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天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航天科技的发展

篇1

【 关键词 】 航天产业;卓越绩效模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建议

The Feasibility Analyses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in Respect of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PEM) among Astronautic Corporations

Zhang Zhen

(Beijing Institute of Power Machines Beijing 100074)

【 Abstract 】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astronautic products are of high-technology, high-complexity and high-systematization essence, requiring systematic prospects to achieve quality controls as a way to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nterprise in its entirety.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PEM) suits for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Quality Control (QC) needs, which was originally derived and developed fro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ess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M by analyzing the needs of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then leads to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EM. In the end, the article will provide pertinent suggestions to astronautic enterprise through analyzing PEM’s application among astronautic enterprises and its weaknesses.

【 Keywords 】 astronautic industry;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quality control;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1 引言

卓越绩效模式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企业与相关方(顾客、员工、投资者、供方和社会)价值的协调最优为基础,追求卓越绩效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它源于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标准,是一种评价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后逐渐发展为一种管理模式。

质量是航天企业的生命,也是航天产业永恒的主题。对航天企业来说,其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是一项涉及专业广、要求标准高、协作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从系统角度入手,实施全面的管理与调控。而卓越绩效模式发展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强调进行系统质量管理的特点,具有非常复杂组织系统的航天企业特点。由此本文将逐步分析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航天企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针对在航天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2 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与特点

卓越绩效模式包含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七个方面,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绩效模式。图1为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框架图以及每个方面的分值(总分1000分)。

由图1可以看出,卓越绩效模式围绕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职能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体系,其主体为两个职能三角形——“领导作用三角”和“经营结果三角”。其中“领导作用三角”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通过制定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的战略为组织谋划长远未来,关注组织如何做正确的事,其目的是解决企业经营的内容和方向问题;“经营结果三角”则强调如何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组织中人在各个业务流程中发挥作用和过程管理的规范,高效实现组织所追求的经营结果,关注组织如何正确做事,目的是解决效率和效果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了质量是组织的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并通过组织效率的提升来实现各个方面的共同提升,其思想与全面质量管理相似,但又比全面质量管理更加规范,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因此,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具体化。

相比与常见的质量管理模式,卓越绩效模式有几个特点。

(1)拓展了质量内涵,更加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

卓越绩效模式对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进行了系统整合,对“质量”这个概念赋予了新的定义:质量不再只是狭义的表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不再仅包含工作质量,还涉及到财务、市场、员工、品牌和声誉等方面的“大质量”,其最终目标是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因而是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

(2)强调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

卓越绩效模式将“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原则,其中顾客感知价值为关注焦点,并运用科学方法和过程把握顾客的期望和市场要求。

(3)强调系统思考和系统整合

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为达到更高的顾客价值,就需要系统、协调一致的经营,这样才能创造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4)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卓越绩效模式需要卓越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正确积极的企业价值观,这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员工的素质和为达成企业目标所做的互动与努力,在企业外部表现为员工的素质与对社会的负责程度。

(5)强调可持续发展

卓越绩效模式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中加以实施并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6)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起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作用,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长期利益。

3 航天产业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与特点,可以建立卓越绩效模式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远见卓识的领导;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灵活性;关注未来;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及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将卓越绩效模式的价值观与航天企业的需求与发展特点相对比,其对比关系如图2所示,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分析航天企业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企业责任需求

航天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其产业内容涵盖空间发展、国防武器、民生工程等多个方面,并牵引着大量其他行业的发展,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因此航天企业必须以国家利益至上,发展以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为内容的企业文化。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可以有力地支撑起航天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使得员工有正确积极的企业价值观,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去努力,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3.2 发展方向需求

航天企业的发展通常依托于国家的一些大型战略规划,尤其是航天军工企业,其发展方向势必和国防建设与军队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航天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必须以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为导向,关注国家未来长期的发展战略。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企业拥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要求领导有力地强化企业的价值和目标意识,在制定发展方向时以顾客为导向,并时刻关注未来,预测未来顾客的期望和潜在顾客,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实行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的部署,可以实现航天企业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

3.3 发展方式需求

创新引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在航天产业这种拥有高、精、尖技术的行业表现的更加突出。从近年来航天产业的发展来看,航天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组织要素创新和创新环境的改善来实现整个产业的创新。

卓越绩效模式要求企业在发展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竞争优势,要求企业不仅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也要对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并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主学习,提高组织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支撑航天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需求,带动整个航天产业的创新。

3.4 工程性质需求

航天工程项目一般都涉及多个行业、十数个工程专业、上百家企业,不同的合作方组成了一条复杂的航天产业链,使得航天工程具有高技术性、高复杂性、高系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航天工程在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以系统的眼光进行规划,基于事实管理,以合理协调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合作。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管理整个企业及其关键过程,其内容和价值观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和协调机制,强调了企业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运用这种系统的观点,可实现航天工程在长期的实施中始终以顾客为目标,以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为目的,并通过对员工和合作方的尊重来协调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航天工程的整体性。而基于事实管理的思想也符合科学的做事态度,适用于航天这种科研性质浓厚的行业。

3.5 产品特性需求

除了具备普通工业产品的特点外,航天产品还拥有高价值、高可靠性、政治意义重大的特点,再者航天军工产品还具有一次性使用、发射后不可维修、长寿命运行等特点,这要求航天产品拥有高的成功率与高质量可靠性,以及出现问题后的快速反应能力。

卓越绩效模式体现了结果导向,关注结果和创造的价值,关心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方及公众方的共同价值。为适合航天产品追求高可靠性的特征,要求企业具有快速反应的灵活性,使得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简化工作部门和流程,减小降低产品质量的环节数量,从而支撑航天企业追求稳步发展的需求。

4 卓越绩效模式在航天企业的组织实践与改进建议

4.1 组织实践与效果

以某航天军工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引入卓越绩效模式,建立了以企业高层领导为组长的卓越绩效领导机构,成立了卓越绩效骨干队伍,重点针对企业文化体系、战略方向规划、顾客与市场细分、绩效测量系统、员工满意度调查、过程监测等方面开展改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1)全面梳理企业文化体系,完善企业经营理念。构建企业行为规范,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企业精神、愿景和使命为依托,以企业经营理念为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建立了文化宣传显性载体,使得企业的文化和战略宣传落实到了各个基层部门和员工身上。

(2)改进战略管理,细分顾客需求。成立专门的战略研究部门,分别提出企业是长期与短期战略方向,使得企业的战略与国防建设有了更高的一致性,细分出了国内军方、国外军方、平台总体和航天系统内部四类顾客,并拓展了新的顾客群体与武器发展领域。

(3)建立技术评估体系,完善绩效量化系统,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运用系统的方法梳理过程,识别出了航天产品预先研究、项目立项、设计开发、外包、生产和售后服务六个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和知识管理、保密管理、风险管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和职业健康管理等若干个主要支持过程。

(4)通过调查职工满意度,梳理出了职工的成长体系。建立了数条并行的培养“领军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如图4所示,即专业技术发展路线、型号发展路线和行政发展路线,为职工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通过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产品质量。

从总体效果来看,基于上述四方面的工作,该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展“航天大系统”建设,形成了以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型号研制、员工成长为主线的“大质量”管理,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一致性和系统性。

以“大质量”管理为依托,该企业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在企业级别,开展了以卓越绩效模式为主,以风险管理、归零管理为辅的质量控制;在部门级别,开展6S管理、QC小组创立、质量信得过班组评比的质量评比;在个人级别,开展了绩效考核、质量先进员工、创新先进个人的质量奖励机制。

图5所示为企业的“大质量”管理示意图,该图形象地表现了航天企业管理的各个因素与“大质量”管理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该航天企业比作一架飞行器,那么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就是飞行器的动力部分,产品研制的六个价值创造过程和若干个支持过程构成了飞行器的主体,飞行器的头部是企业的战略、愿景及最终使命,也是飞行器的核心,通过监视、测量和评审将动力分系统、主体分系统、核心分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套运行流畅的“大质量”管理体系。

4.2 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分析

在企业引入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某些“水土不服”的现象。作为对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的引入,也必然会因为文化差异、企业性质差异、员工素质差异等因素造成一些不足。

(1)“大质量”观念未深入人心

由于长久以来,我们对于“质量”的固有观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在将质量内涵拓展到包含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阻力。对此可在宣传“大质量”观念的同时增加对职工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的考评,加大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宣传与实施,将宣传工作应用到日常的科研生产中。

(2)对顾客、市场分析力度不足

由于航天产业的特点,其顾客群主要以国家、军队为主,产品市场范围较为固定,因此不能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分析。此外,航天产品的研发周期一般在5~10年甚至更长,研发之初的需求分析、产品定位不一定还适应若干年后的市场定位。因此,可以在航天产品在预研阶段,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保留一定的需求“余量”,并在研发过程中定期进行顾客、市场分析,随时调整产品定位,确保最终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的产品质量。

(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不够科学

卓越绩效模式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开发。航天企业主要产品为高科技产品,其严谨的理论设计、精细的数据分析过程使得员工的工作容易变得公式化、设备化,因此航天企业比较接近泰勒提出的机器化组织。机器化组织容易使得员工之间缺乏交流,违反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限制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可在企业的组织构建中增加人力资源发展平台,关注员工发展,对不同类型员工开展针对性培训,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过程质量,完善“大质量”管理。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树立标杆部门,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增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扩展质量主体,关注成本、效率、风险等方法方式来实现航天企业的“大质量”管理,使得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

5 结束语

随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2004)的正式,我国的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进、学习、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对于我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有着重要意义。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其发展形势关系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的政策设定与部署,因此航天企业在管理上要紧跟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在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特点,走出一条有中国航天特色的卓越之路。

参考文献

[1] 温德成.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解读:2007年美国国家质量奖[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11

[2] 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S].

[3] GB/T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S].

[4] 张陶. 关于提升航天产品设计质量的思考[J]. 航天标准化, 2009(3):44-46.

[5] 袁家军.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的要素与关键环节研究[J]. 宇航学报, 2009(3):428-431.

[6] 强雁, 伍淑平, 樊继浩. 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质量文化建设[J]. 航天标准化, 2006(3):1-6.

[7] 贺俊霞, 袁斌. 企业管理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探讨[J]. 包钢科技, 2012(4):96-98.

篇2

关键词:预算绩效 管理 财政预算 绩效评价 航天型号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是拥有“神舟”、“”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航天科技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该公司以控股的1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代表,主要从事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等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201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675.3亿元,利润总额123.2亿元,成本费用率持续下降,圆满完成了国资委年度经济考核指标。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一、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施背景

(一)加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适应国家改革需要

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越来越广、支出规模越来越大,伴随着信息化发展以及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我国财政支出的效益问题越来越关注。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后,我国就开始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探索,2011年初,财政部出台了统一指导全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标志着以绩效评价为主要方式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展开。2012年,财政部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绩效目标逐步覆盖,评价范围明显扩大,重点评价全面开展,结果应用实质突破,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并不断拓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各环节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十多年的试点、完善与摸索,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一种目标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相比,我国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与宏观政策联系不紧密,缺少前瞻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评价标准;绩效评价管理组织制度不完善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项目绩效管理,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从编制2016年预算起,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2016年预算将采用项目库管理模式开展,所有入库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明确的实施期限、合理的预算需求,必须设定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监控,项目执行完毕后必须按照设定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等。国家改革措施的一系列变化,将对航天科技型号项目财政经费申请、保增长和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航天科技要按照全面推进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积极主动适应改革变化,确保航天科技各项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二)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提高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

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国资国企、国防军工等工作在深入推进,深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航天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剧烈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航天科技提出实现“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战略目标,瞄准航天强国、对标国际一流。无论从国家要求,还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航天科技都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下大力气坚定推进改革,破除发展中的各种桎梏和障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面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改革与航天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航天科技内部资源的整合,减少了财政资金支出的随意性,优化了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使得航天科技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方面更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航天科技财政资金涉及项目多、种类广,这对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构建适合航天型号项目特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制,是航天科技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助力航天科技推动航天强国的建设的现实需求。

(三)适应航天型号项目特点,完善航天科研生产管理模式

航天型号项目具有高难度、高复杂性、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性,大多数航天产品都是由各级部件、仪器、分系统装备集成的,具有明确的技术、进度、成本和规模等目标和约束条件,每一个航天型号项目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作面广,技术要求高,研制风险大,往往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投入,需要长周期攻克关键技术、突破技术性难题,需要多项试验保证可靠性,需要多部门协作,研制周期长。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日益复杂,航天型号系统规模更加庞大,系统元素的种类、数量、层次更加复杂,要求更加的苛刻,且在多型号、多业务同时发展的情况下,航天型号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组织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技术性能指标调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造成项目拖期,难以进行成本控制导致超概算,重投入、轻效益等问题时有发生,这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航天科研生产管理模式,因此在航天型号项目管理中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效果。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方法,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绩效执行的过程跟踪、预算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全过程,以提高预算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健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和制度,科学建立适应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方法,达到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绩效目标管理是起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和绩效目标管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全闭合、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系统(见图1)。通过优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能力。

航天科技从航天型号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出发,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中,根据航天科研生产管理和航天不同类型的项目特点以及着重解决航天型号项目普遍存在的进度拖延、技术性能指标降低、成本超支等问题,健全管理机制,注重目标设定和合理性,过程监控的及时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引导性、适应性和可衡量性,引起项目单位的关注和重视,降低上述问题发生的概率,保障航天型号项目的顺利实施,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满意度等影响,达到提升项目绩效的目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对标管理,借鉴国外绩效预算管理经验

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凯恩斯经济理论引导的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客观上赋予了西方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职能,由此带来了财政预算的收支矛盾,增加了预算管理难度;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财政、信任和管理危机,8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更加剧了其财政困难,社会公众对财政赤字、政府效率低下等现实的不满情绪日趋高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实行了旨在提高政府施政效率的绩效预算管理,并结合不同国情探索出了多种模式。在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改进政府部门绩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

1.规范的制度设计,完善的立法支持

已开展绩效预算改革的国家,基本都具备合理规范的预算管理流程和绩效评价体系,并且都十分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主体、监督部门、职责权限、目标内容、操作规程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德国的《基本法》、澳大利亚的《财务管理与责任法案》、新西兰的《公共财政法案》等均为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预算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较高层次的法律支持。

2.实施中期预算,健全评价系统

国外基本都施行中期预算管理,在中期框架下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国外绩效预算的核心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绩效预算操作模式,包括绩效预算主体、客体和评价指标体系三个方面。多元的评价主体、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等有助于明确绩效评价重点,提高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3.广泛使用绩效结果,完善问责机制

国外能够利用有效的分析技术,全面分析绩效预算的开展情况、综合判断推进重点,V泛的使用绩效和结果信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调整预算安排,为资源分配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同时,还有完善的问责机制,强化部门管理者的责任,明确部门职能,实施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的重要依据。

国外在绩效预算方面的这些做法,为航天科技推行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集团公司在与国外先进经验对标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绩效评价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全周期预算,强化绩效结果的应用,构建财务金融部、业务主管部门和型号项目管理人员的“三位一体”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并以项目支出评价为突破口,合理设定项目绩效目标,科学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推动集团公司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突出“三位一体”,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实施航天型号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需要组织、制度建设先行。航天科技积极组建由财务金融部、业务主管部门和型号项目管理人员构成的“三位一体”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分工明确、权责到位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格局。为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管理规范工作要求,航天科技落实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相关办法,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拨资金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通知》,夯实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体系。设立了由预算处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机构。为提高绩效评价公信力和科学性,积极推行项目单位自评、主管单位初评、航天科技审核三级组织评价工作体系,保证了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由航天科技第六研究院负责的某重点项目,在抓总单位统一部署下,各承研单位均成立了项目组,按照制订方案、初样、试样三个阶段逐步开展,财务人员与业务主管部门和型号项目管理人员共同设定绩效目标,细化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和内容,选取包括预算绩效指标在内的关键参数指标作为转阶段的考核标志;建立项目专题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指标的动态监控和预警,监督绩效运行;制定经费管理办法、航天型号任务综合策划管理办法、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经费拨付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在保证研制进度和目标的同时,严控各项成本支出,强化财务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三)突出全周期预算,保障航天型号项目顺利实施

航天型号项目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征,再加上当前航天任务由以前小批量、低密度发射转向高强度、高密度发射,需要在原有系统工程计划管理基础上,增加管理创新因素。因此,航天科技把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与系统工程管理结合起来,并扩展到航天型号研制生产的全周期、全过程,这个结合是集团公司财务人员与型号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计划人员等全面协同的结合,这个结合是经费概算等财务资源与计划、设计、研制、开发等非财务资源的结合,这个结合是总体院、专业院以及协作配套单位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在把握全局、远粗近细、逐年迭代、逐步细化、过程控制、逼近目标的原则上的结合。

在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管理阶段,航天科技将绩效目标的设定与航天型号项目的整体目标和实施阶段目标相结合,使得绩效目标的设定依据充分,并与项目研制进度和产出目标相契合。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阶段,为及时、动态地判断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航天科技建立财政预算执行月度报告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的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并与既定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发生了偏离,当这种偏离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及时启动相应的纠偏机制,对绩效目标提出纠正和调整意见,促使绩效目标不偏离总体目标,保证项目进度满足序时进度的要求。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阶段,航天科技2011年首次开展了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以后逐年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并根据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评价指标不能完全适应航天型号项目特点,不能完全反映航天科研型号管理要求等问题,组织开展适应航天型号项目特点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促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在设立之初就关注全周期的各阶段、各环节,从事前的项目决策、事中的项目实施到事后的项目绩效,强调针对不同周期阶段的特点设立评价指标,有效的衔接了项目发展规划、落实项目目标,促使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均衡。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阶段,航天科技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和改进预算管理相结合。为了提升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相关项目单位,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主要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给予绩效支持并奖励,对于绩效差的项目给予较少投入,及时调整和优化以后年度预算支出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航天科技在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高可靠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周期中,强化全周期预算和绩效评价管理,由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牵头,计划、财务、科研部门等相关人员参加,按照项目总盘子和各年经费到款情况,结合研制特点、阶段进度等要素要求,对项目经费和成本进行了系统的全周期策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研制进度节点和经费预分成本预控方案,进行过程分析、监督和结果考核,项目预算与实际成本的吻合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成功是中国航天动力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的技术空白,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提供了动力保障。

(四)突出航天特点,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想要衡量资金的使用最终是否得到相应的产出,是否产生了最大效益,就需要借助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来进行测量,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使用好资金的一个参照系。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航天型号项目的特点。航天型号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且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风险性和技术复杂、难度大、研究周期长和成本费用高等特点,大量的航天型项目的研制需要跨行业、跨部门、跨企业、跨年度,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需要针对航天不同类型的项目特点,分别设立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以保证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可度量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1.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1)坚持战略引领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建设航天强国的客观要求,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坚持战略引领,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统筹谋划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新趋势,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航天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2)坚持问题导向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是推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抓手,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着重解决航天型号项目普遍存在的进度拖延、技术性能指标降低、成本超支等问题,以科学、量化的指标评价为手段,关注项目进度、技术性能、成本节约等结果指标,注重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3)坚持突出特色

针对航天型号项目的不同类型,依据其特点和作用,确定不同的评价重点,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根据具体绩效评价对象的不同,以财政部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为参考,针对具体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设计具体的个性指标,同时,赋予各类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权重分值,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反映评价重点。

(4)坚持评价标准可度量、评价方法科学合理

目前现行的绩效评价标准仅停留在“是/否”的评判阶段,评价标准的制定比较模糊,仅能从宏观效果上定性设定评价目标与开展评价,与项目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制定是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一步地细化标准,做到清晰完整、可度量。

此外,由于评价者对定性评价指标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为提高评价结果可靠性,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解决各种非确定性、模糊、难以量化等问题,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2.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集团公司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涵盖项目立项与资金投入、业务与财务管理、产出管理、效果衡量等各阶段,力求全面反映航天型号项目全周期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状况和水平。

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的需求不断地扩充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具体指标进行调整、添加、删除。

系统性。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满意度等影响。

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的维度

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在财政部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型号项目的具体特点而构建,由项目、管理和指标三个维度构成(见图2)。

项目维度。主要依据不同项目类型特点,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分设航天科研项目、航天科技重大专项、航天建设项目三大类别。

管理维度。应用结果管理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重点考察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这四大关键要素。

指标维度。采用分类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在投入和过程两个维度针对不同项目类型设立共性评价指标,在产出和效果两个维度,根据三大类别项目特点,分别设置个性评价指标,同时对跨年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实施阶段性评价。

(2)评价指标选取

共性指标的选取主要以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个性指标的选取主要是结合集团公司财政资金使用状况和航天型号项目特点,突出航天型号项目特点和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在航天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侧重于评价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等情况,选取项目是否获得发明专利,项目获奖的数量和质量,是否对航天型号项目相关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具有促进作用以及是否形成明确的应用需求和较好的市场前景等作为评价指标。

在航天科技重大专项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主要侧重于评价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对国家自主创新及竞争力的推动作用等需求,选取是否取得重大关键技术、重点专业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相应的技术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国际领先,国内优秀水平,是否在国民经济的较多领域实现了转化与应用,形成明确的应用需求和较好的市场前景,以及项目实施和后续运行是否避免对环境改善和能源节约造成不良影响等作为评价指标。

在航天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主要侧重于评价建设工期、基础能力的统筹规划、新建项目与现有能力的匹配协调性以及达到预期生产能力的要求、效率、运行成本等情况,重点选取是否形成了相应的研制或生产能力,相关的性能、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国内外领先;是否满足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等作为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

4.评价标准及方法

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针对目前绩效评价标准模糊的现状,航天科技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将每一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均细化为三个等级(见表1)。依据此评估标准,评价者在做出评价时,能够做出更为准确和清晰的判断,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项目绩效评价的实际水平。

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评判项目的预算绩效水平。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的指标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所占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不同,即权重分配不同,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的结果。由于航天科研项目、航天科技重大专项、航天建设项目所支持的项目各层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大小、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定性指标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管理人员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对其进行判断,是评价人员主观意识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绩效评价方法判定上,航天科技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使用三角模糊数代替点值构成判断矩阵,较好地体现了人类主观判断的模糊性,使得评价结果更精细地反映项目的实际绩效水平。

航天科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定量指标主要是直接来自于航天科研项目、航天科技重大专项、航天建设项目所支持项目决策、实施以及实施绩效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数值;定性指标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向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专家征询指标的分值。

定量指标,判断隶属度等级如图4。

定性指标采用等级比重法来确定评判矩阵。具体来说,在得到评价矩阵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指标被评为(一级,二级,三级)的隶属度,等于将指标评为(一级,二级,三级)的专家的数量除以专家的总数。

根据航天科技设计的三级指标体系,从底层开始,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逐步上移,得出具体评价项目在综合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后的最终评级,从而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5.实证检验评价结果

以航天某型号项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判。

(1)确定指标权重

选取若干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方面的专家作为参评人员,要求每一位专家必须全程参与评价,并对给出的评价结果负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准则层、指标层,以及子指标层中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赋权。

由专家根据因素之间的重要性级别,填写《准则层、指标层以及子指标层主客观指标之间的因素对比表》,对两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M行评判(见表2),并勾选认为适宜的级别。

汇总整理问卷调查结果,将获取的数据转化为三角模糊判别矩阵,并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流程,计算确定各因素之间的权重(见表3)。

(2)确定指标得分

采用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以百分制评判,该项目的评分为93分,处于评语“优秀”的位置。

汇总评价结果可知:投入指标下,项目立项受项目总体任务要求对相关技术指标提出新的要求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造成两次重大调整;过程指标下,相应的制度均是通用性的制度,专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管理的用款计划合理性稍显不足;产出指标下,总报告涉及的参研单位的信息统计不全或缺乏,如突破关键技术、成果专利汇总不全,完成及时性有待提高,经费节约率较差,需着力改善。

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该项目,其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出该项目的实际状况,对项目整体的绩效做出全面、综合的解释和判断,充分证明,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施效果

(一)切实提高了项目绩效水平(见表4)

自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以来,航天科技参评项目数量和资金量大幅增加,随着预算绩效评价的深入推进,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正在逐步形成,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在科学化、精细化方面更向前迈进了一步。近年来,航天科技财预算资金项目数量年均仅增长3.4%,但是项目的财政资金年均增长为17%,其中,航天科研项目年均增长14%,航天科技重大专项年均增长28%,航天建设项目年均增长12%;项目预算执行率由97.3%提高到99.1%,增长近2个百分点,有效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成本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较好地控制了经费开支规模,保障了绩效目标的实现,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2014年航天科技预算执行工作被财政部、科工局评为优秀单位,连续五年获得表彰,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为优良,在财政部通报表扬的三家军工集团中排名首位。

(二)有效地推进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

通过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推进财务人员与业务主管和项目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定期跟踪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及进展情况,引导、控制和促进航天型号项目按照设定的绩效目标前进,深化了项目单位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增强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视和开展绩效评价的自觉性,优化了财务与业务流程的关联度和闭合性,使财务流程贯穿型号项目从经济可行性评估开始到研发设计、试验定型、批产、交付等环节的全周期、全价值链管理,为业务部门提供财务专业服务,真正实现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财务与业务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对其他军工项目单位具有借鉴作用

相对于其他军工单位来说,航天科技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方面着手较早,主要围绕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设置,并综合考虑了数据收集处理的可操作性,形成了指向明确、量化科学、具有航天特色的一套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航天型号项目长周期、跨学科、跨领域、多单位协作等复杂性的特点,切实提升了项目支出效益,这对于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军工项目单位在设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四)带动航天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学习航天科技知识,热爱航天科技事业,以我国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并首次开展太空授课科普教育活动为契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联合开展“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B 参与方式

本次比赛分个人参赛集体参赛两种方式:

(一)个人参赛

1.纸质答题:请认真阅读2013年6期《课堂内外》初中版、高中版、《科学Fans》刊登的试题并填写答案,于2013年5月3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将答题卡剪下寄至组委会(答题卡可复印)。

2.网络答题:登录“课堂内外”官网()首页“‘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专区下载中学组试题,并将答题卡于2013年5月3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组委会。或登陆中国数字科技馆()活动专区,注册个人信息并在线答题。

(二)集体参赛

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答题,统—将答题卡寄至组委会,并将竞赛组织情况简报发送至。

C 活动评审与奖励

活动组委会设优胜奖“神十飞天奖”60名、参与奖“天宫梦想奖”500名、优秀组织单位奖15名。

优胜奖和参与奖将从答对全部题目的选手中,通过随机抽取方式产生。60名优胜奖获得者将获得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提供的2014年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免费名额、“开启天宫梦想”纪念奖章以及“神十飞天奖”荣誉证书;500名参与奖获得者将获得“开启天宫梦想”纪念奖章、“天宫梦想奖”荣誉证书。

15名优秀组织单位奖在集体报名参赛学校中评选产生。集体参赛活动组织老师均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D 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中心财富三号B栋7楼“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401121

联系电话:023-6365997563659829(工作日)

篇4

1996年联合国第51次大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宣言》,作为签约国,中国承诺以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为人类谋福利。

从此,中国开始在平等、互利、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积极谋求与国外航天机构的合作,尤其注重与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值得留意的是,根据中国航天白皮书,从几年前开始,尤其自1985年以来,中国就―直努力推进双边合作关系,已经与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典、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乌克兰、智利共12个国家先后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者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这些合作协议,1998年,中德鑫诺1号顺利升空,完成中国和欧洲航天工业的第一个卫星合作项目:1999年,中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由中国发射成功,从这一年开始,双方在技术、应用和配件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

承诺与责任

亚太地区的合作也是中国非常重视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和泰国、伊朗、韩国和巴基斯坦签订了《多功能卫星与其他有关航天科技的其他活动合作备忘录》。

中国是联合国外层空间和平利用委员会的常任理事国,并且签订了《关于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关于宇航员的返回和太空遗失物品的协约》以及《关于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

中国也对经常困扰国外和国际航天机构的太空废物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从1980年起,中国就和其他国家一起,围绕减少太空垃圾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第一颗卫星与玻利维亚合作

中国开展的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交流和转让方面,也包括经济资金援助,使这些国家也可以拥有航天科技设备,协助他们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

一个例子就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玻利维亚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卫星资助协约。资助资金将达到29500万美元。第一阶段,玻利维亚先期启用44007/美元,预计卫星将在2013年进入轨道。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该项目,于今年11月开展具体工作。

卫星型号是中国航天第三代DHF-4,玻利维亚航天局监督保护该项目顺利进行。该卫星的寿命至少是15年,负责改善这个安第斯国家的通讯状况,因为,目前玻利维亚只有80%的领土覆盖了通讯信号,而另外的20%没有通讯信号。

第二颗卫星与委内瑞拉合作

与中国合作建造和发射卫星的第二个南美国家是委内瑞拉。2008年,根据两国签订的合约,一颗名叫西蒙-玻利瓦尔的卫星被送上太空。目前,委内瑞拉政府宣布,他们正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订另一个合同,一颗价值1.4亿美元的地球探测卫星也即将升空。

“第一颗卫星把我们的国家联结成一个整体,第二颗则会帮助我们明白将来该如何发展”,委内瑞拉科技部长理查多・蒙德斯在协约签订记者会上说。

据称,这颗新的卫星有5到6年的使用寿命,属于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系列,将在2015年进入轨道,用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军事调动、自然资源勘探和非法活动监控,比如非法采矿和非法作物种植等。

卫星将对委内瑞拉的所有领土进行24小时监控,并每40天绘制一张该地区的地图。

不会停下的脚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最近5年共成功发射T51次,包括运载火箭将43颗卫星送入既定轨道、7次航天飞船飞行和1次月球探测。成功送入轨道的43颗卫星都是中国自行研发制造的,其中对尼日利亚卫星的整星出口标志着这个亚洲国家在商业卫星出口方面有了突破。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公司将在2015年占有世界卫星市场10%的份额,以及15%的航天商业服务市场的份额。可是,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中国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援助,继续推动技术转让和互助。

篇5

2007年9月17日,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发表旨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的演讲时说,“太空经济”(Space Economy)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宇航局所主导的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所谓“太空经济”,是指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以及形成的相关产业。如无线电通信和卫星电视、远程医疗,点对点的全球导航,天气预报与气候监测,保障国家安全的太空资产等。太空经济也包括太空旅游以及发展中的太空后勤服务,后者可以使商业性的太空旅游成为一个可盈利的商业形态。太空经济规模在5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上千倍,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经济形态之一。

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美国耗资240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动了500多项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发明,并衍生出3000多种技术成果,市场价值高达上千亿美元。

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高度重视太空育种。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87年到现在,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太空水稻、太空蔬菜、太空花卉、太空水果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空间材料是价值极高的一项航天技术。我国早在“神舟七号”上验证了材料在空间暴露后性能不会降低还会增加的特性,通过这项实验,有望开发新型高性能的空间材料。

尽管我国航天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商业化的西方航天产业比起来,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迄今为止,美国空间技术产业化已经创造了2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中国航天产业2010年总收入刚刚步入1000亿元大关,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事业将迎来大发展,载人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都将继续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6

1.1 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及特征

营销名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做了如下定义: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这一营销定义涵盖了市场营销的起源、途径及其目标,对市场营销的本源做了一个清楚的阐述。

市场营销是在一个动态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的,就出版行业而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经济形势和人们阅读口味的变化,以及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是发展变化的一些关键趋势,同时也是促使市场营销快速变化以及挑战市场营销战略的几大力量。

在每个企业中,市场营销的作用是帮助实现战略目标。而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制造它想要的反应,会混合采用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这就是营销组合。营销组合包括企业未来影响对其产品的需求而做的任何事情,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将其分为4组变量,又称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1ace)和促销(Promotion)。

有效的营销方案应该能把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融入一个协调的计划之中,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营销组合构成企业的战术工具箱,帮助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建立强有力的市场定位。

1.2 我国图书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细分

对市场营销来说,市场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和潜在购买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图书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图书出版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图书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

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2008年,全国出版图书275668种,其中新版图书149988种,重印图书125680种,总印数69.36亿册,总印张数560.73亿印张,总码洋791.43亿元。图书市场是巨大的,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很低,属于不存在集中现象的产业。排名前4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5%,前十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10%。市场集中度低就意味着产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不大,比重较小,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生产能力分散、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的结构性缺陷。同时,我国图书出版的差别化程度不理想。在我国的图书出版社中,一些名牌大社,例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依据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坚持的品牌化经营理念,成功实现了差别化出版;其他大多数中小出版社其图书差别化的程度则很低,长期困扰出版业的重复出版、雷同出版、高额呆滞库存便是这一市场结构缺陷的明显体现。

2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

2.1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概况

航天图书是科技图书的一种,由于其专业性和一定的保密性,读者群范围很小,所以在整个图书的市场份额中的比例也并不大。宏观上看,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我国图书共分为22大类,航空、航天是其中一类。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7月的统计数据,2009年,在22个大类中,无论是品种、印数,还是码洋,航空、航天类均是最小的,出版品种只占总品种的0.001%,印数占总印数的0.0002%,码洋占总码洋的0.0005%。微观上看,在各大图书卖场、超市,航天图书的货架总是摆放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其销售量和销售额也非常小。在北京最大的图书卖场――西单图书大厦中,只是四楼的一个角落里的一个书架属于航空航天科技类图书,其中航天科技类图书上架品种仅仅50余种,册数不足200册,在全大厦几十万种动销图书中所占的比例小得可怜。

航空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种类少,印数少,码洋低。在整个图书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由于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较高,参与其中的出版社非常少,市场竞争也相对来说不是很充分,只要我们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就能相对容易地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2.2 主要出版社航天图书出版概况

主要参与航空、航天类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包括国防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中国民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7家。7家主要航空、航天类出版社出版的航空、航天类图书品种,占这些出版社出版图书品种总数不到10%。从印数比重来看,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比重更低,仅占总印数的5%左右。由此可见,即使在航空、航天类出版社中,航空、航天类图书也不是其出版工作的全部,甚至对有些出版社而言,不是其重点。

2.3 航天图书市场趋势分析

随着近来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航空航天产生了兴趣,而在航天科技图书的出版领域,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投入的日益增加,航天科技图书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航天图书市场将有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然而航天图书的总体市场份额还是很小的,在大型书店和卖场里,航天图书乃至科技图书的销售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绝大部分航天图书的销售还是在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和直销渠道中进行。这同时说明了航天图书的读者群还是固定而有限的,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同时航天科技图书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选题资源、行政资源、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上,航天专业科技出版社只有在出版和营销两个方面积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维持和扩大航天图书中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3 航天图书产品(Product)

3.1 航天

图书产品的特征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从而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对于图书产品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核心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图书的内容是其最本质的价值。一本书就是一件实际产品,它的书名、版式、特点、包装和其他特征,经过精心的组合,共同构建了它的核心利益――可供参考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读者精神生活的需要。

科技图书是科学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科研和工作实践中所必须用到的参考资料,具有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科技图书的出版门槛较高,经济效益又不好,所以参与的出版社并不是很多。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乃至购买航天专业图书的机会非常有限。普通读者对航天专业图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航天的范围过于狭窄,航天专业也过于艰深,除了专门搞航天的人以外,其他读者对于航天专业图书,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阅读,因此这就决定了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份额不大,目标读者非常集中。同时,绝大多数对航天专业图书感兴趣的读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航天专业图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绝大部分情况下某一个特定专题只有一两本图书,读者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因此,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还非常不完善,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3.2 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生命周期

图书的新版和再版都可以看成是新产品的推出。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无论是新版还是再版,都要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了解读者、市场和竞争对手,开发出对读者具有卓越价值的、质量好、特色新、使用价值高的新图书。由于航天图书的市场容量和读者群数量都不大,所以新书的开发速度和再版速度都不是很快。目前中国宇航出版社每年出版航天类图书的种类在60种左右,而每种图书的印数在1500册左右。全国每年航天类图书的新书品种不到100种,修订再版的图书全国每年不到5种。所以航天图书新产品开发的总体趋势是总体数量不大、读者对象有确定性和针对性,这与目前的市场行情是符合的。

在推出了新书之后,出版社都想使它有一个较长的愉快的生命。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究开发、投放市场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从理论上分析,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出版社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的变化,清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产品营销对策。在投入期,要注重抓产品促销;在成长期,要认真抓产品质量;在成熟期,要注意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衰退期,要有计划地转移老产品,上马新产品。

3.3 图书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图书是一种负载有精神文化含义的特殊商品,这就决定了图书品牌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品牌的特性。品牌结构上有梯次性,可分为作者品牌、单本品牌、系列品牌、类别品牌、出版社整体品牌等五类,它们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由个别图书品种到整个图书品种,由较小的品牌效应到较大的品牌效应的梯次结构。一个整体图书品牌或分类品牌下,会有许多种图书连续不断地出版。图书品牌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就目前而言,中国宇航出版社在航天图书上还是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的,在调查中发现,只要是关注航天图书的读者就知道中国宇航出版社,并且认同中国宇航出版社是目前中国出版航天图书最好的出版社,尤其是《导弹与航天丛书》己深入人心。无疑这与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定位和历史积淀有很大的关系,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优势和资本,但是也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国航天图书的整体规模还不大,中国宇航出版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要开拓更大的市场。

一般来说,开拓品牌图书市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始就以集合的方式推出系列书,使其相得益彰,蔚为大观;另一种是先推出几本书投石问路,激发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跟进系列图书,建立品牌。目前在航天图书范围内,较多采用第一种品牌建立方法,无论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导弹与航天丛书》、“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图书”、“载人航天译丛”等,都有较大的规模,自成体系,成为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良师益友。科技图书一般有较明确的读者群,也不太容易产生跟风购买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图书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方法采用的并不多。在下一步的品牌塑造过程中,还是应该着眼于系列图书、丛书的出版,用系列化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品牌。

4 航天图书价格(Price)

4.1 图书价格的形成

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包含实质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三部分。图书是精神文化产品,它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为图书具有的知识含量、文化、科学、审美等价值,即人们从中获得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这是图书产品的实质性部分;图书的有形产品是指它的物质部分,包括它的外形、开本、纸质、装帧、印刷等;附加产品又称延伸产品,它是指产品本身之外的许诺和服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图书产品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如下属性:包括图书的不同质性、图书的价格弹性、图书的时效性等。

图书价格一般而言形式上是由出版社确定的,但事实上,图书作为商品,其价格也要受到市场上各种客观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图书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

就航天科技类图书而言,参与的出版社不多,没有很多的替代版本;无论技术专着还是教材、工具书,同时又都是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所必需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更是远未到饱和的地步,所以总体来说价格需求弹性不大,定价策略也可以比较灵活。

4.2 现有航天图书价格分析 目前的航天图书市场,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参与的出版社数量都不是很大,所以想要详细分析现有航天图书的价格问题,找出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科技图书的定价规律包括以下几点:(1)单本印张是图书定价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2)单印张价格的高低与制作成本有关,与作品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总字数的多少有关,与印量稍有关。

对于航天科技图书,由于专业性较强,印数较低,而且作者一般都是带经费出书,所以航天图书出的精装本较多,而且其定价比普通的科技图书要高。航天科技类图书的印数一般都很少,且几乎没有再版、重印,市场上还有很多90年代中期甚至前期出版的图书,这也是其定价较高的原因之一。相比较而言,技术专着的定价最高,系列丛书次之,教材再次。有出版基金资助的书和引进版的图书定价都处于中游水平。

4.3 航天图书价格建议

参考上面的结论,航天科技图书,特别是技术专着,写作、编校质量要求高,图书制作成本高,印刷数量少,同时由于其价格需求弹性不大,所以目前“高质高价”的策略还是符合实际的。

高质高价也称为溢价,即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定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适合一些内容相对专一,读者群相对小的图书。这类图书一般在内容上具有独创性且印数较少,出版该类图书的每册成本较高。读者一般为高端读者,注重质量过于注重价格。这种高质量的图书会比同类一般科技专着的定价稍高,但是,这个定价基础是优秀的选题、高科技含量的内容、细分的目标市场、高成本的投入,这是与精品图书的定位相匹配的。这样的精品图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在实际操作中,出版社还是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图书情况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由于图书具有品种的巨大差异性,出版社在每本图书具体定价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顾客价值、竞争对手、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营销目标等多种因素,不能机械地重复同一种策略。

5 航天图书渠道(Place)

5.1 图书的分销渠道

随着出版商(包括出版社、出版

公司及民营书商)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管理者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意识到分销渠道的重要性。设计和管理好图书发行的分销渠道成为出版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分销渠道,也叫营销渠道,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转移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终消费者或用户。产品只有通过渠道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分销渠道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组织及个人。图书的分销渠道的主要职能则可以概括为收集信息、图书促销、业务接洽、需求配合、实体分销、风险承担、融资及支用等几个方面。 5.2 航天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

就科技图书而言,传统的分销方式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之处。首先,科技图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在各图书卖场和书店有限的货架上,很难占居很好的位置;其次,由于科技图书的市场周期较长,这种滞销效应给出版社的生产和决策,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科技类图书的读者比较专业,分布既集中又分散。科技图书市场范围窄,读者群集中,可替代性差,而在这些方面图书直销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直销的市场定位准确,效率高,可提高客户忠诚度,缩短产品的市场导入期,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同时营销战略具有隐蔽性。一方面直销所带来的产品高利润率是其他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出版社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读者出售产品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售后服务,既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能随时跟踪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并不断扩大读者队伍。在科技图书方面,直销这种快捷、方便、经济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营销模式将迅速发展成为主导营销模式。

与其他图书相比,航天科技类图书在营销方面有以下一些特征:1)图书的使用者是系统内部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针对性十分明确,消费群体稳定而集中;2)科技图书经常为集团购买或者批量购买;3)科技图书的使用周期较长,通常不会重复购买,一旦被采用就可以保持数年不变;4)科技图书的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内容通常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结合得很紧密;5)购买的角色多样化,有科研人员自己购买的,也有人事教育或者科技管理人员代为购买的,还有图书馆集中采购的;6)购买渠道多样化,从书店店面直接大规模购买的情况并不普遍;7)科技人员有时候也会自带经费着书立说,读者作者群队伍有一定的重合和交融,销售有一定的基本保证;8)随着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培训教育的普及,培训教材和技术手册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从航天科技图书的营销特征来看,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可以给出版社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仅促进了销售,和读者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反馈关系,对编辑的选题策划,也能带来有益的启发。

根据航天图书和航天系统自身的特点,航天图书市场直销渠道的建立,可以涵盖信息传递、调研及用户反馈、售后跟踪服务等其他工作。在航天系统内部建立了直销渠道,达到了良好的互动之后,直销的触角还可以延伸到大航天的范围。军队、高等院校、各大中型图书馆都对航天图书有着一定的需求,而这些地方也适合于直销渠道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作为直销渠道建设的中长期目标。

6 航天图书促销(Promotion)

6.1 航天科技图书的促销手段

促销,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商品或劳务的信息,引导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做出购买决定,导致购买行为的全部活动的总称。促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沟通和激励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图书发行和销售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图书发行的促销模式有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以及特殊手段促销等几种,这几种促销方式,各具特色,作用有别,且各有优缺点。对于航天科技图书来说,由于其专业性强,读者范围窄,替代产品少,诸如大范围广告这种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由于其读者集中度高,读者作者群有交叉和融合,可以采取一些集中度高,人情味浓的促销方式,如书评、会、作者宣传等,还可以在一些专业的报刊杂志上做连载,吸引专业读者的目光。此外,走出去的促销方式同样显得重要。在一些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工程开工剪彩或总结会、科研院所周年庆典及重要领导视察等活动期间,都可以主动出击,送书上门。做到这点的前提是随时掌握准确信息,认真分析活动内容,有的放矢地推销相关专业的图书。这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开拓市场,取得较好的促销效果。

6.2 航天科技图书的网络营销前景

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营销过程。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将图书的内容及相关资料充分地显示出来,并针对读者的个别需求随时提供营销服务。此外,网络营销跨越时空,实时全天候的便捷服务,将极大地促进图书的销售。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便于出版社在网上大量的信息以便读者查询,也便于出版社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出版社与读者的沟通能力大大加强。通过网络,有助于出版社直接面对读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出版社可以通过定期发送e-mail使得读者时刻关注其网站,这对建立出版社的品牌很有好处。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很容易地分析读者的购买行为,找出最具潜力的、能给自己带来最多利润的、最有价值的读者,通过给他们设计相应的电子商务方案,强化和这些读者之间的关系。此外,网络营销的成本也比传统营销要大为降低,提高了出版社的资金利用率。

篇7

参观学习,感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到钱学森青少年科学院参与体验载人航天模拟发射。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动手,在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索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参观后学生感慨地说:“通过参与体验载人航天模拟发射,我感受了火箭在发射腾空一瞬间的紧张和激动,体验了航天员太空生活是那么的神奇,感受到宇宙星空的背后有无数值得探索的世界。”

专家讲座,激发探索的欲望

孩子们普遍崇拜科技专家,因此,我们经常请专家进校给孩子们讲解科技知识。专家们结合时事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进行细致的讲解,使高深的科技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充满神奇与乐趣。

神舟九号发射前夕,我们请尚增雨研究员结合此次对接任务以及神九的相关亮点给学生讲解。讲座中,他还特别提到了进行飞天任务的女航天员的故事,使在场的每位学生都很兴奋。

神舟九号发射之后,我们又请来钱学森四大弟子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颐黎来校和学生们对话交流,并为学生做了“神九开启天宫梦想”的专题讲座。

专家的讲座,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宇宙的大门,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动手实践,体验探索的过程

在科技活动中,我们还注重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校老师带领学生设计并制作的“我心中的空间站”,得到航天院士的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超重、失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机械地记住超重、失重的现象?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超重与失重的科学实验》。利用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归纳、讨论等方法得出结论。在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爱航天事业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动手与合作能力。

参与竞赛,提高探索的能力

学校以“科技节”为载体,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模型比赛、金鹏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探索的能力。

为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我还带领学生制作了“海盗船”。通过制作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了科学实验的快乐,提高了探索的能力。这项活动还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TTS技能与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小学生组一等奖。

关注航天,引领探索的境界

我校地处东高地,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领孩子们关注航天,进行航天精神的教育。

篇8

超前谋划物联网

为尽快开展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研究,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信通公司”),从2009年9月起就全面部署物联网技术的研发,组建了专门从事物联网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研发团队。

为推动物联网以及新一代宽带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打造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应用的攻关团队,形成物联网研究的先发优势,国网信通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等国内多家从事物联网及新一代宽带通信研发的优势单位,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立了由总经理刘建明任项目组长的课题组。

该课题组主要技术人员历经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封闭式研讨,分析和论证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输、变、配、用4个环节的攻关目标,制定了7大应用系统10多个产品、1个一体化平台、1个标准安全体系的开发研究框架。

国网信通公司从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大局出发,从服务于统一智能电网的建设出发,紧跟国际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开拓进取,在系统内率先开展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部署,力争在未来3年内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从事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获奖理由

国网信通以“面向应用、立足创新、形成标准、建立示范”为研究指导思想,在物联网的专用芯片、应用系统开发、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无线宽带通信、软件平台、测试技术、实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IT助力航空事业

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信息公司")是海航集团旗下从事信息系统服务的独立法人企业。海航集团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行"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原则,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实施及维护工作均由海航信息公司负责。

海航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技术层次严谨,系统功能完备,规划并初步形成了以集团人、财、物及办公管理、产业集团专业业务支持和产业链资源整合为三条主线的应用平台架构,充分满足集团业务开展和集中管理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海航集团的大型广域网络以海口、北京、上海、西安为核心,已覆盖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集团的各类应用系统达到70多个,服务器数量超过200台,入网终端达7200多台,用户数量达1.1万多人。

在海航信息公司多年的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基于各种技术平台的专业解决方案,具备了实施大型开发和集成项目的咨询、规划、设计及实施能力。同时在长期的项目建设和服务中形成了一整套严谨、科学、规范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并引入世界先进的ITSM服务体系。

公司成功实施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电子政务项目、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企业信息平台、海航集团鹏程网门户、数字化海航运营指标监控系统、海航集团EAI应用集成平台、掌上海航系统等国家部委和大型企业集团信息项目的咨询、规划及实施工作。

获奖理由

经过11年来的迅速发展,海航信息公司已成长为海南省乃至全国IT业中具有相当专业化水平、规范化程度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信息技术公司。公司专业从事提供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掌上应用程序开发、信息产品研发及信息项目实施、IT运营及服务、电子支付技术研发及运营、9507互动数字平台增值服务等多方面业务。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化造就强力集团管控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是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药集团在原医药批发站的基础上一路并购,成就了今天拥有10大主营业务板块的医药企业集团。为增强国药集团核心竞争力,国药集团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推行集团“贸、科、工”一体化战略,全面提升集团的管控能力和对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

为此,国药集团制定了IT建设的思路:以集团贸科工一体化战略为主线,围绕集团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求以及新医改需求;在统一信息化规划、集团IT管控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商业、科研、工业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和集团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实现一体化运营、全面的集团管控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形成集团信息价值网络;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药集团了集团标准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以国药编码为主的信息标准体系。今年,国药集团又将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有效地支持了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集成共享需求。

从药品生产、医药分销、零售、物流到管控,国药集团都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

获奖理由

国药集团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推行集团“贸、科、工”一体化战略。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指导,规范各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国药集团的管控能力、主营业务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打造无线城市群

1999年7月2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司”)正式组建。四川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安排下,负责中国移动四川省网络发展规划、工程建设、网络维护和经营服务。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供差异化服务,除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数据、无线音乐、IP电话、传真、无线高速上网等多种增值业务。

目前,四川公司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10年5月,全省21个市州、所有县以上城市和乡镇实现GSM网络全覆盖;省内高速公路、国家级风景区、热点地区实现连续覆盖;成都以及四川部分地市实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TD―SCDMA覆盖。

为满足四川人民飞速增长的通信需求,从2010年9月起,四川移动投资22亿元实施改善网络质量的“卓越128工程”,在全省新增基站4140个,该工程于2011年3月底完工,将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全省4000万用户的通信质量。

2010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被工信部、国台办、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四川移动作为惟一的运营商参加该项目在成都的建设。

四川移动也从7月份启动了全省的“无线城市群”建设,今年将在全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推开“无线城市”试点,明年将覆盖至全省范围。除了两岸的合作,四川移动在“无线城市”项目的实施中,纳入了“网络+门户+应用”的解决方案,投资100亿元建设“无线城市”基础网络、信息内容、应用和门户平台,承担了推动“无线城市”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责任。

目前全球探索“无线城市”的解决之道时多采用单一网络或单一门户的运作模式,四川移动大胆创新,将本地性、集中性、易用性三种特色汇聚,并采用wap、www、客户端三种形式与用户见面。预计2012年在全省形成“无线城市群”,2013年建成覆盖全川的无线城市网络。

“无线城市”的试点项目积极引进国际最新的建设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设了通信管道、TD基站、光缆、WLAN无线基础设施和统一接入门户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创新推出了“企业在线”、“宝宝在线”、“天网路况”、“家园在线”等一系列特色业务,运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获奖理由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已经在通信行业信息化方面做出了先行先试的表率,并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同时,四川移动持续加大3G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力度,网络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领军三维数字化研制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天科技高度重视集团信息化顶层设计,强化统筹。相继完成了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十二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等顶层规划和总体方案。

航天科技各厂所逐步开展了基于三维产品数字化研制模式的工程实践,并在局部应用上取得了突破:一是基于数字样机技术的研制模式正在形成;二是主要型号研制单位构建了企业级协同研制平台;三是型号项目管理系统初步形成总院全面铺开、专业院重点推进的局面,成功推行了集团公司、院、厂所三级协同的计划编制与管理模式。

航天科技统筹开展了门户、决策支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系统建设,局部信息实现共享,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门户和决策支持系统上线运行,促进了集团公司综合管控水平及精细化程度的提高;二是财务管理系统以集中部署模式全面推进,实现了财务数据集中监管、资金监控、预算核算和网上报销;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四是电子公文实现集团公司、院、厂所三级的互联互通,促进集团公司综合管控水平逐步提高。

此外,航天科技还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集团公司信息化保障能力。一是实现了集团公司与基地的网络互联,开通了相关应用,实现了型号发射调试的远程测试和远程诊断,提高了前后方信息传递的效率;二是完成了集团公司与各院、厂所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节约了会务成本,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设立了CIO、信息化专家组和信息化两总体系,完善了专职信息化职能机构,壮大了技术支撑队伍。

“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紧密围绕“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以融合与统筹为统领,以创新与管控为手段,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实现航天产品科研生产、服务与经营管理信息化,为提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获奖理由

在顶层规划和总体方案指导下,航天科技统筹开展了航天飞行器设计制造集成(AVIDM)工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系统建设,实施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信息化专项、导弹武器系统和卫星数字化示范工程,初步探索了符合航天特色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基础支撑信息化能力建设模式,开启了信息化统筹建设新的局面。

2011世纪企业大奖

IBM: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与服务公司,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IBM生产、制造和销售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提供各种业务解决方案与服务,如咨询、应用开发和管理、基础设施、托管与外包,涉及领域从大型机系统到纳米技术。

从1911年创立以来,IBM曾带领全世界进入主机时代、PC时代、电子商务时代,以及今天的“智慧地球”时代。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IBM始终引领着信息产业前进的步伐,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011年,百年老店IBM仍会秉承“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价值观和“优秀企业公民”的原则,继续积极寻求与各界进行合作,利用自身在全球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所具备的领先技能,有力地支持中国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1911年,IBM凭借穿孔卡片制表技术相关发明获得了第一项专利,借此开始与人口普查部门、铁道部门和零售商合作,帮助他们从计数和排序中发现了新的洞察力。此后,计算机内存、个人计算机、软盘、硬件磁盘驱动器、可复写CD、信用卡磁条以及运行ATM机的技术奠定了如今技术行业的根基,也被广泛运用于企业、银行与家庭中。

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深入到更深的层次,IBM已经逐步向“全球整合企业”转型。

IBM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重新审视全球的资源,对如何发挥各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在这次转型中,IBM中国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但是IBM新兴市场的总部所在地,而且成为IBM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服务和制造中心,以及对中国客户的支持中心。

2010年8月25日,IBM全球网格大同盟及清华大学“清水计算”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利用先进的物理水资源过滤处理技术,解决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的诸多水资源污染管理问题。从IBM全球的企业公民责任战略到中国更广泛而深入的创新举措和实践,IBM的努力不仅超越了业界的表现,还扩大了企业责任的现有范畴。

篇9

2013年6月11日,在历时“神九”飞天短短的一年后,“神州十号”又在中国九泉发射区成功发射。

这次的“神十”飞天,宇航员们首次在天空上完成了太空授课,这次授课的老师是王雅平,通过这次授课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物理原理,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

从“神五”飞天到“神十”飞天,中国的航天科技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努力着,他们是科学家与航天员们。科学家建造的每一架神舟飞船都需要花上很长时间,实验,改良,整修等等步骤,他们的苦与累无人知晓。航天员在大多人眼里是很光荣的职业,其实,他们在登上天空之前,都经过了仔细地选拔和艰苦地训练,不是谁都能担任的,航天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要在训练中出类拔萃,才能在航天员中脱颖而出,这样精挑细选出的航天员得多优秀啊!不仅如此,航天员们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各项任务,他们承载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目光,不能有半点差池,看着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走出舱门时人们的心才算放下。有这么多伟大勇敢的中国飞天人,为了我们的飞天梦做着不懈的努力,中国的飞天科技怎能不取得骄傲的成绩呢?

太空之旅是漫长的,每一次飞天,都意味着我们又解开了一些太空之谜,如果我们想解开更多的谜团,就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坚持和付出。虽然我们知道,太空的谜团是永远解不完的,但只要我们努力,每解开一个谜团,都会对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每一次飞天,都意味浩瀚的太空中又会留下中国人深深的足迹,也意味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迈出了稳健的一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世界则国屹立世界。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既然知道了中国航天技术是从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那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们就应该从零做起,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寸进尺退,相信我们都会做好。

篇10

1 型谱建设的意义

随着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型号研制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型号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研制任务繁重,各型号的产品根据型号要求量身定制,传统思路就是进行单独设计,研制周期长、人力物力成本高,而且产品状态多,可靠性、通用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快速研制符合功能、性能要求且具有高可靠性、通用性的产品。产品型谱正是能够满足这方面需求,以尽可能少的不同规格产品,满足可预见的最大化使用要求,最终达到货架系列产品化设计和选用。推动产品型谱建设可以让“型号研制任务牵引的研制模式”向“基于成熟产品选用的系统集成模式”转变,缩短型号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技术风险,提高科研生产效益,确保型号性能与可靠性,加速专业技术进步。

2 型谱建设实践

2.1 梳理现有产品,掌握发展趋势

特定领域内各型号要求各不相同,传统的研发工作导致产品数量多、研制周期长。所以首先要整合现有型号,由于型号需求的差异,产品很难做到整机产品化,可以从实际使用出发,对产品按照功能、使用环境、接口等进行梳理分类,重点是进行功能梳理,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功能模块,通过对这些模块进行通用化设计,形成若干个可靠性高、移植性强的通用模块,应用于型号上,同类型产品可以选配相应的通用模块组装成满足功能、性能需求的产品,从而改变研制生产模式,从无基础的全新设计转变为在通用模块基础上的快速适应性组装设计。但是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后,接口差异将成为制约产品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后续将对各型号接口进行研究,对于类似技术状态的产品,尽量统一接口,进一步缩减型谱产品。

除对产品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外,对产品未来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也需进行前瞻性研究,对预研或待开发产品作出规划。

以航天八院某科研院所某领域几个主要型号的遥测产品为例,通过状态清理,目前在研的6个航天型号有34种产品状态,对以上型号的功能进行分析梳理,整理出各型号对遥测产品的需求,掌握了主要功能需求和功能组合,但由于各型号在接口形式、实现方案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形成了目前的多种状态。由于遥测产品技术状态繁多,生产时从物资备料到装配、调试、试验均为独认控制,无法统筹安排,严重制约了产品生产周期,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成本,也不利于遥测产品可靠性数据的累计。由此,该研究所总结各型号应用遥测产品的差异,根据产品功能需求,并通过比较不同遥测产品特点最后形成数据采集器、发射机和天线三大类产品。

2.2 编制产品型谱,进行动态管理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2008年全面启动开展宇航产品型谱建设工作,编制完成并了卫星公用平台型谱、运载火箭型谱、空间单机产品型谱和运载火箭单机产品型谱,制定了型谱编制指南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初步规划了产品型谱的总体框架。于2013年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标准Q/QJA144-2013《宇航产品型谱编制指南》,作为各研究院后续型谱研究报告修订和编制的重要依据。编制产品型谱旨在“总结过去成果、支撑当前应用、引领未来发展”,要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编制。编制产品型谱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产品型谱是一种产品系列,但它绝不是将现有产品简单汇总而成的目录,而是具有一系列特定要求、经过优化的产品系列,在时间上必须满足较长时期内型号研制对本类产品的全部使用要求,所以产品规格应尽量完整、无漏项;其次型谱必须是由“最少数目”的规范化产品组成,型谱内所列产品的规格互相不重复,前后两档产品的规格最好能无缝衔接,若规格变化是步进的,则在服从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间隔、跨度要适当,力争用最少的规格数量覆盖已识别的产品需求;除此以外,型谱不仅要包括现有产品,而且应包括预研及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的产品,以保证本类产品的持续发展。该科研院所从2015年开始,科研部组织全所开展各专业的产品化策划,组织产品首席专家、产品主管设计对各个研究领域的产品进行了分析梳理,编制出了不同领域内不同系列产品型谱简表,涉及控制、测量、电源,数据采集器,遥测发射机,遥测天线与测控、数传、图像等几十种重点型谱产品,为产品成熟度提升、产品定型、新产品研发、产品升级换代和产品选用等提供了依据。但随着型号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需对型谱不断进行完善补充,实施动态管理,完善型谱产品目录,以满足型号研制的需要。通过近两年的型谱建设实践,该科研院所对产品型谱进行了编制及适时修订,重点型谱产品规格区间进一步明晰,产品覆盖面也更加全面。

3 产品型谱建设推进航天产品化工程

产品化是对传统科研模式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产品化工程将开发、生产、质量管理、产品定型和应用等过程进行优化,以此达到小子样研制条件下产品高性能、高可靠、高质量要求。产品型谱则是产品工程的顶层规划和核心,产品型谱规划了产品化的发展和应用方向,为产品化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该科研院所已经完成了航天多个领域的产品手册、型谱简表和一些相关的指导文件,为有效缩短型号研制周期、产品快速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指导了该研究所多专业产品的规划、开发、生产和推广、指导各领域型号对专业产品的选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