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

篇1

    一、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篇2

一、行为会计的理论背景、基本内容与研究主题

(一)行为会计的理论基础。行为会计学说的逻辑体系严谨、科学,其理论基础主要有:

1、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的行为体现为对自己偏好最大化的追求,工资、社会福利、经济利益是影响个人或经济组织关键性因素。行为会计重在研究人类行为作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并努力协调和优化人类的理性经济行为。

2、交易成本理论。在交易行为中,任何经济信息的取得、使用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行为会计不能不考虑交易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对会计行为和其他行为的经济约束。

3、行为规则约束假设。制定规则能保证会计系统中行为的规范性和可预测性;在规则(如产权制度、会计制度、会计惯例、经济模式等)的约束下能够保证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规范而有序地运行。

4、受托责任理论。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运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行为会计的基本内容。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还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反映作用,这与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动。其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与会计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系。与行为会计有关的各种当事人主要有:1、企业或集团内部各种人员;2、处于企业或集团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税务机关、业务客户等;3、管理当局、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或协会、政府组织;4、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

(三)行为会计的研究主题。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代表一定时期内较为流行的研究途径,必然包括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了解行为会计研究方法,可以获知该领域处理会计问题的方式和习惯,把握行为会计的程序和特征。而分析行为会计研究典型主题,可以知晓行为会计关注的待解释的现象或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抓住了行为会计研究范式的实质和特征。

在行为会计研究发展过程中,许多学科分支起了重要作用,比如经济学、组织理论、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等。但是,心理学一直是对行为会计影响最深的行为科学。从某种意义上,早期行为会计研究是受到心理学理论以及其实证研究成果驱动而兴起的。如今,透镜模型和概率判断两个心理学研究主题依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行为会计研究。

二、行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协调经济利益与会计行为合理性方面的运用。会计行为主要指会计制度的设计、会计系统的维护与开发、会计政策的决策、会计准则的选择、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等。上述这些会计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或控制着企业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或控制企业的会计行为。因而,协调经济利益与会计行为之间的关系极为关键。

(二)在协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行为方面的运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大众,各种管理行为、决策行为、市场行业、会计行为的影响遍及社会。因此,衡量企业经济行业对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是极为必要的。企业的经济行为可能会损害社会效益,给社会造成某些恶果。因此,协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行为,有利于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三)在组织监控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运用。在这方面,行为会计主要分析会计信息与组织成员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设计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引导组织成员并使之趋同于组织目标的方法、程序乃至整个会计信息系统。这里侧重运用会计信息对人的行为的导向作用,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但企业的情况纷繁复杂,如何针对各种具体事项有效地运用行为会计,寻求会计信息、企业目标和当事人行为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企业管理者的判断力和创造力。

(四)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方面的运用。行为会计的职能之一是通过及时地揭示和监控,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中,配置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合理界定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避免腐败行为和黑幕交易,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其中会计秩序尤为重要。治理和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不仅对规范会计工作本身有益,而且还对规范经济行为、优化社会经济秩序有着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三、行为会计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一)行为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运用计量技术对行为过程进行量化,有助于开展规范化管理。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不仅要求提供与企业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还要求对与财务信息有重要关系的非财务行为或事项进行必要的计量、报告和说明。这些非财务行为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方针、管理层的行为规范、管理和经营方法的革新、企业的团结协作及企业文化对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这些行为信息,借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行为,并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评价。

(二)行为会计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委托-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奠定基础。委托-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营权与所有者的分离,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双方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为现代企业的独立经营和自主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所有者通过对经营者行为过程的了解和监督,才能监控企业行为,保护自身利益免受损害。同时,行为会计也为企业提高行为效率、开展行为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创造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行为会计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体现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中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都采用行为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如何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以控制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曾断言:管理会计的研究核心必然从成本管理走向价值管理。日本会计学家西村明认为:“经营管理职能与管理会计有密切联系,因此,由于行为科学的影响,会计不得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注重企业的战略和行为的监控,代表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篇3

(一)人本理论基本内容

人本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发展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人本理论认为: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是完成管理任务的根本,即“以人为本”。概言之,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人的问题始终是管理的根本问题。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强调以人为本,显示人的自觉价值。那种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的强制性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特别是高科技生产管理的需要而必将逐渐被淘汰。

2、管理者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管理活动的全部要素和整体过程都需要人去掌握和推动,没有人在整体上对其他管理对象的合理使用,就不可能实现管理目标。

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动性发挥程度与管理的效应成正比,人的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管理的效应就越大:人的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低,管理的效应就越差。对人的管理,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管理目标。

4、管理必须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必须按人的行为规律(即行为科学)进行管理。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根本,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己的责任、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等,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最终促使组织总体任务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二)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的必要性

1、提高小学管理水平的必要。

小学管理,就其管理对象(人、财、物)和管理目标(教书育人)而言,并非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低于大学和中学层次的“小学”层次管理。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一一诸如小学生较之大中学生要缺乏理性和自觉性:小学的教职员工较之大中学的教职员工其素质一般也低一个层次,因此小学管理其难度更大,因而就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做好管理工作的指导,人本理论虽是发源、发展于西方国家,但由于其具有科学理论的普遍适应性特征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共性,对改进和提高我国小学管理的水平,同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尤其考虑到小学的教职员工较之大中学校的教职员工来说,还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即是女性教职员工多。一般而言,从表面上看,女性教职员工比较听话,容易管理。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女性教职工整体而言比较敏感乃至多疑,即常言所说的“心眼小,疑心重”,且女性教职工较之男性教职工更争强好胜,更具自尊心,更想自我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管理如果仅采取简单、生硬、甚至粗暴的“硬”办法,肯定难以奏效,甚至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而采用人本理论的方法进行“软”管理,即主要是通过让被管理者在满足展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欲望的同时,于不露管理的“痕迹”中,去达成管理者目标任务的实现,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近几年来,我校的管理工作之所以能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地位,获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国家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究其原因,是同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较多较好地运用了人本理论作指导分不开的。

2、是提高小学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必要。

篇4

关键词: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 基本内容 理论要点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94-02

钟光荣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知名专家学者。在经济哲学领域里,其独立的个性、独特的思维、创造性的思考,可谓极是少见。近些年来,我曾读过他不少的经济哲学著作,重点是他的自然本体价值理论著作和《经济学本理》。并写过《创新价值理论 刷新世界历史》、《经济学理论的哥白尼革命》等多篇评论文章。最近,又有幸地读到了他的新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读毕,不禁让人拍案称奇。

一、奇特的思想之树

《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的成书,看得出,这不是先生突发奇想的偶兴之作,而是先生灵魂深处良久酝酿的结晶,是先生在经济哲学领域这座富矿里开掘出来的又一块重金。也可说是他长期以来,超乎寻常的、奇特思维的产物。即将自然的理性之种,撒播于他那经济心灵的土壤之中,而生化出来的又一棵哲学灵感之苗。然后,再慢慢培育出了这棵经济哲学的思想之树。为何如此说呢?读读先生的这部巨著,你就会有同感。

从其立意构思的角度来看,先生是在熟读中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引入自然的时间和空间,并运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四组十二个哲学范畴,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为经济结果进行的范式研究。这样,先生就为传统而僵化的经济学理论,注入了哲学的智慧,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从其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先生都是以自然时间与空间作为背景和条件的,然后又是以经济的自然数量、质量、关系和模态作为范畴的。在此基础上,先生再行全面的范式研究。第一部分为经济认识论。即对自然人口、资源、环境和价值这四个基本经济要素,进行理性的确证;第二部分为经济方法论。即对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种基本经济行为,进行理性的论证;第三部分为经济目的论。即对人类社会、国家、家庭和个人这四项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实证。这一研究方法,可以说,先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前进,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自然经济要素比作人类的经济之根,那么,我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就如吸取其根系养料,并供给枝叶营养的树干。当然,人类的经济生活实际现状,也就如其枝枝叶叶了。根深则干壮,干壮则叶茂。这一道理见之于经济哲学理论。显然,《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就是钟光荣先生在这片荒野上栽下的一棵树。不仅如此,我认为它还是一棵既完整,又符合自然道德理性,更合于自然法则和自然目的的充满经济哲学思想的一棵参天大树。

二、奇妙的理论之花

细读钟光荣先生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会深受启发和开悟。因为,在他的经济哲学理论园地里,可以看到,他所撒播的自然博爱情怀,犹如晨曦中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照耀着沾满朝露的繁花绿树,光芒闪耀;也如晚间一轮清澈无瑕的明月,辉映着湛蓝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熠熠发光。可谓美不胜收,能让人激活智慧,明辨方向。

他在“经济认识论”中写道:“自然经济要素,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自然经济要素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非常好理解了”(见《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第11页)。他认为,传统经济学的真正问题在于:对于社会人口符合自然生态比例的数量和方法,人口生存环境基本要素的指数和保障,资源利用和存量适应多少人口的数量和时间,财富分配最大公平与正义的依据和措施,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弄清楚,都没有找到答案。因此,对传统经济学加以理性批判,也就非常自然,非常必要了。

他在“经济方法论”中写道:“人和其他物质一样,其需求与满足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在这个始终之间,突现了分配与交换两个环节”(同上,第185页)。因此,他又认为,等价交换,一方面只有在人人都能平等使用生产资料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只有在生活资料之间直接交换时才有可能。然而,当它一旦扩展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与生活资料进行交换时,也就必然会产生剥削和剥夺。因为,市场自由分配是“零和博弈”。等价交换无钱可赚,赚钱就是剥削或剥夺。所以,在不能实现生产资料人人平等使用的条件下,政府征收资本家的部分资源收益,再分配给资源丧失者,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这既不是资本家的施舍,也不是政府的恩赐,而是“天赋人权”的自然平等返还。并且,这还要看是否做到了公平与正义的返还。

他在“经济目的论”中写道:“自然创造的经济结果,是一个最大的经济目的;自然创造的万事万物的经济目的,也是顺其自然的随机目的。但人类的经济目的,则是在聪明与智慧灵动下的刻意目的”(同上,第321页)。由此,他认为,作为社会经济动机,则是达到经济全面繁荣目的;作为国家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国民财富共同增进目的;作为家庭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家庭收入最大增加目的;作为个人经济动机,则是达到个人消费最大满足目的。因此,经济目的的全部落脚点,始终都是在经济个人身上。所以,他认为,经济理性批判的全部意义、作用和目的,就在于将感性经济人,转变为理性经济人。

这就可以看出,钟光荣先生的全部经济理论,始终都是以自然经济事实与真理为根据,进而所做的科学探索。并且,他用自然公平与正义的道德理性来检验,而不以自利与偏私的功利意识来观照。所以,这才会使他产生神奇的灵感,在这棵奇特的经济哲学思想之树上,绽放出奇妙的理论之花。这也正如他经常所说的:“真理不在主观个体里,而在客观全体中”。

三、奇异的智慧之果

钟光荣先生通过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的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批判,获得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一个是以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图式;另一个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原则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产物”的结论。

他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符合自然道德理性的真理认识论。即从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最终见之于实践真理;二是符合自然法则理性的科学方法论。即从民主政治到自由经济,再到法制社会,最终见之于行为科学;三是符合自然结果理性的和谐目的论。即从环境友好到资源节约,再到公正分配,最终见之于自然和谐。显然,他的这一高度哲学化的经济社会模态与逻辑,不仅是放之普遍而皆准的理性模式,而且也是普遍用之有效的理性方式。无疑,这是先生对经济与社会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

光荣先生在本书附录中所认知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原则,就是马克思充分肯定商品价值的自然属性,只不过他将其交给历史学和商品学去研究而已。他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并不是笼统的“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文精神,则是他对广大无产者的人文关怀。在全面把握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先生则认为劳动价值学说的本质,是肯定劳动本身有价值,劳动可以获取价值,但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这样,先生也就把劳动自身存在价值、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获取自然价值,自然创造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然而,后世的经济学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误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错误看成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十分可悲的。

钟光荣先生的上述研究成果,既是他对经济哲学“大陆”的新发现,也是他在这片近于荒凉的理论土壤中,长期耕耘培育出来的一朵灿烂的理论之花。我相信这枝花,必将结出丰满智慧之果。他的这部拓荒之作,也为我们开辟了一处经济哲学智慧的花果园。只要有幸进入其中,就可以领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

篇5

关键词:“人本原理”;高校管理;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77-02

一、“人本原理”的内涵

“人本”即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首要地位,把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上,努力为被管理者创造各种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的机会。具体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应根据这一管理原则使高校人员明确整体组织的目标,明确个人的职责,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积极主动并有创造力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人本原理”的思想基础是指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体现了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社会学科的综合应用。因此,“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

二、新形势下高校师生员工的思维多元化转变

管理本身就是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的过程。了解师生的各种心态,激发其职业感、责任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在价值观与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从单一服从走向多元化思维,自我期望值增高,更多要求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参与管理。这一系列变化,给高校管理体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以“人本原理”为基础,将各种领导艺术和激励理论融入其中,并正确的灵活运用,调动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

三、新形势下“人本”管理对高校管理者的要求

“人本原理”的思想基础指出,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它将处理组织内人际关系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以挖掘员工的最大潜力,关心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一原理是高校管理者正确运用各种领导理论和激励理论的重要基础。

(一)工作中注重关心人

美国俄亥俄大学在对大型组织的1000多种领导行为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后,进行逐步概括,最后归纳了两类领导行为:一类是任务型领导,另一类是关心型领导。这两种不同领导行为相互构成四种领导风格:一类领导对人对任务都不关心;二类领导对人极为关心;三类领导对任务极为关心;四类领导对人对任务都极为关心。许多研究发现第四类领导是理起的管理者。高校管理者都同下属之间既存在着工作关系,又存在着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与需要满足呈正相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是关心人,满足基需要。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疾病、婚姻等需要及工作中遇到的因难,同时注重工作时效,合理安排调休、轮休,使工作有张有弛,并指导教师自我保健和在工作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组织无微不至的关心可使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情感上得到满足,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及促进工作时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作中注重了解人

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应注意全面了解人,只有知人,方能善任。工作中要根据高校人员的成熟度安排任务。赫尔塞和布兰查协提出了情景领导理论将成熟度分为心理成熟度与工作成熟度两方面,由此形成了四种成熟度构型:M1型——能力低,动机水平低;M2型——能力低,动机水平高;M3型——能力高,动机水平低;M4型——能力高,动机水平高。根据不同的成熟度构型,情景理论确定了四种相应的领导方式,即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和授权型。在实际工作中究竟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有效,要根据下属的成熟度而定。只有领导方式适应了下属的成熟度,领导的有效性才成为可能。总之,工作应充分把握住师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领导方式、制定培训目标和安排适合的工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工作中注重尊重人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表明,人不仅有生理、安全、爱及归属的需要,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更渴求高层次的需要,如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正确应用负强化的作用,优化高校人员的组织行为,扬长避短。如以往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就在会议上或公开场合进行批评,指出缺点并帮助改正,结果却适得其反,被视为抓小辫子或打岔,使被管理者厌恶管理者过分严厉的监督,只想用点办法以为就会过去,这样就不能防止问题重复出现。由于师生感觉自尊受到了伤害,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因此,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要尽量用正强化来达到修正师生行为的目的,慎用负强化激励法,不能一出问题就批评,一有疏忽就扣奖金。应设法使师生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让其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其优良行为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作时效维持在组织所期望的状态,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

篇6

[关键词]协同创新 协同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31-03

[作者简介]梅士伟,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丁洪浩,吉林大学农学部研究生处处长、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62)

在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复杂化和非线性化的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需要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保障体系等系统同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实行联合互补、协同创新。

一、协同学与协同创新

(一)协同学的基本内容

协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按照哈肯本人的说法,协同学应当理解为“协调合作之学”,是研究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演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978年以来,协同学理论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学科,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1996年前后,协同理论被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专家们提出了协同教育、协同教学、协同学习等概念,用于描述教育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互补效应。著名教育学者南国农曾指出,协同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类法则,同样是教育法则。笔者将协同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点。一是协同放大原理,指复杂开放系统通过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反应和结构,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1>2,2+2>4。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激光的产生过程,它是哈肯创立协同学的立足点。二是协同演化原理,指在自然界和社会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既普遍存在着适者生存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存在着个别物种通过专门化并创造自身的生态小环境,实现不是最适者也能共存的现象。哈肯曾指出,大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系统,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存在着有趣的互利共生现象,不同的物种之间相互帮助,协同生存进化。如在自然界,蜜蜂依靠花蜜为生,同时也四处奔波传播了花粉;地衣则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人类社会中某一行业的竞争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售卖某一种商品,会带来一条街道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三是协同支配原理,指用某种特定的参数来反映系统的变化过程。不同的参数在系统变化临界点处的行为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参数在临界点位置衰减快,对系统的变化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少数或单个参数却在临界点位置不会衰减并且左右着演化的进程。哈肯把前者称为快变量,把后者称为慢变量,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变化,决定着系统的演化方向。哈肯指出,科学是一个开放系统,也存在着同样的支配现象,这也正是库恩所称的“科学范式”。四是协同自组织原理,指把协同学看成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科学。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或在一定的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运动过程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的特点。

(二)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

协同创新理论是协同学理论与创新理论交叉产生的。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因此,宏观而言,协同创新是指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或其他组织、系统之间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产生单个系统或组织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创新效应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屡屡被视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因为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和一流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技术与市场对接的协同机制。在微观层面,协同创新是指在某一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理想、内在动力和直接沟通渠道,能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多样化协作。

从根本上来讲,创新是组织或系统的目标,而协同正是实现系统创新目标的有效动力机制,这一点已经为协同学理论所证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竞争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参与协同的各子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前提条件是系统的对外开放性。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协同创新工程

(一)协同学和协同创新理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1.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上,要注重整体思维的跟进和工作的整体推进。整体思维是协同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哈肯通过对大脑功能的研究发现,把越来越多的神经细胞放在一个网络里,得到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我们在对人才培养的把握上,要善于从整体着眼,不能限于细枝末节之中。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多个子系统,如果实现不了良好的协同,那么在高校内部就会形成一个个“孤岛”,互相封闭,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整体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和放大。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亟需对全局工作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就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言,早期的改革创新一般是指教学内容方面的更新,后期则开始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今天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范围已经跨出了校门。因此,讲求整体思维和整体推进,不仅在教学方面要创新,而且更要推动学生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2,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上,要注重高校自组织功能的发挥。自组织是复杂系统的典型功能。任何社会系统,要想存在和发展,既需要对外开放,保持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又要保持自组织的特性,增强自身活力。高校和其他组织一样,属于复杂系统,具备自组织的特性。要保证教学、科研等子系统的自组织性,必须减少行政层面的过度干预,建立灵活高效的网络化组织,让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按照教育规律在各自的边界内自主运行。

3.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协同学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没有过多地论述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人是任何社会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组织系统演化的序参数。广大教师和学生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实践者,也是发挥教学、科研系统自组织功能的主体力量,决定着组织的演化进度和方向。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4.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上,要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上述子系统协同创新的层次和实效,这种协同创新受利益驱动和生态平衡这两类适应机制的制约。在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各系统之间建立良好的利益驱动机制,有利于满足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激发技术与产业、资本之间的有效对接。而生态平衡机制更多地是指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内部诸子系统之间的一种自我维持机制,体现高校的自组织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几个协同要素

1.先进育人理念与先进育人制度之间的协同。从当前来看,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已经受到教育界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将这一先进的育人理念化为高校的具体实践,落到实处,还需要有先进的育人制度与之配套。制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核心程序和关键环节必须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同。上世纪70至90年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在我国教育界成为讨论的热点,引起了广泛的思考,这在今天看来仍有启发意义。“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理论不仅体现了师生关系观念的变革,也体现了我们对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深化。推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同,关键点和着力点在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主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的知识推导,二是独特教学风格的启发引导,三是言传身教式的生活向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主选择的主体,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地学习,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成长自由空间。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协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了解和掌握一定专业和前沿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内容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益突出,培养创新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尤其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高校应大力推进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积极开展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比“教会什么”更重要。

4.育人主渠道作用与全员育人机制的协同;课程是知识的载体,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教书育人真正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要求,理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子系统的功能协同上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之间的互补、协调,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性机制。

5.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协同。高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系统两只紧扣在一起的手,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已成为社会文化的轴心机构,与社会的沟通、互动越来越深入,高校教育子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协同也越来越充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从科研角度加强了与社会特别是产业系统的协同、互动,但从人才培养系统而言,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显然不够,协同层次尚属于起始阶段。

6.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协同。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全面发展是高校一直倡导的育人理念。但从实践来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品德修养、体能体质和艺术修养的全面养成。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大学生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可顾此失彼。

三、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正是指充分尊重社会现实和高校的实际情况,继承优良传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全盘照搬。只有坚持了守正,才能保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方向,才能培育和形成属于一所高校自身的特色。

(二)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成才是成人的要义。过度的关注成才,会急功近利,导致教育的功利性和人的工具化。我们的教育还是要回归到以培养学生成人为核心,从关注学生的成功转变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和德才兼备的人。

(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教育诸要素和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要素和系统既有固定的主客体关系,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和谐。协同的关键是协调关系,核心是合作竞争,目标是规范有序,本质是和谐发展。

(四)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7

市场营销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企业经营理念、策略和方法,其理论体系的内容渊源于经济科学、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体系的框架则以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要素来进行架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并不以理论建构作为学科的发展方向,而更多地强调以指导企业如何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为己任。也就是说,在学科特点上,市场营销学呈现出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而从课程教学上说,相对于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市场营销应更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就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在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一、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含义

一般说来,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通常不会配设后续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要努力缩短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营销行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接受现有理论结论的同时,能够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较为实际的相应活动之中,并通过自觉的比照与分析发现相应问题,培养他们自己对市场营销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所阐述的营销理念、策略、方法和技术[1]。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调动所有教学要素,对市场营销的各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设计,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接近实际的教学环境,以满足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市场营销理论的需要[2]。

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能够在一个积极、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激起他们的求知欲[3]。

二、现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总体上说,我国各高校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分离、学生理论水平高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通过我们对本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实践和毕业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进行的调研和反馈,我们可以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顾及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化营销理论教学,而弱化营销实践的操练和经验的积累,这样的结果是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是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用语言再现和描述客观经济世界的企业营销行为,来向学生灌输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市场营销理论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知识和法则,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等待教师用理性的结论来填充他们的大脑。因此,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按既定步骤进行的固定程序。然而,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特点恰恰是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并非是某种具有严格逻辑规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是将市场营销理论所阐述的基本方法加以运用的能力。

三、加强市场营销教学实践性的方法

为规避上述市场营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程学过程中,除了采取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等传统措施之外,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以提高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效果。

(一)合理分配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课时

一般地,理论讲授形式的教学时数不超过整体教学时数的2/3,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一般的案例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所阐释的企业营销的基本策略、方法和技术,这个学习过程是必需的。剩余的1/3课时由学生用来对他们分组完成的市场调查报告和自主编写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一个把自己通过课外实践而得到的经验与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在客体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经验性知识与通过教师灌输所得到的理论性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二)划分学习小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为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将学生一般按5-6人一组的形式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给各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主要的学习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关于有关问题的市场调查,并形成书面的调查报告。这个任务一般安排在消费者市场和市场营销环境的理论讲授结束之后,调查的课题可以是关于某个企业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知这样一个事实,即消费者的需求确实会受到各种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就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相应因素的约束来开展企业营销活动的战略规划和策略设计。

2.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进展,自主合作编写学习案例。一般来说,每个学习小组在整个教学学期内将需要自主编写6个学习型案例,这些案例主要涵盖市场营销战略、4Ps等教学内容。这个教学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较为系统地将从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应问题的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安排各学生小组对他们各自完成的调查报告和学习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每次安排2个教学学时,各学生小组举荐一人对本小组完成的调查报告或学习案例进行讲授,包括资料获取的过程、撰写思路、所得结论以及体会心得等等。这个教学安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们通过课堂讲授,进一步熟知自己所习得的理论知识以及在践行理论知识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和体会,这是其他的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这种教学安排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指导学生进行一次较完整的营销策划

在课程结束前两周,根据一定的规则和学生意愿,将学生一般按6-8人一组的形式进行重新分组,由任课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在这个阶段,任课教师要首先要说明营销策划的基本内容、实施方法和要求等,指导各小组选择策划项目,将营销策划的整体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各小组成员应在教师指导下并结合自己的特长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进行营销策划实践。其次,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策划成果进行课堂讲解和展示,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评议。在这个阶段应遵循由学生自主操作为主,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为辅的指导思想,着重训练学生营销策划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提高他们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课程考核和评分方法

以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改革课程考核和评分方法,突出课程考核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试成绩评定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与尝试。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努力做到兼顾知识与能力,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试题设计兼顾基础理论知识与营销分析,在各个题型中提高营销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考核的分值比例;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开闭卷结合的方式,考试时间从120分钟压缩为90分钟,减轻学生识记理论知识的压力;在成绩评定方面,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书面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0%,市场调研报告、撰写案例及其讲解和讨论占总成绩的比重为25%,市场营销策划及其讲解和讨论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5%,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为50%。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拓展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功效。

(五)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层次的创业大赛和市场营销大赛

篇8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了组织结构因素对企业机遇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组织柔性、决策参与度、沟通渠道灵活性与企业机遇决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最后建议企业通过减少组织结构层次、建立灵活的沟通渠道、增加员工决策的参与度等多种途径改善组织柔性,提升机遇决策水平。

关键词:机遇决策行为 组织结构 柔性 信息沟通

机遇决策行为及其特征

机遇决策就是一个决策主体以“有利事件”为诱因,以获取超常收益为目标,及时利用各种决策信息,控制和调整企业内部条件,整合外部市场需求要素和环境要素,建构“机遇”进而充分利用机遇的过程。行为决策理论运用行为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人类的决策活动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本文结合行为决策理论,对机遇决策行为的特征分析如下:

(一)机遇决策行为是一种主动性决策

机遇决策的诱因不是“问题或风险”,而是“有利事件”,决策目的是抓住有利形势,获得超常规收益。因此,其决策过程对决策者的人格心理因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机遇决策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非常规性决策

由于机遇的五种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停变化着的组合状态,对于机遇决策来说,几乎没有两种相同的机遇决策情景,也就无法通过事先规定的解决方案和程序进行决策。

(三)机遇决策信息具有动态关联性

机遇是客观条件与主观目标和能力的一种良好耦合。客观条件在不断变化,社会主体的目标和相对能力也处在变化之中,每一个要素信息的变化,都会引起五个要素之间耦合性的改变,都意味着原有机遇的失去和新机遇的产生。

(四)决策时间上的敏感性

机遇作为主客观因素的有利组合往往是暂时的,机遇决策所依赖的五个方面要素的信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对做出决策的时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决策时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机遇识别利用的效果。

(五)机遇决策的风险性

机遇是人们根据当前的知识和信息判断,确认相对有利的形势,实践中社会主体能否争取到“超常收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例如根据当前市场预测拨出巨额资金开发某种新产品,假如竞争对手先于自己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企业可能遭致严重损失。

组织结构对企业机遇决策行为的影响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种关系有序结合的总体,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的部门划分和层次划分,以及各个机构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于机遇决策行为来说,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给那些居于一定职位的人提供了行使职权、影响他人的手段,而且通过权力关系的安排和运行决定着机遇决策行为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深刻影响着每一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组织结构还通过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确定了机遇决策的信息环境。

(一)权力关系对机遇决策行为影响机理分析

1.权力分布。权力分布是指确定组织决策权的集中程度以及不同决策权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划分。权力的实质就是决策和支配资源,因此,组织的权力分布也就决定了机遇决策权的分布状态和机遇决策机制的结构框架,进而决定了机遇决策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根据决策权的集中程度,组织结构一般可以分为集权组织和分权组织、混合组织。而机遇决策过程是一种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主动性决策行为,信息需求量非常大,对时间的要求比较紧急,而且企业中的大多数机遇的信息源和决策执行点都远离高层决策人员,因此,对机遇决策者来说,分权式组织结构也就意味着其可以借助的资源和信息的范围也被扩大了。

2.命令链。命令链是一种不间断的权力路线,是以管理层次为基础,从组织最高层扩展到最基层的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命令链不仅规定了组织上下边界和部门边界,也反映了组织中正式的报告反馈关系。在实践中,一条命令链的实际长度是由决策点到决策执行者的长度决定的。大多数机遇的信息源通常是在组织的中低层,其识别利用过程往往也是由中低层管理人员来完成的。如果一个组织分工很细,部门很多,命令链自然也就很多,必然引起机遇决策信息的不完整和混乱,造成协调困难和决策失误。如果决策权仅仅配置在企业高层,命令链很长,命令经过很多层次进行传递,那么机遇决策行为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信息失真的风险也非常高。

(二)信息沟通对机遇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

信息是机遇决策行为的基础和结果,它直接决定了机遇决策行为的速度、及时性和准确性。机遇作为一种有利形势,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一种短暂的良好耦合,由此决定了机遇决策信息的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对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也非常高。由此可见,在机遇决策过程中,仅凭决策者个人很难及时地掌握一项机遇决策的全部信息,必须依靠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来实现。

1.内部沟通。机遇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有三个方面是来自企业内部,分别是企业目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所掌握的能力。这里的目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组织的整体目标,它应该包括组织目标分解后的组织目标体系,包括部门目标、业务目标等等。因此,组织内部信息和内部沟通在机遇决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式沟通渠道。机遇决策者所需掌握的信息,大部分都通过组织中的正式渠道获得。因而,在正式渠道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决定了机遇决策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正式渠道信息具有组织的严肃性、持续性、稳定性、可靠性,易于保密等优点,然而,正式渠道依靠组织系统层层的传递,所以比较刻板,沟通速度也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遇决策的速度。

组织内部信息正式沟通渠道可以分为链式、Y式、轮式、环式和全通道式等多种形式,每一种沟通网络都会对机遇决策信息的传递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速度、准确性、形成领导的可能性和成员间的士气等指标对这五种沟通网络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没有一种信息沟通网络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但是,对于机遇决策行为来说,信息的传递速度、准确性以及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却是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指标。在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中,传递速度快,信息传递准确度高,员工的士气高,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于机遇决策过程的顺利开展。此外,全通道式网络大大增加了每一位员工总的信息拥有量,提高了他们对组织的满意度,也增强了他们识别、利用机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非正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渠道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是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渠道。非正式渠道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可以使决策者掌握一些不便于正式沟通的信息。而且由于在非正式沟通中,容易把人的真实思想、情绪、动机表露出来,因而能提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其缺点是:传递信息往往不确切,易于失真和曲解。因此,非正式沟通可能会对机遇决策行为产生有利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关键是机遇决策者要在非正式沟通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2.外部沟通。机遇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有两个方面来自组织外部,分别是需求信息和环境信息。虽然外部仅包括两个方面,但是与组织内部信息相比,其数量要大得多,也更复杂。机遇决策外部信息不仅是确认机遇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每一方面的信息都可能为企业引发机会,并最终形成机遇。组织外部沟通渠道畅通与否,决定了组织从外部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质量,也必将影响机遇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系统性。

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经过上述理论分析,组织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和信息沟通因素会对机遇决策行为产生很大影响。由此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1:企业组织柔性与机遇决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2:企业沟通渠道灵活性与机遇决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3:员工决策参与度与机遇决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测量

对组织结构的测量借助Khandwalla开发的量表(Khandwalla,1976/1977)进行,共7个项目,采用Likert7分量值,项目得分越高,表示三个自变量的柔性程度也就越高。机遇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是因为企业利用机遇,可以在同等的努力情况下,获得超常规的增益或者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或者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获得成本费用的显著节约。因此,在测量机遇的识别利用水平时采用了两个主要的判断指标:企业平均盈利增长速度与规模增长速度。

(三)数据收集及样本结构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样本选取标准包括:企业规模在20人以上;成立3年以上;以竞争性行业企业为主,样本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四个地区。调查对象主要是上述四个地区高校中的在职MBA学员以及企业中的一些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215份,其中无效问卷46份,有效问卷169份。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Cronbach’α系数信度测验,三个因变量的α系数均高于0.8,这表示本研究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相关分析结果

由于机遇决策水平与组织结构各个维度都是连续数据,而且变量的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且成对出现,所以采用皮尔逊(Pearson)积差相关的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求得机遇决策水平与组织结构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人格特质对机遇决策水平影响的相关分析见表2。

从表2可知,上述三个假设都不同程度地通过了双尾显著性检验,验证了机遇决策水平与组织结构的柔性程度、沟通渠道的灵活性以及决策参与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企业提高机遇决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机遇决策是一种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非常规决策,决策时间敏感,决策信息动态关联,需要决策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和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提高机遇决策行为的效率和合理性,企业必须针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机遇决策的特点,进行组织结构再设计。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向低层级适度授权,使各层级都能成为特定范围的决策主体。在确保组织运行一体化的前提下,建立多级决策中心同时并存的决策体系,提高员工决策的参与度;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提升员工成熟度,适度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缩短命令链长度,增强组织灵活性;组织结构柔性化。采用工作团队、项目小组等多种形式,强化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使不同方面的知识共享后形成合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拓宽沟通渠道,建立灵活的沟通网络,适当地引导和控制各种非正式沟通渠道,缩短信息传递链;通过供应链管理、组建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黄津孚.机遇管理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一、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国家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3年~2011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基础理论与制度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实务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研究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着对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计算机审计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与哲学,行为科学理论、数学等相关的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将会掣肘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才会有力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在案例应用研究的文献尽管比较多,但研究内容不深入,一般都是审计署特派办人员发表的经验总结,而理论工作者又缺少深入实地研究的条件,导致案例应用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今后在这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强。随着信息系统的复杂化,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其脆弱的一面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审计风险逐步加大,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审计信息化事业的成败关键,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会对计算机审计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篇10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概念辨析

“心理教育”自诞生以来就有多种称谓,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与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等。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申荷永教授以为心理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事业,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樊富珉教授指出心理教育是指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的防治。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说的都是“心理教育”,但内涵却各有不同:前二者更关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发展,后者更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笔者以为,“心理教育”可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又与“心理健康教育”同义。此外,其余称谓都可以看做“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子集:从对象上讲,辅导、教育的对象是“正常学生”;咨询以有轻度、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主;治疗则主要是面对有心理疾患的人。从功能上讲,教育与辅导重在发展与预防,而心理咨询与治疗重在矫治和塑造。从内容上讲,教育给认知活动以足够重视,而辅导、咨询、治疗则更重视情感体验、行为塑造、自我建构和人格发展。在活动方式上,教育重视团体活动,辅导、咨询与治疗多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在方法上,教育的方法有更多结构化成分,具有计划性、共性,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则是富有弹性的,富于随机性、个性。从时间上看,教育是较长程的,辅导、咨询、治疗都会不同程度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但它们总是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

总之,笔者更认同“心理教育”的提法,因为它着眼于教育,专注于发展,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更吻合当代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需要。

二、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就概括出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1)生活技能训练;(2)为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并突出操作、感受的作用;(3)人道主义教育;(4)培训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人员;(5)一系列的外展活动;(6)对大众的宣传。

我国学者陈家麟坚持活动论的观点,认为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张继如则持系统论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并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地教育和辅导,促进其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维护其心理健康。张守臣认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有:(1)心理健康维护。(2)心理问题矫正。(3)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王福兰、张东红则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第一,开发心理潜能。第二,心理保健。第三,提高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水平。沈贵鹏认为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是对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也只是消除发展中的障碍,为其进一步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还有学者把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个字:适即适应,适应环境、生活、学习等;知即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即和谐,与社会、他人、环境、自我和谐相处。

笔者以为心理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应以教育发展为主,以辅导、咨询为辅展开;其目标与内容应该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即是心理问题的矫治,心理保健次之,而开发心理潜能为最高。

三、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概括起来即4条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最具经典性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制定的:(1)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完整、和谐的人格;(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9)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做适当的满足。我国学者许又新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有3个标准,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也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察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王极盛认为心理健康有6条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际关系适度;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

综上,笔者以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某些共通性,如国内外学者都提到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等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强大的社会历史文化性: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与美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心理教育模式与途径

我国学者朱韶晖,马前锋认为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有:(1)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模式;(2)行为表现—认知取向—人格培养模式;(3)“预防—辅导”模式;(4)“一体两翼”模式——以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与个体心理障碍事后处理为“一体”,以多层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为“两翼”。(5)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6)多维立体模式;(7)“三级预防”模式。张东红归纳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医学模式;咨询辅导模式;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中最常用的模式。学者徐晓芳、郭德华等提出五种模式:(1)教、学、研三结合模式;(2)心理训练模式;(3)心理干预模式;(4)自主教育模式;(5)全面预防模式。

时至今日,就笔者所了解,国内学校开展心理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1)课程讲授。(2)活动拓展。(3)学科渗透。(4)心理门诊。(5)学生社团。(6)团体辅导。(7)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心理教育网络。(8)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9)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10)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11)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与约谈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

五、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多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具体任务不同,基本内容不同,采用方法不同,运作机制不同。但二者亦有联系。从德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教育给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成为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德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德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从心育的角度来看,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心理教育发展观与德育发展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两者的结合点是促进个体的道德健康、人格完善发展,这种共同的发展观使心理教育成为现代德育的基础。笔者以为尽管它们之间不仅有明显区别也有深刻联系,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相互代替。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相互借鉴,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我们应肯定对待两者的共通性,保留两者的差异性,注意两者的开放性,在实际工作中要肯定分化,但不要绝对化;正视冲突,但不要扩大化;积极整合,但不能完全“合二为一”。

六、心理教育研究前瞻

在世纪之交樊富珉教授就曾撰文指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将有九大发展趋势。时至今日,一些趋势已变成现实,另外一些趋势我们还要拭目而待。

综观近十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心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1)建构主义视角。建构主义强调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以及“知识建构共同体”和“协作学习”。(2)积极心理学理念。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潜力与创造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3)本土化立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它们可能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从文化的视角、文明的脉络出发研究心理教育可能是大学生心理教育本土化不得不走的一条路。(4)系统化原则。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自我—他我、个体—群体、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教育—管理—服务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5)警惕心理教育异化和泛化现象。王志超教授曾撰文大声疾呼:心理教育是一个虚假命题……实施心理教育的结果只能够增加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就曾指出病态的人源自病态的社会。笔者以为王教授的疾呼更大意义在于唤醒大家要时刻警惕着,不要丢失心理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 2007,(9).

[2]王志超.“心理教育”质疑——兼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悖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