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当前政府对资源垄断性景区价格管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价格管制制度缺失,政府型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政府有必要对资源垄断性景区进行价格管制。进行价格管制应在国家公共财政基础薄弱的现实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业务结构重组和制定进入政策实现对资源垄断性景区的有效管制。
关键词:资源垄断性 旅游景区 价格管制
资源垄断性景区价格管制理论分析
(一)景区价格管制范围
由于旅游业在总体上不属于垄断性行业,因此价格管制并不适合所有的旅游景区。目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景区按市场势力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资源不具有稀缺性,产品在近距离内容易被复制的旅游景区,这类景区目前主要依靠民间资本在开发、管理和运营,也有一部分是依靠国有资金建设的,这类景区的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定价权,因此无需对这类景区的价格实行管制。另一类是资源的稀缺性非常突出,旅游产品很难被模仿复制,在旅游市场中具有很强号召力,主要由国家投资开发、管理经营的旅游景区,这类景区称之为资源垄断性景区。他们是旅游市场的宠儿,卖方势力非常强大,垄断性明显,有很强的定价权,容易产生垄断利润,所以,对景区实行价格管制主要是针对资源垄断性景区。
(二)对资源垄断性景区实行价格管制的理论依据
1.资源的垄断性与旅游消费刚性并存导致市场失灵。旅游资源是景区的生存之本,是景区用以经营和依托发展的主导因子。然而,地域分异规律的存在以及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物品,而那些世界遗产,著名的风景名胜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物品,因而在被用作景区经营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强大的垄断性。垄断的旅游市场上竞争程度十分微弱,旅游产品的价格很容易为景区的经营管理者所控制。
另外,由于资源垄断性旅游景区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那些非资源垄断性的景区,旅游者对这类景区往往有强烈的消费心理,这就使消费需求表现出了很强的刚性,景区门票价格的一般性波动不足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旅游消费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从图1中可以看到,资源垄断性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造成只会在短期减少消费需求量(从Q0下降到Q0`),而下降数量远远低于长期旅游消费需求扩大的数量(Q1)。所以,从经营者的角度看,提高产品价格可以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前提的。由此看来,就有必要对资源垄断性景区实行价格管制,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2.资源垄断性景区涨价使相关利益者受损。资源垄断性景区往往是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而这类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一个国家文化与文明的标志, 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以及经济价值。从基本属性判断,它是一种公共资源,也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这类景区的涨价对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失“公平”,这部分人群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资源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了。
旅行社等旅游中间商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客源组织者,担负着连接供需两端的作用,但也容易受到供需两端的挤压。对于一般性旅游景区的涨价,旅行社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客源组织能力抵制其涨价,但对资源垄断性景区的涨价,由于市场需求的刚性,旅行社不得不为涨价埋单,同时还要受到旅游者的挤压,从而使自己的利益空间进一步缩减。
景区内其他旅游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完善了景区的功能,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然而在旅游者的预算约束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景区门票价格的提升,导致旅游者必定降低其他旅游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旅游服务供应商的收入,使旅游消费结构进一步失衡,“门票经济”现象会进一步被强化。
其他互补性景区在资源垄断性景区涨价之后,并不一定会因此而获益。在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支出一定的前提下,由于行程中资源垄断性景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这些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会因此而下降,有的景区为了保证一定的游客数量,不得不以降低门票价格来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引发一般性景区的恶性价格竞争,最终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其他资源垄断性景区在涨价之后可能会采取“跟风涨价”的措施,由于门票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的管理松懈,费用开支上升,出现效率下降,使整个景区行业的管理水平倒退。
当前资源垄断性景区价格管制失效的原因
(一)国家财政投入缺乏
目前,我国大多数资源垄断性景区都隶属于国家,由政府下设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而对景区进行管理的企业也大多由管委会派生出来。目前对于这类景区的管理,因为涉及到林业系统、文化系统、文物系统、宗教系统、旅游系统、商业系统等等,条块分割矛盾很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体制非常不顺。管理体制缺陷直接导致对这类景区保护的财政投入不足。这就造成了许多风景名胜区因此不得不走上“靠山吃山”、“以景养景”的道路,涨价也就成了他们获取更多资金的不二法门。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景区必须依靠自筹资金进行景区维护,造成了政府在对景区价格管制时的话语权的丧失。然而资源垄断性景区如果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至少在现阶段,我国的公共财政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政府在这场价格管制的博弈中还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二)价格管制制度缺失
我国对于景区价格管制的制度主要是依据《价格法》以及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对于门票价格的波动范围尽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但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波动范围的确定随意性很大,不能正确反映国内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与门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导致价格的波动仍然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价格管制的作用无法得到真正发挥;依据《价格法》的相关规定,门票价格的上涨需要由当地政府召开价格听证会,然而,景区所在地政府是门票价格上涨的既得利益者,又在价格管制的过程中充当了裁判员,这本身就是违背了法律的原则;同时,参加价格听证会的人员应来自全国各地才具有代表性,但目前多数价格听证会的人员来自景区所在地,这就造成了景区门票上涨出现了“枪口朝外”的局面,最终门票价格的上涨由外地游客埋单。
(三)政府型企业垂直一体化垄断
虽然资源垄断性景区采取的是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景区的经营管理者往往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政府作为资源的实际拥有者在景区的整体业务中非常容易实现高度的垂直一体化垄断。从景区的规划开始,政府会将自身意志强加给规划人员,使景区的规划方案朝着政府的既得利益倾斜,忽视其他相关利益,并在最终的规划评审中予以确认。在景区的建设中,政府会以地方形象为借口,大肆增加工程开支,使建设成本大幅提升,甚至破坏当地资源。在景区的经营管理中,作为政府代言人的企业面对不断上涨的管理费用,由于有“门票”为王牌,很难有动力认真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竞争者很难突破“政府权力”的软门槛,对现有的景区产生竞争压力,无法迫使现有景区压缩成本空间,价格管制更是难以实施。
(四)经营管理信息不对称
价格管制很难有效实施的另一个原因是管制对象与管制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景区的经营行为和产业状况的了解上,由于经营管理景区的企业比政府管制部门拥有更丰富的信息,管制者难以观察更难以推断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真实的经营状况。在价格管制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无法像被管制的景区那样掌握真实的经营信息,所以只能根据景区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也就无法按照社会最优目标对景区的定价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实现资源垄断性景区价格有效管制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国家监管机构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等带有资源垄断性质的景区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不能作为经营性资源谋取经济利益。明确这些资源垄断性景区的归属权归国家,不属于地方政府和其他管理机构,由国务院成立一个类似于国家自然历史资源管理局的独立机构来全权管理,该机构不参与景区的经营活动,只对业务进行监管,仅仅扮演裁判员的角色。
通过建立相应的价格制定模型,来规范景区的价格波动。在制定价格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兼顾公共财政薄弱的现实基础,制定既能满足景区维护自身运转的需要,又能符合景区作为准公共产品定位的动态价格定价模型。
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对所有资源垄断性景区的价格调整,都必须由国家级的管理机构组织召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人员参加听证会,维护广大旅游者的基本权益。
(二)重组业务结构,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要打破资源垄断性景区由一家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或政府主导的情况,通过在不同程度上对涉及的业务领域实行重组,实现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分离的局面。景区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规划、建设和管理。
景区规划业务涉及到景区资源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问题,应由专业的机构来负责监督完成。理想的方案是在国家管理机构的支持下发展一批以保护资源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这些组织必须通过国家监管机构的认证,具备对资源垄断性景区进行规划的资格,由国家管理机构委托其中的一个组织编制景区规划方案,并由监管机构组织评审。
景区建设业务涉及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的问题,必须要求建设单位能在施工过程中主动保护各种珍贵的资源。因此,只有获得国家监管机构认证的建设单位才能参与建设工程的竞标,并且采用一票否决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破坏资源的建设单位要永久禁止其建设景区。
景区管理业务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应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来激发企业的能动性,可以通过经营权招标的形式进行。在招标合同中应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如不得擅自提价、控制客流、保护资源等,通过全国性的招标,由那些经验丰富、管理效率高、有责任心的景区管理机构来对景区进行长期管理。另外,也可以通过这种竞争机制来促使各地景区管理企业精简机构,压缩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水平。
(三)制定进入政策,尝试民营化改革
尽管资源垄断性景区具有垄断性质,但旅游行业归根结底是一个竞争性行业,因此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景区管理进行民营化改革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资本已经深入旅游行业的各个角落,在景区管理中也可以看到民营资本的影子。这些民营旅游景区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能允许他们进入资源垄断性景区的管理活动,必将对景区的管理带来更多裨益。对于民营化改革的方式,既可以完全由民营资本组建企业进行管理,也可以民营资本参股的形式组建公司进行管理,甚至还可以是民营企业以管理输出的形式进行管理。但政府对于进入的民营企业必须要求达到最小的经济规模和必要的从业年限,以避免出现过度损耗资源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篇2
关键词:游憩资源价值评估;旅行费用法(TCM);意愿调查法(cVM)
1 引言
滨海游憩资源是指位于海岸带区域,具有海洋属性,能够满足人类精神享受需要的休闲旅游资源。由于海洋本身的开放性,使得滨海游憩资源具有独特的公共物品属性。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生态和环境意识薄弱,在开发滨海游憩资源的过程中忽视对滨海及海洋环境的保护,致使滨海游憩资源质量逐渐下降,甚至导致某些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永久性丧失。而对滨海游憩资源的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可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的分析框架之内,将十分重要但又不易把握的环境变量以定量的形式给出,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实现游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 研究方法综述
环境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理论从概念提出到应用于实证研究已经接近半个世纪,它已经成为环境经济学创立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游憩资源的价值评估,无论是对评估方法的探讨还是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都是环境价值评估中比较成熟的领域。
2.1旅行费用法(TCM)
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otelling提出,后经Clawson和Knetsch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国内外对于旅行费用法的研究多数是针对具体区域的实证分析与应用。Mary和Bishop曾用该方法评估了密歇根湖的休闲娱乐价值,Fix和Loomls运用该方法对美国犹他州摩阿布地区山地自行车运动的休闲价值进行评估。进入21世纪,旅行费用法在不同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amtrakul运用该方法评估日本佐贺市的多处公共公园的休闲娱乐价值,Meisner运用该方法评估了亚美尼亚Sevan湖休闲娱乐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应用TCM开展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其中有:薛达元评估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价值,靳乐山评价了圆明园公园的环境服务价值,曹辉、兰思仁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陈伟琪等对厦门岛东部海岸的旅游娱乐价值进行评估并计算了总的消费者剩余。李巍、李文军评估了四川九寨沟景区的游憩资源价值,谢贤政、马中用TCM评估了黄山景区的游憩价值,等等。目前旅行费用法是核算无直接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环境资源价值的一种比较成熟和惯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免费或低收费的自然景区等具有旅游、娱乐功能的享受性资源的估价。经典的TCM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假设游憩资源的收益取决于特定意义下的需求函数,通过对游客进行调查,建立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相关关系,从而明确消费者剩余,并最终计算出游憩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尽管这种方法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并在逐步改进的基础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2.2意愿调查法(CVM)
意愿调查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又称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一种通过设计问卷来询问被调查者对于环境资源的改变所愿意付出的最大支付意愿或所能接受的最小补偿意愿,从而直接得到被调查者对于这种特殊商品的货币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一度被认为是评估非市场产品经济价值的唯一有效手段。典型的意愿调查法通过构造一个假想市场,询问被调查者对某种非市场产品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从而得到人们对该产品的平均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再结合调查区人口总量得出人们该效用评价,由此估算出该非市场产品的经济价值。经济学家Davis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运用CVM对一个海岸森林地带的户外娱乐效益进行评估。20世纪70年代中期,CVM开始受到各国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使用于空气、水质、景观等的经济效益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CVM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如何在实践应用中避免各种偏差,包括策略性偏差、假象偏差等等,研究人员试图设计一定的引导技术,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在研究的范围上有逐渐扩大的趋势。Soderqvist运用意愿调查法对瑞典海岸带经济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Silberman运用此方法对美国西部越野休闲活动的游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
20世纪90年代CVM开始引入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应用此方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案例还很少。陈红曾以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意愿调查法进行了介绍,刘向华应用改进的CVM对三江平原七星河湿地进行价值评估,张金泉应用CVM对黄山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贺征兵等运用CVM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价值评估,徐东文等运用CVM对四川盆地阆中古城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这些案例为进一步研究和评价CVM在我国的适用性、精确度等提供了有效的借鉴,随着CVM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成熟,这种方法在游憩资源评估中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3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TCM和CVM作为两种常用的游憩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本身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有助于对这两种方法更进一步的理解(表1)。
TCM与CVM在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中存在着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尽量减少结论的误差,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同时,通过对两种结果的比较以及对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进行有效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对特定游憩资源价值内涵的理解,对于促进游憩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旅行费用法和意愿调查法是国内在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从研究的方法看,绝大部分实证研究采用一种方法或者单一方法的改进,少有同时运用几种方法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绝大部分文献评估了陆地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旅游区的经济价值,而对滨海游憩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的案例不多;从研究的尺度看,多数研究限于范围较小的旅游景区,大尺度范围下的研究案例几乎没有;从研究的结论看,大部分研究只给出一个计算结果,很少有对结果的价值构成进行深入的剖析。鉴于此,本文以青岛滨海游憩资源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TCM和CVM两种评估方法计算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构成,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合理规划青岛滨海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 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价值评估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是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其旖旎的山海风光和怡人的气候,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旅游业一直以 来是青岛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收入每年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2008、2009年的青岛旅游收入分别是400.3亿元、420.28亿元和489.1亿元,分别约占青岛当年GDP的10.57%、9.47%和10%。研究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对青岛市滨海旅游业的合理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尺度界定
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价值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基础之上,只有明确研究对象的尺度范围,才能够对评估结果做出客观的解释。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09年7月中旬,正值青岛夏季暑期旅游高峰期,外地游客的到访率较高,在这一时间段进行滨海游憩资源评估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从空间上看,本研究界定的地理空间范围是西起团岛,东到崂山滨海一线的青岛滨海区域,发放问卷的地点包括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关、五四广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雕塑园等区域,基本囊括滨海一线的所有重要旅游景点。每年众多的游客来青岛旅游,绝大多数是享受滨海旖旎的风光和怡人的气候,因而青岛南部滨海旅游区一线便大致构成我们所研究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范围。
3.2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TCM估算
3.2.1TCM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于2009年7月进行,在调查开始之前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问卷发放地点为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关、五四广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和雕塑园,分两次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其中对于TCM有效的问卷529份,问卷有效率为52.9%。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游客的交通方式、旅行花费(交通费、住宿、餐饮等)、旅行次数、停留天数、旅游目的以及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同时包括旅游者对青岛旅游服务质量、接待设施等的综合评价。对有效问卷的统计显示,年龄在19~40岁的游客占74%,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者占65%,职业为学生、公司职员和企事业管理人员的分别占到20.9%、14.2%和12.9%,月收入水平在2000~4000元的占44%。
3.2.2旅游出发区域划分
根据有效问卷的信息以及旅行费用法的基本原理,总共划分出30个游客出发区,其中山东省外的客源按照行政省份划分,省内游客被划分为6个出发区(分别是青岛、济南城市圈、鲁西南、鲁南、鲁西北、胶东半岛),具体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3.2.3时间成本的计算
游客到某地旅游必然消耗时间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对这一部分的估算是经济意义上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折算系数和折算成本。大多数文献以工资率的1/3为折算系数,本文也采用这一系数。对于折算成本的选取,考虑到和样本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采用各出发区样本的平均收入为折算成本。时间成本计算公式为:
3.2.4多目的地旅游的旅行费用处理
根据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涉及到多目的地旅游的样本占到有效样本的20%。过去,我国的案例研究中一般忽略多目的地旅行问题,或者把旅行成本在多地点进行均分,这样计算的误差较大。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围绕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摊因子,进行了一些尝试。郭剑英在评估乐山大佛的游憩价值时,利用目的地旅游收入占包括目的地在内的省内各主要景点总收入的比例确定旅行费用的分摊因子;张茵和蔡运龙在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时,将游客的主要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九寨沟门票占组合地点的门票之和的百分比作为分摊因子;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在问卷设计中将组团游客和自助出行游客进行划分,问卷中询问多目的地游客的旅行目的、旅行地点、停留天数等问题,将各类样本进行归类,在分摊因子的选择上,利用停留天数占总旅行时间的比例以及游客在不同目的地的效用程度两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各出发区游客多目的地旅游中的旅行费用的分摊因子。采用综合考虑两个指标的方法确定分摊因子,也是为了尽量缩小判断误差。
3.2.5TCM游憩模型的构建
(1)旅游率的计算。根据样本数量,分别计算各小区当年来青岛的旅游率,公式为:
3.2.6TCM估算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
根据TCM的基本理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等于消费者剩余与实际旅行费用的加总,实际旅行费用等于所有出发区旅行花费的均值与实际游客量的乘积。通过计算,实际旅行费用TS=366亿元/年,因而,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为T=CS+TS=203+366=569亿元/年。
3.3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意愿调查法(CVM)估算
3.3.1CVM样本分析
在本次调查所发放的1000份问卷中,对于CVM有效的问卷为981份,问卷有效率98.1%。问项涉及人们对游憩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支付动机、拒绝支付的理由等问题。在有效问卷中: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57.9%,女性占42.1%;在年龄构成上,18岁以下的占2.8%,19~30岁占42.2%,31-40岁占32.5%,41~50岁占16.3%;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学历占1.3%,初中学历占8.3%,高中学历占24%,大学学历占60%;从职业分布看,最主要的四类职业分别是学生(22.9%)、公司职员(15.5%)、教育工作者(10%)和企事业管理人员(14.1%);从收入上看,月收入1000~2000元的占17.7%,2000~3000元的占26.8%,3000-4000元的占15.7%。在有效样本中,愿意对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保护支付一定费用的占78.5%,省外人士占到54.5%。而拒绝支付的主要理由是担心支付的费用不用到保护上,占到36.9%;其次是认为费用应该由政府负担,占24.1%;另外由于收入有限、无能力支付和远离青岛、不感兴趣的游客分别占到20.55%和20.07%。
3.3.2支付意愿(WTP)的计算
支付意愿是CVM研究的关键问题。我们采用支付卡式的问卷设计方式,对于1000元以下的支付费用由被调查者在问卷中勾选,1000元以上的支付费用由被调查者写出具体数字。有效问卷中,所有人的每年支付意愿(WTP)均在1000元以下。借助SPSS13.0,通过对样本的WTP采用频数分析(表4),得到WTP的中位值为80元、均值为147.01元、累计频度中位值为96.8元。最终确定将累计频数中位值作为计算所需的平均WTP,即人均WTP为96.8元。
3.3.3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WTP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若给定5%的显著水平,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WTP均无影响,而收入水平对WTP具有显著影响。对所有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最终拟合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中的WTP基本方程为:
In WTP=0.0001617454455×月收入+3.656847461 (4)
3.3.4CVM估算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
CVM估算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经济价值的公式为:Q=E(WTP)×N×p,其中:E(WTP)为人均WTP,N为总人口数,p为支付率。上文已经求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 人均WTP为96.8元;p取值0.785,即样本中愿意支付者的比率;总人口数的选择上,本文采用全国城镇人口数作为CVM估算的总人口数,这主要是考虑到旅游消费的阶层属性;由此计算得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经济价值为451亿元/年。本文同时还给出总人口数取值于不同范围的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以供参考(表6)。
4 结论
利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和2009年的调查样本,本文得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TCM和CVM两种方法的估算下分别为569亿元/年和451亿元/年,在同样以城镇人口作为人口参数的前提下,CVM所估算的经济价值要小于TCM所估算的结果。
通过对本次研究中TCM数据的分析,可以认为旅游者的实际支出形成的366亿元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即游憩资源直接创造的供游客直接使用(餐饮、住宿等)的市场化价值,而消费者剩余部分的203亿元属于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即以间接方式参与经济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而通过对CVM问项中支付动机选项的统计,可以基本分析出被调查者对于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的基本认识。其中:对青岛滨海游憩资源永续存在而愿意支付费用的占支付人群的32.34%,愿意为将资源能够留给子孙后代的占支付人群的22.08%,愿意为保护这部分资源以备未来使用而提供必要支出的占支付人群的20.91%;因而我们可以大致认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中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分别占到32.34%、22.08%和20.9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分别为146亿元、100亿元和94亿元。
5 讨论
本文运用TCM和CVM两种方法对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价值构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被调查者对青岛滨海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存在概念上的偏差,有可能造成调查数据的偏差,为了在调查过程中尽量减少偏差,除对调查者进行培训外,还应努力寻找更加客观的引导技术,实现方法的有效运用。
(2)CVM下选择合适的人均WTP、以及对目标人群范围的准确确定,将直接对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因而,对于不同的游憩资源如何确定其目标人群将成为CVM今后研究的方向,这对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3)TCM下的时间成本计算和多目的地旅游中的旅行费用分摊问题仍然是此类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折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旅行费用,在旅游率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找到更加客观的分摊方法,也是此类研究今后应加强的重要方面。
篇3
关键词:说课;教学研究;旅游资源学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的解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简言之,说课就是教师说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学的思路和规划,说课要进行精心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说课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说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把课说好,应从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探索多种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入手。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旅游资源学》课程为例,尝试探索高职院校的说课教学研究。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
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是说好课的基础。教师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确定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旅游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证书制度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在说到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时,应充分体现出以上特点。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旅游资源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社会需求,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三大方向。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旅行社计调、门市接待、导游、景点讲解员等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旅游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旅游产品销售、撰写导游词、熟练运用导游语言进行讲解等职业能力。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首先初步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与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旅游资源学》课程就处在从基础过度到技能的连接点上,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恰当地衔接起《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先导课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有报考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的需求,而《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考证也有一定的辅导作用。《旅游资源学》课程可以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同期开设,共同构成一个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体系,将考证辅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吃透教材
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学需求选择教材。对教材的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安排系统把握,同时还有注意分析教材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做到吃透教材,熟练驾驭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总体把握教材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通读教材从结构上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纲挈领地掌握教材内容编排的主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了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分别从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出发,从地质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和主要类型,阐明了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学的实践研究。
2.根据需要取舍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要紧扣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分为三个模块,即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等。
《旅游资源学》全期54课时,理论教学时数学3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
(1)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6学时。
(2)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36学时。
(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1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梳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介绍典型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舍弃了教材中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研究的gis技术等,遵循了“够用”的原则;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更符合高职考证的需求,遵循了“必需”原则。
3.选择教辅弥补不足。
一本完美的教材是很难寻觅的,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这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辅导用书作为参考,弥补选用教材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例如:前文所述《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的教材,其优点在于全书以“篇”作为最高级别的结构单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的结构和联系。其存在的不足是:教材中的案例不够鲜明;作为考证辅导课程而言,重要知识点的不够突出。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旅游资源学》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指导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参考教材。前者每一章节都设置了经典案例,作为对案例教学的补充;后者是考试指定用书,对考点的把握更加明晰。
三、掌握学情
掌握学情是指要充分了解授课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了解学生总体特点。
说到高职学生特点,人们常常想到的是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往往还表现出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因此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要能够看到,高职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动手实践感兴趣、能力较强的优势。掌握了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就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如在《旅游资源学》课程中,枯燥讲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往往效果不佳,而安排学生自己调查本地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形成调查报告;前往实际旅游景区现场识别则受到学生的欢迎。
2.把握学生当前需求。
把握学生的当前需求是指,教师一方面应了解所授课程的承接关系,能否为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建立有效联系,也就意味着当前开设此课程是否必要;另一方面,应了解本课程是否与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有联系,对学生考证、参赛有无指导意义。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期。此时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学的入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一步的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第二学期也正是学生备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校内外各类旅游职业竞赛频繁,学生参赛热情较高。比赛常见的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技能环节都需要《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作为基础。综合上述情况,在此时开设这门课程学生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四、探索多种教法学法
教法是指教师怎么样进行教学,学法是指学生怎么样进行学习。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学法往往会随着教师教法的改变而变化,教师教法也常因学法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分析教法和学法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引导学生配合教法进行学习。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野外考察、竞赛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互动式教学。
1.讲授法:采取重点、难点精讲,一般知识略讲的方法,主要针对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和常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上课听讲,课后通过习题巩固练习。
2.案例教学:主要针对我国具有的各类典型旅游资源分布等知识,通过对应案例,分析讨论,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以及典型资源的认知,帮助学生记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分析案例,通过讨论,辩清案例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
3.任务驱动:属于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旅游主题,有效组织旅游资源,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综合训练了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类型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的能力。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结合交通方式组织线路。
4.野外考察:学期中将带领学生前往周边旅游景区,实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提前掌握考察地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实地辨识旅游资源。
5.竞赛激励法: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导游讲解大赛、线路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做到以赛促学。与之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在班级内分组模拟比赛项目,互相评判,互补提高,推选最优者参加校外竞赛,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不断完善。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说课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思考,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同时,说课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说课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能有效避免思路不清、主次不分、方法单一的现象,帮助教师说好课,并在说课的基础之上,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庭之.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高职课程说课设计案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 (2).
[2]宋清文.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
篇4
Abstract: Dongyuan County has excellent location and riches unique tourist resources, which provides inherent advantage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neighboring counties and cities also have some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have high-profile because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and have close the Dongyuan County in space. It brings out enormous challenges for Dongyuan County. Proceeding from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distribution, the article demonstrat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imilar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Dongyuan County and its neighboring cities and counties,as well a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tourism resources within Dongyuan County. It puts forward that Dongyuan County tourism development needs to a large area cooperation, so that(1)to strengthen regional integration, to establish touris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unties,(2)to develop the regional tourism products and open up the tourism market through tourism circuit design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3)to improve the tourism traffic jointly.
关键词: 东源县;旅游网络结构;空间竞争;合作
Key words: Dongyuan County;the tourism network structure;spatial competition;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66-02
0引言
东源县是广东省的贫困县暨旅游扶贫试点县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比较优越的区位。然而,在东源县周边还有很多类似的县市,这些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近邻,对东源县旅游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够获得旅游开发的成功是东源县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笔者从自身参与东源县旅游规划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东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特点,试图为东源县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1东源县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概况
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资源作为前提条件的,东源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其中有些旅游资源在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东源县周边县市也广泛分布着各类旅游资源,其中有些资源开发较早,已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旅游地在空间上相间分布,形成了网络式结构(图1)。与东源县一样,这些旅游地主要面向的目标客源市场也是珠三角地区,这无疑对东源县旅游发展造成巨大的挑战。
东源县旅游资源特色主要是山水风光和客家风情,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空间上近邻,受负向近邻效应的影响,东源县与周边县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同类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各自分流游客,使各自的旅游吸引力相互抑制。而在东源县内部,由于旅游资源个体差异性较大,则可以通过合作,延长游客在东源县游玩的时间,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2同类旅游资源之间的空间竞争
2.1 名山旅游资源之间的空间竞争名山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名山的地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性是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其在空间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非替代性竞争,即知名度大、地位高的名山抑制知名度小、地位低的名山[1,2]。
万绿湖―桂山、鼎湖山―七星岩、丹霞山、罗浮山、白云山同为广东省境内的名山旅游地、4A级旅游景区,目标客源市场都是珠三角,必然在空间上产生竞争。万绿湖―桂山旅游风景区作为东源县旅游业发展的一张王牌,主要是依托新丰江水库开发的景区,该景区资源独特、品牌的知名度高,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目前主要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和水上游览为特色;尽管受环保因素的制约,景区在开发方向上受到限制,但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优质水源地,万绿湖―桂山旅游地拥有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稳定的旅游者群体。肇庆的鼎湖山―七星岩景区资源的独特性较高,开发较早,旅游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素以“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著称,鼎湖山上的负离子含量为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作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拥有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市场,已成为珠三角市民出游、避暑、度假、休闲的主要目的地。位于韶关的丹霞山,更是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知名度高,因其独特的旅游功能,不仅吸引着学者、研究人员等稳定的客源群体,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岩层景观,对大众旅游市场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作为“羊城八景”之首的白云山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广州市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广州市民周末短途休闲的好去处,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白云山在游客心目中的吸引力越来越强。道教圣地、“岭南第一山”罗浮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在广东省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2.2 客家风情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民俗风情旅游地作为文化旅游地,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差异性等特征[3],是以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旅游者的亲身投入,成为特写民族环境中的一员,从而达到旅游主体和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的目的,其旅游魅力就在于文化内涵,但是,在同一地域同时出现以同一民族为主题开发的民俗风情旅游地时,必然出现空间竞争,而且由于民俗旅游地重游率不是很高,其空间竞争主要表现为替代性竞争。
东源县苏家围和梅州雁南飞同为客家风情旅游地,都位于粤北地区,其在空间上的竞争不可避免。位于梅州的雁南飞,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健体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属性的客家风情区。且由于投资大、规模广,雁南飞已经成了梅州旅游的品牌,在珠三角客源市场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这对东源县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东源县苏家围客家风情游览区开发主题突出,有自己的特色,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由于紧邻河源市,距离广州等珠三角地区较近,区位优势突出,因此,只要在规模上适度控制,也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2.3 温泉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温泉旅游地由于资源本身的性质影响,其开发受区位条件和水质条件的影响较大,空间竞争主要表现为替代性竞争。但是,由于受旅游功能的影响,温泉旅游地的重游率相对较高。
东源县温泉旅游资源丰富,仙塘、黄村、黄田、康禾等地都有规模较大的温泉群,温泉水质好,矿物质富含量高,是开发温泉休闲康体旅游的重要保障,发展潜力巨大。然而,位于广州北部的从化温泉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水质好、水温高、泉景佳著称,已成为广东游客心中的“岭南第一泉”。珠海的御温泉,也由于开发较早,已在珠三角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配套设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都比较成熟。
3异类旅游资源之间的合作
旅游资源的禀赋不同就会造成旅游开发方向上的差异。东源县赋存着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各种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域出现,可以通过异类旅游资源之间的合作,形成互补[1],为东源县旅游发展赢取更多的客源市场。
3.1 东源县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在东源县内部,无论是旅游资源类型还是旅游地域分布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行业标准,并结合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可以将东源县的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7个主类,23个亚类,共45种基本类型[4]。这些旅游资源里面,不仅有像万绿湖、桂山这样突出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而且还有苏家围客家文化、畲族少数民族风情区、颜检墓、赵佗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灯塔盆地三高农业示范基地,恐龙蛋、恐龙骨骼、菊石化石遗址群等特色旅游资源。
3.2 东源县旅游资源的合作分析东源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但是从总体上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万绿湖景区、东江画廊沿线区以及灯塔盆地-黄龙岩等三个区域。东源县菊石化石遗址、恐龙蛋和恐龙化石遗址为科考旅游发展提供了空间;县城北部广布的生态农园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万绿湖―桂山、苏家围和温泉又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对于旅游资源类型上的差异和分布地域的不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分区,整合全县的旅游资源,使各类旅游资源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形成互补,使各个旅游地域连为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丰富旅游活动类型,而且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旅游发展赢得更多的旅游客源市场。
根据东源县旅游资源的区域关联性和邻近性原则,可以将东源县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组合区:①万绿湖―桂山风景区,主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②东江画廊风景区,打造为沿江观光度假休闲走廊;③灯塔盆地―黄龙岩旅游区,以发展生态农业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特色(图2)。
4结论与讨论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东源县旅游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和周围县市同类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尽管东源县拥有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整合不同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目的;但是,一个县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通过东源县内部各景区之间的协调也只能使全县接待游客的人数总量在县域内部的分配上发生变化,对全县总体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影响不大。要想从总体上增加全县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收入,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加强区域联合,与周边县市建立旅游协作关系东源县与周边县市拥有共同的目标客源市场,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由于每个目的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所吸引的游客群体的构成也就不同,这样一来,各个目的地就会通过加强旅游地自身建设、扩大宣传促销等方式尽量使潜在游客在出游前能够将目标锁定在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每个目的地都采取同样的方式抢夺客源市场,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结果尽管每个旅游地环境和设施等各项建设越做越好,而接待游客人数的比例增长却不多。因此,从政府层面上出发,建立起区域旅游协作关系,能够有效地避免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4.2 通过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前文分析了作为一个县内部不同旅游资源之间的合作关系。实际上,这种合作关系完全可以在更广域的空间尺度内进行。东源县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的差异比一县之内更加明显,每个县都有自己最独特的旅游品牌。通过旅游线路设计与整合,将各县的独特的旅游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区域性旅游产品,一方面不仅可以扩大各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利于联合开拓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将几个目的地连为一体,形成此消彼消、此涨彼涨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4.3 共同完善旅游交通旅游时间比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对象。因此,在与周边县市进行旅游合作的过程中,也要强调旅游交通的完善,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旅游专用通道,构建广东两小时旅游圈,扩大周末短途自驾游游客市场。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3,114-115.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6-267.
篇5
第二条凡是在厦门市辖区内保护、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都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第三条旅游资源管理工作,坚持资源保护增殖和资源开发利用并重,资源保护开发与城乡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看见和建议,对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五条鼓励内资、外资和各行各业投资开发厦门的旅游资源,并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必须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厦门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旅游部门),依法对全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实行统筹、协调,并牵头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区人民政府,根据各自的职责依法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实施规划、监督如管理。
第七条厦门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由市旅游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建设供旅游者进行观赏、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区,包括旅游景区、度假村、游乐场(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等,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旅游区规划由市旅游部门与市规划、计委等部门会审。
第九条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旅游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符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各旅游区管理机构应当集中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卫生和保护文物古迹的监督管理工作,采取措施新建改建旅游区的厕所,在旅游线路和景点集中的地带设立环境保护标语牌或提示牌。
第十条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士流失、植被被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通视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第十一条在规划开发或己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禁止在旅游区内捕猎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面、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第十二条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第十三条鼓浪屿、万石山和厦门岛东南部环岛路临海地带,是旅游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非法出让、转让或非法占用风景旅游资源及其景区土地,改变其供公众游览的性质。
第十四条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生活旅游岸线,必须按照生活旅游岸线的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在沿生活旅游岸线兴建的环岛路或海滨道路的临海一侧,应作为公众休憩绿地,方便公众进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将其占作他用。在生活旅游岸线临海地带,兴建因旅游服务需要建设的少量服务设施用房,应严格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建筑密度,并严禁占用沙滩建设。
第十五条开发和利用古遗址、名人遗迹、历史纪念地、寺庙建筑、古代城堡、园林、特色建筑等人文资源作为旅游项目,应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修缮时不得改变其特有的历史风貌。对危及人文资源保存的行为,市旅游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建设、经营单位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责令其暂停开发和组织游览活动。
第十六条兴建旅游景区、度假村、游乐场(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旅游饭店、度假别墅等旅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提交书面申请报告、编制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的选址、区域范围和功能划分;
(二)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
(三)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容量分析,旅游区还应增加资源开发项目和人造景观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
(四)市政设施配套;
(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六)项目客源市场的定位和预期效益;
(七)其他需要申报的事项。
第十七条市旅游部门在收到申请报告和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集计委、规划、建设、土地、环保等有关部门和旅游建设项目所在的区政府对旅游建设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同意的,发给建设单位"旅游建设项目初审意见书"。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持"旅游建设项目初审意见书",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旅游建设项目,还应按规定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不按规定编报"旅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或者报告书主要结论弄虚作假的,由市旅游部门责令改正。不予改正的,有关部门不予以办理项目审批手续。
篇6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2、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3、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篇7
为了加强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营造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良好环境,促进全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依据《**省旅游条例》,结合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实际,现将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辖区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各自职责,认真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由国家、集体、个人以及与外资共同投资等多元方式投资旅游业,做到谁设资、谁受益;谁投资、谁负责。
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应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别、规模、选址、区域范围、功能划分及规划建设计划;建设项目的近、中、远期经济发展预测;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来源等情况;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和环境容量分析;建设项目的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预期效益分析;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市政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经“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且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
篇8
【摘要】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对其旅游资源的保护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分析城区目前的旅游资源保护状况为基础,从而寻找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探索,进而提出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普遍意义上,旅游对一个城区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区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在现今中国许多城区大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么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么是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挣扎。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整个城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区的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对于旅游资源保护中问题的发现是提升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的突破口,所以对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的分析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城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常出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
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必然要涉及到资源所在地及所有权归属的问题,这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许多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能分别划归建设部门、园林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对其保护责任互相推脱,出现保护过程中相互扯皮,开发后利益冲突,资源开发和保护后劲无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显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受计划经济影响,城区的旅游资源被文化、城建、林业、旅游等部门分割,缺少适应大旅游发展需要的顺畅的体制,缺少对区域旅游资源统一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宣传促销的管理方法。由于部门分割,许多城区非常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老建筑不对普通游客开放。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力度与发展要求产生了差距。
1.2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
旅游景点,特别是未开发或有待开发的景点(物),经常出现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科学的保护,以至造成许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的资料缺少或丢失。缺少全面的文献资料会给旅游资源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便出现了此问题,没有原始资料,而由考察人员单纯进行实地调查,无法使旅游资源单体的性状描述十分完善,同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科学性也有所偏离。使普查工作在考察中花费太多精力与时间,无法完全达到高效、少时、详查的状态。
1.3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景点(区)在管理、运营技术环节和实践操作上缺乏专业性,究其根本,是缺乏专业性知识、缺乏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项目和开发产品的层次不高,老的模式和面孔较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缺乏相应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专业水平有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忽视对资源的保护措施。
1.4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
旅游资源保存状况根据离城区中心的远近不同而表现出参差不齐。离城区中心越近的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的状况较好一些;而部分偏僻的区域(放在更大的地区内研究就是更偏远区域)的旅游资源受到人为的干扰或破坏较为严重,其观赏价值、使用价值都相对来说比较低。
1.5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于光远),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
城区旅游业发展是一种高文化含量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和速度对城市的科技文化力量和历史文化氛围有较大依赖。城区在旅游业发展中,一方面应注重科技因素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应凝练出区域的文化特色,即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文脉”,从而使城市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一致,使有限的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6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
许多城区有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普遍存在被挪为他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与工程保护措施的问题。城区中大量传统老建筑精品经常有民居散落分布其中或因其它目的而被完全占用。人为活动缺乏保护意识,加速了老建筑的破坏和损毁,大量砖雕、石雕等艺术品亦逐渐破损或流失。
2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1总体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应在“精心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开发与养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边建设边开发滚动发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开发投资少、吸引人、见效快的景区景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防止重复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事先制定资源保护计划和措施。其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禁止在旅游区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对已建的要限期治理。旅游区内的工厂,在城市风景走廊和重要景观地带的有碍景观的居民住房及建筑物等,应逐步拆迁或改造。
在规划开发或已开发利用的旅游区内,应保护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持旅游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禁止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士、填盖水域、砍伐树木,以及进行可能改变旅游区地形地貌的其他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破坏的,必须积极整治,限期恢复。
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其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质感、色彩等,必须与周围自然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旅游区内应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强绿化植被,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严格控制建筑的体量和高度。
2.2分类分级保护。
为了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应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性质、功能及脆弱性,将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2.2.1分类保护。
2.2.1.1人文类旅游资源。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周围,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划及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提出的保护意见,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文化遗产与史迹保护区。
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保护单体的安全和完整,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甚至危及其安全的人为设施,严禁任何不利于其保护的因素进入。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于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及无历史意义而为开发旅游业或其它经济用途而建的现代建筑与设施,可将责任下放到个人或单位,政府进行监督,既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又增加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
2.2.1.2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景观。
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对资源与环境依法进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研究和安全防护性设施,应禁止任何经营性的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不得进行恣意伐木、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以及其它任何形式的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旅游区内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活动的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在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项目活动及可视范围内,根据景观风貌保护的需要,划出一定范围作为旅游环境保护区。在休闲度假旅游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安排各种适宜的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游客量在环境容纳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应适当限制机动交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进入。
2.2.1.3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对目前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明显地具有可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潜力的旅游资源,或已初步开发,但仍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应划出一定范围进行保护培育。对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重点要搞好资源的恢复、培育和保护,严禁对其不利的开发经营活动。
2.2.2分级保护。
2.2.2.1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指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绝对保护范围及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小区)。
具体做法是在景点周围划出一定的小范围,防止旅游者损坏。这些景点或景物一般不能移动、涂写、凿刻,管理部门应逐一登记建档,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划定保护对象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或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用明显的标志提示游人。
2.2.2.2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指一级(核心)保护区外及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民居区、滨海路等的景观建设控制地带。
二级保护区划分的目的在于使景区或是景点周围的环境不致被破坏以致与景区或景点不相协调。构景空间和审美度较好的空间也应划入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得建造与景物无关的建筑,杜绝污染源的进入。
2.2.2.3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保护地带;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景点及景物。如市区的游乐、购物、休闲景点。一般是旅游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区,在景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造体量过大或过高或足以造成不协调的建筑,注意环境绿化,保证大气、噪声不得超标,保证旅游者饮用水、食宿等环境的安全舒适。
分级保护的项目、相应的保护面积和范围及具体要求要按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及各县区和全市另行专门编制的旅游资源保护培育规划实施。
2.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其它支持途径。
2.3.1通过增强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来达到保护目的。
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这里包括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民众等群体的全方位旅游意识的增强。增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对管理者、经营者采用系统教育、培训的方式,对旅游者采用建立环境解说系统的方式,对地方民众采用环境科普的方式等。
环境是旅游资源生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保护依赖于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正确的方式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资源项目规划中应体现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②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通过管理影响和引导游客;
③提高技术监测的水平;
④加强旅游地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居民素质,达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质量的状态;
⑤加强宣传工作,倡导推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⑥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减少旅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2.3.2加强法规建设。
景区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景观的保护和培育,要使各类景观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不留下管理盲区。必要时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保护权限与责任。还应制定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具体保护办法和监测、监督举报、奖励与惩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3.3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评价,使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提高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提高人们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及知识水平和技能。
2.3.4理顺管理体制。
要成立有权威性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由旅游、文化、环境、城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严加把关,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营运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2.3.5要增加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培育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
应遵循“多一点传统,少一点创造,多一点复修,少一点重建”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就地或易地保护。如对有代表性的历史名宅古建,要逐个检查落实防漏、防火、排水等事项以确保其风貌的完整无缺和结构的安全。
对某些资源(如名宅古建)可探索吸引民间资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征收资源税、排污费,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旅游环境和保护作用。设立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为: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作为启动资金;将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纳入专项保护基金;按营业收入总额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旅游资源保护附加费;旅游饭店的城市共建费金额转入专项保护基金等。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基金的保管、审批和使用监督。
2.3.6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机构职能建设和人才培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活动,涉及众多企业和行业的经济活动。以功能布局和产品企划为平台,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要协调好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合力。适时推动各种节庆活动,造就市场轰动效应。
同时,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强化行业执法职能,依法治旅;组建旅游信息中心(包括旅游政务、旅游商务网络和旅游呼叫中心),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
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景区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出游率;提高市民的好客程度,善待游客,增强市民对游客的亲和力。
聘请旅游专家成立旅游发展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旅游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3结语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利用。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经验就是:立足保护,加强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并注重建章立制、依法保护。
旅游的经营需要好的环境,所以旅游的经营,客观来看会促进环境改善和保护。有了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推动旅游的经营,这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比如,从1999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始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与划分标准》国家标准,倡导旅游景区在门票收入里拿出10%用于保护,其出发点正是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的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础是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旅游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规范各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努力使其从一开始就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旅游的开发商,更大范围内可以说是社会大众,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使旅游资源有形的实体在完整保存的基础上文化内涵得到更长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志城市建设志》[M],方志出版社,2004年
[2]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S]
[3]大连市旅游局、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中山区专题报告[R].2005
篇9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性与意义
1.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
(2)人文旅游景观
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 差异性
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人文旅游景观具有可创造性、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2) 共性
多样性、非凡性。
3.旅游资源的意义
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教育性的意义。
二、我国的旅游资源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1)复杂多样的自然h境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多名山大川,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2)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物,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2.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①名山――地文景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黄山等。
②水景――水域风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
(2)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①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②风土民情:汉族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③其他人文旅游资源: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菜肴,等等。
3.我国的世界遗产
我国于1985年加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13年,已经有45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价值的表现
①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HJ2.7mm〗原因。
②科学价值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风景名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具有重要价值。
④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⑤康体娱乐价值
利用旅游资源能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的需要。
(2) 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①资源的质量决定旅游开发的功能
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观光旅游的功能。
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文化、科学考察功能。
如果某一旅游资源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旅游功能,就能吸引多个旅游者群体,宜进行多种旅游活动,其游览价值相对较大。
②资源集群状况影响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有些旅游资源虽然有一定的质量,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只是孤立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不大。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影响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有些旅游资源尽管有较高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但如果在同一地域有特征相似而更具价值的资源,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降低。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 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质量,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
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大,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2)地理位置及交通
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
(3)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其最有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用的价值小。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的影响,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4)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可用容人量度量。容人量是指在满足游人游览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所容纳的人数。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四、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
(1)形象美
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不同的形象美感。
(2)色彩美
以色彩的冷暖等以及它们的对比协调组合关系表现出来的美感。
(3)动态美
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及云雾飘动等引起。
(4)朦胧美
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
2.人工美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如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五、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
高大的山峰适合远眺、俯瞰。地貌酷似造型适合在特定的观赏位置欣赏。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适合置身其中近距离观看。瀑布适合在适当距离仰观。
(2)角度和动态
江河湖海适合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远望。较小的湖沼和池塘适合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中欣赏。山水有机组合景观适合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1)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季;我国南方一些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利);北国风光――冬季。
(2)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及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清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
(3)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特定时间出现候鸟――5月;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
3.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特色之一。
4.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一、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为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确定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2)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数量、质量和类型的影响。
(3)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安排旅游活动。
(4)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突出景观特色
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把突出景观特色放在首要位置,切忌模仿、抄袭。因为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②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统一
将人工建筑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③维护生态平衡
旅游景区一旦被开发,旅游者和建筑物就有可能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因此,开发时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④最佳综合效益
在开发景点时,应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景点,并同其他事物结合起来,做到“一点”多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以取得投资少、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的效果。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景区形象、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三个方面。
景区形象指人们对某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它综合了旅游景区的历史、现实景区形象和未来发展方向。景区形象逐渐成为旅游者决定是否前往的重要因素。功能分区是将旅游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使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等。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就是对景区的交通线、服务设施等组成要素进行选址和定位。
二、旅游活动设计
1.设计旅游活动
(1)了解出游愿望和能力
(2)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3)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①确定旅游地的原则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
B.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较大的旅游地
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的环境差异会激起人们的旅游欲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成为旅游的动力。
C.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游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线路上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短的时间游览最多的旅游地。
②根据时间长短和季节选择旅游地
③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设计旅游线路时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突出特色、讲究韵律、“冷热”兼顾、发展创新、安全可靠、符合自身特点、选择最佳路径、景观丰富多样。
2.旅游安全
篇10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26
基金项目:云南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9JJ04)资助;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0479)资助
作者简介:齐武福(1971―),男,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旅游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046-04
1 引言
1999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Geopark(意为geological park)这一名词,并讨论了地质公园计划[1]。我国是世界上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2001年3月16日,我国正式公布了首批云南石林等11处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迄今为止,我国已命名有182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24处世界地质公园)[2]。
近几年,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许多学者在理论上积极地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中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如国家地质公园的涵义、特征、类型、功能、价值、选址、范围的划定、申报程序等;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如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开发理念、原则、内涵、模式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如国家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等3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2.1 研究现状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3]一文中,杜霞、李磊从地质特征、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鲜明的人文景观等3个方面概括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4]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总体特征和核心景观特征等两个方面概括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5]一文中,李赋屏从华夏之最、景观齐全、神奇诡秘等3个方面概括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在《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6]一文中,胡能勇、蔡让平从地质遗迹的多样性、地质遗迹的稀有性、地质遗迹保存的自然性和组合的完整性、资源开发的可操作性、面积的适宜性、交通的便利性等6个方面概括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7]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6个方面概括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2.2 述评
申报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保护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各种地质地貌遗迹构成的;而旅游开发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则是由各种旅游资源构成的,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地质地貌遗迹中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还应包括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而未必受保护的人文景观。
地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质资源的所指范围较狭窄,无法概括地貌类和地下水体类旅游资源,所以用“地学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相对较准确,当然还需进一步研究。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特性是用来描述地质地貌遗迹特征的,而直接用来描述地学旅游资源的特征则未必恰当。因为前者主要是地学专家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生产(地球科学研究)或精神产品传播(地球科学现场教学);而后者则必须是未来的游客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享受或消费(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或非专业性的探索)。二者在许多情况下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从理论上阐明“地学旅游资源”与“地质地貌遗迹”的区别和联系,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研究
3.1 研究现状
关于地质遗迹的分类,陈安泽在《旅游地学概论》[8]一书中,将其分为地质构造现象、环境地质、古生物和风景地貌等4大类、19类、52亚类。《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9]将地质遗迹详细地分为重要的剖面、重要地质构造遗迹、重要化石、古人类遗迹等35种。赵逊等在《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10]一文中,根据我国已有的国家地质公园的类型分为地层学遗迹、古生物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地貌遗迹等9大类。上述分类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但分类的依据都是地质遗迹的成因。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一文中,杜霞、李磊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法,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7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案,将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8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并进一步将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分为7种成因类型、23种形态类型。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11]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将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分为火山机构类、构造岩性类、构造裂隙成因的流水类及人文地质遗迹类等4种类型。
3.2 述评
显然,“地质遗迹的分类”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是2个有联系、但同时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前者必须依据成因来分类;而后者仅根据成因来分类显然无法满足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相对而言,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较成熟,后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很不成熟。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12]已对旅游资源从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作了分类,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应照此标准执行,但该标准中的地文景观类型只能从大体上涵盖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对于一些新类型应及时进行研究和阐释。
4 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
研究
4.1 研究现状
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度高,自然性、原始性、神秘性突出,品位高,特色强,组合巧妙,功能齐全,极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等6个方面对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在《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13]一文中,李跃军从地质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根据GB/T18972-2003评价、与世界著名的火山岩地区比较等3个方面对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并将该公园的地学旅游功能概括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两项。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从地质学意义、地貌学意义、生态学意义及考古学意义等4个方面对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的科学文化考察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14]一文中,罗成德、方海川等从9个方面对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15]一文中,余菡、陈锦凤等不仅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同时还对该公园的气候适宜性、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科学研究价值,社会、经济、环境价值2个方面对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在《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16]一文中,王清利、常捷从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开发条件2个方面对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恐龙蛋化石群进行了旅游价值评价。前者可分为典型性评价、规模评价和科学价值评价;后者则可分为区位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评价及区位经济条件评价。在《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17]一文中,后立胜、许学工指出各国家地质公园均存在着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在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方面,它们则主要表现为两个明显的功能,即科普修学价值功能和自然观赏价值功能。与此同时,它们还存在着其它的诸如疗养康体等方面的功能。从我国公布的第一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特点来看,各国家地质公园几乎均具备这几个方面的价值。但是在价值含量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带来的是旅游开发策略上的不同。因此,提出对地质公园进行旅游价值的分类。
4.2 述评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性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3类[18]。第1类是规划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及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步骤等宏观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2类是开发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结构、功能和性质的评价,在宏观规划的指导下,为具体资源开发方向和专项旅游建设项目提供论证,为已经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和扩大的依据。第3类是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规模、水平的鉴定,为旅游资源的分级管理提供系列资料。具有世界罕见的国际意义的国家地质公园,经申报批准后可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等的管理级别来进行管理,同样也有省级和地县级的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显然,上面列举的文献本应该是从第2类即开发的目的进行评价,但有些实际上是从笼统的或者从第1类、第3类目的进行评价。
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点、价值和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对其价值和开发前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应做到客观实际、恰如其分。但在事实上,由于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包罗万象,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必然导致评价结论的差异。比如很多省份都有同种类型,如火山地貌类的国家地质公园,但这些国家地质公园往往不约而同地称自己为“国际罕见、国内独有”或“火山博物馆”。显然,不能将此问题的出现仅仅归咎于“炒作”,而应进行深入研究。
(1)重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个方面[21]。但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在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中,重地学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特点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旅游资源价值与功能的评价以及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3个方面[18]。但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
(3)在地学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中,重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轻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等4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
(4)在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中,重区位条件的评价,轻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方面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5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上述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后几方面的评价。
在地学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方面,定量化方法还关注得不够。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发展到目前已日臻完善,在评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时,应尽可能避免带有强烈主观个人色彩的定性评价,力求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并要求不同国家地质公园尽量采用统一定量评价的标准,以便评价过程中的比较。但除了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中,作者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中,作者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外,在其它文献中的作者大多仅进行了定性评价。
5 结语
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而言,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短,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1)还未搭建起一个研究的理论平台。研究者至少要掌握《旅游资源学》[18]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内容。否则就只能停留在个案的描述、论证上,缺乏深层次的分析且易雷同。
(2)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引用地学和旅游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缺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多领域的渗透。
(3)研究者尚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 ――许多研究者仅满足于笼统地概述、泛泛地评价,根本无法满足下一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事实上,对任何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而言,对其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最终都源于一个基本问题――这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地貌遗迹连同其它旅游资源究竟对未来目标市场中的游客有无吸引力,有多大的吸引力。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能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将朝哪个方向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 UNESCO. UNESCO Geoparks programme: a new initiative to promote a global network of geoparks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selected areas having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eatures[M].Paris:University of Toromto Press,1999.
[2]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关于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审批结果的公示[R].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9.
[3] 杜 霞,李 磊.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52~455.
[4] 李建兵,李忠东,朱世华,等.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4,24(4):241~244.
[5] 李赋屏.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3,104(11):105~108.
[6] 胡能勇,蔡让平.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J].江苏地质,2003,27(3):168~170.
[7] 江以平,赵 赣,魏 源.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J].江苏地质,2003,27(2):103~106.
[8] 陈安泽.旅游地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 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1∶600万)说明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10] 赵 逊,赵 汀.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地质评论,2003,49(4):389~399.
[11] 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 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J].地质评论,2004,24(4):387~39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13] 李跃军.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60~61.
[14] 罗成德,方海川,罗利群.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06~109.
[15] 余 菡,陈锦凤,刘 新.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102~105.
[16] 王清利,常 捷.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J].地质找矿论丛,2004,19(2):139~142.
[17]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54~57.
[18]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Review of Research on Geopark Tourist Resources
Qi Wufu
(Yunnan State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Yunnan 650217)
- 上一篇:财务风险研究意义
- 下一篇: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