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认清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内涵
素质教育理论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其思想和理论精髓却是源远流长的,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素质教育是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个体潜力,力争使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模式,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极其重视。
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必须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成长的性质和方向。首先,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它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要求人们在观察问题时, 建立适度、联系、发展的观点。其次, 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系。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要求当代学生掌握唯物史观, 能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观察。最后, 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并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科学无国界, 文化必交流,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是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同时也需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具备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具备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当代人才应具有的素质。我们既要提升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加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第三,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身心健康。健康即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在心理健康领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大学生在正确认知社会和生活现象上得到教育,同时开展适当的抗压力和挫折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和生活环境转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疏导与沟通促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身心成长。
第四, 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与合作素质。经济全球化促使竞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同时, 合作的机会也日趋增多。大学生在应对竞争与合作问题的认识上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教育。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性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促进学院素质教育教学与管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充分把握高校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得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肯定人,突出人的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人的发展尽可能达到至善程度。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物”为本。人是发展的第一主体,也是终极目标,而非手段和工具。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素质教育本身要求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全民族素质。二者强调的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坚持观点的表现。因此,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要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首位,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推行体制改革,调整知识能力结构,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篇2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①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图示:基础层“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②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已明确地将本学科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在充分进行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一些观点已成为小语界同仁的共识,并在逾来逾大的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活动。一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二是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三是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四是更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五是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六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七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八是教法、学法、考法的综合改革……篇幅所限,仅举如许,但足以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是始终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革进取的。这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美,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篇3
【摘要】
我国素质教育中使用的“素质”一词的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科素养 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情。但是,素质教育的涵义和根本口的是什么?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的症结性问题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或有效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1 “素质”的学理意蕴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人牛而有之、先天赐予,这是多年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赋予它的惯有解说。《现代汉语词典》解:“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性的先天特点。《教育大辞典》解:素质,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冈素;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从学理意蕴看,素质首先是一种基础。“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落实到人的身上,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做人、做事、交往、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基础性的成分既是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能否顺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终生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包括先天赋予的生理条件、正常的智商及生理解剖结构等,亦包括经后天教育和努力而形成的符合工作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它包括学生的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教学实践中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其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么,素质教育中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呢?
2 素质教育重过程轻结果
素质教育宏观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穿插有效的教育手段,不同学科,不同科目有不同的穿插方式。如化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中要强调重过程轻结论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师只把所需要的实验用品提供给学生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为了某个结果,学生需要动脑、想办法、也许结果可能不尽如意,但学生会回过头来核实错误出在哪里。为了进一步发现问题、规范地进行操作,学生会更认真地去观察、去比对思考、去动手查资料。实验结束后,学生觉得很充实,从头到尾由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去验证理论,养成科学的实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客服了以往教师准备所用实验仪器和药品,并规范操作步骤,学生的实验操作只是表面化的演练过程。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3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目前,有好多学生已感到高中阶段信心的紧迫性,觉得努力学习了,可是收获甚微。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的信心,对每个知识点不求甚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十分重要,教师要传授给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很少翻阅名人传记、《读者》等有启示性的文章,教师应该用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经验给学生以启示,或以优美的短篇文学陶冶学生情操。我曾多次用“智慧背囊”的小短文给以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个性发展方面的启示,如“一分钟”、“禁门”等。培养学生学习时以高效、用心、不做假为主,提高速度、准确度并增强信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 以文教化,学会做人
篇4
关键词:量化评价;工作考核机制;素质创新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大主题下,素质教育的提出可以说为我国的教育确立了根本的方向。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活泼、生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无论是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无一不与人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科技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制订了自己的教育改革规划,其共同之点都是注重素质培养,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具体为:(1)品德培养目标。(2)能力培养目标。(3)身体素质培养目标。(4)审美素质培养目标。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1.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随着教育的发展,过去的许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实际。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观点,才能逐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健全教师工作考核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考核体系:(1)紧抓工作态度考核。(2)盘活教师的用人机制。(3)探索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3.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时展的要求。
现阶段我认为有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环境;(3)创新教学,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篇5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1.明确认识学科性质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渗透
一、受法于课堂
学校教学最根本的组织模式就是在课堂上教学,这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按照小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征以及大概章程的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职责等方面来说,在课堂上受法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第一,要“读懂”。从语言文字下手是语文在课堂上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充分带领学生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以及明确知道文章作者所描述的思想感情。如们所学鲁迅先生的《社戏》描写了作者幼时看社戏的一段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留恋的心情。同时,这篇文章还从各种景物的描写中充分表达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对“六一公公”的描写,也充分体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但同时他的意识深处仍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第二,要读会。学生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主要对象,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课本中的意思,然后自然的表达出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组织学生上读书课,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内容,在这种情境下,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读到比较开心的语境时,学生用较为轻快的语调读出,读到比较悲伤的语境时,用较为低沉的声音读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品味到文章深处所要表达的内容。第三,要会读。语文课堂教会学生自始至终,“始”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读懂以及读会,就是引领学生让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上得到充分的了解。“终”就是教导学生了解课本对于这些内容的表达,以及从思想内容转变到语言文字中去,走向一个“会读”的境界,让作者的观点、段落的分布、词语的运用充分被学生所学习到,然后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中心意思。能够“读懂文章”“读会文章”和“会读文章”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中一个最根本的体现,从教学的原因来看,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通常还停留在“读懂”和“读会”这两个层次中。
二、受益在课外
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还是要归结于课堂,课本上所学到的文章也只是简单的给我们举例,语文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工具性、教育性、应用性都十分强。我们要做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积极组织语文活动课,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语文活动课,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的阅读相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对语文书籍感兴趣,让每位学生都在语文的知识中成长和学习。第二,鼓励学生参加很多语文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能创造新知识,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三、素质教育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支撑点可以人文精神为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快成长。在语文学科中,文化知识是我们一直要传授的内容,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去弘扬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除了这个,人格塑造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生活的最好境界以及我们心中最愉悦的经历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深切落实到美育实施中去,让我们发觉美且能够更好地去欣赏美以及发明美。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直会存在“消耗时间长和学习效率低”的缺点,很多学生苦读多年,本身的水准离标准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对语文,有的人已经心生胆怯且厌恶学语文,有些老师不情愿但是又迫不得已地发表自己心中的想法:“学堂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最好的地方。”让人们对语文教学这么灰心的主要原因,其实还不少,当然两个最大的缺点,一是老师们忽视了学生对书本精髓的理解,只会自己拿起书本长篇大论,且还有单调的教学方式和狭隘的教学内容。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观念以及错误的一个教育目标,因为语文教学受到影视教育的长期熏陶,教师形成了一个不完善的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学生的好坏常常都用成绩来决定,使得学生的发展比较片面,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不能得到释放。总地来说,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并没有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同样有着很丰富的内涵,着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篇7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模式;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困境下,大学素质教育如何实现更有效地推进?最近读了朋友给我推荐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赵作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感触颇多。该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及其团队在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上的大胆创新。这些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念术语的新阐释
概念术语是研究某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是构建理论的砖石。当一个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某种新的现象,或者它与某种公认的理论在逻辑上出现严重矛盾时,就需要对阐释该理论的既有概念术语进行全面审视,对它进行修正完善,或提出新的概念术语,否则,科学与社会发展的新生因素就得不到理论上的合理解释以及实践上的有力支持。该书在概念术语的创新主要反映在:
1.“素质”概念的新解释。在我国,关于“素质”的界定与分类甚多。该书将素质内涵界定为 “以人的先天遗传为基础的、最初以潜质形式存在的、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成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基本属性有三:一是遗传性,即以先天遗传为基础;二是内隐性,即以潜质形式存在;三是可塑性,即通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成。关于素质的外延,该书不囿于权威观点所主张的知识、能力、素质“并列说”,明确提出素质由观念、品格、能力、知识和方法“五大要素”构成的观点。这种见解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即素质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基础与素质差异;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潜质有针对性地开发;必须为每个受教育者的素质内化提供必要的条件;素质教育要同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念、品格、能力、知识和方法等五方面的素质着手。
2.“成功”概念的新界定。将“成功”概念引入教育学领域是该书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该书认为“成功就是实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人类一切有目的的积极的实践活动,都是对成功的不懈追求”。该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生成功的三大基本规律,即“成功的社会价值规律”、“成功要素定律”与“成功素质决定律”。这些规律表明:个人对人生目标的积极追求并实现成功,必然促进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必要的主客观条件;人的素质与成功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素质高低与其成功的可能性及实现程度成正比。
3.“成功素质”的新提法。按照素质与成功必然联系的逻辑线索,该书第一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成功素质,并对其本质及其特性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一个人再全面、再优秀的素质,也不是成功素质。只有当这些全面、优秀且个性突出的素质与自身所追求的目标相关联,并在追求成功中发挥关键作用,才可以称之为成功素质。提出这一概念的价值有三:第一,突破了一般意义上对素质的种种“泛说”――如综合素质、优秀素质、全面素质等;第二,明确了素质作用的目标指向就是追求成功,使一般被人们描述的空泛素质有血有肉而生动鲜活起来;第三,揭示了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与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成功的人才。
4.“成功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立足于“素质”、“成功”与“成功素质”的基石,该书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认为大学素质教育就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相对于传统的仅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的高等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追求的是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个性素质与共性素质的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充分显示了育人思想的先进性和教育改革的创新性。
关于素质、成功、成功素质等概念的创新,为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大学成功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
二、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该书作者以其严谨的逻辑路径,从分析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内容、核心观念与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不惜重墨地进行了专门论述,从而构建起一套新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即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系统、三大要求、四组课程、五大体系。
1.一个目标。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对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即“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两项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夯实三项基本功”(练好书法、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四项基本品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
2.两大系统。成功素质教育将成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两大类。专业素质是指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性的优秀素质体系;非专业素质是指不具有专业特性但同样是实现成功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体系。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相辅相成,都是成功的必备素质。所以,成功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系统。
3.三大要求。成功素质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目的性、系统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有三大要求:一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人才的复合性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三是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四组课程。课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必须构建四组课程,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修课与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构建这四组课程的基本原则是:强化核心专业理论课与核心专业实践课,加大辅修课与选修课。
5.五大体系。成功素质教育的五大体系是实现特定成功目标所必需的优秀素质体系,包括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以及方法体系。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居于核心地位,是成功素质的灵魂。
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作者有许多新颖的观点与精彩的论述。如“培养成功人才是当代大学核心竟争力的集中体现”,综观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培养出大批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成功人才;“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作者认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成功素质……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缺少哪一笔,这个字都不能成立。起初,我曾对“非专业素质教育”这种陌生的概念不以为然,但细细品来感到,对“专业以外的素质”给出一个什么恰当的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或许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教育观是反映教育理念及其价值,介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对教育行为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的一种主张。对教育观的讨论,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观,对包括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教学观以及质量关等,有着别样的解读。我认为,这些观点有不少是具有创新性与启发性的,期待这些观点能够引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新思考。
三、实践模式的新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层次的学校之所以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步履维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敢在行动上“动真格”。我对作者及其团队的办学情况未作深入考察,因而对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情况不敢妄加评论,但透过这部著作,又能管窥一斑。该书“实践探索”篇中所述的许多实际举措,用“开先河”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实践不仅反映出作者及其团队的教育智慧,更展现了他们在教育改革上开拓创新的勇气!该书在成功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中的创新主要有:
1.“同步推进”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中是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一条腿走路”教育,该书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从整体上将现代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变成综合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书中关于“同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2.“素质导师”的制度安排。为确保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作者探索并推行了素质导师制。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素质导师制是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众所周知,辅导员制度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我国高校中逐步推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后来又将学生事务管理纳入其中。在今天,这种制度很难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导师制主张的“以素质导师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重点”,把对学生的生涯指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纳入育人体系,有利于学生自觉内化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修补素质缺陷,可谓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可以认为,素质导师制是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一次新突破。
3.“素质学分”的评价模式。我国现行的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素质教育测评制度与测评体系。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关键就在于建立与综合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模式。该书作者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素质学分制,这是对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的以课程分数的形式或者以一般学分制的形式评价学生,从本质上讲,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为什么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好但走向社会后作为不大,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却能成就一番事业?根本原因是测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我十分同意作者关于测评模式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说法。我认为,只有推行素质学分制,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推进。从论著中可以看出,素质学分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素质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必将引发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篇8
中国德育:郑局长,您好!我们常说,百育德为首,成才先成人。今年是您从事教育事业的第30个年头,一路走来,您对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郑庆东
中国德育:德乃为人之本,德育乃育人之本。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
中国德育:“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成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牢记育人的责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
教育者在面对不同层面的德育问题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遵循相应的德育原则。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河东区不断探索德育规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立了学校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既注重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重视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德育的社会、个体和教育。在德育的方法手段方面,我们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工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要渠道,抓好抓实德育的活动载体,不断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
人在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培养。我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这一中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抓实中小学生基础道德教育。我们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渠道,使河东区中小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以岗位培训为着力点,促进全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的成长和整体素质提升;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目的,推动了区内家长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德育评估为导向,有力地促进了各项育人目标的落实和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德树人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持续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成长而努力。
中国德育:作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河东区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综合实力稳居市区前列。尤其是2011年提出的“三三一”发展思路,使本区教育工作迈上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展思路缘何而生?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郑庆东
中国德育:经过几年有计划、有重点的集中攻关与专项突破,河东教育在师德建设、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内涵建设、科学发展等方面呈现出高位求进、全面优化的新局面。河东教育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2011年我们适时提出了“三三一”的发展思路,为河东区教育的整体推进谋好篇、布好局。
“三三一”发展思路中的第一个“三”是指三个“先进”,即
中国德育:明确先进的发展目标,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具有引领作用,是兴学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第二个“三”是指三个“一流”,即
中国德育:培育一流的师资队伍,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打造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和育人环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流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一”是指形成突出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河东教育的发展品质和现代化水平。突出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
“三三一”的工作思路是在全面梳理河东教育发展历程、综合分析河东教育发展基础、科学论证河东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河东教育多年来积淀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结合起来,坚持把河东教育的发展速度与河东区提速发展的大势结合起来,坚持把河东教育的发展定位与兄弟区竞相发展、全面提升态势结合起来。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加深了对“三三一”发展思路的理解和认识。在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要坚定实施“三三一”的发展思路,以先进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一流的师资队伍和育人环境为保障,以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建设优质均衡特色和谐的河东教育。“三三一”的工作思路,可以说是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对内涵建设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的结果,是对教育内涵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的产物。
中国德育: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那么,您是如何理解“教育质量”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呢?
郑庆东
篇9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其实,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也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更是当前势在必行的强化教育。人的素质结构其实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分层的、完整的系统。素质教育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所有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尽快培养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面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升自然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需求,尤其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所提出的。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就在于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效果。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正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中立足于驾驭好语文课堂,把握好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好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作用,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陶冶情志,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家都知道,素质就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进而积淀而成为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就是语言。在此,笔者认为小学生学好语文本身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形式,更是探究科学知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科目。所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全面开启小学生的心灵,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目前,语文学科已被纳入素质教育轨道。教材的科学化、多样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已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其得到健康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许多观点已成为语文界同仁的共识,并已在大范围内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同时我们已经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功能和任务的综合性,增强了整体意识;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增强了训练意识,提高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明确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与教育中的“客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教授;明确了自觉地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探索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了语言与思维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进一步明确了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加强了语言训练的科学性;特别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尝试,全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目标教学”的研究,牢牢把握好教学中的新教法、新学法和新考法以至合理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区域性的教育体制还不完善,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还不能在更大范围内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美,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已经起到向前推进的作用,以便适应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我们务必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总之,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明确概念上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反映的是事物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这一概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素质。要想夯实学生的基础教育,首先就得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当中,要切实注重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趋于全面化,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教学方法注重多样化,主体地位要突出明显化,激励学生学习须主动化,教学内容力求大众化,教学目标弘扬创新化;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大胆思维探究,人人张口会说话,个个提笔可成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立志成才。
篇10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对高职的理解习惯上偏重于“职”,加上历史原因,人们对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驾轻就熟,因此在办高职时不自觉地陷入到中职的模式中,结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就不是高技能人才,更没达到高素质的条件要求。实际上,高职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1)它是高等教育;(2)它是职业技术教育;(3)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等阶段。可见,层次上的“高等性”与类型上的“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事实上,高职教育的“高”全面的理解应为:针对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在研究能力、理论基础、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要达到高素质、高技能的规定。高职教育“职”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即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素质的理解主要集中于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等,而忽视人文素质,由此也导致各校在教育实践上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在教育者的观念深处普遍存在“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五轻的根本就是轻素质,具体而言就是轻人文素质。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才是做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就是要统筹兼顾,要兼顾学生的当前和长远需求、就业和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要克服和消除前述的“五重五轻”现象。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我们在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重视“科学主义”、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我们今天要加强人文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人文素质的本质和含义。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出现不良后果。因此,人文素质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世、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淀了最根本的文化底蕴。
四、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我们在形成了重视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共识后,就应当认真思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转变观念,在思想认识上深刻认识和领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级各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标准首先是成为合格的人,合格的人必是正常的人、健康的人,也必然是有良好道德素养、丰富的文化知识、正确的思想观念的人。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先生认为: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则“育人”,相隔相离则“制器”。即我们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是工厂生产制造的器物,因此要有人性,而不是物性和动物性。若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是仅有专业技能,而在其他方面一无所有,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相当于工厂生产出来的没有灵魂的“机器人”“空心人”,正如现在社会对我们一些大学生所作的评价———“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这完全背离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状况无疑是这些大学生的悲哀,当然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在办学时,要将专业学习与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要将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在高职教育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灵魂,要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文教育把握方向,使生动活泼的人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全民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3.完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是我们实施教育的载体,课程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过去的中专升格而成,所以办学很难摆脱过去那种中专模式,片面注重专业教育,忽视文化基础;注重技能培养,忽视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所占比例极高,文化基础课、人文素质课严重不足。同时与国外的高职教育相比,我国的高职教育更是存在这样的一些偏颇: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门类、学时数、所占的学分都不足。如日本高职院校的课程分为两类,即一般素养课(即公共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其总学分分别是111和97.5。其他很多国家的文化基础课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此外它们的课程内容丰富、范围宽广,一般都开有开设国语、保健与保育、英语、数学等课程,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史地、人文、技术史、专利法等各个领域的课程。所以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职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按照“1221”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建设,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人文素质课的比重,使之在整个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中,至少不低于30%。另外,我们还要通过开设选修课以及课外讲座,进一步强化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