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的核心

篇1

一、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主要特征

以“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具有如下特征: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其产生和发展经过河北人民千百年的积淀与传承,具有厚重的历史性特性。

几千年来.河北是中华民族民族融合最激烈频繁的地方,河北人民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爱国爱家等精神不断得以传承与积累,显示出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厚重的历史性特征。人文精神的时代性其实就是其历史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演绎。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它来源于历史的积淀,却丰富于崭新的时代精神。时代性是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又一大特征。

第一、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贯穿着是非、善恶、美丑的人生价值判断标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河北省委提出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是历史使命,也是时代的要求。那么,靠什么精神激发我们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的回答是: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这应该成为我们河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第二、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

当今时代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向越来越明晰化了,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反观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中内舍的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等观念诉求,无不体现着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本质。

第三、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和谐河北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活的灵魂。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正是在坚持这一基本思想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需要提出来的。针对当前社会某些领域存在的虚荣狭隘、缺乏诚信、自私自利、因循守旧的现状,我们提出在全省弘扬“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精神。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特征,处处渗透着时代的气息,并与时代紧密结合。

时代是铸造人文精神的大熔炉,也是孕育人文精神的沃土。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河北人文精神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人文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为加快我省和谐文化建设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思想性是统领,实践性是基础。只有把先进的文化思想付诸实践,化为惠及人民群众的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才能真正体现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因此,只有从理论目标转化为实践任务,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上来,贯彻融会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同时,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源头活水”是干百万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必须源源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加以深化和丰富。

(三)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体现在河北人的思想、行为、作风等方面,具有整体性特征:而具体到每个人又是整个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因而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也表现出个体性特征。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从整体上影响着行为个体,对行为个体提出了普遍性要求与引导: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又从个体方面反映着整体性,是整体性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弘扬和培育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必须正确处理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既要从整体上弘扬和培育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又要根据整体性的要求,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以及个人的个体素质、能力和水平;既要适应全省的普遍性要求,又要体现个体的特殊性要求,以增强和提高弘扬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

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提出,为河北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这样一些精神品质尚未全部成为河北人的品质,并不都是现实的存在,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前还存在与之相对的尖刻狭隘、偏执极端、形式主义、尤其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这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针对当前的现状,培育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必须做到:

(一)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打造河北人文精神的新亮点

首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必须继续深入挖掘河北传统文化。河北人既是河北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河北文化的受动者,在创造自己的文化并受益于自己文化的同时,又时时处处受着自己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这就需要严肃而审慎地研究河北文化的二重性,揭示河北经济社会兴衰成败的深层文化内涵,弘扬积极健康的文化精神,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河北文化。比如培育“重信尚义”精神,既要大力发扬其讲诚信、尚道义的长处,又要注意诚信立德与维权用法相结合,引导理性行事,抵制小宗派小集团的形成,树立文明民主理性的人文精神。

其次,培育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还要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吸收中外人文精神中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勇于开拓创新。

总之,培育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要一如既往地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原则,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迎接新的人文精神的生成。

(二)雅俗共赏,服务大众,探索培育河北人文精神的新形式

在培育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时刻牢记我们所搞的各项活动的受众是人民大众,不全是阳春白雪,也不全是下里巴人,要建设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大众的文化,在实践中寻找到文化品位和形式大众化之间的平衡点,把专业讲座与文化普及有机结合在一起,寓高雅于通俗,力求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关注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努力做到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健康文明,融专业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在坚守文化品位中服务大众,在确保活动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欣赏的同时,着重在形式上的趣味性、互动性上下功夫。廊坊等城市开办的“市民文化大讲堂”在培育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方面很值得借鉴。

(三)文化共享,落到实处,夯实河北人文精神的群众基础

总书记6.25中央党校讲话中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文化发展亦是如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将培育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落到实处。深圳开办的“市民文化大讲堂”组织工作保障有力、内容选题贴近公众需求、讲座过程注重互动交流、创新机制确保有条不紊、活动宣传坚持立体多元,从讲座题目到讲座时间,都通过公告、网上征集、街头发送问卷、电话征询、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增强市民对活动的全面了解。通过这些工作,使“市民文化大讲堂”真正成为市民需求、市民参与、市民享用的文化殿堂。这是一条立足实际办文化、服务大众讲文化、推动发展兴文化的新路子。

篇2

我们通常会把降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工作,看作是企业、家庭、个人这些微观主体应该行使的事情,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竞争压力下,如果微观主体很好的管理成本,就会有利于应对经济的困难,就能够增长竞争力,就能够增加利润,也就增加未来发展的资本。但是中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仅仅靠企业、家庭、个人来降成本,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因为在经济活动当中有一类成本仅靠微观主体的努力,是不足以显著降下来,应对现在的经济局面。这件事情为什么很重要呢?尽管我们现在有独到性的东西,尤其是创新,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在全球立足主要靠比较成本优势,以下几类成本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仅仅有企业和微观主体的努力还不足以完成好降成本的这项任务。

第一类法定成本。企业有很多开支是竞争当中形成的,如果这个员工你想雇,我也想雇,我们就要出一个合适的价钱,再把这个要素拿到手。这类成本是市场竞争供求决定的,但是还有一些成本是法律规定的。比如说必须交税、社保的缴付。我们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法定的社保缴付增长过快,它比工资总额涨得快,降下来不是单个企业甚至所有企业一起开会就能降下来的。我们的立法机关、行政、政策制定方面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要采取实际工作当中能够见效的措施。不降,企业就熬不过去,现在经济下行,市场供求的成本正在下降,但是法定成本降的不一定那么快。这样的话,很多企业等不到市场成本降低就支撑不了了。应对所谓不要发生大规模的下岗潮,主动的调整法定成本至关重要。当然调整法定成本会牵扯到一大堆问题,经济下行,政府财政收入会减少,要降低税收,政府的开支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大,所以根据国际经验看,光降税,一定要伴随政府降低开支,否则的话,这个财政的窟窿短期内可以说增加一点赤字,长期看它也会变成国民经济失衡的一个根源,所以这方面要有一系列的连锁的反应,才足以让法定成本有效地降下来。

第二类成本是让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要付出的成本。其实经济不管怎么下行,它总还有机会,就看北京,说经济很慢,但是还有堵得一塌糊涂的地方,比如儿童医院,我走过几次根本没办法通行,什么问题?并不是我们培养的医学学生不够,是我们潜在的能做供给的这些医疗服务资源要对潜在的巨大的甚至不是潜在的、明显的需求做反应,中间有障碍。我们的医改强调了公共服务,这当然是对的。可是要知道公共服务,让人能看得起病的同时,还要动员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来增加供给。这个不是靠喊口号,表达我们有增加公共服务的意愿就够的,要有扎扎实实的措施,让人们愿意学医,让人们愿意从医,让人们愿意增加医疗服务,这就要靠价格机制,人生下来不一定学医,学医不一定到儿科,我们有很多不恰当的价格管制,使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付出的成本很高,供不应求,这发生在经济下行当中,就会让我们觉得一方面中国经济有些地方很可惜,一方面觉得潜在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第三类成本就是当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的时候,获得关键要素的成本。我们看国民经济现象,房地产,虽然全国过量库存,降库存问题很大,可是同时看深圳、上海、北京房价非常高。什么问题呢?仅仅靠货币政策去调房价是不能适应的,光有购买力,如果没有土地相应的拨过来,没有相应的土地对每个地方的市场作出灵活的反应,它就会出现这个尴尬局面。这里还在讲降低房地产库存,那里房价已经冲天而起,我们又要去调控房价。关键问题是我国的土地制度严重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现实的要求,这么一个关键的要素,有行政,有指标,由北京来决定供应多少。房价涨的同时,有大量土地没有好好用,甚至闲了多少工业厂房,几百万平方米的。问题这些地能不能转过来变成住宅用地呢?这个事情深圳说了不算,只有全国的法规,全国的行政控制决定的,这些成本不降下来,如果市场主体看到了市场机会,想做反应,但是关键的要素得不到,这个反应过程就会非常慢。法定的经营成本,对潜在机会作出反应的成本,以及获得关键要素的成本,都可以称之为体制性成本。

篇3

关键词:城市 人文精神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59-01

城市人文精神是支撑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基因 , 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精神载体,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而今,我们所要打造的城市人文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马鞍山市注重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人文精神,努力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打造城市人文精神,不断赋予城市人文精神以时代价值。

一、什么是城市人文精神

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一座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一座城市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

马鞍山,一座有着自己人文梦想、年轻的移民城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最先提出以“爱国爱市的团结精神,开发开放的开拓精神,求新求实的争先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为内容的“奋进马”精神,在此基础上,“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新城市精神应运而生。它表现了马鞍山移民城市的特征,是马鞍山创业建市的恢宏历程真实写照;体现了马鞍山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执着勇气。

在马鞍山城市精神的引领下,体现历史文化传承,代表市民共同价值取向的城市人文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打造和弘扬。马鞍山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从有形的城市地理位置、传统布局、景观风貌等外在因素,到无形的民风民俗、人物典故、历史事件等内在因素中汲取营养。

开放包容、创新进取、文明和谐……马鞍山历经十几年所沉淀下来的人文精神,正是历史赋予马鞍山这座新兴城市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二、打造城市人文精神的意义

成功打造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多方面的需求。

1.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是推进马鞍山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后,城市F代化水平从根本上体现在人文精神层面。在世界上有特殊的地位的城市,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还因为它们拥有丰盈的人文精神资源;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也因为它们特有的人文精神魅力,而人类文明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在,包括马鞍山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这也就意味打造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刻不容缓。

2.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是建设城市和谐社会,树立马鞍山良好城市形象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正是建设城市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同时打造城市人文精神还有利于树立城市的社会形象,成就城市的精神名片,向社会展示城市的深厚底蕴。

3.打造城市人文精神是加强马鞍山市民的人文素质修养,促进市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的存在使马鞍山市民有着一致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它可以将广大市民凝聚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打造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可以帮助马鞍山市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市民的人文素质修养,为市民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城市人文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只有打造出马鞍山自己的城市人文精神,才能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三、如何打造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

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鞍山的具体体现,反映了马鞍山市民的文明水平和道德修养。近几年来马鞍山致力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打造城市人文精神。

1.开设讲座讲堂,不断强化市民对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的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城市人文精神的历史源泉,是我们打造城市人文精神的最好教材。多年来,我们始终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坚持举办文化讲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人文精神所传递的核心内容融为一体,分期开设“家风”“修身”“敬业”“诚信”“廉政”等专题,每期引用相关的国学经典进行诵读讲解,使听讲座的市民在讲解中默记中华经典的内涵,在齐声诵读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践行核心价值观、打造城市人文精神的内在动力。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打造城市人文精神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搭建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的平台。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定期走进道德讲堂总堂,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与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一起,聆听道德故事,重温国学经典,感悟道德力量。县区党员干部也纷纷走进社区、村镇、学校等基层道德讲堂,在场景融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听说读唱中,引发内心共鸣,积聚道德力量,打造人文精神。

2.开展道德模范评选,不断丰富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的丰沃土壤

宣传先进典型,推举身边榜样,可以使抽象的城市人文精神变得具体形象、活泼生动。近年来,马鞍山市通过设立“马鞍山好人榜”,宣传学习“双十佳”感人事迹等方式,推选出一大批“模范”“典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作用,组织近百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进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自己人讲自己事的形式,使城市人文精神“从云端飘落大地”,融入社会生活。“模范”“典型”的实际行动汇成强大力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砖加瓦,为马鞍山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文精神动力。

3.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马鞍山城市人文精神落地生根

近几年,马鞍山市把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马鞍山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使城市人文精神在马鞍山落地生根。

3.1“文明之歌”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以来,马鞍山市大力开展“文明之歌”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生动活泼的表现方式,把各类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与核心价值观、城市人文精神融为一体,通过图像、文字、声音传遍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使核心价值观、城市人文精神在鲜活的事例中,质朴的语言里深入人心。

3.2党员干部“走亲戚”活动

2014年以来,马鞍山市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走亲戚”活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至少与一户生活困难家庭结为“亲戚”,长期进行扶贫、扶志、扶技,目前全市已结成“亲戚”1.7万余对,“走亲戚”近7万人次。这既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又让干部职工从中了解百姓疾苦。“走亲戚”活动,为诠释城市人文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做出了贡献。

3.3马鞍山“吟诗节”传承文化底蕴

篇4

【摘要】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要使医院真正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互补,方能满足广大患者多层次的需求,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院可持续发展

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medical humanism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Zhang Qiande,Zhao Jianli.(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the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market is becoming seriou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hospital to provide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to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we must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medical humanism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Medical human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现代社会,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发展不仅面临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冲击,还要面临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化等挑战。一方面,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使诊疗手段日益高技术化;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医患关系紧张,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互补,增强医院的软实力,才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常译作humanism,意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己。

医学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关注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医学永恒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由各种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实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的社会成员,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不恰当的生活方式、行为与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些疾病并不是细菌、病毒和各种理化因素引起的,而是根源于有害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的医学模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来考察人类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用和潜能。因此,只有将现代医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满足患者躯体上、心理上的多层次需求。

2 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人文精神

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彰显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极为吻合。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深化过程中,其对医疗服务业的管理及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医院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医院可持续发展是指医疗服务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的社会目标的程度。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医疗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关注双重效益,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③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观。有学者从发展与增长内涵的角度,提出“合理增长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医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医疗服务的改善、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环境的美化等方面的相应发展,医院将会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境况。

医院是以诊治病人、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是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与设施,对特定人群或群众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医院关注人的生存、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人文精神重视人的生命,因此,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服务的对象是人,要树立“以员工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员工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各项权利,重视员工的发展需求,把员工满意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弘扬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同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合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病人与医院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矛盾。“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分析患者的需求现状和变动趋势,提高患者的消费价值,进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

3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是强调从整体医学出发的综合医疗模式,既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又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也是21世纪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医院的发展应从“重技术、轻服务”的倾向往“重技术和服务的整合”的方向转变,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强化医学人文关怀,更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能较好较快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对医务员工的人文精神传授:医学是爱人、救人、帮助人解除痛苦的科学,在发展中始终渗透着人文精神,始终关注着人的生活质量、生存意义,并且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医学价值。若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真正实现高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要让每位医护人员懂得,一个完整的医护职业形象应该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爱心浓烈和人文素养丰厚的完美组合。因此,既要学习医学业务知识,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又要扩大人文视野,加强人文知识的陶冶,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在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强化人文学科教育,使医护人员不断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自觉地把人文关怀融合到医疗服务之中。通过对病人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悉心关怀来施展医术,提高水平,锻炼提升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融合。

3.2 确立“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就是在医院活动中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幸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和利益,一切工作从“人”出发,一切工作为“人”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应包括两个方面: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为病人提供一切所需的服务,包括诊疗、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和精神等方面的服务,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硬件上为病人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设施装备。以员工为本就是把员工作为医院发展的主体,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医院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最终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医院的组织目标达到和谐一致。

3.3 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医院发展战略:医院的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以提高医疗质量为载体,以“科教兴院”为战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大力进行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全局、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探索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理念,打造以人为本的环境设施,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提高高新技术含量、先进医学人文精神分量和医疗服务质量。

3.4 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特别是医院院长和党委书记,应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推行者和身体力行者。要站在医护员工队伍的前列,带领员工忠实践行医院的使命,恪守人文精神的信条;其次,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与医疗业务工作相结合。医学蕴含人文精神,医疗业务工作过程体现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使医护人员对医学事业产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务患者,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再次,建立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讲究方式、选好载体。在推行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可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文化、教育、体育等载体对员工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运用电视、录像、网络、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手段,营造医院人文精神氛围,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0~34.

[2] 杨耀防,汪力平,舒长兴.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看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J].九江医学,2008,23(1):46~48.

[3] 胡登利,邓明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9):42~45.

[4] 徐婕,张前德.浅论医疗服务的人性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9~71.

[5] 常燕玲.医院“以人为本”医疗服务[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9(4):1485~1486.

篇5

关键词: 新课改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和谐发展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变传统的知识、能力“二维目标”的考察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察,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深入挖掘新课程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找准人文精神教育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要把知识纳入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做到具体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将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格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形式,人文学科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为例,其最大的亮点是开设了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突出人文教育的新课程:《文化生活》。该课程教材紧紧围绕文化与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与培育等人文知识,既丰富了教材体系,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新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教材也渗透了大量的人文信息,大大丰富了教材的人文内涵。我校政治教研组充分挖掘政治新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摄,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2009年获省“十一五”课题研究立项),对实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与此同时,在政治等人文学科的倡议下,该校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也突出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加强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发挥这些课程中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了道德判断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当前,教育受质疑最多的是偏重于科学精神培养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体制,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精英主义为取向的,长期应试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是教师逐渐丧失了个性,缺乏人文化的手段、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代中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二)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全面、和谐、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这是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三)要具备现代教师意识。教师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精神进步的引领者,教育的深刻性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因此,教师职业的天然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让每位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精神,具备丰富的心灵和人文情感,不仅能传承文明,更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四)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养成道德、培养人文精神。人格、道德、人文精神的获得更多地依赖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因此教师必须道德高尚、人格完整,心理健康,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必须以人文精神来改革现行的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重教法而忽视学法,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分数而忽视人性。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实践中感悟知识,在学习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据此从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校《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辩论、或演讲、或讲座等)和作业模式(或学术小论文、或主题板报、或话剧、小品等),并借助校报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两个平台来延伸课堂教育,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总之,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需要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西哲蒙田早就批评知识灌输教育“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认为“如果我们灵魂的步履不比较安详,如果我们的判断力不更加健全,我宁愿我的学生把工夫用在打网球上,那样至少他的身体会比较灵活些。”①鲁迪格尔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②现如今,新一轮课改已经全面展开,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野和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蒙田.论教育[A].蒙田随笔[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②转引自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参考文献:

[1]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2004.01.17.

[2]曩宋中学孙加艾.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2007.1.26.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人文精神;高职教育

一、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之辨析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1]我们可以把人文素质理解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内化的结果,可以称之为文化素质,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比如爱国爱家、不屈气节、顽强意志等,所以它既有知识涵养方面的阐释,也有气质精神方面的解读。人文素质一般来说涵盖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人文知识,比如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等。二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渗透在人文知识之中,它往往有较强的民族和区域特点,更强调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理念。三是人文方法,也即汲取人文知识与获知人文思想的认识方法与实践方法。四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它从人文思想与人文知识中来,又指引着人文知识与人文思想的走向。[2]在这四个层面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只有培养并实践人文精神,才真正体现个人、民族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求善求美,以期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二是超越性,超越客观现实的束缚,构筑人精神文化的自身世界;三是以人为本,展现人的需要、人的理想。[3]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所认为的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的自我定位;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毕生追求;提升自我与终身学习的意识;拼搏奋斗的意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不懈的精神;高尚的人格操守,威武不屈的气节,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及对普遍人类文明的珍视。

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现状

1.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就业压力

造精神培养重视不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技术型的实用人才。[4]因此,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以及与社会对接的适应性。更因为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使学校与学生都以就业为要,将就业视为轴心,这样的确能培养出适合岗位的应用性技能人才,但人才仅限于应用性技能型,便容易出现学生目光短浅、后劲不足、安于现状等弊端,学生往往认为只要能就业便完事大吉,对自己没有合理定位,对人生和事业发展没有规划,对未来认识不足,不能掌控自己的发展方向,于是出现了只求考试通过和掌握眼前的基本技能、不思长远的短视现象。

2.人文素质教育程度不够深入

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知识拓展与素质提升,基本涵盖了人文素质的两个方面———人文知识与人文方法。此外对于人文思想,也能有一定认识。但在人文精神的获得上还普通缺乏,也即人文素质教育不够深入,还停留在浅层次。因高职院校普通强调岗位对接,专业性强。所以专业课的比重很大,人文素质课程并不是主要方面,在课程中也更为重视知识的传授及与岗位衔接的素质训练,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还很不够深入,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3.不良的文化生态与长期应试

教育造成学生对社会现状与人类文明成果关注度不够,视野与思想深度受限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当今的文化生态也突显出功利化、工具化、物质化、庸俗化的特点。[5]高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阅历少,视野窄,所以易受不良文化生态的影响,出现拜金主义、生活物质化等倾向,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与人生目标。以前只需要关注眼前学业,进入高职院校后,只需要关注就业,因此,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识面窄,视野局限,关注眼前利益的多,关注长远发展的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度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度都不够,对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茫然。

4.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与生活热情,掌控自己行为的能力弱准确的自我定位、拼搏奋斗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一部分,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但现今高职学生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即将来临的繁杂的社会生活有恐惧惶惑之心,加之学业的不力,对未来的茫然,或不自信或盲目自信,普遍缺少奋斗精神与坚持的意志,对自身无法把握和掌控,甚至有些人意志消沉,而社会责任感也普遍较低。

三、人文精神培养方式

1.人文精神培育与人文素质

教育的融合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的一部分,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为学生长远发展积蓄力量,现今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普遍关注人文素质的培育,但大多仍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中对人文知识予以把握和积累,但这些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如果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内容,将两者有机融合,将会起到一定的素质提升与精神灌溉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人文知识的传授的重要载体,但教学中往往关注学生搜寻信息、整理资料、知识宣讲等能力的训练。考虑到人文精神的提升,可以加入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审视内容,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使学生产生对即将失传的民间手工艺的兴趣,探讨古建筑是否该扒掉等有关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孰轻孰重等问题,以引起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培养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关注与珍视。

2.校园文化生活与人文精神培养

清明纯正的校风,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活,也是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的途径。可以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比如诗词朗诵大会、学生自己的“百家讲坛”、舞台剧展演等活动,通过谈古论今,歌咏名篇,展现社会生活等方式,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操守、威武不屈的气节;或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陪伴孤儿及孤寡老人,为弱势群体献爱心等方式,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他如学校的文化墙、书法或诗歌长廊等文化景观,独特的富有历史感的校园建筑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3.专业技能与人文精神培养

如果是与人文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较为容易将人文精神引入其中,但是如果是偏重于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在人文精神的灌注上往往不大好把握。自然科学课程在语言表述上不同于人文学科课程,很难直接体现主体的精神因素。[6]因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专业技能训练中,则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解读人文内涵,并进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予以关注,所以专业课教师也需要有人文精神培育的意识。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这是高职学生学习任务中的核心部分,在核心的教学内容中,专业课教师以往多以学生理解知识并会实际操作为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专业课教师更应该有“育人”的意识,不止教书,在德育方面也予以关注。专业课是适合着重培养学生的锲而不舍、勇于钻研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自己的未来定位,并使之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为社会服务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强调精熟,需要细心耐心,这也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培养出顽强的意志品格。

4.广博视野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并非无本之木,它除了来自于学校教授的人文知识,也来自于学生广博的视野。只有具有广博的视野,才可能具有思想的深度,所以需让学生长见识,多历练,除了社会实践活动之外,在校内可以通过广博的阅读和慕课等形式进行。广博的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围绕专业课程的阅读,二是名家经典的阅读。这里重点指名家经典的阅读。而慕课的内容多是名校名家的授课,重点指高等教育通识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看名家书籍,听名家授课,来感知社会,培育人文精神。所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等部门,要结合学生特点,向学生推介相关的人文书籍,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屏幕、多媒体影音室、校园网站等相关平台,向学生播放慕课、人文纪录片等,进行人文知识宣传,以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与见识,并加强思想深度的修炼。人文精神植根于深厚的人文素质,但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高职院校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见识的增长,学生内在的精神素养尤为重要,他直接关系到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应用的方向以及产生的影响。所以在人文素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进人文精神的培育环节,势必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美育德育的实现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解梅,陈红.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8.

[2]巨乃岐,巨亚智.论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J].天中学刊,2007(12):135-136.

[3]赵成.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5(5):148.

[4]高振强,刘自团.论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77.

[5]许总.经典阅读与人文精神重建[J].江淮论坛,2011(4):161-162.

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17-05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文化界产生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同样出现了“体育人文精神危机”的广泛论争。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

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深刻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就首先要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人文精神的彰显开始于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精神由混沌到自觉的过程,与人性从自然中剥离、理性从感性中剥离、个体从整体性中剥离、现代性从传统中剥离过程同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个体主义、权利思想、民主观念,以及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等问题。“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所谓‘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世俗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神的,也不是关于自然的,而是关于人的,是人道而不是神道,也不是自然之道。这里已经有了把人看作主体的含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西方近代以来,以科学精神(工具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两条主线进一步将人作为一种对象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前者把人看作一个物质存在物,人的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即真的才是善的。后者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关注人的尊严和意义及人性的善和美,强调人的情感的真,即善的就是真的。各思想学派和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思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叔本华转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生命意志始终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照例认识总是服服贴贴地为意志服务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罗素、维特根斯坦、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一批思想家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在时代背景下,也带来了科学精神、物质利益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尖锐冲突和论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人被上升到“社会本体”,即“使人生活幸福的社会组织所赖以形成的那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称之为善,马克思发现是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适应的人与人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杨岚等人提出:“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类本质’的体现,与人性同构,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好比人类文明有机体内部的神经元、神经系统,人类文明的每一触角、触须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活动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张立文提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周启朋提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价值内核是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它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从价值系统来说,价值内核可以扩展出两个层面: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价值内核只能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实难给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但是,若从其具有的一般社会哲学含义与最普遍的文化原则入手,人文精神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人――社会本体是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在人――自然――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人文精神以人为文化发展核心、把人作为社会本体存在。它关注人性的自由和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第二,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生命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生命精神为根基,它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心理本能,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本体论层面,突显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正如司马云杰认为的,“人的生命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某种心理本能的东西,也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或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不断地追求法则、秩序及美好的实物,超越自我生命及本能存在,所获得的真理、正义、和谐、美好等思想,或所达到的种种道德境界。因此,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欲望、目的、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心理,而是超越这些所获得的和谐、美好、仁爱、至善、大公、无私等的思想境界。”第三,社会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当代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的直接显现,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人的类意识以其本来面目凸现,而不像过去或者隐没在自然精神之中,或者带着宗教精神的面具,或者迷失在科学精神的客观性之中,或者被各异的民族文化精神所分割。”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文精神以社会本体的精神(类意识)为根基,从根本上反映着人的发展程度。它所关注的是人发展的自然尺度,即人的生存状况的标尺;社会尺度,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精神发展尺度,即自我理解和精神外化的能力(知情意平衡,精神结构平衡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体育人文精神必然遵循和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它关注的是体育主体自由发展,最终目标是通过固有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实现体育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其次,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实现的必然载体。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构建不能脱离整

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尤其是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人文精神所确立的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及价值尺度会从更高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最后,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时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如“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而存在。

2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主体思路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和构建方式。它的建构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同构的,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是准确把握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体育主体精神的理论形式与其外化形式、现实形态的结构――功能调适的过程。转型期的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着复杂的因子,它们不仅随着参与主体身份的变换而分化,而且也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而出现不同方面、层次的分化。这些分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分化因子是进行积极整合的前提,其有利于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因子的培育。此外,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关乎到世界体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仅仅从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只能看到一些已经变化了的东西,只有站在世界的、未来的、终极关怀的视角上才能看到那些该变或将要变的东西,才能看到变化的整体方向和利弊,而这样的理论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更具有总体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特质,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才会强有力地影响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向,才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整体上看,中国本土文明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集大成之物。虽然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研究不能脱离传统文明的支持,但是也不能完全从中寻找理论支点。因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明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如“人性本善”理论的悬设性,使儒家的道德心性论往往流于肤浅的道德说教,形成了时时围绕人却处处忽略人的思维怪囤,使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实质上具有“伪人文”的倾向;伦理政治的主导性,使中国的人文文化始终以伦理为核心,缺乏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始终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是等级制度中的被动客体;经验化的理性,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自然哲学作为人的哲学的根基,使中国人对人性论的理解往往脱离肉身的物质限定而在浮泛的理想层面虚构,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不能深入;观念的凝滞性,限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续发展,形成僵化凝滞的格局,无法应付近现代西方强力文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被动局面。这些局限性使我们无法完全从本土文明之中寻找到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观念引导。

“抽象地讨论或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有其工具性,当一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其改变是必然的,否则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因此,应该辨正地看待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的问题。吸收、保留或改造的关键,是要从“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这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现实环境出发作具体分析。面对中国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纷繁复杂的思想资源和观念背景,对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解读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综合研究古今中外的有关思想资料,不断吸收多元文明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要吸收那些在中国本土文化建设进程中萌芽、成长起来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等,绝不能单纯地从思想资料出发进行纯粹抽象的概念演绎,否则不免会落人空洞的漩涡之中。

3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这里要讨论的“体育人文精神”不是蕴涵在母体文化或其它文化现象中附属的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身体的不可捉模的抽象精神泛化,也不是个体参与体育实践时内心孕育的神秘价值符号,而是植根于人身体、生命发展,并在现实体育发展语境中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本关爱”精神。在现代体育文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并不断融合了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主导思想内涵,尤其是“文艺复兴”作为现代体育复兴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推动力之一,使其自诞生之日便具备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首先,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哲学必然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社会哲学从人类活动出发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透视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支撑,在与人的本性、本质的关照中探求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律、合理性及其可能性。在社会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主体的平等、公正公平参与以及均衡发展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关注和追求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构筑起了契合时代及人类发展特征的、完整的文化结构,他将单纯的“肢体运动”升华到哲学高度,提出为达到均衡发展而必须为之持续努力和奋斗的主导思想内涵,进而将这一思想通过主体的现实行为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体育文化体现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实际上,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让整个世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共同关注的实质化了的主题,它越来越在已经生成的历史形态和现实状况中展示和发展自我。

其次,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精神为根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生命所在,它是人类精神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属文化核心范畴,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必然要蕴含体育精神的本质。张岱年认为的:“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体育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世界主流精神。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育精神,强调尊严、忍耐、互相理解、忠诚、平等、公正、团队合作、规则(规范)等道德品质,并将其内涵的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精神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这也契合了社会学家认为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家风度、团队精神。”而产生于中国传统文明下的体育文化,则注重“仁爱”、“人世、经世、济世”、“人道与天道的契合”、“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的生存态度和生命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整体和谐”、“和合”、“礼”为标准实现“身心一元,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和“性命双修”的坚持实现“性灵”、“神韵”、“风骨”、“形神兼备”、“神完气足”、“气静神动”的艺术精神。这些代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精神都无

一例外地成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

复次,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体育精神必须要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态和外显机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效应。体育人文精神虽然与体育精神内涵为根基。但已经在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与体育文化之间构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显体系。“类本性”是任何人文现象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它深刻体现出不同主体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倾向。它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积淀,成为确立“体育主体”身份内在根基。在各种利益需求的导向下,体育主体参与体育的动机、认同感,以及秉持的体育发展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经历着混沌――变动――秩序化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期,体育利益最大化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主体体育活动的性质、方向、方式等的“刚性(极端)竞争”性质。在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空间解放,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目的,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也逐渐序化为人性、主体性、和谐性等内在品质。在这一层面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主体内在的类本性统一起来,并在“自觉”的高度上外显着体育精神的本质。而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既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这就说明体育文化总是反映着一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精神世界;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因此,整体上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体育精神贯穿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在其各个文化层面,如体现在体育文化内涵的竞争、超越、公正、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民主、规范、统一等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健身、教育、民族凝聚等物质文化层面。体育精神必须要借助体育这一具体文化形式,通过体育主体的“类存在”外显出来,即在具体的体育生活中,通过体育人文精神构筑起的体育――主体――社会平台,将不同体育主体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提升到整个社会或体育领域的统一要求和存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彰显着体育精神,它所倡导的是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语境,积极吸取多元文化精神的精华。把完善和升华体育主体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学派、人文学科等紧密关联,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再次,体育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体育人文精神以个体为出发点,并通过整个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来,它不仅是以个体形式体现整体性,而且是在哲学层面上体现出“实践主体的类意识”。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这种意识是体育具有独立“人文内涵”的标志,是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这种精神虽然是体育参与主体意识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自然化的产物,它是经过社会熏陶和融合了的意识,是立足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语境,指向“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意识。三是其中所贯穿各种哲学思想的体育精神是鲜活的,是抵制和杜绝体育“异化”和“过度物化”的基础,其外化形式构成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选择自身存在和表现的具体形式。四是这种精神并不持久冻结在某种特定的形态、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中,它总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保持强健的生命力,虽非“大道运行”,但却广泛地彰显于体育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

这里所说的“类意识”并非费尔巴哈认为的人本质的“类”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并非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中抽象演绎的“世界精神”,即认为世界精神是宇宙整体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而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活动”中理解的“类本性”,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的外化”和“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观,马克思将“物本位”的立足点提升为“人本位”,并将其作为一个集合体来研究现实的社会矛盾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超越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人本主义异化观。随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观提出,以及现代性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类意识的内涵越来越具体化,“类哲学”应运而生。“类哲学的提出,给人的运思指向上体悟到必须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而不能停留在对‘物’的阐释上。总之,应当从哲学中揭示人的理解逻辑、类的本性逻辑,以及时代精神的逻辑。这个哲学的新维度就是要求严格区分人与‘物’的性质,并在此前提下把握人的类规定。”

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看,在体育产生的原始时期,它隐身于母体的文化精神之中,为获得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挣扎,此时的体育文化如同还未出生的婴儿,虽有肌体,但却缺乏精神、思想,严格的说它还没有真正获得文化的身份。在农业文明时期,体育的精神内涵有了雏形,但又被无情地被带上了宗教精神的“神圣面具”,也被“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牢牢地桎梏在牢笼之中。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它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科学精神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新鲜动力,在这个时期,体育真正获得了文化身份,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品质,但受生存背景的影响,它又被过度的“物性精神”所辖制。直到人类文明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的今天,体育文化才鲜明地体现出人类对体育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出“运动主体”内在尺度的明晰化,体现出突破以往狭隘利益中心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体育文化也开始朝着关注人本身、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一种独立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

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反映体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以征服自然、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为重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比较刚性,更多地是体现为运动主体对体育由参与、认知到征服的态度变迁及运动主体自身向主人意识、主体意识的生成,其虽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但若生命不再受理性法则的指导,与本体论的存在脱钩的时候,这种生命就会变成非理性的生命,就会充斥占有、征服、吞并等诸多欲望。在以“和谐”、“整体”、“民俗性”为重心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氛围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突出地表现了人与天(自然)、人

与人、运动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和谐、统一,她追求的是理想人格的实现,体现出明显的现世和现实(出世与入世)精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以来母体文化受印度佛教哲学及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的冲击(以及体育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使中国的文化(包含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精神上的无依托者。在深刻积奠了佛教文化精髓的印度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为追逐理想的彼岸、寻求自身精神的归宿而做出不懈努力,有遵守道德规范,外净化为端正的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的现实意义。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至深形成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劲的精神凝聚力上,表现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及执着的情性。这些在不同母体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体育文化,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精神内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体育的“类意识”。尤其是体育正在突破国家、民族的藩篱跨入“世界体育”的关头,在竞技体育政治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态势之中,在各种体育文化在本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空前广泛剧烈的背景下,在体育领域出现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危机的源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类应该从根本上构建出趋向体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取向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反映出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体育主体能够实现自由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经济理性”内涵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其人文内涵已经相当弱化。这一趋势带来了诸多消极结果,如体育主体地位日渐弱化,主体性被过度物化,体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和失范等等。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目的,各类体育主体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无限制的投入到索取的进程中。在这一趋势下,体育文化迅速膨胀,利益空间急速拓展,多元联结和整合成为当代体育的“伟大”能力。而体育主体在各类利益的联结和追求中被“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到当代体育的工具链条中,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存在物”。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大多数)边缘化、大规模的、兴奋剂使用等等都在快速地消解着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人文精神正是基于此种状况,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纳入至Ⅱ体育――主体――社会的多元联系中,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化其外显的体育行为,最终实现当代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以体育精神为根基,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存在,关注体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体育一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主体作为一类社会主体,其“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其一,一部分“边缘主体”不断地形成犬齿交错的各类意识,并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这类意识虽不能直接左右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间接地影响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二,直接参与体育文化的各类主体形成共同的“类本质”,它体现出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表达和指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是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生命力。从作用机制上看,它好比人类有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而从“类本性”上看,则突出地表现为运动主体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需求、权益、价值、尊严、命运、理想等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运动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篇8

【关键词】当代 人文精神 新内涵

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文精神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如果对人文和人文精神做一番历史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也在不断的注入契合时代与社会的丰富内涵。

什么是“人文”?“人文”这个概念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解注为:“人文尤人事也。”由此看来,所谓“人文”,就是与人有关的事情,具体而言,人文就是人怎样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事情。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环境,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对待方式;人为了共同的利益、价值观和目标而联盟集合在特定的土地上,就形成了社会,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会表现出众多的相待方式,尤其中华民族礼数逢迎、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等,无不是对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的相处而总结出来的为人之道;而人自身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是否一致、身与心是否和谐,便是人类的自身关系的处理内涵。所以,人文就是与人有关的事情,人文精神就是指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肯定和注重人性,要求在个人文化领域里把人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是新兴资产阶级谋取自身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思想武器。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人文精神已逐步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什么关于人文精神、人道主义的讨论却又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如果考察最近几十年和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就会发现,人文精神内涵及其对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各方面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已不是指与人的自然性或者神性相对的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它主要针对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以及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人和人性所造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和对立。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同旧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显然,对于在既往几百年中,与人类社会实践长足进步和目前困境密切相关的旧人文精神,需要加以深刻的反思,它已不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新的时代对人文精神已经又有了新的要求,当代人文精神已经又注入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

关于人与自然。旧的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征服”,而新人文精神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关系。人只有在自然提供的现有条件下才能生存,人自身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和自然分开。人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自然为对象,也只有在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人类必须也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所以,新的人文精神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将更有利于人类的长足发展与幸福生活。

关于人与社会。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旧的人文精神中,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往往演变成为个人成功而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堕落甚至沦丧。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更多强调社会责任感。现代工业越来越细的分工,要求人们必须精诚合作才能共赢,个人的道德发展也是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个体将失去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唯有“和谐”,才会使这种合作得以最好的实现。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目前教学的主要课题。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对尊严的维护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其精髓所在。人文精神教育是教导学生成为“人”。人文精神本身不是学科,因此需要一门具体的学科作为载体,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高中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两者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为学生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更是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必经之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针。高中语文是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但是语文教师更加关注考试的内容,而对人文精神重视不足。因此,选取高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课文重点教学,就是希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更需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课和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性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的优秀作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吸取丰富的古代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人文精神渗透是指在大教育环境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高中课文关汉卿的《窦娥冤》、的《雷雨》等课文的讲解中,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改编,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内容。或者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的教学使语文课堂富有生机,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加强了人文精神在语文中的渗透。

(三)语文教育的扩展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例如,学妈妈的生活语言,学习陌生人个性化的语言,并细心领会他们生活语言中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生活语言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关调查发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人文关怀,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人文精神的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点予以积极的肯定,教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教育观,可以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因此,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导下,会更快的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小结

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非常重要。因此,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利用语文的魅力可以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缅.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184.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09):36.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一、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1.图书馆与人文主义。图书馆是以人文为基础的。文献是人类进行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而文献的产生及积累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图书馆正是为了满足人类对文献的有序化存储、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图书馆现象的产生归根溯源也是为了满足人类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因此,图书馆“天生”就具有人文属性,即人文主义精神。

但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图书馆领域开始重视技术应用以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人们一味地热衷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建设。

其实,学者们早已注意到技术的有害倾向,他们强调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和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和人文学这三个层面。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了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和人文学的层面。今后应该强调科学和人文学层面”。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但我们要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我国的卢泰宏先生指出:“图书馆学人文传统源远流长”。蒋永福先生提出“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

2.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Humanism)指称,主要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之所以用“人文”一词,主要是为了同“科学主义”(Scientism)中的“科学”一词相对应。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与把人看作神的秩序的神学观点和把人看作自然秩序的科学观点不同,人文主义的焦点是在人的身上,是从人的经验开始的。第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有尊严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第三,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

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中,正是这种思想促使了近代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图书馆成为人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场所,并且“研究人文的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图书馆人文精神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在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意义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进步。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社会进化观已经从致力于物的发展、以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首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潮流对它的要求,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规律。

2.图书馆人文精神有利于认清和克服技术传统的局限性。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讲究科学精神和方法,以此保证图书馆活动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们决不能顾此失彼或走向极端――只重视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方法的使用。缺乏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精神,则是一种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

3.有利于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所提出的要求是:以用户为中心,即“以用户而不是技术为龙头,要以服务而不是资源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服务。这与以往文献、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显著区别。现在迅速发展和推广的信息推送服务、检索帮助服务、智能服务、专题服务等,就是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人文精神所主张的“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与平等理想的圣地”等思想,完全可以为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个性化服务提供充分的指导,实现内在的统一和贯穿。

三、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现需要从理念到行为、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到用户、从图书馆业务到图书馆环境的全面的实施,需要在理念、行为、环境等全方位的散发出图书馆的人文气息。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动都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首先要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中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图书馆公益性、平等性、服务性的理念。

自由平等是图书馆公益性的进一步延伸,它的公益性决定图书馆要向社会的所有人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图书馆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打开方便之门。”在《公共图书馆宣言》的1996年修订本中,对这一论点表示的更为简洁、明晰:“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说明平等地获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民主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树立了这个观念后,图书馆在具体行动中才能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我们是用户的服务人员;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2.图书馆员工的人文精神。人力资源是各种生产资料和先进技术的使用者。图书馆的各项制度、政策和服务的实施都有赖于图书馆的员工。对图书馆员工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提供晋升的机会,提高图书馆员工的自身业务素质。一方面,满足了图书馆员工对自我的价值实现,达到对自我的提高,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用户开展服务,从中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文关怀更要从细微之处落实,实行弹性化工作制,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业务提高和个人事务的处理,注意解决员工的家庭问题,如住房、孩子上学等,从而稳定后方,为图书馆的高质量服务提供后盾。

3.服务用户的人文精神。随着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不断增强,用户的范围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也迅速倍增,从而促使用户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至发展到今天,用户已占据了图书馆各组成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强调用户及其需要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地位,是图书馆固有的人文属性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集中和本质的表现。

这要求我们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的开放服务,从资源和时间等方面开放,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用用户的满意度衡量图书馆工作。资源开放要求图书馆反对“藏以致用”的观念,使图书馆的一切馆藏和设施都要向用户开放,最大限度地实施开架服务;各馆之间相互开通馆藏,实现资源共享。时间开放,即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馆时间,做到节假日不闭馆。需求是多样的,开展服务也应是多种的形式,如咨询服务、借阅服务、主题服务、代译代查服务等。

4.图书馆环境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建筑不仅以其强大存贮、传播文献信息的功能而成为充满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外部造型的功能设计、结构布局上极大地体现人文关怀的建筑思想,构成建筑、色彩、内部布局、家俱配置交相辉映的勃勃生机和温馨如家的阅读环境。

(1)便利的地理位置。列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应该在离家徒步10分钟之内可以找到一家图书馆的办馆思路。从地理上接近读者,是图书馆普及发展的方向。所以在建造图书馆时,应该考虑选址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枢纽地带。

(2)人文意蕴浓厚的建筑造型。图书馆建筑作为瑰丽的文化风景在建筑造型以及外部形象上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以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成为平易近人的“人间图书馆”。

(3)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通常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营造的,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作为图书馆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动力,在图书馆中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要珍视这种宝贵的传统,让它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指导图书馆人的思想和工作,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蒋永福:《人文图书馆学论纲》,《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2.卢泰宏:《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3。

3.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中)》,《图书馆》,1998.1。

4.袁咏秋、李家齐:《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吴:《.21世纪图书馆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工作》,2001.1。

6.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2000.1。

孙英: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