这样的一个课程特点,出现了不少迟到、旷课、串课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这部分学生上课时间的去向会一直干扰老师的上课情绪,总是担心这些学生会不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故,体育老师压力很大。

(4)场地设施不足。体育技能的掌握除了要保证一定时间的练习之外,还对场地器材设施等有一定的要求,我校南校区有篮球场4个,足球场1个,没有排球场和羽毛球场,这给实际的教学训练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利于教学训练的开展,无法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和训练的场地需求。

五、对策与建议

1.合理安排体育课

根据目前体育课安排存在的问题,在新学期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每位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同一时间,有了固定的教学对象,教师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建议调整如下:一是要每个教师的教学课时需一致(24个班,4个教师,每人负责6个班的教学,共12课时);二是要每个班的体育课安排应在同一时间,如周一上午第三节为高一5、7、19、24班,那么下一次课这四个班的体育课也应安排的同一时间;三是要尽可能和其它年级的体育课错开,保证场地设施的使用不会冲突,让学生有足球的场地可以进行专项的练习。

2.完善场地设施

目前南校区有篮球场4个,足球场1个,没有排球场和羽毛球场,为了满足学生体育课练习的需要,建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训练。

六、总结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学生逐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必然趋势,“走班制”探索将会成为越来越多高中学校的选择。但总体上看,现阶段的高中体育课“走班制”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走班制”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高中体育课“走班制”如何进行,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文涛.高中选课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4),286

[2]朱建荣.高中新课改走班教学管理的探索[J].教学月刊,2013,(4)

篇2

【关键词】篾鸡蛋;校本;开发

仡乡人的祖先王诞生于水中冲来的竹带之中,仡乡人的生活与竹有着不可分的联系,竹是他们生活的财富和精神依托。仡佬人从竹中来,居竹林中,用竹之器,以竹为球,他们的生活便逐渐富足充实起来,打篾鸡蛋最早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仡佬土俗,于岁节数目,人赴野外,分两队,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飞即篾鸡蛋,用竹编制成空心球,往来抛接娱乐。两队在比赛中在锣、鼓、镲、等打击乐的强烈伴奏下,更多的是人体活动技能的充分发挥和舒张,而且群情激烈,不时发出高呼吼嚎,双脚踏跳,用手离地飞跃、用手入斗。在激人心弦的鼓点下,实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篾鸡蛋的特点是灵巧、快速、多变,技术要求有抛、传、接、顶、踢、拍、躲闪,人数7-12人,古代叫“牛碾牛”,现代人称东方的橄榄球。篾鸡蛋已成为仡佬人庆祝节日的文体活动,带着仡佬族远古的民族信息,以现代的方式向我们走来,在2007少数民族运动会获表演金奖,收到国家民委的高度重视,要科学的利用它,使它更规范和便于竞技与表演,更加保持少数民族特色。

一、篾鸡蛋在务川中学校本开发现状

2007年将篾鸡蛋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务川高中体育课堂,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受到学生的喜爱,篾鸡蛋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练习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弘扬了民族的体育精神,另外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一体育项目,我校将篾鸡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务川中学的务川仡佬族篾鸡蛋传统体育的校本教材中对篾鸡蛋的单元教学做出了明确的安排:

第1次课,教学内容:(1)仡佬族篾鸡蛋起源、规则;(2)一般性身体训练。第2次课,教学内容:(1)传接篾鸡蛋(原地);(2)行进间距离由近到远练习传接篾鸡蛋,头顶、脚踢准确性练习。第3次课,教学内容:综合性技术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第4次课,教学内容:教学比赛,每半场15-20分钟。

但是上篾鸡蛋的教师往往是就给高一刚进校的学生上,到2009年10月份为止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没有学过篾鸡蛋。高三的学生只知道学校有老师给高一的学生上篾鸡蛋,平时上体育课的时候看见过高一的学生上篾鸡蛋,但篾鸡蛋到底是什么?怎么玩?有什么规则?等等都不知道。单就高一的学生来说一节篾鸡蛋课就把仡佬族篾鸡蛋的规则;原地传接篾鸡蛋;行进间距离由近到远练习传接篾鸡蛋,头顶、脚踢准确性练习和教学比赛全部学完了。下课之后问他们学到了什么时,他们的回答也就是篾鸡蛋可以用手拍、脚踢、头顶而已。

二、篾鸡蛋校本开发的特点

篾鸡蛋在体育教学中有三个“简”的特点,只要能够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学过程。

(一)简便易教

民朴素的品质造就了篾鸡蛋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二)简单易学

由于篾鸡蛋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对学生来说,不断摸索通过练习改进动作从而提高技术进而创新和发展。

(三)简捷易赛

篾鸡蛋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三、篾鸡蛋校本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及安全原则

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篾鸡蛋的体育教学通过实践最好的教学形式就是以本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重点,在有一定的参与群体和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可以较好的推动该项目的发展和弘扬,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发和拓展新的项目,将篾鸡蛋传统体育的教学不断深入和开展。篾鸡蛋是一项表演与竞技并存的项目,有一定的身体接触和剧烈的运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时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练习手段由简到繁,不可急于让学生进行配合练习,练习难度逐渐增大,在多人组合练习中,注意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要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寓教于乐及循序渐进原则

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体会快乐,篾鸡蛋是民族节日的表演,锣鼓声体现了欢快喜庆的气氛。在教学中要发挥它的优势,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适当降低技术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篾鸡蛋无论个人技术和多人组合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在抛接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抖有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增加难度。

(三)创新性及综合性原则

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篾鸡蛋传统的打法,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技术和战术,可让学生自己评判新技战术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篾鸡蛋有个人表演也有多人的配合,要求在配合上要有一定默契,在学生练习中要充分体现集体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篾鸡蛋校本开发的教学方式

(一)游戏教学

篾鸡蛋蕴涵着很多游戏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技战术的理解和合理运用。民篾鸡蛋以游戏的形式可以使一些个体有差异的学生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和快乐体育的感觉,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教学

在素质教育中最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篾鸡蛋来源于生活,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

五、篾鸡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一)认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认真总结、积极交流

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三)要认真作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展望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学校体育要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温佐慧,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

[2] 文展.桂西北水族桐子镖的体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

[3]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14(8).

[4] 罗玲.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的互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

篇3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行体育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应运而生。它在节约教学资源、扩大选择范围、激发学习潜能等方面都远远地优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而实施高效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及做好必要的课堂总结。

关键词 高中体育 选项教学 高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开始实施一种被称作“选项教学”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打破班级甚至是年级的界限,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优势,以自身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为基础,合理地制定相关的教学项目,按照体育项目的不同来对体育课进行分类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等情况,在校方给出的范围内选修学习项目的体育教学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被动地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他们自身拥有课程的开发权;学生也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课程。但与此同时,在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项目活动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降低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率。因此,探讨如何实施高效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必要性

(一)节约教学资源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教师笼统地向学生传授各式各样的体育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和教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它的弊端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包括教师资源和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实施选项教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统一利用,大大地节约了教学资源。

(二)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在学校的规定下,安排给学生一些既定的课程。同时,不管学生喜爱与否,都必须得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而选项教学则在“以生为本”“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设定课程内容。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便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了独立自主的选择权。

(三)激发学习潜能

由于选项教学充分地尊重了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进行课程选择。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自己爱好的、感兴趣的课程的学习,他们也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激发出自己最大的学习潜能。例如,一个对体育舞蹈和武术感兴趣的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只能被动地学习他自己不喜欢的球类运动、田径、体操等项目,他缺乏学习的兴趣。而在选项教学中,他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舞蹈和武术,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学习。

(四)提高专业学习技能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由于教授的量太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导致他们始终在体育学习上止步不前。选项教学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学生们能够专注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比较系统专一的学习。例如,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只能粗浅地接触到篮球、排球、田径、体操这些体育项目,而不能真正地掌握。选项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诸如篮球,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这种学习和训练,他们能够更深地掌握这项体育技能。

二、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高效教学的措施

(一)充分的准备工作

实施高效的体育教学,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教学器材和教学场地的选择上。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设定。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学校要尽量考虑学生自身的意愿,开设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而老师也应该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选项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更容易取得成绩。例如,在我校高一体育选修课中,先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自主报名,再由学校依据学生的报名及自身情况,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项目,开设了篮球、体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五门选项课供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是教学器材和教学场地的选择。这一点在体育选项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学器材和场地的缺乏往往会导致整个体育项目无法完成。相反,齐全的体育器材的配备能够保证该体育选项课程的顺利进行。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引进新颖的教学器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加深他们对该体育项目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武术项目中,可以引进如刀、剑、双节棍等武术器材。学生们一见到这些武术器材,就会不知不觉地对这项体育项目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新颖的教学方法

实施高效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选项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之处在于它对学生自主性、积极性的重视。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只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很少强调他们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选项教学更为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用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们在体育选项教学中应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一种轻松活跃的、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探索学习的情景。例如,老师以分组的形式安排相关的活动甚至是比赛,自己则借此向学生们讲解课程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于选项教学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必要的课堂总结

必要的课堂总结也是实施高效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课堂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对于自身的课堂反思。由于当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依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自身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对上过的课能够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发现哪些措施是合适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改进的。这样反复的总结、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更快地成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实践表明,人往往是在别人的评价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师生之间的评价也同样能促进他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进步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当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予以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其次,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课堂总结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再次,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至关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之间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评价,取长补短,从而做得更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体育教学因为其过于繁杂的教学内容和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的体育教学要求。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在此时显示了它在节约教学资源、扩大选择范围、激发学习潜能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做好必要的课堂总结来积极应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推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越来越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朝平.浅析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15).

[2] 祖鹏.高中体育实施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研究[J].研究考试周刊.2011(77).

[3] 董玉良.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1(6).

篇4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多班合并 分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27-02

所谓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节课安排同一个年级的3至5个班的学生进行合并;同时安排4至5名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分项,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上课教师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体育课教学模式。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手段,掌握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知识与方法。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项体育专项技术。建水六中体育课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的提出,将有利于我校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运动兴趣及良好心理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一、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1.概念的界定。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节课安排同一年级的3至5 个班进行合并教学,同时安排4至5 个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分项,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2.“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的操作体系与实施方法研究。在分项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选项时要求按照个人爱好顺序选择一到二个运动项目,并且每班实行限项报名。即,篮球10人左右、排球8人左右、足球8人左右、羽毛球8人左右、体操和武术10人左右、田径8人左右、网球4人左右。报名结束后以班为单位汇总,汇总后再调整人数,在调整时按选项进行,当人数不平衡时,征求学生意见,按选项调整,最后确定各项名单后再合班为一体,按开设的专项进行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申请课题立项。首先提出申请,后经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及红河州教育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建水六中体育组的课题《高中体育课在同年级实施分模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获准成为红河州教育局十二五规划课题并获立项。

2.选项评价体系的研究。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大纲要求,建水六中在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每15至18个课时为一学分,高一、高二年级得8学分,高三年级得3学分,其中田径必修模块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学习,体育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必修模块分散在三年中学习。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需修满11个学分且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才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3.分项模块教材的研究。在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模块教学中,根据建水六中的师资情况在水平五、水平六的基础上,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网球等9项运动技能项目,每个项目再按技能动作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例如篮球模块:基本技术模块一,学习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变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等。基本技术模块二,篮球组合技术,传接球与投篮、运球、传球、抢球、打球、断球等。基本战术模块一,二打一、三打二、三打三、半场人盯人、全场人盯人 及区域联防等。基本战术二,半场和全场教学比赛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提所作的要求与规定。

三、引导学生选择运动项目个性化,培养多元化的运动兴趣爱好

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实验一年,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转变非常的大,从实施前的45.6%增加到实施一年后的86.8%;这充分说明了“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需求,激发学生对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学习的兴趣,促使学校对体育改革的大力支持。学生的运动训练也将会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四、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

在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实践中,我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健身意识、体育锻炼习惯、体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一学年下来,大部分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自学自练能力、组织班级赛的能力、担当班级小教练的能力、部分裁判工作的能力及制定锻炼计划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五、对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的总结

自实施同年级“多班合并,分项教学”教学模式以来,由于体育组全体教师贯彻方案比较彻底,课内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比较充分,学校的体育活动有了新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体育艺术节的比赛内容与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连周末很少有人光顾的运动场现在参加体育活动与锻炼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学生会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参加的班级与人数都比以前有所增加,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在学校组织的体育艺术节上,所有比赛项目的裁判中,都能看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裁判员。

篇5

经过高一一年全体师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通过高一一年学校、年级、班级开展的大量集体活动,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已经形成,大部分同学有着比较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把高新中学当作舞台,积极地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成长了一批班级带头人和学生干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上进心不强、精神不振,缺乏斗志和理想,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尖子生不明显,有些同学心理问题比较明显、男女交往需要指导等。另外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创新性,责任意识也有待继续培养。          

师资方面本学年教导处对部分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作了调整,这对于加强我们年级的力量,优化我们的组合,使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有很大帮助。 

高二年级学生熟悉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熟悉了老师;一部分同学住宿,一部分同学走读;高三的紧迫感还不具备。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学生难免产生松懈思想,所以高二年级是关键、是转折,出问题在高二,抓实效性也在高二。 

二、指导思想 

依照学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细抓常规,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原则,全体师生都要发扬学校计划里所倡导的五种精神:认真体现水平,实干体现能力;责任重于泰山,压力创造动力;境界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才能幸福;成绩体现价值,质量高于一切。突出“四自”(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的主线,确立“诚信、关爱、责任”和“四会”(会做人、会健身、会办事、会求知)的育人目标,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培养具有传统中华美德和现代文明的高素质高新人。 

三、工作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中所涉及的年级工作内容。 

2.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上形成特色。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为最终的高考夯实基础。 

4.抓班主任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四、 主要工作 

1.德育工作 

①结合基础道德教育,强化“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品行,端正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②利用办板报、写文章、搞活动等形式,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重点抓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训练。 

③细化班级管理每一件事,认认真真抓落实,一点一滴养成习惯。 

④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年级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请体育教师协助开感。 

2.教学工作 

①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反馈教学情况继续实行年级月考制度,配合教导处搞好期中、期末两次大规模检测。每次考试后各备课组及时召开分析会,利用各种数据全面分析,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寻出根源。各班也要开好各种分析会,例如学习小组分析会,各承包小组分析会。 

②教师之间,互相协调,主动配合,宽以待人,顾全大局。班主任要积极配合科任教师的教学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教学保障。任课教师认真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问题尽量独力解决或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杜绝出现乱班、乱课的现象。 

③加强教学研究,每周每人至少听同头课一节,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实现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做到资源共享。  

④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倡导团结向上、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 

十月: 

1、第一次月考试及总结会。 

2、田径运动会。 

3、学法指导及学习经验交流。 

十一月: 

1、资助贫困生募捐活动。 

2、期中考试,前半期工作总结。 

3、举办跳蚤市场。 

4、英语竞赛。 

 十二月: 

1第二次月考。 

2、安全教育。 

3、庆元旦主题晚会。 

 一月: 

1、常规检查,评比。 

2、期末复习迎考。 

3、评选星级学生。 

4、年级各项工作总结。 

XX年-9-11 

3.班主任工作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协助班主任抓好班上各项常规工作,搞好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明确责任与目标,落实任务与要求,使班主任行动有方向,考核有依据。 

①开学初,班主任老师要认真详细做好本班的学生状况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子女建立档案;对后进学生做到“关心”“爱心”“耐心”“细心”。并建立相关的跟踪教育制度,及时对家长做好反馈工作。 

②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与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加强个别辅导,体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都充满希望。  共2页,当前第1页1

③班主任每天要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卫生等情况,对于迟到学生各班要查明原因,作好记载。 

④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交流机制,及时掌握本班课堂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而合作加以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5完善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到老师、学生、家长的协调互动。建立学生家长通讯录。 

4.帮差扶优工作。 

①高度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让他们吃饱。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弱科辅导要包干到人,采取家教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手把手帮助他们学习提高。理一文一还要尽力扩大优生面,要力争在本学期末打造出我们年级的招牌学生。 

②重视“后进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加大“后进生”教育力度,分别召开不同层次学生会(班主任落实),使学生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产生应有的压力,并逐步培养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心理指导工作。 

1高二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高一的新鲜劲已经过去,高三的紧张备考还没有到来,学生很容易出现身心疲软状态,心理上会形成一片“空白地带”。再加上所学功课日渐加深,很多学生底子差,听不懂课,这个情况对英语老师的挑战是最大的,其次是数理化老师。因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光是班主任的事,或者是某位代课老师的事,我想这是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建议各班把魏书生的“学习的艺术”给学生放一下,我想会有一外收获的。 

2另外,学生中有早恋现

象,要做好引导、疏导工作。 

总之,本学期工作任重而道远,是整个高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学期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2009年高考质量,所以各项工作要抓紧、抓严、抓细、抓实。我深信经过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起一起使,力往一起出,我们的各项目标一定会实现。 

附: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开学工作,做好收心教育,强调常规管理。 

2、开展我爱老师,向敬爱的老师献礼。 

3、进行仪表检查,加强礼仪常规教育。 

篇6

【关键词】灾难教育 ;体育课程; 理论基础 ;教育内涵

研究背景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现今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灾难教育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防灾减灾更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归属问题探究》[][1]一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小学生灾害教育的主体是家庭、学校、媒体、自我和社会,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对小学生灾害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并没有灾难教育的一席之地,各级各类学校没有专设学科、学时对灾难教育进行传授。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灾难教育多数停留在口号上,做得深入的部分学校通过图片展览、主题班会、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获得一部分灾难教育的理论知识,对需要实践掌握的灾难逃生,灾难自救、互救的知识几乎为零。

面对我国灾难教育问题的缺失,本文从灾难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教育内涵两方面进行阐述,探知灾难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以便为灾难教育找到走进学校教育领域的切入口,为指导灾难教育提供方向。

理论基础分析

灾难教育除了对灾难知识的了解外,把学习的间接理论知识通过体验内化为直接的实践知识,更多的是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与很多的学科联系在一起,诸如心理学、教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等,其理论基础和内涵较为丰富。

(一)国外的理论分析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1] 魏彤儒,祝明银,张小燕.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的主体归属问题探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

[2]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360][2](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教育论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与大自然的法则,其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教育方法―――“适应自然”,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进行,这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即“以行求知,体验中学”。卢梭说“我们正真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并强调说“我们只主张我们的学习从实践中去学习。”

2.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

杜威[[3] 美.约翰.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经验与自然[A].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66

][3](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现实主义教育家。“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经验论,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杜威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称为“统一体”),是人的主动的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在认识论层面上,表明认识心灵在自然之内,参与者的认识方式取代了旁观者的认识方式。杜威的知行合一是从其实验性认知理论引申出来的,强调互动,侧重于行动,主要包括行动与反思两个方面。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4] ][4](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在他后期著作中用scheme一词)。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认知结构。这个结构以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是学习者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学习使新材料或新经验和旧的材料或经验结为一体,这样形成一个内部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辨别程度等,对于有效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是有作用的。以此种原理来解释体验学习,就更能说明体验学习对学习者的认识发展过程了。

4.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

大卫・库伯[[5] D.A.库伯著.王灿明著,朱水萍译:《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David Kolb 1939-),美国凯斯西楚大学知名教授,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体验式学师。20世纪80年代在总结了约翰・杜威(John.Dewey)、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亦即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完整提出,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体验学习概念。并且,他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具体的体验,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贯穿的学习经历,学习者自动地完成着反馈与调整,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

(二)国内理论分析

1 .古代的教育哲学理论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也是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学习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认为一个“君子”不仅要有“道”、“德”、“仁”,还必须有体验式的“艺”。并且孔子还非常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育家荀子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强调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及“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为我们灾难教育与体育课程相契合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2. 的实践论

的著作《实践论》中,论述了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他指出,认识的过程首先是感觉阶段 ,其次才是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并强调说,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加工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同时,同志还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在实践和认识的每一个内容,都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都为灾难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承担责任、内化知识。

三、 灾难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教育内涵

在日本岩崎信彦等人主编的三卷本《阪神.淡路大震灾难社会学》中,对灾难的定义为:“对社会系统来说,灾难是一种突发事态。在物理空间轴上,受灾区域呈现为以受灾地区为中心的同心圆。某个特定地理范围区域内的日常社会系统突然遭遇灾难,起影响会波及各个层面的各种社会单位;同时,对灾难的社会应对也表现为各个层面的个各种社会单位在紧急应对、复旧、复兴等不同阶级的行动过程。[[6] 蔡.一门关于灾难共生实践的学问[J],国外社会科学.2012(5)

[7] 夏思永.体育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8-49][6]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灾难教育不仅是一门从娃娃抓起的课堂必修课,还应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一门凝聚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灾难教育的程度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国家文明程度和国民防灾减灾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从普及灾难教育开始。灾难教育是一项专业的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防灾、减灾、预防事故的发生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这就需要把灾难教育进行系统、规范的科学教育与训练,包括意识、知识、技能的训练及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配合。

(二)体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法的优势

灾难教育最需要的优势就是体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法的特点。体育学科是要通过身体活动的实践途径来实现的体育课促进学生机体活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在体育教学理论中,反映对体育活动能力,如对体育活动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身体活动的学习能力等的培养。[[8] 蔡.一门关于灾难共生实践的学问[J],国外社会科学.2012(5)

][7]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最根本的区别。没有实践知识和能力培养,灾难教育就等于纸上谈兵。

(三)灾难共生论――“容纳灾难,与其共生。”[

作者简介:李萍(1979-),女,重庆市人,体育学硕士,四川外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

][8]

灾难共生论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积极灾难应对。强调每个居民、每个单位在防灾减灾的对策方面,认为只有在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切实地承担起防灾减灾的责任时。“灾难共生”才可能从理想成为现实。一种实践论。“灾难共生”是一个贯穿整个灾害过程的实践过程。学校如果开设灾难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灾难教育、生存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内涵,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从灾难中认识自然规律,学会顺应自然,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防灾能力,趋利避害,并把灾害中迸发的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09-0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高中英语科目教学的关键,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写作对学生学好英语,运用英语都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找准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问题,正确合理的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从学生兴趣出发,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在练习中提高,全方面的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效率一直都提不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相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语篇教学重视度不够。语篇是集词汇、短语、语法等关键知识于一体,给学生引导写作思路,教给学生表达方式的短文,很多教师在教学语篇时,往往只给学生翻译一遍,根本没把重点放在语篇语法知识和词汇的讲解上,学生学习过后任然一窍不通,基本词汇和短语记不住,语法更是一概不知,别说写作,就连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完整。其次,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根本不重视,教师对于书面表达的教学安排往往集中在考试前突击训练,认为只要考试前让学生背几篇范文,在写时在套用进去就行了,有些教师甚至在高一高二阶段很少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到了高三才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以应付高考,书面表达写作的课时也往往难以保证。最后,教师忽视写作指导。大多数老师只是在课堂上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课下完成,然后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批改、评判,只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果,对学生的写作过程一概不管,更不用说系统有效的指导了。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把平时的英语写作练习不当回事。由于中学教材中的词汇有限以及学生的不正确学习导致所掌握及能运用的词汇量非常少,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是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即使写出一些也是思路混乱,用词不当,语法概念模糊,有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遇到写作题就跳过不做,有的即使考试写作都交空白卷。其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都是用汉语去表达英语,写出了许多“自创”型的文章。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潜在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写作兴趣出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保障。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1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写出成功的文章。2热情地鼓励。中学生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所以,在写评语的时候,多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使学生发扬优点。3给予必要的指导,尽力向报刊推荐学生的好文章,或者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堂形式,如限时作文、优秀作品赏析等,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教师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手段,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2、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

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之一,如果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写作将无从下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抓住本课的重要词汇,要从音、形、性、义、及基本用法和固定用法、同定搭配方面去全面把握,其次,教师还要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尽可能把词汇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记忆,这样可把单词的词义、用法、搭配等特点,尤其应想方设法地创设真实情景,帮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词义、识记词汇和使用词汇,加深印象,达到记忆和运用的目的。把词汇放在课文中去教学,这样使重要词汇在特定语境里有了生命,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和短语,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慢慢提高,为学生的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3、积极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慢慢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比如,新课程的每一单元对课文都安排了一个内容,要求学生进入英语状态,对此教师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学生值日,让学生自己写发言搞,在授新课之前让他用英语写几句关于值日或关于天气情况的英语短文。而每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来练习,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写一些比如理想、体育活动、购物、电影电视、游戏等等有关的短文。其次,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后,教师还可以积极的组织一些写作比赛,对于写的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总结:以上是笔者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建议和看法。教有千法,教无定法,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之路,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篇8

一、教材编写关注人文情怀

新版教材在编写上,摒弃了以往知识领先的做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及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新版教材有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因此,新版教材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试图通过大量相关篇章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Unit1 Good friends中Chuck's friend一文,讲述因飞机失事而身困荒岛的Chuck,与他称之为Wilson的排球建立了友谊,让学生懂得“人们在得到关爱的同时,必须给他人同样多的关爱”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互相帮助,我们相互能做些什么”的道理。再如,Unit14 Festivals中的设定新假日Peace Day,Happiness Day,Friendship Day,Nature Day等,展现了学生心中美好的愿望。在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一文中,我们知道了Kwanzaa(宽扎文化节)的起源及其庆祝方式,并了解了the 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即人们对新世纪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类似的人文话题很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文化意识。

二、教材设计体现自主原则

新版教材每个单元仍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但打破了原有每单元分4课的框架,通过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板块,将语言素材串成一体,有Goals,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Tips和Checkpoint等11个板块,每一板块任务明确,一目了然。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及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分配上灵活调整,有所侧重,适当扩展或删减。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基础状况、兴趣爱好、目标掌握等,做好课前及课后工作。应该说,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有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一个单元分成Period 1(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Period 2(pre reading,reading,post reading),Period 3(language study),Period 4(integrating skills,tips)。也可以根据需要自我调整,比如处理本教材2课时:Period 1(listening,speaking),Period 2(reading,language study);处理课外教材2课时:让学生阅读相关报刊资料,实现输入的最大化,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三、结构编排突出三大亮点

新版教材在教学结构的编排上注重知识技能,培养运用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新增了三大板块,形成新教材的三大亮点。

1. Goals(目标)

每个单元的第一板块Goals,向师生呈现本单元教与学的目标,单元的内容设计紧扣着Goals展开,使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增强学习的透明度与方向性。如Unit 8(Sports)这一单元中设计6项目标:(1)Talk about sports(谈论运动);(2)Talk about the Olympic Games(谈论奥运);(3)Talk about interests and hobbies(谈论兴趣与爱好);(4)Use the Future Passive Voice(使用将来时被动语态);(5)Talkabout what will be done(谈论将来要做的事);(6)Write a sports star's profile(写一个体坛明星的简介)。单元中设有支持各目标的相应板块,如本单元中Warming,Listening,Reading主要支持1和2项的目标;Speaking支持第3项目标,并列出谈论话题的常用表达Useful expressions(有的在Listening中列出);Language study中的Grammar支持4、5项目标;Integrating skills则支持第6项目标。各单元的目标数不尽相同,但基本包括“相关主题谈论”“交际话题学习”“语言知识学习”“写作训练”4项。

转贴于 2. Tips(建议)

每单元后的Tips用简明扼要的英语给学生提出有关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建议和指导意见,如怎样写e-mail、写食谱、请柬、海报、短剧及表演,如何阅读、猜词、做影评、表述观点、描述人物,还有的Tips介绍各种文体写作、音乐知识、肢体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建议对于使学生丰富知识、形成技能、开阔视野大有裨益。

3. Assessing(评价)

新版教材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每个单元Workbook中设Assessing部分,一般包括Learnerlog(学生日志)和Reflection(回顾、反思)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总结成绩,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从第一板块Goals的“提出目标”到本部分Assessing的“学习评价”,二者首尾呼应,相辅相成。

四、教材内容涵括三大特性

新版教材注重科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统一,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教材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学生所喜爱。教材的选材具有广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大特性。

广泛性 选材内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有语言学习、体育运动、文化生活、环境保护、文学艺术、音乐影视、风俗礼仪、自然科学、饮食文化、兴趣爱好、科学技术、幽默、名人、旅游、交际等内容。

思想性 选材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如友谊、生态旅游、文化遗产、影视鉴赏、文学艺术、环保、运动竞技、科技等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时代性 选材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如高科技生活、影视名流、歌坛新星、生态资源、航天发展、饮食文化、现代医学、交友观念等。这些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五、语言呈现遵循“分合”“散聚”

原中英合编教材,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出发,语言知识功能结构等训练相对凌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的复习及知识的系统掌握带来一些不便。新版教材从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系统安排,循序渐进,循环反复;突破语言知识,为语言运用及各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定语从句的学习,在新版JEFC Book3的Unit 17初步接触,但只要求理解,不做考试内容。在新高一教材中,分别于第4、5、6单元集中系统地学习,并通过各种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定语从句。然后再于第12单元安排了定语从句的复习。这种系统编排先分后合,先散后聚,集中突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全面掌握。

六、教学方法倡导体验参与

新版教材以话题为核心,结构和功能为主线,话题、结构和功能三位一体,框架清晰。在总体框架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内容丰富并与主题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探究、动手实践、集体协作,完成各项任务,使他们提高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为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其创造性提供更多的空间,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新版教材不论从指导思想、教材架构,还是从内容编排、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力图在注重知识层面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意识。我们相信使用本套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贯彻与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参考资料:

篇9

《中国教师》:李主任,您好!能否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您们县教研室的主要工作职责?

李积雄:我县教研室的职能是:第一,指导中小学实施教育部确定的各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发开设适合的校本课程;第二,负责规划落实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及校本教研工作;第三,指导中小学关于学科教学方面的教师培训;第四,负责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尤其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第五,指导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第六,负责指导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

我们的具体工作是:指导中小学落实课程改革,起到宏观控制和规划作用;对全县教学教研工作起到规范、引领作用;发现、研究问题,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教研中的问题,起到指导作用;为中小学提供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方面的智力及政策支持,起到服务作用;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起到助推作用。

《中国教师》:你们是如何开展教研工作的?有怎样的工作体制机制?

李积雄:我们选择了以校本教研作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各级教研机构,抓好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创新教研方式等措施,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我们以县教研室为龙头,在各完中招生区域内的初中组建中学中心教研组,下设各学科教研组;小学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组建各学科教研组,各中小学再组建本校的教研组,形成县、乡镇、校级网络结构。

教研室每年确定全县教研工作计划,召开教研工作会,部署全年教学教研工作,并且通过调研、指导和反馈,实现从宏观上把握教研动态,促进教学教研的目的。暑期组织召开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年末组织工作总结会,不断改进工作,总结经验,推动教研。

校本教研是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本校教学问题,研究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课堂是研究室,教学即研究,校长是校本研究的第一责任人等校本教研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们有了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反思,产生了在活动中和大家共研、共进、共荣的愿望。打开了封闭的教学心理,开放的心态促使教师主动而且愿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做教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推进过程中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方式,形成了“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议课”三个板块,“背景介绍—确定并分配观课点—集体备课—课堂观察—做课教师说课—集体议课—活动总结”七步操作流程,使各教研组能够熟练驾驭,并且在模式创新中不断改进。目前,覆盖全县的课题研究、同课异构、磨课研究、中心教研组和所属学校之间的联动教研等11种校本教研和技巧正在全县各学校教研活动中广泛运用,使参与教师能够在活动中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研究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推进校本教研的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不然会出现教研过程中的“视角疲劳”,教师会失去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研室在组织校本教研工作中力求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第一,开展研训一体化。我们注重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在中学大力倡导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因有理论培训作支撑而更有高度,使校本培训因为有研讨交流而更具深度。以2012年11月县二中的一次校本教研现场会为例,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的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中,语文教研组以“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为研训主题,由骨干教师引领,将前置主题培训、课例前研训、课例观察、课例后研讨有机结合起来,给与会者展现了一场“骨干引领下的单课例主题研训”。英语教研组则以“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做引领,通过“课前会议—微型三课例对比观察—集体研讨—后置培训”,使“小课题引领下的微型课例比较研训”这种教研方式生动地加以呈现。

第二,抓“一题一课一报告”,这是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各中心教研组、各片内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方式。“一题”即一个主题,是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转化而来。“一课”即围绕主题进行实践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一报告”即把“一题”“一课”主题研究达到的效果和取得的成果撰写成结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宣讲推介。“一题”反映了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向,在研究中起着引领作用,是研究过程的关键;“一课”反映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为教学研究提供丰富、鲜活的素材,是研究过程的核心;“一报告”反映了教学研究的感悟、经验或结论,是研究过程阶段性的总结。“一题一课一报告”教研推行以来,各学校结合小课题研究和每周教研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基于教学突出问题的校本研究,校本教研取得了实效。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例教研。教研必须要有课例,以示范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才有针对性。在教研室的引领下,各完中广泛开展了组织教师观看外地优秀教学光盘的“仿课”、要求教师人人奉献一堂体现课改精神公开课的“献课”、选派骨干教师到其他教研组上课的“送课”、倡导集体备课研究教法学法的“磨课”;开展了高一学段教学竞赛的“赛课”,家长到高一听课的“品课”,专家深入课堂问诊把脉的“诊课”,同课异构、一课三上的“微课”等活动,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课堂组织结构的良性转变。

第四,教研室结合县级教学质量学校认定和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等途径,进行命题教研活动,即依据研究课所确定的学科和教学内容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现场指定一个主题,由教研活动主持人选择教研活动的方式,诸如“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磨课”“骨干教师示范”等组织教研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培训教师掌握集体备课、课堂观察和课后议课的方法,认真参与备课、课堂观察和议课,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第五,开展小课题研究。以学校为单位,以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年度为一个周期,学科教师抓住课堂教学中微小的问题,如“学生为什么不举手”“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数学课如何利用错误资源”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研究和改进,取得一定进展后,向教研组汇报研究成果,并且得到大家的会诊,继续加以改进,直至完善,最后写出研究报告,或者面向教研组做课例展示,以达到结题的目的。

第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近四年我们认定了30多位县级中小学名师,依托这些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每位名师带2~3位徒弟,并且定期组织活动,不但丰富了教研活动,而且带动了名师所在学校的更多教师一起成长。一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名师工作站教研活动,围绕某个名师的学科,着力解决一个教学中的问题,或者为全县做出某个方面的示范;二是乡镇中心学校借助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展师带徒活动,如上五庄镇中心学校提炼出了“徒弟上课,师傅会诊问题—二度设计,指导徒弟尝试—师傅示范,生成经验成果—应用成果,师徒跟踪提升”的教研模式,发挥了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

第七,走出去请进来。如土门关初中请帮扶单位西宁二十八中的5名优秀教师到校上示范课,学校派34名青年教师到二十八中听示范课。田家寨中学与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帮扶”关系,通过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和开展协同教学、交流教学经验等措施,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我县各完中、各初中之间也广泛开展了教学教研考察走访观摩活动。

教育局从2013年开始,确定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样板校建设,旨在为全县树立标杆,辐射带动各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教研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成绩

《中国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贵室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效果如何?

李积雄:湟中县作为第一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伴随着先行实验,为后继地区提供经验支持的思路和要求,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齐心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是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每一所学校已经由原来“留得住”的管理层次逐步提升到“学得好”的层次,由过于关注教学成绩逐步转向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由原来只关注教师“教”的研究,逐步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得到渗透。

其次是课堂教学发生一些转变。十年里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三次变革:一是新课程刚刚起步的2001—2005年,是教学观念重建,新课程教学思想逐渐渗透的过程,呈现了“新”“活”的特点,但不免出现“浮”“乱“的弊端。二是学习洋思中学等三大名校课堂教学的2006—2008年,我们带领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做法,再组织二级培训,辐射带动全县教师积极进行改革。这一阶段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当堂训练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逐步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灌输中走出来,走向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2009—2012年,教研室提炼出了符合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多种教学模式,中学“六环节学案导学”、小学“导学·展交·训练”得到全覆盖,并且组织了密集的培训,通过大量的讲课示范、校本教研的研究课和教师学科教学的竞赛课,促使教师们理解掌握了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结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再者,我们先后四次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评价,逐步把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组织、效果)、合作学习(次数、分工协作、效率)等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和参与“教”的互动方式、人数、效果作为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多次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使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提升了教育质量。

最后是积极探索中考中招改革。出台了《湟中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除传统的语数外等考试科目外,增加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考查和体育身体素质测查。依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各校中考教学与复习的指导,每年8月份进行高、中考质量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初中毕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并一贯坚持将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采用等级方式呈现。三是建立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改变以升学考试各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体育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同作为录取的依据。

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评价的若干意见》,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认真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六个维度,一周一登记,一月一评价,一学期一总结。由于抓住了过程引导和管理,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得到进一步落实,学风班风和校风明显好转。

十年磨一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铸造了一个时代的成就,在我们分享和感受辉煌的同时,依然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由于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其难度越来越大;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学校课堂教学、校本培训等工作依然比较落后;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缺编,课堂教学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等。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探索出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改革创新,继续沿着“抓管理、抓教研、促质量”的思路,扎扎实实走下去,使湟中的教育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教师》: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贵室实施了哪些有效的举措?

李积雄:一是通过对乡镇中心学校的岗位考核,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二是提炼“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引领教师突显学生主体,转变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三是组织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四是面向所有学校所有学科,积极组织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每个学期组织召开两次课堂教学及教学质量现场观摩会,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思路和对策。自2004年起的中考和2007年后的高考,湟中教学质量大幅度攀升,领先全省各区县之首。

《中国教师》:在接下来的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方面,您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贵室的工作思路与工作重心?

李积雄:积极修订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制度,即制度重建,以制度保障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坚持课堂教学这个重心,指导帮助每位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和改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提升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优秀教师评选等措施,继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从精细化角度,改进教学常规管理,发挥管理效益。

教研队伍的建设

《中国教师》:大家都说“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谁能担当这样的角色呢?您可否谈谈作为一名县级教研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李积雄:敢于牺牲自己的时间,用于潜心研究,具备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坐在教室里会观课、会指导教学的专业水平;具有走上讲台能够和教师一样上课、研究交流问题的能力;学校或者教研组提出问题,能够主动研究,提出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措施,并主动加以解决的能力;具备教师培训、现场指导校本教研、总结梳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总结提炼和概括的文字书写能力;具有较强的和同伴和教师进行协作的能力。

《中国教师》:也有人说,教研员就是考官,评教师、考学生。一名县级学科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您认为,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教研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积雄:评教师、考学生是教研员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12年的今天,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在研究、服务和指导方面。教研员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起到了规范管理、主动研究、加强教学指导,服务师生的教与学等示范、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

《中国教师》:教研员作为老师的老师,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尚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贵室在教研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积雄:必须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提高学科教学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提高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而具备的备课、上课、反思等能力;必须具备学习、收集先进地区和优秀教师教学信息的能力;必须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我们在教研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把好入口关,教研员必须从教10年以上,在自己所任学科教学中有显著成绩,担任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担任过教研组组长,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二是进入教研室必须在自己的学科教研中组织指导一个课题研究,凭借课题研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三是必须建立3所学校,作为教研员教学教研的基地,长期蹲点,取得经验,不断推广到学校;四是每年有针对学科教研员的岗位目标考核,并且重视过程指导,年终及时落实。

对我国教研工作的建议

《中国教师》:目前,在国家的层面,好像主要是中国教育学会的各个学科教育分会在密切地联系与充分地组织调动全国的教研队伍开展一些工作,另外还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各地教研部门开展一些国家层面的教研工作会议。您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教研室吗?该教研室应该具有怎样的行政职能与业务职责?

李积雄:我认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是全国教研工作的管理机构,具有规划、规范和指导、监督的功能,应该在课程教材中心健全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力量,制订教研工作计划,加强各地教研工作的交流与分享。教育学会是社会团体,不具备管理职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的有益补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无须再设国家教研室。

篇10

今年是我校建校90周年。全校师生员工在区委区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现为统领,用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绩向校庆献礼。

我们的行动口号:用示范性学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包括个人、班组、年级、学校,用实验性学校的目标认真激励自己包括德智体美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几项主要工作

1.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坚持“人才强教”方针,深化教师培养,使用机制改革,积极营造“合理流动,有序竞争,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并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1总结、发扬学校几十年来优秀教师和优秀班组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组织全校教工学习。

2总结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加以表彰、发扬。

3围绕2009年“师德建设年”这一中心,在全校开展“争当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活动,树立先进典型。

4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教工的待遇。

2.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切实的体现。离开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不可能落在实处。

1全体教工一定要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把学生当作服务的对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一个层次作为努力目标,并制订出落实的措施。

2各年级组、教研组包括备课组要精心研究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增加选择课程门类为全区高中二期课改的推进提供经验并起好示范作用,继续深化“一堂好课”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各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经验。

3要加强教学反馈,认真听取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并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4教研组、备课组要加强相互听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手段、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等的研究。

5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让不同层次而有进步的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加以推广交流。

3.以育人为本,探索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1要将我校有传统特色的“四个一校外教育活动”、“干部轮换制”、“学科学习研究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在新形势下办出新水平,丰富新内涵,具有新创造,获得新成绩。

2要创新德育活动的载体,以“铸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宗旨,开展“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举行一次主题演讲,读一本书,看一部影片,考察一个民族精神教育基地”的“五个一”活动,在活动中要把访问我校校友,请校友参与放在突出的位置。另外从我校实际出发,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书法、民歌、民乐、国画、论语讲座,古诗文朗诵、武术、文化茶座等具有民族“传统的学生社团活动,争创民族精神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围绕建设90周年活动,开展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教育,彰显优秀师生,班级风采,树立优秀示范群体,寄宿生对于集体、宿舍的文明建设,也应作为建设的内容之一。

4积极构建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完善校本德育评价机制,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4.进一步加强既有超前意识又以实际出发的教育科研,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进管理,进课堂,进家庭的“三进工程”。

1要结合90周年校庆,拟定一批教育科研选题,并落实研究人员和研究计划。

2对于正在进行的教育科研,要抓紧、抓实,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3启动“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充实网上学习资源库容量,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并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校园网络为加强德育,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开设家校联系网络,为学校与学生家庭沟通创设必要条件,并加强学校网络的建设,为招收全国生和全国生的家长与学校进行双向沟通服务,为我校让社会各界了解服务。

5.进一步做好高三毕业班工作,通过最后一学期的关心、指导,让全体高三学生及其家长感到满意。

1班主任要做好过细的工作,让高三学生充满信心,全面提高,迎接毕业,升学考试。

2任课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全市毕业班工作的动向与总体要求,精心备课,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坚持讲练结合,讲好典型试题,讲好典型错误,讲好解题技巧,提倡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不断优化教学行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对于处于后1/5的毕业生,特别要做好思想教育,加强分层次的辅导,定辅导时间、地点、人员和内容使他们的思想、知识、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

4毕业班全体教师要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团结一致,想方设法,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

6.积极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技活动和语言文字工作

1认真落实市、区“体教结合”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二线运动队和排球传统项目的建设工作,前不久,成立的**排球联谊会,要为学校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2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标准化建设,开展以学校食品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为重点的检查,制订学生午餐营养方案,完善学校卫生管理软件的应用。

3积极开展学生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认真筹备好上海国际中学生合唱节,以吸引世界各国的中学生来校交往,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4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开展“校园科技之星”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国际语委文件要求,年内完成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校要组织开展对未达标人员的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

7.总务后勤工作

1学校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文印档案工作、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卫生室、食堂、全国生宿舍、财产保管、设施维修、校园保洁绿化等管理工作,都要有专人分工负责做好,并作好会议记录和工作记录以备查考。

2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部门各岗位的考核机制,努力做到科学、合理、优劳多得,绩效优先。

8.校庆筹备工作

1做好校庆的纪念刊出版工作。

2编辑全校教工的庆祝校庆。

3组织、聘请校友举办报告会、讲座事宜。

4校庆庆祝大会的筹备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全校师生员工要根据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按照“活跃、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让学校更和谐地发展。校内外,各组室,各学科,德智体美各方面,第一线与第二线,干群之间,师生之间,要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寻找社会和谐共生的“避震器”,使得学校能科学地发展,合理地发展,健康地发展。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要想方设法加以消弥。

2.要进下按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新的发展规划,进行对照,找出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制订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